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教中的贪

佛教中的贪

佛教中的贪

佛教中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其实佛教中很多经典上对一个词语有很多解释,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佛理是博大精深的,三毒在佛学大辞典上的解释是:指贪欲、嗔恚、愚痴(又称贪嗔痴、淫怒痴、欲嗔无明)三种烦恼。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大智度论卷三十四分三毒为正三毒(贪欲、嗔恚、愚痴)与邪三毒(邪贪欲、邪嗔恚、邪见愚痴),以邪三毒者难度,正三毒者易度,故诸佛净土有正三毒,而无邪三毒。摩诃止观卷六上以思惑上之贪、嗔、痴为正三毒,见惑上之贪、嗔、痴为邪三毒。又依大藏法数卷十五,二乘及菩萨皆有三毒。二乘之人欣求涅盘为贪欲,厌离生死为嗔恚,迷于中道为愚痴。菩萨欲广求佛法为贪欲,呵恶二乘为嗔恚,未了佛性为愚痴。[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下、大乘义章卷五本、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

佛陀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谓“三毒”。也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其实,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自己所爱好

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怒是对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具体实践上,则是要人们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佛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佛教与心理学

佛教与心理学 星云 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今日社会中,举凡教育、工业、商业、医学、军事、法律、政治、社会、科学、艺术、运动等,无一不与心理学有关,因此心理学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心理学是观察意识形态的心理作用及行为模式,西方心理学家能研究人格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为的潜在因素,但却无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为它有一定的范围限度。佛教能对人类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并提供对治方法。如《华严经》云:“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譬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足见佛教心理学凌驾于西方心理学之上。 一.佛教对心的看法 “心理学”一词,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

具现代心理学色彩。唯识学是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将人的心识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称为“心法”。 佛教讲心含八识,表示心并非单一元素,而是各种因的聚集,这些因来自眼、耳、鼻、舌、身、意人体六根的作为,又以末那识紧持“我”的意识,须臾不断,因此收集各种心识种子的阿赖耶识,便伴随着众生生死轮回不已。所以佛教说此刻的“我”是从过去累积至今而成的,而“我”未来的发展,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在我们的心里不过是八识所变现的假相而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分别、执着外在环境的色、声、香、味、触、法,依个人的判断力差别,而有真假认识,并逐渐建构出自我理解的宇宙人生。其实,万物成、住、坏、空不断异动,心念生、住、异、灭刹那生死,那有常住不变的宇宙人生呢?世界都在我们的心里呀!这个聚集我们多生累劫善恶种子的阿赖耶识,如同大仓库,收藏今生已不复记忆的爱恨恩怨种种,不时左右我们现世一切行为的抉择,佛教称之为“无明烦恼”。由于无明烦恼的业力因缘,我们投胎转世;当过去所种的恶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更造恶业,又成恶因种子;当过去所种的善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明智朗,良心不昧,多做善业,善因种子回熏阿赖耶识。这是佛教唯识学理论的“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藉以阐释人类一切行为的心理动机。 由于过去无明烦恼的影响,造成我们情绪与判断力的偏差,更因为贪、瞋念头的兴起,使我们生出妄识妄心,错看世间的一切。如同植物种子的生长,没有阳光、雨水的因缘,也不会开花结果。因此,人类心灵深处虽然存在着各种爱恨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朝,正处在封建社会上升的高潮期。这个时代激发了知识阶层的情感,引导他们寻求完美的人生。他们当中有的鄙弃狭小的书斋,企图摆脱读书、科举、仕宦的传统人生模式和劳碌逢迎、无所作为的官场生涯,渴望投身于金戈铁马的战斗,以建立永垂青史的功业。有的厌倦和鄙视纷争不息、倾轧机诈、屈从强者意志的政治舞台,渴望寻求一处能够自由呼吸的精神乐园。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氛既促成了他们对传统人生模式的不满,而国威的远扬、边塞战争的胜利和社会的安定、交通的通达、物质生活的丰足,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于是,有人投身于边塞,走向大漠;有人拥抱自然,皈依“仙境”。总之众多知识分子都在努力摆脱平凡的、更高境界的人生。 王维早年,也曾有过高昂的政治热情。只是,几次重大变故的打击,逐渐消磨掉了他身上的锐气。王维是一个禀性极高的诗人,才华横溢,仕途亦较顺畅,后来因伶人舞黄狮子被贬,中年时期又接连丧妻丧母,特别是开元二十四年恩相张九龄被黜,李林甫执政,王维的政治理想破灭了,内心的苦闷可以想见。于是他将精力投到了对佛教的信仰和研究上,希望由此获得精神自由。 禅宗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惠能为代表,北派以神秀为代表,时称南能北秀。王维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受母亲影响,一直与北宗禅师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潜心研究和接受北宗的佛教思想和禅文化。到了晚年,才转而信奉南宗。 然而与一般的信徒不同,王维对佛教的接受表现出他自身的特点: 1.他对佛教的接受是多宗派,他并不恪守某一家的宗旨,他兼收并蓄,并且还与儒道思想相结合。 王维是博学兼收的佛教学者,他不仅不局限于禅宗南北之界,还广泛吸收儒道思想。如:《能禅师碑》文中,广引儒道二家经典,以描述弘忍对慧能的传法:“皆日升堂入室(《论语》),测海窥天。谓得黄帝之珠(《庄子》),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论语》)圣与仁岂敢。子日赐也,吾与汝弗如(《论语》)。”以黄帝与象罔、孔子与其生徒的关系及事迹,比附弘忍与慧能,义过于通,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王维所具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在对外来文化和新的思想接受过程中那种顽强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能领略到异质文化思想的冲击与融合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给王维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涂上了浓重的底色。王维的佛学思想是从这一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我们探究王维的佛学思想、亦要透过这层浓重的底色。 儒家思想,主张在成就功名的过程中体现其主体的价值。实质乃是主体的人生价值消融于客体对象世界之中,主体价值由客体而得以实现的过程恰恰也是其主体性失落的过程;而道家则是以“无为”之态的消极出世态度应对世事。王维由儒而道,最终到佛,是封建士大夫命运的一个典型,从一定程度看,王维是在追求一种高士风范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走向虚空境地的随缘。于是形成一个矛盾而又和谐的统一,这实质上亦是儒道佛的相互激荡而爆发的。儒道佛被王维很自然的化为一炉,在山水田园诗中流溢出来而不露痕迹。 2,他的接受是多层次的。他奉行佛教戒律,他树立佛教信仰,而他最热心的是佛教思维方式; 王维非常尊祟禅家的生活方式。据《旧唐书》载: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有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数十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约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王维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将佛教的清静生活和中国文人的高雅情调结合起来,日子过的有

磕大头实修步骤

磕大头实修步骤 磕大头实修步骤详细步骤 注意事项 1、首先身体直立端正,双脚并拢,脚掌前后都不能分开。双手合十于胸前。合莲花掌,即手掌上、中、下、前、后都要合严,两手拇指伸直并拢于双手两食指之间,双掌中空,两中指尖端微微分开。此时观想:尽虚空遍法界充满了一切诸佛菩萨、上师三宝,在每一尊诸佛菩萨、上师三宝面前都有一个自己,在自己的周围围绕着冤家债主、今世的父母和一切家亲眷属,同自己一起顶礼。 2、然后将双手合掌置于头顶,此时心中念“嗡òng”,然后观想得到了上师三宝身的加持,消除了自己的身业。 3、再将双手置于喉间,此时心中念“啊ā”,然后观想得到了上师三宝口的加持,消除了自己的口业。 4、再将双手置于胸前,此时心中念“吽hòng”,然后观想得到了上师三宝意的加持,消除了自己的意业。 5、然后慢慢向前曲身,双手分开按于地上的同时,跪下,脚心向上。 6、双手向前平稳推出,呼气时观想呼出自己贪嗔痴慢疑五

毒黑色气体,身体慢慢伏于地上,额头着地。 7、小臂上举,垂直于地面。双手合十放于头顶,心中观想:祈请诸佛菩萨、上师三宝加持我等一切诸众生! 8,将双手分开掌心向下,放于地上。然后额头抬起,双手直接撤回,慢慢起身。吸气时观想吸进白色的气体,获得了佛五种圆满的智慧(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和法界性智),与诸佛菩萨、上师三宝无二无别,获得了无上正等觉的果位。 9、连续顶礼时,双手不用放在胸前观想,直接将双手依次合十于顶轮、喉轮、心轮三处,心中念“嗡、啊、吽”,以清净的身口意再次顶礼; 10、顶礼结束时,双手依次合十于顶轮、喉轮、心轮三处,默念“嗡、啊、吽”,鞠躬问讯,表示自己顶礼完毕,然后退下。 以上转自大圆满法王,至诚顶礼达真仁波切 1、顶礼时,如临师宝,发心清净。要头正身直、神情庄重、如理如法,不能说话、东张西望、左摇右摆、弯腰驼背等,否则来世将得到不好的果报,比如,东张西望者得斜眼的果报,站立不端正者得弯腰驼背的果报等等。 2、顶礼过程中,自然呼吸。不要为了观想呼出业障或吸进智慧光明,而刻意加重呼气与吸气。 3、在上师面前做顶礼时,当上师说‘不用顶礼’时,不可

佛教禅语对联大全,第23辑

佛教禅语对联大全,第23辑将谓眼里耳里鼻里 元来风非幡非心非 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晋宋开山天台门户 齐梁造像越国敦煌 苏局仙题新昌大佛寺牌楼 究竟成就无上胜行 悉以回向一切众生 究竟得到头陀彼岸 具足成就智慧藏身 开遍千花自然见佛 不得一法名为传心

开蟠桃花祝无量寿证菩提果观自在心佛教庆贺联-寿僧 看破幻影必然自在放下劳尘果真逍遥安徽九华山双溪讲寺可是这个可是那个不得有言不得无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灵山初地捷足先登山西五台山(戒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乐邦有路起信即生印光大师:弥陀联礼敬慈尊三身圆现

虔诵佛号万德齐彰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礼义廉耻为旧道德 慈悲喜舍是佛心肠 理哲家言同源西圣 华严法界现象南明 蔡元培题新昌大佛寺大雄宝殿。理哲家:指周敦颐、张载、程颢两头拨开中间放下 多年不会顷刻相逢 了解尘缘是寿者相 宏开法会发菩提心 佛教庆贺联-寿僧 六如是观身外俱物 和众生想佛即是心 庄一拂题桐乡福严禅寺六和堂

免生死轮回之幻苦 证涅槃常寂之真乐 山西五台山(僧舍) 妙道长存一尘不染 圆通自在万境皆空 横披:般若常照 名士高僧合编一传 律宗净业自有千秋 邱信忻题杭州李叔同纪念馆冥显咸加恩逾父母 圣凡普利德迈穹苍 印光大师:佛殿联 泥马渡江内干外湿 矮子看戏脚短颈长 片石孤云微窥色相

杨枝梵海普济苍生江山开明禅寺观音殿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绝妙到者方知安徽黄山狮子林 岂有叫不响的山谷必无换得去之眼睛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为人为法为证菩提曲鳝穿靴拐七拐八泥人洗澡塌骨塌皮去掉贪心放下一切多行布施守住五戒辽宁铁岭慈清寺 任你见解过于鹙子

佛教文化考试试题参考以及答案

1.佛教: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是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也是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和佛教仪式制度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佛教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佛教文化:是随着佛教发展而形成的历史积淀,是一种历史积淀的宗教文化现象。 2.四吠陀:①《梨俱吠陀》: 含有1017篇长短不一的祭祀圣歌,其中仅十分之一是关於一般世俗的,十分之九皆是宗教的,尤以“礼敬太阳神歌”为最重要,乃为婆罗门僧侣朝夕祷颂的一首。其内容成立的时代不一,最迟则为西元前一千年顷编集而成,此一《吠陀》乃为考察雅利安人最古状态的唯一资料。 ②《莎摩吠陀》: 计收圣歌1549首,为婆罗门僧侣於酒祭时所唱者。 ③《夜柔吠陀》: 此与《莎摩吠陀》大致相同,是教导如何施行祭礼者,所不同的,大部分为《梨俱吠陀》中,尚未出现的独创祭词。 ④《阿闼婆吠陀》: 内容分二十卷,包括731首圣歌。此系雅利安人与印度原居民族接触之后,吸收其若干信仰的要素而后集成,故其多属神咒,为控制神鬼之法,仅少数为歌颂上帝之诗,所以多含迷信色彩。 3.五戒十善:五戒: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 十善:它是以三种身业、四种语业及三种意业所组成的。又称十善道、十善业道、十善根本业道或十白业道。即: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4.三武一周: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周”。北魏时佛教都十分兴盛,大批田产及劳动都佛寺管理,国家的财富大批流入佛寺之中。北魏太武帝在位期间锐志武功,统一长江以北。他初崇佛教,后因受道士寇谦之等的影响,转奉道教,并亲受符箓,于440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认为佛教系“西戎虚诞”,“为世费害”。北周武帝时期僧徒滥杂,寺庙多币,蛊害百姓社会。北魏末年,佛徒人数有二百万,寺院三万余所,占北魏人口十五份一,佛徒侵占农田,不劳而获,又可逃避租税力役。北周武帝尊崇儒家。安史之乱后,藩镇连年混战,均田制破坏,中央财政日匮,百姓之赋役相对加重,由是百姓借寺院以逃税者渐多。唐代寺院拥有大量土地,贵族扩充庄园,多与寺院僧人相结,加重了国家的负担。唐武宗尚未即位时,已偏好道术。唐武宗为了整顿朝纲、收复失地、稳定边疆,在日益偏信道教的同时,开始了对佛教的整顿。建德三年(574)五月他所召集的佛道辩论会上,经道安、甄蛮、智炫等人的揭发,使周武帝认识到道教的教义虚妄和迷信方术,所以连道教一并罢黜。但他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态度,没有杀人;对高僧

关于进一步做好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工 作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佛教协会制定的《汉传佛 救救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全国汉传佛教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中国佛教协会章程》和《江苏省佛教协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及佛教教义教规,省佛协制定了《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根据省宗教局的统一部署,我省已全面推进认定工作,各市县在试点过程中取得了不少工作经验,但也发现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定标准、程序和方法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我省佛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工作,特提出意见如下: 一、认真学习国宗局3号令,真正领会《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资格认定既是依法管理的需要,更是保障和维护教职人员合法权益的需要,二者是并行不悖的,不应人为地加以对立。 二、认真学习中国佛教协会制定的《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和省佛协制定的《实施细则》,并严格以此为依据,认定标准、操作程序和方法不得与之相违背。

三、县以上(含县佛协,下同)佛教协会是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主体。佛教协会和佛教活动场所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佛教教职人员认定工作,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是佛教教职人员的备案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认定和备案的区别与联系,不得将认定工作推诱至备案部门。 四、认定材料"三件一表"必须真实齐全,"三件"指被认定人员的户口簿、身份证、戒牒的原件和复印件,县(市、区)佛教协会对"三件"戴别复印后应将原件退回被认定人员。认定的必要依据是戒牒,各县市佛协应认真审核、明辨真伪。对存在疑问的戒牒应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辨别。对戒牒遗失的,拟认定人员必须书面说明和提供证明材料,并由相关佛教协会加盖公章替代戒牒复印件,同时要求按照中国佛教协会制定的《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申请补办。对60周岁以上因不可抗拒力遗失戒牒,但各方面表现较好且能提供旁证的予以认定。拟认定人员还必须坚持"素食、独身、僧装"六字方针、必须出具有效的书面独身证明。“一表”指国宗局监制的《宗教教职人员备案表》,必须严格按照表前的四条"说明"填写、报送和留存。 五、对材料齐全而且其实有效的,各县(市、区)、省辖市佛协必须及时给予认定,并按照统一要求将有关材料报省佛教协会。对下列几种情况不予认定:

婚姻珍惜经典语录

婚姻珍惜经典语录 1、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个离婚家庭中的一个,却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虽然逝去的爱不可以重来,却可以达到另一种境界,成为彼此永远的牵挂。要知道,很多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天涯了。有人说婚姻是完整人生的精髓,但是既然已经成为了缺憾,也一样可以从中体会到一种残缺的美。相爱的人们,请珍惜你们拥有的幸福,如果有一天你们真的不在一起了,也一定要像在一起一样。 2、想要什么,想清楚,选择,珍惜,一如对你的婚姻。 3、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作者:马伊琍 4、假如终其一生,找不到最适合你的另一半,不要懊恼,更不要沮丧,冥冥之中,一定有个更大的使命在等待着你--老天必定会赋予你特殊的才能,让你专注自己的特长。做出一番队全人类都能更有裨益的事业来。婚姻反而会把你变小。所以,单身时请珍惜,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一个人,照样一生精彩。 5、结婚的人,不要轻言离婚,而一旦离婚,就别期望回头。爱情或婚姻,当你拥有的时候,一定要珍惜。而当真正失去的时候,也要学会及时地放手。

6、爱情一定是婚姻的前提,而珍惜,才是携手鬓白的那份必须的执念。出处:扣扣微博 7、Being in love is easy, being married is not. It is to be cherished. 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8、总想轻轻的告诉你,你是我素锦年华里最美的相遇。一座城,一首诗,在最深的红尘里遇见了你,从此,我的生命便有了千千阙歌千千念;一份情,一颗心,在最美的时光里邂逅了你,从此,我的心底便有了痴情深深深几许、最是浪漫的冬季,遇见了可想,可念,可亲,可爱的心音;冬季最浪漫的事,是与子相依相守,风雨同舟又一年,彼此对生活及人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反思,换回的,是求同存异,互相包容,相互理解,懂得珍惜半辈子的拥有。婚姻,只要不是花了眼,昧了心,可以很幸福。 9、要使婚姻长久,总的原则是亲密而有距离,开放而有节制。最好的状态是双方都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对方的自由,同时又都以珍惜之心不滥用自己的自由。作者:周国平 10、有一些人,这一辈子都不会在一起,但是有一种感觉,却可以藏在心里守一辈子;在一起的时候需要两个人做决定,分开时只需一个人;婚姻不是一个里程碑,而是一个双方相处的过程,是另外一种人生的开始;因为有风有雨,幸福更值得珍惜,人总是会活出一个方法,等待属于自己幸福...... 11、幸福女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本质不错的,智慧的,很替妻子着想的丈夫,这不是靠女人调教就能调教得成的。这样的男人,懂得

佛教如何传入西藏

佛教如何传入西藏 阿育王时代,佛教鼎盛,皇亲贵富之族纷纷奉养寺庙,此时寺庙开始偏重学术研究。以那烂陀佛学院最为著名,鼎盛时藏书900万册,僧人学者近2万人。寺庙各门都有大学者安守,想进去需通过严格的考试,比考牛津、哈佛难多了。但只要能进入佛学院,那里不仅教授宗教和哲学科目,还有艺术学院、医学院、建筑系、农业系等学科,但是因为太重学术研究,法师们日常都在辩经与讨论,所以慢慢与社会及百姓脱节。 公元11世纪,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入侵北印度,大肆烧杀抢掠,摧毁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庙宇,强迫“异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此时的佛教既无下层根基又无上层支援,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突厥人攻入比哈尔和孟加拉,印度最后残存的佛教大寺:那烂陀寺、飞行寺和超岩寺等被洗劫一空,僧侣要么被杀,要么远走国外,使一些古印度珍贵的佛教经典得以保存。此时传承1700余年的佛教在印度本土正逐渐消亡,到如今印度的佛教徒已不到千分之九。 突厥人入侵后,很多印度高僧大德翻过喜马拉雅山到达西藏。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两千多年,传入藏区才1300多年。松赞干布迎娶来自大唐的文成公主和来自尼泊尔的赤尊公主,这两位公主都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随着她们入藏,佛教开始传入西藏。为改变吐蕃人没有文字、靠刻木结绳记事的落后局面,松赞干布派出以大臣吞米桑布扎为首的16名贵族到印度求学,终于创制出藏文——世界上唯一因信仰而创的文字。松赞干布颁布了“十善法律”,反映出统治者以佛教戒律为准绳,在国家社会安定、人民生产生活等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第37任赞普赤松德赞,13岁就登基了,他与母亲,来自大唐的金城公主,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赤松德赞将印度著名的静命大师和莲花生大师迎请到藏区。静命大师剃度了七个贵族子弟,史称七觉士,藏人出家始自于此。后来,又剃度官民子弟三百余人,出家受戒;选拔优秀的僧人出国学习梵文,翻译经典,不仅学佛法,还学医学、天文学、心算学,建筑学等学科。 在《大藏经》的各个经典中,第一句一定是梵文,为表此经非自创,还要介绍这本经典属于经律论三藏哪部分,祈祷的方式也不同。最后一页里,会记录由印度和西藏的哪些大师翻译与校对。就这样,佛教的学修制度,源源不断从印度输入西藏。特别是十一世纪突厥入侵印度时,西藏成为印度高僧大德继续弘法利生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现在藏区大大小小的佛学院,都保留了那烂陀寺佛法教育的精华。藏区所有的佛教学院都以教授大小五明为主,其中的“明”是指学修的科系。大五明为: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等学科;小五明为:历算明、诗明、韵明、词明、戏曲明等学科。大小五明统合为“十明”。 莲花生大师入藏之时,深知佛教要广弘兴盛,必须要与当地百姓紧密结合,于是带到藏区两种学修制度,一是出家人在寺庙修行的制度;一是在家修行的居士制度。现在内地很多人搞不清,为什么有的喇嘛可以结婚?误解的原因在衣服上,其实在藏区有一批没有出家的修行人,被称为咒士他们也能穿喇嘛裙,这是沿袭古印度佛教徒的穿着。努力修行的在家咒士,在寺庙有法会时也可以参加,参加完修行,回到家如大众一般生活,结婚生子都很自然,因为他们是居士,但是他们无法披上僧袍。

佛教对联 第26页

佛教对联第26页 无半点良心何须拜佛 有一丝善意也可来朝安徽望江青林寺 无可阶升毋中道而废 心能泉洗即出山亦清何士循题乐清观音洞 无心出岫云莫非庵也 有景兼山海唯此湖乎黄思维题海盐云岫庵藏经阁五千偈慧言典参禅机 百八杵钟声撞醒痴梦杭州净慈寺钟楼

雪散天女花超离苦海 芬洒甘露水普济众生陈铭枢赠袁雪芬要去参说什山深水冷 适相遇不怕土旷人稀 要却真烦恼得真烦恼 我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要修身人人皆为吾师 想出家处处尽是空门 一粒米檀信口中分出

半瓢水行人肩上挑来山西河曲海潮禅寺(斋堂) 以不可思议说微妙法 具无量由旬作清净身北京雍和宫五福堂书室。由旬:古印度计算距离的单位 以熟铁为丸如何动口 将鸟豆换眼切忌回头 印不即离间是相非相 悟最澄明处内空外空湖北承德水月庵 有明月清风请收卧具

无残羹馊饭莫展炊中 有所云便是学人疑处 无不可任随大德拈来 于百杂碎中为小搬弄 在一毛头上显大神通 在多子塔前传虚传实 登大雄峰顶独往独来 这一个布袋何物不容 有若大肚皮自然受用福建莆田龟山古刹天王殿

执巾瓶谁为尊重弟子 树幡盖即有正眼大师 种德在宽仁俾昌尔后 立身唯忠厚永建乃家北京雍和宫康熙题书院坐得蒲团便十分自在 接来衣钵进不二法门福建莆田龟山古刹禅堂阿谁骨董人心终成结习 独我抛撒佛法瞥见真宗 白水秋风此是峨眉胜景

弥勒楼阁俨如兜率道场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弥勒殿) 百万神兵护彼一人得道 三千世界看他谁肯参禅辽宁鞍山龙泉寺(法王殿)——冯子和 半点难消只为贪饕恶水 一肩放下不妨止宿草庵 半夜想的都是往冤作祟 一生能所到头滴水成冰 宝月昙花三竺频开莲界

中国佛教文化考查试题

公选课:中国佛教文化考查试题 一问答题:(任选三题) 1 、佛教所说的"三法印"是什么? 一般称:1、诸行无常(宇宙万有,皆变化无常);2、诸法无我(世界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3、涅盘寂静(佛教徒修行断尽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盘寂静境界)。 2、试说明中国四大菩萨及其道场所在地。 山西五台山是大智菩萨文殊菩萨道场。 浙江普陀县"海天佛国"普陀山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道场。 常有金顶佛光奇观的四川"峨眉天下秀"峨眉山是大行菩萨普贤菩萨道场。 安徽“仙城佛国”九华山是大愿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3、列举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一宗派?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净土宗影响比较大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你是如何理解这首禅诗的? 5、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二、论述题:(任选一题加以阐述) 1、你怎样认识和评价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分析对比儒学和佛教的人生价值观念。 3、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广律东来前早期中国佛教的律典传译

广律东来前早期中国佛教的律典传译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屈大成 摘要:有关中国戒律史的研究,一向集中在《十诵律》、《四分律》等广律于五世纪初译出以后的情况。其实在此之前,已有逾五十部律典东传,包括戒本、犍度、律论,以及有关忏罪和在家戒律的经典,种类繁多。本文逐一考证这些早期律典,并从中观察到早期中国佛教徒对僧尼二部戒同样渴求、僧团运作最初仍需依附胡僧、经律非截然二分等戒律初传中土的消息。 关键词:戒律、律藏、经录、竺法护、道安 Introduction of the Buddhist Vinayas in Early Chinese Buddhism By Wut Tai-shi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Lecturer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entre Abstract:Until now the research on Buddhist vinayas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period after the complete vinayas i.e.Ten Section Vinaya,Four Part Vinaya etc.had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In fact,before5th century,over50vinayas,whose contents are comprised of prātimoksa, skandhaka,confession,novice precepts,were translated.However,they are received not sufficient attention.This paper examines all these texts deeply in order to sketch a whole picture of spread of vinayas in early Chinese Buddhism. Key words:monastic law,Vinaya-pitaka,catalogue of sutras,Dharmaraksa,Tao-an 戒律,是佛陀制定的生活规范和道德指引,为所有佛教徒所当遵从和修习,见载于律藏。律藏,一般指广律而言,包括经(以经文体裁记录戒条)、经分别(对前者的分别和抉择)、犍度(僧团的规章制度)等部份。经部份也有独立成编,称戒经或戒本。佛教约于公元前后传入中国,而《十诵律》、《摩诃僧祇律》、《四分律》、《五分律》等广律要迟于五世纪初才陆续译出,其前中国佛教徒已对戒律十分渴求。例如道安(312~385)以为“此乃最急,四部不具,于大化有所阙”、“此乃兹邦之急者”,法显(423前卒)“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1在律藏不全的情况下,中国佛教徒如何认识和学习戒律,以及他们的行事规范,很有探究的价值, *本文的撰写得香港研究资助局的资助(编号:9041296),谨此致谢。 1参看〈渐备经十住胡名并书叙〉、〈增一阿含序〉,苏晋仁、萧链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卷9,第333、339页;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卷3,第87页。

佛学与科学

佛学与科学 一、霍金宣布:放弃对宇宙终极真理的研究。 2003年,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向全世界宣布放弃对宇宙终极真理的研究,对此,他引用了英国的一位著名文学家的语言说道:“宇宙比我想象的不可思议还要不可思议。”文学家用感性的形象思维的语言如是说,而霍金则以科学家理性的逻辑思维的语言如是说。从感性到理性,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霍金原以为宇宙的终极真理可以用一句简单的科学公式来概括。但当他发现

宇宙的不可估量的深遂博大与神秘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与能力,实际上也超出了整个人类和一切生命的预料与能力时,他毅然向全世界宣布放弃这一终极真理的研究。 二、宇宙物理学家们发现宇宙的真实相状。 2004年,国际宇宙物理学家们宣布发现了宇宙的真实形状,是一个倒金字塔形,而金字塔形的顶端却宛如艾菲尔铁塔一般,向时空中无限伸展。实际上,倒金字塔形的宇宙只是宇宙的一个单元。 三、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年前关于宇宙的论述。 对此,早在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佛在《华严经》中就明确指出,宇宙是由无数的金字塔形的单元所组成,并把它称为“一真法界”。有一点倒是让科学家们说对了,那就是倒金字塔形的宇宙顶端是无限伸展的,伸展到了什么地方去了呢?伸展到了另一个宇宙单元。时空隧道如斯义。那么,什么是宇宙的一个单元呢?就像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滴水是大海的一个单元。这样说并不是在夸大其辞,也正如我在《南山海上观音赋》开篇中所描述道:“一真法界,万亿宇宙,如海世界,渺不可及也。” 在一个宇宙的单元中,我们就已惊叹星系、星团、星云、星河的繁多,仅在我们的银河系就有超过了二千亿颗的太阳般的恒星,而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不计其数了。可谓是天上有多少星,地上有多少人。而更准确地说,则是天上有多少星,地上则有多少生命。每一个宇宙单元中存在着数百亿到上千亿的银河系般的

科学如何解释佛教舍利子现象

科学如何解释佛教舍利子现象 佛教舍利子是很多电视都有出现的事物,然而大多数的人都会想知道佛教舍利子是如何用科学解释的。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佛教舍利子的科学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佛教舍利子的科学解释 实际上早已经有科学的解释,甚至佛教自己也已经给出了科学的解释。舍利神话其实并不被佛教承认,这是中国佛教世俗化后,民间巫术与佛教结合的结果。 佛教所称呼的舍利就是遗骨,舍利(梵语 Sarira 的 音译,意为“遗骨”)。舍利的真正意思就是人的遗体火化以 后未完全焚烧干净的个别骨头. 使舍利成为佛教的专有名词,是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 尼佛的骨灰处理有直接关系.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圆寂后,根据他的遗嘱,他 的遗体被火化。当时北末罗、南末罗等八个国家抢分了佛陀的舍利。为了保护、供养舍利,这八个国家各自建立了一座宝塔。帮助“八分舍利”的婆罗门人和迟到的孔雀部族人,又为存放舍利的坛子和火化释迦牟尼佛遗体的炭灰另外建立了两座宝塔. 后随着佛教向中国传播,其中部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也被带到中国. 以上历史传说,已为近代的考古发现所证实。1987 年8月24日,在法门寺院内的十三级宝塔崩裂,考古学家在 几年的发掘整理中,发现了供奉在地宫后室内的“八重宝函”中的四枚佛指舍利。其中三枚是“影骨”,是人工仿制的。一枚是佛的舍利,即火化后的佛指遗骨。这是舍利到底是什么的 最真实的证据.

所以舍利就是火化以后的遗骨。并不是很神秘的物质。 但是,由于自我国明代以来,佛教开始了世俗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舍利也被神秘化了.舍利被认为是某种修炼得道的结果,其实这里缺乏一个简单的逻辑思考,历史流传下来的释迦牟尼佛的舍利确实是一部分没有火化完的遗骨,那么那些自 称信仰释迦牟尼佛的人在火化后怎么会出别的东西来呢? 徒弟超过祖师不是不可能,但不应该是在宗教神性上.因为这里会产生一个极为荒唐的矛盾.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并且告诉大家,达到他的水平就是佛.而释迦牟尼佛的骨灰和常人一样,也是遗骨。只不过汉语是音译称为“舍利”。如果有些 佛门弟子的骨灰中产生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还声称是修行 佛法的结果,显然,这些佛门弟子的修行成果达到了释迦牟尼 佛没有达到的程度,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没有成佛呢? 所以,如果提舍利一词,科学的解释就是火化遗体后的遗骨.如果有人看到骨灰中除遗骨外还有别的什么,那我认为至少不能说是舍利,似乎用别的称呼最好。 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传说法是释迦牟尼佛在火化时, 除了上面所说的舍利以外,还发现有48000颗"真身舍利".甚至在网上还有照片展示.照片中的所谓舍利为五彩颜色,有珍珠大小。 其实这种说法违反一般的常识,完全是附会传说。 比如我们可以推算一下,一颗珍珠大小的舍利有多重.我想不会低于4克.那么84000颗是多重呢?大约有334公斤. 如果这84000颗舍利是真的,而且这些舍利仅仅是释 迦牟尼佛遗体火化以后的剩余物.那么释迦牟尼佛生前体重是 多少呢?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人的体内80%是水.那么倒算回 去释迦牟尼佛的体重应该是1.17吨! 面对这个计算结果,我想

贪嗔痴

《唯识论》云:“由执我法,二障俱生。”我们学佛就是要化除这二种执著。 世人之所以无明,不理解真如,都是由于存在着“我、法”两种偏见,也就是“我执”和“法执”。 《唯识论》云:“由执我法,二障俱生。”我们学佛就是要化除这二种执著。 “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一、贪 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 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 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二、瞋 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 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三、痴 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 例如 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 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 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 若不明了 则属愚痴无智。四、慢 指目空一切 眼中无人 贡高我慢 骄傲自满 自以为是 轻慢别人等心态。五、疑 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 心怀疑虑 妄生猜忌 是非纷起 因此生诸烦恼 造作恶业。例如怀疑众生本具佛性 或怀疑佛法的道理 无法信受奉行等等。 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 贪——贪爱五欲指贪婪,贪心,贪念多,不知足,没有节制,没有界限。嗔——嗔恚无忍指怨恨;经常生气;对什么东西都分得很清楚,这是我,这是你的;爱较真。 痴——愚痴无明指容易把自已的想法加到别人身上;痴迷;迷恋自己,觉得自已就是对的;一门心思、一相情愿地认为事情就会往自已所设想的方向发展。 慢——骄慢自大指怠慢;傲慢;轻慢;对外界不敏感,或者对外界没兴趣,只对自已的东西感兴趣;或者是惯性思维,原来我是对的,现在也应该是对的;缺乏激情,缺乏学习精神。疑——狐疑猜忌就是怀疑、疑心重,不信任对方,老疑神疑鬼。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

法显取译经情况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1]

法显对汉地戒律的贡献及其对现世的 社会影响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董永刚 030006) [内容摘要] 法显西行求法是汉地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求法、译经成果丰硕,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显赫,对中国佛教文化和古代史地文化的宝贵具有卓越贡献。 《法显传》载:“自大教同流,未有忘身求法如显之比。然后知诚之所感,无穷否而不通;志之所将,无功业而不成。成夫功业者,岂不由忘夫所重,重夫所忘者哉!”汉地僧人西行求法始于曹魏朱土行。他西行后终生留在西域。至东晋,和法显一同西行求法的,先后有十余人,然仅法显一人力排险阻,求得经论,只身回国。其忘身求法的意志和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法显大师对律学在中国的传播有着独特的贡献,对中国佛教僧团的制度建设更是功不可没。他在天竺十余年间,得《摩诃僧祇众律》、《萨婆多众律》各一部,于师子国写得《弥沙塞律》一部。法显带回的律典就包含了这四部律中的三部,对中土佛教律法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关键词]:法显戒律汉地贡献影响 一佛教东传、演进与汉地社会文化背景 关于佛教的东传,史学界一般认为始于西汉末,即新莽和东汉前期。根据文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到了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恭迎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到洛阳,并开始翻译随同带回的部分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就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也因此而生。因此,中国佛教史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此后,安息人安世高、月氏人支娄迦谶又分别于公元147年和公元167年到汉朝传教译经,佛教从此开始在汉地兴起。 佛教虽说自汉末业已传入中国,但受汉地儒、道两教影响,最初的发展相对缓慢,直至三国以后才有相应的发展。在当时,除了蜀汉地区的佛教不是很兴盛外,像曹魏和孙吴地区的佛教因受统治者的推崇,相对都得到一定发展。 到西晋时,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佛教信仰已经逐渐相当普遍,洛阳、长安两地佛寺林立,僧尼众多。从现存文献记载看,西晋时洛阳有白马寺、东牛寺、菩萨寺、石塔寺、满水寺、大市寺、竹林寺等十余所。 到东晋,朝廷中奉佛相当流行。晋元、明二帝对沙门礼敬有加,而且广建佛寺。据载,晋元帝“造瓦官、龙宫二寺,度丹阳、建业千僧”;明帝也“造皇兴、道场二寺,集义学、名称百僧”,佛教的兴盛,使得名僧不断南下,逐渐

佛教山门对联大全

佛教山门对联大全 三字楹联:光明路方便门出自:甘肃兰州浚源寺山门月门 四字楹联: 持涅磐心作平等观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出三界家入四空门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大千世界不二法门出自:安徽九华山月身宝殿 德敷上下道贯古今出自:湖南衡山丹霞寺肖康佐 发尽缘断心死色空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老龙听法顽石点头出自:江苏无锡惠山寺明邹德基 六朝古刹七祖道场出自:湖南衡山福严寺(南岳系祖庭)怀让 去实不去生决定生出自:山西五台山(念佛堂) 人间佛地世外人家出自:广西桂林南峰寺 入诸佛位至涅般城出自:陕西西安兴教寺(塔院) 受出家戒发菩提心出自:陕西西安兴教寺(塔院) 往生极乐超脱红尘出自:湖南平江东山古寺 维善为宝无欲则刚出自:江苏无锡广福寺法堂近孙肇圻 行修于乱性磨于利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言深不传行极反异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月明如昼色即是空出自:广东广州檀度庵月色楼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出自:安徽九华山平坦寺 五字楹联: 本来无一物何处觅三心出自:圆瑛大师 本来心是佛究竟我为谁出自:圆瑛大师 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出自:江苏东台泰山寺西客楼姜沂 不可得思议如何获圆通(佛教通用联) 不陟高寒处安知天地宽出自: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梁应龙 禅意庭前柏诗情雪里梅出自:圆瑛大师 成就此功德早种诸善根出自:佛教哀挽联-挽男居士 处尘能不染学道有何难出自:圆瑛大师 春山含祖意秋月印禅心出自:圆瑛大师 当知法无我应以戒为师出自:圆瑛大师 当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出自:浙江临海台州佛教文化馆茗山 当知心是佛惟爱道为师出自:圆瑛大师 定光澄月相慧海涌潮音出自:北京雍和宫钱陈群题大殿,雍正接见文 法法何曾法林林不是林出自:香港离岛东涌法林 法身千嶂月闻性一声钟出自:圆瑛大师

佛教练习

任务一佛教文化 一、填空题 1、世界三大宗教为、、。 2、佛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佛教,就是指佛的,也可称作。广义的佛教,是指由创立的一种宗教,即三宝。 3、佛教的创始人名为,姓,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 4、佛祖四大圣迹为、、、。 5、佛教的传播从世界范围来说分为条路线: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等国,以为主。 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南,传入锡兰、、及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以为主。藏传佛教始于,藏王 迎娶两位公主,建。到,佛教直接从传入西藏地区,藏传佛教正式形成。 6、藏传佛教主要有大派,其中势力最大,其是由 创立的一个教派,后世弟子形成和两大活佛转世系统。 7、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是。即。 8、苦谛是认为社会人生等一切,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人生有所谓的“”,即。集谛是说明 。即佛教通常所说的与。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境界——。道谛即消灭痛苦通向的全部修习方法和途径,被总结为。后来又被简要地归纳为 “”。 9、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称。藏传佛教大藏经称为和。 10、中国汉地的一般寺院主要的殿堂从南往北由、、、

、、、、、、、等组成。 11、三门殿,三门并立,分别是、和,象征。殿内通常塑有两大金刚,即。 12、佛教寺院的主体建筑为,供一佛常见为或释迦牟尼与,也有的供奉或。 13、佛教把佛教徒分为四众,包括和,前者分别是 和,后者分别是。三藏法师是指 。 14、佛教礼节有、、。其中最高礼节是。 15、中国三大石窟是的、的、的 。其中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是,被誉为。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是 的。是龙门唐代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造型最为精美的重要石窟。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座佛教寺院是。 A、河南开封相国寺 B、河南洛阳白马寺 C、江西庐山东林寺 D、河南嵩山少林寺 2、佛教繁荣和鼎盛时期的最主要标志是。 A、大量的佛经被翻译 B、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 C、众多寺院的兴建 D、众多石窟的开凿 3、由于,再加上社会的动荡不安,佛教走向了转折。 A、白马驮经 B、伊存授经 C、会昌法难 D、焚书坑儒 4、武士装扮,仪表端庄,威武雄壮,面如童子,此为。 A、阿难 B、迦叶 C、伽蓝神 D、韦驮

关于清心的句子

关于清心的句子 本文是关于关于清心的句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关于清心的句子 想对之好的人,父母、爱人,抑或朋友,去爱他们吧,因为人生常常是来不及告别就会分离。 心若死执,那么人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我们不是人生的观众,切莫在别人的世界里旅行。 任何我们在失去后所得到的领悟,都远比失去本身更值得珍重。 与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与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一件事物或一种习惯,它就失去了指挥摆布我们的能力,我们也就获得了自由。 我喜欢孤独,因为孤独也是一种享受,离开喧嚣的闹市,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过着简朴清淡,清心寡欲的生活,别有一番风味。 清心寡欲就会轻松自在,随遇而安就能自得其乐,放下就是解脱。做人其实不需要复杂的思想,只要具备了这项简单的智慧,其人生道路就远离了痛苦与忧伤。 我一直都认为,人生中真正的喜乐来源于对痛苦的喜乐,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不可能感受到快乐。 我们虽然达不到至人,做不了神人,成不了圣人。但可以把清心寡欲,看淡一切当成是人生修为的最高境界。 他们这种从小就有缘进入寺庙出家的人今生不算真正参加过尘世生活,说的话也进入不了我这个俗世中浸淫已久的人心里。觉得他是他,我是我,解决不了我的疑惑。也许是心中的贪嗔痴慢疑已经太多太多,这像清茶一般的散文根本不能以毒攻毒,解除我心中的五毒。 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寂静是安守本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以稳健厚重的姿态抵御突如其来的诱惑。诱惑少了,才可以活得轻松。 不要用别人的路标来确定自己的方向,那只会让你迷失。如果你是一条鱼的

话,就不要想着像飞鸟一样在天空中翱翔,那不是你的路。什么样的路是独属于你的,什么东西是最适合你的,这些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可以选择追名逐利,或是清心寡欲。这些只是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你的获得或丢失。不过你的获得和丢失,都在于你的生活方式。淡泊者心清,心清则志明;奢糜者心浊,心浊则淫乐。无淡泊无以清心寡欲,无奢华无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故洁由淡泊污由奢。淡泊是高洁人生之源,奢华乃糜烂人生祸根。不要扰乱他人的心,也不要动摇自己的决心。看透,看开,看淡;不念,不争,不惧“无欲则刚”并非不允许人们有欲,而是要克制私欲。克制私欲,就能清心,淡泊守志;克制私欲就能刚锋永在,清节长存。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