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中国民歌新唱的思考

对中国民歌新唱的思考

对中国民歌新唱的思考
对中国民歌新唱的思考

对中国民歌新唱的思考

汪琦

民歌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里,民歌对广大青少年而言,已是过去的时代,现在只有流行音乐才是他们的最爱,但民歌的精粹不仅仅是流行歌曲能体现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让生长在快节奏的工业化时代的年轻人,很难去体会在他的上辈乃至上上辈中用来传情达意或组织劳动的歌曲,加上这些传统民歌的特色,让生活在普通话全民化的环境中的孩子们更加难对这这方言成片的民歌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民歌在这些条件出现了“入乡随俗”的现象,一些音乐人和歌手将一些现代元素加入到了民歌的演唱之中,让民歌以一种新的姿态层出现在人们面前。

民歌新唱的来源

现在的民歌在发展上出现了一些断层,很多现代意识很强的年轻人虽然喜欢音乐,但并不一定喜欢民歌,而一些优秀的老音乐人也很难唤起年轻人对民歌的渴望,于是有人开始将现代音乐技巧融入到民间音乐中,两相结合,使得民歌新唱这一新的音乐形式出现了。

⒈民歌的发展现状

“民歌,一般意义上是指民间歌曲,是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一种结合体,是民众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劳动中表达思想、情感,纪录自然、人文状况的一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是集体创作、加工的结晶,有山歌、小调、号子、长歌、多声部民歌等,不同的民歌体现出不同的语言韵律。而且民俗、民风,一首成熟的民歌必有其历史渊源和定义,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与其产生地所特定的方言、民俗、民风以及人们的生活、劳动内容和方式密切相关,它总是循序渐进地演变,始终处在“加工”的量变过程中”。

民歌的发展始终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民歌种类在现实生活中有它不用的作用。如号子,它有两种不同的功能:(1)实用性功能:它是人民在劳动时积累力量、调整呼吸及为人体所需要,而且还能组织、指挥劳动,鼓舞人民情绪;(2)抒发老情感以及给人以精神上愉悦感受的表现性功能。民歌都与人民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大都反映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描写了特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中不平事的不满和抗议。

我国的民歌创作和表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走下坡路,特别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文化多元化之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社会的不断变化,人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工业化程度的加快,新生民歌的数量越来越少,作品及演唱风格日趋单一,逐渐失去了五六十年代那种蓬勃发展,色彩斑斓的活力。从民歌的发展轨迹来看,它曾一度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人的精神起到了净化、升华、激励的作用。但在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随着现代传媒技术如电视、互联网的大众化,人们的视野扩大了,审美情趣日益现代化和国际化了。再者,当今政治经济发展迅速,全国性普通话的推广对传统民歌的流传也产生了影响。

在20世纪末开始,流行音风占据人们生活大部分空间,从台湾的校园民谣到香港的爱情歌曲,贫乏的歌词使部分歌曲失去了音乐文学的美丽,而现代音乐是突显个性,超前创新的时代音乐,老歌新唱、翻唱民歌是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又一次完美结合,这种结合给流行音乐市场带来一股新的潮流。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手、艺人涌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少数民族的音乐也为个性风格的流行音乐创作增添了新的色彩,如:蒙古族风格的腾格尔的《蒙古人》、《天堂》等,零点乐队的《赞丹呼仍》,斯琴格日乐、臧天嗍的《新长征》专辑中的系列歌曲,包括那英演唱的《为你朝思暮想》也是源自内蒙古族民歌《城墙上的跑马》的曲调。新疆少数民族风格的王傅林所创作的《楼兰姑娘》、陈明演唱的《为你》、《快乐老家》等,新疆特色乐器和现代配器手法运用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朝鲜族阿里郎组合将流行元素拼贴与Hip-Hop,曲风中融合了朝鲜族音乐和现代感极强的R&B 及RAP等元素。西藏风格的歌曲以郑钧的《回到拉萨》揭开了藏风流行音乐神秘的面纱,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又为流行音乐的创作融入了血液。韩红、李娜、张千一、容中尔甲、亚东等一批音乐人的作品如《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另外,何训田和朱哲琴的《阿姐鼓》更是让世界对中国的流行音乐刮目相看。他们用古朴的音乐语言和现代音乐技巧诉说着雪山的圣洁、高原的胸襟和藏人的虔诚。西南少数民族“山鹰组合”“彝人制造”的专辑《走出大凉山》、倪睿思演唱的《你是天真》,力图以新的音乐范例来解构旧音乐,走出民间、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已成为当代彝族原创音乐的发展势态。郑钧演唱的《灰姑娘》、王众的《眼儿媚》又具有傣族民歌风,李杰的《笑容》有云南白族音调。同样,各地汉民族的民歌也是流行歌曲创作的又一源泉。一首河北民歌《小白菜》曾为程琳演唱的台湾歌曲《酒干倘买无》、刘青创作、那英演唱的《山不转水转》提供了创作基础,其旋律走向和乐句落音都与《小白菜》极为相似,陈汝佳的《故园之恋》取自四川民歌《摘葡萄》、古建芬的《妈妈的吻》同江苏民歌《孟姜女》不但旋律相似,

八段四句落音也一致;张惠妹的《姐妹》又有台湾高山族的影子,赵季平创作、刘欢演唱的《好汉歌》从河南民歌《王大娘镯缸》演化而来,由于恰当地使用民歌元素,使这首歌曲更具流行性及民间、民俗性。

二、民歌新唱之利弊

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即利与弊,它们是呈相对发展的趋势,对于其中某一点,我觉得勿需刻意将其扩大化,从而忽视了事物的其他方面,民歌新唱亦是如此。

1、民歌新唱之利

民歌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而且一般是在劳动人民的劳动过程中产生。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工业化时代,青少年很难去体会,自然也很难谈得上喜欢,加之现在的民歌手多少缺少点与时俱进的做法,过于民族的唱法反而让欣赏者接受不了。而且,由于民歌的不够上口,导致了现在的年轻人宁愿选择那种快餐式的流行音乐也不愿去唱民歌的现象。再者现在的年轻人缺少主动了解民歌的热情,如现在的大学生,他们宁愿选择那种技术性的课程也不愿选择一些修养身心的课程。一定的民俗音乐和仪式音乐都是伴随着它的民俗和仪式存在的,如果这个民俗的形式和仪式丧失的话,它就缺乏它依附的背景,那么,它的完整保留就必然受到威胁,最后只可能出现两个结局:一个就是消失,一个就是以另一个新的姿态出现在社会上。如:唐代的大曲,到了宋以后这个形式逐步消失了,但它分散为很多形式,如:小曲、歌舞、器乐曲等,而流传于后世,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此,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必然有些传统要丢失,有一些传统以新的面貌出现而获得新的发展。近几年,民歌改编的情况非常多,有的歌曲还很受欢迎,这主要体现在流行歌曲方面,从本质上看,流行歌曲是中国民间音乐与新时代的现实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走向,而且,流行歌曲具有民间性、现实性、情感性与人民性,是一种大众文化,拉近了音乐与人的距离,有利于歌曲的传播。面对民歌现在这种急需“抢救”的地步,民歌新唱正是民歌发展的新的方式。

我国的民间音乐,历史悠久、蕴藏丰富、浩如烟海,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和不同的风土人情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乐艺术风格,在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争妍夺丽、相应生辉,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更像一朵朵奇葩,绽放光彩,把中华民族的百花园装点得更加瑰丽多姿。一首首古老流传的民歌都是历史的见证,人民群众创作的结晶,也是传唱之经典,但现在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民歌很不熟悉,如果这些民歌不传播,就会慢慢消失,对我们而言,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

许多音乐人歌手都在积极搜集、整理一些濒临失传的民间音乐,采用新的方式将其重新改编后呈现在人民面前。去年流行乐坛上的刀郎对新疆音乐的重新包装,虽然流行时间不很长但这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对于新疆以外的人来说,一般是不了解新疆的音乐的,不光是因为语言上的差异,还有地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若想要将新疆音乐打入内地音乐市场来让人民了解知道,不能只靠太民族化的方式,因为现在市场上的主流音乐已不再是纯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在市场上已日趋占据了上风。加之,广大青少年是流行音乐的主要对象,而他们也是我们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对象,因此,刀郎在歌曲演绎中,根据自身对新疆民歌的了解及对汉族人的了解,没有把民族元素放得太多,在歌曲《草原之夜》的演唱中,刀郎除了在演唱上显示他“沙哑派”的现代风格外,还在后面的衬词“来来来……”的哼唱中,显示了很现代的那种味道,还加上很现代的配器、,于是,这首《草原之夜》就成了刀郎作为歌手的第一首面世的歌曲。而且,他认为民歌被民族唱法局限了,听众听到的民歌都太多专业,太过讲究技巧了,失去了民歌那种粗犷浑厚的原味,就像《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歌曲,最初的版本不是美声,而是生活中的民歌,也不是如今各大门派的唱腔唱法,而是跟流行歌曲一样可以随口就来的根本不需要去注意声乐中各种行腔的人民之歌。所以在《大漠民歌》这张专辑的配器上,他用流行金属点缀民族器乐,在演绎上更具有亲和力。他要把新疆音乐活生生地拉到听众的面前,让大家能听到一个鲜活的“新新疆”。这张歌碟的最大特点就是浓浓的“新疆味道”,而且这种味道在那之前却是很“陌生”的。就是像《大阪城的姑娘》这样很“新疆”的歌曲,在刀郎现代方式的演绎下,也有了不同往常的意味。演唱者在后面一段的演唱时是用唯吾尔语演唱的。对于听惯了这首歌的汉族人来说,这种“陌生”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曲调那么熟悉,但歌词又充满了神秘。正是这种陌生而熟悉的双重感觉中,听众的审美愿望达到了满足。而《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等很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刀郎都没有自己翻唱,而是让新疆的民族歌手来演绎;他选择了《草原之夜》、《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歌曲进行演绎,是因为他感觉在这些歌曲上,民族特色不是那么浓烈,他把握起来比较到位。“我愿流浪在草…原”,他在处理“草原”这两个字的时候很很强的起伏,耍了点小小的野性,完全突破了以往那个憨直情郎的形象。“我愿做一个小……羊”的“小羊”也是同出一辙。这些曲调的不同处理都能给听众一种完全陌生的感觉,而这种陌生感觉却正是吸引年轻听众的地方。很多歌迷说,他们什么听《遥远的地方》什么时候都

能被感动。

每个时代总有不用的精彩,或许它没有今天的喧闹与繁华,可是它却有今天难以找寻的纯真和独特的回忆。六七十年代,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也许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去感受和体会,而对于走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可能他们更需要对往事的回忆。《二月里来》这张专辑中选录了《九九艳阳天》、《二月里来》、《绣红旗》、《大海啊,故乡》等我国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民歌,经过重新编配,以全新的唱法演绎,给人带来前所未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大海啊,故乡》主要用钢琴加弦乐来衬托人声,重点突出了演唱情绪和和声感觉,充分体现了游子对母亲的依恋。《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意境神秘,非常传神的表现了云南地区纯朴的民俗风情。编曲中使用了切分音节奏,充满动感,打击乐用了非常有民族特色的鼓,好像是一对热情的男女在翩翩起舞。《二月里来》大胆的运用了民谣风格的配器手法,抒情轻快的曲风唱出了欢快的感觉,而且在编曲上加上了独特的效果音,更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用通俗唱法唱民歌可以开拓和扩大民歌的青少年的听众层面,通俗唱法是现代青少年比较喜爱的一种演唱形式,故借助这一唱法向广大青少年推荐介绍中国民歌,无疑是一条十分有利的捷径。如在“99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毛宁演唱的具有民歌风的《梁祝》,那英演唱的《珊瑚颂》,韦唯演唱的《小河淌水》,刘欢演唱的《半个月亮爬上来》等,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尽管从专业角度评论,演唱既有成功也有不足,但不管如何,通过演唱还是拓宽了观众层面,把中国民歌介绍给了广大青少年观众。而且,在南宁民歌节中有许多歌曲,如阿里郎与眉佳合作的《卖花姑娘》、零点乐队的《多谢了》、羽泉的《大地飞歌》等等一些耳熟能详的传统民歌中,被主创者糅入了电声交响乐摇滚爵士乐重金属等现代元素,现代的手法解读古老的民歌艺术,加上动感十足的舞蹈和闪烁变幻的灯光,又借助当红偶像明星的演绎,使人耳目一新,禁不住发出感叹:民歌居然可以这么唱!民歌居然有那么强的震撼力和穿透力!这不论唱腔唱法的民歌新唱,将使更多走在时代浪尖上的年轻人爱上那本是唱在大山里的歌。

当然,让走在时代浪尖上的年轻人爱上本是唱在大山里的歌的方式,并非只有前面的民歌翻唱,还有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曲的“中国化”“民族化”。周杰伦作为当代华语流行乐坛最炙手可热的歌手之一,其演唱风格是很有特色的,他打破了港台流行音乐演唱的模式,一方面借鉴了欧美流行音乐的唱法,另一方面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加入一些民族的东西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如:在演唱中加入

戏曲唱腔的《发如雪》、《霍元甲》等;在重金属节奏中加入了说唱的《双截棍》、《困兽之斗》等;演唱歌曲用方言加花,如加入台湾客家方言的《爸,我回来了》,用北京方言儿化音咬字方法演唱的《我的地盘》等。以西藏山地歌谣风格为蓝本,以青藏高原生活为题材,同时吸收了某些现代流行音乐风格和现代生活体验的流行歌曲。近年来,这些歌曲越唱越多,越唱越红火,一大批名歌星卷入到此类歌曲的演唱队伍中。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在97年国内流行音乐排行榜上排名连续第一。词曲和演唱都是动情之至,仿佛是在诉说对精神家园的苦苦寻觅,除此之外,《珠穆朗玛》、《回到拉萨》、《向往神鹰》、《央金玛》等一系列流行歌曲传唱于大江南北、为各代听众喜闻乐听。

现在许多人把民歌这种植根于生活的音乐形式称为严肃音乐或高级趣味内容,严肃就使人感觉它板着面孔,高雅就使人觉得它高高在上。事实上这种严肃高雅的表面现象与原先的生活性有了极大的冲突,这也就使它的内容离大众越来越远了。而通俗歌曲的流行元素核心就在与它把握住人类情感结构中的永恒主题:爱情,由此而衍生出更加丰富、多层面的情感速递,容易与人们的心灵呼应,民歌要达到这种效果,与通俗歌曲相结合无疑是好的选择。2004年举行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无论是专业组还是业余组,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歌和好歌手都不多,尽管它们在专业表现上有些堪称完美,但是太注重技巧的发挥,忽视了传播内容本身应该传递的是一种个性化的、能与人产生共鸣的东西,反倒是几个少数民族歌手的清新活泼的形式和亲民化的演唱,有几分出彩之处。这种表演形式将一切回归自然反倒在总体上与时代节奏、情感结构都合了拍。受众就是信息的接受者,这对于歌曲来将,就是听歌曲的听众和看音乐电视的观众。不同时期的受众的文化素质、所处社会特征、接受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就会对相同的传播内容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取向。在歌坛活跃多年的蔡琴嗓音醇厚,感觉很西洋化,但她演唱的民歌不仅得到与它同龄的听众群体的喜爱,也打动着青年一代的心。刀郎的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疯狂畅销,他的歌实际上只是把西部民歌木卡姆的旋律融入简单上口的流行因素创作而成的。因此通过质朴的演唱与流行因素的恰当结合,民歌艺术应该是含金量很高的市场前景广阔的文化产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流行音乐充分利用了市场规律(如唱片、歌星生产、演唱会、卡拉OK等)与现代传播手段(如媒体运作、广播电视节目互动、各种排行榜等),而且民歌手的主要曝光机会是通过晚会,这在20世纪80年代传播手段单一的条件下确实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但如今中国晚会的推行也渐渐地与商业合不上拍了,它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因此,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传播媒介的广泛运用,整合传播策略的全面提升将是吸引受众目光的重要途径。因此,民歌新唱主要是利用流行音乐的商业性、大众性等特点,将民歌介绍给最大范围的听众,让广大青少年朋友知道和了解民歌,从而产生对民歌的兴趣,这在民歌的传播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民歌新唱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对民歌而言,它虽然在传播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使民歌的艺术特性与原作有了一定的偏差,歌曲本身变得表象、肤浅了。

2、民歌新唱之弊

民歌新唱,作为一种新的民歌演绎方式,它采取的是流行歌曲的商业化、传媒化的特征,这样的方式可能会为民歌唤回一部分的受众,但商业化的民歌新唱也可能会使民歌存在一个负面的效应,即艺术上的缺失。当今社会是消费社会、媒体社会,流行歌曲作为一种潮流是面向市场的,当它被推向市场时,也就进入了杰姆逊所说的“商业化逻辑”之中,“钱”便成了起重要作用的强大杠杆,促使这种文化成文商品。艺术的高与低没有了圭臬,衡量其成功与否的标志便是市场效应,看其是否具有可观的商业价值,流行歌曲一旦被纳入工业化的生产体制之中,创作者便趋于人民的心理需求,往往以功利为目的来决定自己的制作行为,以谋取利润。由于电子工业的突飞猛进,流行歌曲形成了一种开发型的传播模式,它动用了几乎一切宣传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磁带、光盘等,使其高度传播化,使许多观众观众先闻其名后闻其声,导致流行歌曲在大众媒介的推波助澜中泛滥。次外,流行歌曲的“包装”渐渐远离音乐本身,高度的外化抽取了音乐本身的内容,本质精神被肤浅化、表象化了。

流行乐坛的“中国风”使得许多的歌手、音乐人将民歌融入或改编成R&B、ROCK、RAP、饶舌音乐风格,这极大地迎合了广大青少年的审美取向,也让广大青少年接纳了一部分的新唱民歌,但纯粹的迎合也让部分民歌所特有的艺术特征消失大半。一首精纯甘甜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如今已有好几种不同版本,如周彦红的《又见茉莉花》、梁静茹的《茉莉花》等,歌曲本身是赞美花儿本身的无暇、圣洁,而且,歌词中将人的心理活动与茉莉花相联系,越发显得茉莉的高贵,可如今婉转唯美的赞花的歌曲成了直白大胆的爱情歌曲,歌曲本身的意境和情绪消失大半,想要回味也基本上很难了。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如今也有好几种版本,有黑鸭子组合,也有台湾歌手张惠妹的版本等等,其中张惠妹版本的《康定情歌》

加入了摇滚风格的元素,整个歌曲在前半部分只改变了一定奏,后半部分基本上成了摇滚风格,《康定情歌》本身是一首豪放中有点悠长的歌曲,而现在成了一首快速的摇滚歌曲,虽然在情感上让人得到了宣泄,但歌词中的优美意境在摇滚中完全得不到体会,我相信接纳了这首歌的广大青少年朋友们,应该还没有体会出这《康定情歌》的韵味来,也肯定不太知道这首歌曲的演唱背景是什么?歌曲的出现就像一阵“流行风”吹过了、知道了就可以了,勿需为这首歌去追求太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首描写边疆地区军民反特及赞美用革命中用鲜血浇灌的纯洁的友谊和爱情的新疆歌曲,新型歌手伴之以很多的肢体动作,并且让观众尖叫几声,身体和心理“失重”几下……等等一系列的流行音乐的价值取向在民歌新唱上完全有所体现。首先,歌曲的平民性,这意味着“流行化”的民歌不需要过分的形式美和过分的斧凿与雕饰,其本质追求是希望酣畅淋漓、朴实无华地宣泄与表达劳动人民内心的感情和渴望。浓厚的“商业性”气质包含在流行音乐之中,即娱乐性。它既是取悦欣赏者的手段,又是流行音乐赖以生存的目的。娱乐性意味着流行音乐不需要过多地关注、思考或表现社会生活的重大题材,也不必对所表现的对象作过多的哲理性思索,淡化了民歌本身的深度与艺术性,在歌曲的美感方面,音乐审美本身就是受主观意识控制的,民歌的美感被流行音乐的审美所替代,“民歌新唱”后的歌曲所能感受到的音乐美感早已不再是原民歌本身的那种美感了,它从传统的民间音乐一瞬间成为流行的新型民歌,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审美取向等都是在当时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如今,一切都已改变,有的甚至面目全非,就歌曲本身而言,从一种风格走向另一种风格,歌曲的美感也会随之而改变,传播在人们口中的民歌也就不是原来的民歌了,也许,头次听到的人们就会产生“次生文化与原生文化”相互换位的错觉与错误模式。因此,民歌新唱应该在以建设现代民族音乐文化为前提的情况下,对传统民歌进行改编和演绎,以此来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

三、民歌新唱的走向

如今,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凡事都讲究“效率”二字,日常生活如此,文化传播亦是如此。因此,作为祖国民族文化一部分的民歌,它不再像以往运用人们的记忆口传心授地传播,而是利用市场规律和各种现代传播方式将歌曲送给每位听众。然而,民歌的存在与民俗民风及各种自然劳动场景是紧密相关的,根据这些,人们才能很好地了解民歌,也才能更好地喜欢民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人们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城市、乡村中到处林立着钢

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住在其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基本是一样的,这种变化使得很多的民俗及自然劳动场景逐步消失,民歌在传承上也逐渐成了无本之木。例如,歌曲《黄河船夫曲》,它本是船公扳船时抒发内心情感唱的号子,但如今黄河上的交通工具已不再是那费时费力的人力船,号子中众人扳船的情景已很难再现,这让生长在现代化社会的青少年对歌曲很难理解,也很难产生共鸣。但民歌是几千年来人们歌唱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它其中有不少的优秀作品,为了使这些作品不至于消失,在这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社会中,民歌必须改变方式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以另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社会上,出现在人们的视听中。于是,民歌新唱出现了。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它的出现让广大的受众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议,有支持,也的批判,在众多的争议中,我认为,民歌新唱这种形式不管是好还是不好,这应该是从民歌本身的价值来看。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时间既是最宝贵的财富,人们不管是在投资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希望能尽快的受到效益,主观意识操纵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因此,如今的广大青少年对于流行音乐能够随口就唱,但他们对民歌的熟悉远不如这些以往被人们称作靡靡之音的流行音乐,这是因为他们对民歌的不熟悉和不喜欢还是因为流行音乐比民歌要多呢?我想这应该都不是,在民歌新唱,“土”与“洋”这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是每位创作者、演唱者共同完成的背负得任之使命,更需要用平和的心态严谨的作风去对待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哀心期待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早日在世界歌唱艺术的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

该文章发表于《艺术教育》2009.1

中国民歌欣赏

《中国民歌欣赏》 教学目的: 一、通过中国民歌欣赏,使学生了解并热爱我国灿烂的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二、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增进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识,加深情感体验。 三、结合本地民歌进行歌词创编,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感情,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分析不同民歌在内容及情感上的不同色彩; 2、民歌新唱中学生的参与及体验。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民歌的风格、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教学内容: 1、欣赏《澧水船夫号子》《赶牲灵》《小河淌水》《下四川》《无锡景》 2、分析了解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或录音机、VCD、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活动与体验 (一)劳动号子

1、整体感知(多媒体投影) 师:我们先到湖南的澧水边去听一听船夫们的心声,欣赏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请思考:号子的主要演唱形式,歌曲的表现情绪分别是怎样的?(放音乐和投影,让学生欣赏全曲。) 师:听完这首号子,你认为它的主要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一领众和 师:劳动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其作用是指挥劳动、调节情绪。听了号子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生:我仿佛看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到与凶滩恶水搏斗,最后战胜艰难险阻继续行船的劳动过程。情绪是紧张、有力地。 2、分段赏析 师:请试着唱一唱歌曲的主题,体验一下船工们的生活。(多媒体投影主题旋律) A、学习旋律(只要求学生掌握第二声部,教师唱第一声部) B、填入歌词(号子语言较为简洁,学生能很快学会) 3、综合体验 师:下面我们来当一回船夫,载着理想,驶向成功的彼岸,好不好?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船工们的精神面貌?生:(各抒已见) 师生共同表演唱《澧水船夫号子》,加入划船的律动,全身心投入来表现全曲(可提示学生在歌曲中进行创编,如开头加上“开船罗”的吆喝声,结尾再一齐欢呼“靠岸罗”等)。

中国民歌的体裁及特点

中国民歌的体裁及特点

中国民歌的体裁及特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民歌有大概的了解。 2、初步掌握民歌的三种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体会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略) (二)欣赏与简要说明: 1、引入:课前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民歌。让同学们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引出课题《中国民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于我们国家的民歌的知识。(出示课件) 2、中国民歌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民歌?民歌即民间歌曲。 民歌的产生:民歌源于人们的生活,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情况。 3、中国民歌的三种体裁及特点: 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1)、劳动号子:是伴随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

不同的劳动产生不同的号子。 在内容上,包括劳动、爱情、诙谐、说古论今的,歌词大多即兴而成。 在种类上,有搬运号子(如“装卸号子”)、船工号子(如“川江号子”)、农事号子(如“舂米号子”)等。 欣赏《川江船夫号子》。(播放音乐,同时出示《船夫号子》的曲谱片段。学生思考讨论) 介绍《船夫号子》:《川江船夫号子》是四川嘉陵江上船工所唱的劳动号子。它包括了:“平水号子”、“浅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 劳动号子的特点: 1)、劳动号子的音乐节奏、音调、情绪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的。每种号子的节奏、音调和情绪都随劳动的节奏变化而变化。 2)、劳动号子中经常使用衬词。(如:哎嗨哟……) 3)、劳动号子一般都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2)山歌: 泛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 山歌的种类: 黄河中上游一带的山歌,其特点比较高亢、粗矿。 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的山歌,其特点是抒情性较强。

浅谈中国民歌的地域差异及其地域特色的成因

浅谈中国民歌的地域差异及其地域特色的 成因 论文导读:地域间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民歌的风格特征,因此对于不同地区的语言特点、生活特点、地理环境的熟知,对于我们了解和欣赏中国民歌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四川号子:流行于四川境内长江流域的民歌以“号子”最具地域特色。关键词:中国民歌,地域差异,地域特色,成因民歌,即民间歌曲的简称。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艺术作品。我国的民歌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诗经》中的“风”就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流行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汉魏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调”、元代的“小令”、“散曲”,明清的“歌谣”、“小曲”等。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民歌也随之有了新的内容、精神风貌、音乐形式和艺术风格。发表论文。而其中幅员辽阔、复杂多样的地理背景则使我国民歌体裁丰富、风格多样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地域性的差异对民歌风格特征形成的影响地域间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民歌的风格特征,因此对于不同地区的语言特点、生活特点、地理环境的熟知,对于我们了解和欣赏中国民歌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歌中展现出了劳动人民多样的生活模式,如;与不同的劳动方式紧密相连的号子,与不同的生活场景、生活情趣紧密相连的小曲、小调等。同时由于民歌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音调、生活特点、地理环境等的影响,使得民歌还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如平原地区的民

歌大多婉转流畅;山区的民歌比较高亢豪放;而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产生的民歌,则多是那音调悠长、气息宽广的长歌等等[1]。第一,四川号子:流行于四川境内长江流域的民歌以“号子”最具地域特色。号子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又称之为劳动号子。如流行于四川境内长江流域的《川江船夫号子》,是在行船过程中为组织、协调纤夫们的动作而唱的,由于川江上的水路和气候险恶多变,纤夫们的工作不仅异常艰苦,而且常常性命攸关。在这种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川江号子,便成为劳动号子中极富感染力的一种。川江号子的演唱形式保持了号子的基本特点,即一领众和。领唱者即是劳动的指挥者,领唱者通过多样化的领唱,来指挥和协调船夫们的动作。不仅透出浓郁的川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船夫们乐观、开朗、顽强、坚毅的性格,及与大自然抗争的豪迈气概。第二,黄土高原的“信天游”。黄土高原的民歌,作为“黄土地的歌”,有“信天游”、“山曲”、“顺天游”、“爬山调”、“花儿”等,节奏大多舒缓而自由,音调悠长而飘逸,具有即兴演唱的特点。如;《蓝花花》这首歌中唱到“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采”,这种极富地方风情的语言与浓郁的陕北音调紧密相连,充分展示了这首民歌的独特的声韵、节奏和语调的美。第三,青藏高原民歌。青藏高原绵延千里,特定的地理环境使这一地区的山歌辽阔舒展,音域宽广,节奏自由,音调高亢、气息悠长。歌曲《青藏高原》虽然是一首新创作的歌曲,但它却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歌特点,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青藏高原民歌的风格。这首歌曲旋律深情优美,跌宕起伏,宽广豪放,犹如奔腾的雅鲁藏布江,牵动着人们情感的波澜。歌曲一开始用很强的力度喊

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

小调 即小令。与中调、长调对言。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於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简介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因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并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所以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农村小调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特别是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者居多;城市小调则涉及城镇小手工业者、商人、市民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娱乐嬉戏、自然风光、生活知识、民间故事等。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较规整,表现

手法丰富多样。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 特点 小调多数属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多侧面、较细致的陈述内容。为适应多段词的需要,其曲调则概括、凝炼地表达某种情绪(或柔美、或哀怨、或欢快),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曲折,旋律线丰富多变,表现力强。 小调的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其次为对唱和一领众和等。城市小调多有丝弦乐器伴奏、引子和过门的运用,以及伴奏中乐器的加花装饰、托腔垫腔等,使小调音乐更为优美动人。 小调的歌词格式多样:除七字句外,也有长短句式,除二句,四句常见外,也常有非对偶的三句、五句等结构;加上衬词的丰富多变和格律化,使小调的曲式结构较之号子、山歌更为成熟且富于变化。

中国民歌欣赏学习心得

中国民歌欣赏学习心得 大二开始选修课程了,琳琅满目的课程,但是我被民歌欣赏这门课程吸引住了。一是由于自己比较热衷于唱歌,而是从小以来对名族歌曲的莫名喜爱,所以毫不犹豫选择了这们课。非常幸运的是,在人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选课成功了!所以我跟自己说,要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 为我们讲课的是张清华老师,是在音乐方面比较资深的,第一节课,他给我们放满一张音乐名人,看看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有多少。我认真地看了看,认识的还真屈指可数,不由得有些羞愧,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积累过少。随之他给我们讲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遥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三大类。张老师让我们欣赏了其中比较典型的歌曲。其实号子这一类的歌曲大多来源于劳动中,是为了振奋人们的精神,打发无聊的劳动时间而产生的。演唱者大多都是靠吼叫表达一种干劲,鼓励人们坚持劳作,或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田秧山歌主要常用于插秧、车水等劳动中,是为了鼓舞劳动者的情绪,提高功效,由专门的“秧歌帮子”在田间地头演唱的一种山歌。放牧山歌是放牧者为吆喝牲畜或互相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多为少年儿童所唱,曲调活泼,唱词生动,富有情趣,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小调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三类。吟唱调如儿歌、摇篮曲、叫卖调等都属于此类。这是小调中实用性较强的一类,常在日常生活的某种实际需要中歌唱。谣曲其艺术形式比吟唱调成熟,篇幅不大,乐段结构完整,节拍比较规范。可分为诉苦歌、情歌、生活歌、嘻游歌等。时调是小调中艺术形式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的一类。其结构严谨,旋律发展规范,唱词考究。常带有乐器伴奏,且因其具有可变化发展的“弹性化”表现功能,常被地方戏曲或曲艺吸收为曲牌。十大时调为: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银纽丝调、无锡景调、妈妈娘糊涂调、绣荷包调、对花调、叠断桥调和杨柳青调。 张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经典的民歌演奏乐器。有笛子,二胡,扬琴,古琴等等。。它们各自有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适合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情感。期间有穿插了一些西洋乐器的介绍。中西结合所演奏出来的曲子让每一种情感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十分打动人。其中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欣赏小提琴谢协奏曲《梁祝》。小提琴所代表的英台,大提琴代表的山伯,还有笛子间或穿插其中,给人的感受十分难忘。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很快的,我们的民歌鉴赏课结束了,可音乐的世界是永无止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都需要音乐的陪伴,民歌鉴赏让我可以更好的去体会中国民歌的美! 1001403-26 张帆 2011.12.16

我国民歌小调有哪些种和特点

我国民歌小调有哪些种和特点? 民歌是各类民间音乐的基础。在中国,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存有丰富多彩的民歌。一般来说,中国民歌可以划分成三大类别:(1)山歌;(2)小调;(3)劳动歌曲。山歌中国民歌的一种体裁类别。一般是指人们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劳动中,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编唱的民歌。大多是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山歌的音乐极富地方特色,是民歌中风格性最强的品种。山歌的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南方有“客家山歌”、“兴国山歌”、“柳州山歌”、“江浙山歌”、“弥渡山歌”等;北方有“信天游”、“山曲”、“花儿”、“慢赶牛”、“爬山调”等;少数民族地区有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飞歌”,藏族的“哩噜”,壮族的“欢”、“加”、“伦”以及彝、瑶族、黎族、畲族的各种山歌等。草原的“牧歌”,水乡的“渔歌”,平川的“田歌”或“田秧歌”,都与山歌的性质相类似。山歌的风格有的悠扬秀丽,有的豪放粗犷。各地山歌都有一些代代相传的曲调,歌者即在这些曲调上即兴编词歌唱。其曲调的节奏较自由,有字密、腔长的特点。乐段结构常见的有2乐句乐段、4乐句乐段,多为单乐段的反复或变化反复。小调:小调,又称小曲,曲式结构比较多样、复杂,有两个或四个乐句构成的方整性简单乐段结构,如《小白菜》、《都山小调》;有三个或五个乐句构成的奇数乐段结构,如《爱二娃》;有在四句的简单乐段后加衬词连接句,再将尾句加以重复构成的六句乐段。这是河北民歌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如《献花》、《三杯酒》等;有比较复杂的两段体结构,如同《荣莉花》;也有多对上下句组成的多句体结构,甚至有几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构成的大型套曲,《王婆骂鸡》。此外,还有许多因内容而异,较为自由或独立的调结构形式。小调在河北各地是一种流传较广的民歌体裁,但是,各地的风格不同,例如在大行山一带,由于与山西地理上的接近,这里的小调风格就与山西民歌相似。承德地区东部和唐山地区北部的小调,则近似东北民歌风味。河北东南部的卫运河与漳河流域流行的小调,又与山东民歌、河南民歌互为影响。河北小调的内容,相当广泛而丰富,有反抗阶级压迫、外族侵略的激昂悲壮的战歌,也有表现节日喜庆,轻快、活泼、热情奔放,娱乐性较强的歌曲,还有多种多样委婉细腻的抒情歌曲。各地流传的小调,同时还与当地的民间说唱和地方戏曲有着密切地渊源关系,互相渗透,互为影响,如张家口地区的,“二人”,就是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民歌、小调为素村或利用民歌填词,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民歌,也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如《周总理来到俺们村》等等。劳动歌曲:人们在劳作场合演唱的歌曲。领唱形式在我国民间的集体劳动歌曲中经常采用,如劳动号子等。回答者:冷眼看结果 - 助理二级 11-16 23:19 中国民歌有多种分类法。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班级:12楼宇姓名:季梦寒学号:123030911 在大二课程选修时,我之所以选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原因有四,一是班级里大部分的人都选了这门课;二是觉得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应该会很轻松;三是我本人还是蛮喜欢音乐的;四是自己对于风格迥异的中国民歌的好奇。 在上第一节课时,吴勇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民歌的概念,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还特地说明了民歌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后来又说了中国民歌的分类,分为:号子、山歌(包括一般山歌、小调三大类,教授了我们《起蓬号子》,《对鸟》,《马灯调》三首浙江民歌。这三首民歌对应的地区分别是象山,温州和宁波。对于《起蓬号子》还特意播放了视频给我们看。还提及了《澧水船夫号子》,这一船工号子。然后还告诉我们中国音乐的音阶只有五个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西方七声音阶的12356。其中还说起了在后来的课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勇老师以《沧海一声笑》为例,教授了我们通过听音符发现中国音乐和西方国家音乐,日本音乐的区别,十分典型。在教授《沂蒙山小调》时,告诉我们《沂蒙山小调》并不是小调,而是山歌。在教授不同地区的民歌时,就说了在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近的地区的民歌,我们越是容易体会;而因为地理环境、方言等原因,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远的地区的民歌,越是难以学会。而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就像安徽的《凤阳花鼓》我们唱起来就朗朗上口,但是四川的《黄杨扁担》,甘肃的《下四川》就让人觉得诘屈聱牙。 至于对吴勇老师的感想和老师需要改善的地方,我觉得老师教授的还不错,每节课吴勇老师都是先示范,领唱,再让我们唱。每节课都在教同学们这一类民歌的音阶的唱法,不厌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对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来说,吴勇老师十分称职,也很到位。但是这门课的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氛围都不是很活跃,老师本人也缺少感染力,让人感觉有些无趣和沉闷。对于这个问题,吴勇老师并没有拿出有效措施。 总而言之,我在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中国民歌所表达的感情直白,热烈。能让人感受到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浅析中国民歌流变

浅析中国民歌流变 研究发现,古老传统的民歌流传于我国各个民族中,并将民族的传统保留下来。而且部分民歌已经超越了国族界限,用来歌咏全人类的心声,并出现了古典民歌和现代民歌之分。现代民歌虽然从形式上依然将古典民歌的色彩、风格美等延续下来,但是它丰富了传统民歌的内容,提升了民歌的深度。 一、我国民歌流变的现状 (一)大连新金民歌流变 “新金民歌”属于辽南系列的民歌,本种文化历史悠久,并在民间流传了许多传说和故事。例如在李世民出征时,因为战乱死伤惨重,军中的士兵围着火堆载歌载舞,祈求李世民病愈。这就是大连新金民歌的起源,后来这个起源传播到民间,就逐渐地演变为庆祝丰产和喜庆的事情,特别是在庆祝时打单鼓是新金民歌的重要特点。在发展过程中,新金民歌集成和改编了许多的民歌小调,被文艺工作者逐渐发掘出有太平鼓的民歌形式。该种民歌的舞蹈者多才多艺,身兼多职,有效地发扬了“新金民歌”。 辽南民歌体现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和生活,他们的歌给人们力量,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总是充滿了正能量。辽南民歌借鉴了小调,深受满族萨满歌舞影响,其歌曲中又有民间鼓乐、影调戏和东北二人转的风格,同时还具有强烈的山东文化特征。从新金民歌来看,它具有热情奔放,质朴诙谐的特点,在婉转细致的声音中其歌曲高亢嘹亮、咬字清晰,口腔放松。新金民歌在演唱方式上通常采用“一人领,众人和”的形式,也有说唱结合和观众互动的形式。新金民歌也有歌颂爱情、劳动场景、四季风光以及天伦之乐等内容,这些内容得到了百姓们的传唱,发展同时也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 辽南民歌的体裁有单鼓音乐类、皮影音乐类、小调秧歌类、古曲类、新民歌、劳动号子,伴奏方面涵盖扬琴、三弦、阮、笛子、唢呐、

民歌鉴赏

浅谈西北民歌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内容摘要】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里,民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地区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要深入了解各地方人民的生活,就要从当地民歌谈起。文中以《高亢的西北腔》为例,通过感受、体验西北三首不同地方的民歌音乐情绪,对民歌,西北民歌的体裁以及三首民歌旋律曲调的分析,浅谈西北民歌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民歌;西北民歌;音乐文化; 正文: 民歌时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民歌的体裁多样,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仪式歌曲、乡村或城镇生活歌曲和叙事歌曲。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时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民体裁材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作为一名西部的回族回族音乐教育与工作者,我当然要谈谈我们西北民歌了——我们民族的花儿了!。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主要产生于甘肃的洮岷、临夏和青海的东部农业区,是当地汉、

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花儿”的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信天游”的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西北民歌的骨干音是1 2 5 6,多为上行跳进,下行级进。 按传统说法,男歌手将女情人称为“花儿”,女歌手将男情人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少年”,(在青海)唱“花儿”也称“漫少年”。歌唱方式为独唱或对唱,演唱时即兴编词,声调高亢舒长。花儿的演唱不论是那个民族,都用汉语演唱,唱法有尖音(假声)和苍音(真声)之别,也有真假声并用者,一般男声多用假声,女声多用真声,男女齐唱对唱时,唱同等音高。花儿的词有着独特的格律,这种格律是区别“花儿”与其它民歌的显著标志。花儿的唱词格式多样,衬语十分丰富,曲体结构也有较多样式。 花儿除在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各地还有“花儿会”的习俗,一般在农历四到六月间(以六月初最盛),选择风景秀丽、名山古刹坐落的地方,会期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两天。届时群众云集,对歌声此起彼伏,气氛颇为热烈。 花儿分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河湟花儿曲调丰富多彩,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在大二课程选修时,我之所以选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原因有四,一是班级里大部分的人都选了这门课;二是觉得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应该会很轻松;三是我本人还是蛮喜欢音乐的;四是自己对于风格迥异的中国民歌的好奇。 在上第一节课时,吴勇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民歌的概念,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还特地说明了民歌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后来又说了中国民歌的分类,分为:号子、山歌(包括一般山歌、小调三大类,教授了我们《起蓬号子》,《对鸟》,《马灯调》三首浙江民歌。这三首民歌对应的地区分别是象山,温州和宁波。对于《起蓬号子》还特意播放了视频给我们看。还提及了《澧水船夫号子》,这一船工号子。然后还告诉我们中国音乐的音阶只有五个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西方七声音阶的12356。其中还说起了在后来的课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勇老师以《沧海一声笑》为例,教授了我们通过听音符发现中国音乐和西方国家音乐,日本音乐的区别,十分典型。在教授《沂蒙山小调》时,告诉我们《沂蒙山小调》并不是小调,而是山歌。在教授不同地区的民歌时,就说了在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近的地区的民歌,我们越是容易体会;而因为地理环境、方言等原因,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远的地区的民歌,越是难以学会。而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就像安徽的《凤阳花鼓》我们唱起来就朗朗上口,但是四川的《黄杨扁担》,甘肃的《下四川》就让人觉得诘屈聱牙。 至于对吴勇老师的感想和老师需要改善的地方,我觉得老师教授的还不错,每节课吴勇老师都是先示范,领唱,再让我们唱。每节课都在教同学们这一类民歌的音阶的唱法,不厌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对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来说,吴勇老师十分称职,也很到位。但是这门课的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氛围都不是很活跃,老师本人也缺少感染力,让人感觉有些无趣和沉闷。对于这个问题,吴勇老师并没有拿出有效措施。 总而言之,我在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中国民歌所表达的感情直白,热烈。能让人感受到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我爱你中国》歌曲分析

《我爱你中国》歌曲分析 邓 歌曲《我爱你中国》是电影《海外赤子》的一首插曲,创作于1979年,作词为瞿琮,作曲为郑秋枫。尽管歌词质朴无华,却有动人心魄的激情,把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每当唱起这首歌,都能让人体验到一派喷涌而出的激情,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荡漾着对祖国的崇高之爱。 从歌词上来分析: 一:歌词采用我国传统词律“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一咏三叹,字句凝练。其中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秧苗硕果、青松红梅、南海北国、森林群山、小河清波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满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歌词由三部分构成。一句“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引入全曲。节奏较自由,气息宽广,音调明亮、高亢,旋律起伏跌宕,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大地而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坞,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这是歌曲的主体部分,节奏较平缓,旋律逐层上升,委婉、深沉而又内在,铺展了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 从曲式结构上来分析: 曲式结构图:(数字为小节数) 如图所示,这首曲子为单三部曲式,中间的部分共有三部分,音乐的第19小节到26小节为A部分,为呈示部,其中19小节到22小节为a,23小节到26为b。27小节到34小节是B,是为中段,其间的27小节到30小节为c,31小节到34小节为d。从35小节开始到42小节是再现部分。接着是A、B、A’的整体反复接二房子到尾声。 从旋律发展手法上来分析: 一:变化重复。 二:节奏重复。

浅析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一座宝藏,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沉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部分,其多元的、独特的性质是由于中国地域多样性所致。因此,了解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揭示了中国民歌的社会价值,有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进一步熏陶。笔者从中国民歌的历史发展出发,浅谈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民歌;传承;发展 前言: 近年来,传媒技术发展尤为快速,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文化交流与发展使世界趋向一体化。中国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凭借着独特的文化风格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因为中国民歌也成为音乐界探讨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很多网络、电视、校园里边的民歌大赛,更加推动了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歌文化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了解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尤为关键,笔者将从中国民歌的综述、中国民歌研究意义以及如何做好中国民歌的传承发展进行进一步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以及实效性的帮助。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要了解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中国民歌。民歌通俗来说就是流行于民间的歌曲,是人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经过一定的口头传唱而发展成的音乐艺术。民歌不仅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情感,还是民间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中国民歌诞生极早,有研究表明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民歌的产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印刷技术的出现,使民歌的传承更加彻底。《诗经》便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百多篇民间作品。而后面涌现出了很多经典的民歌作品集,比如众所周知的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著名的明清诗歌等。民歌的区域性极强,具有浓厚的地域性特征,笔者按照不同的要求对民歌做以下分类。 (1)按照体裁形式划分。按照体裁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号子(车夫号子、运工号子、船夫号子)、山歌(普通山歌、游牧山歌、其他山歌)、小调(风俗小调、舞歌小调、时调)等。 (2)按照歌曲的内容划分。歌曲内容划分可以分为生产劳动歌曲、歌颂祖国的歌曲、歌颂生活的歌曲等。 (3)按照地域类型划分。地域类型划分可以分为东北民歌、西北民歌、华北民歌、西南民歌、闽南民歌等等。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课教案 课题:中国民歌欣赏 年级:初中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响设备、歌曲欣赏磁带、录音机、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课题分析: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抓住民歌产生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名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极其丰富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演唱形式多我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湖北民歌《打麦号子》。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必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如内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情绪的抒情性民歌。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如《茉莉花》、陕北民歌《高山点灯》、台湾童谣《天黑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成长的每个过程都和民歌有关。在襁褓中,你们的心灵就受到优美的摇篮曲、催眠曲的陶冶、滋育;在牙牙学语时,你们开始唱数数和学知识的儿歌;在幼年、少年时期,民歌伴着你们游戏、学家务活,帮助你们了解自然、历史和生活……今天,我们音乐课的主题就是--中国民歌欣赏。 二、通过音像资料放映三幅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风光片断,让学生分别根据歌曲的歌名及歌词内容,给歌曲配上适当的画面,在画面的"背景"下,放歌曲欣赏的录音片断,让学生能有一种最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所欣赏内容的理

浅谈我对中国民歌唱法的理解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2038854.html, 浅谈我对中国民歌唱法的理解 作者:吴婷婷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1期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民族风格的发扬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本文在对中国的汉民歌了解的基础上,谈一谈对民歌唱法的理解。 [关键词]民歌;特点;演唱 我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被统计在册的民族就有五十六个。民族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见,民族音乐在整个世界的历史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民族民间音乐主要是指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或是至今仍在人民群众中活跃着的,以传统艺术形式为依据的新民族音乐作品。如:新民歌、新戏曲音乐、新曲艺音乐和新民族器乐曲等。 民歌的发展是扎根在社会的深厚土壤里的,它的形成、发展、变迁等等与地理学、民俗学、生态学、人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华先民就利用我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繁衍出一个个农业部落,走上了原始农业的道路,并奠定了民歌历史的久长。 远古的民歌形式就有:采集歌、狩猎歌、网罟歌、畜牧歌、耕作歌、祭祀歌、情歌等几大种类。 从古至今中国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也改变了经济、政治格局,地理环境的变迁推动了民歌沿袭与变革。 汉族民歌体裁主要有:号子、山歌、田歌、牧歌、渔歌、船歌等。 各民族的民歌在小的封闭状态中独立的发展着,并保存了各民族的自身特色,具有各民族内在的凝聚力。同时,各民族在大的封闭状态下又互相渗透着,形成了中国民歌共有的特征,具有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对民歌唱法产生影响的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一、中国民歌的分类 民歌的分类一直是民歌研究工作中的重点课题,不同的分类方法表明了不同的研究角度。除了音乐学外,文学、历史、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也要对民歌进行分类研究。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以及研究阶段的不同,民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 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着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1、劳动号子 民歌的一个品种,是伴随着重体力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能够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插秧、车水、打场、打夯、打硪、装卸、挑担、摇撸、拉纤、捕鱼、伐木等。每一种劳动号子的音乐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因而产生不同的曲调、节奏、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一般为一唱众和,也有独唱和齐唱的,唱词多即兴创作。 多种多样的劳动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 《哈腰挂号子》它流行于黑龙江林区。是东北林区抬木号子的一种。歌唱形式为一领众

中国民歌赏析之沂蒙山小调

班级:2011级英语3班姓名:林琳学号:2011415078 课序号:01 中国民歌赏析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活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从中国民歌的地域分布来看,大概可以分为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东北受萨满教影晌的狩猎文化民歌区,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汉族民歌区是六个区中最大的一个,而山东民歌则属于东北区部平原民歌支区,山东民歌是山东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个璀璨明珠。山东民歌种类多,分布广,分布范围大,其中尤以小调歌曲所占比例大,也是最能代表山东民歌的一种音乐体裁。其小调代表作《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也是最能代表山东民歌的典范作品之一。 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唱了60年,60年里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 在这片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土地上,两千多年里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将近百年的时间里,沂蒙山人用勤劳勇敢写下过辉煌的篇章。千百年里,沂蒙山人用歌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传递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从远古一直延续到今天。 正月里来什么花,先开先败,什么人手挽手走下山来,正月里来什么花先开先败,什么人手挽手走下山来,正月里来迎春花,先开先败,梁山伯祝英台走下山来,正月里来迎春花先开先败,梁山伯祝英台走下山来。 在沂蒙山,老百姓个个都能唱上几句民歌,姑娘们聚在一起,最快乐的事就是唱上几首歌,歌词既有祖辈上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现唱的。沂蒙山里的歌,真实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破坏抗日根据地。他们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为扫除抗日障碍,我费东工委和行署,向黄沙会会员做下大量艰苦细致的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反动派的严密控制,都未能奏效。最终,我军不得不决定使用武力解决。当时抗大文工团的任务就是以文艺宣传为武器,积极配合这一行动,全团一面在前线开展对敌人的政治攻势,一面深入到黄沙会最盛行的沙沟峪、马头崖等地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和宣传教育,同时搜集创作素材。《沂蒙山小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上白石屋村一间筒陋的民房里创作—出来的。歌曲一经传出,就以其通俗、易懂、生动的歌词,美妙动听的曲调,很快传遍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各抗日根据地,受到了广大军民的普遍喜爱。以后又流传到华北、东北各抗日根据地。 后来,人们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又对歌词内容相继作了修改、充实和完善,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反动投降的内容,给它注入了

音乐教学设计---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教学设计---中国民歌欣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课教案 湖北省汉川市城隍镇中学钟玉霞邮编:431606 课题:中国民歌欣赏 年级:初中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响设备、歌曲欣赏磁带、录音机、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多媒体或图片。 课题分析: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抓住民歌产生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名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极其丰富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

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演唱形式多我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湖北民歌《打麦号子》。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必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如内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情绪的抒情性民歌。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如《茉莉花》、陕北民歌《高山点灯》、台湾童谣《天黑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成长的每个过程都和民歌有关。在襁褓中,你们的心灵就受到优美的摇篮曲、催眠曲的陶冶、滋育;在牙牙学语时,你们开始唱数数和学知

浅析中国古代民歌整理与解注的文化之维

浅析中国古代民歌整理与解注的文化之 维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作为民间文学一种重要的文体样式,中国古代民歌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意蕴。中国古代很多文体的名称与创作并不是同步的,往往是先有创作之实,再有文体之名,中国古代民歌亦是如此,其文体名称远远滞后于创作实际,名实相应更为晚近。著名学者黄侃曾说:“详夫文体多名,难可拘滞,有沿古以为号,有随宜以立称,有因旧名而质与古异,有创新号而实与古同,此唯推迹其本原,诊求其旨趣,然后不为名实玄纽所惑,而收以简驭繁之功。中国古代民歌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也被冠以许多文体名称,如时调、俗曲、小曲、但曲等。不可否认,这些名称的文体意义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别,但艺术实质则大致相同。朱自清认为民歌“似乎是英文folk一song或peo-Ales song的译名。这两个名字的含义,与我们现在所用歌谣之称最相切合”。所谓“民”,即FrankKidson 在《英国民歌论》中所界定的“指不大受着文雅阶层的社会层而言’,。尽管学界对广泛使用的民歌这个文体

名称还有争议,但以此来指称中国古代民间广泛流行的民间歌谣,庶几可起到黄侃先生所说的“以简驭繁之功”。 钱钟书先生曾指出:“吾国文学,横则严分体制,纵则细别品类,体制定其得失,品类辨其尊卑,二事各不相蒙。在中国古代的文体谱系里,文体之间的确存在着尊卑等级之分。尽管“韵文之兴,当以民间歌谣为最先”,“歌谣总是诗的前驱’,但由于其带有较强的民间色彩,所以长期被正统文人轻视和排斥,在文体等级秩序中处于极为边缘的地位。胡怀探曾说:“在中国的旧文学界里,大家都不承认民歌有价值,不承认民歌是诗的一种,却不知他们所谓诗,都是从民歌里来的。所谓“都不承认民歌有价值”,未免有些绝对。前代学者对民歌的价值也有所认识,曾经做过一定的搜集整理工作,如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明代冯梦龙《挂枝儿》《山歌》等。尤其是到了清代,编辑民歌专集己蔚然成风。刘复、李家瑞编写的《中国俗曲总目稿》所收俗曲达六千多种,皆为单刊小册,但郑振铎认为“还不过存十一于千百而己”。郑振铎也曾“搜集各地单刊歌曲近一万二千余种,也仅仅只是一斑”,因此他不禁感慨道,‘诚然是浩如烟海,终身难望窥其涯岸”圈。可见,中国古代民歌的整理和研究尚有许多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