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秦朝大事年表

秦朝大事年表

秦朝大事年表
秦朝大事年表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前475年元王元年·战国时期开始

前473年三年·冬,越灭吴,勾践会齐、晋,诸侯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命勾践为伯

前468年定王元年·八月,鲁三桓攻哀公

前458年十一年·晋知、赵、韩、魏四卿共灭范氏、中行氏

前453年十六年·晋赵、韩、魏三家共灭知氏,三分其领地

前445年二十四年·魏文侯即位。其在位期间任用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

前441年二十八年·周定王卒,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

前408年威烈王十八·秦初租禾年

前403年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命赵、韩、魏列为诸侯

前391年安王十一年·齐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田和遂有齐国

前381年二十一年·楚悼王卒。其在位期间任用吴起在楚国变法。是年,吴起被害

前378年二十四年·秦初为市

前375年烈王元年·秦为户籍相伍·韩灭郑,徙都于郑

前367年显王二年·赵与韩分周为二,称西周、东周

前356年十三年·秦商鞅变法·鲁、卫、宋、韩君朝见魏惠王

前353年十六年·魏师拔赵都邯郸。齐师救赵,败魏师于桂陵

前350年十九年·秦徙都咸阳。并以小邑为大县。为田开阡陌

前348年二十一年·秦初为赋

前344年二十五年·魏国率先称王,魏惠王会诸侯于逢泽,率诸侯朝见周天子

前341年二十八年·马陵之战。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师败魏师于马陵

前339年三十年·屈原生于楚

前328年四十一年·秦设相国,以张仪为相(相邦)

前320年慎靓王元年·齐威王卒,子宣王立。宣王在位期间,齐稷下学士复盛

前318年三年·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秦迎战于函谷关,秦胜

前317年四年·秦败韩、赵、魏师于修鱼

前316年五年·秦司马错伐蜀,灭之

前314年赧王元年·燕国大乱,齐匡章伐燕,破之,杀燕王哙、子之

前312年三年·秦攻楚,大破楚师于丹阳

前309年六年·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前307年八年·赵武灵王始行胡服骑射

前299年十六年·楚怀王受骗入秦,被秦王扣留。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顷襄王

前296年十九年·赵灭中山

前293年二十二年·韩、魏攻秦,秦白起败之于伊阙

前286年二十九年·齐灭宋

前284年三十一年·乐毅率燕、赵、秦、韩、魏五国之师破齐,攻入临淄

前279年三十六年·秦与赵会于渑池·齐田单复国,迎齐王入临·楚庄□入滇

前278年三十七年·秦白起拔楚都郢,楚顷襄王退保于陈城

前275年四十年·秦相魏冉攻魏至大梁

前273年四十二年·赵、魏攻韩,秦救之,败赵、魏之师于华阳

前266年四十九年·范雎相秦

前260年五十五年·秦白起败赵师于长平,是为长平之战

前259年五十六年·秦攻赵,围邯郸

前257年五十八年·魏信陵君无忌救赵,秦围邯郸乃解

前256年五十九年·秦灭西周。周赧王卒,秦取九鼎宝器

前251年秦昭王五十·燕攻赵,为赵廉颇所败六年

前249年庄襄王元年·吕不韦相秦·秦灭东周,周亡·楚灭鲁

前247年三年·秦蒙骜攻魏,魏信陵君无忌率五国兵败蒙骜于河外·五月丙午,秦庄襄王卒,子政立

前241年秦王政六年·赵庞□率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至蕞,秦败之·楚迁都寿春

前238年九年·四月,秦王政亲理国事。长信侯□□作乱,秦王平之

前233年十四年·秦桓□攻赵,赵李牧败秦师于肥·韩非入秦,被害前232年十五年·秦攻赵,赵李牧败之

前231年十六年·秦初令男子书年

前230年十七年·秦内史腾攻韩,虏韩王安,韩亡

前228年十九年·秦王翦攻赵,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奔代,自立为代王

前227年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未遂被杀

前226年二十一年·秦王翦攻燕,拔燕都蓟。燕王喜迁都辽东

前225年二十二年·秦王贲攻魏,虏魏王假,魏亡

前224年二十三年·秦王翦攻楚,破楚师于蕲

前223年二十四年·秦王翦破楚国,虏楚王负刍,楚亡

前222年二十五年·秦王贲攻燕辽东,虏燕王喜,燕亡·秦王贲攻代,虏代王嘉,赵(代)亡

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秦将王贲攻齐,入临淄,俘齐王田建,齐亡。至此,秦统一六国。战国时期结束。

秦王嬴政建立起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自称“始皇帝”,以建亥月十月为岁首,更名民曰黔首。以全国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废分封诸侯之制。统一度量衡,定币制,车同轨,书同文。徙六国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

前220年二十七年·全国筑驰道,东通燕、齐,南达吴、楚

前219年二十八年·秦始皇东巡,封禅泰山,立石颂德

前216年三十一年·使黔首自实田,即令百姓自己申报土地

前215年三十二年·蒙恬率兵三十万北攻匈奴

前214年三十三年·略取南越陆梁地,置三郡·蒙恬败匈奴,略取河南地。增筑长城,以御匈奴

前213年三十四年用丞相李斯议,下令焚书

前212年三十五年·坑杀方士、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发隐宫、徒刑七十万人造阿房宫和骊山陵

前210年三十七年·始皇巡游,七月,死于沙丘。李斯、赵高立始皇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于骊山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于蕲县大泽乡,旋入陈,陈胜称王,号张楚。九月,刘邦起兵于沛,称沛公。项梁与兄项羽起兵于吴。是后,齐、赵、燕、魏等六国后裔也纷纷起兵反秦

前208年二年·陈胜为御者庄贾所杀

前207年三年·项羽率军渡漳河救赵,于巨鹿大破秦军,是为巨鹿之战赵高杀秦二世胡亥,立二世兄子子婴,贬号为秦王

前206年汉王元年·十月,刘邦至霸上,秦王子婴降,秦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十二月,项羽进驻鸿门,策划在宴会上刺杀刘邦未成

高一历史《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知识点

高一历史《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的确立》知识点 .纵观百家 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主干知识的处理方式基本一致,都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介绍。细微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人教版的知识线索更加清晰,对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的运行机制介绍得更加明确,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分析得更加透彻;人民版教材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秦王朝的政治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人教版、人民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干知识。 2.百家之长 秦朝中央机构的运行特点:对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秦朝还在当时被称为“西南夷”的地区……任命官吏。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郡县制的特点:郡县制与周代以来“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

式。……郡县制的建立……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概念阐释 1.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三皇,一说是伏羲、神农、黄帝;另一说为天皇、地皇、泰皇;还有一说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一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另一说是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2.三公九卿 秦王朝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执政机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有人称之为“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总管一切行政事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三公”各有分工,互相钳制。“三公”之下有“九卿”,负责各重要部门的具体事务。所有这些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概不世袭。

西域先秦历史人物

西域先秦历史人物之西王母 西王母简介 西王母,简称王母,尊称王母娘娘。“西王母”的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仑,故称西王母。在道教神仙体系中,西王母是所有女仙及天地间一切阴气的首领。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上古女神,现多传为护佑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的女神。 全真教的祖师。王母娘娘在汉代时成为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长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的追求。 在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王母的全称即为西王母,中国几部最古老的著作中都有关于她的记载。历史学有说这是中国西部地区西王母国的一个部落首领或图腾的称号。历史上可能不止一位西王母而是好几代西王母。 西王母在道教中的地位及能力 东汉末年,道教兴起,把作为上古先祖神祇的她纳入道教神话体系,并且逐渐演变为高贵的女神。在后来的许多中国古代著作中,她开始成为天上的一位帝王,人类幸福和长寿之神,还传说她拥有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神药,著名的月中仙女姮娥就是因为吃了她的神药而飞到月亮上的。 西王母的出处及相关记载 “西王母”的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仑,故称西王母。又称金母或金母元君,全称:白玉龟台九

灵太真金母元君或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总称: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在道教中地位极高,后因历史演变,民间宗教对她作了新解释,故广受信仰。在中华道教形成和发展之路上,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集仙录》载:西王母即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又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系先天西华至妙之气化生! 在中国道书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遣使下凡,曾经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授天下地图予舜帝整治国家、遣二十三女瑶姬(封为妙用真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颜者,则有以孝闻名乡里的舜帝、游瑶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术的汉武帝等。《穆天子传》中:记有穆天子梦游见西王母的故事,这里的应该指历史上的西王母,是一位女王。 西域先秦历史人物之周穆王 周穆王简介 周穆王(约前1054年—前949年),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周穆王时作《吕刑》,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法典。 周穆王的统治 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

秦统一中国

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范君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疏导本课的知识脉络,使学生能够概括出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2、通过讲解,学生能够说出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并且能叙述秦朝在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在各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改革,以及这些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3、通过对课堂知识点的解读,使学生体会秦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以及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秦朝为巩固统一而进行的改革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改革的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解法、展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开始相互征伐。如果你身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你会想什么? 生答:和平,安定的生活。 师问:那么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大家猜想一下,在七国之中,

哪一国家最有可能取得胜利? 生答:秦国!因为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成为了最强大的诸侯国。 对,通过商鞅在秦国各方面的改革,使秦国不断的强大。即使商鞅死后,他的措施依然在秦国施行着。这也为秦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统一中国 板书:《秦统一中国》 二、新课教授 (一)秦灭六国 1、原因:想在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能够使秦国战胜六国, 实现统一。 (1)常年的战乱,使人民流离失所,在战乱的同时各族人民之间不断的交流,融合。人民渴望过统一和安定的生活。——人民渴望(2)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实力增强。并且在商鞅死后,变法被沿用,促进里秦国各方面的发展——变法强国 (3)嬴政是一位有抱负而且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在他继位后积极招募人才,听取建议。——秦王英明 这时的秦国已经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在公元前230年开始了统一战争。经过十年的时间,秦先后功灭六国。 板书:原因:人民渴望变法强国秦王英明 2、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3、顺序: 秦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与距离秦国较远的国家较好

高三历史秦朝的统治例题解析 旧人教

秦朝的统治-例题解析 【经典题】 例1 (2000年上海高考题)秦朝时候,郡的临御史主要负责 A收取赋税 B征发兵役 C管理军事 D监察郡守 【解析】本题是有关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考点。本题涉及的这一知识在书上没有直接内容,考查学生知识应用的迁移能力。课本提供的是中央政府内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丞相处理政事,而太尉则管理军事。依照这种职权的分工,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当为郡守、县令之职。管理军事是郡尉之职。郡的临御史自然是负责监察郡守。 【答案】D 例2(2000年广东卷考题)秦朝施政主要依据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道家学说D法家学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教材没有明确提出秦朝时施政所依据的学说,但是秦统一后,实行严刑峻法。教材明确指出了韩非子的理论主张,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施政符合韩非子的主张。【答案】D 例3 (2001年天津卷考题)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A 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针对秦始皇的文化措施设计,秦始皇时的统一文字本质上是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的,其他的项都不合史实。 【答案】A 例4 (2000年津赣卷考题)秦始皇“焚书抗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从角度对焚书坑儒的目的加以思考,解题关键是把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思考,如“③毁灭文化”是该条措施一定程度上产生的影响,并非是当时统治者的主观意图。 【答案】B 例5 (1995年上海卷试题)简述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 【解析】本题是一道简述题,所考内容“中央集权制”是教学重点,命题角度一般,难度不大。第一问“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措施”,考查具体内容在教材中有现成的归纳,只要考生记忆准确即可回答出来,能力考查层次偏低。第二问要求在第一问的基础上作简要评价,回答时要能够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要 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 【答案】①建立皇帝制度,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人。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御使大夫、太尉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军事事务。③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负责地方行政。(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统治。 例6 (2002年广东卷考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

9秦统一中国

9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 1、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 2、了解秦朝的将于、文明成果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工程; 3、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客观地认识和评价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 4、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习准备】 工具书,表格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学时安排】 一课时 一、激情“动”员(3分钟) 1、全班朗读: 《古风》 唐.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二、主“动”展示(5分钟) 1.师:哪位同学起来分析一下这首诗表现了什么历史事件?(介绍作家作品,要求:注意听,其他同学补充,评价。) 生:可逐句分析也可从整体进行把握 回答要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秦始皇的残暴统治(能自圆其说即可) 三、调“动”探究(20分钟) 1、快速阅读找出要点: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归纳秦灭六国的条件。 2.秦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意义。 3.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文化上经济上交通上和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5.你知道秦长城的起止点吗? 2、深化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措施 师: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措施接下来我们将更加深入了解这些措施 生:讨论完成表格

运用列表法,对学生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强化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这一过程要及时帮助完成困难的学生。 3、互动探究 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一)秦灭六国,课件展示 《战国形势图》,要求学生思考探究,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教师点拨:(1)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也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因此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2)秦具备了灭六国的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经过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的进攻。(3)秦王嬴政善于用人,教师强调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在这个时间之前,秦国被叫做秦国,在此时间之后,秦国应被叫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登上了统一国家的最高宝座。 2.课件展示《秦朝疆域图》,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指出疆域四至。 分组探究:秦朝统一的意义,小组讨论,每组选一代表回答。 教师点拨:(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国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最终在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面对空前广阔的疆土,秦王嬴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的烦恼一: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国家统治,把全国各地的权利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五、灵“动”拓展(2分钟)(小结、升华)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没有比秦始皇更富有争议性的皇帝了。有些学者是只为一个英雄,而另一些 学者则视其为一个罪人。结合下列史料分析荆轲到底该不该刺杀秦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秦始皇呢?请说出你的观点。 2、作业(选做题) a 、把课文有感情地再读一遍后,整理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b 、回家采访爸爸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有何感想?明天来交流。 课后反思: 评价 日

历史人物秦穆公的简介

历史人物秦穆公的简介 秦穆公是一名开明的君主,在秦国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起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的作用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历史人物秦穆公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秦穆公(?-前621年),部份记载中被称为秦缪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及公孙枝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对秦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安葬于雍(今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秦穆公是如何称霸的首先,秦穆公作为一个国君,他能登上这个宝座确实是意料之外,所以他更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自从他登位后,他勤政爱民,与百姓打作一团,经常将百姓的疾苦视为自己的责任,以能减轻百姓的流离失所,振兴弱秦为自己的任务。 其次,他作为一个国君,深深的明白,国家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

肯定不够的,要想让国家变得更为富强,必须依靠百姓的力量,但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是有能力、有才干能推动国家进步的,所以他求才,爱才,惜才。当然在秦穆公时代,秦国的人才虽没有到济济的程度,但还是有不少人才的,比如说百里奚、比如说由余、比如说孟明视。而秦穆公独具慧眼,能辨识人才,最终在他的身边也聚集了很多有才干的人才。 最后,光靠人才是没有用的,还需要野心和称霸的决心,这点上秦穆公可说是有着大大的野心的。他一直觉得秦国被人瞧不起,在诸国中的地位太过于低下,他心里有一股气,攒着一股劲,想法设法想把秦国发展成强国,于是他是有谋略的,他能想,能用才,将想法付诸于实践,不论最后成功与否,他都有着霸主的野心和决断。 当然,秦穆公收复西戎,战胜晋国,这些功绩最终奠定了秦穆公的霸主地位。 秦穆公的小故事秦穆公雄心勃勃,一心想超越其他国家,称霸天下,但苦于身旁没有贤才良臣来辅佐他。为此,他很苦恼。有一天,秦穆公召见了善于相马的伯乐,对他说:“你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不知你的子孙辈中有继承你的相马本领的吗?” 伯乐回答说:“大王,真是可惜得很,我的子孙中没有一个人及得上我,倒是我的好朋友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高强,大王可以试一试。” 穆公当即召来九方皋,请他去寻一匹好马。过了三天,九方皋兴冲冲地跑来报告,说已为大王觅到了一匹第一流的好马。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考纲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本阅读分析、归纳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历史条件、特点和影响。 2、通过课本阅读记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理解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结合课本p8图片中央到地方结构示意图) ⑴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是指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 ⑵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指全国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一律服从于中央政府,受中央的领导和监督,执行中央政府的法令、政策和命令。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时空定位】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阶段特征】 政治:国家统一,封建社会初步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中外的经济交往频繁;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交流。 文化:思想专制,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太学出现;科技文化发展。 【课堂学习】 一、历史条件: 【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6概括出分封制衰落和瓦解的表现有哪些? 2、阅读材料概括: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条件(提示:从四个角度展开,历史教训、理论基础、政治前提、个人作用): 春秋时期周王室实力衰微,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力量强大,“楚王问鼎”反映出分封制破坏,诸侯国的改革纷纷废除了分封制度建立了郡县制(商鞅变法特别典型)。秦始皇统一后深感分封制的弊端,吸收战国时期的新制度。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发家的集大成者,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王嬴政是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帝王之一,其运用正确的战略灭六合一,建立起史无前例的大帝国。其又雷厉风行的推行着专制制度巩固着他的帝国统治。

秦代思想在历史上的影响--政治角度

以武力吞宇内、统天下而建立起来的秦王朝,其运短祚,没有产生多少有着深邃哲理的思想家,也未曾遗下什么成体系的理论著作。这极易给人造成“有秦一代是无思想的时代”的印象。如余英时先生即认为秦代是没有思想的时代,“历史文化传统对他们而言是没有真实意义的。”(《道统与政统之间》,见余氏《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但事实是否真的是这样?先前的历史文化传统对秦代究竟有无影响?秦代是否形成起自身的思想?倘若秦代在历史 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了自身的思想,那末,这种思想对于其后的中国历史有无影响,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着重从政治文化角度对这些问题略作一析,并就教于余英时先生。 一 地处西陲的秦,所以能在群雄争霸的战国之世迅速崛起,并最终以所向披靡的武力扫灭山东六国,南平百越,北遏匈奴,建立起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原因是很多的,而其不仅遵循当时国际间“得士则强,失士则亡”的律则,而且更打破血缘、地缘限制,广延四方贤士以为己用,则不能说是一重大原因。这正如洪迈《容斋随笔》卷二所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魏人公孙鞅也。其他若楼绥,赵人;张仪、魏冉、范睢,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皆诸人之力也。” 这些为秦“委国而听之不疑”的士人中,有的是建构起思想体系或有着非常深刻思想的学者和政治家。如商鞅于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在秦国实行变法,使秦国迅速走向强盛,改变了过去与诸侯交往中的被动局面,成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的强国。他是位有着一整套政治思想观念的法家人物。他依据其“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的历史体认,认为“先王当时而立法,度务而制事。法宜其时则治,事适其务故有功”(同上《六法》),“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同上《更法》),故当今之世,“反古者未必可法,循礼者未足多(肯定)也。”(同上)在列国都在谋求更化开新的背景下,他所提出的“不法古,不循今”(同上《开塞》)的口号,无疑是当时时代的最强音。商鞅是位悲剧性的人物,但他以进化、利益、力量为理论基础而提出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的教学设计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的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11中学尹文 一、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教材分析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具有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深远。本课以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其影响为中心讲述秦朝政治制度史,教学内容包括“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始皇帝与三公九卿”、“废分封,置郡县”等三目,实际上主要讲述“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两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②理解:理解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③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④探究: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图片、影视资料等媒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筛选材料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意义,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确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通过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讲述,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本课知识结构 西周王室衰微与宗法分封制遭破坏 大一统与从群雄割据皇帝制和中央机构 秦朝中央到大统一 集权制度争霸战争与诸侯国的兼并 的确立 战国时的政局变化与变法 中央集权制 的确立地方政权和其他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

浅谈秦朝大一统的背景、过程、成功原因-(2)

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它开创了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新篇章。那么,为何可以在诸侯割据争霸的时代脱颖而出,成为“六王毕,四海一”的开创者呢?天边飞来了几条弹幕…… A【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咋就不行咧!!!天理难容!!!Tell me why!!! B【楼上淡定…王听不懂洋文儿你瞎咋呼些啥呢…哦!其实我也很想知道!!! C【咳咳小朋友们排排坐,两腿并拢双手放在大腿上腰杆挺直耳朵竖起来,且听大师我给你们一一道来让你们心服口服~(嘚瑟ing) AB【说谁小朋友那!哪来那么多废话快点讲! C【咳咳严肃!严肃!The story begins… AB【说好的不秀洋文儿呢! C【一、朝统一的背景 (一)因(主观) (1)人一族的起源 人是华夏(汉)族西迁的一支。之先祖为先贤伯益,伯益乃颛顼后代。本为古部落首领,舜帝赐姓“嬴”。至夏末,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商汤御,败桀于鸣条,其后嬴姓世代辅佐殷商,故史载嬴姓多显。至商末,蜚廉、恶来父子皆以材力侍纣,后周武王伐纣,败商军,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以泄愤,蜚廉奔霍太山,嬴姓中衰。至周穆王,造父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国之乱,受封于城,其宗族乃为氏,造父侄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周孝王赐给了他一小块土地,让其继续嬴姓的祭祀。后来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 A【这些字听着就好难写讲的也挺玄乎…祭祀这些个玩意儿太low了不屑不屑… B【你得了吧吃不到葡萄别说葡萄酸…继续继续 C【(2)国崛起 国崛起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大致概括为: ①下令求贤 当时,为谋求强兵兴国,各国纷纷开始变法图强。文候敢为天下先,率先起用法家悝,悝撰写《法经》六篇以为治国之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地利、奖励农耕的经济政策,国遂强。为了改变国被楚国、国欺凌的处境,胸有壮志的孝公(前381—前338年),于公元前362年即位后(时年21岁),决心复兴国,再现穆公的伟业。孝公不吝重赏,下令求贤。向全天下颁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卫人公鞅就是这个勇敢的人,他从国跑来了,帮助孝公实行变法革新,并迁都(今东北)。 ②商鞅变法 在孝公宠臣景监的举荐下,商鞅献上了一套“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的变法计划。孝公大为赞赏,决心实行变法。 第一,实行连坐法。公元前356年,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后来,又禁止家人“同室息”,使父子、男女有别。此外,还“平斗俑、权衡、丈尺”,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商鞅将全国的小都、乡、邑集合成四十一县,县置令、丞,破坏了旧贵族的封邑,加强了国家的集权。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方便了税收和交换。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 第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之法规定:农民“致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或租税,不努力耕作或弃本逐末者全家被罚为仆人。而且,凡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赋”。后来,又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权,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标要求】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和原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具备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动态历史地图,初步具备观察、想象能力。 3.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点】 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学习过程】 本课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建国伟业,霸气彰显”。第二部分为“中央集权,传承千秋”。第三部分为“治国方略,泽被后世”。 一、建国伟业,霸气彰显 1.阅读课本,明确秦统一六国的背景、时间、都城、人物(掌握一个王朝的四要素)以及秦朝的地位。 2.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七国争霸中原,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统一。 材料二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材料三长平之战后,六国在军事上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秦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2)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 二、中央集权,传承千秋 1.阅读课本,找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1)最高统治者:

(2)在中央: (3)在地方: 2.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道来到秦朝。瞧: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1)记者甲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在中央主要由哪些官员负责呢?” “始皇”答曰: (2)记者乙问:“陛下,您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那您会采取什么新的措施来加强管理呢?” “始皇”答曰: (3)记者丙问:“尊敬的始皇帝,您认为您做的哪些事情可能会受到后人的赞誉呢?哪些事情可能会受到后人的指责? “始皇”答曰: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也:亟役万人,暴其刑威,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也,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六国者,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三、治国方略,泽被后世 1.阅读课本,找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

秦朝一统

《秦朝开创大一统基业》教案 【课程标准】 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2-2-2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2-3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 2-2-6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2-4-6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秦朝开创大一统基业”承接第一单元的“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秦统一天下得益于商鞅变法,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与发展,则是法家思想的应用和发展。课文没有简单罗列秦国统一六国的史实,而是将重点放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上,突出了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让学生理解大一统的历史意义,学会综合分析材料、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情分析】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学生对他的生平已有所涉猎,但又充满好奇心。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较浓,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也较强。因此,本节课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预习与课上小组合作探究来突破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与课上辩论的形式评价秦始皇,并渗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观,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阅读书本P48、51最后一自然段,说出秦朝统一的时间、意义及秦朝的疆域;2.根据出示的材料,概括说出秦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3.阅读书本P49-51,说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影响;4.列举史实,评价秦始皇。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材料概括“秦完成统一的原因”、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完成表格、课上小组合作交流总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通过搜集资料列举史实“评价秦始皇”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学生应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中学生有责任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影响 难点:评价秦始皇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以学生小组合学习为中心实行以下方法 1.讨论法(根据材料分组讨论概括秦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原因)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 立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背景 (1)春秋时期 ①一些贵族擅自分封,小宗不断取代________。 ②周王室逐渐失去____________的地位。 (2)战国时期 ①战国中期以后,国君先后改称“______”。 ②为增强国力、称霸天下,各国纷纷变革,逐步废 除旧制度。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 2.过程:秦国先后消灭韩、____、魏、____、____、齐等国,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统一的大帝国。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 2.内容 (1)皇帝制度 ①开端:秦王________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

②特点:________至上,大权总揽;实行“家天下”的______________。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辅佐________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负责________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 ________。 ②九卿分管国家和________的各种事务。 ③作用:中央官员相互配合牵制,军国大权由皇帝 最终操纵。 (3)郡县制度:地方分______、______两级,郡设郡守、郡丞、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以下设 ____、____等基层机构。 (4)选官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秦法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3.影响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__。 (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____________的基础。 (3)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后世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________的控制。 (4)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________影响深

初一历史(秦朝、汉朝有关)月考选择题练习一

月考选择题练习一 一、选择题 ◆(2013·福建福州)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隋朝D.清朝 ◆(2013·天津)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2013·湖北黄冈)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2013·山东日照)1.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2013·云南德宏州)3.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 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统一的时间应该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2013·福建莆田)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 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 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 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 ◆(2013·广东揭阳)14.假如你穿越到秦朝,在中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那么你的职务应该是 A. 丞相B.太尉 C.郡守 D.县令 ◆(2013·广东湛江)1.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2013·海南省)2.右图是学生设计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背景; 2、能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5个方面)和基本特征。 3、能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学习重点】 1、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及难点突破】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现。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学法指导】 从公元前356年(战国中期)商鞅变法起,秦国逐渐成为一个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法治国家——一个只有数百万人口的封建诸侯国(战国时各诸侯国总人口为二千万左右)。经过近120年的持续发展,到秦王嬴政(前259-前210)亲政时(前238),秦国已经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此后的20多年里,嬴政以韩非的思想为指导,最终灭掉东方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进行政治制度的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废除了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秦帝国(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此后2000多年中国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教材,解决下列问题 1、简述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背景。 2、列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5个方面)和基本特征。 3、列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现。 4、简述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二)课后反思与感悟(4分钟) 1、【自学测评】(; 2、材料阅读: 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早年为郡小吏,

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47岁的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前210年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 请回答:作为秦朝丞相,李斯有哪些主要职权?据材料哪些内容可知秦朝的丞相位高权重? *基础知识归纳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崩溃,这是中央集权制确立的前提。 ①的力量逐渐强大,原则遭到破坏,取代的现象频繁发生,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地位。 ②打着“”旗号进行战争,使逐渐被吞并,到春秋末期,虽然,但基本上已的天下了。 2、战国时期在各国的改革中废除了一些旧制度,实行了一些新的制度(如郡县制),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借鉴。 ①不再满足,先后,不少大国出现了夺位的政变; ②由于,各国不得不在等方面进行变革,其中,国的变法收效最为明显。 3、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经过,秦国逐渐,经过一百多年的角逐(前359-前221),秦国先后消灭等国,于年结束了局面,建立了的大帝国。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主要内容(5个方面): 基本特征: 1、皇帝制度: ①皇权至上:秦王改称,将等大权总揽地一人之手; ②实行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由为主组成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等方面处于既又状态,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之手。 ①三公指,其职责分别是:;他们的关系是 ②九卿指的是;他们分管着 3、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 ①郡是设三个重要官职; ② 真实历史情景体验&必修I、II、III知识整合 秦国的崛起是从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开始的。 公元前361年,21岁的秦孝公登基。根据《史记》记载,当时,黄河、崤山以东有六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 1. 了解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2.引导学生归纳“秦灭六国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大家说这里面的“秦王”指的是谁? 学生:嬴政 教师:“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学生:灭六国 教师:那么秦为什么可以灭掉六国?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又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一.秦灭六国 1.战国有七雄,为什么最终由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呢?大家阅读课文44页,归纳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1)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3)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嬴政具有雄才伟略,善于用人,推

行了正确的军事与外交政策。(尉缭、李斯) 2.展示《秦灭六国形势图》,简述秦灭六国过程和秦朝建立。 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想一想,秦的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国家走向了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经济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与交流;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加强民族交流融合。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可以骑马打天下,不能骑马治天下呀。原来六国各自为政,现在这么大的疆域,朕该如何管理呢?但怎么做才能够巩固统一呢? 秦国实现大一统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二.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上专制主义这四个字) 教师:同学们看书找一找,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处于什么地位,拥有什么权力?学生: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教师:我们在这里就要提到了,秦始皇这个词的来历,秦王即位时认为:朕一统天下,德盖三皇,功过五帝所以自称“始皇帝”。为了突出皇位的至高无上,他自称“朕”,皇帝颁布的命令叫“制或诏”(制是皇帝颁布的有关制度方面的命令。诏比制分量略差,凡是不属于重大制度的命令叫“诏”,它也比制用途广泛。大家注意这两个都是皇帝命令的专称,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皇帝用的印章叫“玺”。 好的,那么在皇帝之下有什么样的中央政府呢?大家看45页最下方的三行 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三公是哪三公分别有什么职能? 学生: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教师:没错,在这里丞相是百官之首,直接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府 太尉管军事,实际上是个虚职,军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虎符)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他起到的是监察百官(丞相也能被他监督)的作用。 而九卿呢,我们在这里稍稍提及一下,是指丞相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最终把他们要处理的大事汇总在丞相那里,由皇帝裁决。实际上权力在谁的手中?

《秦统一中国》教学案例

《秦统一中国》教学案例 泰来县塔子城镇中学王国强 【案例背景】 这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这是一堂临时接到通知的公开课,这是一名有十几年教龄的老师,这是一群步入七年级的学生。 前天,教导干事临时通知我说今天要开一堂学校的公开课。完了,只有一天的时间准备,太急了!按照教学计划,我这一堂课要上的应该是第二单元复习课。公开课倒是上过不少,但复习课倒是头一回,没有把握,只能讲节新课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并且时间这么急,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只好抓紧时间搜集资料、备课和制作课件。?秦统一中国?这一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秦王嬴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完成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研究教材后,我结合学情,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作用,难点那么是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个概念。怎样才能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学得条理清晰又印象深刻呢?我在教学设计方面想了不少办法。 【案例描述】 课前,和往常一样,我提前几分钟走进教师,这时,同学们纷纷走进教室,拿出课本和练习册准备上课。教室后面齐刷刷地坐着一排老师,这阵势真的是有点让人〝毛骨耸然〞,就连我这身经百战的老师都有点腿软。原本活跃的班级在他们的〝火力覆盖〞下变得战战兢兢、鸦雀无声,这让我费了不少力气,努力调动课堂的气氛,所以也浪费了不少时间。上课铃响了,师生进行课前问好,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并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课前播放视频?易水送别?,我问学生这是什么视频?从这个视频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观看并小声议论这时候我说:同学们知不知道视频播放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易水送别,讲的是荆珂刺秦王的故事。我接着说:对,但荆珂刺秦有没有成功啊。学生回答:没有成功,荆轲失败了。我说:是的,荆轲没有成功,秦王嬴政却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