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建设管理机制的思考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合理建设和有效管理,对于调水灌溉、保产增收起到积极的保证作用,反之,则不能有效抵御自然风险,削弱了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农业基础,中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投入的力度,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主旨,就是要紧紧抓住水利这个重要环节,有效缓解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对于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一、我区农田水利设施基本状况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境内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总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旱涝灾害出现频繁。

全区现有基本农田总面积为71.45万亩,达标基本农田面积54.87万亩,其中:四田达标面积8.87万亩,灌溉达标面积49.56万亩。

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功能部分退化,不仅不能够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利工程老化,功能萎缩。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市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抗灾减灾功能逐步萎缩。泵站涵闸失修,配套不完善;塘堰淤塞,蓄水明显不足;灌区渠系破损,大部分土渠淤塞不畅,间渠、塘水库等设施之间分割分散,不能发挥应有的抗旱灌溉整体作用。

(二)小型水库年久失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据统计,全市共有中型水库2座,Ⅰ、Ⅱ型水库共86座。其中除短港、渔子河水库近年来争取国家除险加固资金外,大部分小型水库仍然带病运行,除险加固的任务艰巨。如城北李咀水库主要承担周边村抗旱灌溉排涝功能,由于养鱼、养鸡多种形式的经营开发,对李咀水库造成严重污染,并引起附近群众上访。特别是到了汛期,这些病险水库成了当地防汛抗灾头等大事。

(三)水质污染,威胁农业生态安全。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据调查统计,全市近一半以上农村人口饮水存在安全问题,饮用高氟、苦碱、污染水及血吸虫疫水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此外,利用污染水源进行农业灌溉,不但使农作物减产欠收,而且污染进入生态循环,严重威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急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农田水利设施运行效率低下。农田水费是维系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经济来源。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水费体制改革滞后,在供水、用水、护水等方面存在脱节现象,致使水费收取难度加大。继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业水价改革、水费计收与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乡镇、水管部门、农户三者之间矛盾集中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村按亩收费,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灌区上游水多,下游水少的问题,也有农田地势高低不一,高田水位不足,低田水位充裕,造成农户用水不均,出现争水抢水现象,导致客观上收取水费困难。由于管理体制不活,机制落后,致使水费收取难度较大,进而形成了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冰冻三次,非一日之寒”。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弱化既有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先天投入不足的因素,又有后天管理不畅的原因;经深入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利项目资金不配套,投入不足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主要靠政府和农民出工投劳进行的,继中央对农村一系列改革,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政策相对滞后,特别是在资金安排方面明显不足。中央水利建设的重点是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本由地方政府负责,目前县、乡级财政仅是吃饭财政,特别是乡级财政举步维艰,仅靠上级转移支付保障基本运转。因此,对国家、省支持的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以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项目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对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管理体制不畅,农田水利体制改革滞后

近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取消“两工”,对种粮、购买农机具和良种进行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应该说调动了农民种田种粮的积极性。但随着这些政策的调整,农田水利体制改革要明显滞后,特别是取消“两工”即积累工和义务工,“一事一议”制度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严重缺位。大多数小

型农田水利的产权不明,名义上是集体,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主体,与土地承包经营相比,农民没有更多的积极性。

第三,缺乏统一规划和技术指导,管理措施不到位

从调研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市、镇两级水管部门职责不明,出现管理断档。如乡镇水利管理部门经历了多次改革,管理权在市管局和乡镇之间模糊,难以明确管理主体。因此,造成该乡镇管的而未管,该市水管部门管的又难以到位。大部分农田水利建设没有长远的、系统的综合规划,加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乡镇水利管理站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依靠“以钱养事、以事养人”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削弱了乡镇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上专业人才的缺乏,水利业务工作难以开展,造成一些水利工程建设的盲目性和质量低下,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三、对策与措施

(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农田水利建设是为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全面服务的基础设施,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要按照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水利部门要与新农办等相关部门联系,围绕“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健全管理体制,以点带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城北龚河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将饮水安全、农田灌溉、环境治理等方面结合起来,做到统一安排,同步实施,龚河村既是新农村建设试点,又是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重点,做到水利规划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机制。

一是抓住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扩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当前严峻的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下,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着重点。在实施拉动内需的十大措施中,农田水利是重点,在拉动内需1000亿元投资中,其中水利基础设施200亿元。近期,财政部水利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意见》。地方政府应抢抓机遇,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方针,以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策划现代农业项目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新增中央扩大内需投资,扩大对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重点抓紧策划和推进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堤涵闸整治、泄洪区建设、中小灌区改造、大江大河整治等基础设施项目;抢抓国家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工程机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科技支撑体系等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的策划。二是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投资和预算,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水源建设和骨干设施改造。鼓励和扶持民营水利开发,在投资环境、产权改革、民间资本等方面进行鼓励和引导,可采用“民办公助”方式给予财政补助,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吸纳市场资金,拓宽资金渠道,探索多元化投资的新路子。同时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各项专项资金,如以工代赈、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由各级政府统筹安排,整合使用,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有效机制。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义和镇在筹集资金方面采取灵活多样政策,即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向群众筹集点、镇级财政补贴点、向上级申报农业开发项目争取点多种途径,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

(三)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建立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随着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农村一些基础设施功能逐步弱化。长期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农田水利建设产权不明、权责不分、效益低下,特别是工程的建后管护是工程效益的关键,也是水利工程的薄弱环节。因此,理顺产权关系,明确投资主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拥有”和“明晰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原则,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如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建立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水合组织;对经营性的工程,可组建法人实体,进行企业化运作,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采取转让效益型、租赁资源型、承包公益型等管理模式,落实管护主体,实现滚动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体制不顺、管理不善、主体不明等问题。同时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积极推行“灌区+协会+农户”用水管理模式,既可保证农田用水,又可促进水利设施维护和保养。

(四)完善村级出资投劳“一事一议”机制,实施民主自治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农民既是建设投入主体,又是受益者,因此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用好“一事一议”,规范议事程序,做到事权财权公开透明,保证所议定的事项是农民真实意愿的体现,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在所议定的事项上。各级政府部门和村级组织把握利益原则、效益原则、合理负担原则,探讨“一渠一议、一堤一议、一库一议”的方式,可把农民投资出劳作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保障机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可实行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实行利益捆绑,走出一条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自我管理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新路子。如天鹅镇沈铺村村民承包350亩湖田,投入资

金20万元,新修沟渠2000米,小泵站2处,将低湖改成高产田,按照“谁开发、谁受益”原则,掀起农户自发投入水利建设高潮。

浅谈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浅谈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摘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国民基础建设。加 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稳步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快速发展是当前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现本文就从新时期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义开始分析,来探讨如何才 能稳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强管理 农业是我国国民产业结构中的基础支柱产业,是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 要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的高速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又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一个基础建设工程,必须要得到我 们的重视。以下本文笔者就来简要谈谈稳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义与具体 措施方法。 一、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大力促进 农业发展以实现满足社会发展对农业的需求。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促进新 时期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目前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我国人口众多 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为此必须要不断的提高农业生 产力水平,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而农田水利建设正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 提高而进行的基础建设。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的农村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生 产技术落后,甚至还是在靠天吃饭,若要改善这种农业发展现状,就需要做好农 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品进出口贸易量越来 越大,更是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 证农民稳定收入,同业也需要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2、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依然占总人口的较大部分比例,因此三农问题仍然是我 国未来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问题,保证三农的正常发展是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 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只有农业发展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为此,保证农 业稳定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自然也成为了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农村来讲,主要是指农民收入能够 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持续增高等方面。尤其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人口的粮食 问题更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农田水利建设正是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 高的基础,因而,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是保证可 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 二、稳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保证农业稳步 发展,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方法来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此,笔 者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做好设计规划工作、加强工作验收管理、 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等诸多方面来详细探讨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 1、农田水利建设要以人为本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农业生产顺 利进行,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所进行的每一项工作,都应紧紧围绕这个

关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及对策

关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及对策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那么,山区农村社会管理的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如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已经成为民政人必须研究的议题。为此,本人立足县情,略谈山区县域社会管理问题及思考。 农村社会管理,是指管理和规范农村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农村社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的利益关系,回应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的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建设经济社会以及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农村社会环境。核心指向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关健在于把握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活动轨迹的变化,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能力和科学化水平。所以,我县前些年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探索建立“五事”制度。我县位于鄂西北边远山区,境内有3369座山头,3193条沟壑,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省定国家级贫困县和湖北省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版土面积322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61个村, 28.7万人。早在2002年,为改变农村“松散无序”治理状况,我们由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化解农村“宗旨观念差,干群关系不融洽;法纪观念差,政策水平偏低;干部作风差,群众信任危机;团结协作差,班子力量涣散”等作风问题和困难难说、

事情难办等现实问题入手,探索实践“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的“五事”制度,正确引导基层干部深入农户,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谈心;用议事的方法促使干部尊重群众意愿,实事求是的作出决策;用党性的要求促使干部公开管理政务,自觉接受监督;通过“问、说、议、办、评”这种具体而实在的办法,着力疏通农村干部群众联系渠道,营造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的宽松环境,确保在干部问事中体察民情,在群众说事中解决民难,在定期评事中凝聚民心,使群众怨气、怒气有处可诉,急事难事有人解决,形成了干部与群众经常沟通的密切联系机制、群众议政参政的**管理机制、干部修正错误的整改机制、基层组织勤政为民的责任机制,化解了基层矛盾,创新了适合山区农村实际的基层**新路子。其经验在全国交流,项目被欧盟和国家民政部评为优秀奖、湖北省民政厅评为工作创新二等奖。 (二)创新实践“为民服务代理制”。由于山大人稀,山岭连绵,全县农村的5.265万户23.41万人分布在3200多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沟坡河谷之上。2005年,歇马镇长坡村一个特困户为了8株板栗树的所有权问题,到镇里、县里跑了19次,找了11个部门,历时8个多月才得以解决。此事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困难群众办事如此艰难,合法权益如何保障?**权利如何落实?民政部门该如何关爱弱势群体?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管理?于是,针对群众到镇上、到县城办事,出来一趟极不容易,有时为办一件事情,得跑好几趟、好几天,而困难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的现实问题。该县民政人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新的时期要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发展,就必须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为推动当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标签:基层党建措施对策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的基礎,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如何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群众信服的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针对目前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的分析,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新的思维和视角来评价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改革的精神、时代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开创精神的村(社区)级强班子、好班子,加快农村发展经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到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着力加强班子团结,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水平 团结是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加强班子团结,就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的好领导班子,尤其是选好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是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实践证明,哪里的党支部坚强有力,其他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得好,经济和各项工作也进步快,反之,各项工作就处于被动,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是选。在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下选拔那些热心为群众出力,公道正派,能领导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入班子;对精心选拔仍无合适人选的村,可以从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得力干部到村(社区)任职;注重从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务工经商能人中选好苗子,作为后备干部培养。 第二是训。加强培训提高支部班子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三是调。对那些年老体弱、不发挥作用的支部书记,必须坚决调整。 第四是稳。基层干部常年工作在第一线,任务重,难度大,非常辛苦,各级党委既要支持他们工作,又要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调研

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调研 “十二五”以来,区委、区政府抢抓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改革发展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会议精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的思路和要求,以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推动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按照“北治山、南治洼、中部实现集约化”的目标,不断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增加投入,狠抓落实,着力解决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节水灌溉、饮水安全、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还成立了由水务局牵头,农牧局、林业局和农开办参加的联合调研组深入到各镇乡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展开调研,为我区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保驾护航。 一、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丰润区位于唐山市中部,总面积129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2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 97.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88.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 72.6万亩,低压输水管道控制面积 69.9亩,埋设输水管道430km,渠道防渗面积 0.3万亩,微灌面积 0.15万亩,其它 2.25万亩;机井保有量15500眼,以欢喜庄、沙流河等镇乡为重点建成万亩节水示范区13个;有塘坝22处,有效库容 74.6万m3;境内有市管中型1 水库1座(邱庄水库),库容

2.04亿立方米,建有乡管小型水库8座,大部分为干库,总库容 1726.5万立方米;在南部洼地建有排水站16座,配套干支渠系总长 23.2万米,桥闸涵渠系建筑物3500多座,控制排沥面积25万亩;有两处中型灌区,其中白官屯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左家坞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白官屯灌区南部渠系为灌排两用,共有灌溉渠道 90.3km,配套建筑物796处。这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程建设情况 多年来,我区一直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战略举措来抓,以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着力解决了干旱缺水、水土流失、饮水安全等问题,全面改善了农村水利设施基础条件。由于我区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就显著,连续多年在河北省人民政府“海河杯”竞赛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1、以促进农业增收为目的,扎实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向纵深发展 针对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在大力推广工程节水措施的基础上,广泛推行管理节水、农艺节水,积极探索综合节水农业建设管理新途径。2在工程建设中,坚持集中连片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大力推广水泵出水口与管道对接、IC卡灌溉计量系统、综合节水模式,先后以欢喜庄、沙流河等镇乡为重点,建成万亩节水示范区13个。今年,在丰登坞镇杨庄、小任庄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安装管道18万米,配套水泵230台套,安装IC卡控制柜230套,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并被定为2011年全市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议的观摩现场。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同时,在全区范围内针对各镇乡实际情况,大力推广智能IC卡灌溉计量系统。 目前,全区累计推广IC卡计量系统2000多套,地下节水管道达到430万米,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72.6万亩,年可节水5000多万立方米,节电726万度,节地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一名基层干部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建言 湖北省兴山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 过去,社会管理的中心在城市,而当前,社会矛盾较多地集中在农村。农民增收难、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村社会治安日益复杂等问题,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由此显得异常迫切与重要。农村社会管理的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如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年多来,我立足本镇实际工作,全面了解全镇10村情况,并挂驻一个高山烟叶村-龙门河村。此外,利用党校学习、乡镇交流等机会深入我县多个乡镇和行政村实地考察,现就调研所获略谈山区县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及思考。 兴山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现状 (一)创新“两会两评”模式 我县现有96个村(社区、居委会),每个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般为4至5人,需要面对600至2000余名群众,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但部分村存在挑“双岗”未履“双责”的现象,加上党员干部老化,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无财力,难于服务群众。面临这种窟境,我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一方平安。“党支部+关怀理事会”和“村委会+户联理事会”的成立,整合了留守人力资源,健全了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和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加快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南对河村的快速发展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两会两评”机制,是教育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是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更是增强党员、干部、理事履行职责动力、持续力、活力的好手段。 (二)以“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农业人口13.6万人,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如南阳镇两河村,古夫咸水村,水月寺镇梅坪村,榛子乡育林村,高桥乡双堰村等,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差,且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面对建设资金不足、发展相对滞后,而待建地区多的困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榛子乡共种植烤烟16000余亩、南阳镇共种植烤烟4000余亩,多年来和平村、龙门河村坚持将烟叶、蔬菜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当地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基本实现了水、路、渠、电、网的“组组通”,成了改善农村环境的“金钥匙”,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10年全县已投资2860万元,完成全县8个乡镇130.1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投资2270万元,解决了8个乡镇85 个村5.86万人的饮水安全;新增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使全县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44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三)推进“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逐年提高。2010年落实义务教育新机制保障资金1014万元(中央637万元,省级315万元、县172万元),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100所,全县农村参合人数13176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61%,基本建成农村卫生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逐年完善,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600余个,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万人,

浅谈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浅谈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发表时间:2019-05-09T10:02:14.043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下作者:严汪钧[导读] 本文针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管理,从存在问题和改革的角度简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管理的措施。(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00)摘要:本文针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管理,从存在问题和改革的角度简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管 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农田水利建设是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兴水利、除水害,针对我国当前农业和水利的突出问题、如何采取措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解决这些矛盾,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农田水利建设意义深远。 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机制改革,加快实施灌区管理机构定岗定员和工程维修养护定额的试点和推广,改革水价和水费计收机制,为工程良好运行和节约用水创造条件。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机制改革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战略举措。 1 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大部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均修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地方政府和农民这两大“主体”对农田水利建设、维修、管护重视不够,职责不明、投入不足,造成农田水利持续发展缺乏后劲。家庭承包制改革之前30年兴修的水利工程,国家总投资共763亿元,而社队自筹及劳动积累,估计达580亿元。但近几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远滞后于现实需要。近年来,从重庆、成都大旱到2009年的河南、山东等华北地区大旱,到2010年的西南五省区大旱。大范围干旱充分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等突出问题。 1.1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由于勘测、规划、设计仓促,经费不足,配套不全,施工条件简陋,工程质量差,后期又缺乏维修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普遍老化损坏,农田水利田间工程的现状更令人担忧,导致输水效率低,渗漏损失大。因此,一方面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是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低。 1.2农田水利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近年来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呈现下滑趋势,农田水利建设滑坡,既影响当前粮食增产,又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 1.3观念和管理方式滞后,在水务系统中,特别是处于基层的水利管理单位,还停滞在原有的思维观念中,习惯于工程建设严重依赖上级的行政命令,沿用粗放的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 1.4管理机制和养护机制不健全,我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区大多是上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加之经过长时间运行,由于管理和养护维修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设备老化失修、坍塌损坏严重、利用率低下、水资源损失浪费严重。 因此,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势在必行 2 实施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机制改革措施 2.1强化组织领导,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组织领导工作,区、县成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机构,明确目标和责任,落实有关政策,组织规划编制,抓好项目实施,加强监督检查,并明确分工,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同时,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指导和检查监督。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者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建设、使用维修、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 2.2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财政部门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改革部门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要整合国家现有的各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3加强调查研究,及早提出应对措施,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采取以区县为单位,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每个区县都要编制,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布实施,讲求实效。规划按程序经过审批后,即为安排国家补助资金的依据,申报项目必须符合规划要求。水利部门要从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 2.4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的功能,同时转变领导方式,实行“一事一议”,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把握政策界限,按照工程性质和受益范围正确运用“一事一议”规定,实行民主决策。但决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削弱政府“统”的功能,而是改变过去的指令性干预方式为指导性引导方式。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承担起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服务、组织协调和编造调度的职责。 2.5 进一步深化农田水利建设机制改革。加快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进一步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积极性,促使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经营走上以存量换增量、卖旧建新、良性运行、滚动发展的健康道路。 2.6 科学规划农田水利工程,调整农田水利的供给结构,实施科学规划。政府应从整体、长远角度对水利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大力引进、培养、选拔各类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并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推广各种先进适用的农村水利科技成果,尽快改变传统落后的农村水利技术和方法。针对农村水利的技术难点,研究开发合适、质优价廉的农村水利设备,建立农村水利技术开发、推广和服务体系。 3 结束语

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调研

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 调研 “十二五”以来,区委、区政府抢抓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改革发展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会议精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的思路和要求,以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推动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按照“北治山、南治洼、中部实现集约化”的目标,不断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增加投入,狠抓落实,着力解决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节水灌溉、饮水安全、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还成立了由水务局牵头,农牧局、林业局和农开办参加的联合调研组深入到各镇乡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展开调研,为我区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保驾护航。 一、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丰润区位于唐山市中部,总面积129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2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97.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8.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72.6万亩,低压输水管道控制面积69.9亩,埋设输水管道430km,渠道防渗面积0.3万亩,微灌面积0.15万亩,其它2.25万亩;机井保有量15500眼,以欢喜庄、沙流河等镇乡为重点建成万亩节水示范区13个;有塘坝22处,有效库容74.6万m3;境内有市管中型

水库1座(邱庄水库),库容2.04亿立方米,建有乡管小型水库8座,大部分为干库,总库容1726.5万立方米;在南部洼地建有排水站16座,配套干支渠系总长23.2万米,桥闸涵渠系建筑物3500多座,控制排沥面积25万亩;有两处中型灌区,其中白官屯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左家坞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白官屯灌区南部渠系为灌排两用,共有灌溉渠道90.3km,配套建筑物796处。这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程建设情况 多年来,我区一直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战略举措来抓,以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着力解决了干旱缺水、水土流失、饮水安全等问题,全面改善了农村水利设施基础条件。由于我区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就显著,连续多年在河北省人民政府“海河杯”竞赛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1、以促进农业增收为目的,扎实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向纵深发展 针对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在大力推广工程节水措施的基础上,广泛推行管理节水、农艺节水,积极探索综合节水农业建设管理新途径。

调研报告: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乡贤与现代乡村治理调研报告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乡贤与现代乡村治理调研报告 一、乡贤与新乡贤 乡贤是指在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它还有一种名称叫“乡土精英”。乡贤的“乡”不是单指“乡村”而是有“本土”、“故乡”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社会治理中,县以下的区域是没有国家权力组织的,从县衙到底层民众之间存在巨大权力真空,主要依靠一些特殊的管理人员来填补。地域性、知名度、道德观,是构成传统“乡贤”的三个基本要素。 现在人们说的“乡贤”,已不再局限于道德和声望层面,而是扩展到了包括在经济、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非凡业绩的精英名流。央视节目“走基层我眼中的乡贤”,当中的主角有回乡培育乡村文化的赤脚教授,有担任村第一书记调解村民纠纷的退休司令员,有散尽钱财为农民找井打井的退休地质专家,还有自造农民电影的文化站站长。从这些先进人物身上,我们会发现“乡贤”在今天的概念较传统意义上

有所变化。“新乡贤”主要指从乡村走出去的人才,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回乡后以他们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道德力量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当前,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致富能手等先进典型,正在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 二、乡贤参与现代乡村治理的前提 (弘利教育) 现代社会中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前提可分两方面来看,一是必要性,二是可能性。 (一)必要性:现代乡村治理模式面临的困境 1、“私”的观念抬头,“公”的问题涌现 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变迁,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县政绅治”、新中国成立初的“乡政权”模式、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以及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每家每户都是靠自己的本事来经营,不再是推行人民公社时期的平均主义。时间久了,“私”的观念逐渐抬头,公家的事情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去过问了。我们没有理由去指责村民中“私”的观念的出现,因为这种观念是人性与生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关键词】:农田水利; 水利建设; 新农村 【论文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文章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

关于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案

关于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84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水利部研究办理,财政部会同办理 提案人:李卫华 主题词:水利 提案形式:个人 内容: 今年2月初,我国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8省冬麦区出现严重旱灾,全国作物受旱面积最高峰达1.61亿亩。目前,随着冬麦区各地抗旱成效的不断显现,以及近期多次降水过程的有利影响,前期严重干旱的北方冬麦区旱情已经明显缓解,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国家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病险水库加固等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较多,效果也很明显,但作为对农业影响最直接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严重滞后,水利设施不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各级财政投入有限,村组两级缺乏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应该建设的农田水利设施无法建设,已建的农田水利设施失修,造成沟、塘、库、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有的地方平时挖沟不修闸,雨水流失很快,造成地下水位不断降低;有的地方重排涝不重抗旱,很多机井淤积得不到清理;有的农田没有机井、没有水源、机械不配套。农业生产遭受自然灾害面积增大,增加了农民生产的风险和农田排涝抗旱成本,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较少,导致在今年出现干旱时,很多田块小麦没有得到及时浇灌,以致小麦根系较弱、分孽较少、叶片发黄,对今年午季小麦稳产高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说农业生产条件退化是制约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障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是势在必行。为此建议: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制定和完善绩效考核奖惩办法。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的法律法规。要切实调整思路,分区域制定完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按照旱涝兼治、治旱为主的原则,不断扩大旱涝保收农田面积。 二、健全政府投入机制。国家财政要不断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要在支持大中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手段,吸引社会资金增加投入。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下)试卷答案(85分)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下)试卷答案(85分)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 则》解读(下)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考试说明]: 1、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正确 错误 2、《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为规范。 正确 错误 3、“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内容之一。 正确 错误 4、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是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正确 错误 5、《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聚焦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体现现实针对性。 正确 错误 6、监督的任务与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

错误 7、《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提出,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 正确 错误 8、《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提出,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正确 错误 9、《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提出,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正确 错误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迎来清气上扬、浊气下降的发展新境界。 正确 错误 11、《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框架可分()大板块。 二 三 四 五 12、《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框架可分()部分。 10.0 11.0 12.0 13.0 13、《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的“一个坚持”指的是()。

如何有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如何有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水利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中农田水利建设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性、中心性环节。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农田水利建设应积极树立新思路、新观念,探究出水利建设的新方法。基于中央对农村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大量资金及政策倾斜投入到农村事业的发展中,农村借助改革春风在各项事业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本文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要点 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方面,我国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例如,美国加利规范化灌排工作法律法规体系,适当放权,在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主要承担服务者角色。而在澳大利亚,农田水利建设更加注重效益项目和指标,也实现了水利设施管理的私有化,落实水权市场的交易机制。 一、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一)施工建设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 施工管理的科学性要通过全面、切实有效的管理体制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通过管理原则、管理条例、管理目标,明确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权利与职责,做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章可依、有度可量。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施工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进行,没有清晰的权责制度规定,没有具体的管理条例,给水利工程施工的开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二)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准备好多套方案,以更好地规避风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施工因素主要是没有严格的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人员管理方案及缺乏相应的配套施工方案等。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都采取承包制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有效增快了施工进程速度,但也很容易显现出弊端,主要表现为疏于管理而导致出现非法转让承包及分包问题。因此应积极实行承包和责任双轨制。 (三)施工缺乏多样化的资金来源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多数依靠财政拨款,地方性的资金筹集过少,致使水利工程的建设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缺乏资金上的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就很难做到保质保量的开展。 二、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做好农业发展基础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做好农业发展基础 农田水利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是否可以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现阶段我国已经出台相关的政策,切实提升农田水利建设领域中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本文当中详细分析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希望可以在日后妥善完成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推动我国农业逐渐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上。 标签: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基础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做好农业发展基础的研究背景 农田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领域中的重要构成成分,可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在我国维护生态环境稳定性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现阶段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明确的提出需要提升农田水利领域中的投资力度,并编制相关的制度,妥善完成农田水资源管理工作,以便于可以将农田水利建设的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推动我国逐渐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也可以让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当中,展现出较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田水利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农田水利指代的是提升农业产量的各种水利工程措施,也就是在建设及应用各种科学合理农田水利措施的背景之下,对农田水资源供给情况及当地水利条件进行改善,促使农作物能够更为顺利的生长发育,切实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并对当地生态环境稳定性进行维护。从整体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得到水利基础设施支持的产量超过没有得到水利基础设施支持的农田产量一倍以上,这一现象可以体现水利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粮食生产收入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只要是可以提升粮食的产量,那么就可以让农民的收入得到一定程度提升,推动农村经济走上一条稳定发展道路上。但是以往我国农业生产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各种自然灾害都是会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很多地区因为遭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对农民的经济效益水平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切实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能够让农田实际运行过程中展现出更为强劲的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及时的向农作物供应生长发育所需水资源,促使农业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各个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地区当中,即便是遭遇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可以施行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解决问题,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除去上文中所说的问题之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向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从而农民就可以选取其他高产农作物种植,促使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方法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顺平县白云乡党委书记刘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作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在社会管理中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通过省委党校集中学习,我对创新社会管理和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受益匪浅,感受良多,结合本次学习,谈谈自己对创新社会管理肤浅认识和体会: 一、抓基层,打基础,夯实组织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是抓基层、打基础,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也是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创新组织设臵,健全组织网络,扩大组织覆盖,让基层组织体系覆盖社会管理创新的全过程,让基层组织成为加强社会管理的战斗堡垒。二是注重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把更多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最基层,壮大村级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抓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用转化”工作,让新农村服务中心成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文化培育的中心。三是发挥组织功能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功能。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党

员承诺制,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在实施“一事一议”制度中发挥作用的新途径,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二、抓班子,带队伍,强化力量保证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一是着力抓好班子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增强领导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开展好在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中开展思想作风建设整顿活动,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二是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有文化,办事公道、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发展为党员,让党员队伍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力军。三是注重提升能力素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采取党员分类定位管理、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等方式,实施“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党员队伍推动科学发展、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和群众内在需求的有效对接。 三、抓重点,拓领域,破解制约难题 当前,白云乡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基层党建工作破解制约社会管理领域的问题,关键是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和重点环节的党建工作。一是推进村党建工作。推进村党组织建设,努力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按照便于党员参与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全面大力推行落实村队建设网格化管理,实现社会管理在村队的全覆盖。二是抓好重点领域党建工作。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经济类、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

基层反映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存在四大问题亟待解决

基层反映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存在四大问题 亟待解决 摘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农业的发展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以及人们的生活情况,因而必须重视农业的整体发展,然而基层的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现今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会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影响,文章具体介绍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其能够改变阻碍农业发展的条件,提升农田的产量。现今所指的农田水利工程就是通过建设水利设施,例如灌溉、排水、防盐渍等设施,确保农田的产量。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改善和调节农田水的分布情况,充分满足农业的用水需求,进而确保产量。 1 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 1.1 能够促进农业发展,确保社会安定 农业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团结直接产生影响,只有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才能促进国家的建设。在我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项目,只有稳定发展农业,才能促进国民经济不断进步,社会才可以更加稳定。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

的发展,因而,必须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安定团结。 1.2 保证国家食物安全 如今,我国大多数农产品均来自于灌溉耕地,要稳定粮食的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最主要的就是更新和改造现存的灌溉设施。水资源限制农业的发展,我们无法明显增加农业用水量,为了迎合农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只能提升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这就需要建立现代的农田水利工程。 2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缺陷 2.1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存在的缺陷 ①没有对工程建设的全局进行考虑,导致工程建设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②存在重复建设和不合格工程问题。因没有合理规划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出现大量的重复建设。 ③建设标准过低。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所需的资金多是由人民群众自行筹集的,因而易引起资金不足问题,这样只能不断的将建设标准降低,明显的降低水利工程的使用价值。 ④建设进度缓慢。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较小,因而有些施工企业不愿意承揽。 ⑤监理机制不完善或者资金不到位,这些都可能引起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缓慢,无法按时完成工期。 2.2 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存在的缺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