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放射性粒子_125_I植入治疗肺癌并发症的护理

放射性粒子_125_I植入治疗肺癌并发症的护理

放射性粒子_125_I植入治疗肺癌并发症的护理
放射性粒子_125_I植入治疗肺癌并发症的护理

ment of haemophilia in the developing world[J ].Heamo 2

philia ,1998,4(4):4742480.

[11]Evatt B L ,Robillard L.Establishing haemophilia ca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sing data to overcome the barrier of pessimism[J ].Haemophilia ,2000,6(3):1312134.[12]Aledort L M.Economics of hemophilia care[J ].Haemo 2

stasis ,2000,30(6):3332336.[13]Ling S C ,Chan G C F ,Shing M M K ,et al.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haemophilia in hong kong :an epidemio 2logical and clinical review [J ].H K J Paediatr (New Se 2ries ),2006,11(1):13219.

[14]Williams M D ,Cohen B ,Busch A C ,et al.Tranmission

of parvovirus B 19by coagulation factor concentrates[J ].Vox Sang ,1990,58(3):1772181.

[15]Peerlink K ,Verylen J.Acute hepatitis A in patients with

hemophilia A[J ].Lancet ,1993,341(8838):1792125.[16]Fontes E M ,Amorim L ,Carvalho S M ,et al.Hemophil 2

ia care in the state of Rio de Janeiro ,Brazil[J ].Rev Pan 2am Salud Publica ,2003,13(223):1242128.

[17]丁培芳,张志传,张心声,等.血友病甲患者抗2HCV 和抗2

HIV 阳性率调查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02,15(3):

2122213.

(本文编辑 王菊香)

放射性粒子125I 植入治疗肺癌并发症的护理

俞洁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permanent

125

I seed brachytherapy for lung cancer and nursing care ∥Yu J ie

摘要:目的探讨CT 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 粒子治疗肺癌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在CT 引导下,对5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行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对发热、咯血、气胸、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及时针对性处置。结果患者术后3~6个

月治疗有效率达83.3%,1年生存率90.7%。术后发热21例,咯血或痰中带血11例,气胸8例,放射性肺炎5例,粒子脱落随痰排出3例,经针对性处置均好转;未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CT 引导下植入125I 放射性粒子治疗中晚期肺癌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小。护理人员积极科学的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

关键词:肺癌; 125

I 粒子; 植入; 并发症;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10)11002602 DOI :10.3870/hlxzz.2010.11.026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常州,213003)

俞洁(19822),女,大专,护师

收稿:20100224;修回:20100314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肺癌的治疗虽然仍以手术治疗配合化疗为主,但相当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而且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明显,严重影响机体的康复[1]。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I 放射性粒子是近年来出现的治疗肿瘤的新手段。植入的粒子持续释放低能量γ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 双链结构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由于γ射线的治疗特性,患者治疗后常会发生一定比例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治疗性痛苦。鉴此,我科对54例行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I 放射性粒子的肿瘤患者加强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使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4月至2008年12月来我院呼吸内科就诊并被确诊为中晚期肺癌患者54例,男41例、女13例,年龄43~88岁,平均64.5岁。病灶位于右下肺22例,左下肺17例,右上肺5例,左上肺10例。经肺穿刺病理证实鳞癌26例,腺癌19例,未分化小细胞癌4例,转移性肺癌5例。依据国际TNM 分期标准均为Ⅲa ~Ⅳ期。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

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可以耐受植入手术。手术时先选定适当体位固定,利用定位光标及定位标志确定穿刺点。皮肤常规消毒并局部麻醉后在CT 引导下用18G 穿刺针直达靶点。随后将植入针按照预设位

置、方向和深度穿至肿瘤组织所需植入粒子的最远端,接上植入枪,将粒子依次植入肿瘤组织内,粒子间距在1.0~1.5cm 。嘱患者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行C T 复查。依照W HO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3]。CT 不再显示肿瘤或瘤组织2个垂直直径乘积治疗后/治疗前≤0.5为治疗有效。1.3 结果 术后发生发热反应21例,咯血或痰中带血11例,气胸8例,放射性肺炎5例,粒子脱落随痰排出3例,以上病例经针对性治疗与精心护理后,并发症均消失或缓解。本组病例未发生粒子移位、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54例均获随访12个月,3~6个月时有效45例,有效率83.3%;12个月时5例由于治疗无效或转移复发死亡,1年生存率达90.7%。2 并发症的护理2.1 发热 患者术后发热在排除感染的情况下有2个原因,一是穿刺损伤了肺组织,渗出液中的炎性因子刺激机体出现发热现象;二是放射性粒子刺激肿瘤组织也会出现发热[4]。患者体温一般在37~38℃,持续3~4d 。本组54例中21例出现发热,但体温均低于38℃,患者其他体征尚可,故不给予降温处理。定

?

62?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J un.2010 Vol 125 No 111(General Medicine )

时测量体温,遵医嘱静脉滴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并嘱患者多饮温开水,5~10d后相继恢复到正常体温。若体温超过38℃,应通知医生给予退热药或物理降温。

2.2 咯血或痰中带血 由于穿刺损伤了周围肺组织,因此术后1~2d患者痰中可能伴有少量血液,若术中因调整位置而反复多次穿刺,肺组织损伤较严重则往往会引起咯血[526]。本组54例中11例发生痰中带血,其中4例咯血,但咯血量均较少。为减少患者恐慌,护士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咯血原因,嘱患者保持冷静,同时遵医嘱静脉滴注适量止血药并密切观察患者出血量。若患者咳嗽较剧烈,给予适量止咳剂镇咳。4例咯血患者出血量未明显增多或剧烈咳嗽引发大咯血的情况,术后3~7d患者症状均消失。

2.3 气胸 该并发症亦比较常见,多与术中反复穿刺或患者术后剧烈咳嗽有关。若肺组织压缩低于30%可保守治疗或不予处理,一般1~2周后自行吸收。若超过30%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本组患者术后有10例相继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经诊断其中8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胸,1例肺组织压缩达50%,遂行胸腔闭式引流,引流过程中护士对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末梢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监测,并仔细观察水柱波动情况,保持引流管的通畅,1周后拔管,患者症状消失。

2.4 放射性肺炎 虽然粒子放射强度很低,主要杀伤肿瘤细胞,但由于是直接植入肺组织,正常肺组织仍可能受到损伤而引起炎症反应。一般出现于放射治疗后2~3周,以胸痛、刺激性干咳为特征,严重者肺脏发生广泛纤维化,最后易导致呼吸衰竭[7]。本组发生放射性肺炎5例,其中1例住院时出现胸闷、气急、发热伴干咳等症状,经X线检查确诊为放射性肺炎。另4例均于出院后1~3个月出现上述症状而再次来我院确诊,遂重新收治入院。治疗期间,护士遵医嘱给予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以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和防止肺部细菌感染。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及呼吸、咳痰情况,若发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处理,保持室内清洁,空气通畅,若干咳症状明显,给予止咳药,嘱患者多饮温开水,促进痰液排除。经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5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未发生肺纤维化。

2.5 肺栓塞 一般术后1~2d粒子可能会脱落,脱落的粒子会随血流进入血管引起肺栓塞,这是植入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后1~2d应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若患者出现胸痛、发绀、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本组均未发生肺栓塞。另外,为防止脱落的粒子随痰排出而污染环境,患者术后3d内排出的痰液均需稀释后用滤网过滤观察有无粒子,若发现粒子,用长柄镊子夹起,放入专用防辐射铅桶中统一处理。54例患者有3例在痰液中发现了脱落的粒子,均进行了统一处理,未发生污染环境的情况。

3 小结

C 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近年来综合治疗肺癌的新方法。从我科的实践可以看出该方法治疗肺癌有效率高、病死率低,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特别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因此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9211]。然而,治疗后患者亦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咯血、气胸、放射性肺炎、肺栓塞等,影响患者预后。护理人员应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采取措施积极护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骊敏,张美芬,张俊娥.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

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24(4):23226.

[2] 王俊杰,庄永志.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J].中国微

创外科杂志,2001,1(3):1872191.

[3] 韦国桢,殷小伟,薛跃君,等.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

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

8(3):2432245.

[4] 夏冰,谭艳榕,张秀菊,等.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

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观察和护理[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18(7):7332735.

[5] 冉鹏,林锋,肖家荣,等.125I粒子植入在肺癌手术中的临

床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0):9212

922.

[6] 张志敏,黄叶莉.氩氦刀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并

发症的防治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9):25002

2501.

[7] 李新萍.行为干预预防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的效果

[J].护理学杂志,2009,24(5):42243.

[8] 贡桔,王忠敏,陈克敏,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

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

(9):6772680.

[9] Aaltomaa S H,Kataja V V,Lahtinen T,et al.Eight

years experience of local prostate cancer treatment with

permanent125I seed brachytherapy-morbidity and out2

come results[J].Radiother Oncol,2009,91(2):2132216. [10]刘健,张福君,吴沛宏,等.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

肝门区肝癌[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5,14(6):6062609. [11]Martinez2Monge R,Pagola M,Vivas I,et al.CT2guided

permanent brachy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edically in2

operable early2stage non2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 C)

[J].L ung Cancer,2008,61(2):2092213.

(本文编辑 王菊香)

?

7

2

?

护理学杂志2010年6月第25卷第11期(综合版)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版)

附件15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7年版) 为规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指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所涵盖的应用范围包括:实体肿瘤经皮影像(超声、CT、MRI等)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经内镜(包括腹腔镜、胸腔镜、自然管道内镜等)放射性粒子植入、空腔脏器粒子支架置入、手术直视下放射性粒子植入。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该技术相关专业的诊疗科目,具有影像引导技术设备(如超声、CT、MRI、内镜等)和放射粒子治疗计划系统。 (三)医疗机构应当具有《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第一类及以上)、《辐射安全许可证》等

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四)治疗场地要求。 1.符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操作场地及无菌操作条件。 2.全部影像引导技术设备(超声、CT、MRI、DSA)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具备进行抢救手术意外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放射性粒子保管、运输设施,并由专人负责。 (五)按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标准制订防护措施并认真落实。 (六)有至少2名具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有经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本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 2.有5年以上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开展口腔颌面

起搏器术后并发症

起搏器术后并发症 一、术中并发症 1、麻醉过敏或利多卡因过量 个别患者因利多卡因使用过量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头晕。 2、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有血气胸、神经损伤和误入锁骨下动脉等。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并发症处理较为困难,有的并发症时致命的。穿刺针误入胸腔时最早的表现是可抽出气体,或患者有咳嗽。一旦怀疑有气胸时,应立即拔除穿刺针,必要时摄直立位的X 线片以确诊。小量气胸不须特殊处理,气体可自行吸收。少数患者为张力性气胸,则应行胸腔引流。如果导入器误入动脉不要急于拔出扩张器,应在备有体外循环情况下拔出导入器较为安全。 ⑴血胸 穿刺时如血管破损且有流入到胸腔的通道则可引起血胸。单纯血胸较为少见,常为血气胸。一般刺破锁骨下动静脉而未伤及胸膜时,则不会引起血气胸。 ⑵锁骨下动静脉瘘 发生动静脉瘘的患者不一定有任何症状,但听诊时在锁骨下方可听到连续的“隆隆”样杂音,类似动脉导管未闭。 ⑶喉返神经损伤 可引起一侧声带永久性麻痹。 ⑷插入导线时持续出血 这种少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右心衰或静脉高压者。导线入径处持续出血可导致囊袋积血。可用缝线在导线周围组织作荷包缝合,两个线头穿过导管而勒紧,可防止持续出血。 ⑸空气栓塞 常发生于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导线者。当患者深吸气或咳嗽时,胸腔成为负压,如不慎易从静脉穿刺口吸入空气而致气栓。肺动脉气栓后的首发症状是咳嗽,可有少许气急。气体不多时,多数患者无症状,多于5-10min后即被吸收。如心室内空气较多,可紧急插入普通心导管将气体吸出。重者还可形成急性肺栓塞。 ⑹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 极少发生,但可能发生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如术后发现手臂肿胀,应作静脉造影,及早发现并及早应用抗凝剂治疗。 ⑺其他并发症 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如胸导线损伤、皮下气肿、臂丛神经损伤等。 3、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 ⑴气胸 ⑵刺破颈动脉致气管压迫 ⑶胸导管损伤 左侧颈内静脉穿刺时,可能会损伤胸导管。 ⑷迷走神经损伤 4、术中心律失常 ⑴室性心律失常 在导线送入心室的过程中,由于导线对心室壁的机械性刺激,特别是刺激右室流出道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一般经调整导线位置后室速即可纠正。如室速发生频繁,导线难以定位,可经静脉给予利多卡因50mg。 心室纤颤在导线植入过程中发生率较低,但危险性较大。发生原因可能与患者过度

粒子植入术后的健康宣教(清晰整齐)

粒子植入术的护理 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在我国是一项新技术,绝大多数病人对此比较陌生,有一定的恐惧及焦虑。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疏导,向病人及家属说明125 I 放射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原理及术后的防护等。 有研究证实,术前是提供疼痛教育的最佳时机,术前心理应激水平与术后疼痛呈明显正相关。因此,在术前常规教育基础上增加疼痛教育,使病人对术后疼痛有了认识,术后疼痛程度可降低。 3.1.2常规护理 手术区域常规备皮,并指导病人床上练习排尿、排便。肺部肿瘤病人进行深呼吸、屏气练习,同时进行咳嗽咳痰训练。 3.2术中防护措施 正确使用防护物品和个人剂量仪;②进行粒子植入时,手术医生为最强辐射位,虽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限值25 μSv/h[4],但工作人员仍应注意防护,

据监测,0.18 mm~0.25 mm铅当量含铅防护衣可屏蔽90%~99%的125I粒子放射源辐射剂量[5];③注意检测废弃的粒子,需将其放入放射性废物桶内,术后需用射线监测仪仔细检测工作台面及地面有无遗撒的粒子,发现后即时处理,以免放射性污染。 3.3术后护理 3.3.1常规护理 经粒子植入病人术后可能出现短期内疼痛感加剧、烦躁等。从术后开始,为其摆好舒适体位,避免过多地打扰病人。转移病人消极情绪,使病人平稳度过术后烦躁期。125 I 粒子植入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可采取自主体位,但对于疼痛或穿刺后引起胸闷、气急等病人可采取相应的体位。125 I粒子植入后饮食不需控制,但对于消化道治疗病人出现腹痛、出血时可暂时禁食。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有无呼吸困难、气促等气胸症状,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血肿、皮肤愈合及伤口敷料情况,注意有无放射反应,出现乏力、头晕、恶心、呕吐时立即给予对症处理,术后2 d~3 d复查粒子位置情况。1个月后复查CT 或X 线了解肿块大小,评价临床疗效。 3.3.2术后射线防护的护理 由于125 I粒子能量低,半衰期长,穿透距离短,因此

开展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

?述评? 作者单位:!"""#$北京,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影像中心(张雪 哲);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与介入中心(吴沛宏、张福君) 开展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 张雪哲%吴沛宏%张福君 %%恶性肿瘤是当今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单一的治疗手段疗效不满意,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才能取得较好或好的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学科的交叉发展和边缘学科的产生,以及介入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导引下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已逐渐为临床工作者认识,正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开展和推广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的技术方法,特组织有关!#&’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肺转移癌、肺部以外其他系统的原发瘤和转移瘤,以及食管癌等(篇临床研究论文作为重点号发表,以期引起同道们的关注。 #"世纪初,国外学者提出内放疗的模式,在手术中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组织内和(或)肿瘤周围组织,破坏杀伤肿瘤细胞。早期放射性粒子治 疗肿瘤使用的多能核素(如)"*+、##),-等)释放高能 量射线,难以防护;同时由于当时尚无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和定位导引装置,使粒子植入定位精度不高,疗效不够满意,临床应用进展缓慢。#"世纪."年代随着放射性粒子!#& ’、!"/ 01、!$. 23相继研制成功,以及*4导引下的定位技术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应用,放射性粒子的植入治疗可精确保证肿瘤区放射剂量最高,相邻正常组织创伤小,疗效肯定,显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国外放射性粒子植入发展很快,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对胰腺癌和头颈部复发肿瘤的治疗也显示了其优势。同时亦逐渐应用于脑肿瘤、肺癌、肺转移瘤、肝癌、肝转移瘤、喉癌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世纪$"年代后期,我国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发展迅速,国内已能研制生产 !#& ’和 !"/ 01放射性粒子,可满足国内临床需求。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又称体内伽玛 刀),目前常用的放射性粒子是!#&’和!"/01,以前者 应用最广泛。!#& ’半衰期约)"1,发出低能量#56(7 /!6&89:的;射线和!射线,有效半径为!5<<, 此低能量射线易屏蔽和防护。由于放射性粒子合宜的半衰期,可以对肿瘤组织进行连续不断的照射,使肿瘤细胞的损伤效应累计叠加,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提高疗效。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很小,得到了有效保护,减少了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期重点号论著中报告!#&’粒子植入治疗肺转 移瘤,有效率556$=,无一例发生放射性肺炎。!#&’ 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瘤体在!个月内明显缩小者(!&"=)达.!6.=。肺部以外其他系统恶性肿瘤!#&’粒子植入治疗亦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须严格掌握好适应证,主要适应证为: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如早期前列腺癌;恶性肿瘤延伸扩展重要功能组织及器官,手术难以切除,需予以保留者;无法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治疗,对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敏感的病例;复发或转移性癌症,或孤立性转移灶,外放疗疗效不佳或失败的病例,或外放疗剂量不足,癌灶局部残留,可作为局部放射剂量补足。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它必须与手术切除、化学疗法、外照射、物理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治疗方法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最佳的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如单一治疗方法可治疗的恶性肿瘤,无需作综合治疗。如需综合治疗的患者,需严密制定近期的和较远期的治疗计划,由各科专家共同讨论,充分考虑到此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利弊,以期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放射性粒子植入途径包括手术中直视下植入,*4或>超导引下经皮穿刺植入,以及经内镜植入等。*4、?,’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可精确显示病灶大小、外形、病灶内的坏死空腔区,以及与相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所采集的相关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立体定位系统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选择最佳的皮肤进针点和进针行径,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同时计算出杀死肿瘤的有效剂量和分布、粒子数和分布位置。之后在*4导引下做 ? !"$?中华放射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AB C ,-1A+D ,E9FG9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 一.适应症: 无法手术或不愿、不宜手术的原发肿瘤; 肿瘤手术不净,术中植入; 不宜手术的转移性肿瘤; 转移瘤或原发肿瘤引起的疼痛; 外放疗效果不佳或失败的病历; 外放疗或化疗剂量不足,作为局部剂量补充。 二.禁忌症: 出凝血障碍; 脏器功能严重衰竭; 精神障碍。 三.粒子植入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 2、完善相关文书:手术同意书、永久植入人体材料同意书等。 3、患者准备:相关血液学检查、术前针注射、胰腺粒子植入必须的准备、前列腺粒子植入肠道和尿道准备等。 四.粒子植入途径:影像导向粒子植入:B超,CT等。 1、贴近胸膜的肿瘤和肝脏肿瘤可以运用多针技术,注意

避开肋间沟,损伤肋间动脉等。 2、巧妙运用参照针技术进针。 3、肿块边沿粒子释放能有效保证剂量分布。 4、肺部中央型肿块和影像导向颅内肿瘤植入粒子最好运 用单针、调针技术;按照一定规律和方向调整针尖位置。 5、严格按照治疗计划实施。 五.注意事项: 胰腺植入粒子时术前、术后一定要使用抑制胰酶分解药 物、禁食等等。 六.植入术中并发症应急处理: 1、穿刺引起明显气胸(大于30%以上)时,要安置闭式引 流,可以用中央静脉管代替;等待肺组织复张后保留引流 管再植。 2、粒子异位或移位时,注意观察粒子的走向;一般不需 和无法特殊处理。 3、合并肺部出血,支气管大咯血时,注意出血引起窒息 等并发症。 4、出血明显时,运用止血敏、输血等对症处理;大出血 难以控制时可以急诊介入或外科手术干预。 七.术后防护:

中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专家共识

08中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专家共识 (讨论稿) 2008·厦门 推荐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 粒子治疗分会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陕西省肿瘤医院 参与起草专家:吴沛宏、申文江、张红志、张建国、李挺、王振豫、王俊杰、李玉、张汝森、周正、朱京丽、洛小林、吴锦昌、李立军、黄学全、官泳松、王大伟、吕志武、胡晓晔、钱国军、李伟明、周志刚、李任非、向华、俞炎平、曹秀峰、束永前、周海中、姚波、卢彦达、陈建伦、付改发、雷光焰、叶鑫、钱林学、孙峰、柯明耀、柴树德、冉维强、黄毅、修典荣、袁慧书、柯明耀、刘明、柳立军、林延朋、刘宝瑞、崔亚丽、张大析、赵恒军、王娟、邹德环、李振家、张阳、金风、陈高峰、牛立志、程红岩、李玉亮、李玉宝、胡效坤、林明华、陈汉威、汤日杰、马旺扣、王中和、张青海、周大庆、柳伟、张一心、蒋晓东、丁忠旗、卢彦达、阿不力〃外力、胡江、张杰、顾建文、李明峰。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是指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超声、CT/MRI)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肿瘤靶体积内或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一、永久性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原则 1、适应证 (1)经病理诊断的恶性实体肿瘤; (2)直径7cm以下的实体病灶; (3)局部进展期肿瘤用粒子植入需结合外照射等综合治疗措施; (4)局部进展难以用局部治疗方法控制,或有远位转移晚期肿瘤,但因局部病灶引起严重症状者,为达到姑息治疗目的,也可行粒子植入治疗; (5)术中肉眼或镜下残留; 目前国内粒子植入治疗应用较多的恶性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脑肿瘤、肺癌、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肝癌、肾及肾上腺肿瘤以及眶内肿瘤(恶性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软组织肿瘤等。 禁忌证 (1)恶液质,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粒子治疗者; (2)空腔脏器慎用; (3)淋巴引流区不做预防性植入; (4)严重糖尿病; 2、操作程序 (1)术前计划 植入前,用影像学方法(CT、MRI、彩色超声等)或术中确定靶区(术中确定靶区?意思不清楚),在治疗计划系统上制定治疗前计划,确定植入导针数、导针位置、粒子数及位置、选择粒子种类及单个粒子活度,计算靶区总活度,预期靶区剂量,包括肿瘤及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 (2)植入方法 ①在模板、彩色超声和CT等引导下进行粒子植入,根据术前或实时计划的剂量分布要求,选用均匀分布或周缘密集、中心稀疏布源方法进行粒子植入操作。 ②建议将粒子植入导针一次性插植完成,以减少粒子植入时靶区结构和位置的改变,并且缩短粒子植入时间,减少术者受照剂量。 ③推荐使用笔式植入器,从靶区的后缘起始,按计划要求的间距(一般为1~1.5cm)顺序后退式植入粒子。 (3)术中计划 植入粒子时,用TPS进行剂量优化,优化剂量要求: ①正确勾画实际肿瘤靶区; ②计算植入针及粒子数; ③计算靶区放射性总活度; ④调整粒子位置,纠正不均匀度,保护靶区相邻的重要器官。 (4)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 粒子植入后,必须进行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包括2项内容:粒子位置和剂量重建。 ①粒子植入术后,要尽快拍摄靶区正、侧位X线片,确认植入的粒子数目。经皮穿刺引导下粒子植入术后可以即刻验证。必须要记录植入术与质量评估间隔的时间。前列腺癌植入后30天内行CT检查(建议层厚:头部3mm,胸、腹、盆部5mm)。

20130415-078 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在粒子植入中的应用

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在粒子植入中的应用 陈碧江①谢兼培①周亮①肖敏① ①暨南大学医学院复大肿瘤医院,510665,广州市天河区棠德西路2-2号 ②安徽养和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简称近距离治疗)就是指把放射源(封装的放射性核素)经人体腔道放在肿瘤体附近或插植于肿瘤体内,或放置于肿瘤体表面实施照射的一类放射治疗手段的总称[1]。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计划系统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医学影像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治疗计划系统(一个专用的计算机系统)是一种医疗软件系统,通过对放射源和患者建模, 来模拟计划实施的放射治疗。系统采用一个或多个算法对患者体内吸收剂量分布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供放射治疗计划制定者使用。治疗计划系统是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必不可少的手段, 而治疗计划设计是放射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 需要治疗计划系统上进行。治疗计划系统应首先对放射源建模, 在安装阶段根据模型要求建立相应的束流及参数数据库。在对患者设计计划时, 首先向治疗计划系统输人图象通过介质或网络, 系统获得关于患者的病变及重要器官与组织的信息, 并进行密度场的重建, 完成对患者建模。医生与物理人员结合治疗机(医用加速器、钴机等)参数, 设计治疗计划先进的治疗计刘系统可提供自动优化功能, 治疗计划系统给出治疗计划的模拟结果, 通过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 对已设计的计划予以评价, 经过反复修正和完善,最终获得用于临床的详细可行的治疗方案[1]。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操作流程如下。 1 图像数据输入 支持多种图像数据输入方法,包括网络联接,磁介质传输,扫描输入,兼容DICOM3.0标准; 图像输入系统Image Import System of SurgicalPlan读取通过网络、磁介质、视频或扫描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为SurgicalPlan标准计划图像格式并存贮到系统图像缓冲池。硬件配置建议使用:Intel Pentium 3.0GHz,2G以上内存,独立显卡1G以上;系统可以运行在WindowsXP、Windows7或Windows8操作系统。通过网络、磁介质或扫描输入的图像数据均以目录结构的文件形式存储在输入图像文件夹中,其中通过网络和磁介质方式传输的图像数据应为Dicom标准格式,要求图像大小为256x256或512x512;通过扫描方式输入的图像数据应为标准灰度BMP格式,扫描的图像大小为512x512。我院最初开始使用时是通过扫描仪扫描CT底片获取,缺点是:底片逐张扫描,增加医师工作量;其次CT底片为A3格式,扫描大型底片的扫描仪一般市面上质量稍优的产品要2-3万元/台,价格昂贵;我院通过PACS 工作站直接获取图像数据,传送Dicom标准格式的图片至粒子治疗计划系统后(使用的图片为:512x512),大大方便了核专业医师操作,提供工作效率。

中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专家共识详解

中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专家共识 2008.厦门 推荐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 粒子治疗分会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陕西省肿瘤医院 参与起草专家:吴沛宏、申文江、张红志、张建国、李挺、王振豫、王俊杰、李玉、张汝森、周正、朱京丽、洛小林、吴锦昌、李立军、黄学全、官泳松、王大伟、吕志武、胡晓晔、钱国军、李伟明、周志刚、李任非、向华、俞炎平、曹秀峰、束永前、周海中、姚波、卢彦达、陈建伦、付改发、雷光焰、叶鑫、钱林学、孙峰、柯明耀、柴树德、冉维强、黄毅、修典荣、袁慧书、柯明耀、刘明、柳立军、林延朋、刘宝瑞、崔亚丽、张大析、赵恒军、王娟、邹德环、李振家、张阳、金风、陈高峰、牛立志、程红岩、李玉亮、李玉宝、胡效坤、林明华、陈汉威、汤日杰、马旺扣、王中和、张青海、周大庆、柳伟、张一心、蒋晓东、丁忠旗、卢彦达、阿不力·外力、胡江、张杰、顾建文、李明峰。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是指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超声、CT/MRI)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肿瘤靶体积内或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一、永久性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原则 1、适应证 (1)经病理诊断的恶性实体肿瘤; (2)直径7cm以下的实体病灶; (3)局部进展期肿瘤用粒子植入需结合外照射等综合治疗措施; (4)局部进展难以用局部治疗方法控制,或有远位转移晚期肿瘤,但因局部病灶引起严重症状者,为达到姑息治疗目的,也可行粒子植入治疗; (5)术中肉眼或镜下残留; 目前国内粒子植入治疗应用较多的恶性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脑肿瘤、肺癌、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肝癌、肾及肾上腺肿瘤以及眶内肿瘤(恶性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软组织肿瘤等。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应用指南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应用指南》 (2009讨论稿)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核素治疗学组 【概述】 近年来,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疗法发展很快,常用的放射性粒子为125碘、198金及 103 钯。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疗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一个多学科 技术,治疗时应有相关临床科室的医师、技师和物理师参加。【临床表现】 参见不同肿瘤的临床表现的章节。【诊断要点】 参见不同肿瘤的诊断要点的章节。【适应证】 1. 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局部肿瘤,且为实体病灶。 2. 需要保留的重要功能性组织或手术将累及重要脏器的肿瘤 3. 拒绝进行根治手术、无法手术或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肿瘤患者 4. 预防术中(后)残留肿瘤病灶的局部扩散或区域性扩散 5. 转移性肿瘤或术后孤立转移灶已失去手术机会者 6. 局部进展期肿瘤需粒子植入与外照射综合治疗。 7. 局部进展期难以用局部治疗方法控制,或有远位转移但局部有严重症状者,为 达到姑息治疗目的,也可行粒子植入治疗。 【禁忌症】 1. 一般情况差,恶液质或不能耐受治疗者 2. 肿瘤并发感染和有大范围溃疡、坏死者 3. 估计病人寿命不能等待疗效出现【治疗原则】 1. 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 2. 粒子植入前应通过近期CT、MRI或B超了解病灶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 3. 治疗前应对10%放射性粒子进行测定,允许测量结果偏差在〒5%以内。 4. 应有放射粒子植入计划设计及剂量分布。 5. 治疗后应拍CT片进行验证了解粒子重建和剂量分布情况,如发现有稀疏或遗 漏应拟定计划择期补种,以期与植入前治疗计划相符。 6. 放射性粒子植入之后,如果需要配合外照射或化疗者,应在第一个半衰期内给 予外照射的相应生物学剂量或化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亲属。 【操作方法及程序】 对各种不同肿瘤的粒子植入治疗有不同的具体方法,首先要明确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及与邻近器官、血管的关系。因此植入治疗前或术中应用CT、MRI、超声或PET/CT影像学确定靶区;由于粒子种植在三维空间进行,每种放射性粒子物理特性不同,对每种核素需要特定的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治疗计划设计,进行模拟粒子种植的空间分布。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前计划(preplan),确定植入导针数、导针位置和粒子数;选择粒子种类及单个粒子活度,计算靶区总活度,预期靶区剂量分布,包括肿瘤及及周围危险器官的剂量分布,指导临床粒子种植。 常用粒子植入治疗有三种方式。①模板种植;②超声和CT引导下种植;③外科手术中种植。具体程序如下: 1. 同患者签知情同意书。 2.术前麻醉及使用镇静剂。 3.固定体位及重要器官, 4.应用CT、超声、MRI、模拟机观察肿瘤位置。 5.应用模板固定肿瘤在体表的位置或用相应的器械确定肿瘤在体表的位置。 6.用模板、超声、CT等引导下进行粒子植入,根据剂量分布要求,选用均匀分布或周缘密集、中心稀疏的布源方法。植入放射性粒子时,根据术中具体情况用TPS进行剂量优化,要求如下:⑴正确勾画实际肿瘤靶区。⑵重建核算植入针及粒子数。⑶计算靶区放射性总活度。⑷调整粒子位置,纠正不均匀度,保护靶区相邻的重要器官。

放射性粒子植入相关证照办理流程

放射性粒子植入相关证 照办理流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放射性粒子植入相关证照办理流程第一步:出具环境评估报告 受理部门:省环保局指定的评价机构 办理流程:联系环保局的下属评价机构,到医院进行实地环 境评价,出具环境评估报告。 预计时间:一个月 第二步: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受理部门:省环保局 管理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所需材料:环境评估报告、《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等 备注:一般来讲,医院已经办理过《辐射安全许可证》,X 线检查、DR检查、CT等项目都需通过辐射安全检查, 此次更改主要是在原《辐射安全许可证》附件中增加 三个项目:“密封籽源”、“籽粒插植治疗”、“碘125 粒子植入”。 预计时间:一个月内可获得新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 期5年。 第三步: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后可办理放射性同位素的转让审批手续。 受理部门:省环保局 取相关转让协议。

2.与粒子销售公司签订协议。 3.协议交省环保局备案。 相关资料: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转让审批表、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协议书、废源回收协议、协议双方辐射安全许 可证。 特别规定:每6个月办理一次转让手续 办理流程:1.《碘125粒子植入预评价报告》:医院提交上报材料(场地情况、设备情况、操作人员情况等) 由受理部门组织专家对上报材料进行评审,专家 提问,院方答疑。 2.《碘125粒子植入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由受 理部门到医院现场对手术的书签准备、粒子收货 及储存、粒子装枪及消毒、术中对周边人员的辐 射剂量、术后病人对周围环境及人员的辐射影 响、术后核污染的处理等全方位测量及评价,需 要在医院至少进行一次粒子植入手术。 备注:非必须程序,以各地区实际规定为准。 第四步: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 受理部门:省卫生监督所 管理规定:《卫生部关于印发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程序的通知》 所需资料:《辐射安全许可证》、《碘125粒子植入预评价报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及并发症论文

2012年6月*黔东南州人民医院(556000) 2012年4月2日收稿 摘要: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方法:对2007~2011年我科9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和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方法。结果:5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35例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型DDD 起搏器植入术;3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行三腔起搏器术后,心功能NHYA 分级由IV 级改善为II 级,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好转,其中出现10例囊带出血。结论:针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完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关键词:永久起搏器;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处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151-02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 阮雪琴*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2011我科共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9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31~76岁,其中三腔起搏器3例,DDD 双腔起搏器82例,单腔起搏器5例。3例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后继续运用抗心率衰竭药物,随访2~36个月。1.2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和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方法。2护理 2.1术前护理:①加强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体温及神智的变化,准备好除颤器和临时起搏器,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用抗心律失常及治疗心衰的药物,讲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 反应。②针对患者不了解手术的情况,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 程、方法、手术需要的时间,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③术前4小时禁饮食,常规消毒备皮,常规穿刺静脉留置针,保证手术中用药,指导患者练习平卧,排便排尿。2.2术后护理:①病情观察。术后置CCU 室,持续心电监护3~5天,尤其注意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评估起搏器起搏与感知功能是否良好,电极有无脱落,严格控制输液速度,30d/m ,避免诱发急性左心衰,密切观察有无囊带血肿,囊带周围有无淤血。术后常规给予1kg 沙袋压迫伤口6h ,每天换药1次,严格无菌操作。②休息与饮食。手术结束回病房后,将患者平移于床上。术侧肩关节制动,避免术侧肢体高举、外展等动作,防止电极脱位。卧床休息2~3天,在卧床期间指导病人做主动的肢体活动4~5次/d ,做好防褥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151-01 浅谈脑血管病人的护理 方淑慧*张桂梅*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751100) 2012年4月3日收稿 脑血管意外是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史,急性起病以昏迷、偏瘫为常见症状,预后差,死亡率高。对患者须严密病情观察与科学护理,及时抢救治疗,方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简介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病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男27例,女9例;年龄60岁以上29例,60岁以下7例;有高血压病史26例,无明显高血压病史4例,脑动脉硬化史6例。其中32例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治愈出院。2护理 2.1临床观察及护理2.1.1生活护理:及时评估病人肢体瘫痪及自理程度,与病人讨论能够自理的活动范围,做好其卫生,协助其进食,同时限制钠盐的摄入,保持环境安静,睡眠充足。2.1.2严密观察病情:昏迷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观察记录患者痰的颜色、量和气味,必要时进行吸痰和雾化吸入等。每日2次。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温湿度适宜。重症昏迷患者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以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预防发生口腔炎。口唇干燥时可外涂甘油等。指导病人有效咳嗽。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头疼症状,采取平卧位,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持续低流量给氧,以降低脑组织的缺氧程度。对保护脑细胞功能、防止脑细胞变性、水肿、坏死起着重大作用。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一切抢救准备。2.1.3皮肤护理:随时观察记录皮肤受压部位的情况,保持床单位及衣物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洗一次,建立翻身卡,做好局部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1.4肢体功能护理:鼓励患者主动活动,以恢复肌力。鼓励患者 说话,帮助语言功能恢复。积极进行肢体锻炼,患者尚不能主动运动时,可由护理人员或陪护帮助按摩瘫痪肢体,再做肢体被动伸屈活动。2.2心理护理2.2.1急性期:此期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尽可能使患者稳定情绪,平安度过急性期。改变患者焦虑不安或悲观绝望的不平衡心理,帮助患者在信念上由绝望变为希望,在意志上由懦弱变为坚强,在情绪上由紧张、易激动变为稳定。因而要求要有良好、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尊重患者人格,同情他们的疾苦,关心他们的生活,用恰当的语言介绍病情,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2.2恢复期:此期必须使患者树立信心,了解疾病能治愈,但治疗时间长。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急躁,不厌烦,精心护理。另外,对有依赖心理的患者,要向其讲明器官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可介绍已愈患者的例子,尽快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持之以恒地进行康复治疗。 总而言之,护理对脑血管意外疾病的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完善的临床护理,对疾病的康复会有重要的影响。参考文献 [1]黄建英.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J].中华当代医学?护理版,2006,2:49. [2]朱寅勤.脑血管意外的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15).[3]董文婵.脑血管意外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医学创新研究,2006,10:117. [4]李静.脑血管意外58例临床护理及体会[J].右江医学,1998,01. 151

CT引导下125 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性宫颈癌

CT引导下125 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性宫颈癌 发表时间:2014-10-13T16:56:17.7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黄英杰1 黄金华2 顾仰葵2 高飞 [导读] 首先对于早期宫颈癌可选用放疗、手术及放化疗同步等治疗手段;同步放化疗已成为中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模式。 黄英杰1 黄金华2 顾仰葵2 高飞2 (1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516001;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510060) 【摘要】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 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探讨粒子植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23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中,单个肿瘤最长径0.7~10.0 cm,平均2.6 cm。术前根据PET/CT或CT或MRI图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结果单个瘤体内植入粒子数为5~90粒,平均每个病灶植入23颗。术后随访4~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33个病灶CR,7个病灶PR,8个病灶SD,13个病灶PD,病灶局部控制率为67%(41/61)。23例病例中,有11例死亡,其余12例均存活,其中2例出现病灶针道转移并补充粒子治疗,总生存率为57.1%。结论 CT引导下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治疗复发性宫颈癌安全、有 效。 【关键词】宫颈癌复发 125 I放射性粒子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224-02 Percutaneous CT-guided interstial 125 I seeds implantation for recurrent cervical cancer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将近1/2宫颈癌患者死于该病。目前针对宫颈癌的治疗根据分期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首先对于早期宫颈癌可选用放疗、手术及放化疗同步等治疗手段;同步放化疗已成为中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模式。而对于以上治疗策略治疗后宫颈癌复发或未控患者,临床上往往采用全身化疗和根治量放疗进行补救,若肿瘤仍未控制,属于临床难治性恶性肿瘤,预后不良,治疗棘手。自2009年5月~2012年8月,我们在CT引导下进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宫颈癌盆腔复发病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2年8月我院介入科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病例23例共61个病灶。年龄33~67岁,平均46岁。复发肿瘤的单个肿瘤最长径0.7~10.0 cm,平均 2.6 cm。 1.1.2 仪器和设备菲利浦公司16排螺旋CT扫描仪。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由北京原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5I粒子和粒子枪由北京原子高科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和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术前的PET/CT、CT或MRI图像,采用TPS制订粒子植入计划。 1.2.2 术中及术后验证术中植入粒子完毕后即刻行CT扫描,将图像传至TPS行质量验证。如有冷区,应及时对其补充粒子。 1.2.3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静卧6小时、止血及穿戴防护服等处理。其中10例患者粒子植入术后接受1~6程化疗。 1.3 术后随访 1.3.1 疗效评价术后每2个月复查CT或MRI,半年后复查PET/C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依据RECIST Version 1.1。 1.3.2 随访和统计学分析随访截止为2012年12月,随访4~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粒子植入情况共植入125I粒子1393颗,单个瘤体内植入粒子数为5~90粒,平均每个病灶植入23颗。 2.2 肿瘤疗效评价术后随访4~36个月,中位随访14个月,33个病灶CR,7个病灶PR,8个病灶SD,13个病灶PD。病灶局部控制率为67%(41/61)。23例病例中,有11例死亡,其余12例均存活,总生存率为57.1%。 2.3 术后并发症 2例病例发生穿刺针针道转移。随访期无一例出现尿道及肠道放射性损伤症状。 3 讨论 盆腔恶性肿瘤治疗后容易复发,宫颈癌经根治性治疗后3年内复发率为70%以上,以盆腔复发为主,占60%以上。对于无再次外科手术指征,已经接受足量、全程化疗和放疗的复发性宫颈癌,均属于难治性肿瘤,临床处理非常棘手。随着三维治疗系统的精确定位,使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得到迅猛发展。郑家平等[1]报道23例盆腔复发病灶(宫颈癌9例)行粒子植入术,获得了78.3%的总有效率。本组23例复发性宫颈癌病例中的33个病灶CR,7个病灶PR,8个病灶SD,13个病灶进展,病灶局部控制率为67%(41/61)。23例病例中,有11例死亡,9例病例死于肿瘤的广泛转移,2例病例死于肾衰,其余12例均存活,总生存率为57.1%。 以往的研究表明肿瘤细针穿刺活检可导致1000~100 000个肿瘤细胞沿着针道种植转移。本组病例中有2例出现粒子植入术后针道区域出现种植转移区,发生率为8.6%(2/23)。1例出现在4个月后复查CT时发现,表现为左侧背部新发结节灶;1例出现在半年后复查全身PET/CT时发现。2例病例均行种植转移灶125I放射性粒子补充植入治疗。发生种植的原因可能为:①病例数少;②多针穿刺,种植转移的几率更高。针对放射性粒子植入后出现针道种植转移的处理有学者认为:①通过注射无水乙醇、化疗药物;②早期化疗或内分泌治疗;③更小直径的粒子植入针等[2]。 综上所述,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复发性宫颈癌有较好的疗效,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家平,俞炎平,邵国良,等.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难治性盆腔恶性肿瘤[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 17(5): 343-345. [2]. Wang J,Gong W,Fan H等.放射性粒子植入导致肿瘤针道种植转移及预防[J].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2007. 6(4): 405-407.

术前护理干预对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_0

术前护理干预对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 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是临床治療各种原因所致心动过缓的最有效方法[1]。自2006年,我科应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我们针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对需行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干预,探索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2012年在我科行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术的病例67例,男性36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73岁。患有严重糖尿病、心力衰竭及脑梗塞4例,纳入剔除范围。 1.2方法 1.2.1 分析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①心律失常是植入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主要由于电极刺激右心房或心室所致,目前多表现为房性早搏,严重者可发生房颤,一般可短时间内恢复窦性心律;后者可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甚至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个别可发生室颤,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术中尤其是电极穿过房室瓣定位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的动态变化,顺应医生的操作要求,迅速准确执行医嘱,询问患者术中的自我感觉及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抢救。②感染是起搏器植入术的最严重并发症,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致败血症。发生原因:无菌操作不严密,切口、起搏系统污染,导线难插,手术时间长,术后囊带积血。③囊袋血肿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形成主要原因是[2]:患者老年体弱营养欠佳,凝血功能差;术前使用抗凝药物;术中囊袋内止血不彻底;缝扎电极导线出口处不妥善;患者年龄大;血管硬化弹性差;沿电极导线隧道出口处渗血等原因所致。 1.2.2电极引起的并发症 1.2.2.1电极导线断裂电极断裂可表现为:完全不能起搏或起搏频率下降,间歇起搏,漏电,断裂和绝缘层损坏若在静脉外,可设法修补,否则只能更换新电极。发生原因:与质量有关,或与同侧上肢过度活动、电极与锁骨及第一肋骨间的摩擦有关,或手术中折钳有关。 1.2.2.2电极移位临床表现为:起搏器失灵,信号消失。发生原因:电极位置安放不好,未嵌入肌小梁中;导管在心房的弯曲度不适当,起搏器在囊袋内发生游走,严重下移;术后过早活动或扩张性心肌病心脏进行性扩大所致;双极导线柔韧性差,脱位率高于单极导线。 1.2.2.3与脉冲发生器有关的并发症①起搏综合症多见于VVI 类型起搏方式,表现为头晕、头胀、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发生原因:由于VVI 起搏后房室非同步收缩,使心房扩张,压力上升,继而发生反射周围血管阻力下降,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2009年11月13日颁布) 为规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指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所涵盖的应用范围包括:实体肿瘤经皮影像(B超、CT、MRI等)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经内镜(包括腹腔镜、胸腔镜、自然管道内镜等)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直视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不包括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或肿瘤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该技术相关的专业诊疗科目,具有影像引导技术设备(如CT、MRI、超声、内镜等)和治疗计划系统。

(三)医疗机构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放射药品使用许可证》(第二类及以上)。 (四)开展肿瘤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相关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同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五)实施治疗场地要求。 1.符合放射粒子技术操作场地及无菌操作条件。 2.全部影像导引技术设备(CT、平板DSA、MRI、超声)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具备进行抢救手术意外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全部技术操作均在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下进行。 4.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放射性粒子保管、运输设施,并由专人负责。 (六)按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标准制订防护措施并予实施。 (七)有至少2名具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本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 一.适应症: 无法手术或不愿、不宜手术的原发肿瘤; 肿瘤手术不净,术中植入; 不宜手术的转移性肿瘤; 转移瘤或原发肿瘤引起的疼痛; 外放疗效果不佳或失败的病历; 外放疗或化疗剂量不足,作为局部剂量补充。 二.禁忌症: 出凝血障碍; 脏器功能严重衰竭; 精神障碍。 三.粒子植入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 2、完善相关文书:手术同意书、永久植入人体材料同意书等。 3、患者准备:相关血液学检查、术前针注射、胰腺粒子植入必须的准备、前列腺粒子植入肠道和尿道准备等。 四.粒子植入途径:影像导向粒子植入:B超,CT等。 1、贴近胸膜的肿瘤和肝脏肿瘤可以运用多针技术,注意避 开肋间沟,损伤肋间动脉等。

2、巧妙运用参照针技术进针。 3、肿块边沿粒子释放能有效保证剂量分布。 4、肺部中央型肿块和影像导向颅内肿瘤植入粒子最好运用 单针、调针技术;按照一定规律和方向调整针尖位置。 5、严格按照治疗计划实施。 五.注意事项: 胰腺植入粒子时术前、术后一定要使用抑制胰酶分解药物、 禁食等等。 六.植入术中并发症应急处理: 1、穿刺引起明显气胸(大于30%以上)时,要安置闭式引 流,可以用中央静脉管代替;等待肺组织复张后保留引流 管再植。 2、粒子异位或移位时,注意观察粒子的走向;一般不需和 无法特殊处理。 3、合并肺部出血,支气管大咯血时,注意出血引起窒息等 并发症。 4、出血明显时,运用止血敏、输血等对症处理;大出血难 以控制时可以急诊介入或外科手术干预。 七.术后防护: 1、距离和时间防护。

2、注意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及幼儿的防护。 3、患者粒子植入侧远离医务人员。 4、注意粒子植入数量的控制,多种微创治疗结合。 5、患者相对隔离。 6、合理使用防护产品。 八.术后随访: 1、定期进行CT及CT增强扫描复查。 2、有条件的运用PET复查。 3、常规进行术后一周内影像检查验证。 4、必要时进行粒子补植,补植时间一般在术后1周左右进 行。 5、粒子治疗有效影像表现为:粒子聚集、代谢降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