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暗反应的物质变化为CO2→甲→(CH2O)或乙

C.突然停止光照,甲的含量减少,乙的含量增多

D.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是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

B.细胞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结构支架

C.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

3.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该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

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4.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

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5.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6.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如果在2h时,将环境中某一条件改变,此时,叶肉细胞中的C3、C5、ATP含量变化如图。那么改变的条件是()

A.加强光照B.减弱光照

C.提高CO2浓度D.降低温度

7.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D.丙细胞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DNA数之比均为1:2:1

8.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丙氨酸的R基是-CH3,它的分子式是C3H7O2N

B.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其含有50个肽键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

D.有些蛋白质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的酶;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9.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分离结果示意图,甲为新鲜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

①~④表示色素的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③

C.分离时滤液细线应浸没在层析液中

D.乙可能为衰老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

10.从结构与功能观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属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是()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在叶绿体内,合成有机物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储存

C.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等功能有关

D.线粒体内膜内折成嵴,增大了有氧呼吸酶的附着面积

11.如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该过程

A.发生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B.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

C.至少断裂两个肽键生成两分子水D.需水参与,且水中氢全部用于形成—COOH 12.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判断错误

..的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可发生在图中的①

B.若该细胞为根冠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该活细胞的染色体

C.细胞内②、③、⑤、⑥、⑦可构成生物膜系统

D.蛋白质合成并分泌过程中,②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但膜的成分发生更新

13.下列有关细胞生理功能及相关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遗传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B.细胞生长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细胞分化基因突变并且逐渐积累

D.细胞衰老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4.如图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核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b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B.e时期DNA和染色体数目均为d时期的两倍

C.b+c+d不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b+c表示分裂期

15.用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利用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OA段叶肉细胞中吸收光能的结构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14CO2消耗殆尽

D.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内无[H]和ATP的供应

16.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水

1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使细胞的种类和数目增多

B.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

C.细胞分化导致DNA和蛋白质发生改变

D.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18.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溶液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be和de时期

B.cd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不一定相同

C.显微镜观察分生区细胞,绝大多数处于ab时期

D.图示有2个细胞周期,每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为19.3h

19.下列关于细胞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需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无丝分裂过程不需要

B.真核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可进行无丝分裂

C.两种分裂过程中可能见到一个细胞内同时含有2个细胞核的情况

D.都会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的消失和重现

20.如图1~6为动物细胞的主要细胞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来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2在有丝分裂的间期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3和6都能加工蛋白质,都能形成包裹蛋白质的囊泡

D.有氧呼吸时O2与[H]在5的基质中结合产生ATP,这些ATP可用于4中的脱水缩合反应

二、多选题

21.{下列有关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瓤西瓜含有较多的糖,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良好材料

B.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

C.葡萄糖和麦芽糖均是还原糖

D.蛋白质鉴定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同时加入样液中

22.{下列对生命系统的认识错误的是()

A.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B.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有的23.{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D.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24.{根据细胞器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比皮肤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B.汗腺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C.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比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更多、更大的液泡

25.{下列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B.

C.D.

三、非选择题(实验解答题)

26.{小麦种子萌发时会产生两种淀粉酶,其中a-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小于3.6时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为了研究种子萌发前后a-淀粉酶的活力变化,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淀粉琼脂培养基进行实验。

实验原理:

淀粉酶可催化培养基内的淀粉水解;淀粉被分解的区域加碘液后呈现棕黄色的清晰区。

实验步骤:

①选取等量小麦干种子、萌发1天的种子和萌发3天的种子(以下按此顺序),加入等量的石英砂、蒸馏水研磨后,分别获得三种淀粉酶提取液。

②取上述三种淀粉酶提取液各2mL,加入等量的pH=5.6的磷酸缓冲液,并进行相应的处

....理.,获得三种相应的淀粉酶处理液。

③选取相同大小的4片圆形滤纸片编号1~4,分别浸入?和上述三种淀粉酶处理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分别覆盖在淀粉琼脂培养基面(图1),静置。

④一段时间后取走滤纸片,将碘液倒入培养皿内,再用清水除去多余碘液,结果如图2所示。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____。步骤②中对提取获得的淀粉酶液进行“相应的处理”是指____。

(2)步骤③中“?”是指____,作为对照。

(3)从图2实验结果可知,小麦干种子中淀粉酶活力很____(填“强”或“弱”);淀粉酶活力随着小麦种子发芽天数增加而____(填“增强”或“降低”)

(4)若增加一组含蔗糖酶的滤纸片5,重复上述实验处理,滤纸片5区域的颜色为____,说明酶具有____性。

27.{如图表示两类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A、B图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DNA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

(2)若B图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3)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4)在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是因为它们含有大的[ ]________,此细胞器与植物的吸水有关:如果将这两种细胞分别放入蒸馏水中,A 图细胞的变化一般是________,B图细胞的变化是________。

Ca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5)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A细胞,发现对2+

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

(6)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8.{在缺氧条件下,人体既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呼吸频率来适应,又可通过增加红细胞的数量来适应。红细胞数量增加与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HIF)介导的系列反应有关,机理如下图所示。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发现这一机制的三位科学家。请回答问题:

(1)呼吸频率加快加深后,吸入更多的氧气。氧气进入人体细胞参与有氧呼吸的反应场所

是______,该细胞器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______。人体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有______。

(2)如图所示,常氧条件下,经过______的催化,HIF-1α蛋白发生羟基化,使得VHL蛋白能够与之识别并结合,从而导致HIF-1α蛋白降解。

(3)由图可知,缺氧条件下,HIF-1α蛋白通过______进入细胞核内,与ARNT结合形成缺氧诱导因子(HIF)。HIF结合到特定的DNA序列上,促进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从而促进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携带氧气能力增强。另外,HIF还可促进其他有关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某些酶的含量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增加,请分析这些变化的适应意义:______。

(4)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因EPO产生不足而出现严重贫血,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PHD抑制剂对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PHD抑制剂治疗贫血的作用机理______。此外,在肿瘤微环境中通常缺氧,上述机制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癌细胞大量增殖。研究人员正努力开发新的药物,用以激活或阻断氧感应机制,改善人类的健康。

29.{为充分利用土地、光热资源,研究人员欲探究粮食作物小麦是否可套种花生,实现粮油双丰收。研究人员将荫蔽处(B、C组)的花生转入自然光照下,测其光合速率变化,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光照强度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导致________产生量减少,进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2)由图可知,生活在用遮荫网遮光________的环境中的花生光合作用速率与自然光下的基本相同。

(3)将隐蔽处的花生转人自然光照下之后的前几天,光合作用速率呈________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植株能逐渐适应强光环境,理由是________。

(4)综上所述,粮食作物小麦套种花生是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的。30.{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们都有发高烧时不想吃饭的经历,同学们假设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由此设计实验一一探究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

实验材料:2%工业淀粉酶溶液、3%的淀粉溶液、20%新鲜肝脏研磨液、3%过氧化氢溶液、沸水、蒸馏水、冰块、斐林试剂、碘液及相关的实验器具等。

下表是某同学做该实验时的实验步骤。

步骤A组(A1+A2)B组(B1+B2)C组(C1+C2)

1、加入反应物A1:3%淀粉溶液

2ml

B1:3%淀粉溶液2ml C1:3%淀粉溶液2m1

2、加入酶A2:工业淀粉酶2ml B2:工业淀粉酶2ml C2:工业淀粉酸2ml

3、设置温度(保温5min)60℃热水浴沸水浴冰水混合物水浴

4、每组1、2号试管溶液混合保温5min保温5min保温5min

5.滴加碘液2滴2滴2滴

6、试验结果检测

材料二: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

化,如下图Ⅰ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

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

性,如下图Ⅱ、Ⅲ所示。

Ⅰ:正常酶的作用图Ⅱ:竞争性抑制剂作用图Ⅲ:非竞争性抑制性作用图

(一)根据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同无机催化机相比,酶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更明显,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该实验的反应物选用3%的淀粉溶液而不选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将该实验步骤中的3、4调换一下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选填两项)。若

高温和低温都会抵制酶的活性,则在第6步试验结果检测时A、B、C三组试管中溶液的颜

色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随温度的升高会使________接触的

机会增多,反应速率变快。其二,因为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本身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分子结

构(空间结构)的改变,温度升到一定程度,酶将完全失活。这两种作用叠另在一起,使

酶促反应在某一温度下最快,这一温度就是该酶的___________。

(二)根据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1)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

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周期的间期,它的作用机制与材料二中的图________相

符。

(2)酶的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曲线a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b为竞争性抑制,曲线c为非竞争性抑制

B.曲线a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b为非竞争性抑制,曲线c为竞争性抑制

C.曲线a为竞争性抑制,曲线b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c为非竞争性抑制

D.曲线a为非竞争性抑制,曲线b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c为竞争性抑制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单选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甲是三碳化合物,乙是五碳化合物,丙丁是【H】和ATP,戊己为NADP+,ADP和Pi。

【详解】

A、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

B、暗反应的物质变化为CO2→C3→(CH2O)或C5,B正确;

C、突然停止光照,三碳化合物还原受抑制,而二氧化碳固定不受影响,甲的含量增加,乙的含量减少,C错误;

D、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暗反应将活跃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D 正确。

故选C。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的成分是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上面镶、嵌、贯穿蛋白质;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膜的功能就越复杂。

【详解】

A、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

B、细胞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结构支架,B正确;

C、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C正确;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考生对生物膜系统概念的理解能力。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盐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

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这说明钙盐和钾盐在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过程:

【详解】

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类囊体膜,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故AT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故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理清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联系,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便可解答本题。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自由扩散属于①胞吞或者胞吐,②属于主动运输,③属于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生物大分子以胞吞和胞吐方式出入细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

A、膜泡运输涉及膜的流动性,与载体蛋白无关,A错误;

B、②为主动运输,其特点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载体和能量,B正确;

C、①②都需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而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C错误;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是再细胞失水死亡后进入,与物质跨膜运输无关,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理解能力。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参与暗反应,CO2与C5化合物生成C3化合物,当CO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时,这个过程必然受阻,因而导致C5化合物的含量上升和C3化合物含量下降,C3化合物还原成葡萄糖的过程减弱,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量也减少,使细胞中ATP 含量上升.所以,在2h时,当光照增强以及环境中CO2含量突然降低将会导致图示情况出现.A正确;

故选A

【点睛】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产物[H]、ATP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和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末期子细胞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然后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然后形成两个子细胞。

图中细胞具有中心体,并且没有细胞壁,应表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甲细胞中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中发生着丝点的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

A、由乙图细胞膜向内凹陷可判断该生物是动物,A错误;

B、甲细胞从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B错误;

C、甲细胞中染色体散乱的分布,乙细胞中发生着丝点的分裂,丙细胞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C正确;

D、丙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故丙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比都为1:2:2,D 错误。

故选C。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详解】

A、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丙氨酸的R基是-CH3,它的分子式是C3H7O2N,A正确;

B、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其含有51-2=49个肽键,B 错误;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H2O中的氧来源于羧基,C正确;

D、蛋白质功能多样,有些蛋白质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的酶;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抗体,D正确。

故选B。

【点睛】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用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详解】

A、提取色素时加入CaCO3研磨是为了避免色素被破坏,A错误;

B、层析后滤纸条从上至下的条带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①,B错误;

C、分离时滤液细线不能被层析液浸没,否则色素会溶解于层析液中,C错误;

D、衰老的菠菜叶会变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很少,乙可能为衰老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点睛】

熟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A、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而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可以水解蛋白质,这属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A错误;

B、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只体现出了叶绿体的功能,没有体现出叶绿体的结构,B正确;

C、糖被具有识别作用,分布在细胞膜表面与识别等功能有关,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C错误;

D、线粒体内膜内折成嵴,增大了有氧呼吸酶的附着面积体现出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现象,D错误。

故选B。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由胰岛素原变成胰岛素过程,在蛋白酶的作用少丢失一部分肽链,所以至少需要断裂2个肽键,肽键断裂属于水解过程,消耗水分子。

【详解】

对胰岛素原的修饰加工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A错误;

胰岛素是分泌蛋白,修饰加工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正确;

由图可知,至少断裂2个肽键,消耗2分子水,C错误;

肽键水解需要水中的氢用于形成-COOH和-NH2,D错误.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该图表示蛋白质转运示意图,图①表示核糖体,②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内质网,④

表示细胞膜,⑤表示线粒体,⑥表示囊泡,⑦表示细胞核。

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

A、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可发生在图中的①核糖体,A正确;

B、根冠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若该细胞为根冠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该活细胞的染色体,B错误;

C、细胞内②高尔基体、③内质网、⑤线粒体、⑥囊泡、⑦细胞核都是细胞内的具膜结构,可构成生物膜系统,C正确;

D、蛋白质合成并分泌过程中,②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但膜的成分发生更新,D正确。

故选B。

【点睛】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

A、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编程性死亡,也可以说是遗传决定的程序性调控,A正确;

B、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生长的原因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数目的增多,不依赖细胞核的全能性,B错误;

C、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并且逐渐积累,C错误;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

故选A。

【点睛】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该图中ab表示分裂间期;c表示分裂期。据此解题。

【详解】

A、b时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导致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

B、e时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并没有加倍,故一定不是d时期的二倍,B错误;

C、a+b+c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c+d不是一个细胞周期的间期、分裂期,C正确;

D、b属于分裂间期,不属于分裂期,D错误。

故选C。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

A、叶肉细胞暗反应阶段利用14CO2,其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

B、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故OA段叶肉细胞中吸收光能的结构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正确;

C、ab段C3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C3化合物生成的量与被还原的量基本相等,达到动态平衡,C错误;

D、刚进入黑暗条件时,光反应不能发生,不能合成ATP和[H],而二氧化碳的固定还在继续,导致三碳化合物含量上升,D正确。

故选C。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①→②即以水作为原料,产物为葡萄糖,该过程为光合作用,反向即为有氧呼吸;④的产物是酒精或乳酸,此为无氧呼吸的产物,因此②→④表示无氧呼吸。

【详解】

A、图中①→②可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光解产生[H]和氧气,在暗反应中,[H]作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剂,A正确;

B、图中②→①可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B正确;

C、乳酸和酒精是无氧呼吸的产物,呼吸作用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在无氧条件下,[H]又会转化到酒精或乳酸中,C正确;

D、②→①产生的[H]来自于葡萄糖和水,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水,D错误。

故选D。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

A、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分化使细胞的种类增多,A错误;

B、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B正确;

C、细胞分化DNA不变,蛋白质发生改变,C错误;

D、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错误。

故选B。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第0h~第2h、第19.3h~第21.3h、第38.6h~第40.6h都表示分裂期;第2h~19.3h、第21.3h~第38.6h都表示分裂间期。其中第2h~第21.3h、第21.3h~第40.6h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详解】

A、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而bc和de时期为细胞有丝分裂间期,A正确;

B、cd时期为分裂期,根据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该时期分析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故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不一定相同,B正确;

C、显微镜观察分生区细胞,由于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的时间,故绝大多数处于间期,即bc、de时期,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图示有2个细胞周期,每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为19.3h,D正确。

故选C。

【点睛】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无丝分裂有多种形式,最常见是横缢式分裂,细胞核先延长,然后在中间缢缩、变细,最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核。

【详解】

A、无丝分裂也需要进行染色体复制,A错误;

B、原核细胞进行二分裂,B错误;

C、新细胞核形成后再分裂为两个细胞,两种分裂过程中可能见到一个细胞内同时含有2个细胞核的情况,C正确;

D、无丝分裂不会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的消失和重现,D错误。

故选C。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其中1为溶酶体,2为中心体,3为内质网,4为核糖体,5为线粒体,6为高尔基体。

【详解】

A、1为溶酶体,其含有多种水解酶,但不能合成水解酶,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 错误;

B、2为中心体,其在有丝分裂的前期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

C、3为内质网,6为高尔基体,这两者都能加工蛋白质,都能形成包裹蛋白质的囊泡,C 正确;

D、有氧呼吸时O2与[H]在5线粒体内膜上结合产生ATP,这些ATP可用于4核糖体中的脱水缩合反应,D错误。

故选C。

【点睛】

二、多选题

21.AD

【解析】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

解析:AD

【解析】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

A、红瓤西瓜含有较多的糖,但是其有颜色,会对还原糖的鉴定产生颜色干扰,因此不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