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校园网用户实名制认证系统管理办法

校园网用户实名制认证系统管理办法

校园网用户实名制认证系统管理办法
校园网用户实名制认证系统管理办法

校园网用户实名制认证系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及公安部第82 号令要求,进一步规范校园网管理,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合理利用校园网资源,保障校园网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2.实名认证上网管理是指通过对全校校园网用户上网身份的惟一鉴别和日志记录,规范用户上网行为的网络管理办法。

3.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接入校园网用户。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4.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校园网实名认证账号进行规范管理,坚持一人一账号,账号持有人须对账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负责。

5.网络管理中心负责对校园网用户上网账号进行统一管理,其具体职责是:

(1)负责上网账号的登记、审批、分配、备案;

(2)负责对账号使用者上网情况的监管和检查;

(3)负责上网账号的申请、注销,密码更改的审批;

(4)开启防代理措施,制定并组织实施账号管理的有关制度及

技术规范。

第三章账号的申请

6.凡具备联网条件、愿意接受本规定全部条款的我校教职工、在校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均可申请实名认证上网账号,只有拥有账号,才能成为校园网的接入用户。

7.新进教师及返聘教师申请校园网账号须持入职手续单或人事处开具的在职证明办理。学生申请校园网账号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办理。

第四章账号注销、密码修改

8.教职工因故调离学校或到龄退休的,需及时销户。正常调离或者退休的,人事处应及时通知网络管理中心,以核销其账号。学生毕业离校前未办理销户手续的,学校有权在学生毕业后统一注销其账号。

9.用户可通过自助服务系统修改账号密码,账号密码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避免使用系统分配的初始密码。

10.丢失、遗忘密码的用户须持本人身份证件到指定地点及时修改密码,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第五章用户的权限与责任

11.使用上网账号的用户,对自己的账号享有专用权。未经网络管理中心批准,用户不得擅自转借、转让账号。

12.用户使用账号上网时,应自觉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和规定,必须对因使用账号上网产生的一切行为负责,并承担由此产生的

不良后果的法律责任。

13.用户因特殊情况(如长期外出、工作调动等)在较长时间内(三个月以上)不再使用其申请的账号时,应及时办理停用或注销手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4.用户应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及学校依法进行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检查。用户发现有利用校园网从事违纪违规的现象,有义务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告。

第六章用户上网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15.用户使用的账号发生下述异常情况时,学校有权对其账号实施强制封闭:

(1)利用账号访问网络时发生异常访问流量的;

(2)账号被盗用;

(3)账号长期闲置不用或超过使用时限。

16.用户在使用上网账号出现下述情况时,视为违规行为:

(1)对校园网络进行攻击,私接路由器,影响他人正常使用网络的;

(2)对校园网络进行非法侵入、嗅探、或盗用他人账号的;

(3)私自转借、转让、出租上网账号的;

(4)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定的;

(5)阻挠学校有关部门就可疑事件或网络运行状况进行调查、检查的;

(6)未经网络管理中心批准,利用校园网内各级接入设备进行

各类网络技术实验的;

(7)其他扰乱校园网正常网络秩序的。对于上述违规行为,学校有权对其账号实施强制关闭,并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触犯法律者,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七章附则

17.本办法由网络管理中心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任职资格管理规定

任职资格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宗旨 (一)规范职员的培养标准和选拔制度,推动从业人员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引导从业人员专业化工作能力,按业绩给予公平的评判。 (二)建立职业进展通道,鼓舞职员持续提升职位胜任能力,保证职员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促进高绩效团队的形成。 (三)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资格标准持续牵引职员终生学习、持续改进,构筑学习型组织,促进公司的可连续进展。 适用范畴 本规定适用于华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球范畴内的任职资格治理。 华为公司是指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全球范畴内直截了当或间接操纵的全资子公司,但不包括各地的合资公司。 差不多原则 (一)以职位责任为基础 任职资格以支撑公司的业务为全然动身点,其治理、评判、提升均以职位责任为依据,促进职员承担职位要求的责任。 (二)以绩效为导向 职员实际奉献的大小作为其任职资格评判的必要条件,任职资格治理应向已在自身岗位上做出连续奉献的职员倾斜,使他们获得相对更快的成长机会。 (三)以任职能力为核心

任职资格治理的核心是关注职员任职能力的提升,侧重于关心职员针对其所承担的岗位责任,持续提升其预备度,以促进实现其对组织的连续奉献。 (四)客观公平 依据职员承担的职位责任和任职资格标准,对职员实现连续奉献的任职能力进行客观公平的评判。 第二章任职资格类不划分和级不设置 第一条任职资格类不划分 任职资格类不划分与职位类不划分保持一致。 第二条任职资格级不设置 任职资格级不设置应以承担起与其相应类不的职位应负责任为原则。各专业技术与治理职位均有相应的任职资格要求,任职资格的级不与职位的任职要求相匹配,最高级不不得超过相应类不最高职位的任职要求。 原则上,按照职位设置,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级不为初级到九级,治理任职资格级不为三到五级。 第三条职业进展双通道 任职资格与职位相结合,为职员提供了职业进展通道。通过任职资格治理的牵引,形成治理和专业/技术两条职业进展通道。 注任职能理理同地区困难程度的区不,体现机关与非机关部门的区不: 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技术及业务专家队伍,牵引优秀职员在擅长的领域追求杰出、持续精深,安居乐业,形成在核心业务能力上

CQC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cqc-cp010-2002

CQC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CQC/CP010-2002) 1.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合格的产品所使用的CQC产品认证标志。 2. 标志的式样 2.1 标志的基本图案和标注 (一)基本图案如图 (二)标注 图案由1个扁椭圆组成,环内标注认证名称:“中国质量认证”的英文缩写“CQC”。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和发布有关认证种类标注。 2.2 在认证合格的特殊产品(如电容、小型开关等)上适用“中国质量认证”标志的特殊式样:“中国质量认证”的英文缩写“CQC”。 3 标志的规格 分为标准规格标志和非标准规格标志。 (一)标准规格标志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统一印制,共5种,规格标准见下表:

单位:mm 规格的尺寸成线性比例。 4. 标志的颜色 (一)标准规格标志的颜色为白色底版、黑色色体; (二)如采用印制、模压方式在产品或产品铭牌上加施标志,可根据产品外观或铭牌总体设计情况合理选用。持证人应始终按规定使用标志,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保存使用的有关记录以备监督。 5. 标志使用的申请 5.1 持证人必须持“购买标志申请书”或“印刷/压模标志申请书”、认证证书复印件及单位证明或介绍信向CQC办公室申请使用认证标志。 5.2 持证人可以提供上述文件的书面或电子文本办理申请。 5.3 持证人申请使用认证标志,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标准规格标志的工本费或模压、印刷标志的监督管理费。 6. 标志的使用 6.1 持证人在证书有效期内,可在获证产品及其外包装上使用标志。 6.2 持证人根据获证产品特点,按以下规定选取使用方式: (一)标准规格标志,必须加施在获证产品本体的显著位置; (二)印制、模压标志的,应加施在获证产品的铭牌或本体的显著位置; (三)在获证产品的本体不能加施标志的,必须将标志加施在产品的最小包装及随附文件中。 6.3 持证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建立标志使用和管理制度,对标志的使用情况如实记录存档; (二)保证使用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要求; (三)只在证书所限定的产品上加贴标志;

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使用说明

目录 第1章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3) 1.1 软件开发现状分析 (3) 1.2 功能定位、建设目标 (3) 1.3 系统优点 (4) 1.4 系统架构大局观 (4) 1.5物理结构图 (5) 1.6逻辑结构图 (5) 1.7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6) 第2章登录后台管理系统 (10) 2.1 请用"登录"不要"登陆" (10) 2.2 系统登录 (10) 第3章用户(账户)管理 (11) 3.1 申请用户(账户) (12) 3.2 用户(账户)审核 (14) 3.3 用户(账户)管理 (16) 3.4 分布式管理 (18) 第4章组织机构(部门)管理 (25) 4.1 大型业务系统 (26) 4.2 中小型业务系统 (27) 4.3 微型的业务系统 (28) 4.4 内外部组织机构 (29) 第5章角色(用户组)管理 (30) 第6章职员(员工)管理 (34) 6.1 职员(员工)管理 (34) 6.2 职员(员工)的排序顺序 (34) 6.3 职员(员工)与用户(账户)的关系 (35) 6.4 职员(员工)导出数据 (36) 6.5 职员(员工)离职处理 (37) 第7章内部通讯录 (39) 7.1 我的联系方式 (39) 7.2 内部通讯录 (40) 第8章即时通讯 (41) 8.1 发送消息 (41) 8.2 即时通讯 (43) 第9章数据字典(选项)管理 (1) 9.1 数据字典(选项)管理 (1) 9.2 数据字典(选项)明细管理 (3) 第10章系统日志管理 (4) 10.1 用户(账户)访问情况 (5) 10.2 按用户(账户)查询 (5) 10.3 按模块(菜单)查询 (6) 10.4 按日期查询 (7) 第11章模块(菜单)管理 (1) 第12章操作权限项管理 (1) 第13章用户权限管理 (4) 第14章序号(流水号)管理 (5) 第15章系统异常情况记录 (7) 第16章修改密码 (1) 第17章重新登录 (1) 第18章退出系统 (3)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doc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1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和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经 济效益,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规范管理,并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特制定以下 措施和规章制度: 一、特种作业人员工种 1、电工 2、架子工 3、爆破工 4、机械操作工(平刨、圆盘锯、钢筋机械、搅拌机、打桩机等) 5、电(气)焊工 6、起重工 7、司炉工 8、塔吊司机 9、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架)

10、处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 11、信号指挥 12、厂内(施工现场)车辆驾驶 13、起重机械拆装作业人员 二、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年满18周岁以上,但从事爆破作业人员,年龄不得低于20周岁。 2、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备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 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复审 1、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准独立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0--120学时。 2、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考核领取上岗操作证后,每两年还要进行一次学习、考核复审。 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员)还要接受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4、及时组织每年到期的特种作业人员到公司指定部门进行

培训和复审。 5、每年按规定安排不少于30学时的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要有学 习考试情况等记录。 四、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1、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 2、该花名册必须是本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有姓名、发证机关、发证时间、复审 时间及从事本工作时间等,备注中还要记录该人员有无发生安全事故等内容。 五、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管理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省、市安监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岗位(操作)证》上岗;原证件或复印件统一存放施工,以备检查。

实名制管理实施办法

实名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工作落实,维护建筑企业和工人的合法权益,结合我省实际,制订《LNS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是指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筑企业是指工程总承包或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 第三条建设工程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劳务负责人等项目管理人员应承担所承接项目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相应责任。进入施工现场的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人均应纳入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 凡在LNS行政区域内承揽建设工程的建筑企业应当按照《办法》规定,通过“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实名制平台”)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实行实名制管理。 第二章实名制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是指以建设项目为管理单元,将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基本信息、从业信息、诚信信息、用工管理及工作量结算等信息一并纳入实名制管理全过程。 第五条LNS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建立省级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并与住建部管理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各市(含新区,下同)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自行搭建市级平台,并与省级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各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按照实名制管理权限,对本辖区内的建筑企业所报送的企业基本情况、建设工程项目情况、工资保证金和工资专用账户设立情况、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人考勤等信息数据进行核对把关,确保实名制平台内数据真实完整。 第六条实名制平台施工现场提供技术服务的运营单位,应由各市主管部门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技术指标与服务规范标准确定。 运营单位须做好与实名制平台的对接工作,做好建设工程现场考勤设施安装及相关软件使用培训服务,提供施工现场人员入网考勤设置接入、联通、测试等全过程保障。应根据各市主管部门的需求提供相应保障服务。 第七条承揽工程的企业应按《办法》规定,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入网注册、登录实名制平台,完成相关信息的录入。 项目信息包括:企业基本情况、项目地点、工程名称、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开竣工时间、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分包企业、劳务企业等基本情况。 人员信息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人身份信息、文化程度、工种(专业)、技能(职称或岗位证书)等级及安全培训等信息。 从业信息包括:工作岗位、劳动合同签订、考勤、工资卡信息、工资支付和从业记录等信息。 诚信信息包括:诚信评价、举报投诉、良好及不良行为记录等信息。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4) 第三章任职资格标准 (5) 第四章任职资格标准的应用 (6) 第五章任职资格等级认证 (7) 第六章任职资格标准的维护 (7) 第七章任职资格管理的组织 (7) 第八章附则 (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规划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规范任职资格标准结构、应用,明确任职资格管理组织及职责,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以下简称“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术语解释 (一)任职资格标准:是以职位的任职者胜任该职位所要求的工作职责,并取得良好的绩效条件下,对任职者的经验、知识、技能及素质等的具体要求。 (二)任职资格管理:围绕公司目标,在公司内部构建科学合理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明确任职资格标准,牵引员工成长,优化公司整体人力资源配置、利用的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任职资格管理原则 (一)职位管理为基础:任职资格标准以支撑公司业务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其任职资格标准设计、任职资格等级认证(以下简称“认证”)均以职位需要为依据。 (二)任职能力为核心:任职资格管理关注的核心是员工任职能力的提升。 (三)关注核心员工和绩优员工:核心职位是任职资格标准建立的重点,任职资格管理体系为绩优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五条任职资格管理体系推行价值 (一)公司层面:可将员工的任职能力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便于公司掌握员工的能力状况及发展方向。 (二)业务部门层面:有助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并最大限度地提高部门整体绩效,并有助于在团队中识别和培养人才。 (三)HR 层面: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有助于提高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员工层面:明确员工职业发展方向,通过学习—认证—学习,不断提

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程序

质量体系文件 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程序 发行部门:仓库 文件编号:YXD-QP-01 版本:A0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年01月 22日发布 2010年02月01日实施

一、目的:

为配合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统一监督管理,维护客户及广大消费者相关利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本企业的自身特点,特制定此办法。 二、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厂已通过产品认证的所有产品的认证标志之使用管理。 三、定义: “CCC”:中国强制性认证的英文缩写。 四、权责: 工程部:负责认证标志之使用方式及使用说明的制定。 负责向相关国家机构提交申请。 货仓:负责认证标志的储存和保管、发放。 生产部:负责认证标志按规定要求使用、标贴。 品管部:负责监督认证标志的粘贴及正确使用方式等。 五、程序内容: 5.1认证标志的申请、制作和发放。 5.1.1工程部根据本厂实际需要,确定“CCC”标志的使用形态方式,并依据国家颁发《强制性产品认 证标志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指定机 构(以下简称:指定的机构)提出申请。 5.1.2申请时须持申请书和认证证书的副本向指定机构申请使用认证标志. 5.1.3若委托他人申请使用认证标志的,受委托人必须持申请人的委托书、申请书和认让证书的副本 向指定机构申请使用认证标志。以上向指定机构申请后,经认监委审批后,方可自行制作或 向国家指定机构购买。 5.1.4申请使用认证标志,应积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的工本费或者模 压、印刷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费。 5.1.5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由指定的机构发放. 5.1.6认证标志的申请具体参见附件:CQC国家颁发的《“印刷/模压标志申请书”填写指南及要求》 和《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印刷、模压等使用方案的标准程序》 5.1.7认证标志制作:获证产品可根据本厂实际采用印刷、模压、模制、丝印、喷漆、雕刻、烙印、 打戳等方式<以上各种方式以下简称印刷、模压> 5.1.8若本工厂自行印刷/模压CCC标志,必须按《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印刷、模压等使用标准 程序》中第4项要求向申请机构提出印刷/模压设计方案。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讲解-共38页知识分享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讲解-共38页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设计方案 1)系统总体设计 为了加强对业务系统和办公室系统的安全控管,提高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我们设计了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 1.1.设计思想 为实现构建针对人员帐户管理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全面完善的安全管控需要,我们将按照如下设计思想为设计并实施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内部建设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集中证书管理、集中账户管理、集中授权管理、集中认证管理和集中审计管理等应用模块实现所提出的员工帐户统一、系统资源整合、应用数据共享和全面集中管控的核心目标。 提供现有统一门户系统,通过集成单点登录模块和调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服务,实现针对不同的用户登录,可以展示不同的内容。可以根据用户的关注点不同来为用户提供定制桌面的功能。 建立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使用唯一身份标识的数字证书即可登录所有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集成性。

提供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统一账户管理平台,通过LDAP中主、从账户的映射关系,进行应用系统级的访问控制和用户生命周期维护管理功能。 用户证书保存在USB KEY中,保证证书和私钥的安全,并满足移动办公的安全需求。 1.2.平台介绍 以PKI/CA技术为核心,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产品架构设计,实现集中的用户管理、证书管理、认证管理、授权管理和审计等功能,为多业务系统提供用户身份、系统资源、权限策略、审计日志等统一、安全、有效的配置和服务。 如图所示,统一信任管理平台各组件之间是松耦合关系,相互支撑又相互独立,具体功能如下:

实名制管理实施细则(草案)

精心整理甘肃第一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工作,维护劳务人员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住建部(2014)112号、甘肃一建发(2015)**号文件精 卡通” 第五条土建单位实名制管理小组 组长:公司经理 副组长:公司书记、公司副经理、公司总工程师 组员:安全生产科科长、财务科科长、综合办公室主任、劳资员、项目经理、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员 第六条其他单位实名制管理小组

参照土建单位实名制管理小组结构,自行安排。 第二章实名制管理实施流程 第七条承包方入场前需准备的劳务资质资料 按照甘肃一建发(2015)**号《劳务管理办法》规定,正确选择、使用劳务承包方,并严格按要求做好资质审验、备案,把好源头关。资料所需如下:(一)营业执照复印件; 1《劳 动态,并准确标准劳务人员进、退场时间; 2、劳务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劳务人员身份证原件由承包方负责人统一收集上交项目部,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员统一复印,复印过程进行第一次筛选(将仍然使用一代身份证的劳务人员清退); 3、影像信息采集。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员对全体务工人员按照劳务承包方逐一进

行集体影像采集和个人影像采集(要求:免冠、正脸),并打印装订; 4、《务工人员告知书》。根据内容正确填写。 5、装订顺序:封皮——花名册——集体影像采集——身份证复印件——个人影像采集——《务工人员告知书》。装订时,个人影像、身份证复印件、《告知书》必须与花名册名单一一对应; 1 2 3 1 2 章确认。该申请应作为月底劳务人员工资结算的重要依据。申请内容包括:时间、人员名单、息工原因、所属承包方名称。 (三)存档资料 1、考勤机记录应按照承包方名称长期保存,作为工资结算金额的重要依据,妥善保管,并按期上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CCC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程序

一、目的: 为配合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统一监督管理,维护客户及广大消费者相关利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本企业的自身特点,特制定此办法。 二、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厂已通过产品认证的所有产品的认证标志之使用管理。 三、定义: “CCC”:中国强制性认证的英文缩写。 四、权责: 工程部:负责认证标志之使用方式及使用说明的制定。 负责向相关国家机构提交申请。 货仓:负责认证标志的储存和保管、发放。 生产部:负责认证标志按规定要求使用、标贴。 品管部:负责监督认证标志的粘贴及正确使用方式等。 五、程序内容: 5.1认证标志的申请、制作和发放。 5.1.1工程部根据本厂实际需要,确定“CCC”标志的使用形态方式,并依据国家颁发《强制性产品认 证标志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指定机 构(以下简称:指定的机构)提出申请。 5.1.2申请时须持申请书和认证证书的副本向指定机构申请使用认证标志. 5.1.3若委托他人申请使用认证标志的,受委托人必须持申请人的委托书、申请书和认让证书的副本 向指定机构申请使用认证标志。以上向指定机构申请后,经认监委审批后,方可自行制作或 向国家指定机构购买。 5.1.4申请使用认证标志,应积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的工本费或者模压、 印刷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费。 5.1.5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由指定的机构发放. 5.1.6认证标志的申请具体参见附件:CQC国家颁发的《“印刷/模压标志申请书”填写指南及要求》 和《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印刷、模压等使用方案的标准程序》 5.1.7认证标志制作:获证产品可根据本厂实际采用印刷、模压、模制、丝印、喷漆、雕刻、烙印、

身份证管理系统









身份证管理系统


0908***


***
年级专业
09 电子信息工程
无 同组人员
无 学 号
指导老师
***
完成日期
2010
年 6

24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si
1

一、实践的目的和要求
加深对《C 语言》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 C 语言语法规则。学会编制结构清 晰、风格良好、数据结构适当的C语言程序,从而具备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内容
在熟练掌握 C 语言的基本知识:数据类型(整形、实型、字符型、指针、数组、结 构等) ;运算类型(算术运算、逻辑运算、自增自减运算、赋值运算等) ;程序结构(顺 序结构、判断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大程序的功能分解方法(即函数的使用)等。进一 步掌握各种函数的应用,包括时间函数、绘图函数,以及文件的读写操作等。
三.问题描述:
用 C 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添加,删除,查找等相关功能。
四.基本要求:
(1)具备添加、删除功能; (2)具备多种查询功能:按年龄、出生日期等; (3)具备统计功能,能统计某年龄段的人数; (4)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文件操作。
五.分析:
系统需求 一、 当前身份证信息:通过结构体 Person ID 来保存人的姓名,生日,民族,性别,地址, 身份证号等等相关信息,并且通过 input 函数来进行给当前身份初始信息输入. 二、 身份信息查询: 输入一个人名字, 在文件中查找此人, 若找到则输出此人的全部信息; 若找不到则输出查找失败的信息。 三、新信息插入 :通过 insert 实现添加功能,然后还可以按生日日期从小到大排序。 四、输出全部学生信息和全部学生成绩。 五、退出系统. 六、附加说明:系统将来完善的功能有:可以通过年龄来模糊查询,也可以通过姓名的 姓来先进行模糊查询,以便后面精确查找。 实际上未完成文件操作和根据年龄查询这两项功能, 所以这个程序的功能也相应大打 折扣,也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尤其是文件操作,即对文件继续存储和读取.........
2

员工持证上岗管理办法

员工持证上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员工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管理,完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与待遇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机制,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网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员工持证上岗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局各类用工形式的在岗员工。 第二章专业技术资格管理 第三条专业技术资格是指国家人事部规定的专业技术资格系列范围内,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所取得的并经过国家电力人才评价中心或重庆市电力人才评价中心确认或认定的专业技术资格。 第四条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条件、程序以及相关要求,按照当年国家电力人才评价中心或重庆市电力人才评价中心颁布的相关办法执行。 第五条专业技术人员的持证上岗规定 (一)高级师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高级师任职资格; (二)中级师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中级师任职资格;

(三)初级师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初级师任职资格; (四)对已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员工,原则上具备以上上岗条件,对不能达到上岗条件的员工应加强学习和培训,使其尽快达到上岗条件; (五)对新上专业技术岗位的员工,必须符合上岗条件,对不具备以上条件者,原则上不能上岗。条件特别优秀者由各部门提出意见,经人力资源部组织考核、考评后报局长办公会批准,方可上岗。 (六)对不具备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员工,其岗位工资严格按照工资政策执行。 (七)低职高聘的专业技术人员最多只能高聘一级。 第三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管理 第六条职业技能等级是指按照市电力公司有关规定,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所取得的技能等级。 第七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90个职业(工种)(见附1)和电力行业112个主要技术工种和岗位(见附2)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凡市电力公司已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持证上岗。 第八条电力行业特有工种、社会通用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及程序按照重庆市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布的相关办法执行。 第九条经供电局批准,我局员工可参加国家承认的一、二级建造

2015劳务实名制管理办法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劳务实名制管理实施细则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局《劳务管理手册》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指导原则 规范劳务管理行为,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降低企业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所有项目分包队伍(含甲指分包)使用的劳务人员管理与监督。 第四条本实施细则是对公司劳务管理办法中劳务分包过程管理的细化和补充。 第五条严格现场劳务作业工人实名制管理,加强劳动力的掌控,避免劳务纠纷和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第二章组织机构、职责与权限 第六条组织机构设臵 (一)公司成立劳务管理中心,加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与协作; 分公司参照公司劳务管理中心机构和人员配臵,必须成立分公司劳务管理中心,并配备劳务中心主任和相应的管理人员。 (二)劳务中心人员设臵 主任:公司分管劳务领导 副主任:工程部经理 组员:公司经济管理部、财务部、安全管理部、质量技术部、法律事务部、政工部等部门负责人,公司劳务管理员、分公司劳务管理中心主任,各项目部。 第七条劳务中心管理职责与权限 劳务管理中心是公司现场使用、管理劳务分包的执行、监督管理机构。 (一)工程部 1、负责劳务实名制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完善。 2、负责指导和监督劳务实名制办法的实施。 3、负责劳务人员身份信息管理、考勤管理、工资支付、从业资格情况的监督检查。 4、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项目部对劳务分包的考察、过程履约及信用评价。 (三)安全部

负责监督分公司、项目部对在用分包队伍作业人员的三级教育和入场教育考试;负责在用分包队伍项目经理、安全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殊种作业持证上岗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其他职能部门 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各分公司对于劳务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分包作业队持证上岗人员情况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本办法或不按本办法管理的分公司、项目部、分包队伍有权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和行使劳务分包录用的否决权。 第八条项目部劳务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部必须成立劳务管理领导小组,项目部劳务管理领导小组主要人员设臵及要求如下: 1、项目经理为项目劳务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项目部必须设臵一名副职以上人员作为劳务管理工作的第二责任人,其专职或兼职主管劳务日常管理工作。 3、项目部使用劳务分包企业人员500人以上,必须设臵专职劳务管理员1-4名;500人以下100人以上,必须设臵至少1名专职劳务管理员;100人以下必须设臵兼职劳务管理人员。 劳务管理员的薪酬不低于项目责任工程师的薪酬标准。 4、项目劳务管理不只是劳务管理员的职责,项目部相关部门必须直接参与劳务日常管理工作;各项目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项目劳务管理方案》,根据各项任务分解,方案中必须明确劳务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和岗位职责,以及应急预案。 5、劳务分包合同中须明确约定现场各分包队伍必须设臵一名以上专职劳务管理员。 第三章信息管理 第九条分包队伍劳务人员和班组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2、岗位资格信息:队别、职务、班组、工种、级别、证号、发证机构和发证时间等; 3、劳务用工合同信息:劳务公司与作业人员签订的劳务用工合同中工资发放方式和工资标准等。 4、班组承包协议信息:劳务公司与班组签订的计件或计时的承包协议。 基本信息、岗位信息、劳动合同信息标准填报方式见附件一:劳务作业人员花名册。 第十条信息管理流程

华为公司干部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华为公司干部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暂行规定) 公司各部门: 干部任职资格属任职资格系统中的管理类任职资格。干部任职资格管理的目标是推动各级干部不断地提高自己岗位上的实际工作能力,以适应管理工作和公司发展的需要。它是公司推进管理工作规范化、管理者职业化,从而提高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 一、干部任职资格管理的目的 1、促进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管理行为,提高工作绩效。 2、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经理队伍,以便满足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 3、通过认证面谈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上下级共同分析研讨解决。 4、为晋升、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二、干部任职资格衡量要求 基本条件是员工承担某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作行为即工作过程中的表现是员工取得工作绩效的基础,也是不断改进的重点;工作绩效是员工能力的最终体现。 素质要求 经验要求 冲劲(责任心、干劲) 1、品德要求 诚实正直:在与自己坚信的人生信条及价值观相冲突矛盾时仍能坚持公司原则,言行一致。 廉洁奉公:一切遵从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因私利/私欲影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2、素质要求(见附件一) 业务:系统思维,收集与消化信息,组织成就导向,自信与自律。 管理:献身精神,组织意识,领导能力,监控能力,前瞻性。 协调:原则性与灵活性,人际理解关系建立,合作精神,影响能力,3600服务精神。 改进:培养人才,自我批判。 3、行为标准

干部任职资格行为标准是指在管理工作领域工作活动的成功行为,针对公司高、中、基层的管理者建立相应的行为标准,分为三、四、五级标准,每一级可适应多个岗位。 4、经验要求 三级管理者: ?3年以上该专业/技术工作基层工作经验。 ?本部门副职工作半年以上。 ?至少管理过同一类专业或技术人员。 四级管理者: ?5年以上工作经验,含3年管理经验。 ?其中相关领域2~3年工作经验,含基层工作经验1~2年。 ?本系统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2年以上经验或职能部门2年以上副职经验。 ?所管理的下属至少有两类人员(三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跨度为直接下属6人以上,或含间接下属至少50人以上。 五级管理者: ?7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至少一种华为主业务大部门负责人2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职能大部门负责人2年以上工作经验。 ?曾管理过多种业务,下属类型包括管理者、技术/专业人员、操作人员等各类人员。 ?跨部门的工作经验 5、绩效要求 ?年度工作目标达成度 ?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效果 三、干部任职资格考评体系 1、干部任职资格考评种类 针对干部任职资格衡量要求的相应特点,干部任职资格考评有以下几种方式:基本条件考察;工作行为认证;绩效考核等。在干部的选拔、培训、晋升等管理工作中将重点采用某一种考评方式,并参考其他考评结果。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管理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质,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2号令》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已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特种作业人员是指井下电气作业、井下爆破作业、安全监测监控作业、瓦斯检查作业、安全检查作业、提升机操作作业、采煤机操作作业、掘进机操作作业、瓦斯抽采作业、防突作业、探放水作业十一大工种。 第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身体健康,无职业禁忌症; (二)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三)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六条矿每月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一次理论抽考。考试不及格的,到培训学校学习。经补考仍不及格的,取消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到工资科待岗。

考试内容为培训学校下发的《淮北矿业特种作业题库》。 考试时间为每场40分钟,140题,80分及格,90分以上每增加1分奖励50元。 第七条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每3年复审1次。 第八条特种作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审或者延期复审不予通过: (一)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2次以上违章行为,并经查证确实的; (二)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并给予行政处罚的; (三)拒绝、阻碍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监督检查的; (四)未按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或者考试不合格的; (五)再复审、延期复审仍不合格或者未按期复审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失效。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特种作业操作证: (一)超过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未延期复审的; (二)特种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已不适合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的; (三)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 第十条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一条各单位党政正职应当及时掌握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加强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档案,做好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申报、送训、复查的组织和日常检查工作。

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办法

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工程局劳务用工管理工作,处理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及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劳务队伍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企业和农民工地合法权益,提高企业信誉,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局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工程局属各号码公司、局属区域分公司、及直营项目的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第三条 工程局项目管理部负责全局农民工及劳务管理工作,为全局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的建立、 监督指导和贯彻实施。并指导和监督局属各法人公司、局属区域分公司及直营项目的分包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分包方,重点指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外委试验、物资供应、设备租赁和工程设计、业主指定分包等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 为进一步加大管理层级,我局采取五级管理模式扩大管理覆盖面,即:工程局、号码公司、分公司、工程项目经理部及劳务分包企业五级管理层次。(一)工程局对农民工工资支付与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组织推动监控管理,具体工作由项目管理部负责。并成立中建六局农民工及劳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程局项目管理部或明确管理部门。 (二)号码公司设立或明确农民工及劳务管理部门,将农民工工资支付与实名制管理纳入管理范畴,配备专职劳务管理员进行农民工及劳务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分公司配置1名专职劳务管理员进行农民工及劳务管理的日常工作。 (四)工程项目经理部设1名专职劳务管理员,负责本工程项目农民工的现场管理工作。 (五)劳务分包企业应设立农民工管理专门机构,在项目工地委派现场负责人、劳务队长、劳资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工作。现场劳动工资管理员,管理其劳务队伍农民工的劳动工资工作,并分包企业委派的现场劳务队长、劳资员必须具备该劳务企业的授权委托。 第三章职责分工

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文件 华为司发【1999】37号签发人:任正非 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一、目的 1、通过资格制度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推动做实的人不断提高水平,引导有水平的人做实,按做实给予评价。 2、建立职业发展通道,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其职位胜任能力,以职业化的员工队伍参与国际竞争。 3、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资格标准不断牵引员工终生学习、不断改进,保持公司的持续性发展。 0二、任职资格的应用 任职资格从横向分类纵向分级,将对人的资格要求清晰化,并与工作要求相对应,为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奠定基础,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行为,推动公司的职业化进程。 1、招聘 对应资格要求对人员进行分类分级考核,易于人员定位,提高招聘效率。 2、培训 针对不同资格的人员分别进行达标辅导培训,再开发培训,使培训更有针对性,与工作联系更密切。 3、薪酬

/技术人 不同 类不同级别可 以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将员工发展与公司发展相结合。 三、资格分类分级 1、双重晋升制度 2、管理类 (1)定义 从事以人员管理为主的工作的人员。按管理层级可划分为监督者、管理者、领导者。 3级监督者:率领一组人员从事某项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本人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之一。 4级管理者:对所辖部门的工作质量、时效、成本负完全的责任,并参与所辖工作的战略方向、资源分配、成本及时间要求的制定,下属至少含3级监督者及普通员工数人。

5级领导者:对企业某个运作过程或某项职能负完全的责任,参与制定公司长期战略及宏观指导。 (2)级别要求 任何管理都是对从事某项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类人员必须达到某方向、某专业/技术标准2级水平以上。所以管理类级别为3~5级。 3、专业类 (1)定义 从事运用某项专业知识提供某种支持或服务,直接或间接创造价值的工作。 含:销售、计划、法律、人力资源、公共关系、统计、审计、会计、广告、采购、秘书等。 (2)级别要求 从工作要求出发,1~5级不等。 4、技术类 (1)定义 从事运用某项技术设计和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工作。 含:软件开发、硬件开发、工艺、测试、维修、安装等。 (2)级别要求 从工作要求出发,1~5级不等。 四、资格衡量要求 对人员进行选拔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衡量。基于华为评价体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主要对技能或行为建立标准,颁资格证书时参考工作绩效评价结果。品德、素质、经验等不易考核的要素作为人员选拔及员工自我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 1、品德。 2、素质。 3、技能/行为(表现)。 4、工作经验。 5、工作绩效。 五、任职资格标准

认证标志使用管理规定

技术研发部 认证标志使用 管理规定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 目的 1.1 为规范公司取得的产品认证标志和体系认证标志的正确使用,确保所有认证标志的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2.1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取得的所有产品认证标志和体系认证标志。 3 职责与权限 3.1 技术研发部负责编写及修改认证标志管理制度文件。企划部负责对公司所有外来认证标志的使用进行管控, 3.2 企划部、总经理工作部、质量管理部负责合理使用认证标志。 3.3 其他部门使用标志时必须到企划部报备后方可使用。 4 认证标示的使用 4.1 公司获得的认证标志 4.1.1 产品认证标志,即TUV认证标志、CQC认证标志、CE认证标志、CCC认证标志及后续UL认证等; 4.1.2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志。 4.2 认证标志的使用。 4.2.1 公司所取得的“CE”、“TUV”、“CQC”及“CCC”认证标志在公司的各种宣传品上、产品标签、包装箱、公司产品宣传册、公司网站等可以使用。 4.2.2 “CE”认证标志必须加施在产品标签或包装箱的显著位置。 4.2.3 “CCC”认证标志的使用必须遵守《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 4.3 认证标志尺寸要求 4.3.1 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时,具体的规格、尺寸和形式按所需比例缩放,但必须保持标志的完整、清晰可见及不得变形。 4.3.2 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时,各标示LOGO之间间距视标识尺寸而定。必须保持标志的完整、清晰可见及不得变形。 4.3.3 各种标志LOGO的颜色必须按照认证机构标准颜色执行,若需要复印标示LOGO时,则不具备完整法律效应,标示为复印件只能具备参考价值。 4.4 标志使用的监督 企划部对公司的认证标志进行专项管理,定期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系统建设方案

福建省公安公众服务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系统建设方案 福建公安公众服务平台建设是我省公安机关“三大战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平台目前已经涵盖了公安厅公安门户网 站及网站群、涵盖了5+N服务大厅、政民互动等子系统;按照规划,平台还必须进一步拓展便民服务大厅增加服务项目,电子监察、微博监管等系统功能,实现集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互动交流、监督评议 功能为一体的全省公安机关新型公众服务平台。平台涵盖的子系统众多,如每个子系统都用自己的身份认证模块,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使平台更加方便易用,解决各子系统彼此孤立的问题,平台 必须增加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及单点登录功能。 一、建设目标 通过系统的建设解决平台用户在访问各子系统时账户、密码不统一的问题,为用户提供平台的统一入口及功能菜单;使平台更加简便易用,实现“一处登录、全网漫游”。同时,加强平台的用户资料、授权控制、安全审计方面的管理,确保用户实名注册使用,避免给群 众带来安全风险;实现平台各子系统之间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互联 互通、上下联动;达到全省公安机关在线服务集成化、专业化的目标。 二、规划建议 统一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系统是福建公安公众服务平台的核心 基础系统;它将统一平台的以下服务功能: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 认证、统一授权、统一注册、统一登录、统一安全审计等功能。系统 将通过标准接口(WebService接口或客户端jar包或dll动态链接库)向各子系统提供上述各类服务;各业务子系统只要参照说明文档,做适当集成改造,即可与系统对接,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 实现用户资源的共享,简化用户的操作。

员工上岗认证管理办法

4职责权限 人力资源部 4.1 4.1.1 员工上岗培训总体规划与管理。 4.1.2 员工入职通识培训(新人训)。 4.1.3 技能培训阶段协办督导与上岗资格督导。 4.1.4 组织培训讲师参加培训技能相关培训。 4.2 各部门 4.2.1 专业理论&技能培训实施阶段督导与协助。 4.2.2 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阶段实施与考核。 4.2.3 培训讲师甄选、标准课程制订与修订。 4.2.4 培训师队伍建设、完善、更新。 4.2.5 员工上岗资格认证申请。 员工上岗认证管理办法 1目的 确保从事产品生产的在职岗位(含新进员工和岗位变动人员)在上岗前达到规定的岗 位作业技能,满足产品制造、质量及操作安全要求及规范员工上岗培训,加强岗位培训的 管理。 2适用范围 光为公司现场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直接生产员工及间接生产员工。 3定义 上岗证:员工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合格后而获取的该岗位上岗资格证明。 新人训:是指为使员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了解工作要求,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而由人力 资源部培训科举办的公司级入职通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事规章、社会保险及消防安全、 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质量意识等。 上岗技能培训:是指为使员工达到其岗位操作要求而在岗前实施的岗位技能培训, 内容为该岗位应知应会技能,包括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内容,由制造部主导实施。 培训

5正文 5.1 原则 5.1.1 新进员工接受完公司级培训合格者,在进入各制造部后需参加岗前上岗技能培训, 培训合格后持证方 可上岗。 5.1.2 试用期员工有且仅有一次申请提前参加上岗认证考核的权利,通过考试取得上岗证 可提前转正。 5.1.3 员工上岗证有效期为半年,各制造部需制定年度复审培训计划,到期前一个月内需 申请再认证,以知 识考核为主;如本工序工艺或操作标准发生较大变动也须加入上机实操考 核。 5.1.3 员工上岗证标识分为学员证(白色)、一线员工上岗证(蓝色)、多能工上岗证(黄 色)、培训讲师 上岗证(红色)。 5.2 标准课程制定 5.2.1 各制造部课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岗位安全知识、岗位SOP 岗位实操技能及岗 位相关的应知应会,要求理论与实操课时共计三12H,对重复性小、作业相对复杂、技能要求 相对高的岗位可适当增加课时。 5.2.2 由各制造部制定标准课程,理论课程含讲义与试卷,实操课程含实操大纲。并将《上 岗技能培训标准 课程汇总表》(如附件1)经部门高级主管核准后提报人力资源部 ,以备查验。 课程制定标准见《培训资源管理办法》。 5.2.3 标准课程(培训要项)原则上每年修订一次,各制造部亦可视情况进 行临时修订,修 订变更的内容须部门经理(各制造部由高级主管)签准并提交人力资源部备案后实施。 5.3 讲师管理 由各部门甄选并汇总授课讲师,并将《上岗技能培训讲师汇总表》 (如附件2)经部门经 理(各制造部由高级主管)核准系统副总批准后报备人力资源部 ,所提报的讲师须满足入司 年限三1年、组长以上车间管理者或车间技术员或多能工。 补训对象:未进行上岗技能培训的人员及认证培训 不合格的学员。 各部门文员将核准的《教育培训资 料登录表》(如附件3,含考试成绩)交予人力资源 作为课程时数及成绩登录的依据,相关资料由人力资源部保管。 5.4 补训 5.5 资料登录 部, 5.6 培训实施与考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