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双分型面

双分型面

双分型面
双分型面

第四章双分型面注射模

一、本章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了双分型面注射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双分型面注射模采用的浇口形式――点浇口。多种双分型面注射模各组成机构的功能和设计方法;双分型面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双分型面注射模的总体结构和设计方法。

三、本章重点、难点:

掌握双分型面注射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双分型面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

1、概述

许多塑料制品要求外观平整、光滑,不允许有较大的浇口痕迹,因此采用单分型面注射模中介绍的各种浇口形式不能满足制品的要求,这就需要采用一种特殊的浇口——点浇口。另外,对于大型塑料制件,如气车门的内衬板,其制品面积非常大,因此每模只能成形一个制件,如果采用单分型面注射模,侧浇口的位置无法摆放。如果采用中间直接浇口,则从制件中心到制件边缘的距离较远,塑料流动困难不利于成形,因此要采用多浇口成形,这也必须借助于点浇口。

点浇口是一种非常细小的浇口,又称为针浇口。它在制件表面只留下针尖大的一个痕迹,不会影响制件的外观。由于点浇口的进料平

面不在分型面上,而且点浇口为一倒锥形,所以模具必须专门设置一个分型面作为取出浇注系统凝料所用,因此出现了双分型面注射模。1)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特点:

双分型面注射模具有两个分型面,也称为三板式注射板,也可称为流道板。

(1)采用点浇口的双分型面注射模可以把制品和浇注系统凝料在模内分离,为此应该设计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保证将点浇口拉断,还要可靠地将浇注系统凝料从定模板或型腔中间板上脱离。

(2)为保证两个分型面的打开顺序和打开距离,要在模具上增加必要的辅助装置,因此模具结构较复杂。

2)双分型面注射模组成:

1)成形零部件,包括型芯(凸模)、中间板;

2)浇注系统,包括浇口套、中间板;

3)导向部分,包括导柱、导套、导柱和中间板与拉料板上的导向孔;

4)推出装置,包括推杆、推杆固定板和推板;

5)二次分型部分,包括定距拉板、限位销、销钉、拉杆和限位螺钉;

6)结构零部件,包括动模座板、垫块、支承板、型芯固定板和定模座板等。

3)双分型面注射模具的工作过程:

开模时,注射机开合模系统带动动模部分后移,由于弹簧的作用,

模具首先在A-A分型面分型,中间板随动模一起后移,主浇道凝料随之拉幽。当动模部分移动一定距离后,固定在中间板上的限位销与定距拉板左端接触,使中间板停止移动。动模继续后移,B-B分型面分型。因塑件包紧在型芯上,这时浇注系统凝料再在浇口处自行拉断,然后在A-A分型面之间自行脱落或人工取出。动模继续后移,当注射机的推杆接触推板时,推出机构开始工作,推件板在推杆的推动下将塑件从型芯上推出,塑件在B-B分型面之间自行落下。

2、双分型面注射模具的浇注系统

1)点浇口浇注系统

双分型面注射模具的浇注系统通常采用点浇口,点浇口是一种非常细小的浇口,又称为针浇口。它在制件表面只留下针尖大的一个痕迹,不会影响制件的外观。点浇口具有以下优点:有利于充模;便于控制浇口凝固时间;便于实现塑件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浇口痕迹小,容易修整。但是,对注射压力要求高;模具结构复杂;不适合高粘度和对剪切速率不敏感的塑料熔体。

点浇口可与主浇道直接接通(菱形浇口或橄榄形浇口),还可经分流道的多点进料。

2)潜伏式浇口

浇口开在型芯一侧,开模时浇口自动切断。又称剪切浇口、隧道浇口,它是由点浇口变异而来,具备点浇口的一切优点,应用广泛。

潜伏浇口可以开在定模,也可开在动模。开设在定模的潜伏浇口一般只能开设在塑件的外侧;开设在动模的潜伏浇口即可开在塑件外侧,也可开在塑件内部的型芯上或推杆上。

潜伏浇口一般为圆锥形截面,其尺寸设计可参考点浇口。潜伏浇口的引导锥角应取10°~20°,对硬质脆性塑料应取大值,反之取小值。潜伏浇口的方向角愈大,愈容易拔出浇口凝料,一般取45°~60°,对硬质脆性塑料取小值。推杆上的进料口宽度为0.8~2mm,具体数值应根据塑件的尺寸确定。

采用潜伏浇口的模具结构,可将双分型面模具简化成单分型面模具。潜伏浇口由于浇口与型腔相连时有一定角度,形成了切断浇口的刃口,这一刃口在脱模或分型时形成的剪切力可将浇口自动切断,不过,对于较强韧的塑料则不宜采用。

3) 浇注系统的推出机构

单型腔点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的推出机构

(1)带有活动浇口套的自动推出机构

图4·8为采用点浇口的单型腔注射模,其浇注系统凝料由定模板1与定模座板5之间的挡板自动脱出。图4·8a为闭模注射状态,

注射机喷嘴压紧浇口套7,浇口套下面的压缩弹簧6被压缩,使浇口套的下端与挡板3和定模板1贴紧,保证注射的熔料顺利进人模具型腔。注射完毕后,注射机喷嘴后退,离开浇口套,浇口套7在压缩弹簧6的作用下弹起,这使得浇口套与主流道凝料分离,如图4·8b所示。图4·8c为模具打开的情况,在开模力的作用下,模具首先从A-A分模面打开,当定模座板5上的台阶孔的台阶与限位螺钉4的头部相接触时,定模座板5通过限位螺钉4带动挡板3运动,挡板3将点浇口拉断,并使点浇口凝料由定模板中拉出,当点浇口凝料全部拉出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完成了点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的自动脱出。

(2)带有凹槽浇口套的挡板自动推出机构

图4·9所示为带有凹槽浇口套的单型腔点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的自动推出机构,带有凹槽的浇口套7以H7/m6的过渡配合固定在定

模板2上,浇口套与挡板4以锥面定位。图4·9a为模具闭合时的情况,弹簧3被压缩,浇口套的锥面进入挡板4中熔融塑料注人模腔。图4·9b所示为模具打开时,在弹簧3的作用下,定模座板5首先移动,由于浇口套内开有凹槽,将主流道凝料从定模座板中脱出。模具继续打开,限位螺钉6拉动挡板4一起移动,将点浇口拉断,并将浇注系统凝料从浇口套中拉出来,然后凝料靠自重落下。定距拉杆1用来限制定模板与定模座板的分型距离,并控制模具分型面的打开。

(3)利用分流道推板的自动推出机构

在图4·10所示的单型腔点浇口模具中,利用分流道推板5自动推出浇注系统凝料。模具打开时,由A-A分型面首先分型,塑件包紧在型芯上,点浇口被拉断。模具继续打开,链条3被拉紧后,型腔板2停止运动,与分流道推板5分开,点浇口凝料被粘留在主流道孔中。当定距拉杆4使分流道推板5停止运动时,点浇口凝料被从主流道孔中拉出,靠自重坠落。

多型腔点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的推出机构

(1)利用定模推板的自动推出机构

图4·11所示为利用定模推板推出多型腔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的结构。图4·11a为模具闭合注射状态;图4·11b为模具打开状态;模具打开时,首先定模座板1与定模推板2分型,浇注系统凝料随动模部分一起移动,从主流道中拉出。当定模推板2的运动受到限位钉3的限制后停止运动,型腔板4继续运动使得点浇口被拉断,并且凝料

由型腔板中脱出,随后浇注系统凝料靠自重自动落下。

(2)利用拉料杆拉断点浇口凝料的推出机构

图4·12所示是利用设置在点浇口处的拉断杆拉断点浇口凝料的结构。

(3)利用分流道斜孔拉断点浇口凝料的推出机构

图4·13所示为利用分流道末端的斜孔将点浇口拉断,并使点浇口凝料推出的结构。

潜伏浇口浇注系统凝料推出机构

采用潜伏浇口的模具其推出机构必须分别设置,即在塑件上和在流道凝料上都设计推出装置,在推出过程中,浇口被剪断,塑件与浇注系统凝料被各自的推出机构推出。

根据进料口位置的不同,潜伏浇口可以开设在定模,也可以开设在动模。开设在定模的潜伏浇口一般只能开设在塑件的外侧;开设在动模的潜伏浇口即可以开设在塑件的外侧,也可以开设在塑件内部的型芯上或推杆上。

3、双分型面注射模典型结构

1)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分类

双分型面注射模的两个分型面分别用于取出塑件与浇注系统凝料,为此要控制两个分型面的打开顺序和打开距离,这就需要在模具上增加一些特殊结构。根据这些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双分型面注射模按结构分类,如摆钩式双分型面注射模、弹簧式双分型面注射模、滑

块式双分型面注射模等多种类型。

2)、摆钩式双分型面注射模

摆钩式双分型面注射模是利用摆钩机构控制双分型面注射分型面的打开顺利。

在模具设计时,摆钩和压块要对称布置于模具两侧;摆钩拉住档块的角度应取1°~3°,在模具安装时,摆钩要水平放置,以保证摆钩在开模过程中的动作可靠。

3)、弹簧式双分型面注射模

弹簧式双分型面注射模是利用弹簧机构控制双分型面注射模分型面的打开顺序。

弹簧-滚柱式机构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已成为标准系列化产品,直接安装于模具外侧。

弹簧-摆钩式机构,该机构利用摆钩与拉杆的锁紧力增大开模力,以控制分型面的打开顺序。此种机构适用性广,已成为标准系列化产品,直接安装于模具外侧。

弹簧-限位钉式机构装在模具之内,结构紧凑。

4)、滑块式双分型面注射模

滑块式双分型面注射模利用滑块的移动控制双分型面注射模分型面的打开顺序。滑块式分型机构,动作可靠,适用范围广。

5)、胶套式双分型面注射模

采用胶套与模具孔壁间的摩擦力,控制双分型面注射模分型面的打开顺序,是一种方便实用的方法,特别适合于中、小型双分型面的

注射模。

冲压模具制造工艺.

概述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工艺装备之一,也是发展工业的基础。模具是成形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制件的基础工艺装备,是工业生产中发展和实现少无切屑加工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模具是一种高效率的工艺设备,用模具进行各种材料的成型,可实现高速度的大批量生产,并能在大量生产条件下稳定的保证制件的质量、节约原材料。因此,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许多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 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今后的模具发展趋势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发展高效模具。对于大批量生产用模具,应向高效率发展。如为了适应当前高速压力机的使用,应发5冲模的工作部分零件必须具备的性能展多工位级进模以提高生产效率。 2、发展简易模具。对于小批量生产用模具,为了降低成本、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应尽量发展薄板冲模、聚氨酯模具、锌合金、低熔点合金,环氧树脂等简易模具。 3、发展多功能模具。为了提高效率和保证制品的质量,要发展多工位级进模及具有组合功能的双色、多色塑料注射模等。 4、发展高寿命模具。高效率的模具必然需要高寿命,否则将必然造成频繁的模具拆卸和整修或需要更多的备模。为了达到高寿命的要求,除模具本身结构优化外,还要对材料的选用和热处理、表面强化技术予以开发和创新。 5、发展高精度模具。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模具加工,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精锻模具CAD/CAM/CAE一体化技术成为锻造企业切实可行的技术。精密,高效是现代锻造业的发展趋势;应用该技术的实践表明,只有基于效率的模具CAD/CAM/CAE…CAX平台才能实现精锻件及其模具的高效率开发。

模具制造工艺题库(问答和编程)解答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试题库 课程代码:1310210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模具 学分:4 负责人:曾欣 参与人:刘咸超、郭蓉 二00九年四月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理论教学考试大纲 (适于高职模具专业) 一、考试的目的和性质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也是制造类其它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它是一门将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冲压成形工艺、注塑成形工艺与模具装配工艺等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考核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现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对教与学均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本门课程的考核中,应着重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作为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的考试要求学生掌握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掌握冲压模具与注塑模具典型零件的常规和特种加工方法、典型模具装配工艺,具备简单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路线设计与工艺文件编制的能力。 1、理论目标: (1)掌握典型模具零件机械加工技术的基本工艺知识。 (2)掌握典型模具零件特种加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 (3)了解模具装配的方法和装配工艺路线。 (4)掌握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文件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2、技能目标: (1)初步具备典型模具零件机械加工能力。 (2)初步具典型模具零件特种加工能力。 (3)简单具备模具装配能力和模具装配工艺路线拟订能力。 (4)具备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文件编制的能力。

1双多分型面注塑模具机构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质量记录 教案首页 编号: QD-O7O6-09 版本号:C/1 课程名称《塑料模具结构》 项目 双、多分型面注 塑模具机构课题 三板模结构与运动原 理分析 课型理论 授课班级15/10大中专培训 班授课 时间 12月22日 第1~2节 课 时 2 授课 教师 郭真强 学习目标专业能力 会分析多种双分型面注射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采 用的点浇口形式,从而运用各组成机构的功能和设计方法 指导相应模具制造 核心能力 搜集信息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具有一定的制图知识和模具制造基础的预备技师班学生,接受能力较好。 教学方法 讲述法、案例法、讨论法 教学回顾 教研室主任审签:年月日

教案内页 教学环节 及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5分钟) 新课导入:(30分钟) 讲述新课(35分钟)一、组织教学课堂纪律的组织、点名、检查学生胸卡,填写教学日记、白板填写,学生分组。 二、复习:问题:1、典型二板模具结构如何?? 三、导入新课(PPT演示引导,多媒体动画分析理解) 三板式注射模 在二板模的基础上增加一块可动模板,塑件的全部脱模过程须通过两次分型完成。三板模用于以下场合:由点浇口进料的注射模;根据侧抽芯需要必须由某分型面首先分型的模具;在塑件脱模时必须首先从某个分型面首先分型的模具。(详细在稍后章节介绍) 概述 1)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特点: 双分型面注射模具有两个分型面,也称为三板式注射板,也可称为流道板。 (1)采用点浇口的双分型面注射模可以把制品和浇注系统凝料在模内分离,为此应该设计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保证将点浇口拉断,还要可靠地将浇注系统凝料从定模板或型腔中间板上脱离。 (2)为保证两个分型面的打开顺序和打开距离,要在模具上增加必要的辅助装置,因此模具结构较复杂。 2)双分型面注射模组成: 1)成形零部件,包括型芯(凸模)、中间板; 2)浇注系统,包括浇口套、中间板; 3)导向部分,包括导柱、导套、导柱和中间板与拉料板上的导向孔; 4)推出装置,包括推杆、推杆固定板和推板; 5)二次分型部分,包括定距拉板、限位销、销钉、拉杆和限位螺钉; 6)结构零部件,包括动模座板、垫块、支承板、型芯固定板和定模座板等。3)双分型面注射模具的工作过程(原理): 开模时,注射机开合模系统带动动模部分后移,由于弹簧的作用,模具首先在A-A分型面分型,中间板随动模一起后移,主浇道凝料随之拉出。当动模部分移动一定距离后,固定在中间板上的限位销与定距拉板左端接触,使中间板停止移动。动模继续后移, B-B分型面分型。因塑件包紧在型芯上,这时浇注系统凝料再在浇口处自行拉断,然后在A-A分型面之间自行脱落或人工取出。动模继续后移,当注射机的推杆接触推板时,推出机构开始工作,推件板在推杆的推动下将塑件从型芯上推出,塑件在B-B分型面之间自行落下。

冲压模具典型结构

冲压模具典型结构 第一类 工艺零件,这类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包括有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等; 第二类 结构零件,这类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如表1.1.3所示。应该指出,不是所有的冲模都必须具备上述六种零件,尤其是单工序模,但是工作零件和必要的固定零件等是不可缺少的。 制造技术 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对其实施改造,形成先进制造技术。目前又出现了在冲压模内攻牙技术,引导了不少冲压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引起了一股抢购热潮。 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高速铣削加工,普通铣削加工采用低的进给速度和大的切削参数,而高速铣削加工则采用高的进给速度和小的切削参数,高速铣削加工相对于普通铣削加工具有如下特点: a.高效高速铣削的主轴转速一般为15000r/min~ 40000r/min,最高可达100000r/min。在切削钢时,其切削速度约为 400m/min,比传统的铣削加工高5~10倍;在加工模具型腔时与传统的加工方法(传统铣削、电火花成形加工等)相比其效率提高4~5倍。 b.高精度高速铣削加工精度一般为10μm,有的精度还要高。 c.高的表面质量由于高速铣削时工件温升小(约为3°C),故表面没有变质层及微裂纹,热变形也小。最好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1μm,减少了后续磨削及抛光工作量。 d.可加工高硬材料可铣削50~54HRC的钢材,铣削的最高硬度可达60HRC。 鉴于高速加工具备上述优点,所以高速加工在模具制造中正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替代部分磨削加工和电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又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是电火花加工技术的重大发展,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用成型电极加工模具型腔的新技术。像数控铣削加工一样,电火花铣削加工采用高速旋转的杆状电极对工件进行二维或三维轮廓加工,无需制造复杂、昂贵的成型电极。日本三菱公司最近推出的EDSCAN8E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配置有电极损耗自动补偿系统、CAD/CAM集成系统、在线自动测量系统和动态仿真系统,体现了当今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的水平。 慢走丝线切割技术 目前,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技术发展水平已相当高,功能相当完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无人看管运行的程度。最大切割速度已达300mm2/min,加工精度可达到±μm,加工表面粗糙度~μm。直径~细丝线切割技术的开发,可实现凹凸模的一次切割完成,并可进行的窄槽及半径内圆角的切割加工。锥度切割技术已能进行30°以上锥度的精密加工。 磨削及抛光加工技术磨削及抛光加工由于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值低等特点,在精密模具加工中广泛应用。目前,精密模具制造广泛使用

注塑模具之分型面的选

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为动模与定模的分界面,是取出塑件或浇注系统凝料的面.它的合理选择是塑件能完好成型的条件,不仅关系到塑件的脱模,而且涉及摸具结构与制造成本. 合理的分型面不但能满足制品各方面的性能要求 ,而且使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亦会令人满意.选择分型面时有下面一些原则可以遵循: .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的最大截面处(圖二),否则给脱模和加工带来困难(圖一). 此点可说是选择的首要原则. 图一(無法脫模)图二(順利脫模) .尽可能地将塑件留在公模侧,因在公模侧设置脱模机构简便易行. .在安排制件在型腔中方位时,尽量避免侧向分型或抽芯以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结合以上原则还要综合考虑塑件的尺寸精度、外观质量、使用要求及是否有利于浇注系统特别是浇口的合理安排, 是否有利于排气。 所设计的模具的塑件电话机的上面板(图示), 由图可以看出,不能将侧面作为分型面,因 为那将导致不合理的模具高度和模腔深度。 对于这一模具,分型面没有太多的选择。它 的侧边是有斜度的,下端面为最大截面,可 考虑将整个外观面作为分型面。电话机的上 面板外观表面质量的要求很高,顶杆不能在 外观面侧顶出,否则顶出痕迹会影响表面质 量,所以外观面最好在母模侧成产 品外观图 型。在结构方面,(如图所示)内侧面有很 多小直径的BOSS,这些结构宜用顶管(套筒 顶针)成型且便于脱模。那么,这一部分应

在公模侧。如此布置,党制品冷却时,会因收缩作用而包覆在公模仁上,有利于制品滞留在公模一側。根据以上分析,分型面的选择为整个外观面,内部结构在公模侧成型,外观面成型与母模侧(与图二相似)。这样易于脱模,使模具结构相对简化,且分型面有一靠破处可设置浇口亦利于浇注系统的安内部结构图靠破 BOSS 排。综上,此选择可行。 型腔数目的确定 注射模可设计成一模一腔也可设计成一模多腔。其数目的确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注塑产品的尺寸及结构的复杂性 .塑件的尺寸精度—型腔越多,精度也相对降低。这不仅由于型腔加工精度产差,也由于熔体在模具内流动不均所致。 .制造难度—多腔模比单腔模的难度大。 .制造成本—多腔模高于单腔模,但不是简单的倍数关系。从塑单件成本中所占的费用比例来看比单腔模低。 .注塑成型的生产效益。从表面上看,多腔模比单腔模高的多,单多腔模所使用的注射极大,每一注射循环期长而维持费用高。 根据以上几方面,一般小尺寸及结构简单的模具适合一模多腔。针对本次所设计的模具,其塑件的外型尺寸为271×217×40(mm)为中型且结构复杂,我选择一模一腔。 注射機的選擇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指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喷出来后达到模腔之前在模具中所流经的信道,其作用是将熔体从喷嘴平稳快速地引进模腔并在熔体充模和固化定型 过程中将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充分传递到模腔各部它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对制品成型起到决定作用,设计浇系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保证塑料熔体流动平稳; ②流程尽量短,尽量平直,以减小注射压力和熔体热量的损失,并缩短充 模时间; ③防止冲击型芯和崁件; ④防止制品变形翘曲,减轻浇口附近残余应力集中现象; ⑤应与塑料品种相适应; 尽量减少塑料消耗,尽量设置平衡

干货分享-双色模具设计经验总结

双色注塑模具经典经验分享 1.双色模设计的基本原则: (1)硬胶做1次,软胶做2次; (2)透明做1次,非透明做2次; (3)成型温度高的塑料做1次,成型温度低的做2次; 上述是做双色模的基本原则,否则模具会白做;另外,封胶时尽量用靠破封胶,而不用插破封胶,哪怕是建议客户修改产品也要尽量必为靠破封胶; 2.模胚导柱导套必须上下左右对称,前后模对称。 3.后模要旋转180度,前模不动。 4.产品间距必须以注塑机炮嘴的间距为准,国外有的双色注塑机的炮嘴间距是可调的,有的不可调,国内的不可调。 5.两个独立的顶出系统,顶棍也是两个。后模两个产品相同,顶针都相同,是旋转关系,切不可做成平移关系。 6.顶针板只能用弹簧复位,不可用螺丝强制复位,因为后模要旋转。 7.边锁必须在模具中心的四边,且前后模对称,否则当后模旋转180后与前模对不上。 8.如果进胶点间距和注塑机炮嘴间距不同,顶棍孔要做成腰型的,因为注塑机顶棍间距不可调。注意国产双色注塑机大部分注塑炮嘴不可调。 9.注意客户提供的注塑机平行炮嘴的方向,是x轴或是y轴,以此来定产品排位的布局。 10.运水进出水的方向必须在天地侧,且每一个循环水的进出都必须在同一面上,不可进水在天,出水在地侧,因为后模要旋转180度,要注意模胚大小不可超过注塑机出水槽的高度,否则无法接运水。 11.第一次注塑的产品要放在非操作侧,因为第一次注塑后产品要旋转180度进行第二次注塑,正好转到操作侧,方便取产品。 12.出口模的码模位要在操作侧和非操作侧,不可在天地侧,因为他们的产品要全自动。 13.分型面的注意事项:后模分型面要将两个产品合并后取得的分型面为后模的;前模分型面要取单个产品的即可,不可取合并后的产品分型面。

双色模具设计及双色注塑成型的36条经验

双色模具设计及双色注塑成型的36条经验: 1.双色模设计的基本原则: (1.)硬胶做1次,软胶做2次; (2.)透明做1次,非透明做2次; (3.)成型温度高的塑料做1次,成型温度低的做2次; 上述是做双色模的基本原则,否则模具会白做;另外,封胶时尽量用靠破封胶,而不用插破封胶,哪怕是建议客户修改产品也要尽量必为靠破封胶; 2.模胚导柱导套必须上下左右对称,前后模对称。 3.后模要旋转180度,前模不动。 4. 产品间距必须以注塑机炮嘴的间距为准,国外有的双色注塑机的炮嘴间距是可调的,有的不可调,国内的不可调。 5. 两个独立的顶出系统,顶棍也是两个。后模两个产品相同,顶针都相同,是旋转关系,切不可做成平移关系。 6. 顶针板只能用弹簧复位,不可用螺丝强制复位,因为后模要旋转。 7. 边锁必须在模具中心的四边,且前后模对称,否则当后模旋转180后与前模对不上。 8. 如果进胶点间距和注塑机炮嘴间距不同,顶棍孔要做成腰型的,因为注塑机顶棍间距不可调。注意国产双色注塑机大部分注塑炮嘴不可调。 9. 注意客户提供的注塑机平行炮嘴的方向,是X轴或是Y轴,以此来定产品排位的布局。 10. 运水进出水的方向必须在天地侧,且每一个循环水的进出都必须在同一面上,不可进水在天,出水在地侧,因为后模要旋转180度,要注意模胚大小不可超过注塑机出水槽的高度,否则无法接运水。

11. 第一次注塑的产品要放在非操作侧,因为第一次注塑后产品要旋转180度进行第二次注塑,正好转到操作侧,方便取产品。 12. 出口模的码模位要在操作侧和非操作侧,不可在天地侧,因为他们的产品要全自动。 13. 分型面的注意事项:后模分型面要将两个产品合并后取得的分型面为后模的;前模分型面要取单个产品的即可,不可取合并后的产品分型面。 14. 前后法兰的公差为负0.05mm,两法兰间距公差为正负0.02mm,顶棍与顶棍孔的间隙单边为 0.1mm,前后模导套导柱的中心距公差为正负0.01,模框四边和深度都要加公差,否则当后模旋转180度后,因高低不一致而产生批锋。框深公差为负0.02mm。15.如果在模胚厂已经将模胚加工完,本厂要加工唧嘴和顶棍孔时,要以4个导柱导套孔的间距中心为基准取数,否则偏差太多,容易卡死模。订模胚时要注明是双色模胚,四个导柱导套和框对称,后模旋转180度后能与前模匹配。 16. 如果是后模旋转的双色话就简单多了..两个前模芯一样...一边注塑好硬胶后.旋转180度(注意产品转的时候不能掉落,浇口可以自动分离) , 转到另外一边后再注塑软胶...注塑硬胶无需布置顶针...只需布置在软胶这边模芯即可...另外缩水要注意...如果软胶完全把硬胶缠住..则只需放硬胶的缩水...如果是轮廓相接则硬胶软胶都要放缩水。 17. 如果是一套模具的双色模具的话 ,那就是一个直炮筒,一个90度的炮筒射胶,不需要旋转,只需一个模芯,软胶与硬胶的分离方法靠行位封胶。 18. Cavity的两个外形是不同的,分别成型1种产品。而Core的两个外形完好一样。 19.模具的前、后模以中心旋转180°后,必需吻合。设计时必需做这个检查动作。 20. 留意顶针孔的位置,最小间隔210mm。大的模具须恰当增加顶棍孔的数量。并且,由于注塑机本身附带的顶针不够长,所以我们的模具中必需设计加长顶针,顶针长出

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第七章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第一节模具工作零件加工概述 模具的工作零件(或成型零件)一般比较复杂,而且有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模具的使用寿命。模具工作零件工作型面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外工作型面,包括型芯与凸模等工作型面;二是内工作型面,如各种凹模的工作型面,按照工作型面的特征又可分为型孔与型腔两种。 一、模具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 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条件和工艺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即通用机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和采用特种工艺加工。 通用机床加工模具零件,主要依靠工人的熟练技术,利用铣床、车床等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然后由钳工修正、研磨、抛光。这种工艺方案,生产效率低、周期长、质量也不易保证。但设备投资较少,机床通用性强,作为精密加工、电加工之前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又不可少,因此仍被广泛采用。 数控机床加工是指采用数控铣、加工中心等机床对模具零件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以及采用高精度的成形磨床、坐标磨床等进行热处理后的精加工,并采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检测。这种工艺降低了对熟练工人的依赖程度,生产效率高,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成型零件,采用通用机床加工很困难,不易加工出合格的产品,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显然是很理想的。但是一次性投资大。 所谓特种工艺,主要是指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挤压、精密铸造、电铸等成形方法。 模具常用加工方法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所需的加工余量见表7-1。 表7-1 模具常用加工方法的加工余量、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

前道工序的加工结果等具体情况而定。 二、模具工作零件的制造过程 模具工作零件的制造过程与一般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相类似,可分为毛坯准备、毛坯加工、零件加工、装配与修整等几个过程。 1.毛坯准备主要内容为工作零件毛坯的锻造、铸造、切割、退火或正火等。 2.毛坯加工主要内容为进行毛坯粗加工,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工种有锯、刨、铣、粗磨等。

第三章 单分型面注射模.习题答案doc

一、填空题 1. 按机构组成,单分型面注射模可由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件、推出装置、温度调节系统、结构零部件组成。 2. 单分型面注射模的一般工作过程依次为:模具闭合、模具锁紧、注射、保压、补塑、冷却、开模、推出塑件。 3. 普通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四部分组成。 4. 浇口可分为限制性浇口、非限制性浇口两类。 5. 单分型面注射模的浇口可以采用直接浇口、中心浇口、侧浇口、环形浇口、轮辐式浇口和爪形浇口。 6. 型腔按结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型腔结构、组合式型腔结构。 7. 按组合方式不同,组合式型腔结构可分为整体嵌入式、局部镶嵌式、侧壁镶嵌式和四壁拼合式等型式。 9. 塑料模具的零件强度不足时,会使模具发生塑性变形甚至破碎,而刚度不足会导致型腔尺寸变大。 10. 推出机构一般由推出、复位和导向零件组成。 11. 常用的推出结构形式有推杆推出、推管推出和推件板推出等。 12. 推出机构的复位装置有复位杆复位和弹簧复位。 13. 冷却水通道不应有存水和产生回流的部位。 14. 大型的特深型腔的塑件其模具的型腔和型芯均可采用在对应的镶拼件上分别开设螺旋槽的型式来冷却。 15. 细长塑件的冷却可采用喷射式冷却和间接式冷却。 16. 为了保证塑件质量,分型面选择时,对有同轴度要求的塑件,将有同轴度要求的部分设在分型面的同侧。 17. 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动模上。 二、判断题 1. 用来成形塑件上螺纹孔的螺纹型芯在设计时不需考虑塑料的收缩率。(×)

2. 主流道平行于分型面的浇注系统一般用于角式注射机上。(√) 3. 限制性浇口是整个浇注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大的部位。(×) 4. 平缝浇口宽度很小,厚度很大。(×) 5. 塑件上垂直于流向和平行于流向部位的强度和应力开裂倾向不同,垂直于流向的方位强度大,不容易发生应力开裂。(×) 6. Z字形拉料杆不管方向如何,凝料都需要人工取出。(×) 7. 推件板上的型腔不能太深,数量也不能太多。(√) 三、概念解释 浇注系统: 指模具中由注射机喷嘴到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 推出机构: 在注射成形的每个周期中,将塑料制品及浇注系统凝料从模具中脱出的机构称为推出机构。 四、问答题 1、浇口位置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答: 1)尽量缩短流动距离。 2. 避免熔体破裂现象引起塑件缺陷。 3. 浇口应开设出塑件的厚壁处。 4. 要考虑分子定向的影响。 5. 减少熔接痕,提高熔接强度。 2、分型面的作用及其形式? 答:包括形式: 平面、斜面、阶梯面、曲面 作用:将模具分成两个或几个可分离的部分,使得模具在工作时能够开启和闭合,以便取出塑件。 3、主流道和分流道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答:在小批量生产时,主流道可在注塑模上垂直加工,大部分注塑模中,主流道通常设计成可拆卸,可更换的主流道浇口。为了让主流道凝料能从浇口套中顺利拔出,主流道设计成锥形,其锥角为2一6度,小端直径d比注射机喷嘴直径大0·5~1mm 。由于小端的前面

双色注塑实例

这是一款手机护套,如下图 产品分析: 此款为某品牌手机的外圈护套,由二种塑料(PC+TPE)组成。由于要求外形美观光滑,分模线必须做在内侧圆弧切点,所以外模要四面滑开,再看内侧,四周全部是内扣的,必须全方位内抽芯,也就是俗称的“爆炸芯”。 关于“爆炸芯”的模具结构,假如是普通的注塑模具,已经有非常经典的机构,我下面将有详细的介绍。现在问题是双色模具,有二组动模和二组定模,二组动模的所有部件是完全一致的,要在双色注塑机的转盘上进行180度旋转,二种不同的塑料分别射进模腔,注射硬胶(PC)时动模的顶出机构和抽芯机构不动作,再注射软胶(TPE)并开模后,对准软胶料筒的一侧的动模的抽芯机构和顶出机构才开始动作,将完整的双色制品顶出。由于动模旋转后,交换又合模后的浇口必须在同一位置,所以软胶和硬胶的浇口的处理显得令人困惑。

由于模具必须四周都要进行“内外同抽”,内、外滑块怎样排列,轨道设置在哪里?这个问题同样有被逼入墙角的感觉。 且不谈模具滑块机构的复杂性,我们从双色模具的基本原理来考虑,硬胶部分的成型和内外同抽机构是一定要设置在定模一侧的,软胶部分的成型机构也要设置在定模。而且这个部分是由内外同抽的机构组成的凸起插入到动模的凹槽中。转盘旋转180度后,这组凸起刚好插入到另外一个动模的凹槽中。也就是说,二个定模上的由内外同抽滑块组成的凸起的外部形状和尺寸是完全相同的。仅仅是成型软胶和硬胶的型面不同而已。 问题的难点是,这个凸起会分成上下二层,一层向外移动,另一层向内移动,也就是俗称的“内外同抽”,合成的凸起的侧面是一个统一的斜面,但是,传统的滑块必须要有滑动轨道等必要的条件,怎样设置轨道?这便成了本案例的核心问题。 我是这样设置动模部分的凹槽和定模部分凸起的。

双色模具的设计及注塑成型

双色模具的设计及注塑成型 双色模具的设计及注塑成型 双色模具是指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双色模具目前市场上日益盛行,这种工艺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更加漂亮,易于换颜色而可以不用喷涂,但对设计及注塑成型的要求高。 1.双色模设计的基本原则: (1)硬胶做1次,软胶做2次; (2)透明做1次,非透明做2次; (3)成型温度高的塑料做1次,成型温度低的做2次; 上述是做双色模的基本原则,否则模具会白做;另外,封胶时尽量用靠破封胶,而不用插破封胶,哪怕是建议客户修改产品也要尽量必为靠破封胶。 2.模胚导柱导套必须上下左右对称,前后模对称。 3.后模要旋转180度,前模不动。 4.产品间距必须以注塑机炮嘴的间距为准,国外有的双色注塑机的炮嘴间距是可调的,有的不可调,国内的不可调。 5.两个独立的顶出系统,顶棍也是两个。后模两个产品相同,顶针都相同,是旋转关系,切不可做成平移关系。 6.顶针板只能用弹簧复位,不可用螺丝强制复位,因为后模要旋转。 7.边锁必须在模具中心的四边,且前后模对称,否则当后模旋转180后与前模对不上。 8.如果进胶点间距和注塑机炮嘴间距不同,顶棍孔要做成腰型的,因为注塑机顶棍间距不可调。注意国产双色注塑机大部分注塑炮嘴不可调。 9.注意客户提供的注塑机平行炮嘴的方向,是X轴或是Y轴,以此来定产品排位的布局。 10.运水进出水的方向必须在天地侧,且每一个循环水的进出都必须在同一面上,不可进水在天,出水在地侧,因为后模要旋转180度,要注意模胚大小不可超过注塑机出水槽的高度,否则无法接运水。 11.第一次注塑的产品要放在非操作侧,因为第一次注塑后产品要旋转180度进行第二次注塑,正好转到操作侧,方便取产品。 12.出口模的码模位要在操作侧和非操作侧,不可在天地侧,因为他们的产品要全自动。 13.分型面的注意事项:后模分型面要将两个产品合并后取得的分型面为后模的;前模分型面要取单个产品的即可,不可取合并后的产品分型面。 14.前后法兰的公差为负0.05mm,两法兰间距公差为正负0.02mm,顶棍与顶棍孔的间隙单边为0.1mm,前后模导套导柱的中心距公差为正负0.01mm,模框四边和深度都要加公差,否则当后模旋转180度后,因高低不一致而产生批锋。框深公差为负0.02mm。 15.如果在模胚厂已经将模胚加工完,本厂要加工唧嘴和顶棍孔时,要以4个导柱导套孔的间距中心为基准取数,否则偏差太多,容易卡死模。订模胚时要注明是双色模胚,四个导柱导套和框对称,后模旋转180度后能与前模匹配。 16.如果是后模旋转的双色话就简单多了..两个前模芯一样...一边注塑好硬胶后.旋转180度(注意产品转的时候不能掉落,浇口可以自动分离) , 转到另外一边后再注塑软胶...注塑硬胶无需布置顶针...只需布置在软胶这边模芯即可...另外缩水要注意...如果软胶完全把硬胶缠住..则只需放硬胶的缩水...如果是轮廓相接则硬胶软胶都要放缩水。 17.如果是一套模具的双色模具的话,那就是一个直炮筒,一个90度的炮筒射胶,不需要旋转,只需一个模芯,软胶与硬胶的分离方法靠行位封胶。 18.Cavity的两个外形是不同的,分别成型1种产品。而Core的两个外形完好一样。

单分型面注射模

分型面形式 设计原则 型腔数目 第三章 单分型面注射模 一、本章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了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单分型面注射模各组成机构的功能和设计方法;塑料注射成型模具中塑件的位置;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部件尺寸计算;简单推出机构设计;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模具结构零部件设计等;单分型面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 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组成和工作过程 分型面 单分型面注射模具 浇注系统设计 成形零部件设计 推出机构设计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主流道 分流道 浇 口 平衡问题 型 腔 型 芯 螺纹型芯 螺纹型环 工作尺寸计算 刚度强度校核 推杆推出机构 推管推出机构 推件板推出机构 推出力计算 流动比校核 流道长度计算 浇注系统平衡计算方法 单 分 型 面 模 具 模具冷却系统 模具加热系统 冷却回路尺寸计算 结构形式确定 电加热装置总功率计算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单分型面注射模的总体结构和浇注系统、推出机构的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 三、本章重点、难点: 单分型面注射模的总体结构和浇注系统、推出机构的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1、单分型面注射模的组成 按机构组成,单分型面注射模由模腔、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机构、顶出装置、温度调节系统和结构零部件组成。 (1) 模腔 模具中用于成型塑料制件的空腔部分,由于模腔是直接成型塑料制件的部分,因此模腔的形状应朽塑件的形状一致,模腔一般由型腔、型芯组成。 (2) 成型零部件 构成塑料模具模腔的零件统称为成型零部件,通常包括型芯(成型塑件内部形状)、型腔 (成型塑件外部形状)。 (3) 浇注系统 将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分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个部分,是由浇口套、拉料杆和定模板上的流道组成。 (4) 导向机构 为确保动模与定模合模时准确对中而设导向零件。通常有导向柱、导向孔或在动模定模上分别设置互相吻合的内外锥面组成。 (5) 推出装置 在开模过程中,将塑件从模具中推出的装置。有的注射模具的推出装置为避免在顶出过程中推出板歪斜,还设有导向零件,使推板保持水平运动。由推杆、推板、

塑料模具重点第四章 双分型面注射模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与单分型面注射模相比,双分型面注射模在定模边增加了一块型腔中间板,也可以称为流道板。 2. 双分型面注射模一个分型面取出塑件,另一个分型面取出浇注系统凝料。 3. 双分型面注射模的两个分型面先后打开。 4. 双分型面注射模具使用的浇注系统为点浇口浇注系统。 5. 潜伏式浇口的引导锥角β一般在10°~20°范围之内选取,对硬质脆性塑料应取大值。 6. 将双分型面注射模具按结构分类可分为摆钩式双分型面注射模、弹簧式双分型面注射模、滑块式双分型面注射模等。 二、选择题: 1. 双分型面注射模一个分型面取出塑件,另一个分型面取出(A)。 A.浇注系统凝料B.型芯 C.另一个塑件D.排气 2. 双分型面注射模的两个分型面(B)打开。 A.同时B.先后 C.有时同时打开D.不一定 3. 双分型面注射模采用的浇口形式为(D)。 A.侧浇口B.中心浇口 C.环隙浇口D.点浇口 4. 双分型面注射模采用的点浇口直径应为(B)mm。 A.0.1~0.5 B.0.5~1.5 C.l.5~2.0 D.2.0~3.0 5. 潜伏式浇口适用于(A)注射模。 A.单分型面 B.双分型面 C.以上二种都是 D.以上二种都不是

6. 点浇口不适用于(A)塑料。 A.热敏性塑料 B.热塑性塑料 C.热固性塑料 D.纤维增强塑料 7. 潜伏式浇口是由(D)浇口演变而来。 A.侧浇口B.直浇口 C.爪形浇口D.点浇口 三、问答题 1. 点浇口的特点是什么? 答(1)浇口尺寸小,熔料流经浇口的速度增加,熔料受到的剪切速率提高,熔体表面黏度下降。流动性提高,有利于型腔的填充。 (2)便于控制浇口凝固时间,既保证补料,又防止倒流,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缩短了成型周期,提高了产生效率。 (3)点浇口浇注系统脱模时,浇口与制品自动分开,便于实现塑料件产生过程的自动化。 (4)浇口痕迹小,容易修整,制品的外观质量好。 2. 本章中介绍了哪些双分型面注射模点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的推出机构? 答:单型腔点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的推出机构有(1)带有活动浇口套的自动推出机构(2)带有四槽浇口套的挡板自动推出机构(3)用分流道推板的自动推出机构 多型腔点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的推出机构有:(1)利用定模推板的自动推出机构(2)利用拉料杆拉断点浇口凝料的推出机构(3)利用分流道斜孔拉断点浇口凝料的推出机构潜伏浇口浇注系统凝料推出机构有:(1)开设在定模部分的潜伏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的推出机构(2)开设在动模部分的潜伏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的推出机构(3)开设在塑件内侧的潜伏浇口浇注系统凝料推出机构。 3. 双分型面注射模采用的导向装置与单分型面注射模有何不同? 答:双分型面注射模的导向装置除了导柱、导套等导向装置等外还有中间板与拉料板上的导向孔。 4. 叙述双分型面注射模的工作过程?

塑料注塑模分型面的确定

塑料注塑模分型面的确定 摘要:针对塑料注塑模分型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确定分型面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为塑料模具加工工艺提供参考。 关键词:塑料模具分型面脱模 引言: 在塑料注射模制造过程中,总会遇到分型面的确定问题。分型面是决定模具结构形式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与模具的整体结构、浇注系统的设计、塑料件的脱模和模具的制造工艺等有关,因此分型面的选择是注射模设计的一个关键步骤。它是一个很复杂的间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常常是顾此失彼。所以在选择分型面时应抓住主要因素,放弃次要因素。不同的设计人员有时对主要因素的认识也不尽一致,这与自身的工作经验有关。有些塑件的分型面的选择简单明确并且唯一;有些塑件则有许多方案可供选择。一般说来,可以按以下原则来确定: 一、保证塑料制品能够脱模。 这是一个首要原则,因为我们设置分型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顺利从型腔中脱出制品。根据这个原则,分型面应首选在塑料制品最大的轮廓线上,最好在一个平面上,而且此平面与开模方向垂直。分型的整个廓形应呈缩小趋势,不应有影响脱模的凹凸形状,以免影响脱模。 图1的塑件可以选择Ⅰ、Ⅱ、Ⅲ三个分型面,如果模具按Ⅰ-Ⅰ位置分型时,塑件无法从模具型腔中取出;如果模具按Ⅱ-Ⅱ位置分型时,则必需设有两个侧向型芯,依靠模具分开时,带动两个侧向型芯,塑件才能脱模;如果按Ⅲ-Ⅲ位置分型时,即可顺利取出塑件,是一个合理的分型面,因此依照这个原则,确定此塑件的分型面位置在Ⅲ—Ⅲ处。

1、目前模具型腔的加工多采用电火花成型加工,型腔越深加工时间越长,影响模具生产周期,同时增加生产成本。 2、模具型腔深度影响着模具的厚度。型腔越深,动、定模越厚。一方面加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各种注射机对模具的最大厚度都有一定的限制,故型腔深度不宜过大。 3、型腔深度越深,在相同起模斜度时,同一尺寸上下两端实际尺寸差值越大,如图2。若要控制规定的尺寸公差,就要减小脱模斜度,而导致塑件脱模困难。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尽可能使型腔深度最浅。

注塑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注塑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为动模与定模的分界面,是取出塑件或浇注系统凝料的面.它的合理选择是塑件能完好成型的条件,不仅关系到塑件的脱模,而且涉及摸具结构与制造成本. 合理的分型面不但能满足制品各方面的性能要求 ,而且使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亦会令人满意.选择分型面时有下面一些原则可以遵循: .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的最大截面处(图二),否则给脱模和加工带来困难(图一). 此点可说是选择的首要原则. 图一(无法脱模)图二(顺利脱模) .尽可能地将塑件留在公模侧,因在公模侧设置脱模机构简便易行. .在安排制件在型腔中方位时,尽量避免侧向分型或抽芯以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结合以上原则还要综合考虑塑件的尺寸精度、外观质量、使用要求及是否有利于浇注系统特别是浇口的合理安排, 是否有利于排气。 所设计的模具的塑件电话机的上面板 (图示),由图可以看出,不能将侧面作 为分型面,因为那将导致不合理的模具高 度和模腔深度。对于这一模具,分型面没 有太多的选择。它的侧边是有斜度的,下 端面为最大截面,可考虑将整个外观面作 为分型面。电话机的上面板外观表面质量 的要求很高,顶杆不能在外观面侧顶出, 否则顶出痕迹会影响表面质量,所以外观面最好在母模侧成产品外观图 型。在结构方面,(如图所示)内侧面有 很多小直径的BOSS,这些结构 宜用顶管(套筒顶针)成型且便于脱模。 那么,这一部分应在公模侧。如此布置, 党制品冷却时,会因收缩作用而包覆在公 模仁上,有利于制品滞留在公模一侧。根 据以上分析,分型面的选择为整个外观 面,内部结构在公模侧成型,外观面成型 与母模侧(与图二相似)。这样易于脱 模,使模具结构相对简化,且分型面有一靠破处可设置浇口亦利于浇注系统的安 内部结构图靠破 BOSS 排。综上,此选择可行。 型腔数目的确定

包胶与双色模具

包胶模与双色模 伍子荣整理 一:双色模具与包胶模具的区别: A.双色模具: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 B.包胶模具(二次成型):两种塑胶材料不一定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产品从一套模具中出模取出后,再放入另外一套模具中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所以,一般这种模塑工艺通常由2套模具完成,而不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 二:包胶模具: A.第一种注入材料称为基材或者基底材料,我们俗称为骨架或本体。硬胶可为ABS、PA6/PA66-GF,PP,PC,PC+ABS等。 B.第二种注入材料称为覆盖材料,我们俗称为包胶材料。通常使用的覆盖材料为弹性树脂。软胶常用人工橡胶、TPU、TPR,TPE,软PVC等胶料。 包胶模具注意事项 1,不同材质的硬胶间的包胶,需满足如下条件: a:2种材料要有成型温差(溶点),至少30度以上;基体材料成型温度要高于覆盖材料;b:硬胶覆盖材料的包胶(分色)区域尽可能的小,避免较大的材料自身体积收缩和收缩原因造成的开裂风险; c:硬胶覆盖材料的收缩率要小,采用非结晶性或半结晶性塑材,收缩率通常在0.4~0.6%. 2 包胶结构设计规范: 1:基体分型面上均要有拉胶槽:

2:基体压胶槽宽度为1.2或1.8mm。封胶是平面的,选1.2mm,封胶工艺复杂处选1.8mm, 3:包胶区域拐角位或细长部位需做有台阶的拉胶孔;包胶区域周边基体上有拉胶槽或间隔性拉胶槽,槽深1.0mm宽1.0mm。拉钉孔尽量多做(20~30mm间距),且尽量靠近边缘或拐角,角落等位置。拉钉孔与骨架上的筋板位边距应大于≥1mm,防止包胶料溢胶到筋位空隙处,形成漏胶或披锋.

双色模具设计及双色注塑成型的36条经验

双色模具设计及双色注塑成型的36条经验

双色模具设计及双色注塑成型的36条经验: 1.双色模设计的基本原则: (1.)硬胶做1次,软胶做2次; (2.)透明做1次,非透明做2次; (3.)成型温度高的塑料做1次,成型温度低的做2次; 上述是做双色模的基本原则,否则模具会白做;另外,封胶时尽量用靠破封胶,而不用插破封胶,哪怕是建议客户修改产品也要尽量必为靠破封胶; 2.模胚导柱导套必须上下左右对称,前后模对称。 3.后模要旋转180度,前模不动。 4. 产品间距必须以注塑机炮嘴的间距为准,国外有的双色注塑机的炮嘴间距是可调的,有的不可调,国内的不可调。 5. 两个独立的顶出系统,顶棍也是两个。后模两个产品相同,顶针都相同,是旋转关系,切不可做成平移关系。 6. 顶针板只能用弹簧复位,不可用螺丝强制复位,因为后模要旋转。 7. 边锁必须在模具中心的四边,且前后模对称,否则当后模旋转180后与前模对不上。 8. 如果进胶点间距和注塑机炮嘴间距不同,顶棍孔要做成腰型的,因为注塑机顶棍间距不可调。注意国产双色注塑机大部分注塑炮嘴不可调。 9. 注意客户提供的注塑机平行炮嘴的方向,是X轴或是Y轴,以此来定产品排位的布局。 10. 运水进出水的方向必须在天地侧,且每一个循环水的进出都必须在同一面上,不可进水在天,出水在地侧,因为后模要旋转180度,要注意模胚大小不可超过注塑机出水槽的高度,否则无法接运水。 11. 第一次注塑的产品要放在非操作侧,因为第一次注塑后产品要旋转180度进行第

二次注塑,正好转到操作侧,方便取产品。 12. 出口模的码模位要在操作侧和非操作侧,不可在天地侧,因为他们的产品要全自动。 13. 分型面的注意事项:后模分型面要将两个产品合并后取得的分型面为后模的;前模分型面要取单个产品的即可,不可取合并后的产品分型面。 14. 前后法兰的公差为负0.05mm,两法兰间距公差为正负0.02mm,顶棍与顶棍孔的间隙单边为 0.1mm,前后模导套导柱的中心距公差为正负0.01,模框四边和深度都要加公差,否则当后模旋转180度后,因高低不一致而产生批锋。框深公差为负0.02mm。15.如果在模胚厂已经将模胚加工完,本厂要加工唧嘴和顶棍孔时,要以4个导柱导套孔的间距中心为基准取数,否则偏差太多,容易卡死模。订模胚时要注明是双色模胚,四个导柱导套和框对称,后模旋转180度后能与前模匹配。 16. 如果是后模旋转的双色话就简单多了..两个前模芯一样...一边注塑好硬胶后.旋转180度(注意产品转的时候不能掉落,浇口可以自动分离) , 转到另外一边后再注塑软胶...注塑硬胶无需布置顶针...只需布置在软胶这边模芯即可...另外缩水要注意...如果软胶完全把硬胶缠住..则只需放硬胶的缩水...如果是轮廓相接则硬胶软胶都要放缩水。 17. 如果是一套模具的双色模具的话 ,那就是一个直炮筒,一个90度的炮筒射胶,不需要旋转,只需一个模芯,软胶与硬胶的分离方法靠行位封胶。 18. Cavity的两个外形是不同的,分别成型1种产品。而Core的两个外形完好一样。 19.模具的前、后模以中心旋转180°后,必需吻合。设计时必需做这个检查动作。 20. 留意顶针孔的位置,最小间隔210mm。大的模具须恰当增加顶棍孔的数量。并且,由于注塑机本身附带的顶针不够长,所以我们的模具中必需设计加长顶针,顶针长出模胚底板150mm左右。 21. 后模底板上必需设计2个定位圈。

第三章单分型面注射模 -- 习题

第三章单分型面注射模-- 习题 一、选择题: 1 .哪组零件是推出装置的零件?() A .推板、支承钉、垫块、推杆、复位杆、拉料杆 B .推杆固定板、支承板、推板、推杆、复位杆、拉料杆 C .支承钉、推杆固定板、推板、推杆、复位杆、拉料杆 D .推杆、复位杆、推杆固定板、推板、支承钉 2 .单分型面注射模的结构主要特点是()。 A .一个分型面 B .一个型腔 C .多个分型面 D .多个型腔 3 .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组成.哪组零件是推出装置的零件?() A .推板、支承钉、垫块、推杆、复位杆、拉料杆 B .推杆固定板、支承板、推板、推杆、复位杆、拉料杆 C .支承钉、推杆固定板、推板、推杆、复位杆、拉料杆 D .推杆、复位杆、推杆固定板、推板、支承钉 4 .单分型面注射模的结构主要特点是()。 A .一个分型面 B .一个型腔 C .多个分型面 D .多个型腔 5 .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组成注射模的()系统。 A .导向机构 B .浇注系统 C .结构零部件 D .推出装置 6 .以下是从单分型面动作过程节选的一些动作,请问哪个顺序符合单分型面注射模的动作过程为() A .模具锁紧-- 注射-- 开模-- 拉出凝料-- 推出塑件和凝料 B .注射-- 模具锁紧-- 拉出凝料-- 推出塑件和凝料-- 开模 C .模具锁紧-- 注射-- 开模-- 推出塑件和凝料-- 拉出凝料 D .开模-- 注射-- 模具锁紧-- 拉出凝料-- 推出塑件和凝料 7 .限制性浇口的作用() A .提高注射压力 B .防止型腔中熔体倒流 C .有利于塑件与浇口凝料的分离 D .以上全是8 .()截面分流道制造容易,热量和压力损失小,流动阻力不大。 A .圆形 B .矩形 C .梯形 D .半圆形 9 .把原本不平衡的型腔布置,通过改变()尺寸,使塑料能同时充满各型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