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预讲练结四步教学法高中数学1.1.1任意角(讲)新人教A版必修4

预讲练结四步教学法高中数学1.1.1任意角(讲)新人教A版必修4

预讲练结四步教学法高中数学1.1.1任意角(讲)新人教A版必修4
预讲练结四步教学法高中数学1.1.1任意角(讲)新人教A版必修4

1. 1.1任意角(讲解)

一、教材分析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它又是学好本章教学内容的关键。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后,对三角函数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推广。它又是下面学习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必要准备。并且,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

2.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判断象限角,掌握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判断已知角所在象限;

2.终边相同的角的书写。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方法

1.本节教学方法采用教师引导下的讨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发现就概念、就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而探索新的方法,形成新的概念,突出数形结合思想与方法在概念形成与形式化、数量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一节体现数学的逻辑性、思想性比较强的课.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初中所学角的概念。

2.实际生活中出现一系列关于角的问题。

(二)新课讲解:

1.角的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O,从起始位置OA旋转到终止位置OB,形成一个角α,点O是角的顶点,射线,

OA OB分别是角α的终边、始边。

说明: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α”或“α

∠”可以简记为α.

2.角的分类: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

零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为零角。

说明:零角的始边和终边重合。

3.象限角:

在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轴重合,则(1)象限角:若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如:30,390,330

-都是第一象限角;300,60

-是第四象限角。

(2)非象限角(也称象限间角、轴线角):如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例如:90,180,270等等。

说明: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不能说成是“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因为 x 轴的正半轴不包括原点,就不完全包括角的始边,角的始边是以角的顶点为其端点的射线。

4.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由特殊角30看出:所有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30角 自身在内,都可以写成30360k +?()k Z ∈的形式;反之,所有形如30360k +?()k Z ∈的角都与30角的终边相同。 从而得出一般规律: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360,S k k Z ββα==+?∈,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说明: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5.例题分析:

例1 在0与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120- (2)640 (3)95012'-

解:(1)120240360-=-,

所以,与120-角终边相同的角是240,它是第三象限角;

(2)640280360=+,

所以,与640角终边相同的角是280角,它是第四象限角;

(3)95012129483360''-=-?,

所以,95012'-角终边相同的角是12948'角,它是第二象限角。

例2 若3601575,k k Z α=?-∈,试判断角α所在象限。

解:∵3601575(5)360225,k k α=?-=-?+ (5)k Z -∈

∴α与225终边相同, 所以,α在第三象限。

写出下列各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 ,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720β-≤≤的元素β 写出来: (1)60; (2)21-; (3)36314'.

解:(1){}|60360,S k k Z ββ==+?∈,

S 中适合360720β-≤≤的元素是

601360300

60036060,601

360420.-?=-+?=

+?= (2){}

|21360,S k k Z ββ==-+?∈, S 中适合360720β-≤≤的元素是

21036021

211360339,

212260699-+?=--+?=-+?=

(3){}

|36314360,S k k Z ββ'==+?∈ S 中适合360720β-≤≤的元素是

363142360

356363141360

314,36314036036314.

''-?=-''-?=''+?= (三)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四)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以学生的学习为视角,可以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如下反思:

(1)学生对课堂提问,回答是否积极?学生能否独立或通过合作探索出问题的结果?

(2)学生处理课堂练习题情况如何?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一下提问的效果。

在回答教学设计中的各项提问时,大多数学生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问题1:任意画一个锐角α,借助三角板,找出sin α的近似值.”和“问题5:现在,角的范围扩大了,由锐角扩展到了0°~360°内的角,又扩展到了任意角,并且在直角坐标系中,使得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认为,对于任意角α,sin α怎样定义好呢?” 对于问题1,除了由于时间久而遗忘有关知识外,学生不熟悉独立地由一个锐角α,构造直角三角形并求锐角三角函数的过程是主要原因,他们更习惯于在给定的直角三角形中解决问题。 对于问题5,教师强调“在坐标系下怎么样?”后,有学生开始尝试回答。这说明这个问题要求的思维概括水平较高,学生仅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难以形成当前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思想方法。因此,教师必须要提供必要的脚手架。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 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和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开放性的。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容选用恰当模式,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总结实验,针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就几种课型做简要说明。 一、新授课教学模式 新授课通常包括基础知识课、概念课、定理推导课等课型。 1.基础知识课教学采用“启发探究式” 基本程序是:导入→探究→归纳→应用→总结。 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就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安排得有艺术性,就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总的说来,新授课的导入要遵循简洁化、科学化和艺术化原则。新授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实例式导入,新旧知识类比导入,引趣式导入,设疑式导入等。 例如,高一数学在引入反函数概念时,说明为何只有对应的映射是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可以采用“设疑式导入”,依次提问如下: (1)当x∈r时,y=x有反函数吗? (2)当x∈(0,+∞)时,y=x有反函数吗? (3)当x定义在什么区间上函数y=x存在反函数? (4)什么样的函数才有反函数?

浅析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

浅析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 随着课改工作的进一步实施,高中数学中已经广泛应用情境教学法。该教学方法能够将老师与学生和谐的统一,使他们之间可以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研究,集中所有的学生的思想,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潜力。该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教学环境,同时可以调整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标签: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 情景教学是以情境和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实施研究学习,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出来。将图片与文字相互结合,设置出对应的情境,刺激带动学生的各部分感官,从而养成学生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合作学习原则。学习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形式,是一种信息流动的过程。课程进行过程能强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些互换角色,实现师生平等交流。一方面可以实现学生责任心与参与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出教师的模范指导作用。 二是主体性原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出欢快活跃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尽快地将学生带入到学习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主观性,让学生积极地假设问题,让学生自己研究知识,发现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是探索性原则。教学应该在合适的时间,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制造出相对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從学生的真实情况出发,进行场景的设立。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协同研究。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根据现实情况设计出相关的教学情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规模式会让学生从中感到枯燥乏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学与生活存在差异。本应该活跃的课堂趣味性教学内容,却是一个个跟生活实际没有一点关联的知识点。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会变得极为被动。学生会只会被动接受知识,课程变得更加的乏味,学生也只会是机械套用公式原理。由于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将生活学习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作为情境制造的素材,制造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悬疑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问题的真实性,进而主动地思考问题。教师在设计这类探索情境时,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让问题变得更加具有探索性。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一、角的概念的推广 ●任意角的概念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正角、负角、零角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成的角叫做正角,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成的角叫做负角, 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所成的叫做零角。 可见,正确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关键是看射线旋转的方向是逆时针、顺时针还是没有转动。 ●象限角、轴线角 当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时,那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终边的端点除外),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当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时,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叫做轴线角。 ●终边相同角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集合S={β|β=α+k ?360°,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二、弧度制 ●角度定义制 规定周角的 360 1 为一度的角,记做1°, 这种用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角度制,角度制为60进制。 ●弧度制定义 1、长度等于半径的弧度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弧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弧度制。1弧度记做1rad 。 2、根据圆心角定理,对于任意一个圆心角α,它所对的弧长与半径的比与半径的大小无关,而是一个仅与角α有关的常数,故可以取为度量标准。 ●弧度数 一般地,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如果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的弧的长为l ,那么,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r l =||α。 α的正负由角α的终边的旋转方向决定,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 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设α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α的终边上任意点P 的坐标是(x,y ),它与原点的距离r (0r = >) ,那么 1、比值 y r 叫做α的正弦,记做sin α,即sin y r α=。

高一数学必修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能 力 提 升 一、选择题 1.已知P (2,-3)是角θ终边上一点,则tan(2π+θ)等于( ) A.32 B.23 C .-32 D .-23 [答案] C [解析] tan(2π+θ)=tan θ=-32=-3 2. 2.如果θ是第一象限角,那么恒有( ) A .sin θ 2>0 B .tan θ 2<1 C .sin θ2>cos θ2 D .sin θ2

? ???? sin θ+cos θ<0,sin θcos θ>0,所以有sin θ<0,cos θ<0,所以θ是第三象限角. 5.α是第二象限角,P (x ,5)为其终边上一点,且cos α=2 4x , 则sin α的值为( ) A.104 B.64 C.24 D .-10 4 [答案] A [解析] ∵|OP |=x 2 +5,∴cos α=x x 2+5=24 x 又因为α是第二象限角,∴x <0,得x =- 3 ∴sin α= 5x 2+5 =104,故选A. 6.如果α的终边过点P (2sin30°,-2cos30°),则sin α的值等于( ) A.1 2 B .-12 C .- 32 D .- 33 [答案] C [解析] ∵P (1,-3),∴r =12+(-3)2=2, ∴sin α=- 32 . 二、填空题 7.已知角θ的终边经过点(- 32,1 2 ),那么tan θ的值是________.

谈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谈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发表时间:2012-06-06T09:41:55.450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王艳平 [导读] 自主解决,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长远利益。 河北省大名县第二中学王艳平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了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的成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基础。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一种新的情境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数学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学习者,学生是发展的根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民主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问题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转变数学教学模式,加强问题式教学。 高中新课改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实现双边的互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应该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点拨学生思维;学生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应该通过主动学习,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因此应该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地位,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而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1.在一定的问题情境背景下,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主动获得知识。 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动力,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3.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得到发展和发挥。 二、“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 帮助学生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进一步增进师生感情,融洽班级氛围,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自觉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是“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会审题,能够对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其二,学会数学建模,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其三,运用转化,将建好的数学模型转化为具体的数学题目;其四,学会归类运算,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对已转化好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和总结;第五,学会反思,对已总结的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反思,找出不足;最后,还应该学会自行创设问题情境,在学习了新数学知识后,应该学会在模仿学习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类似的数学问题,创设相应的数学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 1.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首先在问题的选择方面,应该尽可能选择合适的问题。其一,应该重视运用情境,以某种实际情境和需求为基础,切实解决现实困难;其二,选择的问题应该具备相应的探究性,即问题的答案可以多样化,根据条件的变化可以给出多种答案,具体的试验方法可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际和自身的理解进行设计,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三,应尽可能避免问题陷入形式化,摒弃对教材的简单模仿,防止学生对固有知识的依赖,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情境中选取问题和题材,也可以根据书本上的数学基础知识,抽取出适合于实际运用的知识设置情境,巧妙地将基础知识寓于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境中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对问题的探究热情。 2.数学教学中予以引导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观察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出学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缺陷,以此为基础对发生问题和存在缺陷的原因进行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处理。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另一重要主体,在尝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主动参与,加强自身学习意识之外,还需要正确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然而这往往是学生最难达到的,在实践中,学生往往难以把握问题的方向,混淆知识,难以将新旧知识进行合理联系,进而难以提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这一弱点,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提醒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提示,并且允许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与同学伙伴进行交流,集思广益,更快地建立思维构架,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解决方法,并给予验证。 3.以学生为解决问题的主体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动机激发策略,即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具备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学习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学习活动中来,并且注意活动的层次性和渐进性,让学生由易到难地逐一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克服困难,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4.注重知识总结和梳理根据新课标对教学目标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分为三层:知识目标,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能力目标,促使学生培养相应的数学思维方法;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了实现这三层目标,教师应该在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采取相互交流的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和梳理,通常在学生对问题情境提出了相

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复习总结及典型例题

必修四 第一章 复习 第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一:角的概念:角的定义,角的三要素,角的分类(正角、负角、零角和象限角),正确理解角,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2,k k z ββπα=+∈ ,弧度制,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弧长l r α=、扇形面积2 1122 s lr r α==,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任意角α的终边上任意取一点p 的坐标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22r x y =+(r>0),那么角α的正弦r y a = sin 、余弦r x a =cos 、正切x y a = tan ,它们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三: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与诱导公式: 1.平方关系:2 2sin cos 1 αα+= 2. 商数关系: sin tan cos α αα = 3.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正弦 余弦 正切 第二、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 基础知识:1、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2、熟练求函数sin()y A x ω?=+的值域,最值,周期,单调区间,对称轴、对称中心等 ,会用五点法作sin()y A x ω?=+简图:五点分别为: 、 、 、 、 。 3、图象的基本变换:相位变换:sin sin()y x y x ?=?=+ 周期变换:sin()sin()y x y x ?ω?=+?=+ 振幅变换:sin()sin()y x y A x ω?ω?=+?=+ 4、求函数sin()y A x ω?=+的解析式:即求A 由最值确定,ω有周期确定,φ有特殊点确定。 基础练习: 1、tan(600)-= . sin 225?= 。 2、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圆心角是1弧度,则扇形的面积= cm 2. 3、设a <0,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3a ,4a ),那么sin α+2cos α的值等于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测试题

必修四第一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 B .第三象限的角必大于第二象限的角 C .-831°是第二象限角 D .-95°20′,984°40′,264°40′是终边相同的角 2.若点(a,9)在函数y =3x 的图象上,则tan a π6的值为( ) A .0 B.33 C .1 D. 3 3.若|cos θ|=cos θ,|tan θ|=-tan θ,则θ2的终边在( ) A .第一、三象限 B .第二、四象限 C .第一、三象限或x 轴上 D .第二、四象限或x 轴上 4.如果函数f (x )=sin(πx +θ)(0<θ<2π)的最小正周期是T ,且当 x =2时取得最大值,那么( ) A .T =2,θ=π2 B .T =1,θ=π C .T =2,θ=π D .T =1,θ=π2 5.若sin ? ?? ??π2-x =-32,且π

7.将函数y =sin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φ(0≤φ<2π)个单位长度后,得 到y =sin ? ?? ??x -π6的图象,则φ=( ) A.π6 B.5π6 C.7π6 D.11π6 8.若tan θ=2,则2sin θ-cos θsin θ+2cos θ 的值为( ) A .0 B .1 C.34 D.54 9.函数f (x )=tan x 1+cos x 的奇偶性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10.函数f (x )=x -cos x 在(0,+∞)内( ) A .没有零点 B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C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D .有无穷多个零点 cos A )=m ,lg 11-cos A =n ,则lgsin A B .m -n D.12(m -n ) C , ②函数f (x )在区间? ?? ??-π12,5π12内是增函数; ③由y =3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图象C ,其 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对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就要不断创设学生探索的问题情境; 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鼓起他们自主探究的勇气;确保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能顺 利进行;确保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探究成效实施激励 性的评价。 【关键词】新课标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03-01 当前,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对数学课程的全新定位,指出数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传 授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理性精神,认识 数学的价值,倡导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数学的正课时间较之以前有了很大 的缩水,学生的课余练习时间少了,面对这一问题,每一名数学教师要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 新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简言之,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相辅相承 的两个改变,即:教师的角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改变了。 一、探究性学习概述 新教材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题型,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新课程的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的引入强调背景,使教材生动、自然而亲切,让 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而不是强加于人。在探索阶段,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 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应用阶段,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反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 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集体参与,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 二、怎样发掘学生探究能力 (一)建立猜想,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因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动机 是树立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动机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而需要和内驱力是激 发动机的主要因素。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猜想”的思维氛围,激发学生主动 探索发现的动机。通过建立猜想,形成悬念,激发学生产生求证“猜想”的迫切需要。 (二)动手操作,提供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 心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过程,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物化出理学实 验证明:思维往往是以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 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来,再内化为自己的数学思维 方法,把学生真正推到数学思维方法,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 (三)鼓励讨论,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名抒已见,展开讨论,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便于形成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扭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及时调控数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 的判断、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四)提供成功机会,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 实践证明,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 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即对教学内容进 行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时,归纳总结往往是由教师来实施的,但若有意识地把 成功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其主动归纳总结,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加深学生对 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形成良性循环。 三、探究性学习需要与之适应的教学方式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极强的科目,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考察极强,且高中数学的难度相对较大,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面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转变教学模式是必然选择,其决定着数学教学效果,完善新时期的教学理念,打造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是良好的开端。为此,可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其中。就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数学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现代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信赖,在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情境教学法是将创设的情境作为载体与工具,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且能够营造相对轻松、活跃的氛围,在趣味性的环境中灌输学生数学知识具有必要性。情境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多种优势,将其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是正确之选。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有目的性地设置具有趣味性、具体性的情境来诠释知识点,旨在辅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情境之

中,进而达到帮助学生、提升学生成绩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应激化其情感,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感染学生,将高中数学知识点渗透到情境教学法中,在参与与体验情境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为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最大效用,可设置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和多媒体情境来开展教学,增强情境教学法的吸引力,对学生思维产生引导与驱使性,可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选择问题进行导入,设计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根据需求的不同或知识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情境教学法,在数学课堂开展之前,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做好良好的导入,调动学生胃口,其好奇心会带领他更好地应用情境式教学法,其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就是一剂良药。提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属常见,但是并不是一味的提问,要把握提问的技巧,强化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而问题则是牵动二者的重要桥梁和条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时,教师应先做出开门和关门的动作,再将靠着讲台的椅子进行平行的移动,亦或是让学生自身的上衣拉链拉开,此时学生会一头雾水,成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我刚才开门、关门、移动椅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单元测试(一)-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必修四第一章训练卷 三角函数(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A . B . 2 3 C . D . 2 1 2.已知点33sin ,cos 44P ? ?ππ ??? 落在角θ的终边上,且[)0,2θ∈π,则θ的值为( ) A . 4 π B . 4 3π C . 4 5π D . 4 7π 3.已知3tan 4α= ,3,2α?? ∈ππ ??? ,则cos α的值是( ) A .45 ± B . 45 C .45- D .35 4.已知sin 24()5απ-=,32α?? ∈π,2π ???,则sin cos sin cos αααα+-等于( ) A . 1 7 B .17 - C .7- D .7 5.已知函数()(2)sin f x x ?+=的图象关于直线8 x π =对称,则?可能取值是( ) A . 2π B .4 π- C . 4 π D . 4 3π 6.若点sin cos ,t ()an P ααα-在第一象限,则在[)0,2π内α的取值范围是( ) A .35,,244πππ????π ? ????? B .5,,424πππ????π ? ????? C .353,,2442ππππ???? ? ????? D .3,,244ππ3π????π ? ?? ? ? ? 7.已知a 是实数,则函数()1sin f x a ax +=的图象不可能是( ) 8.为了得到函数sin 26y x π? ?=- ??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cos2y x =的图象( ) A .向右平移6 π 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 6 π 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 3 π 个单位长度 9.电流强度I (安)随时间t (秒)变化的函数()sin 0,0,02I A x A ω?ω?π? ?=+>><< ? ?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当1 100 t = 秒时,电流强度是( ) 此 卷 只 装订 不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知识点归纳 第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一:角的概念:角的定义,角的三要素,角的分类(正角、负角、零角和象限角),正确理解角,与角终边 相同的角的集合 } {|2,k k z ββπα=+∈ ,弧度制,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弧长l r α=、扇形面积2 112 2 s lr r α==,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任意角α的终边上任意取一点p 的坐标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22 r x y =+(r>0),那么角α的正弦r y a =sin 、余弦r x a =cos 、正切x y a =tan ,它们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三: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与诱导公式: 1.平方关系: 22 sin cos 1αα+= 2. 商数关系: sin tan cos α αα = 3.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 正弦 | 余弦 [ 正切 < 第二、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 基础知识:1、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1-1y=sinx -3π2 -5π2 -7π2 7π2 5π2 3π2 π2 -π2 -4π-3π -2π4π 3π 2π π -π o y x

2、熟练求函数sin()y A x ω?=+的值域,最值,周期,单调区间,对称轴、对称中心等 ,会用五点法作 sin()y A x ω?=+简图:五点分别为: 、 、 、 、 。 3、图象的基本变换:相位变换:sin sin()y x y x ?=?=+ 周期变换:sin()sin()y x y x ?ω?=+?=+ 振幅变换:sin()sin()y x y A x ω?ω?=+?=+ 4、求函数 sin()y A x ω?=+的解析式:即求A 由最值确定,ω有周期确定,φ有特殊点确定。 基础练习: / 1、tan(600)-= . sin 225?= 。 2、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圆心角是1弧度,则扇形的面积= cm 2. 3、设a <0,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3a ,4a ),那么sin α+2cos α的值等于 4 、函数 y =的定义域是_____ __ 5、 的结果是 。 6、函数x y 2sin 3=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3 x 2sin(3y π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个6π单位 (B )向右平移个6π单位(C )向左平移个3π单位 (D )向右平移个3 π 单位 7、已知0tan ,0sin ><θθ,那么θ是 。 8.已知点P (tan α,cos α)在第三象限,则角α的终边在 9、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π,且图象关于直线3 π = x 对称的是( ) 》 A .sin(2)3π=-y x B.sin(2)6π=-y x C.sin(2)6π=+y x D.sin()23 π=+x y 10、下列函数中,周期为π的偶函数是( ) A.cos y x = B.sin 2y x = C. tan y x = D. sin(2)2 y x π =+ 解答题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第一类型:1、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P (-4,3),求) 2 9sin()211cos() sin()2cos(απαπαπαπ +---+的值

高一数学必修4任意角教案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360°角和负角; (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 (4)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有正角、负角和零角之分.角的概念推广以后,知道角之间的关系.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方法与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用具:投影仪。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研讨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分类: ③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顶点 A O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④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k ·360 °,k ∈Z},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2.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3.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α=90°+ k ·180°,k ∈Z}. 例4.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三)反馈练习 1、下列角中终边与330°相同的角是( ) A .30° B .-30° C .630° D .-630° 2、-1120°角所在象限 是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把-1485°转化为α+k ·360°(0°≤α<360°, k ∈Z )的形式是 ( ) A .45°-4×360° B .-45°-4×360° C .-45°-5×360° D .315°-5×360° 4、终边在第二象限的角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 ) A .{α∣90°<α<180°} B .{α∣90°+k ·180°<α<180°+k ·180°,k ∈Z } C .{α∣-270°+k ·180°<α<-180°+k ·180°,k ∈Z } D .{α∣-270°+k ·360°<α<-180°+k ·360°,k ∈Z } (四)总结归纳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五)作业安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新授课教学模式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问题 根据新知与旧知的内在联系,精要复习旧知(从数学思想方法上、知识的整体结构上,把握复习点),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抓住数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巧妙设置问题,激发迫切要求学习的需要,吸引学生高度注意(这里要注意紧扣新课题知识实质,精心设计好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续性启发题,以题为线索,由此及彼,由浅及深地揭示课题)。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知识联系,探索认知结构,又能使学生学会研究新事物的方法,理解学习新知的意义,强化继续学习的动力。 (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不能满足于简单地记住对知识的言语陈述,而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在新知的学习中,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旧知识去分析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作用,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其实,新旧知识不仅内容上有必然的逻辑联系,而且方法上也有雷同之处,完全可以按照教(解剖典型、交代方法、揭示规律)、扶(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试探着运用方法得出新知。)、放(学生掌握了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这一方法去独立获取知识。)的顺序,让学生主动地求得新知识。 (三)巩固训练与变式提高 训练是重要的,但要讲究科学,符合认识规律。练习题一般可分为三类: 1.环绕“懂”来安排练习,包括三种形式,即为讲授新知识作准备的准备性练习;为揭示规律服务的实验性练习和针对易错的所在安排的预防错误产生的练习。 2.环绕“会”来安排练习,目的是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实现由“懂”到“会”的转化。要注意引导学生以所学理论知识、思想方法来指导和检查自己的活动,要引导学生注意解题方法的合理和灵活性。 3.环绕“熟”来安排练习,目的是形成熟练技巧,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到所解习题与例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质的矛盾。 (四)补偿小结与欣赏 1.在小结中应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概括,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具体经验的水平过渡到抽象概括的水平,要注意不仅概括结论,更要概括知识的发生过程。只有如此,才能使知识构建有序,才能明确知识的适用情境及其来龙去脉,也才能使知识迅速顺利的“迁移”。2.根据练习的检查情况,抓住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对知识内容、解题策略、思想方法进行点拨。 三实现条件 (一)对教师要求 1.熟练地掌握和驾驭教材,明确重点、关键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选准问题的切入点。2.教师讲解应做到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富有启发性,善于设“障”。 3.精心设计练习题,按照“懂”、“会”、“熟”的顺序编选。 4.要抓好信息反馈,及时补偿矫正。 (二)对学生要求 1应当具有适当的知识准备。 2应当具有主动加工的心理倾向。 3.有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勇于创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复习课教学模式

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朱丽娟

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朱丽娟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的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 性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则是素 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尤其 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上谈点体会。 〔关键词〕数学创新计算机多媒体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亲合性,使计算机 网络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好的互动。计算机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 概念更广泛、更深刻,它的内涵更丰富。这就促使我们研究构建高中数学在计 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下课堂教学的结构,使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更加合理、更 加有效、更具多样性。 1 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传统型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育有其弱点,也有其特点。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部分仍然沿袭这 种方式。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夜之间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 式抛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使之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才是 摆在我们面前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提出问题要教师引 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同时结合教材内容,使提出的问题具有探索性、发散性、针对性。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以便进行再发现、 再创造。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实施策略、落实解答过程,在归纳 总结阶段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检验、评价、反馈、论证,上升为理论。这些要求对传统的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特别是课件提出了很高要求。为达到教 学目标,教学要求的创意是最为重要的,制作技术是次要的。例如传统数学学 科教学对一些图形的教学很难从动态的角度进行,计算机辅助教育很大程度上改 变了这一状况。例如现在不少教师用立体几何的一些图形,动态地展示给学生, 把图形生动的展示出来,把一些很复杂的点线面关系从不同角度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对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建立空间概念是有很大帮助的。这类课件对学生 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帮助不大。且从课堂教学的结构改革的角度来看, 它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只有把这种手段溶合 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来创设情景,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观察情景的背景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才能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整合,应从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结构、媒体实现方面来考虑。 2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平台,构建研究、探索型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里,在必修课内容中安排“研究性课题”,并倡导学生进行 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可以分成两类目标:体验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学会提出问题,明确探究方向。因此,这些教学目标可 以渗透到平时的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一般可以分为课件型和平台型两种。课件型指的是把学科的某些教学素材,例如知识内容,知识技能利用计算机技术组织起来,用来传递教学信息。课 件往往是针对几个问题,几个难点而设计的。而平台型计算机辅助教学则是一 种建立在计算机软件平台上的教学模式,它不是针对某一问题、某一情景开发的,它是面向某一学科,或者某些学科而设计的。在研究、探索型课堂教学,

人教 B 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导学案

课题:角的概念的推广 第一章第 1 节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角的概念及推广。2.掌握终边相同的角及象限角的概念。 【学习重点】角的概念的推广。 【学习难点】1.角的旋转合成。2.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学习方法】阅读,讨论,练习 【学习过程】 一、预习成果展示(学生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示预习成果) 二、小组探究解疑(小组合作学习新知,讨论解疑)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角的加减法运算: 3.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4.象限角(轴上角): GAGGAGAGGAFFFFAFAF

三、反馈矫正点拨(将难点问题集中呈现,教师点拨) 1.(1)分别写出终边在x正半轴和负半轴,y正半轴和负半轴,x轴和y轴上的角的集合。 (2)分别写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的角的集合。 2.在直角坐标系中,判断下列语句的真假: (1)第一象限的角一定是锐角。 (2)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 (3)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4)小于90°的角一定是锐角。 (5)象限角为钝角的终边一定在第二象限。 (6)终边在直线y=3x上的象限角表示为0 060 ?,k∈Z。 k+ 360 3.在0°~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GAGGAGAGGAFFFFAFAF

(1)-150°(2)650°(3)-950°15′ GAGGAGAGGAFFFFAFAF

GAGGAGAGGAFFFFAFAF 4.射线OA 绕端点O 逆时针旋转270°到达OB 位置,由OB 位置顺时针旋转一周到达OC 位置,求∠AOC 的大小? 四、 强化巩固练习(通过精选习题训练巩固新知) 1.若α分别是第一,二,三,四象限的角,那么2 α分别是第几象限角?α2的终边又分别在哪呢?(你能总结出一点规律吗) 2.小明发现自己的手表走慢了10分钟,他想把时间调准那么时针和分针各旋转了多大的角度呢? 3.(1)若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