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课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第一课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第一课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第一课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第一课《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国家弱就要被欺压的道理;懂得从历史中思考未来,关注祖国的发展前途;树立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的决心。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畏列强的个性品质。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所遭受的侵略,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对中华文化的破坏。了解历史上中华儿女为摆脱封建统治、对抗列强的欺压而进行的浴血奋战。

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中国战败后被迫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面对世界列强的凌辱时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中国战败后被迫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懂得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动力来自于对祖国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准备:教师:查找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资料以及这几次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查找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资料,特别是查找战争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人物和事件。学生查找林则徐、邓世昌、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个人简介;查找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资料。

四教学环节:

1 导入:

教师:提问引入1.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了解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及取得的成果。现在,我们要回到近代,看看近代的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不知道同学们对1840这个数字有什么印象?2.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直接引入主题

2教学环节一:百年沧桑

1.教师:“1840”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忘记的数字,就是从1840年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百年梦魇般的生活。那么,1840年以及之后的百年中,中国的大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翻开历史看一看。(呈现下面的一段文字)1840年,英国侵略者在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由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而引起的,所以史称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2.学生阅读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战争的经过及其结果。请学生简述战争的经过。3.让学生阅读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的资料,了解战争的起因、主要经过及其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4.在如上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分组、分专题进行交流。可以将学生分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组”“第二次鸦片战争组”“中日甲午战争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组”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以其他方式分组。学生了解1840年及之后的百年中,中国所遭受的战争创伤,特别是这些战争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耻辱和灾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战争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引导学生不忘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教学环节二:细说不平等条约

1.教师:懂得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世界列强侵略中国,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耻辱。这种灾难和耻辱被一一记录在各个不平等条约中。2.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列举1840年后的百年中,中国与外国列强所签订的各个不平等的条约的名称,教师把它们一一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列举不出来,教师可以直接呈现。3.学生分组交流各自查找到的条约签订的前因后果及其具体内容。在分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整理有关内容,最后全班交流。教师把学生交流的内容列在下表中。条约名称签订国家主要条款4.学生谈体会,说说自己对这些条约的看法和感受。了解这些条约,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世界列强入侵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受强权凌辱的感觉,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弱国就要受欺压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教学环节三:百年抗争

过渡:教师讲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有关故事参见“教学参考资料”中的《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讲完后问学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2.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林则徐是我国人民的不畏强暴、勇于与强权抗争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回顾中华民族在近现代进行的百年抗争

(1)走进三元里

学生阅读师生查找到的广州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资料,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其他地方的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华民族百年抗争的典型事例。学习它,有助于学生了解本课主旨。

(2)甲午风云

学生阅读甲午战争及邓世昌的故事;了解甲午海战中,中国军民对敌斗争的史实,从而体会中国人民在面对敌人侵略所表现出来的慷慨、无畏的精神。本备课系统提供了邓世昌的一些资料,可以供师生参考。

(3)戊戌变法的英烈

学生阅读资料《戊戌变法》,交流从中理解到的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课前阅读有关戊戌变法的小说、历史资料等,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4)孙中山的功绩

1.学生阅读辛亥革命的资料,简要了解这段史实,本备课系统提供的阅读资料《辛亥革命》可供师生参考。下面的资料供参考。辛亥革命作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这是更具历史价值的功绩。从革命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首次把反帝和反封建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经济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有力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总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达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水平,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让学生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及其历史意义,从而了解到中华民族为实现祖国的强盛而付出的努力及其局限性五总结

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中华儿女蔑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战,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也为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奠定了基础。总结提升,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六教学反思

百年屈辱史的感言

百年屈辱史的感言 时间:2018-07-24 12:32:26 | 作者:风箱里的猫i 我曾想过,若是中国历史上将近一百年的屈辱史中,没有那些卓越的思想家,革命家,以及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没有他们敲醒警铃。中国的屈辱史是不是将不止一百年? 还记得辛亥革命前吗,清末时,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在吸食鸦片,而鸦片,几乎可以称为那个时代摧残人肉体甚至是精神的利刃。国家彻底沦为西方掠夺者们的洋朝廷。 终于,有人挺身而出了,他清楚地看出了鸦片对国家的危害;他大胆请旨销毁鸦片;他做出了虎门硝烟这一伟大举动,这是那个时代第一次人们真正意义上的为了摆脱现状而做出的举动。他失败了,也成功了。他失败了,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换来了西方列强的变本加厉,强制通商口增多,更多鸦片被运进国门。他也成功了,他成功地让部分人看到了鸦片的危害,成功地让部分人逐渐对国家现状有了认知;成功地使部分人在无形中有了站起来的念头。他叫林则徐,他成功开始敲醒中国人心中的警铃。 紧接着是辛亥革命的炮声响起,它终结了一段历史。鲁迅先生凛然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数革命家也提笔写下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懑,写下他们的救国之道。 紧接着是真正的战争,这其中也有一批伟大人物的诞生,赵登禹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后遭到日军伏击,死时才39岁,临终前有一句遗言是;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 七七事变后,佟麟阁与赵登禹死守南苑,佟麟阁腿部被机枪射中,下属苦劝不退,负伤作战,从黎明破晓打到烈日当空,头部又受重伤,最终壮烈殉国,临终时45岁,他曾对人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行,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他们的事迹,无一不如警铃般震撼着人心。 实在是有太多太多英雄烈士,对于他们,我只有最虔诚的敬意及感谢,现在的中国实力如此强盛,堪称大国,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的鲜血铺垫成我们的强国之路呢。我知道,我们一路光明,是因为他们竭力抵挡黑暗。

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三课时 甲午风云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三课时 《甲午风云》教学设计 课题甲午风云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发生时间、原因。 2.认识了解《马关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内容、影响。 3.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增强学生为了国家强盛而奋发努力的学习志向,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重点《马关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内容、影响。 难点增强学生为了国家强盛而奋发努力的学习志向。 她 “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

可恨? 引入课题 第三课时甲午风云引入课题讲授新课读历史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 场狭小,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小结: 原因。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到19世纪末,更是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朝鲜半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日本由此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播放视频——中日黄海海战,清末爱国将领邓世昌牺牲 为什么邓世昌的故事至今依旧被人们传颂?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还有很多为国捐躯的将士,请查找资料,说一说他们的故事。 P PT人物事迹展示:丁汝昌、黄建勋、左宝贵。 活动园 “我听爸爸说,当时清朝海军—北洋水师的很多官兵,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奋勇抗敌,誓死保卫祖国!” 阅读相关 内容 自由阅读 观看视频 材料阅读 对话阅 认识近代日 本的狼子野心。 了解甲午战 争发生的时间、 原因。 感悟甲午战 争中为国捐躯的 将士们的英勇事 迹,激发学生爱 国情怀。 了解更多的 英雄故事 进一步了解

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_陈平原

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11日/第006版 文化研究 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 通俗文化的迅速崛起,得益于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在市场竞争中,通俗文化因其娱乐性容易被一般受众所接纳,又因其复制性可以批量生产,就牟取商业利润而言,精英文化决非其对手。在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中,只要把文化推向市场,必然会出现通俗文化独领风骚的局面。但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中,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各有其位置,也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所谓的雅俗对峙与竞争,不应该也不可能走向谁家的一统天下。 近年中国通俗文化的急剧崛起其实不值得大惊小怪,真正令人惊异的是精英文化面临此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时的举止失措。而且精英文化的失落,似乎很难单纯归因于现代化进程的必要代价。这一雅俗易位的过程,有几点“中国特色”值得注意。 雅俗易位的“中国特色” 百年中国,在雅俗对峙中,精英文化基本上处于主导地位。尽管在绝对数量上,通俗文化早就占有明显优势,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仍然系于精英文化的诠释。从晚清到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其思想、言论及倡导的文化运动,是整个社会变革的导向,不管是北洋军阀还是国、共两党,都不能不心存敬畏并有所顾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功,研究者一般都归因于“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以及其蕴含的意识形态内涵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可我想补充两点并非无关紧要的“细节”:新文化倡导者优越的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这自然是基于对今日中国精英文化困境的思考:知难,行亦不易——即便找到了“突围”的最佳方案,能否实施也都大成问题。 “思想改造”限制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在传统中国处中心地位的“士”,进入20世纪,转化为日渐边缘化的“知识分子”。半个世纪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始终是历次政治运动的中心课题。为了“彻底打破少数人对于文艺的垄断,使文艺为最广大的工农群众所接受和运用”,文艺战线开展了一系列斗争,“从1951年批判电影《武训传》开始,经过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适、胡风思想的批判和胡风反革命的揭露,到1957年又进行了反对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及其他右派分子的斗争,接着,进行了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批判”。周扬在第三次文代会上描述意识形态领域的这一系列斗争时,似乎忘了此前有过对王实味、萧军的批判,当然也不可能预见到此后还有连他本人也被卷入的各种名目的大批判。 这种并不温文尔雅的“批判”,关注的并非“普及与提高”之类的枝节问题,而是政治权威不能容忍“文化贵族”们可能有的怀疑精神、批判眼光以及“主观战斗精神”。这种没完没了的“思想改造”不能说毫无效果,起码限制了知识分子的独立姿态,也大大削弱了一般民众对“精英”的崇敬与信任。毫无疑问,此后还会有不甘寂寞的“读书人”为抵制“流俗”而抗争;但不管他们的姿态多么优美,精神多么崇高,都不可能再有“五四”新文化的“轰动效应”。精英已经不是当年的精英,民众当然也不是当年的民众,百年政治风云,岂是三言两语就能抹去?政治权威对精英文化施加“暴力”所造成的严重创伤,恐怕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治愈的。 文化教养的形成离不开金钱和闲暇 除了文化理想、人格力量,精英文化之得以维持与发扬,还有赖于其“经济基础”。有钱有闲不见得就能有文化有教养,可文化教养的形成却离不开金钱和闲暇。“五四”新文化人对其时上海滩头通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游戏”、“消闲”文学观念背后的“金钱主义”;而避免落入“为金钱而艺术”陷阱的前提,是新文化人经济上的

关于中国屈辱的历史

关于中国屈辱的历史 英国侵略者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又要求增开租界和派使节入京,得不到满足便于1857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拿破仑三世执政的法国为分赃也派兵入伙。1860年9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几万守兵龟缩在城墙内(即如今二环路以内的范围),郊外任由侵略军劫掠。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少量拿着刀矛的清兵一战即败,护园大臣只好投水自杀。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1万多名英法官兵于是你来我往,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 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专权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一场有计划的更大的暴行便随之开始。 10月18日,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又威胁清廷,如再不屈服便要攻入城内,将皇宫也予以焚毁。腐朽无能的满清统治者马上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北京条约》,换得侵略者撤退。 ——帝国主义者在因次侵略战争中,大规模地屠杀中国人民。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将5万多人的塘沽镇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使拥有100万人的天津在烧杀之后仅存10万人,进入北京后,杀人不计其数,仅庄王府一处就杀死1700多人。在1937年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余万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就杀害了30万人。 ——帝国主义者大肆贩卖和虐杀华工,使旧中国无数生灵惨遭涂炭。据不完全统计,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贩卖到世界各地的华工多达1200万人。这些被绑架、被欺骗去的华工囚禁在“猪仔馆”,被烙上贩卖目的地的字号。1852—1858年间,仅汕头一地“猪仔馆”中的4万华工,就有8000多人被折磨致死。列强在中国各地开办的工程和矿山中,肆意虐杀华工的记录骇人听闻。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仅东北地区就有不下200万劳工被折磨致死。华工被迫害致死后,被扔进山沟或乱石坑。现已发现的这种“万人坑”就有80多处,埋有劳工尸骨70多万具。 ——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殖民统治,使中国人民备受凌辱,毫无人格尊严可言。那时,外国侵略者享有不受中国法律官辖的“治外法权”。1946年12月24日,北平发生美国士兵皮尔逊强奸北京大学女生沈崇的暴行,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

浙江中考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屈辱史: (1)年,英国发动战争,中国战败,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国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社会。 (2)年,发动战争,中国战败,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随后列强掀起。(3)年,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陷入了社会的深渊。 年,发动事变,开始。 (1)鸦片战争中,血战虎门; (2)甲午中日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 (3)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等阶级派发动运动,这是一场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4)1898等阶级派发动运动,这是一场资 (5)1911年,等阶级派发动,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并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给我们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牢记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我们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中国近代化,向西方学习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主要特点: 由到再到,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4、在经济领域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是:; 在政治领域开始中国近代化的是。

回首近代化历程,我们的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 抗日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教训)(我们的感受):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千万不要丧失警惕。民族团结就是力量,只要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就能战胜强敌。发展是硬道理,现阶段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 针对日本右翼势力歪曲日军侵华史实的做法,我们青少年应:揭露日军侵华的罪行;批驳他们歪曲历史的荒谬言论;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努力学习;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 红军长征 1、(1)20XX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 (2)回顾长征:请写出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主要大事。 (3)说说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克服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4)感悟长征: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5)长征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6)发扬长征精神的意义:长征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持和鼓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途中,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重走长征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组织招募志愿者参加“我的长征”活动。他们预计用一年时间徒步重走长征路,亲自采访长征相关人群,亲眼发现长征沿途的新变化,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豪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案教学设计2课时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2.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3.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了解虎门硝烟的历史背景,观看《虎门销烟》电影。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虎门销烟相关历史资料背景、活动评价单、板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况。 2、使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鸦片这一话题,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 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一:提示背景,引入课题

初三作文:百年屈辱史的感言作文700字

百年屈辱史的感言 我曾想过,若是中国历史上将近一百年的屈辱史中,没有那些卓越的思想家,革命家,以及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没有他们敲醒警铃。中国的屈辱史是不是将不止一百年? 还记得辛亥革命前吗,清末时,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在吸食鸦片,而鸦片,几乎可以称为那个时代摧残人肉体甚至是精神的利刃。国家彻底沦为西方掠夺者们的洋朝廷。 终于,有人挺身而出了,他清楚地看出了鸦片对国家的危害;他大胆请旨销毁鸦片;他做出了虎门硝烟这一伟大举动,这是那个时代第一次人们真正意义上的为了摆脱现状而做出的举动。他失败了,也成功了。他失败了,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换来了西方列强的变本加厉,强制通商口增多,更多鸦片被运进国门。他也成功了,他成功地让部分人看到了鸦片的危害,成功地让部分人逐渐对国家现状有了认知;成功地使部分人在无形中有了站起来的念头。他叫林则徐,他成功开始敲醒中国人心中的警铃。 紧接着是辛亥革命的炮声响起,它终结了一段历史。鲁迅先生凛然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数革命家也提笔写下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懑,写下他们的救国之道。 紧接着是真正的战争,这其中也有一批伟大人物的诞生,赵登禹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后遭到日军伏击,死时才39岁,临终前有一句遗言是;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 七七事变后,佟麟阁与赵登禹死守南苑,佟麟阁腿部被机枪射中,

下属苦劝不退,负伤作战,从黎明破晓打到烈日当空,头部又受重伤,最终壮烈殉国,临终时45岁,他曾对人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行,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他们的事迹,无一不如警铃般震撼着人心。 实在是有太多太多英雄烈士,对于他们,我只有最虔诚的敬意及感谢,现在的中国实力如此强盛,堪称大国,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的鲜血铺垫成我们的强国之路呢。我知道,我们一路光明,是因为他们竭力抵挡黑暗。

百年沧桑巨变

八年级历史下册试题 一、选择题 1、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A、青年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 D、建党节 2、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951年,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A、北平B、新疆C、西藏D、云南 4、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5、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中共八大的召开 6、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王进喜B 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7、今年(2009)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__周年() A、50 B51 C、55 D52 8、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_____时期的( ) A、建国初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 A、城镇 B、大中城市 C、农村 D、沿海地区 10、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 A.扫盲阶段B.小学六年级阶段 C.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级教育D.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教育 1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 12、右图是我国升空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它的名称是() A、长征1号 B、东方红1号 C、神舟1号 D、探索者1 号 13、构成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兵种不包括() A、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C、空军战略轰 炸机部队 D、海军陆战队 14、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了“APEC”,它是下列哪一国际组织:()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15、“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A台湾的根本利益 B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 C大陆的根本利益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6、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时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论中国近现代屈辱史及对当今的启示

论中国近现代屈辱史及对当今的启示 对于中国得近现代史,我们中国人总是不愿提起,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更是由于它是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沦为了东亚病夫。那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不同的视角来探究这个问题。 第一个方面,我们先来探究一下我们中国的发展史。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幸存的古国,像世界上很多文明的国度,它也是从远古的游牧民族经由奴隶社会穿过封建社会,再有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社会一脉相承发展而来的,到现在我们经由短暂的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正如我们已经探究明白的结论——每一次社会形态的变化必然是生产力的进步所引起的,所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为了适应这种生产力的变化而引起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而因此我们称每一次社会变革为革命,这也是不同文明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并且每一个社会发展的快慢最根本的就是看这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的大小,而每一个社会都有其适应的土壤,要实现社会形态的变革,就要使这个土壤在时空上不再满足这个社会形态,并且要积蓄足够的力量来推翻这个社会,所以一个社会的稳定程度与其所在土壤有关,给予其所在社会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政治的附属品军事等有关系。说了这么多,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下我们中国的历史特点,在遥远的古代,只有非洲和欧亚大陆的少数地方产生了文明,这些文明都是大都是由于成功的完成了由聚居群体到奴隶社会的转变,再由于工具的变更,及铁的产生,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大提升,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所占有的地域的扩大,原始的奴隶社会已不能为这种生产力服务了,也就是说这种社会所能承受的最大生产力已经达到了,于是人类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封建社会,中国也是其中一个国家,所谓的封建社会,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唐、宋、元、明、清的朝代,真正的封建社会形态在我们中国应该是夏商周的社会形态模式,即在这个社会中有一个最高领袖(称为王),然后由这个最高领袖分封一些诸侯,这些诸侯有自己的领土,有自己的军队,并且对自己封地理的税负享有使用权,也就是每个诸侯相当于一个国家,所以称为诸侯国,当然,最后领袖,也就是王也有自己的土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是最大的诸侯,也就是说这些诸侯虽然听命于王,但他们有很大的权利,而这正是符合当时生产力的一种社会形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2课时教案

第7 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强侵华所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2.了解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精神 3.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用。中国如何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发给二课时 一、故事引入 1.师:上节课结束时,我们布置了“收集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这节课我们便来讲讲孩子们收集的故事。 2.在小组内分享收集到的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故事或英雄人物故事。

3.全班请两三名同学代表交流。 4.师:这些英雄人物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的历史故事。 5.揭示课题: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圆明园的诉说 (一)了解圆明园及其毁灭的真相 1.观看《圆明园的毁灭》视频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eb8648850.html,/x/page/v30155km85r.html 2.说说你对圆明园的了解。 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年,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园内风景秀丽,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被誉为“万园之园”。 3. 外国人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看法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维克多.雨果(1)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 (2)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 4.师小结: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 - 1949年)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 1949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 时间:1840年6月 - 1842年8月。 起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借口中方销毁鸦片而派兵入侵的战争。 过程:清中叶以后,英国等国向中国大量输出毒品鸦片。1838年,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于次年三月,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2万余箱。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鸦片战争自此开始。 结果:中国失败。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主要内容有: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勒索赔款,协定关税,干涉司法等。中国伤亡人数:22,790人伤亡。英国伤亡人数:523人伤亡。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 时间:1856年- 1860年。 起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为扩大掠夺利益,列强多次提出全面修改多项条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于是列强再次发动战争。 过程: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约》。1859年6月,英、法、美以进京换约被拒为由,率舰队炮击大沽。提督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10艘,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史荣椿战死。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结果:【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二】,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四川省高县硕勋中学2020年中考政治 第一单元复习学案【教师版】 教科版

高县硕勋中学2020年中考复习学案【教师版】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一、单元结构: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Ⅰ、五 一、中华民族发展史是怎样一部历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千年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 的文 、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历 明 大贡献。——其地位和作用表现为 、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 用) 史 一、原因:1、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2、国家的落后;3 、外国侵略者的侵略。 的 二、百年沧桑的历程:经历了(……)战争,签订了(……)条约,中国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5) 足 三、百年沧桑的后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积贫积弱 迹 四、百年沧桑的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2、我们要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自觉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一、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Ⅲ、百年抗争 三、百年抗争的启示: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1840 1919 1949 1956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 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 1、含义:是……的集中体现,是……的精华,是……精神支撑。 一、民族精神 2、作用: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②是推动民族进步的强大动力。 一>内涵:以……为核心的( )、( )、( )、( )、( )的伟大民族精神。(P9)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最珍贵的精 神财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三>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推动中华民族进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 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P9) 它。 ①含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P10) 1、爱国主义 ②表现:6点 (P10) ③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和表现不一样 ④我们应该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建设祖国努力学习。 2、勤劳勇敢、 表现:①在古代中华民族就开始勤劳勇敢、自强不息。② 近现代,长征精神、延安精 神、铁人精神 <四>理解 自强不息 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对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其内容 现实意义:①它使民族自立自强;②它使国家发展进步;③它使政党兴旺发达。(P11) 史 3、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外交原则: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的 4、我们要继承和弘扬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昭 Ⅱ、闭关锁国只能导致 <一>旧民主主义 1、历程:三次革命——都失败了,归根到底是: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示 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革命时期: ①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2、历史告诉了我们: ②中国资产阶级因为阶级的局限性和软弱性,不能担负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为什么?——2点+结论) 没有共产党也没有新中国的今天 ④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二>新民主主义时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P13 2、这一历程告诉了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社会主义革命 1、历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和建设时期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告诉了我们:4点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P16小字里 才能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先锋队,是……先锋队;是……领导核心。 认识中国 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列、毛、邓、三 三、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五、 “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先进性:(见第五单元15课) 第三课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1、古人告诉我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可以促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还可以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 、我国的现状: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教育文化、综合国 1、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P19 一>为什么我们、特别是青少 2、中国还不发达,人民生活还不富裕,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 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3、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实际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P20 1、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3、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 4、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 来社会的栋梁。P21 二、考点梳理: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考点一: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怎样一部历史?答: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P2】 ★2.怎样认识中华文明?【P3】 答:⑴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⑵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⑶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特点;⑷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考点二:近代中华儿女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抗争。 ★1.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是什么?【P5】 答:⑴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⑵国家的落后;⑶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的多次失败得出的结论:落后就要挨打。 2.中华民族是怎样的一个民族?【P7】 答:⑴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⑵中华儿女 捍卫国家独立,维护了民族尊严。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考点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的脊梁”指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P9】 ◎★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与作用:【P9】 ⑴地位: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P112】 ⑵作用: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

2018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突破第二部分专题复习篇专题一列强侵略人民抗争—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与抗争史检测

专题复习(一) 列强侵略 人民抗争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与抗争史 1.1847年7月,英国商人吉布在议会答辩时提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走向衰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B) A.中国的布比英国的质量好,所以价格贵 B.中国的自然经济正在逐渐瓦解 C.英国的侵略严重毁坏了中华文明遗产 D.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遭到破坏 2.(2018·石家庄长安区一模)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纵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B)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千里的领土。鸦片输入量也随之剧增﹐1863—1864年为69 800担﹐到1879年就增至104 900多担﹐其货值等于当年外贸进口总值的半数。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B) A.使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4.1895年,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祐亨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书中写道:“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所由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由此可见,当时清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D)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5.(2018·安徽)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一课历史的足迹第2框百年沧桑,百年抗争教案教科版

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畏列强的优秀品质,形成初步的唯物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目标 能正确看待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所遭受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百年英勇抗战的历史。 教学重点 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教学难点 学生收集史料,以史带论,懂得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动力来自于对祖国的热爱。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1.通过网络查找并整理有关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战后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资料。 2.收集抗日战争时期,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资料。(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 3.整理有关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列强侵略和发愤图强的史料。(如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邓世昌捐躯甲午海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教师引导】1868年,英租界在上海外滩建起开埠以来的第一座公园。园内,树木成荫,美不胜收。然而,在公园门口却竖着“狗与华人不得入内”的牌子,成为中华民族备受帝国主义欺凌的标志性记忆。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回顾我国自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历史,以及中华民族的百年抗争史。 (设计意图:以“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事例创设情境,引入1840年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百年抗争的历史。) 【教师引导】1840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忘记的年份,从这一年开始,中

关于中国屈辱的历史

关于中国屈辱的历史

关于中国屈辱的历史 英国侵略者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又要求增开租界和派使节入京,得不到满足便于1857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拿破仑三世执政的法国为分赃也派兵入伙。1860年9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几万守兵龟缩在城墙内(即如今二环路以内的范围),郊外任由侵略军劫掠。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少量拿着刀矛的清兵一战即败,护园大臣只好投水自杀。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1万多名英法官兵于是你来我往,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 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专权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一场有计划的更大的暴行便随之开始。 10月18日,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又威胁清廷,如再不屈服便要攻入城内,将皇宫也予以焚毁。腐朽无能的满清统治者马上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北京条约》,换得侵略者撤退。 ——帝国主义者在因次侵略战争中,大规模地屠杀中国人民。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将5万多人的塘沽镇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使拥有100万人的天津在烧杀之后仅存10万人,进入北京后,杀人不计其数,仅庄王府一处就杀死1700多人。在1937年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余万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就杀害了30万人。 ——帝国主义者大肆贩卖和虐杀华工,使旧中国无数生灵惨遭涂炭。据不完全统计,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贩卖到世界各地的华工多达1200万人。这些被绑架、被欺骗去的华工囚禁在“猪仔馆”,被烙上贩卖目的地的字号。1852—1858年间,仅汕头一地“猪仔馆”中的4万华工,就有8000多人被折磨致死。列强在中国各地开办的工程和矿山中,肆意虐杀华工的记录骇人听闻。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仅东北地区就有不下200万劳工被折磨致死。华工被迫害致死后,被扔进山沟或乱石坑。现已发现的这种“万人坑”就有80多处,埋有劳工尸骨70多万具。 ——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殖民统治,使中国人民备受凌辱,毫无人格尊严可言。那时,外国侵略者享有不受中国法律官辖的“治外法权”。1946年12月24日,

近代中国百年的历程

近代中国百年的历程 1、根据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提到的时间,以“三年”、“三十年”和“一千八百四十年”为节点,说明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 ①三年:持续三年的解放战争。如渡江战役。 ②三十年: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 ③一千八百四十年: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遭受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 2、人民英雄纪念碑 (1)纪念碑碑身: ①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撰文、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②碑身两侧饰以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花环浮雕。 (2)纪念碑碑身底层浮雕: ①画面内容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此外,还有两块装饰性浮雕: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 ②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共雕刻180个人物,概括地表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 ★(3)运用所学知识,简单描述浮雕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并制作年代尺。 ①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6月; ②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 ③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 ④“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 ⑤五卅运动发生在1925年5月30日; ⑥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1日; ⑦抗日游击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⑧胜利渡长江发生在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4月23日。 ★在1840~1949年长达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发生了很多历史事件。想一想,为什么会选 取这几个历史事件作为浮雕的主题? 因为这几个历史片段所体现的历史事件不仅是历史的转折点,而且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4、重温百年奋斗历程 虎门销金田起武昌起五四运五卅运 南昌起义 胜利渡长江

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设计教案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2.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3.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了解虎门硝烟的历史背景,观看《虎门销烟》电影。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虎门销烟相关历史资料背景、活动评价单、板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况。 2、使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鸦片这一话题,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 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一:提示背景,引入课题 1、出示罂粟花图片,初识“鸦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