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社会学课件

城市社会学课件

城市社会学课件
城市社会学课件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的产生和创立

? 城市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 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 城市社会学的形成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 城市社会学的系统研究起源于美国。

? 1893年 ,社会学家斯莫尔 (Alum W.Small) 在芝加哥大学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学系。

?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研究中心, 芝加哥大学成为城市社会学的发源地和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地。

芝加哥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帕克、 伯吉斯、麦肯齐 、沃斯

罗伯特·帕克 (Robert Park)——开创了人文生态学的方法来对城市进行研究

? 城市社会学是在二十世纪初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传入我国的 。

? 1929 年吴景超在世界书局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城市社会学领域的教材《都市社会学》。

1.城市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证性相统一

2.城市社会学是以城市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城市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探讨城市化的特点、动力、

进程和中国城市化的道路、目标与模式,探索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方法。

3.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 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

? 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 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 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

4.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 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

? 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 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 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

5.城市的特征

(1) 城市的人口特征:城市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异质性强 ; 城市居民大多从事非农产业、具有专业技能。

(2) 城市的经济特征: 从生产过程看 , 城市中的生产分工较细、工序较多, 生产技术比较先进,批量生产的产品远离自然;

从流通过程看, 城市具备市场功能,或者至少具备

了局部的调节能力;

从消费环节看, 城市消费方式多样化, 经销商之间竞争激烈。

(3) 城市的地理特征: 城市常常出现在交通线的交汇处、战略要地或资源丰富的地区。

(4) 城市社会活动特征: 城市居民在社会交往中,往往并不是完全作为个人出现的, 他们往往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 如律师、教师、医生等 ;与乡村相比 , 城市的社会活动更加多元和复杂 ;城市开展社会活动的基础主要是各种法律、法规。

(5) 城市的文化特征 : 城市既是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文化的传播中心, 同时还是文化的载体。

聚集性就是城市最根本的特征。

6.城市的类型

(1)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

(2)根据城市的主要社会功能——

(3)根据城市的作用或影响——

(4)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

7.城市的功能

? 城市罪恶论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社会学家威尔逊和日本的矶村英一 )城市在培育人类的无情、堕落和

一切道德败坏, 是人类退步和颓废的温床 ;? 城市赞扬论

城市是自由的温床, 是科学、文化、艺术的中心, 给人类带来荣光 , 是进步的母亲。

城市的功能

?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和传播中心

? 城市是人类各种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场所

? 城市是各种社会问题集中的地方

8.滕尼斯 :《礼俗社会与 法理社会》? 《社会分工论》

? "礼俗社会“——较小的乡村社区

? "法理社会" ——大城市

9.涂尔干 : 机械团结与

有机团结

? “机械团结”——是一种以共同的信仰、风俗习惯和礼仪等相似性为基础的社会联系。

? “有机团结” ——是一种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秩序。

10.齐美尔 : 都市与现代性

? 从个人的社会心理出发, 就城市化及城市社会对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影响作了系统的考察 。

? 《都市与精神生活》

11.韦伯: 城市共同体

? 《城市》

? “完全城市社区”

? 必备条件 :(1) 防卫力量;(2) 具备市场交易的经济体系;(3) 有自己的法院;(4) 相关的社团组织;(5) 至少享有部分的政治自治。

? 第一,完全城市社区必须以贸易或商业关系为基础;

? 第二,城市必须是相对自治的;

? 第三,城市社区必须具有社团形式。

12.芝加哥学派 :古典城市生态学

? 帕克——美国城市社会学之父

? 《城市: 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

? 城市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其秩序性的

? 城市既是自然组织, 又是道德组织

“城市决非是简单的物质现象,决非简单的人的构筑物, 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

(重点)如何理解帕克的城市社会学思想?

? 城市是一种商业机构

? 城市的结构将日益正规

? 重视城市生活的心理因素

? 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

? 高度重视实地调查研究

(重点)贡献:创建人类生态学

? 人类生态学

所研究的是人和社会机构的地理分布的形成过程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和规律, 是研究人群的空间分布的各种社会原因和非社会原因。

? 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也生活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他们将这个生活环境定名为“ 社区”(Community)。

? 社区——“指一个人类群体多少固定在一个地点, 而这个群体内又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 “共生关系” 是指群体关系中个体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个体都不可能脱离其他个体而存在。

13.古典城市生态学的三种古典模型1)、伯吉斯的同心圆区域理论

? 与帕克共同创建人类生态学

? 第一个关于城市发展和空间组织方式的模型 。

? 城市可划分为五个同心圆区域

同心圆区域假说

第一环:中心商业区

第二环:过渡性地带

第三环:工人住宅区

第四环 : 高级住宅区

第五环 : 通勤区

同心圆区域模型反映出的趋势

? 随着城市的发展, 存在着一种从城市中心向外扩散的趋势 ;? 从中心到边缘, 各区域的居住密度依次递减,而交通费用依次递增;

? 竞争是调节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

影响:

? 城市个空间发布是有规律可循的

局限性:

? 只是一个构造出来的“理想型”;

? 同心圆区域模型的代表性不足;

? 伯吉斯在对于生态变量的选择上是不全面的。

2)、霍伊特的扇形理论

第一,高租金地区大多沿着建设完善的交通线路发展;

第二,高租金住宅区扩张的地区倾向于向高地与河边发展。

第三,高租金出租公寓通常出现在商业区附近。

第四,高租金地区位置紧挨中等租金地区。

优点 :

? 代表性更强

? 更加灵活的解释了城市空间的结构

局限性:

? 研究数据的片面性

? 是同心圆学说的一个变形

3)、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理论? 现代城市里往往有两个以上的中心 /除了有一个市中心之外还有几个副中心。

决定城市核心分化和地域分布的因素第一, 城市中某些行业的存在必须以某些条件的具备为前提;

第二,城市中某些区域彼此接近可以产生集聚效益;

第三, 城市中某些彼此抵触的区域应该彼此远离;第四, 城市中的某些行业由于地价、房租等原因无法获得最佳位置, 只好退而求其次。

结果——城市结构的多核心现象

? 促进了彼此协调的机构在空间上趋于集结 ;

? 使彼此冲突的机构彼此远离。

优点 :

第一, 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中心进行的;

第二, 强调郊区的存在;

第三, 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地域分布的影响;

第四, 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区域的分割和离心化的影响。

14.沃思的城市理论

?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为了社会学的目的, 一个城市可以阐释为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的永久性居民点”。

? 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

? 城市性的构成要素——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 城市的三个基本特质:

? 人口数量多

? 人口密度高

? 人口异质性大

人口数量多

? 导致居民文化的多元化和城市职业结构的细化。

? 城市需要建立正式的社会控制结构。

? 专业化是以“特殊利益”为基础形成的人类关系。

人口密度高

? 城市中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街区和邻里;

人口稠密对城市居民的社会心理有影响;

?

? 城市居民容忍差异的能力较高;

? 反社会行为的增多。

人口异质性大

? 使阶级结构更加复杂化;

? 城市居民对自己的住所较少眷恋,邻里之间关系淡漠;

? 货币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重点)沃思的城市理论:

第一 , 城市中存在的复杂社会分工和职业结构是社会分层的基础。

第二, 无论是地域上还是阶层上, 城市人口都具有高度的社会流动性。

第三, 城市人口在功能上具有显著的依赖性。

第四, 城市的人际接触是肤浅、片面的, 并具有较强的匿名性。

第五, 城市依赖正式的社会控制方式处理社会问题。

第六, 城市居民的道德标准具有较大的差异, 人们具有较强的容忍意识。

重要贡献:

? 把欧洲的古典城市社会学思想和芝加哥学派的经验研究融会贯通地组织在一个系统而严谨的理论中。

(重点)对古典人类生态学的评价

? 是美国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本土社会学理论

? 是城市社会学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自身理论体系,

? 对城市社会的经验研究,积累了大量成果。

局限:

? 过分强调生物性因素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

? 有关城市的发展模型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库利与城市定位理论

(一)货运中转理论

(二)中心场理论

(一)货运中转理论

"货运中转" ——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 , 并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

货运中转有两种形式 :

? 单纯由于地理因素所导致的机械性中转;

? 商业性中转/贸易中转, 即商品在运输中转的同时伴随着所有权的转让。

? 商业性中转大大提高了货运中转地点的重要性 , 因而被认为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中心场理论

“ 中心场 “——具有中心集散点性质和服务功能的城市。

中心场理论的基本假设:

? 城市的存在是为了向其周围地区提供服务。

? 城市的规模以及城市为周围地区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类型, 决定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

? 中心场城市的分布格局表现为 金字塔式的等级序列, 即城市的级别与其出现频率呈反比关系。

? 中心场理论更适合解释各种商业城市的分布, 特别是在人口稀少和经济落后地区中城市的形成和分布。

15.城市化的指标

城市化的指标及测度方法:

? 主要指标法

? 复合指标法

(一) 主要指标法

? 指标——人口比例指标、土地使用状况指标。

? 人口比例指标:PU=U/P

(二) 复合指标法

? 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以考察城市化的速度和水平的方法。

16.城市化的类型

(一) 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 根据城市化的方向进行的划分

? 城市要素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扩散的过程或现象

(二) 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根据城市化的空间结构进行的划分

? 外延型:城市的离心扩展之势, 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 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的扩展方式

? 飞地型:在城市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 职能上与中心区保持联系的扩展方式

(三) 自力型城市化与他力型城市化? 根据城市发展的动力来源进行的划分

17.城市规划的含义

17.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探索城市的合理布局、综合安排城市建设的计划,它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城市建设的蓝图和城市管理的依据。

18.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

? 效益最大化

? 协调发展

? 可持续发展

? 以人为本

19.城市管理的涵义

19.

传统的城市管理:

广义:城市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对城市运转与发展进行控制的行为总和。

狭义:城市政府对城市的公用事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和建设的控制、指导。

现代城市管理:

? 多元的城市管理主体依法管理或参与管理城市的社会活动。

二、城市管理的对象

? 城市管理的对象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20.城市管理的特点:综合性;系统性;中介性 ;服务性

21.城市管理的新理念:城市经营

美国著名的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国家营销”和“地区营销”的概念。

22.城市经营的涵义

将城市可以用来经营的各种资源资产化,实现资源配置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以提升城市的价值,实现城市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如何正确理解城市经营?

? 城市经营不等于土地经营

? 城市经营不同于企业经营

? 城市经营没有固定模式

(二)城市管理与城市经营

? 对城市的认识不同

? 理论依据不同

? 采用的主要方式不同

? 政府的角色不同

(三)城市经营的方法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政府利用垄断城市规划带来的信息优势,对规划发展区的用地以较低的价格征用,接着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土地升值,然后出售基础设施完善

的‘熟地”,利用“生地” 与“熟地”之地价差,平衡建设成本。

23.传统的城市管理:

力图建立以国家政府为核心的等级有序的组织体系,由政府对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实施有组织的提供和控制。

传统城市管理的核心在于严密控制和等级有序的组织管理。

?

现代城市管理的理念:

一、治理而非管制

现代城市管理提倡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运用服务、协调、倡导、引领、法律、规范等词语和方式进行管理,而非利用监视、命令、控制、服从等词语和方式进行政治掌控。

二、管理公共空间

? 公共空间:是人们用于交往、交流的共享活动空间。

? 公共空间涉及有形与无形、真实与虚拟的公共空间,以及各种形式共存的混合公共空间。

三、管理是扩大城市资本,培养城市竞争力的过程

现代城市管理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城市资本、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在城市等级中的位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管理城市资本已经构成现代城市管理的核心内容 。

四、管理城市发展

23.城市社会问题的涵义

23.

? 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

城市社会问题必须具备的

基本条件:

? 城市社会问题的起源具有社会性;

? 城市社会问题的发展具有社会性;

? 城市社会问题的结果具有社会性;

? 解决手段必须是社会性的。

二、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 滕尼斯和涂尔干: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和人口密度增大,社会体系对个人的影响力降低,社会秩序出现混乱,导致离轨行为的产生。

? 沃斯:认为城市社区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人口异质性大,自然而然会引发许多城市社会问题。

默顿:社会应提供为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认同的社会目标,同时,提供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当社会目标与实现手段之间出现失调,就会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

24.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 生产力水平

? 城市要素的变迁

? 城市管理水平

三、城市社会问题的类型

? 人口问题;生态问题;就业问题;交通问题;住房问题;贫困问题;犯罪问题

城市社会学2017

城市社会学2017

一、多项选择题 1(5分) 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 门√ ?B)治理是一个过程√ ?C)治理是一整套规则 ?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 的互动√ ?E)治理是协调√ 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 ?A)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B)治理不是一种正是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D)治理是自上而下的 ?E)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2(5分)

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 ?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 基本层面√ ?C)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 面√ ?D)民风民俗 ?E)机构、组织和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 √ 3(5分) 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A)商业化 ?B)信息化√ ?C)全球化√ ?D)知识化 ?E)城市化√ 4(5分) 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 ?A)采纳阶段√ ?B)接触阶段√

?C)显现阶段√ ?D)融合阶段√ ?E)选择阶段√ 5(5分) 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 ?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 ?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 系√ ?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 ?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 ?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 6(5分) 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经济型 ?B)时代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E)区域性√ 7(5分) 治理和统治的区别在于 ?A)权力的时限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 ?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8(5分) 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 ?A)两面性√ ?B)紧迫性√ ?C)不确定性√ ?D)高风险性 ?E)社会性√ 9(5分) 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A)娱乐休闲的功能√ ?B)社会规范的功能√

新城市社会学主要理论

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夏建中 【内容提要】产生于70年代的新城市社会学是对传统城市社会学——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的反动。新学派主要由三个流派组成,其中,法国的卡斯泰尔和美国的哈维是该学派的奠基者和中坚人物。他们借鉴马克思的知识传统,以集体消费为基石,解说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城市并非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城市本身和城市生活方式都是更广泛的经济结构的产物。 二 曼努尔·卡斯泰尔不但是法国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旗手。他1942年生于西班牙,1967年毕业于巴黎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70-1979年在巴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任教;1979年起先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在国际社会学协会中领导城市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思路》(1972)、《城市、阶级与权力》(1978)、《经济危机与美国社会》(1980)、《城市与百姓》(1983)、《高技术、空间与社会》(1988)和《信息城市》(1989)等。 卡斯泰尔的思想深受法国结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的影响,1968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存在‘城市社会学’吗?”的论文,质疑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科学性。他认为,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对象”和“真实对象”都不确定,“城市”无确切定义,故缺乏特定的真实对象;“城市性”、“生态系统”不具有理论上的明辨性特征,故没有特定的理论对象。他还认为,沃思在城市空间与城市性之间制造了一种“伪相关”,因为被沃思看作“城市生活方式”的那种东西并不是由城市环境造成,而是更广泛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反映,“是资产阶级工业化的文化表现,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理性化进程的产物”(M.Castells,1976)。所以在卡斯泰尔看来,传统城市社会学不是科学,而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更干脆讲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其代表作,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城市问题》中,卡斯泰尔明确地表示他力图用结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城市社会。他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表现,社会结构是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组成的,其中经济系统起决定作用;经济系统的发展不是被思想,而是被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系统所决定;经济系统本身由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资本家三要素构成。 在卡斯泰尔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集体消费。他认为,劳动者起初主要是通过个人提供的私人消费再生产自己的劳动力(如休息、休养、生殖、学习等);在农业社会中,农民个人为自己提供食品、衣物、房屋、出行手段以及其他所需的大部分东西。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已日益

城市地理学调研报告

城市地理学调研报告 ——验证“推—拉假说“实地调研 姓名:韩伟 班级: 城市规划1102 学号:201117020215 组员:韩伟马应龙胡石海刘晨 一、调研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他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把它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他认为,前者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后者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人口迁移的推拉假说在中国国情之下是否存在?具体影响因素有哪些?我们实地采访了一些农民工。 二、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2014.5.29 调查地点:长沙市城区(各建筑工地) 调查方法:问卷+询问 姓名年龄籍贯进城原因 何兴国43 张家界农村工作少,家有几个孩子,没有什么 文化,感觉城市工作需求量多,工资高。

刘其贵47 江西城市建筑工地需求量大,收入可观,且 经亲戚介绍。但感觉城市生活不适应。刘亚龙44 江西家住农村,田地少,家里无固定工作, 感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快,工资高。吴俊强41 岳阳邻居在城里打工混的不错,经介绍而 来。但比较思家。 李所宗41 娄底农村太穷,太幸苦,城市就业机会多, 收入高,还可以开阔视野。 王建军36 岳阳初中毕业后就来城里打工,一直到现在徐宏53 益阳农村人多地少,收入微薄,城里就业机 会多,且隔家里进,回家方便。 丁龙45 益阳原以种菜为生,只是不赚钱,去过广州 海南等工作。一儿一女,已经结婚,自 己还打工补贴家用。 沼泽生55 张家界务农少,一直在外打工,无福利 赵盼25 岳阳租房,现如今负担不大,有钱想留在长 沙,公司无拖欠工资现象 刘跃进58 郴州老乡带出来,赚钱谋生,补贴儿子生活。程忠贵50 娄底城市务工,不拖累儿女,趁还能动多赚 点。 三、调查结果分析

关于帕克的城市社会学理论

Park,Robert Ezra (1864~1944) 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64年2月14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鲁泽恩郡一个商人家庭。就学于密执安大学,18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随后投身新闻界,热衷于城市社会问题和贫民阶层的调查报道。自1898年起,先后到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深造,师从W.詹姆斯、J.罗伊斯、G.齐美尔等。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曾协助黑人领袖B.T.华盛顿研究种族问题。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导论》(与E.W.伯吉斯合著,1921)、《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与伯吉斯和R.D.麦肯齐合著,1925)、《人种与文化》(1950)、《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1952)。 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他在社会学研究上有两大兴趣,即种族和城市。在种族研究中,提出了表示个人间、团体间的密切程度的“社会距离”概念,并探讨“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的关系。他认为,美国社会较其他社会种族偏见小但冲突大,这是因为美国社会开放、进步,黑人不满意、不顺从传统的不平等秩序。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三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他对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邻里关系、职业三个方面。他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帕克对社会学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如E.W.伯吉斯、L.沃思等著名社会学家曾是他的学生。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之一。早年就学于密歇根大学,18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自1898年起,先后到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深造。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他主要研究种族和城市问题,在种族研究中,提出了表示个人间、团体间的密切程度的“社会距离”概念,并探讨“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的关系。他认为美国社会较其他社会种族偏见小但冲突大。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3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从城市的人口、邻里关系、职业3个方面着手研究。他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帕克对社会学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E.W.伯吉斯、L.沃克等社会学家曾是他的学生。著有《社会学导论》(合著)、《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合著)、《人种与文化》、《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 R.E.帕克认为,社区的本质特征是:①有一个以地域组织起来的人口;②这里的人口或多或少扎根于它所占用的土地上;③这里的人口的各个分子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帕克关于社区本质特征的观点,对社区的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芝加哥学派与社会分析 芝加哥学派在二十世纪初兴起,主要由芝加哥大学的R·E·帕克(Robert Ezra Park)、E·伯吉斯(Ernest Burgess)及其它城市社会学家所建立。二十年代帕克和伯吉斯指出五种经常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同心圆区域,当中包括被视为最易爆发危机或分崩离析的“转变中区域”。在四十年代,亨利·麦凯(Henry McKay)和Clifford R. Shaw 聚焦于少年越轨行为(Juvenile Delinqency),发现他们都

城市社会学概念整理

城市社会学(也叫“都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科。具体地讲,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作为一门科学其主旨在于尽可能多的对那些与城市生活有关的人类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社会: 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识,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学视角的城市: 1、城市反映了一种社会空间辩证法,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们在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空间所改变 2、城市社会展示出多种多样、各具特征的邻里单元的镶嵌体(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空间单元,处于不同的城市空间)(中山路改造) 3、城市的社会结构反映了她们周围的经济、人口、文化、和政治背景。因此,北美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欧洲城市不同的特征。(欧洲城市特色与北美城市特色的比较)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1、系统分析法 系统是由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要素组合成的有机体,系统内部的诸要素必须同外界环境保持协调一致。我们在研究城市时,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城市内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又要研究城市外部即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2、比较分析法 纵向比较就是沿着时间的顺序,从发生发展的程序上对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城市现象延续了几千年,纵向比较有很宽的对比幅度和对比领域。横向比较是指同一时间刻度上对不同地域的城市进行比较。 3、历史分析法 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经历了一个有小到大、有少到多、有原始简单到现代复杂形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把分布在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排列起来,就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学要用历史的、动态的观点研究城市,揭示各种因素和各种力量在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分析城市发展的推动或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的历史趋势。 4、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的任务在于揭示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积极克服负功能。不断完善正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保持社会的稳定。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研究城市,就要分析城市社会的结构(如地域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所发挥的功能,

城市社会学调研报告

目录 一、关于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调研计划 (2) 调研目的 (2) 调研时间 (2) 调研成员 (2) 调研安排 (2) 二、关于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3) 1、绪言 (4) 1、1 调研背景 (4) 1、2 调研目的及社会价值 (4) 1、3 调研范围及现状 (4) 1、4 调研思路及进程 (4) 1、5 调研方法 (5) 2、调研与分析 (5) 2.1 调研地区停车信息统计 (5) 2.1.1 调研地区概况 (5) 2.1.2 调研地区周边停车位调查 (5) 2.1.3 调研问卷相关问题分析 (6) 2.2 调研地区汽车使用基数统计 (6) 2.2.1 溪北路汽车保有量统计 (6) 2.2.2 溪北路日车流量及车位使用情况 (6) 2.2.3 溪北路时段车流量及车位使用情况 (6) 2.3 停车场管理 (7) 2.3.1 停车场使用分析 (7) 2.3.2 停车设施分析 (7) 3.调研存在问题 (8) 3.1 停车位不能满足停车需求 (8) 3.2 停车场设施落后 (8) 3.3 存在乱停乱放问题 (8) 3.4 停车规划不合理 (9) 3.5 停车管理不够重视 (9) 4.建议及总结 (9) 4.1 总结 (9) 4.2 建议 (10) 4.2.1 合理规划加大停车设施建设的力度 (10) 4.2.2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10) 4.2.3发展新型停车位类型 (10) 4.2.4 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 (10) 5.结语 (10) 附件1:调研问卷 (12) 附件2:调研图片 (13)

关于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调研计划调研时间 2014年5月17日——2014年6月3日 调研人员 全体小组成员: 调研时间安排及任务 阶段时间任务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4月18日 第一次小组会议,确定调研内容及调研地 点,编写调研提纲 制定调研时间安排及任务分工表 4月19日—5月16 日 相关文献资料收集 编写调查问卷及调研计划 调研点基本情况资料收集5月16日 第二次小组会议,总结第一阶段情况,安排 中期调研各项事宜 第二阶段:中期调研5月17日 前往贵阳市花溪区 溪北路一带实地调 研 统筹安排 实地调研,观察车位 数、停车率、车流量 等 发放问卷、采访车主 拍照,收集图像资料5月21日 前往贵阳市花溪区 溪北路一带实地调 研 统筹安排 实地调研,观察车位 数、停车率、车流量 等 发放问卷、采访车主 拍照,收集图像资料 第三阶段:后期总结 5月31日 第三次小组会议,总结第二阶段调研情况, 安排第三阶段调研报告及调研终结写作分 工 6月7日—6月8日 调研报告写作 调研总结写作

城市社会学讲义 部分

《城市社会学讲义》 一、城乡二元视角下的城市社会思想 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形成了与农村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了剧烈的社会变迁,猛烈地冲击着当时的社会秩序,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价值系统紊乱、人际关系冷漠、心理秩序崩溃等一系列的社会解组现象,这些都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由于作为工业化伴生物的城市社会及城市文化的发展,天然地潜藏着与农村和农业文明时代的道德、观念、文化的剧烈冲突。 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腾尼斯在《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中对以乡村社会为特征的“礼俗社会”和以现代城市社会为特征的“法理社会”做出了描述和比较。“礼俗社会”是基于自然意愿而成的社会结合,其社会生活特征是亲密无间的,村民们一般都与家族和部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等“自然的”社会关系支配一切,人们存在着“我们”和“我们的”意识。“法理社会”是指非传统的城市社会,这种社会是基于理性意愿而成的社会结合。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克姆在《劳动分工》中提出“机械结合”(一种以共同的信仰、风俗习惯和意识等相似性为基础的社会联系)和“有机结合”(一种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秩序)。劳动分工体系带来的社会后果:第一,劳动分工削弱了集体意识;第二,城市社会功能性互赖与整合。 齐美尔的城市社会思想:从人群聚居规模、社会分工和货币经济及理性这三个方面来解释与分析城市环境对城市人的精神生活影响。 二、城市的特征 1.集中性:相对于乡村而言,在人口、物质、功能上的聚集趋势和状态。 2.分割性:城市组织功能与城市居民社会角色的分化趋势和状态。 3.异质性: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组织功能的多样化差异趋势和状态。因为城市相对乡来说其居民流动性较大,相互间交往具有陌生感强、时间短暂、无深入互动的特点,使得城市人口之间的异质性进一步加强。 4.法理性:城市主要以法律、法规等社会契约为交往和调控基础的趋势与特征。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城市社会学论文是隶属于社会学论文最早的一个小分支,主要是讨论现代城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城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结构组织,研究的方向是社会学中的关于城市的主题,城市社会学论文包含了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提供了121条优秀的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学习。 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 2. 相对资源视角下城市青年夫妻的除夕安排 3. 提高中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研究 4. 中国城市空间的治理逻辑--基于权力结构碎片化的理论视角 5. 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如何逆转的--实践视角下的妇女家庭纵向地位变迁 6. 北京女性老年人的生活境况与社会服务需求 7. 社会资源与行动网络:精英型意见领袖的抗争逻辑 8. 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9.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 10. 城市景观环境对大众行为的影响 11. 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1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变迁特点及认识 13. “小地方”和“大地方”的不同世界 14. 别把时间浪费在工作电话上 15. 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社会融入现状探究 16.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 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及其服务模式建构 18. 生儿育女的福利效应:子女数量及其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 19. 建设国际化社区展现杭州国际化形象 2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农村社会空间联系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 21. 跨境“双非儿童”的特殊教育与康复 22.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3.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视野 24. 儿童意外伤害与儿童忽视:问题与出路 25. 农民家庭生活新秩序的建构:功能主义视角的解读 26. 我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鼓与呼 27. 城市青年的文身体验. 情感叙事与身体抵抗 28. 日本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承接主体能力建设研究 29. 中国公共记忆研究范式新思考:来自山地民族的启示 30. 浅析当代维吾尔族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31. 浅谈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历史纪元 32. “摊二代”心理偏差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33. 微信朋友圈里的舆论社会学 34.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35. 发挥乡贤文化多元治理效应的时代背景和路径选择 36. 中国城市居民个体社会地位与伦理行为关系研究 37.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在城市研究中的独特性 38. 城市在马克思的历史叙事中的地位

关于城市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个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氛围为背景的,城市的建设更离不开文化,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城市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旅游文化日益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旅游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针对我们所在的深圳市的城市文化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对深圳的城市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本次社会实践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始大家积极主动的编辑问卷调查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然后去深圳的园博园主题公园进行问卷调查,这次的问卷调查大家几乎都是第一次做,所以开始的时候真的有些紧张,而且还有好多的顾虑。后来我们分成了几组,两个人一起做,这样就好多了。我们大家在雨中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最让我们高兴和欣慰的是,虽然天正在下雨,可是还是有很多的游客愿意停下来为我们完成调查问卷。最后我们整理,分析,总结问卷调查,发现了许多以前知道的,还有许多不为我们大家知道的有关城市文化的问题。 我们的问卷主要侧重的是两种人群:外来的游客和深圳本地的居民。这两种人群对于我们的问卷的回答有所不同。外来的游客之所以来深圳,主要是因为他人的介绍还有媒体

的宣传,对于他们本身对深圳的城市文化知之甚少,尽管是这样,但是当问起他们对于深圳的第一感觉和来过之后的感受时,大部分的人都会说很喜欢这里,城市的环境很好,人很热情,最重要的一点是经济发达。而深圳本地的居民由于生活在这里,对于这个城市已经很熟悉了,对于它的一些环境,政策,城市的发展的看法都有他们的见解和想法,而提出自己想法的人,大多数都是一些知识阶层的人群。与此相比,老年人和民工则没有太多的主张。我们经过整理和分析可以总结出深圳城市文化的特色: 1.特区城市,建市较晚,城市的发展环境比较优越: 2. 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很好,外来人口多,城市的发展多元化; 3. 城市的发展理念创新,紧跟世界潮流; 4. 人才聚集,科技创新; 5. 城市的旅游发展的很不错,各类景点很多; 但是,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们对于深圳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也有一些人还提出了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希望有所改善。如: 1. 城市部分交通有待改善; 2. 有的文化景点的商业性太强,有点使文化太商业化的感觉; 3. 希望政府和企业能有机的配合,不要只靠其一;

社会学概论形备考资料解析

社会学概论形考答案单项选择题题型描述 1、 迪尔凯姆的代表作 A . 《自杀论》 B . 《社会学原理》 C . 《实证哲学教程》 D . 《社会学讲义》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A 3、 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独立为一个经验学科,始于A . 17世纪初 B . 18世纪初 C . 19世纪初 D . 20世纪初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学生答案】:C 5、 被誉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A . 斯宾塞 B . 奥古斯特.孔德 C . 伏尔泰 D . 马基雅维利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学生答案】:B 6、

下列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是A . 社会制度 B . 社会互动和社会变迁 C . 社会结构和功能 D . 政治现象和政治原理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D 7、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B . 政府与个人的关系 C . 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D . 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学生答案】:A

文献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A . 它能研究其他方法不能研究的对象 B . 它可以在资料库中搜索材料 C . 它可以不用实地调查 D . 它的研究成本比较低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A 9、 当前我国社会学研究最突出的中心议题是A .

城市社会学期末复习修订新版本

城市社会学课程题库 考试说明: 考试卷型:(1)多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2)判断题50题,每题1分,共50分 考试形式:机考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多项选择题 1 1、在韦伯看来,完全城市应该具有()的功能。 A B C D E A.贸易 B.军事 C.法律 D.社交 E.政治 12、关于芝加哥学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学系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研究中心,成为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地 C.以帕克为代表的第二代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所创立的城市人类生态学理论才真正 代表了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理论 D.在新城市社会学理论出现以前,人类生态学基本上统治着城市社会学研究,是主 流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范式 E.由美国社会学家J.沃顿所提出 1 3、下列关于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A.在伯吉斯看来,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生态布局,这个布局是按照同心圆的格局组织 起来的 B.中心商业区是最内核的地带 C.过渡带带是由许多商业和轻工制造业以及主要由平民、移民和游民组成的居住区 D.过渡区的外围是中层郊区,也成为高级住宅区 E.第四圈居住的是内层郊区,是蓝领中产姐姐居住区或成为工人住宅区 F.第五圈成为往返区,是外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 1 4、问卷的结构往往包括: A B C D E A.封面信 B.指导语 C.问题 D.答案 E.编码 1 5、实地研究通常采取的方式包括: A B D E A.观察法 B.文献法

C.访谈法 D.问询法 E.跟踪法 2 6、郊区化是指由大城市中心区(),促使人口、产业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分散化的现象。 A B C D A.地租昂贵 B.人口稠密 C.交通拥堵 D.环境恶劣 E.就业难 2 7、边缘城市的特征主要包括: A B C D A.建筑低层 B.低密度 C.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专业化产业结构 D.人口的多样化、隔离化 E.行政上有主体、空间上有界限 2 8、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 B C D E A.人口增长过快对于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带来较大压力 B.城市人口素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C.城市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 D.城市人口流动加速 E.城乡就业矛盾突出 4 9、农村社区主要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 B C D E A.传统主义 B.仪式主义 C.持续教育 D.单一的标准化和可预期性的社会角色 E.民俗和民德是行为依据 4 10、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描述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包括: A B C D A.礼治秩序 B.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C.无为而治 D.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 E.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 F.家族和血缘体作用不明显 4 11、关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差序格局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后激起的同心圆扩散圈 B.在乡土中国,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圆心,以差序的方式来建构与他人的关系

城市社会学(判断)修订ABC排序(简化)版本

二、判断题(每题1分) 错误的 A按照社区的空间特征我们可以将社区华为为整体社区和局部社区两大类型。F A按照社区的部组织形式可以将社区划分为法定社区、自然社区和专能社区三大类型。F A按照危机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分类,可以将城市公共危机分为外生型危机和生型危机。F B、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是指为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是一种常态性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制度结构中常规化和永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F B边缘城市是西欧城市发展的新形式,是位于原中心城市周郊区新发展起来的商业、就业与居住中心。F B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中所说得过渡区是指蓝领中产阶级或工人居住区。F B补缺型的社会福利也称之为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指为全体公民提供福利。F C、城市社区的异质性要低于农村社区。F C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联合国界定,5万人口以上的聚集地就是城市,在此规模以下的聚集地则是农村。F C城市的起源常常被认为是国家和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国家和文明的概念可以等同。F C城市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城市文化的表层文化。F C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与国家安全管理的差别主要在于管理的主体不同。F C城市化的历史就是城市发展的历史。F C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人类学。F C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关注权力、冲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由北美的政治学者最先提出。F C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唯一容。 F C城市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应急处置。F C城市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应急处置。F C城市营销的历史源远流长,理论系统的形成产生于14世纪时候的意大利。 C城市营销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的英国。F C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将各种应急资源统一在一套完整的智能化信息处理与通信方案中,其核心作用在于实现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事件处理的统一指挥。F C城镇的本质特征包括:F C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总是相同的。F C从本质上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文化是一种个体文化。F C从郊区的发展模式来看,美国和西欧基本相同。F C从实践来看,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大多以基层自然社区作为操作单位。F D当今的社会流动就是精英流动的过程。F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的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F D定序测量时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F D多核心模式是法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在研究不同类型城市的地域结构时发现的。F E2008年汶川地毡暴露出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缺位,同时也催生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学科领域的出现。F F F、粉领群体是指拥有一定的知识资本,一般从事脑力劳动的那部分人。F G概括性差是定量研究的一个比较大的缺点。F G概率抽样主要是依据研究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F G根据流动的原因,我们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代际流动和代流动。F G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F G古罗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相协调。F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5号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专业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预修课程: 课程简介: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推荐教材: [1]《城市社会学》,顾朝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2]《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章友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 [1] 城市社会学,帕克等,华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2] 城市社会学,康少邦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 [3] 城市社会学,章友德等,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 城市社会学,许英,齐鲁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5] 城市社会学,向德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6] 城市社会学,顾朝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7]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蔡禾等,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8] 城市社会学,郑也夫,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9] 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章友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应该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地域规律;理解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理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等。同时能结合城市社会学有关理论对世界各国城市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含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课时) 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

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

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文盲半文盲贫困人口占一定比重,一些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还较高, 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解决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以及出生人口性别的问题, 仍然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可耕地少、国家底子薄,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增长过快, 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从而造成社会再生产投入不足, 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认真分析研究我国目前的人口发展现状和特点,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人口的高速增长 , 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 已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收入低。 (2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 (3我国资源拥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 (4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5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 (6 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 (7我国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总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中的矛盾和问题都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 20世纪以来, 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资源、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甚至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而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首选必须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如果人口盲目地膨胀, 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不仅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且势必破坏资源与环境,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中,人口是关键,必须把人口问题摆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

第五讲 群体与组织

第五讲群体与组织 社会群体 群体类型 组织结构 科层制 ●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群体。由于我们具有群体成员的身份,我们才能够拥有现在的生活。我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是我们所属群体的产物。 ●社会是一个大群体,其中又包含许多小群体。小群体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缓冲器(涂尔干)。它为人们提供亲密关系,并赋予社会行为以意义和目的感,消除没有归属感的迷惘状态。 ●群体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群体如何施加其控制力量? 我们为什么要形成群体? ●工具性需要(instrumental needs),群体帮助其成员去完成那些不容易单独完成的工作。例如足球运动员、学习小组等等。 ●表意的需要(expressive needs),群体帮助其成员实现情感欲望。例如朋友群体、民族群体等等。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 ●定义:按照一定行为模式进行互动的一组人。 ●一个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 群体(group)与集群(aggregate)、类群(category) ●群体:强调人们相互交往并由此产生的一种共同的归属感。往往有着共同的兴趣、价值观、种族、或社会背景、血缘纽带。 ●集群:是指暂时处于同一空间而互不隶属的个体之和。如排队等候的人群或剧场的观众。 ●类群:是一种统计量,它指具有某些相似特点的人,如身高超过1.8米的男性、戴眼镜的女大学生等等。同一类别的人既不相互交往,也不存在归属感。 二、群体类型 ●乔治·古尔维奇(Georges Gurvitch,1894~1965)提出多元的群体分类标准。例如群体功能、群体数量、群体存在时间等等,这些分类标准全面但显得庞杂而难以操作。因此,其他社会学家采取另外的划分方法进行群体的研究。 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s) ●我们所属的第一个群体(家庭)以及邻里、朋友圈,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亲密和归属感,这些群体叫做初级群体。由查尔斯·库利在1909年提出。 ●“主要是指那些以面对面交往与合作为特征的群体。初级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它们在形成个人的社会属性与价值理念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库利) ●初级群体是―生活之源‖,以大量的自由交往和全部人格的互动为特征。对我们形成良好情感至关重要。在面对面的互动中,人们产生自尊感、归属感,以及被欣赏和被爱的感觉。 ●必须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初级群体都是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产生消极影响的初级群体。例如某些帮派、团伙。 ●2)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s) ●基于某种利益或活动而组成。成员以特定的角色进行互动,如学校里的班级、学生会;社会中

城市社会学部分章节课后问题答案

前八章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群体发展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城市社会学: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 ·社会控制:利用社会或文化工具,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协调和发展。 ·社会变迁: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发生的任何社会制度或人们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 ·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能创造和扩展经济机会,社会所有成员均等获得这些机会,参与并受惠于经济增长模式 ·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的发展评价方法,是用来对各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比较排序的统计指标 ·社会学特点:1整体性2综合性3科学性 ·马洛斯需求层级理论五层级及关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发展。 ·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方式: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积极和消极。权威系统,法律,条例,规程,奖状奖金奖章,死刑坐牢流放,习惯风俗,道德法律,艺术,社会制度,军队,法庭,监狱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构成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3城市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及其发展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7城市社会问题 ·社会结构:(齐美尔)社会关系形式。(韦伯)各种文化要素形成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结构。 ·社会角色差距:由于个人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实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理想角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 ·邻里: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基本社会群体,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社会组织:城市中人们为了合理有效的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共同活动的群体 ·城市社区: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活动的社区。 ·城市群:特定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家庭的功能: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基本群体,可以满足个人多方面的需求,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网络的主要类型:1亲缘社会网络2地缘社会网络3业缘社会网络4泛缘社会网络 ·邻里的社会功能:1相互支持的功能2社会化3社会控制4交流 ·社区的构成要素:1地域2人口3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地缘感 ·社会问题:社会的正常运转出现了问题,即社会中发生了被多数人认为是不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了多数人的生活,而且必须通过社会群体的力量才能改进 ·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从农业人口转变为工业人口,从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工业人口需要集聚,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半城市化: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只实现由乡到城的地域转移和由农到非农的职业转换,但还没实现身份变换,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化。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按照自然演化规律,在城市化早期发展阶段,首先出现收入不均问题。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优越,会进一步导致这样的趋势加剧,最终导致空间不均衡。 ·巨型城市区域: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由物质形态上相互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10-50的城镇聚集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城市中心周围,通过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功能性城市区域,再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联结起来。 ·就业: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状态,即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某种社会活动 ·非正规部门:一种组织形式,即一批“有工作的穷人”,他们的经济活动没有得到政府承认、保护和管理。主要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包括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以及独立个体劳动者等。·贫困的循环:现时的贫困将带来健康恶化、失业、不良居住环境等恶劣状况,导致贫困者未来处境的进一步恶化。贫困会孕育贫困,不但会在社会个体身上发生积累循环,而且会通过家庭、文化、制度和空间等更为广泛的途径实现自我延续,从而形成贫困的循环。

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学重点

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它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于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2、城市就业问题包括哪些类型?其原因和特点分别是什么?失业和不充分就业;失业:(1)资源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摩擦性失业。(4)供不应求失业;不充分就业:(1)非对口就业。(2)半就业 3、城市社会学:作为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社会学基础,是以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以及社会学在城市系统中的延伸和分支。 4、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主要方面?你认为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应重点发展哪些方面?注意参与城市规划的调查、构想、决策、实施和评议等;(1)建立公众参与的组织。(2)根据规划的实际情况来采用不同的参与形式。(3)规划师职能的转变。 5、公众参与:在公众和利益集团需求多元化的情况下,努力寻求共识的规划过程。 6、韦伯学派的主要观点:①强调个人行为②社会行为理论③阶级理论 7、社区五要素:地域、人口、区位、结构、社会心理 8、社区的动态系统:是指社区的基本结构因素相互作用、促进社区变迁的过程 9、现代社区研究的三个方面:①针对社区结构和社区动态的本质内容展开研究②把社区作为自变量或因变量,研究相关影响③选择社区生活的某些侧面进行研究 10、社区规划与住区规划: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住区规划作为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和内容构成,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势与载体,而社区规划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但另一方面,与原有住区规划的理念相比,社区规划在地域界定、规划工作方式、核心内容、规划目标、关注层面、社区成员参与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 11、阶级与阶层:一个经济范畴,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指在同一个阶级中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层次,或者由不同阶级出身,因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12、社会阶层的划分方式:①划分为特征差异显著的几大阶级②划分为特征逐渐过渡与连续变化的若干阶层③功能划分法 13、社会流动:指一个自然人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 14、就业: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任,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是经营收入的行为。 15、低标准住宅:指缺少必要的设备设施,或是在结构、材料等方面存在破损、不适于居住的住宅。;原因:①后天性②先天性 16、住房供给不足手段:①面向中上收入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主要供应中高档商品住宅②通过提高容积率等方式降低楼面地价,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开发节约型、户型适中的中低端产品③构建健全的住宅租赁市场,鼓励部分居民以租代购地解决居住问题④面向贫苦群体和低收入阶层,由政府在有限的范围内供应保障型住宅。 17、老龄化:60,10%;65,7% 18、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出现了哪些特点?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方向是什么?①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②老年人口数量巨大③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④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老龄化⑤传统大家庭向“核心家庭”模式演变;①将实施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②通过“老有所依”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③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