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郦波《曾国藩家训》

郦波《曾国藩家训》

郦波《曾国藩家训》
郦波《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

郦波

曾国藩家训上部

上部01谁来拯救笨小孩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家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才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就会被贴上“笨小孩”的标签。就连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小时候也被看作是不会读书的“笨小孩”。)

公元1825年,一个腊月里头数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乡的一户人家的一个屋子里,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正在点灯苦读。此时这户人家的房梁上趴着一个贼,他就打算等这户人家的灯都熄了,趁着黑灯瞎火他好下来偷东西。这应该是富人家,也少有吃苦的后代。这小偷主意是没错,这想法也没错,这孩子也正读一篇普通的文章。可问题是底下读书这孩子他特别的笨。他在底下背这篇《岳阳楼记》,磕磕巴巴地就是背不下来,半天才吭哧一句下来。倒腾来一遍倒腾去一遍,弄了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这个小偷到后来是可忍孰不可忍,眼看着天就要亮了必须得有所行动。所以他极其恼火,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蹭的一下从房梁上就跳下去了,满肚子怒火上前一步,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啪的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说着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他被背诵背顺了,再指着他骂他,“瞧你笨的,还读什么书呀?”说完了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很遗憾,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贼叫什么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们知道这个笨小孩他叫什么名字,他当时名字叫曾子城,这个名字大概我们都不熟,但他后来改了个我们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国藩。

人人都说他事业惊人,小时天纵奇才,要不然没那么大名头,要不然后来那么多人佩服他。像毛泽东说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平生最佩服也是曾国藩,据说蒋介石床头只放《圣经》和《曾国藩家书》两本书。不能因此说他小时聪明。他小时真笨,有史料证明,后人也有评论提到过。像梁启超说过:“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挫。”一般人都传他小时聪明,那是胡扯,哪有天才?他比一般人都不如。当时名人中他最笨。这不是瞎话,那篇文章叫《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文章是极力推崇曾国藩的。这说明是实事求是的。那么,这么笨的怎么就成就了大业吗?再看他除了笨还有什么缺点?

1830年十九岁,父亲觉得他真教不出来,送给朋友汪老师来教。他也认同太笨了。一次汪老师指着就骂他,天生的蠢货,将来有出息,我给你背伞。曾国藩也一点反应也没有。笨没考上科举,但是发奋,第二次考中了进士。回乡,去汪老师家,得谢师呀。大晴天,曾国藩特意带伞。老师来迎接。曾国藩把伞放在身边,汪老师送出来,一口一声大人,出了大门了,曾一拍脑门,忘了伞了,赶快去拿,老师说我替你去拿。出来交给曾国藩,曾笑着说谢谢恩师了,今天你替我背伞了。汪老师哭笑不得。这个胸襟不怎么样,不仅对老师对别人对自己气量都不大。

太平军攻下湖北弄昌,林绍璋南下湖南,直逼长沙,当时诏书再来,曾国藩坐不住了,带着湘军出发,准备决一死战。曾国藩有自信,所以他第一次出战,构想的是直扑林绍璋,有人出主意,说不如分兵去偷袭靖港。曾听着不错,让塔齐步去攻打湘潭。他率水师去偷袭靖港。到了后,水师攻城,曾让陆营搭浮桥。结果是诱饵,太平军正等着他。火烧靖港。一下子水师乱了套。没经验的湘军乱了,不得了。这些新兵全往后跑。曾国藩急了,让亲兵拿着令旗站到浮桥上大喝,过令旗斩。他斩了一个。大家愣了。还接着跑。他够不着斩了。气得无可奈何。手下都急了,叫他跑。把他拖上战船。太平军人不多,但跟着掩杀,曾国藩被杀得大败。曾国藩看着江水,发呆。手下人不敢说话。他发了一会呆,往前走,掉到水里了。春寒时,他情急下,想投水自尽。当时人回忆说,“文正衣湿衣蓬首跣足,劝之食,不食。乃移居城南妙高峰。再草遗属,处分后事,将以翼日自裁。”好不容易救上来,让换衣服不肯,吃饭不肯吃。大家劝他想开点,他还想不开,写遗嘱,还想去死。成大业者不拘小败。这不过小败,至于寻死吗?后来人家嘲笑他没大将几度。最后不自杀,说起来也是他实在没眼光,湘潭那儿是主战场。那边大败林绍璋,大获全胜。消息传来,他不死了。靖港之战看,他不算指挥若定吧,不能眼有全局吧?

除了愚昧,性格有缺点,还有着人生遗憾,最大的是天津教案。直隶总督时,当时大案,几十个小孩失踪,当地嫌疑人是王三,是法国一个教堂的教民,当时去要人,天主教堂说没这个人。对质时,情绪失控了。市民放火烧了教堂。天津领事馆许多人死亡。慈禧下令让曾国藩去处理。当时他在领导洋务运动,特别不想开战。他处理时软,没想到百姓情绪办。天下人都骂他是卖国贼。后来一再声明,但是临死前也后悔最大遗憾是天津教案。

有人说他影响中国后代历史第一人,有人说是传统儒学得以延续的关键。谁又知道他是笨小孩,有个性缺陷,甚至有巨大人生遗憾?这么普通的曾国藩怎么就成就了非凡的人生呢?

首先是自我教育。最大的教育正是自我教育。曾国藩是有这么多问题,但是有一个平常人不具备的优点,正是这个优点成就他,这正是对自己对生活中的点滴对缺陷做到切实的反思与学习。我们很少有人能做得实在。一个崇高的信仰要求自己,正是修齐治平的思想与仁爱的精神。像当年的小偷哪里知道这个笨小孩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笨,所以才通宵地读书。这对曾国藩是常态呀。他也反思最多的是小心眼,怎么做到气量不小。他是越来越胸襟博大。像天津教案是遗憾,临死前,儿子曾纪泽陪他散步,他还说这事。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要不卑不亢。儿子正是这样成了伟大的外交家。只身入沙俄,谈回了伊犁。所以梁启超认为正是这种自我教育让他的一生是华丽的转身。难得的是这些心得都记下来,在日记在家书里。更难得了。包括的内容丰富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梁启超说:“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别人说

的都是空话,他写的都不是空的,比唐宋来许多人说的话,对我来说,对后代人来说都让人终身受益。不仅是清中兴名臣,也是教育家。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重新审视这个家书的内容。他和他的家书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是标准的家训。影响大而深远。

这部书大多写在他当官之后,不仅写给儿子,还有家人。教育家人做人和做事两块。这是儒家强调的核心。孔子强调仁,讲人与人的关系。曾国藩从这个字上获得什么启迪呢?

上部02无一日不读书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读书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获得专业技术。

我们说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作为毕生的信仰和信念分不开的。所以一个人只有精神世界强大,才能在现实世界强大。

事实上曾国藩原来也只是一个资质很普通的孩子,当然后来有很多人传说他少年时怎么聪颖、聪慧。事实上人出了名都这样,名人出名之后,大家就会传说他怎么天资聪颖,怎么小时候就是个天才。哪儿有那么多天才啊?一般孩子资质差别不大,都不大,但是为什么非常平常的曾国藩就能培养出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信仰来呢?这就要从曾国藩的科举说起了。我们知道明、清两朝的科举非常难考,所以最有名的范进中举大家都知道,考了多少年一直考到50多岁,都考疯了,才考上了一个举人,最低级的乡试才算过关。

但是有一个人比范进中举还不容易呢,谁呢?就是曾国藩他爹,叫曾麟书。别看这名字起得很雅,麟书,看上去很有学问,但是这个科举考试可要了他的命。不说乡试,考秀才这一级他整整考了16次都没考上,好不容易考到17次,大概17是他的幸运数字,总算考上了。这时候他已经40多岁了,曾国藩都20多岁了。所以实在是考不动了,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不考了,然后把希望都寄托在他儿子身上,就回家了。

曾国藩比他爹强,为什么他爹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因为他明显比他爹强。23岁就考中了秀才,比他爹提早了20年。然后考这个乡试,也不知道他运气怎么那么好,第一次就过关了,一考就考了个举人。这时候以前学习不好我们说过的笨小孩,以前老被人骂,结果平常考试不咋的,一大考考得特别好。曾国藩信心大增,背起行囊,入京参加第二年的会试考试。备足盘缠提前半年就到了北京了。当时找了特便宜的地方,湖南的驻京办,与现在不一样,是由当地的商会或者在京的名人出资建的。当时叫会馆,他就住在长沙会馆。当时重乡谊,但凡有老乡来,收费低。曾住进长沙会馆,可是没有料到的是,势在必得的会试考试给了他当头一棒,他没考上。没考上就该回家,因为轮好几年才有一次。要说曾国藩运气好,第二年皇太后60大寿,为了庆贺照例增加恩科一次,那不得了,多了一次机会了,是不是?曾国藩一看,不回家了,我在北京努力一年、温习一年,我还不相信第二年我还考不上。所以本来只带了半年的钱住北京,这一下节衣缩食又住了一年半。要不是勤俭节约的孩子,那真做不到。曾国藩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地又住了一年,第二年的恩科觉得势在必得了,想想自己苦也吃过了,难也受过了,是不是?会试再一开,好事自然来。要不然老天爷干嘛又把我留在北京一年呢?他觉得这次肯定没问题。结果这次又跟上次一样落榜了。

那么再次落榜的曾国藩该怎么办呢?又是什么事情让曾国藩下定决心从此坚持无一日不读书的呢?

身上没钱了,别人肯定痛苦,但是曾国藩痛并快乐着,收拾行李。按理应该回家,结果他云游去了,从天津山东顺运河到江浙,再到湖南。奔着东南去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走了一半,一分钱都没有了。过了徐州,他到睢宁,借钱。知县是易作梅,和曾国藩的父亲有交情。曾国藩到那儿,易作梅留他下来,看出将来有出息,主动借了一百两银子。当时易作梅只是知县,年薪四十两白银。这不是小数目。曾国藩高兴,立刻富了。心中底气足了,打算好好游历一下,到南京去了。游山玩水,花完了。曾国藩一生勤俭,为什么花得那么快呢?唯独一件事上肯花钱,儒生最爱买书,笑称自己是书痴。读到眼睛读瞎的地步。左眼瞎了。准备自杀时还要带着书走。南京花得快就是因为这个。有钱就喜欢买书。二十三史,非常喜欢。这套精刻本的刚好一百两银子。这么贵,还是借的,居然就买了。

他回到家,父亲一定生气,应该好好教训他,可是从此养成无一日不读书的好习惯。到家门口,后悔了。两次没考上,花光了钱,本来没脸,现在借了一百两,又花完了。家也不富,借了就要还,怎么说呢?他是近乡情更怯。硬着头皮回家,把一切都交代了。等着父亲臭骂,结果这个爹不一般。是好爹。听说儿子哭诉后,只说了一句话:借钱买书是好事,我乐于偿还,但是希望你不要忘记初衷,细心研读,这样就不白费。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两次没考上,这种挫折在曾国藩心中是痛,他只字不提,这是四两拨千斤。二是这不是小数目,要还一百两不容易,不骂也会埋怨,但是他没。称道这事,埋怨都没有。这是出乎意料,给人心灵造成震撼,曾国藩常回忆这事,这是他读史书的起点。三是教育上说了最关键的话,买书的初衷是为了读,细心读,这话最重要。我们多数人喜欢买书,但不好读。父亲不愧于这名字,树立了儿子读书的习惯。曾国藩仰天发誓,要好好读这套书。有时,平常一句话,对孩子影响大得多。此后两年,每天没间断地读史书,而且做笔记,认真地用了两年时间读了二十三史。这两年过得拮据。两年后要去参加考试,还得借钱去考。一路到北京,奔长沙会馆去了,只三吊钱了。但是这坚强的信念,曾国藩一鸣惊人,成了湖南曾家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人。也成为洋务运动的第一人。曾麟书的父亲曾玉屏,对曾国藩影响极大,本是纨绔子弟,被人耻笑无知,这成了一个契机,从此痛改前非,成了当地小富户。但他没读书,有钱可是家也旺不到哪儿去。所以他下决心要耕读传家。所以培养儿子考科举,没培养出来,倒是把孙子培养出来了。曾国藩后来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有钱未必是好事,只求代代有秀才,这是读书的种子。所以曾氏家训中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最清最著名外交家曾纪泽参加一次科举考试后,不考了。跟父亲说不喜欢为科举读书,这在当时的时代是骇人听闻的。几个叔叔说他疯了,曾国藩是科举的出身,听说儿子这样,问他,想学什么?西学。当时了解的人不多。好呀,支持你。后来曾纪泽成为早期

少数了解西方的人。曾纪鸿也是不喜欢科举,尤其不喜欢文史,喜欢数学。曾国藩也支持。后来曾纪鸿自己努力把圆周率推到了一百多位,了不起。所以曾国藩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绝不止是为了应付科举。他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一是进德,可以帮助人树立人生信仰,他处逆境不惊就因为有强大的儒学信仰,培养就得靠读书,人生观价值观就得靠读书;二是要在社会立足,要有特长有专业,得靠读书,才能形成立足根本。这个观点有前瞻性。瑞典科学工作者实验结果是,与心脏病相关的因素,结果惊人,相关的社会因素最大的是受教育程度。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心脏病机率要少百分之三十二。读书多小得心脏病。他还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人气质难改变,只有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问题是怎么读书呢?

读书的方法内容多,总结起来,他看重三条:一是要读经典,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前人的思想与智慧。知识会翻新,但是思想会沉淀。二是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这讲的是精读。要进得去,沉浸的读书法。我们最容易翻翻书,问题是没读通。对智慧的东西得读通透才能读好,否则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种方法不是死记硬背,他背不好。他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偷窃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主张读书要做札记,要动手,要写下所感所想,后来胡适对这个读书法最为推崇。三是一定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和方向。儿子也未必与父亲一样。两个儿子都与他不同。他甚至也找来相关的书读。他当时身边网罗天下巨才,著名科学家都在他府中。所以,苏东坡说“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曾国藩说“不可一日不读书”。这是他唯一骄傲的地方。这是掷地有声的,得多大毅力呀。

上部03撑起两根穷骨头

(清朝官员的薪俸是不低的,特别是曾国藩最后已经升任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收入应该是很可观的。因此曾国藩虽然不至于过多么奢侈的生活,应该也不会过得很清苦,可是曾国藩和他的家人却一直过得异常清苦,而且曾国藩也在给自己的弟弟和子女的家书中告诫他们说“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可见在曾国藩看来勤俭节约才是兴旺的根本,而骄奢懒惰就是失败的温床,守得住贫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为什么一个“穷”字会让他坚持了一辈子?)

前些年流行一句话,叫什么呢?叫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那么我们就想问了,做官到底要学曾国藩的什么呢?一般人都以为曾国藩在晚晴政坛始终屹立不到,要学应该学他那个左右逢源的做官技巧。但是,曾国藩的做官技巧到底是什么?说起来有一大堆。但曾国藩他自己认为,他做官的根本以及做官最大的技巧就一个字,什么字呢?穷。在给九弟的家书中曾说过,他觉得弟弟们也要当官,先把为官的心得说说。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章明鉴临,予不食言。”我向来认为做官发财是羞耻的,做官贫穷为荣,我将来遗产里有做官的钱是违背人生信仰的。老天可以作证,我绝不食言。清廉为本,才是好官,但这话里还有三个蹊跷处,一是清廉是应该的,正常的事,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为什么他要发誓呢?二是内容上,将来遗产里有做官的钱,是可羞的,但我们知道他做到了总督,遗产里怎么可能没有做官的钱呢?两江总督工资高呀,怎么没有呢?三是客观事实与这段话的矛盾。他是湖南湘乡人,清代没出过大官,后来有许多。因为他喜欢提拔乡人。所以有许多老乡。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成了最大的乡绅富户。他说不贪财,不是矛盾吗?是不是放空炮呢?我们先放下一三,先看第二,他到底有没有留官银为遗产呢?有多少遗产呢?多少应该有一点。一个例子可以反证,他两个儿子后来当朝为官,家庭教育下,向来清廉。曾纪泽做到外交家。明确写他一生尤其是英法大使时,把工资拿来工作中去,一向勤俭持家,不买新衣,弟弟更穷。一次,曾纪泽出使英国,曾纪鸿生病,得看病,抓药,这个钱都没有。他们一直拮据。药钱都没有。怎么办?跟大哥借,但想想算了,他家也穷,哪有钱借给自己呀?这时,曾国藩也没死多久,事实证明他们两个也品节高,怎么没钱看病呢?万般无奈下左宗棠听说后热泪盈眶,教子有方呀。慷慨解囊,为他雪中送炭,度过难关。

曾国藩家并不富,是曾家家族是首富。尤其是九弟曾国荃。他们兄弟多,曾国荃一般在军中被称九帅,他贪婪,带兵狠。当时曾家五兄弟如狼似虎。最狠的正是曾国荃。他丧尽天良的是屠城。纵兵抢钱。知弟莫若兄,所以写信时说得守贫穷。拿自身为榜样,希望能让弟弟走上正途。但是几个弟弟在清廉上没办法。曾国荃最会抢劫,把钱运回老家。曾国藩想教育好弟弟。但是没辙,弟弟不听。后来曾国藩手下最清廉的一个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彭玉麟上了奏折,列了十条罪状。先给曾国藩看,请转递朝廷,他为难了。几个弟弟跟着出来打仗。三五弟死于战场,他觉得亏欠弟弟,护短。压了下去。曾国荃大兴土木,还替哥哥出主意,看老屋破旧,是曾国藩一支的,替他建,翻修了一下,还新建了几间,没敢特别搞,哥哥果然大怒,写信骂他。新房子搬出来就难了。曾国藩意思是由奢入俭难。

曾国藩和家人过得清苦,为什么一定要过穷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他认为官场上穷字是保身之道。当时他是清朝最受重用的汉族官员。清不敢重用汉人,有实权的像兵权不敢放心地交给汉人,他是例外,这是时事所迫,组建湘军时,一开始大捷,趁势兵进湖北,打到武昌城下,收复三镇。咸丰高兴得很哪。没想到一书生能建此奇功。获此大胜,孰非意料所及?一高兴,封官许愿,封湖北巡抚。曾国藩一看,非常高兴有实权。但是官场规矩是你得客气客气一下。他写奏折,说自己才德不足,客气一番,大家都这么做,哪知道这个奏折一上,过了七天,咸丰批复下来了,让他想不到。“朕料汝必辞,又念及整师东下,署抚空有其名,故已降旨令汝毋庸署理湖北巡抚。”那就算了,就不要当了。这不是逗你玩吗?咸丰还有一段话,还骂了他一顿。说上次奏折为什么不署湖北巡抚的官衔?曾国藩晕了,这是莫名其妙呀。大家都替他鸣不平,曾国藩却早知道是为什么。当时大捷确实高兴,大学士跟咸丰说,“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身一嗥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想非国家之福也。”在老家丁忧,不过平民百姓,四方响应,恐怕不是国家之福吧,咸丰一下想起满汉相防的祖训。所以咸丰一直小心提防。甚至慈禧也是小心提防,曾国藩明镜一样。打下天津后,湘军各级将领建议反了满清,曾国藩不肯。他身上有根深蒂固的君

臣观。儒家造就了他不可能做反臣。他也知道起兵初满清时刻提防他。所以他在官场上一直如履薄冰。他懂得为官之道,明哲保身。这根本就得穷,不贪,就意味着没野心,不会给人把柄。组湘军,就拟口号,不怕死不贪财。这是岳飞的话,说明他是精忠报国。在钱财上没给人抓住过把柄。

二是在人生上,穷也是善身之道。民间有俗话是男人有钱就变坏。其实对于男人来讲危险的是金钱和权力。名利场场场都是危局,硬到钱,男人没有不坏身的。所以小人喻于利。曾国藩只好下尽决心教育孩子。写给九岁的纪鸿的信,先鼓励,说他九岁就懂事,好。“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我并不希望当大官,只希望当君子。当君子最重要,一个条件是勤俭自持。最后说:“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真是名言呀。这是治世之名言。所以我们看现在富二代问题,好像不知道怎么教育,曾家早提出了答案。有钱也得穷着养。

三是穷和人生信仰有关。他是标准的儒生。理学宗师自命。礼义廉耻是他的最高标准。一次李鸿章请曾家女眷吃饭,两个女儿吵了一架,两人只一条漂亮的裤子,还是大嫂留下来的,抢着要穿。妹妹抢不过就哭了。曾国藩说明年我还能做,答应给你单独做一条。小女儿高兴极了。这奇怪。至于要连任才给女儿做一条像样的裤子?完全是他向来这样要求自己。考中进士时,做过一件马褂,一辈子就一件,一穿穿了三十年。过年过节才穿,死时仍是新的一样。三十年呀。他有名言说:“古语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然以吾观之,衣亦不如故也。”为什么衣服也是旧的好呢?那是因为生活还是俭约为好。他叫一品宰相,每餐只吃一饭一菜,他只吃眼前菜。到扬州去视察时,有钱人多,拍马屁足,备下盛大的宴会来招待,不好拒绝,一去看傻了。奢侈到这种地步,他实在吃不下去,吃吃眼前几筷子菜。下来后,跟身边人解释了,一食千金,吾口不忍食,目不忍睹。用这个表明自己的态度做无声的抗议。他有名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样人生才生机盎然。还说:“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穷不得,就不可能成就非凡人生。安贫乐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了穷,有没有哪种说时容易做得难的事呢?

上部04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静坐可以帮助人内心宁静,但是曾国藩之所以在修身养性、待人处事各个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最终写出备受后人称赞的《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家书》,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有静坐的习惯吗?说到曾国藩家训,不得不提的就是《曾国藩日记》。根据史料记载,曾国藩从公元1839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不懈长达三十余年,直至他去世的前一天。所以《曾国藩日记》不仅包括了修身养性、待人处事和为官之道等各个方面,更是曾国藩内心世界最真实的记录。今天当我们翻开《曾国藩日记》,会发现两百多年前刚刚步入仕途的曾国藩其实是一个满身缺点、举止轻浮,做了不少荒唐事的浪荡公子。但是后来有一个人送给曾国藩一个字,不但帮助他彻底改掉了身上的毛病,从此更省身也密、见理也明。而曾国藩在日记和家书中也反反复复多次提到这个字,告诫子孙只要做到这个字就“便有几分真学问”。那么究竟是什么人送给曾国藩哪个字?为什么单凭着一个字就可以改变曾国藩的人生呢?)

1838年,他考中进士,做京官了。官职工资都不高,只是低级的京官,但京官毕竟有面子。想把父亲接进京风光一下,两年后成行了。没多久,父亲要回家。曾国藩没办法,只好让他回去。回家后,父亲写信给他,重要,不过是拉拉家常。最后不经意地给他提出一个忠告,要节欲节劳节饮食。他一看,脸红了。立即惭愧得无地自容。说明他的缺点父亲都看不进去了。他是一身缺点,比一般人都严重。他能改掉是我讲的原因。这三节到底对不对呢?先看第一个节欲。这专指女色。

曾国藩是当世大儒,理学宗师,父亲居然要他节欲,难道他在这方面有问题?看史料,看他自己在日记中记下来的。像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一天,朋友纳了小妾,传说漂亮。一听说,他就坐不住了,约同学,去他家吃饭,要求看看。同学不肯,不行,欲强见之。同学拗不过,只好交出来看。他们甚至还狎亵大不敬。这是不检点的行为,他后来非常后悔。把自己痛骂了一番。

没多久,二月一天,去汤鹏家吃饭看到绝色歌伎,老毛病又犯了,说些过分的话。不检点。所以父亲要他节欲不是空穴来风,后来他给自己写过戒条,第一条就是戒色。

再来看看节劳与节饮食,其实这两个节与节欲是一回事,也是浮夸等。与朋友们在一起,天天吃饭东家长西家短。每天在无聊中度过。他也说这样也蛮累的。但是乐此不疲,后悔却不悔改。一次去同学家聊天,半天才出来,出门看到同学,被拉着要去看杀人。一起去看。同去。然后两人去菜市口看。路上后悔了,想想自己理学自命,要做儒士,这是他应该去做的吗?这次先后悔了。但是,不好驳同学面子,也没看过,所以犹豫,徘徊良久,始归。

曾国藩的父亲告诫儿子要节欲,确实是有理由的,但是他竟然还在信里要求曾国藩节劳和节饮食,这是为什么呢?根据记载,当时曾国藩是翰林院的学士,那是一个非常清闲的闲职,根本就不劳苦。而且曾国藩天生就比较瘦,从来没胖过,那么曾国藩的父亲对儿子的忠告到底从何而来呢?父亲能看得下到头这些吗?回老家写信告诫儿子。当然孟子也说过,食色性也。他不是流氓式好色,只是正常对欲念难把持的人。他觉得这也非常丢人的事。对有大志的人来说,难面对这样的现实。他看过信后,不啻当头棒喝。所以他写下:“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曰节欲节劳节饮食。小子读之,悚然。小子一喜一怒,劳逸疴养,无刻不萦于大人之怀也。若不敬身,真禽兽也。”父亲说的真不错,原来我有这么多毛病太可怕了。我一定要改掉,否则我是禽兽。他说过“不为圣人,便是禽兽”。所以立誓要改掉满身缺点,告别旧我。他接到父亲的“三节”后,痛下决心,三戒:一是戒多言,二是戒怒,三是戒忮求。言多必失,不无端发怒,戒嫉妒戒掉贪婪。

(曾国藩下定决心改掉毛病,但是很多事情说着容易,做起来难。虽然曾国藩痛下决心改正缺点,也给自己列了很多戒条,但是他还是常常犯老毛病,身上的轻浮和浮夸一点也没改。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曾国藩根本不可能成为晚清一代儒、理学大家,那么在一百多年前究竟是什么人、什么事改变了曾国藩的人生呢?)

他的好学优点体现出来了,说出缺点,拜了两位老师。一是唐鉴一是倭仁。后者是他的觉得,教他写日记,人最容易原谅自己,不

容易原谅别人,把对的记得清楚,错记得不清楚。错过两天就忘了。一个有勇气的人不是面对敌人是面对自己。敢于面对自己,才是真正的勇敢。能把自己的错误一点点记下来,然后每天看,触目惊心,就可以改正自己。所以曾国藩学过,就真的每天记下糗事,坚持一生。死前仍在记。一生反省自励。所以今天我们才能看到他这些糗事,这就是东方的《忏悔录》。二是要敬要慎独,要有敬畏心。许多人口出大言,就是没有敬畏心。越是知识分子越要有敬畏。才能做好知识分子的本分。倭仁就教他要有慎独,《礼记》说到,在人前要做君子,在人后也要做到君子。人前容易做到君子模样。但一个人的时候就难,不是君子。君子要慎独,要诚以对天地,诚以对人。天知地知自己知呢。曾国藩刻苦勉励自己,遵照执行。问题是敬和慎独,是一种品质性要求,不是具体做法。与写日记不一样。写下错,未必会换来对呀?怎么能做对呢?他努力,但生活仍是老样,碰到事还不行。他写道:“自立志自新以来,至今五十余日,未曾改得一过。”一条毛病没改掉。这一天,发狠说,“此后直须彻底荡涤,一丝不放松。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从这儿切一刀,之前死了,发誓重做新人。这狠心到决然的地步,十天后,日记又说了:“忽忽已过两月,自新之志日以不振,愈昏愈颓,以至不如禽兽。昨夜痛自猛省,以为自今日始。当斩然更新,不终小人之归。”太不像话了,怎么就奔着禽兽去呢?一定要改过呀。这一段他的心情也可以用“彷徨”与“呐喊”来概括。

这时唐鉴送给他一个字,这是哪一个字呢?

唐鉴提一个方法,果然拯救了他。说起来一个字,但是操作性强。静。唐鉴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工夫要紧。”静不下来,一切都是空的。问题在浮,静下来才有改过的可能。曾国藩说:“既而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先生两言,盖对症下药也。务当力求主静,使神明如日之升也。即此以求其,继继续续。”原来最重要的毛病是好动不好静,果然不多久,他面貌一新。他怎么做的呢?一是他特别主张,静坐。不论压力大,一定要找时间静坐。不论是禅宗,气功,都要求静坐,那讲双盘。这对人的韧带的要求高。曾国藩觉得单盘也可以。甚至不盘,一坐都算。双盘最大作用是身体形式上静下来了。其实脚是最喜欢动的。据说以前审女婿看他脚下的沙子,如果乱,不能要。人像汉字须稳固。这可以引发内心的宁静。二是临事淡泊守志。“日内不敬不静,常致劳乏,以后须从,心正气顺,四字上体验。”遇事时,要养成先静下来的好习惯。先淡定从容。他有名言:“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十七世纪荷兰有年轻人,少孤,家穷,学徒,家乡市政厅招人,工资低,他去应聘看门人,做了四五十年,按当时说法不思进取。没人尊重他。还受人侮辱。他总是淡然,对自己的生活不抱怨。为什么呢?全部心思都在另外一事上,他爱好是磨镜片,这难。手工磨,不容易。要安静。他只是要磨镜,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开启了一门学问。一生五百多个显微镜。开辟了微生物研究领域。带领人类第一次看到了细菌等。后来晚年时间英国皇家学会称他为荣誉科学家。女王亲自去拜访他。静下来不仅有大成就,还能养生。他一直活了九十多岁。他成功的秘诀是一如既往地安静,拿出手来晃了一下,安静地打磨,就能创造人生的价值。我的想法是把简单做到纯粹,自然有人生的成就。这首先就是要能安静下来。这个极端例子最能印证。曾国藩说养得胸中一种恬静。静能使人舒畅,幸福有价值。如果从他身上学一点守静的道理,这个讲座就不算白费功了。静下来,心地空灵了,他看到了人生成就的关键两个字。

上部05最败人的两个字

(曾国藩虽然年轻的时候也是满身的毛病,做了不少荒唐事,但是可贵的是他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然而就在曾国藩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他认识到有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天下古今之庸人,还是天下古今之才人,之所以最后人生一事无成都是因为这两个字。这也就是在曾国藩的家训中反复强调的“最败人的两个字”。那么这究竟是哪两个字呢?为什么曾国藩认为这简单的两个字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人生呢?为什么简单的两个字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曾年轻时也为浮夸的毛病苦恼,后来学会静,果然改掉浮夸的毛病,也获得意外的收获,静能生智慧,能思虑空明,看问题看得清楚。对人生的难题与困扰获得认识。有一点有名,有一句名言:“败人两字非傲即惰。”虽简但是精辟。介绍人生经验时拓展来是:“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吾因军事而推之,莫不皆然。”平庸基本因为惰,原来有才的人无所成就也因为一个字傲。这道理带兵经验来看,都是。他非要以带兵打仗的经验来看呢?与他与李鸿章的公案有关。李鸿章是安徽人,是曾国藩认为最好的学生。后来曾死后,李鸿章常说我老师如何如何,说明二人非同一般的关系。李鸿章的父亲与曾国藩是同年进士,李鸿章正是以年家子身份投于曾国藩门下,李鸿章个子高,第一次进京时写诗,有一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被人称颂一时。当时有名,志气远大,曾国藩一看就喜欢,但看得出与自己年青时一样志大才疏。另投他人时,曾国藩也并不阻挠。办团练时,被打得逃的逃,死的死。李鸿章没办法了。出来投曾国藩。曾一看,欢迎。又投到老师门下,做幕僚。李鸿章确实聪明,有许多点子让曾国藩都佩服。许多公文都是他处理。这时,年轻的李鸿章感觉不一样。受到器重就傲气了。当时湘军主要是湖南人,李鸿章这么傲,在湖南人群里显得非常独特。但曾国藩有容人之量,只有一点不能容忍。这就是睡懒觉。熬夜写东西,早晨就起不来,但问题是曾国藩治军严格,学习的是戚继光,严格治军,早晨五点多就得起。没仗也得操练。规定所有人包括幕僚都得起。但是李鸿章受不了,起不来,也得起。不过也能拖就拖。一天没请假没起来。天太冷了,发现过了起床时间,索性不起了。又躺下来,睡个回笼觉吧。有人敲门,谁呀?舍不得起,是曾大帅的亲兵,请去吃早饭。曾国藩规定所有幕僚与自己一起吃早饭。不个都不能少。以前请假了,今天不请假,就来请了。反应快,保持原样不变,撒谎,好像偶感风寒,今天早晨不去。走了。刚准备睡着,又敲门了,曾大帅说了,必须等齐,才能开饭。李鸿章一听咯噔一下,不去,就不止难堪了。跑到那儿,果然所有人都在等他呢。李鸿章进去,曾国藩什么也没说,一如往常,开始吃饭。

(曾国藩不但治军严谨,而且生平最看不得懒惰之人。李鸿章虽然是他的爱徒,可是有次实在是做得太过分了,再加上他以往的不良表现,大家都以为曾国藩肯定会狠狠地痛骂李鸿章一顿,但是没想到曾国藩不仅没有责骂他,反而平静得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顿早饭吃得不同,曾国藩喜欢聊天说笑,今天一句不说,谁也不敢说话。结果,整个食堂不闻人语响。都不敢有动静,李鸿章想,这是自己导致的,压力大,紧张,半天,曾国藩吃完了。曾国藩站起来,对李鸿章说,“少荃,你既然来我幕中,我就有言相告……就得守一个诚字”。李鸿章呆若木鸡。但是曾国藩一句话的效果好,这以后再也没睡过懒觉。倒是李鸿章让曾国藩越来越满意。曾国藩为什么不让人睡懒觉呢?为什么只说守诚字呢?

中国历史上最沉痛的近代史的开端,百姓民不聊生。晚清政治腐败,极其混乱时期。曾国藩觉得“天下滔滔祸乱未已,吏治人心,毫无更改,军政战事,日崇虚伪,非得二三君子,倡之以诚朴,道之以廉耻,则江河日下,不知所届……不若自习勤劳,犹可稍求一心之安”。天下败乱成这样子,作为一儒生,要担兴亡之任,更可怕的是人心的败乱,已不成样子,正本清源应该是一两个君子来正人生正社会之楷模。我愿意做这样的带头示范的君子。君子最重要的是诚。加大到血诚的地步。曾国藩愿意做这样的人。要做到,最应该防范的是傲与惰。像李鸿章,在湘军中为幕僚,因是学生,被器重,特立独行,是傲,睡懒觉就是惰。要治惰与恃才傲物,得守一个诚字。李鸿章知道这个诚对曾国藩意义有多大。所以李鸿章痛改前非,从来不睡懒觉了,从起早做起。

(曾国藩成功地纠正了李鸿章睡懒觉的毛病,但是根据记载,曾国藩小时候也是一个爱睡懒觉的孩子,那么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虽然曾国藩一再强调傲和惰是最败人的两个字,我们也知道如果一个人太骄傲或者太懒惰都不好,但是在生活中偶尔懒惰一下,难道就真的会毁掉我们的人生吗?)

惰就是懒惰,又不同,懒是什么也不做,而惰是惰性。梁实秋先生说,“我自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然而悔之晚矣。”我常读这段文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时间都被浪费了。很少人珍惜自己的时间。混过去了,知道应该做有意义的事,却总找理由,不是不做事,惰就是做无聊的事。是他能超越了自己,曾国藩怎么超越呢?就是勤。甚至可以说,他一生成就都建立在这个字上。他是笨,背书背不好,但同样也可以看出他的勤奋。他小时也睡懒觉,被父亲痛骂一顿。这对曾国藩来说是刻骨铭心。一辈子再也不睡懒觉了。早起有三条好处:一是时间多了,就算比别人活得长;二是思路清晰,工作有效率;三是勤就能养成一个人优良的品格。

他的家训中阐述了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①勤在个人,养生,儿子体弱,常写信告诉他不要吃药,他一生不相信吃药,药能治人也能害人。他的方子是饭后要走千步以上,扫屋清地,沏茶倒水,早起耕作,多种菜蔬。这些对养生。②勤在个人养品,引发其他优良品格的形成。要五勤手脚口脑事,多问,多思考,一定能明白儒家仁义之道。

(曾国藩为了超越自己身上的惰性,专门以一个“勤”字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特别重视早起,无论熬夜多晚,第二天也一定早早起来。那么只要早起就是“勤”了吗?为什么在曾国藩家训中,还说“勤”不但能养生养品,还能兴家业呢?)

二是勤在家庭,家和万事兴。家勤也能万事兴。家庭成员都勤劳,他非常看重勤,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干的活。甚至女眷,嘱咐家人要干活,不要荒废日常生活。分四类食事家事细工粗工,交给老婆,要带头示范。老婆一生也是勤恳。除了官服,衣服全是女眷自己做的。

三是,勤在团队。意义重大。带兵最看重这个。清末官僚全没骨气。“鄙人近岁在军,不问战事之利钝,但课一己之勤惰。”打胜打败无所谓,看重的是树立勤奋的典范,他能做到,大家就会跟着做到,就能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他一生成就建立在勤字上。晚年身体不好,休息三四个月,自悔到什么地步?日记中说:“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余于三四月内,不治一事,于居家之道,大有所悖,愧悻无已。”病一好,马上给自己写了工作时间表,上午会客,听工作汇报,写日记,写奏折……下午处理公文……晚上,温诗,写古文等。多少事呀?所以一生勤奋,但是我们说,过犹不及,勤与劳常组合在一起,到积劳成疾,就有点过了。他六十二岁,不长寿。虽然有患病原因,也与积劳成疾有关。他写过名联,“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之光阴?”后来也说,天下就有一个地方容易待,这是哪儿呢?

上部06小家里的大智慧

(谁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但是再温馨的家也会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甚至是小吵小闹。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家庭中,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子女?为人子女,又应该怎样孝顺父母?一个家族如何才能绵延兴旺地传承下去?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就通过与家人的书信中,慢慢体悟出很多治家的智慧。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氏后裔却能历经百余年而不衰,这与其严谨的家训、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

曾国藩如此重视家训,第一是因为他是一代大儒、理学传人。第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家、非常重家的好男人,可以算是“我爱我家”的典型男人。有一个证明,他说过一句名言,说什么呢?说“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从家庭小事来破解一下。33岁时,他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物极必反,引发了他的家庭危机。他在翰林院当翰林。工资不高。再加上他出身一农民家庭,本来就穷。花了血本上了学,端了铁饭碗了,得往家里寄钱,他家人多,兄弟九个呀。欠了一屁股的债。他自己过得也是紧巴巴的。京城居大不易呀。他非常拮据。终于时来运转,开心极了,上半年升官了,侍讲,工资高点。下半年来了肥差,去四川乡试做主考官,这是肥差。他多年前就盼着呢。这是出公差。另有差旅费与资助。考中的得谢师宴呀。没见过这么多钱呀。一下收入一千几百两呀。真高兴呀。立刻拿出一千两寄回老家。写一封长长的家书。汇报一下这个快乐的人生际遇。最后还提了一下一千两的用法。“付银千两至家,以六百为家中完债及零用之费,以四百为馈戚族之用。”拿出六百还债,剩下四百分给亲戚族人,这个想法不说怎么样,钱是寄回去的,本应有发言权,寄给父亲的,应该是父亲决定怎么花。但他一高兴忘了。郑重地提出了四六分的计划。结果,父亲看过没生气,没觉得过分,就这样划分了。不代表别人没意见,弟弟们意见大。六九弟气愤之下,两人写信给大哥强烈抗议。甚至说他是沽名钓誉。主要有三条:一是寄钱回来是曾家的钱,不是来路不明,凭什么给别人?二,六百两还债,你知道欠多少吗?刚好一千两。三,寄钱回来,老爸还在,得他说

了算,你这样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里?这几个弟弟是他带大的,常训他们,看到信,本会写信教训他们,可是这时他写了更长的家书。这是他有名的一篇。“来书云,‘非有未经审量之处,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语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内省者也。”先引用弟弟的话,想作秀,没必要做这种事呀。这话重了,尤其在兄弟间。但他说这两句话,觉得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立刻反省,当时想法有没有作秀,好象没有。虽然没有,对我也是重要的鞭策与提醒。所以我感谢你们提醒我。下边列举了他听说的亲戚的窘迫生活。所以资助也不是不对。还说,我确实失察了,没想到欠了那么多。就改成二八分好了。还不同意,就听父亲的。最后还有好长,写看到你们的信,好高兴呀。文风与字都有进步。还可以再提高一些。又上了一堂课。还说,我最近的修身养性,可以跟你们交流一下。一封长长的家书,出人意料。他在这封家书里是长兄的风采。弟弟们羞愧难当,财务危机安然度过。还有两点疑问。

不宽裕时,为什么要坚持拿出一部分来资助族人?倔强的他为什么如此温良?他是标准的儒生,号称朱熹之后理学唯一传人,修身与平天下间不是断裂的,最现实的是齐家。家国天下,中国人对家非常重视。家这个字,文化信息丰富。上边是房子,下边为什么是一头猪呢?宝盖是阳宅,最早的房子,不是给人住的,一是部落会议场所一是部落祭祀的地方。祭祀时,远古最重要的是猪。那时都是野猪,不容易得到。当时家祭,所以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对这个家自然无与伦比的重视。他的家观念是:曾国藩认为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他有名言:“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一个人能否有成就,有没有高尚的人格,百分之四十是家庭环境决定的。所以他看得更清楚,决定的小环境就是家庭环境,所以给他们曾家的老屋起了个名字,叫什么呢?叫八本堂。他们曾家,翻修老屋新建的屋子盖完之后要题个门匾,现在你去湖南,已经改名叫富厚堂了,后来他儿子曾纪泽改的这名字,原来曾国藩起的叫什么?八本堂。为什么呢?他说人生有八件根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是从齐家、治国、平天下各方面说过去的,说了人生的八条根本。

但是,这个房子为什么叫八本堂呢?就是这八条根本的根本了,都在这个牌匾上。也就是说,人生有八件根本,但家才是所有根本的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其他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生难得成就。所以,曾国藩认为家是人生的根据地。

第二,既然家这么重要,怎么维持家庭环境呢?这是曾国藩家庭观中重要的一点,是和以治家。他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字,孝悌。兄弟间要和睦。尊敬父母容易做到,兄弟间容易有矛盾。咸丰七年时,他背,仗打不赢,官运差。他的湘军也让了出去,朝廷也打压他,他烦着呢。天天训弟弟。几个弟弟跟他吵架。第二年时来运转,他复出,六弟率兵冒进,死了。他收到噩耗时,打击大。痛自反省,他觉得是去年跟弟弟吵架导致的。后悔莫及。他的日记让人看出他心灵超透彻。反悔后,写道,贵兄弟和睦。跟弟弟妹妹说,我有错,骂我。我保准不翻脸。弟弟死正是因为去年不和导致的。和是和气致祥。和是一团气,能感觉到,是吉祥之气。家就会兴盛。少了,家就会衰败。他有著名的理论:官宦之家,兴旺不过一代;商贾之家,兴旺不过三代,有点创业精神;耕读之家,一般兴旺五代;孝友之家,即有孝悌精神的家庭,一般可以兴旺八到十代。我们曾家要想兴旺,一定要维护这团和气,大女婿叫袁榆生,让他恼火,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他悔之莫及,没办法离婚,教育呀。后来亲家那边家道衰落,接回女儿,女婿不成才,还是这样。曾国藩在外边带兵,他给曾纪泽写信,说到袁榆生时说:“我家内外大小,于袁婿处,礼貌均不可疏忽。”虽然不成器,但是,一定要提醒家人,不能鄙视他。分析说,一个人只有在一个人和善家庭中才有向善之心,恶劣环境中,本是好的,也会滑向恶的方向。所以,一定要和以待他。实在不像话,送来我处,我来请老师教他。后来真去了,到了眼前,更是气歪了鼻子。还是不像话,贪污军饷,他也没办法。是不是他的家庭理念错了吗?不是,他家的都是品行高洁的。事实上,客观地说,他的理论没错,袁榆生不是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形成了恶习,终身难改。反例也说明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要有温暖充满温情的家庭中。

第三是勤以持家,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勤;二是家长要勤,要言传身教。他提了八宝饭。曾国藩在他的治家理论中,还提到了一个“八宝饭”的家训,那么这个“八宝饭”是指哪八宝?八个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家里人都得读书;要种菜,自己种;养鱼;养猪;早起床;扫地;考是祭祀祖先,要有敬畏;宝是与领里间亲戚间要和气。家族兴旺家庭才能更兴旺。这是大局观。这八个字是要他们身体力行,才当得起一个勤字。但是第二点,做家长的要带头起,这些他自己全能做得到,除此之外,还表现在两江总督,总能从繁忙的公务中挤出时间来教育孩子,不懂时,只要孩子喜欢也会努力研究,学一点。这更难能可贵。到儿子曾纪泽身上更突出,他是外交家,虽然请了家教,还总是亲自教孩子,练书法,音乐,陪聊天画画,郊游,他说:“每天只要能抽一点时间来陪家人,陪孩子,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简单但又是深刻,正因为这样的家风,代代皆有英才。家风的传承起了作用。他自己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过程中,自己的努力与实践让人钦佩。

上部07养活一团春意思

(在曾国藩家训里有一句名言,叫“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所谓“撑起两根穷骨头”是讲人要有骨气,而“养活一团春意思”是说人的心中要有一种生机,要有一种情趣。那么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趣”字,为什么在曾国藩的眼里会如此重要呢?他所说这种“春意思”在人生中、在家庭和事业中又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们讲曾国藩家训,讲到这一讲,想一个自律勤勉的曾国藩的形象大概已经在很多人心中有了个大概的轮廓。但是,讲到这个份上,我自己反倒有一种担心了,为什么呢?我们讲了有信仰的能坚持信仰的曾国藩,讲了无一日不读书的曾国藩,讲了青年时代的曾国藩,讲了克勤克俭的曾国藩,讲了能够忍以成事、静以修身的曾国藩。但是,讲了这么多曾国藩之后,我怕在很多人心目中,这时候的曾国藩已经是一个“苦行僧”的形象了。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人怎么过得这么苦啊?怎么这么每天都受罪啊?就算是他有成就,那人生像这种过法那我不过,这活着多没意思啊?是不是?事实上,这就是我说的那个误解,我担心的那个误解,很多人误解很多有成就的人生只有辛苦,没有愉悦。只有含辛茹苦,没有趣味。事实上不是这样,我们远看的时候觉得是这样,如果我们真的了解这些有成就的人的人生,我们会发现真实的事情不是这样,他们和我们普通人完全一模一样。就曾国藩而言,如果说他一生的

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自律和自省的话,除了这个之外,一定还有一个关键词,叫什么呢?趣味。用一个字说,就是趣,有趣。其实这个人特有趣,你要是真的能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生活的点滴,你就会发现,所谓的理学大师,所谓的儒学传人,所谓的中兴名臣,所谓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这个评论是当时的共识。他的同事学生都认为他有趣。比如他的接班人李鸿章就说,我老师最是有趣。他举例子,他原来在他手下为幕僚,他和所有同僚一起吃饭,为了沟通感情,还主张吃完聊聊天,说说好听的段子。而且,其实他自己最喜欢说。他一次吃完后,说他曾纪泽前一段新婚,曾国藩从老家的家眷接到总督衙门,儿媳妇不错,进来也要家教。尊老爱幼,孝敬。很快融入克勤克俭的曾家门风。都要干活。曾国藩毕生没买过几件新衣服,多是自己家织布做的。儿媳妇不错,勤劳,常常织布到深夜。曾国藩满意,但是曾纪泽不满意。新婚呢,最浪漫时,结果老婆自觉过头了。不睡觉,老织布。曾纪泽憋得很,忍不下去了,一天看完书,睡了。睡不着。火大,发火了。老晚了,静了。曾纪泽大喊了,朝他妈发火。吵得我睡不着觉,把纺车砸了吧?总督府都听见了。曾国藩也没睡着,支起身一听,接着喊了一声,你也把你那部砸了吧,我也睡不着。新婚姻跟婆婆学的,媳妇不敢睡。曾国藩家训有趣,但是他在同事面前不在乎。聊聊天时说给大家听。讲完后,当时所有人都喷了。自曝家底,这胸怀没人可比。所以,李鸿章说虽然辛苦,有意思。好玩,老师有趣。

曾国藩有名言,“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心里要有像春天一样的活力。得生机盎然,得有情趣才有春意思。落实到趣上,不止是说笑话逗乐,对人生而言这种趣其实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是对个人有重大意义。做人得有志趣。志向为主,趣有辅助作用,是可以动全身的辅助。在乐观的情趣下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这种乐观昂扬向上的趣本质上就是自然的本性。在人生可能叫纯粹,爱情上可能叫纯洁。每个儿童,来到世间都有这种纯真,天性使然,只是成长中,渐渐地成熟,老于世故了。成就就是两头不再长、中间开始长的,曾国藩一生都保持这种纯真。他身上这种天真烂漫不去。十二岁时,离家六里去读书。贪玩,不愿意跟父亲一起走,有时走着就要他背书。他跟同学一起走,六里足够玩的。曾国藩回家路上有土地庙,一天小心碰到了土地公公,碰倒了。小朋友们幸灾乐祸。立即告状。你父亲一听,火了。当地人迷信,怎么能这样呢?得倒霉了。恼火。当天把他好好收拾一顿,他恨这个土地公公,不就撞一下吗?害我。第二天要去扶好,掏钱,重塑。他更气了。他也受当地文化影响也怕这个,但是心里憋得慌。要报复他,怎么办呢?两天后,上学一个人,到土地公公那儿,拿着棍子,罚土地,带一匹马来,这是小朋友常用来当马骑的棍子。他牵着他的马来的,看土地半天,搭在肩头上,指着神王说,搭帮(湖南话,是麻烦意)你,你给我看好我的马呀,走丢了,我找你。每天一连一个月来这儿要他看好。一个月后,饶了他。这是小屁孩的心态。有趣,意真。惩罚时留有余地。心里有这种天然之趣。他在家训中说:“终身有忧处,终身有乐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也得终身有乐趣,要有生活的趣味,否则有什么意义?所以趣对人生意义重大。

第二点,他觉得趣对亲情家庭意义重大。他最小的女儿写回忆时也是满是趣味。本可以富裕时过得清贫。家庭生活中,他认为除了孝悌忠信之外,还要注重一个趣字。像林语堂先生也是幽默大师,他说过,家人那里来,亲情来。他主张,家人吃饭时,不要只顾着吃,应该聊聊天,说说话。可能对健康不好,但是想想现代生活节奏多快,好不容易在一起吃饭,不说话不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吗?要珍惜这种共处的时光。曾国藩和同僚一起吃还得一起开开玩笑。他不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人,他在误导之外,营造轻松的氛围。曾纪泽后来教育子女,最大方法是陪孩子一起玩。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这种趣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肯定心智健康。所以,他强调趣是对家庭而言。

趣还有更重要的,第三点是对团队有重大意义。他在团队中提倡智趣,有智慧的趣味。团队像一个人,既要有组织性也要有生机与活力。领导核心要注重智趣,去给团队一种积极生动的面貌。治军严,但生活中也有趣。一次,当两江总督时,县里的反总李元写公文送来。公文用了移的文体。这种文体应该用在相同级别的衙门间,是平行的公文。这应该用上行公文。秘书吓坏了,七品不到,曾是一品大员,用移,想不是要倒霉了,曾国藩当作没看见,秘书要来拿,他在封面上写了词:“团练反总李,行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李元有意思呀,想跟我平起平坐呀?是故意的,还是不故意的?只调侃了一下,心里特得意。他后来在日记里写了。外头幕僚见者无不绝倒。我坐在屋里装着没听见。这人好玩。团队里也注意这些。那种自得劲!往远里说,孔子也是这样。像子见南子的故事。“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卫灵公夫人,生活作风有问题,名声不好。孔子去见她,子路急了,质问他怎么去见她呢?孔子也急了。赌咒,没什么事。我发誓,没什么事。有什么错事,天打五雷轰。孔子急眼也发誓。后世就奇怪,论语,都是孔子弟子写下的孔子言行,得维护孔子形象,怎么记下这样的糗事?不可能,是报复,这么想,是丧失了人生的智趣,这样写是为了记下充满童趣的有血有肉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做优秀华夏文明的文化符号。这体现儒家生活的生机与活力。所以趣才有生机活力与智慧。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那么在曾国藩看来,修身中终极重要的一条是什么呢?

上部08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我们知道在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中,“自省”占了很大的篇幅,对于自己的缺点,曾国藩向来都是毫不隐讳直接记录。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就有幸看到了曾国藩从一个有着很多缺点的普通人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儒的心路历程。曾国藩曾在他的家书中说“人但有恒,事无不成”,就是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虽然这句话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要做到却也并非易事。在曾国藩青年时期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是折磨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时间,曾国藩费尽心思和它苦苦斗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那么曾国藩最终是怎样战胜自我的呢?为什么看似无关紧要的戒烟行动最终会成为曾国藩人生的转折点?)

有个词叫盖棺定论,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意思很简单,就是等一个人生命结束之后,给他一个总的评价。那么这样一个总的评价既然是定论,所以具有高度的归纳性和概括性。

但是要说到曾国藩,我觉得对曾国藩要是盖棺定论的话,只要一个词就够了,哪一个呢?自省。对于曾国藩来讲,这个词确实是他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一个词,可以作他一生的盖棺定论。有两个原因:第一,提出这个自省的是谁呢?儒家文化提出自省论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子很有名,我们说的四书五经里的《大学》,据说就是他写的。是孔子与孟子间过渡的重要桥梁。曾子有句名言,很多人都以为是孔子说的,因为在《论语》里头。其实是曾子说的,说的什么呢?“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都要反复的自省,自律自省。这个“三”不是就说三次,这个三是指多次的意思,每天多次的自省。所以儒家最有名的自省论,就是曾国藩两千多年前的老祖宗他们曾家的老祖宗曾参说的。而反过来在这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儒家文化里儒生去实践这种自省论最最典型、最最突出的可以说就是曾子的这位后代,曾国藩。这是一个原因,从遗传上讲,我们看自省非他莫属。另外一个,后代的学者也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两千多年儒家文化中、儒家知识分子中最具自省精神的一个典范。你不要说别的,你就看他那个写日记你就知道,他自打29岁开始写日记,终其一生,一直到死基本上没断过。就是这个毅力那就不得了。死前一天还坚持在写,眼瞎一只还坚持写。后来手抖得握不住笔,还坚持写。日记的主要内容就是自我反省。他不觉得写日记难,他觉得最难的是戒烟。十七岁的曾国藩就染上了烟瘾,本不当回事,觉得没什么,但是二十一岁时,转学了,到涟滨书院读书,山长叫刘元堂,懂得赏识教育,觉得曾不错,常夸奖他,曾就是在刘元堂的赏识教育下,立下人生志向。刘元堂特别欣赏,他也特别佩服刘元堂。有一次,平常和颜悦色的刘元堂看到曾抽烟,非常恼火,一顿痛骂,我看错人了,我觉得你有才,没想到染上这种爱好,百害无一利,怎么看得出是有志之青年?想想,我们中学这种情况,许多学生不当一回事,但是这个刘校长,对他一向和颜悦色,他一向佩服的,当头棒喝,让他痛定思痛,一下子对自己抽烟深恶痛绝,有什么好?这改不了,还谈什么志向,痛下决心,要戒烟了。还正式宣布戒烟。改名立志,正式改曾子城为名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为居武,改号居武为涤生。解释为“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要痛下决心,痛改前非。昨天的曾国藩死了,从今天开始,一个新的曾国藩出现了。这份决心,看出这个人气势有多大。

一开始,坚持了一两个月,这太不容易了。关键是环境,同学都抽烟。别人瘾不大,不需要戒。但是他瘾大,有事没事在你面前抽,对他是致命诱惑。他看着都难受。他在日记中回忆说:“初戒吃烟,如失乳彷徨。”食不甘味。嘴里难受,浑身没劲。但是发誓了,强忍了两个月,实在忍不住了。后来又戒了一二次,还是反复不已。后来不好意思在这儿呆了。怎么好意思见老师呢?转学了,转到了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他觉得有机会洗心革面,原来戒烟,同学天天在面前抽,诱惑他。现在转学,没人知道他抽烟,就可以励志戒烟。但是想想,还得搞仪式,来督促自己,找朋友作证,把最喜欢的烟具砸了个精光。气势足,也跟同学讲,明天起再不碰烟了。但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上,这是给自己找借口。所以不久,曾国藩有问题了,考中了举人,难免吸几口。考进士考不上,也难免抽。得意失意都抽,又离不开。一直戒得痛苦但是思想认识还是清楚的。他说:“说话太多,吃烟太多,故致困乏。”他认识抽烟百无一利。这认识清楚,但是,十年中,认识一点没动摇。怎么办?观念上否定,习惯上改不了。三十一岁时,跟唐鉴倭仁学会了克服毛病,修身养性后,三十二岁时,深秋,身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拿出烟具来,准备抽,要打火,突然看到烟具,呆了半晌,看完了,默默地起身,出去拿了把锤子,平静地砸了烟具。这是最关键的第三次戒烟,是在书房里默默完成的。

差别在动静上,前几次动静大,这次无声息。关键区别就在这。砸完后,曾国藩重新坐下来,写一篇东西。叫日课十二条。给自己列了十二条规定。一是主敬——整齐严束,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这是儒家最重要的要求,要有信仰,才能专心。二是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心,如鼎之镇。三是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醒了后不要耗在床上。四是读书不二——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五是读史——廿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六是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需一一记出。这条是反省自己有哪些错误。七是月无忘所能——每月做诗文数篇。八是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九是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十是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这是父亲要求的。十一是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他也是晚清著名书法家。十二是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十二条,每天必须做到的规定。问题是,写与做不同,我们可能做得少,难坚持,人生如恒地做下去。他不简单是终其一生,这个毅力不得了。一个字,恒。

他还说,人但有恒,事无不成。恒常之心,曾并不是智慧超群,是普通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他?正是他自律自省发展自我,使他从平凡走向成功,这特别有学习的意义。他狠下心来,戒烟的晚上平静,但是对他非常关键。这个东西怎么与戒烟有关呢?奇怪。我觉得是这样:这天晚上认识到恒字的关键意义。守住恒,自然戒烟不是问题。把恒心变成人生准则,就容易了。这就是开窍了。此外,戒了十一年,为此痛苦,这次一点动静没有,他也怕再立下字据,不表达了,反倒成功了。越不说越体现出决心与信心。三是,体会到这种境界的时候,做到了质变。回头去看以前,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内心强大了,反而超越了。他认识到自省的本质。掌握了曾子自省的核心,真正的自省不仅是自我要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习惯。像吃饭一样是生存要求。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动。这种自省融入了生活成了生活内容。这是儒家自省论真正的核心。所以我个人学习曾国藩收获很大,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自立,年青时要完成,树立价值观,这是青年时该完成的。二是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大,不是一句“我能”就能包打天下的。在阅历丰富后,能自控的能力。三是自省。能达到这个层次,人生会真正做到生生不息,永不止步。顺与逆都能清醒,不会得意忘形。虽然不提戒烟,跨越了,从此以后,安静地处理了以前的最大恶习,完全戒掉了,这是人生成果,有益。

后来还提到一件事,还有,戒棋,特别喜欢下围棋,水平不算高,但喜欢下。曾国藩观棋不语都做不到,日记里也记过。大声嚷臂,几欲自代。这是瘾大水平臭。他自省应该改掉,太耗时间。得戒,日记也经常写。比起戒烟来,基本上是行动的矮子。戒棋基本只能戒一晚上。死前都没戒掉。其实我觉得他没必要较真,围棋不是一回事,乱世中需要从容布局落子,事业人生都像棋。这个下棋对于他放松有帮助。所以他戒不掉,他可爱在他认识不到这一点。临死前还有这个苦恼,戒不掉呢。他不特苦闷呢。没戒掉,倒真可爱了。如果都戒掉了,完美了,不是人了。那就成了神,没有人间的教育意义了。守住自信守住恒,达到儒家的高境界。只

要修身好,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并不这样认为,还不够。这是什么呢

上部09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现代社会,职场生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呢?假如曾国藩生活在当下,那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职场达人。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深谙为官之道,很会处理君臣关系。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就曾经告诫他们,官场上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官场上,你要讲究人事关系,尤其面对领导、面对上级,你要学会坚忍,不要那么张狂,不要那么孤傲。否则的话,你就处处寡合,处处不如意。曾国藩一直是一个臣子,他有一个终极领导就是皇帝,这种君臣关系,也就是上下级关系,也可以说是打工仔和老板的关系,永远不会变。

那么,什么是为人臣的本分?曾国藩又是因为什么跟咸丰皇帝发生了冲突?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对于我们现代人会有什么启示?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九集《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曾国藩的教育内容不全是对孩子,也有对弟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进入官场后不要太飞扬跋扈。他跟弟弟们说,“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官场上,要讲究人际,面对领导要学会坚忍,不要张狂孤傲。百姓有句话,所有当爷的都是从当孙子过来的。孙子不是辈份,是做人姿态。民间有装孙子的说法。曾国藩是装孙子的人吗?他一直有终极领导即皇帝,这种上下级关系,就像是打工仔与老板的关系,永远不会变。

曾国藩一生主要面对两个领导,就是从他起兵组建湘军之后,一个是咸丰皇帝,后来一个是慈禧太后。这个咸丰皇帝说老实话一点都不喜欢曾国藩,为什么呢?主要因为两件事,一是他刚登基时,他就惹恼了他。上台才二十多岁,也想励精图治,做了件冠冕堂皇的事,下诏让大臣们尽可以提意见建议,看看有什么好建议。有些人就顺竿爬,写一堆。年轻人热度不强,烧了一半,没劲头了。刚开始还认真批复,后来就批知道了。后来这也省了。大家一看,皇帝热情没了。现在就没人提,就一个不开眼的,就是当时官居礼部右侍郎的曾国藩。他也写了几个建议的折子,结果递上去之后石沉大海,没有什么消息,他就火了。这一火不得了,他以前是提建议,这会儿是提意见,写了一篇《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的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提意见的折子,这简直就是在痛批咸丰皇帝。还害怕皇帝看不到,上朝时,把这篇文章背了上来,他奏的事就是这篇折子,背了下来,湖南口音重,怕听不到,加重音,当着满朝文武骂,大家一听,都呆了。曾国藩获得震撼的演讲效果。他批什么?三条:一是防琐碎之风,上台后,心血来潮,突然想起什么事,都无关紧要,导致前线战败。责任在你。咸丰恼火,责任到自己身上了,他火了,年轻,不知道该不该发作,大臣们看出不高兴,有人使眼色给曾国藩,他却怕错背了,他根本看不见,接着背。第二条是杜文饰之风,不做实际工作,只做表面工作,实例就是提意见,回复只是知道了。这是形式主义,你自己挑起来的,做表面文章。肚量不大,纯属是逗你玩。咸丰坐起来了,年轻,不知道该不该发火。都没见过这架势,曾国藩又接着背。第三条,是说咸丰刚愎自用,骄傲自满。防骄矜之风。三分钟热度,还浮夸,这更狠,举了更有力的例子,看刚当皇帝没几天,就出个人诗集。你知道诗是什么吗?看你爹还有像乾隆,诗写了那么多,都到晚年才出个人诗集,你现在才二十出头,你知道诗是什么吗?咸丰实在忍不住了,一拍就站起来了。你才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来埋汰我,狂悖。曾国藩背完了,他傻眼了。咸丰叫军机大臣,该定什么罪?许多人求情。主要是祁隽藻,求情。他说了几句打动了皇帝,主圣臣直呀。没唐太宗哪有魏征呀?有您贤明,才有直谏的曾国藩。咸丰听得也糊涂了。没追究了。

咸丰一直防他,没给实权。名义是钦差,曾国藩苦恼,父亲死了,他得奔丧。他正在前线,不管那么多,说明情况,就回家了。咸丰气愤。曾国藩说,我当年在家丁忧时,你不要我回家,现在不要我回家,两次夺情,不得呀。把江西巡抚给我,我就回来。天算不如人算,江西局势立即缓和,本讨厌他,就回复他,不给。想辞,可以的。咸丰想想还损他。挑病句,挑不出,举病理。比如说,你胜不胜任,是我说的呀,你怎么可以说呢?文理不通呀。以后写文章注意点。曾国藩气歪了鼻子。他是文章大家,文盟主,损他这个,气坏了。写奏折,江西的事,不管了。这次咸丰回答,知道了。

曾国藩傻了,自己的湘军给了别人,憋在家一年,一年后,咸丰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湘军指挥不动,赶快下圣旨,去带兵,这次曾国藩一句话不说,去了。这是两次有名的碰撞。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要跟皇帝叫板呢?之所以敢叫板,看起来斗得热闹,但也有别有洞天处。第一件事,给皇帝上奏折时,所有人惊奇。人们都知道他谨慎。家人都出人意料。曾国藩上奏折时,亲手抄了一份,送回给父亲看,父亲看到就说糟了。皇帝年轻,这不是惹祸吗?他上这篇折子,是因为之前,他和湖南知识分子们正开展辩论,做人原则的辩论,他的立场是做人要诚要贞。有许多人说,就没见你这样做过,这是伪道学,他说,我讲忠诚是讲血诚。是更极端的。忠诚不过是文死谏,武死战。所以他写这篇奏折,写完抄回老家当地知识分子推崇他。后来湖南知识分子铁心跟着他。当然,他有点作秀,虽然有被激的成分,本质上还是以忠为根本原则。他回忆说,没有这个辩论,那里血气之下,也会直接指出来。第二件事也有可原处。咸丰一直防他,不给实权,他没有实权,怎么带兵?刚好父亲去世,趁机给皇帝要兵权。也是可以理解的。表面与咸丰热闹,背后也有原因。也可以看出他对领导的人事艺术。与他劝弟弟的话不矛盾。至少看得出三点:

一是血诚,无比强调这个。像第一件事,跟咸丰叫板,他也不是一激就做出冒险的事的人。他这么做就是因为他讲血诚,对朋友对同事对上级更要诚,这是奴才心理吗?这是封建时代,忠君就是爱国。他难背离这种思想。他把它推向极致,血诚。江西一事,要权,多少有要挟成分,不给权后来立即后悔。险些沦为不忠不孝的败臣,他苦恼,叫他来的时候,一个条件不提了。从此兢兢业业成了模范员工。本质上讲忠诚,就是因为他认为忠君就是爱国。核心观念就是忠诚。做人要守做人的本分,人的根本就是忠诚。守住了就可以在纷繁的世务中成就自己。

二是讲原则性也要灵活。他的一生讲原则,但是有不乏滑处。江西一事,细想想,咸丰主动要求批评,他不是没来由地,不会

杀头,最后一点事没有。可以树得忠臣之名,一上,这事惊动朝野。小皇帝登基,可以迅速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唐鉴提出推荐他为湖南团练副臣,一下让咸丰想起他来。险中求胜是有心机的。他还是以原则性为本。晚年给弟弟写信说:“弟当以我为戒,无惯习机械变诈,恐愈久而愈薄耳。”有时我的权谋还是讲究了一些,我觉得还是不好,再这么讲究对自己的德行有损,说出这样的话不简单。

三是摆正思想位置与心态。与咸丰有别扭,但是始终把自己摆在臣下的位置上。不是因为忠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批皇帝也是出于爱护。不因耿介不把领导放在眼中。后来慈禧杀了八大臣,垂帘听政,曾国藩听说,担心,他从两江总督提为直隶总督,他很紧张,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人没接触过,这么厉害,不能不去呀。把谋略安排好进京见了。她三次召见,问他废话,全无关紧要,曾国藩失望。他写道:“两宫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默,亦无从测之。恭邸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评价三个重要的人。慈禧太后才干平常,只会弄权,不会治国。这不行。皇上同治年龄小,没说过一句话,恭亲王聪明过度,轻浮不能成大事,早晚会与慈禧斗起来。甚可忧。朝廷没希望了。看得准呀。后来不久果然斗了起来了。只留下了一个恭王府。晚年,因为曾国藩地位高,特意让曾国藩去处理,他讲究忠诚,流泪准备棺材去了,留下一句话:“大将不辞刀头死,岂因祸福而避趋?”然后去处理天津教案,留下终身遗憾。知道慈禧居心叵测,但是他坚守忠诚,摆正下级心态,硬头皮去做这个,这叫忠诚成就了他,成了同治中兴第一名臣,但也是因之背上骂名。历史回头看,这个忠诚非常重要,是一个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所在。团队组织中没了这个,就没了凝聚力。对下级对同事对团队呢?

上部10用人必先知人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至用人一节,实为万事根本。”意思就是你但凡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什么比识人、用人更重要的了。所以他说“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总须多见几次,亲加察看,方能得其大概。”你看,平常我们在民间传得很神,说曾国藩看人看一遍、扫一眼就能把一个人琢磨得八九不离十,明显这是民间夸张了。曾国藩自己说了嘛,见一个人识一个人怎么样,总需多鉴几次,亲加察看。说明他实践中去了解一个人或鉴别一个人的时候,是往往是亲自察看的。另外,还经常反复地琢磨、揣摩,总需多鉴几次。

那么我们就想问了,有哪些人是曾国藩“多鉴几次、亲加察看”挑选出来的人才呢?这里头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人,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曾国藩曾经三顾茅庐才请出来的一个湘军大将重要的人物——彭玉麟。通过曾国藩请出彭玉麟,我们就可以看出曾国藩的人才观和识人观。

这个彭玉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他的历史地位,以便让大家对这个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都知道曾国藩号称是晚清中兴名臣之首,那么中兴名臣有哪些呢?当时较为流行的说法有两个版本,分别有两个四大中兴名臣。一个就是曾、胡、左、李,就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和李鸿章。还有一个版本就是曾、胡、左、彭,就是把李鸿章换成彭玉麟。而且当时的人还特别喜欢拿李鸿章和彭玉麟比较。当时流行一句话,叫什么呢?叫李鸿章拼命想做官,彭玉麟拼命想辞官。当然大家这么说倒不是要贬李鸿章,事实上在官场绝大多数人都是拼命想做官的,大家这么说,是想突出这个彭玉麟太奇特了,奇特在哪儿呢?就是他拼命辞官。

彭玉麟拼命辞官,可以说在清代政坛甚至在中国古代的政坛都是绝无仅有的。他一生中六次辞官,第一次是任命为两江总督,他开始安排自己人在各省要务,相当于省长的巡抚,他推荐了三个人,尤其是密的巡抚推荐了彭玉麟。结果他连续三次辞,我当兵的,我不能做。朝廷出乎意料,几次发现他坚决。后来给他兵部侍郎的虚衔,到了同治四年,上上下下只有一个人交口称赞,就是彭玉麟,真正品行高洁,他说“三不要”,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这人是真正三不要的人,越这样的得给最重要的位置。朝廷给他肥缺漕运总督。这个官主管苏浙等八省漕运,最肥的,所有人都向往,他坚决辞。他还是带水军。同治七年,没有官职,他辞虚衔。说自己当初本来在家给母亲守丧,得补。第四次在家守了四年丧,一事引起上下想起他,皇帝要结婚了。大典上得有德高望重的人来做弹压大臣,大家觉得他适合。于是请他出来做。他不好拒绝。只好官复兵部侍郎兼弹压大臣,皇帝结婚结束,他立即辞去兵部侍郎和弹压大臣的职务,连慈禧都感动了。要求得想办法让他担任一个官职。吏部想一着,长江巡阅使。这是临时创立的。每年只需在长江上巡游一下。他接受了。第五次是光绪七年,重要位置空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除直隶总督外,这是第二重要的。所以再加上南洋通商大臣,不得了,可见朝廷倚重。他还不出来。朝廷没办法,这个位置又太重要了,怎么办呢?问左宗棠愿意不愿意,他不客气。愿意。就给了他。

光绪九年,彭玉麟老拒绝理由是军人,给军队的位置干。只有最高的职务,兵部尚书,请他。他还是不肯。几次催促,他几次请辞。几个月后,朝廷以为还是不出山,突然加急上报,内容简单,没给别人,给我吧。这奇怪。从来不要官,第一次主动要。是他晚节不保?还是想通了,还是有其他原因?简单的原因是中法战争爆发了。军人的信仰是马革裹尸,他听到消息,虽然六十九了,但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到前线,镇南关大捷,正是他领导下少有的军事辉煌。中法战争节节胜利。当时主政是李鸿章,他主和,彭玉麟明明胜利,朝廷却主张议和,彭玉麟上书不可和谈的理由。必须一战。但是软弱的清王朝被打怕了,最后还是和谈了。最憋屈了。彭玉麟愤而辞官。一生六次辞官,用实践践行了三不要的信念。爱民爱家爱国,想不到晚清有这样的人。所以很多人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在晚清,这得说到曾国藩的识人。曾国藩请彭玉麟像刘备请诸葛亮一样,真的是三顾茅庐。曾国藩做湖南团练大臣,想把团练绿营一起合练,导致绿营兵变,差点要了老命,他狼狈跑到衡阳去了。他想明白了,要想有所作为,得有自己的队伍。人才最重要。曾国藩清楚,得遍招学生故旧,到处访求人才。

两件事,让他下决心请彭玉麟出山。一是咸丰二年,他到落第秀才,给杨家打工。一次湖南耒阳有农民起义,商户听说,都跑了。但家业在,杨富商怕没人看,也不知道彭玉麟是奇才,你能不能帮我看家?答应了。彭玉麟看家看铺子,邻居跑了,就他不跑。彭玉麟说我没答应就算了,我答应了,坚决不走。运气好,传说起义军来,实际没来。名声一下来了。第二次起义军又传说来了,

他家又跑了,只剩下彭玉麟一个人在家了。能行吗?他发府库之兵器,组织当地军民自守。一身好功夫,剑法出神入化,守住了耒阳城,大家惊奇不得了。县令举荐他为当地绿营把总,结果他留下书信一封,回老家了。这是人才呀。双胞胎守住一座危城,得请他出来。曾国藩想想自己亲自去请,一顾,果然是破屋,穷。但是曾国藩一见,眼前一亮,太帅了。眉清目秀,淡定从容。彭玉麟有外号雪芹,人称雪帅。这是贫贱不能移呀。结果曾国藩说明来意,出乎意料,彭玉麟断然拒绝。曾国藩在衡阳是湖南团练大臣,无人能比,亲自来请,还一口回绝,这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所以曾国藩败兴而归,但他也有收获。他发现奇怪的事,穷,但在屋子里铺满字画。是自己画的。画都是一个内容,都画的是梅花梅树,他不好意思问,一打听,感动呀。原来有一个故事,彭玉麟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心地善良,救一个拐卖的女孩,他叫她梅小姑,两人同岁,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两人感情越来越深。心底有了对方,但是长大了,这话不好提,辈份不合,外婆反对是因为算命,两人八字不和,坚决不同意两人的事。彭玉麟要回家,父亲在老家,他要回去了,跟梅小姑分别,他发誓不负一生情意,定要回来娶你,是现实不可靠。父亲死了,母亲坚决不同意,张罗着让他结婚,他是孝子,没办法,只好结婚。那边苦苦等待,相思成疾,舅舅作主嫁给了别人。两年收到病逝的消息。彭玉麟心中大悔。后来一生对梅小姑忏悔,要尽一生气力画十万梅花,祭奠。后来妻死了,坚决不娶。一生不再娶。最后用尽一生气力画了十万幅梅花,被称为最痴情的高官。把梅花画绝了,被称为兵家梅花。成了清代画坛双绝之一。他写过诗:“生平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一生极其节俭,仅一老兵相随,有关梅的诗也是非常多。曾国藩感动得不得了。血性男儿。这正是要找的人,二顾,还没请出来。彭玉麟不出来,理由是守丧。

曾国藩细细琢磨,想明白,想到法子,一定能请出来。说到他的用人观识人观。一个著名的理论是四个基本原则:一要才堪治民,二要不怕死,三不计名利,四是要耐受辛苦。他还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堆。“大抵有忠义血性者,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最重要的是要有忠义血性,这是第一标准。这个忠义血性论不是和平时期提出来的,是乱世中提出来的。彭玉麟是最典型的儒家传统知识分子,最符合他的识人标准。在寻访彭玉麟过程中才提出来的。他想到的方法就是不提任何条件,所以三顾,就讲,他也是在守孝,长谈后,信仰观打动了彭玉麟。彭玉麟一出山曾国藩高兴了。彭玉麟对水军作战有一套,就让他负责水师。洋务运动起点就是从海军开始,正是彭玉麟帮他做。组建起最早意义的海军。这是公认中国最代史上中国海军的缔造者。这与曾国藩的识人有关。用忠义血性请出彭玉麟,实在聪明。用信仰观感动他是太聪明了。像彭玉麟这样的人凤毛麟角,难得一遇,靠这样的一人,肯定不行。遇到其他人呢?

上部11用人四部曲

我们都知道,曹操有一句名言,很简单四个字,唯才是举。意思也很明了,现在都成成语了,只要但凡是个人才,我就用他。但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呢?我们平常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你要说两小儿辨日还难倒孔子呢。两小儿算有才吧。要说全才,那谁也不能像诸葛亮那样,诸葛亮这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易卜阴阳、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500年才出一个。就算是诸葛亮,那也有短腿的地方啊,是不是?武不能上马征战,谋略虽好但是他没听魏延,兵出子午谷啊,而且还挥泪斩了马谡,这说明他用人也有责任。

所以就算《三国演义》中的“状诸葛之智而近妖”,把诸葛亮说得跟神一样的,那也不能是完人,是不是?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呢?什么样的唯才是举才是合理的、科学的唯才是举呢?当然,曹操说这句话,他自己做得很好,他在唯才是举上做得非常好。但是我个人觉得在唯才是举上做得更科学、更有现代社会学意义和人才学意义的,这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那曾国藩不仅自己做得非常独特,做得非常有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而且他还特别把这一点当做心得体会,在他的家书、家训里头传授给他的弟弟和他的孩子。

那么他的唯才是举独特在哪里?看两个例子。一是塔齐步的例子,他到长沙组织团练,这相当于民兵组织,与政府军绿营整合训练,想训练出自己的队伍。他是湖南团练大臣,想整合绿营,就越权了。幸好,当时湖南巡抚张亮基非常支持他。曾国藩就大张旗鼓地训练两军,问题是还得有底下人支持。绿营也得有人呀。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一定要在绿营中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样就能令行禁止。他就琢磨在绿营中发展自己的亲密的人才队伍来呢。晚清政治腐败,大家要交际就得吃喝得公关交际。他很少参与,他的方法独特,天天在绿营的驻营地瞎转悠,微服私访。每天兴冲冲出去,郁闷地回来。几天一无所获。曾国藩有一天晃呢,看到一位将官,曾眼前一亮,这个人穿着将官的军服,但是脚上穿着草鞋。曾国藩就上前搭话,这人看到他是忠厚长者,就跟他说是绿营守备,叫塔齐步,曾国藩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先前跟张亮基聊天,刚好发现张亮基在看信,还说文理不通。曾国藩就问了一句,知道是建议,可笑的是文理不通。没搭理他,他又写一封,还不如上次的。曾国藩看,确实是病句一大堆,但是读完后,曾国藩也觉得没特别想法,但是署名就是塔齐步,不是汉人,是满人。一个满族人写的信,就劝他,说不定写的不如写的,不如约见一下,万一有才呢。他还真约了。谈完后,跟曾国藩说还不如写的。说的更是不行。根本不行。曾国藩就没当回事。这让他想起来了,说的不行写的不行,脚下却行,穿着草鞋,就请他到自己的衙门来。两人彻夜长谈,曾国藩感叹人才呀,光穿草鞋就是人才,他最看不起的就是花拳绣腿的东西,没工夫,说明他吃苦。后来绿营叛变,曾国藩到衡阳练兵,新来巡抚骆秉章不当他回事,他要求带走塔齐步。这人有眼光,愿意去。靖港大败时,曾国藩特没面子,还受到左宗棠嘲笑。就因为他带水师去打靖港。结果塔齐步陆军挽回战局,后来曾国藩特别倚重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战死沙场时,亲自为塔齐步大哭。折了一臂。

第二个用人的案例,是罗泽南和王增(金王王,品字结构,字音zēn?,下同)。罗泽南自称罗山,时人称他为罗罗山。这是湖湘名宿。王增是罗泽南的学生。是学生里头最有才的人。王增有才到什么程度呢?平常上课时,谈论大事,但凡他开口,别人无法说话,口才太了得。不仅才思敏捷,声若还如洪钟,很快加速度状态,没人能打断他。每次只有罗老师能插上话,还得蛮横。罗老师没法时总说,“璞山盍少休,让吾侪一开口乎?”就说你歇口气,让我们也说两句,他才不好意思地让别人说,这对师生有意

思吧?罗泽南倍受张亮基欣赏。像后来许多人都是他学生。他年纪比曾国藩大,他资历老。问题是,罗泽南这些人高资历,为什么甘心成曾国藩的手下呢?王增这人有才,性格张扬,非常尊敬曾国藩,罗泽南学生也以师礼待之。曾国藩把自己最喜欢的二十三史送给了他。这是当年借一百两银子买的。这看出他多器重王增呀。但两人闹翻了。曾在湘练兵,让王增去招兵,只招三千,结果他一副热情,一下子招了一万多,回来还高兴。曾国藩不高兴,我是统帅,你怎么不听将令?王增口才好呀,一听,不高兴了。招了多,不是好事吗?还埋怨我。曾国藩插不进话,不解释,只准七百,没编制。王增火得不得了。气愤到上书,骆秉章。把内部矛盾公开化。是左宗棠管事,平生给曾挑刺的人,写信挖苦。“涤生每叹人才难得,吾窃哂之……王璞山其一也。”你平时不是吹牛唯才是举,我不屑,你表里不一,用不了人才,证据就是王增。一顿穷损。回信骆秉章,“璞山之勇,若归我督带,则须受节制。此一定之理。既不受节制,自难挈之同行,若听璞山自成一军,公宜先行奏明,世虽大乱,而纲纪不可紊也。”要让他在我的队伍里头就得听我的。要么让他自成一军。他是有才,不听命令,你收走吧。两人就闹翻了。

说到曾国藩自己理解的唯才是举观,与一般人理解不一样。这是曹操提出来的。历史上用得最好的是谁,曹刘。曹操与刘邦。刘邦与项羽争霸,刘邦没文化没知识没长相没力气,出身更不好,项羽是贵族,刘邦是无业流民,什么都不如项羽,但是只有一点比项羽强,这一点让他占用项羽,这就是肯用人。真是唯才是举。曹操解释是,“至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只要有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推荐给我,我就用。不是简单地用,曾国藩用人智慧可以看出他有体系。他总结过,分四步来做,叫用人四部曲:

一是广收,意思与曹操一样,人才都有特长,他常教训弟弟,“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不要觉得没有人才,人才多得是,是你没有看人才的胸襟与眼光,像我,与你不一样,“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肯轻视”。确实他能发现其才能。他说过“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不数觐。”人都有私欲,有特长让他发挥出来就行了。

二是慎用,这是他用人论里最关键处。有人才意识就容易发现。还要慎用。“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吾辈所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无可着力之处。”平生智慧都在怎么用人上,除此没什么。最大本事是用得准与对。更重要的是,重用塔齐步是真的只因为一双草鞋?他能打仗也实在出乎意料,征战前,就倚重。后来曾国藩表述过,他看得远,就因为他是满族将领,满族政权提防汉人,尤其是汉人组建军队,曾国藩得找信得过的心腹来,朝廷就会信任些,随便找,只会坏人才环境,得有才,还得可堪此任,所以塔齐步最准确。罗泽南,也是,许多学生是他的,因为罗泽南死心塌地,学生们也死心塌地。

三是勤教,发现用对之后,这是培训,是人才培训的思路。不能任意他自己的发展。得不断引导他们,按你的方向发展前进。平时,他们师生相称,事实上,曾国藩认可的是李鸿章。手下将领都认可这种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曾国藩确实像老师一样循循善诱。平时练兵时,他都要先训话,时间都在半到一个时辰。亲力亲为,气力多大呀。不容易。

四是严绝。这就要说到不用王增这样的大才,他有明确的人才认识,要成事,得靠一个队伍,组成人才环境,得有序得稳定。人才团队才能良性循环,这好理解。市场经济下,许多小企业做不大,人才流失太频繁,无法形成人才环境。曾国藩认识到,就要做到保证人才环境的稳定。两种人不用,一是表现欲极强的人,二是虽有大才但是性格极其激烈的人。像王增是。左宗棠也是,只是把他当作搭档来对待。这上升到人才管理的层次上了。王增这样的人,在团队里容易产生这样影响,会影响一个个人。有这样的几个,领导难领导自己的队伍。宁可弃其才不用,也得保证领导核心下人才团队的稳定。他总结时说,“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条:广收、慎用、勤教、严绝。”广收,就是发现人才;慎用是用对人才;勤教人才培训;严绝是人才管理。这个成了体系,具备了人力资源学的社会学意义了。因为他自己经历与善学思考有关,也与西学东渐之风渐起有关。两个孩子去学西方社会学与科学,他也会受到影响。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曾国藩是第二人。他开辟了洋务运动。

上部12作育人才以图自强

曾国藩的家训之所以不同于以前的那些很有名的一些家训,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内容特别丰富。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各个层面,无所不包,不仅特别丰富,他的家训内容里头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也就是超前性。

比如说他教育他最心爱的两个儿子,对这两个儿子的教育他是花费了无穷的心血,但是当两个儿子提出来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这个通过科举考试熬出头的老爹,居然对两个儿子的表态,大儿子曾纪泽考了一次科举,二儿子索性没考过,两个儿子的要求在当时知识分子看来绝对是非理性要求,大多数人很难接受,可曾国藩呢,没二话,居然同意了。不仅同意了,而且还在这个家书里头,包括在家训里头,给儿子家训的交谈里头,你不参加科举考试,你想学什么呢?老大说,我想学西方社会学,没问题给你找老师,老二说我想学习方自然科学,没问题,给你找老师。曾国藩自己这方面不擅长,请人给两个孩子当老师。都请了哪些人呢?很有名的一些人,李善兰、华衡芳、徐寿、容闳,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那曾国藩怎么能请到这些人呢?

这与他和这些人的关系有关,举例子来看看,一是容闳,一是李善兰。容闳号称中国留学生之父。第一个留学的人,是广东人,小时父亲经商,送到了教会学校,澳门,迁到香港,校长叫布朗,是美国人,疼爱中国孩子,用心,校长生病了,病重,要回国,但是对中国人的教育热心,想带走三个孩子,接受美国的西方科技文明的教育,但是这种想法学生家长未必接受。谁愿意送到那么远?布校长宣布时,只有十三岁年纪最小的容闳站起来说了一句:“我愿意”。

布校长带着三人一起回了美国。这是最早去美国留学的人,另两人没坚持下来,只有容闳彻底完成了学业,勤奋,考上了耶鲁大学,样样出色,现在还能在校史陈列室里看到他的相片,与克林顿、布什等一起,接受学生景仰。

那时,他毕业在美国可以找到好工作,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是容闳看到了世界与祖国的差距后,他产生一个最重要的个人理想,教育救国。他想到要让中国学子去西方接受西方教育,缩小差距。只要能放开心胸,向西方学习,不过三四代人就可以屹立世

界东方。事实证明西学东渐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例子,让我们重新屹立。他毅然回国实现自己的理想。《纽约时报》评价他每个细胞都爱国。1855年,他越过一万三千海里,回到了祖国。开始在商行做茶叶生意,九江是茶叶中转基地。他干得特好。有朋友反复给他写信,华衡芳、李善兰催他去见曾国藩。

他打定主意,不开口,况且封建的理学宗师与自己有什么共同语言?在意料中也出乎意料。进了总督府大厅,朋友们退走了,只他自己尴尬地对着。过程非常有趣。曾国藩请他落座,一声不吭地看着容闳。半天不说话,曾国藩的三角眼看着容闳,这让他紧张。微笑地看,容闳更觉得吓人。后来想想,太不像话了,你看我,我也看你。也微笑着看曾国藩。二人都不说话。半天,曾国藩哈哈大笑,说先生啊,你到我这里来,想不想带兵呀?想带多少呀?这是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容闳反应也快,自然有答。虽然学过各门学科,但我没学过军事学,真不懂。曾国藩一听,不对,看你神清气爽,肯定是带兵的天赋。他赶快否定。真不行,几轮下来,曾国藩一收笑脸,说你行,肯定行,不行也行。容闳一听也火了,你说行也不行。曾国藩哈哈大笑,端茶送客。容闳如坠五里雾中。出来见到朋友,特纳闷。

李善兰听过他的描述,好了,曾大人一定重用你。为什么这样试探容闳呀?他有重要的用人标准,“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吾生平好用,忠实者流。”用人最重要标准是能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前提是一个意志品格出众,这样才能调出才能来。当时是乱世,所有人都求功名而来,他用信仰感召,但是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所以曾国藩有名言:“合众人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有私心没问题,但通过私心来完成天下的公业。许多知识分子来就得带兵打仗,治世讲文,乱世讲武。他觉得容闳是想谋求功名,反复试探。果然意志坚定,一定有独到的主张。

第二次见时,问容闳想怎么样?他不不敢和盘托出,他就说一条,有一个认识,落后打不过因为他们有兵工厂,我们没有,这是关键。要想振兴国家,得有自己的机械厂。曾国藩一听,重要,怎么办?得有母机,有了母机,才有小机。形象。曾觉得有道理。得六万两白银去美国买这种母机。曾国藩了解不多,但是立即决定没问题,给六万八千两。容闳立即启程,去了。当时不得了,交给他去美国,稍靠不住怎么办?那里引渡都没有,就信他,容闳感动了。买回了一些,建立了第一个机械厂——江南制造局。这时,容闳彻底放心了。这只是实业救国,他想提出教育救国,派出留学生,这更要钱,曾国藩上书,成功派出第一批三十个去留学。这些人回国后大多是各行各业的开创者。要知道,容闳不是帮助腐败的清政府的。他为什么甘心为曾国藩所用呢?

来看李善兰,他喜爱自然科学。他研究数学,到了微积分的地步,把初等数学发展到高等数学,他无意科举,喜欢数学研究,但家境一般,最大理想是把《几何原本》翻译完,明代徐光启翻译了一半,没完。李善兰要凭一己之力翻译完。最后终于翻译完,没法出版,没钱,到处找朋友,好不容易出版了,可是不巧战火毁了。他急眼了,没办法了,听说曾国藩海纳百川,就来找了。李善兰当时没名,曾国藩听说过,赶快相迎。李善兰多少有点迂,问他能不能帮忙呀?就提出了这个《几何原本》,他看不懂,但是他说,好没问题。自掏了六百两,刻,精刻,大量精刻。李善兰感动万分,所以,出计出策,建立了安庆内军械所,引进容闳,都费尽心血。

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像容闳这样的人才能甘心为曾国藩所用呢?

这与曾国藩用人有关了,是因为他重视人才,当时有人评价凡有一技一艺之人,都投之于幕府。当时这是普遍的,许多地方大员都养,只有这儿有大批科学家。除了他有开阔胸襟,还有更独特的原因,我觉得有三点值得学习。

一是面对这些人才时,他不妄自尊大。中国士大夫精神独立,造成了心理膨胀,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因此也容易固步自封。(一次,他们看到望远镜,有许多人都在嘲笑与谩骂这种技艺是淫邪技艺,而曾国藩也看过,在事后的日记中记道,自己看到后,不能明白个中道理,内心悚惕——因此处视频比电视脱漏,故凭印象补上。)这些知识分子,怎么行呢?悚惕紧张。不妄自尊大,这是他从容面对开创洋务运动的原因。

二是切于实际,勇于实践。他放下心态后,不只是感叹,还从实际做起,像安庆内军械所,他从善如流,听到建议立即就开始组建。他觉得这是重要的起点。过程还亲自去视察去问询。像中国蒸汽机试航时,行驶迟钝,他一点都不责怪,鼓励他们从头再来。徐寿这些人多次实践,才造成第艘蒸汽机轮船。

三是有着长远的规划。他先建安庆内军械所,后来建江南制造局,不要小看这两个厂,这在近代史上地位非常重要。许多第一都在这儿生产。这是划时代意义。他长远目光还体现在“此无非为自强之计,不使受制于人”。这是徐图自强的办法。不用外国工程师,培养自己的,不只是拿来用用,后来徐寿大化学家,建议他要翻译西方科技名著。在江南制造局边建造了江南翻译局。还派留学生出国,洋务运动的思路是徐图自强,通过培养自己的人才来强国。他对这些科学家们的态度与其他人根本不同。所以就能理解容闳这引起科学家愿意为他抛头颅洒热血。他感慨,要是有几千个容闳等人,何愁不能自强?“作育人才……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人才才是强国之本,每个世纪最重要的都是人才,说明曾国藩有了长远的眼光。他的家训体现了超前性与前瞻性,但是也有问题存在,他也在任人唯亲上做得与一般人不一样。

上部13无愧于兄弟

(曾国藩一直非常重视对弟弟们的教育,因为在他看来“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于是在曾国藩的一千多封家信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写给他的四个弟弟的。在这些家信中,曾国藩或是正言厉色,或是苦口婆心,或是淳淳教导,都无不是费尽心思地在教导弟弟们,希望他们能早日成才,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所以在曾国藩的家训中,他对几个弟弟们的苦心教导,一直被后人所称赞。曾国藩也自认为一生“无愧于兄弟”。但是根据史料记载,这几个弟弟和曾国藩相处并不融洽,甚至他们曾经写信指责过曾国藩。又据史料记载,曾国藩官场得势之后,却曾经一度坚决弃弟不用,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曾国藩究

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哥?在家训中,他又是如何教导弟弟们的呢?曾氏兄弟的相处之道,到底能给我们现代人哪些有用的启示呢?)

与他的家训不同的是,曾国藩的家训独特处在于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独特。一般家训面对的只是子女,他的家训还面对几个也想建功立业的弟弟。在对弟弟们培养的过程中,他花了不少心血,本应该很有成果吧,可是几个弟弟与他的关系开始很僵。

他们兄妹总共九个人,他是男孩中的老大,老二是曾国潢,老三是曾国华,老四是有名的曾国荃,老五是曾国葆。曾国荃号称九帅,他在他们曾家排行老九,这是族兄弟中排行。他本受大哥器重,曾国藩当翰林时,带了父亲与九弟去北京,要亲自教导,不久,父亲回家,但是弟弟还是留下来,要亲自带。不久,老九也要走,他就纳闷,为什么想走呀?曾国荃没理由,就只是想回家。哥哥态度不好?还是什么原因?怎么向父亲交代呀?曾国荃就要走,也不说理由。曾国藩着急了,写信给父亲,“弟未尝片语违忤,男亦从未加以词色,兄弟极为湛乐,兹忽欲归,男寝食难安,辗转思维,不解何故,男万难辞咎……望父母俯赐惩责。”弟弟没有对哥哥不礼貌,我也没有指责过他,可是,我觉得我们感情好,不懂为什么非要回家,我实在不敢瞒着,肯定我没做好,父亲要骂就骂我吧。一边还做弟弟的工作,再住一段,到底为什么呢?这是最倔的一个。

折腾了一年,最后不得已送他回家。临走时,还写信解释,后来知道理由了,是这两个,一是年轻人在老家想来京城,现在没好玩的了,想家了。二是可能家奴对我与他不一样,我不在时可能对他不尊敬。既然要走,我也不能拦着,让他回家,请父亲亲自教育他。放他回了。理由是二条,曾国荃可没说是这两个。到底是什么,不知道。

可是曾国荃到家后,立刻发生了一件事。远在千里外,跟哥哥叫板了,当四川考官时,得了一千两银子,寄回老家,曾国藩画蛇添足,把银子做了分配,六百两改善生活,四百两接济他人。这引起轩然大波。老三老四不干,写信给大哥,指责他,知道家里欠多少钱吗?不是做秀吗?是炒作呀。损了他一顿。真火呀。老二都比他小九岁,现在这些小家伙都指责他。他修身养性好在到了一定火候,他化解怒火,写信给他们,春风化雨,劝慰解释交流沟通,把家庭公案很好地解决了。

处理措施虽然很好,但是奇怪的是两个弟弟比这个大哥为什么不顺劲地叫板?为什么呢?与他的教育有关。他个人认为弟弟的教育是他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父亲在,他都要担当。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说:“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中国人一个传统观念正是长兄为父,教育的原则与父亲不同,不溺爱,不能姑息,如果这样是我的不孝,我得严格教育。年龄比弟弟大许多,非常严格,晚年回忆都觉得自己不好,可能态度有问题。但是,这反过来也可以看出他用心地教育。

曾国藩的家训中重要的观念是“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兄弟和睦,其力断金,没有不兴的。基于这个认识,教育弟弟就非常用心。可是弟弟却未必领情。他后来自己说,“大凡做官之人,往往厚于妻子,而薄于兄弟……自问此心,觉无愧于兄弟。”

这样费心思地培养是要帮助他们成就事业,但是他弃弟弟不用,出山时,弟弟看到机会来了,要跟着打天下,但是他一个都不带。几个弟弟不高兴。父亲也劝他去,曾国藩想了想,就带了最小的曾国葆。小他十七岁,也不是用得怎么样,湘潭战役,在他人生史上是灰暗的一笔,他亲自指挥,败得想自杀,跳进江里,他痛下决心整军。跑掉的士兵不准再回来。别营都是兵不要,弟弟的那个营,弟弟也率先溃散,也要他回家去。不走,得走,军令如山。他就是把他赶回家了。后来,许多湖南籍人都被他任用,就是几个弟弟不用。一直到后来他坐困江西,愁到几个月不写家书。几个弟弟也不管他。后来,几个弟弟曾国华曾国荃求到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在他们支持下,赶到江西救他,看到弟弟们来,曾国藩流下眼泪,真是极时,这时开始用,也是分在大将手下做副将。

这么培养弟弟,希望他们成就功业,为什么不重用呀?不用吧,后来用到极端,又让事实说话人难以理解,提拔到最核心的位置。像九曾国荃所部二万人,成了他手下重要力量。孤军奋进,打到雨花台下,他紧张,各部队在各个战场,只这一部打到南京城下,城中兵力雄厚,他不敢上前线,怕弟弟死得更惨。啃足三年,才打下南京,曾国荃一部在这儿打,别的都不来,像李鸿章,朝廷命令去打,他就是不去。他为什么不来?但是有一个重要原因,老师不愿意他来。曾国藩也一个劲地写信给弟弟,不行就让李鸿章来帮他。曾国荃不要,现在看到的家书中,看到的都是曾国藩苦口婆心地劝他弟弟不要贪功。要知道家书也是他亲自删定的,不能体现他的私心。有些人考证,就有表明真实心迹的信,要拿头功,就支持你,不让李鸿章来,你不说话,不下这个令。这么熬着,打下了南京。双双封爵。这看出他多护着弟弟。但一事让弟弟死活想通,裁军就让他弟弟走,回家去。弟弟想不通,做工作。与当年不一样了,总算劝通了,弟弟回家了。

(虽然曾国藩说自己“无愧于兄弟”,但是他对弟弟们的态度实在是让人不解:先是弃弟不用,不给弟弟们成就事业的机会;后来是刻意重用自己的弟弟们。最后等到曾氏兄弟双双封爵功成名就之后,竟然又让弟弟曾国荃自弃兵权。那么曾国藩究竟为什么这么做呢?在他这种看似反复无常的态度之下,又蕴含了什么用人的智慧呢?)

看这些教育历程,奇怪,教育用心,却不给弟弟平台,一旦用起来就让人看到私心,功成名就时就让他回家。得说到,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是一句俗话,也是经典的概念。这从人力资源学上,有三层内涵:一是任人唯亲,二是任人避亲,三是举贤不避贤。培养弟弟,先忌讳任人唯亲,容易想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利益,古代知识分子忌讳这个。家国天下是一种信仰。修身在第一位,他非常忌讳任人唯亲。他的观点是任人避亲。虽然教育弟弟花心思,但是常说,凭自己努力成就自己的功业。不给你提供官场的方便。他是乡试主考官,弟弟却一个都没考上。他出山不带弟弟正是任人避亲。用的都是老乡。亲谊乡谊年谊,亲戚老乡同学,三层关系,中国人最看重,老乡不也是拉帮结派吗?不矛盾,亲谊使用几个弟弟时,容易让人看出是求个人利益。用乡谊不用亲谊。

(那么,后来为什么让他们带兵呢?

翻开《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日记》,我们会发现此时的曾国藩确实是为了成大事所以一直坚持任人避亲。但是后来曾国藩突然180度大转变,一改以前弃弟不用的态度,迅速地让自己的几个弟弟手握重兵,成为核心人物。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曾国藩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呢?在曾国藩留下的千余封家书中,我们是否能找到真实的原因呢?)

办团练中受到的磨难与坎坷有关,改变了他的认识。办得不容易。开始在长沙城里,结果上下全得罪光了。个个都给他小鞋。甚至哗变,弄得他灰头土脸。打下武昌,有面子,江西却处处掣肘,没钱什么都干不成。尤其打仗时,他四处求告,没实权,非常艰难。后来,父亲死了,他给咸丰写奏章,要江西巡抚,要实权,两人斗气,他在家急,骂弟弟。被天下指责为不忠不孝。左宗棠骂得最狠。他内心苦闷。磨难,带来了心理伤害。等咸丰八年,重新出山,他认识全变了,给弟弟写信:“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得一日算一日。吾兄弟断不可,不洗心涤虑,以力挽家运。”现在觉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兄弟一定要团结,重振家业。这时,认识到家才是人生事业的大后方。在前边的坎坷里凭着什么来支撑事业的呢?要像一家人一样,维系的要有情感维系。这对于度过难关最重要。最重要的当然是亲情,认识到这一点,从此再不拒绝弟弟带兵。尤其是弟弟来救援时,感动得不得了。三弟一次跟着李续宾冒进,死在战场,他打击极大,反思,从此对老四老五重用,不再跟别人,现在官居要职。所以曾国藩为什么对家训如此花心思,对家族力量的整合非常看重。

上部14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在曾国藩的家训中,一直特别强调识人用人。而曾国藩本人一生爱才,特别喜欢发现人才,也特别爱培养人才。尤其是对自己的得意弟子李鸿章,曾国藩更是费尽心血,不遗余力地培养支持,甚至后来直接让他接替了自己直隶总督的位置。于是后人就用“自立立人、自达达人”来形容他对李鸿章的培养,那么这八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历史上真实的曾国藩到底是怎么培养磨砺李鸿章的?为什么曾国藩在家训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讲述识人用人呢?在曾国藩的人才观中,又有哪些智慧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呢?)在历代家训中,曾国藩家训最突出,因为他花的心血最多,无人可比。这是由个人的认识导致的。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辉煌不算辉煌,家庭的辉煌才算。而且这样才可以持续发展。识人上也是这样,办事业时用人,“办大事以多选替手为第一要义”,只靠一个人,不是有价值的事业,得有人才梯队。他的眼光远。所以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像他的后代上,大儿子曾纪泽是他的骄傲,社会上,最午间的学生是李鸿章。这个培育过程被人称道,用八个字概括就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曾国藩有许多学生,最认可的就是李鸿章,以年家子身份投其门下。李鸿章与曾国藩间有多次分合。甚至三进三出。

第一次,李鸿章考科举未中,气势豪迈时遇冰冷现实,垂头丧气,经父亲介绍拜到曾国藩门下,成了曾的学生。曾国藩器重他有才,当时曾国藩正编《经史百家杂钞》,认定他才堪大用。但李鸿章关键时刻反出师门。曾国藩要去湖南办团练,但李鸿章没跟去,有野心,想自己办,在安徽吕贤甚支持下,自己打江山。但是天下谁办团练办得最好?谁办得过曾国藩?李鸿章就办得不得法,越办越差。曾国藩却办得红火。现在知道自己艰难了,李鸿章就写信给老师,曾国藩哈哈一笑,欢迎他回来。李鸿章成了曾府幕僚,这就是二进。

这次回来时,李鸿章就低调了,但他确实有才,曾老师日益欣赏他,二人关系密切。第二次叛出师门,就出现了。曾国藩的祁门老营在安徽,地势独特,丢了徽州,祁门就成了瓮中之鳖。曾国藩为此要处罚李元度,二李间本来没多大交情,后来李鸿章也没有帮过李元度,但此时李鸿章却劝他不要处分李元度。曾国藩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必须处罚。李鸿章说:“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公文本由李元度起草,此时是李鸿章负责。拒绝写这个文章,这种叫板,曾国藩万万没有想到。但胸有城府的藩国藩淡然地说:“我自属稿”,并没指责李鸿章。但李鸿章竟然说:“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这成了挤兑了,一说,曾国藩冷冷看了看他,指着门外,“听君自便”。李鸿章早有准备,拎着背包就走了。这是二出。

(如果说上一次李鸿章反出师门,是为了自立门户,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那李鸿章这次又是因为什么呢?为什么与曾国藩一言不和,他就断然离开呢?而曾国藩一直都很看重李鸿章,视他为自己最得意的门生,但是当李鸿章又要走时,曾国藩又为什么竟然一点都不挽留他呢?)

欧阳兆熊记道,当时曾国藩只说了一句,此君难与共患难耳。这是当时形势决定的。徽州一丢,祁门就危险了。祁门是绝地,此前,李鸿章劝过他不要在祁门,祁门是绝地,但是曾国藩没听。这下丢了,成了绝地了。当地老营许多人人人自危。许多人准备开溜,李鸿章也看出不好了,他的开溜会给曾国藩的名声搞臭。所以他本不应该开溜,可见借李元度一事开溜,是李鸿章想借此脱离危局,装仗义,留足了后路。虽然他是真聪明,但是事情真的有了转机。曾国藩祁门自杀未遂,逃出生天。李鸿章度过了危机后,又从江西回来了,这是三进。那么三出是什么呢?

1861年,李秀成破江南,横扫江浙,兵指上海,当时上海成重要通商口岸。只有绿营把守。但是他们毫无战斗力。紧急向安庆求援曾国藩派兵驰援。曾男藩也觉得必救,想让曾国荃去,但出乎意料的是,曾国荃就是不去,只得思考谁去了,心腹大将才行。居然找李鸿章商量,李鸿章觉得机会来了,毛遂自荐,我去。你没兵呀?李鸿章说自募淮军。在当时,这可是反出师门,老师可是对他有意见的,现在幕僚要出幕,他这样要求,曾国藩不仅答应了,而且大力支持李鸿章只召了一批土匪二千五百多人,曾国藩把自己的亲兵两个营拨给他,组成了十三个营六千五百人兵力,其中四千是原湘军。李鸿章才建成淮军雏形。从此,李鸿章开始了自己的出头。历史开启了李鸿章时代。

(李鸿章频频反出师门,足见他是很精明的一个人。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怀有私心,精明得有些过头的学生,曾国藩不仅不厌恶,反而是青睐有加,甚至大力扶持,一手成就了李鸿章。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这样对待李鸿章呢?这又体现了曾国藩家训中怎样的人才观呢?)

曾国藩为什么这样大力支持李鸿章呢?这就是家训中反复强调的“成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替手第一层意思指助手。

这是人才管理的常理。领导不可能事必躬亲,得选项对专业人才处理专业问题。领导只考虑整体发展。“行政之要,首在得人。”

得有一批得力助手。“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所以替手第二层意思指的是事业的接班人。团队领袖要选对接班人。曾国藩评论过“官宦之家,兴旺不过一代;商贾之家,兴旺不过三代,有点创业精神;耕读之家,一般兴旺五代;

孝友之家,即有孝悌精神的家庭,一般可以兴旺八到十代。”(详细见第六期)一个人的事业不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才算是事业。得培养接班人。李鸿章有缺点,精明浮躁少磨炼,难完美,得看特长,看发展眼光,那么多手下没选,选了李鸿章做接班人。

(郦波老师认为,曾国藩确实看到了李鸿章的长处,所以才尽心尽力地培养他,而容忍李鸿章屡次反出师门,其实也是对他的考验与磨砺。那么曾国藩之所以特别器重李鸿章,难道仅仅是因为想把李鸿章培养成为事业的接班人吗?为什么说曾国藩对李鸿章的特殊态度,其实和“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这句话有关呢?)

对李鸿章,曾国藩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即人才观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曾国藩说过,“仁者,即所谓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这话出自《论语》,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合起来看,更全面。想自己通达,就让别人通达,这是仁者的境界。这太难了。曾国藩不遗余力地推荐人才,当时他推荐的人才遍布天下,天下督抚半出曾府。甚至像左宗棠这样的人都是他推荐的。最典型的是有才的李鸿章。曾国藩不计前嫌,把过失看作是磨砺,频频写信给李鸿章,指导他带兵打仗。后来推荐李鸿章为江西巡抚,成一方大员。曾国藩看出慈禧怕自己做大,上奏裁湘军,保留淮军,这是慈禧放心的。正是这样,导致湘淮平起平坐。而天津教案后,他还推荐李鸿章接替自己的直隶总督位置。这就让李鸿章超越了自己,开启了李鸿章时代。这就是扶上马再送他一程。当然,后来李鸿章以曾国藩的思想为思想,坚持了洋务运动并推行下去,能这样推行发展,说明曾国藩塑造学生的成功。

这就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可持续发展才有生命力。

我们讲了,修身齐家,识人用人,两部分,这并没有割裂。还得知行合一,面临实践,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曾国藩家训下部

?下部12有主义的团队

?下部11困而知勉而行

?下部10男儿要倔强

?下部09五到与五勤

?下部08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下部07刚的智慧

?下部06上场当念下场时

?下部05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下部04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

?下部03先晓事后办事

?下部02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

?下部01逆来顺受之法

下部01逆来顺受之法

【画外音】在工作生活中,人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还会遇到别人的故意刁难陷害,那么当面对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郦波老师从曾国藩的家书中为我们找到了答案。曾国藩曾在家书中提到“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

答案非常出乎意料,“逆来顺受”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处事态度,尤其是推崇个性张扬的今天,更是被大众所摒弃,但是最懂的处身立时的曾国藩,为什么说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只有逆来顺受之法,是什么事情让曾国藩发出这样的人生感叹?他的这个“逆来顺受”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敬请关注郦波副教授为我们精彩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第一集《逆来顺受之法》。

曾国藩在他的家训里头,教育子女的时候,特别强调一点,面临困难的时候,甚至是面临别人的刁难的时候,如何运用这个行动的智慧?比如说他就提到,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曾国藩家书》逆来顺受之法。有人听了奇怪了,逆来顺受不是什么好词啊,我们现代汉语里头,逆来顺受这个成语,多少有点贬义的意思,说这个人逆来顺受,说明怎么样?说明这个人性格很懦弱、很胆小、很怕事。但是曾国藩,在古汉语里用到的,这个逆来顺受,它是没有贬义色彩的,它就是讲应事的一种行动智慧,是一个纯客观的描述。他那个逆来顺受里头,到底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呢?那么最懂得立身处世的曾国藩,为什么说在困难挫折面前,只有逆来顺受之法呢?那么我们还是看一件事特别能说明,曾国藩这个“逆来顺受之法的智慧和内涵。

在1860年10月份的时候。英法联军从天津登陆,一直打到北京城下,这时候咸丰皇帝没辙了,惊恐万急之中怎么办呢?带着他的三宫六院大小嫔妃,文武大臣开始逃,落荒而逃,逃哪儿去了呢?大家都知道,逃到热河的避暑山庄去了,现在你看京城不保皇帝危险。这在古代就有一个说法了,各地驻守的部队要紧急到北京去救皇上,保卫首都保卫皇上。这叫什么呢?古代有一个词叫“勤王”,所以现在一看咸丰皇帝危机了,北京危急了。然后咸丰皇帝赶快下旨,让各地部队到北京勤王。但问题是当时这个政府军,主要是八旗和绿营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咸丰皇帝第一个就想起了曾国藩来,赶快在逃难的过程中。下了一道圣旨给曾国藩,让他赶快北上勤王。

曾国藩这个时候,拿到这个圣旨的时候,马上眉头就皱了,为什么呢?眉头之所以皱起来,是觉得让他北上勤王德圣旨,有点古怪,古怪在哪呢?按道理咸丰让曾国藩带兵北上勤王,他应该是主帅。应该让他带兵啊,没有。没提这茬儿,而是直接点兵点将,这个圣旨就要求曾国藩手下的鲍超带霆军,五千霆军北上勤王,这个鲍超啊挺有名,字春霆。他原来手下的部队叫“霆字营”。但是他特别能打仗,打仗特别凶,后来也是曾国藩手下一员悍将。然后成为曾国藩的心腹,所以他所带的这个部队,号称霆军,特别厉害。这个咸丰让曾国藩北上勤王,不让曾国藩带兵,而且只点鲍超,只点鲍超这手下五千霆军,这实在太奇特了。

曾国藩就觉得纳闷啊,不合常理啊,然后赶快动用他的情报机构,过不了两天打探结果来了,为什么咸丰皇帝会下一道。特别奇特的圣旨呢?原来是有人给他出了主意,谁呢?僧格林沁手下的胜保,胜保这个人啊,曾国藩一想起来恨得牙都痒,为什么呢?胜保原来是满族镶白旗的统领,满族人出身也是贵族,他原来啊,这个人其实没有什么才能,但是这个人的机遇比较好,胜保参加过围剿北伐军,所以因功受到提拔,但是一提拔,这家伙就得意忘形了,结果犯了很多错,结果被皇帝一家伙贬到新疆去了,发配新疆,回来以后痛定思痛引以为戒,拼命的拍咸丰的马屁,后来咸丰又重新启用他,就让他到安徽战场,跑曾国藩地盘来了。所以这个胜保啊,他因为戴罪立功跑到这来的,他手上没兵啊。所以他就想尽了办法挖曾国藩的墙角,不是拉曾国藩的部队,然后就是搜降一些叛军啊,然后跟曾国藩抢地盘,跟曾国藩斗的恨厉害,曾国藩特别讨厌这个人,这个人本事没有,每次打仗都败,但是心眼特坏,特喜欢玩小动作,所以当时人,因为他每次打仗都败吗,又因为他的名字叫胜保,胜利的胜,所以大家都给他起个外号叫败保,刚好是个反义词。

所以这个主意是胜保给咸丰提的,曾国藩一看就明白了,这小子憋着坏,现在要勤王别的不说,现在要求把自己的霆军挖过去,这是什么?这个霆军调到北京之后,就归属胜保指挥,虽然名义上说是借的,但借人东西容易,还人东西就不容易了,是不是?什么时候还是我说了算,不是你说了算。我就一直借着,我就一直占着,你曾国藩拿我没办法,鲍军号称生力军啊,精兵啊对不对,这叫什么,这叫“鸠占鹊巢”,让曾国藩特气的是,这个鲍超啊他还是个二愣子,他除了打仗凶,他没什么政治眼光,他一看皇上下的圣旨。皇帝亲自点我,啊呀,这个心里极度膨胀,天天高兴的走路就跟飘一样,恨不得曾国藩立刻下令,带领五千霆军北上勤王。这家伙是个二愣子,嘴上又没把门的,曾国藩又不能给他说明其中的要害,是不是啊。所以费了老鼻子劲才把他劝慰下来,说你等着,然后曾国藩就琢磨,你看这事明显是胜保下的套,不能往里头跳,是不是,但问题是皇帝让你北上勤王,你要敢拒绝的话,你要知道,曾国藩当时是文坛领袖,儒家知识分子的领袖,是不是,儒家最讲究什么?忠孝节义啊,现在君上又危险,让你去救你还不去救,你这就万古骂名,对不对,你这个忠孝节义到哪里去了,所以这个名义上又说不过去。

曾国藩非常为难,然后就写了一封信,加急快信送往湖北,交给湘军的第二大领导人胡林翼,问他怎么办?其实曾国藩之所以写信给胡林翼,也就是让胡林翼帮自己承担一下这个责任,他打定主意肯定不想去,明摆着是个套还往里面钻,把脖子往里头伸,拿不是傻瓜吗,但是这个罪名太大,所以写信给胡林翼,看看咱们这个领导班子一起来担这个责任,不说是不是啊,结果胡林翼很快回信。大出曾国藩的意料之外,胡林翼怎么说呢,胡林翼说:“疆吏争援,廷臣羽檄,均可不校;士女怨望,发为歌谣,稗史游谈,诬为方册,吾为此惧。”就是说朝廷上这些纷争没什么可怕的,问题是咱们不去勤王,是不是,老百姓的嘴巴和那个史官史笔下面怎么写,这种事那是遗臭万年的事,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啊,对不对,老领导老朋友这种事咱不能做,就算里头有套,就算是个陷阱咱也得往下跳,知识分子都爱惜自己的羽毛,都爱惜自己的名声,咱们这样的人能办这种事吗?所以胡林翼也劝他,要往套里头跳,要往陷阱里跳。

甚至一向飞扬跋扈,一向脾气非常拧的曾国荃,曾国藩的弟弟这个时候也写信劝他要慎重,不要一意孤行,但是曾国藩这个人啊拧起来,比他的那几个弟弟还拧,曾国藩就打定主意先死托死扛,但这个死扛,和明着拒绝是一回事啊,是不是啊,好在曾国藩这个人啊,经常能不耻下问,集思广益,胸怀若谷这一点了不得,所以他百般无奈的时候,就向手底下的幕僚征求意见,曾国藩手底下的幕僚都是他的朋友,一般是他的朋友,甚至是学生下级,一听老师为难个个都献计献策,但这帮知识分子,都是很迂腐的知识分子,大家都主张这个时候,一定要去北上勤王是不是,这是原则问题,有的人就跟着瞎起哄瞎嚷嚷。曾国藩听了半天突然发现有个家伙一直没说话,他一看这人没说话就觉得这人一定有话说,但不能当着这么多人面说,一定要私底下跟他说,所以当时就退堂了回到屋,皱着眉头就等着这人来,果然过了几分钟这人来敲门了,这个是谁呢?

【画外音】如果拒绝勤王,不仅是抗旨不尊,而且还会留下千古骂名,如果去勤王就等于把自己苦心经营的精锐之师拱手让给他人,曾国藩怎肯舍得?就在曾国藩无奈之际,一个人敲开了曾国藩的房门,这个人是谁呢?他有何良策呢?

这就是曾国藩唯一认可的私淑弟子,他寄予重大期望,也是刻意培养的政治接班人李鸿章。李鸿章当时只不过是曾国藩幕府中的一个文字秘书,说这个李鸿章开门进来未说话先一笑,曾国藩是他老师吗,说老师我有一计,可让老师既不违心又不为难,曾国藩一听年轻人啊口出狂言,直接就问他,你说勤王一事改不改去啊,李鸿章的回答出乎曾国藩意料之外,李鸿章一笑说勤王之说老师明鉴,这个勤王之说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曾国藩一愣,此话何讲,这是什么意思啊?这个李鸿章说,老师你看这个勤王是为了什么,是因为皇上危急了,所以咱们得去勤王,但是皇上到底有没有危险呢?根本没危险,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英法联军他打进北京啊,他不是为了要皇上的命,他是为了要杀皇上占江山占土地吗?不是,洋人的特点是什么?他是为了追求利益来的,他是为了要白银要东西,他要东西,他要利益,只要他能得到利益的满足,他就会退兵的,况且咸丰临跑的时候,留一个人在北京这个人很关键,谁呢?奕,奕有个外号啊,他叫什么呢,他叫鬼子六啊,奕跟洋人的关系向来很好,而且擅长和洋人和谈,有奕在英法联军肯定最后能和谈成,所以勤王之说他是一句空话没必要,这个倒是出乎曾国藩意料之外,他没想到这一层。觉得眼前一亮,那就是说勤王没必要去了,李鸿章一听一摇头,老师你怎么能这么想,勤王不去那不是给天下骂名吗,咱们做人做到丢人丢到份了。曾国藩一听,勤王没意义还非得去,你这不是白说么,等于没说。曾国藩也是老谋深算啊,然后不说话,等着看李鸿章有什么想法,李鸿章也不说话很得意卖关子,后曾国藩一瞪他,他看老师一瞪他,微微一笑站起身来,也不说话到书案上拿起笔来写了八个大字,

哪八个大字呢叫“按兵请旨,切勿稍动”哎呀,曾国藩一看豁然开朗,这李鸿章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事过不了多久,北京那边鬼子六奕肯定和英法联军有个和谈,估计这会和谈都快差不多要成了,现在圣旨不是要调鲍超的霆军吗,直接去勤王吗这不太合常理,是不是。你应该赶快给咸丰请旨说勤王事关重大,一个鲍超只不过是我手下一员将领,恐怕不足以应命,我觉得应该湘军两大统领或者我曾国藩。或者胡林翼必须有一个人亲自带兵北上,来解救皇上您,那应该是我们做的事情对不对,至于是我曾国藩去呢?还是胡林翼去呢?这个的皇上您定夺,我们不好自己决定,所以赶快八百里加急公文请旨,李鸿章说这一请旨,然后旨意一回复,这一来一去他路上它得耗时间啊,所以这个时间,等到皇帝那边的旨意来了,我估计北京那边已经和谈了,这事就没意义了对不对,然后你看,咱们湘军的忠心也表了,到最后这个胜保的套子,你也不用跳进去了,其实你不用动。呀呀曾国藩一听,这孩子太聪明了,这小子太贼了,所以曾国藩特别喜欢李鸿章,李鸿章后来就是我们以前讲过是不是,反出师门好几次,背叛过老师,但是曾国藩都原谅他了,重点扶持他,把他扶上马还送一程,一直到帮他开辟了晚晴的李鸿章时代,然后就按李鸿章的说法,八百里加急公文赶快请旨,然后曾国藩还紧急调动了上万人马,随时整军待发做出一副随时北上勤王德样子,果然请旨公文才去还没批复回来,鬼子六奕不负李鸿章的重望,已经在北京和谈成功了,英法联军就是为了利益在火烧圆明园,大肆劫掠一番之后推出北京,然后朝廷下旨不用勤王乐,原地歇着就行了。从这件事以后曾国藩感慨啊,感慨万千所以他在日记里写过一段话:“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其庶己呼。”就是说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这不是事情为难你,就是别人刁难你,从古至今要办一些大事,总要面临这种困难艰苦,甚至是别人的蓄意刁难,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曾国藩说的很冠冕堂皇,他说是借这种事磨砺我的品性啊,说的很冠冕堂皇其实是什么?要训练自己,训练自己办事情的智慧,智慧说到底其实是什么呢?“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就是遇到困难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要多动脑,多化解少拒绝的一种智慧。但是曾国藩理解这个多化解少拒绝,还不止这件事情。

【画外音】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甚至是被人刁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曾国藩曾在家书中提到“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郦波老师把曾国藩这个逆来顺受之法总结为六个字“多化解少拒绝”。

关于这个多化解少拒绝主要有三点,特别重要的内涵。首先第一个就是从那个系统的角度来看,简单的拒绝,往往会对一个系统造成破坏。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也太夸大了,曾国藩哪懂什么系统论啊。他那个时候还没有体系论,曾国藩不知道这个概念,但不代表他没有这个意识,曾国藩说,“大凡办一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处,一窃不通,则处处绑窒矣。”就是说办事的时候,这里头有许多环节他是一个整体,这里头就是一个矛盾汇集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处不通,一地方解决不好,满盘皆输,这个地方特别讲究做事的智慧方法得讲方法,不可凭意气,不能简单的拒绝了事。

简单的拒绝激化矛盾。不仅不会解决矛盾,很多时候还会激化矛盾,现在我们生活里头,很多人推崇一句话,要敢于说不,要敢于敢于拒绝,很多人推崇这句话,但我觉得过犹不及为什么呢?形式大于内容,胡林翼都劝他不能拒绝勤王。像嵇康怎么死的?正是简单的拒绝导致的。钟会有才,侍才傲物,推佘嵇康。嵇康却讨厌钟会,钟会写过《四本论》,想让嵇康看看,嵇康在家打铁,钟会不好意思进去,紧张,老远把书扔进去了,白己掉头就跑。嵇康看了吗?没下文。钟会不死心,一天又去找,这次还请了一帮文学青年,隆重地去,嵇康还在打铁。向秀在拉风箱。钟会们走到面前了,嵇康理都不理他们,钟会面子丢大了,掉头就走。嵇康说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怒了,回了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后来嵇康果然因吕安的冤屈作证,钟会唆使司马昭杀了二人。临刑前,三千太学生们上疏,鸣冤。钟会总算报仇了。嵇康弹琴《广陵散》,从容赴难。嵇康之死本因道不同不相与谋,而阮籍讲究得多,装傻。遇到这样的清况,就喝醉,司马昭也没办法了。嵇康是陕意思仇,为此送了生命,却不值得,这种拒绝难日角受。

第三,逆来顺受不早屈从,是化解。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大约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争圆融,行得通也。”一个聪明人要有志向,能达就是做事的智慧,圆融,像打太板一样。讲究四两拨千斤,踢皮球不解决问题,但太板却能解决问题。太极划动四两拨千斤,是化劲。这不是避让,退缩,为哭局境界的智慧。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喜欢安静,孩子在门前吵,一天老人说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热闹,让我觉得年轻了,为了感谢,每人一毛钱。第二天来得更多了,老人又出来了,今天每人只能五分钱了。第三天,只给一分钱了,小孩子们气喷了,再也不来给他制造热闹了。

下部02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

一代大儒曾国藩,有个非常有趣的外号,叫“曾三戒”。曾国藩之所以有这个外号,是因为他人生有三戒,其中第一戒,就是“戒多言”。曾国藩这样一个晚清中兴名臣,一个人才团队的首领,为什么要戒多言呢?先说一件小事,就是因为这件小事之后,他对自己提出这个三戒要求了。

当然他30多岁在北京当翰林院的学士,有一天他爹过生日,曾国藩请了几个朋友到家,给老爹过生日,他有一个好朋友,叫郑小姗,郑小珊这个人医术特别高明,所以平常啊,曾家有个什么头疼脑热啊,经常是小珊替他来看。这天给他爸过生日,请了这帮朋友来,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曾国藩,这个席间就和郑小珊口角起来,就吵起来。你说在这样一个时候,这个氛围下,那个郑小珊非常生气,但是又不好发作,曾国藩自己呢,得意洋洋,喋喋不休,说的话也很难听,后来郑小珊拂袖而去,走了。这个事后,他爹把他好好批评了一顿,好好埋怨了一顿。说你看看你都这么大人了,还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你像不像话你?然后后来过不了多久,他爹也走了,回老家了,不在他这儿住了。所以后来曾国藩痛定思痛,日记里头就写这个事,这事我有三大过错,首先就是自以为是。第二点,嘴上没把门的,得意忘形。第三点就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但是当时不知道控制,不明白自己已经错到什么地步了,还在强辩,还跟人争论不休,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所以,当时就给自己提出了这个要求,戒多言。正所谓言多必失,祸从

口出,从这一点来看,的确还是少说为妙。但是,在现代社会,能言善辩是一个人不可多得的优点,而且人们越来越提倡解放人性、张扬个性,遇事要敢于质疑,勇于争论,这样才能激发人的创新思维。从这一点看,又不能不说。那么,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曾国藩所说的“戒多言”到底是什么意思?会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什么样的启示?郦波老师又将如何为我们评点这三个字?敬请关注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郦波副教授,为我们精彩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第二集《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

(一代大儒曾国藩,有个非常有趣的外号,叫“曾三成”。曾国藩毛所以有这个外号,是因为他人生有三成,共中第一成,就是“戒多言”。正所谓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从这一点来看,的确还是少说为妙。但是,在现代社会,能言善苦辩是一个人不可多得的优点,而且人们越来越提倡解放人性、张杨个性,遇事要敢于质疑,勇于争论,这样才能激发人的创新思维。从这一点看,又不能不说。那么,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

曾国藩这样一个晚情中兴名臣,一个人才团队的首领,为什么要戒多言呢?先说一件小事,当然他朋多岁在北京当翰林院的学士,有一天他爹过生日,曾国藩请了几个朋友到家,给老爹过生日,他有一个好朋友,叫郑小姗,郑小珊这个人医术特别高明,所以平常啊,曾家有个什么头疼脑热啊,经常是小珊替他来看。这天给他爸过生日,请了这帮朋友来,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曾国藩席间就和郑小珊口角起来,就吵起来。你说在这样一个时候,在这个氛围下,那个郑小珊非常生气,但是又不好发作,曾国藩自己呢,得意佯佯,口黔果不休,说的话也很难听,后来郑小珊拂袖而去,企了。这个事后,他爹把他好好批评了一顿,好好埋怨了一顿。说你看看你都这么大人了,还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你像不像话你?然后后来过不了多久,他爹也走了,回老家了,不在他这儿住了。所以后来曾国藩痛定思痛,日记里头就写这个事,这事我有三大过错:首先就是太自以为是。第二点,嘴上没把门的,想到哪儿说到那儿,得意忘形。第三点就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但是当时不知道控制,不明白白己已经错到什么地步了,还在强辩,还跟人争论不休,到了不近人清的地步。作为儒家知识分子,

连恶言不出于口都做不到,所以,当时就给白己提出了这个要求,“戒多言”。本质是碰到矛盾时,不纠缠少争论。他弟弟曾国荃后来被任命为湖北巡抚,相当于省长,当时还有湖广总督,是上司,监视他的。原来的湖北巡抚是胡林翼,后来曾国荃来代了,这人牛,有时曾国藩的话都不听,到任后,巡抚有实权,一看官文这人没水平没把他当回事。官文恼,觉得曾国藩都让我三分,就想为难曾国荃,想了一个办法,当时湖北出现捻军起义军,官文保曾国荃去平定。这本是曾国荃应该干的事,朝廷准许了。任命曾国荃为帮办军务。曾国荃纳闷,官文怎么对我这么好呢?他愿意去,就写了谢恩的折子。要谢恩,搞不情应该谢到哪种地步,所娜写信给曾国藩,当时曾国藩在汀帷,曾国藩不让他写谢恩的,这不是什么主要职务。你这么大名爵,做个帮办军务,不算什么,千万别写。已然如此就照样去。嘱咐曾国荃记住给朝汇报军事时,千万别署名帮办军务。

曾国荃拿到信后一看,气脑了,好个官文,没安好心呀?按理,曾国藩提醒了,忍忍就得了。曾国荃的怒火表现出来,被丁守存看出来了,这人是贪官,是坏家伙,占着肥缺,把柄被官文查出来,就是他贪污的事实,并因此被敲榨了,弄得倾家荡产,丁守存一看机会来了,我这儿全力准备粮草,可是官文下令不准给准备。这在当时是大罪,破坏后勤,而且与肃顺有勾结,曾国全觉得有了实据,高兴坏了,可逮着了,来点实在的,列出十条罪状,准备写密折上奏官府。问题是曾国荃文化不高,是有想法,想告官文,不知道怎么写,刚巧来了个会写的,曾纪泽,这个大侄子。刚好来看他,曾国荃太高兴了,要侄子替他写。曾纪泽可是后来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就劝叔叔,是不是请示一下父亲曾国藩。曾国荃觉得不行,我不知道他?胆小泊事。这是为民造福呀,有事我担着。曾纪泽没法,只好章起笔来写,果然文成位鬼神,两大晾人处,列了十大罪状,勾结肃党,与军机大臣有秘密来住。打到一片,这个奏折上去,就是大炸弹。第二个晾人处是文风,他的文章写得漂亮,这时是没进官场,写的是文学创作,夸张与修饰,看上去是华而不实。曾国荃觉得好,真有才,加急上奏。这事,曾国荃是俏俏做的,但是曾国藩耳目多呀,知道了,挡不住了,临事冷静,赶陕让儿子重写一遍,让白己看看。送到江淮,傻眼了。然后赶陕回复弟弟,知道要坏争了。埋怨不是事。曾纪泽赶陕回老家,躲开是非,果然,这篇奏折到北京,惹起轩然大彼。军机处大臣全部被牵连。这文章是造谣是欺骗,慈禧也奇怪,她喜欢官员间斗争,她好制衡,也糊涂,派人去湖北调查。

过了两天,曾国藩与左宗某的密奏来了,曾国藩密保官文,左宗堂写的是官文这个坏透了应该查办。慈禧放心了,说明只是偶然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调走了官文,升了官。不了了之了。当时曾国藩没埋怨弟弟,后来痛定思痛,写信开导弟弟与儿子。“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许多人是因为品德不行而落得不好的名声。像尧的儿子丹朱人品坏,傲,喜欢跟人惹事,常折腾别人总是告人黑状,最后只能败亡。这话中有话,意思是你够奸诈的,会导致身败名裂的。对曾纪泽没过多批评,没太大责任,碰到矛盾要不纠缠少争论。但也要他引以为戒,“欲以口舌胜人,转而为人所不服也。”以后碰到矛盾不纠缠少争论。

三个理由:争论争下去往往导致意气之争,没有是非可言,只能全输。“彼此持论不合,反复辩话,余内有矜气,白是特甚,反疑别人不虚心,何以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也?”像夫妻吵架,总喜欢争对错,但是有对错吗?清官都难断家务事,到这种地步,没有是非可言。全错。只有不吵是对的,只要吵就是不对的。年前带儿子买炮仗,结果夫妻俩吵起来了,骂到想动手。所有人劝,好不容易劝了下来。难得,我就问儿子,是谁对谁错?本以为儿子认为是插队错,没想到他说当众这样吵多丢人。我特别感慨,孩子保存一种童贞,看得到最纯粹的东西。不论为什么争,只要进了口舌之争,就错了。二是争论的木质就是纠缠,是内耗,也没必要。曾国藩在家信中教训儿子,团队中争论也是内耗,“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喜欢争论的人,总会抑郁,总会埋怨,也伤自己。你能有好运气吗?对外争论更没必要。

第三,在曾国藩这儿不纠缠指意气之争,像方案与方法这种技术性的东西有必要,而因为利益之争是最没必要的。像这件事,有必要吗?不过官文是挖苦一下,这点事,闹出多大事来,不是意气吗?后来以弟弟,当年说过的话记得吗?让他三尺又何妨?张英当年在京城当官,收到家书,说家建房子,围墙与邻居起了争执,互相吵,老家人单势孤,写信让张英摆平邻居。张英回信就四

曾国藩家训名言

曾国藩家训名言 [标签:栏目] ,曾国藩家训名言 1、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2、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4、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5、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6、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不数见。 7、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9、侍亲以得欢为本。 10、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11、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12、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13、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4、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 1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6、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7、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18、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0、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21、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2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23、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24、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25、危急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着。 26、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7、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难。 28、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29、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3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张其智。 31、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32、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33、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求福;古人因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34、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35、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得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36、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 37、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38、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39、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40、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1、放开手,使开胆,不得瞻前顾后。 42、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43、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44、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4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46、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47、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48、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49、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50、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51、私心自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52、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 [标签:栏目]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2、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6、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难。 7、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8、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9、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0、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1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12、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13、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14、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15、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6、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7、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18、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19、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0、好谈己长只是浅。 2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2、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23、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4、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25、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26、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27、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28、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29、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30、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31、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2、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33、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34、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5、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36、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37、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38、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39、棘手事,需耐烦。千万忍耐,忍耐千万。 40、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41、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42、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43、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 44、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45、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46、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47、不轻进,不轻退。 48、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曾国藩名言摘抄

曾国藩名言摘抄 导读: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 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 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6、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 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9、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3、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5、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16、人生莫惧少时贫。 1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8、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9、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20、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曾国藩名言摘抄】 1.曾国藩名言名句 2.曾国藩名言大全 3.曾国藩的励志名言 4.曾国藩励志名言 5.曾国藩的名言佳句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年幼时修身自立,成年后封侯拜相,终成一代封疆大吏。当我们仰视这位一代豪杰的时候,却从他那一字一句质朴而真切告诫子孙自勉的家书中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儒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豪迈和智慧。拜网友所赐,将曾先生的家书中的部分语录整理出30条,以供来驿站小憩的朋友品读、回味、思考。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识己?修身齐家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二句,所谓守约也。 人世艰苦之境,宜以宽字自养。 棘手事,需耐烦。千万忍耐,忍耐千万。 心至苦,事至盛。 精神愈用则愈出,智慧愈苦则愈

明。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难。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得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私心自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渐弱。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凡世家弟子,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

头。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内心清静,自有远大。 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

有衰象。 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思与学不可偏废。 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为人须先立坚卓之志。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

曾国藩经典语录大全集

曾国藩经典语录大全集 寄语:曾国藩敢如此做,所凭借的也无非一“忠”字而已,所幸咸丰帝并非暴戾之人,阅后心服口服,对曾国藩予以褒奖。曾国藩最厉害的一点乃是带兵打仗,他虽文人出身,但在带兵方面却调度有方。曾国藩经典语录大全集分享给喜欢的读者,欢迎了解曾国藩,不一样的为人。 一、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二、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三、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四、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五、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保 六、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七、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八、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九、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十、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错乱。 十一、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十二、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十三、有其功,必有其效。 十四、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十五、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十六、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十七、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十八、憎我者祸,仇我者死,皆当生悲悯心。有一毫庆幸之心,便与心术有伤。十九、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二十、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二十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家勤则兴,人勤则健”。“侍亲以得欢为本”。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教育语录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 教育语录 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出生显赫,生在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最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翰林庶吉士,封一等毅勇侯,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在曾国藩的倡议下,清政府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所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含近1500封信集“的不得不看的育人经典名著---《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中共收录了曾国藩书信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孙之辈,所以涉及范围甚广,是自古以来被研究研习的著名教育典籍。今天我们就主要看一下其核心的4个方面的内容(俗称干货),以方便大家日后

在相夫教子、为人处世中熟知和运用。1.关于读书学习“业精之法在于专,读书应有恒心;读书贵在有常,学习贵在有恒。定要坚持‘看、读、写、作’。”其意思就是说,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工作都要专注、有恒心,读书要经常读,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且要贵在坚持。读书学习的时候也一定坚持“看、读、写、作”这四个法则。现在由于受到电子化设备的冲击,纸质书籍受到了极大的冷落,好在国家及有关教育部门提出大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等,还有社会上出现的《朗读者》、《约读书房》、《教子有方》等读书性质的节目、公司和协会,这对纸质书籍的保护和传播都是一件好事情。父母一定要多带孩子一起读书按照曾老说的,我们在读书上,不仅要多读书、读好书,还要认真看着读,读完最好是写一篇读后感。尤其是对孩子而言,读书的时候要让他们用“乾坤指”去读(伸直食指和中指,小拇指和无名指向前弯曲后由大拇指按住,掌心向上),这样读一遍相当于读两遍,可加深印象。然后孩子每读完一本书,都要让他们写读后感,哪怕总结几句话也行,这样就更能加深对书籍的印象以及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2.关于为人处世“大官之家不应讼涉公庭,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对绅士贵在奖之以好言,与人交往应酬须讲究礼节。”和那些当大官的不要在公堂法庭上去争辩(这个就很讽刺、很现实啊!);当官就好好当官,不要为了一己私念,就想着

曾国藩家训名言

曾国藩家训名言 曾国藩家训名言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理应“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 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仅仅浅。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曾国藩家训语录

曾国藩家训语录 导读:经典语录曾国藩家训语录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 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

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 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 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 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导读:本文是关于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

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

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 篇一: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俗话说,富贵过不了三代。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在清代末年,他自己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惟一的胜利。次子纪鸿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只可惜中年早逝。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也都成为教育家和学者。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其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无论工作怎样忙曾国藩都不忘教育子女。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在家庭中提倡勤俭谦劳精神,反对奢侈懒惰。曾国藩本人虽位列三公,但他对兄弟、子女总是严格要求。他从

不准许子女睡懒觉,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不准子女斥仆佣、轻慢邻居。在家教育子女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不能仗势欺人。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身教重于言教,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主要,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曾国藩教育子女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在封建社会谋出路的捷径就是做官,当时官僚子弟都想凭借权势挤入官场,曾国藩却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能做到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因此,自曾国藩兄弟之后,曾家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 导读: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全文。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曾国藩家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曾国藩家训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曾国藩家训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

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曾国藩家训:曾国藩不愿子孙为大官如何治家,历来是人们议论甚多的一个话题。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古人家风的形成,更多靠的是长辈与子孙的身体力行,而不是背诵“家训”。曾国藩(曾国藩家训)如何教育“官二代”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视。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教育九岁的儿子要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样的期许较之一般的俭朴教育显得境界更高。而后,曾大人直接教育儿子如何做:“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读书与做人,实质是相容并包的。通观曾国藩的一生,其言传身教对于曾氏家族的儿孙成才,以及家族可持续发展都奠定了扎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 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 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 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 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 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 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 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 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 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 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 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 2、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

曾国藩家训浓缩成句话够你指导人生了图文稿

曾国藩家训浓缩成句话够你指导人生了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曾国藩家训》浓缩成20句话,够你指导人生了!《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在介绍曾氏家训内容的同时,重点引导今人借鉴吸取有益成分。以下,摘自全书的精华部分,几分钟看完,你会有所顿悟。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3、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着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

《曾国藩家训》浓缩成20句话,够你指导人生了

《曾国藩家训》浓缩成20句话,够你指导人生了! 《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在介绍曾氏家训内容的同时,重点引导今人借鉴吸取有益成分。以下,摘自全书的精华部分,几分钟看完,你会有所顿悟。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3、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

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很晚才起床)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

曾国藩经典语录

曾国藩经典语录 居心不净,动辄疑人。人自无心,我徒烦扰。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人在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断割耳。 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血气盛,则克治难。欲养心者,先治其气。 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 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 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可得乎? 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习静,寡能者可以节劳。 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身有一身之气,元气者,生气也。能养生气,则日趋于盛矣。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谓之善学。 为己之学,成己所以成物,由本可以及末也。为人之学,徇人至于丧己,逐末而不知反本也。] 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学者能高众也,毋以胜人,行标俗也,毋以绳人,免矣。 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 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谨慎独处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光明正大,不要做见不得人的事,不要有卑鄙的思想。 主敬则身强就是无时无刻、事无大小,都要一心一意、恭恭敬敬的去做事、做人。 求仁则人悦就是要关心别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习劳则神钦就是要做个勤奋的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要贪图享受、虚度光阴。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国藩家训语录

曾国藩家训语录 李润良选编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引自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谕纪瑞》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引自《曾国藩家书》P.16 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机。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 引自《曾国藩绝学》P.3749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人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以之。引自《曾国藩家书》P.15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为师当严而有恒。 引自《曾国藩家书》P.63,71,299,1121 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引自《曾国藩心述手记》P.96 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家中养鱼、养狗、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以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