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语文阅读模块拓展材料

初中语文阅读模块拓展材料

初中语文阅读模块拓展材料
初中语文阅读模块拓展材料

初中语文阅读模块拓展材料

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在新课程实施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关注跨学科学习的背景下,教师对教学设计多样化,对师生互动,对多媒体运用,对引进其他学科知识,下的工夫往往较多。毋庸置疑,这些努力都应予肯定。但同时也暴露出,教师有意无意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于是造成了“功夫在诗外”这样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状况。对此,我想指出,语文课要真正具有语文味,关键在于教师要练好内功。我们应该坚持课程标准提出的如下要求: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就课堂阅读教学而言,关键是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感性与理性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目标中多处提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缺乏感性,是过去阅读教学中人文资源严重流失、语文课走向自然科学化造成的弊端。面对工业时代精神贫困化的社会病,要实现人性的完善,现代思想家们更强调人应该参与感性活动,因为感性活动更为天然,更诉诸直觉,个体可以密切介入,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更其如此。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这理性的方式只体现了人与事物的一种关系,如拘泥于理性的逻辑的认知,很容易陷于对人与事物关系认识的唯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世界存在的丰富多彩。我们一般所说的理性,有的学者称为“知性”(本书为行文方便,仍按习惯称“理性”)。如当代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人口研究的分析方法和过程为依据,提出从知性过渡到理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而克服知性分析方法所形成的片面性和抽象性,恢复事物的丰富性和具体性,达到多样的统一。他所说的“知性”,其实就是我们

通常说的抽象的“理性”,而他说的“理性”,却是并不脱离感性的一种理性。王先生指出,知性方法是将具体对象(譬如一篇文章)拆散成许多抽象成分,并把它们孤立起来进行观察,这样就使多样统一的内容变成简单的概念、片面的规定,他称为“稀薄”的抽象。⑴这知性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知解力”(有的就译成“知性”),他说:“知解力是不能掌握美的,因为知解力……总是要把这统一里面的各差异面看成独立自在的分裂开来的东西,因而实在的东西与观念性的东西,感性的东西与概念,客体的与主体的东西,都完全看成两回事,而这些对立面就无从统一起来了。”⑵

然而,知性分析恰恰是过去长期流行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而真正的理性,就生长在感性之中,是不脱离感性、与感性血肉同躯的理性。据此,我们认为,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体验情感、感受形象、触摸语言,是一切理解、探究的基础。逻辑的抽象是必要的,但必须以感性为基础。所以,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对感性层面关注太少,理性分析太多,似乎讲课中不从思想意义方面点题,就没有达到目标,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屡有出现。如有的教师教于漪《往事依依》一文(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探寻作者成长的源头,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志趣高尚之人。”这就是从抽象理念出发,要求学生获得理性的启示,而不是从具体文本出发去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虽也要求学生讨论: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像作者一样看画、读书、听课的经历?你能否举一例来谈一谈?说明老师也试图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感受,但这样的讨论有点儿离开文本,而不是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在文本中展现的心灵世界,理解在表情达意时遣词造句的功夫。其实,《往事依依》的教材课后练习已点明了编者意图:“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想?”但教师引导时没有真正落实到语言上,希望学生说出的是抽象的结论。我们认为,语文课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向,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而不一定要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都要得出一些似乎很有思想教育

价值的理性结论,那样的结论很可能是外在于学生心灵的,而不是内化为学生的灵魂和血肉的。

例如有的教师教光未然《黄河颂》一课(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读了课文,放了歌曲《保卫黄河》,然后问学生:你从中听到了什么?学生有回答“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有表示“要激励自己,今后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我看说的多是言不由衷的空话、套话。退一步说,即便这些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正确认识,也未必是读了《黄河颂》以后才获得的。教师也注意到抓课文最后一节的关键词,学生回答说是“伟大坚强”,这本不错,但问题在于,教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自始至终没有介绍《黄河颂》创作的背景——诗人光未然是在抗战爆发、武汉沦陷后,经过壶口东渡黄河,面对黄河之水的磅礴气势,才激发起强烈的感情,酝酿创作了这首歌词的。依我的浅见,这首歌词共分三节,第一节是赞颂自然意义上的黄河,第二节侧重在赞颂文化意义上的黄河,所以说“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第三节才是歌词的重心所在,是尽力赞颂精神意义上的黄河,把黄河作为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才反复赞叹黄河的“伟大坚强”,这一点正是以抗日战争中勃发的民族精神为背景的。给学生提供一个历史背景,结合现实来引导,以此为基础,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但老师始终没有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背景,于是黄河精神被架空、抽象化了。试问,如果离开了这一背景,现在的青少年如何能理解黄河的“伟大坚强”的具体内涵?如果联系这些年黄河流域环境的破坏、洪水的狂暴肆虐、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架空地理解“伟大坚强”,不是要闹出笑话吗?

陈从周《说“屏”》一课(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在执教老师提供的“教学设计”文字材料中,我们发现老师本来对课文“浓郁的抒情笔调”还是注意的,而且安排了“对文章贯穿始终的叙述穿插增添了行文的情韵、有意无意的旁引丰富了屏风的内蕴、诗文的化用与点缀得体而优雅、抒情味浓郁的词语感染力极强”这样一些要点,但在实际实施时却做了调整,把重点转向了屏风知识的介绍和说明技巧的概括,如介绍屏风的特点、作用、种类等知识,播放屏风图片,教师再念一篇解说词,介绍屏风的历史、用处、艺术性等。在我看来,本文的特点就在于作者将屏风放在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情境中写,并总是尽可能与自

己对屏风的感受处处联系,所以感性的因素在文中显得特别重要。假如重在感受文章的抒情笔调和文化内蕴,即引导学生体验充盈于文中的一股浓浓的诗意,那才是把握了本文的特殊性。如果对文本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就会把这一篇充满主体感情的小品文看成了一般的说明文,把重点放在梳理说明技巧,致力于理性的逻辑的概括和归纳,文章中丰盈的情意却流失了。

二、局部与整体

“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这些术语现在已经广为人知。大家都认识到,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一个个整体存在,而文学作品更是生气灌注的有机体。现代美学家是十分重视作品的有机整体性质的,如黑格尔在解释什么是“有机体”时说:“有机体的官能和肢体并不能仅视作有机体的各部分,惟有在它们的统一里,它们才是它们那样,它们对那有机的统一体互有影响,并非毫不相干。只有在解剖学者手里这些官能和肢体才是机械的部分。但解剖学者的工作乃在解剖尸体,并不在处理一个活的身体。”⑶王元化先生发挥黑格尔的意思说,如果是无机的矿物,从矿物割取一部分下来,既不影响整体,也不影响部分,它仍是矿物,不引起质的变化。可是生命有机体不同,从人体割下一只手来,就再不是一只手了。艺术形象的任何部分的任意改动,必然会影响其他部分以至整个作品的原有性质,因为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⑷不仅如此,从系统观念来看,部分之间如果有协同的作用,整体就可能大于部分之和,而不仅是各部分的相加。“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⑸然而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像医生解剖尸体那样地分析课文,或像从人体上割下一只手来那样与整体相割裂地关注局部的方法,曾经流行一时,我们往往热衷于追求纯粹、明晰和确定的结论。

重视课文的整体性,不是不要重点,恰恰相反,短短的45分钟一堂课,也只允许有一两个重点,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这就必须削枝强干。关键在于,对课文重点的把握要服从于教学的整体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游离整体去抓重点的问题还是存在的。如教《往事依依》,老师安排了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一是“学生配乐朗读‘读《千家诗》’片段,谈感受”;二是“诵读积累歌咏祖国风物和描写春夏秋冬美景的诗句”;三是“学生表演朗读‘听老师讲课’片段”。加强阅读课的朗读和诵读,我们非常赞成。但这里反映出执教老师对课文重点的把握发生了偏移。首先,学生谈感受,脱离课文,没有落实到文中的关键词句;其次,作

者写自己学生时代爱读《千家诗》,只是表明这本诗集向她展现了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自己得到了美的享受,而目的不是在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赞颂四季美景。要求学生诵读积累有关诗句,有点偏离本堂课目标,再说如要扩展阅读《千家诗》,完全可以放在课外。再次,文中关于听老师讲课一节,确是作者写得具体生动、比较细致动情的部分,值得细细咀嚼,让学生表演朗读也是合适的。但问题出在,老师并没有抓住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文中对这位作者敬仰的国文老师上课时动作神态的具体描写。请看课文:“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正是这些文字,蕴涵着作者的深情,才使她历时弥久而仍“往事依依”,显然,这是课文的重点所在,情感的体验和语言的品味就应该放在这样的片段上,可惜的是,在泛泛的朗读中,老师并没有作一点提示和点拨,把它轻轻放过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教材在课文后设计的“探究·练习”,明明有关于课文重点的一些提示,如:作者写听课“写得有声有色,文情并茂,你能体会这种感情吗?”还有:“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想?”但这并未引起执教老师的重视,或者说教学环节的设计未能很好贯彻教学重点的意图。老师在教案上也写出了探究结果,就是要学生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事的启迪”,然而可能执教老师更关注“事的启迪”,而没有在教学过程中让“美的享受”和“情的熏陶”得到落实和展开。

把握教学重点也与对课文文体属性以及艺术个性的理解相关。如《说“屏”》这篇课文,是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教授为现代中国的建筑师、家具师们写的,希望他们“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故特别强调屏风的文化价值,这在文末一节就有明白的交代。教材编者在课文前所作的“阅读提示”也有准确的引导,重点放在屏风“总是能牵动我们幽微的情思”,这“情思”二字确实十分紧要。作者和编者都在告诉我们,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说明文,它有强烈的抒情性,又富有文化内涵,谈的是器物文化,就是“先人善于在功能与美感上做文章”,这正是本文的艺术个性所在。从执教老师确立的本堂课目标看,对此还是有一定自觉意识的,但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却暴露了游移不定的一面。老师过于关注关于屏风的

知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技巧了,给人的感觉,本文的重点是在“知识”,而不是“诗意”。老师对这篇文章个性的理解,虽然注意到了其文化韵味,但是,在执教过程中有时把握不定,如学完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迁移性问题: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类似的器物?学生的回答中,有纸扇、茶具、漆盒、刺绣、景泰蓝等,固然不错,但有学生还列举国画、盆景、剪纸、唐三彩等等,显然这些是纯艺术品,而非“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器物。其实作者在文中已指出,中国的屏风之所以富于文化内蕴,就因为它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这反映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性——重视生活的艺术化。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却点头称是,并未指出其似是而非之处,这反映了老师对文章重点在把握上的某种偏差。

抓重点,还要善于抓课文的“文眼”。什么是“文眼”?我国晚清著名文论家刘熙载说过:“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竞巧,岂能开合变化,一动万随耶?”

⑹我们语文老师有句行话,叫做“扣词扣句”,但须知推敲词句也要立足文本整体,抓住“文眼”,就不能纠缠于枝节。《说“屏”》一课,老师要求学生探究:这篇说明文读起来为什么会这么优雅?学生回答说因为用了一些词,如“因地制宜”、“伧俗”等等。老师很高兴,又进而引导学生注意“纳凉”、“销魂”、“点缀”、“屏者,障也”、“诚如是”等等,指出用了很多具有特色的词来描述事物,这使得文章很有文采,但是,却放过了与全篇立意和个性相关的一些关键词句。我认为,从介绍屏风这种富有文化内蕴的器物看,关键句应该是“擅长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从作者对屏风抒发的感情看,关键句应该是“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等。器物的客观特性与作者的主观感情的沟通,这便是此篇文章的灵魂、精神,这才是刘氏所谓“神光所聚”,才是“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之处,而在阅读中如果离开整体去扣枝节,就成了刘氏批评的“舍章法而专求字句”了。在此,我们再重温一下歌德在十九世纪西方关于“分析法”与“综合法”的争论中阐发的如下观点,也许是不无益处的:“但是如果我想到的是一个活的东西,它有一种共同的灵魂(朱光潜注:生命)贯串到各个部分,是一种有机整体,那么我就不能用Komposition(法文“构成”)这个词了……怎么能说莫扎特构成他的乐曲《唐·璜》呢?哼,构成!仿佛这部乐曲像一块糕

点饼干,用鸡蛋、面粉和糖掺和起来一搅就成了!它是一件精神创作,其中部分和整体都是从同一个精神熔炉中熔铸出来的,是由一种生命气息吹嘘过的。”⑺歌德认为,这样的作品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性魔力”。

三、紧扣文本与适度拓展

课程改革重视跨学科学习,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但并不是要取消语文学科的独立性。例如新教材较多地选入了科普文章,设计了一些跨学科的带有综合性的学习专题,这本来是一种创新,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进入了语文课,语文课怎样上成语文课,而不是历史课、地理课抑或是物理课、生物课?

我认为,对语文课来说,它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最终落实于语言层面,而不是在语文课上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是必须的,但究竟主要是知识的拓展,还是情感和思维的拓展?如上《往事依依》这样一篇深蕴情感的叙事性文章,老师布置的作业,却是设计“于漪少年生活小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兴趣爱好、少年时期难忘的事情。那么我们究竟是关注作者于漪其人的知识,还是关注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感情?

还有,拓展要不要有个“度”?这在一些涉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科普文章和说明文教学中,显得更为突出。如《说“屏”》一课,老师更关注有关屏风的知识的拓展,比如特意朗诵了另一篇介绍屏风的解说词,列举了各种器物,并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了各种屏风的图像,于是不知不觉离开了文本,重点转移到了对屏风知识的介绍。

这里就牵涉到多媒体手段的使用问题。许多老师问我们,究竟怎样使用多媒体,多用好还是少用好?我以为,关键在于多媒体手段对学生的文本阅读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干扰作用。多媒体使用的“度”就在这里。多媒体应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帮助学生揣摩文本,最终落实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音像有它的作用,比如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和理解。但使用不当反而会对文本阅读起干扰作用。在上《黄河颂》时,有多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或播放音乐,或配上图片。如在进行朗读指导后,老师要求学生齐声朗读,这时配的歌曲却是《保卫黄河》,而不是《黄河颂》;而且,配的画是黄河源头、黄河壶口、兰州市的黄河母亲雕塑等,然后老师问学生:你们听到了什么?且不

说朗读《黄河颂》歌词与所配的《保卫黄河》歌曲相互会发生干扰,所配的这些画面,其实许多学生并不了解(如兰州的黄河母亲雕塑),老师又未作任何说明,画面一闪而过,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文字表达并没有多大帮助,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对文本的关注。《说“屏”》一课也有与此相同的问题。老师在课文范读时配上一首古筝曲,配以少量的屏风精品画面,制成课件播放,这应该说是恰当的。一则将各种形式的屏风直观展示给学生,再则可以创造一种古代文化的氛围,便于调动学生情感,进入课文阅读。但在下一个环节,老师却配乐朗诵另外一篇关于屏风的解说词,用了不少时间,就显得节外生枝了。还有,现在教师常常用多媒体替代板书,有时就掩盖了自己书写方面的不足,不能用优美的汉字书写给学生以示范;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资料,有些学生就从网上大量下载,交出厚厚一大叠文字和图像资料,却可能根本没有读过,这样的使用现代手段,就不能真正实现拓展的目的。

四、“书声琅琅”与“鸦雀无声”

这次语文课改对朗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教师满堂灌、用繁琐分析代替学生阅读的现象得到了克服,语文课出现了“书声琅琅”的可喜景象。但也产生了另一种偏向,那就是用集体讨论代替学生个人阅读,用朗读代替默读。阅读教学既然要以个体活动为基础,我们就不可忽视默读的作用,要给学生通过个人阅读来充分品味、体验课文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往事依依》一文教学中,执教老师注意了朗读,要求在朗读中品味文章蕴含的深情,接着就要学生讨论发言,但学生反应有点漠然,我看是因为没有自己默读品味的时间,讨论的心理准备不够,参与的程度当然也不够。这种用集体的朗读和讨论来代替每个学生个人默读的情形十分常见。《黄河颂》的教学也是如此,老师在集体朗读后就马上请同学讲自己的感受,学生个人读的时间很短,然后就是个别朗读、集体齐读。在读完后就转入对朗读技巧的指导,要求学生掌握重音、语调、节奏等等,结果一堂诗歌阅读课几乎变成了一次集体朗诵表演的排练课。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默读,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技巧指导的效果明显较差。显然,朗读技巧的指导不能代替学生默读时的体验和品味。所以,我们在强调“书声琅琅”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鸦雀无声”。语文课并不总是热热闹闹的,有时就需要让学生潜心读书、静思默想,有“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的充分时间和空间。

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这是一道铁门槛。语文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都应该从这里出发,而不能离开这个起点。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首先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而应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⑻,要多读古今优秀诗文。其次应该选读一些重要的美学和文艺学论著,注意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教师自身积淀厚了,识理多了,视野宽了,立足点高了,既能宏观把握、又能微观深入,语文阅读教学才能进入游刃有余的境界。

注释:

⑴王元化《论知性的分析方法》,《清园文存》,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卷,第102页。

⑵[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143页。

⑶[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9页。

⑷王元化《黑格尔〈美学〉札记三则》,《清园论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18页。

⑸《歌德谈话录》,第137页。

⑹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⑺《歌德谈话录》,第247页。可参见译者朱光潜注①。

⑻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文心雕龙注释》,第518页。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方智范

(原载《人民教育》2004年21期)

现代文阅读测试的题本选择和试题设计

----语文中考现代文测试案例分析和问题探讨在语文中考诸多测试结果分析中,现代短文阅读测试的问题较多,测试“明

白如话”的文章,学生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教师也感到现代文测试难辅导,现代文的阅读教学的效率一直不高。评价的功能一是客观评定,二是促进教学。评价的改革直接影响中学阅读教学的改革。若要提高现代文测试的命题水平,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个是“题本”问题,即选什么样的阅读文章;另一个是“测验题”的设计问题。本文尝试结合试题案例,对2005年语文中考试卷中的“现代文测试题”作点描述性评价和简单的等级评定。所谓“描述性评价”,也是一种质性分析方法,重在描述说明,也作些简单论证,提出的改进建议,不过是“见仁见智”,为较复杂的质性评价提供一个视角的观察所得。至于本文的“等级评定”,近乎妄为,其出发点如下---不是提倡多元评价吗?试卷给学生评等级,是否也给试卷评评等级?目的当然是希望提高命题水平。同时,也希望争论争论,活跃语文教学讨论。还要说明:这里只是对试卷的单项评价,不是对整个试卷的评价;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题本问题”和“测试题设计问题”。

一、案例分析

现代文阅读测试题案例1:

苏州市2005年中考试卷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

苏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么优美、柔和、文静、高雅;姑娘们则被誉为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有那够不上?碧玉?的也被呼之为?阿姐?。

苏州人之所以被女性化,我认为其诱因是语言,是那要命的吴侬软语。吴侬软语出自文静、高雅的女士之口,确实是优美柔和,婉转动听。可是,吴侬软语由男人来讲就有点?娘娘腔?了。那一年我碰到老作家张天翼,他年轻时在苏州闹过革命,也在苏州坐过监牢。他和我开玩笑,说苏州人游行示威的时候,喊几句口号都不得力,软绵绵地,说着,他还模仿苏州人喊了两声。

苏州人被女性化,除掉语言之外,那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中,都显露出一种女性的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此种特点是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形成的。吴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产的,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那肥沃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有产出,高产和精耕相连;要想多收获,就要精心地把各种劳务作仔细的安排;一年四季有收获,就等于一年四季不停息,那劳动是持续不断的,是有韧性的。这就养成了苏州人的耐心、细致,有头有尾。苏州人

细致而有耐性的特性,用不着调查了解,只要看一下苏州的刺绣、丝绸,游览过苏州的园林后便可得出结论,如果没有那些心灵手巧、耐心细致的苏州人,就不可能有如此精美的绣品和精致的园林。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习性的综合反映。

苏州人被女性化,这也没有什么眨意,喊口号虽然缺少点力度,却也没有什么害处。相反,在当今电子化生产的条件下,苏州人的精细、灵巧、有耐性,却成了不可多得的优点,成了外商投资在人力资源上的一种考虑。我不敢说苏州所以能吸收这么多的外资都是因为苏州人的精细,却听说过有一宗很大的国外投资,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到处考察,难作决策,可在参观了苏州刺绣研究所后,立刻拿定主意:苏州人如此灵巧心细,能绣出如此精美的绣品,还有什么高科技的产品不能生产,还有什么精密的机械不能操作呢!现代化的生产已经不是抡大锤的时代了,各种产业都要靠精心策划,精心管理,这一些正是苏州人的拿手。

苏州人的那种女性化的特点,也不是完美无缺,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缺点说起来还和苏州的园林有点关系。苏州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园林的主人们所以要造园林,那是因为厌倦政治,官场失意,或是躲避战乱,或是受魏晋之风的影响,想做隐士。隐于市却又要无车马之喧,而有山川林木之野趣。怎么办,造园林。在深巷之中,高墙之内,营造出一片优美闲适而与世相隔的境地。

因退隐、退养而在苏州造园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钱,更主要的是有文化。他们退隐在苏州以后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广结名流,著书立说,吟诗作画,那?退隐文化?便主导着当时的文化潮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容易满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种开拓与冒险的精神,善于?引进来?,而不善于?走出去?。

要说一个地区人们的习性,只能是一种大体的印象,并非是绝对的。苏州人也有性情刚烈的,也有勇猛顽强的,也有随着郑和的船队而走遍世界的;特别是在今天,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海内外人士纷至沓来,他们到苏州来不是退隐,而是要在这一片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地上大展宏图,谋求发展。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因原文篇幅较长,有删节)

19.联系全文看,?被女性化的苏州人?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是怎样形成的?(2分)

[答]

20.为什么说?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习性的综合反映??下边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人们的心态、习性和生活方式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人们又将他们物化为城市的生活环境。

B.人们融合自己的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在一定的文化

C.以市井文化、隐逸文化的综合为基础而形成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苏州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苏州精美的绣品和精致的园林就是其产物。

D.文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必然会持久地影响人们的心态、习性和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生活环境。

[答]

21. 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也体现了一种?退隐文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上文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22.联系上文想一想,《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这体现了园主人一种怎样的文化追求?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

23.下边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2分)

A.作者对苏州人的?女性化?特点持肯定的态度;在他看来,苏州人的文化心态的深层源泉是一种退隐文化。

B.吴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产的,祖祖辈辈的苏州人在这里生活劳作,形成了其独特的性格。

C.作者从苏州人的特点这一角度切入,站在苏州的历史传统与今日发展的高度娓娓道来,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D.文章的语言柔和隽永,构思精巧别致,情感丰富细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苏州人?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

[答]

24.作者认为,现代苏州?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请你结合上下文并参考相关链接,具体说说这些演变和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2分)

相关链接:

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莱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宁静的幻梦。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王蒙《苏州赋》)

苏州,不是一个历史符号,不是某些古风古俗的摹写、复印,它的现实生活,它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动感,它的创造活力。(艾煊语,转引自《苏州人》) [答]

描述性评价:

1、题本评价

“题本”是一篇好文章,将苏州传统文化心态与现代精神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娓娓道来,文笔清新,语言流畅;符合中小学生应阅读“积极、正面、阳光”作品的要求;苏州学生有亲切感,有话可说。当然,有些用语是否准确,值得探讨,如用“退隐文化”概括苏州园林,作者一家之言,道出了事物的一个方面的特征,有价值。但是,不宜作为评价学生阅读成绩的标准答案,测试题要作“跳出”的调整。题本所说哲理、知识较深,测试题要作“浅出”的调整。

2、测试题评价

测试题19,要求了解基本内容,认知要求不高,符合由浅入深原则;21题联系课文《桃花源记》考察是否理解“退隐文化”,有利与平常学业联系考察;24题则是开放(或半开放)题,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此题的分值是否可以加大?)。

客观测试题20、23 也较好。

22题的参考答案言:园主人试图在深巷之中高墙之内,营造出一片“无车马之喧,而有山川林木之野趣”的“优美闲适而与世相隔的境地”。这也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

这一答案值得商榷:奋斗、竞争之后(或同时)的,对优美私人空间的追求,

不见得都是陶渊明式的“退隐文化”;建筑家张永和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苏州园林,他说:“苏州园林是把古代文人环境意识创造性地再现为可居住文化环境,终成为中国文化典范而不朽,尽管对不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像我自己)来说,弄懂其中韵味并不容易。”对苏州园林“文化韵味”的感受丰富多彩,不宜受限于一种感受,测试题的设计还需跳出题本。在“XX文化、XX文化”成为流行语的时代,须知道,其中有不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观念。有一些“文化帽子”戴得并不合适,有的牵强附会,有的笑话百出。阅读考核,一定不能“尽信书”,哪怕是优秀作家的优秀文章。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文化,现代文阅读测试的参考答案不得不慎之又慎。

等级评价:★★★★

现代文阅读评价案例2:

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现代文部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一13题(15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

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

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1. 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③段主要论述了;第④段主要论述了。(4分)

12.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更要有。(6分)

13.理解第①段,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入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5分)

乐趣无穷新奇美妙千姿百态大有裨益潜移默化

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

意义:

描述性评价

1、题本评价

这段文字在讲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论点明确。1、2、3自然段和第自然4段的前部分,文从字顺,但是所说道理显然是老生常谈,系一般性说教。文章主要问题出在第4自然段。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恰恰有点危言耸听。谁说的?没有道出名姓,显得虚。

“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如果是指自出生至今“从不阅读文学作品”,那么,他不可能获得“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因为获得高学位者起码在基础教育阶段,必然读过文学作品。这个假设根本不能成立,当然“危

言耸听”。

如果他有了“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后来,成了“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这有可能。有些痴迷于数学、自然科学、技术工程者,对文学无暇,或不愿兼顾。但是,他们仍然是“文明人”,不是“野蛮人”。

从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题本中,不时可以发现这类“事实不准、判断有误”的文章。如果命题者要求学生按照“事实不准、判断有误”的语段,去作肯定的阐释、发挥,必然是不合格的试题。

本文为一本“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的序言,作者确实爱文学,但是“自己的瓜甜”说过分了,显然是急就章。

2、测试题评价

第11、12题可以考察学生对作者文意的理解。

第13题有开放意义,要求有创意的表达。命题者可能感受到题本的某些语句不妥,让学生写“文学”以外的“瓜也甜”,避免了偏执。此要求用上规定的词语,可以考察语言运用能力,但是也可能限制思维。

等级评价:★★★

现代文阅读评价案例3:

2005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4——18题。(24分)

无声的音符

张克跨进那扇玻璃大门的时候,两条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

女儿晶晶今天过生日,妻子嘱咐他买一把小提琴做生日礼物。妻子有病,病很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整整思量了一个晚上,才做出这个决定。妻子说,她知道家里没钱,可这几年也太委屈孩子了,就把那条金项链卖了吧。再说,生病的她现在也用不上。妻子要他买的小提琴就在这家商场。那是一把白色的、做工极精致的小提琴。

晶晶今年13岁,学了三年小提琴,却至今没有一把自己的琴。晶晶拉琴有天分,教她的老师对张克说:孩子很有前途,值得培养。老师的话说过不止一次,张克明白老师的意思:孩子需要琴。他又何尝不想给孩子买一把琴,每次看到晶

晶学琴的情景,他的心都会锥刺一般痛。别的孩子学琴是跟着老师在琴上一遍一遍练习,只有晶晶空着手比划,等到休息的时候,她才借用人家的琴,躲在屋角练上一阵。孩子很懂事,知道妈妈一直有病,花费大,从来不在他们面前提买琴的事。但是,夫妻俩都看得出来,孩子做梦都想拥有一把自己的琴。

去年的一天,妻子的病像是有些好转,他们一家来到这家商场。晶晶一眼就看中了那把白色的小提琴,在柜台前徘徊了很久很久之后,终于忍不住央求售货员:能不能让我试拉一下?也许是因为孩子甜甜的嗓音,也许是因为孩子渴求的目光,售货员很痛快地把琴递给了晶晶。晶晶大喜过望地接过小提琴,她拉的是著名的小提琴曲《梁祝》,随着弓弦的上下跳动,那如泣如诉的旋律飘然而起,直灌整座商场。售货员听呆了,过往的顾客也凝神谛听。孩子一拉完,现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一刻他们夫妻俩都很激动。张克上前问了琴价,售货员告诉他得两千元。贵是贵了点,但琴音纯正,孩子配拉这样的琴。两千元对他们家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张克只好尴尬地说等钱攒够了再来买。

金项链是张克买给妻子的定情之物,妻子一直视若生命。那次看琴回来,妻子就想用项链去换琴,晶晶不答应。这一次,妻子是瞒着晶晶悄悄地把项链塞给他的。张克把项链掏出来,在手里掂了掂,眼睛里不由浮出一层雾茫茫的泪水。妻子不知道,其实,这条项链早被他换成了假的了,为了给妻子看病,真的半年前已经卖掉。他没有勇气再走近那组卖琴的柜台。他还是没有钱,走过去又能怎样?他只是想看看那把琴,哪怕远远地看一眼。

琴还在,依然摆放在原来的位臵,依然闪着亮丽的光泽。

商场的对面有一间私人开的小铺子,里面也卖各式各样的乐器,其中就有小提琴,模样和商场里那一把几乎一样,售价才80元。这种琴严格地说只能称为玩具,为了不让妻子失望,他,无可奈何地走进了那家小铺子。

回到医院的时候,晶晶正守在妈妈床边,看到张克怀里抱的琴,她眼睛一亮:?爸爸,你给我买琴了!?晶晶蝴蝶一般飞过去。妻子也被惊醒了,看到琴,她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孩子,拉一曲吧,妈妈想听听。?妻子说。晶晶打开琴盒,小心翼翼地取出琴,缓缓地放在左下额。当第一个音符从琴腔里传出的时候,晶晶皱了一下眉头,接着她又拉了两个音,运弓的手便停止了。?孩子,快拉呀。?妈妈催促道。张克知道晶晶听出琴音不对,想解释又无法张口,他怔在

那里,急出了一头冷汗。?爸爸,买琴的时候,你没有调音吧?没关系,我会调的。?她冲他挤了一下眼睛。晶晶开始调琴,一副认真的样子。突然,?蹦??蹦?两声传来,晶晶不好意思地抬起头。

?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把琴弦调断了。我还是给你们盲拉吧,拉你们最爱听的《梁祝》。?晶晶开始拉琴,拉这把已经无法出声的小提琴。她拉得很投入,一招一式都充满着激情。妻子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张克知道,孩子是有意调断了琴弦。看孩子拉得有模有样,他耳边似乎真的响起了悠扬的乐曲。那是孩子用心拉出来的,他陶醉了。

拉完,晶晶跑到爸爸身边,附在他耳边轻声说道:?爸爸,谢谢你送给我这么好的生日礼物!?

(作者:佚名本文有删改)

14.什么原因使张克?两条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4分)

15.?孩子很懂事?表现在什么地方?(6分)

16.晶晶冲爸爸?挤了一下眼睛?的含义是什么?(4分)

17.?这么好的生日礼物?指什么礼物?(4分)

18.张克瞒着妻子把金项链换成假的,又瞒着妻子和女儿买回?玩具?琴,张克能不能这样做?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描述性评价

1、题本评价

这是一篇虚构文章,编了一些貌似感人的虚假亲情,编了一些完全经不起推敲的“曲折情节”。题后注作者“佚名”,很可能不知道作者,说明出处不清。涉及千万学生学业评定的命题,不能这样马虎。

上世纪90年代末,就有文章批评中小学生的作文写套话、编假话,批评语文考试在新八股的引导下,学生“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文体,他们的作文几乎都是假话,假故事大全”。这是很不好的文风。考试题中的阅读文章同课文一样,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作用,担负着良好文风的引导作用。此批评是否过重?愿与大家讨论。

2、测试题评价

第14、15、16、17题,考察对文章原意的理解,认知水平要求不高。因为题本的问题,这种考察价值大打折扣。如果这类文章读多了,负面影响难免。

第18题出得较好,说明命题者也看到了这篇文章的问题。在该卷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里有如下一段话:

?18.(6分)(言之成理即可,语言表达2分)

能这样做。张克把金项链换成假的,是为了给妻子治病;给孩子买玩具琴,是顺从妻子的意思,也是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给女儿一个生日礼物。这些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无奈之举。这些无奈之举表现了张克对家庭的责任和浓浓的爱。

不能这样做。金项链是夫妻俩的感情见证,无论出于何种善良的目的,没有经过妻子的允许都是不能随意转让、出卖的,因为这是不诚实、不讲信用的表现。况且买一把玩具琴对晶晶毫无意义。?

然而,14、15、16、17题,对这篇蹩脚文章基本上持正面阐释态度。所以对本案例的评价,就不可用“瑕不掩瑜”来搪塞了。

等级评价:★★

现代文阅读评价案例4:

徐州市2005年语文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一) 萤火虫尹衍国

①?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

笼……?

②关于萤火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

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③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

卵,它的卵小得很,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出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你看,当

幼虫找到蜗牛以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这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下以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地失去了知觉,动弹不得,最后终于瘫痪了。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牛皮内的肉开始化成了稀稀的鲜美的肉汁。这时幼虫便呼唤它的同伴们,兴高采烈地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针管般的嘴巴插进蜗牛的皮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们吸足了,蜗牛也就完了。它们帮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④幼虫长到成虫以后,开始在夜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闪光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说:?萤小伙,我在这里。?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地相会为止。

⑤萤火虫那美丽的闪光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萤火虫的腹部有个发光器。这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三个部分组成。发出的光是由呼吸时使称为?萦光素?的发光物质氧化所致。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它不会产生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萦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因为矿井里有瓦斯,达到一定浓度,遇到一定热量就会爆炸,这种灯不发热,所以使用安全。科学家们还用萦光素和萦光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发射到其它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

⑥你瞧,小小的萤火虫,趣闻还真不少呢!

13.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萤火虫的发育过程和萤火虫的有关特性。

(1)萤火虫的发育过程:

(2)萤火虫的有关特性:

⒕第③段?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中的?法宝?具体指什么? 答:

15.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说明文字的中心意思。

答:

16.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举例分析。

最新初中语文阅读讲义资料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汇总 第1课时 专题一、描绘类 (一)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二)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三)分析一句话中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 (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生动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深入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伸义、双关义等深层次意义。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文章一: 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竞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竞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部编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超全整理!

部编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超全整理! 摘要:面对初中语文考试,同学们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担心。担心自己的作文写作,分数太低会被其他人远远甩开;文言文和诗词默写怕拿不到满分;担心自己的阅读理解拿不到高分。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考试中的难题,专门整理了一篇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大汇总,分享给同学们,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解题技巧。阅读理解历来被同学们视为难点,如何在短期内将阅读理解复习好,同学们应该在了解试题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讲究复习策略,掌握答题方法。 关键词:解题技巧;修辞手法;文章主旨;关键词;写作意图和目的 一、读懂文章,仔细审题 拿到文字材料,首先要通读一遍文章,注意文章的题材,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然后审查下面给出的问题,再带着问题去细读一边文章,这样做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 文章中的每一句每一段都是在为中心思想服务,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准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二、掌握解题技巧 下面将为同学们罗列出各种阅读理解的问题形式,并给出相应的解题技巧 1.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文章中的具体内容来,一般来说正面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反面情绪的有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从字里行间中就可以看出作者是什么样的情感流露,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委婉含蓄,要联系生活细细品读。 2.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某句的作用,或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一般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首尾呼应,或者是寓意深长让人回味无穷。

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复习资料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可可西里回头 去年,我们从格尔木顺着青藏公路去那曲,到楚玛尔河附近时,由于前方公路坍塌,只好到保护站里休息,在这里遇到了思贤。思贤17岁,是保护站里年龄最小的一位志愿者。 他看到我胸前挂着相机,就过来找我拍照。我对他似乎格外有亲切感,他告诉了我这里的生活:他们每天都要扯着横幅,在黝黑的青藏公路上,为试图穿过青藏公路向西迁徙的藏羚羊“开路”,因为这些藏羚羊每年初夏都要赶往水草丰茂的卓乃湖、太阳湖去产崽。他们会在藏羚羊经常出现的地方静静守候,如果有藏羚羊来到公路旁,他就和朋友远远地站起来,在公路上扯起横幅提示来往的车辆,横幅上写着“藏羚羊过公路,请汽车熄火”,然后人们就停下车、熄火,安静地等待着那被藏族人视为神物的藏羚羊犹豫着,慢慢地走过公路,去可可西里的腹地繁衍后代。 思贤说:“虽然我们干的事情很简单,但大家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 我问他:“你这么小,怎么就来这里当志愿者了呢?你的父母不担心吗?” 他听后,头一低,然后淡然地笑道:“我其实是离家出走的。”他告诉我,他是一名高中生,但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他的爱好是摄影。他每天都沉迷于摄影当中,学习成绩非常差。父母对他的“不务正业”极为不满,经常指责他。就在两个月前,他最心爱的老相机被愤怒的父亲摔碎了,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和一群网上认识的志愿者来到了这里——梦想了好久的目的地。他说,不知道该拿什么去反抗父亲对他梦想的“压迫”,却在为藏羚羊开路的过程中有了深深的使命感。 他说完他的故事,我不便相劝,只好拉着他拍照去了。第二天,公路通了,我们离开保护站,驱车去那曲。他把我们送到路上,然后亲切地和我拥抱、道别。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大概是为他那年少却执著的梦想吧。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孩子应该回家,家长应该接纳他,认可并鼓励他。只有这样,他才能活得快乐,才能走向梦想。 半个月后,我们从那曲回格尔木,又途经那个保护站。车还没有到的时候,就远远地看到保护站有个人在挥手。不是别人,正是思贤。思贤看上去有些伤感,眼睛像是哭过般又红又肿。他要我们带他回格尔木。我们带上他就上路了。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香山野桃悄然开(黄亚洲) ①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②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 ③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 ④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晾呆了。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⑤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A)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B)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敬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⑥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⑦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⑧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 ⑨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⑩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 ⑾当然,她们也有后代。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⑿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也都没有被打乱。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 ⒀大家开始下山。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寞。平凡里也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不祈求多少人抬举。有阳光,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 ⒁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挺好。 ⒂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5日,略有改动)1.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9分) 惊呆——()——()——() 2.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在上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10分) 3.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12分) 4.“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中的“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12分) 丁香花(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 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 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 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 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 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总结:所以说做什么题目都要讲究方法的,以上题目不要循序渐进的做题,先找容易做的。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 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 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 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 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 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 (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 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请参阅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专题训练 五、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 a.看文章题目; 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 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 解题技巧 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埋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很多,常用的有 8 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

初一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1)

初一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1)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魏得强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 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 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 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 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 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忽然有些惭愧了”? (3)第⑦段中划线的短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附答案 (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附答案9 阅读理解历来是学生考试的一大失分点,通过针对训练,多读、多做、多反思、多总结,是可以提高解题能力,本系列通过文言文、现代文两大部分,为一线优秀教师、学生提供参考,大家一定会获益匪浅。 一、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①2002年6月,一家知名电视台的记者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进行专访。记者问:“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回答:“我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记者又追问:“在这里面没有必然吗?”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记者还是不甘心:“怎么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日后想起来不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作了肯定回答:“是!确实这是事实。不知道的,我绝对不能说知道。” ②我相信,每一个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被丁肇中草药先生的诚实所打动。在这个世界上,诚实是一束阳光,能照亮一个人的心灵;诚实是一座桥梁,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诚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的魅力在于不说假话、大话,以诚待人,以心感人。诚实不需要华丽的词藻来修饰,不需要甜言蜜语来遮掩,它是生命的原汁原味,它是天地之间的一种本真和自然。 ④1986年,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做过一个耐人寻味的调查,他将550个描写人的形容词列成一张表,让大学生们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品质和最厌恶的德行。结果显示,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最厌恶的确良德行是“撒谎”、“虚伪”、“不老实”。 ⑤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地伪装自己、表演自己。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⑥诚实看起来是简单的,实际上是深刻的。对人生而言,诚实更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不断进修的课程。 1、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侥.()幸②词藻.() 2、仿照文章第②段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 诚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一种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 4、你怎样理解“诚实更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不断进修的课程”这句话的含义? 5、请你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及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 一、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引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技巧(含精选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点拨方法及练习精讲 (一)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通过粗读和精读相结合了解文字材料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进一步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可能采用二种方法:一是用“顺读法”,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二是采用“倒读法”,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这二种方法各有优劣。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顺读法”则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有效信息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将题目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审视,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先对短文进行整体理解,然后再一些重点句子进行句子结构的分析,有时要对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或问题的题干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我们可以从阅读理的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提取这样的有效信息。如果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合理地翻译或解释,再换言之以回答问题。同时我们应该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

初中语文阅读题及答案精选

初中语文阅读题及答案精选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5分) 跳出心灵的“井口” ①《庄子》里讲了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位河伯,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欣然自喜;等到看见茫茫大海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类似故事还有“井底之蛙”,由于坐井观天,目力所及怎么也超不过井口。这启示我们,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井口”。 ②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也丈量着他人。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格局在井中,心灵便容易被点滴成绩或些微挫折填满,要么骄傲自大,要么畏葸不前。从井底跳出来,努力拓展格局,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一切也就皆有可能。 ③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有的人吃不得苦,经历一些艰辛挫折就难以承受,殊不知美好生活总是来之不易;有的人经不住夸,稍微取得一些成绩、得到一点赞赏,就开始飘飘然;有的人沉不住气,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韧……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类似“井口”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在无形中为成长进步设置了天花板。 ④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科学家牛顿曾自喻为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却对不远处的“真理大海”一无所知;国画大家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的“空杯”心态。他们深知,世界无比广阔,有无垠的疆域等待自己去开拓,因而保持着谦逊、进取的姿态。目光高远,向着

地平线不断迈进,一个人就不会在意眼前的波涛。 ⑤跳出“井口”,并不意味着跳到另一口“更大的井”里。因而,还应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比所处位置更重要的,往往是正确的方向。一旦参照错了对象,规划错了路径,无异于缘木求鱼,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目标。譬如,为官者与商人比财富,求学者与富人比安逸,就是南辕北辙,越用力反倒陷得越深。 ⑥智者总是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找寻各种可能性,庸者只会安于现状、消极懈怠。人生的“井口”,某种意义上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地带”,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令人失去进取心,阻塞向上跃升的通道。诚然,每个人都有资格对业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切不可因此而自满,更不能困于功劳簿的“井口”之下。砥砺实干家的姿态、睿智者的心态,胸怀天下、登高望远,我们才能不断书写人生的新篇章。 ⑦有人说,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从即刻出发,让自己动起来,勇敢跳出心灵的“井口”,你会发现,世界正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15.第④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

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 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 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 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

(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 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总之,鉴赏古代诗词,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总结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同学的。 常用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 总结多年的经验,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习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习语文的崭新境界。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②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来进,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③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在天空中呈现出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④太阳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⑤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观测,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 (1)下列对人们看日落时产生的幻觉及幻觉产生的原因,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颜色深黄、股红——光线散射和波光长短原理 B. 暗弧上的亮弧——高层大气密度大,光散射弱 C. 四方天空出现述人的紫光——人眼的叠合效应 D.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光线折射原理 (2)下列选项中的说明方法在选文④⑤段中运用到的一项是() ①作比较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下定义⑤列数字⑥作诠释 A. ①②③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选文②④段画波浪线句中“一般来讲”和“不只”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 选文重在介绍日落时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文中提及的奇异现象大都是幻觉,而夕阳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 C. 选文部分的说明顺序体现科学原理的复杂与简单,故说明时从颜色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和大小。

初一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及方法

初一语文阅读题的方法 语文阅读题的方法,(我觉得很好)!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技巧(含精选练习及答..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点拨 方法及练习精讲 (一)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通过粗读和精读相结合了解文字材料容,把握文章主题,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进一步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可能采用二种方法:一是用“顺读法”,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二是采用“倒读法”,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这二种方法各有优劣。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顺读法”则要从短文的整体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有效信息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将题目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审视,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先对短文进行整体理解,然后再一些重点句子进行句子结构的分析,有时要对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确定该词的词性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