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作文:止与行,知止而行,于止中行

作文:止与行,知止而行,于止中行

作文:止与行:于止中行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知止”二字作为座右铭高悬于李嘉诚办公室的醒目处,清人曾国藩一生的作为和成就也处处有“止”的烙印。古语云“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意思是要懂得“行”,也要懂得“止”,懂得“于止中行”。

正反对比构思:

知止而行

一、开关点明中心:

只知止,不知行,人生将停滞不前。只知行,不知止,行将可能误入歧途。止是行的手段与方法,行是止的目标,止是为了更好地行。

二、正面论证:

止不是停滞,不是止步不前,更不是随意地止,而是止于至善,止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行。(类似的:低头是为了更好地抬头。屈是为了伸;舍为了更好地得。)只知止而不知行,人生将停滞不前。

引用论证:

老子于《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圣哲之谕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盈科”就个人而言可以是反省自身的不足,然后填补修整;于社会而言可以是反思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前行,才能到达人生的大海,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地前行。

举例论证(正反):

范蠡助勾践灭夫差,功高盖世。然而他深知勾践乃“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者,因此他在富贵利禄面前理智止步,携西施而泛江海,悠游人世。他写信给朋友文种,劝他“飞

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卒烹”。文种不听,终为勾践逼杀。范蠡、文种一“知”而“止”,一“不知”而“不止”,结果死生异路,令千古嗟叹。

文种亦世间罕遇之英俊,而卒以伏剑亡,其见功名富贵之利甚而不省其害更甚,于是失

“知”而不能“止”,确是取祸之道。由此亦可知,欲使人“知”,则不仅要使人接受文明之教育,以明知人生各种不可逾越之界限,更要使人深晓其似“利”而实“害”之本质,方能在“利”面前保持理智,而后方能“止”。

范蠡协助勾践灭吴成就霸业后,因其有大功,勾践封他爲开国大将军。但是范蠡却留下一封信辞谢了勾践的厚爱,分开了越国。不光如此,他还在齐国写信给同爲勾践卖力的文种说:“蜚(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卒烹。越王爲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爲什麼范蠡会说勾践不能同贫贱呢?范蠡劝说文种赶忙分开的理由是:“越王爲人长颈鸟喙”。

三、反面论证:

只知行,而不知止,行将可能误入曲途,甚至是歧途。

举例论证(正反):

徐才厚、周永康、薄熙来、万庆良之流,可谓位高权重矣,然而他们不知止,违法而行,终致身败名裂,万古传臭。又如我们的某些政府官员,明知一些工程项目严重污染环境,却不知止,依然积极引进以为自己的“政绩”“加分”。这些“不知止”者,皆非愚昧之族。可是,他们为何不知止呢?范冰冰、赵薇之辈偷逃税、恶意的资本操纵炒作,为了利益而没有“行”的底线,行而不知“止”,其行难远。

曾国藩,我国近代史上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理学家,晚清第一名臣。心存敬畏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是曾国藩一生为官从政之道的核心。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谋略过人、坚韧、不服输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而他功成名就后的全身而退,则是得益于他的“敬畏”观。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曾国藩认为,身处官场,必须懂得敬畏。他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另:李嘉诚、华盛顿等

四、结尾:

古语有云“知行知止,知止而行”,知止不随,止于至善。知行不偏,行于景行(大道)。

(注意上文的标题与“知止知行”、“知行而止”的区别:后者分别强调两者的并列关系、行要知止,从题干而言,这两种立意显然和题干中强调“于止中行”不切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