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文/许泽阳1刘淑艳2

作者简介:刘淑艳(1971.10-),女,蒙古族,辽宁朝阳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许泽阳(1992.6-),女,汉族,黑龙江人,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与区域经济管理。

摘要: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级人才为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本文将民办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放在校企合作视野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该模式的意义及不足,提出校企合作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措施,以此更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1-0216-02

校企合作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改变传统单一校内课堂授课方式,真正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育,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虽然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实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缺乏合理的合作形式与合作经验,导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人才培养效果并不佳。

一、校企合作模式对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实践,所以实践条件是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基础。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上,许多学校之所以选择“空谈”,主要是因为缺乏实训条件和途径。而企业也需要高校提供的技术和人才。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同时满足高校与企业发展过程中各自的内在需求。

首先,企业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提供了相适应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都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企业中生产设备、生产经验等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实习的机会,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的产学研项目能够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促进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效益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高校为企业提供了更多高素质实用型的人才,同时在技术、知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此外,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树立各自良好的形象,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好发展。例如,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与企业可以携手共建大学生创业平台,由企业提供品牌、技术、经验,高校提供店面、人员等,用共建、共管的方式,达到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现合作共赢。

二、当前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不足

从总体上看,当前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依旧处于浅层次水平,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当前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不足有:第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不能够充分领会校企合作的深层次意义,在校企合作活动统筹规划的过程中仅注重短期目标,没有能够从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层面进行思考。以致于在教学计划等方面与校企合作活动不吻合,不能够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作用。第二,对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的激励不足,校企合作模式中一般都比较重视高校自身的发展,而忽视了企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了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动力不足,参与积极性较差。第三,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灵活性与有效性较差,导致高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缺乏长期规划,不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1]。

三、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措施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不同的地区、高校、专业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以下以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例,从校企合作模式出发,对校企合作的开展与深化进行阐述。

1.通过企业的参与实现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

高校培养目标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专业培养方案,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国家通用标准、企业行业转变标准、本校特色作为依据,制定适合本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培养方案[2]。培养方案要对校企合作的相关活动进行统筹与规划,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具备的相关能力要求,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过程中,实现高校课程体系的创新与课程教学目标、大纲、内容的修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高校与企业召开研讨会的方式,企业提出相关的修改意见;另一种是企业直接提供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学校进行审核与修改。

2.以区域经济与行业经济的人才需求现状作为人才培养依据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将为区域经济与行业经济服务作为学校的长期发展战略。在专业开办与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区域经济与行业经济的特点与人才需求现状作为依据,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实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学校应该对当地的相关的产业信息进行充分的调研,为未来的特殊人才培养提供依据,通过对校企合作平台的充分利用,形成本校自身特点鲜明的专业与学科,促进人才的培养。例如,在对当地人才需求现状及高校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某专业为下一步重点发展的特殊专业,并同时申报本专业人才实践基地,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3]。

3.通过校企交流互动机制的创新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应用实践、创新能力是校企合作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决定着校企合作是否能够得到深度的开展。要求高校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了解本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技能与经验。当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经历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通过“教师进入企业,企业骨干进课堂”的机制,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经验;聘请企业中的业务骨干对教师进行培训,丰富教师实践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请业务骨干对学生直接进行授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与有效性。借助校企合作的契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聘请各类创业精英、企业高管、高端业务骨干的人士担任创新创业导师,使高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促进校企产学研合作,迅速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

4.以带薪实习来实现实训基地建设的加强

当前,大部分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已经开始注重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依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学生在实训基地中进行实践活动需要缴纳高额的费用,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学习到的大部分为一些较为基础的技能,不能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高校与企业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实训基地建设的根本目标,通过对实训基地的深化建设与学生带薪实习方式的推广,不断加深学生参与企业前线的深度与力度,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的实习价值得到提高。例如,由政府带头推行学生带薪实习制度,政府与企业共同负担学生实习期间的工资,该制度的推出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对于实习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实习基地的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深化

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应该从人才培养这种最初的方式不断向着产品设计合作等方面不断深入,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4]。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不断充实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力量。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在企业的科研、人才、产品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与企业一起对科研项目与各类技术支持平台等进行申报,促进企业、高校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进一步深化。

(作者单位:1.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2.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2014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编号:LMJK201422)。

(完整word版)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学校的高职教育,实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学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

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半年至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在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和学生管理问题。 (三)见习模式 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四)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及困境分析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及困境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13T15:13:31.6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4期作者:黄楚娜文超 [导读] 民办高校的学生专业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从工作岗位的消耗者变成创造者就显得至关重要。 广东科技学院财经系广东东莞523083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民办高校的学生专业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从工作岗位的消耗者变成创造者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总结当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以及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提供导向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民办高校就业形势 一、当前国内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分析 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的战略需要、是迫切的需要。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指明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人民群众成为岗位的创造者,来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对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认知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当前政府只对一些重点,省市共建等形式办学的高等院校给予支持,对一些民办高校还没有给予相应支持,没有在政策方面,金融等方面提供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扶持。另一方面,政府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从源头上去认知把握它。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它是以创新精神为动机、创新理念为先导。政府没有注意到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个周期很长的过程,因为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为主导的环境下,从小学到高中,学校都是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略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现象已经扎根在人们心中,我们从大学阶段来提倡创新创业教育就显得更加艰难。 虽然国家已经把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上升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很多民办高校还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的产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其使命。比如,在师资的配备上,表现得明显不足,在面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缺失的情况下,很多民办高校就拿校内相近专业的教师充任;更为严重的是,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有些高校甚至会拿辅导员或行政人员给学生授课。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专业训练,他们这群人只能照本宣科的给学生上课,导致上课效果很差,误导学生;还有些民办高校,临时在外面请些所谓的创业成功者给学生授课,由于这些人员不稳定,他们教授的东西就缺乏系统性,很难形成长效机制,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效果不理想。当前民办高校,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科研型的人才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引进这种同时具备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经验双创型师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时具备学者型和企业家素质的教师,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同时具备学术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本身就极为稀缺。 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建议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政府应该相应出台一些政策鼓励民办高校去开展此项教育,可以以资金扶持、奖励扶持机制、组织管理机制、评价监督机制等形式。同时也可以提供创新创业平台给学生,让他们有空间去进行创新创业的学习。其次是政府需要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因为这方面的教育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就要开始熏陶的教育。我们国家在应试教育的长期统治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是在自主创新上,在世界范围来讲是处于相当落后的地位。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是抹杀小孩天生的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只会学习的机器。政府可以营造相应的氛围,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们从小就敢于尝试、敢于失败,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政府也可以把成功的创业人士作为经典例子,尤其是那些创业道路很是崎岖的创业成功人士例子,进行文化宣传,鼓励人们进行创新创业。 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较差,但是他们的思想活跃,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成后,除了拿到文凭之外,还能快速地找到一份工作。基于这一点,他们的培养目标就要区分于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培养成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向就要突出实践,创业、教学相结合。另外,民办高校很多是地方的高校,不同的地方在发展方向上就会有偏差,比如在东莞偏重于制造业,而深圳却以高新技术为主。所以地方政府要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结合起来。只有培养公司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最后,我们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时候,要有针对性,也就说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把类别分好了,学校在培养的时候就可有的放矢,侧重点就会突出,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民办高校还需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除了我们所说的专业素质之外,还包括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因为这些素质是构成创业素质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何昀徐慧茗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1),15-18。 [2]林宪平周红梅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J].教育与培训,2018,(2),182-183。 [3]郑瑞伦翟晓川唐靖云秦忠兰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37,(9),142-147。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实施方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实施方案(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创建创业型大学,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某某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第一家高职院校,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高职建设以来,学校秉承?尚德蕴能,日精日新?的校训,按照?创高职名校,施优教于民?的目标愿景,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主动适应、合作共赢?的办学理念,较早的完成了外延发展,率先在全省、全国确立了优先地位。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2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重点支持建设的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2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院校行列,2015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示范院校验收。为了更好地贯彻人社部和教育部推出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创新就业理念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品质,创业精神等综合素质。2014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同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探索,

2016年学校明确提出了?创建创业型大学?战略规划与目标?。 为进一步发挥大学创业孵化基地在创业人才培养、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以及某某省的统一部署,整合校内资源,建立了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期形成辐射整个济南东部大学城的开放式多功能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基本情况 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创业孵化基地)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整合校内资源建设而成,由学校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具体的协调和管理。创业孵化基地是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以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核心目标,以教师指导,专业引领,市场化运作为主要特点,以搭建融政策理论研讨、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为主要形式。学生创业专用场地共有生产经营面积11000多平米,孵化基地至今孵化创业项目以及入住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电商创业平台

大学生电商创业平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并强调“促进 以创业带动就业”。报告提出“在坚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同时,完 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 为创业者”。该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带来契机。“自主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者的内涵“创业者”就是自主创业的人在追求个人富足和自身价值实现的同时,创造社会财富和吸纳劳动力,切实为 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群体。大学生创业者的内 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大学生创业者是创新者。创业者是创新者,要具有创新的思维 和能力。他们在创建企业、部署新战略、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引进新技术和运用新资源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活动。 2.大学生创业者是实践者和宣传者。创业是创建或运营经济实体,故而具有实践性。生产对象无论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还是无形的精神 产品,都应该满足社会和人的某 些需求,否则创业毫无意义。而创业过程是生产实践活动和宣传 活动的统一体,因此创业者也成为了实践者和宣传者。 .。创业者通常从,会参与到生产实践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同,就要通过诚实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阻力 大学生创业形势可观,他们在良好政策的支持下,怀着满腔的热情开始创业之路。但是由于大学生是刚刚走出校门的社会群体,社会经 验不够丰富,抗压能力和现实的创业条件还存在局限,因而种种阻力 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绊脚石。

1.创业状态的缺失。大学生刚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无论在环境上还是个人心态上,他们都没有把自己完全彻底的融入社会。在很多问题上还停留在校园的学习生活状态。 2.心浮气燥。不少大学生带着美好的憧憬开始他的创业之路,却没有考虑创业的艰辛,急功近利的情绪严重,一旦遇到困难,就无法面对与解决甚至打退堂鼓,最后以创业失败告终。 3.缺乏经验。大学生在学校学到很多知识,诸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宣传等等。但怎样把理论灵活合理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容易。往往经验是在不断的挫折失败中总结出来的。 4.风险意识不够。大学生创业者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无论做什么都充满激情和美好愿望。但任何事情都存在风险,没有进行深入完备的调查研究,拿来就做,结果很有可能事与愿违。 5.资金缺乏。在中国普通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已经不容易了,对于为孩子提供创业资金是无能为力的。尽管现在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有一些优惠政策,但通过贷款或从合作投资人那里得到的资金造 成的心理压力更大。 四、电子商务为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实现创造条件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加之大学生创业者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他们面对创业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他们茫然无助的处境,我们必须为他们找到了一条解决的途径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去更好面对 社会。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在成熟的网络环境下发展迅速,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平台。 1.低成本。网上经营与传统经营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是节约了租店铺的成本。只要拥有电脑和网络环境就可以网上开店了。每月除 了电脑用电和网络费用,几乎不需要开店成本。而且大多数的创业者可以在接到订单后进货和发货,这样就不用担心货物积压,避免了商 品滞销而导致压货。可见,电子商务的首要特性将创业者的投资成本降到了最低。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分析 【摘要】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切实做好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众多高校当务之急,不仅可以有效地减缓当前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压力,还可以为社会输送一批真正高端创新型人才。现如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诸如创新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的相关实践活动等。高等院校应当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方面入手,结合这种新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该课程教学体系,为国家培育新型创新型人才。接下来本文将从培育方法策略入手展开分析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前言: 社会高速发展,随着高等院校持续扩招和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诸多社会问题就伴随着大学生的数量的增加而出现,例如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是当下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鼓励促进大学生创业并且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就是一个有效途径。而光鼓励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各个高校应当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下功夫,将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机融合,构建完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地充实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

备力量,为国家输送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就目前各大高校有关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安排来说,大多数以必修或者选修的模式归结到课程体系中,另外也不乏校内学生自主创建的有关创业创新的协会或者组织等,这些协会组织通常通过举办比赛等相关活动来培养在校学生的 创新创业能力。再者,校外也有关专门的培训机构,设置了专门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教育。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发现,国内已经初步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但是国内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有诸多不足之处,就像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主要还是集中在实际操作和技能的培训上,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却是忽视了当今社会相对重视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这是许多高校在专业理论与技能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间权衡的脱节之处,导致了诸多大学生只空有一套理论却不能实践运用的现状。近年来虽有些高校在实践环节也开始重视起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究其根本还是远远不够的,不没能取得较大的突破。高校一般都是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或者设置实践教学等来强化该能力的,并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依旧还是实验、实习等老一套方法,课程时间设计也就在一两个学期,然而对于这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我院的高职教育,实现我院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有关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院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2、见习模式

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3、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在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和学生管理问题。 4、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资源,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 5、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我院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

构建三个模块,大力推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三个模块,大力推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民办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有效措 施。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构建三个模块,探索大学生创业方式和途径,推进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进程。 标签:创新创业教育民办高校 一、21世纪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创业教育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新的教育思路,最初源于美国,现已在全球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 世纪的现代人应有三本“护照” :一是文凭类“教育护照” ;二是技术类“职业资格认证护照” ;三是创业知识和技能类的“创业护照”。 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早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领域。1996年我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强调了这一思想:“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李克强总理最早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随着创业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日益凸显,21世纪便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二、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民办高校的就业进程 据统计,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人,为历年最多,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民办高校更是如此,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出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領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由此可见,我国对高校推行创业教育提出了要求,制定了目标,对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方面给予支持、保障和高度关注。 民办高校均属地方性学校,专业门类多以应用型、职业型为主,其创新创业教育更加侧重技巧与实践,与专业结合更紧密,因此民办高校具有开展创新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主题,知识的生产、创新的根本靠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如何提高作为人才主力军一一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成了教育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在教育过程中,避免陷入误区,真正找到确实可行的办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主题,其实质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项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双创的国家战略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实现这一战略,既有其参与的必要性,也有其参与的重要性和优势。国家人事部预测“十三五”期间,每年需要在城镇安排的就业人数大约2500万,其中约1000万是登记失业人数,1500万左右则是以高校的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人员和军队转业人员。仅2015年的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为749万,达到了1500万的半数之多。不难看出,一方面,大学生确实是就业群体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显然会对社会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因其素质高、

专业化程度高,具有创新创业的内在潜能,通过大学生群体的双创行为,既可以缓解国家就业的压力,也可以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动力。仅以2015年7月的数据就可以看到,全国大学生创业及参与创业的有42.3万人,比2014年增加6.8%。目前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业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创业体系,全面提高民族的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对他们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势在必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高等学校采取的各种教育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终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活动。但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存在以下问题: 一、没有厘清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调查发现,有些高校,领导讲起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来,往往是头头是道。理论全搬照抄别校的,有的甚至把国外理论翻译过来,作为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殊不知,任何理论都需要丰富的实践来检验和支撑;没有生动的实践,再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本文以“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为篇名,时间不限,展开文献计量的检索工作。结果发现关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虽然有限,但近几年来快速增长,研究的主力军来自民办高校,研究热点集中在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模式等方面。 【關键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一、引言 创新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创新是创新创业的特质,创业是创新创业的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常被誉为“双创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本文所指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在内。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尤其困难,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在此背景下,民办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及其研究是适应时代的迫切要求。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以“创新创业教育”“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为篇名,时间不限,条件选择“精确”,展开文献的检索工作,得到相关文献75 篇,剔除重复文献,剩余74篇。导出所有文献的题录信息,利用Excel 软件对历年发文量进行统计,利用文献题录分析软件对作者的发文频次、作者单位、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 1.文献基本情况分析:所得的75篇文献中,核心期刊来源6篇,CSSCI来源期刊2篇,硕士论文一篇。总体上看,文献数量较少,来自核心期刊和C刊的更少。与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总量相比,关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还微不足道。这说明对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还较薄弱。 74篇文献中的38篇有基金支持,有基金支持的文献数量占总文献数量的51%。说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政府和学校的重视。 本次研究首先对纳入分析的74篇期刊文献进行了基于文献刊载量随年份变

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中心

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项目策划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工作,进一步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新途径,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我校与河北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下称“基地”)。为了推动“基地”的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1.项目背景 国家政策 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意见》指出,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问题导向、创新模式的原则,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双创示范基地,扶持一批双创支撑平台,突破一批阻碍双创发展的政策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 《意见》强调,要支持双创示范基地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在拓宽市场主体发展空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促进创业创新人才流动、加强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激发体制活力和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 社会环境 大学生就业难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

水平,是劳动力市场的优势群体。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招聘大学生,既要看毕业学校,还要看大学生实践经验,而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成为用人单位选贤任能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如此的压力之下,具有实践经验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也成为现在很多院校需要的考虑的问题。 2.项目意义 校企合作是学校教学与企业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探索校企合作、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培养造就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开展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精诚合作、互惠双赢、共同发展”为原则的深度合作。 学校 “基地”项目建设,可以推动在校大学生的实践工作,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激发大学生认真学习,实践成才的热情。校企合作共建“基地”,为创新教育及实用化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尽早地认识企业文化,实现对口产业所需人才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企业 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校企合作内容包括学校协助企业将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教学大纲对接,也鼓励企业将员工培训委托学校进行,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 企业根据项目运营的需要,将项目拆分交给公司研发人员和在校学生,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的研发中来,可以减少项目开发的成本,在项目的后期宣传与推广

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高〔2017〕573号

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高〔2017〕573号 2017-07-11 11:15:53 【浏览字号:大中小】来源:教育厅办公室 分享到 河南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59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我厅制订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河南省教育厅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河南省教育厅 2017年7月4日附件 河南省教育厅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59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结合我省高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汇聚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学校各方资源,形成培养合力,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富民强省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支撑。 二、改革目标 “十三五”期间,面向全省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先进经验,建设、认定一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高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载体,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最新文档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 一.前言 目前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而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加强对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这造成我国劳动力就业前景不好。同时,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数处于饱和状态,毕业生面临毕业时会有很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前景的惨淡推进了大学生创业,而这种新型的就业模式为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大学生无法就业的问题。在社会和民众的支持下,国家开始以“创业创新”为改革主题鼓励民众创业,提高经济发展,改革大纲中提到大学生为主要培养的创业对象,学校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不仅在社会上推出了许多国家扶持创业的政策,大部分高校也设立了创新创业中心以及一系列创新创业项目,从行动上鼓励学生多创业。这些政策也引起了教育界对学生的就业前景的思考,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通过有用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 二.实验调查 2.1实验对象和方法 以在校的大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利用网络平台制定了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大学生平台向各大高校的大学生推广问卷,积极邀请他们填写问卷。根据网络问卷推广范围广、份数多,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较高。 2.2数据分析 通过问卷软件数据的汇总和整理,我们从问卷中随机抽取了四百份问卷样本,男女比例接近1:1,样本的对象年级为大一到大四,大三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最大。样本的对象涉及专业较多,大致为理工类和艺术类。大学生对于问卷中”你在生活中会参加创新类的活动吗?”“你如何看待创新活动?”等问题时,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显示学生对创新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性,在课余时会合适选择参加学校内开展的一些创新活动,但是除学校开展的创新活动,学生大凡不会主动开展创新行为以及相应的活动。数据显示还是有少部分学生喜欢在生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 导读:范文校企合作方案 【篇一:校企合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和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为指针,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为紧密结合点,积极探索开展学校与企业间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性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 二、合作内容 1、学生校外实习:与企业签定学生校外实习协议,企业接受学校一定数量、专业对口的学生实习,学生实习结束毕业时,企业可优先选择录用学生,补充企业的生产一线人员。

2、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合作企业需培训在职职工时,学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企业培训在职职工,帮助企业提高职工素质。培训专业、培训目标由企业确定,培训计划和内容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培训师资由学校安排或企业委派,教材由学校提供。具体可签培训协议。 3、教师实践: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实践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利用假期进行。实践教师填写企业实践登记表,登记内容应包含实践内容、实践期限、实践企业评价、学校意见等,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培养、提高。 4、学校积极与企业联系,由企业每年适当安排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专家到学校任课,指导充实专业课教学,弥补师资的不足。 5、学校与企业共同成立教学咨询委员会,企业委派技术专家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参加,学校有关校领导、部门负责人或专业课教师参加,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为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安置等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6、加强校企交流,通过联谊活动、校企互访、联办文体比赛、工学技术比武等,增进双方感情,密切校企关系,促进教学教研和学

浅谈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

浅谈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正处在发展阶段,整个教育配套工作也在逐渐完成的过程中,但总体创新创业人数较少、成功率低都是现实存在情况,需要尽快想办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三表本科教育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中就需要更多的投入、更多的研究、更多的实践。 标签: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投入研究实践 一、民办教育创新创业工作现状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对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紧迫需要。现代化国家的很重要的环节便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这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民办院校底蕴浅、根基薄,要想实现这个过程,便需要是创新创业精神教育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本届领导人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指示,给我国高校教育工作打开了一条希望之路。也为高校此项工作的开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尤其是对民办高校在职业教育领域提出的殷切期望,更加增添了信心。 最后,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思想的转变、制度的建设以及相应软硬件的配套工作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应该理性的认识到大学生毕業生目前创业成功率低的客观现实,尤其是民办本科高校,这些问题会更加的严峻,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弱,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眼界的拓展等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因地制宜开展的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开展好创新创业的工作。 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1.应加大对创新创业工作的研究力度。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问题,并就问题存在的原因展开相应的分析研究,这就需要民办高校针对三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细致深入的调研工作,要确保系统性、时效性。这样才能够使建立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2.应着力寻求可提供的帮助团体。一个好汉三个帮,除了老师们内部组建专家团队外,还需辅助紧随社会脉搏的组织结构,比如企业,他们是能够时时感应市场变化的社会团体,比高校反应更快,也就更有发言权。力争构建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建立长期或者定向合作,才能确保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民办高校的学生视野真正打开,形成有效认知。 3.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应制度。想要走得稳必须立得住,依法治国是科学,那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也需要科学的制度作为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

大学生创业在线教育平台

#宽学网#大学生在线教育创业平台 一、开发背景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由于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和足够、持续的资金支持,真正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寥寥无几。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创业的成功率不足1%,大学生创业形势让人不容乐观。 那么有没有一种项目,或是一种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呢?做到大学生创业0门槛呢?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及大学生创业日益艰难的大背景下,宽学网经过两年的精心策划与研发,为大学生创业者量身打造了“大学生在线教育创业平台”,旨在帮助大学生改变“就业难,创业难”的窘境,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 二、功能说明 大学生在线教育创业平台,是帮助大学生搭建个人品牌网校的平台,实现大学生在线创业。 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在线教育创业平台,可以快速创建具有个性化品牌网校,创建的网校具有教学管理、运营管理、培训资源管理,品牌推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管理系统。这套系统扫除了大学生在线教育创业技术上的限制与瓶颈,资金上的约束,降低了创业的门槛,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①教学管理

●教学过程管理:网校网络教室具有互动功能,通过举手发言,或是文字互动,增强学员的在线学习氛 围。 ●课程评价:发布的课程,学员学完后,可以自由地对老师的课程进行打分,并做出评价,大学生创业 者可以以此对师资、课程安排、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与改进。 ②培训资源管理 ●课程体系化管理:开设的课程,一般都是以体系化进行设计与包装,保证学员学习的系统性、完整性; ●课程分类化管理:签约的讲师,各有所长,发布课程时,可以创建分类词条,系统可以自动对课程进 行归类,便于学员筛选、查找; ●资料共享式管理:为了辅助在线课程的学习与理解,讲师或是学员可以上传课程资料,加以共享,加 深学员对课件的理解。 ③运营管理 ●师资管理:创业者可以通过网校发展签约讲师,签约成功后,可将老师纳入师资库,培养、打造出自 己的一流师资团队,网校会对师资库进行系统性的管理,便于创业者制定教学计划。 ●学员管理:网校发布的公开课、辅导班,后台会自动记录学员的学习人数、学习动态,付费情况,便 于创业者对学员进行跟踪、评估。 ●交易统计:网校后台有交易统计功能,可以看到账单明细,学员的交易情况一目了然。 ●站内互动:网校的个人中心,学员可以发起话题,与老师、好友进行互动,也可以关注对方,发送私 信,以此增强用户的粘性。 ④品牌推广 ●借助“大学生在线教育创业平台”进行营销; ●借助免费公开课进行营销; ●借助微营销; ●借助任务驱动营销; A.邀请好友:邀请三位好友注册,好友验证邮箱后,即可免费学习辅导班课程; B.名词视频解释:从词条库中选择一个进行名词解释,视频录播,由班导审批通过后,即可免费学习该课程;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的政策解析(深度解读)

【网站点评】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政策解读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度成为 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突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大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我们先了解一下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大学生就业 难问题高校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解析。 【背景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定位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存在大 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就是就业、考研、出国等这一教育观念,严重忽视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和创业教育,导致当今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严重不足。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等飞速发展,正在日益深刻 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科学技术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经济全球化和社会 的各种变革。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契机。 经济和社会环境得到优化,创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创业空间更加广阔,创业教育纳 入教育体系。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更多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和张扬个性的要求将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提 供了可能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1、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世 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和发达国家在诸多方面的差距已越来越小,这和我国对发达国家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吸收是分不开的。但我们要进一步赶超发达国家,则不能一味地学习、吸收、引进,而要更多地依靠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我国党和政府已充分认 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并把它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只有从教育方面不断重视起创新,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才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 家的发展方向。 2、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需要 我们力图通过各门课的教学来提高和增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创新性、实践性,但却没有开 设专门的课程来系统地加以培养和强化,这是不够的。和中小学生不一样,大学生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学校、家庭、政府等多方面的重视。开 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和教育可以以创业促就业,减轻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的压力。当然,并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要去创办自己的企业,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他 们更好地就业,可以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和思维 我国近年开展各类科技竞赛、创业设计大赛、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但是这种方式的刺激,往往是以短期收益为结果,竞赛和活动结束之后,学生获得了奖励,老师取得了荣誉,在后续的过程中很少有继续深入实践的,多数团队就此终止研究,同时指导教师也转向其他方面的科研中。由此可见,以科技竞赛带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虽然有助于 调动老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缺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短期行为严重,严重忽视了大学生创新观念、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其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