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尔集团内部控制

海尔集团内部控制

海尔集团内部控制
海尔集团内部控制

海尔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我国在美上市公司遵循“萨班斯法案404条款”,但是很多公司的内部控制却远远没有达到该条款的要求。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案例将详细介绍已被公认为经典的海尔集团内部控制系统。海尔集团正是因为有如此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才得以在短短的几年间成为国内家电行业的旗舰,且成为较早走出国门并在国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中国企业。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二十几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海尔集团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产品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 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集团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 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

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目前,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海尔集团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即用八年的时间,以质量为中心,以冰箱为龙头实施名牌战略,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和资本优势。

第二,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2一1998年),即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地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从单一冰箱产品转移到白色家电,扩大了企业规模,形成了良好的应变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管理优势。

第三,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一-2005年),即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加速实施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三分之一”的策略,强化内部市场链,发挥员工的源头作用,整合市场资源,保持高速稳定发展,创立国际驰名的海尔品牌。

第四,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即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建本土化的海尔品牌,以效率打造全球第一竞争力,创世界级的全球化海尔品牌。在此阶段,海尔将致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运营力,完成从机遇利润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到多元文化的转变,实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海尔集团正全面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并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营销网点58 800个。在国内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均达到30%左右;在海外市场,海尔产品己进入欧洲12家大型连锁店、美国前10大连锁店。在美国和欧洲初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目标。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中城百老汇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举标志着海尔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战略又上升到新的阶段,海尔已经在美国树立起本土化的品牌形象。2003年8月20日,海尔霓虹灯广告在日本东京银座四丁目这一黄金地段点亮,这是中国企业在东京银座竖起的第一个广告牌,这也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影响力上升的标志。同时,海尔在海外美誉日渐扩大: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按公司销量统计,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按品牌销量统计,海尔跃升全球第一大白色家电品牌。

从2002年起,海尔着手创造新的资源,并在家居、通讯、软件、金融等领域大展身手。2003年,海尔获准主持制定四项国家标准,标志着海尔己经将企业间竞争由技术水平竞争、专利竞争转向标准竞争。2006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已经达到25.5%,

依然保持份额第一的地位。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且优势更加突出;在小家电市场上海尔表现稳健,以16%的市场份额蝉联小家电市场冠军;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目前,海尔累计申请专利突破7 000项(其中发明专利1 234项)。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15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397项。海尔“防电墙”技术正式成为电热水器新国家标准,海尔空调牵头制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安装规范”。在国际上,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等六项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海尔在管理和企业文化上的创新与贡献也引起了世界管理界的关注并获得了高度评价。海尔已有十多个案例分别被收进哈佛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等世界著名学府的MBA案例库,成为全球商学院的通用教材。

(一)组织机构和管理创新

海尔集团的组织机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发展需要来调整集团组织结构。起初,海尔实行总经理负责制。集团总部下设五个中心:规划发展中心、财务中心、资产运营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开发中心。集团内部形成适应经营特点的“联合舰队”体制框架,

下属企业也按《公司法》进行产权规范,建立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交叉持股、参股的多元投资主体的产权关系。集团兼并的18家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成分的企业,都与集团公司形成了出资与被出资的明晰的产权关系,集团内部建立和完善了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

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完全靠集团公司指挥每一个企业是不现实和低效率的。海尔又一次调整组织结构,改为符合国际化大企业结构扁平化、信息化、科学化的事业部制的管理模式。从而形成了责权明确的四个层次的管理体系,即集团总部是投资决策中心,各事业部是利润中心,生产工厂、公司为成本控制中心,员工为质量中心,各个层次各负其责。这一事业部制基础上的“联合舰队”模式,使每个加入海尔集团的单位都成为具有很强独立战斗力的舰只,既能各自为战,又是联合作战的一部分,最终实现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和的经营效果。以经营组织体系为例,各事业本部内部有自己的销售和进出口职能,各自负责本部的产品销售、出口和海外建厂的具体工作,在市场开拓中行使销售职能。集团总部设有集团销售中心,对各本部销售和进出口的工作实行监督、控制和指导,负责建立销售渠道,并举办各种集团层次的整体营销活动,在市场开拓中行使市场部的职能。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各本部销售和进出口战斗力,又能联合作战、整体进攻。海尔集团不仅在组织机构上不断开拓创新,而且在管理上也创建了很多新理念。其中一个重要

海尔集团环境分析报告

家电行业环境分析报告——海尔集团环境分析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潮中,家电行业的发展与增长也随之水涨船高:一方面,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产能呈大规模化发展,上千上万的生产基地层出不穷,产业不断完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合肥、武汉、芜湖等新兴产业基地的不断崛起;企业竞争日趋成熟,价格恶战趋缓,品牌、服务、产品、技术等诸多因素轮番上阵,短期内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家电业得制造中心。另一方面,国内涌现出来了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家电巨头,海尔、TCL海信、格力、美菱、春兰等企业除了国内市场树立了较有力的竞争优势,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分别在欧美等地开拓销售网络,并建立生产制造工厂,实现了“走出去”的发 展。 一、家电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 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各地收入水平差距也很大,导致家电市场的密集度和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从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家电行业的均衡持久发展。 2、经济环境 随着中国加入WTO,为本国家电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天地。加入WTO 意味着大家可以在一个公平互利的竞争环境中发展,这对我国家电企业的出口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正像康佳集团总经理陈伟荣所说“中国加入WTo 有利于拆除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壁垒,同时,电子巨头在中国市场也不会再有什么更加优惠的政策了,这更有利于我们在国内市场的竞争。” 3、技术 家电产品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其数字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导入,使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将满足不同阶层和家庭的消费需求,为家电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领域导入新的消费理念,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但我国家电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升级滞后的问题,在技术开发上与日本、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也成为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的瓶颈。 4、法律政策 从1998 年开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包括家电在内的耐用消费品已被列入银行创办的个人消费信贷新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市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家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家电下乡补贴政策。 任务环境分析 1、波特的五力模型 海尔集团的波特五力分析由5 个因素构成,即新进入者威胁,现有竞争者的抗衡,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侃价能力以及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五个因

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海尔网络营销环境分析

海尔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网络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 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各地收入水平差距也很大,导致家电市场的密集度和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从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家电行业的均衡持久发展。 2、经济环境 随着中国加入WTO,为本国家电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天地。加入WTO意味着大家可以在一个公平互利的竞争环境中发展,这对我国家电企业的出口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正像康佳集团总经理陈伟荣所说“中国加入WTO有利于拆除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壁垒,同时,电子巨头在中国市场也不会再有什么更加优惠的政策了,这更有利于我们在国内市场的竞争。” 3、技术 家电产品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其数字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导入,使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将满足不同阶层和家庭的消费需求,为家电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领域导入新的消费理念,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但我国家电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升级滞后的问题,在技术开发上与日本、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也成为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的瓶颈。 4、法律政策 从1998年开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

包括家电在内的耐用消费品已被列入银行创办的个人消费信贷新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市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家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家电下乡补贴政策。 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1、海尔的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技术战略联盟⑴国内利用高校科研力量 上海复且大学联合建立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上海交大联合建立“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话”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美国第二大专业软件开发商 2、企业创新能力 (一)战略创新 海尔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就确立了名牌战略,把提高质量而不是数量作为首要工作。第二阶段是多元化阶段,海尔从冰箱一种产品做到多个产品。第三阶段是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二)观念创新提出了“斜坡球体论”的管理理念;“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的“信誉第一”理念;“用户总是对的”和以客户需求为“真理唯一标准”理念;“先造人后造产品”理念;“二三等品就是废品”理念;“赛马不相马”理念。 (三)技术创新海尔运用技术创新形成自身核心技术优势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自我发展,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广电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二是与拥有互补优势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与联系,或兼并收购拥有某种

海尔集团内部控制

海尔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我国在美上市公司遵循“萨班斯法案404条款”,但是很多公司的内部控制却远远没有达到该条款的要求。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案例将详细介绍已被公认为经典的海尔集团内部控制系统。海尔集团正是因为有如此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才得以在短短的几年间成为国内家电行业的旗舰,且成为较早走出国门并在国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中国企业。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二十几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海尔集团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产品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 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集团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 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目前,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海尔集团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即用八年的时间,以质量为中心,以冰箱为龙头实施名牌战略,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和资本优势。 第二,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2一1998年),即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地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从单一冰箱产品转移到白色家电,扩大了企业规模,形成了良好的应变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管理优势。 第三,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一-2005年),即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加速实施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三分之一”的策略,强化内部市场链,发挥员工的源头作用,整合市场资源,保持高速稳定发展,创立国际驰名的海尔品牌。第四,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即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建本土化的海尔品牌,以效率打造全球第一竞争力,创世界级的全球化海尔品牌。在此阶段,海尔将致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运营力,完成从机遇利润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到多元文化的转变,实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海尔集团正全面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并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营销网点58 800个。在国内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均达到30%左右;在海外市场,海尔产品己进入欧洲12家大型连锁店、美国前10大连锁店。在美国和欧洲初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目标。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中城百老汇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举标志着海尔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战略又上升到新的阶段,海尔已经在美国树立起本土化的品牌形象。2003年8月20日,海尔霓虹灯广告在日本东京银座四丁目这一黄金地段点亮,这是中国企业在东京银座竖起的第一个广告牌,这也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影响力上升的标志。同时,海尔在海外美誉日渐扩大: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按公司销量统计,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按品牌销量统计,海尔跃升全球第一大白色家电品牌。 从2002年起,海尔着手创造新的资源,并在家居、通讯、软件、金融等领域大展身手。2003年,海尔获准主持制定四项国家标准,标志着海尔己经将企业间竞争由技术水平竞争、专利竞争

海尔集团环境分析报告

家电行业环境分析报告 ——海尔集团环境分析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潮中,家电行业的发展与增长也随之水涨船高:一方面,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产能呈大规模化发展,上千上万的生产基地层出不穷,产业不断完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合肥、武汉、芜湖等新兴产业基地的不断崛起;企业竞争日趋成熟,价格恶战趋缓,品牌、服务、产品、技术等诸多因素轮番上阵,短期内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家电业得制造中心。另一方面,国内涌现出来了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家电巨头,海尔、TCL、海信、格力、美菱、春兰等企业除了国内市场树立了较有力的竞争优势,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分别在欧美等地开拓销售网络,并建立生产制造工厂,实现了“走出去”的发展。 一、家电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 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各地收入水平差距也很大,导致家电市场的密集度和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从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家电行业的均衡持久发展。 2、经济环境 随着中国加入WTO,为本国家电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天地。加入WTO意味着大家可以在一个公平互利的竞争环境中发展,这对我国家电企业的出口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正像康佳集团总经理陈伟荣所说“中国加入WTO有利于拆除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壁垒,同时,电子巨头在中国市场也不会再有什么更加优惠的政策了,这更有利于我们在国内市场的竞争。” 3、技术 家电产品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其数字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导入,使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将满足不同阶层和家庭的消费需求,为家电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领域导入新的消费理念,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但我国家电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升级滞后的问题,在技术开发上与日本、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也成为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的瓶颈。 4、法律政策 从1998 年开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包括家电在内的耐用消费品已被列入银行创办的个人消费信贷新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市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家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家电下乡补贴政策。 二、任务环境分析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会计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找扣扣八0 五九九零七4 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浅析民营酒店预算控制 2 高校筹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 企业海外投资问题研究 5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6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研究——以三鹿集团为例 7 论中小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及其核算问题研究 9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 10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问题研究 11 企业并购财务整合研究 1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3 建材行业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4 融资决策对公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5 关于开征遗产赠与税的探讨 16 xx物流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17 某公司筹资风险与对策研究 18 增值税改革后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及影响分析 19 基于作业的全面预算应用研究 20 某公司存货管理问题的研究 21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22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纺织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23 增值税的相关会计问题研究

24 基金公司盈利模式及其风险分析 25 企业现金流管理问题研究——以某集团为例 26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27 基于时间价值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 28 作业成本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29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30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31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损益确认方面的差异研究 32 某装饰公司现金流管理研究 33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34 企业亏损内因及治理对策——以xx化工有限公司为例 3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37 我国CPA审计失败成因及对策 38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析 3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40 人力资本股权化与公司创新 41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 42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43 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44 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5 基于我国现状提出的政府环境审计对策建议 46 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47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48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49 YHD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0 基于EV 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xx为例 51 浅析增值税转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税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52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中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53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及审计对策

海尔集团经营环境分析

海尔集团经营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 1. 人口环境:随着人口的增加,市场规模越大,市场潜在需要增加;中国国内的人均收入的增加,海尔对此作出扩大生产需求,追求创新,生产出更多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 3. 自然环境:政府对自然环境管理的干预日益加强,最近国家针对国内形势,提出”家电下乡”政策.海尔也利用这次机会,参与这次政策活动,扩大自己在农村的市场.稳固自己的农村市场 4. 政治与法律环境:我国现在正处于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而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极其重视对科技的发展,因此海尔企业生产的种种科技高新的产品会受到政策的优惠,面临这种政治环境,对海尔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5. 经济环境:消费者收入提高,对冰箱等电器的需求量增加,市场扩大,所以海尔冰箱的市场需求增大,海尔的生产量也增大,质量等什么都在提升 6. 技术环境:海尔对产品质量和技术的不断超越 7. 社会文化环境:最近的几时年来,中国的社会环境的改变相当大。第一是人口的剧增现在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13.5亿,导致劳动力相对于国外很廉价,降低企业成本。第二则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海尔等企业的发展机会。第三点是价值观的改变,较以前的人,现在的人更舍得把钱花在使生活更舒适的产品上,这也给海尔一次发展的机会。微观环境

1. 企业内部环境:不断创新使海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强了消费者的信赖 2. 市场:海尔目前的市场主要是欧、亚、美主流消费者市场,市场格局是国内集中,走向国际化 3. 顾客:海尔的良好企业形象和制定的品牌战略与公众之间保有良好关系。 4. 竞争者:长虹,格兰仕,LG,索尼,松下等等 产品策略 1. 产品组合 多元化战略::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目前。海尔产品组合策略中除了家电、金融和信息产业,对外公开的产业还包括:药业、物流、生物工程、家居集成等等,甚至还经营着餐饮业、旅游、烟酒糖茶等“小生意”。现在海尔几乎制造“一切用电的东西”,而且还制造机器人、芯片、特种钢、以及电动剃须刀。对此,我认为海尔产品组合多元化不如精细化。 2品牌策略: 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从1984年到1991年,在7年的时间里,海尔只做了冰箱一个产品。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和传媒渠道来打造冰箱名牌“海尔”,从而使海尔品牌的高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得以不断提升。到1991年,海尔冰箱产量突破30万台,产值突破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1)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2009-7-28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

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华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在总裁周玉成的带领下华源集团13年间总资产猛增到567亿元,资产翻了404倍,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集团业务跳出纺织产业,拓展至农业机械、医药等全新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企大系”。进入21世纪以来,华源更以“大生命产业”示人,跃居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 但是2005年9月中旬,上海银行对华源一笔1.8亿元贷款到期;此笔贷款是当年华源为收购上药集团而贷,因年初财政部检查事件,加之银行信贷整体收紧,作为华源最大贷款行之一的上海银行担心华源无力还贷,遂加紧催收贷款;从而引发了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国资委指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源集团做清产核资工作,清理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9月20日,华源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25亿元,银行负债高达251.14亿元(其中子公司为209.86亿元,母公司为41.28亿元)。另一方面,旗下8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合计高达73.36亿元,即这些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几乎已被掏空。据财政部2005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披露:中国华源集团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属子公司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导致报表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案例简评:华源集团13年来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支撑,在其日益陌生的产业领域,不断“并购-重组-上市-整合”,实则是有并购无重组、有上市无整合。华源集团长期以来以短贷长投支撑其快速扩张,最终引发整个集团资金链的断裂。 华源集团事件的核心原因:(1)过度投资引发过度负债,投资项目收益率低、负债率高,说明华源集团战略决策的失误;(2)并购无重组、上市无整合,说明华源集团的投资管理控制失效;(3)华源集团下属公司因融资和业绩压力而财务造假,应当是受到管理层的驱使。 (3)澳柯玛大股东资金占用 2006年4月14日,G澳柯玛(600336.SH)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公司接到青岛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青岛澳柯玛集团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处置事项的决定》,青岛市人民政府将采取措施化解澳柯玛集团面临的困难。至此,澳柯玛危机事件公开化。 澳柯玛危机的最直接导火索,就是母公司澳柯玛集团公司挪用上市公司19.47亿元资金。澳柯玛集团利用大股东优势,占用上市子公司的资金,用于非关联性多元化投资(包括家用电器、锂电池、电动自行车、海洋生物、房地产、金融投资等),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资金链断裂、巨额债务、高层变动、投资失误、多元化困局等众多因素,使得澳柯玛形势异常危急。

海尔集团战略分析

海尔集团战略分析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二班姓名:薛灿灿 学号:0316

海尔集团战略分析 一、公司简介 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经过30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秉承锐意进取的海尔文化,不拘泥于现有的家电行业的产品与服务形式,在工作中不断求新求变,积极拓展业务新领域,开辟现代生活解决方案的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引领现代生活方式的新潮流,以创新独到的方式全面优化生活和环境质量。截至2009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 2009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129所希望小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二、企业战略

(一)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时代机遇:国家实行改革开放 一般企业做法:只注重产量,而忽视了质量 海尔创新做法: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 海尔管理创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和设备,包括海尔。那时,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努力上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海尔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当家电市场供大于求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

从海尔集团看集团风险管控

从海尔集团看集团风险管控 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海尔之所以能在逆市中取得更上一层楼的佳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多年里强化并创新风险管控。 200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2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海外营业额同比增长9.8%,利润同比增长20.6%,目前海尔集团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这样一组数据,无疑勾勒出了在全球危机尤其是在国内制造业危机的寒冬之下的一抹盎然春意。 海尔今天的这一切得益于其十分注重吸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重视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我们认为,所有风险的源头可以说是战略,确定战略的时候,就锁定了全部风险。企业里的风险可以通过这么一些手法进行有效的规避: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人事管理、有效授权、投资管理和风险监控,制定风险管理体系以量化各项企业风险,制定风险防范的办法,降低经营的风险。 以海尔的具体风险管理措施来看: 战略层风险管理

集团化、国际化:目前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贸易公司与设计中心,全球有10多个工业园,这么大的规模如果不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的风险将非常大。 在国际化运作中,海尔的理念是“出口创牌”,战略分为三步:“走出去”、“走进去”和“走上去”,“走出去”仅仅是把产品出口到海外;“走进去”则是应成为在当地被认可的产品,进入到当地连锁,在当地设计,为当地用户服务;“走上去”则是成为当地的名牌。在国际扩张的路径上,海尔的手段主要是:整体兼并、投资控股、品牌运作和虚拟经营。海尔兼并扩张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总体一定要大于局部之和”,必须兼并一个成功一个,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挖掘企业重组后的潜能,以此作为并购风险规避的基石和保障。 海尔集团作为全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于2000年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成立集团财务公司,并于2002年6月获准成立,是全国首批获准经营全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本外币业务经营范围的财务公司之一。 海尔总裁杨绵绵称,财务公司是海尔集团业务流程再造的助推器,是资金流整合的金融载体,也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的金融工具,它的出现实现了资金与资产的双向增值。截至2008年,历经6年的发展,海尔财务公司已初步完成了由一个单纯的资金集中管理服务商到一个集约化金融服务、集团化金融管理、集成化金融支持三位一体的海尔特色金融服务综合供应商的蜕变,构筑了海

格力电器内部控制报告全解

格力电器内部控制报告全解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 制分析报告 班级:j120313 组别:第一组(吕晓艳j12031305 贾淳奥j12031319 徐燕飞j12031320 陈佳华j12031321 葛俊杰j12031334 邵逸飞j12031336 岑冠男j12031323 滕佳菲j12031328)

目录 前言 (4) 1.组织结构 (6) 1.1格力组织结构 (6) 1.2格力组织构架设计 (7) 1.3治理结构与内部机构的关系 (9) 2.发展战略 (10) 2.1发展战略的调整 (10) 2.2影响格力电器发展战略因素 (12) 2.2.1 影响因素 (12) 2.2.2外部环境分析 (13) 2.2.3 企业内部资源分析 (20) 2.3 发展战略的实施 (22) 2.3.1. SWOT矩阵分析 (22) 2.3.2. 战略方案选择 (23) 2.3.3战略实施与战略控制 (25) 3人力资源 (26) 3.1人力资源战略 (26) 3.2领导管理风格 (27) 3.3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9) 4. 社会责任 (31) 4.1依法纳税回馈社会 (31) 4.2积极解决涉及社会就业问题 (32) 4.3打造循环经济,落实节能减排改造项目 (34) 5.企业文化 (36) 5.1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36) 5.2企业精神 (37) 5.3管理和经营理念 (37)

前言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09年销售收入426.37亿元,连续9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5年全球销量领先。该企业是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旗下的一家大型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 在公司战略的制定过程及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往往会存在诸多风险,为了进一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者强调风险管理, 并制定及落实相关的保障措施,这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要求公司上至董事会、管理层,下至全体员工,都要参与其中。确保财务报告及经营信息可靠,日常经营活动有效及高效,资产安全,这是内部控制实施的三大基本目标。在企业运作

海尔营销环境分析

海尔营销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 1.人口环境:随着人口的增加,市场规模越大,市场潜在需要增加;中国国内的人 均收入的增加,海尔对此作出扩大生产需求,追求创新,生产出更多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 2.. 3.自然环境:政府对自然环境管理的干预日益加强,最近国家针对国内形势, 提出”家电下乡”政策.海尔也利用这次机会,参与这次政策活动,扩大自己在农村的市场.稳固自己的农村市场 4.政治与法律环境:我国现在正处于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而在十一五期间, 我国极其重视对科技的发展,因此海尔企业生产的种种科技高新的产品会受到政策的优惠,面临这种政治环境,对海尔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5.经济环境:消费者收入提高,对冰箱等电器的需求量增加,市场扩大,所以海尔 冰箱的市场需求增大,海尔的生产量也增大,质量等什么都在提升 6.技术环境:海尔对产品质量和技术的不断超越 7.社会文化环境:最近的几时年来,中国的社会环境的改变相当大。第一是人 口的剧增现在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13.5亿,导致劳动力相对于国外很廉价,降低企业成本。第二则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海尔等企业的发展机会。第三点是价值观的改变,较以前的人,现在的人更舍得把钱花在使生活更舒适的产品上,这也给海尔一次发展的机会。 微观环境 1.企业内部环境:不断创新使海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进一步加 强了消费者的信赖 2.市场:海尔目前的市场主要是欧、亚、美主流消费者市场,市场格局是国内 集中,走向国际化 3.顾客:海尔的良好企业形象和制定的品牌战略与公众之间保有良好关系。 4.竞争者:长虹,格兰仕,LG,索尼,松下等等 产品策略 1.产品组合 多元化战略::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 年只有冰箱,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目前。 海尔产品组合策略中除了家电、金融和信息产业,对外公开的产业还包括:药业、物流、生物工程、家居集成等等,甚至还经营着餐饮业、旅游、烟酒糖茶等“小生意”。现在海尔几乎制造“一切用电的东西”,而且还制造机器人、芯片、特种钢、以及电动剃须刀。对此,我认为海尔产品组合多元化不如精细化。 2品牌策略: 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从1984年到1991年,在7年的时间里,海尔只做了冰箱一个产品。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和传媒渠道来打造冰箱名牌“海尔”,从而使海尔品牌的高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得以不断提升。到1991年,

关于海尔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报告

关于海尔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报告 人员招聘 海尔对于新员工的应聘条件:新招学生又分技术和管理人员从国内知名大学招聘,要求是班内综合排名在前5位,大学英语六级以上,学士学位;一线操作人员从山东、河南、山西和江西招收农村籍技校生。社会招聘的条件是行业精英,无不良记录,坚决否定跳槽率高的人员 一、培训 海尔的多种培训形式 岗前培训:对所有的新人进行业务知识、企业文化、经营哲学、组织目标、价值观的培训。不确定岗位先轮流工作一定时间,再定岗建立员工组织归属感,集体主义,合作精神,为以后的高效管理奠定基础,此项工作由集团中心做。 岗位培训:半年到一年之后,岗位培训主要是业务能力培训。对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应尽的责任进行培训,此项工作由事业部做。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海尔所有的管理干部都有责任为下一级的干部及员工,设计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所有人员包括对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员工,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定出一个升迁,发展的个人规划,要有目标的工作。 转岗培训: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海尔采用转岗培训使员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 半脱产培训:对于骨干员工和管理人员,有计划安排人才以半脱产的方式,参加各种培训班。 出国考察培训:为了掌握国际高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利用各种机会,派出有关人员到国内外,参加各种专业研讨会、学术会议、科技博览会,出国进修。 3、新员工培训是好的开端 海尔大学是如何来培训新员工的?首先海尔会努力让新进公司的员工把心态端平,对于新员工顾及的待遇和条件等问题,海尔会给予肯定的满足,让新人把心放下,做到心里有底。

“新老大学生见面会是接下来的重要环节,老员工用自己在海尔的工作经历讲述对海尔的感受,使新员工尽量客观地认识海尔。同时,一些部门的领导也会出席,他们努力解决新人心中的疑问,在面对面的沟通中不回避海尔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鼓励新员工也发现和提出问题。这种沟通和交流使新员工真正把心态端平放稳,认识到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企业就是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关键是认清这些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还是机制本身的问题,让新员工正视海尔内部存在的问题,不走极端。 另外海尔还鼓励新员工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否合理,让员工把话说出来是最好的解决矛盾的办法。海尔给新员工每人都发了“合理化建议卡,员工有什么想法,无论制度、管理、工作、生活等任何方面都可以提出来。对合理化的建议,海尔会立即采纳并实行,对提出人还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不适用的建议也给予积极回应,因为这会让员工知道自己的想法已经被考虑过,他们会有被尊重的感觉,更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4、海尔的个人生涯培训 海尔集团一直将培训工作放在首位,上至集团高层领导,下至车间一线操作工人,集团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为每个人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搭建了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提供了充分的培训机会,并实行培训与上岗资格相结合。 二、人才的开发 一、海尔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 1、“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的人”海尔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在总裁张瑞敏“走国际化的道路,创世界名牌”的思想指导下,海尔集团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取得了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其品牌价值不但稳定居中国家电业榜首,在国际市场的美誉度也越来越高。1997年,国家经贸委确定海尔为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的6家试点之一。海尔的国际化经营驶入快车道,在国际市场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海尔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这种环境下,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名牌,每一个员工首先应成为国际化的人才。因此,海尔集团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必须适应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大目标,为企业培养真正具备国际化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关于公司内部控制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的自我评估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本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本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故仅能对达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且,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亦可能随公司内、外部环境及经营情况的改变而改变。本公司内部控制设有检查监督机制,内控缺陷一经识别,本公司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本公司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考虑了以下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项要素。 一、内部环境 1、公司治理 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和与其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了公司章程、三会及各专门委员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形成了健全、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了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从制度上保障了公司经营行为的合法合规、真实有效、很好地促进了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 公司根据相关法律规章的变化及时对《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和《监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监管机构要求新定了《外部单位报送信息管理制度》、《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投资管理制度(试行)》,保证了公司内控制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按照《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制度规定履行职责,《公司章程》明确了应由股东大会审议的重大事项。《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对股东大会的职权范围、召开条件和方式、表决方式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公司股东大会召开、议案审议、表决等程序合法、合理、规范。

浅析我国家电企业的内部控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 (1) Keywords (1) 一、引言 (1) 二、我国家电公司部控制概述 (2) 2、家用电器企业的部控制现状 (4) 三、我国家电企业部控制的存在问题 (4) 2、风险意识不强 (5) 3、信息沟通不畅 (5) 4、监督活动缺乏 (5) 四、我国家电企业部控制的成功经验 (6) 1、组织结构完善 (6) 2、严格的授权和责任控制体系 (6) 3、将ERP财务控制软件作为控核心 (7) 4、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7) 5、完善的人力资源控制体系 (8) 6、企业文化建设 (8) 1、增强审计独立性,防止舞弊现象发生 (8) 2、建立健全连锁门店物流配送系统 (9) 3、加强公司部组织结构完善 (9) 4、第三方监督必不可少 (9)

浅析我国家电企业的部控制 工商大学会计学(ACCA方向)专业 2011级一班罗璇 指导老师黄辉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器行业由于独特的行业性质,经营活动的好坏与企业部控制的强弱息息相关,一些由于部控制失效而导致公司经营失败案列引发了对加强部控制的讨论。本文从部控制审计的概念及其风险的来源入手,简述了家电企业的部控制的特征及行业特点.分析当前我国家电企业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海尔集团部控制 成功的案例与凌达公司部控制失败的案例对比,就如何加强中国家电行业的部控制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首先公司应对部环境具备风险意识,做出准确的风险评估及时侦 察出风险.其次,公司应具有完善的组织结构,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人力资源控制体系,健康的企业文化建设等.最后,企业应保持信息沟通流畅,监督活动严格得到执行 关键词:部控制;家电企业;规措施;控五要素 Abstrac t: Recent years,due to the unique nature of China's electronics industry.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ength of the enterprise’s internal control, some bad company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failure triggered discuss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activities. The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and its sources of risk, and describes the household appliance enterprise’s internal control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Then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companies. Compared successful cases in the haier group with failure case in Lingda compan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its own viewpoint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Chinese household appliances industry’s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that is, firstly, company should have rick awareness about internal environment, making an accurate assessment of risk. secondly, the company should have perfec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trict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d excellent human resources control system and healthy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10826699.html,stly, enterprises should keep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mooth and implement a sound supervision.. Keywords: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home appliance; standards measures;five elements of internal control 一、引言

海尔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毕业论文海尔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学生姓名:陈倩仪 学号:110400210 年级专业:二○一一级物流管理方向指导老师:杨慧芳 系别:经济与贸易系 湖南·长沙 二O一四年三月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1海尔公司的概况 (3) 2海尔公司内外部环境战略的意义 (4) 2.1品牌战略 (4) 2.1.1多元化战略 (4) 2.1.2国际化战略 (5) 2.1.3组织创新 (5) 2.1.4技术创新 (5) 3海尔公司营销策略分析的问题与对策 (6) 3.1盲目品牌拓展阻碍了品牌的持续成长 (6) 3.1.1海尔公司营销策略分析存在的问题 (7) 3.1.2海尔公司营销策略分析解决的对策 (8) 4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8)

海尔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作者:陈倩仪 指导老师:杨慧芳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11级物流2班,长沙 410151) 摘要:本文从实物资源、人力资源、无形资源、企业文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国内的宏观环境和跨国经营几个方面分析了海尔的企业内外部资源的竞争优势。还运用了SWOT战略分析方法,结合企业的相关数据对企业内外部进行分析,总结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最后为海尔公司提出相关战略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海尔、战略分析、营销策略 海尔的企业竞争力,已经可以和国际著名家电企业比肩。1997年,在美国《家电》杂志公布的全球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中,海尔集团名列榜首,超过了GE、西门子等世界著名的家电企业。本文从实物资源,人力资源,无形资源,企业文化,企业组织结构,国内的宏观环境和跨国经营几个方面分析了海尔的企业内外部资源的竞争优势。 一、海尔公司的概况 海尔创立于1984年,经过29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白电第一品牌。201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1803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08亿元,利润增幅是收入增幅的2倍。据消费市场权威调查机构欧睿国际数据,海尔连续五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在美国波士顿(BCG)管理咨询公司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中,海尔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来自中国的企业;并且位居消费及零售类企业榜首。 海尔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