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产运作管理资料1

生产运作管理资料1

生产运作管理资料1
生产运作管理资料1

第一章

生产/运作就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其输入(各种资源要素)转化、增值为输出(有形产品或无形劳务)的过程。P4 P7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P8

生产运作类型的划分

首先,可以从管理的角度,将生产运作分成两大类: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运作

制造性生产就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例如,通过锯、切削加工、装配、焊接、弯曲、裂解、合成等物理或化学过程,将有形原材料转化为有形产品的过程。通过制造性生产能够产生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品。P11

服务性运作又称作非制造性生产。它的基本特征是提供劳务,而不制造有形产品。

但是,不制造有形产品不等于不提供有形产品也并不等于绝对不制造有形产品。P15

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的比较

特性制造性生产服务性运作

输出品的形态

产品/服务的储藏生产/运作设施规模生产/运作场地数生产资源的密集度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与顾客的接触频度受顾客的影响度

顾客要求反应时间质量/效率的测量有形的产品

可库存

大规模

资本密集

分开进行

容易

无形的服务

无法库存

小规模

劳动密集

同时进行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二者分别又有不同的类型划分。制造性生产类型的划分如下:?(1)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按照工艺过程的特点)

?2)备货型生产(MTS)与订货型生产(MTO)(根据用户对产品的需求特性)

?(3)大量生产、成批生产与单件生产(根据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

连续性生产又称流程式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离散性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其中有一种可称为―加工装配式生产‖。

?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特点的比较

前者组织、控制、协作、协调任务较少;但要更多注意安全性与可靠性;(设施地理位置集中,自动化程度高)

后者计划、组织、协调任务比较重,生产管理比较复杂。因此一直是生产管理研究的重点。(地理位置分散,零件种类多,工艺多样。加工单位、人员设备多样)

备货型生产MTS是指通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来满足用户的需要。订货型生产MTO是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生产。

备货型生产的特点

产品标准化程度高

生产效率高

能够及时满足顾客共性化需求,用户订货提前期短

有利于企业编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生产活动

但库存水平高,有时也会出现产品短缺

且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

订货型生产的特点

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专用性强

●生产效率低

●用户订货提前期长

●但对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高

●但库存水平低

●不必经过分销渠道销售

MTS与MTO的主要区别

项目MTS MTO

驱动生产的方式预测驱动订单驱动

产品标准产品按用户要求生产,无标准产品,大量的变型产品与新产品

生产过程均衡不稳定

风险成品积压风险交货期长的风险

适应市场供不应求的稳定市场供过于求的变化市场

对产品的需求具有共性,可以预测个性化,难以预测

价格事先确定,较低订货时确定,较高

交货期有成品库存随时供货,短订货时决定,长

设备多采用专用高效设备多采用通用设备

人员专业化人员需多种操作技能人员

大量生产: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工作地固定完成一两道工序。

单件生产:与大量生产相对立,是另一个极端。品种繁多,每种仅生产一台,生产的重复程度低。每个工作地负担40个工序以上

成批生产:介于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之间,即品种不单一,每种都有一定的批量,定期轮番生产,生产有一定的重复性。每个工作地固定完成2-40个工序。

?大量生产、单件生产、成批生产特征的比较

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产品品种多、不稳较多、较稳定少、稳定

产量单件或少量较多大

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基本不重复定期轮番重复生产

机械设备万能设备部分专用设备多数专用设备

工艺装备通用部分专用设备专用设备

劳动分工粗一定分工分工细

工人技术水平多面手专业操作较多专业操作

效率低中高

生产周期长中短

成本高中低

适应性强较差差

更换品种易一般难

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的特征(优势)

设计方面:使用标准图纸,节省时间、人员,设计质量有保证。

工艺方面:可以使用标准制造工艺减少工艺编制工作量,缩短工艺准备周期,节省工艺人员,可设计专用高效的工装设备,便于且易于精确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减少原材料消耗。

生产组织方面:可进行精细分工,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工人操作简化,可推行标准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宜于采用流水线、自动线等高效的组织生产的形式。

生产管理方面:便于且宜于制定准确的工时定额。易与供应厂家和协作厂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例行管理多,例外管理少,计划、调度工作简单,生产管理人员易熟悉产品和工艺,易掌握生产进度。

由于大量大批生产具有上述优势,它可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

①从设计到出产的整个生产周期短,因此加快资金周转。大量大批生产一般是备货型生产,生产周期短使得用户的订货提前期短,从而加快了整个社会的生产速度;

②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

③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

④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大量大批生产是基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单一产品原理”。按“单一产品原理”,从产品、机器设备到工人操作都实行标准化,建立固定节拍流水生产线,实现高效率与低成本,使汽车进入平民家庭。

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特征(劣势)

设计方面:设计工作量大,设计周期长,需要的设计人员多。因图纸得不到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的检验,设计质量也不易提高。

工艺方面:编制工艺的周期长、工作量大。由于生产的重复程度低,材料消耗定额也不易或不宜准确制定。工艺质量不易提高,需要的工艺人员多。

生产组织方面:只能进行粗略分工,工作地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人需完成多种较复杂的操作,需较长时间培训。多品种生产只适于使用通用设备,效率低,工作转换时间长。

生产管理方面:只能粗略制定工时定额。原材料、毛坯种类变化大,不易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质量与交货期不易保证。计划、调度工作复杂,例行管理少,例外管理多,需要管理人员多。

由于以上问题,使单件小批生产具有很多缺点:

①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用户订货提前期长;

②用人多,生产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

③成本高;

④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中批生产类型的特点介于大量大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之间。(提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效率的途径P20)

?服务性运作的不同类型也有类似于制造性生产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也是大量大批生产容易实现高效率、低成本与高质量。

◆另外:按照物流特征,制造型企业还可以分为V型、A型和T型三种或她们的混合型。(画出来)

●V型企业原材料数量很少,经过基本相同的加工过程转换成种类繁多的最终产品。(钢铁厂,炼油

厂)

●A型企业有许多原材料和零部件转换成少数几种产品。(汽车制造等)

●T型企业的最终产品是由相似零部件以不同方式组装成不同的产品,加工零部件大体是平行进行

的,装配时不同产品会用到很多相同或相似的零部件。(家用电器)

● 5.服务性运作的分类

●(1)纯劳务运作与一般劳务运作(是否提供有形产品)

●(2)顾客参与的服务运作与顾客不参与的服务运作

●(3)大量资本密集服务、大量劳动密集、专业资本密集服务与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根据前面的讲述,服务运作也可做MTS与MTO的划分P15或大量运作、成批运作与单

件运作的划分P17。

●与制造性生产相比,服务性运作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 1.服务型运作的生产效率难以测量。因为服务型生产的输出是无形的

● 2.服务型运作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服务质量难以评价

● 3.与顾客接触是服务型运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时顾客就是运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而使得生产(服务)过程难以控制,并且这种参与往往导致低效率。

● 4.制造性生产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库存来处理由于需求变化引起的波动,但服务型运作,

特别是纯劳务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参前面的表)

能力与需求的匹配

? 1.供需链(按需生产)

生产是为了消费,供方要满足需方的要求

供需协调是组织生产活动应该遵循的原则

表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供需链P24图1-5

表现在企业内部的供需链

最终需求与派生需求(驱动生产的原动力是最终需求)

?如何使生产运作能力适应需求的变化

卖方市场,生产能力不足,满足共性需求是主要的,生产能力更注重―量‖的扩充,提高效率是主要目标。

买方市场,生产能力过剩,满足个性需求是主要的,生产能力更注重―质‖的扩充,提高柔性是主要目标。

需求是顾客决定,企业必须按顾客需求生产,需求经常变化,生产能力相对稳定,怎么才能使能力与需求匹配呢?

?改变生产运作能力和/或改变库存(不过生产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顾客需求品种变化时:―以不变应变‖---改变软件,硬件不变;―以变应变‖---提

高整个企业的柔性

?顾客需求量变化时:用库存调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段

?提高应变的根本途径是资源集成。(陈MBA)

?.理想的供需关系:准时生产(JIT)P490第17章

在需方需要的时间、在需方要求的地点、将需方所需的产品或服务按需方要求的数量和质量,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需方。---不早不晚、不多不少

第二章企业战略与运作策略

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事业部制的企业组织)

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

事业战略(Business strategy)

职能战略(Functional strategy

?公司战略P54

公司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解决公司应该投入哪些事业(Business)领域,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

战略类型选择

?专业化战略---专注于单一事业

?纵向(垂直)一体化

?水平(横向)一体化:非核心业务外包;每个企业只做最拿手的;战略联盟;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多元化

?纵向(垂直)一体化:企业自行生产其投入(向后或向上游整合),或自行处理其产出(向前或向下游整合)

?纵向(垂直)一体化优点:

1.可以提高竞争者的进入障碍

2.提高专用资产投资效率

3.保证产品质量

4.便于加强计划与控制

?纵向(垂直)一体化缺点:

1.成本劣势

2.缺乏适应技术变化的能力

3.当需求不稳定时,其有极大风险,协调也很困难

?事业战略(经营战略)

简单地说,事业战略就是指在特定事业领域中如何去竞争,以取得超过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在某项业务上成为该行业内所有竞争者中成本最低者的战略。(格兰仕)

?差异化战略:要创造一种使顾客感到独一无二的产品或服务,使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关键是创新。

?集中一点战略:关注细分市场,服务特殊目标的特殊需求

快速响应战略:基于时间竞争的产物。生产系统具有柔性;能可靠地按计划交货;速度。

?职能战略(职能策略)

职能策略是指在公司战略与事业战略指导下,如何从职能上改进,以达成较佳的效率、品质、创新和顾客回应,以取得低成本和差异化,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包括:

?营销策略

?生产运作策略

?研究与开发策略

?人力资源策略等

?战略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识别机会与威胁

内部条件分析:找出优势与劣势

优势(S)

列出企业所有优势因素劣势(W)

列出企业所有劣势因素

机会(O)

列出企业所有机会因素SO战略

列出发挥优势、利用机会的企业战略

WO战略

列出利用机会、克服劣势的企业

战略

威胁(T)

列出企业所有威胁因素ST战略

列出发挥优势、回避威胁的企业战略

WT战略

列出减少劣势、回避威胁的企业

战略

?外部环境分析:P49

宏观环境:PEST分析法

行业环境

竞争环境

?生产运作策略是指企业在其经营战略的总体规划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的谋划。

?生产运作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P58-64

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

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设计与开发策略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策略

?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通常有五种:P59

1.自制或购买:自制或购买有不同的层次;一般不可能全部自主

2.低成本和大批量:适用标准化、需求量大的产品或服务;高投资的专用设备

3.多品种和小批量:适用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但效率难提高。

4.高质量

5.混合策略:多品种、低成本、高质量;大量定制生产

?.产品或服务的选择策略:很关键,须考虑以下因素。

产品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多晶硅,电动车)

外部需求与内部能力之间的关系

原材料、外购件的供应(制造大飞机)

企业内部各部门工作目标上的差别

? 2.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与设计策略

做跟随者还是领导者

自己设计还是请外单位设计

买技术或专利

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第三章生产运作流程分析

生产运作流程就是指能够将一定输入转换为一定输出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活动(任务)。[名词解释]

节拍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名词解释]

生产运作流程的类型★

1.连续流程与离散流程

2.面向库存生产的流程与面向订单生产的流程

3.节拍流程与非节拍流程

节拍是指流程中每一道工序所用的时间都是固定的。

4.单件小批作业流程和流水作业流程(教材P109)

前者工件或顾客的移动路线不一致,机器设备的布置一般按机群式布置,主要针对多品种小批生产;后者工件或顾客的移动路线都一致,机器设备按加工对象的需要配置,形

成流水线布置形式,主要针对大量大批生产。

5.推进式流程与牵引式流程

按生产驱动方式可以分为推进式(push)流程和牵引式(pull)流程。对于加工装配式生产,可以采用推进式流程或者牵引式流程。

对于推进式流程,每一工作地和生产车间都按计划加工零部件,将完成情况反馈到计划部门,并将加工完的零部件送到后一道工序和下游生产车间。物料流和信息流是分离的。

6.工件不动的流程与工件移动的流程

工件不动的流程出现在工件难以移动的情况,如船舶、公路、桥梁、房屋和油井的建造,医院的手术台。对于工件不动的流程,操作工人、机器设备和工具要按照生产和工程的

进程来配备。由于空间有限,组织加工或施工会造成很大困难,物流也会变得十分关键

和复杂。因此只要不是由于工件本身不能移动的产品,都应逐步改为工件移动流程。

工件移动的流程可以使机器设备固定安装,电源、水源和气源的线路和管道容易合理布局,有利于在现场建立工作秩序,形成有序的物料流,保证安全和质量,减少操作者行

走和搬运工具等无效的体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7.成批移动流程和单件移动流程

按照工件或者顾客是单件移动还是成批移动,可以分为单件移动流程和成批移动流程,这两种流程对加工周期、等待时间、运输次数、设备利用和组织管理的影响都是不同的。

三种典型的移动方式

●成批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全部加工完成后,整批移动到下道工序加工

●单件移动方式:单个零件加工完成后,立即移动到下道工序加工

●混合移动方式:两者混合

生产运作流程的构成要素★[简答题]

? 1.投入:是指一个生产运作流程为了生产产品或服务所需的人力、物料、设备、能源等资源要素。

? 2.产出:产品或服务

? 3.任务是指把投入的资源要素向产出方向转换的行为或活动。

? 4.物流与信息流

物流:物料的移动路线

信息流:生产指令和工作规程的传递路线等

二者可以是分离的,也可以是同步的

? 5.库存是指处于停滞或储藏状态的物料。(应尽量减少)

.什么是瓶颈(bottleneck)?

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上述提到的最慢的工序)叫做瓶颈。

流程中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还会影响其他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上例中混合工序敢开足马力生产吗?对烘烤工序的影响又如何呢?包饺子时是不是经常出现擀皮儿的与包饺子的步骤不一致?)

更广义的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要素。

瓶颈还有可能―漂移‖。

.流程中的―空闲时间‖(idle time)

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

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他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分析面包制作例子)

即使在一个平衡得很好的流程中,也可能存在空闲时间。

一个流程的生产能力取决于流程的瓶颈。(面包制作的例子)

生产能力利用率:相对与生产能力所实际获得的产出。只有瓶颈工序的利用率是100%。

一个流程(或一个工序)的能力与其节拍是一对相反的概念:如果某个工序的节拍是每个30分钟,则该工序的生产能力就是每小时两个。

生产能力看起来是一个一目了然的指标。对于某个具体工序来说,确实如此。但是,要确定由多个工序组成的一个流程的生产能力有时是很复杂的。

在很多情况下,流程能力取决于产品品种、产量以及批量的大小,还取决于产品品种混合、人力的使用和安排、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管理方针。

所谓流程平衡指的就是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生产能力基本相同。实际上要解决的是流程中各个环节同步化问题。目的是达到生产线上各个工作站的工作负荷相等,使各个工作站的作业时间相同。如何使流程平衡呢?后面在设施布置中将详细讲解“装配线平衡的方法”。

生产运作流程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尽量取得整个流程的平衡。但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

流程图是流程分析中最基本、最典型的工具。(面包制作的流程图)

作用:流程图能够简单明了地说明一个流程中包括哪些工作任务、任务之间的先后关系或并行关系,流程中的停顿、检查、库存等环节。可以使企业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个阶层的人员都清楚地看到企业的运作是如何进行的。通过绘制流程图,可以使大家清楚地看到运作流程的整体,从而统一认识,这是改进流程的基础。

流程图的一般符号

任务:流程中有助于使原材料向产品方向变换的行动

库存:原材料、在制品和完成品的停滞与储藏

检查:确认任务是否被有效的执行

决策点:引导其后流程的不同路径

物流流向

信息流流向

业务流程重构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的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的戏剧性/显著性(dramatic) 的成就‖。【名词解释】

第四章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影响设施选址的一般因素★★

1.运输条件和费用

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输入、输出、职工生活)

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水运;铁路;公路;空运(运载量、运费、灵活性、速度)。

在选址时,应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原材料和产出品的特点等来考虑是接近原材料供应地,还是接近消费市场。

下述情况的企业应该接近原材料产地:

原料笨重而价格低廉的企业,如砖瓦厂、水泥厂、玻璃厂、钢铁冶炼厂和木材厂等。

原料易变质的企业,如水果、蔬菜罐头厂。

原料笨重,产品由原料中的一小部分提炼而成,如金属选矿和制糖。

原料运输不便,如屠宰厂。

下述情况的企业应该接近消费市场:

产品运输不便,如家具厂,预制板厂

产品易变化和变质,如制冰厂、食品厂

大多数服务业

?商店

?消防队

?医院

?中、小学校

2.劳动力资源的供应条件

教育水平;工资水平;是否充裕;(劳动密集型企业)

3.当地社会的生产协作条件

需要较多的协作厂时要考虑

4.科技依托条件

中关村、硅谷(高科技企业)

5.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能源)

水、电、气、交通、通讯等

6.自然资源条件:

土地;水;气候;地质等条件。

7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件

税负,环保,政局,工会,政策的稳定性(经济特区)

8.社会文化因素

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生活水平

9.全球运作背景下设施选址的考虑因素

生产无国界;因素更多

影响厂址选择的具体因素

当工厂设置在哪个区域选定以后,在确定工厂的具体地理位置时,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厂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水文条件

?周围环境

?厂区的可扩展性

一项全球范围内对许多制造业企业的调查表明,一般认为以下五项因素是进行工厂选址时必须认真考虑的:

①与目标市场的接近程度;

②劳动力资源供应条件;

③厂区周围的社会环境,职工的工作环境;

④与供应商和主要生产资源的接近程度;

⑤与本企业有关的其他部门和相关厂商协作的方便性。

服务设施选址的特殊考虑因素★★

?顾客到服务提供者处:必须接近顾客群,其设施位置对经营收入有重要影响。人群密度、收入水平、交通条件。宾馆、饭店、银行、商场等。(分散设店)

?服务提供者到顾客处:家政服务类的。交通条件比较重要。

?服务提供者与顾客在虚拟空间内完成交易:网上服务;邮政服务;电话服务等。技术因素比较重

要。

?设施选址时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位置(避开或靠近)

?制造企业的选址对此不重要

?服务业很重要:有些情况下要避开竞争对手较好;有些情况下靠近竞争对手较好(聚集效应)。如商店、快餐店等。

?最后还需注意的是,在当今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在很多服务行业,传统的设施选址模式已经发生变化。网上服务及自动化服务替代人工服务;超市不仅要考虑居民区,更要考虑交通、停车场的大小等。

选址的评价方法【计算分析题】

?评分法举例P137 P138

?重心法【课件】

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设施布置就是指合理安排企业或某一组织内部各个生产作业单位和辅助设施的相对位置与面积、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布置。【名词解释】

?设施布置的基本目标在于使企业内部的物流畅通、内部人员和外部顾客出入方便、工作效率高、运输成本低。

?总的来说,设施布置可分为两大任务:

?一是工厂总平面布置(厂区总体布置)

?二是车间布置(主要指设备布置)

?设施布置只有在确定了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组成和生产单位内部采用的专业化形式之后才能进行

生产单位专业化的原则和形式影响着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和协作关系,决定着物料流向、物流路线和运输量,它是企业与车间平面布置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生产单位专业化原则主要是指:

?工艺专业化原则

?对象专业化原则

工艺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分厂、车间、工段或班组),形成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

工艺专业化形式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以机械造企业为例,在这种形式下建立的生产单位是铸造、锻造、机加工、热处理、喷漆、电镀、装配等不同生产单位(分厂或车间);机加工车间(分厂)内部还可再分为车工工段(班组)、铣工工段(班组)、钳工工段(班组)等等不同单位。对于非制造业企业来说,可以是一个窗口、一个柜台或一个办公室。

工艺专业化形式的优点:

①对产品品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设备不是为某一种产品配置);

②设备的利用效率较高;

③工艺管理方便(有利于同类技术交流,工人培训、设备维修或技术指导也比较容易);

④生产系统可靠性高。

工艺专业化形式的缺点:

①物流比较复杂,加工路线长,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较差;

②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

③在制品占用量多,生产周期长(生产单位之间运送时增加了验收、清点、存放、停顿、领取等

活动);

④组织管理工作较复杂;

⑤耗费的非生产时间较多,生产效率低。

对象专业化原则也称为产品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顾客建立生产单位。

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完成同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如汽车制造厂的发动机车间、曲轴车间、齿轮工段等生产单位。

对象专业化形式的优点:对象专业化生产单位便于采用高效专用设备组织连续流水作业,可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费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同时还简化了生产管理。

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缺点:固定了生产一种或很少几种产品的设备,因而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也不便于进行工艺管理。

一般而言,工艺专业化原则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对象专业化原则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非制造业中工艺专业化原则与对象专业化原则的应用

例1:政府部门有各种不同职能部门,一般是按职能分工布置,可以认为是工艺(工作)专业化原则。在这种布置下,一份公文的审批要经过若干个部门,花费时间多,效率较低。如果围绕某种特殊任务,如审批外商投资项目,为提高办公效率,往往从有关职能部门抽出办事人员集中在一起,采用流水作业方式处理项目申请,很快就可以办完手续,这就是对象专业化原则的具体应用。

非制造业中工艺专业化原则与对象专业化原则的应用

例2:综合医院的组织方式可看作是工艺专业化形式,而牙科诊所则是比较典型的

对象专业化形式。

例3:体检机构的安排也是一种对象专业化形式。

例4:汽车的洗车作业也是一种典型的对象专业化形式。

总体而言,当服务必须考虑每位顾客的需要,其结果会导致顾客化,小批量,因此更适合工艺专业化组织方式,反之,更适合对象专业化形式。但是,当面对面服务和后台服务各占一定比例时,混合形式更好。

设施布置的原则

1.设施布置应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避免互相交叉和迂回运输。

2.生产联系和协作关系密切的设施应相互靠近布置。尽可能使物料运输距离最短。

3.设施布置应尽可能紧凑合理,有效利用面积。

4.要合理地划分区域。

5.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便利条件。

6.留有合理的扩展余地。

7.有利于安全,有利于职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改善。

8.设施布置应注意与社区环境相协调。

设施布置的类型

1.按工艺过程布置,又称工艺专业化布置,就是按照工艺专业化原则将同类机器设备集中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加工任务。工艺专业化布置的优缺点同前面所述的工艺专业化原则的优缺点。

在这种布置形式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采用何种方法安排生产单位或设备的相对位置,使物流合理(减少逆向迂回流动),运输费用最小、运输距离最短或时间最少。因此运量大及联系紧密的单位或设备应尽量相邻。有些情况下,还要考虑其它目标。

2.按产品布置,又称对象专业化布置,或者称产品导向布置,就是按照对象专业化原则布置有关机器和设施。也就是在一个生产单位中集中加工同一产品的各种设备和工人,完成该产品的各种工艺加工。

在这种布置形式下,生产单位或设备是按照某一种或某几种(但这几种产品的加工路线基本类似)产品的加工路线或加工顺序顺次排列的。对象专业化布置的优缺点同前面所述的对象专业化原则

的优缺点。

? 按产品布置的两种典型类型是生产线和装配线(有时统称为生产线)。

生产线是在一系列机器上制造零件。

装配线是在一系列工作站(地)上将制造出的零件组合在一起。

高度连续的生产线或装配线称为流水线(或流水生产线)。流水线的进一步发展是自动线。

? 按产品布置的中心问题是平衡生产线上每个工作地(加工中心)或设备的加工时间,使它趋于相等。

从而使生产线保持一种平滑、连续流动的生产状态。否则整个生产线的产出速度就会受到―瓶颈环节‖的制约。如何做到生产线平衡,后面会详细讲述。一般而言,生产线趋向于机器步调,装配线则相反,生产的步调由分配给个人或工作站的任务来确定。

3.固定式布置,也称定位布置,是指加工对象位置固定,工人、材料和设备按需要随加工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移动。

? 这类布置几乎总是由产品本身特点决定,即重量、体积或其他一些因素使得移动产品不现实或难度

极大。如重型机床、船舶、飞机、机车、锅炉、发电机组等。大型建设项目如建筑房物、修水坝、筑路、钻井都常用固定布置方式来进行生产。

4.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就是首先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结构或工艺相似的零件组成一个零件组,确定出零件的典型工艺流程,再根据典型工艺流程的加工内容选择设备和工人,由这些设备和工人组成一个生产单元。(成组技术理论)

? 成组生产单元与对象专业化形式十分相似,因而也具有对象专业化形式的优点。但成组生产单元更

适合于多品种的批量生产,因而又比对象专业化形式具有更高的柔性,是一种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理想生产方式。工艺专业化布局可以改造成成组技术布局。

从-至表法【计算题】P156 作业相关图法★★【计算题】P155

装配线平衡,又称工序同期化,就是对于某装配流水线,在给定流水线的节拍后,求出使装配线所需的工作地(或工位、工作站)数量和工人数最少的方案.【名词解释】和【小题计算】

? 装配线节拍是指装配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产品的时间间隔。也称为工作地周期,也就是任何工作

地的最大允许作业时间。其公式如下:

某产品装配线计划日产量为150 件,采用两班制生产,一班8个小时,每班规定有21分钟停歇时间,计划不合格品率为2%,该装配线的节拍应为

.确定装配线上理论上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实际上可能比这个多。计算公式如下:

分/6)02.01(150)

221(6028=+??-??

Smin 表示装配线上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 ∑ti 表示装配线上所有作业时间之和 r 表示装配线节拍

[ ]表示大于或等于∑ti/r 的最小整数

计算反映这一系列分配情况的一些指标。如装配线负荷系数(或称装配线平衡的效率),公式如下

s 实为装配线平衡后实际采用的工作地数目。

装配线负荷系数越大,表明装配线的效率越高、越平衡,装配线闲置时间也越少。 办公室布置★★P166 第六章 生产运作能力

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P217【名词解释】 生产能力的种类★★

一、设计能力、查定能力与现实能力之分 二、―最大‖能力与―正常‖能力之分 三、固定能力与可调整能力之分

? 1.设计能力是新建或改扩建企业时工厂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它是按照设

计规定的产品方案、技术装备和各种设计数据要求计算出来的应该达到的最大产量。显然这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工厂建成投产后,要经过一段时间(即经过一个熟悉和掌握生产技术的过程),设计能力方能达到。

? 2.查定能力是指在没有设计能力或虽有设计能力,但由于企业的产品方案、设备条件和技术组织

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有的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需要重新核定的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是根据企业现有条件,并且考虑到企业在查定期内可能实现的各种措施的效果来计算的。 ? 3.现实能力,也称为计划能力,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充分考虑了企业现有的和能够实现的各种

技术组织措施后,在计划年度实际可达到的生产能力。

上述三种企业生产能力,各有其不同的用途。当确定企业的生产规模,编制企业的长期计划,安排企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时,应当以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为依据;当编制企业的年度、季度生产计划及确定生产指标时,应该以企业的现实能力为依据。后续内容所说的生产能力,主要就是指现实能力。 生产运作能力概念‖中―最大‖的含义是什么?

一种是技术上的“最大”含义,技术上的“最大”含义是扣除设备所需的正常维修、保养时间外,设备连续运转时的最大产出能力。

一种是经济上的“最大”含义,经济上的“最大”含义是指一个组织在使用合理人员、合理的时间安排条件下,设备的最大产出能力。

一般而言,―正常‖能力也暗含着―最佳或最优‖能力的意思。因为只有在正常能力条件下,才能达到成本最低,效益最佳。

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可以超出―正常‖能力使用―最大‖能力。例如,在需求突然增大时,可以采取一些临时措施,如加班加点、临时减少正常保养时间来增加设备的运行时间等来加大生产能力。这样做有时候是必须的。但是可能会得不偿失。总而言之,技术意义上的最大能力,并不一定是经济意义上的最佳能力,通常对生产能力所做的计划与考虑,都是指―正常‖能力,―最大‖能力只是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来考虑。 固定能力是指固定资产所表示的能力,是生产能力的上限;

r

t

i

?=

∑实装配线负荷系数S

可调整能力是指以劳动力数量和每天工作时间和班次所表示的能力,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的。 这种划分不仅适合于制造业,更适合于服务业。 生产能力的度量方法★★

? 一、度量生产能力的困难性与复杂性

? 对于流程式生产,生产能力是一个相对较清晰的概念。(为什么)

? 因为这类企业生产流程标准、连续;产品比较标准、品种比较少,主要是设施对生产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

? 对于加工装配式生产,生产能力则相对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为什么)

? 因为这类企业的生产能力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产品种类及其组合也比较多。

生产能力的度量形式

没有一种度量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不同的组织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用不同的度量方法。

一般来说,对生产能力有两种基本的度量形式:

? 产出度量:按组织一定时间内出产产品的实物量或提供服务的数量来度量生产能力。

投入度量:按组织所拥有的资源的数量来度量生产能力。

二.一般来说,选择投入还是产出来度量生产能力,其基本考虑如下:

在以对象专业化为生产组织方式的企业组织中,通常采用产出度量形式。(为什么?)

? 产品品种比较少,产出比较明确。

在以工艺专业化为生产组织方式的企业组织中,通常采用投入度量形式。(为什么?)

? 产品品种较多,数量较少,用投入度量比较方便。

另外,在投入度量的情况下,要注意的是,市场需求往往是用产品产量来表示的,为了考虑需求与生产能力的匹配,需要把需求换算成所需的设备数或设备机时等。 生产能力的计算★★

? 当设备组只生产某一种产品时,其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 表示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Fe 表示单台设备计划期(年)有效工作时间

S 是设备组的设备数

t 是制造单位产品的台时数(单件工时

S=1时,M 表示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

代表产品法

? 代表产品法的计算步骤:

?

第一步,计算以代表产品表示的设备组生产能力。

M 代以代表产品表示的设备组生产能力 t 代是代表产品的台时数(单件工时)

? 第二步,将各种产品计划产量换算成以代表产品表示的总产量。

Q 总以代表产品表示的计划总产量;

Qi 表示第i 种产品的计划产量;

Ki 表示第i 种产品的台时定额与代表产品的台时定额之比, 也称为换算系数。

? 第三步,计算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 Mi ──第i 种产品的生产能力。

t S F M e ?=代代t S F M e ?=

∑==n

1i i

i Q K Q 总总

代/Q M Q M i i ?=

某企业生产A 、B 、C 三种产品,各产品在机加车间铣床组的计划台定时定额分别为20、25、15 台时,铣床组共有铣床25 台,两班制生产,每班工作8 小时,每年254个工作日,设备停修率为5%。如以A 为代表产品,计划产量如下表所示,请核算该铣床组的生产能力并与计划相比较,作出评价。

? 三种产品计划产量 产品名称

计划产量(台) 单位产品铣床台时定额(台时) A B C

2000 1000 1200

20 25 15

? 解:设以A 产品为代表产品。则: 1.以代表产品表示的设备组生产能力

2.以代表产品表示的计划总产量

3.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表示在现有生产能力下,每种产品的最大生产能力) M1=2000×4826/4150=2326台。M2=1000×4826/4150=1163台 M3=1200×4826/4150=1396台

由于设备负荷系数大于1,说明铣床组的生产能力大于计划产量。

假定产品法

假定产品法的计算步骤:

? 第一步,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 第二步,计算以假定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第三步,将各种产品计划产量换算成以假定产品表示的总产量

代/Q M 也称为设备负荷系数。

∑∑==?=n

i i

n i i i Q Q t 1

1

t 假台代代482620

25

)05.01(25428=?-???=?=

t S F M e 台总

415020

15

12002025100012000=?+?+?==∑=n

1

i i i Q K Q 总

代/Q M Q M i i

?=假

假t S

F M e ?=

∑==n

1

i i

i Q K Q 总假

t t K i i =

按假定产品得出的总产量与计划总产量实际是相等的。 第四步,计算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n

i i

n i i i Q Q t 1

1 t 假∑∑∑∑=====??=

n

i i

n

i i

n i i i n

i i

i

Q Q Q t t Q

1

1

1

1 Q 总∑∑==?=n

i i

n i i i Q Q t 1

1

t 假总

/Q M Q M i i 假?=也称为设备负荷系数。

/Q M 假台时

76.19420015

120042002510004200202000=?+

?+?=

台假假488576

.1925)05.01(25428=?-???=?=

t S F M e

M1=2000×1.163=2326台, M2=1000×1.163=1163台,M3=1200×1.163=1396台。由于设备负荷系数大于

1,说明铣床组的生产能力大于计划产量。

长期生产能力计划(取得生产能力的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具有战略性质,是考虑长期需求预测、

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和产品开发计划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能力作出的规划。

长期生产能力调节因素:建设新厂、扩建旧厂、购置安装大型成套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等。 长期生产能力计划可分为扩张型和收缩型两类。

扩张型能力计划是企业在现有正常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按照企业长远经营目标的要求,为了满足

末来需求,作出如何扩大生产能力的决策。 如何扩大生产能力一般可以采取如下三种策略。

一是一次扩张策略(积极策略) 二是逐步扩张策略(消极策略) 三是中间策略

? 积极策略中的能力扩大时间超前于需求,每次扩大规模较大,但两次扩大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 ? 可以较快形成生产能力以出产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但这种策略的需要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

而且风险较大,如果扩张后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则会造成损失,加大成本。

? 消极策略中的能力扩大时间滞后于需求,每次扩大规模较小,但两次扩大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 ? 优点是比较稳妥,风险较小,资本筹措比较容易,但不足之处是有可能失去市场,造成机会损失。 ● 收缩型生产能力计划

当企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经营状况不佳,面临严重经济困境时,这时企业面临的问题不是扩张

而是收缩生产能力。收缩是为了生存而被迫采取的决策,在收缩时要尽可能减少损失,力争在收缩中求得新的发展。

此时可采用转产、缩退两种策略。 转产策略

? 这种策略是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如设备、人员和有关资源转向生产其它品种的产品。或转向生

产相关行业的产品。 退缩策略

? 这种策略是逐步退出那些己经没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或产品市场,收缩生产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

撤出资金、人员和资源,必要时,可以出售设备,裁减人员,转让、变卖资源,以卸掉包袱,争取主动,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条件。

中短期能力计划(取得生产能力的时间一般在一年以内),它的最大特点是当年可供使用的设备、

厂房等固定资产数量已经基本固定,即使当年投资增添固定资产,也很难在年内形成生产能力。

4200

1

1

1

1==??=

∑∑∑∑====n

i i n

i i

n i i i n

i i

i

Q Q Q t t Q

Q 总i i Q Q 163.142004885

总=?=?=/Q M Q M i i 假

因此要扩大生产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增加班次;减少设备停工检修时间;降低工时定额)

2.利用外部资源方式(外协;外购)

3.利用库存调节方式(季节性商品,淡季也生产,以弥补旺季生产能力不足。)

学习效应:指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重复地做某一产品时,做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会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然后才趋于稳定。(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名词解释】

学习曲线:表示单位产品生产时间与所生产的产品累积产量之间的关系的一条曲线。【名词解释】

学习曲线的运用

学习曲线可以用来帮助企业较精确地估计对生产能力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能力计划;

学习曲线可以用来帮助企业制定产品的成本计划,因为随着累积产量的增加成本有降低的可能性;

根据学习效应理论,选择低成本战略时,最大产量的确定(成本降至学习曲线的低点)

学习曲线对于防止竞争对手进入自己的市场也是很有用的。

学习曲线使用不当也有一定的风险。(环境的动态变化特定会影响学习规律)(备注:例子)

学习率的确定

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能力计划的比较

特性制造性生产服务性运作

输出品的形态

产品/服务的储藏生产/运作设施规模生产/运作场地数生产资源的密集度生产和消费

与顾客的接触频度受顾客的影响度

顾客要求反应时间质量/效率的测量有形的产品

可库存

大规模

资本密集

分开进行

容易

无形的服务

无法储藏

小规模

劳动密集

同时进行

? 1.时间特性的比较

服务不同于物质产品,服务不能储存起来供以后使用,因此,当顾客对服务有需求的时候,服务能力必须立即兑现成相应的服务。

今天酒店客满,不能利用昨天的空房,昨天的空房(能力)将永远得不到利用,永远损失掉了。

理发店双休日人多,平时人少,但平时理发师的空闲时间(能力)不能储存到双休日来用,也是永远损失掉了。

? 2.空间特性的比较

服务业的生产能力必须能够延伸到顾客身边,这与制造业有很大不同,制造业可以在一个地方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运到各地的顾客手中,生产和消费在空间是可以分开的。而对服务业而言,服务能力必须在服务之前先存在于顾客附近,离服务对象越近越好,然后才能提供服务。另一座城市的空余客房或出租车是不能提供给本地顾客的。一个城市医院人满为患,另作城市的医院有再多的富余医疗能力也无济于事。

? 3.需求的不稳定性

与制造系统相比,服务系统面对的需求的不稳定性要更高。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顾客的不同个性会直接影响服务系统。每个顾客常常有不同的要求,对服务过程有不同程度的

感受,需要有不同的服务员提供服务。这些因素会使得每个顾客的服务时间发生很大的差异,导致服务系统的最小生产能力很那确定。

②需求的不稳定性还受到顾客行为的直接影响。对顾客行为的影响因素很多,可以从天气一直到

社会重大事件,顾客行为的变化又会直接影响他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大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附近的餐馆生意兴隆,到了假期,生意则比较清淡。这种例子很多。

正是需求的这种不稳定性,服务机构通常需要以较短的时间单位(半个小时)来制定服务能力计

划。制造业则可以较长的时间单位来制定生产能力计划。 服务能力利用率与服务质量

对一个具体的服务企业来说,最佳的服务能力利用率要由其自身额特点决定。当顾客到达与服务

时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者因能力不足不能及时提供会造成严重后果时,利用率应该定得低一些。例如,消防站、医院的急诊部等。

反之,对那些可计划的服务系统,如电脑培训班,或者不直接与顾客接触的系统,如邮件分拣,

能力的利用率可以计划到百分之百。

服务能力需要随服务需求的增长而扩大。扩大服务能力的方式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创业期

服务地点合理化期 成长期 成熟期

第七章 综合生产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企业生产计划体系一般结构

? 中期生产计划属战术性计划,其计划期一般为一年,故许多企业又称之为年度生产计划。它的主

要任务是在正确预测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的生产任务作出统筹安排,规定企业的品种、质量、数量和进度等指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生产能力,尽可能均衡地组织生产活动和合理地控制库存水平,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和获取利润。换句话说,其目标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生产能力,满足预测的用户需求,同时使生产率尽量均衡稳定,控制库存水平并使总生产成本尽可能低。

生产作业计

营销 经营

市场营销计

划 战略计划

需求管理

财务计划

粗能力计划

主生产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 资源计划

装配计划

能力需求计

物料需求计划 (MRP )

长期计划

中期计划

短期计划

采购计划

?中期生产计划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的计划:综合生产计划(有时亦称作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产品出产进度计划);这两种计划是本章要重点讨论内容。

?综合生产计划又称生产(计划)大纲,它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所作的概括性构想,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和库存水平等问题所作出的决策、规划和初步安排。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个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它是综合生产计划的具体化。

?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具有独立需求特征(面向市场)的整机、部件或零件。可以是直接用于消费的产成品,也可以是作为其它企业的部件或配件。

?具体时间段通常是以周为单位,也可能是旬、日、月。

?主生产计划与我国通常采用的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比较相似,只是在计划的时间单位上略有不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一般以月为计划时间单位。

物料需求计划是将MPS分解展开为构成产品的各种物料的需要数量和需要时间的计划,以及这些物料投入生产或提出采购申请的时间计划。【名词解释】

生产作业计划就是把年度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一项一项地具体分配到每个生产单位、每个工作中心和每个操作工人,规定他们在月、周、日以至每一个轮班的具体任务。其内容包括作业任务分配、作业排序、进度控制等【名词解释】。

生产计划制定与运行中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就是生产能力的约束问题。只有满足生产能力约束的生产计划才是可行的。换句话说,就是生产计划(生产任务)要与生产能力相平衡。这个问题存在于生产计划的各个层次。在战略层,主要是企业资源计划,涉及的是企业长期能力发展规划。在战术层,也就是对综合生产计划和MPS而言,主要做的是粗能力计划。也就是指分车间或按设备大类与人员的总工时去检查和校核生产能力。在作业层,也就是对物料需求计划而言,要做细能力计划。也就是要考虑各工作中心或设备组的设备负荷计划。(关于生产能力的一般内容上一章已经讲过)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计划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对于流程型企业,生产连续进行、生产能力可以明确核定以及属于备货生产方式等性质。因此,中期生产计划更为重要。而对于加工装配型企业,由于生产能力的定义随产品结构的变化而改变,难以在制定中期计划时准确的核定;加上其主要属订货生产方式的性质,在制定中期生产计划时往往缺乏准确的订货合同信息,故中期生产计划只能起到一种指导作用。这类企业生产计划的重点是短期生产作业计划。但是,对于那些实现了流水生产和接近流水生产性质的加工装配企业来说,中期计划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服务业企业会专门简述。

生产计划指标体系

?此处的生产计划指标主要指的是年度生产计划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

品种指标

产量指标

质量指标

产值指标

出产期

?品种指标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产品品名、型号、规格和种类数,它涉及―生产什么‖的决策。

确定品种指标是编制生产计划的首要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产量指标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它涉及―生产多少‖,的决策,关系到企业能获得多少利润。产量可以用台、件、吨表示。对于品种、规格很多的系列产品,也可用主要技术参数计量,如拖拉机用马力、电动机用于瓦等。

?质量指标是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质量应达到的水平,常采用统计指标来衡量,如一等品率、合格品率、废品率、返修率等。

?产值指标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以便不同行业比较。根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要点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要点 1.生产运作的分类。P9 a.从管理角度可以分为:生产运作和服务运作,生产运作是通过物理或者化 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服务运作的基本特征是提供服务,而不是制造产品。但是,不制造有形产品不等于不提供有形产品。生产运作又分为连续性生产、离散型生产和备货型生产、订货型生产。 b.按产品专业化程度可分:大量生产、单件生产和成批生产。 2. 服务的特征p13 a.无形性。服务不可触摸的特性 b同步性。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 c.异质性。异质性或波动性指不同服务之间,不同时间及不同顾客的相同服 务之间服务差异的特性。 d.易逝性。指服务能力的时间敏感性。 3.产品生产与服务运作的异同p12 a.产品生产管理和服务运作管理有相同点。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设施选址、 设施布置、工作设计、需求预测、综合计划、项目管理和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方法是相同的。 b.服务的特性。 c.服务运作管理特征。由于服务的无形性,使服务的生产效率难以测定。由 于服务的异质性,使得服务的质量难以测定。由于服务的易逝性,会造成服务资源的浪费。顾客参与是由服务本身的性质决定 4.流程的分类p20 a.连续流程和离散流程。连续流程指物料均匀、连续不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流 动,在流动过程中物料的形态和性能不断改变,最后成产品的流程。离散流程是指物料可分离,间断的按一定工艺顺序流动的流程。 b.v型、A型和T型流程。 c.单件作业流程和流水作业流程。 d.推式流程和拉式流程 5.影响选址的因素p95 ⑴经济因素。 a.运输条件与费用。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 b.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费用占据产品成本的 大部分,必须考虑劳动力的成本 c.能源可获性与费用。没有燃料和动力,企业就不能运转。 d.厂址条件与费用。建厂地方的地势、利用情况和地质条件,都会影响到 建设投资。 ⑵其他因素。 a.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税负是否 公平等。 b.社会因素。包括居民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教育水平。 c.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 6.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和形式p99 a.工艺专业化原则。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的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 业化车间。

生产与运作管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基本概念 一、社会组织: 1,概念:具有特定目标与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2,三项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理财、营销。 二、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三、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1,概念: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作和维护过程的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2,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与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3,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是指在现行的生产运作系统当中,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按用户需求,生产合格的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主要涉及生产运作计划、组织与控制。 四、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提高效率两种途径:减少投入的同时保持产出不变;增加产出的同时保持投入不变。生产率=产出的量/ 投入的量) 五、备货型生产(MTC) 1,概念: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案已有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来及时满足用户需要。 2,优点: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共性化需求,有利于企业编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生产活动。 3,缺点:顾客只能在制造商提供的有限的产品品种中做出选择,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下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往往造成库存积压和产品短缺并存。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但库存水平高,且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 六、订货型生产(MTO) 1,概念: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生产。2,优缺点: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第,用户订货提前期长短,但库存水平低,对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满足程度高。 七、生产类型的划分: 一、大量生产运作: 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运作重复程度高。 二、单件生产运作:品种繁多,每种仅生产一台,生产重复程 度低。 三、成批生产运作品种不单一,每种都有一定批量生产 一、大量生产运作好处: 1从设计到出产生产周期段,资金周转速度快,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生产速度。 2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3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4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二、单件小批生产缺点: 1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用户订货提前期长。 2用人多,生产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 3成本高4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三、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效率途径 1减少零部件变化 (1),推行产品系列化及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2),推行成组技术(利用零件相似性来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 (3),推行变化减少方法VRP 2提高生产系统柔性 (1),提高机床柔性(2),推行成组技术 第二章企业战略与运作策略 一、基于时间竞争 决定制造企业竞争力的五大要素:价格、质量、品种、服务和时间 二、企业战略 1,公司及战略选择企业经营范围与领域,各事业部之间进行资源分配 2,事业部战略选定的事业范围,如何去竞争 3,职能级战略生产运作策略、财务营销策略等战术 第四章产品开发与技术支持 一、新产品服务开发的重要性 1,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扩大市场份额 3,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需要4,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 二、新产品分类1,改进型产品2,换代产品3,创新产品三,新产品开发压力:费用高,成功率低,风险大,回报下降三,新产品开发动力:技术推动,市场牵引,同行竞争 四,产品设计与开发 1,产品构思2,结构设计过程(总体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3,工艺设计过程4,产品设计的原则和绩效评价五,生产柔性 概念:指生产系统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是对生产系统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一种度量,包括品种柔性和产量柔性 1品种柔性指生产系统从生产一种产品快速转换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能力 2产量柔性指生产系统快速增加或减少所生产产品产量的能力。 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一、选址的重要性投资、成本、职工、改变困难,作用甚远 二、选址难度因素相互矛盾;部门利益不同,目标不同;判 别标准变化;不同因素相对重要性很难确定和度量 三、选址的评价方法(略) 第六章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一、生产单位专业化原则与形式 1,工艺专业化原则 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该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其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适应内力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适用于批量生产 2,对象专业化原则 按照产品建立生产单位,集中了完成统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其优点是,便于采用高效专用设备组织连续流水作业,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费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简化生产管理,缺点是对产品品种适应能力差,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二、典型布置形式 1,固定式布置加工对象固定,如飞机轮船 2,按产品布置如流水生产线 3,工艺过程布置将同类机器布置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加工任务4,按成组制造单位布置 第七章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一、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 (一)工作扩大化:工作的横向扩大,既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的大部分程序。优点:通常需要员工有较多的技能和技术,这对提高员工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使其从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极大满足。 (二)工作职务轮换允许员工定期轮滑所做工作可提供给员工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工作内容,还增加了工作任务分配的灵活性。 (三)工作丰富化工作的纵向扩大,既给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机会。 二,工时定额又称标准工作时间,是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 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工时定额:(1)确定工作所需人员和确定部门人员编制的依据(2)计划管理和生产控制。(3)控制成本和费用的重要依据(4)工时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 (5)制定计件工资和奖金的标准 第八章综合生产计划 一、计划层次 1,战略层计划产品发展和生产规划如研发计划、投资计划 2,战术层计划确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达到的目标,如综合生产计划、销售计划、人员招聘计划 3,作业层计划确定日常经营活动的安排如生产作业计划、采购计划、工作分配 二、生产计划指标体系品种、产量、质量、产值和出产期 总产值:其业务在计划期内完成的以货币计算的生产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包括:商品产值;期末期初在制品价值的差额;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材料价值。 净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通过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指标:生产法和分配法。 三、生产能力 概念:企业的生产设施,在一定时期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品种的最大数 量,分为:设计能力(建厂或扩厂后应达到的最大年生 产)、查定能力(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现实能力,重新调 查核实生产能力)和现实能力(计划年度达到的生产能 力), (一)代表产品与假定产品 代表产品: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假定产品: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 (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 包括三个方面:将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进行比较(产 品数比较和用台时数比较);按比较的结果采取措施; 计算生产能力利用指标。 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数=全年工作日数×日工作数×(1-设备停修律) 第九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 一、库存 概念:为了满足未来需要二暂时闲置的资源 作用:1,缩短订货提前期加快社会生产速度,使供应商及时争取到顾客 2,稳定作用保证满座需方的要求,又使供方的生产均衡 3,分摊订货费用4,防止短缺5,防治中断 二、库存问题的分类 (一)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 (二)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 独立需求明显特点:需求的对象和数量的不确定,只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徐州师范大学试卷(A /B 卷) 1. 精细生产的内容不包括()?C A .产品精细 B .过程精细 C .管理复杂化 D .组织精细 2. 从概念上讲,JIT 可以做到()?D A .工件在加工中没有等待 B .仓库里没有存货 C .没有等待的机器 D .以上各项 3. MRP 与ERP 的主要不同点是()?D A .假设能力无限 B .固定提前期 C .按时段订货 D .自上而下处理 4. 固定量库存系统的基本模型不包括下述哪项假设()?C A .一次订货费或调整准备费是常量 B .根据平均库存计算维持库存费 C .库存回报是库存的减函数 D .提前期为常量 5.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 A .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 .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 .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 .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6. 哪一项不是准时组织生产的条件()?C A .减少调整准备时间 B .准时采购 C .建立推进式系统 D .从根源上保证质量 7. 流程重构的原则之一是()?B A .从根源上保证质量 B .由对流程结果负责的人负责实施 C .不要仅仅根据价格选择供应商 D .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 8. 某种零件的总需要量是由哪项决定的()?D A .净需要量 B .上层元件的总需要量 C .现有数 D .上层元件的计划发出订货量 二、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号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号后的括号内打“×”。(每小题 1分,共 10 分) 9.流程重构强调持续和逐步改善流程。( )× 10.最常用的排队模型假定服务率呈负指数分布。( )√ 11. MPG 法的实质是要在订货费与维持库存费之间取得平衡。( )√ 12.职能管理方式容易产生目标不一致、信息交流阻塞、职能重叠现象。(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分) 13.工作测量(时间研究):各种时间测定技术的总称,用以制定各项工作或作业的时间标准、确定劳动定额,并通过某种研究方法评价现实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及人员工作效率。 14.备货型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即时满足用户的需要。 注意:装订线外,勿写答案; 装 订 线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1、请说明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书上: (1)设计:产品/服务设计和技术选择,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2)运行:需求预测,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料需求计划,供应链管理,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服务业的作业计划,项目计划管理 笔记: (1)战略制定(设计):战略决策:产品决策 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系统布局,工作研究 (2)战略实施(运行):计划:生产总体计划与主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 控制:控制进度、控制现场 管理:项目计划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生产质量管理、生产成本管理 设计:1、产品/服务设计和技术选择产品设计过程包括新产品的需求分析、产品构思、可行性讨论过程,结构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技术设计、详细设计等)过程,以及工艺设计过程(包括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查、拟定工艺方案、编制工艺规程、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2、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选址一般步骤:选择某一地区;在同一地区选择若干适当的地点;比较不同地点,做出决定。 3、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工作设计:明确生产任务的作业过程;通过分工确定工作内容;明确每个操作者的工作责任;以阻止形式规定分工后的协调,保证任务的完成, 运行:1、需求预测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预测误差与监控 2、生产计划能力计划、生产大纲的制定、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收入管理 3、库存管理库存、库存问题的基本魔心、单周期库存模型 4、物料需求计划 MRP系统 5、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系统设计、物流管理、酷讯控制方法、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 6、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流水车间作业计划问题、单间车间作业计划问题、生产作业控制 7、服务业的作业计划服务企业的运作、随即服务系统、人员班次安排 8、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管理、网络计划方法、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网络计划优化

生产运作管理-第九章单元测试答案简答自己缩减吧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质量的决定因素? ( B ) A设计质量 B生产质量 C便于使用 D售后服务 2全面质量管理涉及的工作不包括以下哪项? ( D ) A市场调查 B产品设计 C制造 D筹资 3在PDCA循环中,制订技术经济指标、质量目标的阶段称为 ( A )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6推动PDCA循环关键在于以下哪个阶段? ( D )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7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使用的图形称为 ( A ) A排列图 B因果分析图 C直方图 D控制图 11认证方法费用较高的检验方法是 ( D ) A市场抽样检验 B工厂抽样检验 C批量试验 D全数检验 二、判断题 1质量对设计的符合是指产品或服务符合设计人员意图的程度 ( 对 ) 2在质量管理看来,汽车制造厂实施的“召回制度”是一种服务补救措施 ( ) 3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P阶段 ( 错 ) 三、简答题 3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 (1)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即将质量管理活动贯穿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涉及产品市场调查、设计试验、工艺制订、工装准备、物资供应、生产制造以及售后服务等所有环节,这个全过程可由米兰的“质量螺旋上升过程图”来表达。 (2) 全面质量的管理。全面质量不仅是产品质量,而且还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各项工作质量,要从抓好产品质量的保证入手,用优质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以求优质、经济地及时交货,服务周到,一切使用户满意。

(3) 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是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全部工作的综合反映,企业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只有将企业内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提高各级员工的素质,人人关心质量,才能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质量控制小组、全员把关、质量教育是全员参加质量管理的根本途径。 (4) 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所谓“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指的是要使全面质量管理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取得好的效果,就不能把工作局限于企业内部,而需要全社会的重视,需要质量立法、认证、监督等工作,进行宏观上的控制引导,即需要全社会的推动。 4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 市场调查。市场调查过程中要了解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以及对本企业产品质量的反应,为下一步工作指出方向。 (2)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产品质量形成的起点,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设计阶段要制定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为使产品质量水平的确定先进合理,可利用经济分析方法,根据质量与成本及质量与售价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最佳质量水平。 (3) 采购。原材料、协作件、外购标准件的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很显然的,因此,要从供应单位的产品质量、价格和遵守合同的能力等方面来选择供应厂家。 (4) 制造。制造过程是产品实体形成过程,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通过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即操作者的技术熟练水平、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检测手段和生产环境来保证产品质量。 (5) 检验。制造过程中同时存在着检验过程,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起把关、预防和预报的作用;把关就是及时挑出不合格品,防止其流入下道工序或出厂;预防是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预报是产品质量状况反馈到有关部门,作为质量决策的依据,为了更好地起到把关和预防等作用,同时考虑减少检验费用,缩短检验时间,所以要正确选择检验方式和方法。 (6) 销售。销售是产品质量实现的重要环节,销售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向用户介绍产品的性能、用途、优点等,防止不切实际地夸大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的信誉。 (7) 服务。抓好对用户的服务工作,如提供技术培训,编制好产品说明书,开展咨询活动,解决用户的疑难问题,及时处理出现的质量事故,为用户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使用质量。 6简述实行质量认证制度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产品供应方的信誉 (2) 有利于促进企业完善质量体系 (3) 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 (4) 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5) 有利于增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15分) 1.订单赢得要素 2.服务性运营 3.学习效应 4.批量 5.工作设计 二判断题(20分) 1 准时生产方式是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生产模式。 2 JIT 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为“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3 实施JIT生产的具体方法有,适时适量生产,弹性作业人数,生产同步化。 4 在适时适量生产中,强调生产的同步化,生产的均衡化,以及缩短作业更换时间。 5 看板分为传送看板和生产看板。生产看板用于指挥零件在前后两道相邻工序之间的移动。 6 传送看板用于指挥工作地的生产,它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及其数量。 7 看板管理的作用分为运送工作指令和防止过量生产两种作用。 8 在精益生产中,与大量生产相比,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1/3。 9 精益生产的基本原理是彻底消除浪费,和协同工作。 10 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生产与库存管理,零 部件供应管理,营销管理和质量管理5种。 11 精益生产在产品研究和开发上,以主查负责制为主,以串行工程和团 队工作为研究开发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 12 精益生产方式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其生产方式与库存管理模式采用大 量生产方式。 13 精益生产在营销管理上提倡主动销售。 14 精益生产的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实行工作的终身雇用制和待遇的“月功序 列制”。 15 CIMS 的功能由经营管理分系统,工程设计制动化系统,质量保证分 系统和制造自动化分系统组成。 16 可以把制造性生产按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分为备货型

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17 并行工程的本质之一是强调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可装 配性和可检测性。 18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9生产运作的对象是生产运作系统。 20总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三种。 三填空题(30分) 1 CIMS 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在()方面,一个制造企业的全部生产和经营活动,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到()是一个整体,要全面考虑。二是在( )方面,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传送和处理决策的过程。 2 CIMS 集成的内涵,它包括五个方面: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应用功能的集成、()、人和组织的集成。 3 大批量定制生产是指既具有()下的高效率,低成本,又能像()那样满足( )顾客需求的一种全新型生产模式。 4 实施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基本对策,1)重朔经营理念,2) 建立企业内各部门以及企业间的合作机制, 3) ( ) , 4) ( ) ,5) 建立良好的员工队伍. 5 敏捷制造的目的可概括为, 将( )生产技术, 以及有( )的劳动力与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灵活管理集成在一起,通过所建立的共同( ),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实际做出快速反应. 6 敏捷制造系统实际上包括三个要素, 生产技术, 管理技术和( ) 四简答题(30) 1什么是运营系统?它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 2什么是生产率?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何意义? 3敏捷制造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三要素是那些。 4什么是运营能力?决定运营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5 并行工程的本质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计算题(15分) 已知m=4, n=4 ,t1=8min,t2=4min,t3=6min, t4=10min, 求该批零件在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和平性顺序移动方式下的工艺周

生产运作管理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练习题 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三、选择题 1、企业生产系统中最基层的生产单位是( B)。 A.班组 B.工作地 C.车间 D.工段 2、如果( C)不符合要求,那么企业可能达到的产出水平将取决于生产系统中生产能力最低的那个环节,其他环节的生产能力则有剩余而得不到充分利用。 A.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B.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C.生产系统构成的比例性 D.生产系统的柔性 3、现代造船业把船体分成若干段,分别在船体车间内制造,最后把几段制成的船体吊到船台上拼装对焊,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每条船的船台生产周期,从而提高造船厂的生产能力。这体现了( B )。 A.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B.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C.生产系统构成的比例性 D.生产系统的柔性 4、按( D)分类,可以把各种生产过程分为单件小批生产类型、成批生产类型、大量生产类型三种基本生产类型。A.产品的形态 B.产品的使用特征 C.产品的工艺特征 D.生产过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5、生产管理是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 A 、运行与改进工作的总称。 A.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设计 6、以下哪个企业不是单件小批生产的典型企业( C )。 A.造船厂 B.重型机器制造厂 C.电视机厂 D.大型水轮机制造厂 7、(B )是以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为基本加工设备的生产单位。 A.成组生产单元 B.柔性生产单元 C.大件生产单元 D.标准件生产单元 8、对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中结构特殊、工艺复杂、工序多、精度高,加工的技术难度大的主要件、关键件等可以采用哪种生产单元?( C ) A.大件生产单元 B.柔性制造系统 C.成组生产单元 D.标准件生产单元 9.邮局提供的特快专递服务中,竞争重点放在( D ) A.成本 B.质量 C.柔性 D. 时间 11.下面哪一类不属于离散型的生产类型( A ) A.水泥 B.汽车 C.家电 D. 机床 12.饭店某夜的空床位只要过了该夜,就不可以再利用,体现了服务的( A )特点 A.无形性 B.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C.不可存储性 D.顾客的参与性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0.doc

第一章 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财务、营销。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财务就是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的运用资金; 营销就是要发现和发掘顾客的要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生产运作管理分为对生产系统的设计的管理、对生产系统运作过程的管理、对生产过程改进过程的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者具备的两项技能:技术技能和行为技能。 生产运作分类: 1.制造性生产 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又分为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分为.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 2.服务性运作. 1)?按照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可分为纯劳务运作和一般劳务运作。 2)?按照是否参与可分为顾客参与的服务运作和顾客不参与的服务运作。 3)按照劳动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可分为大量资本密集服务、专业资本密集

服务、大量劳务密集服务和专业劳务密集服务。 连续性生产:是指物料均匀,连续的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过程。 离散型生产:是指物料离散的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纯服务性运作的特点:无形性(服务运作的生产率难以确定)、同步性(与顾客接触,服务和消费同时进行)、异质性(服务质量难以标准化)、易逝性(服务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 流程:具有特定输入和输出的一组相关活动(任务)。 流程的度量:流程时间、在制品库存和通过率(流程率)来度量。 所谓流程时间是指加工服务对象(人或者物料)从进入生产运作系统开始,到离开生产运作系统为止的时间间隔。 流程的分类: 1.按加工服务对象的物理状态的均质性分为连续流程与离散流程。 2.按物流的特征,可分为V型、A型、T型流程。 3.按照工件或者顾客流动路线是否一致可分为单件作业流程和流水作业流程。 4.按照生产驱动方式可分为推式流程和拉式流程。 5.按照工件或则顾客是单件移动还是成批移动可分为单件移动流程和成批移动流 程。 连续流程是指物料均匀、连续不断的按一定工艺顺序流动,在流动中物料的形

生产运营管理复习资料

1. 生产运作的定义: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用户所需要的输出的过程。 这个定义有四层含义:一、生产时一切社会组织都要从事的基本活动,不仅仅是企业;二、生产是一种转换过程,通过转化,有行动或无形的输入转化为有行动或无形的输出;三、输出对用户是有价值的,使用户所需要的;四、整个过程是一个增值的过程。 2、生产与运作管理:指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的管理。 2.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通过制造性生产能够产生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品。服务性生产又称作非制造性生产,它的基本特征是提供劳务,而不制造有形产品。但是,不制造有形产品不等于不提供有形产品。 3.按顾客是否参与也可将服务运作分成两种:顾客参与的服务生产和顾客不参与的服务生产。 4. 按劳动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可将服务运作分成4种:大量资本密集服务、专业资本密集服务、大量劳务密集服务和专业劳务密集服务。 5. 服务性生产的特点:1.服务是无形资产,生产地同时被消费掉,且服务不可能远距离运输。2.服务无法保存。 3.特别重视对人的管理。 4.生产过程的生产率难以确定,质量标准难以建立。 5.通常要求顾客的高度参与。 6.对服务的需求短期内即可发生。 6.企业战略可分为三个层次:公司层战略:主要涉及企业总体发展的目标、方针和政策。经营层战略:只要涉及企业的各经营事业单位在同行业竞争中如何获取竞争优势。职能战略:只要涉及企业各职能领域部门如何更好地执行战略及为经营层、公司层战略服务。 7.企业战略管理:在企业战略的行程过程中以及在这些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 8.生产运作战略的概念:是企业职能战略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生产运作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 8.生产运作战略的主要内容:产品的选择,生产能力的确定,生产要素的配置,协作化水平的确定,生产组织,生产计划于库存控制,质量管理计划于控制。 9.生产运作战略的目标体系:成本、质量、柔性、交期货、信誉、环保。 10.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类型:1.基于成本的生产运作战略(是企业为赢得竞争优势,已将低成本为目标,通过发挥生产运作系统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优势,以及实行设计和生产的标准化降价竞争的一系列决策规划程序方法。)2.基于质量的生产运作战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标,以质量为中心,通过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与质量计划、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控制,提高其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竞争力。主要措施: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采用精细生产方式)3.基于柔性的生产运作战略(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以满足顾客多品种小批量需求为目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通过企业资源整合,来增强企业运作系统的柔性和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主要措施:应用柔性制造系统、物料需求系统、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4.基于时间的生产运作战略(企业以提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为目标、运用敏捷制造,供应链管理并行工程等现代化管理方法,通过缩短产品研制、开发、制造、营销、和运输时间,从获取时间竞争优势。主要措施:供应链管理、敏捷制造。)5.基于服务的生产运作战略(提高企业信誉,培养顾客忠诚为目标,针对不同顾客需求快速响应并提高质量,价格合适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信誉竞争优势。主要措施:顾客定制化生产。)6.基于环保的生产运作战略(满足顾客的长远需要,以谋求人类、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实现其绿色化。) 11.企业选址:为其生产与运作系统选择空间、地理位置。选址决策的影响因素:场区外因素(市场、原料、能源、技术、协作、运输、人力、水电、卫生、社会)场区内因素(地质、容量、地势、环保) 12.选址决策的程序:一、选择区域和地点(选址某个地区:考虑经济、政治、社会、自然。适当地点选取确定后确定哪片土地建厂、针对企业特点,深入分析研究各种有关因素、考虑管理厂址环境的费用和产品的可变成本。);二、工作步骤:准备阶段,现场调查阶段,评价抉择阶段。选址决策方法:评分法(一般步骤:按照企业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生产与运作管理(考试参考题) 时间:2013年6月19日周三,16:10-18:10;地点:综C-305 附:企业管理概论时间:2013年6月20日周四,08:80-10:00;地点:综C-104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都要从事的活动。(Y) 2.不论规模大小,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系统都是一样的。( N ) 3.服务业的兴起使得传统的生产概念得以扩展。( Y ) 4.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多数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N )5.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Y ) 6.大学本科教育是大量大批运作。( Y ) 7.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Y )8.备货型生产的产品个性化程度高。( N ) 9.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 N )10.企业自行处理其产出是向后集成。( N ) 11.外包使得企业更注重核心竞争力。( Y ) 12.因为低成本和多样化不可兼得,所以大量定制是不可能的。( N )13.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与需求同步化。( Y ) 14.生产运作战略的核心是生产运作目标。( Y ) 15.库存是必要的恶魔。( Y ) 16.大量生产方式是一种“以质取胜”的生产方式。( N ) 17.生产运作战略属于职业能级战略。( Y ) 18.流程再造的对象首先是组织结构,然后是业务流程。( Y ) 19.服务业是以人为中心组织运作。( Y )

生产运作管理重点复习资料

选择题 1.服务于有形产品的最显著区别是无形性不可触摸性 2.最初,人们对生产运作好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形产品生产的转换过程 3.在大多数行业的销售收入中,花费所占比重最大的职能领域是生产运作 4.生产运作战略属于职能层战略 5.流水生产是一种典型的对象专业化生产组织方式。 6.并行工程的目的是使产品设计既能反映顾客需求又能与制造能力相匹配。 7.与串行工程相比,并行工程可以降低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 8.再循环设计和拆装设计都是基于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考虑所形成的设计方式 9.制造流程设计考虑的最关键因素是批量 10.按照产品创新程度,一般可以将产品分为1)改进新产品 2)创新产品 3)换代新产品 11.吨千米费用最便宜的运输方式是水运 12.在企业选址决策中,与协作企业的相对位置被认为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 13.服务业企业选址决策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的最大化 14.当一个系统的产出是高度标准化且品种较为单一时,使用产出量来度量其生产能力较为准确。 15.资本密集度高的制造业企业,起能力缓冲宜维持在10%水平上。 16.劳动定额的主体部分是作业时间 17工人造成的损失时间属于不正常的时间消耗。 18.作业时间不包括非生产工作时间 19.工作扩大化与工作专业化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它只是使工人由过去做一种枯燥无味的工作变成要做多种枯燥无味的工作。 20.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在定期控制系统中,订货批量通常是变化的,而订货间隔期是固定的21.总库存成本不包括销售成本 22.ABC库存管理法中,重点管理的是A类库存品 23.定期控制系统的关键是确定订货期 24.综合计划的计划期限一般覆盖12~18个月 25.一般来说,需求呈现季节性波动类型的企业需要制订综合计划。 26.在MRP系统中起“主控”作用的是主生产进度计划 27.是否考虑生产活动与财务活动联系的闭环MRP与MRPⅡ的主要区别 三维并行工程与二维工程相比,多了供应链接设计。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 试 题 ( 专业(类) 日 午考)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制造性运营: 2、学习曲线: 3、节拍: 4、牛鞭效应: 5、相关需求: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何谓运营系统?它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 2、何谓生产率?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何意义? 3、何谓运营能力?决定运营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4、何谓MRPII ?它的主要功能模块哪些? 5、何谓全面质量管理?它有哪些核心观念? 三、案例分析:托马斯制造公司(30分) 托马斯制造公司的总裁托马斯先生正在和副总裁麦克唐纳先生商谈未来的经济状况会对公司的产品——家用空气净化器有何影响。他们特别关注成本的增加。他们去年已经提高了价格,如果再次提价会影响销售量。为了保持现有的价格结构就得降成本。 麦克唐纳前几天参加一个购买协会的会议,聆听了一家工具公司的总裁关于如何降低成本的讲话。这家工具公司刚雇佣了一个购买代理机构,使成本下降了15%。麦克唐纳认为一些主意也许对托马斯制造公司有用。公司现主管采购的奥尔德先生已为公司工作了25年,而且并未受到指责。生产从未因材料而中断过。然而成本减少15%毕竟不是一件可以忽略的事情。托马斯先生让麦克唐纳注意这方面的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工作单位,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麦克唐纳接触了几所商学院。他说他想雇几名毕业生。对申请者的要求之一就是提交一篇如何改善公司购买职能的论文。几位申请者在撰写论文之前参观工厂并分析了购买部门的情况。最具吸引力的论文是由蒂姆.扬格提交的。他是这样建议的: 1、缩短订货时间(从60天降至45天),这样就减少了存货。 2、分析各种零件的规格说明。 3、使零件标准化以减少零件种类。 4、分析零件种类,看是否可以通过总购买订单来购买更多的产品,这样最终达到减少采购人员的目的。 5、寻找新的低成本的供货来源。 6、增加投标者数目以获得更低的价格。 7、在谈判中更具进取性,少做一点让步。 8、保证所有交易的数量和现金折扣。 9、从低价格货源进货,而不要顾及地区公共关系。 10、停止向也从本公司购买产品的供货商提供优惠。互利是让位于价格的。 11、根据现有需求而非市场行情来购买,否则会使过多的钱积压于存货之中。 读过这些论文后,麦克唐纳先生琢磨,他应向托马斯先生建议些什么。就在部门会议的前一周,奥尔德先生正建议了许多相反的措施。他尤其建议增加存货以防止价格上涨。奥尔德先生还强调了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且如果情况允许,依赖他们更好地为本公司服务。许多供应商从托马斯制造公司购买空器净化器,然而扬格先生却说优惠他们的作法是错误的,应该停止。麦克唐纳先生犹豫他应如何建议,明天一早托马斯先生就需要答复。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麦克唐纳先生,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建议?为什么? 2、分析扬格先生的每条建议。你同意它们吗?为什么?

生产运作管理 考试复习资料

社会组织: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生产: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人们需要的过程 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生产运作管理:对生产系统的设计、运作与维护过程的管理。 生产运作的类型:从产品或服务数量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和小批量生产。生产运作活动: 本质: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特征:1、生产运作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某种转化过程,实现价值增值;?2、生产运作产出包括有形产品的生产,也包括无形产品的服务;?3、产出可以满足一定社会需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目标:高效、低能、灵活、清洁、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分类:制造性生产、服务性运作- 服务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比较:1:产出形式:实体产品/无形劳务。2:生产率测定:易/难。3:顾客参与程度:低/高。4:产出质量评价:易/难。5:纯服务型运作不能用库存来调节。6:对于高接触度服务,其生产过程难以控制;7:服务性运作的评价标准难以建立,生产率难以评定。 MTS(备货型生产):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是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活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来及时满足用户的需要。优点:能及时满足用户需要,利于企业编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生产活动,企业有较大主动权。缺点:顾客只能在制造商提供的有限的产品品种中做出选择,在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产品库存积压和短缺并存,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 MTO(订货型生产):以客户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非标准产品的生产。 MTO与MTS比较:一般而言,备货型生产由于标准化程度高,因而生产效率高,用户提前期短,但库存水平高,且难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订单型生产的产品由于标准化低,因而生产效率低,用户订前期长,但库存水品低,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高。 CODP(备货订货分离点):研发、设计、采购、加工、装配、发运 当前生产运作管理面临的形势: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加速、环境问题、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重视生产运作策略?业务过程重组?精细生产?供应链管理?敏捷制造?大量定制生产 供应链管理:供应商-制造-装配-分销零售-需求/用户 第二章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重大谋划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的形成及其实施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 金三角:目标(我们想到哪儿去),环境(我们现在在哪儿)、资源(如何到达,应选择怎样的竞争战略) 企业战略的划分:公司战略(进入哪些领域,使组织可以长期盈利;以何种方式进入事业战略(在特定领域中如何竞争: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战略 职能战略(在事业战略指导下,如何从职能上改进,以达成高效 率、高品质以及良好的口碑和创新) 战略管理过程:确定企业使命、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 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明确企业的使命,就是要确定企业实现远景目标必须承担的责任或义务 战略分析:SWOT:基本步骤:1、分析企业内部优劣势,既可以相对企业目标而言,也可以相对竞争对手而言; 2、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可能来自竞争无关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以来自竞争对手力量与因素的变化,或两者兼有,但关键性的外部机会与威胁须予以确认; 3、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企业内部的优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习题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三版机械工业陈荣秋等著 只包含判断题和选择题(红色体为不做要求 第一章绪论 判断题: 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错 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错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错 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错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对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对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错 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对 10.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对 11.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对 12.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对 13.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错 选择题: 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B 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 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 A)飞机制造B)汽车制造C)快餐 D)中小学教育E)学生入学体检 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 A)高效B)灵活C)准时 D)清洁E)以上都不是 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 A)品种数较多B)资本密集C)有较多标准产品 D)设备柔性较低E)只能停产检修 5.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

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E)以上都不是6.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 A)生产率难以确定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 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 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E)与顾客接触 7.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 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B)价格下跌C)出现回扣现象 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E)产量减少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判断题: 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对 2.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了。错 3.降低成本是无限的。错 4.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对 5.公司自行处理其产出是后向一体化的例子。错 6.运作策略是一种职能策略。对 7.基于时间竞争策略的焦点在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上。对 8.高质量可能导致低成本和差异化。对 9.高效率不能导致产品差异化。错 10.好的顾客响应导致成本领先。错 11.自制还是外购,不是生产运作策略要考虑的。错 12.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方面,只有做领导者才是正确的策略。错 选择题: 1.低层决策被称为:C 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操作决策 D)预测E)设计决策 2.对公司的总的方向和基本特点起作用的战略是:A A)长期的B)中期的C)短期的 D)临时的E)以上都不是 3.SWOT分析包括:D A)外部分析:识别机会和威胁B)内部分析;发现优势和劣势 C)提出不同组合下的策略D)以上都包括 E)以上都不是 4.企业创造的价值是:C A)V B)V—P C)V—C D)P—C E)以上都不是 5.哪项是事业部战略?E A)相关多元化B)不相关多元化C)垂直一体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