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儿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课稿

小儿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课稿

小儿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课稿
小儿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课稿

小儿肺炎喘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小儿肺炎喘嗽

西医病名:肺炎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肺炎喘嗽的诊断依据。

1.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1.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不退。

1.3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1.4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1.5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若因病人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增多或正常。

1.6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年10月)。

2.1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2.2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喉间痰多,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

鼻翼煽动,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内肝脏增大。或持续壮热不已,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初生儿、素体气阳不足的小婴儿上述部分症状可不典型。

2.3肺部听诊可闻及中性细湿罗音。

2.4实验室检查:

(1)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点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阴影。

(2)周围血象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多。

(3)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

(二)证候诊断

1.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2.痰热闭肺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发热,胸闷纳呆,泛吐痰涎,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紫于风关。

3.热毒闭肺证: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喘憋,便秘溲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4.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与阴虚肺热证)

在肺炎病程恢复期症状减轻,体温趋于正常,但表现有多汗、胃肠功

能紊乱、体质虚弱或肺部罗音久经不消者。

(1)阴虚肺热证可有低热不退,咳嗽少痰,盗汗,面色潮红,唇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指纹紫。

(2)肺脾气虚证可有咳少痰多,神疲倦怠,面色少华,自汗食少,大便稀溏,唇舌淡红,脉细弱无力或指纹淡红。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药汤剂

(1)风热闭肺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开闭

推荐方药:银翘散和麻杏石甘汤,炙麻黄、生石膏、杏仁、甘草、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

(2)痰热闭肺证

治法:清热涤痰,泄肺开闭

推荐方药:五虎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炙麻黄、石膏、杏仁、甘草、葶苈子、鱼腥草、瓜蒌皮、桑白皮。

(3)毒热闭肺证

治法:清热解毒,泄肺开闭

推荐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炙麻黄、杏仁、枳壳、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甘草、知母。

(4)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宣肺化痰

推荐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人参、白术、云苓、五味子、麦冬、炙甘草。

(5)正虚邪恋证(阴虚肺热证)

治法:清热宣肺,养阴益胃

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扁豆、桑叶、玄参、贝母、生甘草。

1.中药煮散剂(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针对肺炎喘嗽的常证,以宣肺开闭清热化痰为原则,选用儿科院内制剂中药煮散剂,再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舌象、脉象,根据不同证型随证加减。

煮散剂服用方法:每日2~3次,水煎滤渣服

2.中成药

辨证选择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金振口服液、猴枣散等。

(二)中药注射剂

热毒宁注射剂、喜炎平注射液等,根据说明书按儿童年龄及体重计算用量。

(三)外治法

1.药物敷胸疗法,适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轻症)各证型。

2.药物穴位敷贴疗法,适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轻症)咳嗽或气喘症明显者。

3.肺炎贴经皮治疗,适用于咳嗽气急,或痰多难咯,或肺部听诊有明显的湿罗音者。

4.雾化吸入疗法,适用于咳嗽气急,或痰多难咯者。

5.药物敷脐疗法,适用于肺脾气虚者。

6.中药灌肠法,口服中药困难者可选择中药灌肠法,根据不同证型、取陪相应的中药液体(辨证汤剂)

7.拔罐疗法:适用于肺炎后期痰多,肺部罗音难消者。

8.天灸疗法(即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适用于慢性肺炎与反复肺炎的患者。

(四)护理

1.室内通风,保持安静,尽力避免患儿烦躁、哭闹;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3.必要时吸氧,一般采用40%~50%氧气湿化后经鼻管或面罩给氧;

4.给予容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出入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记录;

6.控制钠、水摄入,输液时避免速度过快、液体量过多,以防止增加心脏负担。

三、难点分析:

中医药在防治病毒性肺炎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减少并发症,提高痊愈率,缩短住院天数,节约费用,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但临床上采用单一中医药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问题如下:

1.支气管肺炎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时,中药优势不明显,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微循环衰竭等需要采取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2.既往关于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做了大量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均证实中医药对于病毒性肺炎具有肯定的疗效,而对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则缺乏有说服力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规范化临床研究总结资料。

3.西医关于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多以病因分类为依据,根据不同病原体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但对病毒性肺炎未见特异性疗效。中医药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临床应用广泛,效果也值得肯定,但目前还缺乏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外的病毒性肺炎(西医不同病因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和疗效评价研究,也缺少中医辨证属于痰热闭肺证以外较少证型的规范化研究报告。

4.小儿肺炎的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此年龄组患儿中药汤剂口服有一定困难,依从性差,因此开发新的中药制剂对于推广中药在小儿肺炎中的使用率意义重大。

5.反复肺部感染是儿科临床医师治疗中的棘手问题,如何运用中药增强患儿体质,减少肺炎发生率是一个重大临床问题。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指标

1.主要症状:发热、咳嗽、痰鸣、喘促四大主症的改善情况

2.体征:肺部罗音改善情况

3.理化指标:X线、全胸片阴影吸收情况

(二)疗效判断

临床痊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喘促主症消失,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肺部体征消失或X线全胸片阴影明显吸收。

显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喘促主症消失及其他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肺部体征明显好转。

有效:发热、咳嗽、咳痰、喘促主症减轻及肺部体征好转

无效:发热、咳嗽、咳痰、喘促主症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其他临床症状也多无改善或加重。

最新小儿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小儿肺炎喘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小儿肺炎喘嗽 西医病名:肺炎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肺炎喘嗽的诊断依据。 1.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1.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不退。 1.3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1.4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1.5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若因病人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增多或正常。 1.6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年10月)。 2.1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2.2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喉间痰多,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

鼻翼煽动,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内肝脏增大。或持续壮热不已,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初生儿、素体气阳不足的小婴儿上述部分症状可不典型。 2.3肺部听诊可闻及中性细湿罗音。 2.4实验室检查: (1)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点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阴影。 (2)周围血象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多。 (3)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 (二)证候诊断 1.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2.痰热闭肺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发热,胸闷纳呆,泛吐痰涎,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紫于风关。 3.热毒闭肺证: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喘憋,便秘溲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4.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与阴虚肺热证) 在肺炎病程恢复期症状减轻,体温趋于正常,但表现有多汗、胃肠功

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儿科学》(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1]、《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王雪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2]肺炎喘嗽的诊断标准。 (1)起病较急,有发热,干咳,气促,鼻煽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出版)[3]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2015年发布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4]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 (1)新近出现发热,干咳为主,稍有黏痰,可伴有畏寒、头痛、胸痛等症状。婴幼儿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 (2)肺部听诊可闻及吸气末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或干啰音,年长患儿肺部体征初期常不明显。 (3)胸部X线检查显示点状、斑片状、节段性、大叶性浸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 (4)肺炎支原体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原阳性和(或)单次MP–IgM抗体滴度≥1∶160;或者恢复期和急性期双份血清MP–IgM或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 (二)证候诊断 参考《中医儿科学》(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1]、《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王雪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2] 1.急性期 常证 (1)风热闭肺证:发热,咳嗽,咽红,气急,有汗,口微渴,痰黄,量少或无,舌红,苔黄,脉浮数。 (2)痰热闭肺证:高热不退,咳嗽,痰黄黏稠,痰涎壅盛,气急鼻煽,面赤口渴,口周发绀,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中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01T16:11:43.35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3期作者:王晓燕 [导读] 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中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 214121 【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中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喘嗽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对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具有96%临床治疗好转率、对照组患者具有76%临床治疗好转率,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使用中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喘嗽;肺炎;儿童;中药穴位贴敷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102-01 肺炎喘嗽是常见临床儿科病症,包括持续高烧、咳嗽等疾病特征,严重患者会出现脸色苍白,致使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现阶段国内肺炎喘嗽发病呈上升趋势,在5岁以下患者中为主要致死因素。该疾病临床治疗中经常采用口服、静脉给药,但治疗效果不显著且费用大,患者家属认可程度不高。近年我院对该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药穴位贴敷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本文将选择我院收治120患者,在给予不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中药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喘嗽患者,对其进行随即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包括28例女性、32例男性,年龄范围2~6岁,平均年龄为( 2.3±0.4)岁;病程4天~14天,平均(8.7±0.7)天。对照组60例患者,包括女性32例、28例男性,年龄1~7岁,平均年龄(2.4±0.5)岁;病程3天~15天,平均(8.9±0.8)岁。患者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满足针对性临床对比条件。 1.2诊断①在肺炎喘嗽诊断中所有患者均符合,确诊前全部接受X线检查;②喘息、咳嗽、高烧等临床特征等在患者身上均具有不同程度表现;③所有患者均是在家属同意并签署临床意向书的情况下参与实验。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基础药物治疗,例如:感染患者接受青霉素药物滴注,支原体感染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以上治疗的同时进行中药贴敷,方法:贴敷治疗初先确认患者贴敷穴位,包括膻中、大椎、肺俞等,贴敷药物包括3克冰片、10克苏子、10克杏仁、10克地龙、10克麻黄,将研磨成分的药物分别置于肺俞、膻中等五个穴位,穴位药物剂量为0.5克。用温水消毒处理穴位后贴敷,同时使用胶带进行固定。中药贴敷每天进行一次,每次贴敷持续5小时,一周为一疗程。 1.4观察项目①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疗效标准包括痊愈、好转、无效。痊愈:患者已无临床咳嗽、温度症状,X射线检查指标正常;好转:患者临床咳嗽、温度症状改善,X线检查指标有所恢复;无效:患者临床咳嗽、温度症状无改变,X线检查结果与治疗前一致,病情无效或加剧。②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对比,包括住院天数、喘鸣音消退时间、高烧、咳嗽。 1.5统计学方法在数据处理中采用SPSS18.0软件,用χ±s表示计量资源,运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依据结果可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转变,但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具体如表1. 3讨论 肺炎喘嗽是常见的临床儿科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有各种危险性病症产生,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危害。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外感风邪、寒气入侵是导致该疾病的因素,所以该疾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宣肺止咳、清热化痰。穴位贴敷治疗以中医经络学为基础,在相应

2021年小儿肺炎患者护理方案

小儿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有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小儿肺炎患者剧烈咳嗽或痰液较多导致呼吸困难严重到窒息。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气促,发绀,发热。听诊有肺炎或实变表现【啰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羊音,呼吸音降低】,呼吸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缓解呼吸困难,减轻咳嗽咳痰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每位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转危为安,使患者家属安心。现将小儿肺炎患者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1 一般情况 患者谭某,女性,出生1个月未婚。于XX年1月1日9:3由门诊收入新生儿科家人报送 2 健康史主诉不详 家属口述患者一天前洗澡后出现剧烈咳嗽,喉咙有大量浓痰,哭闹不止,而且伴有发烧。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肤无黄染,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小儿肺炎”收入我科。既往史卡介苗、乙肝疫苗均已注射,母亲无既往病史,否认“肺炎、肺结核、伤寒”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患者已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个人史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儿。单胎。出生体重88kg胎膜早破无。胎儿宫内窘迫无。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平产。羊水量不详。脐带正常,胎盘正常。apgar评分不详。 3 体格检查 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欠佳,呼吸困难,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 4 实验室及影像检查 t 39℃,p 98次/分,r 2次/分。 患者对刺激反应可,张力正常,眼球运动灵活,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约2mm大小,对光反射灵敏,皮肤可见散在红色丘疹,无出血点,发育正常,食欲好,睡眠足,呼吸微弱,可见明显呼吸三凹征,精神面貌差,脸色苍白,呼吸困难,肺部固定湿啰音,心音有力,节律整齐,无杂音。全身皮肤无黄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血肿、五官无畸形。眼结膜、口唇、甲床苍白,巩膜无黄染,全身无溃烂。耳鼻无异常。口角无歪斜,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咽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颈对称,双颈静脉无充盈。胸廓对称无畸形。两侧语颤均等,心界正常,心率135次/分,率齐,各瓣膜区听诊无杂音,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及痛,肠鸣音活跃。脐部残端已脱落,脐部干燥,无血性分泌物,无臭味,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拥抱反射正常,握持反射正常,吸吮反射正常,觅食反射正常。围巾征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无亢进。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数18×1 ^9∕l↑,中性粒细胞4.84↓%,提示白细胞增多,肝功能提示总胆红素18 mol/l↑、直接胆红素48 mol/l↑、间接胆红素2 mol/l↑,心肌酶示乳酸脱氢酶487u∕l↑、肌酸激酶211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51 u∕l↑,

哮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医护理方案

哮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医护理方 案

哮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冷哮证: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憋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二)热哮证: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呛咳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舌苔黄腻,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数或弦滑。 (三)寒包热哮证: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边尖红,脉弦紧。 (四)风痰哮证: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咳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作。舌苔厚浊,脉滑实。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痰鸣气喘

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刺激性气味。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予吸氧,一般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氧的方式和浓度,若有二氧化碳潴留,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1~2L/分钟。 3.根据喘息气短的程度及伴随症状,取适宜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安置床上桌,以利患者休息;鼓励患者缓慢深呼吸,以减缓呼吸困难。 4.密切观察患者喘息气短的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短期内突然加重的征象,评价缺氧的程度。观察有无皮肤红润、温暖多汗、球结膜充血、搏动性头痛等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 5.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位。 6.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膻中、肺俞、风门、列缺、丰隆、尺泽等穴位。 8.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膻中、肺俞、天突、丰隆、定喘、膏肓等穴位。 9.拔罐:遵医嘱拔罐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大椎、风门、肺俞、丰隆等穴位。 10.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忌食肥甘油腻、辛辣甘甜之品,戒除吸烟习惯,避免海腥发物。 (二)咳嗽咳痰

肺炎诊疗方案

肺炎诊疗方案

————————————————————————————————作者:————————————————————————————————日期:

泗洪县中医院儿科2013 中医优势病种-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疾病名称(TCD:BEZ020)中医:肺炎喘嗽西医:支气管肺炎 一、概述: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是支气管壁黏膜及其附近的肺泡发生炎症的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等为特征。本病多见于婴幼儿,以冬春季多发。本病属于中医学“肺炎喘嗽”等范畴。 一、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12月发布的《小儿肺炎中医诊疗指南》和2002年第6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相关内容进行诊断。 (一)西医:支气管肺炎 1.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麻疹、百日咳、流感等传染病史。 2.患儿多数起病较急,表现为发热,咳嗽,气急,可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轻度恶心、腹泻等症。早期为刺激性干咳,逐渐加重,极期反略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重症患儿有呼吸增快,鼻翼煽动,口唇发绀,明显三凹征,甚则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毒性脑病。肺部叩诊浊音,听诊闻及管状呼吸音、中小水泡音。心率增快,心音低钝。 3.细菌感染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且有核左移及中毒性颗粒,病毒感染白细胞正常或偏低。 4.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示两肺中下野有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或融合成为片状阴影;也可伴有肺气肿或肺不张。 (二)中医:肺炎喘嗽 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三)中医证型:分为常证和变证。常证分为: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阴虚肺热,肺脾气虚;变证分为心阳虚衰和邪陷厥阴。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常证 (1)风寒闭肺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呛咳频作,痰白清稀,甚则呼吸急促,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治法:辛温开肺。 主方:华盖散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苏叶、苏子、陈皮、茯苓、白前、半夏、莱菔子等。 加减:发热无汗,表证重者,加荆芥、豆豉辛温解表;痰多白黏,苔白腻者,加

肺炎喘嗽中医护理方案

肺炎喘嗽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1、风寒闭肺: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闭肺: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3、痰热闭肺: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粘稠,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指纹紫浮。 4、毒热闭肺: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喘憋,便秘溲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发热 1、密切观察发热时间及程度,性质和规律。 2、注意有无伴随症状,如怕冷、出汗、口渴、面色变化、舌苔、脉象、神志等的变化。

3、体温过高或过低、发热程度与伴随症状不符时,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4、遵医嘱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5、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减轻呼吸道症状。 (二)咳喘 1、咳喘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将痰液吸出。 2、注意观察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呼吸的频率、节律,咯痰的性质、量、气味、颜色,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症状。 3、出现呼吸困难、面唇紫绀时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 4、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中医特色治疗 1、风寒闭肺患儿中药汤剂宜热服,风热闭肺患儿中药汤剂宜频服、温服,痰热闭肺、毒热闭肺患儿中药凉服、频服。

2、中医贴肺腧穴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输注,必须使用一次性精密输液器,与西药注射剂合用时,建议用生理盐水间隔,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4、常用的药物有穿琥宁、双黄连、清开灵等注射液。 (三)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3.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3.中药雾化吸入(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冬春季节少带患儿到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疾病。 3、指导患儿在户外活动时所需的注意事项。 4、讲解出院带药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偏食,保持大便通畅。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对我科10月12月8例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如下:平均住院天数 9、7天,痰浊阻肺证1例,肺气郁闭证1例,痰浊雍肺证6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观察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发热等情况。 应用的主要护理技术:拔火罐、耳穴贴压、穴位按摩、刮痧。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主要症状病例数辨证施护方法实施人次百分比咳嗽咳痰5有效咳嗽、翻身拍背、体位、湿化气道5100%喘息气短4氧疗、缩唇训练、体位4100%发热1检测体温、物理降温、口腔护理1100%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主要症状病例数中医护理技术实施人次百分比咳嗽咳痰5耳穴按压拔火罐刮痧31160%20%20%喘息气短4耳穴压豆4100%发热1刮痧1100%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按压,分析原因: 1、耳穴贴压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项目例数人依从性(%)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耳穴贴压77100%00228%572%0刮痧2150%150%0150%150%0拔火罐11100%0000011000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压豆和拔火罐。分析原因: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刮痧。分析原因:它能减轻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三、本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如下:主要症状病例数(人)护理效果好较好一般差咳嗽咳痰501(20%)4(80%) 0喘息气短401(25%)3(75%)0发热1001(100%)0 通过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85%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配合喘病治疗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肺炎喘嗽临床路径总结归纳

肺炎喘嗽临床路径总结归 纳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工作总结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儿科协作组的关于儿科常见病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要求,本科自2015?年5月开始实施“肺炎喘嗽病”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现将该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实施情况?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 成立了由科主任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明确了“肺炎喘嗽病”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路径实施情况? 自2015年05月至2015年12月以来,本科共有876例进入路径,平均住院费用2344.3元左右,住院天数为10天左右。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本科室对“肺炎喘嗽病”的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该病种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科室的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行为,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我科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是由于科室部分医疗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准入标准认识不到位,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进入路径标准时,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主要原因是临床上单纯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三、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科室要加强相关人员关于临床路径的培训工作;加强临床路径的宣传力度,普及临床路径知识,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2、继续加强专科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医患沟通、合理用药、中医药治疗比例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3、继续收集和整理临床路径资料,对临床路径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

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依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肺炎喘嗽的诊断依据 1.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1.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1.3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 1.4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1.5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 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1.6 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年10月) 2.1 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2.2 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喉间痰多,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内肝脏增大。 2.3 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罗音。 2.4 实验室检查: (1)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2)周围血象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可增多。 (3)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 (二)证候诊断 1. 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有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

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

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找出最佳的护理方法来帮助患儿摆脱病魔,减轻疾病带来的伤害。方法:对1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呼吸系统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进行有效的总结。结果:通过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患儿的病情基本达到痊愈的效果。结论:在对肺炎患儿进行护理时,要遵守科学有效的护理原则,让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位患者以及家属着想,帮助患儿摆脱病魔。 关键词:小儿肺炎摆脱病魔出院指导 1.临床资料 对1例疑似肺炎患儿进行身体检查,确诊为肺炎患者,患者有咳嗽、发热以及呼吸不均匀的症状。 2.护理措施 2.1全面护理要注意患儿的口腔卫生,吃饭后家属要帮助患儿及时漱口,平时要多喝水,如果发现患儿有痰要及时的排除,防止痰吸入肺内。护理人员要严格的按着医嘱对患者进行给药,如果患儿有排痰困难的现象出现时要有效的使用护理辅助器械,比如吸痰器对患儿进行吸痰,要对辅助器械进行消毒清理,不能一器多用。 2.2呼吸系统护理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过程中药保证患儿的呼吸顺畅,这对患儿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出痰困难的患儿应借助器械进行吸痰,保证吸痰在无菌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对患儿造成二次伤害,增加吸痰的效率,避免空吸,可以有效的使用化痰药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吸痰,控制好吸痰的压力,避免过大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控制好吸痰的时间,保持在15s以内,若吸痰后出现发绀可加大氧流量13%左右。定时的帮助患儿翻身,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患儿的体内外的气体交换,也可以有效的帮助排除肺内的痰,可以有效的缓解病症,减轻患儿的痛苦。把患者的头部枕高于身体,采取半卧位可以帮助患儿更好的呼吸,经常的更换卧床的位置,减轻肺部的淤血,这几种措施对患病比较严重的患儿有着重要的作用。 2.3饮食护理 在平时的饮食方便患者应该注意:平时饮食要清淡,注意保持一定量的饮水量,有助于帮助患儿对浓痰的淡化,这对排痰有一定的帮助。发热是肺炎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样会消耗一定的体能,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多摄入一些营养高的食物,但是要多注意食物类别,不能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应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东西,要有规律的进食,注意少餐多食,保证正常的身体需要。 2.4出院指导 当小儿肺炎患者达到出院的标准后,医院方面应该及时的做好患者家属出院后的医学宣讲工作,让家属对小儿肺炎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帮助孩子平时的日常生活情况,在吃饭时不要边吃边说话,注意力要集中,如遇气温下降应该注意防寒保暖,身体条件差的患者要经常服用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辅助药物,劝导孩子应多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尤其是多吃一些含有微量元素的食物,平时要多吃水果和蔬菜类的,如果患儿家属有吸烟习惯的,应尽量的远离孩子,避免孩子的二次吸入,给孩子创造一个号的生活环境,这对孩子后期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3.结果 通过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患儿的病情基本达到痊愈的效果。

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如何运用中医辨证疗法

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如何运用中医辨证疗法 发表时间:2018-07-12T10:53:44.8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19期作者:王文奇[导读] 小儿肺炎喘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常见的一种病证。 (甘肃省天水市妇幼保健院甘肃天水 7410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辨证施治。结果:经过中医药辨证施治,疗效要显著高于对西药治疗效果。结论:在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中,中医药疗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值得推广。【关键词】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药治疗;辨症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332-02 小儿肺炎喘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浊上雍,甚则涕泪闭塞,张口抬肩为临床主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冬春两季多见。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更易发生,年龄愈小,其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小儿肺炎喘嗽这种病用西医治疗早期见效比较快,但后期不甚理想,迁延不断,反反复复,累及身心脏腑。西医治疗常以抗生素为主,如选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等,如对此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和阿齐霉素等。病毒性肺炎可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等。笔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肺炎喘 嗽,取得了满意疗效。现陈述如下。 1.痰热内羁,肺胃同病【症状】小儿肺炎咳嗽。痰热内羁,发热较高,喉中痰鸣,咳逆喘急,胸闷胀满呕吐,舌苔白腻,脉枭弦滑。【冶法】宣肺涤痰,苦辛通降。【方药】黄连1g(或用马尾连3g代替),黄芩10g,干姜1g,半夏3g,枳壳5g,川郁金5g,莱菔子3g。【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服。【方药功效分析】本方系半夏泻心汤加减变化自拟而成。黄连,黄芩苦寒沉降,清热降逆;干姜,半夏味辛开胸,化痰除满;枳壳、郁金苦辛行气。解郁宽中;莱菔子降气消胀导滞消痰。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之功,长期临床应用,疗效确切。应用方法,药用量不宜过大。 2.风寒外束肌表,肺热内闭【症状】患儿发热咳嗽,呕吐乳汁,时有喘逆,鼻煽气喘,痰鸣伴鼻流涕,两目眵多,面红服热,咽喉红肿,口鼻青紫,脉数疾,精神尚可。 【治法】清热,宣肺,疏表。【方药】射干1.8g,薄荷1.2g,麻黄0.9g,芥穗3g,生栀子3g,另服安宫牛黄散0.6g。【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服。安宫牛黄散一日0.6g,分三次冲服。【方药功效分析】本方中以麻黄、薄荷、芥穗清肺疏表,射干、栀子清热化痰,配安宫牛黄散清化痰热,如此表邪得解,肺气得宣,热退喘止,正气自复。 3.感受温邪,表未尽解,热闭于肺【症状】发热咳喘,身热有汗,大便干燥,尿少而黄,扁桃体红肿,咽痛,脉滑数。【冶法】宣肺,疏表,清热。【方药】生栀子 4.5g,芥穗6g,扳兰根9g,薄荷3g,锦灯笼3g,麻黃2.4g,射干3g。另每日服紫雪散2.4g。【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服。【方药功效分析】本方中,用芥穗配薄荷,使肺热从汗而解。用栀子,锦灯笼清热利咽泻火,配紫雪散清里热通便。 4.温邪闭肺,表邪未解,正气己虚【症状】患儿精神萎靡,面色灰暗,口周发绀,喘憋,鼻煽,点头呼吸,胸部膨胀,痰鸣,大便正常,小便略少,舌苔薄白,质红,脉数。 【冶法】疏解清热,兼以益阴。【方药】青蒿6g,葛根3g,麻黄0.9g,玄参4.5g。另每日服清宫粉0.9g,【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分早晚服。清宫粉0.9克,分三次冲服。【方药功效分析】用麻黄配清宫粉清心肺热闭而开窍,并用解表发汗之轻药——青蒿,葛根和解肌腠,佐以玄参益阴清热。共奏益阴疏解清热之功。 5.邪伤肺胃,阴虚邪恋【症状】发热不高,颊红,精神弱,不欲睁眼,咳嗽重,痰少,不喘,呕吐,口干不喜饮水,舌质红无苔,脉象细弱而数。【冶法】滋益肺胃,止呕化痰。【方药】南北沙参各9g,麦冬9g,花粉6g,川连3g,竹茹9g,川贝4.7g,山药9g,扁豆4.7g。【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服。【方药功效分析】本症为邪份肺胃,阴虚邪恋。故方中以南北沙参、麦冬、花粉、川贝清润肺阴;再加山药、扁豆健脾,竹茹、川连止呕;共奏滋益肺胃,止呕化痰之功。 6.内饮兼感

小儿肺炎患者护理方案正式版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小儿肺炎患者护理方案正 式版

小儿肺炎患者护理方案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小儿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有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小儿肺炎患者剧烈咳嗽或痰液较多导致呼吸困难严重到窒息。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气促,发绀,发热。听诊有肺炎或实变表现【啰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羊音,呼吸音降低】,呼吸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缓解呼吸困难,减轻咳嗽咳痰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每位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

之下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转危为安,使患者家属安心。现将小儿肺炎患者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情况 患者谭某,女性,出生1个月未婚。于XX年1月10日9:30由门诊收入新生儿科家人报送 1.2 健康史主诉不详 家属口述患者一天前洗澡后出现剧烈咳嗽,喉咙有大量浓痰,哭闹不止,而且伴有发烧。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肤无黄染,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小儿肺炎”收入我科。既往史:卡介苗、乙肝疫苗均已注射,母亲无既往病史,否认“肺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二)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三)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1.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音最明显处。 5.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6.遵医嘱中药雾化。 (二)喘息、气短 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 (三)自汗、盗汗 1.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腹胀、纳呆 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2.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三焦、胰、交感、神门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足三里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足三里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膏方:宜早晨和晚上睡前空腹温水调服,服药期间避免油腻、海鲜、辛辣之品,戒烟、限酒,忌食萝卜、忌饮浓茶。感冒、咳嗽痰多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膏方开启后应冷藏(其他详见附录1)。

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

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 (2018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儿科患者。 一、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TCD编码:BEZ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1.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9-94)与《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四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共制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四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常见证候: (1)急性期: 风寒闭肺证 风热闭肺证 痰热闭肺证 恢复期: 肺脾气虚证 阴虚肺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四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肺炎喘嗽(TCD编码:BEZ020)和毛细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1.902)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需要同时治疗者,不能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分清急性期和恢复期。 1.急性期 (1)风寒闭肺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多,喉间喘鸣,鼻流清涕,咽不红,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浮红。 (2)风热闭肺证:发热恶风,咳嗽气喘,痰鸣鼻煽,鼻塞涕黄,咽红,舌质红,苔薄黄,指纹紫红于风关。 (3)痰热闭肺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发热烦躁,口唇发青,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于风关。 2.恢复期 (1)肺脾气虚证:咳少痰多,痰鸣不消,咳嗽无力,动后稍喘,神疲倦怠,面色少华,自汗纳差,大便稀溏,唇舌淡红,指纹淡红 (2)阴虚肺热证:低热不退,咳嗽少痰,动后稍喘,盗汗,面色潮红,唇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指纹紫。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呼吸道病毒检测、胸部X线片、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如痰培养、血培养、肺部CT、血气分析、过敏原检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肺炎支原体检测、PPD试验、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 急性期 (1)风寒闭肺证:辛温宣肺,化痰降逆。 (2)风热闭肺证:辛凉宣肺,降逆化痰。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肺炎的轻症患者。 一、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TCD 编码:BEZ020)。西医诊断:第一诊 断为肺炎(ICD-10 编码:J18.901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临床常见证候: 风热闭肺证 痰热闭肺证 毒热闭肺证 正虚邪恋证(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肺炎)。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TCD编码:BEZO20和肺炎(ICD-10 编码:J18.901 )。 2. 符合轻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 3 .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的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C 反应蛋白(CRP) (3)肺炎支原体检测 (4)胸部X 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如痰培养、血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部CT、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测、心肌酶谱、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心电图检查、人型PPD、血液T 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风热闭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开闭。痰 热闭肺证:清热涤痰,泄肺开闭。毒热闭肺证:清热解毒,泄肺开闭。阴虚肺热证:清热宣肺,养阴益胃。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宣肺化痰。 2.辨证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注射液 3.外治法 (1)中药敷胸 (2)药物穴位敷贴疗法 (3)肺炎贴经皮治疗 (4)雾化吸入疗法 (5)中药敷脐

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价及优化措施

肺炎喘嗽诊疗方案 (2012年版) 肺炎喘嗽是以发热、咳嗽、喘急、鼻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好发于婴幼儿,四季均可罹患,冬春两季多见。若能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相当于西医支气管肺炎,部分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亦可归于本病。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肺炎喘嗽的诊断依据。 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啰音,常伴干性啰音,或管状呼吸音。 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年10月)。 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喉间痰多,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内肝脏增大。或持续壮热不已,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初生儿、素体气阳不足的小婴儿上述部分症状可不典型。 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啰音。 实验室检查:

(1)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2)周围血象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可增多。 (3)C反应蛋白检查:C反应蛋白值可正常或升高。 (4)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学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 (二)证候诊断 1. 风寒袭肺证: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3. 痰热闭肺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发热,胸闷纳呆,泛吐痰涎,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紫于风关。 4. 阴虚肺热证:可有低热不退,咳嗽少痰,盗汗、面色潮红,唇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指纹紫。 5.肺脾气虚证:可有咳少痰多,神疲倦怠,面色少华,自汗食少,大便稀溏,唇舌淡红,脉细弱无力或指纹淡红。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药汤剂 (1)风寒袭肺证: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方药:华盖散加减。组成:麻黄、杏仁、荆芥、防风、桔梗、白前、苏子、陈皮、甘草。 (2)风热闭肺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开闭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组成:炙麻黄、生石膏、杏仁、甘草、金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