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道大师的禅宗观念分析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道大师的禅宗观念分析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道大师的禅宗观念分析

高七师

在准提宗的经典《显密圆通成佛心要》的显教部分论述中,道大师对于禅宗的论述也详细全面,只是散落于各个章节之中,为了全面的了解道大师对于禅宗的见解和主张,我在此给予了系统的整理和论述。

道大师对于禅宗的理论层次、安心方法、修行方式、偏差等多有精彩的论述。

禅宗的理论层次

道大师现从显教的整体的理论体系来阐述各个宗派的区别与不同,并应用华严的判教方式给予了达磨祖师的禅宗主依经典给予论述,判楞伽经是大乘顿教。我们知道传慧可四卷楞伽以印心:

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授与二祖慧可曰︰‘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禅师每依此经说法,那、满等师,常赍四卷《楞伽》以为法要。可师后裔,盛习此经。

我们看此达磨祖师传的《楞伽经》即是道大师《显密圆通成佛心要》中所指的一乘顿教:

显教心要者。谓贤首清凉。共判如来一代时教而有五种。

一小乘教。谓阿含等六百余卷经。婆沙等六百余卷论。说一切法从因缘生。明三界不安。了人空真理。修自利之行。忻小乘之果。

二大乘始教有二。一法相宗。谓深密佛地等数十本经。瑜伽唯识等数百卷论。说一切法皆是唯识。了二空真理。修六度万行。趣大乘佛果。于中多谈法相之义。二无相宗。谓诸部般若等千余卷经。中百门等数本论文。说一切法本来是空无始迷情妄认为有。欲证菩提以为所得。修习万行。于中多谈无相空义。斯之两宗。皆是大乘初门。故名曰始。始者初也。

三一乘终教。谓法华涅槃等四十余部经。宝性佛性等十余部论。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从本已来灵明不昧。了了常知。无始迷倒不自觉悟。欲成佛果须先了悟自家佛性。后方称性修习本有无量妙行。多谈法性是大乘尽理之教。故名曰终。终者尽也。

四一乘顿教。谓楞伽思益经文。达磨所传禅宗。说一切妄相本空真心本净。元无烦恼本是菩提。唯谈真性不依位次成佛。故名曰顿。

五不思议乘圆教。谓华严一经。十地一论。全说毗卢法界普贤行海。于中所有若事若理若因若果。一具一切重重无尽。总含诸教无法不收。称性自在无障无碍。迥殊偏说故名为圆。此之五教。前前者是浅是权。后后者是深是实。若以圆教望之前四。皆是应根权施设也

直译如下:

这里把显教的核心教义分成五个层次,也就是唐代贤首宗(华严宗)清凉大师的判教方式,把如来一代时教分成五种。

第一、小乘教。小乘教的经典是依据原始佛典〈阿含〉等六百多卷经典、毗婆沙等六百多卷论典。这些经论是专门述说一切法因缘所生、因缘所灭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都是不安的受苦的地方,修行要明了人无我的真理。所修持的是自我独自解脱的法门,追求小乘四果的境界。

第二、大乘始教。大乘始教又有两种。

「法相宗」:法相宗依据《解深密经》、〈佛地经论〉等数十种经典,〈瑜伽〉、〈唯识〉等数百卷论典,所谈到的一切法皆是唯识所现,告诉我们人无我、法无我的真理,以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般若),直趣大乘佛果,其中大多谈到法相的道理。

「无相宗」:般若部等一千多卷的经典所讲述的,〈中观〉、〈百法明门论〉等数本论典所解释的,一切法本空,只因眾生无始以来执著迷妄,在虚空中妄生空华相。要想得证菩提圣果,便要修习六度万行,其中大多所谈的是无相空义。法相宗和无相宗这两个宗派,所以立為大乘始教,意思是说这两宗是大乘教的初门。

第三、一乘终教。一乘终教所依据的是〈妙法莲华经〉、〈涅槃经〉等四十多部经典,〈宝性论〉、〈佛性论〉等十多部论典。告诉我们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从本以来便存有了,这佛性灵明不昧了了常知。可惜无始以来眾生迷乱颠倒不能自觉开悟。若想修成佛果,一定要先了悟自家本具的佛性,然后称性修习本有无量妙行,这些经典大多谈论法性,是大乘尽理之教,其所以称為大乘终教,意思是说尽理為最终目的。

第四、一乘顿教。一乘顿教所修习的是〈楞伽经〉、〈思益梵天问经〉,也就是达磨祖师所传的禅宗,所谈的是一切妄相本是空,真心本来清净,没有什麼烦恼,菩提佛性人人本来具有。专谈真性,不必依次修持,只要顿悟佛性,即心即佛,所以称之為大乘顿教。

第五、不思议乘圆教。不思议乘圆教所注重的是〈华严〉这一大部的经典,华严十地一论全是谈说毗卢佛法界、普贤菩萨行愿法海,其中所有事理因果,一具一切,重重无尽。其内容总含以上诸四部,所有的佛教修法没有一样不融合在其中,可说是称性之教法,自在解脱无所障碍,非是逐机末教即指三乘及小乘可以比拟的。并把前四教的不足给予圆融完善,所以说,〈华严经〉所记载的,不落於特殊偏独之处均能十分圆满,所以叫做圆教。

以上分判的五教,越靠前面的教法,说的越是浅显,是权宜之说,越后面,所谈的就一层比一层教理深入,倘若以圆教的观点来看前四教,只是因应那些浅显根基的人,所立权宜的教法而已。(这是对比来讲,说前四教是权宜的讲法,圆教是真实佛要讲的。但是我们若只是执著于圆教是真实的,若缺了前判四教的阶梯道路,那么你的这个圆教也不圆畅了。若是五教同时宏传,偏圆俱足,相互赞同,才能合适复杂根性的眾生

道大师论述五教关系:

今且据对待而论。言前四是权圆教为实。若定执圆教为实缺前四教亦非圆畅。若五教俱传偏圆共赞。逗根方足已下为圆教。中具含前教行门。故不别说。

从禅宗的发展来看,达磨禅宗是按照《楞伽经》来印心的,道大师认为禅宗是一乘顿教的教义范围,虽然不是圆教,但是从对于“心”的解悟层次上是很高的,是权教的最高处了。从这个观点来讲,后人道信教人念《般若》以后,逐渐放弃了楞伽经,而开始参入般若经典,到五祖弘忍直接以《金刚经》接引众生,先不说众生根器的对机问题,但从悟心的层面来讲,已经是“下流”于大乘始教之无相宗了。这里没有褒贬之意思,宗派的发展确实是需要方便,方便就要下流于易知易学才能广泛流传。

其他的说法:

1、达摩原以《楞伽经》以授学者。其后此宗禅师亦皆依此典说法。然世人能得意者少,滞

文者多。至四世之后,此经遂亦变成名相。于是道信教人念《般若》,《金刚般若》者言简意深。意深者谓其赅括虚宗之妙旨。言简者则解释自由而可不拘于文字。故禅师舍《楞伽》而取《金刚》,禅宗在弘忍之后,转崇《金刚般若》,亦因其受南方风气之影响也。由此言之,则六祖谓为革命,亦可称彻底,干脆放弃了一切经典,从此如来禅被祖师禅替代,中国的禅宗开始了,是去印度达摩之宗愈远,还是得了达摩之心髓,各各看法不同。

2、六祖因金刚经开悟,五祖亦为讲金刚经。达摩原是以楞伽印心的,第以楞伽名相繁细,易使学人流于分别,且二祖亦尝谓:‘此法(楞伽) 四世之后,变为名相’,所以五祖就提倡金刚经。

无论是道信的年代当时流行般若经典也好,还是以楞伽名相繁细易使学人流于分别也好,总之从四祖道信为是分水岭,禅宗的理论已经由一乘顿教向大乘始教倾斜,从六祖开始更是彻底的不依教义。正如律宗祖师道宣律师批评的情况一样,“瞥闻一句,即谓司南,昌言五住久倾,十地将满,法性早见,十智已明。……相命禅宗,未闲禅字,如斯般辈,其量甚多”。意即谓达摩禅徒,动言五住烦恼已尽,十地已满而成佛了,其实连禅字都没有认识。这是批评禅宗不重律仪,不依教义,自以为顿悟成佛。由此可见道宣律师的批评并全无道理,确为后来宋明禅宗盛行而戒行慧学都衰落了!对于这个弊端道大师下面有陈述这里先不说了。

禅宗的开悟与直指人心

道大师对于禅宗的心性给予定位既是绝待一心、顿教一心,并给予了详细的论说,并特别强调空花的比喻最为切要。如下:

顿教一心者。谓绝待一心。弥满清净中不容他。一切妄相本来是无。绝待真心本来清净。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起信论云。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谓前终教随众生迷说有色身山河虚空大地世间诸法。令诸众生翻妄归真。了达色身山河虚空大地世间诸法。全是一味妙明真心。今顿教中。本无色身山河虚空大地世间诸法。本是一味绝待真心。故清凉云。总不说法相唯辩真性。即知周遍法界。本是一味绝待真心。寂然清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欲要易解周遍法界。喻似一颗莹净圆珠。朗然清净无影无像无内无外。清凉云。照体独立物我一如。达磨云。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即传此心。曹溪云。明镜本清净何假出尘埃。亦是此心也。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不了此心妄见诸相。犹如眼病横见空华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

(若了真心本无诸相。如虚空中本无诸华。圆觉经云。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流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今顿教中空华之喻甚为切要。今时缁素宗禅者。

极广洎乎开示此心多不入神。如叶公好龙真龙现前愕然不顾。若未悟此心非是真禅。是故欲修禅行。先须了悟此一心也)

直译如下:

顿教一心者又叫绝待一心,这绝待一心,园满清净,纯无他物。真心中的一切妄相,本来是无,绝待真心本来清净。〈华严经〉记载:「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大乘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前面终教说法,為随眾生根机,便说有色身山河虚空大地世间诸法,叫眾生离去妄想归於真如一体,了达色身山河大地虚空世间诸法,全身一味妙明真心。

现在谈到顿教中所说,本来没有什麼色身山河大地虚空世间诸法,全是一味绝待真心。所以清凉大师说:「总不教说法相,唯有叫人辨得真性,便可了知一切法界。本是一味绝待真心,寂静清净,不生也不灭,不增也不减。」如果想更进一步的了解周遍法界,就拿一颗晶莹清净的圆珠来说明,这真心像圆珠朗然光洁没有影像,无有内外的分别。清凉大师又说:「照体独立,物我一如。」达磨祖师说:「我所传的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就是传这绝待真如本心。

〈曹溪宗记〉:「明镜本清净,不必再用拂子把尘拭擦。」也是说这真如一心。

一切眾生从无始以来不明白此心,虚妄的看到世间诸相,像是生了眼病的人,妄见空中有华一样。所以〈圆觉经〉记说:「妄认四大為自身相,六尘缘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

若了真心本无诸相,比如虚空中本无诸花。〈圆觉经〉云:「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流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因造作故无,乃本性无故。今顿教中空花之比喻,甚為切要。现今緇素大德修习禪门者很多人开示此心多不入神。如叶公好龙,逢真龙现前却愕然不顾。若未悟此心,非是真禪。所以修禪者要先悟此绝待真心。

禅宗之修习

道大师对于禅宗的修行法门从教下和宗门两个角度分别给予归纳。

先从教下的经教角度论述:

依禅宗顿教一心的真如绝相观者,于中安心复有三门。

一者常观遍法界。唯是一味清净真如。本无差别事相。此能观智亦是一味真如。华严经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又七祖禅师云。无念念者即念真如。六祖释无念云。无者无诸相。念者念真如。此乃想念诸法全是真如。虽然想念本无想念之相。故起信论云。虽念,无有能念可念(此中所想真如。即是前顿教中所说绝待真心也。此门行者常想一切诸法。唯是一味清净真如本无生灭。是名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无生三昧)

常观遍法界,只是一味清净真如,本来没有什麼差别事相。这能观的智慧,也同是一味真如,在〈华严经〉记载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又七祖禪师说:「无念念者,即念真如。」六祖大师无念的解释是:「无者无诸相,念者念真如。」此是想念诸法全是真如,而虽想念,却无想念之相。所以〈起信论〉中又记载说:「虽念无有能念可念。」(这裡所说真如,便是前面提到顿教中所说绝待真心。)依此门修持者,常想一切诸法,只是一味清净真如,本没有生灭相,是名真如三昧,或叫一行三昧,或叫无生三昧。

二者若念起时但起觉心。故七祖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于此。即此觉心便名为观。此亦虽起觉心本无起觉之相(此门行者一切时中。心念若起但起觉心。便是修行要妙之门)

第二安心法是:当念起时,但起觉心。所以七祖说:「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只在於此,就此觉心,便名為观。」虽起觉心,而本无起觉之相。(依此门行者,一切时处,心念若起,只起觉心,便是修行要妙之门。)

三者拟心即差动念便乖。但栖心无寄理自玄会。故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又古德云。实相言思断真如绝见闻。此是安心处。异学徒云云。此但任其本性自照。更不起新生慧解。故圆觉经云。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又贤首云。若起心作凡行圣行。非是真行。不作一切行行心无寄。是名大行。此门即以本性自照名观(此门行者一切时中心无所寄。是名真修。虽然备修万行。于万行中心无所寄。

第三安心法是:「拟心即差,动念便乖。」只栖心无寄,真如玄妙当即体会。所以〈华严经〉记载说:「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古德也说:「实相言思断,真如绝见闻,此是安心处。异学徒作云云。

这是任其本性自照,更不起新生慧解。在〈圆觉经〉上说:「若诸菩萨及末世眾生,在一切时不起妄念,於诸妄心也不强令息灭,虽住於妄想境,也不去理会,於无了知,并不去分辨真实。」

又贤首大师说:「若起心想作凡夫行或圣人行,起念便非真行,要不作一切行,行心无寄,是名大行。」此门即是以本性自照法作观行。(依此门修行者,一切时中,心无所寄掛,才為真修行,这样子去修万行,於万行中,心无所寄掛执著。)

历史上,好像道大师这样明了的开示以及禅宗的理论、修行方法的陈述还是不多的,因为禅宗不用此显法而多用遮法之暗示暗语,文辞巧妙深晦,多令听者反思自悟。这很是与喜欢文辞和孤傲之人性情相和的,因为孤傲故,所以只有自己“悟”出来的才能去行去修,因为喜欢文辞所以对于公案语录有天性上的着迷和打动力。因此对于这种显扬的教义一般是抵制的。甚至是祖师修法上的窍门也是不可说的,称为“落眉语”,白白的说了要掉眉毛的。当然不是不说要到时机成熟,一语道破。只是现在资讯发达,那些修法的秘密,虚云法师说了很多,全部有了记录,能不能识得要看福报德行了。例如虚云开示什么是话头: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沈。不著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谁字下的答案。就是心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一切处。所以话头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下压。提上则引起掉举。压下则落于昏沉。违本心性。皆非中道。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我告诉诸位。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著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所谓‘妄起即觉。觉即妄离。’若能利用妄想做功夫。看此妄想从何处起。妄想无性。当体立空。即复我本无的心性。

假若当下未能直下明心之人。只要力参一句话头。莫将心待悟。空心坐忘。及贪玄妙公案神通等。扫尽知见。抱住一话头。离心意识外。一念未生前。直下看将去。久久不退。休管悟不悟。单以这个疑情现前。自有打成一片。动静一如的时候。触发机缘。坐断命根。瓜熟蒂落。始信与佛不异。

从上门老和尚对于话头的开示可以看出,此修行方法就是道大师所指示的第二和第三安心的法门,当念起时,但起觉心。话头就是“当念起时”,参话头,看话头就是“但起觉心”。若是没有看好“话头”到了话未,可谓“拟心即差,动念便乖”。所以的修行方法无非是上门三种安心法门的变化,所以要明理而行。不然“看话头的多。而悟道的人没有几个呢。这个由于现代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学者对参禅看话头的理路。多是没有摸清。有的人东参西访。南奔北走。结果闹到老。对一个话头还没有弄明白。不知什么是话头。如何才算看话头。一生总是执著言句名相。在话尾上用心。(虚老)”

这里有个问题让大家思考,若是上上人看佛教经典无用的话,那么我佛的49年讲经不是多嘴婆了吗?修禅者是为上上根器。若是上上根人,为何看不懂佛经教义?若不是上上根人,还修个什么禅宗?求什么顿悟成佛?所以现在的人还是思考虚老的这段话:

禅宗虽一超直入,非上根利智不能修。末法众生障深慧浅,惟依持名念佛法门,得了生死,往生极乐国土。

次从宗门的角度论述禅宗之正行与偏差,开示如下三门不可缺,若缺一门变成偏见。

又禅宗东夏七代祖师。所传心要而有三门。摄尽无遗。

一见性门。

先须了悟绝待真心。一切妄想本无。真心本净。即心是佛非假外求。即前顿教一心是也。二安心门。

如上所说想念真如等三门是也。

三发行门。

须备修菩萨六度万行。具依三门即是正禅。随阙一门便成偏见。

达磨云。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此心是一切众生清净本觉。亦名佛性。欲求佛道须悟此心。即是见性门。

又云如是安心所谓壁观。令修道人心住真理。寂然无为喻似墙壁。不起分别即是安心门。

又云如是发行所谓四行。一报怨行。谓修道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趣。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怨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二随缘行。谓修道人若得胜报荣誉等事。当自念言。一切诸法皆从缘生。是我过去修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嗔风不生。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三界九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于三界内无所愿乐。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四称法行。谓性净真理目之为法。而此理性本无悭等一切万恶。应称理性修布施等一切万善。斯之四行即是发行门。

又草堂禅师圆觉疏中亦有三门。大同于此。

一先悟圆觉性。谓一味清净真心。

二次发菩提心。谓大悲大智大愿。

三后修菩萨行。谓六度万行等法。斯之三门,禅学之者甚为切要。若不圆修三门。无由离诸邪见。

谓古来禅宗诸家语录。多分但应当时根宜。或唯说见性。或但言安心。或只谈发行。又于安心发行中复各有多途。或但明一途等云云。今此诸门心若通达。然后披览诸家禅教。乃各知其旨归。

又中国禪宗七代祖师,所传心要也分三门,就可以把所有禅宗的法门统摄无遗了。这三门是

一、「见性门」先要了悟绝待真心,一切妄想本无、真心本净、即心是佛,不假外求,和前面提到的顿教一心相同。

二、安心门:如上所说想念真如等三门便是。

三、发行门:必须具备修习菩萨六度万行。

要依三门修才成正禪,若任缺一门,便成為偏见。

达磨祖师说:「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此心是一切眾生清净本觉,又叫佛性。欲求佛道,必须明悟此心,即便是「见性门」。

又说:「如是安心」,即是作面壁观,令修道人,心住於真理,寂然无為,喻似墙壁,不起分别,就是安心门。又说:「如是发行。」

发行又分四行:一、报怨行:修道的人,遇到受苦,当自思念,我从往昔无数劫中,遗弃本性追逐虚妄事相,在诸趣中流浪轮迴,造了许多恶业,招惹无限害恶,如今修道虽无毁犯作业,但由於宿昔所结恶业,到如今才成熟,非天非人所加与,愿甘心忍受,都无怨诉。就如经上所说:「逢苦不忧何以故?了识因果关系故。」

二、随缘行:提示修习佛道的人,如果有胜报荣誉等事,当自念说:﹁一切诸法,皆从缘生,也是我过去世所修善因感招来的,才在今天结果,这些因缘报尽了便没有了,有什麼可以高兴的?「一切得失,随它因缘,心中无有增减,喜风吹不动,瞋风也不生。」

三、无所求行:世间人长久痴迷,处处贪著,是為贪求欲望。智者明悟真理,把世间三界九居,当成火宅,有这身体是苦,谁能得真安乐?三界内无所愿乐。所以经上说:「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四、称法行:以本性清净真理為修持的法门,这理性是除去慳贪等一切万恶,应依本性清净真理修习布施等一切万善。以上四行统称為「发行门」。

草堂禪师著的〈圆觉疏〉中也有三门,和四行所说大同,一、先悟圆觉性,即先悟一味清净真心。二、后修菩萨行,成就大悲大智大愿。三、次发菩提心,作六度万行等法。这三门对修禪的人最切要,如若不圆修这三门,无法离去诸邪见。

古来禪宗诸语录许多,分别适应各种根基的人,而只谈见性,或但求安心,或只谈发行。又於安心发行中,更有多种途径,或但明一途等等。现在若能通达以上所说诸门,然后去披览诸宗禪师教语,就会明白各各其中的旨趣所在。

可以看出,道大师对宗门中按照印度达磨祖师的原始的禅宗之二入四行的系统修行方法是认同的,对于只是只言片语的言下顿悟成佛是不赞同的。其实,若是按照达磨祖师的四行或备修菩萨六度万行,那么可以说是法报圆满了。至于后来的禅宗发展这里道大师并没有多论,只是说:

谓古来禅宗诸家语录。多分但应当时根宜。或唯说见性。或但言安心。或只谈发行。又于安心发行中复各有多途。或但明一途等云云。今此诸门心若通达。然后披览诸家禅教。乃各知

其旨归。

可以看出道大师对于祖师禅并不高推,并有认为其因应时根宜,而并不圆满的嫌疑。这与下面的传统看法是不同的:

超佛祖师禅,可引沩山之下的智闲公案,作一个点明。智闲是一个博学多闻的人,一天沩山向他道:‘我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如何是汝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试道一句来’!智闲茫然莫答,后在经书上找,说了一些,沩山皆不许。智闲乃请沩山为说,沩山说:‘吾说得是吾之见解,于汝眼目又何益乎’?智闲乃回寮,叹道:‘画饼不可充饥’!便尽焚所有的经录,并说:‘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乃泣辞沩山而去。过南阳慧忠国师的道场香严寺,见已荒废,乃独居参究。一日因锄地芟草时,掷瓦片击竹作声,廓然省悟。遂归庵沐浴焚香,遥礼沩山道:‘和尚大悲,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却,何有今日事耶’!且寄沩山一偈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沩山见了,告仰山说:‘智闲彻悟了’。仰山说:‘尚待试过’。后来仰山见了智闲,便问道:‘师弟近日见处如何’?香严当答一偈道:‘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无立锥之地,今年锥也无’。仰山乃谓:‘师弟虽会如来禅:祖师禅尚未梦见在’。香严在这讥讽之下,遂又答一偈道:‘我有一机,瞬目似伊,若还不识,问取沙弥’。仰山听了这一偈,方首肯道:‘且喜师弟会得祖师禅’。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出处,就在这里。仰山初许香严会得如来禅,而不许其会祖师禅,便是以祖师禅犹有超过如来禅处,所以这一期叫做“超佛祖师禅”。

如来禅与祖师禅相差之点,究在何处?大家可以考究一下。不过要略为点明,也不甚难,所谓“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这是道出修证的阶级;而所谓“若还不识,问取沙弥”,这指明了本来现成,当下即是。所以如来禅是落功勋渐次的,祖师禅是顿悟本然的。仰山抑扬之意,也就此可知,不过这不是口头上讲的,是要自己契悟的。(太虚)

这里有疑问大家可以思考,祖师禅是顿悟本然,如来禅不是顿悟本来的吗?到底是祖师禅的方法方便,还是所证的结果不同呢?

再考虑禅宗的顿悟到底是什么成就,是不是具备了佛菩萨的圆满功德,是不是真的像他宗批评的报化不圆满那?那末下面太虚大师对这个历史事实的陈诉还是让人费解的,就算给大家留个话头吧,好好参悟学院的法报化三身判教的意义。

唐武灭法时,当沩山闻到灭法令下,居众便星散,即沩山本人亦以巾裹头而逃,惟恐不速。至宣宗复教时,沩山仍服俗衣,因裴休力劝,始复法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