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舞龙及其人文精神的契合发展

中国舞龙及其人文精神的契合发展

中国舞龙及其人文精神的契合发展
中国舞龙及其人文精神的契合发展

中国舞龙及其人文精神的契合发展

郑进军,李艳翎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E-mail:shiyue752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9111352.html,

摘要:舞龙运动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它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持。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文化学和历史学的角度阐述舞龙运动的起源和文化内涵,探讨其内在的人文关怀理念,分析新时期市场经济下人文精神的缺失和舞龙运动人文精神的追求和发展,总结得出舞龙运动的人文精神是传统和现代人文理念的结晶,指导和映射舞龙运动的发展史,并对中国的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舞龙,人文精神

龙,既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几千年来,“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极富个性色彩的龙文化。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在宗教、政治、文学、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象征着吉祥喜庆、欢乐幸福的舞龙运动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喜庆佳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是目前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大众体育项目之一。[1]然而即使时光飞逝,朝野更替以及制度的变迁,承载着传递中华民族文化内核——龙文化的舞龙运动,已超出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了华夏民族一种内在的、文化的、精神的,由人们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精神的内聚力量。[2]这种力量就是舞龙的人文精神,舞龙运动的发展,也就是这种人文精神的契合、传承与发扬。

1. 舞龙运动起源的人文情结

舞龙又叫“龙舞”、“玩龙”、“龙灯会”、“耍龙”、“玩龙灯”等。关于“舞龙”的起源,至今仍需要人们的继续挖掘和探索。以目前所有的资料看,龙的起源远远早于龙舞的出现,闻一多先生曾从民俗学的角度考证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龙,不是自然属性的动物。而是居住在中华国土上的古代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产物,龙是中国人独创的精神文化,是一种人文动物。它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艺术作品中,体现着中国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宗教崇拜。[3]可见,龙的起源是在原始氏族社会。而舞龙运动的起源肯定与龙的起源密切相关。尽管人们认为人类的求雨仪式是最古老的祭祀仪式之一,而龙的形象一直和求雨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祈雨求福而虔诚膜拜的图腾对象。但无论如何,舞龙运动的发展只是龙之历程的一个后发现象。比舞龙更早的是“假面”、“假形”的祭祀舞蹈。古老的广西花山崖画中已经有明确的假形之舞人。虽然在我国古代崖画中几乎没有舞龙形象的出现,但“假形”之舞为舞龙的起源做了充分准备。

而在商代,已经有了关于作“土龙”求雨的明确记载。甲骨文卜辞中有“龙”字。相关的《甲骨文合编》记载:“其作龙于凡田,又雨。”一些体育史学家们认为这是商代先民作“土龙”求雨的风俗,“龙”字和“作”字连在一起的记载,被认为有可能是最早的舞龙记录之一。[4]然而从出土形象和文字资料两方面来看,目前我们还没有见到商代“舞龙”的确凿证据。但是,商代青铜器皿上多种动物的奇特组合形象,昭示了龙纹是由青铜器纹饰中各种动物化合而成的特性。结合这一点和商代其他祭祀舞蹈高度活跃发展的事实中推测,商代,也许是中国舞龙运动最早的酝酿期。

到汉代,龙舞形象就有了非常明确的记载。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舞龙前要举行祭祀,不同日子,用不同的人,舞不同颜色的龙。即:春舞青龙,夏舞赤龙、黄龙,秋舞白龙,

冬舞黑龙。实际上,舞龙的前身应是汉代的“鱼龙曼延”。据《汉书·西域传赞》载:“孝武之世……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蔓延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唐人颜师古解释:巴俞都卢,海中砀极都是歌舞名,而“鱼龙”,则是由人装扮成一种来自西域的巨型珍兽———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目,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与庭,炫耀目光。[5]史料之外,还可以从汉代画像石上找到“鱼龙曼延”的影子。如铜山洪楼发现的乐舞百戏画像石,上面有鱼龙作舞的图象。从这些可以证明,也就是从汉代开始,中国的舞龙运动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后世的舞龙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流传久远并发展起来。

对舞龙运动起源的探索,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历史追求,而是从中找到舞龙运动中蕴涵的人文精神的渊源及对它的促进和影响。人文精神是文化活动的产物,作为以龙的祭祀祈雨为宗教形式的文化活动,龙文化中突现的人文精神显而易见。舞龙运动正是这种人文精神外化的产物,是人文精神最生动、最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它融合鼓乐伴以歌、载以舞,假形于拥有马头(又说狼头)、鹿角、蛇身、蟒鳞、鹰爪、鱼尾等特征的神兽,借着身体语言强烈的爆发力和生命表现力,表达人内心的一种向往,一种企求,一种精神的超脱,一种与龙共舞的欢愉,一种对人的自我保护的忧患情怀。

2. 舞龙运动的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一词出自于《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是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中表现。用当前很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人文精神的真谛,就是“以人为本”。具体说来,人文精神的要旨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它提供方法论和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而对整个人类来讲,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这种精神形成于人类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及自我需要过程中,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它无论在人类整体还是个体以及社会的进步中都扮演着"使人成其为人"的重要角色。

实际上,中国和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太一样,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信念和价值意识,而对“人”自身的反思最具特色。从《易·贲》中所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来看,所谓“人文化成”,就是对普天下人推行道德教化。[6]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对天下苍生的人文情怀,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而西方的人文精神,就是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现代文明的核心精神,强调的是具有个人主义特征的个性解放和自由,主张人性的复苏和人的自觉。严格地说,中国的人文理念以人类群体为出发点,西方的人文理念以人类个体为出发点。但最终的目的都是对“人”的关注和尊重。

意蕴深厚的龙文化就是以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为其文化内核的,通过舞龙从而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以龙为根的精神共识、以龙的传人而自豪的价值取向、以成为人之龙凤为生命尊严的终极追求。源古溯今,因为龙文化中人文精神的陶冶和熏陶,造就了智慧的华夏儿女,造就了仁爱、团结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

3. 舞龙运动的人文内涵

既然龙是中国古人制造的最具神力的人文动物,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把龙当作吉祥的化身,相信它能兴云作雨、消灾庇佑、除恶辟邪、兴旺人丁。舞龙便是通过人龙共舞,达到人神相通,从而祈求神龙彰显威力,保佑人之生命免受威胁和侵害,加强人之间的团结。这里面所体现的人文情怀,也许正是舞龙运动蕴涵的主要人文内涵。

兴云作雨、消灾庇佑是舞龙运动最基本的意蕴。除恶辟邪是舞龙运动追求的另一种人文含义。因为人既对生命充满热爱,同时又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悲剧性质,所以才在生命本能的驱动下,产生了舞龙艺术,这是为了产生超脱短暂而多桀的人生、融入宇宙大我的感觉,从而得到一种形而上学的安慰。

而兴旺人丁是舞龙运动更深层次的寓意。是对人之生命产生和延续的追求。我们中华民族有一个传统的信念,便是龙的传人,尊称炎黄为中华人文始祖。史书记载,炎帝母族是有蛟氏,父族是少典氏,女登与龙交而生炎帝,炎帝为龙之子,他的祖先是龙。《诗含神雾》:“(炎帝)龙首,颜似龙也。”而黄帝与龙,《竹书纪年》记载:“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生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百神朝而使之。”可以说附宝感龙而生黄帝。[7]可见,龙是民族的图腾始祖。舞龙运动基于这点反映的就是对“龙子”的祈求。湖南、湖北的一些地方,人们相信舞龙对生育有利。在龙舞到门前时,那些求子心切的妇女,往往加钱添物让龙绕自己的身体而起舞,并让一个小男孩骑在龙背上绕着厅堂转一圈,然后进入卧室将小男孩放在床上,意为“麒麟(龙族神物)送子”。

当然,舞龙运动包含的人文内涵并不只体现在上述的三个层面上,欢娱神龙愉悦自己也是一个方面,汉代的“鱼龙曼延”就是一种由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进行表演的大型舞蹈,虽然带有明确的祭祀性质,大多数在“水庙”之类的场合出现。但也是一种娱乐。而到元明两朝,诗人阎尔梅在《丙午元宵》一诗中写到:“八宝龙灯舞万回,灯光约璨百花台。” 从出演的时间看,元宵龙灯之舞的表演已经作为民俗节日里的娱乐活动出现;从出演的地点看,这首诗歌描述的是“百花台”,这就点明了元明时期的舞龙运动已经从根本上摆脱了“求雨祭祀”的活动目的,彻底转变成民间娱乐活动。[4] 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舞龙运动从此开始了它真正的使命,是对人精神图腾禁锢的解放,开始追求舞龙的美,关注人的肉体与精神的和谐,它的造型也更富于人性化设计。所以清代的“舞龙”在表演上就追求形神兼备,特别强调回旋婉转之态,讲究飞腾冲天之象。[4]

可见随着龙文化的不断沉淀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到现在为止,舞龙运动已成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的人文内涵里更多的赋予了现代体育精神——体育人文精神。这也是舞龙运动发展了的人文内涵。

4. 市场经济下舞龙运动的人文精神追求

市场经济是我们今天面对的一个现实,然而,今天市场经济下人文精神的普遍丧失也是一个现实。不少层面的人与人的关系被物质至上主义所侵蚀,转化为赤裸裸的物与物的关系,钱与权的关系,欲望满足与否的关系。在体育领域,人们的体育文化素养较差,体育意识也很淡薄,在竞赛体育场上黑哨、兴奋剂、消极比赛、冒名顶替以及教练员与运动员和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利益纠纷等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存在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8]中国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而舞龙运动传承的龙文化可以为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体育提供一种精神资源和人文智慧,作为价值指导,治疗现代体育人文精

神缺失的病症,恢复人的尊严,重建人的意义世界。因为龙文化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是中国社会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蕴含了各民族的民族性格、终极信念、生活准则、生存智慧和人文情怀。舞龙运动承载的这一精神因素,不可能不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舞龙运动从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走进体育成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把它的人文理念带进体育并与体育结合,充实了社会大众参与运动健身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效果,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施行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人文精神将使社会大众的主体意识和民族意识得到提高,更加重视自身的发展,重视健康,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来,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舞龙运动进入了学校,也把它的人文精神带入学校体育,融合为教育的人文精神的一部分。将促进体育课程改革,促使学校体育以人为本,树立人文精神的观点,让学生从学龄时就开始打下讲文明、讲道德的基础,并深刻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的理念。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再者,1994年5月舞龙运动被国家体委纳人竟技体育项目后,走向了市场化道路,成立了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和多家俱乐部,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全国舞龙锦标赛、精英赛,三届国际龙狮邀请赛及农运会舞龙比赛,两届世界舞龙锦标赛,三次龙狮运动技术研讨会等。[9]舞龙运动从过去的人们自发性参与和非功利性过度为有意识的开展和具有一定经济功能的实体行为。舞龙运动内蕴的人文精神拓而能容,它的内涵里从此注入了充分尊重人的物欲,从单纯的关注人的精神层面进而关注人的物质的合理需要的因子,使这种人文精神更全面、深刻。

所以,市场经济下的舞龙运动,并不意味着民族性的消解,或者它的前现代文明巳毫无作用。恰恰相反,舞龙运动吸收了现代经济领域的人文意识,融合了现代体育的人文精神,最终把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融合起来,成为市场经济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人文精神。这正是舞龙运动的人文精神追求,可以想见,2008年北京奥运会明确提出的“人文奥运”的口号,将会在开幕式上用舞龙来验证它的嘹亮。

5. 小结

中国的舞龙运动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从祭祀的龙舞到祭祀与娱乐兼容的舞龙,从成为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到嬗变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再发展成为中国的竞技体育项目,虽然形式变化多样,内涵逐渐发展,但其以人为本的精神宗旨一直贯穿始终、契合其发展,并且还将一直充实和完善。可以说,是内蕴的人文精神指导着舞龙运动的发展方向,不然,舞龙运动将失去传统,失去特色而变为物质化的工具,舞龙运动的发展是不能以抛弃人文精神作为发展成本的。新时期的舞龙运动仍将使中华民族的龙的精神继续在神州大地上舞动,使淳厚的人文关怀继续深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继续沐浴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

参考文献

[1] 雷军蓉 . 舞龙运动[ M ]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2004.7

[2] 吕韶钧,彭 芳 . 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J ]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2004(9)-1178-03

[3] 闻一多 . 从人首蛇身像谈到龙与图腾[J] . 人文科学学报, 1942,(2).

[4] 李英,杨爱华 . 舞龙运动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J] .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2-0006-05

[5] 张继生,雷军蓉 . 舞龙运动发展与前瞻[ J ]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2003)05-0605-03

[6] 许苏明 . 人文精神论[M] .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 5

[7] 辛志凤 . 舞龙的文化底蕴[J]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 2003)05- 0087-03

[8] 陈少宇 . 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J] . 体育学刊 . (2004)04-0030-03

[9] 雷军蓉.中国舞龙运动的社会特性和价值功能[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10- 1330-03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the sports of Chinese Dragon Dancing and its humane spirit

Zheng Jinjun, Li Yanling

P.E. Institute ,Hum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China (410012)

Abstract

Dancing dragon sport is traditional cultural of China,It’s development need ideological impetus and intelligence support. Study through the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and reasoning from logic, explain the origin of dance dragon's movement and cultural intension in terms of science of culture and history, Probe into its inherent humane care idea, analy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humane spirit and humane spirit of dance dragon's movemen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of new period, I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that tradition and modern's unity and coherence in writing are read to summarize the humane spirit of drawing dance dragon's movement, guide and shine up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ance dragon's sports,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to the society of China.

Keywords: Dance dragon; Humane spirit

作者简介:郑进军,男,(1975.2—),湖南岳阳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概论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概论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段俊平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思想象古老的母亲河黄河一样虽然曲折但一直奔流向前,从未断流,中国人特有的人文精神已深深的浸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形成了这个伟大民族的典型性格特点。 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人文发展史。纵观中国历史,无论朝代如何更迭,但一脉相承的人文精神却薪火相传了下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其实就是一部中国人文精神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就是从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帝开始一直到现在形成的文化的总和。这种文化的总和的主旋律就是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宇宙观,人文就是不以武力,而以一种文明的办法,以诗书礼乐来教化人民,由此建立起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的文明社会。而精神就是指导人文活动的灵魂和中枢。 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核心就是以人为根本。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人是天地化育的产物,在《礼记?中庸》就有:“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的描述。这就是中国人自古虽讲究敬天地,但更注重赞化育的主要原因。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哲学之源的《周易》一书中,《周易》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句子,这句话就将人文精神提高到了可以改变天下的高度。《周易》中的这一句话还指出了“天文”与“人文’的不同之处,在 日出日落、风雨雷电、山川沼泽等自然现象归在天文,而把天地化育的人的所有思想活动和主观能动性归在人文,而且中国文化是以人文文化为主的,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为什么说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原因。而天文却与人文有着不可区分的关联性,人文精神与天文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在联系,自然界许多现象与人文有许多关联。这就是人文精神的另一个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原因。中国文化的天文不像西方人将大自然作为一个客观对象去独立思考和研究,而是可以用人文去解释天文,人文可以去影响天文。人文是主体,所以在中国哲学中,人是主体,是万物的主宰。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典籍里就有“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这样一种思想。所谓最灵就是最有灵性的,最贵就是最重要的,万物中间哪一个东西最重要呢,就是人。先秦的儒家思想家荀子曾经把天地万物分成四类,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就是说水火有气但是没有生命,这是一类。“草木有生而无知”,就是说草木虽有生命,但它没有知识、没有智慧,这是第二类。第三类是禽兽,所谓“禽兽有知而无义”,就是说禽兽有认知方面的功能,但是它没有义。这里的“无义”实际上指的是没有一种礼义,因为在中国古代,讲禽兽和人的区别,主要指禽兽没有礼义廉耻所确立的伦常关系。所以如果说这个人违背了伦常,那就意味着他是禽兽,甚至禽兽不如。第四类就是人了,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是什么都具备了,既有气又有生又有义,所以是万物中最贵重的。荀子在这儿就用比较的方法,从现象上说明了为什么天地万物中间人是最贵的。不仅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还被认为是直接参与到天地的变化中间去的。天地万物,如果没有人参与的话,那么这个天地的万物也是无序的。所以天地跟人并列为三,称为天地人三才。《周易》中的每个卦中六爻,其中上两爻代表天,下两爻代表地,中间两爻就是代表人,把人放在天与地的中间,说明人是天地化育的产物,说明人是万物最贵最灵者,虽然天地是神圣的,但中国文化之所以敬天和敬地,主要也是为了保护和出于人免受天地的侵害为出发点的,在天地万物中间,人居于一个核心的地位,天能生地能养,但是它们不能治。而人呢,由于他是“明分使群”,是一个群体,而且在这个群体中间,有圣人制定的礼来明确不同的分工和身份职位,就能够发挥集体的力量,因此人就能够去支配万物,治理万物。这也说明,在天地人这三者中间,人是最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受人是万物的主宰文化的影响,虽然中国人也有儒释道类似宗教的文化信仰,但他们也是为人服务的,中国的文化的出发点一切都是围绕人为主体展开的。 到了唐代,有个大学者叫孔颖达,他十分准确的说出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的本质,他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圣人观察了“人文”,从而以人为本的制定了规范人的诗书礼乐的典籍来教育天下的众生,从而使得社会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更多有关中国文化的观点,请参见段俊平先生《易经精神与

mxt-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查相对较少。多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形式,难度上相对比较小,内容上相对集中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条件、核心思想及其社会影响,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和意义 考点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Z 主干梳理hu gan shu li 关键词:人文主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先定论 1.文艺复兴 (1)背景 ①经济前提:意大利经济繁荣,最早出现__资本主义萌芽__。 ②经济方面:新兴__资产阶级__要求思想变革。 ③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大量遗存。 ④社会现实:中世纪__天主教会神学__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2)核心思想:__人文主义__,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3)实质: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__资产阶级__思想解放运动。 (4)发展历程: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

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5)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__人文主义之父__”,__莎士比亚__是英国文艺复兴的典型代表。 (6)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2.宗教改革 (1)背景: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中__人文主义__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线。 (2)标志: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3)主张:“__因信称义__”;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4)新兴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会等。 (5)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__封建统治__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6)意义 ①欧洲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__天主教会__,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为以后的__资产阶级革命__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K 考点深化 ao dian shen hua 文艺复兴对古希腊人文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继承: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提倡怀疑精神,尊重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尊重知识。 (2)发展: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自然(本性;本原),即认为要重点探讨人自身,认识人自己。文艺复兴时期则进一步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愚昧。 〔跟踪训练〕 1.(2018·德州一模)欧洲历史上通常将绘画、雕塑和建筑归为实用性和技术性的体力活动,艺术家被看作用手谋生的手艺人。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它们逐渐被视为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的一部分,艺术家也上升为受人尊崇的创造性精英。这主要是因为“它们”(B) A.开始批评教皇和天主教会B.符合了人们思想表达的要求 C.提高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艺术由“体力劳动”变为“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文艺复兴通过艺术表达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诉求,故选B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艺术本身不可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舞龙的来历

舞龙的来历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早在商殷时代,青铜器皿和甲骨上就刻有龙形图案;周代时龙纹已渐趋完整。古人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 舞龙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和乡土文化之一。据《中国龙舟协会网》考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民俗活动中就有舞龙项目。经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神灵保佑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舞龙”,平湖民间叫“调青龙”,也叫“舞青龙”、“龙灯舞”。 关于舞龙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则传说:一天,位于杭州湾北岸的乍浦青龙山(九峰)南,青龙江里的龙王腰痛难忍,龙宫中的所有药物都吃了,仍不见效。只好变成一老翁来到人间求医。郎中先生(大夫)把脉后甚觉奇异,问道:“老爷爷,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郎中先生让他显现原形,在他腰间的鳞片中发现有一条蜈蚣在作祟。将它捉出来除掉后,再经过拨毒、敷药,龙王的腰痛病很快就治好了。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对郎中先生说:“你们只要按照我的模样扎成一条青龙舞耍,就能保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百里平川五谷丰登”。这件事传出后,青龙江边的人们便以为老龙能兴云播雨,于是,平湖沿海(青龙江)一带,从前每逢干

旱,便舞龙祈雨,从此就有了调青龙的习俗。以后,演变为在新春和秋收后“舞青龙,保平安”的民间民俗活动。 还有一种“火龙”,也称“草龙”,是用竹篾编成圆筒,形似笼子,外面用茅草或稻柴、麦杆作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平湖东乡的新仓有处地名“草龙村”,相传,当年曾因善舞草龙而由此驰名一时。 据清《浙西水利备考》记载,平湖县城东之东湖,古时称“九龙港”。有嘉兴塘、乍浦塘、海盐塘、嘉善塘、上海塘等九派水道,犹如九条彩龙游弋于县城周边,湖中之绿洲(俗称大湖墩),便是一颗龙珠。九龙戏珠,犹如众星拱月,“九龙呈祥”就成了平湖水乡人民美好的祝词。于是,聪颖的平湖人,就有从单一的“舞青龙”,生发为“九彩龙”和“九龙呈祥”的群舞,使平湖的民间民俗娱乐活动,又大大地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走向更新更高的境地。 舞龙表演,有“单龙戏珠”、“双龙抢珠”和“九龙戏珠”等三种。龙身由许多节组成,每节称一档,间隔五尺左右,一般都是单数(如七、九、十一、十三节)。龙头大小、轻重不同,按舞者膂力而定,一般重量约三十斤左右。因在龙头内点烛(今改用电光照明),故称“龙灯”。到了近代,随着华人的迁移,舞龙运动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舞龙运

中国文化之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之人文精神 摘要: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强调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人本主义精神,讲究“重天道”和“法自然”,又崇尚“人道”,重视礼乐教化。以独特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与人文思维体现中国千百年来的灿烂的东方文化。 关键字:中国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人文思维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人文精神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注重人的精神生活,使人不受神、物的支配,凸显人的自我价值;二是强调礼乐教化,讲究人文教育,反对武力和权力的压制。“以人为本”的观念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天人合一”的思想则体现了它的精髓。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就是“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人文思维。 现就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与人文思维三方面来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一、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有民本主义。“民本”实际上是相对于“君本”而提出的,而最早阐述这一观点的,正是儒家经典和儒家的创始人。如《尚书》上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明确道出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巩固了,国家才能稳定。再如《尚书》中还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一句,就是警告地上的君王要充分尊重民意,如孟子所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其意思是说,民心所向,连上天都不能违背,作为上天儿子的地上的君王,自然要以民心所向作为执政合法性的依据了。 “执政为民”是中国民本主义思想的核心,儒家的创始人之一孟子对这核心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孟子认为,君王不能只追求个人的享受,不能“独乐”,而应该“与民同乐”。那些终日只知自己享受、不顾民之疾苦的达官贵人们,在孟子看来只是“禽兽”。儒家认为,君王的权力虽然是天授的,但是,连天都要听民的,君王的权力也是人民给的,君王也好,社稷也好,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因此,孟子明确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舞龙运动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我校龙狮课的开展,响应了“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也为当代大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课程性质、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舞龙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全面锻炼学生的身心,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提高意志品质并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舞龙运动课程的开展是对“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的有力支持,它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课程的性质、地位 舞龙课程技能教学部分以讲授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为基础,同时掌握技能与音乐的协调配合;以终生体育锻炼为目的,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人格因素;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传播舞龙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2. 舞龙的起源 舞龙活动,并非一个人所创作,也不是在一段时间或一个时代里完成的,而是经过一个地区的人们不断创造、逐步完善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偏于感性的、集群的民间艺术。舞龙起源于原始的求雨祭祀活动。人们之所以用舞龙来求雨,是因为:舞龙,含有地上的龙和天上的龙相感召、相会合的意思,或者说地上的龙已昂首起身,就要飞到天上了,就要变成滚动的云团、叱咤的雷电、壮丽的彩虹了。而云团、雷电、彩虹等都是和雨水密切相关的天象,这也就是说,地上的龙一舞动,天上的龙就会普降大雨,润泽四方了。在我国民间舞龙求雨的祭祀活动中,最早用于求雨的当属“应龙”。“应龙”是长着长翅膀的龙,神话传说中它有蓄水的本领,曾为皇帝争夺天下的战争效力;还曾协助大禹治水。因而在旱情严重的年月,人们就用泥土沙土做成“应龙”的模样,用地上的“应龙”感应天上的“真龙”,以求得天降大雨。当人们感觉到在地上用土做的龙缺乏灵性和活力时,想方没法的要使它活起来。例如四川文川羌寨求雨活动中的跳“麻龙”,这种民间活动是用两丈多长的粗麻绳作龙身,有巫师一人在一定的舞步中摔动长绳。这既然要有臂力,又要使巧劲儿,难度较大。麻龙颇为壮观。还有四川的耍水龙:舞龙人头戴柳圈,上身赤裸,手持杨柳枝做的龙,在锣鼓的引领下沿着大街小巷舞动。当舞龙队伍经过时各家各户便将事先准备好的水往它们身上泼洒,以求天降大雨。这些活动可算是舞龙的原型了。 发展 现代舞龙运动,是在传统舞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音乐的伴奏下,在规定的场地、时间内进行的舞龙套路比赛。它在应用走、跑、跳、翻、滚转体等动作与舞龙技巧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舞龙者”的人体运动和姿态变化,来表演龙的游、穿、腾、翻、滚、喜、“组图”和“造型”,以此展现龙的精气 神韵,象征着各民族奋发向上、团结进步的精神风貌。现代舞龙运动,结构紧凑,编排新颖,并创造了许多高难度舞龙技巧动作,具有很高的体育锻炼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下,1994年5月第一届全国舞龙“佐海杯”邀请赛在福州举行,试行了第一套“舞龙竞赛规定套路”,标志着舞龙从民间活动到

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文学中间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学特点的就是诗。中国文人很看重“诗”。古人讲“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即使是穿着粗布或者说土布的平民百姓,也会因为他饱读诗书而显得气度不凡。这既表达中国传统文人对丰厚学识的自信,也说明华美诗文对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大家知道,唐朝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强大王朝,一个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唐诗代表的是诗歌的极致,是最为辉煌历史时期最为辉煌的文学经典,我们常说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唐诗的兴盛跟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跟汉魏以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关系,跟全社会崇尚诗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说唐诗中也蕴含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今天,我讲的正是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如果在座的人们对这个话题曾经有过一些关注的话,可以回忆起几年以前在中国学术界,可以说并不仅是学术界,包括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头和社会上的文学界都在讨论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作人文精神。那么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精神,经过那一段时期的讨论以后,其实也没有得出一个所以然来。很多的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结出的硕果却不是很多,真正有影响力的哲学思考,有生动的东西并不是很多,这是我们对那场人文精神讨论的一个遗憾。那么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所谓人文精神简单的说就是强调人如何完善的问题。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今人讲:“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等等这些都是谈人如何完善的问题。这就不仅仅把人文精神局限于西方所谓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人类便不会停止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把握。我们知道历史上的人文主义通常溯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但是文艺复兴固然提高了人文精神,可其人文精神却主要建立在理性之上,理性的弘扬,渐渐就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并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相信科学,从而形成了所谓科学主义。进而

浅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学院:通信工程学号:1501120064 姓名:谢会琳授课教师:张爱萍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它们具有相互独立的一面,同时又相互融合,内在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全面发展;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和人文,但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正确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世界性的重要问题,在近几年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使这两种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指引更有效的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想要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更好的融合,首先要了解它们的内涵,了解它们相互独立的一面和融合的一面。 1、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文化渊源, 一是理性思维的不断发展, 二是重视经验与自然的哲学传统。对自然的理解直接决定了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 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探究自然。 从科学精神的本质看,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中的“科学”一词应指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1]。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实证精神。美国的著名社 会科学家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提出,科学精神应该包括普遍性、公用性、共享性、理性的怀疑主义。英国科学家及文学家布鲁诺夫斯基从价值角度论述科学精神,他在《科学和人的价值》一书中提出科学精神应具备求真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及宽容精神。 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方法,方法可以学习和模仿,但精神就不容易传授了,科学精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科学精神的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舞龙

什么是舞龙运动 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属于长时间有氧运动, 什么是组图造型 是指在运动中利用龙体组成活动的图案和相对静止的造型。 概括龙文化精神 容合,福生,谐天,奋进。 舞龙比赛有哪些 世界龙狮锦标赛全国农民运动会全国(石狮)舞龙舞狮邀请赛全国龙狮精英赛国际龙狮公开赛中国(奉化)国际舞龙邀请赛亚洲龙狮锦标赛 舞龙比赛要求时间 8-9min 龙头重量 不小于三千克 龙头杆高含龙头不少于1.8 龙珠杆高含珠不少于1.7 龙珠龙头杆高 1.7 1.85 不小于1.6 九节龙的龙身长度 不少于18m 龙珠球体和龙身直径为0.33~0.35 掉物品(服饰)躺地起立有附加支撑 扣0.1 掉器材)或损坏人体造型动作不到位 扣0.2 失误拖把改变动作顺序路线方向号码配带不整齐 扣0.3 场地边长不少于18,为20米正方形 器材损坏比赛中断重做扣一分 竞技舞龙运动发展的四个时期 ①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的“舞龙”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带有深刻的宗教色彩,完全是求雨的祭祀活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这一形式的存在,才孕育着现代舞龙运动的萌芽,并为今后舞龙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中国舞龙运动的萌芽,来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的舞蹈。 ②形成时期 舞龙在汉代已经相当流行了,我们认为舞龙从祭祀舞蹈发展为耍龙灯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元宵赏灯的

有了相当的水平,而且其形式更符合表演艺术的要求,“舞龙”的娱乐和可观赏功能大大的加强了,因此可以认为“舞龙”已进入了形成时期。 ③发展时期 进入唐代,舞龙活动也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舞龙”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原始祭祀的宗教活动,与民间传统的节日,庆典等社会活动密切的结合起来了,成为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舞龙”的娱乐和健身功能大大提高,由于我国地域广阔,风俗各异,加上区域文化的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特点的“舞龙”形式。 ④规范时期 近几年来,通过挖掘整理和试办各种舞龙比赛,使传统的民间舞龙习俗发展成为寓身体锻炼于精彩表演之中的群众体育活动。1995年2月将其列为全国正式比赛(四类)项目,批准成立了“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出版了《中国舞龙竞赛规则》,并且创编了两套中国舞龙运动竞赛规定套路,举办了第一、二、三届全国舞龙比赛;第一、二届国际龙狮邀请赛;以及第三、四届农运会舞龙比赛,舞龙运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舞龙运动也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标志着舞龙运动进入了规范化发展时期。 龙文化及其生命力: ①龙是多元融合的神物,它来自自然物和天象又高于自然物和天象,其徽号标志的功能最明显,因而可称为广义的中华民族的图腾。 ②龙文化上下数千年,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中国龙文化研究专家庞进把龙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概括为“融合,福生,谐天,奋进”八个字,以激励人们传承舞龙运动,弘扬龙的精神。 ③龙象征了中华民族的形成龙象征了中华民族的祖先龙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龙联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龙反映着中华民族的进步龙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国舞龙运动的好处 第一、文化传承功能。第二、教化功能。第三、健身娱心功能。第四、审美功能。第五、民族凝聚功能。舞龙人的特征 身体素质 1、力量素质 2、速度素质 3、弹跳素质 4、耐力素质 5、柔韧性素质 6、灵敏性素质 舞龙动作的难度分类 A级难度动作(分值:0.1分)B级难度动作(分值:0.3分)C级难度动作(分值:0.5分)是指舞龙的基础动作和较为简单的舞龙技巧动作是指在舞龙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难度,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完成的舞龙技巧动作是指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舞龙技巧动作,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审美价值 舞龙人五大特征 1、不怕脏:在地上躺,翻滚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不管脚下踩得是什么样的土地,动作怎么要求他们就怎么做,全不顾其他的杂念。 2、不怕累:他们不惜消耗体力,汗流浃背在他们看来便是付出的见证 3、不嫌烦:一个小小的动作被重复无数遍,舞龙人追求的是细节的完美。小到挥臂的弧度,力度,大到龙体的流线型舞蹈,都要求尽善尽美的表现。 4、虚心受教:在一个严格的教练训导之下,如果哪个动作做的不够标准,是有可能收到苛责的,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舞龙人唯一会做的事只是将自己的动作不断地标准化。 5、追求完美:舞龙人追求的不只是动作的标准化,鼓乐与动作的配套和谐,龙形的美,更是龙“神”的美,在他们看来,只有神形具备的龙才是真正意义的龙。 我校舞龙运动的发展 自06年开设舞龙舞狮选项课以来,舞龙舞狮深受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在校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近几年的对内发展与对外交流,特别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百校龙狮进课堂”的活动,

《舞龙运动》课程简介

《舞龙运动》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舞龙运动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代码:BTY01501 BTY01502 总学分:2 总学时:60 理论学时:8 实验学时:面向专业:全校学生 先修课程:执笔人:程致远徐学涛 审定人:王洪恩吴秀云 课程内容简介: 舞龙运动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古老的文化积淀和强烈的民族风格,唤起了炎黄子孙的民族意识,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舞龙运动课程在学校的开展,很好的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强健学生体魄,娱乐身心;活跃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龙狮课的开展,响应了“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也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舞龙运动》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60 学分:2 理论学时:8 实验学时:52 面向专业:全校学生课程代码:BTY01501 BTY01502 先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 执笔人:程致远徐学涛审定人:王洪恩吴秀云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1、课程性质、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舞龙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全面锻炼学生的身心,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提高意志品质并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舞龙运动课程的开展是对“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的有力支持,它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任务 (1)学习掌握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了解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学习了解舞龙运动的基本知识、精神与内涵;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提高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同时注重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氛围。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一)教学时数总分配表

中华传统——舞龙的由来

舞龙 舞龙,最早起源于汉代,就有杂记记载了这样的壮观场面:为了祈雨,人们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龙。渐渐地,舞“龙”成为了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更是手舞长“龙”,宣泄着欢快的情绪。 龙乃中国四灵之首,(龙、凤、麒麟、龟乃中国四灵)中国人对之敬而且畏。在我们的心目中,龙是祥瑞的灵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也是狂涛骇浪的破坏者;它的力量,就连最凶猛的野兽也不能匹敌。龙既是水中的主宰,在中国沿海一带,渔民皆立庙祭祀,以求风调雨顺,而龙在沿海一带的神话亦特别多。 似因生似果,夜来满身大舞龙是中国极富民族色彩的民间艺术之一。逢有大节日,大庆典,及出会巡游等,必有舞龙助庆。至于舞龙始自何时,已无可稽考。但上古时代,如遇水旱瘟疫,妖孽凶灾之时,舞龙祈雨的仪式风俗,是可以意想得到的。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便相信龙是风雨的主宰,有呼风唤雨的无边法力,故此逢旱便逢涝则求它开恩庇佑。 在仪式的巫师术士,模做龙的活动姿态,回旋舞动,以“似因生似果”的法术原理,以求达至祈雨祈晴的效果,这就是舞龙的原始起源。由这种祭会上的仪式的玩艺,而演变成娱乐助庆式

的玩艺,则是后事的事。由东京梦华录纪宋时之宵百戏的起戏:“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转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龙、草上密置灯烛万盛,望之蜿蜓,如双龙飞走”,便可知舞龙灯(舞火龙)之风俗,已于中古时代已盛行了。近世,中国南北各省,皆流行舞龙的风俗,新年春节,迎神赛会,皆少不了以金龙银龙助阵,比舞狮更热闹和生色。 “龙”为图腾的强大氏族,由西方(甘、峡)移向东方而入中原,这就是后来的“夏”。伏羲和女娲氏,是中国的先式里是有名的人物。传说他们是兄妹,也有人说他们是夫妇。在汉代的石刻和砖画中。 常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娲的画像。这些画像的伏羲和女娲,腰身以上成人形,穿袍,戴冠帽,腰身以下则是蛇躯(偶有作龙身),两条尾巴紧紧地缠绕着;两身的面孔或正向或背向,当时的人从传说中竟认他们为始祖神,而且又成保护神,故此古人祠墓多刻有他的画像,就是取其保护死者,以能安享地下快乐之意。 这强大的龙图腾氏族,由甘、峡南入西川;巴蜀之地,亦因会为此氏族蟠据而得名(巴蜀之家形字为巴巴,亦即是蛇的象形字),其后由四川再顺长江东下,武汉北上,到达中原的河南地区。后来与图腾的殷族敌对,以到一部分移往北方,即后来的匈奴,故此,匈奴王祭天地的地方亦称为“龙庭”,也表示与龙的关系。向南方迁移的,即周初时荆楚吴越各种民族及西南部的苗族。留在原地的一部分,虽为殷族所征服,但其文化势力则始终

医学中的人文精神

医学中的人文精神 班级:F1170011 姓名:任依梦学号:5117119051 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医生的双眼,医生不能学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像盲人,双眼无光…… 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医生的双手。医生要用双手去拥抱医学,抚摸医学,探索医学…… 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更是医生的双脚,医生不能跛足前行,而应该交替行进。如果双足折断,则永远成不了医学巨人…… 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医学的二个粗壮的枝干,只有寻找到它们的每一个分技,才能把握医学精神这个参天大树,才能把医学精神发扬光大…… ——序一.从医学史谈起 (一)医学史及重大事件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就一直在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早期的人相信疾是神的惩罚,他们还相信僧侣和巫师可以治好他们的病。 在古希腊,人们患了病就到庙里,送上牺牲动物供奉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他们还用药水或用药水洗澡,并且严格控制饮食,希望把病治愈。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生希伯克拉底声称,引起和治愈疾病的不是魔法,而是大自然。希波克拉底是“医学之父”,他和追随者写了很多医学书。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提问精神”和实验得到提倡和鼓励。这些实验使欧洲的医学建立科学的基础。从那时起,医学上就有了更多地发现。人类对疾病的战争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中。 几百年来,很多人为现代科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现摘取一些重大医学进步并总结如下: 公元前8000年早期医生实行环钻疗法。 公元前400年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开创科学的医学。 1543年佛兰德医生维萨里出版第一部研究人体的著作,绘制了准确的人体图。 1615年意大利医生圣托里奥设计口含式体温计。

1683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1796年爱德华詹那作第一次完成牛痘接种。 1816年法国医生拉埃内克发明听诊器。 1842年美国外科医生霍勒斯第一次用全身麻醉做手术。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光线,它使医生能够看见人体内部的情况。 20世纪苏格兰细菌学家佛莱明发现青霉素。 (二)医学模式的发展 医学模式又叫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 则和总的出发点即是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影响着某一时期整个医学 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从而使医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化了的风格 和特征。 医学模式经历了如下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医学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1.【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现代的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只有将科学真理的认识与道德的真诚和情感的趋势有机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现代的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卫生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是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 医学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做到①尊重病人的生命,这也是医学人道主义的最基本的或最根本的思想。②尊重病人的人格。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医务人员应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③尊重病人的医疗权利。人人都有平等的医疗权利,医务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见死不救”,剥夺病人的医疗权利。④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 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科学精神不同于具体的科学知识,前者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观条件,以及凝结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科学精神也不同于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前者属于更高

中国舞龙竞赛规则 (新)

附录:中国舞龙竞赛规则(新) 第五章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第十四条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舞龙动作按它的动作形态特征可分类为: 一、8字舞龙动作; 一、游龙动作 三、穿腾动作 四、翻滚动作 五、组图造型动作。 按动作技术易难分为:A级难度动作、B级难度动作、C级难度动作; A级难度动作:是指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较为简单的舞龙技巧动作; B级难度动作:是指在舞龙基本动作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具有一定难度,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的舞龙技巧动作; C级难度动作:是指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专项素质和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舞龙技巧动作,高难度的舞龙组合动作,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十五条舞龙动作的难度分值 一、A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1分 二、B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3分 三、C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5分 第十六条舞龙创新难度动作 一、创编原则:必须符合舞龙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必须是具备一定专项素质、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舞龙动作,必须是正式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动作。 二、申报程序 1、填写创新动作难度申报表; 规范动作名称,并标明类别; 用录像形式形象地说明创新难度动作,也可用照片、画稿等技术图解以及精炼文字形象地说明(达不到上述要求者,不予受理); 申报难度等级 2、在规定时间内递交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 3、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依据舞龙动作创编原则,对创新难度动作进行技术鉴别、定级,并将鉴定结果及时通知申报单位及有关部门。 第十七条舞龙动作规格、分类、难度定级 一、8字舞龙动作 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 1.原地8字舞龙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一)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着《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之一是:观念上的"和而不同"〔2〕和实践中的整体会通。具体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三家,还是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虽有其各自不同的探究领域、表述方法和理论特征,然却又都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析。这也就是说,人们既需要分析地研究三家、三科、三学各自的特点,更需要会通地把握三家、三科、三学的共同精神。此外,如果说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等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对于这个文化整体来讲,其中的任何一家、一科、一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这一文化整体的特性将发生变异,或者说它已不再是原来那个文化整体了;而对于其中的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来讲,则都是这一文化整体中的一家、一科、一学,且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又都体现着这一文化整体的整体特性。唯其如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管是研究那一家、那一科、那一学,我认为,首先是要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之所在,否则将难入其堂奥,难得其精义。 一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它的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贲卦彖传"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 魏王弼对此解释说: "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4〕 唐孔颖达补充解释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5〕宋程颐的解释则是: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6〕 由以上各家的解释可见,"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这里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一是人们所讲的"人文精神"一语,无疑与上述"人文"一词有关,抑或是其词源。但"人文精神"一语的涵义,又显然要比《周易·彖传》中"人文"一词的涵义丰富得多。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出现和展开显然要比"人文"一词的出现早得多,《周易·彖传》的面世不会早于战国末,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远则可以追求至中国

鲁迅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鲁迅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也可称作“人文主义”。它是西方哲学在两千多年探索一些不可解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一种精神,包含三个元素,即人性,主要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理性,以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是广义的科学精神;超越性,以宗教的意义来说,人是有灵魂的,可以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从某方面而言,它叙述了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不因前路迷茫而退却,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 社会环境 辛亥革命之后不久,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篡夺,并企图复辟帝制,但很快便被人推翻。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于外中国被西方列强欺凌压榨,于内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鲁迅对生命和人性、对中国的制度和出路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创作出了许多直指人心,对人性进行拷问的作品。 自鸦片战争以来,面对不断涌进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思考怎样对待这些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思想,是排斥,是接受,是融合还是创新。这一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和束缚人性的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批判,提倡民主与科学,“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提倡白话文,对人的理解也有了变化。他们大多在接受过先进的西方教育,同时又心系祖国,积极探索中国发展道路。鲁迅便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在这种复杂的文化环境下,鲁迅对中国的制度和出路、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鲁迅少年时期,家境日渐衰败,父亲卧病在床,几次请大夫给父亲看病的经历,使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从此鲁迅才开始拿起笔来战斗。鲁迅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非常关心和照顾青年学生,与儿子海婴的相处,更体现出了他柔情的一面。 作品中看人文精神 (一)敬畏生命 在鲁迅的意识里,生命是神圣而至高无上的,我们面对生命时要怀着最大的敬意,在生命面前,我们要有所畏惧。而中国人向来是漠视人的生命的,更何况是动物的生命。孔乙己、

舞龙传统文化作文600字

舞龙传统文化作文600字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汉族传统文化活动之一。为什么叫舞龙呢?这是因为,“龙”是中国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在古代,中国人就把“龙”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数千年来,中国人都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正好,今天我校很荣幸地邀请到了舞龙队来表演。 齐心协力划龙舟。舞龙队的奶奶们,个个生龙活虎,浑身是劲,可不输那些年轻人呀。看吧,只见她们三两下就把长龙变成了一艘龙舟,真像变戏法啊!这条龙舟看起来雄伟、精美、壮丽。此时此刻,我感觉自己就在这艘龙舟上,它正载着我们一起乘风破浪,驶向彼岸。这时,我的心情别提有多舒畅了。龙舟代表一帆风顺,这可是对大家的深深祝福。 更上层楼跳龙门。下面就更加精彩了,她们游走一圈后就把长龙摆成了龙门。俗话说得好:鲤鱼跳龙门。我又好似变成了一条小鲤鱼,正在浑身使劲,努力跳过那高大的龙门。越过龙门的一刹那,我成了一条腾飞在空中的巨龙,那感觉可不是之前的小鲤鱼能体会到的,那是成功的喜悦。

盘龙似锦节节高。接下来就更加精彩绝伦了!先是举着龙头的人站在中间,然后龙身和龙尾慢慢地围在四周,这条长龙盘旋而上,就感觉要一飞冲天,直入云霄了,那场面,那气势,可把观众给看呆了。盘龙代表着一年比一年更聪明、更厉害。 龙花盛开千家富。这可是压轴好戏,龙头和龙尾,首尾相接,龙身组成花瓣的形状,我想这应该是一朵巨型的牡丹吧,因为中国人都认为:牡丹意味着富贵。那花在原地转动起来,真是活灵活现。忽然有一个人被抬了起来,那人左右手各拿着一束鲜花,这象征着每家每户都花开富贵。 这场舞龙表演又壮观又好看。可真是“齐心协力划龙舟,更上层楼跳龙门。盘龙似锦节节高,龙花盛开千家富。”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