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抚州市烈士陵园先进事迹

抚州市烈士陵园先进事迹

抚州市烈士陵园先进事迹
抚州市烈士陵园先进事迹

抚州市烈士陵园先进事迹

抚州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99年5月,是抚州市唯一的一处具有较大规模的集中安葬烈士墓的场所和抚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2003年经抚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抚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3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承担烈士褒扬及烈士史料搜集、零散烈士墓集中安葬、烈士家属接待、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接待等主要社会职能。近年来,抚州市烈士陵园始终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优化服务为重点,着力推进陵园全面建设,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项工作的开展,使烈士陵园的全面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在和谐抚州、幸福抚州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更多的作用。

一、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精神,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作用。

一是认真做好祭扫接待工作。为确保各界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文明、和谐、有序开展,抚州市烈士陵园经常对园内建筑、围墙、电路、灯光、音响、消防、监控等设施设备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对损坏的设备及时维修更换。定期对园区绿化进行全面修整,对烈士纪念设施等活动区域进行彻底清理,确保陵园环境始终保持整洁优美清新。在大门停车场划出停车位,方便市民停车。“烈士公祭日”和每年清明节、“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纪念日,新兵入伍、新生入学之时,均有社会各界人士来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时是烈士陵园接待任务最重的时候。所有职工主动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明确分工,维修调试播放设备,撰写祭扫讲稿等。处处以先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自己,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接待服务,每年共计接待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前来祭扫烈士的人数达到30万人次。

二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为了切实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抚州市烈士陵园先后与抚州市实验中学、临川区实验小学等大中小学校、武警抚州支队、抚州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卫生局、以及团市委、驻地企业等多家单位签订了爱国主义教育共建协议,并精心配合共建单位举行“入党团宣誓”等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烈士陵园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树立理想和“探索人生意义”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为进一步拓展宣教手段,他们不断加强烈士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加强文献史料、烈士英雄事迹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编纂,深入挖掘不同历史时期烈士精神的实质内涵,增强教育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制作了以反映抚州革命斗争历史和烈士英勇事迹题材的书籍和光盘并免费赠送给共建单位。并深入到共建单位去宣讲烈士的故事、烈士的崇高精神,开展爱党、爱国、爱民教育,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经常开展主题活动,不间断地搞好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抚州市文化昌盛,人文荟萃,人口400

万。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近年来,抚州市烈士陵园分别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建党90周年、庆祝党的十八大等一系列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加大宣传。平时,他们就发挥陵园内文化墙的作用,坚持不间断地宣传我市不同时期的烈士事迹,从而使每一个前来凭吊、参观者更直观的和潜移默化地受到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是倡导新风,坚持免费服务。为倡导文明祭扫,争做文明市民,抚州市烈士陵园免费为扫墓单位和个人提供花圈、花篮,代写挽联,免费提供国旗、党旗、团旗、少先队旗、音响设备、开水、急救药品等,全力为祭扫、参观群众提供热情、周到、优质的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平均为烈士家属和群众免费发放鲜花15000束;参观免费讲解近500场;免费发放有关资料1万余份;免费停车3万多车次。单位形成了管理好、服务优、效率高的工作特色。

二、切实搞好陵园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教育设施与环境。

抚州市烈士陵园是抚州市民政局下属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没有创收,资金非常紧张。烈士陵园年久失修,原有的烈士纪念设施破损严重。由于没有修建围墙,杂草丛生,陵园里面很乱,不好管理,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2013年以来,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想方设法的筹集资金对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并把升级改造项目争取到了市政府重点工程,并积级争取省民政厅、市政府财政扶持,先后投入了3000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陵园内全面升级改造。历经2年的建设,抚州市烈士陵园占地面积30余亩,绿化面积8690平方米,新建围墙、文化墙、高档次烈士墓、近千平米的纪念广场、著名烈士雕像、烈士英名墙、全面绿化、陵园内的硬化、对革命烈士纪念塔、停车场、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修建等。合理设置了烈士纪念设施的教育展示区、休闲区、纪念活动区、瞻仰区、烈士墓区等功能区域,为社会各界人士创造了人性化的瞻仰和悼念环境。纪念活动区内有新维修的六边形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塔白色大理石制作,塔高19.49米,塔宽11米,塔顶有鲜艳的五角星,宏伟壮观。纪念塔的正前方是大型的烈士纪念广场,近千平米,可同时容纳上千人参加祭扫仪式。广场四周有我市4个著名烈士的雕像,烈士半身雕像采用了希腊进口的汉白玉材质,高2.4米,雕像下面镌刻了烈士的生平,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雕像分外的醒目和圣洁。广场四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休闲区包括从烈士陵园牌楼至进入陵园内纪念塔的一条主大道及散布在陵园内各处的林间小道。陵园拥有一流的公园草坪音响和主活动音响系统、喷灌系统、声光电系统及监控系统。建设有贯穿全园的无障碍通道,园内庄严肃穆,又具有园林之美,而各处设置的小音箱中放出的革命、爱国等主旋律歌曲为陵园营造出肃穆庄重的氛围。分布在陵园主大道两侧的是烈士墓区。一排排高档次的烈士墓按国家级的标准而建,墓前都栽了盛开的小黄菊花,即鲜活又庄重,墓采用的是最高档次的山西黑大理石,材质又黑又亮,卧式。墓碑上的字体统一用魏碑,字体清淅,在烈士名字和简介上都拓金,黑底金字庄严肃穆。作为抚州市举行党性教育活动和红色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抚州市烈士陵园加快集中迁葬零散烈士

遗骸的步伐,来自抚州各区县有影响的289位烈士迁葬于此。瞻仰区内,两个大型的纪念广场分布在陵园主大道两侧与烈士墓区相邻。两边的纪念广场上分别有一座高5米,长24米的宏伟的烈士英名墙。英名墙共有280块长1米,宽0.6米的山西黑大理石,每块大理石上镌刻有36名烈士的名字,名字上都拓金,将我市9454名有名有姓的烈士的名字按照县区和姓氏笔划顺序镌刻在墙上,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雄伟壮观。英名墙的下方,是献花台,各界群众瞻仰后将鲜花献在献花台上给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教育展示区内有沿陵园主干道两侧修建的文化墙。瞻仰的群众从烈士陵园牌楼沿主干道进入到烈士纪念塔,沿途经过文化墙的展示可以看到我市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和烈士的英雄事迹,文化墙的内容还根据不同阶段的宣传需求进行调整更换。

二是陵园软件建设不断升级。抚州市烈士陵园一方面通过组织职工定期学习有关陵园业务、管理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等有关内容。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班,就革命烈士事迹、红色旅游文化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接待礼仪、国防知识等方面内容对职工进行辅导培训。还制作了烈士资料软件,将所有烈士信息全部输入电脑。同时积极开展收集、整理、陈列和展览烈士遗物及其他能激励后人奋进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先进事迹等工作,做到烈士档案管理科学规范;烈士遗物妥善保管;陈列展示主题鲜明。目前抚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内收藏有147名烈士档案资料,436张烈士照片资料、29件革命文物。重点展示赵醒侬、付烈、周建屏、符竹庭等54名著名、知名的抚州籍和在抚州牺牲的客籍烈士的事迹,以及在党的领导下抚州的革命斗争史。纪念馆内配有专职讲解员,进行爱国主义及革命传统讲解。

二0一四年十月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

红色之旅——参观渣滓洞、白公馆心得体会 垫江一中王文建 在一个天气明媚的日子里,学校党支部组织本校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乘车到重庆主城参观渣滓洞、白公馆。来到渣滓洞我们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恐怖气氛、感受着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坚强革命精神。试想一下,当年的渣滓洞监狱是怎样的一种环境:高墙上如蜘蛛网般密布的高压铁丝网、外院岗楼上如临大敌的哨兵和那黑洞洞地对着各个监室的枪口,还有那在放风坝四处游动着特务看守、不时从审讯室里传来的鞭打声和特务们如狼似虎的嚎叫声,这只能让人想起这是一所人间地狱,阴森、恐怖,对于被关押的革命者来说,如果没有钢铁般的坚强革命意志,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坚守革命立场。 我在参观中得知,担任过中共重庆城区区委书记的李文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先是关押在渣滓洞,后来转移到白公馆,被捕后在特务的酷刑威逼下没有屈服,经受住了最初的考验,但是在被关押了八个月之后,他叛变了。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关押,使他逐渐变得意志消沉起来,国民党军统特务给他两种选择:要么为军统工作而生,要么被枪毙。面对死亡的威胁,他选择了苟且偷生。这也说明,无休无止的长期关押,比酷刑拷打更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的意志。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够有“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迈气慨。 参观了渣滓洞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想当年无数的革命烈士被关在这里,长期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但绝不动摇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叛变,不消沉,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支撑着自己,他们坚信中国的革命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他们的意志比磐石还要坚定,正是这样的信念和意志筑起中国革命固若金汤的精神统一战线。 对于一个人来说,理想和信念是十分重要的。在白公馆、渣滓洞关押之中也有人叛变了,就是在无休无止的被关押期间,意志不坚定,信念有所动摇,所以思想发生变化。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是否坚定决定着他最后的归宿。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是我们作为党员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论环境是怎么样的困难和痛苦,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就是我们慢慢黑夜中的直航灯,就是我们艰难困苦中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渣滓洞里尽管酷刑无数,特务们可以用尽酷刑来折磨我们的革命先烈,但是磨灭不了烈士们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新时期、新条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不能淡薄,要经常思考我们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今天我们的工作怎么样体现出我们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让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成为我们前进方向中的一盏明灯吧!

王稼祥纪念馆导游词

叶楠111102106 11级旅管(2)班 王稼祥纪念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王稼祥纪念园。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王导,很荣幸能够成为大家的景点导游员。接下来,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好不够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包涵,同时,也预祝大家今天的游览顺利愉快。 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王稼祥纪念园,它位于芜湖市狮子山上第十一中学校园内,也就是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它的前身为芜湖圣雅阁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它是国家4A级景区,它西临长江,东望赭山。并以其精巧细致、秀丽天成的建筑,丰富的馆藏文物,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先后被国家有关单位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王稼祥纪念馆为什么会建在芜湖呢?1986年,正值王稼祥同志诞辰80周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决定建立"王稼祥纪念园"。起初选址的时候确定了三个地方:合肥、芜湖和泾县。经过仔细斟酌,同时结合其夫人朱仲丽女士的意见,最终确定在芜湖。因为合肥尽管是省会城市,但王稼祥的一生与合肥关联不多;泾县是王稼祥的故乡,但考虑到当时泾县交通条件相对落后,不利于纪念园的创建及今后的发展;而芜湖这座城市对王稼祥的一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自幼聪慧过人,爱好读书,18岁以优异成绩免试升入芜湖圣雅阁教会中学高中部,也就是现在的芜湖第十一中学。在这里他接受了进步思想,为今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6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在该校校园内建立了"王稼祥纪念园"。同年8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震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席纪念园落成典礼,并为王稼祥铜像揭幕,同时向社会开放。王稼祥纪念园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园内由王稼祥铜像、纪念碑、事迹陈列室、藏书室和接待厅等部分组成。 现在我们站在了纪念广场之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4米,基座高2.8米,共6.8米王稼祥全身铜像,虽穿着朴素的军装,但依然不能掩盖一代伟人的飒爽英姿。紧接着我们往左走就看到了一面浮点长廊,纪念园的浮雕墙由四部分组成:求学芜湖,寻求真理,反帝斗争,踏上征程。反映了王稼祥同志从芜湖走上革命道路的人生轨迹。 继续往里走,穿过林荫小道,我们来到王稼祥生平陈列馆。“王稼祥生平陈列馆”设有六个展厅,主要以图片,实物和蜡像等形式展示了王稼祥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第一展区反映了王稼祥从1906年到1930年的成长学习过程,重点反映了王稼祥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1906年王稼祥出生在安徽泾县厚岸村,王稼祥原名王家墙,16岁在南陵县乐育学校就读,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8岁时被保送到芜湖圣雅阁中学,接受革命思想并组织领导芜湖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并积极为当时的进步刊物《狮声》投稿。19岁的王稼祥在芜湖领导并组织“反奴化教育,夺回教育权”的爱国运动,并在这次运动中展现出很强的组织才能和卓越的领导风范,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第二展区主要介绍的是1931年到1934年,重点反映王稼祥对红军政治工作做出突出

白公馆、渣滓洞游记

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甚至于有些稚嫩的模样。大多数梳着当时时髦的头型,有着明亮的眼睛和瘦削的脸颊。他们的出身多数都很好,生活对他们来讲都不是非常艰难,但是他们的思想一定是不安分的,他们平静的外表下面是団火焰。从他们坚毅的神态中我看到一种力量,一种无比强大的,让人心灵颤抖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的一群人怎么会不在历史上面写下他们的名字。 阅读他们的简历,简单的几段字。我边看边想如果放在现在,他们会是什么样的,或许就平凡了,或许就被淹没在生活的种种琐事中了,在人群中可能很难找出来,然而在那个时代,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我想他们每每念及无人照看的年迈父母、年幼的孩子,他们一定也心如刀绞。或许在某个深夜,室友都已经入睡,他(她)望着天窗透过来的朦胧的月光,忽然想起自己的老母亲,便再也不能自己,蒙住头,压抑着声音,泪水夺眶而出,直到沉沉的睡去。与这种痛苦相比,监狱里的非人的折磨似乎不是那么痛苦的了。一个个年轻执着的生命终于让人不忍目睹,让人痛恨对他们一切不公,让人痛恨一切禁锢,让人痛恨一切的残忍,甚至于让人痛恨一切的麻木。也让人想起遇雪尤清,经霜益艳的梅花。 歌乐山上,舒缓的风轻轻地地吹过,像是怕惊醒这里沉睡着的人儿。天空中他们透过牢房窗子曾经看到过的鸟儿自由的在飞来飞去,累了就会停在翠绿的枝头歇歇脚;地面上孩子们紧紧的攥着白皙稚嫩的小手,蹒跚着步履学习走路,偶尔还要回头看看自己的爷爷或者奶

奶;近处,学生们献的菊花迎风怒放,仿佛在诉说着青春和美丽;远处现代的重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桥梁延伸过大江。我知道,他们作为一个个共和国的开创者,作为一个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守望者,一直在默默地注视着这里的一切。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啬。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王稼祥出生于1906年时期,是安徽人。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到了村子中的柳溪小学中学习。在1919年的时候又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经过3年的时间,王稼祥来到由圣公会开办的学校中读书。在此期间,他以优异的的成绩直接来到圣雅各中学读书。每当在课间的时候,受到一些关于宣扬社会革新书刊的影响,于是就参加了革新活动。直到在后期的时候。,王稼祥鼓励并安排了身边的学生进行反对学习圣经的活动,以至于他被校园开除。 在1928年的时候,他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在1930年的时候让他曾担任过中共中心宣传的一名干事,后因为批评李立三安排全国暴乱的观念,于是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调回了上海。但是他依旧投身于革命斗争事业,成为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他虽然长得比较清瘦,戴着一副眼镜,但他还是被誉为是“红色教授”的代表人物。在他的革命斗争中,他始终是站在我们中国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且总能够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王稼祥夫人王稼祥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思想,不单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还是一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他用自己的一生默默的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在斗争革命面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在家庭中王稼祥夫人又是谁呢? 关于王稼祥夫人是谁?通过过关于王稼祥的相关资料中,我们了解到,在他的一生中是有三位妻子的。 第一位妻子就是他的原配妻子查瑞香。查瑞香出生于1904年的时候,要比王稼祥大两岁,并且是王稼祥在高中老师查文梅的女儿。对于他们的婚姻应该算是包办婚姻,王稼祥对这门婚事很是反对,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婚后的王稼祥离开家乡,走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而他的妻子查瑞香在生下了儿子王命先后,由于患有精神抑郁症,最终去世了。 第二位妻子是一位苏联的姑娘。当时的王稼祥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于是这位苏联姑娘对他产生情愫,之后在朋友的撮合下俩人在一起了,可惜,由于两个人的生活差异,产生了众多矛盾,最终离婚了。 第三位妻子是朱仲丽。当时,王稼祥自从和上一任的妻子离婚后,一直从事于战争中。对于他失败的婚姻使得毛主席对他很是担心。于是在一次工作的间隙,毛主席将朱仲丽介绍给了他。后来他经过几番的了解,对朱仲丽各个方面都是很满意,并且还产生了浓厚感情。而后来朱仲丽经家人的介绍对王稼祥很满意。于是经过一段的磨合期,终于结婚了。

渣滓洞心得体会

渣滓洞心得体会 渣滓洞心得体会 篇一: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红色之旅——参观渣滓洞、白公馆心得体会垫江一中王文建在一个天气明媚的日子里,学校党支部组织本校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乘车到重庆主城参观渣滓洞、白公馆。来到渣滓洞我们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恐怖气氛、感受着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坚强革命精神。试想一下,当年的渣滓洞监狱是怎样的一种环境: 高墙上如蜘蛛网般密布的高压铁丝网、外院岗楼上如临大敌的哨兵和那黑洞洞地对着各个监室的枪口,还有那在放风坝四处游动着特务看守、不时从审讯室里传来的鞭打声和特务们如狼似虎的嚎叫声,这只能让人想起这是一所人间地狱,阴森、恐怖,对于被关押的革命者来说,如果没有钢铁般的坚强革命意志,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坚守革命立场。 我在参观中得知,担任过中共重庆城区区委书记的李文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先是关押在渣滓洞,后来转移到白公馆,被捕后在特务的酷刑威逼下没有屈服,经受住了最初的考验,但是在被关押了八个月之后,他叛变了。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关押,使他逐渐变得意志消沉起来,国民党军统特务给他两种选择: 要么为军统工作而生,要么被枪毙。面对死亡的威胁,他选择了苟且偷生。这也说明,无休无止的长期关押,比酷刑拷打更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的意志。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够有“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迈气慨。 参观了渣滓洞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想当年无数的革命烈士被关在这里,长期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但绝不动摇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叛变,不消沉,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支撑着自己,他们坚信中国的革命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他们的

意志比磐石还要坚定,正是这样的信念和意志筑起中国革命固若金汤的精神统一战线。 对于一个人来说,理想和信念是十分重要的。在白公馆、渣滓洞关押之中也 有人叛变了,就是在无休无止的被关押期间,意志不坚定,信念有所动摇,所以思想发生变化。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是否坚定决定着他最后的归宿。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是我们作为党员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论环境是怎么样的困难和痛苦,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就是我们慢慢黑夜中的直航灯,就是我们艰难困苦中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渣滓洞里尽管酷刑无数,特务们可以用尽酷刑来折磨我们的革命先烈,但是磨灭不了烈士们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新时期、新条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不能淡薄,要经常思考我们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今天我们的工作怎么样体现出我们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让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成为我们前进方向中的一盏明灯吧~篇二: 渣滓洞心得体会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历史能够变成回忆,回忆却不会从历史中抹去。 这次去渣滓洞,让我感觉我也回到了那个年代一样,仿佛我也是那其中的一员。虽然在之前,我早早的起了床,肚子也是空空的,下了车后头还晕晕的,当我看到那些烈士们的伟大,我忘却了我的一切,只感觉得到泪水不听我控制的往外涌出。我们第一站是到白公馆,然后去了渣滓洞,再去了红岩魂,让我深深感受到哪些烈士的勇敢;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我记得其中的烈士陈然写的《我的自白书》 :我的自白书》》小说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等烈士被关押的牢房。 在白公馆,听到了《红岩》小说中许云峰的原型许建业、陈然、王朴等烈士 的感人事迹。

王稼祥纪念馆

7月7日,“关爱老兵,追寻中国梦”社会实践的第三天,该实践团队的同学在周春雷队长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英雄王稼祥的纪念园。 上午9:30同学们乘公交车从师大东门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王稼祥纪念园。进入纪念馆,同学们参观了馆内悬挂的关于王稼祥同志生平的图片,这些图片包括:王稼祥参加的重大活动留念,王稼祥同志的故居、出生地,王稼祥同志与其夫人的合影留念等;除了图片,馆内还陈列着王稼祥同志书写的重要信件及其中央领导人回复信件;另外,同学们还看到了关于王稼祥同志的工作、生活具体场景实物再现,如王稼祥同志与其他领导人开会的场景、王稼祥同志的书房等。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还看到了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王稼祥同志的衣物、日常生活用品等。 通过参观王稼祥纪念馆,同学们对王稼祥同志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激发了同学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信心和热情;深刻领悟到王稼祥同志为了革命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同学们通过将近一个小时的参观,在11:30左右恋恋不舍的离开王稼祥纪念园,在纪念馆门口乘公交车安全返回学校。 老军转干部于青少年认真聆听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解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4周年,进一步培养社区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大家对党的进一步认识,近日,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管山社区精心组织社区老军转干部及中小学生一同参观王稼祥纪念馆,共庆“八一”。 共有40多名中小学生及近20名老军转干部参加了此次活动。纪念馆展示了关于王稼祥同志的各类图片、遗物、信件、文献和书籍,纪念馆的讲解员同时也为大家突出介绍了王稼祥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和重大贡献。在返回的路途中,老军转干部向中小学生也讲述了他们曾经艰苦的生活环境及种种经历,教育中小学生要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通过老军转干带领社区青少年一同参观学习,一方面增强了社区中小学生对王稼祥同志更深的了解,了解王稼祥同志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的卓越的贡献,了解王稼祥同志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物产主义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和新中国优秀的外交家,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促进他们努力学习、奋进向上、争做祖国栋梁。另一方面社区中小学生共同为老军转干庆祝节日,老爷爷、奶奶们喜笑颜开,很是高兴,感谢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以及对军人事业的支持、对他们的重视。(吴芳) 2010年4月17日信息工程系团总支组织我系学生会成员参观王稼祥纪念馆,瞻仰这位为解放全中国而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先辈——王稼祥,旨在通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重温他们丰功伟绩的同时,带领同学们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珍惜美好的大学生活。 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王稼祥纪念馆,在展馆志愿者的讲解下,认真细致的观看了纪念馆历史图片,并详细了解了历史资料,大家充分认识了革命烈士王稼祥的生平事迹,最后同学们主动来到王稼祥铜像的旁边,集体默哀三分钟表达对这位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大家认识到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并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游渣滓洞、白公馆有感

在英烈之魂的指引下前行 2011年8月10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红岩革命圣地歌乐山。八月的天气好似吃人的太阳,炙热的白光让整座山城暴露无疑,地面上蒸腾的热气让人汗流不止。 我们沿着蜿蜒向上的公路徒步前行。一路上一个个烈士的雕像让人肃然起敬,那坚定地神情,那伟岸的身躯,那雕像背后铿锵有力的如呐喊般的诗词一次又一次的让我们为他们那种宁愿坐穿牢底也不愿低下高贵的头颅的精神所折服。 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来往往的穿梭于各个房间。白公馆是顺着山势修建的,别名为“香山别墅”。它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白公馆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馆曾改为来华美军人员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为特别看守所重新关人。而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两所监狱的四周都是冰冷的铁丝网、高高的碉堡、隐秘的暗哨,意图不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让人望而发颤,毛骨悚然。 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在监狱大院的内墙上,特务们写着“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等的标语。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务的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

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可想象反动特务们那狰狞的和猥琐可耻的行为是怎样想尽一切邪恶的办法残害革命烈士的。监狱里的牢房环境都特别恶劣,潮湿、阴冷、狭小。刑房在一个防空洞内,里面到处是生锈的刑具,烈士们当年洒下的鲜血已经把它染成乌红。的我们不敢想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他们是怎样存活下来的;我们不敢想象,在受过那样非人的反复酷刑后,他们是怎样再高高的举起高贵的头颅;我们不敢想象,在那样精神受摧的岁月里,他们靠什么来坚定最初的斗志。 在一楼转过几个狭小的过道后,一个隐蔽得很深的角落里,我发现了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牢房。那里的光线很弱,经过这么多的年月后,依然给人一种潮湿、阴暗的感觉。牢房里现存的东西是小萝卜头的木床,一床又薄又破的旧棉被铺在上面,右边是他起居用的几件破家什。旁边是他在狱中学习时用的学习工具和几幅自己画的画。封皮上写着“治事贵谨,始善终必“的书,骑自行车的儿童,天上的飞机,远航的小船,高高扬起头颅的鹿和仙鹤。这是多么令我人感动的啊!小小年纪的他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能立志学习,学习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九岁,多么天真无邪的年纪啊,但小萝卜头就是在自己人生的第九年里让那些个无知、无耻、无药可救的国民党特务杀害,永远的带走来了他亲眼看一看祖国大好山河的梦想。 我看过江姐和狱友们绣的五星红旗,四颗小星分布于四角,一颗大星在正中央。那红被面的鲜艳分明是他们听到天安门楼前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时激动与惊喜的笑容。我可以想象他们当时的神情,是有多

“长江未来滨江CBD”演绎特色文化——荷兰NITA(尼塔)芜湖造船厂地块城市更新设计

“长江未来滨江CBD”演绎特色文化 ——荷兰NITA(尼塔)芜湖造船厂地块城市更新设计 芜湖造船厂旧址位于芜湖市镜湖区,毗邻芜湖市的中心城区,是全市经济、文化、信息、金融的核心区,交通条件优越,配套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明显,地块价值可见一斑。 通过镜湖区领导和业内专家的集体决策,本地块的开发充分尊重场地的文化,基于芜湖造船厂的历史风貌,引入大数据平台的产业活力,打造以航运文化为基础,互联网产业为支撑的特色的未来滨江CBD。 在芜湖造船厂地块的总体规划中,荷兰NITA(尼塔)充分挖掘了本土化的历 史文化,经过整合梳理,形成特色鲜明的三条文化轴线——长江文化、开埠文化、船厂文化。 三条文化轴线 长江文化 长江之歌这样唱到“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高山大海”。这首歌用形象凝练的语言赞美了祖国的母亲河,展现了长江文化。它荡涤着尘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它用“磅礴的力量”,义无反顾的“推动新的时代”。

本项目毗邻长江西岸,位于芜湖滨江公园向北的延伸段。芜湖人民喜爱滨江公园,在滨水平台望江远眺,对长江的依恋之情难以言表。它凝结了源远流长的文化情结,也孕育了芜湖人开拓创新的文化精神。 自古以来,城市建设旁水而生,城市经济依水而活。长江就是这样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规划引领着三大城市群沿江集聚,它的发展需要荷兰NITA(尼塔)打破行业的壁垒和行政区的限制,站在新的高度诠释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决心。通过长江温婉而有力的文化引领,把原来参差不齐的城市经济体串联了起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于芜湖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产业要素的统一和基础设施的共享,芜湖将迎来新的经济飞跃。 开埠文化 初来芜湖的游客,除了感叹赭山镜湖精致秀丽的风光以外,一定会对芜湖各种风格的西洋建筑留下深刻影响。这就是芜湖的开埠文化,融合了新与旧、中与西的文化要素,在芜湖这座开放的城市,显得自然协调。 芜湖,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于1987年签订了《烟台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第二年,芜湖正式设立海关,各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播西方文化,日积月累,中西交融成为芜湖地域文化属性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这些开埠后老洋房的梳理,荷兰NITA(尼塔)发现能将许多重要的历史建筑串联在一条空间轴线上,南段包括有中江塔、前英国领事馆、天主教堂、芜湖旧海关、王稼祥纪念馆等。往北,这条开埠文化线穿越本项目基地,连接北侧的弋矶山医院、沈克非、陈翠贞故居等。这条无形的开埠文化线,是芜湖历史文化的重要游线,能够为很多希望体验西方文化的游客,归结出一条重要路径。 船厂文化

党支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红岩参观学习活动

党支部开展党员参观学习活动 7月12日,为了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创建学习型党支部,高场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全体党员在重庆渣滓洞、红岩纪念馆、白公馆、歌乐山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活动。 我院党支部组织参观了歌乐山的白公馆和渣滓洞。看了掩映在林木间的旧址以及陈列的图片、实物,心里想像着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等一张张坚贞不屈的脸庞,恍若隔世,心潮不平,思绪驰向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 歌乐山,一个如此动听的名字,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然而,六十年前,这里却是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几百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妇女甚至小孩遭到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折磨和屠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上的渣滓洞、白公馆,染红了松林坡、步云桥和梅园。 渣滓洞,一个原本就不会讨人喜欢的地方。今天,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进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渣滓洞监狱,呈现在眼前的仍然是一派萧杀的景象。院落的四周是虎视眈眈的碉堡、暗哨、铁丝网,院中的牢房是黑暗、潮湿、阴冷、仅三米见方的小屋。每个房间住十人左右,房中惟一通风的地方是那个巴掌大的窗户。看到一组组陌生的名单,看到一张张发黄的照片,眼前浮现出革命志士的宁愿把牢底坐穿的视死如归的音容笑貌。 在渣滓洞监狱的一个不起眼的房间里,我看到了监狱的刑讯室,看到了用来拷打、迫害革命志士的数十种刑具。那些脚镣、手铐、烙铁早已锈迹斑斑,皮鞭、老虎凳也蒙上厚厚的灰尘。讲解员缓缓描述着骇人听闻的“披麻带孝”、“烤人油”、“点灯”等人间酷刑,实在不忍卒听。 参加革命者并非铁板一块,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淫威酷刑和突如其来的死亡威胁,刘国定等贪生怕死者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们把党的机密和盘托出,成了可耻的叛徒。而江姐等革命烈士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却表现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在白公馆监狱,我看到一面用红色绣花被面做成的五星红旗。缀在中间的一颗大星和环绕四周的四颗小星,都是用草纸做成的,这是狱中难友为迎接重庆解放而精心制作的一面国旗。当他们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飘

关于王稼祥同志对当代学生影响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王稼祥同志对当代学生影响的调研报告所属团队:赴皖南地区红色教育实践团 所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撰写人:袁俪荧李孟轩黄展 指导老师:刘银红 调研时间:2014.7.10-2014.7.14

关于王稼祥同志对当代学生影响的调研报告 摘要:王稼祥同志是皖南地区革命先烈的典型代表,他的生平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去了解并思索其中的精神所在,也更能让我们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的体会。本文对王稼祥同志的生平做了调研,并参观了王稼祥纪念园以及对纪念园馆长的采访,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对王稼祥同志的精神做了深刻剖析,对我们当代学生有非常大的启迪并且有很积极的影响,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先进楷模。有利于我们当代青年学生更深层次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我们当代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王稼祥人生态度精神内涵红色资源红色调查 指导教师:刘银红 团队成员:袁俪荧李孟轩黄展 一、调研原因 秉承革命精神,继承光荣传统,传承优秀文化,是大学的职责所在。红色教育基地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和传承优秀文化的最佳结合,对于确保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起到重要作用,此次活动旨在让广大同学切实通过红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先烈们的英勇抗争精神,并把“生命之光”红色教育基地发扬光大,牢记革命事迹,继承革命精神。同时,通过调研,探究红色文化对当代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红色资源的使用状况,分析红色教育在当代人民心中的地位,提出普及红色精神的可行性意见,使红色精神在当代熠熠生辉。 二、调研内容 王稼祥同志是皖南地区革命先烈的典型代表,他的生平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去了解并思索其中的精神所在,也更能让我们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的体会。所以,我们商学系赴皖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寻红色烽火新四军”实践团队于2014年7月12日前往安徽省芜湖市的王稼祥纪念馆进行调研。通过对纪念馆的认真参观以及对纪念馆馆长的精心采访,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王稼祥的生平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为了体现当代大学生风采,弘扬红色精神,也为了进一步掌握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团队决定对王稼祥的生平进行调研。 调研的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三点: (一)对王稼祥同志红色精神的深刻剖析

参观考察白公馆渣滓洞的感受

参观考察白公馆渣滓洞的感受 5月9日上午,局党支部组织集体参观了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满怀着对江姐、许云峰等革命烈士的敬仰,我们亲眼看到了烈士们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对他们的英勇事迹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审讯、关押的保密起见,将其选中辟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大门终日紧闭,只从侧面小门进出,原储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洞。在白公馆里主要关押有一定知名度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内部有军衔的爱国将领,小说中的烈士江姐、许云峰、陈然、爱国将领黄显声以及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都被关押于此。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招待所,所押“政治犯”暂迁此地。1947年12月关闭半年多时间的渣滓洞重新关人,最多时达300多人,江姐等烈士都曾在此关押过。通过参观地牢,我们可以想象到国民党反动派是如何用阴暗潮湿的地牢来折磨我们优秀的共产党人的意志的,看着那一张张英气勃勃的脸庞,他们是那么的年轻,在革命烈士遗作中有示儿诗,有写给妻子、孩子不要悲伤,跟着党走的离别信,有给兄弟姐妹勉励革命斗志的励志诗。1949年11月27

日,国民党反动派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看守所的革命者进行了灭绝人性的集体大屠杀,200多名革命志士饮恨枪弹,倒在了重庆解放的前夕。 通过参观,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和极大的震撼,江姐、许云峰、陈然、小萝卜头等一个个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依然浮现在眼前,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时刻教育着、激励着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不仅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加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学习革命先烈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伟大的人格力量,浩然的革命正气,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安徽黄山《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讲解词

安徽黄山《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早上好!欢迎来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参观瞻仰。本纪念馆坐落在美丽的黄山脚下,这里是纪念馆广场台阶,共有46个。含义是代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12月在这里发生英勇战斗。走上台阶,我们看到纪念馆大门屋顶上的党徽,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徽标志,上面是镰刀和斧头。 进入纪念馆大门,正中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旗。左右侧墙上是建国后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和一批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为缅怀革命烈士的题词。接下来,我们开始了解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历史进程。这里是前言,概述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创建的历史背景,以及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在中国的土地上罪恶累累(照片)。国民党政府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蒋介石亲自调集百万大军,对全国红军革命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第五次“围剿”,其中的五十万大军就对中央红军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围剿。现在我们通过地图来了解,这片红色区域就是当时中央红军革命根据地(简称:中央苏区)的所辖范围,四周围蓝色箭头就是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形成了一个包围圈。第四次围剿之前中央苏区的面

积达到了三十多个县,但到第五次反围剿之时中央苏区的面积仅剩下九个县,在这样极其严峻的条件下,中共中央决定撤离中央苏区,实施战略大转移,也就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但怎么样才能够顺利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呢?中革军委决定组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深入国民党统治区的后方,调动和牵制一部分国民党的围剿部队,减轻中央苏区被国民党围剿的压力,使战略大转移能够顺利实施。(介绍中央苏区情况和各种文物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参观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为了拯救中华名族于危亡,由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表了《抗日宣言》。同时也为了打破国民党发动的第五次“围剿”,决定抽调中央红军第七军团组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交给抗日先遣队的主要任务是:挺进国民党统治区的深远后方,宣传并推动全国抗日运动的发展;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调动围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也可按照版面文字念)。这些都是日本鬼子的侵华罪行。按图片顺序讲解,现在我们继续了解中央苏区的情况(按图片介绍)。 1934年7月初,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给红七军团连续下达了《政治训令》》和《作战任务的训令》。随着《训令》的下达,由红七军团主力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红都瑞金正式建立,全军团共6000余人。军团下辖三个师,党中央还派中央代表曾洪易随军行

重庆著名的的红色教育基地——白公馆和渣滓洞红色之旅

追随家乡的红色足迹 前言 为积极响应学院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号召,在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过去5 年和10 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增强自己对党的感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激发自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我跟家乡同学决定进行一次缅怀家乡革命先烈的红色之旅活动,于是我们利用寒假时间参观了重庆著名的的红色教育基地——白公馆和渣滓洞。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深刻领悟到了十八大精神的内涵,而且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指导思想 了解国情、民情相结合,要聚焦民生热点,心系三农,实践基层,志愿服务社会,弘扬奉献精神,对当地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情况开展调查,并对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围绕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开展寻访老党员(老红军)、探寻革命遗迹等历史回顾、记录类活动,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学习党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在寻访、考察过程中为老党员(老红军)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进行一次红色精神的追溯。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对前辈们的革命道路更加了解,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和平的不易,提高我们爱国意识,通过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在生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弘扬现代主旋律。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通过参与革命教育活动,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建立是何等不易。 实践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2013年1月26日 活动地点:重庆红色教育基地——白公馆、渣滓洞 实践内容 革命人文参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遗址 白公馆渣滓洞系国民党政府时期“国民党军事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总部、电台、监狱所在地。二战后期,曾在此建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是关押和杀害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曾被囚禁于此,著名共产党人罗世文、车耀先、江竹筠,爱国将领杨虎城、黄显声等均在这里惨遭杀害。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政权撤离大陆,对囚禁在这里的300 多位革命人士实行集体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学案。 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在重庆沙坪坝郊区的别墅,20世纪30年代,他为了养小妾而修建。1938年,军统局用30两黄金将其买下。1939年军统将其改为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情况介绍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情况介绍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主峰之上,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及长征胜利70周年而建的区内最大的红色旅游景点。六盘山古名陇山、鹿盘山,位于宁夏南部隆德与固原两县交界处,地跨甘肃、宁夏两省区,西山体陡峭,攀山大道有六盘而得名。山势挺拔雄伟,素有“关中项北,河陇咽喉”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一九三四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挽救民族危亡,北上抗日,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大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山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经过六盘山地区,一路战凶玩,擂火种,勇往直前,胜利到达陕北。 一九三五年七月,中共鄂豫陕省委获悉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并继续北上的消息后,为策应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由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自7月16日从陕西省长安县沣峪口出发,西出秦岭,北渡渭河,于8月15日转战至宁夏六盘山地区西吉县单家集、兴隆镇一带。因当地是回族聚居区,为严格执行民族政策,政委吴焕先召开全军动员大会,宣布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在回民地区吃大荤,禁止打回民中的土豪;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回族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等。由于红二十五军开展了创造性的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宗教政策,受到了当地回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部队在兴隆镇、单家集一带休整3天。休整期间,军领导向兴隆镇清真寺赠送绣有“回汉兄弟亲如一家”锦缎匾,以及元宝、肥羊等礼品。8月17日,红二十五军将士精神抖擞,整装出发,沿西兰公路北侧东进,当晚攻占隆德县城,歼守敌第十一旅二团一营大部,俘该县县长、保安团长等30余人。部队连夜由杨家店翻越六盘山,至次日拂晓,部队东进至和尚铺、蒿店,于瓦亭附近与敌三十五师一0五旅一部遭遇,将敌击退,毙敌数十人,缴获战马17匹。此后,红二十五军过斜诃子沿北原出固原,绕平凉县城东进,经马莲铺、四坡村、板桥镇等战斗,于9月15日到达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16日同红二十六、二十七军胜利会师,18日三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红二十五军是红军长征中经过宁夏六盘山的第一支红军部队。毛泽东曾经夸奖说: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 红二十五军离开固原后,不久,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境内,将北上红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部,分左右两路向陕北挺进。10月5日,右路一纵队在林彪司令员、聂荣臻政委和左权参谋长率领下,由静宁界石铺,进入单家集、兴隆镇。右路二纵队由彭雪枫司令员,李富春政委和肖劲光参谋长率领;三纵队由叶剑英司令员、邓发政委和张经武参谋长率领,亦于同日低达公易镇。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沿一纵队行军路线,于下午到达单家集,周恩来率中革军委机关随三纵队行止。由于红二十五军经过时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极好影响,红军所到之处,当地回族群众纷纷走上街头,摆设委案,用水果和食品欢迎红军,称红军是“回民的军队”、“仁义之师”,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10月6日拂晓,二、三纵队从公易镇出发,过葫芦河、将台堡,当晚在西吉县马莲宿营;毛泽东和一纵队从单家集出发,经兴隆镇、什字乡进入现原州区的张易宿营。10月7日凌晨,陕甘支队大部队从张易镇开拔,转入山沟小路,经王套、后莲花沟进入六盘山主脉地带。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随军登上六盘山,毛泽东主席于戎程中吟哦成诵,构思创作了饮誉中外的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此时,后有敌尾追之兵,前有堵截之敌。红军迅速翻越六盘山进至青石嘴,挫败敌门炳岳部的拦堵,后卫部队冲破敌何柱国骑兵团围困,部队兵分两分别到达古城乡和挂马沟。10月8日,陕甘支队攻占彭阳县城。10月9日,陕甘支队

重庆科技学院 2014渣滓洞白公馆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红岩之旅 渣滓洞、白公馆参观学习心得 2014.11.27号,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著名的11、27惨案的发生地—重庆歌乐山,之所以打算在这一天来到重庆歌乐山开展红色旅游教育活动,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安排,为了纪念我们的先烈,也是更好的让我们受到良好的历史文化的熏陶,让我们更好的成长、成才。在这庄重的日子里,我们都应该反思,得到教育。铭记当年的英烈的英雄事迹,激励现在成长中的青年学子。 火炉重庆,已没有了夏天的酷热,而多了几分秋的凉意,天空下着绵绵小雨,在茂密的深林中行走,多了几分阴森的感觉,好像自己也被关押在了歌乐山的监狱里面。沉重的气氛中,多了几分快要窒息的感觉。来到渣滓洞,看到介绍说,渣滓洞,原来是一个人工开采的小煤窑,老板叫做陈尔昌,是重庆本地磁器口人。后被国民党将其征用,开始关押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渣滓洞看守所分为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看守所、刑讯室等,内院为关押犯人的地方。男牢16间,女牢2间,关押人数最多时达到300人。然而,就在1949年11月27日至28日凌晨,国民党派人将全体在押人员集中到男牢楼下16间牢房内集体进行枪杀并焚毁男牢,180人遇难,15人脱险,根据有关人员的回忆,20世纪60年代重建男牢。 从入口走进渣滓洞,便来到了外院。一眼就看到了墙上的标志。是这样写道的,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当然我开始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可能不同人

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我是这样的,反映了迂腐的特务们对长官的愚昧的遵从。视长官的命令为自己的生命准则,用这些教条化的东西去残害我们的中华同胞,他们于心何忍,我真的是不敢想象。走了几步来到了审讯室的窗外,看着里面阴森的真实的场景,残忍的刑具,我整个人瞬间有一种深深的害怕。透过微弱的光线,我看到了审讯架,上面布满了很厚的灰尘,看到了刑具的铁锈,好像刑具上面有先烈滚热的鲜血在流动,耳朵里面忽而传来了几声惨叫、悲鸣的声音,我不敢再继续看下去。因为,我的脑海里瞬间出现了一幅幅活生生的革命烈士当年被刑讯的场面,我不敢想象当时他们受刑讯的惨烈,一种自然的敬仰之情和无尽的愤怒在心里面交织。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严酷、残忍的审讯下,革命烈士也没有低头,没有背叛组织和同志,没有失去信念。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对革命的崇高的追求,克服了无数次困难。因为他们知道,反动派的目的是永远也达不到的,革命的胜利永远是属于伟大的人民和共产党。 内院的入口旁边是关押女犯的两间牢房。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杨汉秀、曾紫霞等就是被关押在这里。女犯人和男犯一样忍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她们没有屈服在刽子手的残忍的折磨下。当年,著名的“双枪老太婆”的原型邓惠中,她动员全家起义,不怕牺牲,在狱中多次受刑却依然坚持自己的革命信念。最后和儿子一起在监狱中遇难,时年45岁。当时听完介绍,自己打心底非常的佩服这些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作为一位女知识分子,能有这样的气度,这样的为了劳苦大众的幸福生活勇于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王稼祥纪念馆学习材料

王稼祥纪念馆学习材料 第一展馆: 1、前言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卓越的领导人王稼祥,在他献身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为党的建设、人民军队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稼祥1924-1925年在芜湖圣雅各中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并组织领导芜湖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遵义会议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为确立和巩固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指挥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他是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他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 王稼祥一生勤于学习思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真理,服从真理。他在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做出巨大贡献,却从不喧功诿过,立党为公,谦虚谨慎。他的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让同志敬仰,是后辈的楷模,永远激励我们创造无愧于革命先辈的伟大业绩。 2、照片上毛泽东、邓小平、王稼祥在一起。 第二展馆: 1、革命是我的终身寄托。——王稼祥 2、王稼祥家乡柳溪河上的聚星桥; 3、1913-1919年,王稼祥就读于安徽省泾县厚岸柳溪小学; 4、1922-1923年,王稼祥就读南陵乐育学校; 5、1924-1925年,王稼祥就读于芜湖圣雅各中学高中部; 6、1925.8,王稼祥就读上海大学附中部; 7、1925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 8、1928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 9、王稼祥在延安填写的履历表,其中叙述了在苏联学习和入党的情况; 10、王稼祥在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期间,在《战斗》《红星》 11、等刊物上发表一系列重要文章,提出了“政治生活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 12、 13、;

学校上半年团学活动简报

学校上半年团学活动简报 3月26日 活动主标题参观王稼祥纪念馆 活动地点:XX市王稼祥纪念馆 参与人数:43人 参加人员:袁XX等 活动目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我们广大大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团结一致,艰苦奋斗,顽强不息,发奋图强,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 活动效果:通过此次活动,对我们广大大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树立了社会公德与个人私德的新标尺,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明辨爱憎荣辱和是非善恶的标准。只有不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4月14日 活动主标题青年志愿者神山扫墓 活动地点:XX市神山公园 参与人数:54人

参加人员: 10金融班全体同学43人,会计1-2班6人,会计3-4班1人,会计5-6班1人,电商班3人 活动目的: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系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今天和平、安定、美好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活动效果:这次活动使大家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加深了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使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升华,大家也对自己求学的土地——XX 有了更全面更感性的认知。同时,在这次活动中成员之间增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将来更成功的开展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活动意义:我们悼念烈士就是要用先烈的崇高理想、奋斗精神、不朽功勋,来洗涤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境界,就是要以他们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从而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我们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