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课时 练习课

第2课时 练习课

第2课时 练习课
第2课时 练习课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2课时练习课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感受用乘法解决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性。

2.培养观察、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前面我们学校了乘法的初步认识,谁来说一说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指名回答。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有关“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页的第5题。

投影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然后独立思考,并把结果填写在教材中。集体反馈时,教师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每幅图各表示几个几相加。

2.完成教材第6页的第6题。

(1)投影出示本题左图,提问:每组有几个人?有几组?图上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打乒乓球?怎样用乘法算式列式?

指名回答,组织全班交流,然后让学生把正确的答案填在书上。

(2)让学生独立完成本题右图。

先观察每排摆几瓶,共摆了几行?

集体订正时,指名口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6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后进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时,指名口述思考方法。

4.完成教材都6页的第8题。

先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连线”就是把意义相同的两个算式连起来,在此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

指名口述连线答案,并要求说出这样连的原因。对学生易错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对错题进行辨析。

三、解决问题

完成教材第6页的第9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引导学生用“小朋友在做什么?每组有几人,有几组”这样的句式来说,便于学生理解图意,列出乘法算式。

2.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对于学困生,教师要进行个别地指

导和帮助。

3.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名扮演,再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是让学生在初步学习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用乘法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更简便的这一道理。教材练习设计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題,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乘法的意义,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课时作业附答案2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重点段落品析。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1.好朋友拉拉手。 遥远的雄伟的庄严的 升旗仪式北京城天安门 2.用文中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非常:。 二、开动脑筋。 请你说一说:首都北京有哪些有名的建筑? 参考答案: 一、1.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庄严的升旗仪式 2.这次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 二、故宫、天安门广场、鸟巢、水立方、人民大会堂。

写景作文评语 1、笔下的春天丰富而又美丽:红的花,绿的草,青的山,蓝的天…… 2、抓住了“”的特点,十分准确;“”,给人的感觉“”。 3、描绘景物时,写出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比如, 发现第一棵小草萌芽时的惊喜,看见在自家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时的兴奋,闻到桃花吐蕊的清香时发出的赞叹,听到老师宣布春游活动时的 快乐……这些都是内心的感受。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乃至联想,都会使习作更生动,更真实,也会令他人感动。 4、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关于春天的美好的东 西写到习作里去,使习作和春天一样生动而美好! 5、放风筝是孩子们最爱的活动,其中的乐趣不言而喻,通过细致的 描写,把天上风筝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腾飞场面展现出来了。 6、读着你的习作,让我们看到一颗多么可爱多么晶莹无暇的童心呀。 7、抓住春天的草、树、花等不同的特点,按照“”的顺序,刻画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反映出自己由衷的喜悦之情。 8、传神地写出了“”快乐游玩的情景,语言生动,描写具体,运用 了形象的比喻写出了“”的美。 9、“”;再加上微风、杨柳、花香,笔下的春天就像一首诗,好美! 10、对“”和“”的描写很有特色,颇带童趣,令人耳目一新,“”这句古诗引用也很恰当,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1、春天的“”真美,抓住了“”写,写出了“”的特点,也写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训练:第一部分 专题九 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 第一课时 小题满分练

第一部分专题九第一课时知能提升小题练通 小题满分练 1.出现在3 300多年前商代中晚期的汉字鼻祖甲骨文,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现代汉字及汉语语法结构,与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一脉相承,由此可见,甲骨文是() ①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③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C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①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错误;现代汉字及汉语语法结构,与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一脉相承,体现了甲骨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②④符合题意。 2.中医药学在理论层面强调“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现了中华文化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华民族因时而变、立象以尽意的特有思维方式;倡导“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命至重、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由此可见() ①中医药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②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B中医药学体现了中华文化哲学智慧和思维方式、中华民族生命至重、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①正确;中医药学在理论层面的丰富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正确;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表述错误;④说法不科学,不选。故本题答案选B。 3.(2019·桂林模拟)在历史长河中,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不同艺术特征的文化并行发展,形成了南北文化各自的艺术风格。正如北方民歌产生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南方的神话产生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一样。可见,不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 ①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各不相同②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③不同地域在自然、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④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D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不同艺术特征的文化并行发展,形成了南北文化各自的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基础练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2.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 正确的是() A.已知Ca是第4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4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3.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 C.卤素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4.(双选)研究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6Mg,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和熔点 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将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 5.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2Cl-====Cl2+2F- 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③非金属性S>As,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O>N,故O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6.(能力挑战题)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C.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铊的相关信息卡片如图所示: (1)铊的原子序数为81,铊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族。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单质的还原性:Tl>Al B.原子半径:Al>Tl C.碱性:Al(OH)3>Tl(OH)3 D.氧化性:Tl3+>Al3+ (3)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 C.Tl3+的氧化性比Ag+弱 D.Tl+的还原性比Ag强 8.(10分)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第一周)三年级语文1-.2.3课---(7课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资料。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 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3.布置预习本课: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 5.照像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

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 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2.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3.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今天老师带来了摄像机,我要将你们的表现摄下来,给大家评议,希望你的好习惯使你的“成长塔”上的基石多起来,最后就可以获得“成功之星”啦!今天呀,老师希望大家养成两个好的习惯——自主预习、复习和认真完成作业。 二、明确自主预习要求及重要性。 1.汇报预习本课情况。 ①知道了三年级预习课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②看懂了哪些图?有什么问题? 2.结合以上情况说说什么是自主预习?预习有什么好处? 小结:是呀,你们是学习的主人,自觉地预习,你会发现你自己能学会和理解课文中的许多内容,而且能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一些问题,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那样我们的自学本领就增强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头脑越用越活了。 三、指导课内预习。 1.夸夸图上同学。 再次看图②③④⑤,弄懂他们是怎样预习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第2课时 青春有格(导学案)-推荐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 第2课时青春有格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理解“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2.理解“止于至善”的含义,理解“止于至善”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二、自主预习 1.在行动之前,;在行动之中,;在行动之后,反思与。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的事情 坚决不做。 3.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和,端正自己的行 为,“止于至善”。 4.以,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 好的证明。 三、合作探究 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有几块天竺石走,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名声。于是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引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1)结合本课相关知识,从白居易带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后来幡然醒悟这件事告诉你什么? (2)西湖小小的几块天竺山石引发了白居易的一番思考,并写下“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的诗句。从白居易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四、随堂演练

1.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自立。这句话是说() 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 B.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 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 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 2.能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理由是() A.换位思考 B.羞恶之心 C.行为规范 D.国家法律 3.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不良诱惑。对此,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 A.可以尝试一下,发现有危害再戒除也不迟 B.只要把握好“度”,沾染不良诱惑并不可怕 C.学会决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D.对不良诱惑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可以沾染不良诱惑 4.最近小华很苦恼,原来他的同学小辉经常当面指出他的错误,他感到很丢面子。对于小华 的苦恼应该怎样认识() A.自己的错误应该由别人指出 B.“自行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别人当面指出自己的不足,这是伤自尊的事 D.小华的反映是自尊心强的表现 5.东汉时期,许衡与朋友出游,见路旁有梨,同伴纷纷摘梨止渴,皆曰:“乱世,梨无主。” 许衡却不为所动,说道:“梨无主,我心有主。”摘一个梨,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而许衡却能压制心中的恶欲,这便是所谓“慎独”之人。下列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是() ①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 ②慎独是一种表面现象,没有实用价值 ③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④慎独是先天就有的道德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6.青春期是人的生命最旺盛的时期,在珍惜青春的同时,我们要去经历,去经验。对青春最 好的证明是() ①以修身为本界②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③在学习中成长④在成长中收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2 第二单元第三课时教案

【精品】Unit2 In the library Sound time Song time Checkout time Ticking time (教案)译林版(三起) 三年级英语下 【教学内容】 Sound time, Song time , Checkout time & Ticking time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熟练听懂、会说祈使句的否定句:“Don’t …”。 (2)能掌握字母P在单词中的发音。 (3)会唱歌曲《Don’t talk, Tom !》。 2.能力目标: 能掌握字母P在单词中的发音。 3.情感目标: 做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孩子。 【教学重点】 (1)能熟练听懂、会说祈使句的否定句:“Don’t …”。 (2)能掌握字母P在单词中的发音。 (3)会唱歌曲《Don’t talk, Tom !》。 【教学难点】 能熟练听懂、会说祈使句的否定句:“Don’t …”。 【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设计新颖,化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 【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Teaching aims: (1)能熟练听懂、会说祈使句的否定句:“Don’t …”。 (2)能掌握字母P在单词中的发音。 (3)会唱歌曲《Don’t talk, Tom !》。 2.Let’s review 呈现Cartoon中的六幅图片,让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复习Don’t...这个句型。 3.Play a game 游戏规则: 快速说出图片对应的英文内容,看谁说的又快又准噢! 此环节复习前一课时书中课文最下面一排的动词及否定Don’t ... Step2 Presentation 1.Try to say 呈现一张图书馆的图片,提问Where ? 学生会回答In the library.以此复习library这个单词,接着要求四人一小组,以图书馆为场景,用Don’t…来说句子,比一比哪组说的最多! 2.Read and write 在前一环节说的基础上,接着呈现Checkout time中的图片,课前让学生先在书上画好图并写上对应的英文表达,以便于课堂上核对答案,节省课堂时间。 Don’t shout. Don’t eat. Don’t run. Ticking time I can say “Don’t …” I can understand the signs in the library. 4.Song time (1)Let’s have a rest !让我们休息一下吧! Enjoy the song 观看视频欣赏歌曲。

第2章2.2.1第二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2010年高考四川卷)2log 510+log 50.25=( ) A .0 B .1 C .2 D .4 解析:选C.原式=log 5102+log 50.25=log 5(100×0.25)=log 552=2. 2.已知lg2=a ,lg3=b ,则log 36=( ) A.a +b a B.a +b b C.a a +b D.b a +b 解析:选B.log 36=lg6lg3=lg2+lg3lg3=a +b b . 3.化简2lg (lg a 100)2+lg (lg a ) 的结果是( ) A .2 B.12 C .1 D .4 解析:选A.2lg (lg a 100)2+lg (lg a )=2lg (100·lg a )2+lg (lg a ) =2[lg100+lg (lg a )]2+lg (lg a )=2[2+lg (lg a )]2+lg (lg a ) =2. 4.已知2m =5n =10,则1m +1n =________. 解析:因为m =log 210,n =log 510,所以1m +1n =log 102+log 105=lg10=1. 答案:1 1.log 63+log 62等于( ) A .6 B .5 C .1 D .log 65 解析:选C.log 63+log 62=log 66=1. 2.若102x =25,则x 等于( ) A .lg 15 B .lg5 C .2lg5 D .2lg 15 解析:选B.∵102x =25,∴2x =lg25=lg52=2lg5, ∴x =lg5. 3.计算log 89·log 932的结果为( ) A .4 B.53 C.14 D.35 解析:选B.原式=log 932log 98=log 832=log 2325=53 . 4.如果lg2=a ,lg3=b ,则lg12lg15 等于( )

上册unit2第三课时

Unit 1 My classroom 第三课时 城关镇中心小学赵紫洁 教学重点:学习书写英文字母Aa, Bb, Cc, Dd, Ee的大小写,学习单词beef, doctor, bed。 教学难点:大写C和D, 小写b和d易混淆;大写B和E的笔顺 教具准备: 1.写有大小写Aa, Bb, Cc, Dd., Ee的字母卡 2.写有本课单词的单词卡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4.自制课件(见媒体素材)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chant”,师生共同随着录音带边打节奏边说歌谣。(使用第二册教材Unit 6,Let’s chant/B)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Now you can say your A B C’s. It’s as easy as 1 2 3 ! 2.让学生背诵字母表

(二)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播放教学课件(字母A) 1) 教师分别用鼠标点击手、苹果和蚂蚁,让学生回答:What’s this? 随着学生回答出:It’s a hand. It’s an apple. It’s an ant时,用鼠标操作显示英文单词。再让学生看着这些单词找出所含的相同字母Aa。教师要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apple和ant前an的使用。 2) 先让学生认读和区分大小写字母Aa。并让学生说出大小写Aa的笔顺。(第二册教材已学过,与之相配套的活动手册上印有字母的书写笔顺)对学生回答正确的及时给与表扬,并让学生进行书空练习。学生如回答错误,再找其他学生帮助说出正确答案,然后进行书空练习。 3) 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的四线三格中教写大小写字母Aa。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抄字头,然后给时间让学生多写几个以达到学会的目的。教师在这一时间内要在学生中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2.播放教学课件(字母B) 1) 教师分别用鼠标点击男孩和球,让学生回答:He’s a boy. It’s a ball.(注意人称he的使用)。点击牛肉,教读单词beef。用鼠标操作显示以上三个英文单词,让学生看单词找出所含相同字母Bb。 2) 让学生认读和区分大小写字母Bb,并说出各自的笔顺。教学步骤同画面1的第二、三步。 3.同样步骤学习字母C、D、E 4.看课本听录音跟读单词和字母。[使用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同步强化训练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第1课美苏争锋 1.右侧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漫画,标题为《合不来》,它揭示出( ) A.意识形态分歧导致两大阵营形成 B.冷战导致欧洲国家分裂 C.冷战对峙格局产生的主要原因 D.美苏冷战的重心在欧洲 答案:C。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导致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 2.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 ) A.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B.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 C.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D.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 答案:C。根据材料“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可知,哈里曼认为美国不必对苏联采取战争手段或者强硬政策,适度地遏制即可达到目的,故选C项。 3.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实施“特洛伊计划”,组织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把‘真理’传到‘铁幕’后面的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 ) A.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和平演变B.加强对西欧盟友的支持 C.促进与社会主义国家科技交流D.及时从朝鲜战场中抽身 答案:A。据题干材料可知,美国通过“特洛伊计划”开展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全面的心理宣传攻势,以期实现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故选A项4.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有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此可知,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 ) A.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研究B.时代越近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 C.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D.只能有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解释 答案:C。由“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到“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和“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说明对冷战起源的认识

第1章1.1.1第二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对集合{1,5,9,13,17}用描述法来表示,其中正确的一个是( ) A .{x |x 是小于18的正奇数} B .{x |x =4k +1,k ∈Z ,且k <5} C .{x |x =4t -3,t ∈N ,且t ≤5} D .{x |x =4s -3,s ∈N *,且s ≤5} 2.集合P ={x |x =2k ,k ∈Z},M ={x |x =2k +1,k ∈Z},S ={x |x =4k +1,k ∈Z},a ∈P ,b ∈M ,设c =a +b ,则有( ) A .c ∈P B .c ∈M C .c ∈S D .以上都不对 3.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设A ={1,2},B ={0,2},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A .0 B .2 C .3 D .6 4.已知集合A ={1,2,3},B ={1,2},C ={(x ,y )|x ∈A ,y ∈B },则用列举法表示集合C =____________. 1.集合{(x ,y )|y =2x -1}表示( ) A .方程y =2x -1 B .点(x ,y ) C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D .函数y =2x -1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2.设集合M ={x ∈R|x ≤33},a =26,则( ) A .a ?M B .a ∈M C .{a }∈M D .{a |a =26}∈M 3.方程组? ???? x +y =1x -y =9的解集是( ) A .(-5,4) B .(5,-4) C .{(-5,4)} D .{(5,-4)} 4.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1)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2)集合{y |y =x 2-1}与集合{(x ,y )|y =x 2-1}是同一个集合; (3)1,32,64,|-12 |,0.5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4)集合{(x ,y )|xy ≤0,x ,y ∈R}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第二课时(练习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练习内容:认识时间的有关内容及练习十九。 练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钟表的读法和写法,能比较熟练地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刻,正确、熟练地记录时刻。 2、在练习过程中用实物钟表亲自拨一拨,感受“快到”与“刚过”。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的意识与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4、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练习重点: 多层练习提高学生读、写时间的能力和速度。 练习难点:

仔细分辨的习惯。 练习关键: 加强拨钟的练习。 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练习准备: 学生自备学具钟面 练习过程: 1、情境引入。 上课铃声一响,教师出示实物钟,定格在8:00 师:(指着钟面上的时刻)现在是几时几分,这个时间我们开始上课! 2、复习看整时的方法。 师: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8时整的呢?电子表示法如何表达? 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整时:中文表示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电子表示法表面上有2个点,点的左边是几,同时点右边是“00”,就是几时)。 3、活动巩固

(新)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9_2百日维新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1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 9.2 百日维新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1 一、选择题 1.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说:“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皇帝勤于政事B.政府部门尽忠职守 C.提倡官民上书言事D.撤并政府机构各部门 解析: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提倡官民上书言事。激起了不少普通绅民、下官小吏的参政热情,他们纷纷上书,因此出现“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的现象。 答案: C 2.新政开始不久,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免去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帝党首领”是( ) A.张之洞B.谭嗣同 C.翁同稣D.袁世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新政开始不久,慈禧太后便解除了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 答案: C 3.戊戌变法期间,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在评论变法时说:“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这主要反映了( )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求大 B.变法内容不符合中国实际 C.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者没有明确具体的纲领 解析:百日维新期间,短短百日之内,光绪帝就发布了100多项改革诏令,即题干所述现象“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这反映出光绪帝急于求成的心情。 答案: A 4.右图维新派向光绪帝献策,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措施是( )

A.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B.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C.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D.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 解析:A项措施使一部分旧官僚失去了“铁饭碗”,因而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 答案: A 5.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A.挽救民族危亡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 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D.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进步的,同时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性质。 答案: D 6.戊戌变法法令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 ) A.创办西式学堂B.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 C.派人赴日留学D.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解析:A、C两项是文化教育措施,D项是政治措施,打击了守旧势力,B项是经济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7.“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 ) A.烈士精神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D.厌世心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谭嗣同的话表明了他想以个人的牺牲来唤醒民众进行变法的决心,体现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烈士精神。 答案: A 8.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它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戊戌变法运动是 ( ) ①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②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③一场贯穿着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其中③虽然在教材中没有明确列出,但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和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之间的斗争贯穿变法的始终。

第九课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精品教案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 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__阻碍__、__失利__和__失败__。[来源学科网]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_认识__和__态度__不同。 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__正常__的,但我们需要及时__调整自己__,__正确__看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_生命成长__的一部分。 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__自己的生命力量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承受__力,__自我调节__和__自我修复__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 在上面这些情境中: (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 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 (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可以多选) (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答案提示:(1)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如,惊慌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沮丧……[来源:学。科。网Z。X。X。K] (2)面对挫折,我会及时调整自己,愈挫愈勇,挫而不折,勇于战胜挫折;也可能会采取不恰当行为;等等。 探究三:教材P107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来源:Z&xx&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7240654.html,] (2)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1)略;(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味消沉,而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并能愈挫愈勇,战胜挫折。[来源:Z,xx,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7240654.html,] 知识模块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探究四:教材P108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

第三节第二课时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右图中阴影部分既表示黑夜,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 完成1~2题。 1.昏线所在的经线是() A.0°经线B.160°E经线 C.180°经线D.20°W经线 2.此刻,北京时间为() A.23日15时20分B.23日15时40分 C.21日15时40分D.22日15时20分 解析:第1题,昏线与东西半球分界线重合,其以东为西半球,则昏线所在的经线为160°E经线。第2题,此时太阳直射70°E,70°E为12时,则120°E为15时20分。 答案:1.B 2.D 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据此完成3~4题。 3.此刻,B点的地方时为() A.2时B.8时 C.16时D.20时 4.此刻,B点与地心连线的延长线与地面交点的地方时为() A.3时B.4时 C.8时D.10时 解析:第3题,赤道上昼夜平分,此时太阳直射西半球,则AB肯定为昏线,A点为18时,则B点为20时。第4题,B点与地心连线的延长线与地面交点所在的经线与B所在经线相差180°,故地方时相差12小时。 答案:3.D 4.C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 30°。据此回答5~6题。 5.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A、B两点季节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A、B两点地方时相同 6.若∠AOC=45°,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A.A点为7月7日10时

B.A点为7月6日4时 C.A点为7月7日4时 D.A点为7月6日10时 解析:第5题,A、B两点的纬度数值相同,故所在纬线圈相等,线速度相等。第6题,根据题意,A点的经度为45°E,比C点所在经线早3小时。 答案:5.A 6.A 2012年3月31日18时2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亚太7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亚太7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美国纽约(西五区)即将迎来日出 B.伦敦(中时区)正值夕阳西下 C.日本东京正值中午下班高峰时期 D.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期 8.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全球范围内的不同日期分别是() A.30日范围大于31日 B.3月31日范围大于4月1日 C.31日范围大于30日 D.3月31日范围小于4月1日 解析:第7题,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8时27分,则西五区的区时为5时27分。第8题,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北京时间为31日18时27分,157°W约是30日24∶00,157°W向东到180°为31日的范围,157°W向西到180°为30日,所以31日范围大于30日。 答案:7.A8.C 二、综合题(共40分) 9.下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的经度是________,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晨线,________是昏线。(8分) (2)将该图利用下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经度。(4分) (3)写出B点的经度,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4分) (4)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4分) 解析:第(1)题,图为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说明太阳直射东半球的中心经线(70°E)。此时晨昏圈与(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相重合,20°W是晨线,160°E为昏线。第(2)题,昼夜半球各半说明图中最中间的经线是晨线或昏线。第(3)题,B点经度为110°W。第(4)题,

人教PEP六下英语Unit 2 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课时内容 B let’s learn Look and talk 课时分析 本课时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继续围绕“上个周末”这一话题展开,主要通过对话学习单词和词组read a book, saw a film, had a cold, slept,last weekend/night/Monday, 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及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Did you…? 的表达。引导学生关注他人,注意周末活动的合理安排。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中学习了句型What did you do ? I... Did you...? 的表达,为本课时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课时的重点是四会单词和词组的掌握以及运用四会单词和词组描述人物在过去时间所做的事情。 本课时包括Let’s learn 和Look and talk两个板块。Let’s learn呈现了Amy看书、看电影,John感冒、睡觉四个周末场景,通过Amy与John周末的活动场景,体现了单词或词组的词形和意义。Look and talk板块呈现的是不同人物在过去时间做的事情的表格,用于操练Let’s learn板块中的动词词组。通过快速记忆游戏提高记忆能力,达到操练语言的目的。 本课时虽然是新授课,但是四会词组read a book, saw a film, slept的原形已经学过,所以学生对词组的理解很容易掌握。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愉快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所学的知识。 课时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词组:read a book, saw a film, had a cold, slept,last weekend/night/Monday, 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2. 能够正确运用上述单词和词组描述人物在过去时间做的事情。 3.了解常见的一般过去式动词的不规则形式。 5.了解常与一般过去时搭配使用的时间状语。 6. 通过完成记忆游戏,提高记忆能力。 课时重难点 1.重点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词组:read a book, saw a film, had a cold, slept,last weekend/night/Monday, 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2)能够正确运用上述单词和词组描述人物在过去时间做的事情。 (3)了解常见的一般过去式动词的不规则形式。 (4)了解常与一般过去时搭配使用的时间状语。 2.难点 能够正确运用read a book, saw a film, had a cold, slept,last weekend/night/Monday 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描述人物在过去时间做的事情。 教学准备 课件、词卡、录音机、磁带、图片、照片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1. Greeting T: Good morning, everyone. S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How are you?

unit2 第三课时

PEP English Teaching Plan ( 6B ) Unit 2 Last weekend Lesson 3 Teaching Contents Let’s try & Let’s talk Lesson Type New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Words: magazine, better, faster Sentences: I want to buy new film magazine.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 see a film? No, I had a cold. I stayed at home all weekend and slept. Ability aims: To listen and read the dialogue. To read and talk about last weekend. To listen and finish the exercises. Emotion aims: Students are glad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in English. They learn to keep healthy. Teaching key points To understand and read the dialogue in Let’s talk.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To understand the listening material an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 To talk about past time with the past tense correctly. 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method Teaching PPT iFly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三部分专题九第1课时能力提升

板块三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典例 1.[2015·四川高考]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答案 C 解析考虑到美国更适合科学研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而不是留在欧洲,这说明美国的科研环境和水平已经超越欧洲,C项与此信息相符。A、B两项与题干信息不符;D项是对题干信息的放大,全球流动也可以是从美洲流向欧洲等,故排除D项。 2.[2015·福建高考]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 A.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D.相对论 答案 B

解析由题干信息“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可排除A项;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处在封建神学的桎梏之下,人们认为宇宙及其力量均由神来操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了“革命”性描述,据此推断B 项正确;量子论是针对微观世界而非宏观的宇宙,C项错误;相对论出现于20世纪初,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3.[2015·重庆高考]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答案 B 解析由材料可知,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去参加牛顿的葬礼,后来通过其著作传播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这说明了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所以本题选择B项。A项和C项与材料无关,D项是对材料的曲解。 4.[2014·山东高考]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