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含解析

第8课笔墨丹青

课程标准: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一、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

1.绘画艺术的起源

1.形式上,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注重写意的文人画。

2.手法上,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内容上,投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

4.作用上,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中国画的特点

(1)中国画分为工笔、写意;另一种分法是山水、花鸟、人物等。

(2)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

(3)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

(4)往往将诗、书、画、印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5)题材以自然为主,山水常为中国画的正格。

(6)不仅用焦点透视法,还使用散点透视法。

(7)中国画有特定的工具(毛笔)、材料(宣纸、墨、颜料)。

2.文人画的主要特点

(1)作者多为学者、诗人,又是画家。题跋和用印开始成为画面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入画,更强调诗的意境和用诗来题画;书法入画,主张书画相通、强调笔法的书写性。

(2)文人画重表达观念和情感,畅神、抒情、寄兴,强调主观的、个性的自我表现,多借物寓意来表达志节和意趣。

(3)文人画重墨轻色,重笔墨情趣、轻刻意求似,重潇洒洗练、轻繁缛纤细,重天真幽淡、轻富丽工艳。

(4)人格化地表现梅、兰、竹、菊、松、石等,以此寄托画家的情感和精神,成为文人画的重要题材,并蔚然成风。

3.民间风情画的特点

(1)取材于社会生活。

(2)形式多样,以写实为主,并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

(3)洋溢着鲜明活泼、喜气吉祥、美好可爱的气氛。

4.唐代绘画艺术繁荣的原因

(1)唐代的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3)诗文、书法、乐舞、雕塑、建筑艺术全面辉煌的氛围,为绘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艺术环境。

(4)吴道子等画家的辛勤努力。

(5)民族融合为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史料探究]

《清明上河图》

《山径春行图》《松鹰图》

(1)结合所学探究这三幅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1)《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时期工商业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特点;《山径春行图》以“残山剩水”的构图特点反映了南宋政权苟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政局特点;《松鹰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在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的背景下,进步知识分子的反抗精神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2)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

[归纳总结]

绘画艺术特点与历史阶段特征的关系

(1)魏晋以来:社会的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

(2)唐朝: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

(3)宋代: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商业的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使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出现。

(4)明清时期:政治、思想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不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

[对点训练]

1.北宋画家黄休复提出绘画的“逸”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得之自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第二是“笔简形具”,形神兼备。当时绘画讲求“逸美”观点出现的背景是( )

A.儒佛道三者开始融合,影响画家创作

B.由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

C.大批文人入仕无望,借物言志

D.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绘画风格

解析:选B 儒佛道三者开始融合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A项错误;由于宋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与材料中“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相吻合,故B项正确;宋朝重视文官,故C项错误;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绘画风格,应该是更加市民化、大众化,故D 项错误。

材料一

《鹳鱼石斧图》《洛神赋图》

材料二

图一《清明上河图》图二《墨梅图》

(1)简述《鹳鱼石斧图》和《洛神赋图》的艺术风格。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分别属于何种绘画类型?分别透露了什么信息?

提示:(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中国远古时代的杰作,不仅反映了人类绘画萌芽时期的艺术风格,而且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的最高成就。《洛神赋图》注重表现人的精

神气质,注重“以形写神”。

(2)类型:图一属于风俗画,图二属于文人画。信息:图一体现了北宋汴河沿岸的风光,反映了北宋经济的发展。图二集书法、绘画、篆刻、文学于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归纳总结]

中国绘画的发展特点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则反映了对封建专制强化的不满和抗争。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就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至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对点训练]

2.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解析:选B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山水画的特点,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据材料“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可以得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意在笔先,以形写神”,故B项正确;“笔意奔放,体势连绵”说的是草书的结构特点,故C项错误;“真景实现,返璞归真”更多的是一种写实的手法,故D项错误。

[典题例析]

[例1] 右图是中国清代名画《风竹图》,画中竹子数根,依于石旁,挺

拔有力,有参天凌云之概。画上有画家自题:“波涛宦海几飘蓬,稚竹关门

学画工,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 A.讲究工笔重彩

B.强调个性表现

C.重视气势雄性

D.追求摹写逼真

[解题思路]

[答案] B

[题组冲关]

1.近代绘画大师陈衡恪形容中国古代某一画派“不但把意思趣味放在画里,而且把书法也放进去”。这一画派( )

A.属于市民文化

B.对研究当时风土人情有重要价值

C.属于山水画派

D.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

解析:选D 材料描述书画结合体现的是文人画,故A项错误;文人画与地方风土人情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山水画派主要关注自然风景,故C项错误;文人画能够体现画家的多重文化素质,故D项正确。

2.如图是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写意花鸟画《荷花翠鸟图》,以下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

B.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C.生动表现了社会风俗

D.隐喻封建制度的没落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和作者可以判断是文人画,因此它追求个性和意境,故A项正确;该作品并不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故B项错误;表现社会习俗的是风俗画,不是文人画,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图片信息不能反映封建制度的没落,故D项错误。

命题角度:1.风俗画的特点。2.风俗画的背景。

[典题例析]

[例2] 《水浒传》自诞生以来,颇受民众欢迎。很多画家都曾为

其画过插图,对东亚各国的小说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图是明代刻本

《水浒传》插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原作者具有较强的绘画功底

B.反映了明朝文人画的流行

C.插图书迎合了明朝市民阶层的喜好

D.弥补了原著作内容枯燥,语言艰涩的缺陷

[解题思路]

[答案] C

[题组冲关]

3.右图为宋代李嵩的《货郎图》,画家描绘了货郎的到来使得偏

僻乡村像节日般热闹的场景。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宋代

( )

A.风俗画盛行B.市民阶层扩大

C.社会统一安定 D.市坊界限被打破

解析:选A 《货郎图》反映了宋代人们日常生活状况,属于风俗画,宋代风俗画盛行,除此之外还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是宋代风俗画中的典型代表,故A项正确。

4.元代出现了许多以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常借画讽刺时弊。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

小说、剧本等作插图。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绘画艺术的繁荣

B.中国小说、戏剧的繁荣

C.中国城市经济的兴盛

D.中国政治的腐朽黑暗

解析:选C 元代的绘画“街头”“通俗”反映了世俗文化的兴起,无法说明绘画的繁荣情况,故A项错误;小说、戏剧也是世俗文化的一种表现,不能反映“原因”,故B项错误;世俗文化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故C项正确;“讽刺时弊”作为世俗文化表现形式的一种方法,与政治清明与黑暗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课堂小结·建通

史]——————————————

中国古代绘画之关键词——

笔墨丹青、文人意趣、民间风情,凸显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

[文化上]

(1)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用具、颜色、表现手法、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

(2)中国绘画的独特风格有两种,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并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政治上]

(1)魏晋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用人标准,士人群体的追求体现在绘画上,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强调“以形写神”。

(2)唐代政治统一,国力强盛,中央集权完善,在绘画全面辉煌的氛围中,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3)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在时代变化、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他们的艺术风貌不拘成法,与正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

[经济上]

(1)古代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舞台,纺织品、瓷器成为绘画艺术的重要载体。

(2)宋代以后,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的生活场景和城内的繁华街市。

(3)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雅俗共赏的木刻版画,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

课时达标检测(八)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中国山水画往往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这表明中国山水画( )

A.注重营造温馨的气氛B.体现出儒道思想的影响

C.都用于表达政治观念 D.力求再现客观真实世界

解析:选B 根据题目中“山水画往往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故A项错误;儒道思想强调人的内心体验,强调借物抒情,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表达政治理念,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故D项错误。

2.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

A.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北魏时期社会状况

C.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

解析:选C 材料中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艺术风格不同是表象,故A项错误;材料中变化还能体现唐朝的社会状况,故B项错误;北魏与唐的不同艺术风格分别反映了两朝动乱和稳定统一的社会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除了反映唐朝的社会状况还反映了北魏的社会状况,故D项错误。

3.汉画题材重经史故事和人物,至汉武帝,更反对艺术,而独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设黄门之署,置尚方画工,从事绘图,以备应诏。可见汉画( ) A.为政治教化服务 B.其理论已经成熟

C.深受汉武帝推崇 D.艺术感染力极强

解析:选A 汉武帝时期,“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设黄门之署,置尚方画工,从事绘图”,究其目的而言都是“以备应诏”,都是在强化书法绘画的政治教化功能,故A项正确。

4.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下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汇

B.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

C.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D.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南朝”和人物的形象“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结合所学当时佛教传入,故A项正确。

5.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云:“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黄庭坚认为画竹应该( )

A.取材于市民生活 B.学会栽培竹子

C.注重抒情写意 D.揭露社会现实

解析:选C 据材料“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可知黄庭坚认为画竹应该注重抒情写意,取材于市民生活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学会栽培竹子,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注重抒情写意,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揭露社会现实,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6.宋徽宗十分热爱绘画,造诣非常高,创办了翰林图画院,向全国招收绘画人才,考试方式非常特殊,他亲自出题,就是一句诗,让大家画出来。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考查众位考生。材料反映了( )

A.宋朝绘画繁荣得益于科举制度和绘画结合在一起

B.宋朝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阶段

C.宋徽宗喜欢绘画胜过于治国

D.宋徽宗的喜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宫廷画院的发展

解析:选D 由于宋徽宗的个人爱好,创办了宫廷画院,并面向社会广募

绘画人才,有利于宫廷画院的发展,故D项正确。

7.右图为明朝的《墨葡萄图》,图中水墨葡萄一枝,叶不勾脉,均以水墨

点染,不求形。该画作( )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着重反映个人的思想情感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述

解析:选C 综合材料图画和文字信息得知,该画作属于文人画,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是风俗画,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以水墨点染”与B项“工笔重彩画”矛盾,故B项错误;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C项正确;由材料“叶不勾脉”“不求形”得知,该画作注重写意而非写实,故D项错误。

8.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 ) A.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

C.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

解析:选A 根据材料“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可以看出该绘画理论深受理学观念的影响,注重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东汉到南北朝,“诗”“书”“画”“印”都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到了唐朝五代,虽然也有很多著名文人画家,但是同样也没有出现结合的案例。直至北宋后期,苏轼、米芾等提倡将“诗”“书”“画”“印”相结合,并理论联系实际,为画作中的完美结合打下了坚实基础。到了元代,画家们大多采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行为方式,一直到明清两代,这种形式才逐渐完善。

——摘编自孙琳《浅谈中国传统绘画与题款

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绘画与明中叶的时代潮流相契合,他们的花鸟体现了一种倾向,就是接近世俗生活……由沈周到陈淳到徐渭,在这股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下,他们笔下的花鸟形象由写实趋向“不似之似”……作品由灵动到酣畅淋漓,摒弃儒家的温柔敦厚,偏重于心灵解放与个性抒发,追求所谓的“骇世惊俗”,表达对日益腐朽的封建王朝的不满和批判。

——《论明代写意花鸟画形成的社会因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文人画的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人画在宋代以后出现较快发展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大多采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行为方式”,得出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据材料二“偏重于心灵解放与个性抒发”,得出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据材料二“由写实趋向不似之似”,得出注重意境、诗意;据材料二“表达对日益腐朽的封建王朝的不满和批判”,得出富有批判精神。第(2)问,据材料二“明中叶的时代潮流”,结合所学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并不断壮大;据材料二“对日益腐朽的封建王朝的不满和批判”,结合所学得出明清君主专制走向极端,封建王朝日益腐朽;结合宋代时代特征,可以得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和理学的兴起等背景。

答案:(1)特征: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注重意境、诗意;富有批判精神。

(2)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并不断壮大;宋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理学的兴起;明清君主专制走向极端;封建王朝日益腐朽。

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测试卷)

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测试卷)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测试卷 【说明】本测试卷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24分,每小题2分) 水澹澹 ..兮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 栗.深林兮惊层巅___________________ 凭轩.涕泗流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 向来 ..之烟霞____________________ 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人只合.江南好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景旧曾谙.____________________ 月照花林皆似霰.____________________ 汀.上白沙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 滟.滟.随波千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 愿逐.月华流照君_________________ 迷花倚石忽已暝.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10分,每小格1分) 1、词是在________时期产生,从中唐后流行起来的一种新诗歌体。词是________的简称,就是歌词的意思。 2、韦庄是“”中的代表作家。虽然他与温庭筠同为花间词派代表作家,词中常常注入平生漂泊、思乡怀旧之感,感情真挚,笔调清新,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多用白描手法,形成、明白晓畅的风格。 3、李白的诗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作风格,奇特的想像,大胆的夸张,瑰丽的意境,形成了的诗人风。 4、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的艺术境界。 5、第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主旨,第二单元则是怎样以“置身诗境,”的方法来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和品味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考研《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讲义、习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佛家思想D.墨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佛家思想D.墨家思想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

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美术第3单元第1节

课题第三单元笔墨丹青总计第课时 3.1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课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 (2)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2)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 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美术绘画模块第一课《笔墨丹青》中第1项, 主要讲述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 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 术特征。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 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难点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 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 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中国画对于高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 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因此, 设计理念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运 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 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安全教育遵守纪律,尊敬教师,尊重同学,文明礼让,团结协作,安 全使用工具材料。 教学辅助教师准备教具:教案、多媒体课件、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美术本、画具、搜集到的美术资料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7课汉字与书法 目标导航

知识点一

答案:A 解析:根据几种字体的特征可知,《泰山刻石》为小篆,是秦统一文字后采取的字体,A正确;《曹全碑》是汉隶,《颜勤礼碑》是楷书,《兰亭序》是行书,B、C、D三项皆排除。故答案为A。 4.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秦始皇的功绩之一就是使中华社会有了统一的视觉语言。”属于“统一的视觉语言”的表现的是( ) A.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度 C.小篆 D.长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统一文字。“视觉语言”即是文字,C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能体现“视觉语言”这一信息。故选C项。 5.从下图中我们可知( ) ①文字由繁到简、从难到易 ②人类由此开始了最早的思想沟通和交流 ③人类有了交流信息的文化工具 ④人类可以正式记录自己的历史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汉字演变规律的认识。①③④都符合题意,而人类最早的思想沟通 和交流比文字的出现要早,不能颠倒两者之间的顺序。 6.《汉书·艺文志》记载:“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形成的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③隶书便于书写 ④隶书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二 书艺历程 7.观察下图,汉隶的特点是( ) A.圆润纤细 B.浑厚深沉 C.笔势飞动 D.强调个性 答案:B 解析:图片的文字体现不出“纤细”“飞动”“强调个性”的特点。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8.下列作品中最能体现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是( ) A.《兰亭序》 B.《琅邪台刻石》 C.汉代官印 D.《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 答案:A 解析: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是王羲之,王羲之的代表作品是《兰亭序》,故选A。 9.有人这样评述唐代某位大家的书法(见右图):“回环缭绕相拘连,千变万化在眼前。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飒拉动檐隙。”这位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怀素 D.王羲之 答案:C 解析:材料所述书法千变万化、潇洒自如,应该是草书。据此分析选项:颜真卿和柳公权是著名的楷书家;怀素的狂草别具魅力;王羲之为东晋时人。故答案为C。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 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 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 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 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 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 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 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 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 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 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 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 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单元笔墨丹青《借物寓意》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美术第第三单元笔墨丹青《借物寓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学情分析 当前初二年级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笔墨的基本技能,再者,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与理解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思维发展和生活经验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对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兴趣和理解基础。但中国画是学生平时不大关注的领域,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困难所在,同时也是本课的魅力所在,要引导学生了解、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 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示范工具、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盒、学生范例作品等。 学生:铅笔、橡皮、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盒、画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欣赏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PPT展示) 师:这是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 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

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习题集(有答案哦)

中国古代文论 彭玉平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目录 绪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三章唐宋金元文学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四章明清诗文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五章明清戏曲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六章明清小说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七章近代文学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人教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2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 第二课借物寓意 上课教师:正则中学曾艳 指导教师:张华丽 以及正则中学美术组同仁教材分析:通过本课对花卉蔬果写意画的学习,了解中国画通过笔墨表达情感的方法,借物寓意。进一步体会中国画家在运用笔墨技巧描绘物象的同时,借助作品抒发自身情感,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了解书画一体,布局设计。本课通过欣赏、实践与评述,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和运用中国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画中的借物寓意,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评价总结几个环节,完成教学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画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明白物体的寓意,理解借助作品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超越形式的艺术。 教学难点:把借物寓意运用到绘画创作中,运用于生活,同时注意中国画的技法运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老师作品范例。 学生准备:毛笔(大小各一支)、中国画颜料、墨水、生宣纸、笔洗。

教学设计: 一由吕凤子导入,引学生进入名人会客厅。 我叫曾艳,是你们的燕子姐姐,今天上课,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名人。他,是我国与徐悲鸿、齐白石齐名的画家、书法家、教育家。 他,是我国近代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的创办者。 他,是一位把“生死刚正”、循“常理”而求“变则”的“正则魂”融入艺术的艺术家。 他,执教一生,在艺术教育这块园地里辛勤培育,播扬芬芳,鞠躬尽瘁,功在国家与人民,是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他,与我们璧山有着一段美丽的渊源: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他带领妻子和儿女及艺专部分教师,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重庆,在偏僻的璧山现在的正则中学创办“正则蜀校”。他是谁呢?(吕凤子) 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但都表现在无私、爱国、忠诚上。他的品质,不仅表现在行动上,还表现在他的画上面。大家看,这三幅画就是吕凤子先生的作品。问题:1同学们看看,这三幅画画的是什么? 2 这三种植物在中国画中称为“岁寒三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属性? 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岁寒三友的气节、品质,正是吕凤子先生鞠躬为教育事业的写照。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课:“借物寓意”。 二教学过程,进入第一欣赏屋。 1问题:我想请同学说说,什么是借物寓意?(让学生随便说说)答案是什么呢?

(暑假一日一练)2020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岳麓版必修3

第8课笔墨丹青[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重点难点 概述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了解 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2.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征。 3.分析中国古代绘画与其所产生的时代之间的关系。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 1.新石器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绘画。 2.战国时期:用毛笔在绢帛上绘画,该时期帛画代表作《人物龙凤图》。 3.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知识点拨] 汉代绘画中神仙魔怪、迷信怪异的形象,既体现了汉代社会“天人感应”的宗教意识、宇宙观念,也渗透着统治者敬天法祖、神道设教的意图。 二、绘画艺术的发展 1.概况 时期背景特点代表 魏晋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士人群体的追求体现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 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 文人画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 创制法度,表现了雍 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宋代 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理学兴起,文人注重 内心修养 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 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马远的《山径春行图》 商业兴盛,城市发展, 文化普及 出现描绘民间风情的 作品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明清 社会动荡风格奇特,不拘成法八大山人《松鹰图》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 文学读物 木刻版画作为小说的 插图,反映了世俗的 《水浒传》插图、《五子夺莲》

审美趣味,民间出现 年画、布贴画、剪纸 画等 2.中国绘画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②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2)影响:中国绘画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辨析比较]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 (1)西方重写实、功利,中国重意境、虚旷和非功利。 (2)在绘画技巧上,西方重视物象,着意刻画,敷色多彩,追求色彩表现力;中国则不重形似,而重视淡逸、传神,往往以墨代彩,随心而做。 1.下图主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局部) 提示山河破碎,战乱频仍。 2.吴倩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什么? 提示文人画。 3.民间风情画的出现和普及受什么社会因素的影响?反映了中国画怎样的发展方向? 提示民间风情画的出现和普及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也反映了中国画世俗化的发展方向。 主题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及成因 史料一魏晋时期的绘画作品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注音 瀛.洲(yínɡ) 天姥.(mǔ) 谢公屐.(jī) 渌.水(lù) 殷.岩泉(yǐn) 訇.然(hōnɡ) 鸾.鸟(luán)澹.澹(dàn) 忽已暝.(mínɡ) 二、解释词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 2.天姥连天向天横 ...遮住天空 3.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4.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 5.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清:凄清 6.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 7.熊咆龙吟殷.岩泉用作动词,震响 8.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惊:使……震惊 9.列缺 ..霹雳,丘峦崩摧列:通“裂”,分裂缺:指云的缝隙 10.洞天石扉.,訇然 ..中开扉:门扇;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三、积累名句 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3.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4.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 A.天姥.(mǔ)剡.溪(Shàn) 瀛.洲(Yínɡ)渌.水(lù) B.屐.(jī) 殷.(yǐn) 栗.(lì) 訇.然(nōnɡ) C.鸾.回车(luán) 暝.(mínɡ) 澹.(dàn) 扉.(fēi) D.霓.(ní)悸.(jì) 崖.(yá) 恍.(huǎnɡ) 解析:B项,“訇”应读hōnɡ。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B) A.荡漾澹澹长嗟浩荡 B.照耀石扉催眉魂悸 C.青冥熊咆瀛洲微茫 D.枕席青崖崩摧猿啼 解析:B项,催—摧。 3.下列词语在课文里的含义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B) A.信(实在) 语(谈起) 横(遮断) 拔(超出) B.因(依据) 渌(绿色) 屐(木鞋) 暝(天黑) C.列(同“裂”) 扉(门扉) 回(运转) 恍(恍然) D.向(刚才) 惟(只剩下) 清(凄冷) 壁(山腰) 解析:B项,渌:清澈。 4.下列诗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00539) 1、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2、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F,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3、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叻等为代表,以自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涛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4、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体”。 5、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6、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婚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他们的涛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捕,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9、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10、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八位著名散文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11、三苏:指的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12、说话: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13、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14、《沦诗绝句三十首》:这是金代著名诗人受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启发而作的一组沦诗之作,对建安以来的诗歌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表明了他喜爱淳朴自然,反对雕琢华绝的文学观。 15、诸宫调:所谓诸宫调,就是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它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长篇,杂以叙述,讲唱一个长篇故事。据传,其首创者是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16、旦本、末本:元杂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入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 17、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的四位著名的杂剧作家,即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端(先秦)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 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 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2)①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增强;②政治上争霸和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准备;③制度各国变法逐步形成统一的制度准备;④理论上法家思想提倡中央集权,为统

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试2(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试2(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8月考学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①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②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天宝十三载(754年)的秋天,关中一带大雨,六十余日不止,庄稼遭受了很大损失。玄宗很忧虑,宰相杨囯忠挑选一些未受灾害的禾苗献上,说:“雨虽多,不害稼。”杜甫这时候正困守长安。②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请简要分析(2分) (2)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4分) (3)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2.(15届江西省崇义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释】①奉济驿,在成都东北的绵阳县。②严公,即严武,宝应元年代宗即位,六月,召严武入朝。 (1)诗的前两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拟人。“青山空复情”一句,把无知无情的青山写成有情有意,似乎是要挡住严武的去路,多情地挽留,一如作者此时心情。②虚实结合。第二联既写“何时”(虚),

又写“昨夜”(实),诗人想到“昨夜”相送的情景,自然憧憬起重逢的情景。③对比。 第二联把过去和将来进行对比,加重对严武不舍之情。 【解析】 (2)这首诗语言质朴含情,试分析尾联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4分) 3.(2013?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③,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 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宋初王禹偁所属的诗派是() A.“白体”诗派 B.“昆体”诗派 C.“晚唐体”诗派 D.江西诗派答案:A 2.杨万里诗歌创作中最为出色的诗体是() A.乐府 B.古风 C.律诗 D.绝句答案:D 3.姜夔词以表现文人士大夫意趣为主,他所创立的词派 是() A.大晟词派 B.豪放词派 C.清雅词派 D.婉约词派答案:C 4.吴文英词的艺术特点是() A.“清空”、“骚雅” B.“如七宝楼台” C.自然飘逸 D.清新明快答案:B 5.宋代江湖派诗人的创作倾向是() A.崇尚昆体 B.崇尚白体 C.“资书以为诗” D.“捐书以为诗”答案:D 6.严羽诗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 A.“别是一家”说 B.“文道一体”说 C.“活法”说 D.“兴趣”说答案:D 7.现存辽诗中,寺公大师的作品《醉义歌》被耶律楚材 称为() A.“长歌” B.“慢调” C.“精品” D.“绝唱”答案:D 8.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雨》直接取材于() A.《长恨歌》 B.《琵琶行》 C.《莺莺传》 D.《李娃传》答案:A 9.元代作家尚仲贤的著名杂剧是() A.《赵氏孤儿》 B.《柳毅传书》 C.《李逵负荆》 D.《秋胡戏妻》答案:B 10.关汉卿《窦娥冤》的题材类型属于() A.历史剧 B.爱情喜剧 C.公案剧 D.神仙道化剧答案:C 11.元代诗人范梈写得较好的一些作品是() A.长篇歌行 B.七言绝句 C.七言律诗 D.五言律诗答案:B 12.高启诗歌兼师汉魏以来各家诗人之长,其诗风尤近于() A.陶渊明 B.李白 C.杜甫 D.苏轼答案:B 13.明代公安派文学主张的核心是() A.性灵说 B.童心说 C.情真说 D.神韵说答案:A 14.王磐的散曲《朝天子·\u21647X喇叭》讽刺的是() A.封建皇帝 B.朝廷宦官 C.地方官僚 D.社会寄生分子答案:B 15.鲁迅对《金瓶梅》的一句评语是() A.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几乎

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期朝代起止时间大事记(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奴隶社会形成夏朝前2070年— —前1600年 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启夺得王位后,将王位传给自己儿子;开 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 天下、传子代替传贤 历法《夏小正》 发展商朝前1600年— —前1046年 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作为 臣服于商王的方国首领;迷信鬼神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烧制出原始瓷器 出现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商人;殷历; 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清末发现) 鼎盛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井田制;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瓦解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大国兼并 新兴地主阶级推动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和 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确立 铁器、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 小农经济确立;垄作法;都江堰; 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战国时秦 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儒、墨、道、法) 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历法《石氏星表》(后人辑成) 春秋末年出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战国时期,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 作楚国屈原的《离骚》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标志绘画走向成熟 封建社会形成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 初步 发展 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等六国。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 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以加强皇权、地方 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 货币、车轨、文字,修驰道、灵渠、万里 长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焚书坑儒;小篆;隶书的出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训练卷(一)

2019-2020学年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训练卷 语 文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后三分钟的高贵 威廉?保西 阿普达是英国伯明翰南部山区的旅游观光小镇,保留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很多特 色,至今仍然使用马车代步。艾迪是镇上一家出售特色草帽的小工艺店老板。半年 前,艾迪和邻近的迪克鲁斯镇上的姑娘苏菲相爱了,可镇上大法官的儿子洛克也看 上了苏菲,发誓非她不娶。 几天前,苏菲告诉艾迪,她父亲对洛克家的背景很满意,但在听说苏菲爱上了卖草帽的艾迪后非常生气,并且打电话给远在伯明翰当医生的苏菲的哥哥博格,要他 回家阻止妹妹。另外,博格也打算近期回家给父亲做一个手术,切除父亲额头上的良 性肿瘤。“百合节”要到了,按照当地习俗,镇上的男孩都会在这天到心爱的女孩家 送上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借此表明心迹。苏菲抽泣着要艾迪想办法,送一份能够打动她父母的厚礼。 艾迪咬咬牙,取出了全部积蓄,共六千英镑,但他想来想去不知买什么,于是就把这些钱都放在他母亲留下来的一个梳妆匣子里,他想都带给苏菲,让她自己用这些钱去挑选礼物。 “百合节”这天早晨空降暴雨,艾迪急匆匆起床。阿普达和迪克鲁斯两镇相隔几十公里,山路崎岖不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马车夫亨特驾着马车来到了艾迪门前,半小时后,马车来到镇中心,艾迪远远看见洛克站在路边,洛克也要去苏菲家送礼。 “亨特,给我把画搬上去,千万小心,光那个檀香木框就抵得上你十几辆马车!”洛克大声嚷嚷着跳上了车,“嘿,这不是艾迪吗?你不会也要到苏菲家去吧?准备了什么礼物啊?”听着洛克的揶揄,艾迪没接腔,他很是自卑。 瓢泼大雨让马车速度愈加慢了,以前只要三四个小时的路他们走了七八个小时还没到,现在离迪克鲁斯镇还有好几里山路呢!此时大雨滂沱,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马车在过一条岔道口时,一个浑身湿透的中年男子拦在前面,他提着一只便带式手术箱,“对不起,能让我搭乘一段吗?我到前面的迪克鲁斯镇。”这个中年男子告诉他们,他坐的马车半路坏了,他只好徒步前行了十几里路。 “快上来吧!”艾迪忙招呼这名男子坐下,他得知男子叫博格。洛克不满地哼了一声:“小心些,别弄坏了我的画!你可赔不起!” 道路越来越泥泞,突然马停下来不走了,它可能累坏了。洛克气急败坏地猛踹马屁股,马受到惊吓,飞快地向前冲去,前方正是一个斜坡,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马车就向路旁倾覆,他们滚进了数英尺深的坡底。 一阵眩晕过后,艾迪睁开了眼睛,四周一片昏暗,洛克和博格也躺在附近的泥泞里呻吟,不过他们还可以站起来。但艾迪突然发现亨特半天没有爬起来。“噢!上帝,他腿上流了好多血!”在艾迪点燃的打火机的光芒里,洛克惊恐地指着亨特右大腿下的一汪鲜血叫道。 “让我看看,”博格蹲下身察看伤情,亨特已经昏迷,鲜血从他的大腿股动脉汩汩流出,一根尖树枝刺穿了他的大腿。“动脉破裂了,他失血过多,必须立即缝合动脉止血!”博格果断地说,接着他又以医生的口吻命令艾迪和洛克道:“去把我的手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 级 姓名 准考 证号 考场 号 座 位号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生閱讀書目一先秦兩漢書目 十三經註疏阮元中華書局1957年用四部備要本重印全四十冊 中華書局1982年用原世界書局縮印本影印全二冊 四書章句集註四部備要本 論語譯註楊伯峻中華書局1981年脩訂重印論語新解錢穆 孟子譯註楊伯峻中華書局 孟子正義焦循 墨子閒詁孫詒讓中華書局1954年重印 老子本義魏源中華書局1955年重印 老子校詁馬敍倫中華書局1974年版 重訂老子正詁高亨中華書局1959年版 老子校釋朱謙之龍門書局1958年版 中華書局1963年新一版 老子新譯任繼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莊子解王夫之中華書局1981年重印 莊子集釋郭慶藩中華書局1978年重印 列子集釋楊伯峻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版 中華書局1979年版 管子集校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遹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 荀子集解王先謙 韓非子集釋陳奇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 韓非子集釋補陳奇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版 呂氏春秋集釋許維遹古籍刊行社 春秋左傳集解杜預註孔穎達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春秋左傳註楊伯峻中華書局1981年版 左傳譯文沈玉成中華書局1981年版 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 國語韋昭註二十一卷顧廣圻四部叢刊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點本 戰國策高誘註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續註士禮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繙刻本顧廣圻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點本 詩三家義集疏王先謙 毛詩正義孔穎達見十三經註疏 詩集傳朱熹上海古籍1980年版 詩經通論姚際恆中華書局1958年版 詩義會通吳闓生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版 詩選與校箋聞一多收入《聞一多全集》選刊之四 詩經選余冠英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经济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神农”传说 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lei)、耜(si),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 二、耕作方式的演进和生产工具的革新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 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②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③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3、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四、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蜀地“天府之国”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