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文人戏”看元代文人的心态

从“文人戏”看元代文人的心态

从“文人戏”看元代文人的心态

摘要:元代文人生活在少数民族统治之下,他们无法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从而实现济国安邦的政治理想。元杂剧成为许多文人寻求精神寄托的载体,一些历史上文人的人生遭际也启发了他们对于现实人生的各种思考。本文试以文人题材的元杂剧作为考察对象,以探求元代文人的心态。

关键词:文人戏元代文人心态

元代文人生活在少数民族统治之下,元代统治者取消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因此,元代文人无法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从而无法实现济国安邦的政治理想。许多有才华的文人流落市井、放浪形骸,他们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无法释放的失落情怀,元杂剧的创作及表演舞台成为许多文人寻求精神寄托的载体。元杂剧作家的艺术功力使元杂剧成为了“一代之文学”。元杂剧作家的创作题材广泛,涉及上至帝王、下至烟花巷所等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存状态。当然,历史上的文人的生活也启发了他们对于现实人生的各种思考。

《全元戏曲》中收录了不少文人题材的杂剧,从收录情况看,元代文人比较热衷于以苏轼、李白、杜牧、柳永、司马相如、陶渊明等为创作对象。他们有的是依照史料中记载的文人生活为素材,有的只是借这些文人之名而杜撰各种故事。从这些作品表现的主题来看,有的表现主人公放浪形骸、追云逐月;有的表现坚贞的爱情;有的表现文人对仕途的追求;有的描写文人仕途的坎坷,反映世态炎凉。本文试以创作题材为文人的元杂剧作为考察对象,以探求元

代文人的心态。

一、“文人戏”的三个主题

从题材选择的角度来看,《全元戏曲》中收录的文人戏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考察。

其一,以文人遭贬为题材,展示了元代文人沉抑下僚、志不得申的未遇心境。在这些“文人戏”中,《花间四友东坡梦》、《苏子瞻风雪贬黄州》、《苏子瞻醉写赤壁赋》、《李太白贬夜郎》均表现了才华横溢的文人在现实中因为种种原因而遭贬谪,有的着重于表现被贬的心态,有的着重于表现被贬后的悲惨遭遇。《花间四友东坡梦》中,苏东坡因与王安石有隙,被贬黄州团练,苏东坡心中不平,准备以歌妓白牡丹引诱僧人谢端卿(佛印)还俗,从而使之与自己一起登仕途、与王安石抗衡。佛印不愿还俗,便设计以花间四友引入东坡梦中,启发东坡看透凡俗的追求毫无意义。后来,佛印不但没有娶牡丹,反而启发了牡丹削发为尼,而且使东坡“从今忏悔,情愿拜为佛家弟子”。本剧极具讽刺意义,同时宣扬色空观念,“从今后识破了人相我相众生相,生况死况别离况,永谢繁华,甘守凄凉。畅道是即色即空,无遮无障”[1]。《苏子瞻风雪贬黄州》中,王安石因为与苏轼不合,便借故弹劾他。苏轼回想自己如何从一介贫穷书生,通过努力得到皇帝重用,“我立一身纪纲,守箪瓢陋巷;显一生气象,步金马玉堂”,得志时,“夜对内殿,宠赐金莲,际遇非浅也”,“而今日上一封谏章,入天罗地网。锦绣肠,江湖量,都分付税国江乡”([哪吒令]),最终却因为被人弹劾而被贬黄州。人生

境遇的改变是何等突然。在黄州期间,黄州杨太守百般刁难、不予帮助,苏轼生活困顿,幸而得到了马正卿的周济,一家老小才得以度日。后来,皇帝重新启用苏轼,原因是“如今在朝官员,没一个如他的学问”。最后,马正卿因为周济苏轼而得以升官,杨太守因窘辱苏轼而被削官为民,苏轼官复原职为翰林学士。宦场风波、世态炎凉,苏轼最终发出了[得胜令]“愿做白发老参军”,过着“绕流水孤村,听罢渔樵论。闭草户柴门,做一个清闲自在人”[2]的生活的感慨。文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才学,赢得统治者的认可,然而在仕途中,却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剧终苏轼被官复原职,却对仕进产生了淡然的心态。这可以说是元代文人在现实中真实心态的写照,既然志不得伸,不如寄情于在山水竹林,追求内在的超脱。《李太白贬夜郎》中,李白曾因自己的超凡才华,受到皇帝的礼遇,然而后来,皇帝专宠杨贵妃,不理朝政、政治腐败,最终导致战争,从现存曲词来看,通篇充满李白对皇帝荒淫误国的不满之情。因仅存曲词,不作细致讨论。

其二,假借文人之名,谱写爱情故事,表现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元代剧作家或把历史上的爱情故事重新讲述,或借文人的名字重新组合故事情节来表现爱情。《李太白匹配金钱记》一剧写韩飞卿与王府尹家女儿柳眉儿在九龙池上相遇,一见钟情,柳眉遗下金钱(此钱乃皇帝赐与王府尹的开元通宝金钱五十文),韩飞卿尾随至王府上。王府尹很生气,但碍于贺知章情面,同时王府尹自己又很惜才,就把韩飞卿留在其府上以便与之讨论学问,但后来得知韩是为其女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事:侍奉。③迨(dài):及。④辟:征召。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________ ②或以语话稍多________ ③尽言方养亲________ ④必持以遗老母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身边;稍微;正;给 (2)D (3)虽/名医/不迨也 (4)①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 语言描写: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侧面烘托:魏公太息而许之。 【解析】【分析】(1)①句子大意为:不曾离开过母亲身边。左右:身边;②句子大意为:或许因为话语稍微多了点。稍:稍微;③句子大意为:我正侍奉母亲。方:正;④

元代文人画

元代文人画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元代绘画,在重视对古代传统的继承上创立新意,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和特点,突出表现在文人画开始占据画坛的主导地位。何为文人画,近代学者陈师曾先生认为:“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这可以理解为文人画是一种画中带有文人意趣和性质,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的功夫,而在画外体现文人思想的绘画形态。也就是说,文人画是一种不不拘泥形似,用以表达心里感受的直抒胸臆的艺术。相对于宋代院体画的写实性来说,文人画是一种写意的画。文人画的兴起有其历史的渊源,亦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的产物,它在元代的成长和繁荣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及政治经济制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文人画从融合、蜕变、成熟、以致灿然大盛,不能不说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划时代的大事。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人画家,他们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其中有许多成为传世的代表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元代的文人画把民族审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元代美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并对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元代文人画兴盛的社会背景 元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民族间的矛盾、南北文化的对立, 佛道的争衡,文士和贵族阶级间的敌视 中国的文人知识分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阶层,思想上一直受着儒、道思想的影响。在儒家“达则兼善天下”思想影响下,治国

平天下是大多数文人的愿望,但在元代的社会背景下他们这些愿望化成泡影。 元代社会存在着各种矛盾,如不同文化之间、不同民族与宗教之间、知识分子与权贵之间,这些因素都对元文人画的兴盛有深刻的影响。对于现状文人们无力反抗便慢慢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转而把感情倾注在诗书画上面,而隐逸成了一种逃避社会的普遍现象。 二.元代文人画发展的过程 1.前期文人画家的探索所作的铺垫。 不可否认,元代文人画能够成熟,与前期文人画家的探索密不可分。那么首先要提的就是唐代的王维。从文人画的文学性方面来讲,王维应该是文人画的鼻祖。王维隐居山林以后,体现着他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水墨画,具有了更鲜明的文人画特色。他提出“诗画一体”的理论。有力的推动了绘画内涵的文学化。第二个要说的就是宋代的苏轼。苏轼绘画反对“为行所累”,有句诗写道“论画贵形似,见于儿童邻”。这句话对于文人画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强调绘画要表达心性,主张传神。传神对于文人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文人来讲,仅仅是“画中有诗”是不够的,画中的诗意也可以是一种对象化的东西,就像院体画中诗的意境。神似却是一种全新的造型理论。苏轼提出这种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文人画作了辩解。当时绘画的主流是院体画,院体画已经确立了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不论绘画者还是欣赏者都持着这个标准,而文人画的审美标准还没有确立起来,艺术形态也没有确定。所以他们斥责文人画为随意而为之的另类,一种士大夫们“业余”水平的

从《归去来兮辞》看中国文人的归隐情结

从《归去来兮辞》看中国文人的归隐情结 仕与隐是中国士人生命的两大主题。读书是为了进仕,但同时总有些孤高的文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逃离官场。伯夷叔齐、许由巢父、嵇康阮籍、王维孟浩然、袁枚黄宗羲……每个时代都可以见到隐士那飘逸的身影,可以感受到他们挥之不去的归隐情结。东晋陶渊明堪称隐者之范,其《归去来兮辞》是他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文中处处充溢着隐者甚至非隐文人的这种特殊感情。 一、不事权贵,憎恶官场。 陶渊明29岁开始入仕,此后13个年头,时官时隐,作官4次,总计不过四五年。最后一次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只当了83天的彭泽县令一职,从此不再出仕。本文即写于此间。他认为做官使自己“心为形役”,是迷失自我的错误行为,因而不免“惆怅而独悲”,对此深深地自悔和自责。 不事权贵,憎恶官场,是清高文人身上的共同特质,也是促使他们归隐的主要原因。从拒绝接受帝位的许由到甘愿像乌龟一样曳尾于涂中的庄周,从宁被烧死也不出山的介

之推到拒绝光武帝而垂钓富春江的严子陵,从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到与荐己入京的官员爽约的孟浩然……这一切无不标示一些文人与权贵对立,与官场游离的姿态。 二、乐悦琴书,娱性诗酒 陶渊明归隐之后,“乐琴书以消忧”,音乐销尽他千般烦恼,“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自己所好,自有乐趣。闲暇之余,“临清流而赋诗”,诗文中流淌着他舒畅欢愉之情;“有酒盈樽”,十分满足,“引壶觞以自酌”,异常畅快。值得一提的是,酒之于渊明犹如酒之于李白,渊明本性嗜酒,生活中离不开酒,“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陶渊明集〉序》)。 琴棋书画,诗文美酒是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因读书而有士人之称,因会吟诗作画而千古留名,以弹琴下棋来陶冶性情,更是借酒给单调的读书生涯带来不羁飘逸的情怀;而惟有心无旁骛的隐者才真正让这些东西发挥到极致。 三、躬耕田园,纵情山水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可见陶潜不是个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为设果,是为设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是说杨氏子从文中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 二、解释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是夫子。未:________ 闻:________ 三、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1、诣:拜见乃:于是,就、示:给……看曰:说、未:没有闻:听见三、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②至之市 ③而忘操之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摘要 文章对“宦游”这一中国旅游文化中的特殊现象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其出现的思想根源分析了“宦游”对中国旅游文学的影响,肯定了古代宦游文人性格中坚韧和积极乐观的方面。 关键词:宦游旅游文化诗歌 从《诗经》中的远游思念到《离骚》中屈原的故国之思,从李白的“不知何处是故乡”到刘禹锡、柳宗元的“二十三年弃置身”。那份离乡的哀怨就一直萦绕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从马致远的“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刘长卿的“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再到李商隐的“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这份哀怨愈加直白明显。 中国历来讲究安土重迁,然而当古代文人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后,他们注定有朝一日将毫不犹豫地远走高飞,去历练,去宦游。他们游学、做官、升迁或者被贬流放……历经沧桑,从此,故乡成为他们永远的牵挂,庙堂之高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他们伤感、哀怨、游移……然而,他们的一生,最终将由他们的诗词记录,让世人来见证那段有他们参与的历史。 何谓宦游?由先秦的游说之旅复兴流变而来的宦游是指士人为谋取一官半职,离乡去国;或奔赴京都;或直谒宫门,毛遂自荐;或拜谒权贵,借力晋身;或广交朋友,沽名钓誉所形成的旅游。我国古代的宦游历史悠久,有官吏依赖就又关于宦游的记载。《诗经》所云:“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实命不同。”古代宦游目的明确,虽为游历,但是中心目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游记文学中,往往以优美的文字描述自然风光,游赏之乐,但在其结尾处往往明确的表明心中抱负或借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渴求被重用的心情。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 为什么宦游?什么样的信念使着这些多愁善感的文人倔强的抑制自己还乡的冲动,是什么样的力量阻挡着他们回乡的车船?正如高适在《送蹇秀才赴临光朓》中所云:“帐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犹思阳谷去,若厌陇山高,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料君终自致,勋生在临朓。”又如李白曾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或许还如辛弃疾说的那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天下需要每一个读书人的才华和力量去治理,为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可以供人瞻仰的名字。在他们心中,自然分得清个人愁苦与天下兴亡孰轻孰重,可是,他们又是如此多情。家乡的温情,父母的叮咛,还有妻儿的期盼,尤其当他们遇到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他们被打击,被贬谪,被流放……所有他们的经历,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得他们的“宦游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力度放异彩的一支艺术之花,而那些他们用生命谱成的无韵离骚则为中国记录了点滴。

文 人 画

文人画 文/ 杜哲森 中国传统绘画重要风格流派。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的结合,作者多属具有较深厚、较全面的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文人画”的称谓最先由明代董其昌提出,并对其历史传承关系作了初步阐述:“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家黄子久、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和中国画家陈师曾对文人画的艺术特点、画家的身份及历史渊源又作了较深入的研究。陈师曾的关于文人画特质的论述,即“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空善”的理论,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沿革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有着一个相当长的演进过程。早在两晋时代,一些画家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诸如王□的“画乃吾自画”思想,宗炳的“畅神”说,王微对创作中感情成分的强调,以及顾恺之的“形神”理论等等,都应看作是文人画的滥觞。到了唐代,王维隐居辋川以后,体现着他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水墨画,具有了更鲜明的文人画特色。五代的董源、巨然在山水画创作上追求平淡天真和笔墨情韵,又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艺术规范。到了北宋,文同、苏轼、米芾等人更在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上为文人画广为张目,影响所及,使文人画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艺术思潮,开始从院体画与画工画中分化出来。

但文人画的鼎盛期是在元代,众多的文人士大夫滋生了厌世和逃世心理,将绘画作为个人进行精神上自我调节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赵孟□、柯九思强调以书入画,钱选提出“士气”说,倪瓒鼓吹“自娱”思想,更多的画家则是将具有象征意义的梅兰竹菊(史称“四君子”)作为自己的表现题材,用以标榜个人的志节情操。这样,画家的主体意识被进一步强化,文人士大夫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在创作中也就得到了更突出的表现。延至明代,文人画已上升为画坛的主导地位,并直接影响到了清代绘画的基本格局和审美取向,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突破四王的篱绊,开创了新局面。文人画又经赵之谦、吴昌硕影响到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人。 特征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在色彩和水墨上,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王维之所以受到苏轼、董其昌的极力推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后期创作中开水墨画的先河。文人画家所以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即传统绘画一直不曾把真实地再现事物的表象作为创作目的,而是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

《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阅读原文及其答案

《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阅读原文及其答案 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丁国强舟外观质朴而无饰,以空虚以受盈,不滞于物, 从流飘荡。故历代文人名士,对舟船情有独钟。他们要是对现实生活不满,想遁 世隐逸,耽乐于山水之间,作逍遥优游,多半是买舟而往,有着一种舟居情结。 舟是中国士人人生政治失意后身心的疗养所, 是功成后全身远祸的避难所和 保全天性的理想境地。 被尘世种种外物所扰的文人墨客们乘着它便进入了一种与 世无争的“高蹈世界”。 因此, 具有舟居情结的中国文人都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 关系,都把大自然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在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寻找心灵的 寄托。 只有身居五湖的扁舟之中, 士子们那颗飘泊不定的心才能得到暂时的安顿 与止泊,进而达到了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温一壶酒,驾一叶舟,在扁舟轻凌中扣舷而歌,邀明月为伴,与清风同行, 乘兴而发,兴尽而归,小舟就像一片轻轻的苇叶,飘悠在诗人的心海上,心之真 情,便是生之逍遥。《庄子?列御寇》云:“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庄 子以舟船自由地在水上飘荡来比喻圣人无系人物,无为物役而作逍遥游的状态。 人与物同化,失去了世俗之心,忘却了功名利禄,体悟到一种忘我的自由感和精 神愉悦,达到了自适其性的精神境界,从而展现了生命的真我,实现了自己外在 和内在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这种本质上的对生命意义的张扬和对生命本源的关注, 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呼唤本性自由的回归意识。 “天”与“人”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思考的命题, 以“天人合一”为主流 的天人观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点。 《庄子》 《楚辞》 中居于舟, 临于水,在远离尘世纷争、风景幽美的江泽湖畔信舟垂钓,对酒邀月的渔父,得 到了哲学上的认可, 从而成了中国隐逸文人心目中的偶像。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 “兼济天下”的自觉意识,总怀着一种社会责任感,以谋求天下苍生的幸福,但 在现实中屡遭挫折,进而或弃官或隐居。于是将自己同自然界融为一体,体会和 谐统一的情感愉悦,向自然界寻求生命的意义,从而显发自己的生命价值。 (有删改) 16.请根据文章第二段阐释“高蹈世界”的含义。(6 分)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 分) 18.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中国文人具有“舟居情结”的原因。(6 分) 试题答案: 16.(6 分)摆脱世俗所扰,与世无争的精神世界;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 达到的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17.(6 分)首先,提出中国文人具有舟居情结的观点;其次,阐述舟居情
1/5

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

【一】晏子之御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译文]: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很是神采气昂。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 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 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答案:1.(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B 4.晏子的标准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二】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 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 【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5)陈:同“阵”,摆好阵势。 【二】[译文]:宋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未全部渡河。子鱼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好队列,子鱼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襄公说:“还不行。”等到楚军排好了

中国文人的山水田园情结

中国文人的山水田园情结 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发现讴歌山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中华民族的祖先特别是文人,他们的心灵与自然十分亲近,对山川秀丽的景色十分倾心,田园诗也自然产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庄子最著名的美学命题。宇宙天地无声运行的节奏,自然万物无言生长的旋律,都体现着自然之道的“大美”。而这可能也是古代文人雅士们投身自然,寄情山水的主要原因。道家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哲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人的人生态度与审美情趣。李白就是深得道家真味的一位伟大诗人。他是虔诚的道家信徒,喜欢云游四海。“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便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诗中不乏描山写水的锦绣佳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山水气势磅礴、壮丽无匹的“大美”意境。 李白或者说中国文人对山水的喜爱、亲近几乎是一种本能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来源一方面是受道家文化的影响,崇尚自然美;另一方面则是山水本身对人的吸引,山水美景对人有一种天然的怡情移性作用。置身山水之中能给人一种闲适,愉悦的感受。纵情山水、吟诗作赋是古代文人理想的生活境界。细雨、微风、青山、碧水、桨声、灯影、疏林、淡雾、朝霞、夕岚……自然美景,千恣百态,如诗如画,让人不由得沉醉其中。 儒家思想文化对中国文人的山水田园情结也有一定的影响。儒家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故儒家在亲近大自然时并不一味强调精神上的愉悦,而是以自然之美比附人格之美。因而文人在以山水形态美而产生喜爱之心的同时,还因为自然山水已经是某种“善”的人格象征而心生亲近。有一句话叫做“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就是以水的自然舒展、宠辱不惊形容智慧之人;以山的沉稳厚重,朴实静默形容仁厚之人。因此,山水之中更包含着一种人文精神。文人们描写山水的时候赋予了山水以不同的性情,若说水是柔弱多情的娇女子,山则是伟岸坚强的大丈夫。文人在对山水进行描写时,一般都是为了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把山水景物看成是自己情感的载体。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即以水的绵远悠长喻愁思无尽。还有其他如梅喻孤傲,荷比高洁,松显坚韧,竹透正直,等等,都是儒家“比德”思想的渗透。 这其中,佛教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与中国文化合流的过程中,逐步中国化,对中国文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佛教注重内心的参悟,讲究以“真心”去感悟世界,求得心灵与自然的混一。因而对山水自然的感受更多的是自己心的主观体悟。受佛家文化影响的诗人其诗作一般有空灵、飘逸之感,体现自然的缥缈神韵,洞彻人生的因缘真谛。王维的诗最能体现这一风格。《鸟鸣涧》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以清灵、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置身山水自然的那种闲适、恬静的空明之境,令人读之而忘俗。 当然,中国文人这种与身俱来的山水田园情结--除了受儒释道传统文化的影响外,还各有各的原因。或为隐逸,或为避乱,或不得志,或被排挤,最终都是使文人们走向了山水,走向了广袤的自然。

浅析元代文人画的发展

【题目】:浅析元代文人画的发展 【摘要】:中国画史有三个高峰,一个是宋代的院体画,一个是清代的大写意画,另一个就是元代的文人画。本文首先对传统文人画的概念作一个陈述,然后从元代的社会背景与具体原因两大方面对促进元代文人画成熟的因素作详细分析,并在文章最后进一步说明文人画成为元代美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并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元代;文人画;成熟;影响 【前言】: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也叫士夫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近代画家陈师曾解释文人画是一种画中带有文人意趣和性质,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的功夫,而在画外体现文人思想的绘画形态。也就是说,文人画是一种不不拘泥形似,用以表达心里感受的直抒胸臆的艺术。相对于宋代院体画的写实性来说,文人画是一种写意的画。 近代文人画家冯骥才在《文人画宣言》这本书中阐明了文人画与院体画的区别,他说院体画是一群技术型的专职画师为了俸禄进了画院,画一些供皇帝,大臣玩赏的画。它具有绘画的客观真实性和玩赏性,而没有画家个性和心灵的表现。而文人画具有绘画者本人独立的,个性的精神内容。 文人画在元代的成熟与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这样说,不了解元代的社会背景,也就无法深入的了解元代文人画的内涵。它的成熟除了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外,还有着各方面的具体原因。正是这两大方面的因素促成了元代文人画的成熟。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人画家,他们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其中有许多成为传世的代表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元代的文人画把民族审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元代美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并对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正文】 一.元代文人画兴起的社会背景与文人心理 元代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央政府的封建王朝,,那么作为汉族这样一个历史上几乎一直处于绝对强势的民族,却完全沦落于一个少数民族铁蹄之下,这是作为精英阶级的文人们心理上很难接受的,面对元朝科举制度从一开始就废立无常的境遇,加上本来就有的民族间的抵触情绪,就进一步降低了文人的从政热情,从而滋生了他们的厌世和逃世心理。那些通过各种渠道得以跻身仕官的少数文人,也由于受到猜忌、排挤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精神也时时处于痛苦之中,这便使元代的文人们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将绘画作为个人进行精神上自我调节的手段。 二.元代文人画发展,成熟的具体原因 1. 政治环境因素。 元朝初期,画院解体,元朝统治者放松了对绘画的控制。与宋代统治者时常干预绘画相比,元代画家有相对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大量院体画师走向社会,走向民间。他们不再有官府撑腰。那么到了社会上,他们的画虽有高超的技术,但没有新意。一些院体画高手便涉入文人画。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为蒲亭长________ ②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则》) (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答案】(1)担任;栖息,停留 (2)吾近日过元舍 /庐落整顿/ 耕耘以时 (3)①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③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分析】(1)结合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担任蒲亭亭长。为:担任;②句意为: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集:栖息,停留。 (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根据句意断句为: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乃,于是;以,拿;奉,通“俸”,俸禄;资,资助;使,让;句子翻译为:于是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②顾,难道;不如,比不上;鄙,边境;句子翻译为: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界的那个和尚吗?③

文人画的鉴赏要求论文

《浅谈文人画的鉴赏要求》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班号: 姓名序号:

目录 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键词:文人画、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绪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鉴赏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1文人画历史渊源的追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2文人画家人格精神的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3文人画作者对艺术的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4文人画注重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浅谈文人画的鉴赏要求 摘要 收藏,是文化的鉴赏,是一种精神活动。鉴赏有“鉴”、“赏’,二义。鉴者,鉴其真伪赏者。品其高下,二者相联系而有区别。高明的收藏家,不仅有鉴定真伪的眼力,还要有品其高下的目光。如果说鉴定真伪是收藏的基础或者前提,品其高下则是收藏行为的提高和升华。只有从鉴识进人品味的层次,收藏方可以称为精神生活。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风格流派,具有独特的审美趋向,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的完美结合。其重主观、重表现、重写意的美学思想,崇尚笔墨韵味,强调空灵简淡的审美境界,深受禅宗美学影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文人画、鉴赏。 1.绪论 了解文人画的鉴赏技法,掌握最基本的文人画鉴赏手法,通过对文人画的鉴赏,了解作者的作画技法,蕴含感情,推及当时的历史阶段,鉴赏当时人文艺术,了解历史背景。 2.鉴赏要求 2.1文人画历史渊源的追溯 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有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早在西晋时代,一些画家就在创作中表现出某种文人画的 1

论中国古代诗人的爱国情结(一)

论中国古代诗人的爱国情结(一) 摘要:爱国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歌中,诗人们或表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或表现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或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今天,我们学习这些诗歌,可从中受到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爱国情结 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情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奔走呼号,甚至流血捐躯,留下了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留下来的无数爱国诗篇,正是他们碧血丹心的结晶,是我国悠悠文学长河中杰出的一支。今天,我们捧读这些诗词,仍不免为之激情满怀。心潮澎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诗歌,是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的生动教材。因此,研究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情结,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我国古代诗人们的爱国情结,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祖国的山河大地,永远都是深爱着它的赤子心灵的牵挂与寄托,哪怕是片山寸土,一草一木,都分外关情,都成了他们常常吟咏的对象。这方面的诗歌,由于受社会历史环境及个人遭遇的影响而风格内容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描绘祖国山河的锦绣风光,表达心中的无比热爱之情。这类诗歌,大多作于太平盛世之时或诗人年轻气盛之际,面对祖国的美好河山,心中总能增添几分豪气。因此作品风格雄健豪迈,格调昂扬明快。这一类的诗歌,较早的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幅北国风光画:蓝蓝的天,绿茫茫的草原,风吹草拂,牛羊隐约可;这更是一首对世代生息的土地的赞歌,读后不禁让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另外,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茫茫的沙海,升腾的孤烟,浩渺的黄河,浑圆的落日,多么奇特而壮丽的塞外风光。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长江从万山丛中奔腾而来,钟山蜿如一条巨龙逆流而上,诗人以雄奇、奔放之笔,描绘了金陵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抒发天下统一的昂扬欢快之情。谭嗣同的《出潼关渡河》:“平原莽千里,到此忽嵯峨。关险山争势,途危石坠窝。崤函罗半壁,秦晋界长河。”关势险要,山高路陡,这雄奇的江山,不禁激荡起年轻的诗人击楫中流、收拾山河的报国壮志——“为趁斜阳渡,高吟击楫歌”。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未央怀古):“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汉初的张良、萧何、韩信,他们都曾在未央宫这里。尽心事主刘邦,诗人登高远望,缅怀英雄业绩,感觉这里的山河似乎仍然带着三杰的英气,任何语言都不足以形容其美,于是诗人发出“东,也在画图里;西,也在画图里”的感喟,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祖国山河与历史英雄的热爱与自豪的感情。 第二类,国家民族危亡之际,面对祖国山河,生发盛衰兴亡之感,吊古伤今之情。社会动荡不安,祖国山河满目疮痍,这怎能不引起赤子的切肤之痛!因此,这类诗歌,大多以“悲”为感情基调,抒写诗人对风雨飘摇中的祖国的深沉爱恋。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写惊心”(《春望》),张孝祥的“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辛弃疾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登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③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④,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易置:撤换。④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竟不可得竟然 B. 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C. 佯败走假装 D. 而绝其粮道截断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山门圮于河介词,在 B. 如其言代词,他(的) C. 以天下莫能当连词,因而 D. 而括易言之连词,表转折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B. 【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 C. 【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后来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按兵法行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D. 两篇选文都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离实际、主观臆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导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悲秋情结是先民悲秋集体无意识积淀的结果。 夏商周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以农业为主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劳动产品剩余并不多,而少数奴隶主统治者却极为暴虐贪婪,致使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在严酷的剥削下,人民纷纷反抗,要“誓将去汝,适彼乐土”,但终究力量单薄,大批人被抓获问罪,遭杀戮之祸。而处死犯人的时间就是秋天。《周礼秋官司寇》把掌管刑罚的司寇称为“秋官”,可见一斑。秋天成了统治者大发淫威杀人的季节,怎不阴风惨惨,令广大劳动人民哀伤不已。 再加上当时各个部族、小国为争地夺人,统治者经常发动残酷战争,互相残杀,无数人战死疆场,家园毁坏,流离失所,广大人民苦不堪言。而战争也总是要在秋天来进行,所谓“沙场秋点兵”。《礼记月令》上记载:“孟秋之月,用始行戮”,在“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臣以迎秋于西郊……乃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秋天,人们置身于战争的血腥、恐惧与痛苦之中,怎不黯然神伤、悲悲切切。而且,古时繁重的徭役也是春秋两季开始征发的,而以秋天为主。《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仓”。秋天适宜征发人们去作各种徭役。统治者称人民去服役可以“春行秋返,秋行春返”,但这只不过是骗人的言语,很多去服役之人往往在秋天期满之时并未被放回,而且常常是有去无

回。 不见人回,而新征徭役的秋天又开始了。秋天又成了思念、盼归、生离死别之日。思念之切,死别之痛,阻隔之恨都凝结在秋天。一秋一秋的只是无望的思念,无尽的等待。独自面对秋之凄情,怎不令人伤悲。 总之,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是先民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价值观念对中国文人生命意识的深刻影响。 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秋天是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 宋玉在《九辩》中流露“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慨,可以说开启了文人悲秋的先河。其后,这种悲秋情结便层出不穷。 曹丕在《燕歌行》里咏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直追宋玉。 杜甫在《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诗人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 柳永在“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凉意中,同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伤心的惨淡秋景,抒发了悲秋之叹。 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典型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典型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祭四叔父文 (明末清初)张煌言 呜呼!叔父其死狱中矣!其得疾而殒耶?抑感愤引决耶?侄自丁国难,倡义辞家,迄今十有七载。吾父见背,路隔华夷,奔丧无所,至今抱恨终天。嗣是门衰祚薄,犹幸叔父支持。岁时伏腊,祖宗血食,不绝如线,今则已矣。 春仲侄提师北还,始知叔父于正月下浣,被虏拘禁,业赴省狱矣。侄闻之,痛心疾首。计叔父于衰老,形影龙钟,其能久乎!未几而讣音果闻矣。吾弟昌言,以虏网四张,幸而得脱。潜鳞戢羽,将母芦中,既不能橐鱣①相救,亦不能含敛躬亲,故叔父易箦②之期,竟不可闻。而讣音亦得之友朋之书。及六月三日弟来,知叔父以四月十三日捐馆,始敢为位而哭。 叔父年已逾耄,因侄抗节,遂以瘐死。是叔父因侄而亡,侄宁不痛心乎!古来教子弟者,动以忠义为训,岂意忠义可为而不可为耶!自古何代无废兴其间必有忠臣义士仗节抗旌思扶王室因以倾家者往往有之若尊行受祸亦不少概见。今逆虏弃天经,致人彝,株连波系,致叔父毕命圜扉,侄独无心,能不肝肠寸裂耶? 侄自倡义以来,屡蹶屡奋,几于啮雪吞毡,卧薪尝胆,虏招之不应,购之不克,始逮及妻孥。故新妇与祺儿,锢狱已经十载,侄义不返顾。自分为刘琨、为卞壶矣。何期复贻祸叔父耶!前此叔父之得免者,虏视侄无甚重轻也。及已亥侄入长江,连下名城数十,虏遂恨侄畏侄且忌侄,而诛求不遗余力。即我姊与姊夫及二三故交,亦在不免,而况叔父乎?呜呼痛哉! 叔父雁行有四人,吾父居长,止生侄一人。二叔早亡无嗣。三叔以考终,生从兄弟三人。长嘉言,次昌言,次德言。叔父无所出,昌言遂为承祧。然初无家人产,今叔父既逝,侄与嘉言皆在军次,归里无期,德言尚稚弱,恐不任箕装,则高曾之不祀忽诸,是侄未能报国,先已亡家矣。呜呼痛哉! 近者闹共主蒙尘,而侄且重遘家难,天道其果有知耶?其果无知耶?岂春秋大义,徒虚语耶?侄不能为复楚申胥,必须为奔鬲臣靡矣。但既无秦庭可哭,又鲜有高可奔,恐终当为伏柱豫让耳。呜呼,归榇何时,拊棺莫望,徒有泣血而巳。呜呼痛哉! (选自《张忠烈公集》,有刪减)【注释】①橐鱣(tuó zhān):指衣食。②易箦(zé):指病危将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嗣是门衰祚薄祚:愧怍。 B.被虏拘絷,业赴省狱矣业:已经。 C.叔父雁行有四人雁行:兄弟。 D.而侄且重遘家难遘:遭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知叔父以四月十三日捐馆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虏招之不应不知东方之既白

千年共婵娟:中国文人的月亮情结

文许军 月亮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它也给小学语文教材带来了许多意味。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的稚趣,也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的忧伤,还有清寒,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中国文人对月亮情有独钟,他们以款款深情和精妙神思,赋予了月亮丰富的变幻和内涵。 爱情与月亮的关系始于嫦娥的传说,历代均有叠加衍化,风格各异。如: 《诗经》的古朴:“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 汉乐府的明快:“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汉乐府《白头吟》) 魏晋的通脱:“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七哀》)南朝赋的清丽:“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唐诗的细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宋词的缠绵:“恨君不似江楼月。”(吕本中《采桑子》) 中国文化中关于月亮与爱情的作品,不但浩如烟海,而且形成了悠久的传统。在《西厢记》从唐到元的流变中,月亮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俨然成为莺莺、张生之外的“第三者”。唐代《莺莺传》中,崔莺莺赠予张生关键的一首定情诗是《明月三五夜》,其词日:“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赴约莺莺,是二月初四,莺莺回访,是二月初八:“斜月晶莹,幽辉半床。张生飘飘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谓从人间至矣。”《会真诗》也是以月夜开头,渲染清幽的气氛,为爱情作铺垫:“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胧。”到金代的《西厢记诸宫调》,与爱情相关的几个重要相思场景,全部在月下完成,如张生初见莺莺: 【中吕调】【鹘打兔】对碧天晴,清夜月,如悬镜。张生徐步,渐至莺庭。僧院俏,回廊静;花阴乱,东风冷。对景伤怀,微吟步月,都写深情。诗罢踌蹰,不胜情,添悲哽。一天月色,满身花阴。心绪恶,说不尽,疑惑际,俄然听;听得哑地门开,袭袭香至,瞥见莺莺。 月亮衬托张生了相思之苦。与莺莺相会的情形是:“似妲娥离月殿,如王母下瑶台”,“夜静也无人窥窃,有幽窗花影西楼月”。月亮又渲染了相会之乐。 至王实甫《西厢记》,月下场景尤多,张生与莺莺的相见,由《会真记》的二月初八改为二月十五,但见: 【斗鹌鹑】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罗袂生寒,芳心自警。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悄悄冥冥,潜潜等等。 【小桃红】夜深香霭散空庭,帘幕东风静。拜罢也斜将曲栏凭,长吁了两三声。剔团明月如悬镜。又不见轻云薄雾,都只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氲得不分明。我虽不如司马相如,我则看小姐颇有文君之意。我且高吟一绝,看他则甚:“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到了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玉簪记》等著名爱情戏剧,月光之下的花园均为爱情发生的理想场所,男女主人公或苦思,或传情,或幽会,或合欢,所谓“月下老人”“月下姻缘”之说,得以充分体现。 爱情之外,亲情、友情与故乡之思,自然也与月亮息息相通。这因为,尽管远在天涯海角,山高水长,音信不通,但在此时此刻,却可以看到同一个月亮;同时,月亮的圆缺变化,又相似于人事的悲欢离合,于是,文人情不自禁思念故乡、亲人和朋友。于是乎,就有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浑穆气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的明白如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夸张而又可理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