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燃烧热和中和热

燃烧热和中和热

燃烧热和中和热
燃烧热和中和热

燃烧热和中和热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 H 2SO 4与1 mol Ba (OH )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B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 .在101 kPa 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定叫碳的燃烧热

D .CO 燃烧是吸热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 .在稀溶液中,1 mol CH 3COOH 和1 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H 2(g )+O 2(g )===2H 2O (g );ΔH =-483.6 kJ/mol H 2(g )+2

1O 2(g )===H 2O (g );ΔH =-241.8 kJ/mol

H 2(g )+2

1O 2(g )===H 2O (l );ΔH =-285.8 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A .-438.6 kJ/mol B .-241.8 kJ/mol C .-285.8 kJ/mol

D .无法确定

4.已知Zn (s )+2

1O 2(g )===ZnO (s );ΔH =-350 kJ/mol ,则1 g Zn 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A .5.4 kJ

B .350 kJ

C .3.5 kJ

D .8.5 kJ

5.已知:C (s )+O 2(g )===CO 2(g );ΔH =-393.5 kJ/mol ,

2H 2(g )+O 2(g )===2H 2O (g );ΔH =-483.6 kJ/mol , 现有0.2 mol 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因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 kJ 热量,则混合物中C 与H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1∶2

C .2∶3

D .3∶2

6.已知: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ΔH 1=-Q 1,

H 2(g )+2

1O 2(g )===H 2O (g );ΔH 2=-Q 2,

H 2(g )+2

1O 2(g )===H 2O (l );ΔH 3=-Q 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

A.0.4Q1+0.05Q2 B.0.4Q1+0.1Q2

C.0.4Q1+0.05Q3 D.0.4Q1+0.1Q3

7.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 kPa时):S(s)+O2(g)===SO2(g);ΔH=-297.23 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

B.S(g)+O2(g)===S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

C.S(g)+O 2(g)===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

D.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8.天然气、石油、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砍伐树木、野草作能源②可用酒精作能源③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能源④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⑤大量应用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A.①B.①⑤C.②③

D.④⑤

9.已知

2H2(g)+O2(g)===2H2O(l);ΔH=-569.6 kJ·mol-1,

2H2O(g)===2H2(g)+O2(g);ΔH=+482.1 kJ·mol-1。现有1 g液态H2O,蒸发时吸收的热量是

A.2.43 kJ B.4.86 kJ

C.43.8 kJ D.87.5 kJ

二、填空题(12分)+

10.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在101 kPa时,10 k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放出热量5×105 kJ,丁烷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00 L 1.00 mol·L-1 H2SO4溶液与2.00 L 1.00 mol·L -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由此可推知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___,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 2.C 3.C 4.A 5.A 6.D 7.C 8.D 9.A

二、10.2900 kJ/mol 2C 4H 10(g )+13O 2(g )===8CO 2

(g )+10H 2O (l );ΔH =-5800 kJ/mol 11.57.3 kJ/mol

21

H 2SO 4(aq )+NaOH (aq )=== 2

1Na 2SO 4(aq )+H 2O (l );ΔH =-57.3 kJ/mol

燃烧热中和热

燃烧热、中和热 班级姓名一.燃烧热 1.概念:在101kPa时,mol物质燃烧生成稳定的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表示。(答案:1、完全、氧化物)[注意强调] 答案:计量标准为1mol;稳定的氧化物的含义:C——CO2不是CO 、S——SO2、H2——H2O (l)不是气态水 2.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为39 3.5kJ/mol,表示在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 的热量,表示为。(答案:△H =-393.5kJ/mol) 3.燃烧热的计算 一定量的可燃物燃烧放出的总热量=燃烧热×可燃物的物质的量 [练习]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1.2L(标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是多少千焦?。 (答案:B2H6(g)+3O2(g)=B2O3(s)+3H2O(l);△H =-2165kJ/mol) 二、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molH20,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注意理解] 2.中和热的表示: (答案:1 通常只讨论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1molH+与1molOH-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一定值:57.3kJ/mol) [联系旧知]三种热的比较 3.中和热的实验测定 温度计测定的是混合溶液的温度。用不同量的酸碱溶液反应对测出的中和热有影响吗?(最高) [练习] 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计算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1)用20gNaOH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2)用0.1molBa(OH)2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热量。 (3)用1mol醋酸稀溶液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小于、等于)57.3kJ,理由是。(答案:(1)28.65kJ (2)11.46kJ (3)小于醋酸是弱电解质,生成的醋酸钠水解要吸热) 三.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1.重要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2.什么是燃料(发生燃烧反应放出热量的物质) 3.煤作燃料的利弊问题:从资源蕴藏、开采、运输、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等方面分析。 4.新能源的开发: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和等。(太阳能、燃烧电池、风能、氢能) [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3、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 4、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电力 B.核能 C.太阳能 D.氢能

22燃烧热中和热教案

燃烧热和中和热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燃烧热并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2.使学生理解中和热。 3.常识性介绍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经济效益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有关燃烧热计算。 2、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反应式中化学计量数可能为分数的情况,有关煤作燃料利弊问题的讨论。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燃烧热 第二课时中和热 四、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引入新课。[板书]一、燃烧热 1.定义: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学生讨论、归纳概念要点] (1)在101kPa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0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又如H2燃烧生成液态H20,而不是气态水蒸气。 (2)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 (3)可燃物以1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4)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 ;=-285.8kJH2(g)+O2(g)=H20(1)/例:mol [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板书]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投影]例1 10g硫磺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02,放出的热量能使500gH20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_____,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10g硫磺燃烧共放出热量为:,则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教学设计

课题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2.认识使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3.知道爆炸发生的原因,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2.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灭火和爆炸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爆炸与人类的利和弊 教学内容: 情景设置:生煤炉时要用扇子扇,家里、学校等使用的炉子、锅炉要使用鼓风机鼓风,其中的道理是什么?请带着这一问题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探究]:学生合作完成蜡烛不完全燃烧的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引导学生看书,说明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 得出结论: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主要是由氧气的量不同,引起燃烧的程度不同 课堂思考:完全燃烧有什么优越性?

2.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通常情况下密度略小于空气 (2)化学性质: ①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②具有剧毒性:CO 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之丧失了输氧的功能,人体就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3)用途:家庭常用于气体燃料(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 (4)CO 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之一,主要来源:气体尾气、燃烧不完全燃烧、管道煤气漏气等; (5)防止CO 中毒的措施:尽量使燃烧完全燃烧,及时通风 三.爆炸 在化学变化中,主要是由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而使剧烈程度增大引起的 1.实验:粉尘爆炸实验 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2.爆炸的条件: (1)有限空间内,发生急速燃烧,短时间聚积大量的热,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如:爆竹、炸弹爆炸 (2)某些在敞开的体系中,氧气的浓度或可燃物的浓度较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产生爆炸如:加油站可能发生的爆炸 注意:从爆炸产生的原因来看,某些是物理变化(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某些是化学变化(如氢气球爆炸,炸药爆炸等) (3)比较容易发生爆炸的地点:加油站、仓库、粮仓…… 3.认识一些消防安全标志: 小结:1.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2.爆炸的知识。 点燃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联系和区别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联系与区别 反应热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容之一,题型一般为选择和填空,考查的容主要有: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 含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 收的热量 在稀溶液中,强酸和 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 生成1 mol H2O(l)时 所放出的热量 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 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 放出的热量 反应特点任何反应中和反应燃烧反应 物质状态物质的状态要确定稀溶液生成物在常温下为稳定态 方程式配平标准任意物质的量 以生成1 mol H2O(l) 为标准 以燃烧1 mol 可燃物为标准 △H符号放热取负值、吸热取正值负值负值 能量数值的描述必须指出是放热还是吸热 或使用正负值或用△H表示 直接描述热量的变化时不必再指明是放出的热量,可 用△H表示 说明①△H=∑E(生成物)-∑E (反应物)②△H值与书写 形式有关,单位一般是 “kJ·mol-1” ①电离吸热、溶解时 吸热或放热②稀强 酸与稀强碱反应的中 和热为57.3 kJ·mol-1 稳定的氧化物如CO2、SO2、 H2O、P2O5等 ①在中学阶段,如果不指明条件就默认为通常状况,比较△H的相对大小时要考虑其数值的“+”“-”的问题②用弱酸或弱碱的稀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时,每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而有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可自发进行。 实际上反应热就是反应物分子中旧的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的生成物分子中新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之差。△H=∑E(反应物键能)-∑E(生成物键能)。同样当“△H”为“-”即△H<0时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这时“△H”为“+”即△H>0。 【例题1】(09高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 NaCl(aq)+H2O(l);△H=+57.3 kJ/mol(中和热) C.S(s)+O2(g)=== SO2(g);△H=-269.8 kJ/mol(反应热) D.2NO2== O2+2NO;△H=+116.2 kJ/mol(反应热) 解析:A项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即 H2O的状态必须为液态,因此A选项错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应小于0,因此B选项错误;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明物质在反应时的状态,因此D选项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答案:C 【例题2】(09高考)25℃,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 +SO42-(aq)+Ba2+(aq)+2OH-(aq)=BaSO4(s)+2H2O(1);△H=-57.3 kJ·mol-1 B.KOH(aq)+ H2SO4(aq) =K2SO4(aq)+H2O(l);△H=-57.3 kJ·mol-1 C.C8H18(l)+ O2 (g) =8CO2 (g)+ 9H2O(g);△H=-5518 kJ·mol-1 D.2C8H18(g)+25O2 (g) =16CO2 (g)+18H2O(1);△H=-5518 kJ·mol-1 解析:中和热的标准是生成1 mol 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A项不符合中和热的定义;燃烧热要求必须生成稳定的氧化物,C项中生成物水为气态,应该为液态。D项中辛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D中△H=-11036 kJ·mol-1才正确。所以ACD错误。答案:B 点拨:燃烧热、中和热概念的理解及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是解该题的关键。 【例题3】(08年高考)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 5O2=== 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 + 5d-4c-12b)kJ·mol-1 B.(4c + 12b-6a-5d)kJ·mol-1 C.(4c + 12b-4a-5d)kJ·mol-1 D.(4a + 5d-4c-12b)kJ·mol-1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1 mol P4中有6 mol P-P键,5 mol O2中有 5 mol O=O键,1 mol P4O10中有4 mol P=O键、12 mol P-O键,所 以△H =(6a + 5d-4c-12b)kJ·mol-1。答案:A 点拨: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在断 裂和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检测题 1、下列说确的是() A.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 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2、已知:2CO(g)+O2(g)=2CO2(g); △H=–566.0kJ/mol.由此判断CO的燃烧热是() A. -283.0kJ/mol B. -566.0kJ/mol C. 283.0kJ D. 566.0kJ 3、已知: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 (aq)+OH-(aq)=H2O(1) △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放出57.3kJ 的热量 4、已知,在25℃、101kPa时,1mol C(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393.5kJ,1mol CO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283.0kJ。下列说确的是( ) A.在25℃、101kPa时,C(石墨)燃烧生成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石墨)+O2(g)=2CO(g);△H=-110.5kJ/ mol B.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2和CO混合气体时,少放热283.0kJ C.C(石墨)和CO2(g)反应生成CO(g)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如果金刚石燃烧生成CO2放出的热量大于石墨,则从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变化需要吸热 5、(08卷)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映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映的中和热△H=2×(-57.3)kJ/mol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知识要点:反应热是一个矢量,吸热为+号,放热为—号。所以反应热必须带正负号,且只能用△H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同步练习

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B、C、D、 2、不能用于扑灭石油油井起火的方法是() A、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使火焰与空气隔绝 C、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D、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3、使用酒精灯时,不慎将其打翻引起桌面着火,应采取的最简便的措施是() A、马上拨打120 B、用嘴吹灭 C、寻找灭火器把它扑灭 D、用湿抹布盖灭 4、日常生活中有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糖⑤汽油⑥火柴。其中属于易 燃易爆物的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 5、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空气 B、氢气和氧气 C、天然气和空气 D、氖气和氧气 6、图书档案室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使用的灭火器为( )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D、水 7、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着火点高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火柴梗潮湿 8、煤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煤成分中有下列元素中的() A、碳 B、氢 C、硅 D、硫 二、填空题 1、燃烧是一种、的剧烈的反应。物质燃烧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

2、物质燃烧可以分为和。当氧气时,可燃物发生,放出的热量,(填“多”或“少”)含碳元素的燃烧产物主要是;当氧气时,可燃物发生,放出的热量,(填“多”或“少”)含碳元素的燃烧产物主要是。 3、根据你所掌握的生活经验,了解人们在生活与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灭火方式,将其填入表格中。 三、简答题 1、对着一支燃着的蜡烛吹气,蜡烛熄灭;而同样对着一支点燃的蚊香吹气,为何就燃烧更旺? 2、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外侧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由于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锑,三硫化二锑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锑和二氧化硫,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帮助火柴梗燃烧的更旺。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红磷、氯酸钾、三硫化二锑是可燃物 B.划火柴时的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 C.火柴梗的着火点高于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 D.三氧化二锑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2)试写出火柴、点燃过程中发生的任意3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

中和热与燃烧热知识点和习题附答案

第2讲中和热与燃烧热 基本知识 要点一:燃烧热、中和热及其异同 特别提醒: 1.燃烧热指的是1 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时所放出的热量,注意:稳定的化合物,如H2→H2O(l) 而不是H2O(g)、C→CO2(g)而不是CO 、S→SO2(g) 而不是SO3。 2.中和热是指酸、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所放出的热量。注意:弱酸、弱碱电离出H+、OH- 需要吸收热量,故所测定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浓硫酸与 碱测定中和热时,因浓硫酸释稀要放热,故测定的中和 热的数值偏大。 3.因燃烧热、中和热是确定的放热反应,具有明确的 含义,故在表述时不用带负号,如CH4的燃烧热为 890KJ/mol。 4.注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和燃烧的热化学方 程式;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和表示中和反应的热 化学方程式的不同。燃烧热以可燃物1mol为标准,且 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中和热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 要点二:能源 关于能源问题,应了解下面的几个问题: (1)能源的分类: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如水等,非再 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非再生能源,如核聚变燃料) (2)能源的开发;①太阳能:每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 为5×1019kJ,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量消耗的1.3万倍。 ②生物能:将生物转化为可燃性的液态或气态化合物, 再利用燃烧放热。③风能:利用风力进行发电、提水、 扬帆助航等技术,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干净能源。④地 球能、海洋能。 习题一:中和热实验 1、50mL0.5 mol·L-1的盐酸与50mL0.55 mol·L-1的 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_________;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泡沫塑料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的盐酸与50mL 0.55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填“相 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 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 “无影响”)。 2、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 酸溶液测定中和热.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 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数 据如下表所示: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起始温度t1/℃终止温 度 t1/℃ 温度差 (t2-t1)t1/ ℃ 实验 次数 H2SO4NaOH 平均值 1 26. 2 26.0 26.1 30.1 ______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 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J/(g?℃).则生成1molH2O的 △H=______kJ/mol(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结果的数值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①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②在量取NaOH溶液的 体积时仰视读数,③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 的小烧杯中,④实验时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 搅拌棒. (3)将V1mL 0.4mol/LH2SO4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 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册(必修+选修)燃烧热和中和热教案

燃烧热和中和热 学习目标 1.了解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 2.掌握利用燃烧热计算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掌握利用中和热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 3.了解键能与反应热的一般关系。能分析使用化石类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等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1.复习:什么叫燃烧?燃烧过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在时,物质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所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3.听老师讲解并记录,利用燃烧热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以及燃烧热数据的意义。4.讨论:课本【例题1】和【例题2】,归纳出有关解题步骤或公式。还有其它方法吗?请再举例(如课本习题)说明。 二、总结与评价 【总结】 1.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计算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用公式:即 放出热量=物质的量×燃烧热 或把燃烧热作为一项,列比例式进行计算。 【评价】 1.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 A.0.5Q B. Q C. 2Q D .5Q 2.假定液化气只由C3H8和C4H10组成,且假定每完全燃烧lg C3H8或C4H10生成CO2和H2O(g)时均能放出热量50.00kJ。写出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C. 2.C3H8(g)+5O2(g)→3CO2(g)+4H2O(g);△H =-2200kJ C4H10(g)+13/2 O2(g)→4CO2(g)+5H2O(g);△H =-2900kJ 四、自学探究 1.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中和反应过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利用中和热数据有什么意义?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设计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灭火》。 本课题主要内容有:燃烧的条件、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节课共需两课时,本设计为第一课时,主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根据生活经验对燃烧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素养,对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所以本课的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得出,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对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也已经了解了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发现和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亲自实施探究方案→总结归纳形成结论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知道遭遇火灾时如何自救,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和体 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 要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实际应用。2、探索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交流讨论。 仪器药品:演示实验:烧杯、铜片、药匙、镊子、试管(集满氧气用橡皮塞塞好)白磷、红磷、开水 (每种各一)分组实验:酒精灯、火柴、棉花球、蜡烛、小木条、小煤块、棉布手帕、2.5:1的酒精溶液、水、烧杯、坩埚钳、稀盐酸、大理石、玻璃片、胶头滴 管(每种各1×28组)。

第四章第四节燃烧热中和热教

第四章第四节 燃烧热和中和热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燃烧热并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2.使学生理解中和热。 3.常识性介绍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 能力,使学生具有经济效益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有关燃烧热计算。 2、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反应式中化学计量数可能为分数的情况,有关煤 作燃料利弊问题的讨论。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燃烧热 第二课时中和热 四、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引入新课。[板书]一、燃烧热 1.定义: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 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学生讨论、归纳概念要点] (1)在101kPa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0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又如H2燃烧生成液态H20,而不是气 态水蒸气。 (2)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 (3)可燃物以1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4)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

例:H2(g)+O2(g)=H20(1); =-285.8kJ/mol [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板书]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投影]例1 10g硫磺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02,放出的热量能使500gH20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_____,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分析讨论]

高三化学教案燃烧热和中和热(二)_0755文档

2020 高三化学教案燃烧热和中和热(二)_0755文档 EDUCATION WORD

高三化学教案燃烧热和中和热(二)_0755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和热的概念,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2.掌握利用中和热计算中和反应中所放出的热量。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一、自学探究 1.什么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中和反应过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听老师解释,中和热的定义。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利用中和热数据有什么意义? 3.阅读探究:怎样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4.阅读下表:几种常见燃料的热值

回答: (1)由表分析,是一种理想的燃料。 (2)试简述这种理想能源的主要优点。 ①;②;③。 二、总结与评价 【总结】 1.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当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都有:H+(aq)+OH-(aq)=H2O(l);△H=-57.3kJ 3.研究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开发具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 【评价】 1.计算50mL0.5mol/LH2SO4溶液与100mL0.5mol/LK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多少热量。 2.把下列14种能源按要求填入下表,并指出哪些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水力、汽油、铀、薪柴、酒精、天然气、液化气、热水、煤气、蒸汽、风力、电。 针对性测试题(三) 1.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水煤气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总结与归纳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根据已知条件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445 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2. 25℃ 1.01×105Pa下,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 4. 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 5. 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114.6 kJ。则表示酸碱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误 1.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1/2O2(g)ΔH=+242 kJ·mol-1 B.2H2(g)+O2(g)===2H2O(l)ΔH=-484 kJ·mol-1 C.H2(g)+1/2O2(g)===H2O(g)ΔH=+242 kJ·mol-1 D.2H2(g)+O2(g)===2H2O(g)ΔH=+484 kJ·mol-1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O2+O2====2SO3ΔH=-196.6 kJ/mol B.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 C.2H2(g)+O2(g)===2H2O(l)ΔH=-571.6 kJ D.C(s)+O2(g)===CO2(g)ΔH=+393.5 kJ/mol 3.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其燃烧热为-2217.8 kJ/mol,则下列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3H8(g)+5O2(g)===3CO2(g)+4H2O(g) ΔH=+2217.8 kJ/mol B.C3H8(g)+5O2(g)===3CO2(g)+4H2O(g) ΔH=-2217.8 kJ/mol C.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17.8 kJ/mol D.1/5 C3H8(g)+O2(g)===3/5CO2(g)+4/5H2O(l) ΔH=-443.6 kJ/mol

燃烧热和中和热学案

《燃烧热和中和热》 [重点难点] 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2.理解中和热的概念,熟练写出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知识讲解] 一、燃烧热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 “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的两层涵义: ①指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如生成CO 2、H 2 O、SO 2 、N 2 等); ②是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在燃烧热测定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一般燃烧热常用298K时数据,如H 2 的燃烧热是指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计算标准是以可燃物为1mol来进行测量和计算的,因此在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里的化学计量数常常出现分数。 二、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 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中和热也是反应热的一种。 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反应实质是H+(aq)+OH-(aq)=H 2 O(1);△H= -57.3kJ·mol-1 中和热的标准是以生成1molH 2 O所放出的热量来衡量的。 弱酸或者弱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它们的中和热一般低于57.3kJ·mol-1;而如果是浓硫酸与碱反应,则由于浓硫酸溶解时表现为放热,则测得的中和热要高于上值。 三、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1.能源及其分类 凡是能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它是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包括已开采出来的可供使用的自然资源与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的来源,尚未开采出的能量资源不列入能源的范畴,只是能源资源。 能源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1)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叫一次能源,如原煤、原油、流过水坝的水等;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获得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各种石油制品、煤气、蒸汽、电力、氢能、沼气等。 (2)常规能源与新能源。 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科学技术水平下,已被人们广泛利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才开始被人类采用先进的方法加以利用的古老能源以及新发展的利用先进技术所获得的能 源都是新能源,如核聚变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3)可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 可连续再生、永远利用的一次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如水力、风能等;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为非再生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 2.燃料 广义地讲,能够发生燃烧反应放出热量的物质都可称为燃料。 3.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化石燃料。 4.煤作燃料的利弊 (1)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煤虽然燃烧发热量高,但燃烧反应速率小,热量利用效率低,且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烧掉不仅会产生SO 2 等有毒气体和烟尘,且太浪费资源。 (2)从资源、环境的角度来看,煤是我国储量最多的能源资源,应充分利

九年级化学全册4.1.2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新版)沪教版

第4章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一燃烧(第2课时) 【学习目标】1 ?能说出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的条件及危害,懂得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2 ?了解爆炸发生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懂得常见易燃、 易爆物的储存、运输、使用的注意点,熟悉相关标志。 3?了解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了解爆炸极限的概念。 知道引爆的常见因素(明火、电火花、高温、撞击等) 。 【学习重点】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的比较 【学习难点】常见火灾的处理方法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 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两个氢原子 __________ , n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水分子 _____________ ,氧化铁______________ ,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 , 氯化铁______________ ,硫酸铵 _______________ ,硝酸锌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铜_____________ , 高锰酸钾制氧气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双氧水制氧气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电解水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氢气燃烧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以下几种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 ? ? A ? ? A 【新知导学】 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是物理变化。 2、爆炸极限是什么?可燃物在生活中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习题2

《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4.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5.下列有关碳、氢元素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 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 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 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6.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其中安全的是()A.用点燃的木条检验液化石油气是否漏气

B.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C.屋里发生液化气泄露,应立即拨打“110”求救 D.屋里发生液化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7.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铁生锈后质量变大 D.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质量不变 8.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则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二、简答题 1、对着一支燃着的蜡烛吹气,蜡烛熄灭;而同样对着一支点燃的蚊香吹气,为何就燃烧更旺? 2、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3、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有什么区别?分别写出其化学式。 4、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灭火,至少说出三种。 5、关于防火,你有哪些建议?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燃烧热中和热及反应热的计算

燃烧热中和热及反应热的计算 1.下列反应的反应热属于燃烧热的是() A.C(s) +1/2O2(g) = CO(g) △H = —110.5kJ/mol B. 2H2(g) + O2(g) = 2H2O(g)△H =—483.6kJ/mol C.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H = —889.6kJ/mol D. 2H2(g) + O2(g) = 2H2O(l)△H =—571.5kJ/mol 2.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 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 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A.0.5Q B.Q C.2Q D.5Q 3.强酸与强碱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 OH—(aq)= H2O(l);△H = —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依次为:△H1、△H2、△H3,则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 =△H2 =△H3 B.△H2 >△H1=△H3 C.△H2>△H3>△H1 D.△H2<△H3<△H1 4.为了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并减少CO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可采用的措施是()。 A.通入大量的空气 B.将固体燃料粉碎,使之充分燃烧 C.控制煤的生产 D.将煤经过处理,使之转化为气体燃料 5.在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 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H4O(1)+3/2 O2(g)=CO2(g)+2H2O(1) △H=+725.8KJ/mol B. 2CH4O(1)+3O2(g)=2CO2(g)+4H2O(1) △H=-1452 KJ/mol C. 2CH4O(1)+3O2(g)=2CO2(g)+4H2O(1) △H=-725.8 KJ/mol D. CH4O(1)+3/2 O2(g)=CO2(g)+2H2O(g) △H=+1452 KJ/mol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某一反应的反应物能量总和高于生成物能量总和,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燃料是酒精 C.煤炭直接燃烧不仅产生大量烟尘,而且生成SO2,导致酸雨的形成 D.煤经过处理后制得水煤气、干馏煤气等,可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7、下列关于中和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反应的中和热都相等 B.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都相等 C.在稀溶液中1 mol酸和1 mol碱反应放出的热量都相等 D.将浓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刚好生成1 mol水时,产生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8.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 l的是() A.2H2(g)+O2(g) = 2H2O(g) △H=-Q1;2H2(g)+O2(g) = 2H2O(1)△H=-Q2 B.S(g)+O2(g) = SO2(g) △H=-Q1;S(s)+O2(g) = SO2(g) △H=-Q2 C.C(s)+1/2O2 (g) =CO(g) △H=-Q1;C(s)+O2(g) = CO2(g) △H=-Q2 D.H2(g)+Cl2(g) =2HCl(g) △H=-Q1; 1/2H2(g)+1/2Cl2(g) = HCl(g) △H=-Q2 9.已知A(g)+B(g) = C(g) △H1;D(g)+B(g) = E(g) △H2。 若A和D混合气体1mol完全与B反应,放热△H3,则A和D物质的量之比是() A.(△H2-△H3):(△H1-△H3) B.(△H3-△H2):(△H1-△H3) C.(△H3-△H2):(△H3-△H1) D.(△H1-△H3):(△H3-△H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