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令狐采学

DZ/T 0223—2004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

为了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建设,制定本规程。

1 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崩塌、滑坡(含崩滑危岩体,统称崩滑体,下同)变形和泥石流活动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等技术要求,以及变形破坏或活动预报等。

1.2 本规范适用于已经发生过且可能继续或再次发生崩滑变形破坏和泥石流活动的监测,以及有可能发生崩滑的自然的或人工的斜坡变形破坏和泥石流活动的沟槽(或斜坡)的监测。

2 引用标准

ZBDl4001—89《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万~1∶100万)

ZBD 14002—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1∶20万)

ZBDl4003—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DZ/T0060—93《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1∶50万)

GB12328—90《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3 术语

3.1 崩塌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与地质条件下,组成斜坡的部分岩土体,在以重力为主的作用下,向下(多数悬空)崩落的块体运动。规模大的称山崩。有可能崩落的岩体称危岩体。

3.2 滑坡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与地质条件下,组成斜坡的部分岩土体,在以重力为主的作用下,沿斜坡内部一定的软弱面(带,一个或多个)发生剪切而产生的整体下滑破坏。滑坡的下滑速度,一般较慢,但有的为高速。

3.3 泥石流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与地质条件下,沟谷中或斜坡上,饱含大量泥土和大小石块等固、液两相流体,呈粘性层流或稀性紊流。泥石流形成、爆发的主要条件是:有利的地形,丰富的土石固体物质,大量且集中的水源。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之间,都有一些过渡类型,详见附录。它们往往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强。

3.4 地质环境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组成的体系,主体由岩石圈及其风化产物—土壤两大部分组成。

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是在最新造山运动与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后形成的。人类及其他生物依赖地质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活动又不断改变着地质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

3.5 地质灾害在自然和(或)人为因素作用或影响下,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安全与发展的地质事件,统称地质灾害。狭义的定义是:在自然和(或)人为因素作用下或影响下,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建设和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按致灾速度,地质灾害可以分为突发性的和缓慢性的两大类。

4 总则

4.1 监测目的与任务

4.1.1 研究崩滑体、泥石流的地质环境、类型、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活动方式和诱发其变形破坏或活动的主要因素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稳定性。为地区经济开发规划和建设计划提供资料,促进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4.1.2研究和掌握崩滑体变形破坏与泥石流活动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灾害防治提供资料,并指导防治工程施工,检验防治工程效果,保证防治工程质量和效益。

4.1.3研究、制定崩滑体变形破坏判据和泥石流活动判据,及时地按程序进行预报。预报灾害发生、发展及其时间、空间和强度,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

4.2监测站(点)等级划分

4.2.1崩滑体、泥石流监测站(点),按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划分成三级,见表4.2.1。

4.2.2所处位置同等重要的崩滑体、泥石流,在每一级内按其规模大小分为三等,见表4.2.2。

4.2.3未列入专门监测对象又有一定活动性的崩滑体、泥石流,可列入群(众)测群(众)防对象,发动、组织当地居民进行监测,专业监测部门负责技术指导。

5 基本要求

5.1对确定进行监测的崩滑体和泥石流,必须有相应的地质调(勘)查等资料做依据。这些资料是:

5.1.1地质调(勘)查报告(或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a.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运动,水文地质条件等。

b.崩滑体、泥石流的特征与成因,包括:规模、类型和一般特征,形成条件和发育过程,变形或活动特征等。

c. 崩滑体、泥石流的稳定性评价,包括: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稳定性计算、试验成果和综合评价,进一步变形破坏或活动的方式、规模和主要诱发因素与影响因素等。

5.1.2崩滑体、泥石流所在地区和影响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规划资料。

5.1.3尽可能详细的能满足监测点、网布设的地形图、地质图(含平面图和剖面图)和附近建设现状与规划图。

5.2崩滑体、泥石流监测站(点)布设之前,应有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书,监测单位根据任务书编制监测设计书。

监测设计书的内容包括:任务来源和监测的重要性,自然

条件和地质环境,崩滑体、泥石流的特征、成因和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成果,监测精度要求,监测内容论证和确定,监测方法选定,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变形破坏或活动判据和预报方案,监测经费预算。

监测设计书应通过下达任务的上级部门的审批。

5.3监测内容的确定原则是:

5.3.1根据崩滑体、泥石流赋存条件、地质特征和变形、活动的主要因素与相关因素。

5.3.2根据崩滑体变形破坏的可能方式和泥石流活动的可能方式。

5.3.3根据崩滑体变形阶段、变形量和泥石流发育阶段。

5.3.4根据崩滑体、泥石流稳定性评价的需要和预报模型、判据的需要。

5.3.5I级监测站(点)和有条件的Ⅱ级监测站(点)的监测内容,应尽可能齐全。并均随其发展过程和状况逐渐齐全、拓宽、加深或逐渐减少、撤销。受其他条件限制时,应按少而精的原则确定,抓着主要因素,监测绝对位移和变形、活动的主要相关因素。

5.4崩滑体、泥石流的监测方法,应在监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其重要性和危害性、监测环境优劣情况和难易程度、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等,本着先进、直观、方便、快速、连续等原则确定。I级监测站(点)和有条件的Ⅱ级监测站(点)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和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监测。多种方法监测所取得的数据、资料,互相联系、互相校核、互相验证,并做出综合分析,取得可靠的结论。

5.5监测仪器、设备,应能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精确可靠;能适应环境条件,抗腐蚀能力强,受温度、冻融、风、水、雷电、振动等作用影响小,支架焊接徐变变形小;能保持仪器和传输线路

的长期稳定性与可靠性,故障少,并便于维护和更换。监测仪器、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

5.6在经济、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实现监测数据采集自动化和实时监测。自动化监测仪器、设备、应有自检、自校功能,或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人工检查、校正,确保长期稳定。在自动化监测和同时,仍应适当地进行人工监测,保证在自动化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观测数据不致中断。

5.7崩滑体变形监测精度,根据其变形量确定。一般情况下,监测误差应小于变形量1/5~1/10。

5.8及时进行监测资料的编录、整理和分析研究。在有条件的监测站(点)应尽可能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资料的编录、整理和分析研究。

5.9及时进行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和泥石流发生、发展、爆发预报。预报分为预测(或中长期预报一年以上)、预报(或短期预报,一年至几天)、警报(或临发预报,几天至几十分钟)。预测和一个月以上的预报,在月报、季报、年报中提出;一个月以下的预报和警报,随时出现随时提出,以专报形式提交。向社会发布的预报,由政府发布。

6 崩塌与滑坡监测

6.1 监测内容

6.1.1 崩滑体监测的内容,分为变形监测、相关因素监测、宏观前兆监测。

6.1.2崩滑体变形监测。一般包括位移监测和倾斜监测,以及与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监测。

6.1.2.1位移监测。分为地表的和地下(钻孔、平硐内等)的绝对位

移监测和相对位移监测,是体监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内容。

a.绝对位移监测。监测崩滑体的三维(X、Y、Z)位移量、位移方向与位移速率。

b.相对位移监测。监测崩滑体重点变形部位、裂缝、崩滑带等点与点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包括张开、闭合、错动、抬升、下沉等。

6.1.2.2倾斜监测。分为地面倾斜监测和地下(平硐、竖井、钻孔等)倾斜监测,主要用以监测崩滑体的角变位与倾倒、倾摆变形及切层蠕滑。

6.1.2.3与崩滑体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监测。一般包括地声监测、地应力监测和地温监测等。这些物理量不能直接反映变形量,但能反映变形强度,可配合其他监测,分析、掌握变形动态,进行崩滑变形破坏预报。

6.1.3崩滑体形成和变形相关因素监测。一般包含下列内容:

6.1.3.1地表水监测。监测与崩滑体形成和再活动有关的地表水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动态变化,以及地表水冲蚀情况和冲蚀作用对崩滑体的影响,研究地表水动态变化与崩滑体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进行地表水与崩滑体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6.1.3.2地下水监测。监测崩滑体范围内钻孔、井、硐、坑、盲沟等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量、水温、水质等动态变化;监测泉水的流量、水温、水质等动态变化:监测土体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等。研究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其与地表水、大气降水的关系,进行地下水与崩滑体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6.1.3.3气象监测。监测降水量、降雪量、融雪量、气温、蒸发量等,进行降水与崩滑体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6.1.3.4地震监测。监测附近及外围地震情况,分析地震强度及其发生时间、地点,评价其对崩滑体稳定性的影响。

6.1.3.5人类活动监测。监测与崩滑体的形成、再活动有关的人类工程活动,如洞掘、削坡、加载、爆破、振动、渗漏、水库或渠道水位变化等,并据以分析其对崩滑体稳定性的影响。

6.1.4崩滑体变形破坏宏观前兆监测。一般包含下列内容:

6.1.4.1宏观地形变监测。监测崩滑体变形破坏前,常常出现的地表裂缝和前缘岩土体局部坍塌、鼓胀、剪出,以及建筑物或农田、道路等的破坏等。测量其产出部位、变形量及其变形速率。

6.1.4.2宏观地声监听。监听在崩滑体变形破坏前,常常发出的宏观地声。它标志着岩石被剪断或滑带附近碎块石与其下伏滑床之间的剧烈摩擦,是崩滑体剧烈变形破坏的前兆。应监听其发出地段,并立即做出预报。

6.1.4.3动物异常观察。观察崩滑体变形破坏前,其上动物(鸡、狗、牛、羊、鼠、蛇等)常常出现的异常活动现象。动物异常是低频前兆地声(可听声范围以外)和微振动信号引起它们的敏感反映,一般出现在崩滑前数日或数小时。

6.1.4.4地表水和地下水宏观异常监测。监测崩滑体地表水、地下水水位突变(上升或下降)或水量突变(增大或减小),泉水突然消失、增大、变混或突然出现新泉等。它反应崩滑体变形破坏了原地下水、地表水的运动状态,一般出现在剧烈破坏前数日或数小时。

6.1.5崩滑体都应进行变形监测中绝对位移、相对位移监测和宏观前兆监测,以及主要相关因素监测;有条件时应进行变形监测中的其它监测。

6.1.6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崩滑体(参考附录1至附录5),其相关因

素监测的重点内容是:

6.1.6.1降雨型土质崩滑体,应重点监测地下水、地表水和降水动态变化等内容;降雨型岩质崩滑体,除监测上述内容外,还应重点监测裂缝的充水情况、充水高度等。

6.1.6.2冲蚀型及明挖型崩滑体,应重点监测:前缘的冲蚀(或开挖)情况,坡脚被切割的宽度、高度、倾角及其变化情况,坡顶及谷肩处裂缝发育程度与充水情况,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6.1.6.3洞掘型崩滑体,应进行倾斜监测、地声监测和井下地压监测。地压监测包括:顶板(老顶)下沉量及岩层倾角变化,顶板冒落、侧帮鼓帮或剪切,支架变形和位移,底鼓等。有条件时应进行支架上压力值的监测。

6.1.6.4土质崩滑体,可不进行地声监测和地应力监测,顺层滑坡(滑移一弯曲型除外),可不进行地面倾斜监测。

6.2监测方法

6.2.1崩滑体变形监测方法,分为简易监测、地表仪器监测、地下仪器监测和与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监测等。

6.2.2崩滑体变形简易监测,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常用的方法有:

6.2.2.1在裂缝两侧或滑面两侧(或上下)插筋(木筋、钢筋等)、埋桩(混凝土桩、石桩等)或标记,用钢尺量测其变形情况。

6.2.2.2在裂缝上或滑带上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玻璃片等,监测其变形情况。

6.2.2.3在平硐、竖井内或地表地形适合部位,在滑面之上或裂缝一侧吊设垂锤,监测其变形情况。

这些方法简便、直观、可靠,投入快,成本低,便于普及,

且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缺点是精度稍差,信息量较少。

6.2.3崩滑体变形地表仪器监测。在崩滑体地表设置专门仪器,监测其相对的或绝对的变形情况,方法很多,主要有:

6.2.3.1大地测量法。有监测二维(X、Y)水平位移的两(或三)方向的前方交会法、双边距离交会法,监测单方向水平位移的视准线法、小角法、测距法,监测垂直(Z)方向位移的几何水准测量法、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等。

该方法在崩滑体上设置固定的监测桩,在其外围稳定地段设置固定的测站桩。两种桩均用混凝土制成,埋设深度应在0.5~1.0m以下,冻结区的埋设深度应在冻结层以下0.5m。常用的监测仪器是高精度测角、测距的光学仪器和光电测距仪器,有经纬仪、水准仪、光电测距仪、全站式电子速测仪等。技术成熟,精度高,资料可靠,信息量大。缺点是受地形视通条件和气候影响均较大。

6.2.3.2全球定位系统(GPS)法。利用空间卫星定位系统,实现与崩滑体大地测量法相同的监测内容。三维(X、Y、Z)位移量可同时测出,对运动中的点能精确测出其速率;且不受视通条件限制,能连续监测,精度在不断提高。缺点是成本稍高。

6.2.3.3遥感(RS)法和近景摄影法。遥感法利用地球卫星或飞机,周期性的拍摄崩滑体的变形,适用于大范围、区域性崩滑体监测。近景摄影法是将近景摄影仪安装在稳定区两个不同位置的测站上,同时对崩滑体的图象进行周期性拍摄,构成立体图象。用立体坐标仪量测图象上各监测点的三维(X、Y、Z)位移量。该图像是崩滑体变形的实况记录,可随时比较分析,且外业工作简便,可同时监测多个监测点的位移。缺点是精度相对较差,且设站受地形条件限制,内业工作量大。

6.2.3.4激光全息摄影法与激光散斑法。是监测崩滑体绝对位移的新方法。

6.2.3.5测斜法。利用地面倾斜仪(计),监测崩滑体地面倾斜(倾角)变化及其方向。精度高,易操作。主要适用于倾倒和角变位的崩滑体,不适用于顺层滑坡。

6.2.3.6测缝法。利用钢卷尺、游标卡尺和用各种传感器、钢弦频率计制造的测缝计(二向,三向)、位移计、位错计、伸缩计、收敛计(杆式,机械式)等,人工测、自动测或遥测裂缝张开、闭合和两岩土体升、降或水平位错等。其中人工测、自动测,方法简易、直观,精度较高,资料可靠;遥测较安全,可连续进行。这些方法的缺点是均受气候因素影响。

6.2.4崩滑体变形地下仪器监测。利用钻孔、平硐、竖井等,在崩滑体内部设置专门仪器,监测其相对的或绝对的变形,方法也很多,主要有:

6.2.4.1测斜法。利用地下倾斜仪、多点倒锤仪等,监测崩滑体内不同深度滑面或软弱面的变形特征,可人工测(平硐、竖井中)、自动测或遥测。精度高,效果好,但成本相对较高。

6.2.4.2测缝法。利用多点位移计、井壁位移计,以及6.2.3.6款所列有关仪器,监测深部裂缝、滑带(或软弱带)的位移情况。可人工测(利用平硐等地下工程)、自动测(埋设于地下)和遥测。精度较高,效果较好,但仪器易受地下水、气等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6.2.4.3垂锤法和沉降法。利用垂锤、极坐标盘、水平位错计和下沉仪、收敛仪等,在平硐中监测滑带上部相对于下部岩体的水平、垂向位移情况。直观、可靠,精度较高,但易受地下水、气等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6.2.5崩滑体变形有关物理量监测方法。常用的有:

6.2.5.1地声监测法。利用地声发射仪、地音探测仪等,采集岩体变形微破裂或破坏时释放出的应力波强度、频度等信号资料,分析、判断崩滑体变形情况。仪器一般应设置在崩滑体应力集中部位,地表、地下均可,灵敏度较高,可连续监测,但仅适用于岩质崩滑体或斜坡的变形监测,且在崩滑体匀速变形阶段不宜使用。

6.2.5.2地应力监测法。利用埋设于钻孔、平硐、竖井内的地应力计监测岩质崩滑体内不同部位的应力变化,分析、判断崩滑体变形情况。也可在地表安设水平应力计,监测地表应力变化情况,分辨拉力区、压力区等。另外,利用差动传递式土压力计、应变式压力计,可监测土质崩滑体地表应力变化情况。

6.2.5.3地温监测法。利用温度计监测崩滑体地温变化情况,分析、判断崩滑体变形情况。

6.2.6崩滑体变形位移相关因素监测方法。主要的有:

6.2.6.1利用常规气象监测仪器如温度计、雨量计、雨量报警器、蒸发仪等,进行以降水量为主的气象监测。

6.2.6.2利用水位标尺、水位和流量自动记录仪、测流堰、量杆等,监测崩滑体内及其周围天然沟河和截排水沟地表水位、流量动态变化情况。

6.2.6.3利用测流堰、水温计等,监测泉水流量、水温等动态变化情况。

6.2.6.4利用测盅、水位和流量自动记录仪、测流堰,,水温计等,监测钻孔、竖并、平硐等地下水位、水温和流量等动态变化情况。

6.2.6.5利用孔隙水压计、渗压计等,采集有关水文地质参数。

6.2.6.6崩滑体地下水水化学监测与一般水文地质观测方法相同。监测内容包括:

暂时硬度、PH值、侵蚀性C02、Ca″、Mg″、Na′、+K′、HC03′、S04、CL′、耗氧量等,并根据当地地质环境提出特殊要求,增减监测项目。

6.2.6.7利用地震仪,进行地震监测。

6.2.7崩滑体变形破坏宏观前兆监测方法。崩滑体变形破坏宏观地形变和地表水、地下水变化,以及动物异常等,主要是固定专人,进行实地监测,后者也可在崩滑体内设置敏感动物进行监测。

专门变形监测仪器的,特别是地音、地表水、地下水监测仪器的,均应加密监测。此外,还可用电路接触器自动监测崩滑发生,即按预测的预报临界值、警报警戒值,沿滑面、裂缝安装电路接触点,当位移超过该点时,电路接通,立即发出预报和警报。

6.2.7在人工施测有危险的地段和时段,应设置具备远距离监测、遥测或自动监测功能的监测设施。

6.2.9监测时间间隔,分为正常监测和特殊监测两类。正常监测时间间隔15天一次,(至少每月一次);特殊监测(汛期,险情预报、警报期,防治工程施工期等),必须加密监测,一天一次,甚至不间断的进行监测。I级监测站(点)应做到实时监测。

6.2.10列为群测群防对象的崩滑体的变形,应用简易监测方法和宏观前兆监测方法进行监测。

6.3监测点网布设

6.3.1崩滑体变形监测网,应根据崩滑体的特征及其范围大小、形状、地形地貌特征、视通条件和施测要求布设。监测网由监测线

(即监测剖面,以下简称测线)、监测点(以下简称测点)组成,应能形成点、线、面的三维立体监测体系,以全面监测崩滑体的变形量、变形方向及其时、空动态和发展趋势,满足预报的要求。6.3.2崩滑体变形测线,应穿过崩滑体的不同变形地段或块体,并尽可能照顾崩滑体的群体性和次生复合特征,还应兼顾外围小型崩滑体和次生复活的崩滑体。测线两端应进入稳定的岩土体中。纵向测线与主要崩滑变形方向相一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崩滑变形方向时,应布设相应的纵向测线;当崩滑体呈旋转崩滑变形时,纵向测线可呈扇形或放射状布设。横向测线一般与纵向测线相垂直。在以上原则下,测线应充分利用勘探剖面和稳定性计算剖面,充分利用钻孔、平硐、竖井等勘探工程。

测线确定后,应根据崩滑体的地质结构、形成机制、变形特征等,分析、建立沿线在平面上、垂向上所表征的变形地段、块体及其组合特征。

6.3.3测点应根据测线建立的变形地段、块体及其组合特征,布设在测线上,或测线两侧5m范围内。以绝对位移监测点为主体,在测线所遇裂缝、滑带、软弱带上布设相对位移测点,并利用钻孔、平硐、竖井等勘探工程布设深部位移测点,形成多方法、多层次、多参数的综合性立体监测体系。每个测点,均应有自己独立的监测功能和预报功能。

测点不要求平均布设。对如下部位应增加测点和监测项目,变形速率较大的地段或块体;对崩滑体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的地段或块体;控制变形位移的裂缝、软弱带等。

6.3.4崩滑体变形监测网型,有如下几种:

6.3.4.1十字网型。纵向、横向测线成十字型,测点布设在测线上。测线一端布设测点(放测量仪器用),另一端布设照准点,均

布设在稳定的岩土体上。在测站用大地测量法等监测测点的位移情况。这种网型适用于范围不大、平面狭窄、主要崩滑方向明显的崩滑体。

6.3.4.2方格网型。在崩滑体范围内,多条纵向、横向测线近直交,组成方格网,测点设在测线的交点上(也可加密布设在交点之间的测线上)。测站、照准点布设同十字网型。这种网型测点分布的规律性强,且较均匀,监测精度高,适用于崩滑体地质结构复杂,或群体性崩滑体。

当设一条纵向测线和若干条横向测线,或设若干条纵向测线和一条横向测线时,网型变成“丰”字型、“廿”字型或“卅”字型等,均根据需要确定。

6.3.4.3三角(或放射)型网。在崩滑体外围稳定地段设测站,自测站按三角形或放射状设若干条测线,在各测线终点设照准点,在测线交点或测线上设测点,在测站用大地测量法等监测测点的位移情况。对测点进行三角交汇法监测时,可不设照准点。这种网型测点分布的规律性差,不均匀,距测站近的测点的监测精度较高。

6.3.4.4任意网型。在崩滑体范围内布设若干测点,在外围稳定地段布设测站,用三角交会法、GPS等监测测点的位移情况。适用于自然条件、地形条件复杂的崩滑体的变形监测。

6.3.4.5对标型网。在裂缝、滑带(软弱带)等两侧,布设对标或安设专门仪器,监测对标的位移情况,标与标之间可不相联系,后缘缝的对标中的一个尽可能布设在稳定的岩土体上。在其他网型布设困难时,可用此型监测崩滑体重点部位的绝对位移和相对位移。

6.3.4.6多层网型。除在地表布设测线、测点外,利用钻孔、平

硐、竖井等地下工程布设测点,监测不同高程、不同层位崩滑体的变形情况。

6.3.4.7无论采用那种网型,测站、测线、测点的数量均应根据需要确定或调整。有的可同时采用二种网型,布成综合型网。

测站、测点(含对标点)、照准点,均应设立混凝土桩。桩的埋深同6.2.3.1款。并严加保护,必要时设保护桩和负桩,防止人、畜、滚石等破坏。

6.4 变形破坏预报

6.4.1分级分主次确定崩滑体变形破坏的预报对象。

6.4.1.1监测对象可以是但不一定全是主要预报对象,尤其是对大型崩滑体或崩滑群。一般情况下,主要预报对象是:

a.变形速率大的地段或块体。

b.产生严重危害的地段或块体。

c.对整个崩滑体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的地段或块体。

6.4.1.2在主要预报对象上,确定主要监测点、监测项目(含内容和方法)为具体预报的依据对象。

6.4.2正确确定崩滑灾害范围。

6.4.2.1灾害范围应包括:

a.崩滑体自身的范围。

b.崩滑体运动所达到的范围。

c.崩滑体所造成的次生灾害(如涌浪、堵江、堵河、堵渠和在暴雨条件下崩滑体迅速转化为泥石流等)的危害范围。

d.在恶劣条件(地震、暴雨等)下放大效应所波及的范围

6.4.2.2确定灾害范围时,应考虑下列条件:

a.滑体运动的规模、范围、形式和方向。

b.滑体运动场所内的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条件。

c.崩滑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在峡谷区产生气垫浮托效应、折射回弹及多冲程的可能性。

d.次生灾害产生的可能性和波及的范围。对于涌浪、堵江、堵河、堵渠等,应对不同水位、流量条件下不同崩滑规模(土石体积)、运动速度所产生的灾害进行分析。

e.在难以确定灾害范围时,应适当界定其范围,并留有余地,但不可无限扩大其范围。

6.4.3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等级,按时间分为:预测级、预报级、警报级。各等级内容见表

6.4.4区域性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主要进行预测级和部分预报级预报。一般在每年雨季前进行巡视性崩滑体地质调查、鉴定,提出预报报告。

6.4.5单体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合理选择预报参数极为重要,特别是预报级、警报级参数。一般情况下:

6.4.5.1短临前兆参数应为首要的预报参数,是准确预报崩滑体变

形破坏的参数。

6.4.5.2多维位移监测数据,是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的最基本参数,其中绝对位移数据是诸多预报模型所必须的参数。

6.4.5.3倾斜监测数据,是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的重要参数之一。

6.4.5.4地声监测数据,是岩质崩滑体变形破坏的重要参数之一,具有较短的时效性和较高的有效性。

6.4.5.5地应力、地温及地下水监测数据,均是崩滑体变形破坏表征的预报参数。

6.4.5.6应根据实施的监测内容和方法选取预报参数,并进行多参数综合评判和预报,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6.4.6宏观前兆监测资料对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极为重要,在分析6.4.5条所列参数时,必须和宏观监测资料相结合。

6.4.7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模型的建立和预报判据的确定,应遵循如下原则和方法:

6.4.

7.1在地质模型和实施的监测内容、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建立适宜的、有效的监测预报模型。

6.4.

7.2类比分析预报模型

a. 类比分析是根据先例事件做出的一种预报判据。应在全面统计调查资料之后,建立类比(推)模型(先例模型),其核心是有效类推。应着力研究类推量,对于起主控作用的类推量的相似性,必须得到严格保证。

b.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建立试验分析模型,即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据此进行类比。

c. 非数据的专家诊断实际上是先例事件的综合集成,通常表现为经验和直觉,属于类比分析的范畴,为比较经验集成模型,应首先建模。

d. 为保证预报的有效性,应建立宏观短临前兆类比模型。

6.4.

7.3因果分析预报模型

因果分析预报主要基于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和判断。方法有:灰色预报法,交互作用预报法,分枝预报法,分量分配预报法,交叉冲击预报法,马尔科夫法和分布延迟法等。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宜采用灰色预报模型中的数列预测、灾变预测和系统综合预测等。

6.4.

7.4统计分析预报模型

统计分析预报是根据崩滑事件的统计性规律,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调和分析、数值分析、数学滤波、图象识别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而形成的定量预报。基本方法有:调和分析预报法,时间序列预报法,马氏过程预报法,相关回归分析法,生长曲线预报法,图象识别法等。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宜采用生长曲线法、相关回归法等。

6.4.

7.5在进行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时,类比分析、因果分析、统计分析三种模型一般均应建立,以便进行多参数、多模型的综合评判,以减少预报的风险性,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6.4.

7.6预报模型建立以后,均应利用已经发生过的相似的崩滑体的监测资料,进行反演分析,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并初步确定相应的预报判据。

6.4.

7.7初步预报判据确定后,应进行物理模型、数值模型分析和反演分析,检验和提高预报判据的准确性。

6.4.

7.8预报模型与预报判据均应由上级机关组织专家评审、鉴定,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采用。之后,应不断调整,尽可能使之完善。

7 泥石流监测

7.1.1泥石流监测内容,分为形成条件(固体物质来源、供水水源等)监测、运动情况(流动动态要素、动力要素和输移冲淤等)监测、流体特征(物质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监测。

7.1.2泥石流固体物质来源是泥石流形成的物质基础,应在研究其地质环境、性质、类型、规模的基础上(参考附录),进行稳定性监测。固体物质来源于崩滑体的,其监测内容同6.1节:固体物质来源于松散堆积物(含构造松散体、风化层和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堆石、堆土)的,应监测其受暴雨、洪流冲蚀等作用的稳定性。

7.1.3泥石流供水水源监测极为重要。应重点监测降雨雨量和历时等:水源来自冰雪和冻土消融的,监测其消融水量和消融历时等。以上均包含在气象监测内容中。对上游或高处有高山湖、水库、渠道时,应监测其大量渗漏或突然溃决的可能性。

在固体物质集中分布地段,应进行降雨入渗和地下水动态监测。

7.1.4泥石流动态要素监测,包括爆发时间、历时、过程、类型、流态和流速、泥位、流面宽度、爬高、阵流次数、沟床纵横坡度变化、输移冲淤变化和堆积情况等,并同取样分析相配合,测定输砂率、输砂量或泥石流流量、总径流量、固体总径流量等。7.1.5泥石流动力要素监测内容,包括泥石流流体动压力、龙头冲击力、石块冲击力和泥石流地声频谱、振幅等。

7.1.6泥石流流体特征监测内容,包括固体物质组成(岩性或矿物成分)、块度、颗粒组成和流体稠度、重度(重力密度)、可溶盐等物理化学特性,研究其结构、构造和物理化学特性的内在联系与流变模式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