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下中国对治理理论的认同与实践

当下中国对治理理论的认同与实践

当下中国对治理理论的认同与实践
当下中国对治理理论的认同与实践

当下中国对治理理论的认同与实践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作者:王晓征

【内容提要】治理理论自提出以来,即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并被广泛运用于多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参照。当前我国治理环境出现了价值观念多元、人口流动性增强、社会分化加剧、社会力量兴起、民主参与意识增强、利益表达渠道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旺盛且多样等新的特点,对此的积极反应使我国的治理实践正经历着一个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化互动过程,其特点是服务型政府理念确立、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保障公民参与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治理的状态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治理/社会管理/公民参与

20世纪90年代发端于西方国家的治理理论,是源于国家和市场均告失灵、西方国家推行行政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主张既不依政府一元,也不依市场一元,而依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共治,以有效保障公民和社会利益的实现。该理论自产生以来,即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等多个领域,在中国也逐步得到认同并被运用于实践。

一、“治理”理论在当下中国的认同及其背景

“治理”作为一种理念,最早是由世界银行在1989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中提出的,该报告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1992年,世界银行主题为“治理与发展”的年度报告中关于治理概念的提出被认为是治理理论的发端。此后,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之做出了解释。盖伊·彼得斯通过对西方行政改革的研究,提出了治理的四种模式,并对这四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它们各有不同的理论基础,适用于不同的政府体制[1](P32)。让·彼埃尔·戈丹认为:“治理从头起便须区别于传统的政府统治概念。”[2](P281)詹姆斯·罗西瑙认为,治理的内涵比统治更广泛,治理的主体未必都是政府,各治理主体在能够达成共同一致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作用[3](P36)。

用治理理论解释和组织社会公共事务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政府的失效和市

场的失灵。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西方公共管理强调公共服务由政府供给、削弱市场的作用,从而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20世纪7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者对这种全能政府进行批判,发起了重塑政府和再造政府运动,主张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和企业家精神,但由于其忽略了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差异,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在实践中存在忽视公众需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不可克服的缺点,使得政府和市场这两种模式均告失灵,人们试图寻找更

好的管理方式以克服公共领域政府和市场两种方式的失效,从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即治理,希望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发展的目标。

治理理论自被介绍到我国以来,即受到我国学术界的重视。俞可平在考察了有关治理的多种定义后指出,“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2](P6),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李风华从治理理论的渊源出发,指出治理的根本精神是契约观念和效率精神[4]。何增科用治理和善治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成就[5]。胡象明、唐波勇从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式入手,指出整体性治理是公共管理的新范式,是治理理论的新发展,通过分析整体性治理的结构,阐述了整体性治理的协调、整合、信任机制[6]。杨雪冬提出社会管理治理化的概念,通过把社会有效地组织起来,控制国家与社会以及社会内部的冲突,这是治理理论的一次深化[7]。学界对治理理论的探讨和阐释,既体现了治理理论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与超越,也表明学界注意到了治理理论的适应性要求。如果从治理与统治的区别来理解治理的内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尽管二者都需要权威,但统治的权威一定是政府,治理则不必是。第二,在权力的运行方向上,统治过程中权力的运行是自上而下的,而治理定位于合作,其权力运行是多向的和相互的。第三,有效的治理必须建立在国家和市场的基础之上,通过协调多个治理主体,以共治的方式实现善治即良好治理的目标。

治理理论不仅得到了我国学界的认同,在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方面也得到了体现。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1978年以前,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处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形成单一而集中的权力中心,整个社会高度统一化和高度政治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市场主体逐渐成长起来,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公民的经济自主权增加,经济地位上升,民主要求和参与诉求越来越强烈。为此,在政策设计和制度建构上,党和国家不断调整发展目标,重视社会发展,保障公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随后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构想,以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活力为主要任务的社会建设被提到了重要地位。为使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准确定位政府、市场、社会在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政府在应该如何进行治理的问题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建议》指出,要重点加强有关完善经济体制、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以及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的立法,通过发育和完善社会组织,使其具备参与治理的条件和能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治理理论产生的基础是充分发育的市场和高度发展的民主,否则,市场和公民社会将无法与政府形成有效合作。尽管中国目前还不完全具备这两个条件,但

并不影响“治理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一种偏重于技术性的政治行为在中国的发展”

[8](P2)。党在执政理念中重视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政府在政策设计中注重政府自身和市场、社会的准确定位,对于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不能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治理理论在当下中国得到认同,自有其特定的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这一进程得益于国家的强力推动和政府主导,表现为政治、社会和文化各领域的全面改革和巨大进步。与此同时,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出现的现实,使中国具备了适用治理理论的土壤和条件。

1.转型期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亨廷顿指出:“现代化涉及价值观、态度和期望的根本转变。”[9](P44)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的现代化推进到现阶段,使社会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伴随着这个转型期的,是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日益分化,而须内化于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尚处于建设之中,并没有完全形成。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表现出的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公民意识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包括公民权利义务意识和公民道德的非理想状态等,无疑是审视治理理论在中国具有适应性问题时必须予以考虑的一个因素。

2.人口大流动中的社会分化加剧。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渐破除,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大量流动且速度很快,流动的方向除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外,部分城市人口也流向了农村社区,封闭的蜂窝式社会结构逐渐向开放的网络式社会结构转变,人们之间的联系除了血缘、地缘、学缘、业缘等各种纽带之外,日益发达的通信技术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和外在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交互作用,社会成员之间的阶层分化加剧,且各阶层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何在这种社会分化的条件下形成并实现各阶层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将社会按新的结构有序地组织起来,既是实现治理的重要条件,也是治理必须达到的一个基本目标。

3.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产生。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由于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存在,腐败的遏而不止,居民利益有效保障和利益受损后及时救济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不成熟,城镇化过程中局部出现的“强拆”等原因,使社会矛盾凸显,以群体性事件甚至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体现出来的社会冲突不断。而已实现现代化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缩小社会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除了在发展中既不断完善能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制度体系,又不断完善能有效约束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之外,别无他途。推进现代化对这两大体系建立和完善的需求,实际上也就是对建立和完善一种政府、市场和社会间既合理分工又相互制约和合作的关系的需求,即对“善治”的需求。可喜的是中国正在努力适应和满足这种需求。

4.公共服务供不应求。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足够和均等的供给,是社会赖以良性运行的条件,也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偏重经济增长,公共财政向社会领域投入偏少,致使公共服务在全社会供给不足,地区和城乡之间供给不均,尤其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和失业、养老保险等方面,城乡所得到的保障和服务差异较大。而持续存在的大规模失学人群、就业压力和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构成全社会对就业、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的需求空前旺盛。虽然近年来政府财政加大了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并且建立起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但与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相比,无论是在量、质还是在均等化程度上,均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

5.民主参与意识增强和利益表达渠道多样化。伴随着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社会开放程度的大幅提升,社会成员个体、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群体追求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自身利益的愿望日益强烈,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普遍增强。近年来,大量专业性、服务性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纷纷建立起来,为数不少的社会组织的宗旨,是维护和实现组织成员的法定权利,维护和实现组织成员的特殊利益。社会成员除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政治协商组织,还通过这些新型社会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

二、当下中国的治理实践

如前所述,所谓“治理”,追根溯源,与“统治”“管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主张政府、市场和社会有效合作,三方协商共治社会公共事务。近年来,在经济关系已发生深刻调整和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条件下,由政府行政理念变化所启动的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指向的“治理”实践,正在中国尤其是中国的地方和基层展开。

(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治理实践中,政府逐渐淡化统治与管制观念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成为政府基本的价值取向。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构建服务型政府成为政府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是政府治理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最高原则,为人民群众参与决策和管理提供渠道并接受监督。现阶段治理过程改变了以往仅以GDP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被纳入到数字指标控制的范围[10](P123),如民意考核、社会稳定、环保指标等被引入到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中,从而深化了政府治理的力度。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指出:根据民意调查的群众满意度,分析当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状况与成效。民意调查可以委托有关部门或社会中介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在公众中进

行幸福指数、满意指数、安全指数等多个方面的全方位调查,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民主进程加快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落实

治理的核心价值是民主。列宁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11](P96)我国现阶段的治理,可以说,正是一种由不断加速发展的民主赋予其新内涵和新动力的治理。

1.以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为基础的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村民自治制度是随着人民公社体制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取代而建立起来的,它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制度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广大农民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实现的同时,产生了自我民主管理的强烈需求和主动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这种需求和积极性直接导致了农村政治生活从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命令性管理向

现代民主治理的转变。村民自治制度包括村民委员会制度、村民选举制度、村民议事制度和村财务公开制度等,在这一制度的框架下,农民广泛参与村务管理。“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最引人注目的政治发展”。[12](P23)2010年10月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扩大了村民自治的范围,对村民民主议事、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等方面作出了更加具体和更具可行性的规定:“村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自己的管理者与服务者,是时代的进步。”[13](P354)

在城市,市场化改革使传统的单位制解体,原来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社会职能逐渐从单位中剥离出来,城市绝大多数公民的身份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导致城市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增多,于是必须改革原有的城市基层社会事务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让城市居民自己管理社区事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民政部于2010年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社区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减少行政层级,激发社区活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以社会组织培育为核心、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不断探索社区治理新途径,实现政府治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已成为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发展方向。

2.公民参与进一步扩大。国外学者指出,“积极的参与是一种以与政府合作为基础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公民积极地从事对政策制定过程和政策制定内容的界定”[14](P71)。公民参与使公民不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是考虑更广泛的公民利益,促使人们彼此之间加强联系,从而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道德品格和协作能力,培育与相关机构对话与协商的能力。公民参与能够使政策的制定更加关

注社会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公民的需要和利益,改进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通过公民参与,政府能够更快更好地回应公众需求,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民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治理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当代中国,公民参与权利的实现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有力的证明。正是得益于这种完善,中国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如现行《宪法》规定的选民直选乡镇人大代表,就从一个重要方面保证了基层民主参与权的实现。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首次实行城乡按人口相同比例选举,以保障农村和城市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这是农村人口在选举这一政治权利的实现上向与城市人口相平等迈出的一大步。

3.各种社会组织逐步发育成长,在治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社会组织是指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之外的组织,它以成员的自我参与、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为原则,为特定的需求而组建,其活动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通过参加社会组织,有序表达自己的愿望诉求,既为组织自身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公益性和志愿性服务。十七大提出把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作为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推动了我国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由于社会组织拥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因此在某些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具有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不可比拟的优势。尽管如此,由于在合法性的取得、专业人才和运行资金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且总量偏少,结构不够合理,地区间发展也不平衡等原因,社会组织尚难有效承接可从政府转移出来的社会管理职能。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已开展试点,改革社会组织的登记程序,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支持社会组织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三)多主体协同生产和供给公共产品的作用初现

治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公民能够享受均等的足量的公共服务。由于作为公共服务实现形式的公共产品的供求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企业缺乏生产公共产品的动力,因此必须由政府来提供,但政府可通过购买的方式而不是自身生产来满足公众的需求。于是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生产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提供主体和众多的生产主体相互依赖共同给力。政府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合同契约等形式向企业和社会组织购买后者生产的产品用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实现公共服务的供给,不仅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协同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实践中出现了多种购买形式。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生产和供给公共产品,对于营造新的社会治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要看到,尽管《政府采购法》已于2003年正式实施,但并没有把公共服务列入采购范围,现阶段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还比较窄,市场政府之外的其他主体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的积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中国治理的发展趋势

回首既往,我们看到,一方面,治理理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认同,“推进国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另一方面,治理实践亦在我国逐步展开并日益显现出自身的特色,未来的中国治理将沿着党政主导、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网络化互动以协同创新的方向发展。在政府职能转变、公民社会充分发育、社会组织进一步成长、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增强等势能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式治理无疑将呈现愈益良好的发展态势。

1.政府转向服务型并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和规则以主导治理。好的治理固然需要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和多主体的广泛参与作为前提,但仅有此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公民社会尚处于发育之中、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的特殊条件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治理无疑必须由政府主导。“尽管治理理论设定了政府和企业、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公共服务的责任,但公众仍然要求政府作为最高权威来承担提供优质服务的责任。”[2](P37)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为由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则,主动承担社会管理的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非政府主体参与治理创造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激发广大民众参与治理的热情,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2.公民有效参与治理、实现社会权利的形式多样化发展,充分发育的社会组织将构成公民社会的主体。在民主制度中,公民享有充分的受法律保护的自由。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P50)。这就意味着在社会各项事务中,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发展的方式、发展的道路以及影响未来方向的愿景,意味着民主的国家制度必须通过公民的有效参与来体现,“参与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要明确把社会利益融入治理之中,参与模式的出现强化了公民的作用”[1](P77)。在治理实践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问政、微博反腐等新的参与形式扩大了公民参与的途径,丰富了民主参与的内容,构成了多元化、多渠道的治理网络。而公民社会的形成除了个体意愿独立的表达之外,以成员的共同利益、共同追求和共同志趣为基础自由组成的社会组织将成为公民社会的主体。在各类社会组织中,成员之间平等相处,民主开展组织活动,是培育公民民主意识的现实和有效的途径,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载体。

3.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参与治理。在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将在某些领域尽可能地退出公共产品的生产,建立公共物品生产与供给相分离的机制,通过购买和监管的形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将部分公共服务的生产让渡给市场,由市场承担部分原来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将成为政府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主要形式,因为市场主体比公共部门具有更强的成本意识、更严格的管理和更灵活的反应能力,也就更能够促进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并降低成本。在

这一治理的发展趋势中,关键是要合理、明确地界定政府能够从市场中购买的公共服务的范围,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公共服务购买流程,建立严格的评估监督体系,科学评价公共产品的质量。在满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性治理。

治理理念是我国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指引。在治理理念的指导下,国家逐步摆脱经济发展至上的逻辑,更加关注民生,更加积极地开展社会建设,公民社会不断发育成长,逐步构建起政府行政调控机制、社会自治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相结合的治理网络,形成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合力,推动科学发展,共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吴爱明,夏宏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法]让·彼埃尔·戈丹.现代的治理,昨天和今天:借重法国政府政策得以明确的几点认识[A].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刘小林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李风华.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5]何增科.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3).

[6]胡象明,唐波勇.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7]杨雪冬.走向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1).

[8]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升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10]渠敬东等.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11]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俞可平.试论农村民主治理的经济基础[A].尹冬华.从管理到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现状

[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3]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14][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说明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说明 整体注意事项 1对象:成人失语症患者。 前提条件:标准失语症的打分是由参加过失语症班井熟悉检杏内赛的俭杏者来进行使用前要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不要自行对患者的反应进行解释,而要依据检查的规则进行。 3.患者的状态:尽量使患者在自然状态下接受检查,不要过于死板,要在过程整个注意此点。 4.检查者的说话方式和态度:检六者与患者接触时,说话的要零乱方式不要零乱和死板.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病前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态度要亲切,以求得患者放松安心检查。 5.对患者进行有关检查方面的说明:事先不对患者说明就进行检查会使患者反感,检查者要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求得理解,检杏之后,多数患者关心自己的结果,因此,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说明。 6.检查场所:选择能使患者情绪稳定接受检查的场所,避开噪音及人多的地方; 7.陪同人员;失语症患者通常不愿让人知道白己的语言缺陷i,所以即使妻子或丈夫有时,也要尽量不要赔伴,采取一对一的检查方式。 8.甲患者的疲劳情况:失语症检查中,在超过30分钟以上,患者常出现疲劳不能表现出实标的问题,此时宜中断,采取分数次进

行 9.止检查:有时出现失败或拒绝局面,此时暂时终止,待安静下来再继续检查,出现保持状态时,通常是由于患者疲劳过度引起的,这时可改时间进行。 10.检查顺序:由开始到结束两周时间 11.检查顺序:此检查是通过不用语言模式来观察患者的反应,在一些项目中使用相同的词语,为尽量减少由此造成的对内容的熟悉,在图位置的安排上有一些变化,并设了终止标准。 12.用具 (1)使用说明 (2)记录用表(包括计算用纸) (3)图片,词卡 (4)实物(手帕,牙刷,硬币,钢笔,梳子,钥匙,剪子,镜子,牙膏 ) (5)铅笔〔在文字检杏时提示用) 13.记录:如实记录患者的反映,身体姿势.表情的反应,这些对以后的判断和训练有帮助,另外要考虑到以后别人可能会看,尽量能让别人看明白。 为便于记录最好给提示和自己修正制定一个符号,而且要明确符号的意思,要记录提示前患者的反应,在什么地方给提示以及提

浅谈治理理论

浅论“治理理论” 摘要:治理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较有影响的理论,是 关于当前政府和政府改革的研究课题。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福利国家失败和市 场机制失灵的语境中,它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和公共选择理论。治理理论 在西方一经提出,很快就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并已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 问题。治理理论虽对我国的政府改革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由于社会发展阶段 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治理理论时,必须结合中国的现实,做 出正确的抉择。 关键词:治理理论;理论基础; 一.治理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西方学术界,治理理论十分流行,以治理为研究 课题的著作开始涌现,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从1989年世界银行在分析非 洲的发展形势时,首次提出了“治理危机”,再到世界银行1992年年度报告的 标题就是“治理与发展”。“治理”一词在学术界传播的速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与此同时,治理理论在实践上也被运用到各国的政府和政治改革上,甚至有学 者提出“没有政府的治理”。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国家,因此作为舶来品的治理理论是否适应于中国,就成为中国学者争论的焦点。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这一 理论,并且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国现实的政治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强烈的人文 关怀而忽视了学者应有的学术理智,否则就会导致对治理理论的滥用和对政治 实践的误导,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问题,仍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大量的理论 和实践论证。本文将从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入手,以求能把握治理 理论的精髓,从而对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问题做一个尝试性的判断。 二.关于治理概念的综述 在英语中,治理”一词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语和古典拉丁语中的“操舵”一 “

《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专题》读后感

《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专题》心得体会 工商管理1121班吴巧文201211551125 关键词:经济贸易;全球化;改革转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陌生的概念,使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早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给中国带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而步向繁荣时,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产业升级的政策,将很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落户中国,带来了环境和资源的危机。中国也开始意识到产业转型升级,开始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和加入经济全球化以来,经济贸易发展迅猛,短短几十年时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可中国自身的法律法规、贸易和服务自由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资源等宏观环境因素并没有跟上“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脚步,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并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水平。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国际化,国内企业规模资金技术等等处于劣势,市场份额减少。原本国有企业在国内很多行业都处于垄断地位,但经济全球化使国有企业的地位发生了动摇,有些企业开始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 现在大多国有企业都存在这资本不足布局的不合理;国企效率低下,缺乏国际竞争力,资产流失严重;科技创新能力低下的弊端。我

认为中国历来的国情使得国有企业认为在国家控股或参与管理的情况下犹如拿到了一张“免死金牌”,不对企业的战略、扩大市场和规模进行合理分析规划,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合理分析并改革完善,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内科技体制产学研脱节及企业科研投入欠缺也是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原因,国内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大多仍处于进口状态,缺乏“中国创造”的资源和条件,导致国有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而阻碍了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 我认为中国被拒于TPP门外,被TPP的联合国以及美国以TPP 协议上的条约对中国贸易有一定程度上的制约,这是因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下经济贸易发展迅猛,各国对中国以后转型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担忧。即便TPP只是为了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但对中国贸易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TPP他国减少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中国贸易顺差大打折扣,并使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产生一定的担忧,有可能将从中国撤退。TPP协议中阻碍中国加入的最重要要素是国企私有化以及生产环境、福利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与自身设备不相符的原因。因此,国企改革以及中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需加快步伐,跟上全球化的潮流。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着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着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 (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文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外文名称: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语言: 中文 类别:出版.医学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编辑单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委员会 创刊时间: 1995年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3759/R 国际刊号1006-9771 邮发代号82-35 办刊宗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 办刊宗旨为全面康复,主要针对各种伤残的康复,涉及诊断、评定、治疗、工程、教育、社区、职业、社会、管理、信息和设备器械等方面。投稿联系天天论文职编辑扣2014148452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办刊特色 杂志以专题为特色,具有较好的可读性,以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为己任。高水平稿件可以快速发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省部级基金项目稿件可以从优。 报道内容 主要报道康复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面向从事康复科研、临床、教学的工作者,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临床各科医师和大专院校师生等。 办刊方针 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宣传全面康复为宗旨,反映康复医学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不断增加社区康复内容。既面向三级医院康复科、神内科、理疗科、老年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等,也面向社区医院、二级医院及患者。 收录情况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是“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处方药广告专业媒体。 目录 肝癌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致脊髓损伤康复治疗1例报道刘宏炜;李军;杜良杰; 脊髓损伤后恒河猴双下肢体重支撑的改变赵文;魏瑞晗;饶家声;赵璨;田鹏宇;周侠;季润;李立峰; 美国物理治疗教育对临床推理能力培养的启示王芗斌;何坚;陶静;江征;罗佳; 上海市辅助器具服务机构2010年和2014年人力配置比较分析刘晓岚;宋毓;裴曌;金荣;盖彤; 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足部健康调查分析杨平;蔡丽飞;曹学军;倪娜; 不同体位下颈椎旋转手法对颈椎间盘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影响黄学成;叶林强;江晓兵; 基于熵权法的老年人肌力模糊综合评价孙丽红;杨鹏;董瑶;蔡青青;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1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都要立足这个最大实际,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遵循。 一、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的重大意义 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什么?那就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有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是从社会的制度性质及其发展程度两个方面,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的准确界定,构成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即最大实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至关重要。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谋划和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关键和根本。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提出的一些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脱离、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没有很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结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吃了苦头,遭受损失甚至严重挫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本原因之一是纠正了那些超越发展阶段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对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体制、制度逐步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同时,坚决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征程中,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是我们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并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只有把握住了这一最大国情,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特色、理论特色、制度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现代化;同时,必须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总体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市场经济发达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探索和改革,建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中,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坚持从实际出发,推动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第一,坚定不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第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推进

中国管理学发展阶段与趋势

中国管理学发展阶段与趋势 中国的管理思想可以追根溯源到老子的无为而治时代、孔子的儒家思想时期。改革开放前,中国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社会,并改变了经济体制,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变化,但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学发展体系。真正把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来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我国的经济建设战略,确定了管理的重要性。 一、中国管理学发展的阶段性划分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学开始迅猛发展。可将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一1986年的萌芽期、1987年一1996年的重视期和1997年至今的发展期。这三个时期是管理学深化和演进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以企业为主体、市场绩效为主导的现代管理研究体制,萌芽期阶段在各方面都体现出这一特点。但是,在这个时期政府已经开始认识到管理学的重要性,专门研究管理学的机构、管理学期刊、文章、书籍和着作开始出现,国内学者开始了管理学的教育与研究,同时从国外引进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学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到了重视期,经过前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提出,使得管理学开始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管理学研究活动也日益丰富。首先表现为政府层面对管理学的高度重视。如果说萌芽期政府开始了对管理学关注的话,那么在重视期政府就是高度重视发展管理学了。政府开始注重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理论,更加注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国情。其次,在管理学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开始追朔国外管理学的研究本源,逐渐熟悉国际管理学权威期刊,不断增强中国管理学研究的规范程度,实证研究方法开始受到重视,我国越来越多的管理学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外顶级学术期刊上。另外,教育界和理论界也对管理学分外重视,这主要体现在制定了一些保障管理学地位的标准。近1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管理学更加壮大。发展期阶段是一个管理学学科体系不断完整、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的阶段。管理学教育体系不断健全,管理学研究机构不断扩大,管理学学位教育开始变得多样化,我国学者与国外管理学学者交流增多,政府也设了一些管理学的重要奖项。 二、中国管理学的发展现状 中国管理学在近30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例如理论与实践分离等诸多与国际主流管理学相同的问题。其次是自身的独特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发展问题。第一,管理学过分西化忽视自身情况。中国仿照西方的模式开设了一系列诸如MBA、EMBA、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认识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这门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理论上探索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上探索的最大成果,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这门课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有不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们领略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又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在不断接受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体味到了无限的乐趣。 像这门课不断创新与发展一样,每一种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都会是曲折上升的,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则。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科学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单独搞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改停停时期等时期。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与理论借鉴中,中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搞好我们特有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但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是通过变革旧体制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需要我们在改革中摸索和总结。 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之所以发生,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上的困难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思想理论的混乱引起政治上混乱,从而失去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方向。从历史吸取教训,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治理理论的解读

治理理论 一、治理的定义:治理就是这样一种规则体系,它依赖主体间重要性的程度不亚于对正式颁布的宪法和宪章的依赖。它既包括政府的治理也包括非政府的治理。 二、治理的学理基础 1、本体论:研究与探讨存在问题的学说。治理、制度、现实的三个维度都是治理理论包括的内容。解释治理的走向以及走向的原因。 2、认识论:知识从何而来的理论或哲学。治理理论在此中维度上说应该是一种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于实际,为实践服务。 3、方法论:知识获得基于的原则或者知识获得或运用的方法。它从方法论维度来说应该属于个体主义的方法论。 三、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提供公共的或集体物品是其理论之核心。 理论假设:在无政府参与治理的形式下,公共物品可以通过权威之球的跨界非政府组织来实现管理。 核心问题:界定全球范围内的治理及运作,体现治理的广泛性与其独有的性质 跨界行为主体:非政府的主体进行参与,开展治理,其中,政府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地位仍然很重要。 四、未来的发展趋向 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与数字化,使治理理论向前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整体主义理论。 1治理主体:政府;集经济人与道德人为一体,实现二者的有机契合。 2治理中的各种主体地位是平等。没有高低之分,只有职能不同,是合作或者是协作的关系 3、以历史、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解释,是从经验出发,是经验方法主义论。 治理理论: 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 治理理论的根本精神就是围绕着契约观念和效率精神展开的,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以权力与权威控制、引导与规范公民的行为,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的公共利益。 1、治理的操控机构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私人机构,也可以是二者联合 2、合作凸显,模糊了公私的边界。 3、它是一个上下互动,上下交互的过程,强调管理对象对过程的参与。 3、治理方式与方法的多元化 政府、市场、公民、企业、社会都是治理的主体,也可以是参与的主体。 体现了效率与契约的理念 1、契约理念:协商与共同的治理。——自愿、一致同意、责任性 2、效率理念:管理与制度,也包含其中的回应性效率。 治理对公民的参与度也提出来一定的要求:自由精神、平等观念、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意识、宽容精神、互利互惠的精神。如缺失这些必要的条件,则治理之实,很难取得成功。——臣民意识、零和博弈、平均主义都对治理理论在我国的推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治理理论的谱系与转型中国 治理的初义为控制与操纵。多元参与者进行协同决策时的特定结构和过程:它体现的是多层的参与机制与多种参与方法。 中国视域下的治理问题再审视:国家仍是我们的治理的中心;内部包含管理、决策与执行三个维度;外部则包含了政府、经济、社会三个部门。

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国内绩效管理的现状

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国内绩效管理的现状

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国内绩效管理的现状 点击率:「1254」 作者:发布时间:[ 2008-12-13 15:34:14 ] 一、国内外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一)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目前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谈论和应用的绩效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主要有两个,一是发展较早的关键业绩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产生并被广泛应用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BSC)。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产生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通过各指标的达成促成组织目标的达成。关键业绩指标法的精髓,或者说是对绩效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其指出企业业绩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挂钩,其中“关键”的含义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阶段在战略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 Scorecard,BSC)法,也称综合计分卡,是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一套全方位的运作目标和绩效指标,

作为执行战略和监控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沟通工具。BSC的框架体系包含四个维度(或称为四个指标类别),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这一方法不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同时又通过对这四个方面深层的内在关系的表述阐明了该体系的深层含意:即学习与成长解决企业长期生命力的问题,是提高企业内部战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企业通过管理能力的提高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客户的满意导致企业良好的财务效益。 国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开始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在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由于管理理念受其地区文化的影响较大,表现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上自然也有一些差异。欧美地区的企业绩效管理往往侧重于对员工个体行为与资质的评估和管理。对于资质的评估是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兴起的新的评估方式,不仅仅用于企业的人员配置,现在也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绩效考核。由于欧美国家强调管理以人为本,认为组织是由个体构成,基于此,Compoll将绩效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具体工作任务熟练程度;非具体工作任务熟练程度;书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核心期刊CSCD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出版周期:月刊 ISSN:1006-9771 CN:11-3759/R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邮发代号:82-35 创刊时间:1995 出版信息 专辑名称:医药卫生科技 专题名称:临床医学 出版文献量:7126 篇 总下载次数:873896 次 总被引次数:47245 次 评价信息 (2016版)复合影响因子:0.988 (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0.769 论文斧正老师在线球球1550116010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2011年版,2014年版;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目录 肌内11年老编辑荐刊在线球球766085044效贴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姜文君;史佩佩;王盛2014-09-30 11:59 大鼠脊髓损伤后P物质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 龙志华;高飞;张锋良;岳军忠;王磊;王烨;刘文国;徐青2014-06-30 15:57 脊髓损伤治疗时间控制原则 吴毛;杨惠林2014-06-30 15:57 大鼠脊髓损伤后勿动蛋白受体的动态表达 杨俊锋;张亚峰;马勇;吴毛;郭杨;顾晓林;王建伟2014-06-30 15:56 核磁表观弥散系数在早期颈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① 卫波;周红俊;徐建民;刘根林;郑樱;郝春霞;张缨;王一吉;康海琼;逯晓蕾;袁媛2014-06-18 17:39 不同部位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逼尿肌无反射型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压力的影响 孙迎春;李建军;程先宽;陈之罡;张强;景珊;周洁晨2014-06-18 17:38 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核磁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部分各向异性值均值的影响① 高连军;孙迎春;李建军;白帆;李鹏锟2014-06-18 17:37 N-叔丁基-α-苯基硝酮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刘少辉;刘伟;邱少汕;徐锡金2014-06-13 10:05 脊髓损伤后髋关节异常 王雪菲;张军卫2014-06-13 10:05 脊髓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郭杨;马勇;潘娅岚;成吉华;黄桂成2014-06-13 10:04

中国康复现状分析

中国康复现状分析 1,中国的老龄化比例,目前在10%左右,到2020年,就会达到15%。中国有13亿人口。目前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残疾人,有8300万。 2,中国的慢性病患者人口总数在2.7亿。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 3,中国的现有的康复治疗师是1.1万,按照2012年出版的基本要求是11.4万,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是至少30万。 4,全国现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有康复科,占全国综合性医院总数的24.6%,但是只有一半的康复科有病床。 5,全国各类康复医院338家,编制床位为52047张,仅占全国卫生机构床位数的1.18%。 6,全国看顾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39833人,仅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0.72%,7,服务对象的总数以及专业人员的配置和美国的比较。 8,中国康复医疗的费用投入和美国的比较,同样最上方的是服务对象总数。9,中国百姓的就医习惯和价值观,喜欢到大医院,找大专家,重视找朋友托人介绍,愿意花费4个小时的等待以获得4分钟的和医生的见面,看医生以后就把一切交付到医生手里,自己把自己忘了,把一切责任和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常说的一句话是:医生,救救我/他吧。对医生寄予太高的要求,认为治病,完全是医生的事,医生应该为治疗负所有责任。 10,中国的医患关系演变,从白衣天使到白衣杀手,医护人员的公众形象遭到毁灭性打击。病人一方面完全依赖医生,一方面极其不相信医生,医患关系变得复杂。各种医闹的出现给患者贺家属以及媒介,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人对于医疗的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远远超过了医学科学所力所能及的范畴。医学是不断发展中的实践科学、经验科学,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疾病,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疾病在同一人身上也可能又相同的表现。相同的疾病,相同的治疗,对于不同的病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是医学最美好的愿望,也是医生最努力追求的目标。可一旦生病,就要求医生百分之百的诊断和快速治病,这是有违医学科学规律的。11,医护人员的价值观:国家财政拨款少,医院要靠医院的业务收入来获得生存的利润,医生要靠各类其他收入才能获得生活的质量,医生在很多时候,面对的不是病人,而是一种业务,一种收入,一种营销指标。 12,国家体制:医疗改革,在治疗医学方面,基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始终存在。在康复医学,国家领导层面已经认识到康复医学的作用和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财政支持上,没有特殊的政策,导致康复医学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在最直接的效益面前,无能为力。 13,康复医学的效益:一个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病床,一天的收费大致在300-500元,如果这张病床给其他科室,比如外科或者骨科,这个床位可以给医院带来3000-5000元的收入。从经济学角度,一家医院是靠每张床位的业务量来获得效益的,院长为了能获得更多的钱,当然不希望康复科有更多的床位。而对于一个康复从人员来说,他只能在每天每床300-500元的收费中获得效益,是绝对比不上3000-5000元的每天每床的收费的效益的,这就会严重打击康复从业人员的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本思考题

思考题 导论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为我们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创造政治和历史前提。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进行第一个历史任务的根本目的,也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奠定物质基础 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它又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从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踏上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阔步前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第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这一巨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承担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振兴还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已担负起并不断为之奋斗的历史责任的继续,是当前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也是中华民族13亿人口对中国共产党殷切期望,还是当今时代潮流以及社会主义运动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必然要求。 当前,广大共产党员要积极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当中去,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和带领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治理理论

一、治理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治理理论的提出有其特有的现实理由,它是西方国家政府失败、多元主体管理能量激活和全球合作共治的产物。中国学者对于兴起于西方的治理理论存有分歧,有的学者否定治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认为治理理论针对的病症在中国缺乏典型性,而它所开出的处方在中国也缺乏相应的药材,它还有可能影响国家的政治安全。 1.1反对派: 1.治理理论针对的是西方国家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的双重困境,而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市场不完善和政府能力不足。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间不长,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各项保障机制也还不健全。就政府来说,因为机构臃肿和体制不顺,且在处理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又欠缺经验,所以也常有效率低下、干预不当和调控不力的弊病。 2.以自组织作为第三种协调机制的治理理论能够在西方赢得普遍认同,有赖于特殊的前提条件,而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前提条件。在治理理论的质疑者中,这一点是被强调最多的。例如有的学者说过,“‘治理’离不开两个前提:一是成熟的多元管理主体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伙伴关系;二是民主、协作和妥协的精神”,而这两个前提在中国都不存在。还有的学者谈到,治理理论“所要求的治理的基础是完善的民主制度、健全的法治以及发达的公民社会”,而我国的国情与现状是“法治不够完善,公民社会与契约精神的缺失以及民主制度的匮乏”,因此“把本身就不成熟的治理理论引进中国,无异于缘木求鱼,痴人说梦”。 3.治理理论倡导没有政府的治理,客观上有可能为强国和跨国公司借机干涉他国内政、推行国际霸权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对这种危险的倾向,反对适用治理理论的学者已经列举出了一系列的论据:由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行为体数量很少,因而国际公民社会运动常常由总部设在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主导或受西方国家资助;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虽然需要经过充分协商和沟通,但最终总难以摆脱强国把持发言权的宿命;国际组织将经济援助与受援国的治理改革相挂钩,这种做法其实是逼迫受援国实行苛刻的结构调整方案;全球治理初看上去以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为宗旨,但其实质是要弱化国家主权和输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因此,“像世界银行这样的国际金融机构所推行的‘良行治理’,实际上成了以经济刺激为手段、而将西方的民主模式强加于人的另一种委婉而隐蔽的做法”。 1.2支持派: 其一,中国非政府组织缺乏理想的独立性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业已存在国家体系之外的社会力量,那么就不必再纠缠于中国是否有独立于国家的民间组织、是否有成熟的公民社会。换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CRRC)失语症检查说明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CRRC)失语症检查说明 整体注意事项 1对象:成人失语症患者。 前提条件:标准失语症的打分是由参加过失语症班井熟悉检杏赛的俭杏者来进行使用前要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不要自行对患者的反应进行解释,而要依据检查的规则进行。 3.患者的状态:尽量使患者在自然状态下接受检查,不要过于死板,要在过程整个注意此点。 4.检查者的说话方式和态度:检六者与患者接触时,说话的要零乱方式不要零乱和死板.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病前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态度要亲切,以求得患者放松安心检查。 5.对患者进行有关检查方面的说明:事先不对患者说明就进行检查会使患者反感,检查者要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求得理解,检杏之后,多数患者关心自己的结果,因此,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说明。 6.检查场所:选择能使患者情绪稳定接受检查的场所,避开噪音及人多的地方; 7.陪同人员;失语症患者通常不愿让人知道白己的语言缺陷i,所以即使妻子或丈夫有时,也要尽量不要赔伴,采取一对一的检查方式。 8.甲患者的疲劳情况:失语症检查中,在超过30分钟以上,患者常出现疲劳不能表现出实标的问题,此时宜中断,采取分数次进行 9.止检查:有时出现失败或拒绝局面,此时暂时终止,待安静下来再继续检查,出现保持状态时,通常是由于患者疲劳过度引起的,这时可改时间进行。 10.检查顺序:由开始到结束两周时间 11.检查顺序:此检查是通过不用语言模式来观察患者的反应,在一些项目中使用相同的词语,为尽量减少由此造成的对容的熟悉,在图位置的安排上有一些变化,并设了终止标准。 12.用具 (1)使用说明 (2)记录用表(包括计算用纸) (3)图片,词卡 (4)实物(手帕,牙刷,硬币,钢笔,梳子,钥匙,剪子,镜子,牙膏) (5)铅笔〔在文字检杏时提示用) 13.记录:如实记录患者的反映,身体姿势.表情的反应,这些对以后的判断和训练有帮助,另外要考虑到以后别人可能会看,尽量能让别人看明白。 为便于记录最好给提示和自己修正制定一个符号,而且要明确符号的意思,要记录提示前患者的反应,在什么地方给提示以及提示后的反应 14.打分:患者的反应多种多样.因此,在根据患诉的反应选择属哪个阶段时要了解评价目的和整体情况而选择相应的等级,尽仗避兔机械的打分方式。在难以选择规定的等级时,给予注释。检查要按顺序从项目1项开始,但以4计算,1i听,2说,3阅读四大项目之间,从哪一项开始都可以。 (1).采用6等级(6-1分)评价,6级和5级为正答,4至一级为误答。 也可以采用两娜级评价,正答和误答.两种打分比较见下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要点

复习要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指中国社会自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相一致,设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3.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8、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好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做到有秩序。方法: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与集成,必须全面系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切实遵循改革内在规律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制度。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关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有关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地方政府治理运动标志着人类公共生活新时代的来临,自9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成为西方学术界特别是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探讨的理论热点问题,以治理为研究对象的著述大量涌现。我国也受到了治理运动及其相关理论研究活动的影响,国内学者不仅致力于将国外治理理念的成果引进国内,同时也对其展开了自己的思考,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有意识地对其本土化,在加深研究国外理论成果的同时,也取得了属于自己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领域的理论成就,形成了理论研究与运用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共同发展的局面。从知识论的角度看,治理理论是我国学者在寻求解决政府危机和社会矛盾问题上所做出的一次尝试,它打破了人们长期存在的两分法的思维模式,促进政府在管理方面由“统治、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而向“治理”新的管理模式转变,它以崭新的知识体系和独特的分析框架建构起一种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命题。从实践论角度来看,治理理论是指引我国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以来政府改革的方向,力争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以治理理论要求合作的价值追求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条件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善治的政治局面。本文在回顾治理理论兴起的缘由基础上,对治理概念、国内外学者有关治理理论的研究现状、治理的中国适应性问题以及治理运动在中国开展情况做一个综述性研究。 关键词:治理理论;治理实践;地方治理;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研究综述 自从1989年世界银行在讨论非洲的发展情况时首次提出“治理危机”以来,“治理”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很快引起广泛关注其实“治理”并不是新造的词汇,早在14世纪末叶,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就是用过这个概念,用以表明上帝授予国王对国家统治的权利,但是新世纪赋予了“治理”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并催生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运动,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运动传遍全世界,与此同时对治理理论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各国学者都为这一新的制度范式做出了卓越贡献,加快了治理理论体系的健全化和多样化,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各国政府改革都是力求实现治理和善治的政治运动,再此不得不承认尽管各国学者对治理有争议但是它却成为一个颇具潜力的公共管理研究新领域。 一、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一)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 人类政治历史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都是伴随着特定危机的爆发而发生的,之所以治理时代会降临,是因为传统管理的过程中政治家和学者们都看到了市场和国家都有失效的可能,只有建立一个政府、社会、市场合作的网络机制和体系才能有效应对当今社会危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本国民族产业的竞争力,各国纷纷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成为各国的共识,标志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而且在以19世纪工业生产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官僚化政府公共事务的管理越来越不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特别是发展国家中社会矛盾更是尖锐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加上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给输出国和输入国带来不均等的利益问题和全球面临的普遍性安全、生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