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下乡土小说的苦难叙事

当下乡土小说的苦难叙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0839127.html,

当下乡土小说的苦难叙事

作者:方培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4期

内容摘要: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创作中,作家们对乡村苦难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整体

性的文化层面和民族心理。在城/乡二元对立模式的书写中,作家们表现了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金钱腐蚀与肉体残害,以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与责任感表达了对乡村苦难的体恤情怀和承担意愿;在表现自然或人为环境对乡村及农民的生存挤压与压榨中,乡土小说家们又表现了对苦难具体情境的极致刻画,但在狂乱恣肆的书写中又导致了苦难本质的虚无。

关键词:乡土小说苦难虚无

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对“普遍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后的苦难进行了淋漓尽致的书写,其中对苦难的极端化书写成为一种潮流。这一潮流的创作者们通常以一种冷漠、客观的叙事态度,用近似于白描的细致笔法具象而又残酷地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乡土世界非人化的图景,既有现代化语境下城/乡二元对立模式中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腐蚀与异化,也有环境对农民生存的挤压。在农民或被动或主动地与外界发生关系时,农民及他们所在的乡村世界便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苦难的“洗礼”。

一.城/乡对立的苦难书写与人文关怀

在城/乡对立的叙事模式中,乡村的苦难往往伴随着金钱与肉体这两个关键词。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碰撞、城市人与乡村人的冲突逐渐成为乡土文学正面展开的主题。在乡土小说家笔下,乡村作为城市的对立面,总是以落后、衰败的弱者形象出现,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无所阻碍地渗透进了自给自足自在的乡村文化体中,并使生活在其间的人们认识到外部生存条件和个体的不足与缺失,这就使乡村从其内部自我变异,然而中国农村相对于城市现代性的异质性/特殊性却使乡村始终无法融入现代社会,只能在饱经苦难的挣扎之后重新回归乡土。

阎连科的乡土世界就构筑了一个个与城市文明完全隔绝的乡村、农庄。《受活》中受活人惊世骇俗的“绝术团”巡演,美其名曰是被一个乌托邦时代残留的政治信仰所召唤,毋须说其本质动力就是金钱,是为了改善受活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在极端封闭与落后的乡村,受活人获取金钱的唯一资本只有他们的身体。自现代化以来,中国农村及农民一直是作为一个他者被幻想、被描述,对农民主体精神状态的关照始终处于模糊、含混的状态,而农民能向他人及外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