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养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养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养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养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养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景目背一、项

,前;目中城市达到70%家我国城乡空巢庭超过50%,部分大目前。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务养老服模式有三种:机构养老、界世上主要的相行一业个与众多量大老年福利机构。养老产业是发西方达国家建造了,包括老年人用品、伸甚广养老金融产品、关联的朝阳产业业,产链延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带动养老保险、老年地产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

基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养老问题日渐严峻,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

(1)家庭照顾

1

需质养老的家庭物照顾)为主,即中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也称。成员提供和生活照料由家庭要

老)机构养(2

,尤投入了较大的利设施建设方面着随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社有会福。改善了很大的构养老的建设有府是在政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下,机其老人在晚年获立,致力于让得更家营造类庭气氛的养

老机构纷纷成各种多家庭的温暖与感觉。此外,各种机构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客为主的服务建设,要让老人真正成为机构的主人,从而使老年机构照顾的质量有了保证。机构服务观念的改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机构照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社区养老

社区照顾,是指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网络并联合正式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及措施,让有需要的人在家里得到照顾,从而能够过正常生活,达到与社区的融合。

,成2

等,人口构结国国的好适应中目前的情式构上综所述,机养老模能较,弱的日益化能老统压口况状,随着人老龄化力的增大和传家庭养服务功养福人是年老人特别高龄老对社会利和机增加,不务养老服的需求断构养构随的养赖,依于机构老服务开展。着机社赖地能老职将更多依于会服养中后国老今务构功的范在老模式中国大围成推广,机养老服将成为。式的务主要模

了推出。北”结医极积摸索“养合的方式京市在市国前目,全多个省正。价量标范业相策持试合养“医结”点的扶政及关的行规及准、质评体系现,加老机构盟实养头院,联协医老出省河南推了年养作盟通过医牵,协医内了区域的养作。诊向、双转

。、便时供人为便特大合养医结最的点是老提及、利权服医的疗务威老,养复老成病有为康病无疗时病有,一合老养和医把疗结在起及治,效新老养的模,式有型”合养医“通。处佳最的老能失高、人龄人去过结老决解所有老人老让仅不,题医就及老养的人了老问“们人老让更,”依“所有”医3

设内容与规模二、项目建

气、相应的水、电进国内外先进设施,配套项目拟投资2.54亿元引地占老院。项目0名老人的医养结合的养及辅助设施,建成可安置80文年年公寓、老,土建工程主要包括老面积30亩(约20001平方米)公行社以及办营养膳食中心、老年旅体活动中心、医疗康复中心、老年暖、锅炉与供备、厨卫设备、空调区等。项目拟引进的设备包括起居设讯系统、通、电视机、闭路电视管道、理疗健身设备、轮椅、轮式担架动白仪、移练器、糖化血红蛋备设等日常设备以及骨科康复减重步态训机、脑血流功能机、脑电图、超声诊断扫描仪、心电图仪、机肺机X线11014年开始实施,到。项目计划从20132年11月医专业疗设备。2个月结束,建设期1月

为疗主、医供一个养老为人,将为XXX市及周边老年提目项的建设,务养老服人既能享受到让端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老养辅,医结合的高年老养能提升活质量,还人障,不仅提升了老年的生得又能到专业医疗保,力的压院床位紧张缓老年慢性病患者,解医利机构的用率,同时分流也将带动周边的居民就业,促进区域经济赢可谓是三。养老院的建设发展,综合而言,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将对XXX市乃至XXX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规划

项目市场定位:以XXX及周边地区为目标市场,以监护、助护和生活护理为主,为老人提供生活、休息、保健、娱乐、医疗为一体的服务中心。

服务宗旨:切实解决XXX市及周边地区老年人口养老问题,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更好地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宗旨。项目建成后,能够安置800名老人,为他们提供养颐养天年、医疗康复和生活休闲的场所。

4

5

老为养年病,成种治疗和护理各老设养老院将专门的医疗中心,专门疗治无优秀中老年病护理心老,集养、治疗为一体。一般的院一大特色心中。本养往其他老院,便立即拨打120,送病件条,一旦老人出现情、最佳,院可保证情不用送往其他养老,护集理与治疗为一体老人出现病心。心、放时间,让家人安疗快最的抢救时间和治

6

康能、机、后截瘫康复脑血、脑梗塞、血栓、骨科术脑括包老年人出等。临、终关怀复、老年痴呆

7

医养结合模式发展前景分析

医养结合模式发展前景 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中国医养结合模式发展前景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医养结合模式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截至2015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占到总人口比重的%,达到亿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近1000万的速度增长,将在21世纪中叶达到4亿的峰值,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迅猛的银发浪潮将使得老龄经济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4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我国面临着失能、半失能、高龄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着,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特别是农村失能、空巢、高龄、失独和留守老年人群体有巨量的健康、养老、医疗需求。但从服务供给上来看,目前我国老龄经济发展还很迟滞,医养服务供给少,发展不均衡,医养产业孵化组织匮乏,创新和技术含量低,专业人才紧缺等诸多问题。 近几年,国家密集出台了鼓励医养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医养产业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需的外部经济、政策、市场和产业技术环境正在不断地优化,社会各界对于医养产业的需求和信心也不断高涨,医养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医养产业将是老龄经济的主体 老龄经济是与老年群体生活保障相关的各种服务、用品等的生产、流通和交换活动的集合体。医养产业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为满足老年人健康、医疗和养老相融合的需求而提供老龄服务和用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医养产业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医疗和养老,而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超越和提升,是一种大健康理念指导下的新兴服务体系和新兴业态。

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医养结合”模式现状及发展综述 摘要 为了解国内医养结合研究动态,文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必要性及意义、模式、实施困境和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展开。通过研究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就我国老龄化现状、家庭变迁、老年人实际需求而言,医养结合势在必行。LI前主要存在四种运行模式,即内设模式、转化模式、合作模式、输出模式,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输出模式是我国未来探索的重点。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理念、制度、政策、人才等制约因素,在实践中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供给主体、顶层设计、服务延伸、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今后研究应更加重视方法的综合、多元视角的引入以及研究内容的延伸。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综述 人口老龄化及其所伴随的健康问题对现行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居家养老及医养分离的机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需求。对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而言,除生活供养外,更需要医疗保健的照顾,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在老年人照顾方面,养老联手医疗服务已成为政策倡导的趋势。近儿年来,随着政策推动及部分地区的实践探索,学界对于医养结合的关注越来越普遍。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医养结合”这一概念的研究是在“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推动下开始的,针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健康所带来的影响。1995年10月,在全国老年医疗保健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上,郭沧萍教授以《健康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社会意义》为主题作了会议报告(耿爱生、杨文娴,2014), 认为“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种医疗保健□标,更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应当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诠释(绑沧萍、姜向群,1996)o此后,诸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刘宏(2005)认为,养老模式是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关键因素,经济与生活均独立的老年夫妻有最明显的健康优势和主观幸福度优势,而依靠子女供养或政府补助的独居养老模式

最新-2019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精品

2019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一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革中央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的37篇提案中,《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 民革中央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 健康与养老产业以下简称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被打造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份提案源自民革中央去年的调研。 去年4月和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赴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展开调研。 调研组发现,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各地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 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0年12月,由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召开。 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并推动240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针。 找准切入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 针对当前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民革中央提出,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

医养结合模式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模式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服务面向所有老年人,重点面向日子别能自理的老年人,接下来是小编为大伙儿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供大伙儿参考,希翼能够帮助到大伙儿。 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进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广阔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必要条件。为创新进展我市医养结合模式,依照《中共郴州市委对于批转〈政协郴州市委员会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郴委〔20**〕3号)安排,市政协副主席王东、熊波带领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及部分委员、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山东青岛、江苏无锡进行考察学习,并赴部分县市区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事情报告如下: 一、我市医养结合工作的现状 医养结合是区别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日子需求的养老服务,它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医养结合服务面向所有老年人,重点面向日子别能自理的老年人。其方式要紧有三种,即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联合。我市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所做的工作要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政重视程度在别断加深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加强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系列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别断加大,居家养老服务别断规范,基层老年协会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财政投入力度也在逐步加大,截至2014年底,全市财政共投入1.16亿元用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这些都为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医养结合方面而言,我市先后出台了《对于深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郴政办函〔2009〕171号)、《郴州市人民政府对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进展的实施意见》(郴政发〔2015〕4号)等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现时期,市委办正牵头开展对于健全我市健康养老服务的调研,医养结合作为健康养老的重要组成也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二)注重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已成为市场趋势 目前我市民营养老服务业进展势头良好,注重医养结合的老年公寓、托老中心已成为市场投资主流。如在建的太阳城社会福利中心总投资4900万元,床位1100张,打算打造成中国社区养老示范基地和湖南省健康养老产业进展的标杆;在建的桂阳融康乐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园,总投资2亿元,集3200张床位的老年公寓、老年康复医院、老年运动广场、老年大学等配套设施于一体;北湖区颐心护理中心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护工作做出了较好的探究;还有在建的北湖区老年公寓、福地仙都老年公寓、十八泉老年公寓、鸣九老年公寓等,都别同程度地向着医疗服务领域拓展。 (三)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在别断提高 近几年来,我市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在别断提高。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开始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公办民营、托付经营等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别断涌现,专业养老机构和服务队伍加入到了居家养老服务行列,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提高。如少年路社区、振兴社区,算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小区物业治理中心有机结合的典型。 二、我市进展医养结合的必要性与存在的要紧咨询题 (一)老龄化趋势明显给养老服务工作增加了压力 按照通行的国际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计算,我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如下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70.2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52%,高于国际老龄化水平。二是高龄老人数量多。我市

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医养结合”模式现状及发展综述 摘要 为了解国内医养结合研究动态,文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必要性及意义、模式、实施困境和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展开。通过研究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就我国老龄化现状、家庭变迁、老年人实际需求而言,医养结合势在必行。目前主要存在四种运行模式,即内设模式、转化模式、合作模式、输出模式,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输出模式是我国未来探索的重点。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理念、制度、政策、人才等制约因素,在实践中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供给主体、顶层设计、服务延伸、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今后研究应更加重视方法的综合、多元视角的引入以及研究内容的延伸。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综述 人口老龄化及其所伴随的健康问题对现行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居家养老及医养分离的机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需求。对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而言,除生活供养外,更需要医疗保健的照顾,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在老年人照顾方面,养老联手医疗服务已成为政策倡导的趋势。近几年来,随着政策推动及部分地区的实践探索,学界对于医养结合的关注越来越普遍。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医养结合”这一概念的研究是在“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推动下开始的,针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健康所带来的影响。1995年10月,在全国老年医疗保健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上,邬沧萍教授以《健康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社会意义》为主题作了会议报告(耿爱生、杨文娴,2014),认为“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种医疗保健目标,更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应当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诠释(邬沧萍、姜向群,1996)。此后,诸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刘宏(2005)认为,养老模式是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关键因素,经济与生活均独立的老年夫妻有最明显的健康优势和主观幸福度优势,而依靠子女供养或政府补助的独居

(完整版)医养结合项目规划

医养结合项目规划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总体上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此期间,富县博爱医院与茶坊敬老院合作开展医养结合项目。我院主要为敬老院院内的老人及社会散居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同时,我们结合福利院对老人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敬老院则为老人提供优良的居住环境和食宿条件,并设立专门的老年医疗服务床位,在配备专门的护工服务的同时,配置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在床老人的医护服务,同

时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医疗需求。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它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也包括更高生活层次的老年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养生健康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等。 计划该项目新建和改造了建筑面积 2000平方米,拥有100张床位,由养护区、疗养区、医疗区、功能区、接待区组成的“富县医养结合项目养护中心”。 1、对老人推出以健康管理、慢病调理和康复理疗为核心,提供生活照护、康复调理、保健医疗为一体的服务。 2、与医保管理部门配合,积极为符合条件的老人申请办理特殊疾病门诊、家庭病床等业务,有效减轻老人的经济负担。 3、提供特色护理。兼顾预防的瞻前性护理:按照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的原则,在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治疗同时,预防疾病并发症的产生。 4、养护区。设置床位20张,分为介护区和自理区。介护区,主要承接养护失能和半失能、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自理区,主要收住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的老年人。 5、疗养区。设置床位30张,主要是收住各种优抚疗养 对象、短期疗养人员。 6、医疗区。设置床位50张,按住院病区医疗要求进行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报告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 2020 年预计将达到2.43 亿,2025 年将超过3 亿。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进入到老龄化的行列,到 2050 年每 4 位中国人约有 1 位是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与此同时,老年人余寿带病的年限也将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延长。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中普遍存在重养轻医的现象。相关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医养结合”是将医疗与养老相融合的新型护理模式。医养结合机构则是尽可能使老年人可以在同一机构中同时得到良好的生活照顾、健康监护、疾病治疗以及临终关怀。有研究显示,实施医养结合可以提高老年慢性病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再住院率,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家属负担,增强老年病人的安全感。 在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大量文献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本文将分析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和不足,并提出构建和完善该种模式的意见建议。 一、我国医养结合发展现状 1.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相关政策 为推进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断发展,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 2013 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探索医疗与养老行业合作的新模式,促进医疗养老服务资源相融合。 2015 年“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养老行业,民营养老机构建立与医疗机构同等要求的行业准则规范。 2015 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融合共享。

医养结合模式分析

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实践 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实现路径,大致可分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3种方式,各地在实践中均进行了探索。总之,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医疗机构要提供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也要拥有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 以天津市为例。即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卫生服务室、医疗卫生诊所或引入附近的医疗分支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需要养老机构达到一定的规模(一般为100张以上床位),且周边医疗资源不足。天津市津南区天同医养院设置医疗、疗养和娱乐3个功能区。其中医疗功能服务区是医保定点的天同医院,内设床位100张,有一批老年常见病的专家,为老年人提供医疗诊治和保健服务。天同医养院是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机构,保证了老年人可以在养老机构内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另外,上海市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实行“以奖代补”的制度,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最高可获50万元一次性补贴。 二、医疗机构内增设养老中心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增设养老中心或病区,设置养老病床或老年病科,开展康复、保健、养生、治疗、生活护理以及临终关怀等医养结合服务。2014年7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的基本标准,内设养老机构的医务室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护理站至少有2名具有护士以上职称的注册护士,其中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完善转诊、健康教育制度,保证老年人在病情突发时获得及时救治或转送上级医疗机构救治。 以菏泽市为例。菏泽的昆仑脑血管病医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昆仑护理院由昆仑脑血管病医院投资建设,以失去自理能力老年人和危重病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并将半自理老人、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区分开来,还专门设置了临终关怀病房,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依托民营医院而建的昆仑护理院具有多种优势,一是资金优势,资金筹措通过股东融资,短期内医院利润可以为养老院提供补贴;二是医疗护工的人力资源优势,护理人员多为医院的医务人员,专业性较强。 三、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 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养老和医疗职责,当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患有突发疾病时,合作医院为老年人开辟绿色就诊通道,提供医疗服务。医院的医生和护理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模式调研报告范文(一) 近日,省卫生计生委与省民政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由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计生协常务专职副会长阮诗玮带队,到厦门市爱心护理院、思明区厦港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湖里区禾山慧智健康养老示范点等地开展医养结合工作调研,并召开区政府领导、市、区卫生计生、民政局、街道、社区、市部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 厦门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措施和做法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比如,厦门市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服务范围的作法;湖里区禾山社区打造“互联网+医疗+养老”的服务体系,依托信息化平台12349呼叫中心,利用可穿戴监测设备、手机APP管理软件等,为辖区6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实现医疗服务体系内信息。思明区厦港街道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精心打造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为老人服务为切入点,打造社区、社工、社会联动服务新模式。 阮诗玮指出,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顺应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主动作为,做好医养兼融,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健康养老做出贡献。一要加强指导。要加强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监督,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和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开展疾病防治、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健康服务。二要合理规划。要加快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多层次的医疗护理体系,构筑以社区和家庭为主体的“医养康护”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并逐步形成涵盖护理院、老年医院、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家庭医生等在内的多层次、有梯度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三要突出重点。要开通绿色通道,重点保障失能失智老人、低保家庭、贫困家庭、失独家庭、军烈属、五保户等人群,以及高龄老人的看病就医的优先照顾。要充分发挥医院志愿者服务作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门诊导医、出院随访等服务。四要

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龙王乡卫生院与龙王乡敬老院 合办医养结合医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目前,世界上主 要的养老服务模式有三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西方发达国家建 造了大量老年福利机构。养老产业是一个与众多行业相关联的朝阳产业,产业链延伸甚广,包括老年人用品、养老金融产品、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带动养老保险、老年地产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 基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养老问题日渐严峻,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 (1)家庭照顾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也称家庭照顾)为主,即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 (2)机构养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投入,尤其是在政府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下,机构养老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营造类家 庭气氛的养老机构纷纷成立,致力于让老人在晚年获得更多家庭的温暖与感觉。此外,各种机构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客为主的服务建设,要让老人真正成为机构的主人,从而使老年机构照顾的质量有了保证。机构服务观念的改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机构照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社区养老

社区照顾,是指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网络并联合正式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及措施,让有需要的人在家里得到照顾,从而能够过正常生活,达到与社区的融合。 综上所述,机构养老模式能较好的适应中国目前的国情,人口结构等状况,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 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机构养老服务的开展。随着机构养老模式在中国大范围的成功推广,机构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中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 2015.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会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八部门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说,《意见》提出了医养结合的发展目标:到2017年,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 《意见》部署了推进医养结合的重点任务。一是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养老机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及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等,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三是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四是优化政策环

医养结合四种模式(汇编)

医养结合怎么搞?山东四大模式效果好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明确各地学习推广全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进一步做好示范省创建工作,对各地探索形成的居家、社区、机构、综合等4种服务模式以及各种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梳理。 据介绍,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全省医养结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坚持目标导向,注重因地制宜,着力改革创新,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支持措施,扎实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济宁、日照、滨州、菏泽等地及省立三院等单位,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 一、“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模式 此种模式针对居家医养为主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采取家庭医生签约、医疗机构派驻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方式,通

过设立家庭病床、建立健康档案等,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将家庭病床的医护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大力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务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可发挥村居卫生计生专干优势,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需求评估、政策宣传、健康指导、信息收集等医养结合随访服务。 典型做法 青岛市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通过基本公卫和长期护理保险,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养服务。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为健康老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通过长期护理保险的“家护”和“巡护”,对失能老人进行居家医疗护理、生活护理。鼓励医护人员多点执业,引导诊所、门诊部等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开展居家医养服务,收到了家庭减负担,医保少支出,机构得发展的三方共赢效果。 济宁曲阜市针对失能半失能、长期卧床、空巢、孤寡、残障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由医护、康复等人员联动,提供基本医疗、康复训练、中医保健、健康指导、心理疏导和基本公共卫生等居家医养服务。建立了家庭病床制度,明确了服务内容与服务规范,并将家庭病床费用纳入医疗保险,减轻了居家老人医疗费用负担。 二、“社区医养、智慧服务”模式

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 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8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国办发〔2017〕52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等11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新政办发〔2016〕180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扎实有效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建立起医养结合体制机制,结合自治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自治区卫生与健康大会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健康养老服务事业为宗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设置,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实现医养无缝对接,为全区老年人搭建方便快捷、品质优良、普惠实用的新型医疗养老服务平台,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质量。 二、工作目标

2017年,自治区、地(州、市)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全面启动,试点地区先行先试,重点指导、政策倾斜,非试点地区参照本方案同步推进,乌鲁木齐市、巴州和克拉玛依市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确定伊犁州、昌吉州、哈密市为自治区级医养结合试点地区,其他地(州、市)至少设1个市(县)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2017年底,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的医疗机构达到80%以上;50%以上的养老院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所有养老院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医疗、养老服务体系高度融合,充分彰显医养结合产业效能。通过开展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建立完善医养结合工作长效机制,打造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医养结合健康服务新模式,逐步构建起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三、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强化统筹协调和协作配合,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建立自治区医养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秘书长担任召集人,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自治区民政厅主要领导为副召集人,相关委办、厅局分管领导为成员,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为联络员,自治区医养结合工作联席会

“医养结合”实施方案

明水县中医医院 “医养结合”实施方案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完善老龄人口相关保障体 系, 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有效解决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经研究,特制定本院医养结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养老服务事业为宗旨,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为要求,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养老服务业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设置,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实现医养无缝对接,为全县老年人搭建方便快捷、品质优良、普惠实用的新型养老服务平台,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 二、工作目标 探索我院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和养老服务结合新模式,通过整合现有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资源,创新运作模式、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各方资源,满足居家、社区及机构集中养老等老年人群不同层面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让广大老年人能够及时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2017年10月-12月) 进一步摸排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健康指标监测

和信息管理;确保每年开展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到位,保障镇域内65周岁老年人每年都接受至少一次健康体检;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为老年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运动、健康饮食等方面的指导,特别是对老年人“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病加强健康教育;将计生特扶对象家庭医生制度落到实处,与特扶对象签订契约,指定一名家庭医生,为特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方便特扶老人就医问诊。进一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范围,为辖区内自愿签约的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 (二)建立健全医养结合联系制度。(2018年1月) 建立健全医养结合联系制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联系,强化医疗康复功能,为县内1家敬老院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服务。我院为县域内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报,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及时的医疗问诊、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等服务;发挥镇卫生院专业医疗特长,定期去敬老院坐诊、出诊,为敬老院内住养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缓解老年医疗护理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 (三)依托明水县敬老院促进居家医养结合发展。(2018年1月-2018年11月) 依托敬老院,以智能信息化养老为平台,建立医、养、护、便等综合服务体系的日间照料中心,通过高质量、高效能、高素质的康复师、护师、生活指导服务队等服务团队,为辖区内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免费上门体检和精神慰藉、养生保健知识培训、康复理疗、文娱活动等贴心服务,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一些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根据原国家卫生部的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中,人均患有疾病2~3种,慢性病发病率%,是调查人群平均水平的倍。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自然病理长,需要持续的、综合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为了适应部分老人养老需要,发展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非常必要。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探索,全国各地基本形成了以下三种医养结合模式:(1)整合照料模式,即由单一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既有配建医疗机构或卫生室的养老机构,也有具备养老功能、开展老年护理的医疗结构。(2)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由综合性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提供康复期或稳定期的护理服务。(3)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 据合肥市的统计资料,截至2013年底,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万人,占总人口的%;全市现有公办及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6家、民办养老机构43家,街道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13个。存在的问题:一是布局存在结构性矛盾。老城区养老服务用房紧张,养老服务机构所占比例偏低,面积偏小、空间不足、设施简陋。二是医疗服务条件较差。大部分养老机构与距离较近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

订协议,该合作方式操作较为简便,但大部分流于表面,对养老机构医疗水平的提升有限。三是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其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四是相关政策法律不健全。现有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不能获得医疗机构身份、不能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医疗服务设施难以承受。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想要大规模推开,仅仅靠市场,靠民办机构自己是做不到的,政府应该在引导和扶持上唱主角。 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政策建议 1.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服务对象。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能够生活自理的老人可以选择居家养老或入住普通养老机构;无法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可以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所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服务对象主要是残疾老人、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以及绝症晚期老人。对这些对象,养老服务是基础,医疗服务是重点。在进行生活护理服务的同时,着重为他们提供医疗诊治、大病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同时,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评估数据库,通过第三方,对无法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水平进行评估。 2.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准入标准。依照就近、共生的原则,设置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争取做到养老和医疗资源的整合。地方政府应根据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目标定位,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性质、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范围、机构设置标准、从业人员上岗标准

医养结合推进情况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推进情况调研报告 9 2021 医养结合推进情况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是近期养老模式的热门话题医疗对于养老事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个完善的老年服务体系不仅要提供快乐幸福的生活环境也要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有尊严的临终关怀等。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wtt整理的 2021 医养结合推进情况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 医养结合推进情况调研报告 1】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 11 个设养老床位 1186 张 (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 300 张)。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 3 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 6 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实施”;积分制”、“健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健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截至今年 5 月底全区组建 57 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 3.8万余户 7.8 万余人其中 60 岁以上老年人 4.3 万余人。 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今年 4 月双岗中心创新组建“2+2”家庭医生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 4 个专业服务小组已与 56 位居家老人签订了有偿签约服务包以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三)丰富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建立机构养老服务机制。

医养结合模式分析报告

医养结合模式分析报告

一、养老服务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概述 二、传统的医养结合模式分析 (1)大型的养老社区配建医院 (2)大型的医院配建养老康复设施 (3)专科性医院转向老年康复护理 三、社区网络化医养模式:不脱离原先的居住环境实现医养结合

伴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养老成为当今热门话题。未来我们如何养老? 目前我国老龄化比例日趋升高,截止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突破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9%,据预计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以上。伴随着老龄化的急剧升高,中国的老龄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老龄化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失能老人人口逐渐增多。据统计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老人总数相比)比重将保持在25%—30%。老年人的失能率逐步增加,2012年失能人数大概3500万人,而到2050年预计近1亿人口,庞大的失能老人给老年照护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在这些高龄老人当中老年人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眼疾、骨骼关节、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中风、偏瘫、重度风湿、精神障碍、恶性肿瘤、阿尔兹海默症等成为困扰老年人的多发病症。因此老年人对医疗的需求较为迫切,构建合理的医养结合的模式,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康复环境,满足对老年人的紧急救治,为老年人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 一、养老服务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概述 纵观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成为核心纲领。反映到相关的数据上既构建9073模式: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机构养老。如何将医养模式植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那么看一下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由医院、公共

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有三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西方发达国家建造了大量老年福利机构。养老产业是一个与众多行业相关联的产业,产业链延伸甚广,包括老年人用品、养老金融产品、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带动养老保险、老年地产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 基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养老问题日渐严峻,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

(1)家庭照顾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也称家庭照顾)为主,即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 (2)机构养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投入,尤其是在政府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下,机构

养老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营造类家庭气氛的养老机构纷纷成立,致力于让老人在晚年获得更多家庭的温暖与感觉。此外,各种机构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客为主的服务建设,要让老人真正成为机构的主人,从而使老年机构照顾的质量有了保证。机构服务观念的改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机构照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社区养老 社区照顾,是指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网络并联合正式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及措施,让有需要的人在家里得到照顾,从而能够过正常生活,达到与社区的融合。

综上所述,机构养老模式能较好的适应中国目前的国情,人口结构等状况,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机构养老服务的开展。随着机构养老模式在中国大围的成功推广,机构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中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

医养结合四种模式

医养结合怎么搞山东四大模式效果好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明确各地学习推广全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进一步做好示范省创建工作,对各地探索形成的居家、社区、机构、综合等4种服务模式以及各种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梳理。 据介绍,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全省医养结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坚持目标导向,注重因地制宜,着力改革创新,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支持措施,扎实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济宁、日照、滨州、菏泽等地及省立三院等单位,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 一、“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模式 此种模式针对居家医养为主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采取家庭医生签约、医疗机构派驻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方式,通过设立家庭病床、建立健康档案等,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将家庭病床的医护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大力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务保障。

有条件的地方,可发挥村居卫生计生专干优势,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需求评估、政策宣传、健康指导、信息收集等医养结合随访服务。 典型做法 青岛市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通过基本公卫和长期护理保险,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养服务。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为健康老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通过长期护理保险的“家护”和“巡护”,对失能老人进行居家医疗护理、生活护理。鼓励医护人员多点执业,引导诊所、门诊部等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开展居家医养服务,收到了家庭减负担,医保少支出,机构得发展的三方共赢效果。 济宁曲阜市针对失能半失能、长期卧床、空巢、孤寡、残障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由医护、康复等人员联动,提供基本医疗、康复训练、中医保健、健康指导、心理疏导和基本公共卫生等居家医养服务。建立了家庭病床制度,明确了服务内容与服务规范,并将家庭病床费用纳入医疗保险,减轻了居家老人医疗费用负担。 二、“社区医养、智慧服务”模式 此种模式适用于人口相对集中、较大规模的城市社区和新农村社区。依托健康大数据中心或“12349”民政养老服务平台等智慧化居家养老系统,通过党建网格员、村居卫生计生专干,对社区居家老人实现日间照料、上门随访等医养

2016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2016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一)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革中央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的37篇提案中,《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民革中央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健康与养老产业(以下简称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被打造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份提案源自民革中央去年的调研。去年4月和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赴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展开调研。 调研组发现,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各地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0xx年12月,由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召开。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并推动240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针。 找准切入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针对当前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民革中央提出,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信息等多方面,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积极应对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