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三数学讲义圆审批稿

初三数学讲义圆审批稿

初三数学讲义圆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初三数学讲义(10)(圆) 知识梳理:

1.圆定义: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 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以上共4个定理,简称2推3定理:此定理中共5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即可推出其它3个结论,即:

①AB 是直径 ②AB CD ⊥ ③CE DE = ④ 弧BC =弧BD ⑤ 弧AC =弧AD 中任意2个条件推出其他3个结论。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不能直接用)即:在⊙O 中,∵AB ∥

CD

∴弧AC =弧BD

3. 圆心角定理: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弦心距相等。 此定理也称1推3定理,即上述四个结论中,

只要知道其中的1个相等,则可以推出其它的3个结论,

B

D

即:①AOB DOE ∠=∠;②AB DE =;

③OC OF =;④ 弧BA =弧BD

4. 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的角的一半。 即:∵AOB ∠和ACB ∠是弧AB 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 ∴2AOB ACB ∠=∠ 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等弧;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是直角所对的弧是半圆,所对的弦是直径。 5. 圆内接四边形

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6. 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切线;两个条件:过半径外端且垂直半径,二者缺一不可

(2)性质定理: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如上图)

推论1: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推论2: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以上三个定理及推论也称二推一定理:

B

A

即:①过圆心;②过切点;③垂直切线,三个条件中知道其中两个条件就能推出最后一个。7、切线长定理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即:∵PA 、PB 是的两条切线

∴PA PB = PO 平分BPA ∠ 基本问题:

1.如图,BC 是⊙O 的直径,P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于点A ,如果PA =

3,PB =1,那么∠APC 等于(

)(A ) 15(B ) 30(C ) 45(D ) 60 1题 2题

2. 等腰△ABC 的顶角A =120°,腰AB =AC =10,△ABC 的外接圆半径等于( ) A. 20

B. 15

C. 10

D. 5

3. 已知P 为⊙O 内一点,且OP =3cm ,如果⊙O 的半径是4cm ,那么过P 点的最短弦等于( )A. 2cm B. 3cm

C. 7cm

D. 27cm

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②平分弦的直线也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弦的中垂线必定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④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必定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

5. 圆的半径等于4cm

,圆内一条弦长,则弦的中点与弦所对弧的中点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_;

A

F

B

E

C

D

6.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BC =2,以BC 为直径在矩形内作半圆,自点A 作半圆的切线AE ,则sin ∠CBE = ( )A.

63. B. 23. C. 1

3

. D.

10

10

.

6题 7题

7. 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 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 )(A )

54(B )45(C )43(D )6

5 8. 如图,⊙O 的直径AB 与弦CD 的延长线交于点E ,若DE=OB , ∠AOC=84°,则∠E 等于( )

A.42 °

B.28°

C.21°

D.20° 拓展问题:

9.如图,AB 是半圆的直径,点C 平分⌒AB

,点D 平分⌒AC ,DB 、CA 交于点E ,则=BE

DE ______.

9题 10题

E

10. 如图,在ABC 中,C=90,D 、E 分别是BC 上的两个三等分点,以D 为圆心的圆过点E ,且交AB 于点F ,此时CF 恰好与⊙D 相切于点F. 如果AC=

24

5

,那么⊙D 的半径=__________. 11. 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点P 在劣弧AB 上,连结DP ,DP 交AC 于点Q ,若QP=QO ,则

QA

QC

的值为 . 12. 如图,⊙O 为△ABC 的外接圆,∠BAC=60°,H 为边AC 、AB 上的高BD 、CE 的交点,在BD 上取点M ,使BM=CH . (1) 求证:∠BOC=∠BHC ; (2) 求证:△BOM ≌△COH ; (3) 求

OH

MH

的值 综合问题

13.如图,△ABC 中,以BC 为直径的圆交AB 于点D ,∠ACD =∠A BC .(1)求证:CA 是圆的切线;(2)若点E 是BC 上一点,已知BE =6,tan ∠ABC =3

2,tan ∠AEC =3

5,求圆的直径.

14. 如图,已知直线PA 交⊙O 于A 、B 两点,AE 是⊙O 的直径,点C 为⊙O 上一点,且AC 平分∠PAE ,过C 作CD PA ,垂足为D .(1) 求证:CD 为⊙O 的切线;

(2) 若DC +DA =6,⊙O 的直径为10,求AB 的长度.

15. 如图,BD 为⊙O 的直径,AB =AC ,AD 交B C 于点E ,AE =2,ED =4,

(1)求证:△ABE ∽△ADB ;(2)求AB 的长;

(3)延长DB 到F ,使得BF =BO ,连接FA ,试判断直线FA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6. 如图,PB 为⊙O 的切线,B 为切点,直线PO 交⊙于点E 、F ,过点B 作PO 的垂线BA ,垂足为点D ,交⊙O 于点A ,延长AO 与⊙O 交于点C ,连接BC ,AF .

(1)求证:直线PA 为⊙O 的切线;

(2)试探究线段EF、OD、OP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3)若BC=6,tan∠F=1

2

,求cos∠ACB的值和线段PE的长.

17.如图,已知⊙M与x轴交于A、D两点,与y轴正半轴交于B点,C是⊙M 上一点,且A(-2,0),B(0,4),AB=BC。(1)求M的坐标;(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过C点作弦CF交BD于E点,当BC=BE时,求C F的长度.

课后作业

1.如图,点A、B、O是正方形网格上的三个格点,⊙O的半径为OA,点P是优弧AmB上的一点,则tan APB

∠的值是【】

A.1 B.2 C.3 D.3

2. 如图,在半径为5的圆O中,AB,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弦,垂足为P,且AB=CD=8,则OP的长为【】

A.3 B.4 C.32D.2

4

3. 如下图OA=OB=OC且∠ACB=30°,则∠AOB的大小是【】

A.40°

B.50°

C.60°

D.70°

4. 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一点,∠CDB=20°,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则∠E等于【】

A40°B. 50° C.60° D.70°

5. 如图,点O是△ABC的内心,过点O作EF∥AB,与AC、BC分别交于点

E、F,则【】

A .EF>AE+BF B. EF

6. 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AD切⊙O于点A, EC CB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有()个.A.0 B.1 C.2 D.3

(1)BA⊥DA (2)OC∥AE (3)∠COE=2∠CAE (4)OD⊥AC

7. 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点M 在PB 上,且OM ∥AP ,MN ⊥AP ,垂足为N .(1)求证:OM=AN ;(2)若⊙O 的半径R=3,PA=9,求OM 的长.

8. 如图,AB 是⊙O 的弦,D 为OA 半径的中点,过D 作CD ⊥OA 交弦AB 于点E ,交⊙O 于点F ,且CE=CB .(1)求证:BC 是⊙O 的切线;(2)连接AF ,BF ,求∠ABF 的度数;(3)如果CD=15,BE=10,sinA=

5

13

,求⊙O 的半径. 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边AB 在x 轴上,且OA OB >,以

AB 为直径的圆过点C .若点C 的坐标为(02),

,5AB =,A 、B 两点的横坐标A x ,B x 是关于x 的方程2(2)10x m x n -++-=的两根.

(1)求m 、n 的值;

(2)若ACB ∠平分线所在的直线l 交x 轴于点D ,试求直线l 对应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3)过点D 任作一直线l '分别交射线CA 、CB (点C 除外)于点M 、N .则

11

CM CN +

的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作业答案:1.A;2.C ;3.C ;4.B ;5.C ;6.D ;7.5;8.48

305

,;

9. 解:(1)5m =-,3n =-.

32y x =+.

(3)过点D 作DE AC ⊥于E ,DF CN ⊥于F .

CD 为ACB ∠的平分线,DE DF ∴=. 由MDE MNC △∽△,有

DE MD CN MN =由DNF MNC △∽△,有DF DN

CM MN

=

1DE DF MD DN

CN CM MN MN

∴+=+=,即

111

CM CN DE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