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祖本纪练习

高祖本纪练习

高祖本纪练习
高祖本纪练习

《高祖本纪》练习

(一)阅读课文九十二至九十五页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事:从事

B.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竟:尽,终了

C.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善:交好

D. 吕公者,好相人好相人:喜欢结交别人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①隆准而龙颜

B. ①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

②黑质而白章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①高祖为亭长

D. ①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②成反复子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3、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①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②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③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④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⑤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⑥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⑥

D. ①③④⑤

4、翻译下列句子。

(1)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译文:

(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译文:

(3)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译文:

(二)阅读课文一百一十三页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体会与现代汉语意思的不同。

(1)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古义今义

(2)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古义今义

(3)会项伯欲活张良古义今义

(4)沛公然其计,从之古义今义

2、翻译下列句子。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译文:

(2)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

译文: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1)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2)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属:交付、委托

B.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东:向东走

C.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趣:通“促”,催促

D.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阴:阴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B.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

C.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D.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沛公得人心和项羽失人心做法的一组是()

A.①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②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

B.①佘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②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C.①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②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

D.①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②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入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对子婴比较宽容大度,与后来项羽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这与他后来自刎乌江,至死不见江东父老是一致

的,都表现了他目光不够远大。

C.从项羽的话语来看,他尊怀王为义帝并且分封土地不是真心,不过他不得不遵从约定,封刘邦于关中为汉王。

D.这两段文字说明了刘邦和项羽得失天下的一个原因:人心向背。其中暗含着对项羽的批评。

(四)阅读课文一百三十一页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带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诸将毋敢隐朕投诸渤海之尾

B 决胜于千里之外戴朱缨宝饰之帽

C 与天下同其利曾益其所不能

D 此其所以失天下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下列带点词语注音、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群臣说服(yue,高兴) 陛下使人(bi,宫殿的台阶)

B.攻城略地(lue,夺取) 运筹帷幄(chou,计策)

C.镇国家(zhen。镇守) 给饷馈(gei,给予)

D.不绝粮道(jue,断绝) 连百万之众(1ian。联合)

3.对刘邦取得天下的原因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不能信任,使用范增是刘邦夺取天下的原因。 B.刘邦能知人善任,正确使用具有不同才能的人。 C.刘邦与人民主共事,能听信采纳列侯、诸将的意见。 D.刘邦赏罚严明,特别重赏作战有功之人。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刘敬者,齐人也。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赢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冒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臣光曰:建信侯谓冒顿残贼,不可以仁义说,而欲与为婚姻,何前后之相违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叙,唯仁义之人为能知之;奈何欲以此服冒顿哉!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资治通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汉兵已逾句注逾:到达B.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妻:以……为妻C.士卒罢于兵罢:通“疲”D.建信侯谓冒顿残贼贼:残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B.①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②秦王恐其破壁。

C.①未可以武服也。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①今乃妄言沮吾军。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刘敬劝说高祖和亲的理由的一组是()

(1)未可以武服也。(2)未可以仁义说也(3)然恐陛下不能为。(4)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5)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6)兵可无战以渐臣也。A.(1)(3)(4)B.(2)(4)(6)C.(2)(3)(5)D.(1)(5)(6)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敬出使匈奴,不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建议伏兵制胜,显示了他不同凡俗的见识。B.高祖不用刘敬之言而致败,后赦免刘敬,斩前使以示自责。

C.刘敬之所以劝高祖采用和亲的手段,是因为当时人心厌战,且冒顿兵精马壮,不能用武力战胜。

D.因为吕后的坚决阻止,鲁元公主才没有和亲嫁给冒顿。

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一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认为刘敬提出和亲计策,同他对冒顿的认识是矛盾的。因为和亲政策能够起作用的前提是冒顿的仁义之心,但这正是他所缺乏的。

B.司马光从历史事实的角度,认为上世帝王对待少数民族总是居高临下,以德怀之的,从没有和亲这种有损尊严的事。

C.司马光认为冒顿连对待亲生的父亲都像对待禽兽一样地杀害,对老丈人不可能讲仁义。D.司马光又认为鲁元公主早已嫁给赵王为妻,不宜为了和亲之事再嫁。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

译:

⑵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

译:

(六)阅读课文一百三十四至一百三十五页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教之歌

B.令儿皆和习之

C.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

D.唯陛下哀怜之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为歌诗曰②道旧故为笑乐③其以沛为朕汤沐邑④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