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发展史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融发展史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融发展史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融发展史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典质:是产生于南北朝的专门经营放款的金融机构。典质由寺庙经营,办理抵押放款和质押放款。

2、称提之术:宋朝政府对纸币发行和流通的管理办法叫称提之术。其内容主要是3年一界,界满收回旧交子,发行新交子;设置发行准备;限制最高发行额。

3、钱庄:产生于明代,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的信用机构,叫钱庄。钱庄的业务经营除了从事货币兑换外,还办理存款、放款和汇兑。

4、票号:产生于清代,以经营汇兑为主的信用机构,也兼营存、放款业务,多为山西人经营,故亦称“山西票号”。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贝币的计算单位是朋,每朋10贝。

(√)2、环钱是铜钱的原型。

(×)3、布币起源于手工业区,布含有布匹的意思。

(√)4、秦始皇统一货币后,铜钱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铜钱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

(×)5、“文”和“贯”是我国古代铜钱的两个重要单位,1枚铜钱称1文,100文为1贯。

(√)6、我国最早的纸币产生于宋真宗年的四川,名曰“交子”。

(√)7、泉府是周朝时的政府财政金融机构,泉府的赊贷是中国最早的政府信用。

(√)8、在钱庄出现之前,唐朝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是金银铺。

(√)9、唐朝在一些商店、药店中,有一种接近于专门办理存款业务的机构,就是寄附铺,还有柜坊。这是最早的存款机构。(√)10、清代的票号是以经营汇兑为主的信用机构,为山西人首创。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刀币(B)

A、起源于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

B、起源于渔猎地区和手工业地区,由实用的刀演化而来

C、起源于渔猎地区和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

2、环钱(A)

A、大概是由纺轮演化而来,圆形、中心有孔

B、是由布币演化而来的

C、是由刀币演化而来的

3、“爰金”(A)

A、是楚国的货币

B、是赵国的货币

C、是齐国的货币

4、半两钱(A)

A、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后发行的铜钱

B、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前发行的铜钱

C、是春秋战国时各国普遍流行的铜钱

5、汉武帝改革币制,铸造(A)

A、五铢钱

B、三铢钱

C、八铢钱

6、南北朝时典质(A)

A、由寺庙经营

B、由政府经营

C、由民间经营

7、唐高祖币制改革是(A)

A、废除五铢钱,铸通宝钱

B、废除三铢钱,铸通宝钱

C、废除五铢钱,铸三铢钱

8、唐朝办理抵押放款的机构是(B)

A、典质

B、质库

C、当铺

9、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称之为(A)

A、钱庄

B、票号

C、当铺

10、专门从事货币汇兑业务的称之为(B)

A、钱庄

B、票号

C、当铺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明朝币制改革,推行大明宝钞的措施有(A B D E)

A、停止铸钱,严禁铜钱流通

B、禁用金银

C、金银与纸币可同时流通,按比例兑换

D、实行户口食盐法

E、增税和增加新税一律用钞交纳

2、唐朝时开设质库的主要是(A B C)

A、商人

B、官吏

C、贵族

D、政府

E、将军

3、春秋战国时代货币的特点是(A B C)

A、货币单位已分成等级

B、没有统一的货币铸造制度

C、多种货币同时并存

D、由政府统一铸造

E、多种货币并存,一种货币流通为主

4、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前的铜铸币主要有(A B C D)

A、布币

B、刀币

C、环钱

D、蚁鼻钱

E、半两钱

5、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对钱币制度进行整顿,采取的措施是(A B)

A、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由中央政府负责铸造,禁止各郡国铸钱

B、统一使用中央政府铸造的五铢钱,其他不许使用

C、中央政府和各郡国政府都可以铸造五铢钱,禁止民间铸造

D、流通以五铢钱为主,其他制钱也可以小范围流通

E、流通以三铢钱为主,其他制钱也可以小范围流通

6、信用产生的条件是(A B)

A、有了私有财产

B、社会出现两极分化

C、货币产生

D、国家产生

E、公共产品出现

7、宋代的国家信用主要体现在王安石制定的(A B)

A、市易法

B、青苗法

C、称提之术

D、一条鞭法

E、制钱制度

8、汇兑产生的原因是(A B C D)

A、商业发展之需

B、铜钱携带不便

C、钱币缺乏

D、有的地方禁止钱币出境

E、汇兑可以谋利

9、典当业俗称当铺,下列可称为当铺的有(A B C)

A、南北朝的典质

B、唐朝的质库

C、宋朝的解质

D、明代的钱庄

E、清代的票号

10、纸币产生的原因是(A B C D)

A、商业发达要求有大量的货币,铜铁钱都因区域限制而不敷应用,阻碍地区间的商品交易

B、商业发达要求有轻便的货币,铜铁钱都因笨重不便,阻碍地区间的商品交易

C、造纸业的发达,为纸币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D、印刷业的发达,为纸币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E、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需要

五、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我国古代货币形成的条件。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它的出现是以商品交换的发展为前提的。

(1)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商代,我国社会已完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必然引起广泛的交换活动,促进商品交换的发展。

(2)商品交换的发展,促使古代货币的产生。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交换的便利,必然要求有一种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在漫长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到一种商品上,这种商品就是货币。

2、信用产生的条件。

信用就是借贷行为。早期的信用形式是实物和货币的借贷。借贷行为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它的产生有两个条件:(1)有了私有财产;(2)社会出现两极分化,贫穷的氏族因某种需要,向富裕的氏族借贷,信用就发生了。可见信用早在货币产生以前就存在,它的发生并不以货币存在为前提,其历史早于货币。

3、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

(1)货币的统一是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促进封建国家统一的重要措施;

(2)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

(3)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货币立法,半两钱对以后历代钱币的形式有深远影响;

(4)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又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

4、明朝纸币制度的特点。

(1)明朝的纸币有很大的统一性和连贯性,纸币由户部印制,地方不得印制,在统治中国的200多年时间里,只发行过一种钞票,即大明宝钞,即使后来的通货膨胀,也没有发行过大钞;

(2)大明宝钞不设发行准备,又不分界发行,而是长期流通,于是,行用不久,就开始膨胀贬值。

六、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元朝的纸币管理制度。

元朝初年,政府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纸币管理制度,并由政府在法律方面作出规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纸币条例。

关于发行方面的规定:(1)交钞、宝钞为法偿货币,严禁金、银、铜钱的流通和使用;(2)设立发行准备金;(3)中统钞、至元钞均分为不同面额、两种钞票并用;(4)百姓随时可以用旧钞换新钞,用破钞换好钞,并收取一定手续费,有阻碍和刁难者定罪。

关于流通方面的规定有:(1)交钞、宝钞不限年月,通行流转;(2)各地设立平准行用库,负责买卖金银,平准钞法,维持钞值;

(3)严禁私自买卖金银,违者治罪,告发者赏;(4)严禁伪造交钞宝钞,伪造者死,告发者重赏。

2、评价汉武帝的币制改革。

公元前118年(武帝元狩五年),铸造五铢钱,每枚重5铢,钱面铸“五铢”二字,周边有轮廓。公元前113年(武帝元鼎四年),汉武帝对钱币制度进行整顿,采取两条措施:一是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由中央政府的上林三官负责铸造,禁止各郡国铸钱,此前郡国所铸之钱一律销毁,并将铜材运交上林三官;二是全国统一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非三官钱不许使用。

汉武帝改革钱币制度,推行五铢钱,是继秦始皇统一货币后中国货币史上又一件大事。这次钱币改革为中国古代货币开辟了一个新阶段,创造了一个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钱币体制。五铢钱继承了半两钱的形式,其重量又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才确立,适宜使用,便于流通,是最为理想的封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媒介,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直到唐初,700余年时间而不衰,成为中国主要的货币。这次钱币改革确立了中央政府的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禁止私铸,这有利于货币的统一和币值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政权的巩固,也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载有一定金额并由其负责兑现的一种票据,分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贝票即付,远期庄票到期付现。

2、袁头币:币面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于1914年颁布《国币条例》,实行银本位制,当年十二月及次年二月先后由天津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每枚重7钱2分,原订成色为纯银九成,后改为八九成。

3、信交风潮:1921年上海发生的一次金融风潮。是由投机商人发行信托公司股票,在交易所上市买卖,并暗中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当时一些商人见有利可图,争相招募股份,纷起组织,成立交易所达100多家,信托公司10多家,股票大量上市,形成投机狂潮,信交事业一时畸形发展,最终纷纷倒闭。

4、善后大借款:是袁世凯窃踞大总统职位以后,为筹集军费以消灭南方各省势力而借办理善后为名向外国银行团举借的巨额长期借款。1913年4月,袁世凯政府同5国银行团签署了“善后大借款”的合同。该合同规定:借款金额2500万英镑(合银元2 4827万元),年息5厘,折扣84,期限47年,用途为偿指定的借款、垫款、赔款和军政费用等6项;中国以全部盐税、部分关税和直隶、河南、山东、江苏4省的中央税为担保;借款由汇丰、东方汇理、华俄道胜、横滨正金、德华5家银行承担。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库平是政府征税时使用的标准。

(√)2、漕平是征收漕银折色使用的平。

(√)3、清朝,各地铸造银锭的机构是银炉,又叫炉房。

(×)4、中国第一家正式开业的证券交易所是1905年成立的上海众业公所。

(√)5、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将银元的铸造权收归中央,开始铸造“大清银币”,称为国

币。

(√)6、“汇划”就是钱庄业的票据清算。

(√)7、“逆汇”是票号汇兑业务的一种业务,是存款、放款、汇兑相结合。

(×)8、票号的组织形式一般是独资或合资,均负有限责任。

(√)9、最早入侵中国的美国银行是花旗银行。

(√)10、北洋政府时期,除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纸币外,各省地方银行、私营银行也发行纸币。

三、单选(每题1分,共10分)

1、最早入侵中国的外国银行是英国的(A)

A、丽如银行

B、汇丰银行

C、汇隆银行

2、第一个将总行设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银行是(A)

A、汇丰银行

B、法兰西银行

C、汇隆银行

3、第一批流通于中国市场的外国钞票是(A)

A、丽如银行发行的纸币

B、汇丰银行发行的纸币

C、汇隆银行发行的纸币

4、北洋政府规定国家中央银行为(A)

A、中国银行

B、交通银行

C、中国通商银行

5、我国第一家私人资本银行是(B)

A、中国通商银行

B、信成银行

C、信义银行

6、中国银行的前身是(A)

A、户部银行

B、中国通商银行

C、交通银行

7、我国最早铸造的银元是(A)

A、光绪元宝

B、袁头币

C、金圆券

8、我国最早铸造铜元的是(B)

A、准两广总督张之洞

B、两广总督李鸿章

C、两广总督张之洞

9、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这是一家(B)

A、清政府独资银行

B、官商合资银行

C、商股银行

10、票号吸收的存款(A)

A、以公款为主

B、以私款为主

C、以公款和私款为主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宝银的成色,全国统一、公认的标准有(A B C D)

A、纯银

B、足银

C、纹银

D、标准银

E、虚银

2、宝银的重量标准是“平”,全国主要的平有(A B C D)

A、库平

B、关平

C、漕平

D、市平

E、仓平

3、清末发生在上海的三次大的金融风潮是(A B C)

A、1883年的上海金融风潮

B、贴票风潮

C、橡皮股票风潮

D、信交风潮

E、挤兑风潮

4、当铺的日常业务是(A B C)

A、存款

B、放款

C、签发银铺票

D、委托收款

E、办理结算

5、外国银行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掠夺的手段有(A B C D)

A、垄断国际汇兑

B、吸收存款,办理放款,控制中国金融市场

C、发行钞票,侵略中国主权

D、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财政

E、广泛设立营业网点

6、制钱的落后性表现在(A B D)

A、统治者对制钱贬值,以此对人民实行超经济剥削

B、分散铸造的政策,造成制钱纷繁杂乱

C、集中铸造的政策,造成制钱品种单一

D、制钱的流通有很大的局限性

E、制钱的流通毫无局限性

7、典当业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是(A B C)

A、银行的兴起

B、钱庄、票号的发展

C、官银钱号的设立

D、抵押放款业务大大萎缩

E、经营方式不适应

8、“北四行”是指(A B C E)

A、金城银行

B、盐业银行

C、中南银行

D、浙江实业银行

E、大陆银行

9、“南三行”是指(A B C)

A、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B、浙江实业银行

C、浙江兴业银行

D、新华信托储蓄银行

E、广东银行

10、1845年,清室内务府设立的官银号是(A B C D E)

A、天元

B、天亨

C、天利

D、天贞

E、西天元

五、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清末外国银行利用哪些手段控制中国金融市场?

(1)垄断国际汇兑,操纵外汇牌价;

(2)吸收存款,办理贷款,控制中国的金融市场;

(3)发行钞票,侵犯中国的主权;

(4)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财政。

2、中国银行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兴起的?有什么特点?

中国银行业是在帝国主义侵略的日益加深以及因为这种侵略的刺激所形成的近代产业的发展中产生的。

其特点是:(1)中国的银行业不是直接由工业资本发展而产生,它是间接地由民族自救和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的;(2)中国封建经济下的金融机构钱庄和票号,没有直接演变为近代的新式银行;(3)中国的银行业一产生就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两类银行。

3、“京钞风潮”及其产生的原因?

由于中交两行滥发钞票,导致银行实力不断削弱,信用基础日益动摇。在这种情形之下,袁世凯的心腹、长期控制交通银行实权、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梁士诒和段祺瑞的亲信徐树铮密度发行不兑现纸币。但消息走漏,风声所及,市场震动,挤兑风潮迅

速在京、津等地发生。1916年5月,北洋政府以国务院的名义悍然下令中、交两行停止钞票兑现和存款付现。于是京、津两地两行完全停止兑付,外地也开始停兑。这些钞票当时人们称为京钞。京钞停止兑现以后,人们纷纷抛出纸币,抢购商品,致使物价上涨,币值下跌,投机盛行,交易停顿,市场混乱。这就是20世纪初发生在京、津等地的京钞风潮。

产生的原因:(1)北洋军阀之间连年内战,大量军费开支,导致财政不支,于是大量发行不兑现纸币,以弥补军费不足和财政空虚;(2)中交两行为北洋政府垫款和发行钞票外,还为北洋政府开出担保空头存单,向其他商业银行借款,到期无力偿还,但又不得不兑现,以致头寸日紧;(3)英美帝国主义从中操纵破坏。企图破坏中国的财政金融,作为策划国际共管中国的口实,于是指使它们控制的海关、邮电部门拒收两行钞票,外国银行也向两行挤提存款。

4、国际银团的侵略活动主要有哪些?

国际银团以贷款和投资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1)1911年5月,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同清政府签订了《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款金额600万英镑(合银4540万两),以两湖的厘金、盐税收入担保,4国享有两湖境内两路的修筑权以及两路在延伸时继续借款和修筑的优先权。

(2)1911年5月,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同清政府签订了《币制实业借款合同》。借款金额1000万英镑,年息5厘,折扣95,期限45年,并规定4国参与中国币制改革和在东北三省进行农垦、畜牧、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这触犯了日、俄在东北的利益,后几经争吵,4国银团接受日、俄参加。4国银行团变成了6国银行团。

(3)1913年4月,袁世凯政府同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了“善后大借款”的合同。借款金额2500万英镑(合银元24827万元),年息5厘,折扣84,期限47年,借款到期的利息是4285万英镑,大大超过本金。它们通过这笔借款攫取了中国关税、盐税收入的保管权。关盐两税,在中国财政收入中占极大比重,帝国主义控制了这两税,也就控制了中国财政。

六、论述(20分)

钱庄、票号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辛亥革命后钱庄能继续存在,票号却消亡?

1、钱庄发展的原因:鸦片战争后,随着沿海沿江城市的陆续对外开放,中外交往日渐频繁,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钱庄的数量和资本额大幅度增长、业务扩大,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上海。

2、票号发展的原因:(1)鸦片战争以后,打破了中国的封闭式的自然经济,通商口岸的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票号本身就起源于汇兑,资金调拨的频率和数量逐年增加,给票号提供了发展机会; (2)农民运动给清政府解送现银增加了困难,票号长期为清政府汇解公款,得到清政府的信任,这就为票号能够扩大业务扩张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 (3)票号同清朝地方政府官吏紧密地勾结在一起,垄断官款汇兑,壮大了自己的资金实力。

3、钱庄的继续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前夕,随着大量资金涌入上海,为钱庄增添了资金力量,钱庄趋向于稳定,进而发展。究其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钱庄的支持,而商号同钱庄有来往久长,同银行打交道的不多;(2)一些银行还依靠钱庄代理收解,存款于钱庄,钱庄在业务中领用银行的钞券,增加了资金实力;(3)外国银行仍然接受庄票以支持钱庄。

4、票号衰亡的原因:(1)中国近代银行的兴起,官银钱号的设立,同票号展开了竞争;(2)票号保守,不思变革,组织制度、用人机制和经营方式都很死板,无法同银行竞争;(3)清政府灭亡,票号失去靠山。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四联总处:是官僚资本进行金融统治和金融垄断的最高权力机关,于1937年7月在上海设立,其任务是协调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家银行业务,蒋介石亲任理事会主席,直接掌握了金融垄断大权。

2、法币: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时所发行的纸币。

3、金圆券: 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为了挽救已经瓦解的经济体系,实行“币改”,废止法币后发行的本位币(纸币),与法币之比为1:300万。

4、银元券:国民政府崩溃之前,于1949年7月4日,再次进行“币制改革”,规定“国币以银元为单位”而发行的纸币,与金圆券之比为1:5亿。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农民银行完全是为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而设定的。

(×)2、中央信托局是一个独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3、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的金融市场。

(√)4、1932年美国实行白银政策,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存银严重下降,银根奇紧,金融梗塞,物价下跌,工商各业资金周转困难,造成银行、钱庄、工商业的纷纷倒闭。

(×)5、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推行法币,并同美元联系。

(√)6、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标志国民政府战时金融管制的开始。

(√)7、四联总处是官僚资本进行金融统治和金融垄断的最高权力机关,蒋介石亲任理事会主席,从此蒋介石直接掌握了金融垄断大权。

(√)8、抗战胜利后,四行二局通过接收敌伪金融机构,压制打击民族金融资本,使官僚资本银行的垄断地位得到了空前加强。(×)9、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前身是众业公所。

(√)10、伪满中央银行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和殖民政策的重要财政支柱,是其掠夺东北人民的工具,是地地道道的殖民地银行。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20世纪30年代,中国采用的币制是(B)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2、1928年11月1日,中央银行正式开业于(A)

A、上海

B、南京

C、广州

3、1935年10月,国民政府成立了总局于上海的(B)

A、中国邮政局

B、中央信托局

C、邮政储金汇业总局

4、国民政府在上海成立邮政储金汇业总局的时间是(A)

A、1930年3月

B、1935年3月

C、1935年10月

5、国民政府官僚资本金融垄断体系的支柱是(C)

A、中央银行

B、合作金库

C、“四行二局一库”

6、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法币政策的时间是(C)

A、1932年夏

B、1933年3月

C、1935年11月

7、国民政府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废两改元的时间是(B)

A、1933年3月1日

B、1933年4月5日

C、1935年11月3日

8、1927年至1937年,上海证券市场的组织形式是(C)

A、票据交换所

B、中国征信所

C、证券交易所

9、钱庄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

A、国民政府控制和垄断金融

B、钱庄资金薄弱,无法同银行竞争

C、废两改元,钱庄操纵金融市场的能力削弱

10、国民政府开始战时金融管制的标志是(C)

A、《改善地方金融机构办法纲要》的颁布

B、《巩固金融办法纲要》的颁布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国民政府抑制通货膨胀采取的措施有(B C)

A、财政政策

B、黄金政策

C、外汇政策

D、存款准备金政策

E、再贴现政策

2、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抢战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手段是(A C)

A、加强对华的商品输出

B、减少对华的商品输出

C、增加对华投资

D、减少对华投资

E、争相在华设立金融机构

3、国民政府控制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手段是(A B C D)

A、迁址

B、降格

C、入股

D、改组人事

E、限制业务范围

4、抗战时期大后方金融业畸形繁荣的原因是(A B C D E)

A、抗战开始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大量向大后方撤退,使大后方的银行数量骤然增加

B、抗日初期大后方的工商业有所发展给银行的发展带来条件

C、大后方外资银行势力削弱,减轻了对中国银行业的压力

D、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给一些银行业造成了投机机会

E、资金内流,给大后方的金融业注入了血液

5、日本帝国主义对关内沦陷区大肆进行金融掠夺的主要手段有(A B C)

A、设立日伪银行,加强对占领区的金融垄断

B、利用、排挤法币

C、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疯狂掠夺占领区人民

D、对原有的华资银钱业进行兼并和改组

E、强迫汇丰银行将上海关税转交给横滨金正银行

6、钱庄衰落的原因是(A B C D)

A、国民政府控制和垄断金融

B、钱庄资金薄弱,无法同银行竞争

C、废两改元,钱庄操纵金融市场的能力削弱

D、美国白银政策造成中国白银恐慌,法币改革后白银收归国有,钱庄受到致命打击

E、实行法币政策

7、抗战时期大后方金融业畸形繁荣的表现是(A B D E)

A、银行分布仍然不平衡

B、居统治中心地位的是官僚资本银行

C、居统治中心地位的是外国在华银行

D、银行业务的投机性更大

E、银行资本渗入农村的比重逐渐上升

8、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强化中央银行职能的措施有(A B C D E)

A、划分四行业务

B、集中货币发行权

C、独揽外汇统制权

D、集中存款准备金

E、集中票据交换

9、“四行二局一库”中的“四行”是指(A B C E)

A、中央银行

B、中国银行

C、交通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

E、中国农民银行

10、法币政策实施的意义在于(A C E)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C、有利于国防

D、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E、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五、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废两改元的内容、措施及其影响。

1933年1月,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称“本部为准备废两,先从上海实施”。3月8日,又发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重量为26.6971克,成色为银88%、铜12%,重量之公差不得逾万分之三,成色的公差不得超过千分之三。4月5日发布了《废两改元布告》规定在全国废两改元。

措施:银本位币的铸造权专属中央造币厂,中央造币厂除加紧铸造新银币外,还另铸厂条,以应市场巨额款项收付之需,中央、中国、交通三行代理全国范围内的银币兑换;由中央银行通知中外银行和钱业,将4月6日前所存银两数上报,并按法定兑换率兑换新银币,撤销炉房及公估局;限制白银外流,对出口白银征收2.25%的出口关税。

影响:经历了千余年的银两制在全国范围内终被废除。废两改元,废除了落后的银两制度,对于商品交换、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货币流通市场的形成,都有积极的意义。

2、国民党官僚垄断金融资本是怎样兼并、控制民族金融资本?

国民党官僚垄断金融体系——“四行两局一库”,利用他们的政治权势,利用迁址、降格、入股、改组人事等手段控制民族资本银行和钱庄。

(1)利用部分银行发生挤兑之机,乘机向民族资本银行参入官股,先后控制了中国通商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广东银行、中国国货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等;

(2)1935年趁币制改革之机,取消了包括中南银行等“南三行”在内的30余家商业银行的发行权,它们的发行准备也被接收,将其集中于中、中、交、农四行;

(3)同年,趁金融危机多数钱庄周转不灵,国民政府以救济危机,安定市面为名,由中、中、交三行借款1800万元,由财政部组织“钱庄监理委员会”,名为监督管理,实则控制了钱庄。

3、国民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为什么失败?

措施:(1)外汇措施——出售外汇,回笼法币;(2)黄金措施——出售黄金,回笼法币。

失败的原因:这两项政策都是治标,没有治本,即法币大量的财政发行。财政政策没有同货币政策配合好,左手收进,右手又发出。用出售外汇、黄金收回的法币,终究被财政政策所抵消,最终导致抑制通胀的失败。

4、法币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大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军费开支急剧增加;

(2)财政赤字一年比一年扩大,1946约4.8万亿,1947年40万亿。

(3)巨额的财政赤字,国民政府只有靠滥发纸币来弥补,巨大的货币发行量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也使法币急剧贬值。

由于法币惊人的通胀和贬值,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民的信任和货币的基本功能,导致了法币的崩溃。

六、论述(每题10,共20分)

1、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

法币政策的实施,是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很大。

(1)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币流通以后,资金开始松动,利率下降,金融市场趋于安定;物价普遍回升,刺激了生产的复苏。

(2)有利于国防。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实行金融殖民化政策,严管通货,发行伪钞,禁银“出口”,高价收购从内地私运出口的白银,再运往伦敦出售,用以购买军用物资,屠杀中国人民。法币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3)对于统一混乱的货币,形成统一的货币流通市场,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扩大,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4)加强了官僚金融资本垄断体制,加强其对民族金融资本的控制。日后的通货膨胀,法币贬值,使人民遭受损失,无疑是对人民的掠夺。

2、国民政府是怎样强化中央银行职能的。

(1)划分四行业务。1942年5月28日,四联总处颁布《中中交农四行业务划分及考核办法》,重新划分四行的经营业务,实行专业化分工。

中央银行集中钞券发行、统筹外汇收付、代理国库、汇解军政款项、调剂金融市场。

中国银行受中央银行委托经理政府国外款项的收付,发展和扶助国际贸易并办理与之有关事业的贷款和投资,受中央银行委托经办进出口外汇及价汇业务,办理国内商业汇款和储蓄信托业务。

交通银行办理工矿交通及生产事业的贷款与投资,办理国内工商业汇款,经募或承受公司债和公司股票,办理仓库及运输业务,办理储蓄信托业务。

中国农民银行办理农业生产的贷款与投资,办理土地金融业务,办理合作事业的放款,办理农业仓库、信托、农业保险和吸收储蓄存款。

(2)集中货币发行权于中央银行。

(3)中央银行独揽外汇统制权,中国银行只能接受中央银行的委托办理外汇业务。

(4)集中存款准备金于中央银行。

(5)集中票据交换于中央银行。

五、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废两改元的内容、措施及其影响。

1933年1月,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称“本部为准备废两,先从上海实施”。3月8日,又发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重量为26.6971克,成色为银88%、铜12%,重量之公差不得逾万分之三,成色的公差不得超过千分之三。4月5日发布了《废两改元布告》规定在全国废两改元。

措施:银本位币的铸造权专属中央造币厂,中央造币厂除加紧铸造新银币外,还另铸厂条,以应市场巨额款项收付之需,中央、中国、交通三行代理全国范围内的银币兑换;由中央银行通知中外银行和钱业,将4月6日前所存银两数上报,并按法定兑换率兑换新银币,撤销炉房及公估局;限制白银外流,对出口白银征收2.25%的出口关税。

影响:经历了千余年的银两制在全国范围内终被废除。废两改元,废除了落后的银两制度,对于商品交换、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货币流通市场的形成,都有积极的意义。

2、国民党官僚垄断金融资本是怎样兼并、控制民族金融资本?

国民党官僚垄断金融体系——“四行两局一库”,利用他们的政治权势,利用迁址、降格、入股、改组人事等手段控制民族资本银行和钱庄。

(1)利用部分银行发生挤兑之机,乘机向民族资本银行参入官股,先后控制了中国通商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广东银行、中国国货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等;

(2)1935年趁币制改革之机,取消了包括中南银行等“南三行”在内的30余家商业银行的发行权,它们的发行准备也被接收,将其集中于中、中、交、农四行;

(3)同年,趁金融危机多数钱庄周转不灵,国民政府以救济危机,安定市面为名,由中、中、交三行借款1800万元,由财政部组织“钱庄监理委员会”,名为监督管理,实则控制了钱庄。

3、国民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为什么失败?

措施:(1)外汇措施——出售外汇,回笼法币;(2)黄金措施——出售黄金,回笼法币。

失败的原因:这两项政策都是治标,没有治本,即法币大量的财政发行。财政政策没有同货币政策配合好,左手收进,右手又发出。用出售外汇、黄金收回的法币,终究被财政政策所抵消,最终导致抑制通胀的失败。

4、法币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大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军费开支急剧增加;

(2)财政赤字一年比一年扩大,1946约4.8万亿,1947年40万亿。

(3)巨额的财政赤字,国民政府只有靠滥发纸币来弥补,巨大的货币发行量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也使法币急剧贬值。

由于法币惊人的通胀和贬值,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民的信任和货币的基本功能,导致了法币的崩溃。

六、论述(每题10,共20分)

1、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

法币政策的实施,是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很大。

(1)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币流通以后,资金开始松动,利率下降,金融市场趋于安定;物价普遍回升,刺激了生产的复苏。

(2)有利于国防。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实行金融殖民化政策,严管通货,发行伪钞,禁银“出口”,高价收购从内地私运出口的白银,再运往伦敦出售,用以购买军用物资,屠杀中国人民。法币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3)对于统一混乱的货币,形成统一的货币流通市场,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扩大,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4)加强了官僚金融资本垄断体制,加强其对民族金融资本的控制。日后的通货膨胀,法币贬值,使人民遭受损失,无疑是对人民的掠夺。

2、国民政府是怎样强化中央银行职能的。

(1)划分四行业务。1942年5月28日,四联总处颁布《中中交农四行业务划分及考核办法》,重新划分四行的经营业务,实行专业化分工。

中央银行集中钞券发行、统筹外汇收付、代理国库、汇解军政款项、调剂金融市场。

中国银行受中央银行委托经理政府国外款项的收付,发展和扶助国际贸易并办理与之有关事业的贷款和投资,受中央银行委托经办进出口外汇及价汇业务,办理国内商业汇款和储蓄信托业务。

交通银行办理工矿交通及生产事业的贷款与投资,办理国内工商业汇款,经募或承受公司债和公司股票,办理仓库及运输业务,办理储蓄信托业务。

中国农民银行办理农业生产的贷款与投资,办理土地金融业务,办理合作事业的放款,办理农业仓库、信托、农业保险和吸收储蓄存款。

(2)集中货币发行权于中央银行。

(3)中央银行独揽外汇统制权,中国银行只能接受中央银行的委托办理外汇业务。

(4)集中存款准备金于中央银行。

(5)集中票据交换于中央银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边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银行所发行的货币的简称。

2、陕甘宁边区银行:1937年10月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成立。总行设在延安,下设绥德、陇东、三边、关中4个分行。

3、折实储蓄:解放初期,物价大幅波动,人民银行为了保障储户利益,举办以货币折成实物单位存取的储蓄业务叫折实储蓄。

4、《银行工作“六条”》: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克服国家财政经济困难,加快国民经济调整进程,于1962年3月10日作出《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简称“银行工作六条”。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于1932年2月1日正式成立营业。

(√)2、抗日根据地银行担负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适应的经济金融政策,支持公私经济发展,帮助财政周转,平抑物价与维护法币。

(√)3、解放区货币逐渐统一的步骤是由区内货币统一到大区间货币统一,再到全国统一于人民币。

(×)4、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它是在华北银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北海银行的基础上组建的,以原陕甘宁边区银行为总行。

(√)5、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同时即发行了人民币。

(√)6、1950年3月,政务院公布《中央金库条例》,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各级金库,全国财政金库由此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7、1950年4月,政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现金管理执行机关,统一管理和集中调度公营企业、机关、合作社的现金。

(×)8、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于1995年7月1日起实施。

(√)10、深圳发展银行是我国首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成立最早的银行是(A)

A、海丰劳动银行

B、东古平民银行

C、闽西工农银行

2、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创建最早的造币厂是(A)

A、井冈山上井造币厂

B、赣南东固印刷厂

C、江西瑞金中央印钞厂

3、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银行创建最早的印钞厂是(B)

A、井冈山上井造币厂

B、赣南东固印刷厂

C、江西瑞金中央印钞厂

4、在对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革中,中国人民银行引导私营行庄走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的措施是(A)

A、公私合营的典型示范形式

B、团结、领导、运用、改造的具体方法

C、没收民族资本

5、抗日根据地银行的利率政策是(A)

A、实行低利率,服务根据地生产发展

B、实行差别利率,限制民族资本发展,扶助工农生产

C、实行浮动利率

6、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八字方针是(A)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7、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时间是(C)

A、1981年1月

B、1984年1月

C、1983年9月

8、我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合法席位的时间是(A)

A、1980年4月

B、1980年5月

C、1985年5月

9、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正式决定恢复中国在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的代表权的时间是(A)

A、1980年5月

B、1985年5月

C、1980年4月

10、国务院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委员会条例》的时间是(A)

A、1997年4月15日

B、1997年7月31日

C、1997年10月31日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银行发行货币的原则是(A C)

A、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组织货币发行,单纯的财政需要放到次要地位

B、根据财政需要组织货币发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放到次要地位

C、充实货币发行基金(金银、粮食、土特产等),保证纸币兑现,取信于民

D、发展生产,扩大财源

E、支援战争

2、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政府关于现金管理的具体措施有(A B C D E)

A、发展工业生产,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B、开采银矿与收熔银器,增铸银元

C、实行金银管制,动员企业、群众用银元或金银饰品兑成银元或购买公债

D、向富农征借,打土豪筹款,战争缴获

E、执行《现金出口登记条例》

3、抗日根据地银行货币发行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A B C D)

A、独占发行

B、分散发行

C、支持财政

D、支持生产、贸易

E、.经济发行

4、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银行的主要业务有(A B C D)

A、发行货币

B、代理金库

C、吸收存款

D、发放贷款

E、办理投资

5、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的措施是(A B C)

A、把解放区原有的银行改建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机构

B、从解放区原有银行抽调干部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新分支机构

C、以接管官僚资本银行为基础在各城市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分支机构

D、以接管官僚资本银行为基础在农村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分支机构

E、没收民族资本银行,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新分支机构

6、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要求力争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三个平衡(简称“三平”),“三平”是指(A B D)

A、财政收支平衡

B、现金收付平衡

C、信贷收支平衡

D、物资调度平衡

E、国际收支平衡

7、“大跃进”时期,我国金融工作中的失误主要表现在(A B C D)

A、银行信贷管理权限下放使信贷资金管理放松

B、变更金融规章制度使金融工作出现混乱

C、资金供应大撒手使信贷失控

D、试行“全额信贷”

E、试行“差额信贷”

8、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银行在贯彻《银行工作“六条”》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A B C D)

A、加强和改进信贷计划管理

B、统一安排、管理支农资金,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领导

C、做好清仓核资工作

D、依据政策原则改革规章制度

E、加强现金管理

9、目前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有(A C D E)

A、中国工商银行

B、交通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

E、中国农业银行

10、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有(B C D)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E、中国民生银行

五、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银行建立的背景、条件和目的。

革命根据地银行以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前提,以工农群众集资和政府拨款作为自己的资本来源;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组织管理;机构设置、经营方针都直接由苏维埃政府领导。

在摧毁旧的金融制度(废除高利贷、摧毁旧的金融机构、清除旧币)的同时,各革命根据地也致力于建立自己的银行、信合社以取代旧金融机构;支持新的借贷关系;驱逐旧币,建立新型、独立自主的货币制度。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服务于稳定金融、发展根据地经济、支援革命战争。

2、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建立的目的、过程和影响。

适应“一五”时期国家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业已建立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中国金融领域也建立起集中统一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纵向型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实现了一切信用集中于国家银行。

中国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在1952年底时,因全行业公私合营银行建立,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所有制结构趋向单一,已具雏形,且在“一五”时期得到强化。

中国人民银行成为国家管理金融的机构,统一经营全国金融业务的经济组织,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银行体制由此形成。

3、银行工作“六条”的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克服国家财政经济困难,加快国民经济调整进程,于1962年3月10日作出《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简称“银行工作六条”)。主要内容是:

(1)收回原下放的一切权力,银行业务实行彻底地垂直领导。

(2)严格信贷管理,加强信贷计划。

(3)严格划清银行信贷资金,财政资金界限。

(4)加强现金管理,严格结算纪律。

(5)建立各级人民银行向当地党、政汇报工作制度。

(6)严格财政管理。

4、“文化大革命”中,银行工作转机、挫折的启示。

银行工作的第一次转机与挫折: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银行工作在中央、国务院关心支持下,逐渐出现转机;1974年,在“四人帮”策划下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初现转机的银行工作遭受挫折。

银行工作的第二次转机与挫折:1975年9月,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关于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精神,提出了“各方面都要整顿”和《财政金融十条》,控制货币投放和平衡信贷收支的工作开始有了明显的转机;1976年,随着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四人帮”又一次搞乱人们的思想,搅起无政府主义思潮,国民经济在管理放松、生产下降中再一次遭到挫折。

启示: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金融工作带来了猛烈冲击、严重破坏,只有拨乱反正,严格按经济规律、财经纪律办事,严格监管才能使金融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六、论述(20分)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

1、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从主要依靠信贷规模控制转向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分层次监测控制指标;

1996年起先后7次调低利率,并于该年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1994年4月1日开办外汇公开市场业务,1996年4月9日正式以国债回购形式开展本币公开市场业务;

1994年11月起正式开办再贴现业务,1997年3月1日对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开办再贴现业务,并把扩大票据承兑、贴现与再贴现业务作为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政策措施;

1998年3月,改革了原有存款准备金制度;

1994年2月起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长期实行的贷款规模限额控制;

1999年将消费信贷业务经营放宽到所有商业银行。

2、初步形成金融法律体系框架,金融监管逐步加强。

(1)金融立法方面。在1995年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199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出台。

(2)金融监管方面。由于整个金融领域都已有相应的基本法律法规,这对于中央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加强对各金融机构的市场进入退出与日常依法监管、依法行政的力度提供了重要法律保证。

3、外汇体制改革的深化。

1993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外汇管理体制,逐步使人民币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基础上成为可兑换货币。

该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提出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1994年初,实现汇率并轨,建立了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制度。

1996年1月27日,中国宣布自1996年12月1日接受《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由此,中国的汇率制度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并因此有助于接受国际社会监督、促进中外经济技术交流、保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典质:市产生于南北朝的专门经营放款的金融机构。典质由寺庙经营,办理抵押放款和质押放款。

2、称提之术:宋朝政府对纸币发行和流通的管理办法叫称提之术。其内容主要是3年一界,界满收回旧交子,发行新交子;设置发行准备;限制最高发行额。

3、钱庄:产生于明代,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的信用机构,叫钱庄。钱庄的业务经营除了从事货币兑换外,还办理存款、放款和汇兑。

4、票号:产生于清代,以经营汇兑为主的信用机构,也兼营存、放款业务,多为山西人经营,故亦称“山西票号”。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贝币的计算单位是朋,每朋10贝。

(√)2、环钱是铜钱的原型。

(×)3、布币起源于手工业区,布含有布匹的意思。

(√)4、秦始皇统一货币后,铜钱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铜钱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

(×)5、“文”和“贯”是我国古代铜钱的两个重要单位,1枚铜钱称1文,100文为1贯。

(√)6、我国最早的纸币产生于宋真宗年的四川,名曰“交子”。

(√)7、泉府是周朝时的政府财政金融机构,泉府的赊贷是中国最早的政府信用。

(√)8、在钱庄出现之前,唐朝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是金银铺。

(√)9、唐朝在一些商店、药店中,有一种接近于专门办理存款业务的机构,就是寄附铺,还有柜坊。这是最早的存款机构。

(√)10、清代的票号是以经营汇兑为主的信用机构,为山西人首创。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刀币(B)

A、起源于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

B、起源于渔猎地区和手工业地区,由实用的刀演化而来

C、起源于渔猎地区和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

2、环钱(A)

A、大概是由纺轮演化而来,圆形、中心有孔

B、是由布币演化而来的

C、是由刀币演化而来的

3、“爰金”(A)

A、是楚国的货币

B、是赵国的货币

C、是齐国的货币

4、半两钱(A)

A、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后发行的铜钱

B、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前发行的铜钱

C、是春秋战国时各国普遍流行的铜钱

5、汉武帝改革币制,铸造(A)

A、五铢钱

B、三铢钱

C、八铢钱

6、南北朝时典质(A)

A、由寺庙经营

B、由政府经营

C、由民间经营

7、唐高祖币制改革是(A)

A、废除五铢钱,铸通宝钱

B、废除三铢钱,铸通宝钱

C、废除五铢钱,铸三铢钱

8、唐朝办理抵押放款的机构是(B)

A、典质

B、质库

C、当铺

9、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称之为(A)

A、钱庄

B、票号

C、当铺

10、专门从事货币汇兑业务的称之为(B)

A、钱庄

B、票号

C、当铺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明朝币制改革,推行大明宝钞的措施有(A B D E)

A、停止铸钱,严禁铜钱流通

B、禁用金银

C、金银与纸币可同时流通,按比例兑换

D、实行户口食盐法

E、增税和增加新税一律用钞交纳

2、唐朝时开设质库的主要是(A B C)

A、商人

B、官吏

C、贵族

D、政府

E、将军

3、春秋战国时代货币的特点是(A B C)

A、货币单位已分成等级

B、没有统一的货币铸造制度

C、多种货币同时并存

D、由政府统一铸造

E、多种货币并存,一种货币流通为主

4、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前的铜铸币主要有(A B C D)

A、布币

B、刀币

C、环钱

D、蚁鼻钱

E、半两钱

5、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对钱币制度进行整顿,采取的措施是(A B)

A、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由中央政府负责铸造,禁止各郡国铸钱

B、统一使用中央政府铸造的五铢钱,其他不许使用

C、中央政府和各郡国政府都可以铸造五铢钱,禁止民间铸造

D、流通以五铢钱为主,其他制钱也可以小范围流通

E、流通以三铢钱为主,其他制钱也可以小范围流通

6、信用产生的条件是(A B)

A、有了私有财产

B、社会出现两极分化

C、货币产生

D、国家产生

E、公共产品出现

7、宋代的国家信用主要体现在王安石制定的(A B)

A、市易法

B、青苗法

C、称提之术

D、一条鞭法

E、制钱制度

8、汇兑产生的原因是(A B C D)

A、商业发展之需

B、铜钱携带不便

C、钱币缺乏

D、有的地方禁止钱币出境

E、汇兑可以谋利

9、典当业俗称当铺,下列可称为当铺的有(A B C)

A、南北朝的典质

B、唐朝的质库

C、宋朝的解质

D、明代的钱庄

E、清代的票号

10、纸币产生的原因是(A B C D)

A、商业发达要求有大量的货币,铜铁钱都因区域限制而不敷应用,阻碍地区间的商品交易

B、商业发达要求有轻便的货币,铜铁钱都因笨重不便,阻碍地区间的商品交易

C、造纸业的发达,为纸币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D、印刷业的发达,为纸币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E、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需要

五、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我国古代货币形成的条件。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它的出现是以商品交换的发展为前提的。

(1)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商代,我国社会已完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必然引起广泛的交换活动,促进商品交换的发展。

(2)商品交换的发展,促使古代货币的产生。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交换的便利,必然要求有一种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在漫长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到一种商品上,这种商品就是货币。

2、信用产生的条件。

信用就是借贷行为。早期的信用形式是实物和货币的借贷。借贷行为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它的产生有两个条件:(1)有了私有财产;(2)社会出现两极分化,贫穷的氏族因某种需要,向富裕的氏族借贷,信用就发生了。可见信用早在货币产生以前就存在,它的发生并不以货币存在为前提,其历史早于货币。

3、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

(1)货币的统一是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促进封建国家统一的重要措施;

(2)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

(3)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货币立法,半两钱对以后历代钱币的形式有深远影响;

(4)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又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

4、明朝纸币制度的特点。

(1)明朝的纸币有很大的统一性和连贯性,纸币由户部印制,地方不得印制,在统治中国的200多年时间里,只发行过一种钞票,即大明宝钞,即使后来的通货膨胀,也没有发行过大钞;

(2)大明宝钞不设发行准备,又不分界发行,而是长期流通,于是,行用不久,就开始膨胀贬值。

六、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元朝的纸币管理制度。

元朝初年,政府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纸币管理制度,并由政府在法律方面作出规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纸币条例。

关于发行方面的规定:(1)交钞、宝钞为法偿货币,严禁金、银、铜钱的流通和使用;(2)设立发行准备金;(3)中统钞、至元钞均分为不同面额、两种钞票并用;(4)百姓随时可以用旧钞换新钞,用破钞换好钞,并收取一定手续费,有阻碍和刁难者定罪。

关于流通方面的规定有:(1)交钞、宝钞不限年月,通行流转;(2)各地设立平准行用库,负责买卖金银,平准钞法,维持钞值;

(3)严禁私自买卖金银,违者治罪,告发者赏;(4)严禁伪造交钞宝钞,伪造者死,告发者重赏。

2、评价汉武帝的币制改革。

公元前118年(武帝元狩五年),铸造五铢钱,每枚重5铢,钱面铸“五铢”二字,周边有轮廓。公元前113年(武帝元鼎四年),汉武帝对钱币制度进行整顿,采取两条措施:一是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由中央政府的上林三官负责铸造,禁止各郡国铸钱,此前郡国所铸之钱一律销毁,并将铜材运交上林三官;二是全国统一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非三官钱不许使用。

汉武帝改革钱币制度,推行五铢钱,是继秦始皇统一货币后中国货币史上又一件大事。这次钱币改革为中国古代货币开辟了一个新阶段,创造了一个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钱币体制。五铢钱继承了半两钱的形式,其重量又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才确立,适宜使用,便于流通,是最为理想的封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媒介,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直到唐初,700余年时间而不衰,成为中国主要的货币。这次钱币改革确立了中央政府的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禁止私铸,这有利于货币的统一和币值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政权的巩固,也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载有一定金额并由其负责兑现的一种票据,分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贝票即付,远期庄票到期付现。

2、袁头币:币面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于1914年颁布《国币条例》,实行银本位制,当年十二月及次年二月先后由天津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每枚重7钱2分,原订成色为纯银九成,后改为八九成。

3、信交风潮:1921年上海发生的一次金融风潮。是由投机商人发行信托公司股票,在交易所上市买卖,并暗中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当时一些商人见有利可图,争相招募股份,纷起组织,成立交易所达100多家,信托公司10多家,股票大量上市,形成投机狂潮,信交事业一时畸形发展,最终纷纷倒闭。

4、善后大借款:是袁世凯窃踞大总统职位以后,为筹集军费以消灭南方各省势力而借办理善后为名向外国银行团举借的巨额长期借款。1913年4月,袁世凯政府同5国银行团签署了“善后大借款”的合同。该合同规定:借款金额2500万英镑(合银元2 4827万元),年息5厘,折扣84,期限47年,用途为偿指定的借款、垫款、赔款和军政费用等6项;中国以全部盐税、部分关税和直隶、河南、山东、江苏4省的中央税为担保;借款由汇丰、东方汇理、华俄道胜、横滨正金、德华5家银行承担。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库平是政府征税时使用的标准。

(√)2、漕平是征收漕银折色使用的平。

(√)3、清朝,各地铸造银锭的机构是银炉,又叫炉房。

(×)4、中国第一家正式开业的证券交易所是1905年成立的上海众业公所。

(√)5、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将银元的铸造权收归中央,开始铸造“大清银币”,称为国

币。

(√)6、“汇划”就是钱庄业的票据清算。

(√)7、“逆汇”是票号汇兑业务的一种业务,是存款、放款、汇兑相结合。

(×)8、票号的组织形式一般是独资或合资,均负有限责任。

(√)9、最早入侵中国的美国银行是花旗银行。

(√)10、北洋政府时期,除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纸币外,各省地方银行、私营银行也发行纸币。

三、单选(每题1分,共10分)

1、最早入侵中国的外国银行是英国的(A)

A、丽如银行

B、汇丰银行

C、汇隆银行

2、第一个将总行设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银行是(A)

A、汇丰银行

B、法兰西银行

C、汇隆银行

3、第一批流通于中国市场的外国钞票是(A)

A、丽如银行发行的纸币

B、汇丰银行发行的纸币

C、汇隆银行发行的纸币

4、北洋政府规定国家中央银行为(A)

A、中国银行

B、交通银行

C、中国通商银行

5、我国第一家私人资本银行是(B)

A、中国通商银行

B、信成银行

C、信义银行

6、中国银行的前身是(A)

A、户部银行

B、中国通商银行

C、交通银行

7、我国最早铸造的银元是(A)

A、光绪元宝

B、袁头币

C、金圆券

8、我国最早铸造铜元的是(B)

A、准两广总督张之洞

B、两广总督李鸿章

C、两广总督张之洞

9、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这是一家(B)

A、清政府独资银行

B、官商合资银行

C、商股银行

10、票号吸收的存款(A)

A、以公款为主

B、以私款为主

C、以公款和私款为主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宝银的成色,全国统一、公认的标准有(A B C D)

A、纯银

B、足银

C、纹银

D、标准银

E、虚银

2、宝银的重量标准是“平”,全国主要的平有(A B C D)

A、库平

B、关平

C、漕平

D、市平

E、仓平

3、清末发生在上海的三次大的金融风潮是(A B C)

A、1883年的上海金融风潮

B、贴票风潮

C、橡皮股票风潮

D、信交风潮

E、挤兑风潮

4、当铺的日常业务是(A B C)

A、存款

B、放款

C、签发银铺票

D、委托收款

E、办理结算

5、外国银行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掠夺的手段有(A B C D)

A、垄断国际汇兑

B、吸收存款,办理放款,控制中国金融市场

C、发行钞票,侵略中国主权

D、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财政

E、广泛设立营业网点

6、制钱的落后性表现在(A B D)

A、统治者对制钱贬值,以此对人民实行超经济剥削

B、分散铸造的政策,造成制钱纷繁杂乱

C、集中铸造的政策,造成制钱品种单一

D、制钱的流通有很大的局限性

E、制钱的流通毫无局限性

7、典当业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是(A B C)

A、银行的兴起

B、钱庄、票号的发展

C、官银钱号的设立

D、抵押放款业务大大萎缩

E、经营方式不适应

8、“北四行”是指(A B C E)

A、金城银行

B、盐业银行

C、中南银行

D、浙江实业银行

E、大陆银行

9、“南三行”是指(A B C)

A、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B、浙江实业银行

C、浙江兴业银行

D、新华信托储蓄银行

E、广东银行

10、1845年,清室内务府设立的官银号是(A B C D E)

A、天元

B、天亨

C、天利

D、天贞

E、西天元

五、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清末外国银行利用哪些手段控制中国金融市场?

(1)垄断国际汇兑,操纵外汇牌价;

(2)吸收存款,办理贷款,控制中国的金融市场;

(3)发行钞票,侵犯中国的主权;

(4)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财政。

2、中国银行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兴起的?有什么特点?

中国银行业是在帝国主义侵略的日益加深以及因为这种侵略的刺激所形成的近代产业的发展中产生的。

其特点是:(1)中国的银行业不是直接由工业资本发展而产生,它是间接地由民族自救和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的;(2)中国封建经济下的金融机构钱庄和票号,没有直接演变为近代的新式银行;(3)中国的银行业一产生就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两类银行。

3、“京钞风潮”及其产生的原因?

由于中交两行滥发钞票,导致银行实力不断削弱,信用基础日益动摇。在这种情形之下,袁世凯的心腹、长期控制交通银行实权、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梁士诒和段祺瑞的亲信徐树铮密度发行不兑现纸币。但消息走漏,风声所及,市场震动,挤兑风潮迅速在京、津等地发生。1916年5月,北洋政府以国务院的名义悍然下令中、交两行停止钞票兑现和存款付现。于是京、津两地两行完全停止兑付,外地也开始停兑。这些钞票当时人们称为京钞。京钞停止兑现以后,人们纷纷抛出纸币,抢购商品,致使物价上涨,币值下跌,投机盛行,交易停顿,市场混乱。这就是20世纪初发生在京、津等地的京钞风潮。

产生的原因:(1)北洋军阀之间连年内战,大量军费开支,导致财政不支,于是大量发行不兑现纸币,以弥补军费不足和财政空虚;(2)中交两行为北洋政府垫款和发行钞票外,还为北洋政府开出担保空头存单,向其他商业银行借款,到期无力偿还,但又不得不兑现,以致头寸日紧;(3)英美帝国主义从中操纵破坏。企图破坏中国的财政金融,作为策划国际共管中国的口实,于是指使它们控制的海关、邮电部门拒收两行钞票,外国银行也向两行挤提存款。

4、国际银团的侵略活动主要有哪些?

国际银团以贷款和投资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1)1911年5月,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同清政府签订了《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款金额600万英镑(合银4540万两),以两湖的厘金、盐税收入担保,4国享有两湖境内两路的修筑权以及两路在延伸时继续借款和修筑的优先权。

(2)1911年5月,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同清政府签订了《币制实业借款合同》。借款金额1000万英镑,年息5厘,折扣95,期限45年,并规定4国参与中国币制改革和在东北三省进行农垦、畜牧、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这触犯了日、俄在东北的利益,后几经争吵,4国银团接受日、俄参加。4国银行团变成了6国银行团。

(3)1913年4月,袁世凯政府同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了“善后大借款”的合同。借款金额2500万英镑(合银元24827万元),年息5厘,折扣84,期限47年,借款到期的利息是4285万英镑,大大超过本金。它们通过这笔借款攫取了中国关税、盐税收入的保管权。关盐两税,在中国财政收入中占极大比重,帝国主义控制了这两税,也就控制了中国财政。

六、论述(20分)

钱庄、票号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辛亥革命后钱庄能继续存在,票号却消亡?

1、钱庄发展的原因:鸦片战争后,随着沿海沿江城市的陆续对外开放,中外交往日渐频繁,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钱庄的数量和资本额大幅度增长、业务扩大,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上海。

2、票号发展的原因:(1)鸦片战争以后,打破了中国的封闭式的自然经济,通商口岸的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票号本身就起源于汇兑,资金调拨的频率和数量逐年增加,给票号提供了发展机会; (2)农民运动给清政府解送现银增加了困难,票号长期为清政府汇解公款,得到清政府的信任,这就为票号能够扩大业务扩张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 (3)票号同清朝地方政府官吏紧密地勾结在一起,垄断官款汇兑,壮大了自己的资金实力。

3、钱庄的继续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前夕,随着大量资金涌入上海,为钱庄增添了资金力量,钱庄趋向于稳定,进而发展。究其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钱庄的支持,而商号同钱庄有来往久长,同银行打交道的不多;(2)一些银行还依靠钱庄代理收解,存款于钱庄,钱庄在业务中领用银行的钞券,增加了资金实力;(3)外国银行仍然接受庄票以支持钱庄。

4、票号衰亡的原因:(1)中国近代银行的兴起,官银钱号的设立,同票号展开了竞争;(2)票号保守,不思变革,组织制度、用人机制和经营方式都很死板,无法同银行竞争;(3)清政府灭亡,票号失去靠山。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四联总处:是官僚资本进行金融统治和金融垄断的最高权力机关,于1937年7月在上海设立,其任务是协调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家银行业务,蒋介石亲任理事会主席,直接掌握了金融垄断大权。

2、法币: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时所发行的纸币。

3、金圆券: 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为了挽救已经瓦解的经济体系,实行“币改”,废止法币后发行的本位币(纸币),与法币之比为1:300万。

4、银元券:国民政府崩溃之前,于1949年7月4日,再次进行“币制改革”,规定“国币以银元为单位”而发行的纸币,与金圆券之比为1:5亿。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农民银行完全是为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而设定的。

(×)2、中央信托局是一个独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3、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的金融市场。

(√)4、1932年美国实行白银政策,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存银严重下降,银根奇紧,金融梗塞,物价下跌,工商各业资金周转困难,造成银行、钱庄、工商业的纷纷倒闭。

(×)5、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推行法币,并同美元联系。

(√)6、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标志国民政府战时金融管制的开始。

(√)7、四联总处是官僚资本进行金融统治和金融垄断的最高权力机关,蒋介石亲任理事会主席,从此蒋介石直接掌握了金融垄断大权。

(√)8、抗战胜利后,四行二局通过接收敌伪金融机构,压制打击民族金融资本,使官僚资本银行的垄断地位得到了空前加强。(×)9、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前身是众业公所。

(√)10、伪满中央银行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和殖民政策的重要财政支柱,是其掠夺东北人民的工具,是地地道道的殖民地银行。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20世纪30年代,中国采用的币制是(B)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2、1928年11月1日,中央银行正式开业于(A)

A、上海

B、南京

C、广州

3、1935年10月,国民政府成立了总局于上海的(B)

A、中国邮政局

B、中央信托局

C、邮政储金汇业总局

4、国民政府在上海成立邮政储金汇业总局的时间是(A)

A、1930年3月

B、1935年3月

C、1935年10月

5、国民政府官僚资本金融垄断体系的支柱是(C)

A、中央银行

B、合作金库

C、“四行二局一库”

6、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法币政策的时间是(C)

A、1932年夏

B、1933年3月

C、1935年11月

7、国民政府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废两改元的时间是(B)

A、1933年3月1日

B、1933年4月5日

C、1935年11月3日

8、1927年至1937年,上海证券市场的组织形式是(C)

助理营销师考试考试试题附答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助理营销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 营销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职业道德是道德这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社会经济(B)社会分工 (C)社会政治(D)社会劳动 2、从对立、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属于()。 (A)相似联想(B)发散思维 (C)逆向思维(D)动态思维 3、按照商品流通的()可以把市场划分为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 (A)空间(B)时间 (C)顺序(D)地域 4、市场营销是与()有关的人类活动。 (A)商品(B)交换 (C)买卖(D)市场 5、人们感到某些基本满足被剥夺的状态构成了人的()。 (A)基本需求(B)冲动

(C)产品需求(D)欲望 6、对()的管理被视为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 (A)欲望(B)兴趣 (C)需求(D)行为 7、面对消费者那些不能由现有产品来满足的强烈需求,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 (A)改变市场营销(B)刺激市场营销 (C)重振市场营销(D)开发市场营销 8、实际存在的但由于供不应求等原因而未被满足的需求构成了市场的()。 (A)表面机会(B)潜在机会 (C)全新机会(D)创新机会 9、在各种市场营销管理哲学中,()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 (A)生产观念(B)推销观念 (C)市场营销观念(D)社会营销观念 10、在4C理论中促销被()所替代。 (A)沟通(B)顾客 (C)成本(D)便利

11、数字化整合营销的中心是()。 (A)市场占有率(B)客户占有率 (C)市场增长率(D)客户增长率 12、双边业务洽谈时,多用长方形的桌子,宾主通常各占一边。谈判桌横对入口时,此时正确的落座方式为()。 (A)东道主对门而坐,来宾背门而坐 (B)东道主背门而坐,来宾对门而坐 (C)东道主居左而坐,来宾居右而坐 (D)东道主居右而坐,来宾居左而坐 13、与()的人进行谈判的禁忌是:不善于察言观色,抓不住时机;达不到他的兴趣所在;打持久战。 (A)情绪型(B)顽固型 (C)沉默型(D)啰嗦型 14、在(),孔雀受到该国人民的喜爱,适合用作商标图案。 (A)英国(B)法国 (C)委内瑞拉(D)泰国 15、一般而言,()国家较为重视礼物的意义和感情价值。 (A)东方(B)西方 (C)亚洲(D)非洲

报关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报关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报关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C】的监督是海关权力监督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监督 A.司法机关 B.检察机关 C.最高权力机关 D.社会群众 【答案解析】最高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海关权力监督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监督。 2.下列可以在出口加工区开展的业务是【D】 A.商业零售 B.一般贸易 C.转口贸易 D.加工贸易 3.海关不必经过直属海关关长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就能实施的行为有【A】 A.在海关监管区及海关附近沿海沿边地区,检查有私运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私运货品嫌疑的场所 B.对有私运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和私运犯罪嫌疑人进行扣留

C.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人员在金诨?埂⒂收?笠档拇婵詈突 憧?nbsp; D.在海关监管区及海关附近沿海沿边地区以外,对有私运嫌疑的运输工具和除公民住处以外的有藏匿私运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进行检查 4.报关员调动工作单位时,应持【C】的证明文件向所在地海关办理重新注册手续 A.调出单位 B.调入单位 C.调出调入单位 D.报关协会 【答案解析】根据《海关对报关员的管理规定》第十一条,报关员调往其他企业从事报关工作,应持调出、调入双方企业的讧明文件,以及有效的报关员资格证书,向调入企业所在地海关申请办理重新注册手续。海关核准的予以换发报美员证件。 5.进出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和有关单证。国家限制出口的货物,没有进出口许可证件的,不予放行,具体处理办法由【A】规定 A.国务院 B.海关总署 C.直属海关 D.直属海关的货物监管处(科) 6.配额与许可证这两种限制措施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我国目前采用的是【C】 A.许可证管理措施 B.配额管理措施

世界金融发展史年表

世界金融发展史年表 公元前 3000-1122 年:在中国贝成为支付手段 1500-1122 年:中国开始铸造铜贝。 1154-1122 年:传说中国商纣王厚赋税,实鹿台之钱。 1122 年:中国周克商,散鹿台之钱。 7 世纪:中国早期空首布出现。 7 世纪:地中海盆地出现最初的钱币。(首先在吕底亚。继而在埃奥尼业与亚哥斯)。 6 世纪:希腊出现德拉克马(根据城邦不同,或4.36 克或6 29克白银);波斯出现德利 克(x 41 克黄金)与米底亚的希克勒,1德利克相当20 希克勒。希腊第一批私人银行 出现。 524 年:中国周景王铸大钱。 4 世纪:最初的货币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其顿人统一了希腊与波斯货币。希腊第 一批公共银行出现。 3 世纪:第一座罗马铸币工场于公元前269 年在卡皮托利山开办;与铜币阿斯(重量逐步由12 盎司降到1 盎司)同时出现奥莱玉斯(10 Q1 黄金)与德尼安(4.55 克银,后降到3.90 克)。奥莱玉斯相当25德尼安或250阿斯。 248 年:安息铸银铜币。 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货币,推行半两钱,黄金以镒为单位。 119 年:中国发行白金和皮币。 118 年:中国汉行五珠钱。 114 年:中国汉颁布告缗令。 公元后 7 年:王莽进行第一次货币改革。227年:波斯萨珊王朝铸金银币。 3 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硬币荒引起经济紧缩,物价上涨。 325 年:尼撒主教会议禁止神职人员从事有息放款。 4 世纪:301年,戴克里先发布“最高值法令”; 312 年,君士坦丁进行货币改革:新铸金币(索利都斯奥莱土斯,重4.55 克,其后 成为比尚斯苏又称贝桑)与银币(半西里克,重1.30 克,其后又复名德尼安)。 6 世纪在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皇帝时期开始确定利率为3.6—12%。 621 年:中国唐高祖废五珠钱,铸开元通宝。 7 世纪:阿拉伯人着手铸造蒂纳尔(仿贝桑金币)。 8 世纪:781年,查理大帝进行货币改革,制定银本位制,1镑相当于1斤白银;1 镑相等于20 苏或240德尼安。 789 年在西方帝国(查理帝国)查理大帝把禁止有息放款扩大到在俗教土范围。 9 世纪:中国开始使用纸币(飞钱)。 970 年:越南丁部铸太平兴宝。 996 年:朝鲜铸乾元重宝铁钱和铜钱。 10 世纪:诺曼底人早在军事征服英国人之前把查理大帝的货币制度引进谊国。1 英镑下分为

1、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02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A )。 A. 国内运输权 B. 飞行专属权 C. 机场的建造权 D. 航行资料专有权 2. 英国的( B )在1618年写成的《闭海论》中,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论点,提出英国有权占有其周围的海洋。 A. 格老秀斯 B. 赛尔登 C. 宾刻舒克 D. 真蒂利斯 3. 我国采取( B )方法划定领海基线。 A. 正常基线法 B. 直线基线法 C. 自然基线法 D. 几何直线法 4. 根据1971年《赔偿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在( B )造成的损害应负有赔偿的绝对责任。 A. 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 B. 地球表面 C. 月球表面 D. 公海 5. 人类的第一次外空活动是( A )。 A. 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 美国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C. 美国宇宙飞船飞入太空 D. 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6. 公海自由制度意味着公海是( A )。 A. 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B. “无主物” C. 国家不享有任何权利的海域 D. 国家享有主权权利的海域 7. 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 A )。 A. 1903年 B. 1783年 C. 1918年 D. 1957年 8. 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D )。 A. 营救协定 B. 赔偿责任公约 C. 东京协定 D. 外层空间条约 9. 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B )。 A. 登临权 B. 紧追权 C. 执法权 D. 攻击权 10. 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 B )。 A. 内水 B. 领海 C. 毗连区 D. 专属经济区 11. 马六甲海峡是( A )。 A. 领峡 B. 公海海峡 C. 内海峡 D. 自由海域 12. 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叫做( C )。 A. 内陆水 B. 领海 C. 内水 D. 毗连区 13. ()是指以海水退潮时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做为领海的基线。 A. 正常基线法 B. 直线基线法 C. 折线基线法 D. 几何直线法 14. 将“飞行中”定义为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的公约是( D )。 A. 东京公约 B. 海牙公约 C. 巴黎公约 D. 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 1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在联合国主持下于1982年第( ) 次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6. 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 A )。 A. 通过制度 B. 无害通过制度 C. 自由航行制度 D. 条约规定的制度 17. 国际海底区域是(B) A. 公海海底 B. 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C. 大陆架 D. 专属经济区的海床和底土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C ) A. 24海里 B. 30海里 C. 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 D. 6海里 19. 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 C )。 A. 内海 B. 历史性海湾 C. 国际航行的海峡 D. 群岛水域

营销师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2005年5月营销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6、职业道德是道德这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社会经济(B)社会分工(C)社会政治(D)社会劳动 27、从对立、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属于()。 (A)相似联想(B)发散思维(C)逆向思维(D)动态思维 28、按照商品流通的()可以把市场划分为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 (A)空间(B)时间(C)顺序(D)地域 29、市场营销是与()有关的人类活动。 (A)商品(B)交换(C)买卖(D)市场 30、人们感到某些基本满足被剥夺的状态构成了人的()。 (A)基本需求(B)冲动(C)产品需求(D)欲望 31、对()的管理被视为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 (A)欲望(B)兴趣(C)需求(D)行为 32、面对消费者那些不能由现有产品来满足的强烈需求,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 (A)改变市场营销(B)刺激市场营销(C)重振市场营销(D)开发市场营销 33、实际存在的但由于供不应求等原因而未被满足的需求构成了市场的()。 (A)表面机会(B)潜在机会(C)全新机会(D)创新机会 34、在各种市场营销管理哲学中,()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A)生产观念(B)推销观念(C)市场营销观念(D)社会营销观念 35、在4C理论中促销被()所替代。 (A)沟通(B)顾客(C)成本(D)便利 36、数字化整合营销的中心是()。 (A)市场占有率(B)客户占有率(C)市场增长率(D)客户增长率 37、双边业务洽谈时,多用长方形的桌子,宾主通常各占一边。谈判桌横对入口时,此时正确的落座方式为()。(A)东道主对门而坐,来宾背门而坐(B)东道主背门而坐,来宾对门而坐 (C)东道主居左而坐,来宾居右而坐(D)东道主居右而坐,来宾居左而坐 38、与()的人进行谈判的禁忌是:不善于察言观色,抓不住时机;达不到他的兴趣所在;打持久战。 (A)情绪型(B)顽固型(C)沉默型(D)啰嗦型 39、在(),孔雀受到该国人民的喜爱,适合用作商标图案。 (A)英国(B)法国(C)委内瑞拉(D)泰国 40、一般而言,()国家较为重视礼物的意义和感情价值。(A)东方(B)西方(C)亚洲(D)非洲 41、按照合同的()不同可以把合同划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与效力待定合同。

2021年报关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报关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01.以货物交给承运人的时间和地点作为买卖双方风险和责任.费用划分界限的术语是() A.EXW B.FAS C.FOB D.FCA 02.按照交货方式的不同,贸易术语可分为()交货和实际交货。 A.象征性交货 B.凭样品交货 C.转运港交货 D.目的地交货 03.某美国客商到我国一家玩具厂参观,之后对该厂的部分产品很感兴趣,于是立即签订购 买合同,批量购买他所见到的那部分产品,决定按实物样品作为合同中交收货物的品质 要求。这种表现品质的方法是() A.看货购买 B.凭卖方样品 C.凭买方样品 D.凭对等样品

04.某单位出口一批货物,成交条件为CFR,总价为1000港元,其中含运费5%,销售佣金 300港元,请问该批货物的FOB总价为() A.1000港元 B.650港元 C.1250港元 D.665港元 05.按收货人抬头,提单可分为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只是提单。可以背书转让的提单是( A.记名提单 B.不记名提单 C.空白提单 D.指示提单 06.平安保险不赔偿() A.自然灾害造成的实际全损 B.自然灾害造成的推定全损 C.意外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 D.自然灾害造成的单独海损 07.以银行为受票人,见票即付的票据是() A.汇票 B.本票 C.支票 D.信用证

08.使用循环信用证的目的在于简化单证和减少开证押金。这种信用证一般使用于() A.金额巨大,需分期付款的成套机器设备进口的合同 B.中间商用于转运他人货物的合同 C.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合同 D.分批均匀交货的长期供货合同 09.根据《 ___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判断一个货物买卖合同的国际新的标准 A.当事人具有不同国家的国籍 B.当事人的营业地在不同的国家 C.合同项下的货物跨越国境 D.合同订立时及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的营业地在不同国家。 10.发盘是向()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 A.一个特定的人 B.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 C.不特定的人 D.法人

中国金融史

1.自然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得最普遍最为长久的原始 货币。 2.贝有自身的特点:有光泽和花纹,是当时名贵的装饰品;有天然单位,便于计 量;坚固耐用,不易磨损;体小质匀,便于携带;天然海贝,产自境外,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些使它具备了从当货币的基本条件,便于长期流通转让。 3.贝的计量单位,除个位数之外还有“朋”。在贝玉成为货币之后,“朋必十贝”。 4.商代晚期已出现青铜铸贝,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是我国金属铸币的 开始。 5.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的诸侯割据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铸造的铜 铸币在形制和币制单位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有四种:布币(由铲形农具演变而来,包括空首布和平首布),刀币,圜钱(战国年代我国北方产生的一种心的铜铸币,开创了中国古代铸币的重要形式,也影响到东亚,东南亚诸国的货币形态),楚铜币(鬼脸钱或蚁鼻钱)。 6.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勤墓中发现的竹简中有秦律,其中的《金布律》是 现存中国最早的货币立法。 7.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特点:货币单位已分成等级;各诸侯国征服没有统一铸币 权,货币铸造具有地方区域性;多种货币,铸币,称量货币和食物货币并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发挥货币的职能作用。 8.先秦时期信用的形式: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信用客体);私人信用和国家信 用(信用主体);不计息的“赊”和计息的“贷”(是否计息);普通借贷和高利贷(利息率高低);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信用方式);用于消费性开支的借贷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借贷(借贷用途)。 9.春秋战国时期的傅别即债券,一般用竹木制成,分为两半,债主执右券,债务 人执左券,是中国最早的信用工具;泉府是当时的财政金融机关,政府借贷由泉府办理,赊贷是泉府的信用业务,是中国最早的信用机构,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国家信用中的赊一般不计利息,是政府赊给民间用作祭祀,治办丧事之用的,贷是征服带给民间经营生产的,会取得收入,故要收取利息,并“以国服为之息”。 10.质人是举债时在市场上设有依质挤书契之行监督。 11.秦始皇统一币制:内容:以金布为主要货币(上币),以半两为下币,金钱双 本位制,确定了中国古代铸币外圆内方的钱币基本形式,在形制上第一次得到统一;意义:不仅是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货币的统一,对于促进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就货币制度而言,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货币立法,而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又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秦半两钱—李渊五铢钱为量名钱,李渊到宣统为年号钱)。 12.汉武帝币制改革:内容: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统一由中央政府的上林三官负责 铸造;全国统一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非此不许使用。(废秦半两)意义:西汉进入了货币流通的稳定时期,五铢这个重量也就成为了以后历代统治者铸钱的标准重量。 13.西汉的信用以货币借贷为主要形式,也有实物借贷:政府振贷(在于救急,不 在盈利),私人信用(高利贷占有重要的比重,资本称为“子钱”,高利贷者称为“子钱家”)。 14.三国魏晋南北朝的货币流通:金银淡出流通领域,主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金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国际公法》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国际公法》期末考试 简答题题库 (2015年1月整理,更新至14年7月试题)31.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对该公约下的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管辖权? 参考答案: (1)航空登记国的管辖权;(1分) (2)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人犯仍在该航空器内,则航空器降落地国有管辖权;(1分) (3)罪行发生地国有管辖权;(1分) (4)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犯罪或针对该航空器的犯罪,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 国或永久居所地国有管辖权;(2分) (5)罪犯发现地国有管辖权;(2分) (6)不排斥本国法的其他管辖权。(1分)32.简述条约的缔结程序。 参考答案: (1)约文的议定。条约约文的议定通常是通过缔约方派代表进行谈判。对国家来说,它可以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进行议定约文的谈判;但通常都是由国家的主管当局委派全权代表参加谈判。(2分) (2)约文的认证。缔约各方代表议定条约约文之后就进入第二个程序,即认证约文的阶段。谈判国可以在条约中规定认证的程序,或由参加起草约文的国家约定程序。若没有规定或约定程序,可采用以下方式:签署、待核准的签署和草签。(2分) (3)表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条约约文经过认证后,进入一个国家最终接受条约拘束的阶段。只有国家作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表示,它才是条约的缔约国并能成为当事国,从而受条约拘束。国家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签署、交换构成条约之文书、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或任何其他表示同意之方式。(2分) (4)交换或交存批准书。国家以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的方式表示接受条约拘束,须履行交换或交存其批准书、接受书、赞同书或加入书的程序。因为这样的文书是缔约国最终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证明。(2分) 33.战争法规定了哪些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参考答案: 现行国际条约规定的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有: (1)禁止使用极度残酷的和过分伤害的武器;(2分) (2)禁止使用不分皂白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分) (3)禁止使用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分) (4)禁止使用背信弃义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分) 31.简述国际习惯形成的两个要素。 答:国际习惯是指被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或通例或惯例。(2分)国际习惯形成须具备两个要素: (1)-般的实践或通例。一般的实践或通例是指各国普遍一致的,并且是恒久的为。它首先要求有国家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的存在,例如各国从事国际关系职责的国家机关的行为或表示,国内的涉及国际法的立法和司法判决,以及对某一国际行为的沉默、弃权或容忍等。此外,还要求国家的行为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一致的和恒久实行,从而形成一般的实践或通例。(4分) (2)法律确信。法律确信是指一般的实践或通例被各国所接受为法律,也可以理解为国家一般承认一种实践或通例为法律,对其具有法律拘束力。(2分) 32.简述沿海国对领海的所有权和管辖权。 答: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国家对领海及其资源具有所有权并对其中的人、物和事具有管辖权。(3分)主要表现在: 1)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1分) 2)沿海航运权;(1分) 3)领空权;(1分) 4)立法管辖权;(1分) 5)战时中立的沿海国之领海应有中立地位,交战国不得在其中进行交战或拿捕商船等违反中立义务的行为。(1分) 33.简述使馆人员的派遣与接受。 答:国家间通过谈判达成建交和互设使馆的协议后,即可建馆并派遣使馆人员,但使馆馆长和使馆中的武官的派遣和接受要遵守一定的程序。(2分)具体如下: 1)派遣国向接受过止式派遣使馆馆长和使馆的陆海空武官之前,必须先将其拟派的人选通知接受国,征得接受国同意后,方能正式任命派遣。(3分) 2)使馆的武官和其他人员得到认命后即可赴任,但使馆馆长还须履行递交国书的程序。国书是

助理营销师考试真题

2008年11月真题 卷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16题) 答题指导: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8题,每题1分,共8分。) 1.市场经济催生了一些新的道德观念,你认为不属于其中的是()。 A、自主性道德观念 B、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 C、竞争的道德观念 D、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2."三人行,必有我师",说明了()的道理。 A、执政为民 B、团结和睦 C、互相学习 D、助人为乐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 C、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4.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交往,前者不能带有优越感看不起后者,后者也不能带有自卑感,感到低人一头。这是人际交往中()。 A、平等原则的要求 B、互助原则的要求 C、功利原则的要求 D、谦让原则的要求 5.下列不属于企业文化的功能的是()。 A、整合功能 B、激励功能 C、强制功能 D、自律功能 6.下列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强制性规范 B、道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C、道德对人的要求高于法律 D、道德从来没有阶级性 7.清代,吴县有一商人蔡某,蔡某的朋友去世了。他差人把朋友的儿子叫来,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对方甚感惊讶和不解。蔡某解释说:"钱是你父亲生前寄存在我这里的。"朋友的儿子问蔡某:"我父亲留下字据了吗?他直到临终也没对我说过这事。钱,我不能要。"蔡某说:"没留字据,但字据在我心中,而不在纸上。"蔡某说,"字据在我心中,而不在纸上"。这句话的含义是()。 A、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纸上说的不算数 B、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纸上说了什么,你不知道 C、我已经把字据牢牢记在心上,能背诵下来 D、做人的原则在我心中,不在外面 8.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二)多项选择(第9题~第16题,每题1分,共8分。) 9.遵守职业纪律,要求从业人员()。 A、履行岗位职责 B、执行操作规程 C、可以不遵守那些自己认为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D、处理好上下级关系 10.以下关于职业技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报关与海关管理}某年报关员资格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报关与海关管理}某年报关员资格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由海关或其他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理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海关对报关员的行政处罚种类主要包括警告、罚款、暂停报关从业资格、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等。海关行政处罚实行法定原则,海关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是法定的。《海关法》第九十条明确规定,报关人员向海关工作人员行贿的,由海关取消其报关从业资格,并处以罚款;《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罚款数额为10万元以下。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B。本题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取消报关从业资格”与“注销报关注册登记”的区别,前者为行政处罚,后者为与报关员注册相关的行政程序。 ★3.下列关于报关或代理报关范围的表述错误的是: A.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只能办理本企业(单位)进出口货物的报关业务B.代理报关企业只能接受有权进出口货物单位的委托,办理本企业承揽、承运货物的报关业务 C.专业报关企业可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在各种运输承运关系下委托办理的报关业务 D.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只能在注册地海关办理报关业务 【答案】D 【解析】此题的考点为报关单位的报关行为规则。因相关政策法规调整,原标准答案已不正确。根据现行规定,报关单位分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

报关企业两种类型,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在海关办理注册登记后,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的各个口岸或者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办理本单位的报关业务;报关企业可以在依法取得注册登记许可的直属海关关区内各口岸或者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从事报关服务,但是应当在拟从事报关服务的口岸地或者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依法设立分支机构,并且在开展报关服务前按规定向直属海关备案。报关企业跨关区分支机构经海关依法准予注册登记许可的,向海关办理注册登记后,可在分支机构所在地口岸或者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从事报关服务。但2009年版《教材》已不再区分专业报关企业和代理报关企业。 4.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海关行使检查权需经直属海关关长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 A.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B.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C.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 D.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 【答案】C

金融发展简史

浅谈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银行是最重要的现代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债权人和债务人中介的资本企业。他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鸦片战争前后,主要有两种旧式金融业,一是票号,一是钱庄。1864年以后,票号几乎垄断了京饷和协款的汇解,但是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外国银行插手埠际汇兑,已使票号的汇兑业务受到威胁。十九世纪末,第一家本国银行成立。二十世纪末,户部银行、交通银行和各省银行次第产生,公款的汇兑业务被夺走。银行存款的利率比商号高,存款业务也逐渐被夺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后,庄票的作用显著扩大,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它成了进口贸易中的信用凭证。鸦片战争前,经营银钱兑换是钱庄的业务之一。鸦片战争后,钱庄的兑换业务转移到银两和银元之间来了。同时,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定程度的发展,产业资本有所增长,商品流通也起了变化,钱庄的带有浓厚封建性的业务方向、经营技术与组织制度都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钱庄作为外国银行代理人的地位及其在本国金融业中的优势就逐渐由本国银行所代替。 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历史条件首先是帝国主义在华金融业的刺激。到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在华金融业已有雄厚的基础。帝国主义银行的优厚利润对刺激中国的官僚、商人、买办等创办本国的银行有很大的作用。帝国主义操纵中国财政金融的情况也必然刺激中国人产生收回财政金融权利的要求。其次,新式工况交通事业的兴办,对银行的创办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盛宣怀建议开办中国通商银行就是直接和铁路的修筑联系在一起的。第三、对于国家银行的创办来说,解决财政上的困难是主要的动机。 中国的第一家银行是商办的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5月盛宣怀创办于上海,并先后在各大行省设立分支行。招商股五百万两,先收半数,并商借度支部库银一百万两。1898年中国通商银行取得了“各省关嗣后凡存解官款,但系没有该银之处,务须统交该行收存汇解”的特权。中国通商银行虽然是商办银行,但实际掌权的盛宣怀是大官僚,是洋务派中的显要人物。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洋务派官僚在官督商办企业中营私舞弊的情

世界金融历史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均有一定特点的主体金融体系。 第一阶段国际金本位制时期 从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结束。 第二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起始于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终止于1973年。 第三阶段牙买加货币体系时期 战后历史的若干个阶段 将二战后时期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和一个中间阶段对我们的分析工作是很有用的。第一个时期是战后重建和发展时期(1945~1963)。从1964年至1966年是一个过渡阶段,其间在西方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经济社会政策转变。从1967年至今是第三阶段,这是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不断劣化并最终导致今日严峻危机的30年。 1、战后重建和繁荣发展的时期(1945~1963)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对健康的、实物性的经济增长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这包括:战后欧洲(特别是欧共体的西德、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经济重建和复兴;美、苏两国强劲的工业和技术进步;许多所谓“第三世界”国家,如中国、印度和部分南美国家,有了真正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两大经济集团都以人均实物产出的增长为目标,而达至这个目标的途径也都是对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等资本密集型项目进行大规模投资。这段时期,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其他相关安排的保证下,货币相对稳定。这些安排包括:相对固定的货币平价,金本位支持下的美元所扮演的中心角色以及相对严格的货币银行管制。贸易协议准许政府通过合理的关税、补贴、价格支持、支持性信贷和税收政策等多种手段保护和扶持本国生产者,在食品和关键工业部门尤其如此。一般而言,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政府不鼓励投机,而是鼓励在基础设施、工业和农业领域进行公私投资。它们的政策强调高技术资本品的生产和人口科学素质的提高。金融利润主要产生于实物的制造和贸易。结果就是整个金融体系有真实的实物经济作强大后盾。 2、过渡阶段(1964~1966) 在威尔逊的领导下,以前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政策被抛弃了。鼓励投资于生产性部门和新技术的各项政策被一步步废除。新的政策取向是创造消费品和非生产性服务的巨大膨胀,从而在中短期内取得较高的倾向回报率。尽管肯尼迪政策的某些正面因素持续到1967年,他的遇刺标志了一个具有决定性经济后果的政治转折点。理解这次政策转变的根本性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美国。直至60年代初期,人们仍理所当然地认为,美国繁荣、财富和力量的源泉在于其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传统的“美国体制”总是倾向于让国家鼓励对科学和技术进步进行长期生产性投资,支持大规模基本建设,扶持新兴工业部门并以

市场营销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市场营销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656市场营销师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考试所在地填写清楚。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后回答问题,答案须填写在统一规定的答题卡相对应位置。 4.注意:单选题:40道,每题1分;多选题:25道,每题2分;判断题:10道,每题1分;简答题:4道,共20分;案例题:2道,共30分;考试总时间:150分钟 I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对于青少年,(C)是最有效的广告媒体。 A.报纸 B.杂志 C.电视 D.流动广告 2. 一般来说,广告预算的分配权力,公司总部与各地市场的比例掌握在(A)。 A.7:3 B.3:7 C.1:2 D.2:1 3. 以下(C)需要较长的渠道。

A.技术性强的产品 B.需要较多的售前、售后服务水平 C.单价低、标准化的日用品 D.保鲜要求高的产品 4. 以下(C)不是对市场调查工作进行核查的方法。 A.追踪访问 B.电话检查 C.电子邮件 D.路线检查 5. 在成本加成定价法中,一般来说,高级消费品或者生产批量较小的产品,其加成比例可以(A)。 A.高一点 B.低一点 C.保持不变 D.很高 6. 以下宣传形式(D)不属于硬终端。 A.POP B.海报 C.遮阳篷 D.促销员 7. 如果企业产品是行销全国的,不宜在(C)作广告。 A.全国性报纸 B.中央电视台 C.地方性

报纸 D.中央广播电台 8. 削价销售产品是(D)的定价策略。 A.导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9. 各方面条件最好的为A类终端,至少要占终端总数的(A),作为工作重点。 A.五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三分之一 D.五分之二 10. 以下(B)是直接对消费者的营业推广方式。 A.销售竞赛 B.赠送样品 C.订货会 D.红利 11. 下列(C)不属于广告策划书中涉及的营销目标。 A.销售额 B.市场占有率 C.购买率 D.知名度

2011年报关员全国统考真题及答案

2011年报关员全国统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各题答案选项中,选出1 个正确答案(每题1 分,共25 分) 1.________以海关总署令的形式对外发布。 A.海关总署公告 B.海关规章 C.海关行政法规 D.《海关法》 2.AA 类报关企业被海关暂停从事报关业务的,其企业管理类应当调整为_____。A.A 类 B.B 类 C.C 类 D.D 类 3.______,应当经过海关报关业务岗位考核合格。 A.取得报关员资格后,首次申请报关员注册的 B.报关员注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2 年未注册,再次申请注册的 C.暂停执业期限届满,申请恢复从事有关业务的 D.报关员更换报关单位,重新申请报关员注册的 4.报关员记分达到30 分的,海关_____。 A.中止其报关员证效力 B.撤销其报关员注册许可 C.注销其报关员注册 D.取消其报关从业资格 5.进口用于出版的音像制品,在组织进口前应向______申领《进口音像制品批准单》。 A.商务部 B.文化部 C.新闻出版总署 D.广电总局 7.国家根据不同时间的经济利益、公共安全或者政治形势的需要,实行相应的贸易管 制。目前,我国基于经济利益需要实行的贸易管制制度是: A.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B.进口许可证管理 C.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管理 D.农药进口管理 9.出口货物的申报期限为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______、装货的24小时______。A.前;后

B.前;前 C.后;前 D.后;后 10.甲企业对另一关区内的乙企业进口的加工贸易料件进行加工,成品交乙企业出口,应当由____到____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手续。 A.甲企业;甲企业 B.甲企业;乙企业 C.乙企业,甲企业 D.乙企业;乙企业 11.对内销征税的_____,不加征缓税利息。 A.加工贸易成品 B.加工贸易边角料 C.加工贸易残次品 D.因不可抗力受灾保税料件 12.减免税申请人将进口整2 年的减免税设备交给其他单位使用1 件,应当按照___的时间补缴相应的税款。 A.2 年 B.3 年 C.1 年 D.4 年 13.进口中转转关货物,应当由____先向指运地海关办理进口申报手续,再由____向进境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 A.承运人;收货人 B.承运人;承运人 C.收货人;承运人 D.收货人;收货人 14.从境内区外进入______的一般出口货物,可享受出口退税。 A.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 B.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 C.保税区、保税港区 D.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 15.海关确定一般进口货物完税价格应当依然采用:①进口货物成交价格法、②相同货物成交价格法、③类似货物成交价格法④倒扣价格法⑤计算价格法⑥合理方法。其中,经纳税义务人申请,海关可以颠倒_____的适用次序。 A.①和②③ B.②和③ C.④和⑤ D.④⑤和⑥

中国金融史(整理版)

中国金融史 第一章原始到春秋战国 中国最早的货币产生于何时?(或什么朝代?) 夏朝产生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 中国最早出现、使用得最普遍和最长久的原始货币是天然的海贝,贝币产生于夏朝(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 是不是所有贝壳都能成为货币呢? 作为货币的贝壳要求色泽鲜艳美丽,长相匀称,叫做齿贝,学名“货贝”。 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背面隆起部位,全被磨掉,露出孔洞,方便穿绳携带。古代以五贝穿为一串,两串系在一起,称之为“朋”。所以文言文的“朋”指货币单位或货币本身。“朋”也就成了贝币的计算单位。问题:每朋多少贝?一朋=10贝 为何贝壳会成为使用最普遍、最长久的原始货币? 货币经济理论认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材料必须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之一或全部: 价值较高而且稳定;易于分割;便于携带;易于保存;供给充足。 贝壳成为使用最普遍、最长久的原始货币原因: 原始社会贝壳是最珍贵的物质,它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成为原始居民喜爱的一种装饰品,就像今天的金银项链。由于它大小适中,便于携带,便于计数等特点,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贝作为交换的媒介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天然贝就逐渐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所以与财富有关的中国文字,大都带有“贝”字旁,从文字结构上看,也可以证明货贝是我国最古老的钱币。而且是使用最普遍、最长久(夏朝---春秋)原始货币。 商晚期,出现青铜铸币,是我国金属货币的开始 西周钱币:仍以贝币为主,还有称量货币-----铜和黄金。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铸币: 出现大量铜铸币。 由于政治上的诸侯割据和经济上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的铜铸币在形态和币制单位有很大差异,主要有四种:布币、刀币、蚁鼻钱(楚铜币)、环钱 第一种是布币(韩、赵、魏等国使用) 布币由铲形农具发展而来,主要流通于中原地区的农耕地带,布币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的空首布和后来的平首布。 空首布:首空,可纳柄,原始而厚重,大小不等,多数在30克以内。 平首布:首端变平,不可纳柄,币身完全成片状,轻、薄、小,便于铸造和携带。平首布一般都有文字,多数文字是地名,以表明出处,也有标明重量的,如“一两”、“十二铢”,两、铢都是货币单位,可谓最早的铢两货币。布是与布匹无关。 第二种是刀币(齐、燕、赵等国使用) 刀币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齐国,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齐刀币含铜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制作精美,是刀币的代表作 刀币起源于渔猎和手工业地区,由实用的刀(削刀)演化而来,基本形状像今天的大刀,主要流行于齐、燕、赵等国,依其形制可分为大刀和小刀两类。齐国用大刀,叫齐大刀,燕赵等国用小刀,叫燕明刀。 齐大刀与燕明刀的区别:燕明刀的长度逐渐变短,刀身由宽逐渐变窄,尤其在含铜量方面明显低于齐刀,这与燕、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关。 是楚国的一种铜铸币,因形似鬼脸,或蚂蚁爬鼻,俗称鬼脸钱或蚁鼻钱。它由贝币演变而来,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供参考)

名词解释: 1引渡:指国家把当时在其境内的/被别国指控为犯罪/或判罪的人,应有关国家请求,移交给请求国进行审判或处罚 2庇护: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遭到追诉或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和予以保护 3紧追权:指沿海国主管当局再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在其主权范围内以及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内或大陆架上设施周围的安全地带内,违反该国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船舶进行紧追的权利 (指沿海国对违反其国家法律的外国船舶进行紧追,这种紧追必须在沿海国的内水、领海或毗连区之内开始) 4登临权:指军舰在公海上享有完全豁免权的船舶以外的外国船舶,除条约授权的干涉行为外,非有合理根据认为有嫌疑,不得登临该船或在必要时进行检查 (指各国的军舰在公海上对于有合理根据被认为犯有国际罪行或其他违反国际法行为嫌疑的商船,有登临和检查的权利) 5无害通过权:指通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且在通过时不得在领海内有从事公约所列举的任何一种与通过没有直接关系的活动而在领海内继续不停并迅通过的权利。 6国籍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具备一个以上国家的国籍或具有任何国家

的国籍 (积极上指一个人同时具备一个以上的国籍即一个以上国家的法律承认某人为其国民或具有其国籍。消极上指一个人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即任何国家根据它的法律不承认某人为其国民或有其国籍) 7白板规则:新独立国家不承担前殖民国家的任何条约义务 8软法:指由于一时难以制定出明确具体的且为多数国家接受的规定,因而国际社会制定一些灵活性较大、约束力不强的可以为各国共同接受的原则 9外交特权:本国为他过的外交代表因其履行职务而给予其本人的享有的特权。 10国民待遇:指国家在形态条件和特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 大题: 一、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答:A《国际法原则宣言》:1禁止非法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3不干涉内政原则4国际合作原则5民族平等与自决原则6各国主权平等原则7履行依宪章所承担义务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

酒类营销师试题及答案.docx

.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1~16 题,共 16 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13 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 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 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6 题) 1、职业道德的特征之一是()。 ( A)围上的无限性(B)形式上的单一性 ( C)容上的连续性(D)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道德和法律的最大区别在于()。 (A)道德作为一种说教,不如法律威力强大 (B)在适用围上,道德表面看起来广,实际上比法律小 (C)道德调整的过程是在的、非法制性的 (D)建设法制社会,需要法律而不需要道德 3、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职业道德能够有效地协调同事之间的关系 (B)道德的调控有利于发挥我国的国情优势 (C)职业道德是“面子”工程,对企业发展没有实际意义 (D)提高产品质量靠知识和技术,不靠职业道德 4、下列符合仪表端庄具体要求的是()。 (A)着装样式新潮 (B)化妆浓艳,以尽量展示不同企业员工的个性、特色 (C)着装朴素大方 (D)多佩带一些鲜亮的饰品,以增强视觉效果 5、下列做法中,属于诚实守信的是()。 (A)小发明一项新技术拖了很长时间 (B)厂里实行技改,小认为质量有无保证问题不大 .

(C)小经常在网上下载软件,高价卖给别人 (D)邻居请小邓搬运家具,小邓一直帮助他们搬完摆好才回家 6、营销人员保证“产品合格”,这是一种()。 ( A)书面承诺(B)口头承诺(C)隐含承诺(D)明确承诺 (二)多项选择题(第7~13 题) 7、对从业人员而言,勤劳节俭的意义在于()。 ( A)勤劳节俭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B)勤劳节俭有利 于子后代的发展 ( C)勤劳节俭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在要求(D)勤劳节俭反对高 消费和超前消费 8、下列做法中,违背公平公正要求的是()。 (A)某大学几名学生在超市购物被疑偷窃,并被扣留搜身 (B)某农民工进城寻找工作,被当作诈骗嫌疑人驱逐返乡 (C)某医院因一病人暂时支付不起住院押金而拒绝其住院治疗 (D)某咖啡厅没有对果汁进行标价,客人消费后才出示价格 9、下列做法中,与诚实守信要求不符合的是()。 (A)对企业忠诚,就是员工要一切按照上司的话去做 (B)环保部门认定某企业污染环境需停工,但企业白天停工,晚上 开工 (C)有人反映某食品添加剂可能危害健康,厂家提请质检部门检查 (D)为了促销楼房,某房地产公司搞起了街头抓奖销售活动 10、下列做法中,违背了从业人员办事公道原则的是()。 (A)某商场收银员在收款时遇到一熟人,于是让熟人先结账 (B)某银行分理处为公务员设立了优先办理业务的窗口 (C)某火车站服务员看见一残疾人,让他(她)优先购买了车票 (D)某公司办事员收受了客户的礼金,并未给客户任何照顾 (根据下列案例和所学职业道德知识,回答第11~13 题) 白雪造纸厂因排污超标,于 1998 年初被环保部门责令停产,由于企业无力购买环保设施,持续两年的停产导致数百名工人吃饭成了问 题,工人们怨声载道,情绪波动,甚至工人与上级部门的关系也紧起 来。这时,厂长保顺鼓动工人们说:“吃饭比环境保护重要,没有饭吃,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