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知识点1】原子的构成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B、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C、原子本身不显电性,但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粒子

D、所有的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A、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均不带电

B、原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

C、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原子核所带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3、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能确定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

B、原子核内中子数

C、原子核外电子数

D、都不能确定

4、碘(I)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已知碘原子核外有53个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碘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

C、碘原子质子数为53

D、碘原子核电荷数为53

5、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

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A、25

B、30

C、55

D、80

6、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2 B、6 C、8 D、14

7、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D、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8、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 B、9 C、10 D、19

9、反电子、反质子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量均相等,电性相反。反氢原子是由反质子和反电子构成。1997年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洲的研究机构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请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知识点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0、如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

B、最外层电子数为1

C、核外有3个电子层

D、核外电子总数为10

11、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共有_______个电子层,

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_______

12、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x=_______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的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序号)

13、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

A B C D

14、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He Mg Ca

Mg和Ca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He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似。

15、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x

(1)上图中x=_________,Br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下同),与B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

A B C D E

1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对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属于金属元素

17、如下图所示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 B C D E F G

(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___

(3)F原子第二层共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共有_____个电子,核内共有______个质子

(4)它们是不同种类的原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3】离子

18、带电的原子叫________,带正电的原子叫_____________ ,带负电的原子叫

__________;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9、下列对某种原子变成离子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失去电子

B、一定得到电子

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

D、既不得电子,也不失电子

20、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离子的是()

A、2H

B、2H+

C、H

2 D、2H

2

21、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的是()

A B C D

2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离子的是()

A B C D

23、如图是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粒子第一电子层有8个电子

B、该粒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D、该粒子属于阳离子

24、如图所示,对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子数相同

C、氯离子的最外电子层是相对稳定结构

D、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

25、下列有关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都可以构成物质

B、离子带电,原子不带电

B、原子得失电子就会变成离子D、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核内质子数

减少

26、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多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原子形成的微粒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表示阴离子, ②表示原子

①②

27、离子A2+、B2—核外都有10个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原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

B、两种离子的质子共有20个

C、A、B原子核内各有10个质子

D、A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B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28、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值可能是() .10 C 【知识点4】相对原子质量

29、下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C、原子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无单位

30、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3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A原子中有a个质子,其质量为n Kg,则A 原子中的中子数约是_________

32、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含量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

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铬原子呈电中性

【重难点培优】

33、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黄金

C、氧气

D、石墨

3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 B、汞 C、氯化钠 D、金刚石

35、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认识正确的是()

A、都是带电的粒子

B、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6、对于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表示离子

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它们都是稀有气体原子

37、如图形象的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钠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B、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D、钠离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38、如图所示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 表示__________,Y 表示__________

(2)当X=12时 ,该粒子为原子,Y=________,粒子符号为_________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________,它是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_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

39、如图中微粒均是由核外电子有三层的原子形成的,依照此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A 、 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的全部是原子

B 、示意图②中的核电荷数

x=12 C 、 示意图④中若表示的是离子结构,则它的最外层电子数

y=7 D 、 示意图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它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40、 M 的单质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

(1)该原子有______个电子层,x 的值是______,M 属于________(填

“金属”或“非金属”)原子

(2)M 的化学性质与下列_________(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A B C D

(3)M 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空) y 2 1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精品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对我国进行了非常不人道的侵虐,当时穷 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最后为什么会投降呢?那是因为美国给日本投了两颗 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巨大杀伤力摧毁了日本最后的斗志……继而“问 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原子的构成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通过其他变化或方法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原子的构成。 归纳总结 1.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原子不显电性,是由于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所有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根据分析教材中“几种原子的构成”的数据可知:①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③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探究点二 相对原子质量 提出问题 原子虽小但也有质量和体积,它的质量如何表示呢? 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相对原子质量。 归纳总结 (1)定义: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12 1*碳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 (3)跟质子和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2.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 1*碳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原子的构成。 2、学习目标:通过参与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原子的构成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意识到物体有大有小,而且它们总可以分解成更小的部分,那么人们到底能够将物质粉碎到多小的程度呢?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勤于思考的人们。 [活动与探究——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猜想]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 [交流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甲:我们小组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球体。 学生乙:原子像一个乒乓球。 学生丙:原子像一个桃子。 [点拨转入]同学心中的原子,各式各样,各不相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9世纪初,科学家们终于通过实验验证了原子的存在。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科学原子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 成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具有怎样的结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我们将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努力探索,共同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活动与探究——体验科学的魅力 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下科学史实,合作探究原子的结构。汤姆森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进行科学研究,才有这个伟大的发现的呢? 课件展示汤姆森的低压气体导电实验 实验探究一汤姆森低压气体导电实验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利用某种装置使得气体中所含的某种粒子射出。特别是他发现这些粒子在正负电极板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偏转。示意图如下: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讨论分析: 1、射出的这些粒子是原子吗?为什么?你认为这种微粒的带电情况如何?为什么? 2、你觉得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中能不能只含有这种粒子?

初三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2.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之比为( ) :1 :12 :1 :2 3. 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D 7 4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铜 B .氯化钠 C .氧气 D .金刚石 ( 5.我市发展将有六大特色,其中之一是“打造主城休闲避暑养生区和主城近郊最大的负氧离子库”。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如O 22-),O 22-与O 2不相同的是( )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含氧原子个数 D .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6.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右图所示)为则x 的数值可能是( ) A .9 B .10 D .17 7.已知一种粒子的核电荷数,一定能知道( ) 8.请判断以下说法,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B .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 C . 带电的原子是离子 D .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9.下列有关原子知识的归纳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 B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 . 同类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A . 相对原子质量 B . 相对分子质量 . C . 中子数 D . 质子数

D.原子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10.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关系密切. 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 A.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 { A.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离子在化学变化中都不能再分 D.|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 1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这种元素是() A.非金属元素B.金属元素C.稀有气体元素D.# 无法确定 13.化学上用符号“Z A 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a b X n+和c d Y 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a+n=c﹣m C.a﹣n=c+m D.| b﹣n=d+m 二、填空题 1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5)带正电的粒子是; (6)带负电的粒子是; (7)不带电的粒子是; (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9)质量最小的的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教案-新版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以及原子质量的计算。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3、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乐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原子质量计算。 2、教学难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3、[教学过程] 一、原子的构成 1.提问:(1)什么是分子、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 (1)猜想:原子不能分。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

19世纪末前的科学家,如道尔顿。当时人们都认为原子不可分 其实,原子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实心的球体,而是一个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但这些粒子是什么呢? 其中居于原子中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小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原子结构模型图 (2)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 想一想原子弹的爆炸? 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 科学研究还发现,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表1)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结构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重难点有效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原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记住两个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要点梳理】 要点一、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实验结论:

(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 (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要点诠释】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要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2.计算式: 【要点诠释】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上。 3.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4.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相对原子质量比较: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丽泽中学张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 找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 生的空间想象力,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来加深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可分性,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善于想 象、敢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的结构及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以及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对学生而言,研究一种看不见的粒子的构成会有很大困难。 因为学生缺乏粒子的观点,在第三单元学习水的组成时,借助水电解的微观解释图片或动画,从感性上可能会认为原子是一种实心球体。 本课题要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概念、知识和方法,以及观察物质的独特视角,即通过宏观物质研究其元素组成和微观结构,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为认同“物质是可分的” 辩证观点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生主要的困难是缺乏微观想象力,对原子的理解是实心球体,对原子构成粒子的种类、带电量和电性主要靠记忆,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教学过程】

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不但打开了原子的 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十分复杂。科学实验 证明在原子中心还有一个原子核。原子的结构究竟怎样 呢? 学习兴趣 【播放动画】动画部分内容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球体,一些粒子围绕球体在高速旋转运动。 通过观看动画,加深对原子结构的了解。 【讲述】原子很小,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体积相比,相 当于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之比。原子核比原子的体积又小 得多,若把原子比成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 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 空间里作高速运动。(原子核的体积约占原子体积的几万亿 分之一) 想象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原子(电中性) 核外电子(-) 【讲解】原子核的质量几乎是整个原子的质量,原子核虽 小,但还可以再分。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 就是利用了原子核裂变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那么原子核又 是怎样构成的呢??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 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其中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如: 碳原子 【讲解】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每个 电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板书】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 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讲解】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 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 【投影】表4-2 几种原子的构成【提问】1、是否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 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 序号之间有何关系? 3、中子数与质子数一定相等吗? 4、为何原子不显电性?讨论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板书】原子组成中的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第三单元第二节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而原子核又可以再分,它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的。 2.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________,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______,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___,但电性___,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即核电荷数)由质子决定,所以核电荷数=质子数=_____。不同的原子,______不同,由此可见,______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3.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 4.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 ) ~ A.原子不能得失电子B.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 C.原子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D.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 5.下列粒子(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7.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欧洲的科研机构曾宣称已制造出了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 如右图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 C它有3个电子层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2.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A.B.C.D. 3.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 4.下列粒子中,最外电子层不是稳定结构的是()

九年级上册化学之原子的结构 知识讲解

原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记住两个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要点梳理】 要点一、原子的构成(高清课堂《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实验结论:(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 (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要点诠释】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要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2.计算式: 【要点诠释】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上。 3.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4.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相对原子质量比较: 通过分析上表,得到以下结论: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

原子的结构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本节课内容包括核外电子排布和离子形成两部分的内容。学生在课题1的学习中,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本节课介绍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离子。该知识是上节课原子的结构的延伸,也为其后第十单元及第十一单元的酸碱盐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可见本节课内容的重要性。 教材第一部分先从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引出电子层的概念并介绍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通过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初步展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随后引入“相对稳定结构”概念,从而归纳非金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其得失最外层电子的趋势。第二部分以钠与氯气反应的实例加以拟人的卡通图说明离子是如何形成并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的,同时介绍离子符号的书写。最后以一个总结性的图表概括描述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可见,教材通过宏观、微观、符号三种表征方式介绍、分析离子的形成。 由此可知,离子的形成应该是本节课中教材强调的重点,前面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是为离子形成的讲解做铺垫的。 二、学情分析 对于微观理论,虽然学生在物理课中了解了一些,但微观世界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学生形成不了表象认识,抽象的化学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只有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解释学生已有的现象,把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完成学生微观理论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形象的比喻,知道核外电子运动特点是分层排布的; (2)通过离子形成过程的学习,知道离子符号的含义,学会书写离子符号;

(3)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4)通过本节课小结部分,能描述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归纳的方法总结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类别和性质的密切关系; (2)通过角色扮演NaCl的形成,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3)通过模型展示等方法,会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物质的微粒观; (2)初步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五、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本课题当中的重难点及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化学三重表征理论,设计以下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 1.形象比喻策略: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是教学难点,可通过形象的比喻进 行教学,降低学生对于微观知识的认知负荷。核外电子的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这就如同学们每天在课室大楼里面活动的地点不是固定的,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那就是同学们上课的课室所在的楼层附近。因而,在各个楼层上课的同学时常出现的区域当然也应该是在各自不同的楼层了。根据这个比喻可以顺利转向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内容的学习。 2.指导发现策略:首先向学生展示按一定规律排列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 构示意图,然后通过以下问题指导学生归纳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①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多少个?②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又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3.2 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知识点1】原子的构成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B、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C、原子本身不显电性,但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粒子 D、所有的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A、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均不带电 B、原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 C、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原子核所带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3、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能确定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 B、原子核内中子数 C、原子核外电子数 D、都不能确定 4、碘(I)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已知碘原子核外有53个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碘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 C、碘原子质子数为53 D、碘原子核电荷数为53 5、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 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A、25 B、30 C、55 D、80 6、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2 B、6 C、8 D、14 7、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D、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8、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 B、9 C、10 D、19 9、反电子、反质子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量均相等,电性相反。反氢原子是由反质子和反电子构成。1997年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洲的研究机构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请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知识点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0、如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 B、最外层电子数为1 C、核外有3个电子层 D、核外电子总数为10 11、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共有_______个电子层, 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_______ 12、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x=_______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的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序号) 13、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妙》原子结构 知识点整理

原子的结构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 原子结构的知识比较复杂,因此在学习时我们要把握重点,并且多思考。本节我们重点了解原子的组成结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及电子得失情况。回想起来关于原子的知识其实层次感很强,我们在学习时不妨理清思路,简化一点。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颗粒 我们可以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就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如果把原子比喻成操场的话,原子核就是操场中央的一只蚂蚁。 注:①从上图可以看出来质子带的电荷正好和电子带的电荷中和,故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③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可以说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④在原子中存在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下图中:圈内的+12就是核电荷数=质子数=12,电子层上的数字就是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总和=12=质子数。 2、原子结构示意图【重点】

(1)从上图可以看到有一层、二层、三层(不同原子电子层不一样),这些是电子层,可以形象比喻成电子的“跑道”,只是这些“跑道”是一个范围罢了。 注:电子层并不真正存在,为了方便描述是人们假设出来的而已。类似的还有:光线,磁感线等。 (2)核外电子的分布情况,从上图可以看出第一层离原子核最近,越往下的层离得越远。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运动相对较慢,离核越远运动得愉快。 注:离核越近的电子受原子核的引力越大,所以运动得相对较慢,分子势能也较低。离核越远的电子运动速度快,所以容易失去或得到电子,可以理解为速度太大,不安全,所以最外层电子不稳定。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被分成几个电子层,每一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不相同的。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不得超过8个电子,如果第一层是最外一层则不能超过2个。 (4)综合信息:【重点】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带正电;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余或等于4个易得到电子带负电;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氦为2个,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最外层电子数比较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注:无论是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最终必须要稳定在最外层电子数为8,特殊H,He例外。 3、常用元素原子结构图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

课题1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因此,原子的构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学生在前面三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具体设计时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图、表、多媒体动画、科学史料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史料、教材图表的观察分析,了解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学习从图表、动画、史料中分析、归纳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阅读张青莲教授的资料,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习活动的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提出想探究的问题,并对研究重点原子的构成提出猜想,在此基础上观看动画演示,分析图表信息,阅读史料介绍,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领悟等系列群体探究方式来逐步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其次,通过对具体原子质量的实际数据展示的观察,感受书写使用的不便,进而认识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主动学习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 教学模式探究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教案与教学反思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上大附中何小龙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相对原子质量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 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教学作一个铺垫。因此教材编写了“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材第二部分主要讲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它有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是教学的难点,但不是教学的重点。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有一个初步观念就可以了。至于原子结构示意图,仅仅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教学上不作要求,习题上也不要求会画。 第三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很小,它的质量也很小,所以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考虑到此时学生尚无同位素的知识,不便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所以此处只能要求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做含糊的、初步的了解(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使用)。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核外电子排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先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资料短片,然后教师简要结合国际形势“印巴核竞争”,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象征……继而“问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

最新九年级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归纳大全

最新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知识点归纳大全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记住两个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要点梳理】 要点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实验结论:

(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 (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要点诠释】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要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2.计算式: 【要点诠释】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上。 3.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4.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相对原子质量比较: 原子种类 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氢1011 碳66612 氧88816 钠11121123 氯17181735.5 铁26302656 通过分析上表,得到以下结论:

鲁教版初三化学元素教案

课题: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2、学会对单质、化合物分类,体会分类思想,学会分类方法 3、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元素概念的建立及物质的分类 2、元素符号的意义及其正确的书写 教学方法: 启发讲述法、自学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第一课时主要包括元素及元素符号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通过分析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构成,从原子的角度引导学生建立起元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元素概念,使学生学会对物质的简单分类。第二部分内容通过创设疑问使学生意识到元素符号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引出元素符号。并使学生理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通过分散记忆与集中记忆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与读法。 学情分析: 教材在第一单元第一节从学生熟悉的几种物质水、氧气、氢气入手,给出了它们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和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通过“原子的构成”的学习,学生对原子的种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知道同种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不同种类的原子根本区别在于核内质子数不同,为“元素”概念的建立进行了知识的铺垫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教师)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2、水是由和组成的?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引入新课]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元素到底是什么?元素之间有哪些必然的联系呢?今天我们旧来学习第四节第一课题元素及元素符号。 [投影]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结构示意图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水分子与氧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它们为什么属于同种原子?水分子与氢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它们为什么属于同种原子? (学生)观看投影思考得出:水分子与氧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因为它们的质子数都为8,所以都属于氧原子;水分子与氢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因为它们的质子数都为1,所以都属于氢原子。 (教师)我们把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5页第一自然段,明确元素的定义。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教师)氢元素、氧元素为什么是不同种元素?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判断元素种类的依据是根据质子数是否相同。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预习】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 【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 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交流讨论】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 【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一段,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 表1 【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 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交流讨论】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表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原子的结构教案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1、内容标准: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宏观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课标解读: 化学是从分子和原子的水平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即要求学生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构成,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这一主题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探索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运用类比和模型研究方法进行启发式讲解和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了解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1、内容、结构分析: 《原子的结构》是在学生认识分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构成物质的最基本成分—原子的内部结构。这是对微观世界的进一步探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宏观现象。 2、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 3、教学难点:原子结构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原子的结构,并分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2、通过列举宏观现象,让学生总结原子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比较分子与原子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微粒的理解。 3、通过探究原子的结构,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4、通过展示有关探索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感受认识物质的一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 5、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树立物质的量变能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综合能力。 四、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分子和原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分子和原子很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中的原子可以组合成新的分子,而原子不变化。并初步建立起了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认识了构成物质的分子的特征,形成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且物质的变化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运动和变化的结果”的认识。但原子是否是构成物质的最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