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拿大华人社会历史变迁及其身份认同_李桂山

加拿大华人社会历史变迁及其身份认同_李桂山

加拿大华人社会历史变迁及其身份认同_李桂山
加拿大华人社会历史变迁及其身份认同_李桂山

引言

有关加拿大华人社会历史研究方面,杨立文教授主编的《谢培智教授纪念文集》(2001,民族出版社)为我们介绍了加拿大杰出华人,并为中加友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谢培智教授,该著作具有重大的学术和现实意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的李未醉的《加拿大华人社会内部的合作与冲突研究》注重研究华人社会的合作与冲突现象,给后人深入研究加拿大华人社会提供了借鉴。

受美国研究模式的影响,国外研究者,特别是本土加拿大华裔学者对华人移民在民族认同、社会适应、经济和政治地位等有较深刻的介绍和较全面的评说。其中李东海的著作《加拿大华人史》历时十年深入研究,书中包含了移民、劳工、华人社区、排华法案、文化和教育以及华人分布等加拿大华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此外,这方面的著作还有加拿大唐人街之父黎正恩的《中国城》,展现了加拿大主要城市中唐人街兴衰的历史全貌。

中国华人进入加拿大2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国人民对加拿大无可估量的贡献,从最初1788年第一批中国人的到来,到1923年《排华法案》的颁布和实施,直到后来非法种族歧视的消除。200多年来,加拿大华人在加拿大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华人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能力、高度自觉的爱国热情,以及多年来在加拿大鲜为人知的艰辛磨难,都在加拿大华人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华人最初来到加拿大是作为低廉的劳工,他们为建设加拿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尤其是在1881年至1884年间加拿大修建太平洋铁路时,无数的华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他们

却在铁路建成后沦为了社会边缘的无业人员。更有甚者,加拿大政府为了限制后续华人移民的到来,强加给华人移民一项每年人均50加元的“人头税”,此后税额从50加元上涨到了500加元。1923年通过的排华法案彻底禁止了华人的迁入。这种情况直到二战结束后才有所好转。之后,加拿大公众对于华人的态度开始缓和,联邦政府对华人的政府政策也在不断改善。与此同时,第二代的华人移民由于生长在加拿大,开始逐步融入主流社会。由于多种历史和现实原因,加拿大政府在1971年正式实施多元文化政策,这项政策从根本上改善了加拿大华人以及其他族裔群体的境况。今天,加拿大华人已然发展成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中正在崛起的中坚力量,并不断取得卓越的成绩。

加拿大华人的历史变迁陈述

加拿大的华人移民历史脉络被史学家清晰地划为七大时期:拓荒时期(公元458~1880年)、修路时期(1881~1884年)、人头税时期(1885~1923年)、黑暗时期(1924~1947年)、恢复移民时期(1948~1962年)、肯定时期(1963~1980年)、扩大时期(1980年至今)。

关于拓荒时期华人在加拿大的记载来自于法国著名汉学家金勒先生的引述和美国学者的著作《中国僧侣于公元5世纪发现美洲》,明确论述和印证了沙门和尚慧深行游的历史价值—慧深本人所记载和描述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指的就是今天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之后,根据资料记载,第一批到达北美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中国人是1788年6月,由来自葡萄牙殖民地的航海家约翰·密尔斯(JohnMeares)带到温哥华岛上

加拿大华人社会历史变迁及其身份认同

■天津/李桂山马京京丁颖

摘要:华人移民作为加拿大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进步,华人的历史也此起彼伏。针对加拿大华人在加拿大社会的历史变迁及其身份认同的探究,有助于指导海外华人移民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更能从中对我国完善民族政策、提升文化自信、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启示。

关键词:加拿大华人;历史变迁;身份认同

经管研究公共管理

充当劳工的。当时,约翰·密尔斯正在与中国的商人进行用来制作蟒袍的皮毛贸易。这一批中国人大约有70人,他们当中有劳力、木匠和造船的工匠。后来,西班牙攻打并占领了这片土地。自此,这批木匠和造船工匠的故事趋于消失。有些资料记载他们被西班牙人俘虏并被带到了墨西哥,也有资料记载说他们和当地的努特卡印第安人结婚并定居在了那里。总之,那一代甚至两代华人的身份消失了,直到70年后华人再次出现在北美加拿大历史舞台上。

19世纪中期,华人移民加拿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使得华人蜂拥而至加拿大,自愿加入淘金者行列;而当时康熙统治时期的清政府由于人口膨胀压力过大导致的经济不景气、农民衣食无着、哀鸿遍野则是内部动因;1865年美国奴隶制的废除以及工业革命对廉价劳动力的急切需求,使得华人被诱骗并签了等同于卖身契的苦力合同,这也为华人移民加拿大提供了契机。据1874年人口统计,在加拿大境内大约有3000名华人。在1850年金矿发现的前8个月,就有多达5万的华人移民到了加利福尼亚,之后的1858年,随着弗雷泽河(FraserRiver)一带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出,成千上万的中国华人移民,从加利福尼亚来到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但他们并未意识到某种程度上种族歧视的萌芽正在形成:他们只能在白人挖过的金矿淘金。1873年5月,维多利亚显现出第一个反对、歧视中国人的社会。

1881~1884年间,加拿大由于对廉价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中国华人劳工被雇佣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也就是今天加拿大东部至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之间的铁路线,用以连接渥太华谷和格鲁吉亚湾两地的既有铁路,实现了不列颠哥伦比亚于1871年加入加拿大联邦的回报承诺。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PacificRailway,CPR)是加拿大的一级铁路之一,其横跨西部温哥华至东部蒙特利尔,并设有跨境路线,通往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纽约市等大型城市。据统计,在整个漫长的铁路修建过程中,有17000中国人参与修建。他们在劳动过程中饥寒交迫,恶劣的劳动环境、苛刻的待遇以及低下的医疗条件使得他们经历了鲜为人知的痛苦。华人劳工填补了加拿大劳动力短缺的空白,却只能拿到白人一半的工资待遇(华人劳工每天可挣得1.35加元,而白人每天可挣得2加元)。大约有4000华人在修建350英里长的铁路过程中失去了生命,这意味着每修建1英里就有2名华人殉职。

毫无疑问的是,华人劳工成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经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历史角色。该省其中一位审判长

马修·贝吉比(MatthewBegbie)这样描述:“我无法想象没有中国人的话我们的工程将是什么样子。他们什么活儿都干,白人不会干的,白人不能干的,他们都可以干的很好……”而这也正预示了华人遭到不公正待遇的不可避免性。

加拿大华人的身份认同

1885年太平洋铁路修建完成后,大批在加拿大务工的华人劳工失业了。有的去了加拿大东部,有的回到了中国国内,也有的留在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留下来的华人为了生存,帮人洗衣、运货、清洁、饭馆服务员,几乎包干了城市里无人愿意做的最底层工作,以至当时的加拿大人形成这样的共识:凡是遇到需要啃硬骨头的艰辛劳作,就去找中国人,也唯有中国人愿意承担、做得好,并且工资低廉。更是雪上加霜的是,同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每个入境加拿大的华人必须缴纳每年人均50加元的“人头税”,到1900年的时候,猛增至每人100加元。而且,华裔是加拿大唯一被迫交纳人头税的少数族裔。加拿大华人被视为劣等民族的定性依然没有得到缓解。

1902年,加拿大皇家委员会决定将针对华人的人头税增至500加元。由此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华人在加拿大一直处于主流社会的边缘地位。1886年至1923年间,约有8.1万名中国移民入境时被强行征收“人头税”,加拿大联邦政府从中共获2300万加元。

192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通过了《排华法案》(Chi-neseExclusionAct),只允许华人商人入境加拿大,这一法案一直持续到1947年。这种劣迹昭著的种族歧视,当时不只不受法律约束,反而得到官方的鼓励,成为加拿大种族歧视政策下,十足违反人道与藐视人权的典范。因此,在加拿大华人探求身份的过程中,他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把加拿大的自治纪念日称作是“耻辱日”(Hu-miliationDay),拒绝举行任何庆祝加拿大国庆的活动。华商则不开门营业,华文报纸也停刊,此事扰攘了多年才渐渐平息。基于这种原因,1921年至1941年间,加拿大华人的数量从39587人降至34627人;华人身份探求遇到了数量上的挫折。

期间,加拿大华人一直处于对主流社会的抗争时期,致力于废除这项法案的努力中。中国人被认为是乡愁较重的民族,因此,一旦离开自己的家乡和土地,都试图获得一种亲切的归属感,这也是文化乡愁的一部分。于是,生活在异地的加拿大华人便自然开始了身份探求,且这种探求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世界,也包括精神世界,因而,也成为了我们提升文化自信的驱动力。

“二战”期间,华人的积极帮助、辛勤劳作逐步得到

了加拿大人的认可,他们的身份地位得到改善。500名华人志愿军踊跃加入加拿大的陆军,也有的专注于工厂的工作,有的为加拿大军队提供充足的后备补给。终于在1947年,华人的抗争与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自此,加拿大移民的大门向中国敞开。1967年移民政策的修正消除了加拿大主流社会对华人的歧视,并且敞开大门欢迎中国移民的加入,这掀开了中加文化交流史的新纪元。这一时期加拿大中国移民的数量急剧上涨,而且移民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他们大多接受过教育,能熟练地用英语交流并且能够很快的适应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截至到2001年,加拿大华人比1996年增长了16%,比1991年增长了45%。

1971年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PierreTrudeau)宣布了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加拿大华人的身份认同。多元文化政策承认各民族的专属文化,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民,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社会形态。多元文化政策的宣布实施反映了其少数民族政策的全面重新定向,华人和华人的文化也终于开始被加拿大主流文化所接受。至此,华人在加拿大的地位得到了认可,这成为加拿大华人历史上的一个新起点。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少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华人移民到加拿大。之后,香港移民也纷至沓来。据分析,到2017年,加拿大将有华人超过180万。据2014年1月22日人民网报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enterforChina&Globalization,CCG)、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国际移民来源国,也是加拿大最大的国际留学生来源国。仅2012年一年,获得加拿大永久居民签证的华裔人数就达33018人,比2011年增加4323人,涨幅为15.1%。”加拿大移民局公布的关于2012年加拿大永久移民十大来源国的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2012年加拿大永久移民十大来源国表

(数据来源:加拿大移民局)

基于加拿大移民局提供的2012年加拿大永久移民的相关数据,笔者制作了柱形图和饼状图,便于读者查看和分析。

图1:2012年加拿大永久移民十大来源国

图2:2012年加拿大十大移民来源国比例示意图

从以上表、图的数据可看出,作为2012年加拿大十大移民来源国位居前三的中国、菲律宾、印度,其移民数量远超过排名其次的巴基斯坦等国家,是加拿大永久移民来源国的重要构成国家。

尽管华人移民长期以来一直是加拿大移民的重要来源国,但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加拿大移民政策的变革,加拿大华人的身份认同及文化融入等问题的日渐明显,中国每年移民加拿大的总人数却呈下降趋势。加拿大移民部数据显示,中国移民自2007年以来,入籍总人数逐年下降,从2007年24347人降至2011年的15563人,5年的减幅达36%。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一种社会范畴,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思维方式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文化传承了一个民族积淀中最沉重、最精华的部分。

文化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和知识等,其中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

处事经管研究公共管理

的哲学,在社会中起着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评价和行为。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为,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生活在加拿大白人社会的华人,因其文化价值观背景的不同,必然不能游刃有余地生活。当华人移民进入加拿大以后,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多数华人还是认为自己难以融入主流社会,普通有一种被排斥感,他们多以中国人为自己的社交圈。

身份认同是以文化为背景舞台的,而文化所提供的身份认同的契机是需要一些外部因素支持的。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加拿大华人人口剧增时,其经济和政治地位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加拿大华人对自己的族群意识有了清晰的理论表述,完成了对加拿大华人这一概念的建构,但这一概念涵盖所有居住在加拿大的华人,其深层意义既包含了政治国际意义上的界定,也包含了这一族群文化传统里的根深蒂固的渊源。思之将来,在身份认同的问题上,华人世界的年轻一代只有传承本民族的观念信仰和文化传统,才不至于丧失海外生存的文化根源而成为“环球公民”。

唐人街与加拿大联邦政府

随着中国人在加拿大数量的增加,他们居住的地方日益集中,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唐人街。当淘金热拉下帷幕的时候,很多中国人继而参与到煤矿作业中,而维多利亚地区是当时中国移民矿工最聚集的地方。1880年移民加拿大的3500中国人中,其中有2000人居住在维多利亚地区,其他部分则分布在温哥华和纳奈莫等地区。

曾有一度,横贯加拿大的唐人街面临消失殆尽的危险。随着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改变,华人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挽救了唐人街并恢复了唐人街以往的活力,使其发挥更加活跃的作用。如今,唐人街已经植根于加拿大的城市生活了。上述说过,中国人的乡愁情绪是很浓的,所以,不少人以为中国城是很多华人新移民的立足之地,是他们在远离故土的异邦自愿选择的新家。其实并不尽然。唐人街的诞生、发展与变化经历了一个远为复杂的过程。它体现了白人主流社会的文化霸权,也显示了华人对主流文化的抗议、让步和认同。1971年多元文化政策被指认为加拿大的一项基本策略时,维多利亚的唐人街也同时被指定为历史遗迹。值得欣慰的是,加拿大各级政府清醒地意识到唐人街的经济文化价值和越来越明晰的政治价值,多方培植和保护。多少代华人艰苦奋斗最终成就了加拿大政府对唐人街的青睐,这并不是加拿大政府与生俱来的选择。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所体现出的文化包容性——

—弘扬、保护和发展各族裔文化是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的。

克林·坎贝尔(ColinCampbell)认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多元文化主义主张加拿大是由许多种族和族群组成的,作为团体,他们有介入财富和富裕的平等机会。作为一个建立了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将其视为重要思想文化的国家,加拿大的不同族群的族群权利与文化差异,并没有阻碍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的基本的社会秩序与政治秩序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结论与启示

2007年,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StephenHarper)在人头税平反仪式上致辞华人,“加拿大对排华法的实行深表遗憾,该法案是可耻的,加拿大人应该对此表示歉意。”2008年5月14日是充满歧视的加拿大排华法案正式废除60周年纪念日,华人对加拿大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收到了盛赞。如今,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中各民族的融合程度是非常可观的。

从18世纪末至今,加拿大华人所经历的巨大社会变迁以及加拿大华人面对文化霸权所进行的适应性改变与抗争为我们研究华人的身份认同提供了大量的历史素材。如今,华人是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族裔群体,他们对加拿大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汉语甚至成为了继英语和法语两大官方语言之后的第三大语言。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中国国情同加拿大有着众多相似之处。

加拿大联邦政府也极力促进各族裔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包容性,以更好地营造一种和谐宽容的社会氛围,从而使各族裔人民都能抒发自己的心声。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只有高瞻远瞩,不断完善和加强自我,才能以更强者的姿态出现在社会舞台上。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歧视和偏见还是存在于某些角落:移民华人需要适应,需要抗争,更需要理解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同加拿大主流社会相处。中国移民在经历艰难的适应期时,也需要磨合期来适应加拿大主流族裔和其他少数族裔。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加剧与多元文化并存中西方话语占主导的历史背景下,对于一个民族多元化的国家来说,在关注外部的同时,更致力于倾听内部的特别是族裔的声音,才能使多元文化的发展更加持久有序。只有确认了他们在加拿大这个多民族文化复合体当中的地位,才能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繁荣的宝贵资源。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文化必然走向百家争鸣、和而不同。西方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基因,固然是值得中国文化学习和汲取的营养,但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和优秀基因也不可迷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文化和世界全球化的有效对话,才能积极构建多元文化管理体制下的文化建设发展。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不同文明与文化和平共处、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多元共生的和谐局面,才能最终达到和谐的最高境界:合和,即大同,协和万邦。而在文化元素存在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今天,创造一个适合多元化文化生存的环境非常重要。中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强调中华民族文化中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一体的基础,同时需要继承和发展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这不但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延续,也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必然途径。只有正确处理好这把“双刃剑”,才能更好地建设当今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编.加拿大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高伟浓.中国加拿大华侨华人研究的一朵新葩——

—评《加拿大华人社会的合作与冲突研究(1923-1999)》[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李桂山,高英,郝斯佳.创新与可信——

—凡斯的《加拿大文化史》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2011(1).[4]李桂山,朱柯冰.加拿大多元文化新视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史冬冬.海外华文媒体文化身份的建构与认同危机——

—以《联合早报》为例[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0(4).[6]王朝晖.亦舒笔下的加拿大华人发展史[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10).

[7]阎嘉.身份/认同.(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8]叶静.加拿大华人社会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兼析华人新移民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新闻世界,2010(12).[9]易文.越南华文报纸在越南华人身份认同中的双重角色——

—基于华文《西贡解放日报》记者杨迪生新闻作品集《走进堤岸》的文本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10]曾铭.10位杰出的加拿大华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11]赵世玲(ShilingMcQuaide).面对文化歧视的加拿大华人[J].思想战线,2005(5).

[12]朱建军.中国的人心与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13]Brooks,S.CanadianDemocracy,6thEdition.DonMills,Ontario:OxfordUniversityPress,2009.

[14]CanadaFactsandFigures:ImmigrationOverview2012.ResearchandEvaluationBranchCitizenshipandImmigrationCanada.2013,8.

[15]Dyck,R.CanadianPolitics:CriticalApproaches,3rdEdition.Scarborough,Ontario:NelsonThomsonLearning.,2000.

[16]http://www.sinonet.org/immigrant/feeling/2011-12-30/179211.html

[17]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0122/c1002-24193974.html

[18]Jackson,R.&Jackson,D.PoliticsinCanada:Culture,Institutions,BehaviourandPublicPolicy,6thEdi-tion.Toronto:PearsonEducationCanadaInc.,2006.

[19]JamieS.Scott.Religion,LiteratureandCanadianCulturalIdentities[J].Literature&Technology,2002,6.

[20]PhilipResnick.Language,identity,citizenship[J].CBCAReferenceandCurrentEvents,2002,11.

[21]WingChung.TheChineseinVancouver,1945-80:thePursuitofIdentityandPower[M].Vancouver: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1999.

(本文受2013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中国精神传承对加拿大华裔精神价值取向的塑造及对其文化建设的正影响研究〈TJSRWT13-05〉”资助)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编辑贾树海经管研究公共管理

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路径分析及反思性

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路径分析及反思性 摘要: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是指城市群子城市市民对于自己市民身份的划归和对城市群市民身份的接纳程度。实证研究发现:影响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有城市群发展评价、政府角色认同度、城市群政策知晓度、城市群发展预期、社会互动。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在政策路径和互动路径下生成,是被建构的社会事实,同时是对社会记忆理性选择的反思性身份认同。 关键词:城市群市民身份;身份认同;社会建构 Abstract:The recogni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refers to citizenship identity they belong to and acceptance of their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acceptan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ar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the degree of citizen support the government,awareness of city policy,expect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he acceptan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which can be generated by policy and interaction is a constructed social reality. It is also the self-examinational identity after the rational choice of social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1115708.html,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作者:马珂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在不同的职业类别或工作场所,人们所拥有的工作身份并不相同。然而,人们可 以在不同的工作身份之间进行转变。本文就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转变 身份转变指脱离原来核心的、行为锚定的认同,转向探索新的可能自我,并最终形成新认同的过程。身份转变经常伴随着职业变化的产生,因此工作身份转变逐渐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与工作身份转变相关概念的定义,然后对工作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转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有关问题做出了展望。 一、概念的界定 1.身份认同。首先理清“身份”、“认同”及“身份认同”间的关系。三个概念源自同一个英文“identity”。对identity概念的早期研究以哲学范式为主,并翻译为“认同”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同性恋者、少数族群等群体运动风靡欧洲,关于identity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仍将其译为“认同”。八十年代,Ashforth 和 Meal(1989)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中,并将组织认同界定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此对identity的研究分化为两个词汇:“identity” 与“identification”,其对应的中文分别为“身份”与“认同”。“身份”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张淑华等(2012)把身份总结性的看成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对认同的定义,Weeks (1998)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 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个人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异、相似的比较构成了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认同也就融合了身份认同的意思。身份认同的含义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群体所指的身份认同是不同的。Deaux(1993)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何洪涛(2010)认为,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2.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我们)是谁?针 对工作身份概念的问题,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Dutton等(2010)认为工作身份指在 群体、团队、组织或职业活动中与成员关系相关联的员工身份与自我定义。Buche(2008)认为,工作身份是对个体对自己与雇佣环境相互交往的自我感知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性的表示。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董磷茜(2012)将工作身份认同界定为人们对于工作角色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以及人们愿意在工作角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并通过其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

上海地方史论文

浅析上海的海派文化 "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一种体验着各国建筑风情的与上海独特的气息油然而生。上海因多元文化而充满生机与活力,世人喜欢将上海的诸多方面冠以“海派”二字。所谓海派,我认为是吸纳和融合各种建筑风格的一种有上海特点的风格。 海派建筑是海派文化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当我们要探究海派建筑形成与发展时,不得不先对海派文化做一番探源。 1 海派文化的探源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茸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对之有一个生动点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 "海派"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关于海派文化的形成,普遍认为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回顾海派文化演进的过程,可以看到,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的和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处于苏浙边缘地带的上海,主要受到近邻吴越文化的熏陶,但是在近代上海社会的中下层社会,普遍由来自于苏北、广东及安徽等地移民构成,这也为多元的中式文化构成注入了一定的元素。 19世纪中叶,当八方的海风跨海越洋而来之时,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演变和发展。海派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成型并发展起来的,最终在上海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它是中外交流、内地与沿海交流、农村与都市交流综合形成的产物。

历史:上海历史的变迁练习(华东师大版)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一:选择题: 1、上海历史悠久,早在1986年就被国务院颁布为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出现文明雏 形大约是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父系氏族 D、母系氏族 2、唐朝天宝年间,隶属于华亭县的青龙镇与国内外贸易均很发达,素有“小杭州”之称。青 龙镇经济繁盛的主要原因是 A、踞江瀚海的位置提供了优越的航运条件 B、政府设立市舶司提供了有利政策扶持 C、时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提供原料 D、政府设立的江海关为其发展提供契机 3、作为上海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海关大楼,竣工于1927年,已历经近百年的风风雨雨。 清政府在开放海禁后,最早设立海关的皇帝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4、“邑之民业首籍棉布。。。。。。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都)从此出。”(《康熙松江府志》)这反映出松江地区 A、棉纺织业发达 B、小农经济的吕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本主义的繁荣 5、1876年葛元熙《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清朝咸丰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辩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揭露了列强() A强建租界 B割占香港 C攫取领事裁判权 D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7、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市民因不满市容管理混乱,决定向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当局递交意见书。他们应该把意见书递交给 A、工部局 B、巡捕房 C、公董局 D、上海道台 8、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的是华洋分处原则,后由于何种因素使得租界出现华洋杂居的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 袁 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 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 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社会秩序 作者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邮编650091。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0;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0,1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0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0,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 体施压的国家。o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 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9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o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0(项目编号:09CM 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5民族)国家与暴力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5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身份认同困境读后感

《身份认同的困境》读后感 通过阅读,对本书的一些理解如下: 首先要是身份认同。作者在引言部分提出理解社会中的人需要两步,其一,借助符合逻辑合理性和道德评判一致性的思考——智慧;其二,认识到身份的多重性和群体完全不具备单一属性。对于后者,作者认为属性是个体属于一个群体的事实——群体之间的共同生活或拥有共同关联、利益,同时个体行为受到群体的内部制约,也可能是群体外的排他性制约。与其说作者关注内部制约,不如说他更关注由群体外部的排他性所强加的身份认同所造成的不公平。当外部强加给个体或群体身份的时候,是应该接受还是反抗?这之中有着千千万万种可能,当面对歧视,面对受过伤害或伤害过他人的集体记忆,面对强势的国内或国外政权,面对全球化的文化传播,面对持续同化的力量,这时承受身份的主体往往会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产生混乱。如果出于公平的目的,那么定义其身份的客体,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这正是作者带着不确定性的初衷建议读者使用智慧这一工具的原因。并且作者对如何归纳身份的多重性和冲突提出了建议——我的身份是我属性的总和,且存在一个综合与主导它们的某种东西。 其次,身份认同的困境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当我们确信身份认同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我们便可以在方方面面中来发现并且界定这种复杂性下的身份认同。这里,我主要想基于自身的身份认同来谈一些不同的地方。 领土与人民。首先将讨论一个问题,当我们自称中国人的时候,是指我们是中国公民,中华民族,抑或是生活在国内的人民?这三个说法其实是不完全等同的,中国公民指代具有中国国籍、依法纳税、享有政府公共服务的群体,中华民族强调拥有共同关于民族的集体记忆的群体,生活在国内的人民指代在中国领土内生活的群体,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普鲁士人显然属于中国公民范畴,但却不属于中华民族,一个具有美国国籍却长居北京的汉人属于生活在国内的人民范畴,或许属于中华民族,但绝不是中国公民。虽然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将此混淆,但或许我们会有一个权变的主导身份。正如一个未来或许会加入美国籍的中国籍在美留学生,当自认为美国副总统对中国的用语有所不妥时,他的中华民族身份会突然站起来,要求副总统道歉,虽然不知他应对哪个范畴的身份道歉(针对拜登的言论,张反驳说:“我的祖先挑战正统观念甚至早于他的祖先前往美洲。”他还驳斥了对他反应过度的批评,称“在经过4年辛苦学习后,毕业典礼演讲者突然对你说,你和你的国家糟糕透顶。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之中还有一个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因素——时间——如作者所说,随着时间的推进,所有的身份都可以改变,特别是当身份是集体性的时候。这里可以接着案例说,假如这位从小生活在美国,同时具有父辈灌输的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现实接触的美利坚民族的集体记忆,那么他的哪一个民族身份会站起来呢?当他站在中国领土上因为浑浊的空气无法自由呼吸,他的哪一个民族身份会站起来呢?这里并不是讽刺他,而是为了说明随着时间的变

上海社会与历史变迁

生化/轻工学院 包装142 141410054 张乐乐 从我的角度看上海社会与历史变迁 "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那上海的生命便是它独特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所代表的即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和融会贯通的文化。上海的文化是双向的,既有由外而内的灌注,也有由内而外的吸收。正因为有这样注入和吸收是的上海呈现出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相互融合的特点,这也成为了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追溯上海的文明渊源,可以发现在上古时期其文明已有相当水平。据考古资料表明,上海文化的滥觞时期始于据今5900-4900年的"崧泽"文化。崧泽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在崧泽文化的古遗址中,发现了捕渔的网坠,织网用的靴形器、捻线的陶纺轮以及狩猎用的剑簇、石刀、骨锥、牙刀等与渔猎有关的遗物,上古时期上海的物质文明程度据此可以略窥一斑。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文化从属于中国古代的江南文化,而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吴越文化是一种水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上海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其次,上海的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对异质文化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形成上海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另外,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江浙人是古代吴越人的后裔,吴越文化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边精神,构成了上海文化的开创性特征。海派画家任伯年的商业画、刘海粟率先使用人体模特、开创机关布景等等,俱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 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者的尖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地处东南海角的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从此上海文化就在上海滩上中西方文化相互撞击、交汇、渗透、吸引、兼融的土壤中孕育诞生了。开埠后,西方文明又于此首先登陆华夏大地,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的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文化随之渐趋形成。社会现象最耀眼的部分,无疑是人类活动的结晶——文化现象。任何一种文化既在时空中流变着,又在流变中保持着自身的基本脉络,保持着某些“遗传特性”的不变性。上海这座城市文化有着兼容性、多元性、实效性、商业性、市民性等等,而其中最能够体现上海文化精髓和深层内涵的便是它的兼容性和多元性。也就是海纳百川的精神和开放交流的城市文化。 一.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酝酿 1843年开埠以前,可以视为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酝酿期。上海地处长江三角

社会化视觉下看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

社会化视觉下看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属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也是民族发展的希望。但是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出现了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 生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对人生发展方向感到迷惘和焦虑,他们经常纠结于自身 与身份之间的关系,陷入了寻找身份认同的困惑之中。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化 的机构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在社会化视觉下就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词:社会化机构大学生身份认同 一什么是社会化的机构 人的社会化是群体和社会对其成员进行塑造的过程,也是新成员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行为主体:施教者和受教者。社会化过程中的施教者是将群体和社会的文化灌输到新成员中去的一方,它们是不同类型的群体即实施机构,包括家庭、同龄群体、学习和工作组织等。受教者是接受社会化者即群体和社会的新成员,他们主要是未成年的成员。由此可知,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犹如施教者,大学生犹如受教者。就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来看,社会化的机构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化的机构对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的影响 社会化的机构主要分为五部分,即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以下分别介绍社会化的机构对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的影响。 (1)家庭对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化的机构。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共同体,它是人们来到世间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群体,新成员因出生而自然属于某一家庭,已有的家庭成员也对新成员负有责任并寄与期望,这些都必然带来对新成员的社会化。家庭影响来自于家长的教导。家长教导分为:正式教导和非正式教导。正式教导分为:教导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教导树立生活目标。非正式教导分为:家庭气氛、生活方式。其中家庭氛围分为平静型、和谐型、冲突型、离散型。不同家庭氛围下孩子的人格特征也不同,同时也导致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方式也各有差异。如:冲突型和离散型较平静型、和谐型相比,存在很大的弊端。其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动荡不定,经常发生激烈冲撞和矛盾或成员间漠不关心。加之父母在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生活目标等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在这样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大学生,无疑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对人生发展方向感到迷惘和焦虑,会陷入寻找身份认同的困惑之中。(2)同龄群体对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的影响 同龄群体有时也称同辈群体,它是由年龄相近的人自发结成的群体。同辈群体是在志趣相投和其它条件相似或相辅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性质当然有好有坏。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旦“黑”在群体中占了上风,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就会成为群体成员竞相模仿的对象。而大学生认识能力不高,分辨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感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首先何为认同?“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而国家认同是在他国存在的语境下,国民所构建出来的归属于自己国家的身份感,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后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初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首先对民族,国家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三种模式,既矛盾冲突关系,调试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民族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指一个国家内部处于次国家层次的各种具有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国家”就是在一定地理边界内具有对外主权独立性和对内统治至高性的政治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原生态性纽带联结局限性之上,通过低于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练习纽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钱雪梅也指出:“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的降雨及主权,一般由两个以上的群组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社政治生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其成员对所诉群体的认可,都能增强本群体的凝聚力,而且都收情境的影响。学界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待两者进行辨争。郑晓云认为民族史一个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使我们就能够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从认同对象上看,民族认同的对象是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其认同必然是多元的,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政治共同体。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俗相对则宽松很多。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国家的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从成长机制上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群族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就具有先赋性的特点。诚如王希恩所言:“民族认同是具有天然群聚性和类别功能和类别感知能力的人类具有的社会认知,有很强的自发性。”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意识的投射和转化的形式。 而国家认同是纯粹构建起来的。正如波齐所考察的,国家创建过程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统治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统治者依靠其统治机构来保证和扩展他们的权力基础,并且提高他们自己在管理和动员社会资源时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通过政治与文化动员来来建构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在近代中国的血雨腥风中,愈来愈焕发出自我独特的光芒。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民族传统、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而与现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则综合反映了上海的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 自1843年11月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成为中国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早在上海解体,并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并且又发展成为一种折衷混合的社会,上海变成一座独特的城市,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城市。 一、开埠前的上海 上海的近代建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近百年的建筑中,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在许多情况下,上海的近代建筑又与社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把舶来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因此,上

海的近代建筑也构成了自己的特色。 上海现存的地面建筑文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陀罗尼经幢(859)和泖塔(874-879)、宋代的兴圣教寺塔(1068-1094)、元代的清真寺(1341-1368)和明代的豫园(1559始建)等,在开埠以前,大体上保持了传统的延续性,上海古代建筑,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嘉定孔庙和龙华寺各建筑群格守中国传统的中轴线排列,形制完整,布局严谨;南翔寺双塔和文庙魁星阁是中国木构架结构典型,体现了古代完美的结构工艺;龙华塔和真如寺的地基处理因地制宜,坚实牢固;书隐楼的木雕和砖雕艺术精湛,形象逼真。所有这些均体现了上海在建筑造型和布局、传统的木构架结构、软土地基的处理、装饰彩绘、施工工艺方面的创造性和重要的贡献。 二、开辟租界/最初的西式建筑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上海设立租界。随着上海开埠,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西方的建筑结构、舶来的建筑材料、外国的建筑技术渗入传统的建筑业。 这一阶段上海租界形成了新城区,出现了早期外国侵略者的领事馆、洋行、银行、商店、工厂、仓库、教堂、饭店、俱乐部和独立式住宅等新型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大多是一、二层楼的砖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袁娥 2012-10-10 16:45:07 来源:《民族研究》(京) 2011年5期内容摘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①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

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②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数民族认为他们的利益无法在现存国家中得到安排,他们就会考虑分离。③ 一、采借初探:多维视野下对民族认同研究的聚焦 “认同”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蕴含动态含义的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翻译而来,因此,同时具备“认同感”与“认同行为”之义。“认同”问题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把其表述为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④“认同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⑤后来,埃里克森(E. H. Erikson)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或明确或隐晦的回答。因此把“认同”放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来考察,指出“认同”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是自身独特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在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中,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群体的、社会的。认同就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⑥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概念开始走出单一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进入到广泛的人文和社科领域,成为当代学术界的一大流行词汇,并聚焦于民族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青年项目申请书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青年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10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人(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各栏签章处必须由本人或相关管理部门签字、盖章,否则一律作无效处理。 二、(本表同时用计算机录入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管理平台。)数据填写和录入的注意事项,参见下页说明;若有其它不明事项,请与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 三、本表报送一式5份。请用A4纸双面印制,于左侧装订。装订不规范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四、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讯地址:茶陵北路21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内邮政编码:200032。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 一、(本表数据将全部录入计算机,)申请人必须逐项认真如实填写。 二、表中有代码的请直接填写代码,无代码的填写文字。 三、主要参加者指除项目申请人之外的项目研究方案的设计人员、研究人员与子项目负责人等,人数不得超过11名。项目顾问不能列为项目组主要参加者。 四、承担青年专项项目的申请人须为年龄在35周岁以下,尚未取得副高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 五、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 通讯地址:必须填写详细,宜以第一时间能够收到的联系地址为准,包括路名、村名、弄号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可以填写多个联系电话,但必须填写手机号码。 参加者:必须填写真正参加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学者,不含项目申请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预期成果: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限选报2项。例如,预期成果为专著和研究报告的,填入“A”和“B”。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作者:贾虹生 国家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首先应体现在国家认同上。当今世界仍然是以国家为实体组成的,现实中没有人生活在国家之外,不管你是身在祖国,还是侨居他乡。我们13亿之众的中国人,99%以上就只能生活在祖先留下的这片国土上。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国家,既是社会统治的机器,也是世界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载体和基本形态。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古代先贤两千多年前概括的这一点,至今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那么,各国人民的福祉必然和他的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也没有根本改变。国家利益至上仍是现今世界必然的行事逻辑,爱国主义也就成为各国人民的行为准则,家国情怀自然就被纳入到人们的道德标准和根本利益范围。这一串的关系绝不是道德说教,而是影响每一个人的活生生的现实课题。 笔者曾经两次去过美国,令我颇感震撼的不是那里的先进发达,而是两件小事。一次是代表团参加一个大型活动,成千上万人聚集在广场,生性自由活泼的美国人,看似无拘无束地嬉笑打闹。但当三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护卫着星条旗正步走入广场时,人们立刻安静下来,右手按在左胸前,表情庄严地注目他们的国旗,偌大广场只听见三名战士的脚步声。可畏的是并没有人提醒,大家都是自觉的。另一次是在饭馆吃饭,当电视里响起“星条旗高高飘扬”的国歌声时,所有正在用餐的美国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表情严肃地按住心口,直到国歌声结束。我当时就想,美国人的爱国情怀,绝不输于任何国家,美国人的国家认同感与美国的强大有着必然关系。 国家认同,离不开对国家基本状况和发展道路的认同。我们的国家,是从一盘散沙、外强瓜分、军阀割据、战火频仍的状况下重新站立起来的。无论说它是“睡着的狮子”,还是说它“东亚的病夫”,都是任人宰割、欺辱的对象。除了掠夺你的资源财富,没人关心你的人民疾苦,国民也变得越来越愚昧和麻木,就像鲁迅先生无情鞭挞的那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以中国某边疆地区的朝鲜族为例 王纪芒 【内容摘要】中国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出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比较强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朝鲜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认同纽带趋于多元化,中国朝鲜族亦发展着多元化的社会认同。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 【关键词】朝鲜族;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作者简介】王纪芒,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一、引言:概念的界定、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背景 1.概念的界定。在讨论本文的主题之前,须首先澄清关于“民族”这个概念的不同层次的含义,因为在现代的语境中,民族是一个蕴含丰富的社会现象和概念,一般来说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它是指一个源于(或自认为源于)同一祖

先、血缘的“族性群体”(ethnic group);其次它可以是指一个具有共同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共同体——民族;最后指一个众多拥有平等权利成员组成的主权实体——民族国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还可以在更多情况下,民族是上述几种意涵的错综结合或者重合。区分民族的这几层含义是有意义的,因为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中国朝鲜族,具备了上述所有关于民族的层层含义:它作为一个独特的族群(ethic group),与其他诸多的民族或族群一起,是中华民族这个国家(民族国家,nation)的一员,同时,它与中国境外的朝鲜和韩国的朝鲜族,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那么,对于中国朝鲜族的认同问题的研究也相应地具有三个层次: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2.问题的提出。目前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各种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人员的流动及其带来的民族国家的认同问题亦引起学者的关注,现代民族国家(nation- state)内部的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需要越来越强烈,民族国家日益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即如何让文化、民族上的多元与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内部秩序和谐并存。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时代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复苏的时代,表现在对既有的民族国家的挑战及各地以民族性为基础的认同(重)建构;现今的历史阶段,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想要保持其完整的自主权,还是否认自己国家构成的多元性——都面临崩溃瓦解的命运。”[1] 还有学者宣称,20世纪的后半段,将会成为民族主义高涨及扩散的时代……这种要表达自己的认同且被别人确切地加以认可的急迫感有着越来越强的感染力[2]。著名学者亨廷顿更是指出,冷战后世界的根本冲突将不是意识形态为主的或以经济为主的,人类的重大分野和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明的或文化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世界事务中最有力的行动者,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跨越国家疆界、信仰不同宗教、分属不同文化的民族和族群之间[3]。

自我身份认同的几种研究视角述评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91自我身份认同的几种研究视角述评 王 亮1 吕春娟2 (1.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10006;2.兰州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个体关于自我的身份认同问题,是个体无法逃避而又经常追问的话题。现代性的深入。特别是个体人的现代性的苏醒和发展,个体关于自我的身份追问,更是一个时时关注的话题。关于个体自我身份的追问,有本质主义的自我身份认同视角,结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以及自我叙事建构等理论视角。 关键词:自我身份认同;研究视角;理论述评 中图分类号:G91-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291-3 人类的生存特点决定了认同问题是人类与生俱来而不能回避的问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会面临着“我是谁?”的疑问。身份认同探讨的就是个体关于“我是谁”这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普遍性的话题。身份认同对个体来说,十分重要。埃里克森指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一种稳定的身份感,这种身份感将在这个人面临不同的情景转换时仍相对长期地维持。无法取得一种确定的身份就会造成身份弥散,它将使个体因恐惧被他人取代而不能做出承诺或进入(与他人的)紧密的关系”。通过对自我的身份认同,个体可以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自我存在的意义,一旦个体无法认同某种身份,就会陷入认同危机之中,处于仿徨和焦虑状态。在个体关于 “我是谁”的身份追问方面,概括起来,从时间序列上看,有以下几种研究视角。 一、本质主义的自我认同视角 本质主义是一个非自明性的概念。作为一种认识论视角,本质主义在早期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等人。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十分明确地强调了人的意识的自为自在能力。思想的我就是自我身份认同的内在核心。从笛卡尔开始,到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西方社会哲学的大家们都在高扬、推崇、论证人的主体性,对人的理性意识无限肯定,认为“存在着一个自我或内核,像灵魂或本质一样一出生就存在,虽然最终会有不同的可能发展,但在人的一生中会保持不变,由此生发出连续感和自我认同。”这种片面强调个体认识的绝对性的观点,我们把它称之为本质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主义认识论体现在自我认同观上,即认为自我是不依赖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能思想的精神实体。换句话说,“自我”像一个自然物体那样,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认为个人的自我身份认同是个体人自然拥有或生成的,是通过个人的意愿和理想而获得的。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来说,自我身份认同就好比孩子在镜中第一次照见并发现自己,从而在主体和镜像的合一中形成了自我的身份。随着一些学者所宣称的“后现代社会”的来临,一些社会科学家,强调在现代性社会中,个体开始成为存在者的中心和尺度。人成为决定一切存在者的主体。这些思想,笔者认为代表了自我及自我身份认同上的本质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视角。 本质主义的自我及自我身份认同观,一方面体现了唯心论的认知观。强调个体具有超越制度制约的能力,个体能通过对自我生活的有意识计划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把握的方案。不可否认,自我身份认同关注的是个体的主观世界和主观选择。但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真的可以超越社会和文化吗?亚历山大指出,不论任何历史阶段上的个体,都只能在所处的社会文化结构中被理解。事实上,任何个体的人都是嵌入到具体的社会结构中的。另一方面,这种无“他者”介入的封闭式空间中形成的自我身份认同是静止的、稳定的、自足的,但也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 一旦当个体由和谐的“想象界”进入冲突的“象征界”,在由多重他者所构成的视域中观照自身,参照物的杂乱和错综可能使个体陷入无所适从的“身份危机”之中。 二、结构主义的自我身份认同视角 本质主义自我身份认同强调个体的自在自为,认为自我是个体心智的产物,体现在自我身份的认同观,则主张身份认同是一种个体的纯心理认知活动。这种认同观的实质是强调个体的身份认同完全是形成和根植于自我定义和自我理解之中。而在结构主义视野下,认为一切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意义都是由结构决定的,结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自我只是结构中的一个“代码”或“符号”。个体所具有的各种身份,也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对于自我的身份认同,则强调自我的身份及身份认同是由社会的结构所决定的,是形成和根植于他人存在、社会存在之中。即形成于有些学者称之为“他者“或“他人”的影响和制约之中。泰勒在谈及自我认同时强调,“一个人不能基于它自身而是自我,只有在于某些对话者的关系中,我才是自我。”即“我是谁”的意识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个体中萌发,而是他者影响的结果。正如法国社会哲 作者简介:王亮,(1972—)女,甘肃天水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从事城市社会学 方向的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研究”项目编号:10YJC840068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社区认同视角下的外国人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广州市非洲裔外国人为例”项 目编号:GD10YSH02的阶段研究成果。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1115708.html,/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83.html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一个种群对自身文化的回归或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该环境文化的一种心理确认。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是主调,有色人种的文化处于附属的地位,两种文化在相互排斥和不平等中相互融合,黑人文化在寻找自身定位时茫然困惑,同时随着黑人的地位的提高及奥巴马的当选,寻根追源已成为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黑人文化身份认同困境 一、困惑与困境 美国黑人文化的根源来自于非洲,非洲文化因素在美国并非是原来意义上的非洲文化,它借助美国黑人的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经过种种变化,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社会的主要旋律的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种族是人类天生的统治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主张废奴的杰斐逊也是个种族主义者,他主张解放后,将其迁移到不致造成血统混杂的地方去,希望在非洲建立一个国家,将美国国内所在的黑人全部转移到该地。这种主见完全把黑人塑造成不开化和愚昧的状态。在黑人民权运动胜利后,黑人对自身的文化完全处于一种丢失与困惑的状态,他们的文化定位是什么——那被时间和空间已经疏远的非洲文化对他们还有无意义,在探寻自己文化根源的时候,出现彷徨与困惑,他们认为:只有接受了白人的文化,他们才能被美国社会所接受,才能改善自己的不平等待遇,也才能改变‘他们与生俱有的黑人性。’ 由于历史一代一代为种族主义所渲染,黑人文化的弱势地位加强,黑人在不知不觉中将白人的审美标准内化。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便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下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表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造成的自我身份迷失和对主流文化的盲目追求。

整个19世纪黑人对非洲文化是感到困惑的,一方面,有部分黑人希望靠重建非洲故土来建设民族性,另一方面,有少部分黑人希望摒弃非洲传统文化,将黑人文化看成是低劣的,认为应该向白人学习。黑人权利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盲从,他们摒弃了黑人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盲目的追求自己的文化优秀的一面,对于那种被殖民的文化给予拒绝,黑人在彷徨中寻找自己的文化领地,也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本位。 二、复归与融合 随着黑人政治力量的觉醒,文化相对主义的深入,许多黑人开始正视自己的文化,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包容文化因素有所扩大,这有利于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20世纪初,许多黑人团体明确了自己的非洲文化。 马库斯加维是一位具有牙买加黑人血统的美国人,他提倡黑人的民族主义,哪里有黑人自己的政府?哪里有黑人自己的国王?哪里有黑人的总统、国家、大使、陆军及其重要人物?我找不到他们,我宣布‘我将帮你们建造这一切。’世界黑人进步协会,其机关报《黑人世界》周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黑人报纸。领导人加维宣传黑人祖先的光荣历史,提出“回到非洲去”的纲领。他认识到在西半球文明化的过程中,黑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通过使美国黑人加入协会来激发黑人的自豪感,但是纲领缺少可以行动的可能,在经济危机后,黑人没有基本的生存保证,何来精神追求。黑人普遍赞成杜波依斯的观点,他是一位出身于黑人家庭的学者,著有《黑人的重建》、《世界与非洲》等书,他是泛非运动的创始人,他以精辟的言论说明了黑人和非洲文化对美国和世界的贡献,认为有色人种应和白人共同承担义务,同那些为民主而战的白人同胞和盟国肩并肩得紧紧团结起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