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脑膜瘤血供的影像学评价

脑膜瘤血供的影像学评价

脑膜瘤血供的影像学评价
脑膜瘤血供的影像学评价

脑膜瘤血供的影像学评价

【摘要】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大部分脑膜瘤血供丰富,手术准备不足往往引起大量出血,DSA为血管性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有创且不能显示瘤体及周边组织的关系。作为无创的CTA和MRA等不但可以显示肿瘤的血液供应还能显示瘤体与血管之间的关系,注射对比剂后的影像学检查对脑膜瘤血供的评价更精确。

【关键词】脑膜瘤;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大部分脑膜瘤血供丰富,手术准备不足往往引起大量出血,带来不必要的危险,术前进行脑膜瘤血管成像显得尤为重要。评价脑膜瘤血管方法包括: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等,随着CTA、MRA的出现及发展,应用DSA进行脑膜瘤血管诊断逐渐减少,但是在某些方面,DSA仍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各种成像技术竞相发展,选择何种方法应用于脑膜瘤血管成像才能对临床制定手术路径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1、DSA

DSA作为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其在脑膜瘤的诊断应用中依然以其无伪影、直观观察狭窄、细小分支及血管有无受侵、牵拉、包埋而应用于脑膜瘤术前诊断,根据脑膜瘤的DSA图像,分析肿瘤血供是否丰富、肿瘤的不同部位和供血动脉以及是否存在颅内外危险吻合,选择合适病例实行术前栓塞治疗。

旋转3D DSA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血管结构的重叠问题,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病变血管的三维空间位置关系和血管腔内的情况,并且已经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与治疗【1、2】,3D DSA 比常规DSA 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可从任意角度观察肿瘤血管的结构及其与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同时可以精确测量受侵蚀血管的程度,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提供详细资料。旋转DSA软组织断层重建技术(Dyna CT)是采用平板C 臂的旋转采集技术来同时实现血管造影和CT 软组织成像的完美结合。通过Dyna CT 可以看见低对比物体( 10HU、10mm ) ,不仅可以看见细小血管,还能见到肿瘤,为临床手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3、4】。与旋转3D DSA 技术相比, Dyna CT 技术除了拥有前者的优势外,还实现了CT 软组织成像,使得我们既能够直观地评价肿瘤供血血管的形态及性质,还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观察肿瘤与周围大血管及重要组织的毗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3D DSA 技术的瓶颈。但是它的性能与螺旋CT的亚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和小于3 Hu的密度分辨率仍有很大的差距。

2、CTA

由于脑膜瘤的血供特点是血供丰富,动脉相上升较快,峰值持续时间长,静脉回流较早显像快,早期CTA检查设备扫描速度慢,图像分辨率差,所以无法对脑膜瘤血管的细节进行准确的评估。多层螺旋CT的出现以其扫描速度快,扫描层厚薄(最薄层厚可达到0.625mm)为主要特点,尤其是64层螺旋CT采用独特的Z—Sharp技术使z轴分辨率可以达到0.33mm,甚至超过横断面内的空间分辨率,可在有限时间内连续扫描较大的范围【5】。国内外学者应用多排螺旋CT在脑膜瘤血供进行评价效果上得到了一致的认可【6-8】。

近年来,3D-CTA(Three-dimensional CTA)技术应用连续、快速、无间隔空间数据扫描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并且由于扫描速度的增快,使得离子辐射强度明显降低、对比剂使用量明显减少,同时对比剂跟踪触发技术的应用,使扫描延迟时间更为准确,为获得高质量图象奠定了基础。Kazuhiro Tsuchiya等【9】较早应用3D-CTA对15例颅底脑膜瘤进行评价,认为3D-CTA可以准确的评价脑膜瘤血管的结构、瘤体与周围血管及骨质的关系,是一

种方便、快捷、准确并且低危的检查技术,目前3D-CTA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肿瘤周围毗邻血管及供血动脉的检测有明显优势【10】,同时在肿瘤引流静脉方面也具有显著意义,可以显示肿瘤静脉的引流过程、与主要大脑回流静脉的汇合点,并清晰显示周围静脉的受侵或包埋情况。

Dynamic 3D-CTA(d3D-CTA)是继3D-CTA后的又一种新兴技术,它在3D-CTA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血流的动力学,解决了相对于DSA,CTA不能观察血流的改变、流动及灌注的改变的缺点,Matsumoto M【11】等的研究显示使用d3D-CTA技术可以获得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三维CT血管造影图像,对肿瘤的血管侵犯程度范围更深入的显示,虽然明显依赖放射线剂量,对比剂注药速度,以及扫描野范围的局限,但是这种技术对肿瘤的侵犯性及指导治疗方面十分有意义。

数字减影CTA(Subtraction CTA, DSCTA)技术是利用与DSA相似的“蒙片技术”,得到骨骼去除后的血管图像。由于脑膜瘤大多属脑外肿瘤,颅底骨质对血管易产生伪影,DSCTA通过去骨可以得到与DSA同样效果的3D图像,并且可以进一步评价血管的狭窄及受侵程度,对脑膜瘤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双源螺旋CT提供了双能量去骨(DE HeadAngio BoneRen)和CT数字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CT.DSACT)血管成像法。前者是一项新技术,临床应用刚刚起步;后者是一项成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双能CT主要用于去骨骼与钙化斑块方面的研究,它可以区别不同介质物质,从而达到去除骨骼与钙化的目的。有学者【12】应用双源CT剪影技术主要对血管狭窄程度方面进行研究,证实,双源CT剪影技术在评价血管狭窄及受侵蚀程度与DSA有良好的一致性,期待应用于脑膜瘤血供检查评价肿瘤毗邻大血管受侵蚀程度。光谱CT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通过运用钆的K缘特点来区分血管内钆对比剂、钙化斑块及支架,从而提高血管管腔的显示,期待用于评价脑膜瘤邻近大血管受侵蚀程度。此技术尚处于临床前期。

3、MRA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是一个崭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由于其无创、无辐射的特点使得其在脑膜瘤血管成像诊断上越来越受关注,同时MRA继承了MR技术良好的组织分辨率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的领域,可以观察到动脉环及其近端分支、瘤体的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以及硬脑膜静脉窦的移位、包埋、狭窄等,与DSA相比,有便捷、经济、安全等特点,已部分地代替了DSA的功能。

MRA的成像原理较复杂,而且成像方法也较多,但是由于脑膜瘤血管纤细、分布密度大,且走行迂曲多变等特点,对成像要求很高,并非每一种技术都适合于脑膜瘤血管成像。另外,脑血管的无搏动性和颅脑可长时间静止,也为脑血管的高质量成像创造了条件。脑膜瘤血管成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时间飞越法(time of flight,TOF)MRA成像:TOF法是基于“流动相关增强” (flow related enhancement)现象为原理的一种的成像方法,其实质是伴有流动补偿的梯度回返回波(gradient recalled echo、GRE)序列。TOF按数据采集处理模式可分为二维成像及三维成像。二维TOF图像由连续多个薄层采集而获得,减少了饱和效应,适合于评价脑膜瘤较大回流静脉、动静脉畸形及流速慢的扩张、迂曲动脉等。但其固有缺点在脑血管的评价方面仍有限,诸如空间分辨率低、血管涡流产生的信号丢失等。3D TOF 法:目前较常用是连续3D TOF 法也称MOTSA (multiple overtapping thin slab acquisition) 多个重叠薄层块采集,是将需成像的区域分成数个部分重叠的薄层块,采用可变反转角脉冲(ramp pulse)相继进行容积性数据采集,保证重建三维血管的连续性,适合于对饱和效应敏感而快速流动的主干动脉,如脑膜中动脉显示较清晰,但慢流速小动脉和静脉系统由于饱和效应信号丧失显示不佳。(二)相位对比血管成像(phase-contrast PC)MRA:PC法是基于相位效应为原理而得到只有流动质子的图像,亦可分为2DPC和3DPC法,PC法特点是:(1)背景抑制佳,高Tl物质不显影: (2)对流动饱和效应不敏感,可以显示各类不同流速的血管,

因而对慢血流应用好;(3)可以提供功能性信息如血流速率与方向,所以PC法对于静脉窦的显示占有一定优势,Zhang XL【13】等对19例脑膜瘤伴失状窦侵犯的病例行MRA成像,(包括PC、TOF)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在脑膜瘤供血动脉显示上无明显差别,PC法对窦内侵犯及血栓的形成(90.5%对76.2%)具有优势,对静脉窦的解剖及侵犯程度显示良好,但是其显像时当相位改变超过场360度,易出现失真现象,导致速率分辨率不清。增强PC MRA主要用于显示脑膜瘤低流速的小动脉和静脉(窦)及迂曲动脉的评价。(三)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RA,CE-MRA)CE—MRA法是通过静脉内注射顺磁性对比剂缩短血液T1弛豫时间的原理进行成像,它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进行扫描,利用短TR、小翻转角、短TE抑制血管周围组织的信号,形成血管信号明显高于周围静态组织信号的强烈对比效果进行成像,所获得的血管造影原始图像经过后处理,得到类似DSA的效果。成为了血管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CE-MRA弥补了不规则血流(如涡流)导致部分血流信息的丢失而出现夸大血管狭窄程度甚或出现假阳性结果的缺点,而且提高了正常小血管和肿瘤血管的显示度,有效地改善并克服了常规MRA 可能低估肿瘤富血管度的局限性,并在血管显像的同时能清晰强化肿块、瘤体的轮廓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从而更精确地显示了硬膜及窦周的侵犯程度和范围,尤其是对窦旁脑膜瘤的评价能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但Cosottini【14】等仍认为3D CE-MRA有高估狭窄的现象,并提出可以结合高分辨黑血技术予以解决收到较好效果。Anzalone.N【15】等对一组脑内血管病例(包括脑膜瘤)行3D CE-MRA法检查并与传统造影术对比取得很好效果,在他们的实验中所有异常血管包括供血血管以及瘤旁静脉窦都清晰显示,并与DSA成明显线性相关,CE-MRA是一种无创的能够为手术提供有价值信息的实用手段。

4、脑膜瘤血管成像的优化选择

由于各种血管成像技术的不同优点以及脑膜瘤发病部位、成像特点的多样化,所以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检查,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特点的脑膜瘤应采取不同的血管造影技术,以达到最大的优化。

DSA是作为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指标”,但常规DSA,往往进行多个位置造影才能找到最佳显示肿瘤血供角度,这样既增加了造影剂用量,又增加了医生和患者的照射剂量。旋转DSA虽仅作一次旋转DSA造影,便可通过该3D重建显示载瘤血管与周围邻近血管的解剖关系,减少了造影剂用量,但缺点是球管不能向头或足侧倾斜,观察静脉期时效果稍差。总之,DSA检查的创伤性和机器设备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

CTA是以组织密度对比为基础,并且采用其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对肿瘤可以多角度重建从而确定血管的压迫原因及压迫程度;CTA显示血管有时比MRA更好,CTA较MRA显示骨性结构占明显优势,能同时显示供血动脉与周围的骨性结构和软组织比邻关系并进行术前模拟手术入路,为临床提供精确的术前资料。虽然CT对于骨性结构具有明显的显像优势,但是骨性结构同时也会影响邻近血管的全面显示,尤其是静脉窦旁脑膜瘤对窦腔侵犯改变显示比较困难。随着CT剪影技术的发展,此方面已经得到解决,并随着软硬件的开发,CTA 在脑膜瘤诊断及治疗的应用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MRA成像是以组织弛豫时间为基础,达到绝对无创的效果,并以其强大的扫描序列、后处理技术及良好的组织分辨率,使其在脑膜瘤血管诊断中占有明显优势:MRA可以了解肿瘤的血供、正常血管的推移,尤其在肿瘤回流静脉及邻居静脉(窦)的阻塞或受侵程度方面较CTA具有明显优势。

总之,脑膜瘤与脑血管关系的显示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计划的制定有重大影响,对两者关系的判断应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和与之相邻的不同血管选择不同的血管成像方法。脑膜瘤血管成像方法上进行对比研究.还需进一步研究,增加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影像学依据。

5、参考文献:

【1】王金龙; 凌锋; 李慎茂; 宋庆斌; 黄居义; 王玉林; 吴婷夏.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 ,21(1) :112 一114. 【2】钱爱翠,旋转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中国医学装备,2008,5(lO):42-43. 【3】Zellerhof M, Scholz B, Rührnschopf E, Brunner T (2005) Low contrast

3D-reconstruction from C-arm data. Progress Biom. Opt Imag Proc SPIE 2005; 5745(1):646–655.

【4】Charles M. Strother.AXIOM Artis FD systems and DynaCT:With AXIOM Artis FD systems and DynaCT it is possible to ACT-providing soft tissue imaging in the angio suite. AXIOM Innovation in Intervention 2005(1):12-13.

【5】高艳; 李坤成; 杜祥颖; 杨延辉; 刘佳宾; 刘建.64层CT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内膜切除术或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40(9) : 948-952.【6】韩向君; 王廷昱; 高惠; 金虎; 史克珊; 陈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对脑膜瘤血供的评价及应用,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3(3):172-174

【7】李祥; 于如同; 虞正权; 郭克勤; 潘昕; 李江山; 徐凯,多排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膜瘤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7; 23(3) : 201-203.

【8】Zhen J, Liu C, Jiang B, He J, Pang Q, Wang G,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Venous Systems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 in Parasagittal Meningiomas ,J Comput Assist Tomogr. 2008;32(2):293-7.

【9】Tsuchiya K, Hachiya J, Mizutani Y, Yoshino A. Three-dimensional helical CT angiography of skull base meningiomas. AJNR Am J Neuroradiol. 1996;17(5):933-6. 【10】王治民; 陈晓红; 边军; 陈天立; 潘亚文,3D-CTA在颅内疾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8; 7(2) : 167-168

【11】Matsumoto M, Kodama N, Endo Y, Sakuma J, Suzuki Ky, Sasaki T, Murakami K, Suzuki Ke, Katakura T and Shishido F. Dynamic 3D-CT Angiography, AJNR Am J Neuroradiol.2007; 28 (2):: 299-304

【12】Watanabe Y, Uotani K, Nakazawa T, Higashi M, Yamada N, Hori Y, Kanzaki S, Fukuda T, Itoh T and Naito H.Dual-energy direct bone removal CT angiography for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or stenosis: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J].Eur Radiol,2009,19(4):1019-1024.

【13】Zhang XL, Qiu SJ, Zhang Y, Zhang YZ, Wen G, Chen B. Phase-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for assessment of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lesions. Nan Fang Yi Ke Da Xue Xue Bao,2006,26(11):1539-1542.

【14】Cosottini,M;Pingitore,A;Puglioli,M;Michelassi,MC;Lupi,G;Abbruzzese,A;Calabrese,R; Lombardi,M;Parenti,G;Bartolozzi,C. Contrast-enhanced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of atherosclerotic internal carotid stenosis as the noninvasive imaging modality in revascularization decision making.Stroke,2003,34(3):660-664.

【15】Anzalone N,Contrast-enhanced MRA of intracranial Vessels,Eur Radiol Suppl (2005) 15 [Suppl 5]: E3-E10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一、病因学 任何脑膜细胞均有能力产生脑膜瘤,绝大多数脑膜瘤起于蛛网膜粒的特殊细胞即蛛网膜帽细胞(arachnoid cap cell),少数者来源于硬脑膜的成纤维细胞或附于颅神经、脉络丛的蛛网膜组织。染色体22在脑膜瘤发生上起重要作用,单一染色体见于72%病例,长臂缺失也较为多见。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系遗传性病变,易发生脑膜瘤。脑膜瘤发生还可能与性激素有关,肿瘤易发生于女性,孕期增大,许多脑膜瘤中发现有孕激素、雌激素或雄激素受体。放射治疗可能也是脑膜瘤诱发因素之一。 二、病理学 脑膜瘤常有完整包膜,多属脑外肿瘤,大体形态有两种,即球形、分叶状肿块或为扁平状,后者易见于颅底部位。肿瘤可浸润硬脑膜及骨质。脑膜瘤的硬脑膜附着处常为宽基底,少数者狭窄而呈有柄肿瘤。通常,肿瘤与相邻脑质有明确分界,其间有裂隙状蛛网膜下腔并有陷入的CSF和血管。脑膜瘤血供丰富,多来自脑膜动脉分支,肿瘤周边部位可有软脑膜血管参与供血,侧脑室内脑膜瘤血供来自脉络膜动脉。肿瘤质地可较软,也可较硬,取决于瘤内纤维组织和钙化量。瘤内常可见到坏死和出血灶,然大量出血者少见,有

时瘤内也可发现囊变或黄色瘤样变。瘤周硬脑膜常有环状反应性增厚。 根据脑膜瘤细胞学表现,可将其分为合体细胞型、纤维型、过渡型、成血管细胞型和间变型,此外还有多个亚型。目前,WHO根据肿瘤增殖活跃程度、侵袭性等生物学行为,将脑膜瘤分为三型:典型或良性脑膜瘤,占88~94%;不典型脑膜瘤,占5~7%;间变型即恶性脑膜瘤,仅占1~2%。 三、部位 脑膜瘤易发生在静脉窦附近、颅缝封合处和有蛛网膜粒部位。 幕上者占90%,常见的部位是矢状窦旁(25%)和大脑突面(20%),两者之和几乎占全部脑膜瘤的1/2。矢旁区脑膜瘤多起于上矢状窦中1/3,易侵犯和闭塞上矢状窦。突面者起于大脑表面硬膜,常发生在冠状缝附近。幕上第三个常见位置是蝶骨嵴(15~20%),其中1/3起于蝶骨嵴内1/3,常侵犯视神经管。发生在鞍区及嗅沟、前额凹底的脑膜瘤各占5~10%。 后颅凹脑膜瘤约占10%,岩骨后缘、斜坡及小脑幕是常见的部位。 约2%脑膜瘤不与硬脑膜相连,通常位于侧脑室三角区,起于脉络丛间质细胞或脉络丛组织。其它少见部位是视神经鞘和松果体区。 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硬脑膜之外的脑膜瘤罕见,仅占

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

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 摘要:总结典型脑膜瘤在X线平片、C T 和磁共振成像( M R I ) 及脑功能成像检查的影像学表现, 对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诊断进行了对 比分析,以进一步认识脑膜瘤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意义。 关键词:脑膜瘤影像学诊断分析 流行病学:脑膜瘤是颅内第2 常见的肿瘤,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5% ~20%,中年以上多见。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非胶质细胞起源的肿瘤,可以发生在颅内有脑膜或脑膜细胞残余的任何部位, 但其发生与蛛网膜颗粒密切相关。50%的脑膜瘤位于矢状窦或附着于矢状窦,其他好发部位有外侧裂旁、蝶骨、鞍结节和鞍旁。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膜瘤在普通平片诊断的基础上, 发展到C T 和磁共振成像( M R I )成为该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CT 和磁共振在脑膜瘤的诊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典型的脑膜瘤在CT 和磁共振图像上都有典型的表现。 临床表现: 1.脑膜瘤绝大多数属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报道称脑膜瘤早期出现症状平均 2.5年,少数可达6年之久。但少数脑膜瘤呈恶性生长,发展较快,病程较短。 2.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晚,尤其在高龄病人。由于肿瘤生长缓慢,神经组 织有充分的时间来适应肿瘤的生长,所以往往肿瘤长得很大,而症状仍然较轻。患者可以有严重视乳头水肿或者已经有明显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但是没有明显

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高龄病人由于常常存在老年性脑萎缩,颅内代偿空间较大,所以颅高压症状出现更晚。但当肿瘤长得很大,神经系统失代偿时,可以出现病情迅速恶化乃至脑疝。 3.一般多先有局灶神经刺激症状。癫痫等刺激症状往往出现在神经麻痹症状(如偏瘫、失语、视野缺损等)之前,这是由脑膜瘤大多呈膨胀性缓慢生长的特点决定的。 4.颅骨受累表现。脑膜瘤可以引起邻近颅骨的增生或破坏。可引起颅骨内板 的增生增厚,少数可以引起局部骨板变薄和破坏。某些病例肿瘤可以长至头皮下方,形成包块。 典型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脑膜瘤异常表现包括颅内压增高、松果体钙斑移位、骨质改变、肿瘤钙化 和血管压迹改变。单纯颅内压增高无定位、定性价值,松果体钙斑移位诊断价值也有限,其余征象则有定位和/或定性价值,其中脑膜瘤经平片检查定位者占30~75%,定性者为 20~30%。 1. 骨质改变 包括骨质增生和/或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可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生,前者表现骨质增厚及密度增高,后者则显示内板局限性向颅内突入,状如山峰,较为特征。 骨质破坏:可限于内板,或内、外板完全破坏而形成缺损,甚至肿瘤突入头皮形成肿块。 2. 肿瘤钙化 见于3~18%肿瘤,可为点、片状,明显者为雪团状,颇具特征。 3. 血管压迹改变 显示脑膜动脉压迹增宽,内板放射状血管压迹或棘孔扩大。 小结:头颅平片检查易于发现脑膜瘤引起的骨质变化,效果优于MR检查。并有可能因头外伤等原因检查而意外发现无症状脑膜瘤所致的骨质改变。内板局限性骨增生、脑膜血管压迹增宽和雪团状钙化均高度提示脑膜瘤,但不能确切指明肿瘤大小及与相邻结构关系,而需进一步行CT或MR检查 二)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检查,脑膜瘤可致血管移位,并能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循环及导出静脉。 1. 血管移位 由于肿瘤多位于脑外,易使邻近动脉突然转折或弧形移位,也可使血管发生分离而包绕肿瘤。脑突面肿瘤,则造成皮质动脉离开颅骨内板而形成无血管区。

恶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

恶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附45例分析) 作者:杨光雯杜金梁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夹收藏到新浪 【摘要】目的为提高恶性脑膜瘤影像学认识水平,分析了45例恶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45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脑膜瘤的病例从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脑膜瘤占脑膜瘤的2%~10%,男性多见,是侵袭性肿瘤,易复发和远处转移,影像学具有肿瘤密度不均匀、边界不规则、强化不均匀、明显的瘤周水肿等相对的特征性表现。结论头部CT与MRI检查是恶性脑膜瘤术前诊断最主要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脑膜瘤恶性脑膜瘤 脑膜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 [1]。脑膜瘤中瘤细胞明显分化不良者均称为恶性脑膜瘤,又称分化不良性脑膜瘤[2]。恶性脑膜瘤包括脑膜肉瘤,发病率占脑膜瘤的2%~10%,男性多见,患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是侵袭性肿瘤,易复发和远处转移[3]。本文将我院经病理诊断证实为恶性脑膜瘤45例的影像学表现做一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及影像学的认识,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我院1988~2004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脑膜瘤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5~70岁。发生在大脑凸面及矢状窦旁34例,后颅窝4例,侧脑室2例,蝶骨嵴2例,桥小脑角2例,前颅窝1例。本组病例均行头颅平片、CT平扫及增强扫描,39例行血管造影检查,38例行MRI检查,其中31例行MRI增强造影检查。 1.2 方法血管造影采用德国西门子Angiotvon系统;CT机采用美国皮克公司IQPremier扫描机及PQ2000SV全身CT机,先进行平扫后快速注入60%泛影葡胺行增强扫描;MRI使用GE公司Signa1.5T HorizonLX及Vactra0.5超导型磁共振系统,经静脉注入Dd-D TPA增强检查。 2 结果 2.1 头颅平片表现本组病例均行头颅平片检查,发现异常者39例,其中18例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征象:脑回压迹增多者8例;蝶鞍扩大、鞍背及后床突可见骨质吸收、鞍底轮廓模糊吸收者4例;儿童颅缝分离者3例。10例表现为广泛放射样骨针状骨质增生伴有不规则破坏。15例破坏颅骨内外板,其中7例在颅外形成软组织肿块。3例可见肿瘤样钙化、松果体钙斑移位。血管造影100%发现异常,可见异常的肿瘤血管和供血动脉,局部循环加速。 2.2 头部CT表现本组病例均行头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平扫45例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影;43例表现为肿块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或结节状,其中29例可见结节状肿块明显突出并向肿块周围伸出一个或多个瘤节,即“蘑菇征”;22例表现为肿块,不具有完整的包膜;29例可见显著的瘤周水肿,使脑室结构受压,中线结构移位;15例可见肿块邻近颅骨骨质增生或破坏,其中7例穿透颅骨内外板,在颅外形成肿块;3例侵犯脑实质,部分边界显示不清。增强造影检查35例表现为肿瘤中等程度不均匀强化,不规则形的肿块影向脑实质侵入,使部分边界仍显示不清。 2.3 头部MRI表现本组病例38例行头部MRI平扫检查,其中T 1 WI呈等、低混杂信号者12例,T 2 WI均匀或混杂高信号者18例;29例瘤周可见中、重度大片环绕状水肿带;22例表现为包膜不完整且局部与脑组织分界不清;12例瘤内可见出血或大片状坏死及囊变。31例行增强造影检查,其中25例表现为分叶状、结节状、斑片状不均匀强化,肿瘤内的囊变、坏死区不强化。3例侵犯脑组织者表现为肿瘤部分或全部境界模糊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4例可见部分肿瘤边缘硬膜强化,呈现粗细不规则形态的“硬膜尾征”改变。 3 讨论 3.1 恶性脑膜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恶性脑膜瘤具有脑膜瘤相同的好发部位和好发年龄:多位于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男性多见,好发于青壮年[4]。恶性脑膜瘤不但具有脑膜瘤的压迫症状和颅内压增高症状的临床表现特点,还具有侵袭性和复发转移的危险。脑膜瘤病理组织学按肿瘤发育成熟程度分为4级[5],即Ⅰ级:良性;Ⅱ级:非典型性;Ⅲ级:发育不良性;Ⅳ级:肉瘤型。Ⅱ级属于间变型,Ⅲ/Ⅳ级属于恶性。据报道[6]随着恶性度的增加复发率明显提高。恶性脑膜瘤的病理学特点是[3]:富细胞成分,核分裂、坏死、浸润、分化不良,核染色粗糙且深染,有时可见脑浸润,经血行转移是肿瘤绝对性恶性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