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作文“放下”“不放下”的讲评

作文“放下”“不放下”的讲评

作文“放下”“不放下”的讲评
作文“放下”“不放下”的讲评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一、角度选择

“放下”与“不放下”必须二选一。文题与内容必须保持一致。选择其一可以涉及另一方,但主次须分明,忌倒置。比如选择写“放下”,可以涉及“不放下”,但必须以“放下”为重心,不能是定题为“放下”,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却是写了“不放下”。

二、立意说明

可以正面立意:该放下什么,比如利益、荣耀、财富……不该放下什么,比如尊严、正义、良知、诚信……

也可以反面立意: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把本不该放下的东西放下了,比如贪官放下正义、奸商放下了诚信、知识分子放下了尊严、普通人放下了良知……该放下的却没有放下,比如对名利的热衷、对权力的迷恋、对金钱的贪婪、对眼前既得利益的不舍……

存在问题:

1、放下什么不明确,不具体

2、放下的东西老生常谈

3、观点不经推敲:放下拥有的放下需要毅力放下尊严

4、观点零碎拼凑感明显

5、说理生硬

范文:

1 放下

握紧拳头,你抓住的只有空气;张开手掌,你便拥有了一切。

很小的时候,我们总会伸手抓住面前的一切,渐渐地,我们发现,要抓住的太多,手却只有一对,要想拥有,必先放手。可是如今,我们仍未学会放下,我们会放不下流逝的时间、缘尽的感情和曾经的爱。它们,如同指触的流沙,指间的轻风和手心的雨丝,你放下,便收获释然;你放不下,却也留不下,只剩下无尽的痛苦与哀婉给你作无用的慰藉。

朋友,学会放下吧。放过它,也放过你自己;安慰自己,也成全了它。

放下,有三境界。

痛后放下乃第一境界。水蛭吸血,你越拔得用劲,它越痛却吸得更紧,最终只能在火中蜷缩自己炽热难熬的身躯,化作一阵云烟,渐远渐散。倘若水蛭痛而后放下,想必不会落得如斯结局吧。痛觉与生俱来,它不是对你的折磨而是对你的保护。也许它不是你的,有更好的值得你追逐。坚持是中性词,当你坚持应放下的,你就是固执的。痛了就放,是对自己的保护,是对时间的珍惜,是为更好

的到来而准备。有人问佛:“大师,我放不下。”佛拿了一杯热水倒在他的手上。他手一烫,杯子坠地。佛曰:“痛了你就会放手。”烫伤很快恢复,放不下而荒废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

主动放下乃第二境界。低姿态的高贵远比高姿态的高贵美丽,圆润而不刺眼。放下姿态,收获高贵,低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痛了才放是被动的,主动放下是有意识的,觉悟自然更高。仓央嘉措既恐损梵行又恐负倾城,留下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后,从此入山终成高僧。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并无仰仗父亲敌国之财,而是放下“华人首富之子”的身份艰苦打拼,最终一手开创“电讯盈科”的王国,人称“小超人”。路易威登从匠师爱徒到御用捆箱师,再到创业,一路放下一路成功,留下“LV”让万千女性为之疯狂追逐。主动放下,你会收获更多。

放下的第三境界是从不抓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带一物而来,不带一物而去,缘至则来,缘尽则去。这是一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潇洒,一种“漫看天际云卷云舒”的恬然,一种“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睿智。它不是“放下吧,是你的会回来,不回来是因为你值得更好的”的自我安慰,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豁达与大气。这样的人,才是拥有一切。他不需放下,因为他一无所有;他可以放不下,因为放下后还是他的。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放下吧,你会是最富有的。

【简评】

本文对题意理解准确,将“放下”分为“被动”、“主动”和“从不抓紧”三个境界,由浅入深,逐层论述。文章内容丰富,水蛭、商界精英、禅宗故事等诸多材料运用恰当,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知识储备。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见解深刻而又独到,体现出作者富有个性的思考。虽然语言上略有欠缺,不够流畅,仓央嘉措一例分析稍嫌空洞,但仍不失为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放下

大鹏展翅,放下“枪榆树而止”的安逸,毅然地在九万里空中翱翔;鲜花怒放,放下“零落成泥站碾作尘”的哀伤,争妍绽放,赢得世人的称赞;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厚重的行囊中承载了太多妨碍前进的阻力。于是,不妨打开背包,细心清点,放下对生活无益的物什。

生活也许有时失去阳光的和煦,只因你将自己沉浸在名利与财富的追逐。放下虚荣,重新踏上旅途,终会追求到个性的解放。那个追求荣华的年轻的培根,在与上司的周旋中屡屡受挫,却屡败屡战;那个追求一时名誉的郭美美,在舆论的压力下痛哭落泪。若不是培根在挫败中感悟,放下一心的追逐,转而投向思想的世界,也许有一天,他也会像郭美美那样后悔不已。正是培根拥有放下名利的智慧,西方哲人的名录上方有他一席之地;正是陶潜懂得放下官场的智慧,才有“采菊东篱下”的千古佳句;正是因为他的放下,才教会了我们面对虚荣的态度——放下这表面鲜丽的毒花,展示出自己别样的魅力与成就。

走出黑暗的我们也许会在阳光下凝视阴影而感叹,为何人生总有瑕疵?过度追求完美只会导致内心的自卑,请放下自卑,去追逐大爱的人生。曾有演讲家,因为年轻时的口吃深感自卑。从此他努力克服,口含碎石,面朝大海,用大海的澎湃引导自己发表演讲。最终,自卑被他放下,他用激动人心的演讲传递着内心的热情与大爱。史铁生曾说:“让自卑在自卑的洞穴中沉沦,或是转身,在爱的

道路上解放。”正是有它的引领,身体残疾没有让他被自卑打倒,地坛的静思让他放下自卑,用他那灯影下蕴藏文字艺术<病隙碎笔>,展示出他内心的坚持,因此,请坚定地放下自卑,让内心的爱永恒,大步踏向光明。

在追逐光明的旅途中,暖洋洋的日光也许会让我们懈怠,放弃内心的目标。所以,请记住,放下安逸生活,追求人生的精彩。欧阳夏丹在成为上海台一姐后决定放弃已有的安逸普通的生活,转而投向中央台,从临时工做起,九年的奋斗换来今天坐在《新闻联播》中那个自信成功的她。人生就像一把木材,或者熊熊燃烧,或者静静腐烂。欧阳夏丹选择放下安逸,用熊熊燃烧的热情去踏向未知的道路,去为成功拼搏。可见,未来也许无法知晓,但安逸的心态必须放下,惟有这样,目标即使在远方也能达成。

放下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追求,阳光的明亮与目标远大。人生的路漫长而曲折,惟有放下不必要甚至不可要的心态,才能走向未来,迎来成功的喜悦。【简评】

本文紧扣“打开背包”“放下”“对生活无益的物什”这一中心,从“放下虚荣”“放下自卑”“放下安逸生活”的角度进行阐述,观点明确,中心突出,论述集中,对自身、对社会有一定的思考。语言表达生动,段与段之间过渡衔接自然,行文比较流畅。但个别选例不够协调,郭美美例引述不清,影响了文段的整体说服力。

评分:20+21+8=49分

放下

星云大师曾说,所谓放得下,是要将嫉妒、嗔怒等不善的念头统统放下。人生是一次旅途,我们一生空空地出发,不断地背负上越来越多的东西,直至重负压得我们喘不过气,直至不得不中止旅途时无奈而痛苦地再次只身离去。

请放下吧。将那些无足轻重却又纷扰内心的东西放下吧,惟有如此,你才能欣赏到沿途风景,享受人生。

不放下和放不下时截然不同的概念。对于责任和良知,我们固然不能放下。但试问除此之外,有多少东西真的放不下?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只是放不下吧。放下是一种态度,彰显人生智慧。谁不愿做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之人?但欲望的枝蔓渐渐蔓延,金钱的细菌滋长,利益的黑云遮蔽了星光。将这些都放下吧,它们并非想象中那么举足轻重。

放下不是满不在乎,而是和平待之,不急功近利。放下也不是丢弃,而是为了更多的拥有,它为拥堵不堪的心灵腾出了休息静思的空间。古时侯蒙,生性落拓不羁,顽皮少年画其形于风筝上,讥其一事无成,他却将这些绯言绯语放下,将急功近利放下,仰天大笑,写下“看我碧霄中”的洒脱诗句,不过多时候便一语中的,飞黄腾达。候蒙放下了内心的焦躁,放下了不善之念,反而一身轻松,成就了功名。今亦有林徽因,一身才气,为中国建筑的发展添上了女性柔美的一笔,然而她将功名利益都放下,淡泊处世,默默奉献祖国。惟有这种放得下的淡泊情志,才能促成其事业的辉煌。

然而,反观今日社会,多少人对金钱、权力放不下,不但侵蚀自身心灵,亦祸患了社会。食品制造商放不下金钱的利益,起云剂、毒奶粉等事件层出不穷;官员们放不下权力和欲望,一大打贪官——刘志军、黄胜等接连落马了……放下,成了人们迫切需要的智慧。

侯蒙放下急功近利,终究一举登科;林徽因放下功利名禄,为建筑贡献巨大;

我们也应学会放下,方能继续前进探索。

步履沉重的人们啊,请歇一下脚,放下身上不必要的重负吧。轻松地完成旅行,尽情享受沿途的美景吧!这才是人生的乐趣啊。

【简评】

本文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论证有思辨性。对“放不下”,“不是满不在乎”的论述则使得论证更为严密。第五段有关“反观当今社会”的论述,更为整篇文章增添了现实的针对性。不足之处:有些分析似前后矛盾,表述不够严密。

评分:20+19+8=47-2=45分

考场作文写作指导:学会舍弃 导写 (附:审题立意和范文点评)

考场作文写作指导:学会舍弃导写(附:审题立意和范文点评)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材料大意是:我在妈妈鞭策鼓励下,脱

掉外衣鞋袜,甩掉多余顾虑,战胜困难,完成“挑秧”任务。这一生活情境,打开了考生发散思维的闸门,减轻了审题的难度,增加了立意的角度,扩大了发挥的空间,从而引发考生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有利于考生真情的表达,有助于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检测。 立意角度: (1)做任何事我们都要以专注的态度去面对。 (2)学会专注,让你体验人生路上的美景。 (3)甩掉那些多余的顾虑,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素材积累: 1.台球天才——丁俊晖之所以能在国际“斯诺克”界取得如此的成绩,都是缘于他在初中时做出的一次选择,当时他十分喜爱台球,并显示了一定的天赋。然而传统观念却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他不知如何选择。在与父亲商量之后,他毅然放弃升学,专攻“斯诺克”,终于取得多次公开赛冠军和世界冠军,被称为“东方之星”。 2.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一生勤劳到苦,他受欧洲“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的影响,追随著名物理学家泰勒博士研究物理,他一直想写一篇实验论文,但最终没有好的发现,人们一度曾讥笑他。杨振宁也意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后来,在泰勒博士的引导下,杨振宁毅然放弃了自己钟爱的实验室,转向物理理论领域的研究,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3.在马达加斯加群岛有一群顽皮的猴子,经常偷吃人们丰收的花生糯米,这里的人们想了个办法,将花生糖果放到了一个颈口瓶中,当猴子们看到瓶口的美味时,将手伸进去,抓一把花生糖果后才发现这时手已经出不来了,直到人们抓住它时,它依旧不想放弃糖果,不会适时的舍弃,使聪明的猴子落入人们的手中。 考场作文 学会舍弃

作文讲评材料4共享

实用文档 一、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共享时代已经来临,但有些东西又似乎不能共享或无须共享。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字。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 二、关于审题 这则材料是要求学生针对一种社会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看法。所给材料的句子是一个转折关系复句,立意的重点应当在“但是”的后面,即“哪些东西似乎不能共享或无须共享”,依据因果思维的构思特点,对文题进行适当的追问,不难确立写作的内容,表达的观点。 锁战船北军用武》:“共享”一词古已有之,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 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收服江南以后,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以乐太平! 年“共享单车”兴起将共享概念带入了人们视野,成为时下热词,2016 今天这个词因为它核心意思公众将闲置的资源通过社会化

平台与他人共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 年,共享经济更加发展壮大起来,涉及行业不断增加,共享单车、共享汽车、2017 象。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这种创新发挥着人们的想象力,同时也是对社会闲散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尝试。现在虽然是共享经济时代,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用来共享,比如说个人隐私,私人化的物品,学生可以就自己对生活观察、思考,那些属于独有的个人化的东西,在保有这些个性化的东西时所表现出来对独立人格、独立品性的看法。 三、佳作赏析 不足为外人道也 周智茹高三()班1 ”木心先生拒绝疏离着浮世的繁华喧嚣。他那在“我在人头攒动,火树银花处不必找我。 黑夜中大雪纷飞的凄怆诗意,是只属于他的文学心路。如何共享,何必共享? 愚以为,有些事、有些话是属于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心路历程,不必共享也不能共享。 兀自沉凝,才能开出绚烂的生命之花,其中的欢欣曲折,不足与外人道也。 所谓共享,那是流水线上一个模子里的“工业”,而不是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的“农业”。那是取最大的交集后的共性,而非

一题多体裁的满分作文讲评

作文参考:一题多体裁的满分作文讲评 【作文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有一则广告词说“尺度把握人生”,意思是无论对己、待人、处事,都应该把握好分寸。当然人生各异,尺度不一,究竟如何把握,并无统一的答案。 请以“尺度”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此题审题没有难度,题引中给我们讲明了写作的主旨:“无论对己、待人、处事,都应该把握好分寸。”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进行写作。 人生,是一门艺术,它最讲究的是对“度”的把握。尺度把握不准,有时可能会导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结局。但人生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写作时一定要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才能写好作文。如拿人际交往中的“距离”来说吧,这个尺度的把握就非常有讲究,近之一尺则嫌近,远之一尺则嫌远。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亲密距离,其范围在15厘米~44厘米之间;个人距离,其范围为46~122厘米;社交距离,其范围为1.2~3.7米;公众距离,其范围为3.7米以上。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由陌生到熟识,由相识到相知,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改变。空间距离的缩短,人们心灵间的距离也在缩短,把握好距离的尺度,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灵的沟通。 当然,此题又不限于写人生,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只要能把握好尺度,就能在生活中左右逢源。至于文体,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还可以写成散文。 【评分标准】 一类卷(59-65分),要求文体特征明显;立意深刻(在把握好尺度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能辩证地分析,说明为何要把握尺度,把握尺度的实质是守住为人的原则,怎样才能把握好尺度,把握尺度的好处可以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语言生动形象,能恰当地运用修辞;构思新颖;感情真挚等。(以上有一点突出者即可) 二类卷(54-58分),要求审题准确,结构完整,文体合乎要求,语言表达流畅。 三类卷(46-53分),审题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明显,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45分以下),文体特征不明,审题不准,结构欠完整(字数不足),语句不通顺。

“断舍离”作文讲评指导

“断舍离”作文讲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了“断舍离”的概念。所谓“断”就是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指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是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这原本针对杂物管理的概念却引发了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和思考,因此成为今年微信中的一个热词。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见解。 要求:(1)自拟题目;(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审题指导】 本材料审题应该抓住关键词“断舍离”。“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依赖。 “断舍离”这个主题,虽然在材料中体现的是整理房间,立意时可以化实为虚,可以写到人生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等。具体拟题写作写作时候,可以有“断舍离”出现,例如:“断舍离,释放心灵”“抛却羁绊,放飞心灵”;可以用材料中的“做减法”来写,如:“学做减法,轻松生活”、“为生活做减法”也可以没有材料的关键词出现,而内容彰显“断舍离”的内蕴,如:“释放心灵,收获自由”、“洗去浮华,释放心灵”“清理人生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断舍离”理念与“舍弃”是不同的,材料强调舍弃不必要的束缚或者自己的依赖,而泛泛谈论“舍弃”扩大了内涵,大多忽视了不必要的这一限制,比如舍弃了双臂,留住了生命。此外,“断舍离”是一种主观的理念,不是客观上被动的舍弃,这些决定了论据选择的难度。 【出现的问题】 1.审题欠准。如:《有舍才有得》《学会取舍》《做真实的自己》。 2.只写心灵自由,不提及关键词; 3.论据不能有力的论证论点,或者缺少恰当的扣题分析。 4.只对材料进行扩展性的论述,缺乏事实论据。 5.书写依然是第一规范。 【作文例文】 放下,自在(58分) 高三、4班肖惠心 佛曰:勘破、放下、自在。世事纷俗乱耳,有太多东西令我们流连忘返,只是最后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所迷恋的有时并非我们所需要的,懂得放下,才能收获自在。 我们身处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要想保持本心就必须懂得断、舍、离。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才能赢得“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诗意人生。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讲评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要求: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材不限,诗歌除外,完成作文。 范文一: 还文学一份宁静 2013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倘若文学也有翅膀,它一定早已遁入那山洞的最深处去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市面上刮起了“亲民文学”之风。百家讲坛举着一根根小蜡烛。希望看清楚并把文学这只“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呈现在公众面前。于丹、易中天等一些学者们,“放低姿态”,希望把文学以最简单的方式剖析出来,让万民了解。 我却以为,这样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文学毕竟是高雅之物,不可能等同于茶余饭后的笑谈。若是人人都可以透彻了解,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朱光潜在《论十字街头》中流露出了自己的类似的担忧。文学一旦走向十字街头,不免会走向流俗化,失去其思想性。当文学失去了深刻而被大家肤浅地认知,它的意义荡然无存,我们将无处欣赏它的美丽,最终亲手杀死它。 总有人小心翼翼地持一支蜡烛,希望把它展现。我明白他们也不愿惊扰文学的美,但我不得不说,一旦文学被无节制地推广,势必被浅层化。真正的文学是不可能具有全民性的,一旦动了这个念头,即使是一根小小的蜡烛,也会扭曲甚至毁灭它。 文学需要一片宁静的地域。它要在宁静的角落里,才能繁衍出深刻来。莫言是在自己的家乡,用心去体悟生活和艺术,才写出了发人深省的文字。伟大的作品绝非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为迎合大众口味而草草完工,匆忙上架的。那些对历史的戏说,对文化的浅层剖析,是对文学的不尊重,是一种亵渎。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对待文学的态度了。适宜文学发展的土壤不是暴露于市井的,而是一片安详静谧的竹林。让伟大的思想家们远离蜡烛的拙劣微光,于安静处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光亮。在经典的文学面前,我们不应大喊大叫,惊扰了它的高雅。若不是希望文学的伟大与深刻随风飘逝,就该敬畏,就该虔诚地看待。而不是企图涉足,企图暴露。 文学生活在思想的纵深处。绝不容许狭隘的目光随意揣测。如果你真想接近它,请屏住呼吸,放轻脚步,用心去体悟它。千万不要举支蜡烛,边看边窃窃私语,甚至转过头去对着别人信口开河。还文学一份安静吧,在默默无言中,它安静无恙,你早已受到滋润与涤荡。 接近文学时,带着心去,别带上蜡烛。 阅卷组点评: 此文以思想丰富、深刻睿智见长,从这浸润着思想的文字里就可以断定,作者肯定是一位富有独立思想的大家,你很难想象这篇文章会出自十八九岁的考生之手。思想之成熟,见解之深刻令人称奇。考生的文字功夫了得。你看那标题,着一“还”字,含义丰富,文学本来是宁静的,后来被人为喧嚣了,是人欠文学的,现在要还回去。你再看开篇的第一节,倘若文学像蝴蝶一样有翅膀,它一定早已遁入山洞的最深处了,说得多巧!既照应了材料,又亮出了话题,表明了观点,还富有文采。说“百家讲坛举着一根根小蜡烛。希望看清楚并把文学这只‘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呈现在公众面前”,简直绝了,句句都扣着材料,谁会想到材料中的蜡烛、蝴蝶摇身一变上了百家讲坛!这个比喻绝!这样洋溢着思绪光芒、闪耀着文采

牵挂作文讲评材料

牵挂为话题的作文讲评材料 关于牵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徜徉恋情的牵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牵挂的缺憾;“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牵挂的寄托;“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蕴含 孟郊的《游子吟》,诗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不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游子对故乡的牵挂;“思君令人老”是对远戍边疆夫君的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是对朋友的牵挂…… 牵挂,是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是一句依依惜别的般般祝福。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就像一片云,随着天空中的飞鸟四处飘荡,穿越千山万水,萦绕在子女心头。兄弟姐妹之间的牵挂,有如山间小溪,清澈透明,只要表山不老,它就会淙淙流淌不息,喝一路欢歌,澈一路浪花。夫妻之间的牵挂却似一首婉约的词,缠绵幽远,相思常使泪沾巾。还有朋友之间那份不含有血缘关系、不掺杂私心杂念的牵挂,常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牵挂,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珍贵的情感。它没有虚伪的杂质,也没有功利的色彩。牵挂,是慷慨的给予无私的奉献,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祷。牵挂,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细节与作为。买一粒药丸,挤一点牙膏,是牵挂的表现;问一声“早上好”,道一声“晚安”是牵挂的表达;一张贺卡、一封家书、一个电话、一句留言……是牵挂的体现。 拟题: 1102班:李冰婷《牵挂,一颗开花的心》张乔雨《牵挂如线》梁宇凤《我心中的那一丝牵挂》宾晶萃《一缕情丝,一生牵挂》 1103班:刘海媛《回眸撞上你的凝望》朱庭辉《萦绕心间的牵挂》 精巧构思,选材典型: 1103班:刘海媛宾力民黄宇华刘力杨 1102班: 李冰婷秦华庆 1.以第二人称方式想象对方现在在做什么,表现牵挂之深。(张琦秀) 2.内心独白式,表达对自己的挂念(郑依囹) 3.描绘雪灾的场景,体现中国人对“家”的牵挂(李晓萍) 4.片段式情境描写,表现父亲的牵挂(陈相如) 在牵挂中成长 爱是生命的真谛,牵挂是爱的源泉、爱的灵魂,每一个牵挂,都是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题记牵挂像雨,能帮助你洗掉烦躁,留下清凉;牵挂像风,能帮助你扬起风帆,走向成功;牵挂像太阳,能帮助你祛除严寒,感受温暖。父亲那一个个精美的动作,让我感受到了人间最真挚的爱。 原来,我一直在牵挂中成长! 烟味清香 自从我进入初三以来早出晚归,没有多少时间与家人聊天。忽然有一天,我发现父亲竟抽上了烟。不久,他的身上有一股烟味,特别是傍晚,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烟。 一天,我回到家中,听到了爸爸在和叔叔商量着什么事,我便透过门缝看去。“咳,女儿就要中考了,这两天看她这么忙,身体会不会吃不消?”爸爸一手用打火机点燃了掐在手上的香烟。叔叔深沉地说:“没事的,也就这几天。”这时爸爸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又轻轻地吐出来。“这孩子,苦也不会说一声,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我们也好帮帮她。”话音刚落,我的视线不知被什么模糊了…… 原来,父亲没日没夜的牵挂着我,抽烟只是它牵挂的宣泄。当我再次回味那股烟味时,发现了它有一点淡淡的清香,那是父亲对我的爱,对我的牵挂。 灯光温暖 进入了初三,越来越多的学业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心情也是时常感到莫名地烦躁,总是关上自己书房的门,独自挑灯到深夜。 父亲总是会在我埋头苦读时轻轻地走进房间,我微微察觉,只是抬头看他一眼,便又将自己沉入数学繁多的公式之中。接着似乎感觉头顶的亮光一闪,我诧异地抬头,看到父亲正将落地灯的照明角度细细地调整着,直到灯光驱散作业本上的每一寸阴影,能令长时间看着作业本的眼睛少一些疲惫。看着明亮的作业本,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温暖,我感动地抬头,看见父亲慈祥的微笑…… 才发觉,父亲对我的牵挂,正如那淡淡的灯光,不需要如阳光般的耀眼绚烂,却总是会在黑夜中带给我无尽的温暖。 笑容守望 已上高中,又一次父亲送我来校,临走时,我用一个灿烂的微笑与父亲道别。父亲说:“你先进去吧,我也走了。”我恋恋不舍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学校。 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回头看一眼父亲,正当我走到拐弯处时,我停了下来,回过头去,只见父亲依旧站在校门口,那充满深情的目光在与我送别。在父亲的脸上隐隐呈现一丝从未有过的笑容。在他的眼中,我发现了人间最美好的东西———牵挂。 父亲的牵挂,父亲的爱,让我永生难忘。 流光溢彩的鲜花,它们接受了阳光的洗礼,细雨的滋润,付出了婀娜多姿的脸庞来点缀世界。我接受父亲的爱的浇灌,在父亲的牵挂中成长! 流光溢彩的鲜花,它们接受了阳光的洗礼,细雨的滋润,付出了婀娜多姿的脸庞来点缀世界。我接受父亲的爱的浇灌,在父亲的牵挂中成长! 点评:本文并没有列举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表现“牵挂”这一话题,而是用了三个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十分真实,具有真情实感。这篇文章使人想起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确,这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用很多,对“父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都十分的入微,使这一慈爱的父亲的形象就仿佛真的出现在眼前。 文章篇幅不长,但使人有很多的联想。比如“他的身上有一股烟味,特别是傍晚”会使人联想到在傍晚“父亲”抽着烟等着“我”回来;又比如“在父亲的脸上隐隐呈现一丝从未有过的笑容”使人联想到近年来“父亲”为“我”操心而很少有过笑容。这一切作者没有写,但又尽在不言之中。

学会从容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例文(5--13)

最新高考作文审题指导 ————"学会从容"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例文(5--13) 1、对“从容”的理解 “从容”在词典里有两个解释:①不慌不忙,镇静,沉着;②(时间或经济)宽裕。 由之,放在本命题中,当作第一义项使用。 “从容”可以指一种自持的内心、处事的态度和策略,也可体现在应对外界事务的处惊不乱、处乱不惊、心灵坚守、无所畏惧的豪气,更可归属为一种心境,一种情怀,一种人生的价值取向、境界及人生追求。 “从容”是一种积极的应事、应世态度,完全有别于消极避世、无为的状态,有别于将一切人生世事“看淡”、“看透”,于“滚滚红尘”之中,我一无所求,放弃原则立场、人生理想与追求,置人生于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之状。 这样的状态,具备“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自信,“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冷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胆略。作为平常人,则能“胜不骄,败不馁”;无论顺境、逆境,都能“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不急、不躁、不惊、不乍,心中有“主”,方寸不乱。 2、对“学会”的理解 作动词解。是一种带有鲜明主观色彩的行为动词。它可表现为:通过接受外来的信息, 经由自身的揣摩、模仿、实践等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或提高素养。 3、对“学会从容”的理解 动宾短语。此短语的题眼在动词“学会”上。体现的途径甚多:对观念的认同,对状态、过程的呈现,并由此获得的结果,还可以理解为对过程结果的体悟、反思等等。它是一种“自主”的行为,最终的归属必须是“自觉”的认知及行动。 4、几点说明: (1)切题:所写内容,能体现“动宾短语”题旨意向;能呈现对“从容”的认同及行动的状态。基本切题:有认同,但主体行为呈现不足。不切题:所写内容,仅止于“从容”的内涵外延的解说与演绎。 (2)“行为状态”的呈现形态:

材料作文的讲评及范例

第一次材料作文的讲评及范例 一审题要领 审题重在“准” 。 1.整体把握材意,找最主要的命意。(先概括每段大意,明确核心话题) 2.紧扣关键词关键句,看命题者的感情倾向。 3.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 材料一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畅销书。书中有这样几句话: 谁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经常闻一闻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 审题要领:抓关键词或反复出现的词法-------改变,变化 立意可以为:①不要安于现状,要勇于变化②弃旧图新勇于革新③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享受新的生活。④在变化中求发展(改变自我,发展自我) 材料二 美国总统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我父亲低价买下了一处农场,正因为有很多石头,母亲建议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座小山头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干活,说:“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么?”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他们弄走了,因为他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审题要领:由果析因法(对于记叙类型的材料多采用这种由事件的结果探究原因的方法来立意) 中心事件:父亲认为石头连着山头搬不走,而母亲和我尝试着去搬。 结果:母亲和我搬走了石头。 原因:从父亲的角度:①不要被表面的现象迷惑(欺骗)②不要放大挫折或困难③不要把简单的事变复杂④不要被惯有思维束缚,勇于行动 从母亲和我的角度:①敢于尝试②要有必然成功的信念和敢于行动的勇气③想与做,贵在实践 材料三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里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外国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帐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帐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会意作文。 审题要领:------分清褒贬法(从材料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入手)、去异求同法、依对象(人、物、事)多角度立意法 材料多则的时候,先概括每则大意,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共同点: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 3.命题者的情感倾向:①助人应接受回报(应该得到奖励);②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4、从不同人物的角度挖掘立意:(注意材料中人物的言行) 孔子:①榜样的力量②尊重人的生命与尊严(肯定人的价值) 众人:①看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②义与利不可兼得吗 行善者:①道德高尚并不排斥利益②为了他人的利益,适当受利也未尝不可③行善不必遮隐④好人应有好报 被救者: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②表扬善行更应有形物化 二、材料作文的特点及行文思路 ⑴概述材料大意。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还应注意选择与下文即将提出的中心论点密切相关,与中心论点无关的部分可略去不提。 ⑵提出中心论点。这一中心论点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提炼出恰当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点提炼得不准确,文章就会跑题,后面的文字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了。 ⑶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充分阐明论点的正确性,使文

“细节”作文讲评材料

“细节”作文讲评材料 一、题目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 二、审题立意: 1、审题: 细节:对材料中“细节”这一核心词的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牢牢把握,是立意和行文的关键。 提及“细节”,大家自然会联想到“细节决定成败”、“大行不顾细谨”“小处不可随便”等,但材料中的“细节”显然与此不同。它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细致的生活方式、细心的处世态度、细腻的感情交流、细小的审美情趣、细密的文化内涵等等。这些“细节”,应具有小、慢、真、美、精、趣、厚等精神特质。 商业化:指的是以提供商品为手段,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 娱乐化:指将娱乐性放在首位,把严肃性和真实性的历史、新闻、体育等进行娱乐性的修饰,以吸引住观众眼球为目的。 材料针砭时弊的情感导向十分明显,矛头指向“商业化和娱乐化”所带来的功利性、浅表化、空心化、模式化、快节奏、粗糙感和倦怠感等弊端。考生应对处于“没有细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特征进行观照和反思,从而表达积极思想和美好愿景。批评眼下的世界充斥着金钱交易与狂喊大叫的娱乐,使人沉迷其中,忽略了生活的细节,导致社 ①摒弃商业化娱乐化,重视生活细节; ②没有细节的时代是可悲的; ③细节决定生活的美丑; ④金钱买不来充满细节的美满的生活。 三、例文欣赏 (文1)摆脱浮躁,注重细节 诗人北岛曾痛心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敏锐而沉重的指说无不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当川流不息的街道代替了宁静芳香的羊肠小道,当嘈杂喧嚷的娱乐会所代替书房那一隅;当五彩缤纷的液体代替温暖单调的白开水时,我们便已迷失在商业化、娱乐化的社会中,失去了独享的细节。我们浮躁夸大而不思细节。然而太过张扬夸大的青春终会使人疲倦,唯有摆脱浮躁、注重细节才会经久不衰。 周国平说:“世界越来越喧闹,我却越来越安静。”度过了那沉醉于灯红酒绿的浮躁的青春,他更享受坐在书桌旁看看书、写写字,细细地品味人生。他看着妻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享受着家庭的幸福温暖。他认为这是丰富的安静,因为他看到了生活中的细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整天忙于奔波的人们却觉得内心寂寞,灵魂空虚。就拿一个摄影师来说,整天追着重大事件满世界跑。刚下一站又去另一站,他们努力却终不成才,他们抱怨不公却于事无补。而再看那些成名的摄影家,他们所取到的景就真的如此惊心动魄吗那不过是小景,只是你不知道,因为那是你所忽略掉的生活中的细节,唯有不为人知才最美,唯有细节才可以发现不为人知。 不仅是个人,就连整个社会也都忽略掉细节,变得浮夸起来。

中考优秀作文讲评

中考优秀作文讲评 真题再现: 22.请以“真的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优秀作文(初三学生考场作文)】 真的有意思 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九(1)班吴芊彤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真的很有意思! ——题记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吹惯了原野的热烈豪爽的风;我开始向往“云海波澜峰作岛,天风来去雨飞花”的大山。假期,我走出书房,与黄山如期而约。 坐大巴、乘缆车、拾台阶,一路上我们一家三口不顾行路迢远、舟车劳顿,急切赶赴黄山,只想一睹这个让徐霞客“不看岳”的黄山芳容。 云雾缭绕中,依稀可见黄山雄奇峻峭的美景,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天都峰下。“小彤,我们选哪条路?”爸爸的声音收回我饱览风景的视线。“前面有两条路通向天都峰,一条平坦路远,一条陡直路近。”当然走近路,我不假思索的回答。 走入小道道口,台阶平坦,可容两人并行。前方一片迷蒙,偶尔传来人语鸟音。细石林隙之间,清风徐徐,溪流潺潺。没走多远,地面开始凹凸不平,浸湿的台阶不易把滑,两边的山石越走越近,渐渐地只容一人通过。我们只好紧贴着山石,集中精力,手脚并用,抓紧突出的岩体,小心翼翼地踏上每一个台阶,稳妥后再上,不久就觉得腿软脚麻了。我不禁有些后悔,真不该贪图直道走这小路了,太危险了。 “小彤,加油!”头顶上传来爸爸的声音。“小彤,小心一点!”脚下是妈妈的问候。 我抬起头,看到爸爸的脚,他手脚并用,狼狈而努力地攀登着山路陡峭,不禁哑然失笑。向下是团团白雾,听得到妈妈不停的喘气声。来无路,退无径。“路是我选的,我可不能掉链子”。我横下心来,深吸了口气,跟着爸爸亦步亦趋。经过半个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山顶。 云雾消散,峰顶视野开阔。远处青黛色的山峰,涌动在云层里,仿佛大海中的帆舟,乘风破浪;近处矫健的迎客松,热情张开双臂,好似迎接凯旋的战士,接风洗尘。俯视大路蜿蜒曲

坚持与放弃作文评讲

“坚持与放弃”作文评讲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位运动员在登珠峰时,登到8000米时,体力不支,放弃登顶。他说:“8000米就是我的生命极限。” 材料二:一个人在掘井,掘了很久,离水还有半尺,他却放弃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悟?请联系实际,运用“对照式”模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作文六要素:立意、标题、结构、选材、语言、书写 立意: 本题由材料和要求构成,是一篇传统的材料作文。材料由两个事例构成。其中材料一,主人公运动员,登珠峰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选择放弃。由此可以立意为:不要一味地坚持,有时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下去。(适时放弃)材料二,主人公离水只有半尺,他却放弃了。由此可在立意为:遇上任何困难都不应该轻易放弃,而应该坚持到底。 选材: (1)鲁迅弃医从文,以自己的笔为武器,从内心深处唤醒沉睡的中国人。 (2)比尔·盖茨放弃学业,创办微软,改变了世界 (3)映雪夜读的孙康,坚持勤学苦读,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4)华罗庚终身残疾,但是凭借坚强的毅力,坚持钻研数学,终于在逆境中成才。 (5)(固执地坚持)——马谡固执己见,不听别人的劝谏,坚持只在山顶上屯兵,最终街亭失守。 (6)项羽兵败,放弃了霸业,自刎乌江。 (7)屠呦呦数十年如一日,研究青蒿素 标题:标题应当是一个观点,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作文有没有跑题或偏题。题目紧扣立意关键词。有问题的标题:表意不明确,生造词语 望见生命的底限迈出那一步行百里者不可半九十非坚持不以致远 保守拟题法: 在材料作文中,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话题,再用添加前后缀法、造句法扩充标题,拟出的题目通常就是文章的观点。如: 坚持不懈,奔向远方尽全力而为坚持到底生命应永不止步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放弃也是一种美人生因坚持而精彩 创新拟题法: 在材料作文中,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话题,再围绕主旨意思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利用各种手法(比喻、比拟、呼告、反问、对偶)拟题。如: 全力以赴,半途不废(李欣)攀登有止境,潜能无极限(徐涵) 坚持——通信成功的阶梯(丁涵)不畏“极限”遮望眼(陈栩) 用坚持浇灌成功之花(姜汶洁)懂得放下,绝不放弃(罗长江)

独自面对讲评

2011高考专题复习之 “独自面对”作文讲评 原题呈现:请以“独自面对”为题,拟分论点 审题提示:本次作文考查采用的题型为命题作文,题目是“独自面对”。没有任何材料的命题作文,字数越少,限制越小,字数越多,限制越多。要确切理解题目中每一个词的含义,要保证每一个词都在作文中都得到体现。本题要扣住“独自”来写“面对”。 “独自”,表明只能是一个人,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你”或“他”。相近词语有“独立”、“独力”、“孤独”等。既然是“独自”,感受就应该是个性的,最好是在某个特定情境、状态中生发出来的。“面对”,即“直面,不回避”。它引出了广阔的选材空间和多元的立意范畴,面对的对象是无数的,宏观上看可以是自然,社会,人生,当然应该落实到具体的人、事、景、物,或个人的某次经历。无论是面对一件美好的事物,还是面对一种丑陋的现象;无论是面对成功,面对荣辱,还是面对挫折,面对困难,都应展示个人真实感受的心路历程,或彰显独特的人格力量,或阐述一种独特的生存理念,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无论是以何种文体作文,其立意都应该是明确而集中的,不应是分散的、模棱两可的,且都必须有着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是什么 1、开头: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的热闹固然美好。可是,面对困难,独自思考的人生也必不可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合作固然重要,可是,独自面对,依靠自己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分论点一:独自面对,是一种直面困难的姿态。 (李时珍独自面对撰写《本草纲目》的困难;简?古多尔独自面对大猩猩的深入了解;圣女贞德独自面对残暴英军的烈火焚烧;) 分论点二:独自面对,是一种思考人生的姿态。 (孔子独自面对黄河的感慨;梭罗独自面对瓦尔登湖思考人生;陈子昂“前不见古人”的感慨;杜甫独自面对泰山,“会当凌绝顶”的思考。) 分论点三:独自面对,是一种步入成熟的姿态。 (中国独自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逐步成熟;鳄鱼妈妈让宝宝独自面对世界,自力更生;“超女、快男”独自面对,一步步走到最后。) 结尾: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细雨,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冷雨敲窗,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点滴天明……,让我们的生命学会一种独自面对的姿态吧,那么,勇敢、睿智、成熟将会成为你的本钱。 2、开头:谁在灯亮处锦衣夜行?谁在光的背后暗暗饮泣? 彼时光彩夺目,彼时掌声雷动。却不知,繁华背后,心灵一隅,生命的旅程不总是有明灯和掌声相伴——能有知音同赏岁月自然好,但更多时候,长路漫漫,踽踽独行,必须独自面对。万物无心,人间有意。有些不为人谙的悲殉国殇,有些难以启齿的强压苦难,有些莫可名状的内心信念,都需要,独自面对。 1、独自面对世界的黑暗,那悲殉国殇,是一种尊严。(周国平:“在最深重苦难中,没有呻吟,没有哭泣。沉默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例:张纯如独自面对南京大屠杀的血腥事实,她无法言语,哽咽于心,以死殉国。) 2、独自面对强加于自身的风雨,那强压苦难,是一种力量。(外部世界,我们能独自面对,保持肃穆尊严。当苦难来袭自身时,这种独自面对尤为坚定有力。例: 林海音《城南旧事》中英子在“爸爸的花落了”后独自担起家中大梁,安慰母亲和弟弟妹妹。贝多芬:“命运扼住我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生命是如此美好,活它一百辈子吧!”) 3、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是一种勇气。(无论世界风雨如晦,抑或自身遭遇苦难,都是外物,而又有几人有勇气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迟迟,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不被世人理解,孤独感弥漫于心,要有勇气独自前行。) 结尾: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以及立身处世,常逢生命的未知,深重的厄运,或是无人读懂的心,要学会,独自面对。 二、为什么 3、开头:阿桑用她寂寞的语调哼着:“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静静地品味着这首歌,让我在人群之外,感受那独自面对一切带来的愉悦。 分论点一、独自面对困境,让自己走向成熟。 (苏轼多次被贬后变得豁达;曾宝仪脱离父亲光环在台湾发展,成为有名主持人。) 分论点二、独自面对被挑战的真理,让自己趋于不凡。(鲁迅、布鲁诺) 分论点三、独自面对岁月的荒芜,让自己走向深邃。 (三毛:“我们空空地来,空空地去,尘世间所拥有的一切都不过转眼成空。”村上春树:“没有人会喜欢孤独,只是不愿意失望。”) 结尾:独自面对是一种勇敢,一份坚持,愿你走出人群,成就自我。 4、开头:每个人都有家人,朋友,伙伴……然而,在人生的关口,再亲密的人有时也帮不了你,总有些危机,需要你独自面对。 独自面对,带来一往直前的勇气。(袁崇焕、贝.布托、毛泽东) 独自面对,培育百折不挠的坚强。(邓小平、里根、邓肯) 独自面对,成就永不言败的自信。(王宝强、辛普森、罗琳) 结尾:神给你一道关卡,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强大。独自面对,不是狂傲,不是死板,那是一种实力的证明,风雨过后,更显光彩。

一个人一群人讲评

【作文讲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审题立意解读】 探讨为什么需要一人走或者一群人走以及这样做的必要性。 (一)、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1、“一群人走”集众人智慧多,眼光宽,路子多,胜于个体力量,有助成功。 2、“一群人走”使个体有安全感,归属感。 3、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的必然。 (二)、有些路必须一个人走: 必须一个人走的是什么路?

内心的成长、成熟之路; 1、“一个人走”孤独寂寞,更容易审视内心,认清自己。 2、“一个人走”是黑暗中的特立独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一个人走”是潜心钻研,独辟蹊径。 4、一个人走是孤单但不一定孤独。 (三)、需要一个人走,也需要一群人走。 1、精神独立,行动合作 如何让作文更优秀? 1、立意取向:直面生活,思考人生; 深入思考,挖掘本质(民族心理, 历史溯源等); 认识独到,学会辨析概念。(比如孤独与独单) 2、层层深入,思路清晰。

3、语言有张力,有文学味儿。 【佳作赏读】 独自前行 刘湛柯 我们必须独自去面对生活,抵御世俗的功利化对我们心灵的冲击。 席慕蓉说:“在这人世间有些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没错,为了维护我们的精神高贵与圣洁,我们必须独自前行。 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然而社会的进步并非仅仅由物质的繁荣与富足决定,精神的圣洁也应是必不可少的一维。许多人没能独自前行,被时代的潮流裹挟,内心逐渐被功利与物质占据:房子、车子、票子、帽子等不正是这些人心中唯一的追求吗?如果所有人都盲目从众,跟着别人走,不仅自己难有所成,社会的发展也将举步维艰。 即使是有杰出才华的人,不能独自前行,也将难有所成。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自己31岁时就出版了杰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正是他

材料作文讲评 无用与有用(整理精校版)

材料作文讲评无用与有用 作文辅导 0317 19:30 :: 作文讲评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60分) 在我们的学习中,常常听到有用无用之争,无用的不学,有用的就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听到人们对人、事、物有用与无用之争。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呢? 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用处。”庄子说:“懂得没有用处方才能够跟他谈论有用。大地不能不说是既广且大了,人所用的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罢了。既然如此,那么只留下脚踩踏的一小块其余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对人来说还有用吗?”惠子说:“当然没有用处。”庄子说:“如此说来,没有用处的用处也就很明白了。” 庄子又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请联系生活经历或自己体验认识,选择适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一、审题 审材料。材料首先提出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有用无用”之争,暗示涉及范围之广(人、事、物),提醒同学们作文时应联系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然后,一个疑问句,启发同学们思考争论背后的判断标准,亦即现象的实质。引用庄子的语录,是为了启发同学们思想。 联想与思考:1、从材料提供的范围,我们首先想到现实中关于“人”的争论,即对人的才与非才的判断。按照道理讲,人各有才,是才必有其用,正如

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对于社会来讲,应该以多元化眼光来看待人才,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样一种人才观;同时也要营造一个“人尽其才”的环境。但是实际情况是,人们总是用某一种标准来衡量人是否为才,其人才观是狭隘的。这种狭隘的人才观在历史上是特别突出的,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也,科举得中是人才,落第则不是人才,为帝王所用的是人才,流落人间者就不是人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愿仕途经济,那就是“无材补天”;写出冠绝中外旷世奇文的蒲松龄,不能拿着《聊斋志异》去评职称。一部封建史,因为人才观的狭隘单一,埋葬了多少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当今社会在人才观上已有大大的改进,但依然显得十分的狭隘。 人是如此,物、事亦然。所幸的是我们渐渐改变我们的观点,对于物,我们说,世上无废物,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对于事,我们说,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没有无用之事,明代万户想坐火药飞天,看起来是个荒唐事,却载入了人类科学史册。 2、材料的思想启示。材料的功能大致有二:一是提供写作话题,写作范围;二是提供看问题的角度,也即写作思路。此次作文材料就给我们提供了思想。庄子和惠施的对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在判断有用时,往往从我们自身出发,比较单一而狭隘,相比之下,环绕有用的却是无边的大地——世界。无用之用往往是个看不见的存在,只有在缺席的情况下,才让人意识到它的作用。如果就此进一步思考,有用之用仿佛使用价值,无用之用则是价值。我们习惯从使用价值角度判断一切,由此往往遮蔽价值,我们的价值观是残缺而不完整的。 我们可以从时空两个角度考察这一问题。此时有用,彼时或许无用;此地有用,彼处可能无用。反之亦然。 我们中国人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判断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所谓无用之用,对中国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人文学科中的哲学、神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这些养心的东西,它们丰富我们的生活,涵养我们的人格。它们给我们提供人生意义,提供精神支撑,它们使我们情感有所寄托,灵魂有所皈依,精神有了归宿。我们汉语有一个成语叫做“安身立命”,有用之用可以安身,无用之用可以立命。我们看到在古代人类的脸部表情是宁静的,步伐是舒缓的,眼睛是澄澈的,因为他们心中或有一个上帝,或者有一个天理。而现代人为物质主义所裹挟,焦虑、浮躁、忧郁、茫然,他们被哲学家称为“空心人”。

一题多体裁的满分作文讲评

一题多体裁的满分作文讲评

作文参考:一题多体裁的满分作文讲评 【作文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有一则广告词说“尺度把握人生”,意思是无论对己、待人、处事,都应该把握好分寸。当然人生各异,尺度不一,究竟如何把握,并无统一的答案。 请以“尺度”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此题审题没有难度,题引中给我们讲明了写作的主旨:“无论对己、待人、处事,都应该把握好分寸。”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进行写作。 人生,是一门艺术,它最讲究的是对“度” 的把握。尺度把握不准,有时可能会导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结局。但人生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写作时一定要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才能写好作文。如拿人

“喂,儿子啊,有什么事吗?” “妈,我明天就回来了。” “怎么好好地就回来了呢?”王妈不解。 “没,没什么……” 突然想起儿子打工的地方靠广东很近,王妈便问:“是不是你也染上‘非典’”了。 “当……当然没有,只不过是发烧了,好了,明天你到村口接我吧,不要让……让别人知道。” 挂了电话,想起儿子刚才的支支吾吾,又听到了电视里在说“染上‘非典’的主要症状有发烧,无力……”,她一下子呆了。莫非儿子真患上了“非典”,这可怎么办不成呢?脑子里突然想起了村口的那块碑。 碑上刻有“公元227年,大战,村中壮丁都被抓走作战了,都染上了瘟疫,只有一人活了下来,并回到村庄……”

第二天早上,王妈领着村民们在村口等着她的儿子,村口那条河的水静静的流着。 儿子回来了,瘦了。他见到妈,刚要越过那条河。“别过来!”一个喊声让他停住了。 王妈说:“儿啊,你当着大伙的面说清楚,你究竟有没有染上‘非典’?”感觉到儿子的犹豫不定,王妈说:“儿啊,对不起,妈不能让你回来,害了村民。” “妈,求求你了,让我回来吧,我不想一个人死在隔离房里,我死也要死在家里。”儿子跪了不来,这话撕裂了王妈的心和肺,可她不能心软啊。 “儿啊,你看这石碑——”王妈指着石碑。只见石碑上面写道——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并回到了村庄,求村民和他的娘让他回去。村民们犹豫了,便让他进了村庄。没有几日,全村人都染上了瘟疫,相继死去——“儿啊,我不能这样做啊,妈已打了急救电话,马上就会有车来把你带去隔离了,没关系的,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绝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