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评论员文章

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弘扬创新精神深化改革创新

——迎接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之三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以这一要求为改革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才能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我们应当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让科技创新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只有双轮驱动、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才能促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深化改革创新,就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全速发动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当前,无论是“部门领导拍脑袋、科技专家看眼色行事”的科技决策方式,还是“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的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无论是“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资源,还是“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的缺失,都是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弊端,都必须下决心予以革除。

深化改革创新,就是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服务科技创新的制度合力。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应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各地在创新发展中应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深化改革创新,就要以弘扬创新精神为方向,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我们不仅要大兴识才、爱才、进才、用才之风,也要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我们不仅要尊重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规律,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而且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度权。

从总体上看,今天的中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手抓、两个轮子一起转,我们才能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争取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人民日报》( 2016年06月03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迎接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之二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对知识、真理的追求,也要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实效来检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抓好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供给,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已稳居全球第二,但不少领域依然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与此同时,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消除贫困任务紧迫,民生问题牵动人心……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到生态文明、国家安全,都呼唤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果蓬勃涌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依赖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老路已越走越窄,亟须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从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寻求根本性转变。为此,必须深入研究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问题,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践行新的发展理念,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比如,发展不协调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要立足科技创新,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才能在新的发展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比如,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们只有不断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再比如开放发展,一方面我们要与国际展开创新合作、进行创新集成,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只有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国际经济和科技创新合作,在更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范围内参与全球治理,实现共同发展。

科技创新,贵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健康素质等,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从解决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民生问题,到满足宜居的生活环境、均等的教育资源、普惠的信息网络服务等民生诉求,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增加公共科技供给,逐步完善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方能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科技之光照亮亿万国民的幸福之路。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矢志增强创新能力,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人民日报》( 2016年06月02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迎接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之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深刻论述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意义,明确了推动科技创新的五大任务,激发起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热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将迎来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够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在这时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就是要牢牢抓住宝贵历史机遇,以强劲的科技创新、强大的科技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力量支撑。

从基础科学的突破,到高端技术的研发,从科学成果的转化,到创新创业的兴起,中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同时也要看到,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正是基于对科技发展形势的全面把握和清醒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努力方向。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根据“三个面向”,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我们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加强组织,全盘布局,这样才能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落实“五大任务”,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五点要求,是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牢牢把握、认真落实的五大任务。世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的竞争;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本质上就是占据创新先机。我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思想,根据五大任务的要求,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才能以源源不断的创新占据科技制高点、引领科技新方向。

科技是国之利器,中国要强大,企业要兴旺,中国人民生活要提高,必须要有强大科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中华民族必将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日报》( 2016年06月01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为美丽中国筑牢大地之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土好才能粮好,土安才能居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出台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向污染宣战,系统开展污染治理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至此,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大气、水、土壤三大环境污染问题,三个行动计划已全部制定出台。这是顺应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热切期盼的重要举措,是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土十条”尊重土壤污染防治客观规律,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注重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举措,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实施“土十条”,有利于化解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它将进一步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加快完善环保产业链。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污染防治。随着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地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将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重要作用。

实施“土十条”,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土壤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密切相关,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管理体制,聚焦突出问题,抓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大重点,以硬措施落实硬任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防治成效、有更多获得感。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形成人人关心、身体力行的土壤环境保护良好氛围。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土壤污染的形成非一朝一夕,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土壤污染治理周期长、成本高、见效慢,面对当前严峻的土壤环境形势,要充分认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既要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更要具备打持久战的耐心。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刻不容缓。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筑牢美丽中国的地基。

《人民日报》( 2016年06月01日 04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论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

怎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贡献?关键就是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二是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三是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这3个主要方面特性,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总的遵循,为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指明了努力方向。

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就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同时,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只有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如何体现原创性、时代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要看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必须积极回应时代的问题。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

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必须在学科体系建设上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我们所要构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是这一体系的努力方向。同时,必须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这样才能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赢得更多话语权。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重任。只要我们不畏艰辛、奋发作为,就一定能够拥有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学术能力和水平,也一定能够在不断推进的理论创造、学术繁荣中激发前进动力、引领时代进步。

《人民日报》( 2016年05月20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论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

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直接关乎其发展水平和社会贡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至今依然显示出科学理论的伟力,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在当今西方社会,马克思也曾被思想界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才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和中国面貌的深刻变化,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所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源头活水。

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给出了明晰的答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学习和研究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本着科学精神、下苦功夫才能掌握真谛、融会贯通。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搞清楚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会有所作为;只有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能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努力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一定能不断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更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人民日报》( 2016年05月19日 04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最美家庭弘扬时代新风

5月15日是第二十三个国际家庭日,家庭幸福是永恒的追求,愿天下家庭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和谐,关乎家庭成员福祉,也关乎社会文明进步。5月15日,2016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揭晓,在这场群众广泛参与的寻找活动中,全国各族各界家庭分享良好家风、聆听幸福故事,追求最美、追求幸福成为更多普通家庭的努力方向,为家庭文明建设培植了丰厚土壤。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先贤在建功立业的同时,都重视家庭建设,流传至今的大量优秀家风、家训、家书,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为国家为民族筚路蓝缕、开创事业的同时,也为后代留下优良家风,或高风亮节,或允公允能,或崇简尚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永远指引、激励后人为家庭幸福、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懈进取。

“家是最小国”,观察家庭的发展演进,要放到时代的浪潮中。中国人的家庭建设当下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城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人口大流动,传统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分离成为很多家庭的常态,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家庭生活中,婚姻、养老、家庭教育等问题凸显。与此同时,生活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快,不少人忽视了家庭的经营与建设,尽管生活水平提高了,困扰家庭生活的问题却多了起来。

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之所以影响广泛,正是因为重视家庭建设契合社会心理需求。它提醒人们,家庭如花,需时时浇灌才能花好月圆。这是一个动人的过程,人们在晒家风、讲家史、赛文明中寻找家庭幸福的密码,从中体认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进而形成向上向善的共识。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的过程——每个家庭成员在寻常生活中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崇真向善爱美成为家庭新风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传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寻找“最美家庭”,弘扬时代新风。我们期待,寻找活动不断向纵深开展,在城乡之间激荡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扎根人们的心灵、滋润人们的精神,一起描绘家庭和睦幸福、社会文明进步的美好画卷。

《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6日04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

——一论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突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历来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两个不可替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源远流长、体大思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始终与社会的大变革相伴随。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空前广泛深刻,实践创新堪称前无古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学术活动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崇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就一定能够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不辱使命。

《人民日报》( 2016年05月18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

——二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两学一做”,学是基础。从思想上把握好“为何学”,在行动中回答好“怎么学”,才能学得深、学得透。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具时代特点的新要求。学系列讲话,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等重要读本,在全面、系统、深入上下功夫,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

毛泽东同志说过,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必须一学到底。学深悟透,就像在山顶瞭望,看得更远更广;一知半解,则犹如盲人摸象,难以消化吸收。学习系列讲话,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要系统地领会好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不能只是断章取义,而要掌握贯穿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领悟好讲话背后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精神、真挚为民情怀和务实思想作风,更好地用以指导和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突出重点、聚焦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必须坚持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经济发展迎来新常态,如何加快发展转型的步伐?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分析化解深层次的矛盾?从严治党不松劲,如何持续补好理想信念之钙,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新要求学好讲话,才能在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辨证施治的药方,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学系列讲话,是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充电、加油。能否全面系统深入地学,决定着党员干部的思维层次和工作水平能否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用系列讲话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就一定能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更好地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人民日报》( 2016年05月09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学习贯彻党章是第一位要求

——一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怎样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做合格党员,怎样才能抓住根本、夯实基础?“‘两学一做’,基础在学,首先要学好党章”。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安徽调研时的讲话,揭示了学习党章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立了方向。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依据和总遵循,也是全体党员言行的总规矩和总遵循。当一名合格党员,最基础、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树立党章意识、学习贯彻党章,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搞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反过来看,如果党章意识不强、学习党章不力,甚至将党章束之高阁,就会出现党的观念淡漠、理想信念动摇、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可以说,对广大党员而言,树立党章意识才能坚守党员本分;对各级党组织来说,学习贯彻党章才能履行应尽职责。

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中央把学习党章摆在首要位置。由此也可以明确,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要廓清那种不重视学习党章的错误思想,就要拒绝那种将学习党章娱乐化、庸俗化、随意化的倾向,就要摒弃那些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深的问题,切实把学习党章摆在首位。让8700多万党员通过重温党章党规,进一步明确做合格党员的标准,更好地尊崇、敬畏和遵守党章党规,才能不断砥砺信仰信念、锤炼党性修养。

学习党章不能停留于抽象原则,而应该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联系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实际,联系党的理论发展和今天坚定理想信念的实际,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今天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联系党的性质宗旨和今天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联系党员义务权利和今天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联系党的纪律规矩和今天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实际,真正将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党章就是共产党人的“道”,紧紧扭住这个“道”,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就能抓住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根本,抓住领导改革发展的关键。

《人民日报》( 2016年05月06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不承认“九二共识”就是破坏两岸关系共同政治基础

今年以来,台湾政局变动,台海局势波诡云谲,两岸关系面临道路和方向选择。是继续坚持“九二共识”,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行稳致远;还是采取回避、模糊的态度,拒不放弃“台独”分裂主张,让两岸关系重回不安与动荡,是摆在台湾新当选领导人及民进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我们将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将坚决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让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重申了大陆的原则和底线,展现了善意,表明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和决心。“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础,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动。

“九二共识”之所以在两岸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就在于回答了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性问题。1949年以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最基本的现状。“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是两岸双方对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一客观事实和现状的共同确认,是两岸双方授权认可的,不是哪个政党的专利。

不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就会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2008年5月,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互致函电,同意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中断近9年的商谈。2014年2月,国台办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也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实现负责人互访会面。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两岸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加,两岸领导人得以实现66年来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为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可以说,8年来,两岸关系每跨越一步,都是双方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累积政治互信的结果。否定“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不认同其核心意涵,势必导致两岸关系现状的改变,两岸政治互信及制度化协商机制就会坍塌,台湾新当选领导人承诺的所谓“维持现状”就只是一句空话。责任及产生的后果只能由民进党当局承担。

20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关系就可破浪前行,前景光明;反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舟难免偏离航向,风雨飘摇,甚至触礁沉没。过去8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程也表明,“九二共识”这一共同政治基础就像定海神针,有了它,两岸关系就能稳定、就能发展、就有成果;有了它,两岸关系就能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不会因为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而“跑偏”。

坚持“九二共识”既是我们的原则,也是我们的善意。对“九二共识”的态度,对两岸关系性质的认识,也是检验双方善意的试金石。我们愿意在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协商谈判,促进两岸经济、社会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携手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使两岸共同利益的“蛋糕”越做越大,造福两岸民众。

当前,两岸关系到了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来之不易,需要悉心呵护,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它的珍贵。台湾当局新当选领导人需要作出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选择。

《人民日报》(2016年05月05日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改革深耕希望的田野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牢牢抓好,始终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深化农村改革的深刻意义,指出了加快农村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30多年前,小岗村18位村民摁下土地承包的红手印,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从“大包干”到发展乡镇企业,从农民进城务工到取消农业税,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深化改革,是兴农之要。持之以恒强农业、富农村、惠农民,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和经验,不断把农村改革推向深入。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这些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6年超过城镇居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农业农村发展成果丰硕。但也要看到,“三农”工作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截至2015年底,我国仍有5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只有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才能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今天,深化改革依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招。如何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意愿,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怎样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防止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如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破题的“牛鼻子”,就是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多要素联动,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让农村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加快农村发展,要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三大任务。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深化农村改革“最大的政策”。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适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符合农民群众意愿,必将极大地调动农民积极性和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改革助力农业农村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让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

《人民日报》( 2016年04月29日 04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

“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科学分析了我国宗教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对做好宗教领域重点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标志着我们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是指导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研判形势,直面突出问题,对宗教工作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宗教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得到贯彻,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宗教工作法治化明显加强,宗教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持续治理。实践证明,我们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国宗教工作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宗教领域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问题,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牢牢坚持好、贯彻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把认识搞准确,行动才能有方向。要看到,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存在具有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也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导”应该是我们对宗教问题的正确态度,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我们就能够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因素紧密关联,历史矛盾和现实问题相互交错,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互作用,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能不能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是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推动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和人才培养,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切实做好宗教领域重点工作。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必须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关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要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保护广大信教群众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是对他们的最大保护,增强他们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提高处理宗教问题能力,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宗教工作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各人民团体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宗教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不断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画出最大同心圆,共筑伟大中国梦。

人民日报评论员: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三论学习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网络生态事关人民利益,强调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广泛共鸣。

作为一个信息大平台、文化大熔炉,互联网对亿万网民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和舆论功能,为推动信息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然而网络不是世外桃源,离开法治和道德,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陷阱等就会大行其道,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就可能深受其害。全国7亿多人上网,肯定需要建设和管理,我们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让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谁都希望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惠风和畅的世界里,谁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我们说对于不同观点和想法要开放包容,决不意味着对损人利己违法犯罪行为姑息纵容。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延伸到哪里,法治就要覆盖到哪里。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才是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让这个家园清新宜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对互联网这样的新技术新平台新渠道,我们既不能有封闭的心态,也不能持消极无为的态度。企业要承担企业的责任,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党和政府要承担党和政府的责任,不能当甩手掌柜,而要提高治理水平,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现象,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广大网民也应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做到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一起来建设美丽精神家园。

互联网是技术进步回馈给人类文明的珍贵礼物。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共享优质信息,共护网络安全,共创更高质量的网络文化,互联网必将在推动社会和谐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网上网下就一定能画出共筑中国梦的最大同心圆。

《人民日报》( 2016年04月23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二论学习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群众在哪里,领导干部就要到哪里去,群众工作就要做到哪里,这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为各级干部走好群众路线、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指明了努力方向。

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连接“草根”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已有7亿网民,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政策决策有没有失误和偏差?如何把握老百姓的脉搏与心声?网上的民意尽管不代表所有民意,却是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来源;网上群众工作尽管不能代替现实中的群众工作,却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路径。新形势下,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衡量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不断提高这项本领。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互联网是个纷繁复杂的观点平台,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大家往往是七嘴八舌,想法也是五花八门,不能要求网民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群众希望了解的要主动宣介,对建设性的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各种批评和情绪化表达要虚怀若谷、诚恳回应,对模糊认识和错误看法要善于引导。只有把握网络特点、顺应网络发展规律,从网民行为习惯和心理变化出发,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广大网民实现有效沟通、良性互动,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网络成为沟通党心民意的快车道。

如何面对互联网监督?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作用。这一条,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好。对网络批评,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和监督,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都要积极听取、真心接受。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网上网下齐努力。顺应时代大势,走好群众路线,我们就一定能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实现亿万人民的伟大梦想而凝心聚力。

《人民日报》( 2016年04月22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网络发展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一论学习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

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丰富。在近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这一要求为我们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促进网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天的中国有7亿网民,而互联网的影响已辐射到十三亿多人民的工作和生活。远到偏僻乡野搭乘电子商务快车发展起来的“淘宝村”,近到几乎人手一机、须臾不可离身的移动网络平台,互联网的普及是当代中国社会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如何以新的发展理念统领网络发展,在互联互通、交流互鉴的同时确保安全可控,在资源共享、信息畅流的同时确保稳定和谐,在规范有序、互利共赢的同时促进繁荣创新,成为我们建设网络强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

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我们在互联网变局中找准前进方向提供了指南。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必须坚持开放互通、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繁荣互联网、用好互联网;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必须坚持依法治理、趋利避害,规范互联网、净化互联网、呵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随着网络的发展,世界正越来越“平”。而要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期待和需求,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更多人平等享受到技术变革带来的便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发挥互联网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网络应用普及都大有可为。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新的动力,落后产能调整需要新的替代,新的消费需求要靠新的生产方式去满足。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为此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我们不仅要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实现基础技术、非对称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也要更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把技术创新的成果更快更多地应用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互联网发展不仅要为物质文明的进步做贡献,也要为精神文明的提升作出努力。当今的网络社会早已不再是一个虚拟空间,而成为百姓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我们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用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也要畅通民意表达、回应网民关切,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也带来了国家治理新挑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我们就一定能以互联网的健康繁荣发展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人民。

《人民日报》( 2016年04月21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全民普法,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七五”全民普法规划也同步启动了。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关键一程。这五年,无论发展环境、条件、任务如何变化,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这是毫无疑义的。

从1986年开始,我国连续实施了6个五年全民普法规划。从“一五”到“六五”,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得到逐步提高。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体公民中普及宪法、法律知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今后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向,也是基本遵循。

回首过去五年,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到深入宣传,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未来。针对过去法治宣传教育在认识、机制和实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深化依法治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提高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从法制宣传教育到法治宣传教育,虽是一字之差,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变化,更加突出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更加突出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培养。

法治实践是法治宣传教育取得实效的最佳途径。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从学法、尊法到用法、护法,才能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

站在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我们既深感自豪,又充满期待。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需要法治护航,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需要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发挥职能作用,更需要具有法律素养和法治理念的全体人民为之奋斗。

《人民日报》( 2016年04月18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愚公精神”践行无悔誓言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最能体现生命的分量。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用一生时间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回答了付出与获得、物质与精神、名利与奉献等人生命题,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宗旨和理想。

一个先锋,就是一面镜子。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向李保国学习,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在群众眼中,李保国是“科技财神”,他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他是“农民教授”,恪守“扎不进‘泥土地’,就长不成栋梁材”,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他是“太行新愚公”,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深耕太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累计为太行山区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却从未收过农民一分钱讲课费,从未拿过企业任何股份,一件羽绒服一穿就是10多年。一个心眼为百姓,这是李保国身上最鲜明的个人气质,也是最耀眼的道德光芒。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李保国俯身巍巍太行,将一生热血倾注于科技扶贫?“我最见不得老百姓受穷”“我只图太行山的老百姓能早一点过上好日子”……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是最好的答案。这正是支撑李保国“活着干,死了算”的精神源泉所在。

我们这个世界需要“愚公”,他们是一个民族宁折不弯的脊梁。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赢得新胜利,关键就在于凝聚了一大批像李保国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一生干好一件事”,行动是他们提交给人生的完满答卷。

志之所向,一往无前。如今,我们正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志不坚不足以攻城拔寨,意不定不足以爬坡迈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惟其如此,才能不负时代所望、不负人民重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以李保国为镜,赓续他所留下的“愚公精神”,我们就必定能在全面小康的时代画布上,书写下新的篇章。

《人民日报》( 2016年06月13日 01 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