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

4、《人有亡斧者》《歧路亡羊》

[教学目标及重点]

1 进一步积累古代文言文词汇。

2 引导学生明白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毫无事实根据的怀疑只会伤害别人的道理。

3 掌握、积累“亡、复、意、窃、视、皆、行、率”等文言常用实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之、而、也、乎、矣、焉”等文言虚词。

4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加注法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5 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分析文文章说理的层次,把握中心论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方法,导入新课

1 请学生说说前一课所学的文言文的意思。

2 总结文言文学习方法:多读(正确、流利)理解(借助注释、前后文联系、联系生活实际、一词多义)体会

3教师小结:其实学习文言文,与现代文的阅读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所以可以用学习现代文的方法来学习文言文,也可以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学习现代文。二教学新课

(一)整体感知:教师范读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亡:丢掉,丢失。意:同“臆”,估计,怀疑。其:指代邻人之子。窃:偷盗。颜色:此指脸上的表情。他日:另一天。复:再。俄而:一会儿,不久。视:看。皆:都。行:走。)

(二)师生共同研习《人有亡斧者》

1 读重点句子,理解句意。

(1)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

(人)有……者,这种固定格式常用于叙事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译为:有个丢掉斧子的人。“意其邻人之子”后省略了怀疑的内容“偷了斧子”。

译句:(从前)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

(2)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其”:指代邻人之子。“也”:语气词,表示句子终结。无为而不:没有一样不像。为(wéi),动作、做法。)

译句:(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

(3)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译句: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2 思考讨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判断事情完全凭自己的主观点想法看问题,往往会产生错觉,出现错误,而毫无事实根据的怀疑只会伤害别人)

3 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自己是否犯过同样的错误?

4 指导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文言文的“文气”。(重点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停顿和重音、长音。)

(1)指名读,范读。

(2)评价。

(三)学习《歧路亡羊》

1 师:我们再来学习篇同样是选自《列子》的小故事,来强化我们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2 沉浸文本

(1)反复诵读文本

a 自读课文。大家边看课文下面的注释边出声朗读课文,要读通读顺。

b 请学生示范读课文。其他同学说说读得好的地方,找出是否有读错字、读破句之处。(教师适当加以指导)

c 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2)运用文言文加注法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哲学家。反:(通假字)通“返”,返回。亡:失去。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率:率领,带领。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亲属。竖:童仆,小仆人。嘻:叹词。歧:岔路。奚:(疑问代词)怎么。焉:语气词。)

(3)学生交流学习情况,教师集中讲解学生难以解决的字词、句子。

a各句中“之”字的含义、用法有何不同:

杨子之邻人亡羊——的。

吾不知所之——到,往。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亡之矣奚亡之)——代词,代羊。

何追者之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句子中的省略成分既反,(杨子)问:“获羊乎?”(邻人)曰:“亡之矣。c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句: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3 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

4总结:“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后果严重。

中国历史知识常识

中国历史知识 【四书】《论语》《中庸》【五经】《诗经》《周易》《大学》《孟子》 《礼记》《尚书》《春秋》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

【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北宋书》、《南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巍书》、《周书》、 《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旧唐书》、《引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书》、《辽书》、《金书》、《元书》、《明书》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 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历史知识点大全

历史知识点大全综合类: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1)成就 学科时间发展表现地位及影响 天文春秋 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是世界公认的首次记录,比欧洲早 600多年 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历法原则 形成我国固定历法系统,比西方早 160年 战国《甘石星经》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西汉 《太初历》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太阳黑子的记录世界上最早

历法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科学解释世界上最早 唐朝 制订了《大衍历》标志着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世界上第一次 北宋沈括创制“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 元朝 政府设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创制 天文观测仪器,在全国范围内主持了规 模空前的天文测量,编定了《授时历》 《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 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清朝 康熙帝重用西方传教士南怀仁修订历 法 地 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西晋 裴秀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绘制出 《禹贡地域图》 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的 综合性地理著作 明朝《徐霞客游记》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 数学春秋 战国 发明了九九乘法表 东汉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 用数学, 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 的体系 南朝 祖冲之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数字 比欧洲早近1000年 祖冲之著《缀术》 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科 书 战国扁鹊提出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医药学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 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华佗发明麻沸散,被人称为“神医”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早1000 多年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被人称为“医圣”,是后世中医的重 要经典,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唐朝 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吐蕃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 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中国历史知识大全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1.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2. 三代:夏商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 三教:儒释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竹梅 32.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

大学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大学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历史这门学科,靠推理掌握的知识少, 靠记忆掌握的知识多, 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高效学习历史呢?下面是由的大学历史学习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1、“连缀成篇”法。 就是把时空跨越大, 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知识点归纳联 结成篇进行记忆。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 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 缀成篇, 既朗朗上口, 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学生既愿背诵又容易掌握, 自然会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 试看以下知识点的连缀: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统天下刘建汉/ 东汉建朝为刘秀/ 三国争雄风云起/ 两晋南北朝 对峙/ 杨坚起兵隋朝立/李渊反叛登唐基/ 五代十国山河破/ 宋辽西 夏战乱多/ 金元两朝不太平/ 明灭之后立清国。 2、“分进合击”法。 此法如同作战采用的战略战术, 将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化整 为零, 分头进行学习记忆, 然后再进行整合记忆。

如复习“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 可实行记忆三步走: 第一步, 掌握起义的背景; 第二步, 掌握起义的经过; 第三步, 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 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 进行整体把握, 综合记忆, 切忌瞒天过海。 3、“联想拓展”法。 即在复习掌握有关知识时, 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扩充, 将同类 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做的好处, 往往能收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这个内容时, 你可联想 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 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这种联想拓展, 复习掌握这三个条约时, 既生动又省力, 更不至于将三个条约中的有关 问题张冠李戴, 混为一谈。 1、“异同比较”法。

历史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世界兵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元代金属管形火炮的问世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什么朝代?是由什么人,传至欧洲?北宋阿拉伯人。 3.宋代的括著被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 4.北宋著名建筑师编写的营造法式,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诫 5.南宋事立于的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实测星图。石刻天文星图 6.在思想方面,理学兴盛北宋的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颐程颢 7.南宋著有程朱之称的是谁?朱熹 8.明朝建立的时间?1368 9.1399年燕王朱隶发动靖难役变之后迁都哪里? 10.宋四家都谁?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1.什么记录了120颗恒星的赤道坐标。甘石星经 12公元前xx年朝建立,到公元xx年东汉灭亡。B A220,222 B221,220 C220,221 D220,219 13.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 14.朝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xx国家。封建 15.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了xx,xx农民起义的爆发。胜,吴广 16.公元前xx年,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D A201 B219 C203 D202 17.经过4年楚汉战争,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xx。西汉 18.xx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西汉 19.汉代统治者采取的xx政策,是社会经济得到了回复和发展。休养生息 20.通过匈奴战争和xx出使西域,使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骞 21为了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派遣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和22明朝中后期,随着的发展,在江南一带大城市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商品经济 23明朝后期,封建专制统治非常腐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爆发了,,领导的农民起义,1644年明朝的统治者被推翻。自成、献忠 24康熙至乾隆年间,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康乾盛世。25康熙平定以为首的“三藩之乱”,又进行了雅克萨之战,对了击退了沙俄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吴三桂 26.至30 .BACBC 26.努尔哈赤建立了族的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女真 27. 于1636称帝改后金国号为清。皇太极 28.1644 年,清军击败自成军进,由迁都,建立对全国的统治。盛京 29. 1661 年,民族英雄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成功 30. 1689 年,中俄签订,正式规定两国边界。尼布楚条约 31.桥兵变的发起人是谁?匡胤 32.五代十国都包括北汉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后蜀南唐 33.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是哪几个朝代?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34.从907年到960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5.谁建立了明朝?朱元璋 36.楷书四大家都是称什么?欧颜柳 37.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项____措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国行测常识备历史知识重点集锦.doc

2017年国考行测常识备考:历史知识重点集 锦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常识判断部分相对于其他板块而言最大的特点是涉及面广,测查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题目难易区分度明显,考生知识结构背景不同,擅长的方向不同,于是总会遇见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华图教育对常识判断部分中的历史常识高频考点进行了整理汇总,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中国史知识点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最新历史基础必备知识点_初中历史知识学习

最新历史基础必备知识点_初中历史知识学习 历史的基础知识 一、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主要举措:参照课堂笔记(政治、经济、文教)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法国生产力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政权即可一蹴而就。 (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经过: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1917年11月6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3、特点: (1) 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最新版】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根据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可以利用以下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学习陈述性知识: (1)动机性策略 动机性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明确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在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主动积极去学习、注意新知识的愿望,很容易出现机械学习或只对命题做表层联结。相反,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更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新知识的表征、转化、精加工等心理过程,知识保持得也更为牢固、持久。教师在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以组织学生注意的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新颖变化的实物、模型、挂图、幻灯等教具,教师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讲述,合适的手势、教材中的插图、漫画等都是学生容易注意的刺激。此外也常以学习新知识之前告之其目的、意义等方法唤起学生关注和重视。 (2)复述策略 教师讲授新课时,让学生复述或回忆有关的旧知识,可以保证新知识学习时,旧知识能顺利激活,合理利用。比如,讲授新课前以提

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相关旧知识,出示陈述性组织者或比较性组织者,在讲解过程中随时穿插有关的旧知识的复述,都会有利于新知识的精加工学习和旧知识的再次巩固。新学习的知识也需要复述。在讲述新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复述新知识的含义,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新知识、精加工程度如何的有效测查工具。但这种复述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阐述为佳,以防止学生养成机械照搬、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3)组织者策略 应用先行组织者可以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比较性组织者能帮助学生区分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说明性组织者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合适的或可供利用的观念,不仅有利于学生准确发现和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促进精加工的进行,也有利于对新知识进行组织和系统化。组织者策略常常和复述策略结合在一起使用。 (4)多通道策略 所谓多通道策略是指教师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建立通往新知识的途径和通道,使新知识利于提取的线索更多,可供精加工的信息更广泛,保持得更全面、更完整。

学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学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了学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1、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原因: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过程: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是其中的核心;1892年法俄结盟,英国于1904年、1907年分别与法、俄结盟,三国协约正式建立。)③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过程:①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即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③第二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 3、性质: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体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而各帝国主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4、影响: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②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③俄国无产阶级取得

十月革命的胜利。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1、凡尔赛体系 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丹尔赛体系”。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 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③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④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演变均为丹尔赛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 2、华盛顿体系 建立: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所构筑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影响:①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②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

高中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认识和体会

高中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认识和体会 福鼎四中周蒙钦 知识到底是什么,目前仍然有争议。我国对知识的定义一般是从哲学角度作出的,如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它来源于外部世界,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 上述定义为我们讨论知识的内涵提供了哲学基础。但宏观的哲学反映论的认识还需要从个体认知角度进行具体化,这样才能有效地用以指导学校的具体教学。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三种不同水平:符号表征、概念、命题。 符号表征是最简单的陈述性知识。所谓符号表征就指代表一定事物的符号。例如学生所学习的英语单词的词形、数学中的数字、物理公式中的符号、化学元素的符号等,都是符号表征。概念是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是较为复杂的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设计 化学陈述性知识是根据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一般通过记忆获得。这类知识在化学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我们通常说的传授知识是指这类知识。由此可见,陈述性知识等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概念,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和规则。 化学程序性知识是指概念和规则的运用和具体操作,表明学生获得了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程序性知识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技能”概念。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必须对他所教的知识类型加以鉴别,即确定所教的是哪类知识,使设计与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化学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的有关化学世界是什么的知识。检查这类知识的行为标准是看学生能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如问:什么是分子?原子与分子的关系?怎样使用天平?如果学生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便可以作出他们已获得了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推论。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关键是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知道新知识的内部联系,也清楚新旧知识的关系。 其实,在化学答题中,学生的主要失分点在陈述性知识上。这一方面是因为陈述性知识大多通过概念来阐述,其中又有众多的专业术语,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所以,在学习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对陈述性知识的复习。

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时期 考点一:原始社会时期 (一)旧石器时代 1.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上的山洞里,懂得人工取火。 (二)新石器时代 1.母系氏族 ①半坡遗址:陕西西安。 ②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 2.父系氏族公社(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 ①龙山文化遗址:也称为“黑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②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地区大汶口,已出现私有财产,有明显的贫富分化。考点二:夏商周时期 (一)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的记历分法,流传至今。 家天下: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采用父子兄弟相传的世袭制。 二里头文化:青铜爵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 后母戊鼎: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 定都镐京(今西安)。牧野之战: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分封制:西周的政治制度。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周公吐脯: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褒姒。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城濮之战:晋文公为解救宋国之围,在城濮击败了楚成王的军队。 退避三舍:晋文公。 卧薪尝胆:勾践。 楚王问鼎:楚成王。 (二)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历史学科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历史学科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历史学科中的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是历史学习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技能性知识,具体性与可操作性是其特征;策略性知识更多地针对学习者自身,涉及的面则较广。这两项学习目标涉及的内容很多,本节只选择几个重要的加以分析:程序性知识中选择编制图表的技能、历史表述的技能;策略性知识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与自我监控的策略。 一、历史学科技能的学习 程序性知识并不是靠训练的次数多就可以很好掌握的,历史学科技能既 包括操作技能的成分,又包括心智技能的成分,因此,只靠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学生的态度与对技能操作中规则的理解入手。 (一)编制图表的技能 136、 编制图表是整理知识的一种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它的用途很大。历史 图表的编制需要掌握有关历史知识的结构,需要掌握概括与综合、分类与归纳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理混乱、头绪复杂的地方,尤其是涉及到时间多而碎,地点交叉的历史事件,编制表格可以使这些知识变得

条理分明,便于理解。 中学生编制表格的第一步是掌握表格的构成知识。表格的构成,从形式上看,它由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纵横交叉的线条与内容组成。初中生只要掌握简单的表格(即一级标目)就可以了,高中生可以掌握有二级标目的表格。第二步应当是依据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表格的形式,同时概括地写出表格的总标题。表格的形式一般是用矩形表,也可以用圆瓣图或条形图等形式。圆瓣图常用来表示有百分比的数据,如英、法、美、德四国在19世纪末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比。条形图是用宽度相等的条形以其长短或高低比较数字资料的一种图形。条形图对数据之间的比较及反映数据的变化较为有效,如新中国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表格的总标题很重要,应能够反映统计表的基本内容以及表中资料所属的时间、地点。圆瓣图与条形图的优点是简洁形象、通俗易懂,但在学习中主要用于反映资料,而不是整理知识。第三步是确定纵横标目。首先将所要编写的内容进行分类,确定两个维度。 如要将隋唐时期的知识用表格加以整理,可以确定维度一:朝代(隋、唐) ; 维度二:知识内容(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艺术等)。历史表格一般将时间纬度作为纵标目(即维度一),将内容项目作为横标目(维度二)。复杂的表格还需要设计二级或标目,如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纵标目,以科学技术发展为横标目,可以将时间维度再分时期、朝代两级,将内容维度分为:科学(天文、数学、医学等)、技术(农业、手工业等)两级标目(见表6---7)。

门窗基础知识测试

姓名:年龄:岗位意愿:□生产加工□现场安装□其他 门窗基础知识测试(测试时间30分钟)成绩:。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2分) 1、铝合金型材按功能分类,主要包括:边框、、、、连动杆、、连接件及其他型材。 2、车间常用生产相关材料包括:生产任务单、、、、提料单、型材下料单、型材套材表、加工图、工序卡片。 3、主动扇:又称活动扇、先开扇。多扇门或窗中的一扇,在开启时首先开启的扇,一般安装及等。 4、我们目前所有的分格图对应的视图均为。该视图即门窗从室侧(内/外)所能看到的面。 5、搭接量是指扇框的与边框搭接的尺寸。 6、外悬窗的扣条应该在门窗的侧。(室内/室外) 7、目前我们常用到的门窗与墙体的两种连接方式是通过和连接的。 8、发泡胶是墙体与之间的空隙填充用的。 9、连接片是边框与墙体连接的一种方式,它与边框连接常用,与墙体连接除常用射钉外,还常用连接。 10、只有一个门扇的门叫;有两个门扇相对开启的门叫。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下列哪种窗型是不可能实现的?。 A、内开内倒窗; B、内倒侧滑门; C、外开内倒窗; D、折叠推拉门; 2、下列那项不属于门窗基本性能?。 A、保温隔热性能; B、抗风压性能; C、防爆性能; D、采光性能; 3、图1所示分格图代表着什么窗型?。 A、外翻窗+内对开窗; B、外翻窗+外对开窗; C、内倒窗+内对开窗; D、内倒窗+外对开窗;图1 4、图1所示分格图下侧部分窗如果是左手窗,请问执手应该安装在图示的什么位置? A、左侧扇左立边; B、左侧扇右立边; C、右侧扇左立边; D、右侧扇右立边; 5、铰链,也称为四连杆,通常情况下只应用在上面。 A、外开窗; B、推拉窗; C、内开窗; D、外开门; 6、风撑通常情况下应用在上面。 A、外开窗; B、推拉窗; C、内开窗; D、外开门; 7、伸缩臂通常情况下应用在上面。 A、内对开窗;B外对开窗;C内倒窗;D、外翻窗; 8、辨别门窗内外开的基本要点不包括下列的。 A、执手; B、五金件槽口;C扣条;D、扇悬臂;

学习历史的基本常识

学习历史的基本常识 一、史料: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 1、分类 ①从来源出处看分为直接史料(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和间接史料(第二手史料) ②从传承的载体来看:实物史料(历史遗址遗存、文物等)、文献史料和口传史料 2、常用的史料: 文字史料:史书、档案文书、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口述史料、碑刻、墓志、家谱等 非文字史料:图象、实物、风俗等 3、研究史料的基本方法 确定主题——史料搜集——整理(分类、甄别)——研究——结论 4、史料解读的方法:明确问题——抓关键词——划分层次——回归教材 二、多元史观 1、现代化史观(近代史观)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全球(整体史)史观: 全球史观认为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3、文明史观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农业文明、游牧文明、工业文明时代 文明史观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现代化;工业文明从欧美到全球的扩展就是全球化。 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4、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去认识历史 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则提醒人们关注“小人物”。如工业革命,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发明家瓦特、史蒂芬孙等大人物,社会史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身上——大众化 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的方面”,社会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如经济危机,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则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生活化

门窗安装基础知识要点

门窗安装基础知识要点 1、施工工序: 技术交底→施工准备工作→备料→订货→加工→现场施工环节及预见性的质量通病制订切合实际的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现场施工准备(清理现场、修补、完善施工水电设施)→测量放线→每层次面施工→自检、整改→交工验收 2、施工工序排列顺序: 洞口测量→外框安装→外框验收→窗扇安装→玻璃安装→打胶处理→垃圾清理→收尾清洁→工程验收 3、施工规程 (1)制作规程 1)、材料验收:入库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书、厂家、出厂日期及相应数据。 2)、技术标准:均按GB92SJ712、GB92SJ606及设计图执行。 3)、下料: 下料应按图纸施工,要在专用机床上进行,不得有碰伤、划伤、污染,要合理堆放。 下料长度误差为±0.3mm,型材端面斜度15′。 4)、开榫、打孔:开榫、打孔应在专用机床上进行,其位置偏差为±0.5mm。

5)、安装密封条:应按图纸要求安装指定的密封条。密封条不得有断口。橡胶条不得有预拉应力。 6)、装配和安装五金配件:装配应按图纸施工,所有五金配件应符合技术要求,门窗装配精度应比安装精度提高10%。 7)、安装玻璃:应在相应之规范执行,玻璃不得有尖角裂纹,下端应垫防震垫。 8)、打胶:打胶应在无灰尘无污染之环境中进行,胶缝必须充满,不得有气泡、断层。打胶前型材和玻璃表面应用溶剂清洗。 9)、涂沥青漆:所有与水泥砂浆接触之部份要涂满沥青漆。 10)、包装:门(窗)出厂前应做质量检查,并帖合格证,施工过程中的外露部份要贴PVC防护膜。 11)、工艺流程 12)、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按:GBJ301-88执行。 4、安装规程 (1)、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图,明确门窗安装的技术要求,门窗数量、规格、安装位置及方向。 2)按设计要求检查洞口尺寸,如与设计尺寸不符,应予以纠正。

古代历史知识常识

古代历史知识常识 历史文化一直都是所占比重最大的知识点,也是各位考生最头疼的一个部分,广泛而庞杂,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历史知识常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历史知识常识一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古代历史知识常识二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18、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右图)

丰富课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丰富课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趣 目前,有很多的学生厌学,没有从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就是学习大多数也是被迫的。这当中还有许多优等生。这种情况在农村中学的历史学习中尤为突出。学生厌学或被迫学习,并不是对历史不感兴趣,而是我们老师把“活”的历史教“死”了。古人云“不兴其义,不能乐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就强调: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思索和探究。丰富课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势在必行。 历史知识的课外积累,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如何转变学习观念,掌握基础知识。首先要正确认识,历史学习不是为了单纯地记忆知识,而是为了更好的积累知识。须知,有了

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才会有知识运用的可能;有了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才会有方法技能、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最终才会形成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单一强化背诵记忆知识,而是要想着用什么方法丰富历史知识,以达到理解、熟知的程度,一旦需要运用基础知识时,即使不能信手拈来,也能在脑海快捷地查找到。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也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丰富课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意义极大。 (1)可以使师生成为学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中的载体。乡土历史底蕴的挖掘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养成积极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为探究性学习。在

木门基础知识

木门基础知识 一、木门行业的术语及定义 1.木门(Timber Door) 由木制材料(板材、锯材、合成材等)为主要材料制作的木门及其框架产品。 2.锯材\板材(Lumber) 由原木锯制而成的木方或者木板,一般用来制作实木家具和饰面木。 3.木皮(Veneer) 由锯材用不同方式刨切而成,一般有0.6mm、0.2mm。低档木门一 般用0.2mm。 4.涂料(coating) 即俗称的漆,分为水溶性和剂溶性。水溶性就是通常所说水性漆,而剂溶性涂料也就是俗称的油漆了。 二、木门表面工艺(油漆)分类 1、水性漆(water coating) 水性漆就是以水稀释剂、不含有机溶剂的木器涂饰品,不含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游离TDI 有毒重金属等,无毒无刺激气味,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漆膜丰满、晶莹透亮、柔韧性好并且具有耐水、耐磨、耐老化、耐黄变、干燥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2、油漆(paint)60/m2 一般品种有PU聚氨酯、PE不饱和树脂、NC硝基漆、UV紫外光固化漆等,其中聚氨酯漆是目前室内装饰使用广泛,用量最多的油漆品种之一,它的漆膜坚韧、附着力强、耐磨、耐水、耐化学腐蚀、保光、保色等优异的漆膜性能 3、开放漆/封闭漆40/m2 油漆漆面效果。前者可以看到木头纹理和毛孔,后者则不可以。有全封闭、半封闭等区别。 4、色漆(color paint)/清漆(clear paint)

按照油漆是否有颜色分类。前者是能覆盖掉原有基层的漆面.颜色选择多,对基层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后者是透明的油漆效果,可以看到被涂面的颜色与花纹。清水漆对木工要求很高,所选的材料很很讲究。 5、亚光漆/亮光漆 涂料的光泽可分为以下几种:超哑光、哑光、蛋壳光(柔光)、丝光(缎光)、半光(半哑)、高光(亮光)。其光泽度从低到高,划分是根据对光线的反射程度来定的。在油性涂料(油漆)中,多见哑光、半哑和高光三种,三种光泽没有档次之分,只是用于不同的地方,如门窗和家具等多用哑光或半哑,而地板一般多用高光,因为光泽度高的一般硬度也相应高。在水性涂料(乳胶漆)中,几乎所有的光泽都有。 三、木门的组成部分、内部结构和分类 1.木门各部分名称。 木门一般由冒头、门挺和门芯板组成。根据上下左右位置,也有更细致的区分。以冒头为例,又分为上冒、中冒、锁冒、下冒等。但现在设计人员因为设计需要,很多门已经打破了原有的结构部分,所以也不能一言而尽。详细见下图解。 门扇各部分名称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一) 一、20世纪的民族主义:民族国家诞生于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诞生于现代化进程之中,并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因此,民族主义逐渐成为观察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视角。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世界经历了民族主义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动,中东、中欧和东欧地区按照《凡尔赛条约》重新组合,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表现为国内统治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加强,对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对外图谋别国领土和报复心理;作为被统治民族的少数民族的反抗情绪加剧,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涨;弱小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第二次浪潮发生于20世纪50—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进行组合,形成冷战局面。阵营内部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有时掩盖了民族主义。英、法、西德、日、意等国力图摆脱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和政治上的依从地位,以民族主义整合国民意识,以求重振国力。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各国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桎梏,走真正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两大阵营之间的国家则运用民族主义走上独立道路,维护国家主权,进行本国的现代化建设。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冷战的结束引发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浪潮。这一时期民族主义的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地方分离主义运动,苏联和南斯拉夫联盟解体及这些地区旷日持久的冲突根源都在于民族主义。义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追求民族国家的富强,把本民族看得高于一切,为了自身的繁荣,侵略掠夺它们眼中的“劣等民族”,同时竭力抑制削弱其他欧美国家。民族主义是导致相继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主要目标是实现独立,建立民族国家。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是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其目标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在这一任务完成之后,转向追求民族的富强,有人将其称为“经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此外,发展中国家之间往往存在着大量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民族、宗教、领土等纠纷,再加上一些国家重蹈西欧历史上自我中心主义的覆辙,民族主义膨胀,谋求地区霸权,导致地区纷争不断。二是在民族主义的发源地西欧,出现了地区联合组织——欧洲共同体。西欧国家追求民族富强的目的没有改变,但是调整了具体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迄今为止,西欧各国之间再也没有发生战争,而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保持了发达国家的地位。三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民族主义。美国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认为美国自由民主的价值观最为优秀,美国有责任将其推广到全世界的这样一种使命感。美国在冷战中鼓吹维护和推广自由民主制度及其价值观,敌视遏制其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正是体现了这种美国式的民族主义。苏联在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的关系中,经常表现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其背后隐含着民族利己主义。苏联与美国长期冷战不止,原因之一是苏联谋求本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苏联表面上宣扬的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使本国的民族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四是两个阵营内部摆脱大国控制的民族主义。第三个阶段是冷战结束以后。在冷战结束后不久,民族主义与没有如一些人预期的那样重要性下降,相反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由于下面两个原因。第一,冷战时期被压抑的民族问题暴露出来,尤其是在苏联东欧地区,一些在高压政策下长期得不到的民族主义诉求,由于苏东剧变造成的失控和动荡,一下子释放出来,民族分离主义活跃。在这一地区,出现了二十多个新的独立国家,而且车臣问题、波黑内战等纷争不断。第二,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加速。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接触空前频繁,在加强相互联系的同时,也使得相互差异更加凸显,矛盾冲突增加,强化了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而且,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保卫民族利益,一些发展中国家拿起民族主义武器,与发达国家进行斗争。除此之外,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逐渐失去了以往的支配作用,各国都在重新确定国家的指导思想。由于世界上基本都是民族国家,毫无疑问,本民族的利益是各国制定政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此民族主义代替意识形态,在相当一部分国家起到主导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后冷战时代世界出现了“泛民族主义”的趋势。在当今世界,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民族主义依然有存在的必要。然而,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历史的教训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