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李华

仅就有文字记载部分而言,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正在发生着的这场改革的性质与意义,更清醒地思考与评价当前改革的各项举措,本文将对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既往所发生的历次重大改革做一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希望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今天的小学科学课程编制和实施人员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避免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

一、中国小学科学教学久远的历史

研究表明(刘默耕,1998),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科学课程始于夏商周三代的教育。当时,自然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并被列于语文和数学之首。纵观中国古代的科学教青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政府对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视在秦始皇时期达到了顶峰,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却受到冷落,并由此一蹶不振,直到1903年在“废科举,兴学校”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教育才重新受到重视,并使“废读经,学《格致》”之风盛行起来。这里所说的“格致”就是当时科学课的名称。自1903年以后〈除了袁世凯称帝的三个月〉尽管中国历经了各种国内外战争和运动,科学教育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仍几经危难最终被保留下来。然而,随着不同时期不同政府对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同,科学课程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权重、课程设置的具体形式以及课程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等方面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多次变动。(这些将在本文第二大部分加以详细介绍。)

除了科学内容在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地位,作为久远的中国科学教育史的另外一个重要侧面的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教材。1903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值得记住的年代,因为在此之前的中国科学教育尚未受到西方文化和教育哲学的影响。而自从1903年以后,中国的科学教育才真正走上现代科学教育(即以哥白尼以来的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道路。此前,中国的自然科学在学校里从未被列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多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发生规律以及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经验积累,科学教学都是以识字课和常识课的形式出现的。与此相适应地,古代的科学教材也是以识字课本和专门的常识课本两种形式出现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课本包括:先秦时期的《诗经》、西汉元帝时史游所编的《急救篇》、梁武帝时周兴嗣所著《千字文》、在旧中国盛行了几百年以至家家户户、老幼皆知的《三字经》,以及专门用于向儿童传授综合性常识的《小学绀珠》、《幼学琼林》等。这些影响深远的教材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也间接地记载了其时中国社会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1903年以来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沿革

(一)课程设置的演变

1903年,对于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一年,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西方民主教育的思想和制度传人中国,科学课(当时称“格致”)从此成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围绕着小学低年级学段要不要单独设置科学课,课程名称的确定以及科学课内容和教法的选择,在过去的近百年间,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们却走过了一条蜿蜒曲折,有时甚至是看似循环往复、扑朔迷离的探索之路。中国老一辈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专家刘默耕先生在他所著《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中所列的自然教学事记表就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现摘编如下。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

完全科初等小学设修身、历史、地理、格致等课程。

简易科小学将后三门合为“史地格致科”。

高等小学设修身、中国历史、地理、格致。

1910年(宣统二年),初等小学不再分完全科与简易科,历史地理格致全部并入文学课本内讲授,高等小学不变。

此后,“格致”科曾易名为“理科”“博物”,或“理化”“博物”。袁世凯称帝时取消了格致科,改为尊孔读经。

1922年,小学改为四二制,初小设《社会》(包括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两科。《自

然》之名由此在过去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高小设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五科。当时的政府文件规定,“乡村学校无力单独设科的,可将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常识》由此成为由“社会”与“自然”综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的名称。

1928年,《小学暂行条例》规定设历史、地理、卫生、自然、三民主义等课程。1929年,中国第一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问世。该标准把高小的历史、地理和部分卫生内容合并为《社会》科,个人卫生部分并入《自然》科。初小则把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

1932年,高小历史、地理、自然、卫生各科又单设,初小仍是一门综合的《常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前夕。

1949-1950年(即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地区初小有《常识》,部分地区初小没有《常识》(这些地区的初小因而也就没有科学课程),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自然课是每周三课时(每课时50分钟)。

1951年,全国初小都取消了《常识》。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自然课仍是每周三课时。 1956年,中国在学习前苏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自然教学大纲,规定初小阶段的自然课内容在语文课中进行教学。除语文课编有自然课文之外,大纲规定每周要专门拿一节语文课来上“自然专课”以使学生能有机会从事与自然科学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高小每周两课时自然课。初小学习生物界自然,高小学习无生物界自然。

196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第二个自然教学大纲。因全国多数初小语文教师反对在语文课中承担自然教学任务,教育部又坚持初小不单设自然课,所以这第二个自然教学大纲只规定了高小的自然教学任务,而过去多少年初小都有的自然课或常识课无形中就被砍掉了。

1966-1977年,由于所谓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全国的教育机构和学校普遍陷于半瘫痪状态,此前制定的教学计划、大纲及教材都被否定,而各地自编的《科学常识》大部分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客观需要,结果导致科学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

1978-1981年,在社会秩序刚刚从大乱转入初步稳定之后,教育部颁布了第三个全国通用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该大纲规定,小学阶段只在最后两年开设《科学常识》课(每周两课时,而低年级的科学课仍然空缺。同时,由于设在高年级的《自然常识》课不仅包括了50年代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自然课的所有内容,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增加了许多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内容。所以,当这个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发至各省市时,教师们普遍反映新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偏深、偏重,不适于小学四、五年级(当时全国普遍实行小学五年制学制)学生学习。

1982年秋,基于各方面人士对1978年大纲草案的反馈意见,教青部修改了小学自然教学计划,决定将小学自然课的学习提前至三年级开设,从而使学习时间增加了一年。同时,教育部还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修订并出版了新的自然教学大纲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第一册教材和教师用书。据当时负责主持编写新大纲和实验教材工作的刘默耕先生回忆,由于该大纲的编写是建立在研究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并辅之以试用教材在国内部分地区的实践结果,“新的这一轮大纲教材总算初步跳出了20世纪40年代的窠臼,走向了世界六七十年代的改革目标”(刘默耕,1998,前言部分,第4页)。

刘默耕先生关于中国小学科学教青改革大事记的记录到此截止,发生在其后的课程改革未及记录与评述。为填补这个空缺,笔者查阅了其他相关文献,现简介如下。

以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大纲教材的面世为起点,各种改革措施接踵而来。与课程设置有关的实验项目包括:一、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编写、科普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至三年级适用的自然课教材和教参,在北京市300多所小学和部分省、市的实验学校试用并受到欢迎。这是一项与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三至五年级自然教学改革几乎同步进行的地区性改革实验。二、1986年初,基于人们对小学低年级开设自然课重要性认识的普遍提高,全国各地自发参与这种试验的学校越来越多,然而可供选择并能与高年级课程配套使用的小学低年级自然教材有限,应各地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北京市与湖北省的部分优秀自然教师编写了一套供小学一、二年级使用的低年级自然教材和教师用书,推进了小学科学教育向低年级段扩展的进程。三、基于上述两项实验成功的经验和课程专家们对于低年级开设科学课必要性的反复重申,1988年起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初审稿)》和1992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终于将小学自然课的开设时间修订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做出明确的课时和内容规定,试用稿中还对各项内容要点的教学要求做出了三级规定。这些具体措施使得自然课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使之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国家教学大纲中被列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从国家统一要求的角度看(即不包括各地的自发试验行为),全国小学自然课的设置由此结束了长达三十余年在低年级段不单独设课的历史,《自然》从此成为整个小学阶段

全体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这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加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科学教学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所占的地位随着不同时期人们对科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同,经历了多少个起伏跌宕的过程。而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日渐明显,科学教学在小学课程中也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内容和教法的演变

正如刘默耕先生在《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中指出的,我国古代小学科学课程多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课程内容大多是前人总结的关于天、地、人、物、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经验常识,教学方法则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1903年以后,随着西方科学教青思想传人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刘默耕先生在“自然教学的沿革”一章中介绍说,清末最初的《格致》课本和民国初年的“理化”课本内容均译自日本的小学科学课本,而日本又是从英美引进的。

自1929年中国制定了第一个自然学科课程标准以后,该标准几经修改一直用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此间的自然(或常识)课教学内容不再从日本引进,而改为从英美引进教育学说指导我国科学课程工作者自编教材。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教材已无从求得,但从1929年出版的《小学自然课程暂行标准》中我们或许能对当时小学科学课程的大概情况了解一斑。该标准开宗明义地规定,小学自然的教学目标有三:即“(一)启发进求理解自然的基本知识,并养成对于科学的研究态度和试验精神。(二)增进利用自然以解决物质和精神生活问题的智能。〈三〉培养欣赏自然,爱护自然的兴趣和理想。”(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编纂的《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自然·社会·常识·卫生卷》第9至15页)。由此目标出发,教学内容取自存在于儿童身边的“自然现象、生活需要和卫生知能”三大领域,教学方法也强调“以乡土材料为出发点”,为儿童切身需要和儿童所能理解的,“不用或活用教科书”,提供多图表、通俗易懂的参考书,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为教学场所,以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亲身经验”探讨、观察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等等。课程设计上提倡从具体的生活问题出发进行“大单元的设计教学”。所有这些侧面都渗透了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这些文字材料的确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情况提供了一定的佐证材料,但是我们不敢由此断定它能全面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实践情况,因为美好的想法与实际做法之间往往会有一定距离。比如,刘默耕先生就曾说过,在选择要金子还是要点石成金的手指时,“光要金子注重知识,不只是我国的传统,外国也是如此,50年代以前全世界的教育都是如此”(刘默耕,1998,第37页)。这条评论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那个年代自然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通病。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小学自然课程,受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大。1956年制定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除确认“教给儿童一些初步的自然科学知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自然课的总目标外,还明确规定“使儿童认识一些自然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儿童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破除迷信和偏见”、“培养儿童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儿童的观察力,发展儿童的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等作为自然教学的基本任务。围绕这些教学目标和任务,教材内容主要取材于儿童周围常见的自然现象和事物,编排的顺序则是按主题形式展开的。比如,一年级的学习主题有五个,依次为“秋”“冬”“春”“夏”和“人体和保健”,二年级的学习主题包括“树林”“菜园”和“保健”。依此类推,每个年级有不同的学习主题,内容均是儿童可能感兴趣或对他们的生活有用的(相比之下,高年级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未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当时自然科学的教学是结合语文课进行的,大纲仍详细规定并解释了“课堂观察”“参观”“记载自然历”“自然角”等八种可能使儿童有机会亲身体验做科学的教学方法。所以,从课程编制者的角度说,当时对自然课的期望和计划还是比较理想化的。遗憾的是,“由于教学时间、教师、教材都不落实,低、中年级的科学教育实际上普遍落空了”(李培实,1993,第22页)。

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受“大跃进”等极左思潮的影响,中国小学自然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教给儿童初步的自然常识,指导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和人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为儿童进一步学习和将来参加劳动准备必要的基础”(见教育部1963年《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在此思想指导下,当时教材的内容过多地强调了自然科学在工农业生产中到的应用,而远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导致学生理解不了,学习兴趣极低。

鉴于六七十年代走过的弯路,20世纪70年代末颁布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重新将课程的研究对象定位于儿童感兴趣、易理解的身边自然现象和事物上来,教学方法上也开始强调鼓励儿童自己探究、“发现”知识,力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诸方面得到平衡发展。8O年代初,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根据这套大纲编写了新的小学自然教材和教师用书,尽管在课程体系方面仍有欠缺,其教学效果普遍反映良好,尤其是以刘默耕先生为代表的一批自然课程研究专家引进的“探究式”

教学法,更是由此打开了中国科学课程改革的新局面,为90年代初进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以往历次改革相比,这次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关的课程研究与实施工作者们开始认识到,关于自然教学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教什么” (内容)和“怎样教”(教法),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非得首先解决“为什么教”〈目标〉的问题不可。他们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思考与探索,终于找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正确方向与做法,即把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不惧权威、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在此目标的驱动下,教学内容的选取注重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教学方法方面也打破了传统的讲解式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种各样的“动手”活动、“探究一研讨”活动被引人自然课堂,一批有想法有闯劲的小学自然教师也在这次改革中脱颖而出,成为教师队伍的带头人、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次改革确实可以视为中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站牌”。继这套教材之后,于1986年开始编写、1987年出版的人教版小学低年级自然教材和教师用书,在编写原则上强调知识、能力、兴趣、思想教青和审美教育五项并重的观点,提出结合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加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有意降低对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同时,为解决教具问题,在教师用书里还详细介绍了利用身边易得材料制作教具的各种方法,在教材灵活性方面也做了有益尝试。

1986年至1992年,作为“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研究与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总结此前十年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工作者又认真地学习了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同时适当吸取国外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小学自然科学课程自身的特点,为尝试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小学自然科学课程结构体系做出努力。与以往大纲比较,1992年制定的新大纲在我国小学自然课程的内容和能力结构方面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层次划分,提出了一个基本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又能反映科学知识间关系的课程内容整体结构模型。具体说来,自然课的知识内容由4个系统8个单元组成。4个系统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宇宙和空间科学。8个单元是: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地球、力和机构、声光热、电和磁、宇宙。8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又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安排在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年级段中,初步做到了知识目标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李培实,1993)。同时,对应于知识部分和实验部分分别规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这些工作都为小学自然课程的编制与评价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和评价标准。

除了知识目标,“九义”大纲还对能力目标和价值观、态度目标做了相应的结构设计和规定。例如,规定培养的五项能力包括:观察、实验、动手、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每项能力目标下面又细分出多项二级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类目标包括:认识“自然界是由各种物质构成的”,培养“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等等。与知识目标一样,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也被分为三个层次作为三个年级段的课程设计指南。

除了内容结构上的改革,“九义”课程改革工作者们还在教材弹性内容的设计和编排上、教材的印刷形式和质量上,以及教材的系列产品的设计等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同时,保留并发展了80年代初期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包括发展儿童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利用科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儿童内在的学习动机,等等。另外,为了适应不同学制和地区的不同需要,新的改革教材又分出不同版本,改变了过去几十年一个版本的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实现中国教材多样化方面做出了努力。

三、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以上我们对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基于对历史的回顾,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作为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希望通过这种反思过程能加深对当前课程改革的理解与评价。

·作者注:此处按刘默耕书中记载写为1903年,但据课程教材研究所编纂的《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推算,该章程颁布时间为光绪二十九年底,故公历应为1904年1月。

(原文载《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年第6期)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1997 年国际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多国家、多地区纷纷 开展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在多国逐渐形成。反观中国的教育体系,自2003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教学目标“一是三维目标作为中学课程总目标,并没有真正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要求;二是在能力要求的层面上,现行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都在一个层次上,缺少明晰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段梯度层次” [1] 。因此,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成为今后我们国家培养新世纪面向未来的新人才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那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由哪些内容组成呢?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 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拟着重从高中历史教. 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策略作探讨。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

素养是一个人品德、品格、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由出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学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至于学科素养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具体学科素养要求不同,但指向相同,即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目标,即以学科知识为依托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本学科鲜明特征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及学科品质等因素构成的素质。抛开学科界限,“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 品格与‘关键' 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2] ,核心素养体现了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这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度,而且体现了对以往三维目标的综合化及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而做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的反映, 来“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有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结合近几年教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我眼中的课堂革命

我眼中的课堂革命 任何改革都有其核心价值追求,它决定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起始于本世纪初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价值追求,是一种教育文化建设。其实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其核心在于课堂,其本质在于重建课堂文化。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需要以物质文化做基础,也需要以制度文化做支撑,更需要以课堂文化做底蕴,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至高境界。课堂革命,其实就是课堂文化的革命。我个人认为,就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还需要一场课堂理念、课堂关系、课堂评价的“继续革命”,以重建课堂生态、课堂文化。 首先,要重建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理念支配着课堂教学行为。一是要确立课堂改革就是要“改善生活”的理念。课堂是一种生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课堂里寻到共同的家园。课堂是故事,这里有不断生成的事件,不断涌现的教育契机和教育机智。课堂是生命,是教师和学生延续和发展生命的地方。作为教育人,需要在改善课堂生态的层面上思考、设计和建构课堂。道德课堂,是郑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实践成果,是源于过去的旧课堂教学中道德缺失、违道德甚至反道德的一种教育新主张、教育新思想,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其就是在改善学校教育生态的层面上思考、设计和建构课堂,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并提升师生课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因此,课堂改革就是要改善师生的课堂生活,重建师生高品质的课堂生活。二是要确立课堂改革就是要“回归立德树人教育本

质”的理念。课堂是立德树人的第一途径。教育具有知识、技能、品德、文化四大元素,知识就是人类德性生成的,课堂上学知识、学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涵养学生的品德与人格,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文化。道德课堂所彰显的就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道德课堂的实践标准是“有形、有魂、有习得(生长)”。所谓“有形”,即有形态,要凸显课堂形态。所谓“有魂”,即有灵魂,要凸显课堂教学的精髓与灵魂。所谓“有习得(生长)”,即学生学有所得,要突出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的提升与精神的成长。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学科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 其次,要重建课堂教学关系。课堂教学关系决定着课堂生态和课堂教学品质。课堂生态,就是课堂生活的环境与氛围、课堂生活中师生之间的角色与关系状态、课堂上师生的生存状态与生命状态。在诸多关系中,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动机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是亟待改善的三大关系。道德课堂建设就是要通过重建这三大关系,来重建与提升课堂生态和课堂品质。 师生关系应该是最和谐灵动的一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的一种文化特征,它集中反映的是一种道德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既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迷离的探索之路。中国老一辈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专家刘默耕先生在他所著《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中所列的自然教学事记表就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现摘编如下。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 完全科初等小学设修身、历史、地理、格致等课程。 简易科小学将后三门合为“史地格致科”。 高等小学设修身、中国历史、地理、格致。 1910年(宣统二年),初等小学不再分完全科与简易科,历史地理格致全部并入文学课本内讲授,高等小学不变。 此后,“格致”科曾易名为“理科”“博物”,或“理化”“博物”。袁世凯称帝时取消了格致科,改为尊孔读经。 1922年,小学改为四二制,初小设《社会》(包括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两科。《自然》之名由此在过去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高小设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五科。当时的政府文件规定,“乡村学校无力单独设科的,可将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常识》由此成为由“社会”与“自然”综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的名称。 1928年,《小学暂行条例》规定设历史、地理、卫生、自然、三民主义等课程。 1929年,中国第一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问世。该标准把高小的历史、地理和部分卫生内容合并为《社会》科,个人卫生部分并入《自然》科。初小则把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 1932年,高小历史、地理、自然、卫生各科又单设,初小仍是一门综合的《常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前夕。 1949-1950年(即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地区初小有《常识》,部分地区初小没有《常识》(这些地区的初小因而也就没有科学课程),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自然课是每周三课时(每课时50分钟)。 1951年,全国初小都取消了《常识》。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自然课仍是每周三课时。 1956年,中国在学习前苏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自然教学大纲,规定初小阶段的自然课内容在语文课中进行教学。除语文课编有自然课文之外,大纲规定每周要专门拿一节语文课来上“自然专课”以使学生能有机会从事与自然科学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高小每周两课时自然课。初小学习生物界自然,高小学习无生物界自然。 196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第二个自然教学大纲。因全国多数初小语文教师反对在语文课中承担自然教学任务,教育部又坚持初小不单设自然课,所以这第二个自然教学大纲只规定了高小的自然教学任务,而过去多少年初小都有的自然课或常识课无形中就被砍掉了。 1966-1977年,由于所谓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全国的教育机构和学校普遍陷于半瘫痪状态,此前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现状及问题-课程改革论文-教育论文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现状及问题-课程改革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近些年,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师教学重要的教学任务。历史学科作为我国中学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实现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是实现中学教学全面、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也只有保证课程改革的有效性,才能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为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总体而言,基础教育改革是必然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改革,其能保证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顺利有效进行,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相关问题,以期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师的课程教学带来积极的参考,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观念、理念决定着人的行为,也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故要想实现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就必须改变观念。但是就目前而言,对于历史教育或者教师教学应当有的观念和理念,人们还莫衷一是。在一定程度上,部分人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部分教育工作者强调的方向还是教学研究,针对原理性的研究还比较排斥,更加注重实际的操作,以经验作为指导,理论探索不够。就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实际而言,如果只借鉴经验以及先进教学理念,一方面是外国的不一定适合我国,其他学校的不一定适合本校;另一方面是个别教师全面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中往往什么教学观念流行就接受什么。特别是在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环境下,教学研究的呼声比任何时候都高,但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总之,观念的问题关乎头脑的自主认知。首先,从学科教育的角度来看,实际的历史教学还没有解决历史课程深层次的定位问题,在教材的编写和评价上则是受此影响存在少许问题。历史学教育、历史教育和中学历史教育这三个概念,过去没有明确的区分,故现在部分教师的基础教育课程一开始就脱胎于学科,历史课的内容也是一般的历史学常识,比较固定。其次,我国部分教师的历史学科教育在内容上强调历史教育的专业性,从教学层面上看,其是史料教学,而不是史学教育,这使我国和发达国家实施的历史阅读存在一定的教学差距。我国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材料,对学生判断、质疑和反思、批判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影响。另外,需要澄清概念和把握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第八章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基本知识体系: 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一)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二) 20 世纪 5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50 年代,在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也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教育部于 20 世纪 50 年代邀请两位苏联的幼教专家赴中国讲学,并在中国推广苏联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引进了作业,教学大纲为作业规定了内容和时间,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学。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的学前教育虽然不再使用课程一词,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教育学对课程的狭义的理解,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 (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展开了大规模的幼儿教育改革运动。 来自国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诸如蒙台梭利、杜威、布朗芬勃伦纳、布鲁纳,特别是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 1/ 10

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们的思想,特别是陈鹤琴的思想再次受到重视,这些都为80 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 80 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是从各地自发进行的试验开始的,这些试验从单科扩展到了整体,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对幼儿园课程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在这些试验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幼儿园综合主题教育。 可以说,这些试验所针对的问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 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简称《规程》),这项法规在试行七年以后,经过修订,正式颁发。 二、当代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1、五指活动课程的含义: 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陈鹤琴以 5 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2、陈鹤琴的儿童观: 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综影,而是有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汇编

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产生有不可估量的用途和效果,在课程改革后,对于教学上的影响不小。《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中小学实施科学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重视科学 技术教育 “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在中小学实施科学技术教育是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贯彻江泽民同志“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思想的具体行动。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按照中小学生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教育的内容。”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为解放科技生产力,必须增强全民的科技意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现在的中小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培养未来能够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必须重视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让他们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增强他们的科学技术意识,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此次课程改革将原来的小学《自然》更名为《科学》,强调了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的重要性。开设《科学》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正是落实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具体行动。 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才的竞争必须重视科学教育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大。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成为当前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由于科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不仅是新的生产力的源泉,而且已经成为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源泉。电子技术走进千家万户,使人们远隔千山万水,可以迅速获得各种信息;可视电话不仅可以听声,还可以互见其人;航天飞机可以飞出地球,登上月球,实现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新的生物、医学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医治许多疑难病症,延长人类的寿命;等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未来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广大教育科研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探索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发展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技术教育事业。 当前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教育不断提供各类人才,科学技术要靠教育培养大批人才去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靠人去推动,只有教育才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必须重视中小学科学技术教育,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为现代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 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人才的激烈竞争的形势,我们把科学技术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养,通过教学主渠道及其他有效途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为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打好基础。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 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②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④ 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⑦ 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编纂历史遵循原则: ①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 ②符合基础教育要求 ③建立在时序框架下 ④全面展示历史发展 ⑤促进学生认识历史

从编制到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从编制到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时期新开局到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最终迎来新世纪新契机,始终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的方式展开,基本确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为终身教育奠基的课程框架,带来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深层变革,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表现出鲜明时代特征。破解当前困扰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系列难题,需要认真反思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历史,廓清课程改革的文化历史语境,健全幼儿园课程管理体系,发挥地方课程管理的中介作用,在理论与实践阵营之间重建互惠关系,以中层理论提升课程实践智慧,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政策评估三位一体的系统中重构幼儿园课程教学理论体系,实现从编制到理解的课程范式转换。 [关键词] 课程编制;理解课程;幼儿园课程;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来,围绕幼儿园保教质量和课程持续开展过程性改革,事实上一直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新开局,到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最终迎来新世纪新契机,奠定了管理体系、价值核心与基本框架,引发了教学方式深层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确立,也因为幼儿园课程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的时间不长而存在突出问题。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本文试图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重新梳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脉络,在把握40年课程改革时代特征与成功经验的同时,立足当下桎梏课程改革的系列现实问题,展望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未来前景。 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发展脉络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绵延不绝的历史进程,犹如曲折蜿蜒终能百川入海的溪流,难以时期框定。倘以课程政策沿革与相应课程理念更迭为据,其发展脉络或可梳理如下。 (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新开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下,伴随着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学前教育课程呈现出新时期新开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李华 仅就有文字记载部分而言,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正在发生着的这场改革的性质与意义,更清醒地思考与评价当前改革的各项举措,本文将对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既往所发生的历次重大改革做一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希望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今天的小学科学课程编制和实施人员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避免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 一、中国小学科学教学久远的历史 研究表明(刘默耕,1998),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科学课程始于夏商周三代的教育。当时,自然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并被列于语文和数学之首。纵观中国古代的科学教青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政府对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视在秦始皇时期达到了顶峰,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却受到冷落,并由此一蹶不振,直到1903年在“废科举,兴学校”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教育才重新受到重视,并使“废读经,学《格致》”之风盛行起来。这里所说的“格致”就是当时科学课的名称。 自1903年以后〈除了袁世凯称帝的三个月〉尽管中国历经了各种国内外战争和运动,科学教育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仍几经危难最终被保留下来。然而,随着不同时期不同政府对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同,科学课程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权重、课程设置的具体形式以及课程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等方面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多次变动。(这些将在本文第二大部分加以详细介绍。) 除了科学内容在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地位,作为久远的中国科学教育史的另外一个重要侧面的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教材。1903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值得记住的年代,因为在此之前的中国科学教育尚未受到西方文化和教育哲学的影响。而自从1903年以后,中国的科学教育才真正走上现代科学教育(即以哥白尼以来的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道路。此前,中国的自然科学在学校里从未被列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多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发生规律以及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经验积累,科学教学都是以识字课和常识课的形式出现的。与此相适应地,古代的科学教材也是以识字课本和专门的常识课本两种形式出现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课本包括:先秦时期的《诗经》、西汉元帝时史游所编的《急救篇》、梁武帝时周兴嗣所著《千字文》、在旧中国盛行了几百年以至家家户户、老幼皆知的《三字经》,以及专门用于向儿童传授综合性常识的《小学绀珠》、《幼学琼林》等。这些影响深远的教材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也间接地记载了其时中国社会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1903年以来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沿革 (一)课程设置的演变 1903年,对于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一年,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西方民主教育的思想和制度传人中国,科学课(当时称“格致”)从此成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围绕着小学低年级学段要不要单独设置科学课,课程名称的确定以及科学课内容和教法的选择,在过去的近百年间,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们却走过了一条蜿蜒曲折,有时甚至是看似循环往复、扑朔迷离的探索之路。中国老一辈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专家刘默耕先生在他所著《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中所列的自然教学事记表就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现摘编如下。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 完全科初等小学设修身、历史、地理、格致等课程。 简易科小学将后三门合为“史地格致科”。 高等小学设修身、中国历史、地理、格致。 1910年(宣统二年),初等小学不再分完全科与简易科,历史地理格致全部并入文学课本内讲授,高等小学不变。此后,“格致”科曾易名为“理科”“博物”,或“理化”“博物”。袁世凯称帝时取消了格致科,改为尊孔读经。 1922年,小学改为四二制,初小设《社会》(包括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两科。《自然》之名由此在过去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高小设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五科。当时的政府文件规定,“乡村学校无力单独设科的,可将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常识》由此成为由“社会”与“自然”综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的名称。 1928年,《小学暂行条例》规定设历史、地理、卫生、自然、三民主义等课程。1929年,中国第一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问世。该标准把高小的历史、地理和部分卫生内容合并为《社会》科,个人卫生部分并入《自然》科。初小则把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 1932年,高小历史、地理、自然、卫生各科又单设,初小仍是一门综合的《常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前夕。 1949-1950年(即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地区初小有《常识》,部分地区初小没有《常识》(这些地区的初小因而也就没有科学课程),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自然课是每周三课时(每课时50分钟)。 1951年,全国初小都取消了《常识》。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自然课仍是每周三课时。

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与发展

第八周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与发展 基本知识体系: 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 (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二)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50年代,在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也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育部于20世纪50年代邀请两位苏联的幼教专家赴中国讲学,并在中国推广苏联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引进了“作业”,教学大纲为作业规定了内容和时间,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学。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学前教育虽然不再使用课程一词,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教育学对课程的狭义的理解,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展开了大规模的幼儿教育改革运动。来自国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诸如蒙台梭利、杜威、布朗芬勃伦纳、布鲁纳,特别是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们的思想,特别是陈鹤琴的思想再次受到重视,这些都为80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简称《规程》),这项法规在试行七年以后,经过修订,正式颁发。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国家层面上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规定了幼儿园教育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指导意见,而以幼儿园为主确定自己的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要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保育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科学教育的权利,而且也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高新科技不断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家用电器、电脑、新材料产品、各种通讯手段、数字化生存方式,使得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需要各种科学知识,适应与享受现代生活,而且更需要人类理智地认识这一现象,知道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会给人类造成麻烦,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情感丧失、生态破坏等。这些负面效应必须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需要每个人在享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关注可能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自觉地防止与减少负面影响的出现。这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必须知道,并付之于行动的。因此,科学素养是这一时代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让每个人具有科学素养,必须实施面向全体的科学教育。 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还意味着必须提高每个人对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一个国家公民科学素养的水平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国民生产能力,也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不少国家都把科教兴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美国提出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日本提出了“全体国民教育”,我国也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国策,充分反映了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二、怎样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发表时间:2011-07-11T17:00:45.86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陈贵龙 [导读] 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陈贵龙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九中学 056000 摘要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历史课程评价改革初探 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还要注意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讨论法 讨论法是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历史教学评价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 课堂讨论一般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相结合,每个小组6~8人,并选出组长、记录员、记时员、噪音控制员等。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就讨论主题都要发言,由记录员做记录。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这两课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讨论。具体过程如下: 1.评价目标 观察学生在“秦始皇的功过”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评价过程 确定讨论课题: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设计评价标准:探究问题(5分),资料收集(2分),史论结合(1分),语言表达(1分),合作协调(1分)。 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3.评价总结 根据评价标准,在组长的主持下小组进行讨论,并对每一位成员的表现做出评价。 4.反馈 学生普遍欢迎这种评价方式,为了准备这次课堂讨论,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去图书馆及上网广泛地收集材料。在辩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有学生认为,“秦始皇是残酷的暴君”。每位同学都力争使自己的发言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在讨论中,激发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初步学习了如何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通过该活动,教师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等。 二、活动法 活动法是指利用活动评价活动的方法,一般采用经过认真研究的活动评价标准进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做作业、进行演讲、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学生运用与历史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三、学生个人作品档案法 学生个人作品档案法是指收集学生个人的历史学习作品,建立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我校为七、八年级实验班的每位学生建立了“学生历史学习成长记录”档案袋。档案袋封面有评价记录表,袋内收入了与学生历史学习有关并能反映学生成就的材料,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收集整理一次。学生本人是建立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档案袋里装有学生的历史学习单元计划、课堂学习表现记录、小组讨论记录、常规性作业、探究性学习作业及综合性学习作业、测验和考试卷、历史学习小结、收集的历史资料等。 对于学生档案的评价,我们尝试采用了学生自我、同伴、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评价的方法,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第。除对绝对成绩评定外,我们还设了相对评价成绩。如:某学生第一单元的测验成绩是及格,第二单元的测验是中,他的绝对评价成绩是中。但由于他相对自己来说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我们给他第二单元测验的相对成绩记上一个优。或,某学生第一单元测验成绩是优,第二单元测验成绩是良,他的绝对成绩下降了,但如果他这次测验的成绩仍是班级前茅,那么他的相对评价成绩还是优。此外,学生的每件代表性作品我们尽量做到有教师、家长以及同学和自我的评语,评语突出学生历史学习的特长和优点。有时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一些评价性的情感符号画贴在评价表上,如用三个括号可以组成笑脸或哭脸。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建立学生历史学习成长档案,实行学生自我、同伴、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教学目标并熟悉教学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建立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良好的协作关系,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方法确实是一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评价方法。 四、测验法 测验法是对学生历史学习成果进行数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评论,是历史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一般用以评价学生一个教学单元、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历史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的测验、考试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