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地质学教案16

普通地质学教案16

普通地质学教案16
普通地质学教案16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第十六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第一节变质作用的因素

变质作用——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行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和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一、温度

主要有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岩浆热、岩石断裂产生的高温等),不同区域,不同深度,热能也不同。温度升高增加了岩石内部质点的活动性,因而使岩石产生物理化学变化:

1.岩石重结晶作用——使晶粒细小的岩石变成晶粒粗大的岩石。

石灰岩——大理岩;泥质岩——角岩;石英砂岩——石英岩。

2.形成新的矿物——使岩石内部物质重新组合,非晶质变为结晶质,形成新的矿物。

脱水吸热

蛋白质石英高岭石红柱石+石英+水

二、压力

1.静压力(均衡压力或围压)——由上覆岩层的重力引起的。静压力使岩石的体积缩小,密度加大,变的致密坚硬,并形成新的矿物。如CaAl2SiO8+(Mg.Fe)2SiO4Ca(Mg.Fe)2Al2(SiO4)2

压力增大往往伴随着温度升高,因此在温度、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也会产生重结晶并形成新的矿物。如:泥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2.定向压力(侧压力动压力应力)

由构造运动或岩浆活动引起的挤压力,使岩石中矿物垂直于压力方向排列,产生生理构造片麻状构造等。同时还能形成新的矿物:石英云母绿泥石石墨等。

三、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1.来源:主要来自岩浆和深层热水溶液,也可以是原来的岩石中的流体。

2.成分:主要是水、二氧化碳以及氧、氟、氯、硼、磷等易挥发性组分。

3.作用方式:流体与温度、压力等共同作用,活动在岩石的破碎带;接触带以及矿物颗粒间的空隙中,与周围物质进行一系列反应,将岩石中的一些元素熔滤出来,引起岩石物质成分的变化。如:橄榄石——蛇纹石;辉石——绿泥石黑云母;黑云母——绿泥石绢云母;等

上述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指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某种因素起主要作用而已。

第二节变质岩的特征

变质岩的特征,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岩石重结晶明显,二是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别是在一定压力下矿物重结晶形成的片理构造。

一、变质岩的矿物

一部分矿物是在其它岩石中也存在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磁铁矿以及方解石、白云石等。

还有一部分矿物是在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新矿物,如石榴子石、蓝闪石、绢云母、绿泥石、红柱石、阳起石、透闪石、滑石、硅灰石、蛇纹石、石墨等变质矿物。这些矿物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稳定矿物,可以作为鉴别变质岩的标志矿物。

二、变质岩的结构

①变余结构——变质程度较低,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不完全,保留有原岩的结构。如:变余泥质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②变晶结构——原岩在固态下发生重结晶、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晶质结构。如:粒状变晶结构(石英岩、大理岩)、鳞片变晶结构(千板岩、云母片岩)等。

三、变质岩的构造

①变余构造——岩石变质后仍保为原岩的构造特征。如: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波痕构造、变余气孔构造等。

②变成构造——原岩通过重结晶、变质结晶形成的构造。如:斑点构造(斑点板岩)、板状构造(板岩)、千枚状构造(千枚岩)、片状构造(片岩)、片麻状构造(片麻岩)等。

第三节变质作用类型及代表岩石

根据变质因素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

一、接触变质作用——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的地带,由于温度增高和气水热液与围岩发生的作用。

1.接触热变质作用——以温度增高为主,岩石受热后发生矿物的重结晶。

泥质岩斑点板岩角岩

石灰岩大理岩

石英砂岩石英岩

2.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除温度以外,来自岩浆的挥发性物质(气水热液)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使岩石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的矿物。最典型的代表是:酸性岩浆与碳酸盐岩石接触交代,形成矽长岩,并且常形成矽长岩矿床。

二、动力变质作用(破裂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使岩石产生破碎、变形、重结晶的一种变质作用。主要出现在断裂带附近,常形成特有的构造岩:碎裂岩、角砾岩、和摩枝岩等。

三、区域变质作用

——是在广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影响范围可达数千至数万平方公里,影响深度可达20KM以上,常与强烈的构造运动有关,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等同时出现。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带状分布。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普通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的范围包括从地核到外层大气圈的整个地球。由于受观察和研究条件的限制,地质学在现阶段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慢的上部) 。 2、在地质学的研究过程中为什么特别重视野外地质调查? 为了认识地壳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必须对野外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野外地质记录,系统采集各类样品,积累大量的感性资料。到大自然中去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3、地质学研究中运用的基本分析推理方法是什么?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地质学分析地质历史的推理方法-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的基本思想: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的地质过程。历史比较法的缺陷。只认识古今一致性,未认识古今存在的差异性。 4、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地质作用有什么持点? 地壳运动:由内部能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可使一定的地区发生水平或垂直的位移,造成海陆变迁,使岩层褶曲、断裂。 地震作用:因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壳发生快速的颤动。 岩浆作用: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硅酸盐熔融体,岩浆可以侵入到地壳中,或以火山喷发的方式喷出地表。岩浆的形成、运移直至冷凝固结成为岩石的过程,称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由于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改变而使地壳中已有的岩石转变新的岩石过程。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2、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多因素相互制约的复杂性 3、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涉及到悠久的时间 5、稳定同位素与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晶体与非晶体、同质多像、类质同像。 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被称之为放射性同位素; 而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 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分数(%),称为克拉克值。(1)元素的克拉克值并不能反映它在地壳内的局部富集情况。元素在地壳中的富集情况,除与元素的克拉克值大小有关外,还决定于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具有天然几何多面体外形的矿物称为晶体,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简单地说,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晶体内部质点的排列,不具有格子构造者称为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最本质区别是:内部结构是否规则。 由非晶体调整其内部质点的排列方式而向晶体转变的作用,称为脱玻化作用。 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热力学条件(如,T、P)下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而成为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象。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部分地被化学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的现象。 6、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有哪些?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课标要求】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概述武装倒幕运动;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重点难点】 一、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二、难点: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导)日本历史上曾借助两次成功的改革,实现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日本向中国学习,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近代日本又借助明治维新,日本向西方学习,由封建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那么,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有哪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探究。(出示课题,引入新课)学习新课: (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 (教师过渡)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课件显示) ㈠幕府统治的危机(课件显示) (指导学生粗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简介幕府和幕府统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课文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

普通地质学真题

2013年普通地质学803 一、名词解释 1、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2、节理:岩石在力的作用下可形成断裂,其中没用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即裂隙或裂缝)称为节理。是地壳中发育最广的一种构造。 3、角度不整合:即不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之间既缺失部分地层,产状也不一致,其间有剥蚀面相分隔,剥蚀面的产状与上覆地层产状一致,不整合面上常有底砾岩、古风化壳、古土壤层等。 4、岩石: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少数岩石可有玻璃或胶体或生物遗骸组成)。构成地壳及上地幔的固态部分,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5、相对地质年代:主要是依据岩层的沉积顺序、生物演化和地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划分的地质年代,即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单位划分等级主要有宙、代、纪、世等 6、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7、板块构造:刚性的岩石圈分裂成为许多巨大的块体(即板块),它们驮在软流圈上做大规模水平运动,致使相邻板块相互作用,板块的边缘就成为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力地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进程。 8、土壤:通过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含有腐植质的松散细粒物质。成分有腐植质、矿物质、水分和空气。 二、简答 1、地震是什么?地震有哪几种类型?全球地震主要有哪些主要地震带 地震:由于地应力的突然释放或其它能量引起地壳的快速颤动的现象,称为地震 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断裂地震,由地下岩石突然发生错断所引起的)、火山地震(火山喷发时由于气体的冲击力所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上覆岩层的重量超过岩石支撑的能力,地表发生塌陷引起) 地震带的分布:1、环太平洋地震带,2、地中海-印尼地震带,3、洋脊地震带 2、矿物是什么?矿物有哪些物理性质 矿物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

《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讲课教师:王林(北京市丰台一中,历史教师) 评析教师:吴波(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说明: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及功能和地位 本课选自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历史》第三册第五单元《近代社会的新发展》中的第17 课《俄国和日本的改革》中第二课时有关日本改革的内容。本教材是以单元教学为模式,即围绕单元主题《近代社会的新发展》来进行教学的。在历史课程标准(P23 )中指明从17 世纪上半叶到19 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那么在第四单元《跨入近代社会》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英国资产阶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内容,实际上就是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而第17 课则是着重介绍俄国、日本是如何通过改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与俄国相比,日本的情况更复杂,也更具代表性。首先,日本长久以来一直以中国为师,闭关锁国。在面临外敌破关,殖民地化的大背景下,日本奋起改革,成功的摆脱了西方的殖民控制。成为亚洲唯一一个独立发展的国家。其次,日本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甲午中日战争击败清政府,日俄战争中打跨俄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日本的发展中有对外侵略的成份,但其自身的因素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实际上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重要表现,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出现后的“近代社会的发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的了解,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历史责任感,进一步树立改革和发展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对于日本而言,学生已在第二单元学习了大化改新,了解了日本民族善于向外学习的特点。那次改革实现了日本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使其由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而本课所学习的内容同样是日本通过改革实现其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此外,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闭

16《昆明的雨》教案

16《昆明的雨》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6昆明的雨 教学目标: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 2.感受作者对几十年前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 3.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寄托情感的载体,比如有“潇潇暮雨”“寒雨连江”的悲情与愁苦,也有“润物无声”“空山新雨”的喜悦和希望。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汪曾祺先生一起走进《昆明的雨》,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声调。 2.思考: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不仅是写雨,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木香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店喝酒的事。 3.上述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都与雨有着联系。 示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黑红黑红的,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娇娇的。 4.请用几个词语描绘你对昆明雨的感觉。丰满、饱和、旺盛、柔软…… 5.探究:可见,作者不仅写了昆明的雨,而且写了在昆明时所有与雨有关的记忆。那么,作者仅仅只是记叙这些而已吗?请你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不只是单纯的记叙描写,在文中,作者在开头与结尾都很明确地表达了“我

想念昆明的雨”,作者的一系列描述中,寄托着对昆明的雨的至深想念。 6.请你结合上述探究分析再读课文,为文章划分结构。 全文可划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的话题。 第二部分(3-5段):写昆明的雨和雨季。 第三部分 (6-8段):写昆明雨季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物、人。 第四部分(9-10段):写“我”在雨中的生活经历,引发乡愁与诗情。 第五部分(11段):点题,总结与照应上文。 目标导学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探究一:本文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你加以分析。 本文语言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有生活气息。 探究二:文中具体写了哪些有关昆明的雨的事物?选一个或者几个你印象深刻的事物分析一下,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学提示】 本文的情感把握宜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教师宜引导学生关注本文富有情味的句子,引导朗读。 (1)仙人掌:有什么特点?“倒挂着还能开花”说明了什么? 肥大,“倒挂着还能开花”说明昆明雨水之多。 (2)菌子:有哪些种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味道怎样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有牛肝菌、青头菌、鸡、干巴菌、鸡油菌……共同特点:多。除了鸡油菌之外都非常美味。表达了对昆明的雨的喜欢和怀念之情。 (3)杨梅:有什么特点写味道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个头大,颜色黑红。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火炭梅”的味道之美,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4)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怎样的苗族女孩子为什么要写苗族女孩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普通地质学笔记

绪论 1、概念 地质学:研究地球的科学,研究固体地球的组成、构造、形成、演化规律。 2、固体地球的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壳、地幔、地核 3、分支学科 物质组成。地壳变形和运动方面的。地壳历史演化。其它。 4、研究方法 历史恢复、规纳为主: 工作程序:调研、推断解释、实践检验 原则:将今论古 基础是均变说(地壳的演化和发展是渐进的,在各个方面,古今都是一致的,即现今所能观察到的地质作用过程在过去也是以这种方式起作用的。)地球发展有一定阶段性,是不可逆的,现今不可能是过去简单的重复。 灾变论:将地壳的演化和发展规于某些超出现在经验和知识范畴的短暂猛烈、多少具世界性规模的激变事件。 第一篇地球及地质作用(30)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外部层圈和地表形态 1、大气圈

包绕于地球,为最外一个层圈,主要由空气(O, N ,CO2)构成,可深入地下,但不超过3公里。无上界,向上过渡为星际空间。97%的质量聚集在地表29公里内。 对流层:距离地表10公里内的大气层。对流层温度主要受地面辐射影响,越高温度越低,纬度不同,各地气温不同形成大气对流。 作用:气候。 2、水圈 地表有%为水(海洋、河流、湖泊、冰川)覆盖,地下水、岩石中的孔隙水。它们构成一个基本连续的水圈。 作用:塑造地表形态。对人类生存、生活环境。水的循环 3、生物圈 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分布和活动的地球外圈,主要是地壳表层和近地表的大气圈。绝大部分分布于地表及水圈。 作用:人为地质作用。生物成矿。对大气环境影响。参与地质作用。第二节固体地球的形状及表面特征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为一旋转椭球体,外形呈现梨形。 赤道半径:6378.160KM;两极半径:6356.755KM;扁率:1/ 2、表面特征 可明显分为陆海两大部分;不论海底或陆地均有线状分布的特殊地型。 3、大陆地势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学案) 华师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及西方列强的入侵;理解倒幕运动的作用;记住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认识①明治维新是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类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改革必须建立在政权巩固的基础之上,推翻幕府统治是明治维新的必然前提。③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可适当联系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重点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措施影响。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 【教学方法】 导读式自主互助型学习 【教具学具】 1、学案中的图片及阅读材料 2、按教材顺序充分利用其相关图片、引文、表格 【新课导入】 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一个善于向外国学习的民族,回忆: 1、日本社会学习外国先进制度并实现其第一次转折是? (大化改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学习隋唐) 2、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封建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日本天皇睦仁改年号为明治的这一年,所以叫“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第二次转折,由封建社会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那么,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导学过程】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自学阅读教材第153-154页回答:(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回答下面问题。) (1)

(2)看下图:幕府为何成为了众矢之的?(提示学生结合154页楷体字从当时的各个阶级阶级阶层:农民、资产阶级、大名、武士等的处境和与幕府的矛盾上思考) 2、结合小组回答,老师概述: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政府曾经明确指示,日本各藩不必向中央政府请示,可以随意击沉一切有登陆日本企图的外国船舰。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想一想,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同学回答:鸦片战 德 川 幕 府 的 统 治 社 会 剧 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16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昆明的雨》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昆明的雨及雨中特有的事物、人物、情景等,表达作者对昆明的生活的喜爱和怀念,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篇文章中平凡之物,平常之景,在他的笔下都充满美感和诗意,学生欠缺的正是对我们身边生活的体察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这篇文章取材广泛,景物、滋味、人情、氛围都能撷来入文,但又能紧扣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怀念这根情感的线索,很好的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所有这些都使得这篇文章很值得品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体验,学会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雨声,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同学们,虽然这几天都是阴雨绵绵,但我估摸着,你们也没有认真聆听雨的声音,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去聆听吧。

雨,是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王摩诘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陆放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刘梦得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杜子美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不同作家笔下的雨,寄托着不同的情思,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汪曾祺去感受《昆明的雨》。 二、明确目标 目标明确是我们学习的前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 1.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体验,学会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些目标? 三、知人论世 声音就是战斗力,你们的声音让我感知到你们的战斗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汪曾祺吧。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注意,红色部分的,如果你的课下注释没有,就一定要及时做好笔记。 四、擂主争霸 下面就要进入到我们每一节新课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欢迎大家来

《普通地质学》试卷B_(答案).

《普通地质学》试卷(B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丰度:化学元素在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 2. 冰期:气候寒冷时期,冰川发育,冰雪覆盖面积扩大的地史时期。 3.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4. 向斜:岩层向下凹陷的一个弯曲,核心部位岩层时代较新,两侧岩层时代依次变老。 5.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 6. 向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作用称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 7.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种现象称为类质同像。 8. 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9. 死火山:人类历史以来未曾活动的火山。 10. 标准化石: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古生物的研究对象是化石。与现代生物一样,根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古生物可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2. 某地层产状测得为3100∠600,则其产状三要素分别是走向为400或2200,倾向为3100,倾角为600。 3.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是气候、地形、岩石特征。

4. 根据岩石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超基性岩、SiO2为<45%;(2)基性岩、SiO2为45-52%;(3)中性岩、SiO2为52-65%;(4)酸性岩、SiO2>65%。 5. 新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植物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为哺乳动物(人类)时代。 6. 按照岩石的成因(形成方式),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7. 世界主要地震活动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带)、大洋中脊地震带等。 8.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其代号分别是、、。8. 早古生代包括三个纪,由老到新分别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其代号分别是888。 9. 断层要素主要有断层面、断层盘、断层线、断层位移等。 10.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基础是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 11.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 12.河谷形态的基本要素有谷坡、谷底、河床。 13. 海蚀地貌主要类型有:海岬、海湾、拱桥、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洞穴、海蚀凹槽和海蚀沟谷等。 14. 地质学上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对年代,另一是绝对年代。 15. 矿物摩氏硬度计中位于第3、第7和第8位的矿物分别为方解石、石英和黄玉。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共7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理解和概述能力;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材上的图片与材料,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思考: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 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 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历史条件)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制度示意图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 (3)倒幕的结果怎样? 提示: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3.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提示:内忧:幕府统治腐朽,闭关锁国,陷入统治危机。 外患:美国两次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通商,民族危机严重。 倒幕:倒幕派武装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扫除了障碍。 目标导学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阅读材料,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展示: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 图一:推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买卖。地税成了日本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或为资本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昆明的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3.辨读品味,体悟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散文,具备了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而此文浅白如话,不难理解。在教学中宜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多读多悟,让学生在读中领悟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语言特色。从而更好感悟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了解文风: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现在就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吧。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 4.同学们通过这次读书,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讨论) 5.请同学们思考,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6.文中除了写了雨,还写了哪些景物? 三、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板书。 明确:5.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四十年前作者到过昆明,此文写出了对昆明雨的怀念。 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兴奋的) 明确:6.菌、果、花。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抒情导入,复习巩固 昆明的雨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舒服,这样的令人愉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昆明的雨》。 作者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哪些与“昆明的雨”有关内容的内容,试加以概括。 二、朗读课文,体悟情感 思考: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作者流露出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 (吟哦讽诵,读出情感。) 明确:通过分析“我想念昆明的雨”的宾语重音,挖掘文章的深意: ——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想念那段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 三、品读课文,赏语言美 辨析:辨读句子,体悟文章的语言风格。 明确:自然平淡清新 四、总结归纳,课外美读

普通地质学试卷

普通地质学试卷 一、填空题 1.地球具有同心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外部圈层和部圈层。其中,部圈层圈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2.地质作用分为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类,其中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3.描述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倾角。 4.按照震源深度可将地震分为深源、中源、浅源。今年汶川震属于浅源。 5.根据岩浆的冷凝环境分类,火成岩可分为火山岩/喷出岩浅成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 6.确定相对地质年代三大律是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穿插关系。 7.按晶体化学分类法,矿物可分为自然元素矿物卤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矿物、含氧酸盐矿物等五类。 8.按照风化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可以将风化作用分为物理、生物、化学三种类型。 9.褶曲的基本类型是向斜、背斜。 10.变质岩的结构主要有变晶、变余两大类。 11.河流搬运物质的方式有底运、悬运和溶运三种。1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13.冰川按其形态、规模和所处地形条件可分为大陆、山岳。 二、选择题

1.下列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最高的(A)。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2.下列沉积物中分选性最差的是(B)。 A. 冲积物 B. 冰碛物 C. 风积物 D. 洪积物 3.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的饱和水,称为( C )。 A. 包气带水 B. 上层滞水 C. 潜水 D. 承压水 4.花岗岩属于(D)。 A. 超基性岩 B. 基性岩 C. 中性岩 D. 酸性岩 5.浅成侵入岩典型的结构是(D)。 A. 全晶质结构 B. 隐晶质结构 C. 玻璃质结构 D. 斑状结构 6.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 A. 蜂窝石 B. 咯斯特 C. 鼓丘 D. 锅穴 7.构造洋壳的岩石主要是(B)。 A. 科马提岩 B. 玄武岩 C. 安山岩 D. 流纹岩 8.具有片状构造的变质岩是(C)。 A. 板岩 B. 千枚岩 C. 片岩 D. 片麻岩 9.属于稳定大陆边缘的地形是(D)。 A. 岛弧 B. 洋脊 C. 海沟 D. 大陆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质教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比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他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倒幕运动的原因。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师启发、比较归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播放《大国崛起》第七节:日本。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我们今天就要学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而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的亚洲国家。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__德川幕府__统治之下。__天皇__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__幕府将军__手中。德川幕府推行__闭关锁国__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面对__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__,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一部分__中下级武士__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__倒幕运动__。1868年,幕府统治结束,改年号为“__明治__”。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3.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__西方__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__明治维新__”。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__废藩置县__,实现__中央集权__;军事上,实行__征兵制__,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__殖产兴业__”为口号,大力发展__近代经济__;社会生活上,提倡“__文明开化__”,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__发展资本主义__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__资本主义强国__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__军国主义__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__对外侵略扩张__的道路。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明治维新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积极作用: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了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消积影响: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天皇制度下仍保留了大理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成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 探究二以俄国和日本为例,论述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四单元16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张芦 一、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积累鲜腴、方比、密匝匝等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 圈点批注文中表现昆明雨季美的语句,通过品味简洁平淡的语言,发现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昆明雨季的美。 3. 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昆明生活深沉而热烈的喜爱、思念之情。 重难点: 1. 圈点批注文中表现昆明雨季美的语句,通过品味简洁平淡的语言,发现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昆明雨季的美。(重点) 2. 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昆明生活深沉而热烈的喜爱、思念之情。(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雨季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把这段文字读一读。 它的雨季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它的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这个地方是(昆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 (二)预习检测 1.字音字形(请生上去标注拼音,请生批注,请生强调字形,教师补充) 2.作家作品(请生填空,并结合注释补充) (三)自读课文——走近文本 1.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围绕“昆明的雨”,作者主要回忆了哪些景、物和事? 3.你从本文中,读出了昆明雨季怎样的美?请找出相关的语句或段落,做好批注。 读书方法指导:圈点批注 自读课文后,生展示交流 (四)合作探究——走进文本 1.文章开篇为何要描绘给宁坤的画?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展示交流,教师引导 老师将汪曾祺笔下的昆明雨季写进了一首小诗中,让我们一起在这首小诗中体会汪曾祺那份深沉的情感! (齐)我想念昆明的雨 (男)我想念 雨中倒挂着能开花的仙人掌 (男)我想念 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各种菌子 (女)我想念 那空气中娇娇的吆喝声 (女)我想念 带着雨珠、暖暖的缅桂花 (齐)我想念雨中与友小酌的闲适、恬静…… (五)拓展延伸——走出文本 作者在文中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忘不了的情味”吧?试写出来,80字左右。 (生写后,展示交流)

普通地质学_重要试题库完整

第1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均变说灾变说将今论古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这句话的意思是(“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 ”)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第1章绪论答案 二、填空题 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矿物 二、是非题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 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 .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优质课教案_11

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 第3课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 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了解明治维新的四项措施: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 2、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通过分析图表认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 3、正确看待日本的文明开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4、对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进行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 2、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在政治上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经济上动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并同时进行教育改革;军事上新建一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式军队。本课内容丰富,建议学习时注意前后教材的联系,以及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采用讲故事导入法: 一般国家的纸币上,都是印着开国之父或历史名君的头像,但日本却有些特别,在1000日元的纸币上,印着有日本“国民作家”之称的一代文豪夏目漱石(1867—1916年)穿西装的头像。夏目漱石的成名处女作是《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通过这只猫的眼睛,俯视日本当时的社会与20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并以连珠般的妙语警句极尽嬉笑怒骂,化嘲笑为利刃,直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鲁迅曾以“轻快洒脱,富于机智”评价该作品。日本最大面值的钞票是万元大钞,上面印的头像是穿和服的福泽谕吉(1834—1901年),即日本近代史上维新派的精神领袖,也是“脱亚入欧”论的始作俑者。福泽谕吉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学习重点: 1.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课时安排:2节课 学习过程: 一、知识积累 1.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是写作散文采用的一种方法,即抓住看似平凡细小的事情,以此体现较大的主题,或者揭示较深的生活哲理。它表现为以小事见深意,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平凡琐碎,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汪老对于生活的热爱。 2.字词积累: (1)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bìxié( ),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xiān yú( )。 (2)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líbā()。——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3)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yāo huàn( )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4)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mùnián( )投莲花池而死。(5)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

夏邦栋版普通地质学要点整理很详细的

普 通 地 质 学 要 点 整 理 书目:夏邦栋《普通地质学》,1995年,地质出版社 整理依据: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矿物 (1) 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2) 第四章 外力作用与沉积岩 (3) 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4) 第六章 地质年代 (5) 第七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5) 第八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6) 第九章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7) 第十章 风化作用 (8) 第十一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9 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10 第十三张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11 第十四章 海水的地质作用...............12 第十五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12 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13 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14 第十八章 行星地质概述..................14 第十九章 地球的演化.....................15 第二十章 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15 附 录 真题举例........................15 卷 后 语 (17) 第一章 绪论(略) 第二章 矿物 第一节 元素 1 元素的定义: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统称元素。 2 半衰期:某一放射性元素蜕变到它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分数%,也即地壳元素的丰度。 4 八大元素:O ,Si ,Al ,Fe ,Ca ,Na ,K ,Mg 第二节 矿物的概念 与 第三节 矿物的主要性质 1 矿物: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排列有序的固体。 2 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8367498.html, For evaluation only.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C)2005-2009,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