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

浅谈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

浅谈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
浅谈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

浅谈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

——《弗洛伊德论美文选》读书报告

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并且把它应用于文学、美学等各个领域。《弗洛伊德论美文选》收入了九篇弗洛伊德在不同时期写的关于美学与艺术的文章,细读此书,我们会发现弗洛伊德对美学有独特的见解,他对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的鉴赏独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对被压抑的愿望的一种表现和满足。欣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常常为里面的人物性格或故事情节所打动,我们会感慨甚至产生疑问:作家怎么能够创作出这么好的作品?他们是从哪里选取素材的?也许作家自己对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弗洛伊德给我们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他从儿童经验入手,在他看来,儿童经常做游戏,模仿大人们的生活,并从中获得了快乐。做游戏表现了他们想要长大的愿望,他们在成人面前做游戏,毫不掩饰他们渴望长大的心情。成年人像童年时代一样喜欢做游戏,但是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再做游戏,而应在现实中行动。于是他就会幻想,想象自己成为了比现实中更理想的人,想象自己得到了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一切。他为自己有这种孩子气的愿望而感到羞耻,把引起幻想的愿望隐藏起来,这一愿望就被压抑下去,进入无意识之中。作家创作的过程,是他把幻想中的愿望付诸实现的过程,是不自觉的行为。作家受现时经验的刺激,产生了一个愿望,同时又回忆起儿童时期的经验,那时愿望曾得到了满足,这个愿望在作品中得到了实现。不只是作家,其他艺术家也以这样的方式将生活与作品联系起来,作品表现了他们那被压抑的愿望,使他们的精神获得了自由,也让那些具有同样被压抑的愿望的人们感到满足。

作为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对戏剧中的精神病理剧颇有研究。一部好的戏剧,要给观众带来快乐,不应该给观众造成痛苦;必须是一个包含了冲突的事件,包含着抵抗与意志的努力;还必须使观众产生一种理解的冲动,发生注意力的转移。精神病理剧以神经病患者为主人公,在神经病患者内心,意识冲动与被压抑的冲动之间发生了冲突,起初,意识压抑住了冲动,主人公内心是平静的,像正常人一样。在一些事情发生之后,被压抑的冲动挣脱了意识的束缚,主人公一方面受冲动的驱使,另一方面又受到意识的制约,内心极为矛盾,行为异常,变成了一名神经病患者。观众必须自己就是神经官能患者,才能从对被压抑的冲动的揭示和或多或少的认识中获得快乐。由于潜意识中存在着类似或相同的冲动,观众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想象自己经历了与戏剧中的人物相同的痛苦过程,害怕某一天悲剧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而感到痛苦。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痛苦、虚幻的痛苦,观众很清楚那不过是一个故事而已,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反而因认识到了内心的冲动,并且幻想剧中人物代替我们实现了愿望,获得了满足的快乐。

鉴赏艺术作品时,弗洛伊德没有停留在作品的形式上,而是对创作者的精神生活进行分析,挖掘他的创作意图,从而获得作品的真正内涵。

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作《蒙娜丽莎》让不少艺术家及艺术鉴赏家叹为观止,也使他们绞尽

脑汁为蒙娜丽莎的微笑解密。各种解释层出不穷,但是大部分都只是对作品在线条、光线、色彩、人物表情等方面猜测与描绘,对于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解读莫衷一是。

列奥纳多关于童年的一个记忆吸引了弗洛伊德,为他打开了解析《蒙娜丽莎》的突破口。列奥纳多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他早年的一个记忆:“当我还在摇篮里的时候,一只秃鹫向我飞来,它用尾巴撞开了我的嘴,并且还多次撞我的嘴唇”。童年的记忆并不是真正发生在某一时刻的经验,而是我们在长大之后对童年生活的幻想与重构,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被压抑的愿望。在列奥纳多的秃鹫幻想中,秃鹫代表了他的母亲,“它用尾巴撞开了我的嘴”代表了母亲给他喂奶的情景,这些说明列奥纳多在童年早期与生母在一起,而且这段时光对他来说很重要。秃鹫幻想把男性的明显特征(秃鹫长长的尾巴象征着男性生殖器)安排在象征着母亲的鸟身上,表明列奥纳多在童年早期就开始进行性探索了。弗洛伊德的婴儿性理论告诉我们,当小男孩意识到生殖器是身体最重要的部分时,他以为所有人,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跟他一样长着阴茎,包括他的生母。所以列奥纳多会把母亲幻想成是两性同体的。在秃鹫幻想中,列奥纳多吮吸奶头的主动状态被替换成了被母亲哺乳的被动状态,这让弗洛伊德不得不怀疑列奥纳多是同性恋,而且他扮演的可能是同性恋中的女性。经过大量研究,精神分析学家探讨出了同性恋的精神起源,认为大多数男性同性恋者在其童年早期,都对一个女人,通常是他们的母亲,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性依恋,后来这段经历被遗忘了。这种依恋在童年时期被母亲太多的温柔所唤起或鼓励,又进一步被父亲较小的作用所强化。(1)在五岁之前,列奥纳多与他的生母相依为命,出于对曾享受过的爱抚的怀恋以及对再次被爱抚的渴望,母亲把爱全都倾注到他身上,母亲的温情使得列奥纳多过早地性成熟,产生了对母亲的爱恋,也失去了一部分男儿气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母亲的爱被压抑下去,但是对母亲的固恋使他保持忠诚,为了避免其他女人,他将从女人身上得到的刺激转移到男人身上。他把自己放在母亲的位置上,像母亲当年照顾他一样照顾他那些英俊可爱的学生。

从列奥纳多日记本中发现的奇怪账目增加了弗洛伊德推测的可靠性。在日记本中,列奥纳多曾记下了为他的学生安德烈买斗篷所花的费用,以及为另一个学生偷盗的坏习惯所花的费用。给学生钱花,可以看作是善良仁慈的表现,但是为什么要把它详细地记录下来?其中必有蹊跷。列奥纳多对另一项花费的记录使我们深信他这样做是有深层的情感动机的,那就是他对为一位名叫卡特琳娜的女士的葬礼所付费用的记录,小说家米莱茨可夫斯基推测卡特琳娜就是列奥纳多的生母。列奥纳多童年早期对母亲的爱一直存在着,只是在童年时代的压抑下进入了潜意识。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性冲动,有时候可以不经意地表现在细小的事情上,详细的账目是列奥纳多对母亲及男孩子的爱的扭曲的表达。

《蒙娜丽莎》是列奥纳多为吉奥孔多夫人画的肖像,所以应该不会带有太多主观臆造的成分。但是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如此传神,并且在列奥纳多的另一作品《圣安妮、夫人和孩子》中也出现了,这一微笑对他来说一定有着特别的意义。弗洛伊德给出解释:列奥纳多从吉奥孔多脸上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微笑,这使他想起了母亲,也许童年早期母亲爱抚他的时候,这一微笑曾浮现于母亲的唇际,而列奥纳多对此印象深刻。被压抑的爱不允许列奥纳多从其他

女人身上得到爱抚,他便用画笔把这一微笑再现出来。

弗洛伊德采用精神分析学的方法透析了文学史上的三部杰作——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杰作无一例外都谈到了同一主题:弑父。

《俄狄浦斯王》以希腊传说为素材,讲述了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悲剧故事。这部悲剧看似表达的是人在命运之神面前的软弱,无论多么有本事的人也逃脱不掉命运的安排。事实上,如果我们以这样的主旨来创造另一个悲剧,恐怕没有几个人会为人类意志与命运之间的冲突而掉眼泪。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王》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感动不同时代的人,在于它揭示了憎恨父亲的冲动与意识冲动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每个男孩都把最初的性冲动指向母亲,把父亲看作情敌,由于在与父亲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男孩憎恨父亲,并且希望父亲死去。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是他童年时期愿望的实现,而这一愿望是意识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在他发现自己做了错事后,他愤怒地刺瞎了双眼,放弃了王位,羞愧地离开了故国,悲剧由此而生。

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很勇敢,处事果断,在为父报仇时却迟疑不决。面对那个杀死他的父亲、夺去了王位并娶了他的母亲的叔叔,哈姆雷特几次有机会杀死他却迟迟不动手,因为这个人向他展现了他童年时期愿望的实现。哈姆雷特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有义务为父报仇;另一方面,他潜意识里又很乐意父亲死去,他从童年时期就有这一幻想,只不过幻想被压抑着。作为心灵罪犯,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觉得自己并不比杀死父亲的叔叔好多少,自感没有资格为父报仇,主持正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弑父情结与两性同体的体质因子,是导致他患癫痫病的主要原因。童年时期,他跟一般男孩子一样憎恨父亲,希望以父亲自居。由于体内含有两性同体的体质因子,在阉割的威胁下,他倾向于女性,取代母亲,希望成为父亲的爱情对象。但是要成为女性,就必须被阉割。出于对阉割的直接恐惧以及对女性姿态的惧怕,他把憎恨父亲的意念压抑下去。这样,以父亲自居的心理就被自我所容纳,并且成为一股独立力量与自我的其他部分对立存在着。这一独立力量叫做“超我”,超我继承了父亲的品性,成为施虐狂的超我,自我则处于女性被动地位的受虐狂的自我。陀思妥耶夫斯基童年时期的死亡症状就反映了自我与超我的关系,对于自我,死亡的症状是男性愿望和幻想的一种满足(自我希望父亲死去);对于超我,它是一种惩罚的满足(超我惩罚自我)。死亡症状只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早期反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去世后,幻想变成了现实,他的发作便表现为癫痫的特征。他具有施虐狂与受虐狂双重倾向,罪恶感折磨着他,愿意向自己施虐。我们很容易从他的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看出他的精神状态。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德米特里的父亲被杀了,但凶手是另外一个人,他跟被杀者也是父子关系。陀思妥耶夫斯基把癫痫病安排在凶手身上,仿佛是表明,癫痫、神经病在他身上就是弑父行为;他同情凶手,就像同情他自己一样;他感激凶手,凶手承担了杀人的责任,别人就没有杀人的必要了,如果凶手没有杀人,别人就不得不去杀人了。(2)在小说中,德米特里的弑父愿望实现了,同时又逃避了责任,避免了惩罚,这正是

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希望的。他的愿望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只好在小说中成全它。

参考文献:

(1)【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张唤民陈伟奇译,《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71页;

(2)同上,第162页

柏拉图的审美思想和艺术哲学

柏拉图的审美思想和艺术哲学 作者:胡洁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1553543) 摘要:在古希腊古典文明时代,各种形式的诗歌与戏剧(悲剧与喜剧)的创作达到鼎盛的巅峰的高峰。柏拉图本人也是富有文学天赋的才子,他的早,中期对话篇就是焕发文学才气的杰作。他继承,发展了苏格拉底审美思想,并将它提升为他的理念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从理念论的高度审视美与艺术的本性,非常重视艺术创作与鉴赏的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将其视为他设计的理想城邦国家的重要内容。从他的中期对话《会饮篇》,《斐德罗篇》,《国家篇》到晚期对话《法篇》,他一直注重论述审美与艺术哲学问题的,这和亚里士多德注重从总结希腊古典艺术创作实践来形成系统的“诗学”不同,而且有其保守性,但是他的理论本身富有艺术感染力,对后世西方的文艺理论与美学思想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审美,艺术,哲学 一厄罗斯与“迷狂” 爱情是艺术的永恒主题,艺术的感染力又总是引起爱美的情感。柏拉图的审美思想首先表现在讨论如何理解爱神厄罗斯的对话《会饮篇》中。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将厄罗斯的本性提到理论念得审美思想角度来解释。实际上,这是比拉图自己的审美思想。 他将厄罗斯描绘成一种处于知与无知的中间状态,神与人之间的一种“精灵“,实质上它是认知,情感,欲望,意志的主体,是融合知,情,意(欲望)的审美主体,也是艺术创造的主体。真善美是统一的,智慧是最美的。厄罗斯的本性应是热爱智慧的,是智慧的爱好者,它以善为目的,统摄智慧,欲望,情感,追求不朽幸福。柏拉图认为,厄罗斯作为审美主体和艺术创造的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追求的对象和要达到的目的,是美的理念。这是一个从具体的美的事物逐步“向上引导”的过程:“从个别的美开始,好像阶梯一样一级一级逐步上升,直到最普遍的美。从一个美的形体,再到每一个美的形体;从美的形体再到美的制度,从制度到学问知识,最后一直到美本身——他认识美是什么。”这个对最普遍的“美”审察,超出了狭义的艺术“美”,是涵盖事物全体的,与真善统一的美。 在《斐徳罗》这部论述审美与修辞学的对话中,柏拉图发展了他的早期著作《伊安篇》中苏格拉底关于艺术创作与鉴赏的“灵感”说,将这种单纯激情的“灵感”提升到追求理念的高度,成为一张在审美过程中热爱只会的哲学的迷狂。柏拉图说灵魂是自我运动的不朽的生命本源,他不再用爱神厄罗斯作为审美审美主体的象征,而是直接用灵魂来指审美主体。他形象,优雅地将审美过程描绘为灵魂马车上飞天庭,进入把握美的理念世界的过程。他将灵魂比喻为两匹飞马和一个驭手的组合,说人类灵魂的驭手驾驭着两匹马,一匹驯良,一匹顽劣。真善美使驯良之马羽翼丰满,飞驰上天;顽劣之马蠢动不良情欲,使灵魂下坠。直到驭手来到所爱的美少年面前,回想起美的本性,能够自持,才拼命约束劣马,让它丢掉野性俯首帖耳地听命。柏拉图以此说明审美中有灵魂内部的冲突,理智必须战胜情欲,才能认识真正的美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反传统主义者尼采,其学说的影响无论是在世界各国还是在中国都很强烈的。从近代起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形成了三次“尼采热”(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抗日战争时期,1985一1989年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尼采的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尼采的思想深受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他先是追随叔本华,后是扬弃了叔本华,以自己的“强力意志说”来代替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强调发挥人的创造性活力和生命本能。他高呼“上帝死了”主张“用铁锤从事哲学”。他提出“打倒偶像”,反对以苏格拉底和基督教为代表的欧洲理性派哲学传统,及其孕育的“强力意志”相悖的“奴隶道德”(全增瑕主编《西方哲学史》第417页)。他大胆提倡“重估一切价值”,以使人的生命充盈的“主道德”代替以往的使人堕落、屠弱的“畜群道德”或“奴隶道德”,以现实世界的“超人”代替彼岸世界的“上帝”或“救世主”以及个性被泯灭的“末人”。 一、强力意志 尼采强力意志论一直可以追溯到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但是尼采扬弃了叔本华全面否定生命的悲观主义思想,强力意志实现的是对人性的肯定,对人生存价值的认可,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强力意志,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特性。生命意志的目标不是求生存,而是求强力具有强力意志的人是自由之人、智慧之人、自主之人。人在创造中成其为人,只有具有强力意志的主体才是自由的艺术创造的主体,才是生存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命是一种自我扩张、自我延伸、不断上升的过程,强力意志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意愿,一种自我超越的意愿,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命运的主宰,就必须有强力意志。人出生就是走向死亡,这是人的宿命的悲剧,而通过艺术创造可以实现对这种宿命苦难的升华,可以避免这种痛苦,从而拯救人类悲剧性的命运,这是一种古希腊式的逃避痛苦、消极对待的方式,而尼采认为,强健的生命渴求痛苦,从生命本体的高度和不可知的悲剧命运力量的抗争,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人生充满了痛苦,最重要的是理解痛苦的意义,痛苦提升了生命的状态,显现了生命意志本身坚不可摧的力量以及生存的乐趣,在悲剧现象背后是生命永恒的欢乐,生命的最高状态是包括了痛苦在内的。尼采承认人生的悲剧性的同时,却勇敢直面生命的整体,连同它的苦难和悲剧,尼采对生命的肯定,即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生存多么艰辛,人都应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生活的怀抱中,就像酒神一样迷醉似地执着于它,这无疑是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二、关于“超人”的观点 关于“超人”的观点尼采以“权力意志”为其理论基础提出了“超人”学说,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超人”是衡量一个民族优劣的价值尺度,也是人类的远大目标。他指出,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不能不首先评定其价值,凡是能统治、征服他人的,并使他们的邻人畏惧和嫉妒的,便被看作是高超的人,是“第一的、标准的,是一切事物之精义”。但是,有谁能成为统治者和征服者,即谁是“标准”和“精义”呢 尼采认为,只有“超人”。 第二,“超人是大地的意义”。在尼采看来, 历史上一切存在物都创造了某种超越自身的东西人也是一种被超越的东西,所以他一再指出,目标不是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摘要:庄子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自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资源,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没有庄子的美学思想,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及其发展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和片面的。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由于《庄子》主要被世人以哲学著作称谓,因此,对于庄子的研究主要以其哲学思想研究为主。而其中的美学意蕴未得到有效的挖掘。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庄子美学思想的研究才真正进入自觉时期,并很快发展起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关键词:庄子美学思想道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回归天真本性的境界。庄子的美学思想基于“自然”,指向自由。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视为天地万物最高形态的大美,认为人应超越物质的我、欲望的我,回归自然,才能逍遥地游心于道的境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游”、“真”、“心斋”、“坐忘”、“物化”等系列范畴,阐述了对有用与无用、道与技、言与意等关系的重要看法。庄子的哲学具有浓郁的美学色彩,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的思想“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在中国艺术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游”的概念及所处环境分析 游戏之“游”,这主要表现在庄子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上,表明他对所游对象所抱的漫不经心,无所谓,甚至戏弄的态度。庄子之“游”是重在“游心”。所谓“游心”,表明庄子之“游”是精神,内心之“游”。这也充分说明庄子之游的主体是心灵,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中遨游,因之“游心”指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也说明庄子之游是虚游,正所谓“虚而遨游”。 二、道——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 与老庄学派的祖师爷老子一样,庄子也以“道”作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反复加以描述和赞颂。但庄子所说的“道”既不是宗教中的神祗,也不尽同于柏拉图式的绝对理念,而是带有某种泛神论色彩的无限性实体。“道”的原义是道路。首先把“道”引入哲学领域,用它表示宇宙本体的是老子。老子曾用“恍惚”、“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来界定“道”的形态,以致引起人们理解上的不同。不过,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道”的自然无为,先天地生,为万物母,无为而无所不为。从这里生发开去,老子产生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观,素朴、少私寡欲的人生观以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文艺思想。这充分表现了他对社会、人生、文艺的主观体验,它表明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作用。庄子深受老子影响,不过他不重视“道”的存在形态,而是著力领悟“道”自然无为的精神。 三、自然为美

浅谈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浅谈王国维在文学研究中的美学思想 ——论叔本华对其的影响 俞捷琦110110079 中文师范2班 王国维是本世纪初中国美学的创始者和奠基者。其学术渊源, 绝大多数论者都追溯到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叔本华。他从叔本华那里吸取的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其“原罪——解脱”说;二是“第三种悲剧”说。这两个方面都植根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是其在伦理学和美学上的延伸。 王国维在写作《红楼梦评论》时正醉心于叔本华哲学,他以此分析《红楼梦》,并从中找到了某种对应关系,进而宣扬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因此,解读《红楼梦评论》有助于了解叔本华哲学对王国维的影响。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的第一篇美学专论。在此文中,王国维借评《红楼梦》为契机,系统阐发了他从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获得并信奉的美学思想。叔本华说认为人作为“意志的个体”就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中,而解脱之道就是消除自我意志、成为一个纯粹的“认识主体”;艺术的作用就是让人作为纯粹的认识主体来看待世界,因而得到暂时的解脱。他说:“生活本身、意志、存在本身,是一种持续的痛苦,它部分是可悲的,部分是可怕的。然而,这同样的事情,当它只是作为表象、单纯被观照,或被艺术再现出来,就摆脱了痛苦,成为一种有趣的景观展现给我们。”王国维以同样的观点立论,他说:“宇宙,—生活之欲而已!而此生活之欲之罪过,即以生活之苦痛罚之:此即宇宙之永远的正义也。自犯罪,自加罚,自忏悔,自解脱。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 王国维深受叔本华悲剧思想的影响。他在《红楼梦评论》中对三种悲剧类型的划分和表述均来源于叔本华的哲学和美学理论,而且基本是从叔本华的理论中照搬过来的。对人生悲剧的构成,王国维认为有三种:一是悲剧的主人翁,所蒙受的种种苦难是由极恶的人所造成的;二是由某种机遇或命运所造成;三是由于巨大主角所处的位置、关系而不得不然地构成悲剧的结局。前两种悲剧是偶然的,较为罕见的。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如蛇蝎的恶人;也不一定

柏拉图的美学观点柏拉图美学思想

柏拉图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并非是现在一些学者所认定的,就是一个客观的唯心主义者的早期代表,对于他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与与讨论,本文就试着做一点这方面的工作。 柏拉图出身于奴隶主又是较显赫的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喜欢艺术和哲学,又受到奴隶制政治的影响和吸引。在他成长的年代中,当时正是古代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创建时期,也是奴隶主头子间争权夺利,主张要更民主些还是更****些,相互间血腥较量,垂死斗争的时期。漫长的伯罗奔尼苏战争就是这一斗争现实的体现。残酷的斗争现实,给予了柏拉图思想的深刻影响。另外,希腊的两个较主要的宗教,如奥林匹克神和俄耳菲斯教的宗教意识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再由于他成年中热爱诗歌和戏剧等艺术,所以古希腊以神话为题材的史诗和戏剧等,也在柏拉图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审美的种子。总起来说,对柏拉图思想影响最为深刻的还是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如米利都派、毕达哥拉斯派、恩培多克勒、爱利亚派的自然哲学,智者派的社会哲学和伦理学。其中对柏拉图思想影响最深的为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恩培多克勒的原始物质论,爱利亚派中的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论,巴门尼德的宇宙实在抽象永恒不变论,苏格拉底以善为主的哲学与伦理学。其中又以苏格拉底无惧无畏的恂道精神对柏拉图思想的成熟和以后的志向确立影响最大。因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又是执友,所以可以这样说,苏格拉底的学说和品德,基本上就成为柏拉图学说建立最为主要的理论基础。以上这些就是形成柏拉图思想较为直接的现实基础和原因。柏拉图吸收如此丰富的古希腊文化,与他一生中勤奋学习读书,多次出游,广集人材,兴办学园有关。 据有关资料介绍,柏拉图一生的着作以柏拉图的名义流传下来的有30多篇对话和13封信,如《斐多》、《斐德罗》、《巴门尼德》、《国家》、《会饮》、《大希庇阿斯》、《智者》、《斐利布斯》、《蒂迈欧》、《法律》等等篇。经过学者们多年的研究,大体上分辨了真伪,确定了着作的先后分期。现在比较公认的有25篇对话和1篇替苏格拉底作的《申辩》为柏拉图所作,在13封信中,一般认为第7封信比较可靠,被看作柏拉图的自传,但也有人存疑。 下面我们从柏拉图的一些公认的着作中,还有一些相关的研究的资料中来讨论一下柏拉图思想中的真善美的问题。 一、真实的存在与理念论 柏拉图的宇宙观不是一般的纯自然哲学的宇宙观,而是自然与宗教和伦理相结合为一体的,为他后期思索所独创的宇宙观。柏拉图的宇宙观虽然为罗素所否定,但肯定的人大有人在,我认为不可似罗素那样地轻易否定,而是要深入地研究,分清是非清红皂白。 首先是他的客观真实存在论。在他的名篇《蒂迈欧》中,认为在整个宇宙中有四个方面的真实存在,其中有神、理念、空间和混沌物质元素。 柏拉图是有神论。神是宇宙的第一真实存在,是宇宙的最高统治者,宇宙的创造者,他是永恒的,不变的实在。但是,柏拉图所说的宇宙神与一般宗教的上帝基督不一样,宗教的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柏拉图的神就不能创造理念、空间与物质的基本元素等。也与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也不完全一样,有那么多的神话故事。柏拉图所说的宇宙神只能是哲学道理中的自然神,是自然造化中的主宰者、指挥者、管理者和创造者。在他讲神掌管宇宙,创造宇宙

浅谈尼采

浅谈尼采 20世纪西方美学的源头实际上是尼采。他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他颠覆传统,杀死了上帝,一个孤独的哲人以及一个漂泊的诗人。理性精神在他的哲学中是被唾弃与斗争的对象,他眼中闪耀着的是强大而深刻的意志之光。他以他热情与真诚的态度,在人生的道路上切身地探索着,伴随着鲜血淋漓的伤痛,直到身心俱损,对至高无上之精神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脚步。以往任何一个哲学家都不曾像他一样如此贴近生命的本真,他为人类非理性主义开创了新纪元。在他后面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都是站在了他宽厚而强韧的肩膀上。他是个恶魔,而却又是个真实的血肉之躯。 尼采出生于1844年10月15日,1947年7月,尼采的父亲死于脑软化症。数月后,年仅2岁的弟弟又夭折。当时尼采才5岁,亲人接连的死亡,使这个天性敏感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阴暗面,铸成了他忧郁内倾的性格。后来他自己回忆说:“在我早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痛和苦难,所以全然不像孩子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喜欢躲在无人打扰的地方。这往往是在大自然的自由殿堂里,我在那里找到了真实的快乐。”父亲死后第二年,尼采随同母亲和妹妹迁居瑙姆堡,从此便生长在一个完全女性的家庭里。正因为如此,他对生命的感悟更加透彻和深刻,加上其天生喜欢思索的性格,造就了他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尼采孤僻敏感,与现实格格不入,他虚构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飞向未来,飞得太远,恐惧抓住了我,……只有时间与我同行……”“人类的话进不了我的耳朵。”《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他认为最为重要的著作,“距人和世界的彼岸六千英尺”“这是我对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财产”。尼采仿佛高高地俯视着现实世界的种种,这个自大自恋且如此智慧的哲学家,带给人类的确是前所未有的颠覆与震撼。在精神寄生虫们依附于苏格拉底等古代大师的十九世纪,尼采却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学说表示异议,这当然是需要超群的勇气的。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西方世界,尼采发现基督教约束了人性,腐蚀了人心,因此他重估一切价值,不仅对基督都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斥之为“最要命、最蛊惑人心的谎言”,而且还发出惊天动地之语:“上帝死了!”无疑这需要更加非凡的勇气。“神是一种假想,但我希望你们的假想别超过你们创造意志的范围。”尼采,他作为一个真正的思想者,永远具有人性光辉的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 尼采哲学有五个基本观念。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超人、虚无主义、永恒轮回。《悲剧的诞生》实际上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其中的“酒神精神”是中心思想,是理解他全部思想的一把钥匙。酒神迪奥尼索斯被传是宙斯的私生子,他象征着生命的再生,生命不容易被摧毁。酒神狄奥尼索斯是葡萄酒与狂欢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浑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浑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最终导致了浑沌的死亡。所以庄子在《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可言。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可见庄子美学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自然之美和本真之美。 (二)虚静之美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在这种状态中,一个神全形具的至人,虽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利害、生死却能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在《人间世》中,叙述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庄子乃是借孔子之口,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最高境界视为以气合气,这种境界便是虚,便是心斋,而它的特征乃在于

强力意志与美_尼采美学思想探析

语文学刊2009.1 ○哈宝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作者简介]哈宝龙(1980-),男,蒙古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强力意志与美 —— —尼采美学思想探析 【摘要】尼采的思想博大精深,包含在其中的闪光点数不胜数。本文就尼采美学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要的梳理,通过分析他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于美的认识以及对于悲剧的认识,试图发掘其在美学领域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尼采;强力意志;美学;艺术;酒神精神 “上帝已死”的宣言,昭示着19世纪西方最具天才气质也 是最受后人争议的哲学家尼采的横空出世。尼采在前人的基础 上革故鼎新,提出一种更原始、更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精 神—— —强力意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独特的美学体系,推 动了美学的发展与进步。 一、“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众所周知,宗教对人的精神的毒害作用是巨大的,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由假想的上帝创造的,人类也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因而对于人的价值判断也要取决于上帝。尼采深切地感到以往 思想家在追求人的价值上的种种努力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人没 有把自己当作权威,反而总要去求助于异己的权威,例如上帝。 上帝不死人是根本不可能实现对一切价值包括人自己的价值 进行重估的。 尼采提出“强力意志”这个中心概念并建立他的美学是想 以此来勇敢地面对现实。但是尼采也不是一开始就提出“强力 意志”这个概念的,他在《悲剧的诞生》中贯穿始终的是提倡一 种“酒神精神”。他这样解释:“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 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 可穷竭而欢欣鼓舞—— —我称之为酒神精神。”“强力意志”和“酒 神精神”有密切关系,它们都是对生命最直接的肯定。生命体现 了一种不断向上的力量,酒神为这种不断向上的生命力量的不 可穷竭而欢欣鼓舞,它就是那种求强力的生命意志的代名词。 “强力意志归根结底是生命意志。”由此可见,强力意志和酒神 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回事,只是强力意志在尼采那里获得了 本体的意义,尼采用它来说明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的一 切现象,把万物生生不息的永恒生成归结为强力意志。而且,强 力意志“获得了最高价值尺度的意义,尼采用它来衡量人类的 一切精神文化价值,把真、善、美的评价都看作强力意志的产 物”。很显然,解释世界和评价事物、评价人,就是强力意志这个 概念在尼采手中的两个功用。 作为对世界的解释,强力意志一方面“适用于每一种可能 的力量:它不完全专指以心理现象为基础的那些力—— —即肉体 的那些冲动,更确切地说是指一切世界现象;另一方面,这个词 更精确地适用于这些力的内在动,适用于使这些力有资格成为 力的倾向性”。“在最广的意义上,强力意志标示着这种没有最 终结果但始终有方向的力的展开。每一种力,每一种能量,无论 它是什么,都是强力意志—— —在有机界(冲动、本能、需要),在 心理与道德世界(欲望、动机、观念),在无机世界本身,因为‘生 命只是强力意志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世界的本质是强力 意志”。那么世界也就不是生存意志,或者可以说,根本就“没有 意志,有的只是不断增加或丧失其强力的意志的火花”。对尼采 来说,意志只有在其强力增加或减少的时候才存在,但在其出 现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已经被自身所超越。因此,真正的存在只 能是永恒的生成,不分过去、现在和将来。 二、“只有人是美的” 从“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之日起,对于什么是 “美”,什么是“美学”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历来的美学家都曾 试图为美学下一个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但也是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但人们在关于美的探讨上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 都把感觉经验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直到19世纪中叶出现了 以马克思美学思想和尼采美学思想为代表的美学领域内的两 大思潮。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建立了一套与传统观点相决裂的哲学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美 学体系。而尼采则仍然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从文化的角度上 对传统观点采取彻底批判态度并以他的以强力意志为核心的 美学思想来填补传统文化遭到彻底否定后在资产阶级世界中 所形成的精神空白。尼采的美学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不满于自 身,又摆脱不了自身,只能在艺术中寻求出路的倾向。在主客观文学史与文艺理论 162

浅析庄子思想

浅析庄子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一、自然天真之美 人们常常提起庄子,就和“消极出世”“逃避现实”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这种自然观,并将老子创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引向人生,通往自由的审美境界。“道法自然”就是《庄子》一书最核心的主题,意思是:道效仿它自己的样子。“道法自然”对万物来说就是物法自然,天地万物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顺循大道而行。因此,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自然为宗,其自然观普遍地表现在对天地万物、人性、艺术的看法之中。他认为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是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彰显为至高形态的“大美”;对于人性而言,“自然”体现为真诚无伪的本性,它需要战胜欲望、摆脱礼俗而返朴归真;对于艺术而言,“自然”则体现为“技进乎道”,是经过依乎天理的艰苦修炼而达到的自由境界。 首先,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之道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庄子连用“大美”、“明法”、“成理”赞叹“道”在无为中所自然彰显的最高境界。。“道”是宇宙天地的本体和生命。天地有造化之美,美原因乃是万物有自己的本根,这万物的本根就是天地之道。道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自然万物是道的显现,也是美的源泉。庄子在强调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由,强调了真美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自由,就谈不上自然本性之美。在这里,庄子以“道”的立场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狭隘实用的立场。 其次,人性的自然之道体现为去伪存真,回归天然本性。庄子认为,人本与宇宙精神契合无间,与万事万物浑然无分,可是由于世俗的障蔽,使人异化。自然之美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和大道赋予了万物一切禀性,使万物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华丽有质朴,有长寿和短命。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丽多姿,万物都独有其魅力。倘若用人为地智巧使万物的禀性都一样,那就是太不明智了。在现实社会中,大多人或追名逐利,或规于仁义,皆因“有为”而被万物所累,从而丧失其本真,漠视其生命。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美体美容术如隆鼻隆胸风靡世界,到处砍伐树木、填整土地盖房子的现象,海洋鱼类的稀少、河流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是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原本“无为的自然”才造成的。本来我们与自然和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但是我们却破坏了这种“和”

浅谈王夫之的财税思想

广角视野 w ide angle 浅谈王夫之的财税思想 陈雁峰 陶杉杉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230039) 摘 要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为世人所熟知,但其在经济学方面尤其在财税理论的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王夫之的财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张土地民有,反对以行政手段抑制土地兼并;褒贬传统的赋役制度,提出改革建议;论常平、义仓救荒之策;屯田。他的尊重实际,通时达变的财税思想在中国古代财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王夫之;财税思想;财政;税收 王夫之,字而农,号涢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汉族。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他的财税思想做一简单的阐述。 一、主张土地民有,反对以行政手段抑制土地兼并 王夫之认为,自古以来,土地都属于百姓所有,否定了夏、商、周以来的王田制,即使是井田制,也是八家私有而一家公有。君与士大夫可以征发他们的徭役,但不能占有他们的田地。对于三代时期的归田授田之制,他认为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如果授田之说成立,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人口增加而土地不敷分配的矛盾。所以土地向来都是百姓自己的,用不着王去授予。至于井田制所说的!一夫百亩?,不是每个成年人授予一百亩田,而是一百亩征一夫的税,所以井田制是以夫定税制,而不是以夫授田制。可见王夫之否定井田制是授田制,而认为是赋税制,即按夫征税制。 既然土地是百姓所有,就不能以任何借口侵占。至于土地兼并,王夫之认为那并不是豪强强夺百姓土地,而是赋役繁重、胥吏横行所致。土地兼并并不能以法令加以抑制,即使以法令抑制也无法实施。所以对汉朝以来所有以行政手段抑制土地兼并的主张,他都持批评态度。在王夫之看来,豪民兼并土地固然是严峻的社会问题,但其根源是官府的问题,而不是豪民,反而是豪民代替百姓承受着官府的伤害。所以官府不应该运用行政手段抑制土地兼并,夺取地主豪民的土地,而应该以减轻赋役等经济手段抑制土地兼并,让百姓守住自己的土地。 王夫之只看到官府征收繁重的赋役和对贫弱百姓的伤害,忽视了豪强地主对贫弱百姓的伤害,所以他的论说只反对官府暴税,反对主管征赋役部门和胥吏的横暴,而为地主豪强土地兼并辩护,从而成为土地私有制的代言人。 二、褒贬传统的赋役制度,提出改革建议 (一)改革赋役制度,度民不度田,以经济手段抑制土地兼并 王夫之认为,土地兼并责任并不在地主豪强,而在于官府的制度和不法吏胥,抑制兼并并不能以限田、均田、经界、推排等行政手段,他主张官府应减轻百姓的赋役负担,惩治官吏的残暴,调整与土地制度紧密相关的赋役制度,即用经济手段抑制兼并,他还开出了两剂!药方?: 1.将以往按田征税改为按人、按户征税,即税人而不税地。即按人征收租税,不考虑其有多少土地,规定每户征租多少,每人征租多少,耕地多而勤勉则收获多,但不多征租税,土地弃荒也不减少租税。如此,百姓就会珍惜土地而积极从事农业生产。这在土地兼并之世也是稳妥的办法,因为既然失去土地也要缴纳租税,那么土地就不会为豪强兼并了。 2.轻自耕农之税,重佃农之税。即百姓占有土地数量不能超过300亩,这300亩属于自耕田,超过部分属于佃耕之田,官府应该轻征自耕田而重征佃耕田(加倍征收)。王夫之想以加重佃耕土地赋税的办法消减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从而降低他们对占有土地的兴趣。 按照王夫之!税人而不税地?和!分别自种与佃耕,而差等以为赋役?的方法,只会使丁多而无田或少田的百姓越来越贫困,而田多之户却越来越富有,即使佃耕田加倍征税,土地所有者也必然会将赋税转嫁给佃耕农(即佃农),获利者还是土地所有者。显然,王夫之是替土地所有者说话的,贫弱百姓只会因此而更加贫困潦倒。王夫之揭示了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与赋役制度的关系,提出了以赋税手段来抑制土地兼并的思想,这是前无古人的。但他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替土地兼并者辩护,这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二)改革缴纳手段,实行以货币之征,以纾民困 王夫之认为百姓向官府缴纳赋税,以钱币缴纳最为合适,既方便百姓,又有利于百姓。他详细分析了货币纳税的好处,认为只就百姓利益而言,就有四个方面的好处:百姓免受官府刁难;百姓免受奸商敲剥;单丁孤寡免受豪右欺凌;百姓可避免积贮的损失。 (三)改革单一农业税制度,实行农商兼并 王夫之认为不仅各类民户都应该纳税,而且各种不同的商品也应该征税,即农、工、商各业都要承担赋税,为国尽责。这实际上就是!税收普遍?思想,比西方最早的瓦格纳税收普遍说要早200年。 (四)盛赞租庸调制,否定什一中正论 王夫之赞成租庸调制之庸、调,因为它征之于户而非征之于田,符合他!度民不度田?的主张,他认为唐朝租、庸、调均较三代为轻。然而,他既反对限田、经界、推排等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又认为三代时期从来就不存在授田、归田之事,他盛赞唐朝租庸调制,而租庸调制恰恰是以均田制,也就是以授田、归田制为基础的,在这一点上,王夫之不能不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王夫之既否定什一税,驳斥什一中正论,又痛斥林勋复古倒退的思想,认为井田制、什一税不可行,由此可见,王夫之对传统思想的怀疑,已经触及到传统思想的核心###孔孟之道。 (五)主张控制山林川泽之利,反对弛盐茶之禁,以抑制商贾 王夫之否定传统的什一税,但不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重农抑商和传统的山林川泽国家垄断制度。对于抑商,他主张抑制但又承认商人和商业的地位。总之,对于商人和商业既要抑制,使其不能危害百姓和国家,又能保证商货流通。 (六)主张运用赋税手段抑制寺院扩张 他主张既要用行政手段,又要用财政手段遏止寺院的发展。行政上,以限额的方式减少加入佛教的人数,消减其发展趋势,再疏远冷落寺院的住持,使其失去夸耀的本钱,使佛教冰消瓦解;财政上,一方面宽徭省罚,使百姓不必因逃避赋役和刑罚而遁入空门,另一方面对寺院的僧众!犹然编户征徭之民?。 自唐、宋、元以来,寺院发展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浅析柏拉图哲学与美学

在柏拉图的哲学及美学理论中存在着三个世界,依次为理式世界、感性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柏拉图认为,这三个世界是各自存在的而且是不变的,为一切存在的的公式。现实的感性世界是理式世界的影子,艺术世界是感性现实世界的影子,艺术世界是理式世界影子的影子,这样就肯定了理式世界与艺术世界之间隔了一道感性现实世界。为说明此观点,柏拉图举出三种床的例子:理式的床、物质的床、临摹的床。理式的床是本体,不依赖于外在任何物质而存在;现实物质的床是具体的、个别的,是由木匠制造的,受视角、时空、材料的限制,是理式之床的不完全体现,所以它包含着木匠的感性理念与认识;而临摹的床与现实物质的床又是不同的,它只是物质的床的外形的摹仿,认识视点和感悟的不同,所见的外形就不一样,就更加不具有真实性。在柏拉图的三个世界中,理式世界是至高无上的,现实物质世界依存于理式世界,艺术世界又依存于现实物质世界,后两种世界的层次是较低的,艺术世界最低下。站在理式世界高度的基点上柏拉图贬低了艺术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作用,认为从荷马起,一切诗人和艺术创造都只是摹仿者,只得到理性世界的影象,抓不住真理。其地位不如车夫、医生等具有专门技艺的人。据此他把不同职业的人分为九等,这可能就是后来演绎成我们所说的"三六九等"的原始理论的出处。 柏拉图的"理式世界"正是宗教中"神的世界"的摹本,也正是政治中贵族统治的摹本。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唯心哲学都是神权社会的影子。神权是统治社会麻痹被统治者的工具,过去的君子都是"天子"高高在上,"代天行命"。他要保卫正在没落的雅典贵族统治,就必须保卫正在动摇的神权观念。他强调理式的永恒普遍性,正是他的保卫神权的哲学的具体体现。 在柏拉图的美学理论中,第一等人即"爱智慧者,爱美者,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正是神灵凭附,得到灵感的人。这些人也正是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家,也就是贵族阶级中的文化修养最高的代表。"神灵附体""与神灵相通""得到神灵的指点""产生与神灵相通的感悟"。这样的灵感不过是柏拉图理论中的一个只有神灵才知道的哲学和美学概念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心目中的"爱智慧者,爱美者,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并无需创作艺术作品,而他们所"爱"的"美"也不是艺术美。柏拉图在他的两篇最成熟的对话《会饮》和《斐德若》里,都用辉煌灿烂的词句描写了这些“第一等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他在《会饮》中写到:这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量数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在《斐德若》里又说:那时隆重的入教典礼所揭示给我们看的那些景象全是完整的,单纯的静穆的欢喜的沉浸在最纯洁的光辉中让我们凝视。由此可知,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对最高的永恒的“理式”或真理的“凝神观照”,这种真理才是最高的美,是一种不带感性形象的美,柏拉图把它叫做“神仙福分”。 根据柏拉图的理论我们不难理解,由于“凝神观照”,让我们看到了“理式世界”的“真”,“无限欣喜”让我们得到了“美”,而“理式世界”是“神的世界”中的神,只有给予不求任何回报,神的效用就是满足你的需求而或帮助你实现愿望,所以神也是“善”的化身。这就是我们通常在心灵上经常感慨的原始的“真,善,美”。 作为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美学,在很久的一段历史内,是随着哲学的旋律而翩翩起舞的,所以又称“艺术哲学”。

浅析悲剧的美学意义

浅析悲剧的美学意义 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最完善的艺术种类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作用是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国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而黑格尔则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引起悲剧的冲突。 但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给予真正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悲剧的见解散见于他们的许多著作之中,但比较集中地阐述这一问题的,则是一八五九年评论拉萨尔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的两封信。马恩在各自回信中分别批判了拉萨尔的唯心主义悲剧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结合自己对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总结,表明了他们对悲剧的看法。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说明悲剧本质在于客观现实中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体现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合理要求、理想、优秀品质等等,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和本质。“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合理的要求、理想未能实现。这两方面的矛盾冲突是悲剧的本质所在。马克思说:“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总之,马恩的悲剧观吸收了从亚里斯多德到黑格尔悲剧论一切合理的东西,又远远走出亚里斯多德和黑格尔,将悲剧观念提高到了新的理论水平。“置于两方面之间”的悲剧观念深切揭示了悲剧形成的内在根源,在中外古今的悲剧和悲剧性文学杰作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具有广泛和普遍的概括意义,对之后的悲剧创作和评析及悲剧理论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悲剧艺术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以其哀伤的叙事情节和悲愤的情感震撼人心。悲剧艺术从广义上讲,就是以悲剧故事为体裁的艺术形式;从狭义上讲是一种特殊的民族艺术。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条件、民族性格、文化素质、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的各异,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而中国悲剧

庄子美学思想

虚静 一、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二、中医名词:心无旁念。《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虚静的解释 “虚静”是自然的本质,是生命的本质,亦是艺术的本质,从而“虚静”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一种必要的态度。“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胸襟宽大得像山谷一样宽广。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意见。谷:山谷”。 浅谈“虚静” 从远古至今,中国艺术已经有数百万年的历史,在这艺术发展的岁月长河中,上一眼望去,似乎不见源头;下一眼望去,好像永无尽头。如若对中国的艺术思想进行探源,那么老庄“虚静说”的提出和发展,则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其认为“虚静”是自然的本质,是生命的本质,亦是艺术的本质,从而“虚静”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一种必要的态度。正是无数的中国艺术家通过对这种态度的内心关照,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从而使艺术回归到生命和自然中的本质状态,从而在艺术长河中激起了无尽美丽晶莹的浪花。 一、老庄“虚静”学说的产生 早在先秦时期,老子提出了道家修养的主旨为“致虚极,守静笃”。他认为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的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而根源则是最“虚静的”,从而认为“虚静是生命的本质”。因此人们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事、无我”的状态,回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老子把“虚静”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还提出了“涤

除玄览”观点,他认为只有排除一切杂念,让心灵虚空,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 此后,庄子在吸收老子“虚静”思想的基础上,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指出要达到“致虚守静”的境界必须做到“心斋”与“坐忘”,庄子认为“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在庄子看来人要达到“虚静”的境界必须忘了世间万物,忘了自己的存在,远离世俗切利害关系,不受私欲杂念干扰,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感受世间的“道”达到物我同一达到“物化”的状态,才能真正的体会自然,认识自然,创作出真正与自然相通的艺术作品。 (颜回说:“我没法提出更好的主意了。请问先生有什么好方法?”孔子说:“先斋戒,我再告诉你。有心去做事,难道容易吗?太容易了,就不合自然之理了。”颜渊说:“我家贫困,已经好几个月不喝酒、不吃了。像这样可算得上斋戒了吧?”孔子说:“这叫做祭祀之斋戒,并非心斋。”颜渊问:“请问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你致志专心,不是用耳听而是以心去体会;非以心去体会而是以气去感应。耳的作用止于听觉,心的作用止于感知。气呢,虚空而容纳万物。惟有“道存在于虚空之中。虚的心境,就是‘心斋’”。)《庄子?人间世》心斋译文 “心”的自由是一种空明灵透的心境,这种心境用庄子的“道”来理解,便是“玄虚”之“虚”。庄子在《庄子?人间世》中借颜回孔子的对话表达出白己对心的观点。孔子认为,这仅仅是祭祀的斋戒而不是心斋。庄子通过孔子之口说出,所谓斋,就是虚静。“虚者心斋也。”在庄子看来,对物的认识要用心去体会,心的作用源于感知,感知源于气的感应;而气,则是虚空而能容纳万物。因此,庄子能“我以为妙道之行”在“游乎尘垢之外”,即体悟妙道的途径,要求心神遨游于尘俗之外。 (南伯子葵问女偊:“您的年龄很大了,可是神色却像小孩子,奥妙在哪里呢?”女偊说:“我悟得了道。”南伯子葵说:“道能够学得到吗?”女偊说:“不!不行,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