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农村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农村改革书写辉煌历史乡村振兴擘画宏伟蓝图——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

目录

一、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2)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跨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 (3)

(二)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保障了基本供给。 (4)

(三)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生态功能逐渐增强。 (5)

(四)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6)

二、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8)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增强。 (8)

(二)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趋优化,主产区优势逐渐彰显。 (9)

三、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 (10)

(一)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 (11)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发展,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11)

(三)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驱动作用增强。 (12)

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农业功能不断拓展 (12)

(一)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迅速,组织化程度提高。 (13)

(二)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大量涌现,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13)

(三)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改变了农业生产时空分布。 (14)

(四)农业功能不断拓展,新动能加快成长。 (14)

五、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面貌和环境焕然一新 (15)

(一)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交通、通信明显改善。 (15)

(二)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16)

(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显著提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16)

农村改革书写辉煌历史乡村振兴擘画宏伟蓝图

中国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开启于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调整。农村改革是党领导下的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新探索、新发展。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强大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取消农业税,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和“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农村管理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主要农产品产量快速

增长,13亿多中国人彻底告别了长期的农产品“短缺经济”状态,

农业的主要矛盾由产品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跨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解决好13亿多人的吃饭

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接连

跨上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仅有6000多亿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农产品提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激发了广大农民

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全国粮食

总产量1984年达到8000多亿斤,6年间登上两个千亿斤台阶;到1993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9000亿斤,用了9年时间,此后14年

间分别于1996年、1998年和1999年三次达到10000亿斤,但没有

站稳这个台阶,2000年至2006年连续7年低于10000亿斤,直到2007年才又重新站上10000亿斤的台阶。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

到12245亿斤[1],比1978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2.1%。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

反复强调,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中国的饭碗要装中

国粮。在新的历史时期,立足世情国情农情,提出了“以我为主、

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

确立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新目标,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持续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不断改革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前期连续多年增

产、起点较高的情况下,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确保国家粮食

安全的能力显著提高、物质基础更加雄厚。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

首次突破12000亿斤大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2013-2014年持续站稳新台阶。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上新台阶,首次

突破13000亿斤,之后的三年一直稳定在这一水平上。2017年全国

粮食总产量为13232亿斤,比2012年增产了987亿斤,增长8.1%。

(二)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保障了基本供给。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广大农户成为独立生产经营决策的

主体,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产量快速增加,确保了主要大宗农产

品基本供给,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从棉花生产来看,1978年全国棉花产量仅有217万吨,2012年

达到661万吨,增产444万吨,增长2.0倍,年均增长3.3%[2]。棉

花产量快速提高,不仅满足了国内城乡居民需求,还为纺织品出口

提供了原料保障,为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提供了坚实支撑。由于需

求下降,库存积压较多,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家

引导农民合理调减棉花产量, 2017年全国棉花产量为565万吨,比2012年减少96万吨,但和1978年相比,2017年全国棉花产量仍增

长了1.6倍,年均增长2.5%。

从油料生产来看,1978年全国油料产量仅有522万吨,2012年

增加到3286万吨,增加2764万吨,增长5.3倍,年均增长5.6%。

党的十八大以来,油料产量在前期处于较高水平的基础上,突破并

站稳3200万吨台阶。2017年全国油料产量达到3475万吨,比2012

年增长5.8%,年均增长1.1%。

从糖料生产来看,1978年全国糖料产量仅有2382万吨,2012

年增加到12452万吨,增加10070万吨,增长4.2倍,年均增长

5.0%。此后受国际市场供大于求进口增长较快、国内人工成本增加、种植效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糖料生产受到抑制,糖料产量高位波动。2017年全国糖料产量11379万吨,比2012年减少1073万吨,

但和1978年相比,2017年全国糖料产量仍增长3.8倍,年均增长

4.1%。

(三)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生态功能逐渐增强。

随着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改革的全面深化,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2017年全国林业

产业现价总产值(包括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达7.1

万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达1501亿美元,经济林产品、松香等主要林

产品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绿色

富民产业蓬勃发展。从主要林产品生产来看,全国木材产量1978年

为5162万立方米,2012年增加到8175万立方米,增长58.4%,年

均增长1.4%;2017年增加到8398万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2.7%,年均增长0.5%。油茶籽1978年48万吨,2012年增加到173万吨,

增长2.6倍,年均增长3.8%;2017年达到243万吨,比2012年增长40.5%,年均增长7.0%。

改革开放以来,林业生态建设不断深化,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启动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持续加大生

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林业生态功能逐渐增强。党的十八大作出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

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高度。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绿色发展作为新发

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林业生态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

31259万公顷,比1978年增长17.0%;森林面积达到20769万公顷,增长80.2%;森林覆盖率21.6%,提高9.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

151亿立方米,增长67.6%。

(四)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

费需求。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转化

升级,对畜禽和水产品的消费刚性增长,推动养殖业快速发展,主

要畜禽和水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持续稳居世界第一,有效满足了人

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从猪牛羊肉总产量来看,1980年全国猪牛羊肉总产量仅有1205

万吨,2012年增加到6463万吨,增加5258万吨,增长4.4倍,年

均增长5.4%。2017年全国猪牛羊肉总产量为6557万吨,比2012年

增长1.5%。在主要肉类品种中,1980年猪肉产量1134万吨,2012

年增加到5444万吨,增长3.8倍,年均增长5.0%。党的十八大以来,

猪肉产量高位波动,2014年达到5821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后受生产周期的影响,有所回落,2017年减少到5452万吨。1980年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27万吨和44万吨,2012年分别增加到615万吨和404万吨,分别增加了588万吨和360万吨,分别增长21.9倍和8.1倍,年均分别增长10.3%和7.1%;2017年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达到635万吨和471万吨,比2012年分别增加20万吨和67万吨,分别增长3.2%和16.5%,年均分别增长0.6%和3.1%。从奶类生产来看,1980年牛奶产量为114万吨,2012年增加到3175万吨,增加3061万吨,增长26.8倍,年均增长11.0%。2017年牛奶产量3039万吨,比2012年减少136万吨,但和1980年相比,2017年牛奶产量仍增长了25.6倍。

从水产品生产来看,1978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65万吨,2012年增加到5482万吨,增加5017万吨,增长10.8倍,年均增长7.5%;2017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增加到6445万吨,比2012年增加963万吨,增长17.6%,年均增长3.3%。水产品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养殖水产品产量增速快于捕捞水产品,养殖逐渐成为水产品产量增长的主导力量。2012年养殖水产品产量为3984万吨,比1978年增加3863万吨,增长31.9倍,年均增长10.8%;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为72.7%,提高了46.6个百分点。2017年养殖水产品产量达到4906万吨,比2012年增加922万吨,增长23.2%,年均增长4.3%;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为76.1%,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

二、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随着广大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增强和市场机制逐渐成为资源

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农产品生产日

益向优势产区聚集。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由以粮食生

产为主的种植业经济向多种经营和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从产值

构成来看,1978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为80.0%,

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 3.4%、15.0%和1.6%。经过近40年的发展,农林牧渔四业结构日益协调合理。2012年农业产值占53.9%[3],比1978年下降26.1个百分点;林

业占4.1%,提高0.7个百分点;畜牧业占31.9%,提高16.9个百分点;渔业占10.1%,提高8.5个百分点。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由产品总量不足转化为结构性

矛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

减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播种面积近5000万亩,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200多万亩,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正在加快形成。农林牧渔

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2017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

为55.8%,比2012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林业占4.8%,提高0.7

个百分点;畜牧业占28.2%,减少3.6个百分点;渔业占11.1%,提

高1.0个百分点。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

质导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迈进。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的同时,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各类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生产发展迅速。各地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加大市场短缺的农产品生产,强筋、弱筋

等专用小麦、优质稻、“双低”油菜等种植面积扩大,有机、绿色

等生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加快,具有显著地域特点

的特色农产品快速发展。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12.2万个,全国共建成绿色食品原料标准

化生产基地678个。

(二)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趋优化,主产区优势逐渐彰显。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取消统购派购制度,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

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广大农户生产经营决策自主权增强,开展主体

功能区划分,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益优化,主产区优势逐渐显现。

从粮食生产来看,粮食主产区稳产增产能力增强,确保国家粮

食安全的作用增大。2012年主产区粮食产量合计9393亿斤,比

1978年增长1.2倍;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76.7%,比1978年

提高7.4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施最低

收购价政策,整合补贴政策,新增财政投入向主产区倾斜,粮食主

产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2017年主产区粮食产量合计达到

10428亿斤,比2012年增长11.0%;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

78.8%,比2012年提高2.1个百分点。在主要粮食品种中,小麦主

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和江苏等省份,2017年5省小麦

产量合计占全国小麦产量的79.2%,比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比1978年提高23.9个百分点。大豆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和安徽等,2017年3省大豆产量占全国大豆产量的61.9%,比2012年提

高6.9个百分点,比1978年提高28.7个百分点。

从经济作物生产来看,也正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2012年新

疆棉花产量388万吨,比1978年增长69.6倍,年均增长13.3%;占

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为58.8%,比1978年提高56.3个百分点。近些

年来,国家在新疆开展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其他棉区生产萎缩,新疆棉花生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2017年新疆棉花产量为457万吨,比2012年增长17.5%;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为80.8%,比2012年提高了22.0个百分点。糖料向广西、云南和广东三省集中。2012年广西、云南和广东三省糖料产量合计为10760万吨,比1978

年增长6.5倍;占全国糖料产量的86.4%,比1978年提高26.3个百

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省糖料产量略有下滑,但占全国总产量

的比重进一步提高。2017年广西、云南和广东三省糖料产量合计为9992万吨,占全国糖料总产量的87.8%,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另外,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烟叶、茶叶等产品

生产也都形成了优势区域和地区品牌。

三、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

进入新世纪,随着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不仅取消了沿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还对农业进行各种补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