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全管理学复习整理

安全管理学复习整理

安全管理学复习整理
安全管理学复习整理

安全管理学复习整理

第一章

1.研究安全管理学的重要意义:

鉴于安全管理对预防、控制事故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同时安全管理学也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所以需要我们不断认识、继承、总结并发展安全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只要人类掌握科学的安全管理原理与方法,充分发展并利用安全管理学这一强有力的武器,社会严峻的安全形势就会得到极大改善,重大事故的发生将会得到遏止,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也必将基于更加坚固的基础之上,人民生活将更加平安、健康、快乐。这就是研究并推广安全管理学的根本目的及意义所在。

2.安全管理的定义: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

制的一系列活动。

3.安全管理学的定义:安全管理学是研究安全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4.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人、机系统中的人、物、信息、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安

全关系。

5.安全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方法,事故管理,安全文

化和安全法规等。

6.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建立和发展阶段、停顿和倒退阶段、恢复和提高阶段、市

场经济下的高速发展阶段。

第二章

1.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而产生的;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威格尔斯沃思模型、瑟利模型(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劳伦斯模型

动态变化理论:扰动起源事故理论、变化—失误理论(由于管理者或操作者没有适应生产过程中物的或人的因素的变化,产生了计划错误或人为失误)

轨迹交叉论

2.管理学理论基础:

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十四项管理原则);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梅奥的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有关行为科学的理论。

行为科学: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

现代管理理论

3.安全管理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我国安全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原理。

第三章

1.安全文化的定义:

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2.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五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地位: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

作用:提升决策者、管理者及劳动者的安全文化理念和科技素质,是预防事故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只有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并不断提升全社会成员的安全文化及科技素质,安全生产形势才会有根本性的好转。

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安全观念文化建设。

第四章

1.安全管理计划的特点:

首先,需要在安全工作开始前就确定安全工作的目标;

其次,在进行安全活动前对所需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消耗方式作出相应的安排;

再次,必须事先按需要安排好人力资源,并把人们的实现安全目标的行动相互协调起来;

最后,安全活动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

2.安全管理计划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是安全决策目标实现的保证;是安全工作的实施纲领;能够协调、合理利用一切资源,使安全管理活动取得最佳效益。

3.企业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安全决策:

前提和条件:科学的安全预测、健全的安全决策组织体系、素质优良的安全决策工作人员;

原则:科学性、系统性、经济性、民主性、责任性;

步骤: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方案评估,方案选优。

基本方法:头脑风暴法、集体磋商法、加权评分法、电子会议法。

4.采用安全激励方法的主要依据:激励理论。

内容性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戴维?麦克利兰;权力、交往和成就需要)

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维克多?弗罗姆)、归因理论(海德;探讨人们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公平理论(亚当斯;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行为改造理论:强化理论(斯金纳;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正强化和负强化)、挫折理论(个人的目标行为受到阻碍后,如何解决问题并调动积极性)

5.安全控制方法的应用:事故预警系统(警情阈值、警情警报、实施控制)、系统风险分

析和安全评价系统(①确定风险或风险辨识;②风险分析;④风险控制;③风险评价与分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操作安全监控系统、可燃气体泄漏监测系统、火灾监控系统)

第五章

1.安全目标管理与目标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目标管理的特点:面向未来的管理;重视成果的管理;自主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的特点:

重视人、激励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管理;

系统的、动态的管理。

2.如何科学制定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的制定,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科学预测原则,职工参与原则,方案选优原则,信息反馈原则。

安全目标的内容:制定安全目标包括确定企业安全目标方针和总体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三个方面。

确定安全目标值的主要依据是企业自身的安全状况、上级要求达到的目标值以及历年特别是近期各项目标的统计数据。同时也要参照同行业,特别是先进企业的安全目标值。

制定安全目标的程序:分为三步,即调查分析评价、确定目标、制定对策措施。

3.目标成果的考评对于有效实施安全目标管理的作用:

目标成果的考评是安全目标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对实际取得的目标成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对达到目标的给予奖励,对未达到目标的给予惩罚,从而使先进的受到鼓舞,使后进的得到激励,进一步调动起全体职工追求更高目标的积极性。通过考评还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优势、克服缺点,明确前进的方向,为下期安全目标管理奠定基础。

4.进行目标成果考评时需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原则:考评要公开、公正;自我评价与上级评定相结合;重视成果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考评标准简化、优化。

注意事项:

建立好评价组织。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预先制定好考核细则、评价标准和奖惩办法。

并在安全目标管理开始时就向全体职工明确宣布。

第六章

1.系统安全:指在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为条件,应用工程和

管理的原则、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2.系统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注重系列化、整体化、横向综合化;运用现代新科技和系

统工程原理、方法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以“事前”为主。

3.系统安全管理与系统安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要点:

建立健全的系统安全组织机构;强调系统安全设计的重要性;风险分析是系统安全大纲的核心;系统安全大纲计划是实施大纲的关键;信息是系统安全工作的基础。

第八章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产生的原因: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进一

步提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不得不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标准化、法律化。

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有关人身伤害的意外,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不考虑其他问题,是一种相对消极的控制。

20世纪70年代,其主要内容是进行一定程度的损失控制,涉及部分与人、设备、材料、环境有关的问题,但仍是一种消极控制。

20世纪90年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已发展到控制风险阶段,对个人因素、工作或系统因素造成的风险,可进行较全面的、积极的控制,是一种主动反应的管理模式。

21世纪,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是控制风险,将损失控制与全面管理方案配合,实现体系化的管理。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原理:

基本思想:以人为本,遵守法律法规,风险管理,持续改进

管理的核心: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根源即危险源,强调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来达到控制事故、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

运行基础:戴明循环即PDCA循环(P计划,D行动,C检查,A改进)。

4.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作用:

全面规范、改进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保障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与政府、员工、社区的公共关系,提高自己的声誉。

防止安全管理失误、漏洞的发生,消除第三类危险源。

有利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克服产品及服务在国内外贸易活动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与卫生等级,降低企业职工职业安全和健康的保险成本。

有利于提供持续满足法律要求的机制,降低企业风险,预防事故发生。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全民安全意识。

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五个一级要素,下分17个二级要素。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策划: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目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实施与运行:机构和职责;培训、意识和能力;协商与交流;文件化;文件和资料控制;

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

检查与纠正措施:绩效测量和监测;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和记录管理;审核。

管理评审

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各要素间的联系:

主线: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目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绩效测量与监测。其他要素围绕这条主线展开,起到支撑、指导、控制的作用。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具有实现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的功能;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监控系统对体系的运行具有保障作用;

明确组织机构与职责后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进行策划是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的必要前提;

其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也具备不同的管理作用,各有其功能。

第十四章

1.6σ安全管理方法实施原则:真正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数据和事实驱动管理;对过程

的关注、管理、提高;主动管理;无边界的合作;对完美的渴望,对失败的容忍。

2.6σ安全管理方法实施步骤: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3.5S安全管理法中5S之间的关系:

5S:整理(SEIRI)、整顿(SETI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5S中的五个部分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整理、整顿、清扫是进行日常5S活动的具体内容;清洁则是指对整理、整顿、清扫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以便使其持续开展;素养要求员工建立自律精神,养成自觉进行5S活动的良好习惯。

4.5S的效用:最佳推销员(Sales)、节约家(Saving)、对安全有保障(Safety)、标准

化的推动者(Standardization)、可以形成令人满意的职场(Satisfaction)

5.安全标杆管理的内涵:对比;分析和改进;提高效率;成为最好的。

6.安全标杆管理的应用:

规划阶段:标杆管理的内容,选择标杆管理的“基准”目标,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数据收集及分析阶段:收集数据,数据处理,情报分析;

实践阶段: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监控及调整计划;

提升阶段

安全管理学总结

安全管理学总结 本质安全:3,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的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4,“3E”对策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1,事故定义: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即意外),可导致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它描述事故的因果连锁关系。(1)核心思想: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个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2)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五种因素:第一,遗传及社会环境(M)。遗传及社会是造成人的缺点的原因。这种因素是因果链上最基本的因素。第二,人的缺点或失误(P)。人的缺点或失误即由于遗传和社会因素所造成的人的缺点。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物得不安全状态的原因。第三,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得不安全状态(H)。这两者是造成物得不安全状态的直接原因。第四,事故(D)。事故是一种由于物体、物质或放射线等对人体发生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第五,伤害(A)。伤害即直接由事故产生的人员伤害。(3)积极意义:如

果移去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终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移去中间的骨牌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把受伤害者的伤害分为三类: (1)轻伤。损失工作日低于105天的失能伤害 (2)重伤。损失工作日等于或大于105天的失能伤害 (3)死亡。发生事故后当即死亡,包括急性中毒死亡,或受伤后在30天内亡的事故。死亡损失工作日为6000天。3,按事故类别分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发生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类别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4,按严重程度分类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xx)将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四类: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以上死亡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一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一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一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一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一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一下死亡,或者10人一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一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5,事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课堂教学的重点) 第一章 1、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基本定义: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不同角度有不同定义: ①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通接受的状态。 ②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③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经济损失大。事故时安全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整个人类社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巨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可举例说明) ②社会影响大。事故的发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企业解体等类悲剧数不胜数;由于事故的发生也曾使一些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遭受损伤,有些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使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下降。 ③影响周期长。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绝非短期内就能消除,往往会在人们心头留下长期的抹不去的烙印,使相关人员心理上的阴影难以拂去。(可举例说明) 3、“职业安全卫生”的英文全称?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4、safety 和security 的区别? 前者是保护的意思,主要是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即大多为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 后者是保卫的意思,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5、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间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安全性是系

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区别:可靠性是针对系统的功能而言,可靠性的技术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是针对系统损失而言,安全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危险与损失有关,而失效仅是某一项目的某些功能的丧失,可能不会造成损失。所以失效不等于危险,可靠不等于安全,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 联系:失效与故障有时也会造成损失,甚至导致发生灾难性事故,这时失效或故障就成为了危险了。也就是说,当故障或失效的发生会导致事故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会同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所以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的同时,也需要应用可靠性的数据,某些安全性分析方法也源于可靠性分析。 6、什么是系统安全? 在系统寿命期间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7、什么是管理? 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8、现代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人的因素,具体包括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9、什么是系统原理?什么是整分合原理?什么是人本原理?什么是弹性原理?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安全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整分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 人本原理: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弹性原理:是指管理是在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10、什么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安全管理学总结#(精选.)

安全管理学 名词解释 1,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位。 2,本质安全: 3,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的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4,“3E”对策 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1,事故定义: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即意外),可导致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它描述事故的因果连锁关系。 (1)核心思想: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个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2)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五种因素: 第一,遗传及社会环境(M)。遗传及社会是造成人的缺点的原因。这种因素是因果链上最基本的因素。 第二,人的缺点或失误(P)。人的缺点或失误即由于遗传和社会因素所造成的人的缺点。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物得不安全 状态的原因。 第三,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得不安全状态(H)。这两者是造成物得不安全状态的直接原因。 第四,事故(D)。事故是一种由于物体、物质或放射线等对人体发生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第五,伤害(A)。伤害即直接由事故产生的人员伤害。 (3)积极意义:如果移去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终止。 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 不安全行为或消除伍德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 伤害。 (4)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单链” 3,能量意外转移理论:在生产过程中人类利用能量以实现生产目的。 (1)能量引起的两类伤害:第一类伤害是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 或全身行损伤阈值而产生的。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 量交换引起的。 (2)基本方法: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 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 移的方法。 (3)优点:28页 (4)不足:28页 4,轨迹交叉论:35页 基本思想: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时间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概况

安全管理学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 1. 安全与危险的相对性 2.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4.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能级原则确定了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则。(人尽其能) 一个稳定的能级结构图包括:经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5. 安全管理的定义 从安全管理的过程来看,它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6.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①据对事故的分析可知,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而这些原因中的85%左右都与管理紧密相关。②良好的安全管理能够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③安全管理是控制事故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第二章事故统计及分析 1. 事故的定义: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2. 未遂事故、二次事故、海因里希法则 ①海因里希法则: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5000多起伤害事故后发现,涉及同一工人的330件相似的意外事件中,有300起未产生伤害,29件产生轻、微伤,1次产生死亡,故也称300:29:1法则。海因里希法则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一般规律。 ②未遂事故(横穿铁路、地铁,翻越护栏,爆而不倒)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③二次事故(瓦斯爆炸引起煤尘爆炸)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3.事故的基本特性 普遍性;随机性;必然性;因果相关性;突变性;潜伏性;危害性;可预防性 4. 事故的原因:1、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

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点讲义

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点 典型题型:以安全管理为主线的综合案例 主要知识点包括: (1)需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组织专家论证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2)安全检查评分表及现场安全状况的判定 (3)分析事故原因、责任 (4)判断事故的类型、等级 (5)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控制要点 (6)现场管理要点(包括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消防、临时用电、临时用水) 特点:改错题、判断题、措施题 学习方法建议: 安全管理的案例可总结为二个典型模式: 【背景资料】 1.某工程(脚手架、模板、吊装、基坑支护、洞口、临边、高空作业、机具、用电工程等)某事故发生(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触电、环境污染等)。 2.现场安全大检查,发现现场管理混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问题及解题思路】 (一)判定事故类型、等级(P287~P288) 建筑业伤亡事故最常见为五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把伤亡事故分为: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说明: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分析事故原因、责任(参考答题模板) (三)事故处理程序(参考答题模板) (1)抢救伤员; (2)保护现场;

安全管理学练习题

安全管理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安全生产中,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素,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 2、消除损坏设备、产品等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 3、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和章法等,前五项是管理内容,后两项是管理手段。 4、以安全为目的: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5、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6、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7、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8、事故的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原因; 9、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0、红色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

1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2、事故分析包括现场分析和事后深入分析两部分。 13、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5、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16、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17、事故的原因分析包括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18、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问题。 19、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法”。 20、系统安全由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工程两部分。 2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有: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等。 22、事故的原因分析包括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2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

17秋石油大学《安全管理学》主观题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安全管理学》 学习中心:_ _ 姓名:__ __ 学号:__单数__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 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简答题(共8题根据学号对应选作4题,每题15分,共60分)要求:学号尾号为单数的回答单数题号题目,学号尾号为双数的回答双数题号题目。回答题目与学号尾号对应错误的不给分。 1、简述2014年《安全生产法》(新安全生产法)中对“三同时”的定义。 答:我觉得“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确保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同时设计,要求工程设计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时,同时设计其中的安全设施设计文件部分,保证安全设施设计按照有关规定得到落实。2)同时施工,要求建设施工单位在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时,必须同时施工安全设施工程。建设施工单位不得先完成主体工程,再进行安全设施施工,或者有意减掉安全设施工程,只完成主体工程,留在以后补充完成。3)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要求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主体工程时,必须同时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安全设施工程。安全设施工程没有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主体工程。安全设施工程一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不得擅自停用或者拆除,却有必要停用或者拆除,必须征得有关主管

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_最新版

绝密★启用前 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一填空题 (1)安全学基本原理:责任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强制原理、预防原理(第二章) (2)安全管理方法(5个):安全管理计划方法、安全决策方法、安全管理组织方法、安全激励方法、安全管理控制方法(第四章)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轻伤、重伤、死亡(192)(第十_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6)“三同时”:“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引进的建设项目, 其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7)事故调查4P技术——事故现场勘察工作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由于其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信息, 即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和文件(Paper), 简称为4P技术。 (8)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指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的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学试卷及答案#(精选.)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安全: 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系统: 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3、重大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称为重大死亡事故。 4、工伤事故: 是指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 5、“3E”对策: 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因为技术(Engineering)、管理(Enforcement)和教育(Educa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E,也有人称之为“3E”对策。 6、特种作业: 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2、大多数学者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两个,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事故的能量转移论认为,不希望的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 4、安全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 安全技能教育。 5、危险可能性是指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程度 6、在技术指标论证阶段,系统安全工作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对于系统的设计;另一个是对于大纲的管理。 7、故障最小化方法主要有降低故障率和实施安全监控两种形式。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什么叫劳动保护? 答:劳动保护,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事故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事故的基本特性有:(可不必展开,仅答出提纲;展开回答不多加分) 1)普遍性2)随机性3)必然性4)因果相关性5)突变性6)潜伏性 7)危害性8)可预防性 3、简述事故调查的目的。 答:主要目的就是防止事故的再发生。也就是说,根据事故调查的结果,提出整改措施,控制事故或消除此类事故。 同时,对于重大特大事故,包括死亡事故,甚至重伤事故,事故调查还是使司法机关正确执法的主要手段。事故调查应满足法律要求,提供违反有关安全法规的资料。 此外,通过事故调查还可以描述事故的发生过程,鉴别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从而积累事故资料,为事故的统计分析及类似系统、产品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信息,为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安全工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4、如何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工程是否安全? 答: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过程是否安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2)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 (3)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

安全管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 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重点掌握:1、管理的基本原理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 (1)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 安全的定义(任选一个)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2. 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 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①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简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异同点) 4. 安全、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①安全: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②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③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 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 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5. 系统可靠,是否一定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限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系统可靠不一定安全。 (2)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6. 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 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①系统原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选择):①系统界定;②系统要素;③系统结构;④系统功能;⑤系统联系;⑥系统目标;⑦系统变革。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2)反馈原则(正反馈、负反馈)(3)封闭原则(4)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激励原则中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

安全管理学整理

1. 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控制事故,目的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 2. 事故定义: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即意外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3. 安全文化(基本定义):安全文化是人类为防范(预防、控制、降低或减轻)生产、生活风险,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企业持续发展,所创造的安全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总和。 两种定义方式:狭义说:强调文化或安全内涵的某一层面,例如人的素质、企业文化范畴等。广义说:不仅包括生产安全,还扩展到生活、娱乐等领域以及人文文化和硬件文化等领域 4.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订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5.事故预防与控制包括两部分内容,即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事故预防是通过采用工程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手段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的小。事故控制是通过采用工程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损害尽可能减小。 6.灾害性事件:是个人或集体在时间进程中,在为了实现某种意图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这种行动暂时地或永久地停止,并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伤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Q1:事故的定义?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与事故的定义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灾难性事件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重大经济损失、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巨大的社会效应。 7.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该单元称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与灾难性事件: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就会伴随着大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从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成灾难性事件。重大危险源是导致灾难性事件的根源。 8. 什么是六西格玛?六西格玛即6σ,Sigma(σ)是统计学误差分析的一个概念,这里借用来标示质量水平。6σ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其狭义定义是一百万机会中有3.4个出错的几率,即质量的合格率是99.99966%。 9. 5S管理,又称5S运动,它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令所使用的人、财、物等资源处于良好的、平衡的状态。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5S管理原本的目的是让工作场所的工具摆放有序、提升工作安全及效率,降低产品不良率。 10.激励(Motivation )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行动起来,去实现特定的目标。简而言之,激励就是持续激发员工的自动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朝向组织的目标做出持久的努力。 利用人的心理因素和行为规律激发人的积极性,增强其动机的推动力,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以改进其在安全方面的作用,达到改善安全状况的目的。

安全管理学题型

安全管理学复习要点综合 1、专业安全工作者工作分为四个部分: ①分析,对事故与损失产生的条件进行判断与估计,并对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性进行评价,即进行危险分析与安全评价,这就是事故预防的基础。 ②决策,确定事故预防与损失控制的方法、程序与规划,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可行的事故预防、应急措施及保险补偿的总体方案,并向有关部门或领导提出建议。 ③信息管理,收集、管理并交流与事故与损失控制有关的资料、情报信息,并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与领导,保证信息的及时交流与更新,为分析与决策提供依据。 ④测定,对事故与损失控制系统的效能进行测定与评价,并为取得最佳效果做出必要的改进。 2、安全工作者的职责: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与控制方面的活动。 3、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4、“两个主体”与“两个负责制”:政府就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就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建立、落实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与企业法定代表人责任制。 5、事故的概念:事故就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6、事故的特点:①事故就是一种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特殊事件,而人类在任何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②事故就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 ③事故就是一种迫使进行着的生产、生活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④事故除了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顺利进行之外,往往还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坏或环境污染等其她形式的后果。 7、二次事故的定义:二次事故就是指由于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外部事件就是指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与本系统无直接关联的事件。 8、工伤事故的定义: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从事故统计的角度把造成损失工作日达到或超过1天的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事故称作伤亡事故,其中,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称作工伤事故。 9、(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①在工作时间与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的伤害;

安全管理学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也称风险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4P技术:事故现场勘察工作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信息即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文件(Paper),因而简称4P技术。 3E对策:事故预防和控制可以从安全技术(Engineering)、安全教育(Education)、安全管理(Enforcement),简称3E对策。 安全生产法规的概念: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1、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 2、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更本对策 3、安全技术和职业安全健康措施依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安全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保驾护航的作用 实施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从根本上调动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有利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有利于改善职工的素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4、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及现代安全管理方案的推广和应用 事故调查原则: (1)事故是可以调查清楚的,这是调查事故最基本的原则 (2)调查事故必须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3)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4)一方面,事故调查成员要有调查的经验或某一方面的专长,另一方面,不应与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 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方法“ 1、能量控制方法 2、内在安全设计方法 3、隔离方法 4、闭锁、锁定、连锁 5、故障—安全设计 6、故障最小化设计 7、告警装置 减少和遏制事故损伤的安全技术: 实物隔离、人员防护装备、能量缓冲装置、薄弱环节、逃逸和营救 事故的基本特征:(1)事故的因果性(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可预测性。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1)全面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文化素质(2)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3)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4)树立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 安全生产法规的作用: (1)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提供法律保障。 (2)有利于安全管理中法制化管理 (3)指导和推动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4)增强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力,保证企业效益的实现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5)对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起促进作用。

安全管理学知识要点

1、事故统计与分析P38 它是以大量的伤亡事故资料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从宏观上探索伤亡事故发生原因及规律的过程。 2、事故 事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性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3、海因里希法则 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55万多起伤害事故后发现,涉及同一工人的330件相似的意外事件中,有300起未产生伤害,29件产生轻、微伤,1次产生死亡,故也称300:29:1法则。 4、本质安全技术 所谓本质安全技术,是指不是从外部采取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备,而是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发生故障或误操作,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 5、隔离 隔离是采用物理分离、护板和栅栏等将已识别的危险同人员和设备隔开,以防止危险或将危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并控制危险的影响。隔离是最常用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 6、三同时 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习惯上称之为“三同时”。 7、三不放过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8、一遵二反三落实 教育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督与协助企业行政部门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与协助企业行政部门落实预防伤亡事故的各种措施,组织落实人人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做一件好事活动。 9、安全目标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是企业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实现的安全生产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 10、化学事故 由危险化学品所导致的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可称为化学事故。 具体说来,由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爆炸通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或火灾、爆炸的产物对大气、水源、土壤等造成污染,污染物经口、皮肤进入体内导致群体中毒、窒息甚至死亡,此类事故称之为化学事故。 11、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单元” 12、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临界量”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称为单元。该特定量称为临界量,它是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数量。 13、国家监察P194 国家监察是指政府部门的劳动安全监督机构,按照国务院赋予的权力所进行的安全监察活动,其监察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特殊的行政法律地位。 14、行业管理P197 行业安全管理是对行业所属企业贯彻执行同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宏观控制,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控制和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生产任务顺利进行。 15、安全法规 安全法规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关法令、规程、条例规定等法律文件的总称,又称劳动保护法规。 16、安全生产责任制 所谓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就是各级领导应对本单位事故预防工作所负的总的领导责任,以及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能科室和生产工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事故预防工作应负的责任。 17、系统安全 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18、整分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是整分合原理。 19、能级原则

安全管理学

安全管理学 一、读书笔记 安全管理计划方法安全激励方法 1.安全管理计划方法 (1)安全管理计划的作用 1)安全管理计划是安全决策目标实现的保证。 2)安全管理计划是安全工作的实施纲领。 3)安全管理计划能够协调、合理利用一切资源,使安全管理活动取得最佳效益。 (2)安全管理计划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目标;措施;步骤。 (3)计划目标是指计划任务的具体化,是计划任务的数字表现。一定的计划指标,通常是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组成的。 (4)计划指标一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统一性、政策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的基本要求。 2.安全决策方法 (1)科学安全决策是指人们针对特定的安全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拟定各种安全行动方案,并从中做出满意的选择,以更好地达 到安全目标的活动过程。 (2)安全决策的特点:程序性、创造性、择优性、指导性、风险性。 (3)安全抉策的地位 1)安全决策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 2)安全决策决定企业的安全发展方向、轨道以及效率。 3)安全决策是各级安全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4)安全决策贯穿于安全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4)安全决策的步骤: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方案评估,方案选优。 3.安全管理组织方法 (1)安全管理组织的基本要求: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责任和权力、人员

选择与配备、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与外界协调。 (2)安全管理组织的构成:安全工作指挥系统、安全检查系统和安全监督系统。 4.安全激励方法 (1)安全激励:利用人的心理因素和行为规律,激发人的积极性,增强其动机的推动力,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以改变其在安全方面的作用, 达到改善安全状况的目的。 (2)激励理论按照形成时间及其所研究侧面的不同。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 5.安全管理控制方法 安全控制理论是应用控制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安全控制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制度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回顾与思考 1.安全管理计划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目标;措施;步骤。 安全决策的步骤: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方案评估,方案选优。 安全管理组织的构成:安全工作指挥系统、安全检查系统和安全监督系统。 2.安全管理组织的基本要求? 计划指标一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什么要求? 科学安全决策的定义? 3.安全管理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效果如何?

心得体会 学习管理学感悟

学习管理学感悟 管理科学是知识,管理哲学则是智慧。管理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总结和探索管理实践中的智慧。下面整理了学习管理学的感悟,希望对你有帮助。学习管理学的感悟篇一一.我认识的管理学原理管理原理即在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科学分析和总结,形成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规律。其特征表现为客观性,稳定性,概括性,系统性。客观性即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该(必须)遵循。稳定性即原理一方面具有时代性特点,另一方面具有稳定性,否则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概括性即不是现象的简单罗列,而是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系统性即各个原理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转化的完整的统一体。 二.管理学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无数的重大事件,它们都曾在一定的时空中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历史的轨迹。也许对每一件事都可列出无穷多的外因和内因。但是,有一个公共的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所有的重大事件、所有的卓越发明、所有的宏伟工程,都必须有精心的策划和有效的管理。正因为有了无数前人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研究,才产生了管理这门学问。 管理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逼的.德鲁克所说: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毕管理学的出现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事实上,要掌握管理学并不容易。因为管理工作千差万别,要从各种特殊的管理工作中寻找出共同的普

遍使用的规律、理论和方法,具有很大的难度。同时,管理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往往涉及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及各种工程技术科学,这又大大增加了管理学研究的难度。系统地进行管理学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历史,至今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内容和方法,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是一切管理的核心都是管人,人的基本特征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价值观念等意识活动。而人的一切意识活动又都与所在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传统等特定的国情相联。所以,管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不同,不能搞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总而言之,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科学是知识,管理哲学则是智慧。管理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总结和探索管理实践中的智慧。智慧来自对生活实践的观察,也来自于先哲们的沉思默想。从先哲那里获得灵感,寻找企业管理实践的智慧,是一条方便的道路。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光辉璀璨,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随着国际上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深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价值和作用愈加凸显,研究中式管理渐已成为一门显学。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儒、道、法三家的管理智慧十分丰富,从儒家的八条目、五德,到道家的无为与有为,再到法家的法治,从中可以发掘出许多古为今用的管理思想,十分有益于探索研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知识点汇总必考点知识讲解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知识 点汇总-必考点 1. 什么叫安全? 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一种状态和过程。 2. 什么是安全生产? 答: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3. 什么是安全生产管理? 答: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们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4. 什么是“三违”现象? 答: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5. 我国当前努力构建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是什么? 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6. 什么是事故? 答: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

事件。 7. 什么是事故隐患? 答: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8. 什么是危险? 答: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9. 什么是本质安全? 答: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失误——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者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两个部分。 10. 安全生产“五要素”分别是什么?相互关系如何? 答: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1)安全文化,即安全意思,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支配人们行为是否安全的思想;(2)安全法制,即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执法;(3)安全责任,主要指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心;(4)安全科技,是指安全生产科学与技术;(5)安全投入,保证安全生产必须的经费。 安全生产“五要素”既相对独立,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甚至互为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