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与“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比较(修订稿)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与“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比较(修订稿)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与“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比较(修订稿)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与“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比较(修订稿)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与“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比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是1956年公布的新中国第一个中学教学语法系统。1984年公布了根据暂拟系统修订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这两个语法系统是影响中学语法教学乃至大学语法教学比较大的。

1.语素

新增内容。语素,以前叫字,也有叫词素的。字,是从文字角度称呼的,虽然很多语素都表现为一个个汉字,但讲语言而以文字的概念命名,那是不科学的;词素,是基于它是一个构词单位,而实际上,很多语素本身就能独立成词。所以,《提要》把这一级语言单位称为语素。为什么要增加这个内容。它是语言中的一级语言单位,是客观存在的,且学习语素,对于理解词的意义、辨析同义词等都很有帮助。

《暂拟系统》没有提到语素,只在简述中提到“一个有意义的成分”(讲单纯词和合成词时:“只包含一个有意义的成分的词是单纯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意义的成分的词是全成词)”。这样谈不明确,会让人产生疑问,这个“这个有意义的成分”到底是个什么成分?《提要》则明确提出了这一级语言单位,指明它是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这样,就使得教学语法更趋于完整。

2.词类

词的分类,《提要》基本上沿用了《暂拟》的分法,在个别问题上略有改动。主要改动有:

①《提要》不再沿用依照“词汇、语法范畴”划分词类的这个抽象的提法,改说:“主要是根据语法功能来分类,同时兼顾词汇意义。”

②有关词的定义不同。《暂拟》: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提要》因为增加了语素的内容,不再把词作为最小的语言运用的单位,定义为“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这种定义方法更符合语法的组合的本质,因为语法就是讲语

言的组合规则的。

③取消动词和形容词的名物化说法。《暂拟》: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处于主语、宾语位置时,失去了动词、形容词的特点或一部分特点,取得了名词的一个特点,这就是动、形的名物化用法。《提要》则把动、形作主语、宾语看作是它们的语法功能之一,而不认为是名物化用法。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谈到词类转变时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同类的词都能这样用,因而这种用法可以列入这类词的功能之内。”

④有关助词的两点改动。一是“的”“地”的分合问题。《暂拟》分别作为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提要》则提倡将“的”“地”合并,因为过去没有这种区分,并不影响表达和理解;而分写的办法,从小学就练起,还经常出错。而且,从口语表达看,都读DE。合二为一,有助于口语的书面语的统一。二是时态助词改称为动态助词。汉语里表示时间主要用时间词,而“着”“了”“过”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边,表示的是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进展情况,因此,称为动态助词更符合这类词的语法功能。

3.短语

《暂拟》称词组。二者是同一个内容,都是词和词的组合,《提要》称短语。这是改变最大的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两个体系的不同观念。

①定义。《暂拟》:“实词和实词组织起来,作句子里的一个成分的,叫作词组。”《提要》认为短语是由词组成的,但不只是实词的组合,也包括实和虚的组合(介宾);同时指出,短语不仅可以作句子成分,而且它本身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这样,不仅扩大了短语的范围,而且更加明确了它的功用。

②分类。《暂》按照词和词的组合关系,把词组分为四种:联合、偏正、动宾和主谓。《提要》主要依据短语的功能进行分类,包括名、动、形,此外又从结构关系分出主谓、介宾、复指和固定短语。

③讲解。《暂》对各类的讲解很简单,《提要》则相当完备,特别是从功能出发分出来的三类短语,讲了其中各种不同的形式,非常完备。

④从总的方面看,《提要》相当重视短语,明确提出在汉语中短语的功能相

当重要。为什么说它重要?首先,它是汉语五级语言单位的中间成分,具备各级语言单位组合中的组合方式和组合关系。因此,掌握了短语的组合特点,其他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特点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其次,短语是构成句子的基础,大部分短语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因此,只要掌握了短语,把短语的内部成分分析清楚了,句子成分的分析就很容易了。这也是《提要》对各种功能的短语的内部结构分析得特别详尽的主要原因。

4.句子

对句子的认识,《提要》也比《暂》前进了一步,有几个比较大的改变。

①句子的分类。《暂》把单句分为双部句和单部句,单部句又分为无主句和独词句。这是认为句子都是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在句子分类上的反映。《提要》基于短语是构成句子的基础,首先把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下边又划分出各种小类,如主谓句又按谓语的结构类型分为动、形、名、主谓等。而且《提要》特别强调非主谓句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地位。

②取消了三种合成谓语的提法。能愿合成谓语,趋向合成谓语和判断合成谓语。《提要》不再有这种提法,将这几种格式归结为动词短语中的不同类别。

③取消复指成分。《暂》在特殊的句子成分中列有复指成分,《提要》则从结构关系上考虑,把它归入复指短语。

④取消宾语前置的说法。《暂》在谈到宾语时,除了谈到名词、代词用在动词后边的一种情况外,还谈到两种宾语前置的情况一是名词、代词借助一定的介词(把、连、对)用在动词的前边(把书拿走);一是疑问代词跟一定的副词(都、也、不)配合,放在动词前边(他什么都不知道,他谁也不理)。《提要》不再用宾语前置的提法,而是按照结构来分析句子。如上例。

⑤句子分析。《提要》吸收了层次分析法的长处,也保留了成分分析法的长处,比《暂》更科学。句子中语言单位的组合是有层次的,分析句子应该体现出这个层次性。因此,主张,先把句子分为主语和谓语两部分,进一步再来分析各自的构成,有的也不止一个层次。框式和符号,教学中可用符号,因为省地方,很多句子也不需要作细致的划分。

⑥复句不再划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暂》对复句进行分类时,先把复句分为联、偏,然后再进行内部分类。《提要》取消了两分法,因为有些复句很难放到其中,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5.句群

新增。主要是考虑教学的需要。从中学生作文可以看出,出毛病不限于一句话之内,而往往是在句子与句子之间。

从语法角度说,句子与句子的组合有语法关系,类似于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但是这是新的内容,研究的也不是很深入,所以讲得比较简单。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

趣可理解为趣味兴姑且理解为可提起你兴致的事物 兴趣即为可以提起你兴致对你有吸引力你喜欢、向往的事物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的交际原则 在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课堂上,汉语语法是无法回避的教学内容,对遣词造句规则的讲解自然也是教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既反映教师的经验,也显示教师的功底。 许彩华(2007)曾使用自陈评定量表和自传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发现老教师讲解语言点的能力更强,对课堂的控制感更好,对教学的情绪体验也更积极。同时也发现对外汉语教师从业之初的难点主要是:用学生能懂的方式讲解语言点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两个难点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是一致的,具有跨时间性。 对汉语语言点的讲解,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从来也不主张大量使用语言学术语进行语法分析式的讲解,因此让学生明白一个语言规则,最可行的方法就是举例子,伴以简单而又到位的归纳。 然而怎么举例,举什么例子,举多少例子,以怎样的语言或样式来归纳,都需教师对语言形式有高度敏感。这种敏感来自深厚的语言学功底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并且对语言结构的使用环境和场合有恰当把握,更要考虑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及其对语法学习持有的务实态度。 本文拟就代表汉语语法特点的几个语法点举若干教学实例,来说明在给学生语法示例时,看似信手拈来的例子,其实经过精选挑选甚至创造,必须是将语法结构与语义、语用、语境甚至学习者实际结合起来考虑的典型例子。这些例子不但担负着说明语言规则的作用,而且鲜活益智,易于理解,从而令学习者过目不忘,并可能成为他今后学习的原点。 一 凡教留学生汉语的,谁都知道解释“了”破费周折,凡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也都觉得“了”的用法不好把握。尽管语法书和各家对“了”的语法意义及其用法说明或简或繁,都言之成理,但学生遇到的问题却是很难将这些规则一一对应到语境中去。句尾助词“了”表示“状态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是国内学者都认可的说法,李讷、Chang,VincentWu-chang、屈承熹等海外学者则将句尾助词“了”称作已然体或叙述体标记。然而对于学习者而言,他们关心的是该怎么用“了”来还原“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这些抽象的意义,什么时候在叙述一个事件时必须用上“了”。 经验告诉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一旦将“了”的用法跟“变化”、“叙述体”、“肯定语气”等概念纠缠在一起,是相当被动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设法跳出学生的追问,举出典型用例来说明,还要充分信任学生的体悟力。这里介绍笔者惯用的一个讲解句尾助词“了”的案例,并借此尝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一下“了”的功能。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十八节汉语语法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一、面向新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的状况 (一)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考验 经过整整一个世纪,汉语语法研究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语言事实的描写上,或者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的运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理论的介绍和运用,对汉语语法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语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很大的突破。过去的深厚基础与发展态势,为21世纪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营建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发展势必会遇到新的困难,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将会受到极为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理论上的合理解释和应用上的直接服务。正如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所说的“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2000)。 (二)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要做的工作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理论上的重新解释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建立功能范畴观 语言靠组合和聚合两根轴来运转,就聚合关系而言,不仅体现在词类、句法结构关系等方面,表达同一类范畴意义的不同手段也可以形成一个聚合。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功能范畴的观点研究同一范畴不同表达手段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价值,对于认识相关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会有所帮助。如语气范畴,其表达手段涉及到语气词、语调、语气副词、助动词、甚至某些相对稳定的结构;量的范畴涉及到数量词、某些形容词、副词、词的重叠形式等。时间范畴涉及到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动态助词甚至某些句末语气词等。 (2)对语用因素进行句法处理 语言现象是句法、语义、语用的统一体,过去所总结的语法规则实际上是包含了句法规则和语用规则的。结构主义的语法分析基于句法结构体中某一成分在组合和聚合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如对于现代汉语中的“句中语气词”,根据结构主义理论,它们出现在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主要起停顿、舒缓语气的作用。从功能主义角度看,此类词是说话人对句子心理结构切分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功能标记,而非句法标记。但上述两种分析都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句法和语用的“剥离”,对于语法规则的总结以及提高语法规则的有效性,是十分有益的。但这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语用因素的范围有多大,语法分析中如何处理此类语用因素、语用成分及其形式特征是什么,语用成分有何句法地位等。 2、应用上的直接服务 从语法研究的应用价值看,主要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和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上。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的论文中有过较为恰当的提法:这两方面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来说,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试金石。研究中得到的语法规则,拿到这两个领域中去用,立刻就可以看出哪些行,哪些还不行,或者说还不太行。可以这么说,语法规则直接服务于这两个领域“适切度”的高低,也是检验我们语法研究成果优劣的一个标志。 就目前情况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脱节依然是比较突出的现象。这种脱节现象的产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

语法40项 1.助词“着” 表示行为、动作状态的持续。 ?让每位同学拿起一样东西,然后开始教学。 ?归纳并板书“V+着”,指出其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让学生描述教室里的东西,如“教室的门关着”“老师戴着眼镜”,等等。 ?以对话的方式练习存现句: 地图在哪里挂着? 地图在墙上挂着。 老师在哪里站着? 老师在教室前面站着。 让学生归纳格式:“A+在+地方+V+着”。 操练,用“着”描述学生的外貌和穿着,让别的同学猜测描述的人是谁。 2.句末“了” 句末“了”主要有三种用法: 1.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 2.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 3.肯定某个事实。 ?先讲解1,“太……了”中的“了”表示感叹语气,用于评价。芒果太贵了。

玛丽太漂亮了。 天气太好了。 ?再讲2,关着门,让学生描述。门再打开,引导学生说“门开了” ?板书“句末V/Adj+了”表示发生了变化,再给出几张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 ?最后讲3,展示例句 我们是朋友10年了,我们早就是朋友了。 3.量词 ?汉语的数词和普通名词之间有量词。 ?“个”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是比较通用的个体量词。 一个面包 一个学生 一个杯子 ?根据具体情况做一定的解释:扁扁平平的是“张”,长长细细的是“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练习,教师帮助纠 正和积累,每次积累的数量不宜过多,5个一组,1-2组比较合 适。 ?可以通过量词填空和量词搭配比赛的方式进行课堂练习,活跃气氛。 4.介词结构中的方位词 ?给出偏误

衣服放在床书本在桌子 ?汉语表示方位,必须在名词后面加上方位词(上、下、左、右、里、外、前、后……) ?讲清楚“处所”和“普通名词”的区别: 在学校上课在商店买东西字典放在教室 在床上躺着书放在桌子上衣服挂在衣柜里 ?帮学生建立“在……上”“在……之中”的框架,然后给出房间布置图或地图进行练习。 5.离合词的个别教学 把离合词放在格式中进行教学。 玛丽和谁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一面。 ?“玛丽见面同学”是错误的。 ?帮助学生总结“见面”的用法。 6.离合词的总结性教学 ?当学生学习了若干个离合词之后,就可以进行总结性教学。?请同学回忆学习过的“离合词”,如:见面洗澡游泳跑步结婚帮忙 ?讲解离合词的特点:V和O之间可以加入“着、了、过”,还可以加入表数量和性质的词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要素教学语法2012-1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 课前测试 一、分析词性 汉语半能未必 前面一些或者扑通 彩色由于等于以后 雪白自己起来呢 二、请判断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1.有个女孩叫婉君 2.唱歌旅游 3.春秋两季 4.人多 5.教书 6.美妙的渲染 7.大一点儿 8.怀着一线希望出去找朋友打听消息 9.三个 10.长江以南 11.关于就业问题 12.卖票的 三、划出以下各句中的宾语 1.两只手套丢了一只。 2.为了考研究生,他起五更,睡半夜,太辛苦了。 3.我记得妈妈喜欢看琼瑶的小说。 4.请告诉他明天下午开会。 5.这个班有20个学生,一半学生不注意听讲。 四、划出以下各句中的补语,并指出补语的类型 1. 老师讲的语法我听不懂。 2. 今天的气温比昨天又高了一两度。 3. 安娜说汉语说得很流利。 4. 你们进去吧。 5. 会开了三个半小时。 6. 我一开门,小狗就跑走了。 7. 您有事儿就叫我一声。 8. 鲁迅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 五、辨析句子:以下各句中的“起来”语法意义有何区别? 1.站起来! 2.你把这些书包起来吧。 3.听了他的话,大家都笑起来。 4.说说好像很容易,真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六、请用指定的句子分析方法分析下列短语或单句 1.中心词分析法 (1)著名作曲家雷振邦谈了他对当前电影音乐的看法。

(2)连长派我去请指导员来接电话。 2.层次分析法(从大到小分析) (1)我昨天收到了哥哥从上海寄来的礼物。 (2)王翔学习外语的经验对我的启发很大。 (3)我们都喜欢在大海中游泳、冲浪。 (4)浓浓的长长的眉毛和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 七、语法偏误分析:请指出下列句中的偏误并改正 1.玛丽是一个真热情的姑娘。 2.在上午学校来了那个警察。 八、简述题 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 请简述动词的语法特征 参考书目 1.王还(199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吕文华(199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语文出版社。 3.吕文华(1999)《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北语出版社。 4.赵金铭主编(1997)《新视角汉语语法研究》,北语出版社。 5.崔永华主编(199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语出版社。 第一节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一、两个区别 (一)区别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 理论语法——语法系统理论,研究语言的组合和聚合关系,揭示语言结构规律,注重描写 教学语法——为教学服务,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规范、简洁、系统,注重用法 理论语法——理论性、详尽、创新 教学语法——实用性、简明、稳定 (二)区别第一语言语法教学与第二语言语法教学 目标: L1语法教学——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L2语法教学——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 内容: L1语法教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 L2语法教学——系统、有选择,交际最需要,项目有限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语法概说

第一讲绪论 1、课程问题 汉语水平考试(hsk) 一、听力理解 二、语法结构 三、阅读理解 四、综合填空 他只会给我做饭吃,从没请我去酒吧,从没送过我一枝玫瑰。 却而并而且 今天晚上我们看电影看戏? 或者还是 是从上海买的。 他送来的那个暗红色的小皮包 那个他送来的暗红色的小皮包 他送来的那个小暗红色的皮包 那个暗红色的他送来的小皮包 2、教材问题 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南方言区、粤方言区、晋语方言区、平话方

言区。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近十多年来,有学者主张把汉语方言分为十区。但是十区说提出后在语言学界引发不少讨论。其中对“晋语”和“平话”的“升格独立”争议尤多,目前尚未获得方言学者的一致认同,因此我们仍然采用比较稳妥的“七区说”。 3、语法问题 相当 低量级中量级高量级极量级 有点儿相当很非常极 不大十分极其 太真极为

(1)宋丹丹:过节了,给你带个纪念品……相当有纪念意义。 (2)宋丹丹:现在,有钱,瞅这穿的,相当有钱,嘿,太有钱了,哎呀,这都是挺贵呀……。 (3)宋丹丹:签字售书那天,那家伙,那场面是相当大,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那把我挤桌子底下去了。那一摞书都倒了。 (4)(宋丹丹以为赵本书形容的签字售书那天的情形和自己形容的一样时)说:智商相当高。 (5)崔永元:上次做完节目回铁岭的时候,那场面特别壮观吧? 宋丹丹: 那怎么叫特别壮观呢?那是相当壮观,那家伙,那场面大的,那简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6)崔永元:……其实大妈成了名人以后见世面挺多的,参加的活动很多吧? 宋丹丹:那是“相当”多。一天到晚,俺们就是到处演出,四处演讲,还给人剪彩。 (7)崔永元:我听说,那个,读者特别期待? 宋丹丹:怎么说“特别”期待呢?那是“相当”期待呀!那家伙,那,看完《月子I》就想看《月子Ⅱ》,都搁那憋着呢。 (8)赵本山:那,这话是真的。那憋得是“相当”难受啊!那村长啊,就上俺家就堵着门儿就告诉你:“别让你媳妇儿遥哪乱走了,赶紧写《月子Ⅱ》吧,村头厕所可没纸了。” (9)崔永元:你看啊,本来这节目收视率就低,你说要把这播出去,那收视率相当高了就。 路遥《平凡的世界》 清朗朗的大马河 潮润润的土地 齐楚楚的庄稼 黑蔫蔫的红薯皮 头发黑格油油、脸白格生生、眼花格弯弯、身材苗格条条的姑娘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词语是区别词的是()。 [A] 平常[B] 日常[C] 丰富[D] 富有 2、下列各组动词中都是不及物动词的是()。 [A] “出发”和“进行”[B] “咳嗽”和“毕业” [C] “成功”和“觉得”[D] “学习”和“休息” 3、成语“赏心悦目”的结构类型是()。 [A] 主谓并列[B] 述宾并列[C] 定中并列[D] 状中并列 4、下列各词中,不是集体量词的是()。 [A] 对[B] 群[C] 件[D] 打 5、“他连一口饭都没吃。”这一句式是()。 [A] 比较句[B] “把”字句[C] “连”字句[D] 被动句 6、教学语法又叫(),是根据教学需求而制定的语法体系, [A] 教材语法[B] 专家语法[C] 课堂语法[D] 学校语法 7、下列属于介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的句子是()。 [A] 进来参观的客人[B] 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 [C] 让他过去的时候[D] 不好的征兆 8、在受事主语句中,当主语是无生命体或者虽然是有生命体但不至于被误认为是后面动作的施事的时候,就可使用()。 [A] 意念被动句[B] “把”字句[C] “由”字句[D] “被”字句 9、“绝”和“绝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上。 [A] 句类[B] 肯定和否定[C] 音节[D] 位置 10、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非持续性动词的是()。 [A] 死[B] 听[C] 看见[D] 倒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姓名:李曼 学号:2013140016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年级:13级 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 教师:刘吉艳 作业题目: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1、直观法 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公式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出去、进去、出来、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 2、情境导入法 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昨天来了没有? 学生:他昨天没来。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你昨天去哪儿了? 这种闲聊其实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3、语境教学法 语法规则都是从一个个典型的语境中抽象出来的。与其空讲规则,对学生云里来雾里去地讲解,不如再重新回到语境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己发现、总结语法规律,从而掌握语法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或创造语境。 以副词为例,副词意义抽象,它们的意义体现在与句中以及前后句其他成分的关系中,体现在句子的内容与说话人的态度的关系中。例如“简直”一词,它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状态达到很高的程度,含有夸张语气。但是,不说明说话人、行为者的主观态度,就不能充分揭示为什么它具有强调作用和夸张语气。例如:“妈妈平时总唠叨我找对象的事,这次听说有人要给我介绍……简直不知道怎样打扮我好了。”该句说明了“妈妈”天天急着让我找对象,“简直”的强调,夸张语气也就突显出来了。 4、对比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后题教学文稿

1、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那为什么这种联系既经确定之后就不能随便改变?如何理解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取决于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谓“能指”,是指显示的事物,所谓“所指”,是指被代表的事物。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这个“禁止通行”和“可以通行”就是“所指”,红绿灯就是“能指”。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音表到与意义内容的结合并不依赖于因果关系,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每种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因而必须承认每次结合都是偶然的,都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同一种事物,每种语言都以不同的声音或文字来表示,这也是各种语言之所以不同的重要原因。如果音义结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必然的,人类语言就不会有什么不同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符号进入符号系统之后,它就要受到该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制约,必须按照某一语言的结构体系组成话语,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2、你是如何看待现代汉语形成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一)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四个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影响,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原文化时期,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从春秋延至秦汉,四方异族有的被中原统治者征服融合,有的流散他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与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的复杂过程。属于长江文化的“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包括长江流域一带和中南半岛的一大片区域,在秦统一中国是,这些民族大部分成员,与中原人民共同组成了汉民族。中国北部边界地区为阿尔泰语系的人所管辖,因此阿尔泰与在汉语的一发力留下很多痕迹。 (二)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统一了汉字,使全国“书同文”,最终把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 (三)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有史可考的是其大约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佛教文化自此融入汉民族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四声理论的建立2、书面语口语话倾向产生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四)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3、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答: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 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北方言区7闽南方言区8粤方言区9晋方言区10平话方言区 3、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你是怎样看待汉语语序的价值的? 4、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有哪些? 答:语素,词,短语,句子 5、怎么确定汉语的语法单位? 答:语法单位不能按音节来切分,应当按照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来切分。

摆正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位置

摆正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位置 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两种状况:其一是十分强调汉语语法的讲解、传授与训练,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至于语法知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何运用却被忽略了。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弊端,已为语文教学界所诟病。作为一种矫正,新课程改革强调淡化语法教学,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本是一种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和学习观,然而我们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走得太远,将语法教学原本提倡的“淡”,换成了“弃”,走向了另一极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如何正确对待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法教学,怎样给语法教学定位 主张不必学语法的人指的是基本语法,如口语中的语法。这个层面上的语法,事实上我们已经掌握,一个六七岁的儿童能够用他的母语满足他生活上的需要,就证明他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基本语法。但我们阅读和写作用的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词句的组织比口语要求更严格,也更复杂。有些语法的运用只在书面里强调,口语里却不在意。例如:“通过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这句话从口里说出来,我们都能明白它的意思,不会挑剔它使用的不规范。但用在书面里,就是一个缺主语的病句。 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通过对一定语法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比儿童学习语言时纯粹依靠摸索经验要节省时间。而且学生在作文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受英语、网络的影响,汉语新词以每年1000个的速度出现,造成学生的语言不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影响了作文表情达意,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借助语法教学来规范语言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语文界倾向于语法、修辞、文体知识不列入考试范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列入考试范围,是指不用概念、术语、繁琐的分析来考学生,并不意味着让教师放弃该类知识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课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写作教学中“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其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语文教学,并不排除对语法知识运用的考查。例如,病句的修改,句子的仿写,现代文阅读回答问题时所用概念的准确性,作文中语言的规范等问题,没有一定语法、修辞、文体知识的修养是很难完成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法学习并不等于语文学习的全部,语法知识的掌握,最终是为了学生能正确的使用语言,它不可能担负起提高语文水平的全部任务。因此,我们在语法教学中要活化语法,让语法规则生动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把孤立、零碎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的语法教学的定位应该是:“淡而不弃”。

教学语法习题

教学语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玻璃、巧克力”是( A ) A.一个语素构成的词B.两个语素构成的词 C.两个实语素构成的词D.两个虚语素构成的词 2、“讨厌、喜欢”是( D ) A.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B.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C.表示比似关系的动词D.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3、下列语素中的成词语素是( A ) A.人B.阿C.语D.民 4、“从广州来”是( B ) A.主谓短语B.偏正短语C.介词短语D.动宾短语5、“谁也不许出去”中的代词( B ) A.表示虚指B.表示任指 C.表示不定指D.表示确指 6、“两位医院的的医生”是( C ) A.歧义短语B.固定短语C.单义短语D.并列短语7、“马上、曾经”是( C ) A.名词B.连词C.副词D.叹词 8、“请排队”( D ) A.是存现句B.是把字句

C.是省略主语的主谓句D.是动词非主谓句 9、“他的参加”是( A )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D.主谓短语 10、“不是A,而是B”格式的复句,分句间的关系是( B )A.转择关系B.并列关系C.选择关系D.递进关系11、“狐狸、葡萄”是( A ) A.一个语素构成的词B.两个语素构成的词 C.两个实语素构成的词D.两个虚语素构成的词 12、“老虎”“老年”里的“老”是( D ) A.同一个语素B.实语素 C .虚语素D.不同的语素 13、下列语素中的自由语素是( A ) A.人B.阿C.劳D.们 14、“开关都要小心”和“我买了一个新开关”是( D )A.两个都是词B.两个都是短语 C.前者是词,后者是短语D.前者是短语,后者是词。15、“谁也不许进来”中的代词( B ) A.表示虚指B.表示任指 C.表示不定指D.表示确指 16、“两个报社的记者”是( A ) A.歧义短语B.固定短语C.单义短语D.并列短语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谓语+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中学语文中的语法教学方式共6页文档

中学语文中的语法教学方式 2011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第14题B:林晓云在学校有“心算第一人”的美誉,有人说这是训练的结果,也有人说她的速算能力其实可以从家庭遗传的角度得以解释。(搭配不当) 2011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5题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中国观众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主客移位) 2011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第5题B: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语意重复) 上面笔者列举了三个省份的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病句题的三个选项(当然还有很多地区的高考题涉及语法问题,不在这里一一赘述)及出现的语病。由此可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法知识仍然是出题者考查学生素质的重要考点。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展开,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更注重了语文的人文性,因此很多人提出“语法教学应该抛弃”甚至“语法教学是‘买椟还珠’”等观点,事实上语文教学在注重人文精神培育的同时,仍然不能丢弃语文的工具性,适度的语法教学还是必要的。但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淡化语法甚至到近乎取消语法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实行下来的结果也并不乐观,可以说,既没有减轻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也没有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很多学生还是话说不清,文写不通。究竟是应该淡化语法还是换种教语法的方式,这里谈点儿粗浅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学习汉语语法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获得,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汉语语法应该说是有用的,但

是为什么很久以来都被淡化?正如树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一样,中学语文教学淡化语法也是有原因的。据笔者分析,面对“素质教育”,教育部出台的“新课程标准”对语法一词做了这样的规定:“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并且还提到教学中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明确提出:“语法不作为考试的内容。”还有以前的汉语语法教学方式也是有问题的,以前的语文知识教学中总喜欢强调知识的完整性,而且花费很长的学时来向中学生讲授系统的语法理论知识,很多学生就会反映“语法学习让他们感觉很枯燥”,从而使好奇心旺盛、抽象思维不发达的中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这样看来似乎语法在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弊大于利,是不是真的没有学习语法的必要性了呢?其实不然,我们从身边的人和事就可以看到语法对一个人语言表达的影响。学过语法的人比起没有学过语法的人来,文字通顺的比例也总要大些。学语法好比总结经验,把经验总结总结,懂得其中的道理,把不自觉的变成自觉的,不但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就会巩固和提高。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语法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旺盛、接受力强”这一特点,尽量化抽象的语法理论知识为简单易学的知识,从而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写作。笔者赞同运用感性――理性――感性的语法教学方式。比如,随文教学语法的方式。 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哲学中的实践观告诉我们,一切活动都应该是从实践――理性――实践。因此,任何的学习也应该遵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一)语法基础知识 1.语素 语素是语音语义的最小结合体,例如:人、吃、大、十等。语素构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人”;“人参”。“吃”;“吃亏”。 2.词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例如:学生,友谊,早晨,前面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例如:走,爱,使,能够,起来,是等。 (3)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例如:美丽,迅速等。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例如:百,一些,第一等。 (5)量词表示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例如:尺,趟等。 (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例如:我,什么,这等。 (7)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头,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例如:很,立刻,都,时常,忽然,不,竟等。 (8)介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头,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例如:从,向,在,把,按照,为了,对于,比,除了等。 (9)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 例如:和,或者,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有,如果等。 (10)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句子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或语气。 例如:的,地,得,着,了,过,吗,啊等。 (11)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例如:喂,哎呀,嗯等。 (12)拟声词摹拟声物声音的词。 例如:砰,轰隆,哗啦啦等。 ※结构助词“地”“的”可以合用为“的”,即定语、状语都用“的”:(伟大)的人民:(勇敢)的前进。但不作硬性规定,如分开用,要用得正确,定语用“的”,状语用“地”。 3.短语 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短语可以作为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 词和词构成短语,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短语成分: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例如: 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1)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试卷一 一、填充题(10%,每空1分,共10题) 01、语法这一术语包括三种含义,即()、语法科学、语法教材。 02、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一种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 03、可以代替各类实词、具有替代功能的词是()。 04、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一般为(),例如“讨论讨论”。 05、代词和其他实词的区别反映在()功能上。 06、表示第一人称复数时,(“”)方便表示“包括听话的人”和“不包括听话的人”。 07、“下棋可以训练人的思维”和“思维训练可以用下棋的方式”两句中的主语分别由()短语担任。 08、“我们觉得这个人不错”和“我们希望考完了再去旅游”两句中的宾语分别有()短语担任。 09、“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个病句的错误是()。 10、“当时钟敲响十二下时,开始了另外的一天”这个病句的错误是()。 本文档由知识社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8432650.html,分享 二、单项选择题(16%,每题1分,共16题) 11、划分词类的标准应该是()。 A、意义 B、形态标志 C、语法功能 D、音节结构 12、谓词性词语是指()。 A、能充当谓语的词语 B、不能充当主语、宾语的词语 C、名词性词语 D、动词性词语和形容词性词语 13、助动词的语法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中区别于一般动词的是()。 A、可以单独做谓语 B、可以用“X不X”格式表示询问 C、不能带助词“着、了、过” D、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红通通”、“通红通红”都是形容词,下列语法特点不全都适合它们的是()。 14、“红”、 A、都可以做谓语 B、都可以受“很”修饰 C、都可以修饰名词 D、都不可以带宾语 15、下列一组词中全部是介词的是()。 A、其实、把、关于 B、被、似的、对 C、被、对于、于 D、所以、把、被 16、“仿佛一只雄鹰浮在天空一般”中的“仿佛”和“一般”分别是() A、动词和助词 B、副词和助词 C、动词和形容词 D、副词和数量词 17、“有饭吃”和“有人吃”这两个短语分别是( )。 A、兼语短语;兼语短语 B、兼语短语;连动短语 C、连动短语;兼语短语 D、连动短语;连动短语 18、把短语分成主谓、述宾、偏正等类别,主要根据是()。 A、短语的语法功能 B、短语内部的结构层次 C、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 D、短语内部成分结合的松紧程度 19、“他去请”、“去请他”、“请他来”分别是()。

中学语文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分析-最新文档

中学语文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一、学习语法知识的重要性 1. 语法知识能理性地指导我们修改病句。从小学到初、高中的语文考试,都有病句修改的题型,病句修改自然离不开语法知识。比如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等,都涉及到句子结构的知识,如果有相关的语法知识,学生自然就会去思考缺了什么成分,句子的哪个成分和哪个成分搭配不当,然后根据句子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如果没有接触过语法,遇到这样一个句子:“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一般就会根据生活积累,或者凭感觉去修改,要么去掉“从”和“中”,要么再去第二个句子中的“是”,感觉上是对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抓住病句修改的根本原因。如果学习了语法,那情形就完全不一样。因为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2.语法知识有助于准确地理解词义。学习语言的组合规则,对于理解词义、辨析反义词、近义词等都有很大帮助。比如语速如何组成词语,词语和词语如何组成短语,其中组合的结构不同,表意也不同。比如“老师”、“孩子”,这是有一个基本成分和一个辅助成分构成的词,这一类词的意义由基本语素的意义来决定;再比如“热爱”和“雪白”这一类词,两个语素中后一个是主体,是偏正结构的词语,这一类词的意义中心在后一个语素上,

前一个语素只是起修饰或限制作用。那么,辨析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结构类型,并抓住词语的核心语素,就会轻而易举地去解决。 3. 学习语法知识有助于准确地表情达意。因为语法系统地讲解了句子的语气、语体色彩、语境等知识,学习语法,能使学生准确地运用语言,也就是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论,很重要的一点要使语法教学有助于推广普通话,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这也是语法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另外,近年来,学生难以找出自己作文中语言运用上的毛病,俗话说“好作文都是修改出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学生写作文都是一挥而就,很少有人花时间去修改。一方面是应试的需要,训练快速作文;另一方面的原因恐怕还是缺乏修改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4.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是掌握文言语法和句法的基础和前提。实际上,现代汉语语法对于文言文语法和句法学习具有参照作用,如果没有现代汉语语法中关于词语的性质及其功能的规定作为参照,就无所谓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比如名词直接做状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语法中“名词一般不直接作状语”的规则而言,所以视为词类活用。至于词性变化这几类更是以现代汉语语法的一般词性作为参照原点,这些词在文言语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常常也改变了功能),于是视为活用。由此可见,学习现代汉语语法中词语的词性及其功能、句子的结构等知识,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二讲现代汉语语法概说

第二讲现代汉语语法概说一、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 语素词短语句子 (一)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我是中国人。 我喜欢弹琵琶。 1、鉴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水果 水车水枪水管 糖果腰果白果 运用替代法需要注意: 替代是双向的。 替代前后意义基本一致。 判断 马达沙丘色彩 马匹沙发色拉 公平公婆

一刻钟刻字 注意: 一个语素可以有几个意思,只要这几个意义有联系,仍然是一个语素。 2、语素的分类 (1)根据音节的多少 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 (2)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分 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 人三水 民们 (3)根据语素组合时位置的固定与否 不定位语素 定位语素 (4)根据语素所表示的意义 可以把语素分为名素、动素、行素、数素、量素、副素等。判断 柿 习 鸭 3、语素和汉字

语素和汉字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汉字语素 一一 一几个语素 几个汉字一 (二)词 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 独立运用: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他又来送信了。 1、词的判定 我是中国人。 我喜欢弹琵琶。 1 词的判定 你和你哥哥都去看电影吗? (1)问答法 谁来主持会议?——你。 你和哥哥谁高? ——哥哥。 明天的晚会去不去?——去。 这本小说你看吗?——看。 他们最喜欢看什么?——电影。 (2)剩余法

首先,不能单说,但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是词。 其次,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余的部分又不是一个词的组成部分的,也是词。 (3)扩展法 烙饼 红花 2 、构词类型 联绵词 单纯词叠音词 音译外来词 复合式合成词 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 附加式合成词 练习 婆娑痛快大寒民主 民生霜降秋千动静 牛奶戳穿立春始终 住宅月亮 3 离合词 理发散步睡觉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简要回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确立,然后系统地总结各家之说,附以笔者个人的观点和总结。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引言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且存在着是否需要体系、有无体系和是否形成了体系之争。争论也促进了研究的深入。本文主要对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这一体系的建立进行回顾。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产生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它不仅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编写教材、进行汉语水平考试标准和等级大纲的重要依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随着1958年《汉语教科书》的出版而定型,它奠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基本模式,被称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奠基之作。 此书完成于结构主义语法风靡中国之时,它吸收了结构主义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语言研究同步进行,创造了“理论——实践”双向研究的成功范例,所确立的语法系统和对语法项目的选择、切分、解释、编排等注意到了外国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学习汉语的难点。基本上体现了合理性和实用性,然而这一新的体系也必然存在弊端。 随着新的语言理论和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出,特别是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套语法体系的局限性也不断暴露出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对这一语法体系提出质疑,并提出要研究和修改现有的语法体系。 二、主要研究概况 对外汉语语法体系需要修改,相关学者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如何修改,是修改还是重建,各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以下是近20年来不同学者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修改意见。 (一)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 崔永华(1990)认为,《汉语教科书》中的语法体系理论基础太陈旧,体系

2020年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攻略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攻略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攻略 导语:对外汉语教学按照教学内容可分为语音教学、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其中词汇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法一直努力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也变得尤为重要,如何解释词语又是词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对如何进行汉语词汇教学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众多环节中,词汇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如何能够有效地解释课程中出现的新词语,并且让学生能准确理解并得体地运用又是词汇的关键性问题,这同时也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对零起点或初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受学生水平的限制,用目的语解释词语比较困难,有的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阶段就完全不能用目的语进行词汇教学,我们反而应该不要放弃任何能用目的语的机会,也就是说,能用目的语解释的词语绝不用母语解释。 而对于中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常用词汇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尝试着用目

的语解释词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目的语的感知,而且也有利于避免对母语的过分依赖,进而逐步摆脱母语的干扰,增强汉语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高级阶段的学生,基本可以完全用汉语解释新词语了。在这个阶段可以充分地体现目的语释词的优越性,这样不仅能够准确地解释词义,而且还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汉语能力。 上面说道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不能单纯地只是依靠母语或者目的语解释词义,也要根据词语自身的特点。而所要解释的词如果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目的语词汇范围内有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就可以利用这些关系而选用目的语进行解释,这样不仅复习了学过的词,还可以在两个词语的对比中加深对新词语的理解。 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使用母语解释词语有很多的优势。不仅时间短,而且学生更容易接受,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第一点,一直使用母语教学不利于学生提高目的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学生会对母语过分依赖,这样不利于目的语语感的形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