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学案(含每课时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学案(含每课时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学案(含每课时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学案(含每课时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学案(含每课时练习及答

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学案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小时,所以 .

3. 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分母不能为零;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 0 (2)m 2 (3)m 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 , , ,

2. 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3)

3. 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2) 3

七、课后练习

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

1)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个,做80个零件需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千米/时.

3 x与y的差于4的商是 .

2.当x取何值时,分式无意义?

3. 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八、答案:

六、1.整式:9x+4, , 分式: , ,

2. 1)x≠-2 (2)x≠(3)x≠±2

3.(1)x -7 (2)x 0 3 x -1

七、1.18x, ,a+b, ,; 整式:8x, a+b, ;

分式:,

2. X 3. x -1

课后反思: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与相等吗?与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 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

[分析]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

解:,,,,。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 2

(3 4

2.约分:

(1)(2)(3)(4)

3.通分:

(1)和(2)和

(3)和(4)和

4.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1 2 (3 4

七、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

(1)(2)

(3) 0

2.通分:

(1)和(2)和

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第一项系数为正,分式本身不带“-”号. (1)(2)

八、答案:

六、1. 1 2x 2 4b (3) bn+nx+y

2.(1)(2)(3)(4)-2 x-y 2

3.通分:

(1),

(2),

(3)

(4)

4. 1 2 (3 4

课后反思:

16.2分式的运算

16.2.1分式的乘除一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3本节的引入还是用问题1求容积的高,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这两个引例所得到的容积的高是,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引出了分式的乘除法的实际存在的意义,进一步引出P14[观察]从分数的乘除法引导学生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但分析题意、列式子时,不易耽误太多时间.

2.P14例1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如能约分,应化简到最简.

3.P14例2是较复杂的分式乘除,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

4.P14例3是应用题,题意也比较容易理解,式子也比较容易列出来,但要注意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 1,因此 a-1 2 a2-2a+1 a2-2+1,即 a-1 2 a2-1.这一点要给学生讲清楚,才能分析清楚“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高.(或用求差法比较两代数式的大小)

四、课堂引入

1.出示P13本节的引入的问题1求容积的高,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

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

[引入]从上面的问题可知,有时需要分式运算的乘除.本节我们就讨论数量关系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我们先从分数的乘除入手,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P14[观察]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3.[提问] P14[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类似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结论.

五、例题讲解

P14例1.

[分析]这道例题就是直接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应该注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一样,先判断运算符号,在计算结果.

P15例2.

[分析] 这道例题的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结果的分母如果不是单一的多项式,而是多个多项式相乘是不必把它们展开.

P15例.

[分析]这道应用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先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面积,再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是、,还要判断出以上两个分式的值,哪一个值更大.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 1,因此 a-1 2 a2-2a+1 a2-2+1,即 a-1 2 a2-1,可得出“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高.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2)(3)

(4) 5 6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2)(3)

(4)(5)(6)

八、答案:

六、(1)ab (2)(3)(4)-20x2 (5)

(6)

七、(1)(2)(3)(4)

(5)(6)

课后反思:

16.2.1分式的乘除二

一、教学目标: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7页例4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

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教材P17例4只把运算统一乘法,而没有把25x2-9分解因式,就得出了最后的结果,教师在见解是不要跳步太快,以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不了,造成新的疑点.

2, P17页例4中没有涉及到符号问题,可运算符号问题、变号法则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突破符号问题.

四、课堂引入

计算

(1) 2

五、例题讲解

(P17)例4.计算

[分析] 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统一成为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计算结果要是最简的.

(补充)例.计算

1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判断运算的符号)

(约分到最简分式)

2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4)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

3 4

八、答案:

六.(1)(2)(3)(4)-y

七. 1 2 (3)(4)

课后反思:

16.2.1分式的乘除三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7例5第(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

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在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2)题是分式的乘除与

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除..

2.教材P17例5中象第(1)题这样的分式的乘方运算只有一题,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的量显然少了些,故教师应作适当的补充练习.同样象第(2)题这样的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也应相应的增加几题为好.

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强调运算顺序,不要盲目地跳步计算,提高正确率,突破这个难点.

四、课堂引入

计算下列各题:

(1)() 2 ()

(3)()

[提问]由以上计算的结果你能推出(n为正整数)(2)

(3)(4)

2.计算

1 (2)(3)

(4) 5

6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

3 4

八、答案:

六、1. (1)不成立,(2)不成立,

(3)不成立,(4)不成立,

2. (1)(2)(3)(4)

5 6

七、 1 2 (3)(4)

课后反思:

16.2.2分式的加减(一)

一、教学目标:(1)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8问题3是一个工程问题,题意比较简单,只是用字母n天来表示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的时间,乙工程队完成这一项工程的时间可表示为n+3天,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这样引出分式的加减法的实际背景,问题4的目的与问题3一样,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 P19[观察]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让学生自己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3.P20例6计算应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所以要补充分子是多项式的例题,教师要强调分子相减时第二个多项式注意变号;

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没有涉及分母要因式分解的题型.例6的练习的题量明显不足,题型也过于简单,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题,以供学生练习,巩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4)P21例7是一道物理的电路题,学生首先要有并联电路总电阻R与各支路电阻R1, R2, …, Rn的关系为.若知道这个公式,就比较容易地用含有R1的式子表示R2,列出,下面的计算就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了,得到,再利用倒数的概念得到R的结果.这道题的数学计算并不难,但是物理的知识若不熟悉,就为数学计算设置了难点.鉴于以上分析,教师在讲这道题时要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掌握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的情况,可以考虑是否放在例8之后讲.

四、课堂堂引入

1.出示P18问题3、问题4,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答案.

引语: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下面我们先观察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请你说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法则吗?

3. 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4.请同学们说出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你能说出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吗?

五、例题讲解

(P20)例6.计算

[分析] 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是多项式时,第二个多项式要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

(补充)例.计算

(1)

[分析] 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强调分子为多项式时,应把多项事看作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参加运算,结果也要约分化成最简分式.

解:

2

[分析] 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先把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解: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4)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

3 4

八、答案:

四.(1)(2)(3)(4)1

五. 1 2 (3)1 (4)

课后反思:

16.2.2分式的加减(二)

一、教学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21例8是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例8只有一道题,训练的力度不够,所以应补充一些练习题,使学生熟练掌

握分式的混合运算.

2. P22页练习1:写出第18页问题3和问题4的计算结果.这道题与第一节课相呼应,也解决了本节引言中所列分式的计算,完整地解决了应用问题.

四、课堂引入

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五、例题讲解

(P21)例8.计算

[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补充)计算

(1)

[分析] 这道题先做括号里的减法,再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把分母的“-”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解:

(2)

[分析] 这道题先做乘除,再做减法,把分子的“-”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解: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

七、课后练习

1.计算

1

2

3

2.计算,并求出当-1的值.

八、答案:

六、(1)2x (2)(3)3

七、1. 1 2 (3) 2.,-

课后反思:

16.2.3整数指数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难点: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23思考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 P24观察是为了引出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这条性质适用于m,n是任意整数的结论,说明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具有延续性.其它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在整数范围里也都适用.

3. P24例9计算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师不要因为这部分知识已经讲过,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要注意学生计算时的问题,及时矫正,以达到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的教学目的.

4. P25例10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是为了类比负数的引入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除法转化为乘法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统一起来.

5.P25最后一段是介绍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用科学计算法表示小于1的数,运用了负整数指数幂的知识. 用科学计数法不仅可以表示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表示一个负数.

6.P26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负整数指数幂来表示小于1的数,从而归纳出:对于一个小于1的数,如果小数点后至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几个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就是负几.

7.P26例11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使学生做过这道题后对纳米有一个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四、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 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 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 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a≠0,m,n是正整数,

m>n ;

(5)商的乘方: 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

3.你还记得1纳米 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再假设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a≠0,m,n是正整数,m>n 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 .于是得到(a≠0),就规定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当n是正整数时,(a≠0).

五、例题讲解

(P24)例9.计算

[分析] 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与用正整数

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一样,但计算结果有负指数幂时,要写成分式形式.

(P25)例10. 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

[分析] 类比负数的引入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word版本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 =a (a ≥0);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 (a >0) ==a a 2 a -(a <0) 0 (a =0);

ab =a ·b (a≥0,b≥0); b b a a = (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典型例题】 例3、 在根式1) 222;2) ;3);4)275 x a b x xy abc +-,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1) 2) B .3) 4) C .1) 3) D .1) 4) 例5、已知数a ,b ,若2()a b -=b -a ,则 ( ) A. a>b B. a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练习题下

讲义09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1.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边平行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平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邻角相等 D.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等且相等 3.在四边形ABCD中,从(1)AB∥ CD,(2)BC ∥ AD (3)AB=CD(4)BC=AD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4.若A、B、C三点不共线,则以其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在ABCD中,∠A:∠B:∠C=2:3:2,则∠D=() A. 36° B. 108° C. 72° D. 60° 6.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4cm,相邻两边长的比为3:1,?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较短的边长为 (). A. 6cm B. 3cm C. 9cm D. 12cm 7.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则能通过旋转达到重合的三角形有().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的长分别是4cm和5cm,它们的夹角是30°,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A.10cm2 B.103 cm2 C.5cm2 D.53cm2 9.如图,P是四边形ABCD的DC边上的一个动点.当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______时,△PBA 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注:只需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 10.如图,在ABCD中,∠A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若AB=16cm,AD=25cm,则BE=______,EC=________. 11.平行四边形两邻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为________ 12.已知AD∥BC,要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13.一个四边形的边长依次是a、b、c、d且,则这个四边形的形状为;其理由是 . 14.ΔABC的三条边为4cm、5cm和7cm,分别以ΔABC的任意两边为边做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能做几个?;它们的周长分别为: 1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cm,一组邻边AB:BC=3:5,∠B=600,E为AB边上 bd ac d c b a2 2 2 2 2 2+ = + + +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分式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四章四边形

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菱形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6.1.1 二次根式 教案序号:1 时间: 教学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目标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2.难点与关键:利用“a(a≥0)”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课本P2的三个思考题:二、探索新知 很明显3、10、4 6 ,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 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学生活动)议一议: 1.-1有算术平方根吗? 2.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 3.当a<0,a有意义吗? 老师点评:(略) 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2、33、1 x 、x(x>0)、 0、42、-2、 1 x y + 、x y +(x≥0,y?≥0). 分析: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二次根号“”;第二,被开方数是正数或0. 解:二次根式有:2、x(x>0)、0、-2、x y +(x≥0,y≥0);不是二 次根式的有:33、1 x 、42、 1 x y + . 例2.当x是多少时,31 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3x-1≥0,?31x -才能有意义. 解:由3x-1≥0,得:x ≥1 3 当x ≥ 1 3 时,3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三、巩固练习 教材P5练习1、2、3. 四、应用拓展 例3.当x 是多少时,23x ++1 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要使23x ++ 1 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同时满足23x +中的≥0和1 1 x +中的x+1≠0. 解:依题意,得230 10 x x +≥??+≠? 由①得:x ≥- 32 由②得:x ≠-1 当x ≥- 3 2 且x ≠-1时,23x ++1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4(1)已知y=2x -+2x -+5,求 x y 的值.(答案:2) (2)若1a ++1b -=0,求a 2004+b 2004的值.(答案: 25 ) 五、归纳小结(学生活动,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1.形如a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5 1,2,3,4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7 B .37 C .x D .x 2.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

初二下学期数学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二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A.B.﹣C.πD.﹣ 2.下列关于四边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使代数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A.x>2 B.x≥2 C.x>3 D.x≥2且x≠3 4.如图,将△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50°后得到△A′B′C′,若∠A=45°, ∠B′=110°,则∠BCA′的度数是() A.55°B.75°C.95°D.110° 5.已知点(﹣3,y1),(1,y2)都在直线y=kx+2(k<0)上,则y1,y2大小关系是() A.y1>y2B.y1=y2C.y1<y2D.不能比较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CBD=90°,BC=4,BE=ED=3,AC=1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6 B.12 C.20 D.24 7.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2,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 B.m≥1 C.m≤1 D.m>1 8.若+|2a﹣b+1|=0,则(b﹣a)2016的值为() A.﹣1 B.1 C.52015D.﹣52015

9.如图,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它与图中阴影部分组成的新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该小正方形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10.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了一个矩形,则下列四边形中满足条件的是() 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矩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1.如图,在□ABCD中,已知AD=8㎝, AB=6㎝, DE平分∠ADC交BC边于点E,则BE等于() A. 2cm B. 4cm C. 6 cm D. 8cm 12.一果农贩卖的西红柿,其重量与价钱成一次函数关系.小华向果农买一竹篮的西红柿,含竹篮称得总重量为15公斤,付西红柿的钱26元,若再加买0.5公斤的西红柿,需多付1元,则空竹篮的重量为多少?()A.1.5 B.2 C.2.5 D.3 13.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AC交BC于点E,交AD于点F,连接AE、CF.则四边形AECF是() A.梯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 14.已知xy>0,化简二次根式x的正确结果为() A.B.C.﹣D.﹣ 15.某商品原价500元,出售时标价为900元,要保持利润不低于26%,则至少可打() A.六折B.七折C.八折D.九折 16.已知2+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则a2+b2=() A.13﹣2B.9+2C.11+D.7+4 17.某星期天下午,小强和同学小颖相约在某公共汽车站一起乘车回学校,小强从家出发先步行到车站,等小颖到了后两人一起乘公共汽车回学校,图中折线表示小强离开家的路程y(公里)和所用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 C D 第11题图 E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二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注意:(1)若0a ≥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a 不是二次根式;(2)a 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a ≥0. 2.重要公式:(1))0a (a )a (2≥=,(2)? ??<-≥==)0a (a )0a (a a a 2 ; 注意使用)0a ()a (a 2≥=. 3.积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 a ab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注意:本章中的公式,对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般都有要求.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0b ,0a (ab b a ≥≥=?.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 a b a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 )0b ,0a (b a b a >≥= ; (2))0b ,0a (b a b a >≥÷=÷; (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叫做分母有理化;具体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 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8.常用分母有理化因式: a a 与,b a b a +-与, b n a m b n a m -+与,它 们也叫互为有理化因式. 9.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 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我班优生稍少,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求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有的学生思想单纯爱玩,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厌学无目标。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3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 第16章“二次根式”主要讨论如何对数和字母开平方而得到的特殊式子——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17章“勾股定理”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 第18章“平行四边形”主要研究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还研究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19章是“一次函数”,其主要内容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举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 第20章“数据的分析”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

初二数学下册练习题

1、△ABC 中,∠C=90°,AD 平分∠BAC ,ED ⊥BC ,DF//AB ,求证:AD 与EF 互相垂直平分。 A B C D E F 2、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叫做此一次函数的坐标三角形.例如,图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则△OAB 为此函数的坐标三角形. (1)求函数3 34y x =- +的坐标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2)若函数3 4 y x b =-+(b 为常数)的坐标三角形周长为16, 求此三角形的面积. 选手编号

4、如图,已知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DF,点G,H分别在BA和DC 的延长线上,且AG=CH,连接GE,EH,HF,FG.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F G E H C D B A 5、小聪和小明沿同一条路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学校与图书馆的路程是4千米.小聪骑自行车,小明步行,当小聪从原路回到学校时,小明刚好到达图书馆.图中折线OA-AB-BC和线段OD分别表示两人离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聪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时间为________分钟,小聪返回学校的速度为_________千米/分钟; (2)请你求出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6、“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BC边上的一点,且∠FAE=∠EAD, (1)求证:EF⊥AE. (2)将“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2,你认为仍然有“EF⊥AE”.若你同意,请以图2为例加以证明;若你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2018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汇总

八年级下册定义公式汇总第十六章二次 根式 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一般地,把形如((a>01的式子叫做a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0),二次根式的性质:)(=a (a>2、2a a > 0 () a 2丨 a a a ;o (=0)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因式的外移和内移:3a a V 0)(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分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X = (a>0, b >0) baabab (a>0,b >0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逆用:=)X abaa=) 0a5、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0,b > (bbaa ) 0,b >0=二次根式的除法法规逆用:(a> bb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②被开方数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最简二次根式:6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③分母中不含根式。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 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7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则这几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二次根式化成、10同类二次根式: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 法对加法的分配律、11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

算.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斜边长为C, 22 2=c+b那么a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1 - 222222 a=b=)在/ABC中,/ C=90 o,贝U, c= , a-cbcab-)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2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 三边长a、22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 =cb、c,满足a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

八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平行四边行的判定第2课时 【基础知识】 1、C 2、C 3、C 4、4 5、略答案不唯一 6、1BF 2F=DE 3连接BD,DF,设BD与AC交于点O,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B=OD,OA=OC,∴AE=CF, ∴OE=O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BF=DE 【能力提升】 7、提示:延长AD到点E,使AD=ED,连接BE,可证△ACD≌△EDB,得到AC=BE, ∵AB+BE>AE, ∴AB+AC>2AD 8、1证明:∵CF∥BE, ∴∠EBD=∠FCD. 又∵∠BDE=∠CDF,BD=CD, ∴△BDE≌△CDE.

2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BDE≌△CDE, ∴ED=FD,BD=CD, ∴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 【探索研究】 9、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EAC=∠FCA. 又∵AO=CO,∠AOE=∠COE, ∴△AOE≌△COF. ∴OE=OF 又∵AO=CO,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10、1理由:∵DE∥AC,DF∥AB, ∴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AE=DF,∠C=∠EDB. 又∵AB=AC, ∴∠B=∠C=∠EDB. ∴BE=DE. ∵AE+BE=AB, ∴DE+DF=AB. 2图略. DE-DF=AB, 证明略 菱形第1课时

【基础知识】 1、C 2、C 3、4 4、16 5、60°,120°,60°,120° 【能力提升】 6、解:∵E,F分别为BC,CD的中点,且AE⊥BC,AF⊥CD, ∴BE=1/2AB, ∴∠BAE=30°, ∴∠B=60°,∠BAD=120°, 同理可得∠DAF=30°, ∴∠EAF=120°-30°-30°=60° 7、解:∵∠A:∠B=5:1,且∠A+∠B=180°, ∴∠B=30°. 又∵菱形ABCD的周长为12cm ∴AB=3cm, ∴AB与CD间的距离是3/2cm 8、解:在菱形ABCD中,∠BAD+∠ABC=180°, 又∵∠DAB:∠ABC=1:2, ∴∠DAB=60°, 又∵周长为48cm, ∴AB=12cm, ∴BD=AB=12cm ∴OD=6cm,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下 全册教案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 10,a s ,33 200, s v .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 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 千米所用时间 v -2060小时,所以 v +20100= v -2060. 3. 以上的式子v +20100, v -2060,a s ,s 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 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 20 9y +, 54-m , 2 38y y -, 9 1-x 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七、课后练习 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 (1)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 (3)x 与y 的差于4的商是 . 2.当x 取何值时,分式 无意义? 1-m m 3 2 +-m m 1 12 +-m m 4 522 --x x x x 235 -+2 3 +x x x 57+x x 3217-x x x --2 2 1 2 31 2 -+x 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A)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带答案) 第十六章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2-x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D) A.x>2 B.x<2 C.x≥2 D.x≤2 2.(2016·自贡)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B) A.10 B.8 C. 6 D. 2 3.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D) A.3+4=7 B.35-5=3 C.2×5=10 D.18÷2=3 4.如果a+a2-6a+9=3成立,那么实数ɑ的取值范围是(B) A.a≤0 B.a≤3 C.a≥-3 D.a≥3 5.估计32×1 2+20的运算结果应在(C) A.6到7之间B.7到8之间C.8到9之间D.9到10之间 6.1 2x4x+6x x 9-4x x的值一定是(B) A.正数B.非正数C.非负数D.负数 7.化简9x2-6x+1-(3x-5)2,结果是(D) A.6x-6 B.-6x+6 C.-4 D.4 8.若k,m,n都是整数,且135=k15,450=15m,180=6n,则下列关于k,m,n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D) A.k<m=n B.m=n>k C.m<n<k D.m<k<n 9.下列选项错误的是(C) A.3-2的倒数是3+ 2 B.x2-x一定是非负数 C.若x<2,则(x-1)2=1-x D.当x<0时,-2 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0.如图,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1和3,若A点关于B点的对称点为点C,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为(A)

A .23-1 B .1+ 3 C .2+ 3 D .23+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两个最简二次根式3a -1与2a +3能合并,那么a =__4__. 12.计算:(1)(2016·潍坊)3(3+27)=__12__; (2)(2016·天津)(5+3)(5-3)=__2__. 13.若x ,y 为实数,且满足|x -3|+y +3=0,则(x y )2018的值是__1__. 14.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2+2ab +b 2-b 2=__-a __. ,第17题图) 15.已知50n 是整数,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__2__. 16.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x 3-5x =__x (x +5)(x -5)__;(2)m 2-23m +3=__(m -3)2__. 17.有一个密码系统,其原理如图所示,输出的值为3时,则输入的x =__22__. 18.若xy >0,则化简二次根式x -y x 2的结果为__--y __.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2分)计算: (1)48÷3-12×12+24; (2)(318+1 672-418)÷42; 解:(1)4+ 6 (2)94 (3)(2-3)98(2+3)99-2|-32|-(2)0. 解:1 20.(5分)解方程:(3+1)(3-1)x =72-18. 解:x = 32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知识汇总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八年级下册定义公式汇总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一般地,把形如 a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2、二次根式的性质:(a )2=a (a ≥0), ==a a 2 3、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分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 ×b =ab (a ≥0,b ≥0)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逆用:ab =a ×b (a ≥0,b ≥0) 5、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b a = b a (a ≥0,b >0)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规逆用: b a =b a (a ≥0, b >0) 6、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③分母中不含根式。 7、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10、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a (a >0) a -(a <0 (=0);

11、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 十 七 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在⊿ABC 中,∠C=90 o ,则c=22b a ,a=22b -c ,b=22a -c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 (2)验证c 2 与a 2+b 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a 2+b 2=c 2 ,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若c 2 > a 2+b 2,则△ABC 是以∠C 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 2 ﹤a 2 +b 2 ,则△ABC 为锐角三角形)。 (定理中a 2 +b 2 =c 2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

八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做八年级数学练习册习题要仔细,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一) 菱形第2课时 【基础知识】 1、B 2、B 3、D 4、B 5、D 6、5/2 7、22 【能力提升】 8、C=100 9、24cm 10、提示:菱形,可证明四边相等 【探索研究】 11、提示:利用对称点, ∵A与C关于BD对称,当AE交BD于点F时,EF+FC最短,

即最小值为AE的长且AE= 八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二) 函数的图象第2课时 【基础知识】 1、B 2、D 3、C 4、提示:注意画图象的三个步骤: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图表略 5、(1)6 (2)39.5;36.8 (3)第一天6~12时下降最快,第三天12~18时比较稳定 6、(1)C (2)A (3)B 【能力提升】 7、(1)任意实数 (2)y 2 (3)2 8、(1)共4段时间加速,即12~13时,15~16时,19~20时,2~2.5时 (2)共有5段时间匀速,即13~15时,16~17时,30~22时,23~24时,2.5~3.5时;其速度分别为:50km/h,60km/h,80km/h,

60km/h,45km/h (3)共有4段时间减速,即17~18时,22~23时,24~1时, 3.5~4时 (4)略 【探索研究】 9、略 八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三) 正比例函数第3课时 【基础知识】 1、C 2、A 3、A 4、B 5、一、三; 二、四 6、y=50x 7、y=4/3x 8、m 6 【能力提升】 9、y=2x+2 10、(1)100 (2)甲 (3)8 【探索研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A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一、选择题 1. 在式子a 1 , π  xy 2, 2334 a b c , x + 65, 7x  +8 y ,9 x +y 10 , x x 2 中,分式的个数是( ) A .5 B .4 C .3 D .2 2.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 1 )()(2 2 =--a b b a B . b a b a b a += ++1 22 C .b a b a +=+111 D .x x ÷2=2 3. 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 x =2 时, 2 1 -+x x 的值为零 B .无论x 为何值,132 +x 的值总为正数 C .无论x 为何值,1 3+x 不可能得整数值 D .当x ≠3时,x x 3-有意义 4. 把分式)0,0(2 2 ≠≠+y x y x x 中的分子分母的x 、y 都 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分式的值将是原分式值的( ) A .2倍 B .4倍 C .一半 D .不变

5. 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三边之比为5∶6∶7 B .三边满足关系a +b =c C .三边之长为 9、40、41 D .其中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 6.如果△ABC 的三边分别为12 -m ,m 2,12 +m ,其中m 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m B .△AB 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m 2 C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 +m D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7.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为6,另两条边长是连续偶数,则该三角形周长为( ) A. 20 B . 22 C . 24 D . 26 8.已知函数x k y =的图象经过点(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B.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 .当 x <0 时,必有 y <0 D.点(-2,-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y 轴上点A (0,2)出发, 经过x 轴上点C 反射后经过B (6,6),则光线从 A 点到B 点所经过的路线是( )A.10 B.8 第9题图

人教版初二下数学教案[全套]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 10,a s ,33 200,s v .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v -2060小时, 所以v +20100=v -2060. 3. 以上的式子v +20100,v -2060,a s ,s 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 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 209y +, 54-m , 238y y -,91-x 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1-m m 3 2 +-m m 11 2+-m m 45 22--x x x x 235 -+2 3 +x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代数式x x 、n m n m 、 a 、x 2 32-+中,分式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对于反比例函数x y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 、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若分式3 9 2--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A 、-3 B 、3 C 、±3 D 、0 4、以下是分式方程 1211=--x x x 去分母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 、112=--x B 、112=+-x C 、x x 212=-- D 、x x 212=+- 5、如图,点A 是函数x y 4 =图象上的任意一点, A B ⊥x 轴于点B ,A C ⊥y 轴于点C , 则四边形OBAC 的面积为( ) A 、2 B 、4 C 、8 D 、无法确定 6、已知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经过点A (x 1,y 1) 、B (x 2,y 2),如果y 1x 1>0 B 、x 1>x 2>0 C 、x 2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学习八年级下册数学要整理好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为大家整编的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大家快来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分式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反比例函数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勾股定理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四章四边形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菱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