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九、蔬菜病虫害田间调查

实验九、蔬菜病虫害田间调查

实验九、蔬菜病虫害田间调查
实验九、蔬菜病虫害田间调查

实验九蔬菜病虫害田间调查

14、15周上课将田间调查的病虫害带到实验室鉴定(实验九),15 周上课交实验报告及调查照片。要求照片上能够找到每个人,照片以“学号+姓名”的方式命名,学习委员整理好后交给我。

14、15 周上课同时进行病虫害标本的制作(实验十),自己准备三级台和展翅板,每人上交制作规范的昆虫标本(非蝗虫)1 头,小组内的同学种类不能重复。每人上交2 头东亚飞蝗,每组上交至少10 种昆虫。

目的:

学会田间病虫害诊断和鉴定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相应的病虫害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可能的防治措施。

学习和掌握病虫害调查的一般方法,熟悉调查资料的整理、计算方法和分析等

原理:

(自己写)

材料用具:

放大镜,尺子,病虫害调查记载表,调查病害的分级标准等常用田间调查用具。

内容与方法:

写出你的调查报告(主要写你的调查内容、方法和结果)

调查内容和方法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写作方式以文字和图表相结

合,能用图表表示的内容,尽量用图表表示。参考内容:

参考理论课本第二章、第六章、第八章和实验教材

(一)病害调查

选择病害较多、发病盛期的田块。根据实验原理对该地块采用适合的方法取样(取样部位可以是整株、叶片、穗秆等),进行一般性调查,记录该地区植物病害种类、病害

分布情况和发病程度等。由于实验有一定难度,实验量较大,学生将分为几个小组,具体内容可根据当时、当地情况而定。

1、病害调查的类别

1.1 一般调查(普查)

普查是对局部地区植物病害种类、分布、发病程度的基本情况调查。

表1 田间一般病害的诊断和鉴定(例)日期:

___ 年__月__日

地点(地块)寄主作物(品种)病害名称

xxxx铁xx水稻(汕优63)

(第一田块)稻瘟病诊断依据(病害症状)备注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多数由于稻瘟病急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型病斑,叶片性型症状很典正反两面都能产生大量的灰色型,故初步判霉层。经病原菌显微观察无性态断很快就能得为灰梨孢,有性态为

barr.] 。

..... 病害2 ........... 出结果,但仍[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需病原鉴定。

1.2 重点调查

对一般调查发现的重要病害,可作为重点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它的分布、发病率、损失、环境影响和防治效果等,重点调查次数要多一些,发病率的计算也要求比较准确。

1.3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深入的研究某一个问题,是通过调查研究或者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的。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互相配合,逐步提高对一种病害的认识。

2、发病程度的调查

2.1 记载方法

2.1.1 直接计数法

直接计数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发病田块、植株或器官的数目,从调查的总数,求得发病的百分率。

2.1.2 分级计数法

根据病害发生的轻重,对植物影响不同,可将病害分级,调查时记录每级发病田块数、平均株(叶)发病率。

下面举个例子,说明分级标准的用法(马铃薯晚疫病)

级别

9 发病率(%)

0.0

0.1

1.0

5.0

25.0

50.0

75.0

95.0

100.0 田间无病

病株稀少,直径 11m 的面积内,只发现一二个病斑发病普遍,每株约

个病斑

每个病株约有 50 个病斑或有的小叶片发病

每一小叶都发病,但病株外形仍正常,并呈绿色 每一个植株都发病,有一半叶片枯死,病田呈绿色,但间或呈褐色 有的面积枯死,病田呈黄褐色,顶叶仍呈绿色只有少数叶片仍保持绿色,

但茎仍呈绿色

叶片全部枯死,茎部亦枯死或正在枯死中病害发生程度 另外分级还可用图或照像来表示,学生另查阅资料,此处不再讲述。

情指数 分级计数法的级别,有的不是根据百分率分级的,得到的结果实每一级中 有多少个体,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计算感染指数来表示发病程度,即每一级 用一代表数值,然后按以下公式计算。

如:

番茄早疫病的病株,分级情况如下:

病级 1234

5 发病程度

无病或者几乎没病

少至 25%的叶片枯死

26%?50%的叶片枯死

51%?75%的叶片枯死

76%?100%的叶片枯死代表数值 0123

10 2.2 病

4 病株(假定)0 发病最重的病情指数是100,完全无病是0,所以这个数值就能表示发病的轻重。

2.3 取样方法病害调查的取样方法,影响着结果的准确性,取样原则是可靠又可

行。

2.3.1 取样数目

样本的数目要看病害的性质和环境条件,取样不一定要太多,但一定要有代表性。

2.3.2 取样方法

2.3.2.1 随机取样法:

此法适宜于分布均匀病害的调查,力图做到随机取样,调查数目占总体的5%左右。

2.322 形取样法:

此法适于狭长地形或复杂梯田式地块病害的调查,按“ Z”形或螺旋式进行调查。

2.3.2.3 平行取样法:

此法适宜于分布不均的病害,间隔一定行数进行取样调查。

2.3.2.4 对角线法:

适于条件基本相同的近方形地块的病害调查。样点定在对角线上取5~9点调查,调查数目不低于总数的5%。2.3.3样本类别

样本可以整株、穗秆、叶片、果实等作为计算单位,样本单位的选区,应该做到简单而能正确地反映发病情况。

2.3.4 取样时间

调查取样的适当时期,一般是在田间发病最盛期。

1、田间病害调查表

1、调查地点江苏盱眙铁山寺焦赞大营

2、调查时间2005-7-20

3、调查小组成员高圣风殷茜黄丁杰邵泓超刘之洋

4、调查作物种类番茄

5、调查发病部位地上部分

6、调查病害种类番茄早疫病

7、取样方法对角线法取样

8、病害发病率(%)50%

9、病情指数52.5(注)

10、备注病害等级,发病程度及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不同地块有不同选择。

(注):

番茄早疫病病情指数可根据上表及本实验所提示公式求得。

(二)害虫田间调查内容

1.调查了解当地蔬菜生产情况,蔬菜的种类、前后茬口及害虫发生防治状况,农药施用情况及问题。

2.在当地主要蔬种上,观察采集各种害虫(天敌),注意害虫的虫态、虫龄、为害部位和为害状。

3.采集害虫的方法因害虫种类、作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依据其栖息、为害部位等采取手捕、网捕、吸虫管吸虫等方法。对采集到的害虫标本,可参照教材和其他有关资料,查出种类,并记载主要识别特征和为害状。

表1 蔬菜及油菜害虫、天敌种类调查表

地点:

时间:

虫名虫态主要识别特征为害症状备注

4.选定为害某一蔬菜的某种(或多种)害虫进行调查,写出调查内容、方法和结果。调查结果可以选用文字和图表结合的方式表示。

医疗报告生物医学仪器实验报告

数据采集综合性训练 目录 一、科研训练目的以及内容3 二、科研训练设备3 三、采集系统构成3 四、驱动程序说明5 五、程序框架6 六、代码关键算法说明7 七、实验总结及讨论8 八、专题资料总结11 参考文献17 指导教师:邹远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0843015044 王夕雨 一、科研训练目的及内容

1、科研训练目的 数据采集是仪器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涉及计算机语言、微机原理、操作系统、数字电路、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门课程的内容;同时要求具备计算机编程、设备器件组装等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此项训练,能将多门课程的内容融合,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同时为学生进入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阶段,打下工程运用的基础。 2、科研训练内容 1、USB和BIOPAC的AD/DA、数字IO的编程(VC++)和使用 2、练习采集数据存储与管理 3、练习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二、科研训练设备 1、计算机 2、USB数据采集卡和BIOPAC数据采集器 3、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三、采集系统的构成 本次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USB数据采集与电脑和示波器数据采集,信号发生器用FG-275/FG-273A。 图1数据采集卡 图2信号发生器 图3示波器 USB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如下图1所示。[1]

图4、USB数据采集系统 示波器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如图5。泰克TDS3000C系列示波器拥有高达500MHz的带宽,在紧凑的电池供电的设计中提供了经济的性能,这一流行的产品系列现在配有USB主机端口和PC连接软件,同时提供了熟悉的操作和简单的导航功能,您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学习和重新学习怎样使用示波器,用更多的时间完成手头的任务。[2] 图5、示波器数据采集系统 FG-275/FG-273A函数信号发生器。[3] FG-273A/-275函数信号发生器规格 方波特性: 对称性:±3%或更小(100Hz时) 上升及下降时间:最大100ns(最大输出) 正弦波特性: 失真:1%或更小(100KHz时) 三角波特性: 线性:1%或更小(100KHz时) 电源要求:100/120/220/240VAC,50/60Hz,约20VA 尺寸:240(宽)×64(高)×190(长)mm 重量:1.8kg 特点: ·扫描/函数/脉冲信号产生

医疗仪器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医学仪器设计 2014-2015-第1学期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周志洋、易杰瑞、常明、张明 学号:2011092010017、201109101019、2011091010011、2011091030016 指导教师:廖小丽 实验地点:沙河校区 实验时间:2014年12月30日 一、实验室名称:主楼西420 二、实验名称:液晶显示实验 三、实验学时:2学时 1.1 液晶显示器概述 1. 概述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液晶显示器并不陌生。液晶显示模块已作为很多电子产品的通用器件,如计算器、万用表、电子表及很多家用电子产品中都可以看到,显示的主要是数字、专用符号和图形。 2.主要优势 1、显示质量高。 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像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亮点。 2、数字式接口。 3、体质小、重量轻。 4、功耗低。 5、辐射小。(可通过屏蔽电路解决) 1.2 LCD液晶显示器原理 1、液晶显示原理 液晶显示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过电压对其显示区域进行控制,有电就有显示,控制特定的显示区域就可以得到特定的图形。 2、液晶显示器的分类 按颜色区分:黑白显示、彩色显示。

按显示方式区分:段式、字符式、点阵式等。 按驱动方式区分:静态(Static)驱动、单纯矩阵(simple Matrix)驱动、主动矩阵(Active Matrix)驱动。 3、液晶显示器各种图形的显示原理 1)线段显示 点阵图形式液晶由M*N个显示单元组成,假设LCD显示 屏有64行,每行有128列,每8列对应1Byte(字节)的8位, 即每行有16Byte,共16*8=128个点组成,屏上64*16个显示单 元与显示RAM区1024Byte相对应,每一字节的内容与显示 屏上的亮暗相对应。 2)字符显示 每个字符都是由6*8或8*8点阵组成,既要找到和显示屏 相对应的显示RAM区的8Byte,还要使每字节的不同位置为 1,其他的为0,为1点亮,为0不亮。由此组成某个字符。 内部带字符发生器的控制器的液晶显示器,让控制器工作在文本方式,找出显示RAM对应的地址,设立光标,送上某字符对应的代码即可。 3)汉字的显示 一般采用图形的方式,首先提取汉字的点阵码,每个汉字占32Byte,找出显示RAM对应的地址,设立光标,送上要显示的汉字的第一个字节,光标位置加1,送第二个字节······直到32Byte显示完,就可以在LCD上得到一个完整的汉字。 1.3 点阵式液晶显示器 点阵式液晶显示器简介 相对字符型液晶显示器,功能更多,步进可以显示字符数字还可以显示各种图形、曲线及汉字,并且可以实现屏幕上下左右滚动、动画、反转、闪烁等功能,用途十分广泛。 按显示点阵数分类:128W*64H、132W*32H、192W*64H、320W*240H等 12864LCD 128×64点阵液晶显示屏有三种控制器,分别是KS0107(KS0108)、T6963C和ST7920,三种控制器主要区别是:KS0107(KS0108)不带任何字库、T6963C带ASCII码,ST7920带国标二级字库(8千多个汉字)。 模块主要硬件构成

田间技术试验-大豆报告

大豆调查报告 一、成熟植株与经济形状考察 考查指标: 1.株高:子叶节到植株顶端的高度(不包括顶花序),以cm表示; 2.主茎节数:主茎第一真叶节到顶端节的节数,不包括子叶节及顶端花序; 3.结荚(底荚)高度:子叶节到最下部豆荚的高度,以cm表示; 子叶节到主茎最低豆荚着生处的高度: a) 最低豆荚着生于主茎叶腋的花序,子叶节到花序着生处 b) 有效分枝以下的主茎无豆荚,子叶节到有效分枝着生处 4.有效分枝数:指主茎上结荚的分枝数,有效枝至少有2个节,不计二次分枝; 5.单株荚数:一株的有效荚和无效荚数之和; 6.有效荚数:指含有一粒以上饱满种子的荚数; 7.单株粒数:除未成形粒外,所有未熟粒、虫食粒、病粒的数目; 8.单荚粒数:用单株粒数除以单株有效荚数之商; 9.单株粒重:将10株豆粒筛去杂质,但包括未熟、虫食及病粒,称重,计算均重(克∕株); 10.荚熟色:豆荚成熟时的颜色,分为灰褐、淡褐、褐、深褐、黑; 11.荚形:分为直葫芦形,弯镰形、扁平形三种; 12.粒形:指籽粒的形状,分为:圆形、椭圆形、扁椭圆形、长椭圆形、肾形; 13.粒色:分为黄、青、黑、褐、双色; 14. 脐色:分浅黄、黄、淡褐、褐、深褐、蓝、黑七种; 15.种皮光泽:分强光、微光和无光三类; 16.百粒重:随机选取完整成熟豆粒两份,每份100粒,称重(克),若两份100粒重相差超过0.5克,重新取样称重; 17.虫食粒率、紫斑粒率、褐斑粒率:随机取豆粒300粒,各挑出以上三种病虫粒,计算出百分率。

分析:由于没有标准植株做参考,所得数据无法定性比较。但从虫食粒率、紫斑粒率、褐斑粒率三个数据均为0可以看出,大豆的品质不错;此外,25.6g的百粒重较一般的产量水平也很高。由此猜测,大豆理论亩产也应该较高。 二、大豆测产 1.测产公式 大豆的子粒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单株粒重 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平均行距÷平均株距 单株粒重=单株有效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100 2.产量计算 单位面积平均行距平均株距单株有效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667㎡46cm 28cm 63 2.41 25.6 产量=(667÷0.46÷0.28)×63×2.41×25.6÷100÷1000Kg/亩=201Kg/亩 3.产量分析 通过网上搜索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农业数据,查阅得到2014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为119 Kg/亩。中国种子协会理事长王连铮说,现在有一些地区大豆亩产量达到200公斤以上,个别地方达250公斤。由此,经计算得到的实验田大豆理论亩产基本可信,产量属于高产水平。 大豆产量高低与产量构成因素密切相关,大豆的产量构成因素有以下几点: 1.单位面积株数:即种植密度,计算得实验田种植密度为5178株/亩; 2.结荚数:结荚数与种植密度、单株结荚数有关。计算得实验田种植密度为5178株/亩,单株有效荚数为63个,即单位面积总结荚数为326,214个;

田间试验设计

试验标准(依此文件), 试验流程:责任部门、责任人 常用的田间实验设计 一、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 (一)、对比法设计 这种设计常用于少数品种的比较试验及示范试验,其排列特点是每一供试品种均匀直接排列于对照区旁边,使每一小区可与其相邻旁的对照区直接比较。如图1为8个品种3次重复的对比法排列。 这类设计由于相邻小区特别是狭长相邻小区之间土壤肥力的相似性,亦可获得较精确的结果,并有利于实施与观察。但对照区过多,要占试验田面积的1/3,土地利用率不高。一般重复次数可为3~6次,必要时还可适当增加。每一重复内的各小区都是顺序排列。重复排列成多排时,不同重复内小区可排列成阶梯式,以避免同一处理的各小区排在一直线上。(二)、间比法设计 在育种试验前期阶段如鉴定圃试验供试的品系(种)数多,

要求不太高,而用随机区组排列有困难,可用此法。间比法设计的特点是,在一条地上,排列的第一个小区和末尾的小区一定是对照(CK)区,每二对照区之间排列相同数目的处理小区,通常是4或9个,重复2~4次。各重复可排成一排或多排式。排成多排时,则可采用逆向式(图2)。 如果一条土地上不能安排整个重复的小区,则可在第二条土地上接下去,但是开始时仍要种一对照区,称为额外对照(Ex.CK),如图3。 顺序排列设计的优点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按品种成熟期、株高等排列,能减少边际效应和生长竞争。但缺点是这类设计虽通过增设对照,并安排重复区以控制误差,但各处理在小区内的安排不随机,所以估计的试验误差有偏性,理论上不能应用统计分析进行显著性测验,尤其是有明显土壤梯度时,品种间比较将会发生系统误差。 二、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报告1-9

日期指导教师胡秀枋成绩 同组同学姓名 《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报告一 物理部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一次性注射针刚度检测 实验设备名称与型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方法 供试品名称型号: 操作步骤:

测试人员: 记录人员: 四、操作问答题: 1.一次性使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的检测标准是什么? 2.说出三个注射针针管测试产品中产品标记的意义。 3.本次注射针针管的刚度检测仪器名称和测试方法。 4.说出注射针针管的刚度检测各项实验数据意义和检测结果判定方法。 实验二、一次性注射器滑动性能检测 实验设备名称与型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方法 供试品名称型号: 操作步骤:

测试人员: 记录人员: 四、操作问答题: 1.本次一次性注射针滑动性能检测仪器名称和测试方法。 2.说出一次性注射针滑动性能检测各项实验数据意义和检测结果判定和计 算方法。 3.如何进行一次性注射针滑动性能检测中行程的设定? 实验三、一次性注射器器身密合性(正压)检测 实验设备名称与型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方法 供试品名称型号: 操作步骤:

测试人员: 记录人员: 四、操作问答题: 1.本次一次性注射器器身密合性(正压)检测仪器名称和测试方法。 2.说出一次性注射器器身密合性(正压)检测各项实验数据意义和检测结果 判定方法。 实验四、基于电阻法原理微粒检测 实验设备名称与型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方法 供试品名称型号:

操作步骤: 三、实验数据记录:输液器型号 测试人员: 记录人员: 四、操作问答题: 1.本次基于电阻法原理微粒检测仪器名称和测试方法。 2.说出基于电阻法原理微粒检测各项实验数据意义和检测结果判定方法。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 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二、操作 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与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O2Na。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7H5O2Na不得少于99.0% 三、说明 1.苯甲酸钠为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液滴定。 COONa +HCl COOH +NaCl 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k b=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与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 2.滴定时应充分振摇,使生成的苯甲酸转入乙醚层。 3.在振摇和分取水层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失,滴定前,应用乙醚检查分液漏斗是否严密。 四、思考题 1.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 2.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5mL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五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一、目的 1.掌握片剂分析的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与排除方法。 2.掌握阿司匹林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操作 [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取本品的细粉(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滤液煮沸2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检查]

田间试验统计学汇总

三、填空题 1.(统计数)是总体相应参数的估计值。 2.χ2临界值由()和()决定。 3.F分布的平均数μF=( 1 )。 4.F临界值的取值由()、()和()决定。 5.SSR临界值的取值由()、()和()决定。 6.t分布的平均数=(0 ),标准差=()。 7.t临界值的取值由(自由度)和(概率?) 决定。 8.标准化正态分布方程的参数是μ=(0 )和σ2 =( 1 )。 9.泊松分布的参数是μ=(m )和σ=(√m )。 10.常用表示资料变异程度的方法有方差、标准差、(极差)和(变异系数)四种。 11.常用的多重比较结果的表示方法有(列梯形表法)、(划线法)和(标记字母法)。 12.常用的随机排列的田间试验设计有(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 裂区设计、再裂区设计和(条区)设计等。 13.二项分布的两个参数μ=(np),σ=(根号npq)。 14.二项总体的样本平均数分布的两个参数μ=(),σ=()。 P66 15.二项总体分布的两个参数μ=(p ),σ =(pq )。 16.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可加性)、(正态性)和(误差同质性)。 17.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1)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应该是(可加的);(2)试验误 差应该是(随机的)、彼此独立的,而且作正态分布,具有平均数为零;(3)所有试验处理必须具有(共同的误差方差),即误差同质性假定。 18.方差分析中,常用的变数转换方法有(平方根转换)、(对数转换)、(反正弦转换)和 采用几个观察值的平均数作方差分析等四种。 19.根据处理排列方法,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可分为(顺序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类。 20.观察数据依研究形状、特性不同一般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和(质量性状)资料两大 类。 21.回归估计标准误S y /x与离回归平方和Q和数据对数n的关系是S y /x=

生物医学工程大实验报告

心电检测实验 实验目的 1.复习放大器,滤波器等相关知识, 了解心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习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人体心电图。 2.要求掌握心电测量电路的硬件实现方法,锻炼电路板的焊接与调试能力. 3.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 实验器材 信号发生器,电源,示波器,电机夹,导线若干,电路板一块 实验原理 1.心脏的基本构造和心电图(ECG) 心脏处于人体的循环系统的中心,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是可兴奋组织,它的收缩和舒张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心肌将心脏分隔成左,右心房和心室四个心腔,腔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在房室间的流动,通过动脉血管将氧和酶等各种营养物质供给全身组织,并将静脉回流带来的组织代谢废物运走。 心脏是自律性器官,有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和神经传导树支(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在起博心肌细胞(窦房结内)的自律作用下,通过房、室、神经束的传导使心肌收缩和舒张完成心脏的博动;另外,参于循环系统调节的有: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使心率变慢,还

有化学性的体液因素也可影响心脏的博动。 神经细胞元的放电过程已得到实验认证,心脏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博动和神经传导树支(束)的传导过程都是神经细胞元放电和传导的过程,因此,可通过在人体体表层安放灵敏度很高的电极接受这些微弱的心脏电活动,称为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早在1903年就发现心电图及基本测量方法;心电图机检查人体的ECG,判断心脏活动正常与否仍是医院目前首选的检查手段。 标准ECG及参数如下: 典型心电图波形 目前ECG的测量技术已很成熟,标准ECG都打印在栅格纸上,标明X方向每格0.04秒,Y方向每格0.1mv.一般来说,P波表征心脏收缩期开始;QRS复合波是心室收缩的结果,指示心室收缩期开始;T波是心室舒张的结果,将延续到下一个P波止. ECG测量基本导联三角形(肢体):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组织晶体渗透压改变在水肿发生中 的作用(水肿)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组织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在水肿发生中的意义,加深对水肿发生机理的理解。 实验动物:蟾蜍2只,要求体重、大小相仿。 器材与药品: 200克电子天平1台,盛水玻璃缸2个,2m1注射器连4号针头2支,脱脂棉球、纱布块适量。%氯化钠液和20%氯化钠液各10ml。 实验方法: 1. 取蟾蜍2只分别称重,注意观察背部外形。 2. 向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0.65%氯化钠液(即蛙生理盐水)2 m1,向另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20%氯化钠液2ml(蟾蜍皮下淋巴囊分布见图2-1),然后分别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缸内。 3.1小时后由水中取出蟾蜍,擦掉体表浮水后分别称重,同时仔细观察背部外形改变。 4. 解剖蟾蜍:由椎骨孔破坏神经系统。重点观察背部淋巴囊的变化。解剖观察其它脏器和解剖结构。 实验结果:将观测到的各种实验结果记入下表内 注前体重注前背部外 形注后体重注后背部外 形 注%氯化钠正常平坦正常平坦注20%氯化正常平坦变肥

钠 结果分析:实验中这两只蟾蜍分别注射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组织晶体渗透压升高,两只都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注射低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少,体重只有轻微的增长,体型无明显变化;注射高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多,体重有大幅度的增长,体型出现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晶体在体内的浓度越高,吸水性越强。 心得:

实验二缺氧 实验目的:通过复制外呼吸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及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成年小白鼠4只. 器材与药品: 1.外呼吸性缺氧:带有橡皮塞的250毫升广口瓶1只(见图3—1),搪瓷盘1只、镊子、剪子各2把,100g电子天平1台。钠石灰10g,凡士林1瓶。 2.血液性缺氧:带有管道瓶塞的250m1广口瓶和三角烧瓶各2只,酒精灯1盏,三角架3个,充满一氧化碳的皮球胆1只,弹簧夹4个,lml注射器1支。甲酸、浓硫酸各300ml,2%亚硝酸钠溶液10ml 3.组织中毒性缺氧:1 m1注射器1支。%氰化钾溶液。 实验方法: 一、外呼吸性缺氧 1.取小白鼠重只称重后放入广口瓶内,瓶内预先加入钠石灰5g。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如呼吸频率、呼吸状态,皮肤、粘膜色彩、精神状态等。 2.旋紧瓶塞,用弹簧夹夹闭通气胶管,防止漏气。记录时间,观察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直至动物死亡。待本次实验内容全部完成之后,一起剖检动物,对比观察血液颜色的改变和其它变化(以下皆同)。 二、血液性缺氧 (一)一氧化碳中毒

田间试验答案--植物保护

6.24.46、单尾测验:否定区位于分布在一尾的测验。 7.*29.47、接受区:接受无效假设0H 的区间。 9.45.60、相关系数; 反映变数间相关密切程度及其性质的统计数, r =。 19.*30.49、乘积和: X 的离均差与Y 的离均差乘积之和,()()S P X x Y y =--∑。 13.33、置信度:若使总体参数θ在区间[]12,L L 中的概率为1α-,即:{}121P L L θα≤≤=-,则称1α-为参数θ在区间[]12,L L 的置信概率和置信度。 14.23、试验误差:在试验中由于非处理因素的影响,使实际观察值与处理真值之间发生了差异,这种差异称为试验误差。 15.35、回归系数:X 每增加1个单位,Y 平均地将要增加(0b >)或减小(0b <)的单位数。X S P b S S = 3.43、置信区间:若使参数θ在[]12,L L 中的概率为1α-,即:{}121P L L θα≤≤=-,则区间[]12,L L 叫做参数θ的1α-的置信区间。 28.41、决定系数:变数X 或Y 的总变异中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所占的比率,22X Y S P r S S S S = 。 (在依变数Y 的变异中,因自变数X 的改变而引起Y 线性改变的平方和在Y 变异中所占的比例。定义为2/Y X Y U r S S =。) *20.*40、多元相关:在1M m =+个变数中,m 个变数的综合和1个变数的相关,叫做多元相关或复相关。 4.44、唯一差异原则:除了处理因素具有的不同水平外,其余的各种环境因素均应保持在特定的水平上。 8.48、无偏估值:参数估计的期望值与参数的真值相等,称为无偏估计值。 1、标准差:变数变异程度的度量,总体标准差:()N Y ∑-=2μσ,样本标准差:()12 --=∑n y Y s 。 (变数的平均变异量。 42、小概率事件原理:统计学上,把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看成是实际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称为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亦称为小概率原理。 51.随机误差:由于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误差。 52.二项总体:由非此即彼事件组成的总体,常用B (n ,p )来表示。由对立事件构成的总体,称为二项总体 53.试验因素:将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的因素称试验因素。 54.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是指由于仪器未校正、测量者感官的某种偏差、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使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的两侧,而是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完善技术措施来消除或使之减少。 55.无偏估计值:在统计上,若所有可能样本的某一统计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的相应参数,则称该统计数为总体相应参数的无偏估值。 56.第一类(α)错误:如果无效假设是正确的,但是通过假设测验否定了无效假设,这样犯的错误叫做第一类错误。 57.试验效应: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起的增加或减少的作用。 5、回归截距:线性回归中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a y bx =- 2、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样本的集合。 58 离回归平方和: 59 回归平方和:SS 回即 ( ) ? -2? Y Y ,它反映由于X 与 Y 的直线关系而使Y 的总变异所减小的部分,也就是在总平方和中可以用X 解释的部分。回归平方和越大,说明回归效果越好。 10、偏回归系数: 11、方差:变数变异程度的度量,对于总体()2 2 i Y N μσ-=∑,对于样本22()1 Y y s n -=-∑ 12、总体:指在同一组条件下所有成员的某种状态变量的集合;或者说是某一变数的全部可能值的集合;或性质相同的个体组成的整个集团。 16、两尾测验:有两个否定区,分别位于分布的两尾的测验。 17、否定区:否定无效假设0H 的区间。 18、随机抽样: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体,在每一次抽样中都有同等的概率被取为样本。 21、统计数:由样本获得的代表样本的特征数。(描述样本的特征数。)

医学实验报告模板

泸州医学院 本科学生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年级班级 组长姓名 小组成员 课程名称 时间 实验设计方案: 篇二:标准实验报告格式(医学成像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医学成像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陈睿黾学号: 2209101028 指导教师:廖小丽实验地点:人文楼 418 实验时间:2006.6.2 一、实验室名称:医疗仪器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一维、二维成像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利用样品的原子核在梯度磁场及高频电磁场的激励下产生的自发辐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因空间位置不同而不同来进行成像。 五、实验目的: 对磁共振成像整个过程进行了解,同时对每一个参数改动后对磁共振信号及图像影响的 效果有直观的认识,了解一维、二维成像原理,进一步熟悉磁共振成像原理。 六、实验内容: 采用定标样品(三注油孔)对一维成像(空间频率编码)有所认识。对梯度场各参数对 一维成像的影响进行观察。 了解瞬间梯度场,对二维成像(空间相位编码)有所认识。了解瞬间梯度场的梯度大小 和瞬间梯度保持时间对二维成像图形的影响。 七、实验器材: gy-ctnmr-10ky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计算机、注油三孔实验样品 八、实验步骤: 1.按实验要求连线。 2.开机预热。 3.将注油三孔样品放入样品池中,打开磁共振成像软件,设置共振频率:按下“参数设 置”页面再按下“自动采集”出现采集的信号图及傅立叶变换 的频谱图,调节“频率设置”中间的按钮,直至出现波形符合预期目标的图形。 4.调节匀场:分别调节电源上匀场调节电位器并同时调节软件中的xy匀场至傅立叶频 谱图中峰最尖锐最高信号最长,适当调节共振频率,使波形看上去尽量平滑。 5.设置z梯度场和一维成像:调偏z匀场调节使峰变宽变低,同时出现z轴线上投影的 一维成像信号。调节z梯度和工作频率,使得信号频谱占半个屏幕同时在中间。 6.二维磁共振成像记录:按下“成像记录及操作”,然后按下“记录”等待2分钟,记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怎样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 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 a、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b、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长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 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 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异的大小、供试作物的数量、试验地面积、小区的大小等具体决定。对试验精确度要求高、试验地土壤差异大、小区面积小的试验,重复 次数可多些,否则可少些。通常情况下,要求把试验误差的自由度控制在10以上,即(处理数-1)*(重复数-1)>10。一般每个处理的重复次数以3-5次为宜。大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可不设重复。 4.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为使各种偶然因素作用于每小区机会均等,那么在每重复内设置的各种处理只有用“随机排列”才能符合这种要求,反映实际误差。例如某种药剂药效好坏究竟是由于其所在小区病、虫密度不均匀,还是药剂本身的原因,就不容易判别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试验地按重复次数划分为数量相同的区组(即重复),再将每一区组按处理数目划分小区(包含药剂处理和对照区),然后将每种药剂在区组中随机排列,即每种药剂在区组中仅出现一次。用随机区组和重复组合,试验就能提供无偏的试验误差估计值。 5.小区面积与形状 小区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减少土壤差异的影响和提高试验的精确度是相当重要的。小区面

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班级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名称:图像增强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并掌握常用的图像的增强技术。 2:熟悉并掌握MA 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的使用。 3:实践几种常用数字图像增强的方法,增强自主动手能力。 二、实验任务 对于每张图像(共三张图片),实现3种图像增强方法。根据图像的特点,分别选用不用的图像增强算法。 三、实验内容(设计思路) 1、artery_vessel (1)直方图均衡化 直方图是图像的最基本的统计特征,它反映的是图像的灰度值的分布情况。直方图均衡化的目的是使图像在整个灰度值动态变化范围内的分布均匀化,改善图像的亮度分布状态,增强图像的视觉效果。灰度直方图是图像预处理中涉及最广泛的基本概念之一。 图像的直方图事实上就是图像的亮度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一幅图像的所有象素集合的最基本的统计规律。直方图反映了图像的明暗分布规律,可以通过图像变换进行直方图调整,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直方图均衡化是指:采用累积分布函数(CDF)变化生成一幅图像,该图像的灰度级较为均衡化,且覆盖了整个范围[0,1],均衡化处理的结果是一幅扩展了动态范围的图像。直方图均衡化就是通过灰度变换将一幅图像转换为另一幅具有均衡直方图,即在每个灰度级上都具有相同的象素点数的过程。主要用途是:将一幅灰度分布集中在较窄区间,细节不够清晰的图像,修正后使图像的灰度间距增大或灰度分布均匀,令图像的细节清晰,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 (2)中值滤波加直方图均衡化 中值滤波法是一种非线性平滑技术,它将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该点某邻域窗口内的所有像素点灰度值的中值。 中值滤波是基于排序统计理论的一种能有效抑制噪声的非线性信号处理技术,中值滤波的基本原理是把数字图像或数字序列中一点的值用该点的一个邻域中各点值的中值代替,让周围的像素值接近的真实值,从而消除孤立的噪声点。方法是用某种结构的二维滑动模板,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当前,我国蔬菜种植业高度重视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随着人们对于蔬菜的无公害要求越来越高,就要求蔬菜在栽培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对于病虫害的全面控制,使得其处于最小的范围内,且能控制成本的投入,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以及蔬菜的品质,实现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1 “三诱一生”绿色防控技术 1.1 黄板诱杀技术采用此种绿色防控技术是利用蔬菜中的蚜虫以及粉虱等对黄色趋向性的特点,在蚜虫发生时便防止诱虫黄板,并将其以棋盘式的布局状况插置在田间。需要注意的是,要将黄板的底部比植株的顶端高出20 cm左右,在黄板上沾满了蔬菜虫害后及时地进行更换。 1.2 灯光诱杀害虫多数情况下存在驱光、波、色和性的特点。简单来讲,其在接受光波色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度,可以利用这样的特点,实现对于害虫的捕杀。具体来讲,主要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近距离的使用光;远距离的使用波;或者引诱害虫去扑灯。通过上述的方式方法,不仅仅可以实现对于害虫的扑杀,还可以在降低害虫数量,保证健康的蔬菜成长环境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3 利用性外激素诱杀采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或者将活雌虫作为诱饵,实现对于雌活体的捕杀。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简单易操作,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成本,可以在蔬菜害虫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往往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来讲,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使用防

虫网制造一个圆形的笼子;其次,在每个笼子里面放置1~2头没有交配的雌虫;接着笼子掉在水盆上,水盆中最好加入适量的煤油,在每天黄昏的时候放到菜地中去,可以有效地诱杀众多雄蛾。 1.4 生物农药预防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在施加有机肥的时候,应该充分考量不同素材养分多样化的特点,坚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实现蔬菜抵抗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增加蔬菜的数量和质量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更能减少对蔬菜施药次数和剂量,实现无公害蔬菜的目标。 2 生物防治技术 2.1 利用虫害天敌在预防蔬菜虫害上,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去保护瓢虫的成长环境,借助瓢虫捕杀害虫的自然规律,实现对于蔬菜病虫害的控制和管理。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高效,经济。从理论上来讲,会对于害虫进行扑杀的主要有瓢虫,蜘蛛,扑食螨等,他们的扑杀对象都是捕食性害虫;而对于寄生性天敌主要会对于菜青虫、棉铃虫以及小菜蛾幼虫等展开捕杀,由此实现良好蔬菜生长环境的营造。 2.2 利用细菌、病毒以及抗生素 2.2.1 死虫治活虫在菜地中找到感染白僵菌死亡的菜青虫,拾取110 g,将其进行捣碎,加入260 mg的水,60 g的洗衣粉,在此基础上再次加入50 kg的水液中去,形成菜青虫体液。以喷雾的方式,将其喷洒到菜地中去,这可以规避菜青虫的再生,效果明显。可放置虫害在90%以上。 2.2.2 以菌治虫培养繁殖的座壳孢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温室的白粉

实验报告

五尧乡生态乡镇建设规划 目录 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2) 1.2编制的依据 (2) 1.3规划指导思想 (2) 1.4规划原则 (2) 1.5规划年限 (3) 1.6规划目标 (3) 2.五尧乡基本状况 (4) 2.1五尧乡自然地理状况 (4) 2.2五尧乡社会经济状况 (4) 3.城镇规划 (4) 4.生态环境规划 (5) 4.1生态资源状况 (5) 4.2环境质量现状 (6) 4.3生态环境问题 (6) 4.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 5.效益分析 (9) 5.1生态效益 (9) 5.2经济效益 (9) 5.3社会效益 (9) 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9) 6.1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10) 6.2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 (10) 6.3文化教育和社会监督体系 (11) 6.4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体系 (11) 6.5实施手段与技术保障体系 (12) 6.6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体系 (12)

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的逐渐扩张,我国进入了一个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1998 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解决“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加快发展小城镇则是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编制的依据 城市规划5个阶段,如果按编制规划的话可以说是:纲要、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这5个阶段的规划的依据个不一样。当然首先都是以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城镇总体规划主要有: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⑶《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 ⑸《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⑹《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⑺《保定市志》 ⑻《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⑼《保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⑽《五尧乡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及城建资料》 ⑾《五尧乡各类专业部门提供的规划基础资料》 1.3规划指导思想 本规划以生态化、集约化、市场化为理念,坚持突出五尧乡特色的原则,城乡经济和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土地使用集约化原则,规划弹性灵活的原则和建设精品化的原则。充分发挥城镇规划对城镇发展建设的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指导作用。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1.4规划原则 ⑴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 融入区域环境,实现持续发展。五尧乡的发展必须在区域的框架内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从广域范围内分析五尧乡的发展,增强规划的区域观念和整体竞争力,积极融入保定市新一轮发展之中,谋求以大区域为背景的城镇整体发展。

田间试验小区技术

田间试验小区技术 第二节田间试验小区技术 一、试验小区的面积、形状和方向 田间试验的实施单位一般为小区,如何确定小区的面积、形状、方向和排列方式直接关系到试验误差的控制效果。(一)试验小区的面积 在田间试验中,安排一个处理的小块地段称为试验小区,简称小区。小区的面积不一定小,有时也非常小,可以是一条地、一个畦、一株树、一个主枝、一个叶片或半个叶片。一般而言,较大面积的小区能更多地包含试验地的复杂性,从而减少小区间的土壤肥力差异。因此,扩大小区面积有利于降低试验误差。但扩大小区面积对降低试验误差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试验地面积也是有限的,小区面积过大往往是不现实的。通常在确定小区面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种类 如机械化栽培试验、灌溉试验、有机肥料试验及病虫害试验等小区应大些,而品种试验等则可小些。 2、作物类别 种植密植作物如小麦的试验小区可小些;种植中耕作物如棉

花、玉米、甘蔗等则可大些。 3、试验地土壤差异程度 土壤差异大,小区面积应大些;土壤差异小,小区面积可相应小些。当土壤差异呈斑块状,则应用较大的小区。 4、育种工作的不同阶段 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品系数由多到少,种子数量由少到多,采用小区的面积应从小到大。 5、试验地面积和处理数 试验地面积较大时小区可适当大些。试验处理数不多时,可采用较大小区;处理数多时,则应要用较小小区。 6、试验过程中的取样需要试验过程中如需取样进行各种测定时,则要相应增大小区面积。 7、边际效应和生长竞争 边际效应是指小区两边或两端的植株,因占较大空间而表现的差异。因此,边际效应大的相应需增大小区面积。一般地讲,小区的每一边可除去1~2行,两端各除去0.3~0.5m,留下合适的收获面积,以便测产计产。 试验小区面积大小,在考虑上述因素情况下,可参考表2-1。表2-1常用田间试验小区参考面积(m2)试验地条件和试验性质

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对比

一、顺序排列设计法 (一)对比设计 每隔2个供试处理设一个对照区,使每一个小区与其相邻的对照直接比较。 (二)间比设计 在一条地上,排列的第一个小区和最末尾的小区一定时对照区,每两个对照区之间排列相同数目的处理小区。 二、随机排列设计法 (一)完全随机设计 适用: 试验空间中的各种非试验因素者相当均匀一致,否则误差大。广泛应用于环境变异较小的盆载试验、温室试验和实验室试验,而在田间试验中很少应用。 实施步骤: 将全部试验小区统一编号,按随机的方法安排每个处理。 优点: 易设计,对处理和重复数没严格限制,可充分利用全部材料;有无缺区也可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简单。 缺点: 同处理小区分布比较零乱,不便于观察。没实行局部控制,在试验材料或小区土壤差异较大时,不能采用。 (二)随机区组设计 适用:存在单方向系统误差的试验 实施步骤: (1)确定重复数 (2) 划分区组 原则:重复内具同质性,重复间允许最大异质性; 区组数=重复数; 区组走向与土壤肥力梯度相垂直;区组内差异尽可能小,区组间差异尽可能大。 (3) 小区的划分 小区的长边与土壤肥力梯度平行; (4) 处理的设置 将各处理随机安排区组的小区中,每处理仅占一小区。 (5) 区组的设置 不同的区组可以设置在不同地段上,而同一区组内各个小区必须设置在同一地段上。

特点: 随机区组设计按照局部控制的原则,将整个试验地分成与重复数相等的区组,然后把每一个区组划分成与处理数相等的小区,将各处理随机安排在区组内的小区中。 优点: ①易设计和分析,能保证试验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贯彻了三原则)。 ②对试验条件要求不高,灵活性大,适用广。 ③单因素、多因素试验都可应用。 缺点: ①不允许处理数太多,一般少于20。 ②试验精确度没有拉丁方设计高。 ③处理数为2的随机区组设计,叫配对法。 (三)拉丁方设计 适用:存在两个方向系统误差来源的试验 实施方法: 从行和列两个方向上排列成区组,而每一处理在每一行或列都只占有一个小区,处理在各区组的排列是随机的。 特点: ①处理数=重复数=行区组数=列区组数; ②拉丁方设计实行双重局部控制,精确度最高,是随机区组设计特殊情况; ③试验结果分析简便。 优点:精确度最高,适用试验存在两种系统误差的试验。 缺点: ①缺乏伸缩性:处理数=重复数=行数=列数。 这种试验设计,不能将一行或一列分开设置;观察记载和田间管理都不方便。 ②处理数限于5-8。 (四)改良对比法 适用: 当参试处理数众多,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如丘陵地带)时,就难于实现局部控制,改良对比法用增加对照区的办法,来解决这一矛盾,从而提高试验的精确度。 实施方法: 1、每个重复区的第一个小区安排处理,第二个小区安排对照,以后每隔两个处理区安排一个对照区,一直至排完为止。 2、一般重复3-6次,重复内可不具同质性。 3、在各重复中,每个处理(不包括对照),必须随机排列。 4、若一条长形的试验地排不完一个重复,可另起一行,用两行来排完一个重复区。

田间实验报告

水溶性肥料田间试验报告书 试验人:职务:联系电话: 摘要:关于新型配方水溶性“大量元素-微量”肥料2011年12月1日在西红柿(金 石王一号)田间a、b标地肥效试验记录,作为水溶性肥料对作物的生长、产量、质量效果对 比。 关键词: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新配方水溶性对作物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产量、提 高果品质量。报告时间:2012年8月8日 第一章、水溶性肥料试验方案 一、供试验肥料名称:新型水溶性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肥二、供试验肥料标准: ny1428-2010 ny1107-2010 三、供试验地点:县乡(镇)村组 农户。 四、供试验作物品种名称:蔬菜(西红柿)金石王一号。五、供试验标地数据: 1 海拔:212米;土壤性质:沙质地 七、试验起于2011年 12月 01日至 2012年04月30日止。八、试验方法及计划:(含试验处理、试验起止时间、田间管理 包括施肥、防治病虫害、灌溉、中耕等) 1、供试验的肥料设定: a、水溶性肥料: b、硫酸钾型复合肥: 2、试验处理:正交分解法。 3、土壤条件:采用同等条件的两个a、b地块;选用同样作物品种, 2 同时种植,同时管理。 4、移植方法及密度: 5、种植环境:大棚。 6、施肥方法:a、撒施b、喷施c、滴灌。 7、施肥方式:a、底肥b、追肥c、叶面肥。 8、施肥次数:4次。 9、主要病虫害:白粉虱、根结线虫、棉铃虫、立枯病、猝倒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 病、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等。 10、病虫害防治方法:a、生物防治b、化学防治c、物理 防治。 11、肥、药害的处理办法。 12、采收方法:根据成熟状况。 13、统计:a、坐果率b、单果重量;b、裂果率c、成品率d、亩产量。e、货架期。 第二章、水溶性肥料田间试验记录 九、试验时间记录表 (一)西红柿45天育苗期管理记录 1、种苗营养杯土配方 2、种苗培育方法及密度: 3 a、使用水溶性肥料的苗木管理记录 1、2011年12月2日:播种。播种后用塑料膜保温25-28℃,绝对湿度:70-90°每隔 3-5天浇水一次。 2、12月12日:长出胎叶,使用25%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喷雾。 3、01月22日:幼苗 长出第二片叶时,使用水溶性肥料1000倍液浇灌一次。 4、01月02日:使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水溶性肥1500倍喷雾。 5、01月12日: 使用40%恶霜猛锌1000陪+水溶性肥料1000陪浇灌。 6、01月17日:苗木出圃:株高:22cm, 株径0.6cm 。 b、使用复合肥的苗木管理记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