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化及影响

全球化及影响

全球化及影响
全球化及影响

第一类:全球化及影响

外来人口的增加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游客或者移民都具备经济利益和价值(commercial interest and economical value)

很多当地人因此表现得非常好客和友好,有助于文化的交流(many local people are very friendly and hospitable, which promote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s.)●对其他的文化和人民更为了解(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other cultures and other people)改变人们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态度(alter one’s attitude towards another people or culture)人们因此可以接受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embrace different values and cultures)并促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promote multi-cultural understanding)

●促进文化的融合(promote integration), 消除文化障碍(remove cultural barriers)外来人口的增加导致冲突

●违反当地的习俗会激怒当地人(breach of

local customs can irritate the locals)

●不同文化的人看待同一事物总有不同的角度(harbor different perceptions)并给予不同的解释(different interpretation)比如对手势,衣服,言行举止有不同的理解:举止不当会引起当地人意想不到的反应(provoke unanticipated responses)●外国游客增多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压力,甚至破坏环境,移民增多可能会导致工作机会减少,致使竞争更加激烈,这些都有可能引起当地人的反感(cause resentment in local communities)

旅游业有益文化保护的论点

●除了自然景观(landscape)之外,文化和历史是吸引游客去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旅游景点(tourism site)观光的最主要原因(motivator ):旅游业和文化遗产相结合(integrate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为文化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economical incentives)

●在文化领域提供了一些旅游选择(introduce the tourism options available

with the cultural sectors)如博物馆,历史景点,活动和美食等(museums, historical sites, events and cuisine),游客会深入了解当地传统和习俗(get an insight into local customs and traditions )感受当地传统和艺术(experience local traditions, arts and heritages)从而更加尊重当地社区和周围环境(respect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its environment),促进不同国家之间关于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的交流和对话(the dialogue over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旅游业导致文化破坏的观点(cultural destruction)

保护的一般是食物,时尚,节日等一些文化的表面特征(superficial elements of culture),将文化定格成表演者(freeze culture as performers)导致了文化,宗教,传统仪式,物质文化和语言的损失(the loss of culture, religion, rituals, material culture and language): 将文化商业化(commercialize the culture ), 破坏了文

化神圣和独特的本质(erode the sacred and unique nature);

●垃圾,涂鸦,破坏和噪音不断增加(increasing litter, graffiti, vandalism and noise), 游客在没有被允许的情况下进入建筑物,神殿,神圣的土地(enter building, shrines, or sacred lands without permission), 这都与当地文化相冲突,是一种文化侮辱(an insult to the local culture)

●媒体信息一致的缺点

●国际媒体(global media)一般掌握在少数几个有实力的机构手中(in the hand of a few, large, powerful organizations);有了媒体的宣传(propaganda)后西方文化成了主流(domineering force),大规模的,有吸引力的广告(mass seductive advertising )唤起了落后地区人们对物质新的向往(create fresh desires),经济联系增强(strong economic ties),西方产品取代了本地产品,使人们更加向往西方的文化;

●文化开始融合在一起(mingle),人们被新的价值观所围绕(bombarded with new values),对自己的文化失去信心和自豪感(confidence and pride ),拒绝接受自己的文化传统(rejection of their cultural heritage)转而接受西方的文化习惯(adoption of western cultural practices );西方媒体削弱了民族特征(ethnic identity)和社会凝聚力(social cohesion);因为担心失去观众(a loss of viewers ),当地的电视台也开始播放西方的电视节目(television shows)

●国际媒体的普遍会降低世界文化的品质和多样性(degrade the quality and diversity of world culture);文化被商业化(commercialized),一些文化产品(cultural goods),如音乐,服装,都变成了商品(commodities in the marketplace)。因此即便一些文化在世界其他地方传播,它原来的性质(authenticity)已经丧失。

●媒体信息一致的优点

●国家之间的频繁交往会促进文化之间的

交流。因此相互了解和相互认同的可能性(likelihood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acceptance)就会增加,这是顺应全球化的趋势;

●主流媒体一般都会反应文化多元性(the dominant media reflect cultural diversity);一些外国节目其实促进了文化多元性(most foreign programming is promoting cultural diversity),适应了当地的条件(adapt to local conditions),注意到了当地文化的敏感性(aware of cultural sensitivity),自我调节来适应市场(exercise self-censorship to suit the market)。

二,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公共设施的原因:

●符合公众的利益(general interest), 给人们带来方便

●一般来说,私人企业不会对公共设施感兴趣,因此公共设施只能依靠政府投资。而艺术作为人们的爱好和文化传统,会代代

相传(passed o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因此不需要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艺术的原因:

●艺术对现代生活是至关重要的(essential to modern life), 对于一个文明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entral to a civilized society), 艺术品传播的是语言所不能传播的东西(works of art convey the ineffable),是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部分(an integral part of cultural life)

●艺术是一种民族文化,保护艺术有助于保护文化(preserve a culture); 艺术可以吸引外国游客观光(sightseeing),产生旅游收入(produce tourism revenue)

●一些艺术品(art objects),譬如说雕塑和建筑(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 使人们享受城市或者郊区风景的美丽(enjoy the beauty of urban or rural landscape)为生活增添情趣

政府投资教育和医疗的好处

●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贫困(break the cycle of poverty); 如果没有政府的资助,

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大学,那么他们可能代代贫穷(remain poor throughout their lifespan and even across generations )●教育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工作能力(improve productivity)从而提高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对国家的繁荣(prosperity)有着深远的影响(have far-reaching effects)

●完善的医疗健康服务(high qua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health care)可以赢得人们对国家的忠诚度(win the loyalty),使人们愿意在一个国家生活和工作,以此留住有生产能力和技术的工作者(productive and skilled workers); 为残疾人,退休者及贫困的人提供帮助(render assistance to the disabled, retired and disadvantaged)提高国民健康

政府投资体育设施或者歌剧院的好处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spiritual needs)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a sign of a civilized city)

●支持太空探索的观点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迟早会被消耗完(finite and exhaustible),因此需要开拓太空上的能源(open energy and material resources of space for human benefit);促进经济的增长(support economic growth),使商业更加繁荣(an increase in business activity)

●人后增长导致地球承载压力加大(cause the usable space to shrink),因此太空探索有利于为人类找到一个新的居住地(find

a sanctuary)

●有利于环境考察(environment monitoring), 有利于收集人类生存环境(living environment)的数据,比如说天气预报(weather forecasting),环境保护和(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相关数据

●提高一些产业的科学竞争力(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特别在国际商业领域(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创造人力资源和高级别的专业技术(human capital and high-level

expertise);可以增加年轻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the interest of young people in natural sciences)

●反对太空探索的观点

●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大量的资金(long-term commitments and funding),大部分国家支付不起(unaffordable to most countries),这些资金应该用于解决一些更实际的问题,比如说饥荒(famine)等

●很多项目(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收效甚微(make little progress),甚至被证明是徒劳无益的(taxing and unrewarding )

●支持政府投资教育和医疗的观点

●可以减轻支付学费的负担(ease the burden of tuition fees),提高文化普及率(raise literacy rate or standards of literacy)

●有利于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育行业;有利于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如实验室,图书馆等

●有利于为人们的医疗服务提供必要的保

障,有助于留住有经验和有技术的人才(skilled and experienced workers);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税收(levy income tax)改善医疗条件,并保障人们的医疗(provide care for sick, the elderly , the retired, the disable, the children of the working parents, and so forth)

●社会和政府有责任为人们的医疗服务提供保障(universal access to healthcare services),确保人人平等(ensure social equality);大力发展公共医疗(publicly-funded health care),提高服务质量(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有助于疾病预防和基础医疗服务的改善(increased emphasis on preventative and primary health care )

●反对政府负担教育和医疗的观点

●如果政府控制所有的医疗行业,那么服务业就很可能缺少市场观念(not market driven),也不会强调节省费用(cost efficiency)医疗服务和教育设施质量不高(a greater likelihood of lower-quality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al services),造成等待医疗的人数激增(long waiting lists for access to some medical treatment, especially those of a specialized or advanced nature)

●如果政府控制医疗行业,那么医疗和教育的革新和发明就没有太多的动力(less motivation for innovation and invention )

●都是公费的话,教师和医生的收入会过低,不能够吸引有才华的人从业(provide no incentive to enter the profession and fail to attract more qualified individuals who would otherwise choose a different profession)

●有时,健康问题是自己的生活习惯所致,比如说超速驾驶,过度饮食和酗酒(speed driving, overeating, excessive drinking),此时政府不应该负责;而高等教育也是个人的选择,应该由个人主动承担高等教育的费用,政府的职责在于提供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

三: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现代科技让人更轻松,休闲时间更多的观点●汽车,飞机和铁路的普及(the popularity of automobiles, air travel and rail)减少了人们在路途上奔波的时间(spend less time commuting);电脑和自动化等设备(computerization and automation)让人们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休闲时间更多。

●效率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人们不需要加班也能获得足够的收入,此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higher demand on standards of living),可以支付得起更多的娱乐活动(able to affor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在休闲的时间里放松自己

现代可加让人更加繁忙,休闲时间更少的观点:

●新科技的产生加快了工作节奏,人们需要不断地接受培训和教育(continue education and receive on-the-job training)以适应新科技带来的变化(keep

pace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因此更加繁忙

●科技发展使得社会的产品更加丰富(diversified)人们需要更加刻苦工作才能买得起琳琅满目的商品

●电脑和因特网的产生让人们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之外也可工作(work beyond normal working hours ),科技的发展促进全球化,人们需要加班以消除时间差的影响(have to work overtime due to time difference)

在家工作的优点

●增加工作的灵活性(introduce flexibility ),方便雇佣临时工(occasional workers)和兼职工

●减少上下班时间(reduce interruptions and commuting time),从而减少给社会交通带来的压力

●增加员工工作的动力(increase staff motivation),减少在办公室需要面对的各种压力(reduce stress)

●节省办公室空间和设备(save office space

and other facilities),从而减少费用支出(reduce costs)

在家工作的缺点

●不利于管理员工和监督其工作

●很难集中培训(maintain staff development),有可能导致员工技术和工作质量下降(lead to possible deteriorating of employee’s skills and work quality)

●很难保持团队精神(maintain team spirit),缺乏交流,同事之间有疏远感(a sense of isolation will ensue among home workers)

四:环境问题

支持国际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观点

●很多环境问题在刚开始时是地方性的(regional),但最后会成为全球性的(worldwide),主要原因是人们共享着地球资源(share the earth’s supply),譬如,空气污染或水污染会从一个地方扩展到另外一个地方(transport pollution from one location to another)

●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unilateral moves

are not enough),需要国际合作采取多边行动(take strong multilateral actions),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共同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制止

●可以从别国吸取经验和教训,学习先进的治理环境的手段和措施

反对国际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观点

●如果所有的环境问题都由国际合作解决,比较耗时(time-consuming and inefficient),而且由于很多问题是独立的(isolated problems ),完全可以由当地政府解决(tackled by the local or national government)

●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因地而异(causes and solutions differ from one region to another),国际经验未必适用于某个特定的地区(international practices might not apply locally)

支持油价提高的观点

●提高油价使人们,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减少汽油的消耗,有利于城市发展公共交通

系统(public transportation ),从而减少私人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

●使汽车制造商致力于发明使用可再生和清洁能源的汽车(driven to develop the vehicles that are powered by other forms of energy ),从而减少空气污染

反对油价提高的观点

●提高油价未必能阻止人们使用汽油(discourage people from using petrol),因为汽车在很多国家是必要的交通工具(irreplaceable means of transport ),同时,提高油价有可能会导致原油市场一片混乱(chaos in fuel market)

●提高油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转移人们的注意力(distract attention from the root cause of the problem);真正的解决方法是提高技术,发展环保汽油(create cleaner fuels )以及其他可更新能源(gene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导致环境污染有多种因素,仅仅靠提高油价减少汽油消耗的办法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五,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

●换工作/跳槽的好处

●目前的工作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make the best use of one’s ability),也不能够提高技能和增加经验(improve skills and gain new experience );换工作(switching jobs)可以发展多种技能(acquire a wide array of technical skills),丰富个人简历(enhance the resume ),提高个人的市场价值和工作稳定性(improve marketability and job security ),有助于收入增加

●竞争激烈,如果不主动增加技术和经验,稳定的工作机会就会很少(continued employment will be meager),很容易在竞争中失利(vulnerable to the competition);就职业生存而言(in terms of career survival),就没有高枕无忧的空间(there is no room for complacency);人应该懂得接受挑战,把握机会(take on new challenges and seize opportunities),这才是理智的职业选择(a sound career move)

●离开目前的雇主(leave the current employer )会给自己一种新的期待(a sense of anticipation),一种新的学习热情(generate an enthusiasm to learn )

●换工作/跳槽的坏处

●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弊大于利(do more harm than good to one’s career );需要付出努力去适应新的环境(adjus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不能够与新同事和上司处好关系(get along well with new colleagues and supervisors),有可能被他们视为威胁(seen as a threat ),工作表现不能被轻易认同(readily being recognized )

●频繁转换工作反映一个人的低承受能力和对雇主的低忠诚度(reflect badly on the job candidate’s resilience and loyalty ),缺乏工作动力(lack of self-motivation),没有目标(aimless),没有足够时间获得经验和技能,因此雇主不愿意聘用经常换工作的人,担心很快又要重新招聘(restart a new recruiting process )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从实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影响。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缺陷问题,单一的讲,就是自身的水源不足问题;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制造也的发达。首先,水源问题;这是我国自身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北方水源日益捉襟见肘,而单靠我国自身解决此事,是有点困难。内蒙,东北,华北,京津地,均可以感觉到严重缺水的窘态。由此带来的就是沙尘暴的日益强大,对整个世界环境也是大为不利的。其解决之道:从我国自身方面来看。一是海水淡化;一是南水北调。在我看来,海水淡化成本太高,而现实的可操作行又太差。这条路在现有的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南水北调,南水源于长江之系,南水本身并不充裕。且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看,也并不可取。那解决的方案呢?就是引俄罗斯贝加尔湖水注入我国北方,这样我国整个北方就会有充足的水源,并且有利于全球的环境问题。《世界地理》显示“每年有60亿吨的高清澈高含痒的贝加尔湖天然矿泉水白白流入北冰洋化为海水。”在北极溶入亿万年的冰块,宝贵富足的水资源就这样为人类源源不断的制造着北极的极度寒冷,且贝加尔湖南引对西伯利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极度寒冷状态也是大有好处的。对全球化的今天,是资源不浪费,是对环境问题也有利的。其次,中国自身的优势是制造业。1978年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我国与全球化的第一次接触。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国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1) 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 (一)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1) 1、全球化的内涵 (1) 2、全球化的特征 (2) (二)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4) 3、西方文化的特点 (4) 三、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二重性 (4)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 (4) 1、全球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4) 2、全球化促进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 (5) 3、全球化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改造 (5) (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消极作用 (6) 1、全球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 (6) 2、全球化深刻影响青年的文化消费 (6) 四、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文化 (7) (一)寻找不同文化的相同之处 (7) (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8) (三)创新传统文化 (8)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10)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立与国际潮流密切相连的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使中国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和必然发展趋势,不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变化,而且极大影响并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及社会心理等。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全球化,学习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大力发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文化;影响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20th centur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China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o establish a market economy,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ll enable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life become more closely linked. Glob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t is not only experiencing a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ill eventually be realiz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s an objective fact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not onl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ou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greatly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style, thought patterns,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通过市场经济机制、政府管制机制和文化渗透机制,直接、全面、深刻和持久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念更新、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主义体制和民主法治国家,保持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影响与对策/ 【正文】:“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正是经济全球化使发展问题上升为全球问题。一般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大量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日益互相依赖的经济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各个国家的经济被越来越深地卷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以至相互依存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自身所面临的困难具有了新的意义,像债务、人口、能源、环境这样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关系整个世界资源合理分配及合理使用的问题。19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这一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大,而且势必对发达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消极影响。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可以肯定,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前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吸引外资。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直接投资国之一,基本上属于一个资本净流入国。从1979—1999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4595.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059.2亿美元,批准建立的外资企业达21.2万家,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20%。外资的大量引入,对满足国内资本需求有巨大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资金,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我们还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经过20多年的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199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3606.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4%。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中,靠对外贸易拉动的部分约占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每年约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实现的。其实1990年以来,除1993年外,主要都是由于货物贸易的巨额顺差支持着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不断保持顺差余额。贸易顺差从1994年起开始连年增长,即便是在出口环境十分严峻的1998年,仍实现了0.5%的出口增长。 3.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人口大国。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近些年来,大批乡镇企业的崛起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及对外贸易的增长,给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契机。到1999年止,外资企业吸收劳动力达600多万人。遍及我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复习过程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 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同时又促进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了环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为止,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正面影响。不管怎样,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人类只能在认识其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尽量消除、减少它的负面影响,扩大其正面影响,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由于经济迅速增长而使地球生态支持系统迅速达到极限,而全球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具体说,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都是由资本主导的,所有被卷入全球化的国家都采用GDP或GNP的计算方法,都把增长作为核心目标,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不管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与利润。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忽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不计生态成本的西方生产方式,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之内还是之外,都无法逃离这一恶性逻辑,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态环境陷于困境。 其次,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贸易自由化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是全

球木材贸易导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进而严重地损害了生物多样性系统。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种蕴藏在森林中,随着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坏,生物物种在大量灭绝。二是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诱惑推动了全球捕捞业的发展,致使海洋渔业资源面临耗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鱼类种群面临完全捕捞和过度捕捞的问题。三是野生动植物贸易加剧了濒危动植物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明令禁止800多种动植物的贸易,然而在利润驱使下,非法贸易屡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不仅危害全球环境,也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五是贸易的扩大还使得异地物种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乡,导致衍生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丧失。外来生物入侵已经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共同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农业日益成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产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开垦荒地使曾经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被转变成了农田,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一是鼓励了农民转向化学密集型的单一作物农业,造成土壤退化、农田生态系统受损。而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被动地卷入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为了大规模种植能出口创汇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地毁林开荒;为了提高效益,放弃了传统的对环境较少破坏的耕作方式;为使农产品较快地进入市场,修建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坏了农业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着环境的全球化管理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其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也迅速凸显,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使人类的全球意识增强,使加强环境合作共同对付这些问题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环境管理的制度机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冲突 一全球化与文化的关系:全球化与文化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全球化处于现代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实践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 二现实与想象的文化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经济与文化的密切渗透,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由此,文化全球化问题日益提上日程。 文化全球化是现实的。首先,消费主义对民族文化的冲击随着文化消费的全球化,文化在全球迅速普及。消费文化以其通俗性与普及性极大地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其次,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地球村”表明了文化全球化的现实性。文化全球化又是想象的。从消费文化的层次上看,具有混合化特征,。从文化的接受者和消费者角度来看,文化的生产和传播环境总会受到影响与制约。所以,文化多元与文化多样是必然的。 但有一个前提同样重要,那就是文化多元与文化多样的前提——文化主体平等。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有真正的多元与多样。文化霸权意义上的文化全球化是文化主体之间不平等的文化交往,是国际军事、经济、技术不平等格局在文化上的反映。这种文化全球化也是我们必须予以抨击和坚决反对的。 三“全球文化”的构建,全球化对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随着不同民族文化渐渐走向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与渗透日益广泛、深入,这也渐渐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全球文化的构建。对此,也有不同观点。第一,一元为主的“全球文化”。第二,多元共存的“全球文化”。第三,文化的冲突与对话。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主要不是取决于文化自身以及各个民族的文化态度,而是取决于经济与政治的发展。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既可能导致文化的冲突,也可能导致文化的融合。 二、全球化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三、全球化对民族认同的冲击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国家安全利益等因素因为具有国际性、跨国性背景,在与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交流时,既可能产生冲击,也可能会增加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六、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共生必须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一样置身于国际文化领域,坚持自身的文化立场,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促进一切阻碍社会前进的传统价值观念的更新,使优秀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文化冲突 不同的文化有各自不同的重要特征与内涵。第一,特指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集团、民族之间的文化对抗。所谓文化冲突就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之间因相互接触而产生的竞争、对抗状态。第二,泛指则是指不同性质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对抗。 二、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指的是异质文化之间的彼此交流、相互接触、相互融合和推陈出新的过程。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中既对立,又统一,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两个辩证统一的矛盾方面。在文化融合过程中,文化冲突必然存在,而且文化冲突由文化融合直接引发。 三、文化演进和发展的主流才是文化的融合。由它所体现差异文化间的同一性在促成文化和谐以及相互依存中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积聚大量能够使得异质文化

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全球化对生态环境(以下简称环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相互交织、颇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 提供了新的视野。全球化在为中国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付出了巨大 的环境代价。为减少全球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 积极作用,我国必须走“内外兼修”的路径:对内,必须探索和实践一种适合 中国的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要通过国际合作广泛参与全 球环境治理。 关键词:全球化;环境;影响 莱维特(Levitt)于1985年在《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首次使用“全球化”一词来概括1985年以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那以后,全球化 成为人们概括资本、技术、资源、信息、劳动力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重组、 配置而导致全球经济和社会日益融合化、一体化现象最常用的词汇。全球化是 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以资源、投资、劳动力、 技术、贸易、消费的国际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交流、观念互动、 信息共享、技术流动为特征的知识全球化,以国际协议和机构为平台开展的治 理全球化,等等。不同表现形式的全球化对改进人类总体福利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产生了很多挑战,在环境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对环境的影响有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而且二者相互交织、颇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 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1 扩大了环境危害的范围。自由贸易拓展了人类攫取资源的范围,扩大了 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如,木材的国际贸易对热带雨林的损害;濒危动植物及 其制品的非法国际贸易对生物物种生存的威胁;贸易范围的扩大使异地物种侵 入他乡,导致当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丧失;国际贸易的发展还增加 了大量有害物质、危险化学品的交易而引发跨国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 2 加剧了全球资源消耗,加深了全球范围内环境和生态危害的程度。全球 化促进了经济增长,但这是以更快速度的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为代价的,对 化石燃料、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影响尤其突出。如,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源开 采和产品运输的大量增长,使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迅猛增加,大量占用有 限的农业用地和植被占地;导致对化石燃料的消费大大增加。在一定的技术经 济水平之下,资源的大量消耗将不可避免地加剧环境破坏。 3 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全球化通过三种方式导致污染向发展 中国家转移,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的环境影响。一是通过全球化的投资和生产,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业等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美国39%的高污染产业已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日本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也已转移到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二是通过国际贸易使废弃物从发达国家流向发 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具备劳动力优势,废弃物处理费用较低,同时环境标准 较低。废弃物国际贸易既有合法交易,也有非法交易。合法的废弃物转移,如 果处理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严,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环境污染。而随着

论文化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影响

论文化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全球化逐渐形成,出现了经济一体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逐渐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文化全球化作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呈现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它的形成对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文化的全球性互动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1]。由此可见,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结果,它属于全人类,但具体到每一个国家,文化又强烈地表现出每一个国家的特点。正是由于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容,文化被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与个人享有,文化的兼容性使它在全世界各个国家进行着空前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则是伴随着政治、经济等人类的实践活动进行的。 1.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关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因此,实践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文化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实践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拓展,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从而使文化实现全球化传播,但文化全球化的更深层涵义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实践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文化模式等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建构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文化在实践基础上建构的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例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渐融入中国政治、文化制度,并被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4]。因此,文化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在实践中实现它的新关系、新模式的构建。 2.文化全球化不是单一的文化运动,而是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和因素在内的一组进程。文化全球化不仅仅是文化的运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等都因此受到了影响。文化全球化不是一个人、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行动,而是全球各种资源与力量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实践中不断相互累积和互动的结果。 但是这种文化的全球互动不会从根本上消除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也不可能解决原有文化发展中的不平衡。在文化的全球互动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各个国家或民族因此而面临的机遇,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更需要做好应对这些方面的措施,促使本国的文化实现飞跃,从而完成本国文化的延续、整合与全球共享。 二、发展中国家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受到的影响 当科学技术将世界缩小后,各民族文化网外围的碰撞交融开始逐渐让步于文化网核心间的碰撞交融。在核心部分最初的交往、接触过程中,文明间的差异便显现出来,对于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确保自己的文化本质及文化传统不被同化,因而表现出排他意识,有时这种排他意识很强,如伊斯兰教旨主义在冷战后的兴起等[5]。这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一种反应,但客观地讲,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与民族来讲,文化全球化则可能成为强势国家推行其国家意志的一个手段。 (一)积极影响 1.文化全球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本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在文化全球化中,信息技术革命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广泛、迅速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而这些载体、工具和渠道恰恰是新技术最新应用的表现,它们在起传播作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 影响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

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我国经济落后,相对于发达国家处于纵向分工的不利地位。大量初级产品的出口,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不利影响。在处于转轨中的我国,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加上缺乏约束的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种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发生。再加上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浓,政府对环境立法、执法的力度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的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的环保积极性不够等自身原因,造成了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国外国内原因,我们应积极思考有效对策以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应有以下几条策略: 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新闻媒体参与环保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关注环保的局面,加强环境保护参与活动,在宣传、活动中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思想。 2、建立全社会都参与的环境知识教育网络·加强环境知识教育,提高公众环境知识水平。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环境教育网络。建立环境教育协调机构,加强环境教育教学工作;重视和加强课外环境教育;建立环境教育基地。二是要开展针对成年人群体的环境知识教育,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发挥农村和城市社区的作用。 3、是要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和企业组织的环境教育,提高党政领导的环境政策水平,规范企业组织的环境行为。 为减少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充分利用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积极作用,中国要走“内外兼修”的路径:对内,必须探索和实践一种适合中国的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要通过国际合作广泛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1、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以减少污染排放,涉及企业外部性问题,在增加社会福利的同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通过法律和政策创新改变企业生产的边界条件,使企业排放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成本,而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排放能降低企业成本。制定并认真执行污染物有偿排放政策是根本途径。需要注意的是,从污染免费排放到污染高价排放,在社会经济系统内加入新的成本要素,必然会使经济“总成本”提高,使得价格总水平上升。所以,必须动员全社会理解和承受这一后果,

文化全球化利弊

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以致西方国家的娱乐业也开始窥视、争夺中国的文化资源。1998年夏季,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影片《花木兰》,就借用中国的传说故事表现美国的文化理念。 如果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说,迪斯尼制作的动画片,产权当然属于美国。但是,国人谁不知道,《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感人的故事?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是,中国文化财富已经成为美国文化增值的手段。倘若人们不重视中国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进一步深入挖掘和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和资源,任凭他人随意掠夺,早晚中国的文化资源会被挖空。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存在。我们以新的姿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保证持续稳定发展是回应经济全球化带来各种不稳定挑战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冲击—回应”互动关系,其运动轨迹和结果总的说来就是一种“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断循环发展以至无穷的过程。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国家安全学》认为,国家文化安全根源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是随着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出现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是国家文化安全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古代,由于世界不同文明板块之间缺乏频繁的交往,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冲突还不甚明显,文化安全特别是国家文化安全也就没有突出出来。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虽然在古代还没有明确地显现出来,更没有被人们明确地提出来,但却已经作为不甚突出的方面开始成为国家安全的派生要素之一。当一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在武力上征服,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都已经被彻底打破时,文化安全问题就更为明显了。无论是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任何一个国家都知道,要彻底消灭一个国家,就要消灭其人民,而消灭其人民的办法无非两条,一条是肉体上的消灭,这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国家就是因此而彻底消亡而变成历史的;另一条是文化上同化,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不少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国家就是在文化同化(当然也有一种是融合)的过程中而不复存在的。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以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在近代东西方国家之间文化冲突日益突出和加剧的情况下而凸现。,只有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以后,特别是在西方列强对东方国家实行殖民侵略政策、东西文明冲突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才逐渐成为现实。近代以来,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经济基础、政治军事优势,不仅对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军事侵略和政治压迫,而且同时也进行文化侵略、文化渗透,搞文化霸权。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因此而变得更为突出和明显。 在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中如何保持和延续自身文化的问题,就是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所在。因此可以说,文化安全就是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而国家文化安全就是一个国家现存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国家文化特质的保持是国家文化安全基本的内在前提和构成要素,国家文化特质的延续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长久保障,保持与延续的统一才能构成国家文化安全在时间跨度上的全面要求。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五千年而没有中断和消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和标志就是汉语从来没有中断和消亡。有些文明古国的文明后来之所以中断甚至消亡了,其重要原因和标志也是它们各自的语言文字中断和消亡了。 作为国家文化安全之基本内容的语言文字安全,最基本含义就是指一个国家使用自己固有语言与文字的权利不受外部因素特别是外部强权的威胁和侵害;其次是指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本身不因他国语言文字的影响或侵入而失去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等领域的主导地位;第三是指语言文字在内外各种文化和非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保持合理的纯洁性;第四是指语言文字的改革与发展能够安全稳步进行,而不至于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多于便利的不便、多于益处的害处。 由于英国在近代的兴盛,由于美国在当代的强大,英语这一本来只在西方部分民族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现在几乎成了世界语言和文字,无情地迫使许多国家的知识分子甚至普通民众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一第二语言,否则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英语在当代世界的霸权地位既与美国在当代世界的政治军事霸权地位相适应,同时又在互相推动,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 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时,就曾强行在中国推行日语教学和日本文化教育,企图从语言文字方面彻底征服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被强迫学习日语和使用日语的中国人,遭受着难以想象的内心痛苦和精神折磨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和扩张的过程中,也常常强行把他们的语言文字变成了遭受侵略的国家和地区的主导语言文字,其后遗症至今还在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存留着。在西方国家之间,这种语言文字的侵略和被侵略、安全与不安

全球化的影响(英文)

全球化的影响 范文(一) Nowadays we can enjoy the same films, fashions, brands, advertisements and TV channels. The evident difference between countries is disappearing. To what extent do you think the disadvantages overweight the advantages of this? Globalization creates conditions for widen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strengthen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nations, expanding cultural,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cooperation between nations and countries, enjoying the cultural achievement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which encourages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enrich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However, these conditions also create the possible danger of diminish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with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re123v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globalization and an open door policy, erroneous concepts and a lowering of ethical standards, a selfish and individualistic lifestyle and harmful cultural products can easily be imported into the country. At present,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in the main is controlled by US is hourly and intensively disseminating US ideology, way of life, culture and films across the world. Even US food is promoted so that some people consider globalization as global Americaniz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equality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has become wider, most of the result of globalization go to assist developed countries. Globalization does not pose equal interests and risks to all nations. With an overwhelming advantage compared to most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erms of finance and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ca123alist countries control the situ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For these reasons, globalization is a fierce and complicated struggle in both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fields. We take the initiativ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but also have to take the initiative in fighting to keep our distinct culture resisting pro-foreign and cross-bred phenomena, and overcoming the psychology of preferring money over ethical values.

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XXXX大学 作业(论文)题目: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课程名称:全球化、资本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任课教师姓名:XXXXXXXXXXXX 研究生姓名XX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 年级:2010级 专业:动物学 学院(部、所):生命科学学院 任课教师评分: 评阅意见: 任课教师签名: 2010年11月18日

目录 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4) 1.比较优势原则下中国的收益。 (4)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4) 3.有助于资金融通。 (5) 二、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5) 1.从跨国公司看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5) 2.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6) 3、对金融业的影响。 (6) 4.贫富差距引起的国内社会安全问题。 (7) 三、中国的对策 (7) 1.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7) 2.参与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 (7) 3.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8) 4.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组关系 (8) 第一是实行对外开放与参与全球化的关系。 (8) 第二是缩小国内地区间差距与缩小国际间差距的关系。 (8) 第三是扩大内需与增加外贸出口的关系。 (8) 综述: (8) 参考文献: (9)

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 全球化是一个多元概念;这个词语是多元的;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全球化存在着极限;在谈论经济全球化时,我们正面对一个全球化资本主义;在政治上,远没有实现全球化,相反,民族利己主义、民族霸权主义等等日益升级。全世界的物质、思想、机构以及人员的交流在成指数增长,这个现象只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将全球化阐释为人类历史的主旋律。在最近的几十年当中,全球化趋势已不断增强,速度也进一步加快,但随之而来的优势与弊端也逐渐明朗化。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势头愈加猛烈。从根本上讲,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全球化优势与弊端产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基尼系数 前言: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多元概念;这个词语——实际上主语是多元的;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全球化存在着极限;在谈论经济全球化时,我们正面对一个全球化资本主义;在政治上,远没有实现全球化,相反,民族利己主义、民族霸权主义等等日益升级。全世界的物质、思想、机构以及人员的交流在成指数增长,这个现象只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一部分。如果“全球化”这个词语能够得到适当的定义和应用,人们会发现它很具有实用性。我们完全可以将全球化阐释为人类历史的主旋律。在最近的几十年当中,全球化趋势已不断增强,速度也进一步加快,但随之而来的优势与弊端也逐渐明朗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势头愈加猛烈。从根本上讲,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次产业调整不但反映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过去,产业调整大多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的,在一国内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比起通过经济全球化进程进行的产业结构 调整更高。所以,西方国家,特别是在投资和贸易比较开放的国家,比如美国和

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环境影响的研究.

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环境影响的研究 内容提要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的环境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在分析全球化的发展对东道国的环境影响时,要综合考虑跨国公司所带来的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三种因素,在政策考虑上促使跨国公司发挥对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关键词跨国公司环境污染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直接投资日益活跃,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愈益深广。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技术转让、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就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对我国的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环境的影响由于跨国公司在母国的生产受到政府和环保主义者的限制,环境成本正在朝着内在化方向发展。所谓环境成本内在化,是指将环境成本纳入到生产成本之中,体现资源的稀缺性及污染付费原则。环境成本内在化在各国有权制定本国环境标准的情况下,使各国环境标准存在差异、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存在差异,企业在不同国度和地区生产同样产品,所承担的环境成本不同。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标准成本要高,由此必然引发直接投资主体——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寻租”活动。即将资本从环境标准高、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撤出,投向环境标准低、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低(实际上是一部分环境成本外部化)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取源于环境成本差异的“租金”(超额利润)。因此,在东道国经济增长的背后,是环境恶化的代价。跨国公司大量开采能源,把发展中国家作为“污染避风港”,将污染严重、耗费量大的生产制造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还有一种观点是“污染光环”论。持这种论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受国内较严规则管制的外国企业所使用的新的清洁技术以及环境管理体系向东道国扩散。由于跨国公司在母国内要面临更严格的环境标准以及政府、社会、消费者的环境要求,跨国公司相应的具备更先进的环保或污处理技术。跨国公司在向东道国投资的同时,不仅能改善资源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通过技术外溢、知识扩散,来解决东道国本土企业的污染问题。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跨国公司这种“污染光环”的做法,正是达到帕累托最优。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给东道国带来的正面影响,在于它促进了东道国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国民对环境标准的要求提高。跨国公司在投资过程中,通过技术转让、资金投入促进了东道国环保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国家之间深层次、广泛的环保合作,这对实现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二、跨国公司影响环境的效应Grossman and Krueger提出了经济活动通过三种效应影响环境:规模 效应、结构效应以及技术效应。类似的,跨国公司对环境污染的效应也分为三种: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以及技术效应。一方面,生产和消费的增长(规模效应)会导致更多的环境压力,例如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污染物向环境(空气、水和土壤)的排放;另一方面,结构变化和技术效应提供了增加材料和能源生产的新的可能性。全球化对环境的结果依赖于这三类效应的综合变化。(一)规模效应因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就是“规模效应”。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的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污染系数和生产结构一定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使用大量资源,并带来大量的废弃物,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规模效应应当是负的。但是规模效应究竟有多大,要取决于研究中特定的环境要素。事实上,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