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视学生情感发展,促进学生个性成长论文

重视学生情感发展,促进学生个性成长论文

重视学生情感发展,促进学生个性成长论文
重视学生情感发展,促进学生个性成长论文

重视学生情感发展,促进学生个性成长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语文教学中,应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情感,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一、在挖掘教材之美中丰富学生内心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词歌谣、童话、小说、故事、散文等等,都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的内容,都包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人物或动物(拟人化)形象、高尚情感、节奏韵律、巧妙情节、深邃意境等都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1、欣赏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美

方方正正的汉字,本身就是美的载体,通过学习生字,学生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如汉字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诗歌、散文、小说等许多作品文字简洁、语言优美。这些都给人以极大的美感。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代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作,在教学这些作品时,我能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美,把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体会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描述大自然的,例如《夕阳真美》描

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摘要】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是特殊群体和环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素质各异、心态各异,给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那么,如何启发这些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动能,鼓励他们个性的发展是我们职教教师现在面临的迫切问题。这就要求职教教师一方面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学生个性发展 当前,随着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但是,他们又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那么,如何启发这些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动能,鼓励他们个性的发展是我们现在面临的迫切问题。 学习是学生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职校生的身心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职校教育阶段是职校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而目前,中等职校生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第

一,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第二,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职校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第三,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第四,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第五,.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所以职教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真地、细心地去挖掘其中的原因,寻找欠缺,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改进教育方式,以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教育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实,应试教育中的“差生”绝大部分不仅与其他同学无差异,甚至还可能具备更多尚未被发掘的潜能。教师要正视、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1.根据学生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 我国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一幅名为《教育》的漫画,画面上是一个身着围裙的作坊工人在案板上用模子做泥人,已经做好的一大堆泥人都是面貌相同的死板的土偶,且千偶一面,毫无生气。画中含蓄而意味深长地指出:蔑视、束缚个性的专制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只能培养出一群没有趣味、没有活力、没有特色、机械呆板的“泥人”式的学生。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因为同一年龄段或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个性化”,并根据这一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与教学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教学准备要充分,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学导教,以教促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得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平等地享受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2.根据学生差异组织课堂教学 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传统教学中那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了对学生的共同要求,而抹杀了学生的差异性,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学家们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等都了如指掌,并据此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也常有不同的回答。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不能固守“师道尊严”,高高在上,应当与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其次,要认同学生的各种想法,不能随便或过早作出结论。认识和理解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允许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问题,用自己的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有的方法在教师看来是最好的,但不同的学生却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适

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沟林区九年制学校是地处大山深处的一所小学,近几年,大沟林区九年制学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支持和领导下,围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题,以教学科研和课程改革为中心,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新课改的春风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希望。良好的教育环境又给我们创造了培养沃土,那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呢? 第一、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 要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就需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教师讲解敢于质疑和发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和发问,或故露破绽,或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没有任何束缚和压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进而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多说,善于思考问题。教师通过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经常引证和发挥由学生提出的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创意和设想给予足够的关注、认同甚至欣赏,不轻易的否定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时,不以教师的权威压服学生。不论学生的问题多么幼稚,见解多么荒唐,教师都应当理性地、心平气和地对待,将之作为重要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和有主见地思考,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比如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很多多音字,有时候在不同情境、语句中,让学生自己分辨,或者老师故意出错,让学生判断正误,这样他们的记忆才会更深刻。 第二、尊重学生个性,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多研究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教师则要想方设

学生个性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学生个性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我在学校里总会发现几个初三孩子,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打、骂、欺负同学,甚至无缘无故的就去打同学在我的音乐课上。以前我上课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没有太大的改变。通过观察了解才明白孩子具有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品德问题,还有其心理问题。如何对这些孩子的打人行为改进呢?通过思考、实践,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案例介绍: 初三四班有一个学生,叫诸宇豪,初一就和我认识,后来休学了一年,初三刚转来第一天就有人频频来报告: “老师某某人喜欢捉弄人。”问他们原因,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玩玩就打了,于是我就找他教育了一番,可是接下来每节课都是这样,难道是他就是有这个爱好?喜欢打人?怎么办呢?于是我找到了他的父母,了解一些情况令我惊讶的是,他父母告诉我: “老师,孩子不乖,你打好了,他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打。”看着他们,我想孩子喜好打人的毛病要改掉,还要连同他的父母的这种错误的想法一起改掉。其实这个孩子一点也不笨,脑子还挺聪明的,喜欢参与公共活动,很希望表现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有很强的表现欲。就是喜欢去惹别人,于是我的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他这毛病。 二、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诸宇豪同学有喜好惹人的坏习惯,只要他有空,他就会找任何理由,任何方法,随时随地惹别人,我想: 或许他有一点攻击性的行为。所谓攻击性行为就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于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常表现为: (一)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这类孩子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事事好与人争第一,一旦同学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他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与人争执、打斗,发泄内心的不满。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一位教育专家讲到“世上没有任何两粒沙子是一样的,也没有任何两粒相同的树叶。”这句话真是恰到好处地证明了我们每一个学生,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千差万别的。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偏远民族学校因为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学生的差异更是严重。这就给我们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就是说我们在如此众多的孩子当中,又面对着如此大的差异,如何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我想这是当前在我们每一个老师面前摆的一个很严峻的话题。但是经过对课题的学习,专家从各方面阐述了,我们的学生差异虽然很大,但是这种差异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即理解到的是孩子智力上是有差异的;孩子认知风格或者说学习风格也是有差异的;每个孩子学习动机是不一样的;专家使用了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实行分析,我认真地学习之后我想对于我今后的教育、教学都会提供很大的协助。为此,我就自己今后将如何注重孩子个体的发展,不让自己在成为故事中愚蠢的马夫。 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像我们偏远山区的城镇小学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是存有着较大的差异的。原因就是留守儿童较多,因为监护人教育观点、知识水平与教育方法等存有的缺陷,以及“留守儿童”精神缺乏依托,生活单调,接受不良影响的机率大大高于正常家庭儿童,加之父母不能足额或按时提供生活、学习费用等因素,“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出现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突出,“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堪忧。这对于我们当地的教师来说责任更重大。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让每个孩子都在学校享受到家的温暖,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 一、深入了解,合理分层。 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在做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 三个组。A组为优生,B组为中等生,C组为后进生。考虑到C组学生各方面水平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组同学坐在中间,与A组同桌,这样有利于A组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组学生,使C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协助。但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重学生的发展变化,进步了的学生,我们就要即时对分层的情况实行调整,满足他们的上进心,便于他们能更好地发展。 二、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促动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准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分层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策略,对不同水准、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学目标的实现,总是要依靠一定的教学方法。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即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对A组学生与B组学生是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完成每节课所规定的任务。对C组学生是以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启发诱导,必要的讲解,学习新知,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前者是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指导时采取引导着走,放开走的方法。后者则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指导时可采取领着走,扶着走的办法,从而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贯穿课堂始终。 分层设计课堂提问,为了保证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机会均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上、中、下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C组学生;中档题则面向B组学生;难度大的问题,

尊重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 摘要: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充满个性的学生,有的在学习上特别优秀,有的在行为表现方面做的很好,还有的顽皮活泼,但不管是哪种学生他都希望自己的个性能够得到尊重。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在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在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在对于人的教育问题上,由于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拥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时首先要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多方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老师应深入学生的生活,不仅要了解学生学习上的情况,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只有到了这些,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才能对症下药。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平共处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允许学生和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桃子,即通过思考解答问题有新收获,有所提高。为使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提得当,我做到摸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使得自己能正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使自己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条合适的学习路径,不致于使低层学生因台阶过陡而滋生惧怕心理甚至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致于使高层学生因学习台阶过缓而滋生骄傲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

小学数学论文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让评价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论文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让评价真正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对小学生数学素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显然,传统评价学生数学素质的测验方式,已在许多方面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目的以及数学教育的特点。基于现代教育理论,评价方式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下面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和做法。 一评价的内涵和作用 评价就是主体根据一定的目标(含指标和标准),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客体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评价原指评论货物的价格,之后广泛用于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以下简称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方法。 评价应起到以下几点作用:一是能反映出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二是能准确判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教程。三是能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四是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促进学生的发展”应作为评价的最终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及心理学发展成果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要用开放、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舞台。基于这些理论,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并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将其优势充分发挥;要重视对学生建构知识时采用的策略或评价的方法,把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采用师生、生生及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而上述种种评价方式或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最终目标。 三对当前数学评价的一些看法 课程改革到现在,各学校在评价方法上采取了许多新措

小学生认知及个性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认知及个性发展的特点 认知:感知觉、思维、记忆个性: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克制)人格及情绪发展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或智慧方面的心理过程。简言之,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一般认为,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想象、创造、问题解决,有人把学习、记忆、语言也包括在内。认知能力是指认知的水平而言,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就是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 1、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3、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4、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5、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个性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也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约四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小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 自我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自尊。自尊高的小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相反,自尊低的小学生往往自暴自弃。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第三,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是,直到小学高年级,能进行抽象性评价(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等)和内心世界的评价(如表里如一、谦虚、热情、诚实等)的学生仍然不多。 第四,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心理上的个别差异而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学家们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先生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孔子一生的教学实践都贯穿着“因材施教”这个教学原则。先天禀赋、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学生不一样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需求,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来自教师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的关怀与照顾,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缺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育 世界各国一直在探讨个性差异和个别施教的问题。随着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尤其是电化教学的开展,一方面教学摆脱了课堂空间的限制,对象在扩大;另一方面在一般教学中如何适应个别差异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研究因材施教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因材施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从而达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要求,而有一部分较突出的孩子,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孩子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然而,确实有一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跟不上教学大纲的进度,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在教学中除了要照顾大多数学生以外,还应非常重视观察和研究学困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原因,并加以校正。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中,不同类型,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能灵活的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 “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这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班级管理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班级管理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师,需要遵循学生心理成长规律,把握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在集体的交往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个性全面和发展的教育思想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在品行上以及同它们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不平均的发展形成了学生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帮助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和多样的形式来树立体验成功的积极心态、具备乐观向上精神、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拥有稳定的情绪,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在班级管理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教育,效果显著,值得研讨与探索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加强明理自觉性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第一期成长变化中,女生的生理变化现象成了一部分男生关注的焦点。何同学阅读过一些青春期常识书籍,特别喜欢在女生面前谈论成熟、月经一类的话题,女生对他反感极了。我观察到他是一位爱动脑筋的人,上课抢着发言,收作业本的积极性高,未来的理想是长大后像父亲那样做一名工程师。他爱踢足球,喜欢当班干,但他总认为老师偏心好同学,脾气暴躁的他因此常找人打架,这孩子平时老敞着上衣,挽着裤腿,双脚时常寻找地上的石头作射球表演,并因此打碎了教室玻璃。我没有直接责备他

的无理与鲁莽,而是采用人人抓阄当班干的方式让他成为英语科代表,我和他共同组织同学们开展英语小对话活动,帮助他在同学们面前树立威信。班上组建冬锻跳长绳小队时请他当小队长,师生共同刻苦训练,在学校冬锻运动会上夺得第一名;美术老师发现他有一定的绘画技巧,我就动员他报名参加了绘画竞赛;体育老师成立校足球队,他和班上另五名男生成了主力队员,于暑假中参加柳州市小学生足球赛获得第三名。诸多的活动使他眼界开阔,心情开朗,与女生交谈时已意识到要选择文明有趣的话题,变得关心集体、注意仪表了。二、促进学生积极交往,增强激情感染力子骏同学不喜好读书写作业,犟脾气的他从小不服家长、老师的管教,讨厌与女生同桌,常跟男生呕气,在同伴交往中困难重重。他渴望结交好朋友、好同学,但他自控能力差,上课自言自语的毛病影响同学听课;课间游戏时他又吃不得半点亏,谁也不愿跟他玩。他有学习能力,高兴时可以做得较好,烦恼时就与家长、老师顶嘴,迷上电子游戏后就不按时回家,我担心他的安全,他却满不在乎地告诉我无所谓死。从此,我与他母亲的交谈中多了一份对他生命的牵挂。他的特点是爱种植,会摆弄家中电器,对航模赛车情有独钟,自己在校外与低年级同学组成了一个航模赛车队,自封队长。我力荐他参加学校航模科技小组,到处为他打听航赛消息,在指导老师和参赛队友的协助下,他在比赛中获得市级少年火箭航模赛第一名、区级宇宙航模车赛第五名。他的科技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可,他不负众望,在暑假时参加中学生区级航模赛又获得第一名

浅谈学生的个性发展

浅谈学生的个性发展 发表时间:2017-09-11T11:58:40.660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作者:王娟[导读] 爱学生不仅是爱他们的优点,更可贵的是要爱他们的缺点。 宁夏永宁县第一小学750100 使学生全面发展,就要求教师关爱每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给能力弱的学生动手的机会,又怕学生在课堂上耽误时间,没有效果,提出的问题让人尴尬,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其实,这种做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个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成长,与家长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的认识与教育行为都至关重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个性差异,真正使学生在学校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爱学生不仅是爱他们的优点,更可贵的是要爱他们的缺点。家长也应该正确把握孩子的这种心理。 当然,孩子身上出现的缺点,都是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也是可以矫正的可爱的缺点。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个性发展的核心,即是个人的创造精神,创造精神是人最大的追求和探索。“鼓励了这种自主便鼓励了个性的发展,抑制了这种自主就阻碍了个性的发展。” 一、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去做 刚入学的孩子可朔性最强,最容易教育,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凡事都要看一看、做一做,他们对教师所做的事,常常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看见老师扫地,就去拿拖布;看见老师擦桌子,也拿抹布到处乱擦,明明还不会干活,却偏偏要自己来尝试做,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孩子独立意识发展的具体表现。但由于孩子平时家长包办多,不多做,动作还不协调,因此常常会弄脏了衣服、损坏了东西,这是孩子成长必然经历的过程,对此,家长要有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否则错过了这个时机,等孩子的依赖性形成后再想补救,那就十分困难了。家长和老师还可以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二、在认识上积极引导,表扬鼓励去做 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要从学生的独立性方面进行引导,学生的独立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也不是孩子学会独立地做几件事就意味孩子具有独立性。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转化的过程,它需要对孩子进行反复的强化和持之以恒的引导。因此,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独立技能、或表现出一些独立行为之后,一定要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督促孩子不断坚持、反复练习,最后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并且学会想办法积极克服挫折、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 三、在实践中要提供机会,大胆放手去做 孩子的能力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和实践中获得发展的,没有锻炼的机会,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也就无从说起。因此,先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孩子去做那些应该做并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洗洗袜子,收拾房间等,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只要孩子想做,愿意做,就要大胆放手让他去做。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 四、在方法上正面引导,督促孩子坚持去做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能急于求成,要讲究方法。孩子一开始都是当作“玩”来对待,教师、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玩乐活动中提高独立能力。当孩子犯“错误”时,一定要宽容对待,不要批评指责,不要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你怎么那么笨!”“到一边去,别捣乱。”要正面引导,以免打击孩子尝试独立的积极性,当孩子表现出独立的愿望或做事情有一点进步时,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为孩子树立自信心,并愿意继续去做,促使孩子进一步做出努力。比如:我班有一个女学生,胆子特小,总担心自己做不好,做题总是观望别人,不敢写。我说:“写呀!”她说:“我怕写错你批评我,在家做事妈妈总大声骂我、说我笨从不表扬我。”我说:“没事,孩子,怎么想就怎么做。” 五、在家庭和学校,携手共同教育 现在独生子女多,家庭娇生惯养,许多家长一面对孩子的生活全部包揽,不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一面又总是抱怨孩子的依赖性太强,独立性太差,怕孩子长大后不能面对竞争激烈的未来社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基本土壤,家长则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在孩子个性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应教育孩子克服依赖思想,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只有当孩子充分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会激发他们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若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孩子就会在挫折情境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战胜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契机随处可见,关键在于要有效把握,使孩子在循序渐进中能力不断提高,独立性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和发展智力。 总之,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应该是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因而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适应其能力水平和社会需求,充分发展其个性,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和储备高素质人才资源。

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读《让个性挥洒体育课堂》有感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天台小学彭波 在《江西教育》上,我曾看到一篇这样的文章——《让个性挥洒体育课堂》。我被“个性”两个字触动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个性,正是当前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古代,我们的文学教父孔子也曾系统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著名论断,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习借鉴其教育思想。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倡导乐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教育目标。 一、尊重个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我国当今忽视民族文化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对于知识与能力,还存在没有处理好正确关系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素质都得到提高。不少学生在老师心目当中只是一个名字或一张相片,至于学生的个性则茫然不知所云,在此基础上,再说以生为本也只是妄谈,而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更是痴人说梦。有的学校只注重知识,认为只要把知识单一地传给学生即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把知识看作是僵死的东西,学生死记硬背,学习知识视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学生最终成为“书呆子”。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甚至还上演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教育悲剧。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科学教学中应注重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笔者在参加2014年南京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准备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气温有多高》,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之上,我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以下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选自科学三年级下册《关心天气》单元的内容,本课是这一单元第一个指导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的实践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测量气温的高低,分析处理数据,敢于就数据中的情况与他人交流意见,并能体会标准化测量的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对天气预报比较熟悉,会从中获取相关信息,但对气温值如何获取充满着好奇。学生在学习中初次接触温度表,对温度表的使用并不清楚,本课第一次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且通过数据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设计理念 从学生科学探究的需要出发,抓住学生对于科学的

强烈好奇心,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教学过程 (一)谈话方式轻松直接进入主题 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学导入并不需要太复杂。不妨直接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气温是高还是低呢?有没有方法可以准确得知现在教室内的气温有多高呢?” 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气温测量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多渠道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 (二)通过观察,了解温度表的构造和使用 引入温度表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温度表,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温度表的构造。在学生感性描述的基础上,教师详细讲授摄氏度的概念,并规范了温度表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语言是丰富的。] 接下来和学生共同探讨温度表的使用和读数。这里尤其要区分好零上和零下两种不同的读法,并加以练习。 温度表的读写,是本课的重点。这里我特意放慢了讲解的速度,边讲解边板书,并让学生练习读写,以期学生区分好零上零下温度的读法和写法。并巧妙设计练习,调动

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给学生如雨露般的爱,让学生的个性在阳光下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初中生就像一棵棵苗子一样,需要老师用爱的温泉去浇灌,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不断的给学生关爱,能使学生从老师的爱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更树立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于是,就能促使他(她)们乐观向上,奋发进取,培养出自尊、自信、积极豁达的性格和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教育没有了爱,整个教育事业就如一潭死水,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如果一个学生经常遭受到老师的冷落批评和讽刺挖苦,经常因此而体会到集体甚至社会对他(她)的否定和排斥,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甚至产生怨恨的心情。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热爱和关心,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她)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她)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 二、给学生利导,让学生的个性火花喷发。 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对于有特殊兴趣和潜能的学生,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多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如组织学生参加学艺竞赛活动,竞赛的特点之一是参加者都想尽可能争取优异成绩。青少年一般都具有“好胜”、“向上”、“不甘落后”、“不服输’’、‘自尊心强”、“荣誉感强”、等心理特点,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坚持学习的兴趣与爱好,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初中生在这一年龄阶段属个性形成的萌芽期,因势利导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好方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独立思考”,使学生成长为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新世纪弄潮儿,将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体现他(她)们的人生价值。 三、给学生尊重,在亲切中发现学生个性的光芒 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在我和孩子们相处的17年里,给

如何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教育论文 如何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矣增富 一、重视情感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言三冬寒”。由此可见,一句话对人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情感具有情境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气氛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诸如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营造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情境氛围。在教学中我常常对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每小节知识的学习,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评价。当学生回答对一个问题或是解对一道数学难题时,我会翘起大姆指对他(她)说:“你真捧!”、“你很了不起!”,另外还经常改变教师用语,如“这个想法不错,有创意”,“你真聪明,老师都还没想到呢!”、“再说完整一点会更好”、“谢谢你的合作”等等,当学生由于紧张而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微笑着对他(她)说:“别紧张,慢慢来,你能答对的”。对学生答错的问题我一般不给予正面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等方式解决问题。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哪怕是一个手势、一个微笑或者仅仅一个微妙的眼神,都能让学生随时感受到激励,感受到喜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最好的教师。”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使学习者对学习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

二、重视成功体验,增强学习自信心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而自信心的树立又是在成功的激励作用下产生的。一个人没有成功的体验,就不会有自信心;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必然也是在学习成功的愉悦中产生的。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十分重要。 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要有层次,要有梯度,不能干篇一律,千人一面,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发掘他们的内在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特长。比如,在教学中,对一些难度较大,一般学生很难答对的问题要尽量叫思维敏捷、学有余力的学生回答,而不要叫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回答,避免他们遭受失败的体验。而对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尽量留给学困生,多给学困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以此来增加他们的勇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再如,有的学生对语数不感兴趣,学起来显得“很笨”,不管老师、家长怎么教他们还是学不懂,每每考试成绩总是不及格,但他们对唱歌、跳舞,或者是打球、跑步又那么的在行,比谁都有优势,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正确地看待这些学生,不能歧视他们,而是要努力给他们营造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发展特长,体验成功,找到自信。 三、探索评价方法,科学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会截然不同。那么,在课堂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怎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江阳西路学校徐坚 学生不是机器,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的个体,个体的发展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因为个性的发展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因此人的个性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在全民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就怎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谈谈自己的一点观点。 一、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以人为本 每个生命体都是独特的,都有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每一个生命体都有现实而具体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情感、意志、需要、兴趣、态度、个性、思想等等,因此对人的尊重,也就是对人个性的尊重,包括尊重生命遗传的独特性,尊重个体生命成长的独特经验,及尊重张扬个体独特的表现方式。 新世纪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广大教师的共识。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作为教育者须尊重每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曾经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尊重。让我们以慈父慈母的胸怀,用个性的发展性,生命的成长观去看待学生,给我们的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期待,多一份鼓励,善待孩子的过错和失败,

使每个独特的生命体,变得有理想、有信念、有毅力、有追求,使每个生命体的个性得以更好的体现,得到更好的发展,使他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树立个性教育的意识,形成个性教育特长 实施个性教育,首先要摒弃那种统一规格的教育模式,不受“集中、大型、同步、标准”之类概念的影响,也不是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那是研究学生的差异性,依据个性的自动性、独特性、可爱性、双重性、整体性等性质与特点而实施的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不能仅限于立于三尺讲台,乃要走下来,深入学生,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员,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允许学生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养成质疑的习惯。让学生多问、多想、多说,从不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的精神。保证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提供学生有交流探讨的机会,创设学生有个性表现的氛围,让学生今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创新的需要,没有个性的人就没有创新能力,就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所谓个性,是指具有不从众的意识、思维和行动,有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想象、独具一格的表达式、独树一帜的风格等,这些独有的个性朝着良好的方面发展,就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效果,便成了创新。如果缺乏个性,固步自封,人云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