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17次限时训练历史试题(高补班)含答案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17次限时训练历史试题(高补班)含答案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17次限时训练历史试题(高补班)含答案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17次限时训练历史试题(高补班)含答案

高补部历史第17次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凡属违犯国法的行为必定为家法所不容,同样违犯家法的行为也为国法所难容”。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多在宗庙中接受国法和家法的制裁。这说明,当时

A.统治者极力推行严刑峻法

B.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

C.法律内容开始趋向宗法化

D.宗法秩序有待国家法律维护

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在私门”。这一变化

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

B.莫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

3.《盐铁论》记载:“汉初未伐胡、越之时,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行则服轭(驾车时套在性口路子上的曲木),止则就犁。”据此可知,汉初

A.社会经济走向调敝

B.犁耕技术得到普及

C.耕牛数量急剧减少

D.畜力农业得到发展

4.表1是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

时举行并亲自参与的科举考试)。据此可推知,唐代

A.士族阶层拥有科举特权

B.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

C.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

D.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养

5.宋代,一些商家每逢节日就采取促销活动,如东京汴梁,“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旌旗)。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这说明,当时

A.商品营销与民俗相结合

B.商家注重打造品牌效度

C.节日消费成为了新时尚

D.政府重视发展节日经济

6.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评论说、元代南戏剧本“句句是本色語(指民间用语),无今人时文气"。据此可知,元代南戏剧本

A.适应了市民文化需要

B.缺乏语言艺术的创新

C.继承了宋词艺术特色

D.多是民间艺人所创作

7.明代规定:凡内陶下达的诏旨以及经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的奏章,必须先抄送给監察部门的给事中,若内容有不恰当的,给事中则要求相应部门进行改正。此规定旨在

A.削弱内阁权力

B.加强皇权专制

C.防止篡改诏令

D.避免决策失误

8.20世纪初,清政府对原洋务企业进行了改制,如1903年规定江南制造总局在生产枪炮的同时,可以“制造矿务、农务及一切应用机器”。由此可知,当时改制

A.旨在解决企业资金困难

B.有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

C.意在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D.加重了企业的生产负担

9.1911年11月7日,《申报》在“自由谈”中写道民军“起事半月而得大省十余,名城巨镇数十,除武汉大战外,余皆兵不血刃。奇!”这说明,当时

A.清地方官员都倾向于革命

B.广大民众支持推翻清政府

C.民主共和已成为历史主流

D.革命没有造成社会大动荡

10.1923年12月,北京大学在一次民意测验中向:现在中国流行关于政治方面的各种主义,你相信哪种?”结果,社会主义得291票,资本主义得4票。这一结果表明

A.青年学生思想觉悟提高

B.中共加大了思想舆论宣传

C.人们渴望实现社会公平

D.国人普遍信仰马克思主义

11.图1是20世纪初晚清画报上登载的时事评论画《女士走马》,据此可知,当时

A.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杂陈

B.社会上崇洋风气日渐盛行

C.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新式的交通工具尚未出现

12.1940年11月,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作战计划中指出:

“1941年度为巩固华北,由华中向华北抽调约两师团,以便进行彻底扫荡。”这说明

A.日车企图实行以战养战政策

B.敌后抗战有力地牵制了日军

C.国民党抗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D.日军侵华的重心发生了转移

13.1954年,毛泽东在谈到宪法时说:“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这主要是因为该宪法

A.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原则

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

C.创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D.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过渡性

14.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中国文坛出现了“干预生活,暴露问题,掲露阴暗面”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新潮,演奏出了一段转调的乐章。这一“转调”主要是由于

A.“双百”方针促进了思想解放

B.三大改造丰富了创作内容

C.文艺家敢于揭露社会矛盾

D.“左”的文艺思想已清除

15.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外商重返中国,到1983年底,中外合资企业达到190家。这表明

A.国有企业改制取得初步成效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

C.社会经济中市场的因素增强

D.对外开放以引进外资为主体

16.古代罗马法中规定:法官在审理诉讼案件时,如果原告有欺作、胁迫等行为,被告如果也有可原谅的错误,法官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这一规定

A.提升了法官的司法权威

B.有利于维护诚信和公平

C.意在维护罗马公民利益

D.强化了人们的守法意识

17.16世纪,“财富历史性地集中到西班牙一边”,以致有人说“哪个国家同西班牙人做买卖越多,哪个国家的白银就越多”。这一现象足以说明

A.西班牙贸易引发了价格革命

B.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C.西班牙的财富没有转化资本

D.西班牙成为欧洲贸易中心

18.15世纪,意大利一些画家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人物对象,开始对解剖与透视进行研究,如达·芬奇就解剖过大约30具人体标本,并绘制了上百幅解剖画稿。这表明

A.人文精神出现严重缺失

B.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

C.科学与艺术走向了结合

D.艺术家要必备生物知识

19.图2是1990年英国、法国和德国城市人口增长率示意图。据此可知,此时期

A.英国城市化发展严重受挫

B.法国经济发展走向停滞

C.德国的经济实力远超英法

D.德国工业化发展速度快

20.美国1787年宪法規定: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间,任何部门的官员不得兼职任何其他部门;任何部门不得行使属于任何其他部门的权力或支配任何其他部门的人员。此规定意在A.保证各部门权力的独立 B.强化各部门官员专职化

C.防范各级官员滋生腐败

D.提高各部门的行政效率

21.罗斯福认为,建筑业是“一个对从水泥到电器等其他行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的

行业”,为此在新政期间大力兴办了以建筑业为主的公共工程。由此可知,当时发展建筑业A.旨在保证公共工程的建设 B.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增长

C.抑制了其他工业部门发展

D.减轻了政府财政经济负担

22.苏联《外交史》中写道,“苏联曾不止一次地建议美国撤除设在他国领土上的外国军事基地,但这些建议都遭到拒绝”,所以苏联在1962年使“美国人知道自己的国土和人民遭受威胁是什么味道”。据此可知,当时

A.国际局势走向了空前紧张

B.美国的冷战政策遭到失败

C.苏联军事力量已超过美国

D.美苏对抗开始转向全球化

23.1951年,法国、西德等6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欧洲联合从项目单一的煤钢联营日益发展成集政治、经济和安全为一体的“多元化联盟”。这一变化

A.根除了法德战争的隐患

B.促成了欧洲内部的团结

C.加速了国际旧秩序瓦解

D.适应了对外竞争的需要

24.法国作家尤奈斯库在1970年创作的话剧《秃头歌女》,全剧以闹剧的形式展示了家族生活的空虚无聊,一切都是混乱无序,荒诞不经。下列与此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25.1927年,斯大林发出指示,为有效收购粮食,需要对富农(实际上不只是富农)和破坏农业价格的投机分子采取特别的镇压措施。这说明在当时苏联

A.农业集体化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B.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破坏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社会矛盾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思维根深蒂固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18世纪中叶,英国公司不断派商船到宁波、定海一带贸易。这一活动引起清政府的注意,江浙为清朝财源之区和漕运重地,绝不容许在这里出现第二个澳门。清政府遂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收缩贸易口岸,把中西贸易限制在广州一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颁布“防范外夷五项规条”,重申广州一口通商的规定。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第五卷)

材料二同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年(1864-1894)出口净值由48,655千关两增至128,105千关两,增长了1.6倍多;进口净值由46,210千关两增至162,105千关两,增长了2.5倍。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出口值由128,105千关两增至377,338千关两,增加了约2倍;进口值由162,103千关两增至471,504千关两,增加了约2倍。

——摘编自陈振江主编《中国大通史》材料三1950年,中央贸易部设立了对苏联和新民主主义国家贸易的中国进口公司、经营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的中国进出口公司以及中国畜产、油脂、茶叶、蚕丝、矿产等国有外贸公司。1950年,国有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68.4%,到1952年则上升到92.8%,已占绝对优势。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限制对外贸易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对外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5分)

高补历史第17次限时训练答题卡

考号: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

26、

高补历史第17次限时训练参考答案

1.答案B法律体现了国家政治,家法(实际上也是宗法)体现的是宗法管理,对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两法并用说明当时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没有说明对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处以何种刑罚,不能说明“严刑峻法”,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法律对宗法秩序的维护,但并没有说明法律内容涉及宗法内容排除C项;材料内容反映了宗法秩序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不是有待于法律维护,排除D项

2.答案C由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学在王官”转向“学在私门”,这既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也有利于文化的下移,扩大平民知识分子的力量,从而促进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C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推动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而不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排除A项;B项夸大了这一转变的影响;“学在私门会形成不同的学术思想,加速的是学派思想的纷争,而不是融合,排除D项

3.答案D材料信息说明汉初农民不仅用牛耕地,还用马耕地,这是畜力农业发展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中的“牛马成群”不仅说明社会经济的繁荣,也说明耕牛数量的增多,排除A、C两项;材料信息只能说明犁耕技术的发展,不能说明得到普及,排除B项

4.答案B表格中无论是进士科、明经科还是制举考试,寒族人员都可以参加,说明当时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B项正确。尽管表格中士族阶层中举的人数最多,但不能说明拥有科举特权,只能说明士族阶层的中举率最高,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家族状况影响着中举率,但不是决定着中举率,科举考试的中举率是由才干决定的排除C项;政治素养体现在处理政治问题的能力上,D项材料不能说明

5.答案A材料表明,宋代商人借助节日活动进行商品促销,形成了商品营销与民俗相结合的节日经济,A项正确。品牌是有名号的,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品牌效应”,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说明节日消费已形成传统,并非刚刚兴起的新时尚,排除C 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态度,排除D项

6.答案A南戏剧本多用民间语言,这能让观众听得懂、听得明白,是适应市民文化需要的产物,A项正确。剧本使用民间用语,也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创新,排除B项;宋词中虽然有时也用民间用语,但整体上仍是“雅”文学剧本则是“俗”文学,两者不同,不能说明继承关系,排除C项;元代戏剧也多是知识分子创作的作品,排除D 项

7.答案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给事中作为监察部门起着诏令制定到执行的最后一道复查作用,这实际是为了确保诏令的科学性,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监察诏令的正确与否,并不涉及削弱内阁权力,排除A项;材料中的给事中可以驳回皇帝的诏令,说明对皇权也起着制约作用,而不是加强皇权专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诏令内容是否恰当的监察,与诏令是否被篡改无关,排除C项。

7.答案B根据材料中洋务企业改制的内容可知,此改制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决国内办厂所需的机器设备问题,从而有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所体现的承办商务制造,是指在能力范围内,可以进行,也可以不进行,所以改制与解决企业资金困难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意在发展国内企业,客观上会抵制西方经济侵略,但不是目的,排除C项;企业在承办商务制造时,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的不加重企业负担,排除D项

8.答案D材料信息反映了辛亥革命期间独立的十多省是以和平方式脱离清政府的,这种革命方式自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社会局势的稳定,D项正确。当时清朝地方官员只是部分倾向于革命,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中的“民军”是指革命军,并非广大民众,且辛亥革命是脱离民众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民主革命成为主流排除C项。

10.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北京大学的民意测验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思路点拨社会主义追求的是社会公平,民意测验中相信社会主义的占绝对多数票,说明人们渴望实现社会公平,C项正确。材料中的民意测验没有指明是针对青年学生的,不能说明青年学生思想觉悟是否提高,排除A项;当时中共刚诞生,且处于秘密活动中,不可能出现大规模舆论宣传的状况,排除B项;D项中的“普遍”表述过于夸大11.答案

命题透析本题以时事评论画《女士走马》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2019年广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19年广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 2. 《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 A .中央集权 B .官僚政治 C .君主专制 D .家国一体 3. 观察右图,票面中的主要人物是 A .毕昇 B .沈括 C .徐光启 D .李善兰 4.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两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能于进化有益”。下列理解准确的是 A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性质不同 B .新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变成旧文化 C .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东方文化 D .李大钊创造了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5.“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诗中描写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 B.北伐进军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 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 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 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中國古代四大發

2013年高考广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 ……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 .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 .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 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 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 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 A .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 .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 .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7.右示材料说明当时 A .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 .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 .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 .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 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 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 .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 .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 .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 .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 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 .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 .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 .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20.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 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 .君主专制 B .君主立宪制 C .共和制 D .无产阶级专政 21.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

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 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部制 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16.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 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 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 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 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 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19.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100所名校》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

2018-2019学年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二12月月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第II 卷(非选择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德尔斐神庙铭刻着古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警语。正是因为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现代人或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种种冲突,造成一个又一个悲剧。克服人类各种危机,需从这个根源入手。这方面文学大有可为,因其追问和塑造的恰恰是人的灵魂。 首先,文学要有自审意识。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卡夫卡在文学上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用荒诞、悖谬等非同寻常的手法,有效地揭去长期掩饰在人们身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生存的真实境况。难怪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卢卡契承认卡夫卡“属于更高层次的现实主义家族”。建立自审意识要以对人性的认识为基础。现代社会一方面脱离了基本的食物链式生存方式;一方面仍然带有食物链的标记,随时准备弱肉强食。伟大诗人歌德的《浮士德》,在主人公开拓进取的道路上始终有一个名叫梅菲斯特费勒斯的魔鬼伴随,诱使浮士德犯错甚至犯罪。这个故事隐喻着人类的进步,也隐喻着个人的成长。如何让“人”对自己的内心有所审视?剧作家迪伦马特在《老妇还乡》中采用了“精神围攻法”;他让年轻时犯有过失的主人公陷入猝不及防的精神围攻之中。绝望中他开始反省自己,决心用生命赎罪。于是这个人物形象不再猥琐,甚至涅槃出一种“庄严的气派”。 其次,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要以地球为背景建立一种大生命系统,关爱任何一种生命的现状与未来。优秀的作家不仅是思想家,还是预言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德柏林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山岳、海洋与巨人》,预言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掠夺带来的后果,这种思考极为深远。与此同时,文学需有大爱意识,应该具有人类良知。原子弹问世后,迪伦马特 写出了《物理学家》一剧,追问科学家:你是不顾一切地发明呢,还是以维护人类命运为前提呢?此剧让人不得不深刻反思。还有一种大爱体现于别样的人性关怀:一个在历史学家或法学家笔下的罪人,在文学家笔下,却很可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文学家有义务写出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可以说,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路有多长,人类认识自我的路就有多长。这一论断的确立当使经常鼓噪或担心“文学死了”的人们安稳入睡了。 (摘编自叶廷芳《文学当助人识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要从认识人本身入手避免危机出现,而追问塑造人灵魂的文学大有可为。 B .真正伟大的作家思想深远,能用各种非凡手段让人们认清生存的真实境况。 C .《老妇还乡》中采用“精神围攻法”是为了让“人”对自己的内心有所审视。 D .人的思想情感矛盾和复杂,文学家对罪人的看法与历史学家或法学家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助人和识己两方面,阐述了为克服人类危机,文学家应承担的任务。 B .文章第二段以例证和引证,证明文学要以认识人性为基础,培养自审意识。 C .文章面向未来,从深、广两个维度,阐述文学应关爱生命,关怀深层人性。 D .文章结尾用隽永的语言指出:人类永远在认识自我,而文学永远不会消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追问和塑造人的灵魂,人类才能避免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B .魔鬼始终伴随《浮士德》主人公,隐喻消极的一面伴随人类进步与个人成长。 C .迪伦马特《物理学家》中的追问,启发观众反思人性关怀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D .卡夫卡的现实主义属于更高层次,是因其揭开表象让人看清生存境况的真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元青花 杨海燕 淮安旧城改造,地下挖出许多古代残瓷碎片。 残瓷碎片虽然不完整,但它们让古玩爱好者们有了更多想象空间,他们据这些瓷片揣度它完整时的器形、补充出缺损的图案。如同面对断臂维纳斯。光头强和王大先生是此中高手,只要瞄一眼残瓷碎片,他俩能立马断出年代、窑口、是否有价值。 此卷只装 订 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广东历年英语高考真题及答案

广东历年英语高考真题及答案 高考来临,考生需要调整心态,放松心情,沉着答题,发挥水平。祝高考成功!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广东历年英语高考真题,仅供大家参考! 广东历年英语高考真题第Ⅰ卷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 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 分,满分30 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Here are Important Travel Notices from United Airlines, March 20, 2016 7:12 AM. Information is updated as it is received. ◆1. Travel and the Zika virus If you have a ticket for travel to a country affected by the Zika virus (as listed on the CDC website) and have concerns, please contact the United Customer Contact Center with any questions or changes to your reservation. Customers advised to avoid the affected regions based on CDC guidance may change their destination or travel date without a fee or may

2019届广东省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届广东省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如楚国眼界宽了,才产生了“问鼎中原”的野心,因此说明了“中原”本无“故主”。材料表明 A. 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 B. 中原并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C. 民族大融合催生出大一统观念 D. 天下观念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天下四方”是指一统,即统一天下。根据所学可知,“楚国”“问鼎中原”是在春秋时期,诸国混战促进民族交融催生大一统观念。故答案为C项。A项,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的表述与材料中“有学者认为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相符,但概括材料意思不全面,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该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天下观念是否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与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关,不能一概而论,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实验班)上学期期中 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__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3)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李白《行路难》中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和勇气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把韩愈的《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凡做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头上,一点不páng wù(________),便是敬。(2)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gé mó(________)起来。 (3)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________)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4)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zhèng zhòng qí shì(________)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老年水手走去。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他无偿为大家服务,不企盼 ..得到什么,因为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充实。 B.我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还过得去,是父亲厚实 ..的肩膀担起了全家人的生活。 C.在所有方案中,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建筑元素完美结合的三号方案无与伦比 ....。 D.那位南拳表演者,身手敏捷,出拳极快,扑朔迷离 ....,叫人目不暇接。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 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删掉“左右”) B.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提速”改为“普及”) C.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

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 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 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17.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录美洲的意义20.“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大抗议书》B.《权利法案》C.1787年美国宪法D.《人权宣言》21.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广东省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如楚国眼界宽了,才产生了“问鼎中原”的野心,因此说明了“中原”本无“故主”。材料表明 A. 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 B. 中原并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C. 民族大融合催生出大一统观念 D. 天下观念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天下四方”是指一统,即统一天下。根据所学可知,“楚国”“问鼎中原”是在春秋时期,诸国混战促进民族交融催生大一统观念。故答案为C项。A项,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的表述与材料中“有学者认为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相符,但概括材料意思不全面,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该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天下观念是否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与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关,不能一概而论,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020高考广东文综历史

2015广东·文综历史 12.(15·广东)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 13.(15·广东)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 14.(15·广东)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15.(15·广东)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6.(15·广东)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着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17.(15·广东)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表2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18.(15·广东)《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19.(15·广东)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20.(15·广东)“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大抗议书》B.《权利法案》C.1787年美国宪法D.《人权宣言》 21.(15·广东)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 22.(15·广东)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限时训练(5)语文试题

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一年级语文限时检测(五)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广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3.(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4.(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周周测题A卷(人教新课标,无答案)

廉江实验学校小学部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年级第十二周周测A卷 (本卷答题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一、我会读,还会写。(24分) fèi xū hùn luàn téng xiě qí tú ( ) ( ) ( ) ( ) wā jué jìng yǎng jǐn shèn jí duān ( ) ( ) ( ) ( ) chàn dǒu yuán quán yì rú jì wǎng ( ) ( ) () 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18分) 腼腆(diǎn tiǎn)打蔫(niān yān)龟裂(jūn ɡuī) 耽误(dān dānɡ)攥紧(zuàn zhuàn)凑足(zòu còu) 三、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关联词。(15分) 1、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告诉我今后做人的道理。2、我时常想起父亲说的一句话:“()发生什么事,我()会跟你在一起。”3、()母亲要锻炼我的独立生活能力,()要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四、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完成填空。(18分) 1、《地震中的父与子》所讲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市。 2、《慈母情深》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课文讲的是母亲在家庭极端贫穷,挣钱极端辛苦的情况下满足儿子的要求,使作者终于拥有了第一部小说《_________________》。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题目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精彩极了”在课文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会离我远去,____________面对 生活。我能帮助你的,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这几句话出自_____________的文章《》。

广东省高考方向确定试卷-历史及答案

广东省2021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试卷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宇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诗经》所记载的事件往往没有确切的地点、明确的时间,并缺乏严密的逻辑,但它依然可以反映出散落的历史真实。这表明《诗经》 A.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 B.对战国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C.集中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观念 D.源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 2.图1: 由以上司马迁对历史细节的记载可知,汉初 A.延续了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 B.思想大一统趋势开始出现 C.西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局面 D.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王朝 3.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A.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 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 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 4,有学者在诗词库中对宋明时期的诗、词、风、曲、骚、偈、联等文学体裁的作品进行关键字检索,得到表1结果。该结果可用于说明,宋至明 A.土地兼并日益加剧

广东省2021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2021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诗经》所记载的事件往往没有确切的地点、明确的时间,并缺乏严密的逻辑,但它依然可以反映出散落的历史真实。这表明《诗经》 A.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B.对战国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C.集中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观念D.源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 A.延续了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B.思想大一统趋势开始出现 C.西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局面D.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王朝 3. 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A.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 4. 有学者在诗词库中对宋明时期的诗、词、风、曲、骚、偈、联等文学体裁的朝代关键字作品数量 农3640 宋 商3270 农2100 明 商2760 A.土地兼并日益加剧B.文化艺术逐渐衰落 C.经世致用思潮兴起D.商品经济影响扩大 5. 清初大臣范文程说∶"治天下在于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基于上述认识,清朝

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B.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 C.实行轻徭薄赋政策D.延续议政王大臣会议 6. 19世纪70年代前后,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与香港、上海的海底电缆连接,横贯美国的太平洋铁路完工,俄国黑海海滨港口与东亚开始通航。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是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引发了南方的农民起义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7. 1918年上海《妇女杂志》刊登了现实主义小说《理性之家庭预算》,作者张慧中在小说中制定了以下预算表(如表)。由此可推知,张慧中 A.倡导妇女自立与解放B.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反对北洋政府的统治D.重视提高妇女政治权利 8. 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提出,要"放弃一切陈腐不合时代之经济观念""对于人民经济活动,从生产过程以迄最后消费,应作有体系之计划统制,并逐渐加强,使能全盘控制,以配合军事之应用。"据此推断,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A.苏联大力支援中国革命B.北伐战争不断取得胜利 C.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D.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9. 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为21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9%;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6%。引起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农村生活水平提升B.市场经济加快发展 C.第三产业发展较快D.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10. 恩格斯指出,雅典全盛时期,每个成年男性公民平均有18个奴隶,但是随着财富的集中,大批自由公民陷入贫困化,自由公民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与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也不会有成效,于是他们把整个雅典引向灭亡。恩格斯认为导致雅典灭亡的是 A.直接民主制度B.繁荣的工商业 C.发达的奴隶制D.公民的自尊心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周周测试题

廉江市实验学校小学部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语文第十四周测试卷 (本卷答题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20分) měi miào qīng róu gǎn shòu qì xī chén zhòng hé zòu dī dā liè rén máng rán dǒu dòng □ 二、比一比,组成词。(10分) 滴()吸()爱()哭()鸣()摘()级()受()器()鸡()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_”画出来。(8分) 汇.聚(huì hùi)潺.潺(chán cán)瞬.间(xùn shùn)黎.明(lí ní) 舒畅.(chàng yáng)凝.神(níng nín)呢.喃(ne ní ) 兀.立 (wù wú) 四、给句子加标点。(8分) 1、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 2、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3、怪不得他说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五、我会连。(10分) 力拔山兮气盖世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翻动乐曲 大风起兮云飞扬时不利兮骓不逝合奏树叶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挂满红枣 雅不逝兮可奈何白首方悔读书迟驮着树杈 黑发不知勤学早虞兮虞兮奈若何抖动羽毛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8分) 1、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 2、鸟最快活的时刻警惕性降低,所以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3、父亲有时喜欢鸟。()

4、《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是按先总后分的写作结构叙述的。() 七、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父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是刚调来的。老师不知道英子的情况。(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厚厚的鸟粪是珍贵的肥料。(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4、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精彩阅读。(26分)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__________ ,唱出__________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________,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__ ,合奏出一首雄伟的________,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______。 1、把选文补充完整。(6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温柔—( )好像—()力量—() 3、当微风拂过时,森林里会发出_____________ 的声音:当狂风吹起时,则会发出 _____________的声音。前者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____________ ,后者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8分) 4、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4分) 5、在大自然中,你还能听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一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017年广东卷高考历史真题 精品

2014年广东高考 文综历史试题 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 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13.唐代某诏令批判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D.?市?突破空间限制 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16.图6所示为1917可用于说明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1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 .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 .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 .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D .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放弃?一边倒?政策 D .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