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word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word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word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word教案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

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13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 2 6 + 3

1 9 7 6 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 4 5

+ 2 ?+ ? 4

5 9 7 9

开放题: 3 6

+6 3 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

教学后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

()边形,也可能是()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 知识点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用电子图表示出一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如2×6 ∶∶∶∶∶∶,横看是2个6,竖看6个2)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 3 × 4 = 12 (乘数)×(乘数) = (积)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 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 3 × 4 = 12 (乘数)×(乘数)= (积)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 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四、表内除法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出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比较熟练地运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2.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分法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 分法2:按每几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几份。 如:有10个苹果,分法1: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得2个;分法2:按每2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5份。 五、米和厘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如: 1米-40厘米=60厘米(100厘米-40厘米=60厘米) 5.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的。 6.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 (1)从刻度0到7是(7 )厘米。 就直接用7-0=7厘米。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括号就填6厘米。 7.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丨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 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 数×相同加数。如:5+5+5+5表示:5×4或 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 3 × 4 = 12 (乘数)×(乘数)=(积)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新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科目数学 班级二(1)班 任课教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等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

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 在都是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积累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验,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在拼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些简单的图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1.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乘几个角? 2.小明给小军4个苹果后,两人一样多,小明比小军多几个苹果? 3.哥哥有32张邮票,他送给弟弟5张后,两人邮票一样多,弟弟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4.一根木棒,锯成4段,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锯这根木棒要多少分钟? 5.两个书架上共有20本书,从第一个书架上拿4本书放入第二个书架,两个书架一样多,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6.爸爸今年28岁,小华今年6岁,8年后爸爸比小华大多少岁? 7.芳芳今年比小华大3岁,20年后,芳芳比小华大多少岁? 8.下列图形最多可以分出多少个三角形:

9.2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 10.李老师带领4个同学去公园,每张门票4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11.2个乘数都是5,积是多少? 12.题目 ○○○○○○ ()个 ( ) 13.2011年的2月刚好是4个星期,那么这个2月份一共有多少天? 14.画一画,第一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2倍。 第一行:○○○○ 第二行:------------------------- 15.窗台上有两盆菊花,一盆开了3朵,另一盆开了5朵,一共开了几朵? 16.2个3相乘,积是多少? 17.将下列乘加变为乘减 4+4+4+2 5+5+5+5+3 18.画O:3个5,4个2 19.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桌椅多少钱? 20.学校有一个正方形花圃,花圃每边都种

上6株花。则最少一共要种多少株花?21.说出下列乘法算式的含义: 3x2 4x5 6x6 22.说出下到除法算式的含义: 12÷3 15÷5 21÷7 23. 加法算式_____ 乘法算式_____ 除法算式_____ 24.你可以填多少数字 口x口=12 囗x囗=6 囗x囗=16 囗÷6=口囗÷口=6 12÷囗=囗 25.有一堆糖,比30块多,比40块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有多少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得几块?一共有多少块糖? 26.二年级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小船的租金是3元,限坐4人;每条大船的租金是5元,限坐6人。 (1)若二(1)班租的全部是大船,且正好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根据具体事物和图片判断观察角度的 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 简单物体。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出示“盲人摸象”情境图 师: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生:…… 师:四个盲人摸得是同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对摸到的部分感受不一样呢? 师:老师这有一个盒子,请3名同学站在不同方位上观察物品,并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总结出: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板书:观察物体)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出示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 师:丫丫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丫丫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4名学生在不同的方位上观察这个带把的水杯,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水杯的样子。 师: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三、巩固练习出示拍照图 师:说一说小猴、小兔分别在什么位置给小房子拍照,并说一说它们能拍到房子的什么部分。 师:(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判断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并说出理由。 练一练2题 师:汽车侧面的侧面指的是哪? 师:物体的左面和右面观察统称为侧面观察。 作业设计:练一练1、3 板书设计: 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教材内容: 1.100以内的加、减法(三) 2.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3.表内乘法(一) 4.表内除法(一) 5.厘米和米 6.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7.观察物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使学生能列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的长度,会用如“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2.数学思考: (1)使学生在认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确定位置,辨认方向,观察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视图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用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3.问题解决: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图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免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免费) (时间:90分钟)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是5,7 在个位上,其它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写作:_____ ,读作:_____ 。 2. 六千零五十写作_____ ,4078 读作 _____ . 3. 3 个十和5 个一组成的数是_____ ,81里有_____ 个一和______ 个十。 4. 24七= ______ , 口诀:_______ 被除数是________ ,除数是_________ ,商是______ 。表示把 ____ 平均分成______ 份,每份是_____ 。 5. 填 \”、或二” 25- 2X7 _____ 13 4 (1X—4) _____ 30 54-(3X3) ______ 6 72 (£+3) __________ 8 30+5 _____ 4 X8 5 千克_______ 4900克 6. 把12个梨平均分给______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 ______ 个。 7. 25- 7=3……4读作:______ 。其中,25叫做 _______ 。 8.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它是一个______ 位数。 9. 一个数个位是9,十位是4,这个数是_____ 。 10. 4030 读作______ ,二千零五写作______ 。 二、判断题。(共10 分) 1. 所有的锐角都一样大。( ) 2. 判断对错38007500读这个数时一个0也不读. 3. 火眼金睛辨对错.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4. 长方形有4 个直角。() 5. 判断对错.最小的五位数比最大的四位数大1. 6. 一个数加上1,就是最小的四位数,这个数是1100.() 7. 一张长方形纸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8. 钝角一定比锐角大。() 9. 估算:206+292=500。() 10. 丽丽早晨面向太阳,她的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三、选择题。(共20 分) 1. 下面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是() A .8008 B .1080 C .5500 2. 下面每组中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5cm、8cm、3cm B .17cm、16cm、2cm C .1dm、6cm、0.06m 3. 用6、3、2 三个数字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A .6 B .5 C .4 4. 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 也不读的数是()。 A .1001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 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 3 × 4 = 12 (乘数)×(乘数)= (积)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四、表内除法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出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比较熟练地运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分法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 分法2:按每几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几份。 如:有10个苹果,分法1: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得2个;分法2:按每2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5份。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习题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习题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第一单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75-59=?24+38=?42-23=52+23=63-37= 96-59=75+17=54+37=59+19=?55-47= 二、用竖式计算: 1、63-25=15+15=36+39=35+25=91-25=82-39= 2、32+49-17=?45+26+29=85-37-28=93-75+18= 69+10-36=27+12-28=67+27-37=? 91-25+30= 75-36+10=?72-54+12=65-39-15=59+19-23=? 三、解决问题 1、学校有15只白兔,37只黑兔。 (1)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2)拿走了18只兔子,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子? 2、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17人下车。 (1)车上还剩多少人? (2)又上来1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大猴子摘了28个桃,小猴子摘了27个桃,两只猴子吃了19个桃,个桃? 4、学校合唱团原来有36人,有17人毕业,又新加入9人,合唱团现在有多少人? 5、文字题 (1)70减去24,差是(),再减去27,得( ) (2)26加上53和是(),再减去39,得( ) (3)在73+18-25中,先算()法,在80-47+33中,先算()法 (4)找规律,再()里填合适的数。 1、5,7,11,17,25,35,( ),( ),(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测试题 一、按要求涂色。 上图是南山街街心花园示意图,请你先将四边形建筑涂成红色,五边形建筑涂成蓝色,六边形建筑涂成黄色,再在花坛右边的圆形处设计一个五边形的售报亭。 二、按要求画线。 分成2个三角形分成3个三角形分成2个四边形 分成3个三角形分成2个三角形分成2个四边形 三、识图题:把平行四边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平行四边形有()。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我会算。(1题12分,2题16分,3题6分,共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5+7=22+8=40-9+50= 51-5=17+50=34+40-20= 44+6=53-8=67+7-40= 2.用竖式计算。 82+9-53=76-18+25= 100-15-36=28+34-19= 3.把横行、竖列的数分别相加,算出结果。

二、我会做。(1题10分,2题9分,共19分) 1.先画一画,再解答。 (1)在横线上画△,比○多4个,△有()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横线上画☆,比○少3个,☆有()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1) 第一行添上()个星星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 第二行拿走()个星星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 从第二行拿()个星星给第一行,两行的星星就同样多。 三、看图列式计算。(每题6分,共12分) 1.

2. 四、解决问题。(3,5题每题10分,其余每题5分,共35分) 1. 三辆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2.明明和乐乐看同一本书。 乐乐看了多少页? 3.原来有36棵白菜,吃了17棵。 (1) 还剩多少棵?

(2) 又买来了42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 4.小军折了36只纸鹤,小明比小军少折7只,小明折了多少只纸鹤? 5.小轿车有27辆,面包车比小轿车少12辆,大客车比小轿车多19辆。 (1) 面包车有多少辆? (2) 大客车有多少辆? 答案 一、1.523081466754504534 2.38834943(竖式略) 3.7998 二、1.画一画略 (1)106+4=10(2)36-3=3 2.37-9=28(人) 三、1.45+20=65(只) 2.37-9=28(人) 四、1.50+24+18=92(人) 2.34+15=49(页)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是冀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辨别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准备:课件、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学生仔细看大屏幕,根据照片来猜猜这是谁? 出示一张学生背面照片,学生猜测。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面照再猜猜,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要是看见哪个面的照片你就能猜出来呢? 从侧面我们的确很难确定,当同学们看到前面就认出来了,是这样的吗? 刚才同学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2出示“盲人摸象”的情景图,让学生看图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二、授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瞧!就是这只玩具大象。小朋友们,喜欢这只玩具大象吗?它可爱吗? 小朋友想一想:你坐在玩具大象的哪一边? 请大家头不要偏,手不要动,仔细观察玩具大象,思考一个问题:仔细观察,坐在你的位置上能看见玩具大象的什么? 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向全班学生说说? 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分别出示在不同面拍摄的玩具大象的照片,让学生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进行板书: 前面、后面、侧面。 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玩具大象,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结合回答,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下面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观察。 现在你又看到玩具大象的哪个面呢?这回和刚才看到的一吗? 通过我们前面两次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说吗? 教师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学生闭眼想:在正面、侧面、背面能分别看到玩具大象的什么? 活动一:照片找位置。 老师出示一张照片,学生想一想:这张照片具体的观察位置在哪儿?是在房子的什么面拍摄的? 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站到玩具房子的那个面吧! 活动二观察茶杯 老师拿出茶杯,请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刚才咱们不管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还是换了位置以后,都只能看到了茶杯的一个面。如果能让每个小朋友全面地看到茶杯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好呢!

冀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2016年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反思:学生能自主观察出长方体、正方体、球从三个面看到各是什么样的。但对于练一练第三题部分学生想象不出对面是什么图形,于是我让孩子们回家亲自拿一个长方体做上标记动手做一做,剪一剪,增强他们的空间想能力。 二、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的估算、计算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的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 3、在于同学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的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 教学准备:奥运录像片段或相应的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复习阶段,主要侧重于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对于数学也是一样的。那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有哪些?下面是分享给大家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一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注

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 2、进位加法。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 2、退位减法。 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解决问题: 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根据具体事物和图片判断观察角度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出示“盲人摸象”情境图 师: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生:…… 师:四个盲人摸得是同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对摸到的部分感受不一样呢? 师:老师这有一个盒子,请3名同学站在不同方位上观察物品,并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总结出: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出示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 师:丫丫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丫丫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4名学生在不同的方位上观察这个带把的水杯,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水杯的样子。 师: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三、巩固练习出示拍照图 师:说一说小猴、小兔分别在什么位置给小房子拍照,并说一说它们能拍到房子的什么部分。 师:(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判断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并说出理由。 练一练2题 师:汽车侧面的侧面指的是哪? 师:物体的左面和右面观察统称为侧面观察。 作业设计:练一练1、3 板书设计: 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等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 在都是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整理

二、乘法口诀一 一.乘加、乘减 填一填 (1)4×4-2,先算()乘()得(),再算()减()得()。(2)2乘4得(),再加2得()。 (3)3乘3得(),再减去7得()。 (4)4个3相加得(),再加8得()。 1瓶可乐可以倒4杯,3瓶可乐可以倒这样的几杯? 丛老师带小明、小雨、小豪和小斌到公园去玩,成人票是4元,学生票是3元,买门票一共要付多少元? 二.5的乘法口诀 写算式和口诀 3个5相加乘法算式()或() 口诀() 4和5相乘乘法算式()或() 口诀() 5个1相加乘法算式()或() 口诀() 按规律填数 (1)1、3、()、7、()······ (2)5、10、15、()、()······ (3)()、16、()、8、4······ 三.6的乘法口诀 (1)4个6相加是()

(2)6和6相乘的积是() (3)两个乘数分别是6和5,积是() 1片雪花有6个瓣,2片雪花有()个瓣,4片雪花有()个瓣,()片雪花有36个瓣,()片雪花有()个瓣。 括号里最大可以填几? ()×6<20 4×()<25()×3<18 5×()<30 6×()<36 4×( ) <12 2×( ) <12 ( ) ×6<32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 张老师带4名同学去看模型展览,一张门票6元,一共要付( )元。 小明家有4盆月季花,每盆有5朵,共有()朵花。 奥数附加题 若,,则()。 小亮家住的一幢楼,每层有7级台阶,他住5楼,小亮每天放学回家要走()级台阶。一只猫5分钟吃完一条鱼,5只猫同时吃5条同样大小的鱼需要()分钟。 一桶花生油,连桶共重1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花生油重()千克。 第三单元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边形。 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根小棒。 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边形,也可能是()边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乘法 一、教材分析: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容易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全单元包括两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和练习一。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强化对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和计算,为初步认识乘法作比较充分的准备。乘法和加法是有密切联系的,掌握了加法就具备继续学习乘法的条件。在已学过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较少,显得相对陌生。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对几个相同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为学习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2、让学生充分体会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教材没有把乘法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既用加法也用乘法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意义的两个主要内涵:在几个相同数相加时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是往往比加法算式简便。 3、把理解乘法意义和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的过程。乘法意义属于运算概念,小学生形成概念的一般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并进一步拓展概念”,可见概念的形成始终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的数学教材先教学乘法意义再教学乘法应用题的内容结构,从蕴含乘法意义的例题起,就把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典型错题整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典型错题整理 2、50-24+46= 65-23-23= 3、营业员一说:“今天上午卖出《少儿天地》34本;下午卖出29本。”营业员二说:“今天卖出的《少儿科技》有46本。” (1)今天一共卖出《少儿天地》多少本? (2)今天卖出的《少儿天地》比《少儿科技》多多少本? 4、第一行摆17个圆片;第二行摆9个圆片 (1)第一行拿走()个圆片;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个圆片;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1)第一行拿()个圆片放到第二行;两行的图片就同样多。

5、 6、 7、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两个四边形 8、在空格里填数;使横行、竖列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52。 25 16 27 9 9、妈妈带了90元去买菜;卖肉花了24元;买蔬菜花了32元;回家的时候妈妈还剩( )元。 10、小红:我能跳72下;小强:我比小红少跳8下;小芳:我比小强多跳13下。 (1)小强能跳多少下? (2)小芳能跳多少下? 11、一条大鲨鱼;尾长是身长的一半;头长是尾长的一半。已知头长2米;那么这条大鲨鱼全长有多少米? 7 -7 -7 -7 -7

12、林林想用同样从的小棒摆出了6个独立的 后;还剩下4根小棒;林林有多少根小棒? 13、按规律填数 (1)36、30、( )、18、( )、6 (2) 14、列出乘法算式并计算 (1)2个6相加;和是多少? 15、小朋友们分组做游戏;如果每组10人;可以分成3组;如果每组6人;可以分成( )组。 16、学校开联欢会;要搬7张桌子;2位老师抬一张;4个同学抬一张;现在有4位老师;如果一次搬完;还需要( )个同学。 17、在一条长30米的过道上;两侧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都要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18、分清楚算头算尾;只算一头;两头不算的区别 (1)22小朋友排队;第7个到第15个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个? (2)22小朋友排队;第7个到第15个之间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乘法口诀一 一.乘加、乘减 填一填 (1)4×4-2,先算()乘()得(),再算()减()得()。(2)2乘4得(),再加2得()。 (3)3乘3得(),再减去7得()。 (4)4个3相加得(),再加8得()。 1瓶可乐可以倒4杯,3瓶可乐可以倒这样的几杯? 丛老师带小明、小雨、小豪和小斌到公园去玩,成人票是4元,学生票是3元,买门票一共要付多少元? 二.乘法口诀 写算式和口诀 3个5相加乘法算式()或() 口诀() 4和5相乘乘法算式()或() 口诀() 5个1相加乘法算式()或() 口诀() 三、找规律填数。 (1)1、3、()、7、()······ (2)5、10、15、()、()······ (3)()、16、()、8、4······ 四.6的乘法口诀 (1)4个6相加是() (2)6和6相乘的积是() (3)两个乘数分别是6和5,积是() (4)2片雪花有()个瓣,4片雪花有()个瓣,()片雪花有36个瓣,()片雪花有()个瓣。 五、里最大可以填几? ()×6<20 4×()<25 ()×3<18 5×()<30 6×()<36 4×( ) <12 2×( ) <12 ( ) ×6<32 六、(1)名同学去看模型展览,一张门票6元,一共要付( )元。

(2)小明家有4盆月季花,每盆有5朵,共有()朵花。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边形,也可能是()边形。 三、认识除法 一.平均分 1.把8个桃子平均分,可以怎么样? 2.把6分成两堆,请你画出不同的分法。 (1) (2) (3) 3. 6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人分()颗;平均分给3名同学,每人分()颗;平均分给6名同学,每人分()颗。 4.把一根绳子剪成6段,共用了30分钟,平均每剪一次要多少分钟? 5.12个花瓶,每4个装一盒,装了()盒。 6.12个花瓶,装了3盒,平均每盒装()个。 四、除法的含义 1.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枝。 2.8只玩具小象,每4只装一盒,装了()盒。 3.15个小朋友,每5人一组,分成了()组。 4.读一读算式,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是几。 6÷3=2 12÷6=2 30÷5=6 5.(1)每只船上坐5个小朋友,3只船上一共坐()个小朋友。 (2)每只船坐5个小朋友,15个小朋友需要()只船。 (3)3只船上坐了15个小朋友,平均每只船上坐()个小朋友。 (4)兔妈妈为兔宝宝和她的5个朋友准备了30根胡萝卜,平均每只小兔能分得()根胡萝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